土建工程论文范文

时间:2023-02-27 02:52:16

土建工程论文

土建工程论文范文第1篇

会议收到论文报告58篇并印发了文集,有140人参加会议,在第一天的大会和第二天的分组会上分别有17位和26位专家作了报告,另外还安排了半天时间进行自由发言和讨论。会议气氛热烈,取得了预期的效果,不同观点之间也进行了较为充分的交流。

鉴于这一会议的论坛性质,以下仅就会上提出的一些问题及建议作一归纳,提交与会专家考虑并审议。



一、土建结构工程的安全性

结构安全性是结构防止破坏倒塌的能力,是结构工程最重要的质量指标。结构工程的安全性主要决定于结构的设计与施工水准,也与结构的正确使用(维护、检测)有关,而这些又与土建工程法规和技术标准(规范、规程、条例等)的合理设置及运用相关联。



1.我国结构设计规范的安全设置水准

对结构工程的设计来说,结构的安全性主要体现在结构构件承载能力的安全性、结构的整体牢固性与结构的耐久性等几个方面。我国建筑物和桥梁等土建结构的设计规范在这些方面的安全设置水准,总体上要比国外同类规范低得多。



1.1构件承载能力的安全设置水准

与结构构件安全水准关系最大的二个因素是:1)规范规定结构需要承受多大的荷载(荷载标准值),比如同样是办公楼,我国规范自1959年以来均规定楼板承受的活荷载是每平方米150公斤(现已确定在新的规范里将改回到200公斤),而美、英则为240和250公斤;2)规范规定的荷载分项系数与材料强度分项系数的大小,前者是计算确定荷载对结构构件的作用时,将荷载标准值加以放大的一个系数,后者是计算确定结构构件固有的承载能力时,将构件材料的强度标准值加以缩小的一个系数。这些用量值表示的系数体现了结构构件在给定标准荷载作用下的安全度,在安全系数设计方法(如我国的公路桥涵结构设计规范)中称为安全系数,体现了安全储备的需要;而在可靠度设计方法(如我国的建筑结构设计规范)中称为分项系数,体现了一定的名义失效概率或可靠指标。安全系数或分项系数越大,表明安全度越高。我国建筑结构设计规范规定活荷载与恒载(如结构自重)的分项系数分别为1.4和1.2,而美国则分别为1.7和1.4,英国1.6和1.4;这样根据我国规范设计办公楼时,所依据的楼层设计荷载(荷载标准值与荷载分项系数的乘积)值大约只有英美的52%(考虑人员和设施等活载)和85%(对结构自重等恒载),而设计时据以确定构件能够承受荷载的能力(与材料强度分项系数有关)却要比英美规范高出的10~15%,二者都使构件承载力的安全水准下降。日本与德国的设计规范在某些方面比英美还要保守些。一些发展中国家的结构设计多根据发达国家的规范,就如我国解放前和建国初期的结构设计方法参照美国规范一样。至于中国的香港和台湾,至今仍分别以英国和参考美国规范为依据。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建筑物的活荷载标准值上,与国外的差别并没有象办公楼、公寓、宿舍中这样大。不同材料、不同类型的结构在安全设置水准上与国际间的差距并不相同,比如钢结构的差距可能相对小些。

公路桥梁结构的情况也与房屋建筑结构类似,除车载标准外,荷载分项安全系数(我国规范对车载取1.4,比国际著名的美国AASHTO规范的1.75约低25%)与材料强度分项安全系数均规定较低。

尽管我国设计规范所设定的安全贮备较低,但是某些工程的材料用量反而有高于国外同类工程的,这里的问题主要在于设计墨守陈规,在结构方案、材料选用、分析计算、结构构造上缺乏创新。



1.2结构的整体牢固性

除了结构构件要有足够承载能力外,结构物还要有整体牢固性。结构的整体牢固性是结构出现某处的局部破坏不至于导致大范围连续破坏倒塌的能力,或者说是结构不应出现与其原因不相称的破坏后果。结构的整体牢固性主要依靠结构能有良好的延性和必要的冗余度,用来对付地震、爆炸等灾害荷载或因人为差错导致的灾难后果,可以减轻灾害损失。唐山地震造成的巨大伤亡与当地房屋结构缺乏整体牢固性有很大关系。2001年石家庄发生故意破坏的恶性爆炸事件,一栋住宅楼因土炸药爆炸造成的墙体局部破坏,竟导致整栋楼的连续倒塌,也是房屋设计牢固性不足的表现。



1.3结构的耐久安全性

我国土建结构的设计与施工规范,重点放在各种荷载作用下的结构强度要求,而对环境因素作用(如干湿、冻融等大气侵蚀以及工程周围水、土中有害化学介质侵蚀)下的耐久性要求则相对考虑较少。混凝土结构因钢筋锈蚀或混凝土腐蚀导致的结构安全事故,其严重程度已远过于因结构构件承载力安全水准设置偏低所带来的危害,所以这个问题必须引起格外重视。我国规范规定的与耐久性有关的一些要求,如保护钢筋免遭锈蚀的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和混凝土的最低强度等级,都显著低于国外规范。损害结构承载力的安全性只是耐久性不足的后果之一;提高结构构件承载能力的安全设置水准,在一些情况下也有利于结构的耐久性与结构使用寿命。



2.调整结构安全设置水准的不同见解

我国结构设计规范的安全设置水准较低,与我国建国后长期处于短缺经济和计划体制的历史条件有关。但是,能够对土建结构取用较低的安全水准并基本满足了当时的生产与生活需求,而且业已历经了较长时间的考验,这是国内土建科技人员经过巨大努力所取得的重大成就;但是,由于安全储备较低,抵御意外作用的能力相对不足。如果适当提高安全设置水准将有利于减少事故的发生频率和提高工程抗御灾害的能力。国内发生的大量工程安全事故,主要是由于管理上的腐败和不善以及严重的人为错误所致。现在提出要重新审视结构的安全设置水准,主要是基于客观形势的变化,是由于我们现在从事的基础设施建设要为今后的现代化奠定基础,要满足今后几十年、上百年内人们生产生活水平发展的需要,有些土建结构如商品房屋则更要满足市场经济条件下具备商品属性的需要。国内近几年来已对建筑结构安全度的设置水准组织过几次讨论,在如何调整的问题上存在较大的意见分歧,这次科技论坛上同样反映了这些不同的见解:

1)认为我国现行规范的安全设置水准是足够的,并已为长期实践所证明,而国外就没有这种经验。我国取得的这一成功经验决不能轻易丢掉,在安全度上不能跟着英美的高标准走;安全度高了是浪费,除个别需调整外,总体上不必变动。

2)认为我国规范的安全度设置水准尽管不高,但在全面遵守标准规范有关规定,即在正常设计、正常施工和正常使用的“三正常”条件下,据此建成的上百亿平米的建筑物绝大多数至今仍在安全使用,表明这些规范规定的水准仍然适用;但是理想的“三正常”很难做到,同时为了缩小与先进国际标准的差距以及鉴于可持续发展和提高耐久性的需要,在物质供应条件业已改善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结构的安全设置水准应适当提高。这种提高只能适度,因为我国目前尚属发展中国家。

3)认为我国规范的安全设置水准应该大体与国际水准接近,需要大幅度提高。这是由于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土建工程特别是重大基础设施工程出现事故所造成的风险损失后果将愈益严重,而为了提高工程安全程度所需要的经费投入在整个工程(特别是建筑工程)造价中所占的比重现在已愈来愈低,材料供应也十分充裕。过去的低安全水准只是适应了以往短缺型计划经济年代的需要,但决不是没有风险,如果规范的安全水准较高,曾经发生过的有些安全事故本来是可以避免的,而规范的这一缺陷在一定程度上为“三正常”的提法所掩盖。在建的工程要为将来的现代化社会服务,安全性上一定要有高标准。低的安全质量标准在参与将来的国际竞争中也难以被承认,即使结构设计的安全设置水准能够提高到与发达国家一样,由于我们的施工质量总体较差,结构的安全性依然会有差距。

3、结构设计规范的概率可靠度设计方法

自1984年国家建委和国家建设部颁布了建筑结构设计统一标准以来,我国的建筑结构设计规范已从80年代末期起抛弃了传统的多安全系数设计方法,从而统一采用以概率理论为基础的可靠度设计方法;其它的工程部门如公路、铁路、港口、水利的结构设计规范也正在或计划作这样的转变。我国规范的可靠度设计方法是参考国际上的相应标准ISO2394并经过国内科技人员努力后得以实施的。将可靠度设计方法用于结构设计规范,在国际学术界内通常被看成是一种发展趋势,但在工程内界则存在不同看法。尽管有了ISO2394,国外却鲜有重要或著名的结构设计规范已直接采用了可靠度设计方法,至今仍采用多安全系数设计方法或称荷载抗力系数法。在我国,对于建筑结构设计规范中的可靠度设计方法以及企图将我国各个行业的各种结构设计规范都用可靠度方法统一起来的做法,虽然工程设计界颇有微词,但学术界持赞成和肯定者是主流,不过仍不时有人对可靠度方法用于设计规范的适用性提出质疑。这次科技论坛上则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对规范可靠度方法的意见分歧。

对我国规范的可靠度设计方法持肯定意见的专家认为这是重大的科技进步,可靠度方法对安全度的概率定义要比定值的安全系数更清晰、更科学、更合理,当然概率可靠度设计方法本身尚有不少缺陷,有待进一步修改完善。持相反意见的人则认为,结构设计规范所面向的是类型多样的复杂群体,在安全度上需要考虑的不确定性与不确知性非常复杂,并不是“从统计数学观点出发的概率定义”所能科学描述或处理;规范可靠度方法在我国十多年的实践表明,它并没有给结构设计的安全性带来明显实效,反而造成了安全概念上的某些混乱;对工程技术人员来说,结构的安全度用可靠指标和虚假的失效概率表达后变得更加不可揣摩和模糊不清,不如安全系数那样从安全储备出发的度量方法更为直观和便于处理具体工程的安全问题;现行设计规范中的可靠度方法很不成熟,存在不少根本缺陷;他们认为半概率的多安全系数方法更适用于规范,也不排斥可靠度分析的结果可以作为一种参考,在综合判断安全系数的合理取值时予以考虑。



二、土建结构工程的耐久性



土建结构工程的耐久性与工程的使用寿命相联系,是使用期内结构保持正常功能的能力,这一正常功能包括结构的安全性和结构的适用性,而且更多地体现在适用性上。



1、土建结构工程的耐久性现状

大多数土建结构由混凝土建造。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是当前困扰土建基础设施工程的世界性问题,并非我国所特有,但是至今尚未引起我国政府主管部门和广大设计与施工部门的足够重视。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以为混凝土应是非常耐久的材料。直到70年代末期,发达国家才逐渐发现原先建成的基础设施工程在一些环境下出现过早损坏。美国许多城市的混凝土基础设施工程和港口工程建成后不到二、三十年甚至在更短的时期内就出现劣化;据1998年美国土木工程学会的一份材料估计,他们需要有1.3万亿美元来处理美国国内基础设施工程存在的问题,仅修理与更换公路桥梁的混凝土桥面板一项就需800亿美无,而现在联邦政府每年为此的拨款只有50~60亿美元。另有资料指出,美国因除冰盐引起钢筋锈蚀需限载通行的公路桥梁已占这一环境下桥梁的1/4。发达国家为混凝土结构耐久性投入了大量科研经费并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如加拿大安大略省的公路桥梁为对付除冰盐侵蚀及冻融损害,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从50年代的2.5cm逐渐增加到4cm、6cm直到80年代后的7cm,而混凝土强度的最低等级也从50年代的C25增到后来的C40,桥面板混凝土从不要求外加引气剂、不设防水层到必须引气以及需要设置高级防水胶膜并引入环氧涂膜钢筋。而我国遭受盐冻侵蚀地区的公路桥梁在耐久性设计方面至今仍无明确要求,对混凝土保护层和强度的要求仅为2.5cm与C25,与上面提到的加拿大50年代水准一致。国内按这种标准设计的一座大桥,建成后仅8年,由于盐冻侵蚀,现已不得不部分拆除重建。我国建设部于80年代的一项调查表明,国内大多数工业建筑物在使用25~30年后即需大修,处于严酷环境下的建筑物使用寿命仅15~20年。民用建筑和公共建筑的使用环境相对较好,一般可维持50年以上,但室外的阳台、雨罩等露天构件的使用寿命通常仅有30~40年。桥梁、港工等基础设施工程的耐久性问题更为严重,由于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过薄且密实性差,许多工程建成后几年就出现钢筋锈蚀、混凝土开裂。海港码头一般使用十年左右就因混凝土顺筋开裂和剥落,需要大修。京津地区的城市立交桥由于冬天洒除冰盐及冰冻作用,使用十几年后就出现问题,有的不得不限载、大修或拆除。盐冻也对混凝土路面造成伤害,东北地区一条高等级公路只经过一个冬天就大面积剥蚀。我国铁路隧道用低强度的C15混凝土作衬砌材料,密实度和抗渗性差,不耐地下水与机车废气侵蚀,开裂与渗漏严重;对几个路局所辖的隧道进行抽样调查表明,漏水的占50.4%,其中1/3渗漏严重,并导致钢轨等配件锈蚀以及电力牵引地段漏电,影响正常运行,而1999年颁布的铁路隧道设计规范仍未能对隧道的耐久性问题采取适当的对策,如适当提高混凝土的最低强度等级和在混凝土中掺入化学纤维等。

耐久性问题的严重性和迫切性在于我们许多正在建设的工程仍未吸取国际和国内的大量惨痛教训,还沿着老路重蹈覆辙。一些北方城市新建成的立交桥和高速公路桥,仍没有在材料性能和结构构造等方面采取必要的防治冻融和盐害的综合措施。甚至大型工程如2000年投入运行的珠海莲花跨海大桥,其主体结构在浪溅区仍采用不耐海水干湿交替侵蚀的C30混凝土与3~4cm厚的保护层厚度。

有专家估计,我国“大干”基础设施工程建设的高潮还可延续20年,由于忽视耐久性,迎接我们的还会有“大修”20年的高潮,这个高潮可能不用很久就将到来,其耗费将倍增于当初这些工程施工建设时的投资。

使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问题进一步加剧的原因有:

1)由于混凝土的质量检验习惯上以单一的强度指标作为衡量标准,导致水泥工业对水泥强度的不适当追求,使水泥细度增加,早强的矿物成份比例提高,这些都不利于混凝土的耐久性。我国对水泥质量的检验在强度上只要求不低于规定的最低许可值,而国外则同时还要求不高于规定的最高值,如果强度超过了也被认为不合格,这种要求还有利于水泥产品质量的均匀性。

2)工程施工单位不适当地加快施工进度,尤其是政府行政领导对工程进度的不适当干预。混凝土的耐久性质量尤其需要有足够的施工养护期加以保证,早产有损生命健康的概念同样适用于混凝土。国内媒体上大加宣传的所谓几个月就修成一条大路、建成一座大桥、或盖成一幢高楼的工程以及抢工献礼工程,很可能就是今后注定要花掉更多资金进行大修的短命工程。提前完成合同规定施工期的在国外要被罚款,因为意味着工程质量有遭到损害的可能。

3)环境的不断恶化,如废气、酸雨,我国的酸雨面积已超过国土的30%。

当前迫切需要进行的工作是尽快编制桥梁、隧道、港工等基础设施工程耐久性设计的技术条例,修订补充现行规范中对结构耐久性的要求。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各种基础设施工程的设计工作寿命,在重要工程的设计文件中必须有使用寿命的要求和论证。当前在建的众多工程在耐久性上之所以仍然沿着重蹈覆辙的道路走,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工程设计施工技术人员在耐久性上没有可资遵循的新依据。更为严重的是现行规范中的有些条文,本身就对耐久性有害。为了提高混凝土耐久性,在混凝土中合理使用粉煤灰、矿渣等矿物掺合料是重要的技术手段,国外有的规范甚至规定在桥梁等混凝土结构中必须加入粉煤灰等掺合料,而我国的铁路混凝土桥隧施工规范仍在明文禁止使用。此外,工程技术界还存在长期形成的一些过时的看法,对改善混凝土的耐久性能造成阻力。例如,顾虑会影响混凝土强度而不愿使用引气剂,而引气本应作为改善混凝土耐久性和工作性的常规手段;又如,希望加大水泥用量来保证混凝土强度,而尽可能低的水泥用量本应是提高混凝土抗裂和耐久性能的重要途径。

在修订规范的耐久性要求上,交通部于2001年颁布的港工混凝土结构防腐蚀技术规范已为其它土建工程行业起到较好的示范作用。我们一方面要参照国内外已有的资料和经验,尽快编写出相应的设计施工技术文件以应急需,另一方面则要安排系统的研究项目,加大耐久性研究工作的支持力度;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是当前国际上结构工程学科最为重要的前沿研究领域之一,而我国在这一方面相当落后。混凝土的耐久性研究离不开原材料和环境等特定条件,需要考虑本国的特点,是不能完全依赖国外研究成果的。

重视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也是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生产混凝土所需的水泥、砂、石等原材料均需大量消耗国土资源并破坏植被与河床,水泥生产排放的二氧化碳已占人类活动排放总量的1/5~1/6,而我国排放的二氧化碳量已居世界第二。我国现在每年生产5亿多吨水泥,与之相伴的是年耗20多亿方的砂石,长此以往实难以为继。延长结构使用寿命意味着节约材料,而耐久的混凝土一般又应是水泥用量较低和矿物掺合料(工业废料)用量较高的混凝土,所以耐久的混凝土正适应环境保护的需要。国际上对桥梁、隧道等土木工程的设计工作寿命多为100年,有的如英国为120年。考虑到耐久性不足所造成的巨大经济损失和资源浪费,国际上近年来有要求将这些工程的最低工作寿命进一步延长的趋势,如提出城市环境中的桥梁至少应有150年。



2.土建结构工程使用阶段的正常检测与维护

结构耐久性和使用寿命的概念,与使用阶段的检测、维护和修理不能分割,对处于露天和恶劣环境下的基础设施工程来说尤其如此。为了保证结构安全性和耐久性,一些工程在建成后的使用过程中,应该进行定期检测和维护。我国有结构工程的设计规范与施工规范,但没有如何使用的规范。有些工程倒塌事故,例如最近四川宜宾的南门大桥发生桥面坍落事故,就是因为桥面结构与主拱之间的吊杆在连接处发生锈蚀,如果有定期的检测要求,这样的事故很有可能避免。有些国家对于结构的损坏可能导致公众安全的建筑物与桥、隧等公共工程,强制规定必须定期检测;即使是建筑物的玻璃幕墙和外墙面砖等建筑部件,因其坠落后容易伤及公众,也有强制定期检测的要求。我国由于施工管理水平和事故操作人员的素质相对较差,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制度不够健全,规范对结构安全与耐久性的设置水准又相对较低,已建的工程中往往存在较多隐患,所以更有必要从法制上确定土建工程的正常使用和定期检测的要求。对于土建结构工程的安全质量,虽然政府已作出了设计与施工的责任单位和个人需对其“终身负责”的规定,但是这种要求执行起来缺乏可操作性。要将结构安全质量事故减少到最低程度,还应以预防为主,通过例行检测及时发现问题。

现在国内有大量土建工程因步入老化期需要诊治,也有大量已建的违章工程需要评估,更有许多工程发生病害需要诊断和加固,各地已涌现了不少从事土建工程诊断、治理与加固的队伍,并有蓬勃发展成为一种新兴行业的趋势。出现问题和病害以后再来治理固然重要,但是我们应该更加强调预防。对于在役土建工程的检测和评估,要建立相应的法规和标准,要有从业人员的注册和从业机构的资质认证制度,在管理体制上予以规范。

从国家对公共工程建设的投资和对工程设计的要求来看,需要有工程整个使用期限即全寿命费用支出的论证。只注意工程项目建设的一次投资支出,很少考虑工程建成后需要正常维护与修理的长期费用,不但可能损害工程使用寿命和正常使用功能,而且经济上算总账会很不合算。在发达国家,由于新建工程少,用于维修的费用往往更为主要,英国1978年的土建维修费上升到1965年的3.7倍,1980年的维修费占当年土建费用总支出的2/3。我国虽是发展中国家,现在正大兴土木,可是过去建成的大量工程已经或过早老化。国内40%公路桥梁的桥龄已大于25年,加上进入90年代以后交通量猛增,超载严重,以往的设计标准又低,路、桥的维修问题十分突出。由于养护维修费用得不到保证,造成工程安全隐患并在以后需要支出更多的大修费用。在土建工程的投资上,希望有关部门能加大已建工程维修的费用。

为加速路桥等公共工程建设,国家现在鼓励投资公司出资并给以一定期限如30年的经营收入作为补偿。如果对重要土建工程有必须进行定期检测与评估的法规,就能保证这些工程在一定期限后归还国家管理和经营时的良好功能,对于设计工作寿命为100年的桥梁,至少还可正常使用70年,而不至于30年到期后国家接收的已是一个破旧的工程。



三、技术规范的作用与管理



这次科技论坛对于土建结构工程技术规范的定位、作用与管理也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一些看法。

长期以来,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我们往往视技术规范为法,将规范的具体规定和要求等同于法律条文来对待。技术规范或规程,与各种技术条例、技术要求、工法、指南等技术文件一样都是技术标准,本身不具有法律作用,只当工程各方(业主、设计、施工企业)认同作为设计与施工的依据并在契约的基础上,才能作为法律仲裁的依据。将技术问题法制化并强制执行,不利于技术进步和创造性的发挥,反而容易成为推卸责任的借口。当然,政府部门从国家和公众的整体利益出发,需要在安全、环保等重大原则上对土建工程的设计施工提出必须满足的最低要求并制定相应的法规,但法规一般并不需要提供如何达到这些要求的具体技术途径和方法,后者是技术标准的任务。政府也可以原则认可或批准某些重要的技术规范或其中某些内容使用。

土建工程有着强烈的个性,需要工程技术人员针对具体特点去解决设计与施工问题。所以规范作为技术标准宜强调其指导性而不是强制性。如果规范条文看作为一般意义上的法律条文,就有可能束缚设计施工人员的主动创造性并阻碍新技术的应用。。我国土建工程在结构设计上与国外相比的最大差距就在于方案与技术上的创新,这与以往过分强调规范的法律地位从而形成所谓“结构设计就是规范加计算”的倾向不无关联。我国的技术规范在编写风格上也有模仿法律的倾向,极少提及使用者需要注意规范可能存在的某些不足之处或允许并鼓励使用者在某些问题上可以另辟蹊径。如果在设计施工中要取代规范中已经落后过时甚至有害的技术规定,则无异于违法行为。相反,只要墨守规范,即使出了事故,就可不负法律责任。这样就在客观上降低了对工程技术人员的业务技能要求与职责要求,不利于提高我国建筑企业和从业人员的素质以及参与今后的国际竞争。为了消除这些负面影响并杜绝钻规范条文的空子进行偷工减料,应有必要建立这样的共识并作出规定,即遵守了规范条文并不意味着就可免除法律责任。国外有些规范就是这样规定的。

企图不断加强技术规范的强制性来解决屡禁不止的工程事故,不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现在,有关主管部门将建筑结构设计规范中的部分条文抽出来,明确列为强制性条文,同时规定各个设计单位完成的设计,须通过有关部门或其授权委任的其他企事业设计单位的审查,而审查的主要内容就在于对照规范强制性条文的要求,其任务已类似于执法;这种做法是否明智似可商榷。我国土建工程事故频繁的原因,主要在于管理不善,特别是管理环节上的腐败;其次是施工操作人员素质低,又难以短期解决;过分强调规范的地位与作用,未能建立与规范配套的完整标准体系,比如缺乏指南、工法等更为详尽具体的技术文件,可以用来指导和规范设计与施工的各个具体环节,也有一定的关系。从设计角度看,出现事故主要不是由于没有按照规范强制性条文的规定,而是方案性的错误或忽略主要的设计条件;也有一些工程则因过去的设计标准过低,耐久性不足,在使用过程中又缺乏应有的例行检测而导致失效。其实,要做到设计规范强制条文的要求最为容易,为此请专业人士审查似无必要。重要的工程设计应规定请专业单位全面审核,其要点也应在结构方案、构造方法与计算分析的原则上。从结构设计的国家规范中抽出的强制性条文不免支离破碎,个别条文的规定也不一定适合某些地区和某些工程的具体特点,反而造成麻烦。我国幅员广阔,各地经济发展很不平衡,技术力量悬殊,环境条件各异,客观上要求规范能给设计人员更多灵活性,少一些强制性,这样才能更好地在规范的指导下,根据工程的特点和具体条件去解决问题。总之,在规范标准上,要摆脱计划经济年代遗留下来的过分强求统一、较少考虑个性和缺乏实事求是灵活性的倾向。要提倡和鼓励各省市编制地方性规范,在工程的安全性和耐久性标准上,可有不同的设置水准。比如上海、北京、广州这些大城市应该高些,在抗震防灾要求上,更应区别对待。全国性的规范订得愈详细,其适用性可能变得愈差,造成的混乱也可能愈多;特别象岩土工程那样的规范更是如此。

技术标准中的强制性越多,也意味着政府有关部门在具体技术问题上需要承担的责任越重,而这些本来不该是政府部门的职责。规范中的要求是最低要求,在安全设置水准上,政府需要干预的也应是保证公众安全的最低要求。对于土建结构的抗震设计,政府有关部门至今仍规定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随意提高抗震的设防标准(建抗586号文件)。事实上,如将商品房的抗震设防烈度提高1度,抗震能力可提高约1倍,而增加的房屋造价相当有限,在众多城市中可能仅及居民用于室内装修费用的几分之一。政府的这一规定无异于限制居民只能购置抗震安全质量标准最低的房屋,如果发生地震造成损害,有关部门如何解释?

规范等技术标准的管理体制亟待改善。建国以来,由政府部门负责统管并指定有关企事业单位分别承担每本规范编写和修订工作的做法已越来越不能适应当前的形势,有些在经费和人力上得不到保证,平时基本上没有专门人员去搜集了解规范使用中的问题并及时修改补充规范条文;面对新的结构型式、新的材料和新的工艺,规范的过时条文不但成为推广新技术的阻力,而且有被误用或盲目套用而造成工程质量安全事故。

发达国家有关土建结构工程的规范及与之配套的各类技术标准多由行业协会或专业学会编制及管理,规范的翻新周期短,不象我们要长达10年以上。我国的学会与协会重复设置,分工不明,并且至今还依附于某一政府部门,基本上只起到政府职能部门非官方代言人的作用,距离独立和富有活力的健全机构还差的很远,如何发挥这些机构在技术标准编写和管理中的作用也是值得探讨的一个问题。建议随着改革的深入,整顿合并有关的学会、协会,加强其职能,并逐渐成为技术标准编制管理的主体。



四、准备提交政府有关部门考虑的建议



为了改善我国土建结构工程的安全性与耐久性,这次论坛中提出了以下建议供政府有关部门考虑,:

1、桥梁、隧道、道路、港口等基础设施工程的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已是当前亟待采取措施应对的重大问题。否则,一些工程的正常使用功能和安全性将得不到有效保证,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和国民经济会蒙受巨大损失,并将给生产和公众生活带来长期困扰。

建议国家建设部、交通部、铁道部主管土建工程设计标准的部门,能对工程的耐久性要求作重点审查,明确土建工程的设计应有最低使用寿命的要求,重要工程的设计文件中应有正常使用寿命和耐久性设计的独立章节与论证;

建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能在今后一段时期内对混凝土工程耐久性的基础理论研究给予重点支持;

建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为在近期内编订有关法规标准给以立项资助;

建议中国工程院土木水利建筑学部在其咨询研究项目中,联络国内有关专家,促进土建结构耐久性设计指导性技术条例的编制。



2、土建工程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应有定期的检测和正常的维护修理加以保证。对于重要土建工程,我国尚无必须进行安全检测的法规。在基础设施工程的投资上有重新建、轻维修的倾向,不利于工程寿命和投资效益。

建议对桥、隧等重要公共基础设施和公共建筑物,在其使用期内实施强制性的定期安全检测。为此,需要制定法规,编制相应的技术标准;对于土建结构工程的检测与评估,需要建立从业人员的注册制度和从业机构的资质认证与监管体制。凡属已建工程的安全诊断也可一并归入这一行业。

建议政府有关部门在桥、隧、道路等土建基础设施工程投资上,根据需要,加大工程维修费的比例。



3、完善技术标准体系与管理体制,发挥学会、协会在技术标准编制、修订和管理中的作用;逐步淡化技术规范条文的强制性质;鼓励编制地方性规范(标准)和企业标准,适应不同地区在环境地质和经济、技术水平上的差异,并鼓励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



土建工程论文范文第2篇

1.1水泥与钢筋质量控制施工单位的水泥、钢筋无法大批量进货,且进货渠道多,所以对于进场的水泥、钢筋可采用分批、分种类堆放的方式,并要求供应商提供出厂合格证明。对进场的钢筋应进行机械性能试验,并分析用于特殊部位钢筋的化学成分;对于水泥,进行细度、安定性、凝结时间、强度试验,禁止未经检验合格的钢筋、水泥用于施工。

1.2钢筋焊接控制现场钢筋,多数经加工后方可用于施工,比如通过张拉、焊接与成型等加工。本文以钢筋焊接为例进行说明。验收钢筋后,在施工前,施工单位须进行技术交底、质量控制等,并要求焊接人员持证上岗,对于不同品种、焊接工艺的钢筋接头,先进行焊接试件的工艺检验,合格后方能实施焊接[2]。焊接成品的检查是质量控制的重点:首先是外观的检查,将检测与目测相结合,对弯折角度、烧伤、轴线位移等进行严格检查;其次,随机抽样检测,以300个焊接接头为一组,对焊接质量进行抽检;第三,发现不合格产品后,分析原因,并及时总结,规范焊接操作,并按相关的规范验收[3]。

1.3混凝土控制在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是使用最为普遍的材料,其质量如何关系到工程质量。影响混凝土质量的因素比较多,比如原材料、搅拌、运输、振捣和养护等各环节。所以,在原材料控制中,应加强对混凝土质量的管理,保证水泥、砂、石、掺合料外加剂等材料性能均应符合规范标准要求。各种计量器具、量具、混凝土拌合物的称量偏差和搅拌时间应符合标准要求。混凝土拌合物的原材料称量数量应严格按照混凝土施工配合比进行,混凝土施工配合比应根据现场砂、石的含水率的变化及时调整水、砂、石的用量。在运输过程中,应控制混凝土拌合物不出现离析、分层现象,还应满足现场施工要求。在浇筑过程中,应有效控制混凝土拌合物的均匀性、密实性和整体性。后期的养护环节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是经常被人忽视的环节,混凝土养护部好往往会前功尽弃,所以应安排专人负责保养;选择的养护方法应满足施工养护方案或者养护制度来进行,对于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工作则更加重要。

2加强对施工材料的管理

2.1完善质量保证体系,并强化合同管理由于劣质材料而导致的质量事故与损失往往无法挽回,所以为了避免此类事故的发生,需要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在对材料质量控制过程中,建立健全材料质量保证体系,同时加强组织管理、人员管理和技术手段,防止材料出现问题。同时,加强对施工合同的管理,明确材料管理中施工单位的责任、权限等,对材料质量有疑问时应进行抽检。在监理单位的见证下,施工单位也需要对材料进行抽检,并提供准确的试验检验结果。在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根据合同规定办事,强化合同管理,管理始终以合同为依据,将抽检与复检两种方法结合起来,并以施工单位的自检为主,将直接与间接控制结合起来,强化第三方监理,以避免将不合格材料用到施工作业中。

2.2制定完善的材料监理细则在土建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监理单位应明确工作的性质、方法和程序。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完善的材料监理细则,明确质量监理的程序。在材料的监理细则中,明确监理人员的职责、工作方法、手段和监理措施等,并严格根据这些细则实施监理,确保材料监理工作迈入正规化的轨道。

2.3审核施工材料规划在工程施工现场,材料监理人员应首先了解材料监理的总体规划,并审核其是否满足工程进度的要求,对于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措施。做好该项工作的基础上,每月的25日之前,施工单位向解材料监理提出材料进场规划,主要的内容包括生产厂家、数量和品种等,确保材料的监理符合法定程序,避免监理工作的随意性和盲目性。此外,施工单位还需要加强对材料采购的管理,对材料生产厂家的资质、技术水平等进行确认,对于订购的产品,要求生产厂家提供质保书,并按照质保书列出的检验项目,对材料质量进行再检验。如样品不符合规范,则可不订购该厂家的产品。

3结语

土建工程施工材料对施工质量有着一定的影响,但这种影响可大可小,为了尽可能降低施工材料对施工质量的影响,应首先明确两者之间的关系。在本文中,笔者结合相关的理论文献,从材料与施工质量的关系以及材料质量的控制措施等两个方面对该命题做了系统分析与总结。

土建工程论文范文第3篇

1.1土建工程预算定额的问题

在进行土工程预算时,预算人员往往在预算定额方面出现各种问题。许多企业在确定土建工程预算定额时,往往忽视实际情况,忽视建筑工程类型、具备的施工条件以及地域方面对预算定额的影响,以至于将同样的预算定额标准运用到不同的施工条件、地域以及施工水平中去,造成预算定额不准确不合理进而导致预算偏差的出现。同时,在企业进行土建工程预算过程中,预算人员存在疏忽大意的现象,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存在定额方法方面的问题。预算人员由于疏忽大意,往往对于不同的工程预算采取同一个预算定额标准,而且在计算工程费用时,不能很好地区分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经常把材料的价格遗漏,在预算时不能全部考虑到,造成应算到间接费用的资金算到了直接费用中,导致造价不准确。此外一些预算人员在预算定额的算法上存在问题,导致定额出现偏差,一些企业预算定额体系不健全也会导致预算定额出现问题。

1.2土建工程预算人员的问题

在进行土建工程预算时,需要配备专人进行预算,才能保证预算质量。然而现实情况并非如此,一些企业的管理人员对土建工程预算的重视程度不够,在选择预算人员时往往具有随意性,只是随便从各个部门挑选出一些职工成立一个临时的预算小组,这些人既不熟悉预算业务,又缺乏专业的相关培训,整体来看素质无法满足工程要求。因此,可想而知这样的预算小组编制的预算难以确保其精确性、科学性,根本达不到企业要求的最佳预算目标,以至于企业的生产效率低下。此外,由于预算人员业务素质不足、认识程度不高,很难掌握有关预算的技巧,不能适时获取有效的市场信息,不能根据市场信息的动态变化做出正确的预算分析,导致预算偏差出现,影响施工进度和土建工程的质量。

1.3土建工程预算管理体制的问题

在土建工程预算时,对预算的管理十分重要,企业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然而现实情况中,一些企业忽视土建工程预算管理,管理体制和管理制度上不够健全,表现为预算人员自身的不足造成预算数据分析不精确,数据处理过程中不能全面考虑各种市场信息,不能根据市场的变化及时调整预算,造成预算工作难以顺利进行。除此之外,一些企业在进行土建工程预算管理时,往往只是对单个的项目进行管理,不能从整个施工过程进行全面管理,管理的方式方法还不够成熟。而且许多企业缺少预算管理体系,体制的不健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土建工程预算的科学性、权威性。

二、土建工程预算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2.1加强动态管理,适时调整预算定额

当前,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市场对价格的调节力度也越来越大,使得土建工程所需要的各种材料和设备的价格出现大幅度的波动。因此,企业预算人员在编制工程预算时,必须掌握市场发展的趋势,针对市场的变化进行动态管理,采取有效措施适时调整预算定额,以便适应市场不断变化发展的需求。试想,如果企业采取的是一成不变的预算定额,那么企业自身就很难适应市场的变化,以至于企业的经济效益日益低下,企业发展难以正常维持。这就要求企业相关人员在市场大环境下,不断搜集和掌握市场信息,将动态管理机制引入到预算管理中去,同时还要结合地域的特点、企业的施工水平和施工条件以及各种实际情况对预算定额进行调整,使之处于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中。

2.2提高预算人员素质,加强对预算管理人员的培训

土建工程预算时,必须配备专业人员组成预算小组,才能保证预算的质量。因此,必须不断提高预算人员的综合素质,对预算人员进行相关资质审查,倘若企业自身没有相应资质的预算人员,就必须委托有经验的专业人员组成预算小组,来控制工程造价。除此之外,必须加强对预算管理人员的培训。企业要加以重视,由相关负责人对预算人员进行全面的培训,培训时既要使他们掌握必要的知识、技能,又要使其在思想上重视起来,还要注意知识技能实际操作相结合。还要注意在培训完后要定期进行考核,考核合格之后才能担任预算任务。

2.3完善预算管理体制,加强预算管理制度建设

在进行土建工程预算时,还必须完善预算管理体制,包括对预算管理的目的、职责范围等进行明确规定。这就需要企业不断加强预算管理制度的建设,做好施工各个环节之间的顺利进行和承接,以避免出现设计、施工、监理和建设单位之间信息阻塞的现象。只有建立了完善的预算管理制度和管理体制,才能有效保障预算人员严格要求自身行为,严格按照制度的规定做好预算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预算资金落到实处,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加快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土建工程论文范文第4篇

土建工程新型节能技术,主要表现在建筑物的选材上,建筑材料是工程施工的基础和前提;当代社会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新型建筑材料层出不穷,它们不仅可满足高层建筑对施工材料刚度、耐腐蚀性等的要求,还具有重量小、耗能少、污染少等特性,最重要的是,新型节能技术站在长远的角度来看,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减少施工成本和未来的使用成本,而且对环境保护和节约资源都将做出积极的贡献。与传统的建筑材料相比,新型节能技术、材料的使用需要更高的施工要求与之相配套,因此,新型节能技术的使用对于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的提高都有很大帮助。

二、土建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技术的探讨

混凝土施工技术主要有材料的配比、搅拌、浇灌、振捣以及后期的养护工作,每个环节都需要高水平的专业施工,以确保混凝土的质量,提高建筑物的使用寿命。

1.混凝土材料的配比混凝土由于自身具备的优点,是目前建筑行业中应用最广泛的建筑材料之一,在土建工程中涉及到的混凝土施工,需要在选材上进行精细的检测,还需要严格的配比试验才能确定,它将直接决定了建筑物的安全性和使用性能,因此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同时在施工过程中,还要根据不同建筑物的用途对选材进行限制,或者是要求材料能耐高温、或者是要求材料具有一定的抗震性能。

2.混凝土的搅拌混凝土的搅拌工作,是混凝土投入施工的一个重要环节,搅拌效果的好坏会对建筑物的质量有很大的影响,因此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在进入搅拌环节之前,要确定材料性能是否符合要求,并对计量工作进行严格的控制;其次,就是对搅拌设备的检查,看其是否符合相关要求;最后,就是在搅拌过程中要按照不同材料的投放顺利依次放入,并且还要把握好搅拌时间,特别是在最后的卸料环节,要控制好混凝土的温度;这一系列的工作都将对混凝土的质量产生影响,因此,整个搅拌过程中,要求施工人员必须具有精细、准确、严谨的工作态度,认真按要求完成每道工序。

3.混凝土的浇灌对竖向的施工结构来说,要想确保施工质量,要特别重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要用水泥砂浆在竖向建筑的底端进行填充,将厚度保持在五厘米到十厘米之间;第二是要及时解决建筑过程中出现的离析现象;第三是在混凝土浇灌过程中,如果模板的高度超过了三米,那么应该在施工中采取具体的措施来确保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尽可能地避免混凝土出现下滑。比如说通过由外向内的方式,连续性地浇灌墙体和柱体,减少模板承受的压力;在完成浇筑工作后,要给予它两个小时的时间用来完成混凝土初凝工作;当混凝土具有一定的强度之后,再进行接下来的梁板施工;第四在混凝土浇灌中要注意好时间的控制,包括各道工序持续的时间,还要提前对模板、预埋件、支架等进行检查。

4.混凝土的振捣在进行混凝土振捣工作时,一定要注意工作的连续性,并控制好振捣面的沉落情况,以尽量避免出现过振的现象。如果在施工中使用的是插入式的振动器,要在对振捣范围进行控制的基础上,按照一定间距完成振捣工作,一般情况下振捣器的直径应该控制在3倍范围之中。除此之外,混凝土施工中常用的振捣方式就是行列式以及交错式。

5.混凝土的后期养护混凝土的后期养护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种是太阳能养护;第二种是构建加热养护法;第三种是通过养护剂来对混凝土进行保护。混凝土的后期养护工作的理论依据,就是控制好混凝土表面的温度,避免内外产生较大的温差而发生裂缝。结语:土建工程是建筑施工中的重要环节,而混凝土施工技术也是其中最重要的建筑技术。为了在实现绿色建筑的同时提高建筑的质量,创新土建工程施工技术,完善混凝土施工手段,是未来建筑行业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问题。

土建工程论文范文第5篇

1.1检测开始前回弹仪的选择

回弹法检测主要的原理就是通过回弹仪测量出混凝土表层硬度,进而推断出混凝土的强度,若回弹数偏大,那么就标明混凝土硬度强,进而其抗压强度也就很大。在选用回弹仪的过程中,应该选用具有产品合格证、生产许可证、检测单位检测合格证的回弹仪。而在回弹仪正式使用前,还应该按照一定标准将回弹仪放在钢钻上完成率定,一般情况下率定平均值保持在78至82之间,温度也唯有处于-4℃至40℃之间时才能够得出有效数据。

1.2检测过程中的有关方法

通过回弹法的应用,不但能够很好的完成单个结构或构件的检测,同时还可以批量完成检测工作。针对相同的生产工艺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应确保原材料、成型工艺、配合比及养护条件等具有一致性,在超过10件同类构件当中任意抽检的数量都应该大于同类构件总量的30%。

1.3检测工作结束之后整理出评定结果

努力选择地方测强曲线来求得混凝土强度数值的换算表,这主要是由于它比国家制定的回弹检测方法测强曲线更贴近区域内的实际状况,同时它也切实考虑到地区当中独有的自然条件、混凝土原材料特性以及养护工艺,相比于传统测强曲线的所测结果,它和混凝土实际强度更加接近。

2土建工程钢筋保护层厚度及其间距的检测

在土建工程结构实体中,其钢筋的准确位置一般是通过钢筋保护层厚度及其间距来表示。钢筋保护层厚度及其间距对于结构持久性以及受力性有着极大的影响。钢筋虽然在隐蔽施工前已经得到检验,然而在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考虑到材料运送、摆放,混凝土振捣,以及一些人为因素的影响,使土建工程中钢筋的位置和评价时的位置不一致,而且因施工管理水平的不同,使其位置变化的幅度也出现了相应变化,这些因素都极大地影响着土建工程实体结构的安全性及其使用期限。在检测钢筋保护层及其间距时,检测的主要目标是板类构件和梁类构件的竖向受力钢筋,检测方式通常使用局部破损或者非破损的方式,在正式检测之前,所使用的检测设备及仪器应实施必要的校对及检定,而且检测操作过程需要充分达到有关操作要求,唯有如此检测的结果才能够保证既真实又可靠。通常情况下,土建过程结构实体的钢筋保护层在实施厚度检测时可以存在一定的误差,其中板类构件的误差应控制在-5毫米至8毫米之间。

3土建工程现浇板厚度的检测

在检测过程中,所抽检的现浇板需要具有典型性,一般土建工程根据建筑总层数的50%进行抽查,每一抽查层随机抽取不应低于一个检验批,每一检验批随机选择也不能低于3块板。非住宅土建工程根据建筑在那个层数三层以下(包括三层),随机抽取不低于一个楼层,四到九层的建筑物,可随机抽取不低于两个楼层,而十层以上的建筑物,应该随机抽取不低于3块板,然后再进行检测。通常情况下,每一层现浇板的抽检数量都不能低于3块,并且每一块板材需要随机尺量4个点。

4土建工程承重砌体砌筑砂浆强度的检测

在土建砌体工程当中,所使用的砂浆强度以及砌体垂直高度都是通过实体检验得出的主要指标。通常情况下,砌体实体检验应用回弹法以及贯入法来检测,砖混结构的工程项目根据不低于砌体总是的3%,而且也不能低于三个构件实施砌筑砂浆强度的检测,在针对构件进行抽检的过程中,还应住店考虑楼层及其承重状况等等。

5土建工程结构实体质量检测的处理

土建工程结构实体检测报告是主体结构在进行质量验收时一份极为主要的质量管控材料,不能根据要求实施结构实体质量检测或是质量检测未达标且不能根据验收报告进行处理的项目决不可通过验收。土建工程各方若是对检测结果有疑问,可以向检测单位提出书面形式的复试要求,检测部门需要及时对其进行复试。在复试的过程中,检测单位的监理、施工等单位应派遣代表到现场进行见证,有必要时还应该邀请质检和设计人员到场,并且要将复试结果以书面的形式告知给要求复试的单位。若是对于复试结果还有异议,那么可以向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申请仲裁。利用对土建工程结构实体开展质量检测,能够以更加科学数据掌握工程质量的整体状况,而且还能及时了解建筑物在使用中所存在的质量隐患和安全隐患,从而为消除质量、安全隐患以及提升工程质量整体水平起到积极作用。

6结语

综上所述,针对土建工程结构实体质量进行检测,已经开始成为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同时,对于工程结构实体质量检测内容的研究和应用,给结构实体质量的验收提出更高的要求。另外,对土建工程结构实体质量进行检测,能够切实保障建筑工程结构具有安全性和稳定性,从而在根本上确保了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

土建工程论文范文第6篇

1.1土建工程施工场地的管理

土建建筑施工的第一步即保持施工场地的平整,认真做好场地障碍物的清理工作。确保土地平整的主要内容是完善施工现场的排水系统,确保雨季不积水,设置排水沟和沉淀池,严格控制污水的流向,防止污水进入市政河网,加强现场粉尘的处理,对粉尘源进行遮盖处理。

1.2土建工程现场场内道路的管理

在土建建筑施工中,材料及设备的运输是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合理的场内道路规划可以有效地提高建筑施工效率,缩减施工周期,更是确保施工安全的重要措施。在道路设计之初应将消防建设考虑进去,并增加循环干道,确保干道的运营能力。此外,在施工道路的应用方面要尽量做到永久道路和临时道路的结合。

1.3土建工程施工现场材料的管理

建筑材料的管理是确保建筑工程质量的前提,是土建施工现场管理的重点。施工单位在进行施工时,对于实际需要的设备及材料应按照施工组织设计和相关计算来合理安置。堆放时,应根据材料的数量、体积、使用时限及运输方式等要求来合理安排材料进场的顺序,认真检查材料设备是否按照要求安置,以便于最大程度地提升施工现场场地的利用率,实现施工秩序的控制。

1.4土建工程现场卫生防疫的管理

现场卫生防疫管理也是土建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建筑施工现场人流量大,是事故频繁发生的地方。因此施工现场应适当地设置卫生室,配备各种常见的救护药材及设备,例如止血药、绷带、担架,甚至于一些急救设施。对于一些规模相对小的建筑工程施工项目,也可设置简易的卫生室。此外,为了确保受伤人员及时得到专业救治,应适当配备专业的医护人员,并定期对施工现场的食堂和宿舍进行检查,以防止各种流行性疾病的传播。

1.5土建工程临时设备的管理

土建工程施工中会涉及到许多临时设备,常见的有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临时搭建、租赁的简易房屋设备等。针对这些临时设备的管理,主要从确保用料质量,设备布设地址等方面来控制管理。

2有效提升土建工程现场施工管理水平的优化策略

2.1重视工程进场前的教育工作

安全生产的思想教育就是整个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作业的保证,是明确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重点。正是由于管理人员忽视安全教育的重要性,才会致使施工现场事故频繁发生。只有加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向他们灌输劳动保护意识,才能有效降低施工过程的盲目性。进场前安全教育应从三个方面考虑:第一,充分明确安全施工相关的安全生产法规及要求。第二,提前梳理排查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为施工人员明确施工中应关注的重点。第三,结合施工现场实际情况,明确施工过程的重点及难点。

2.2加强工程施工现场的进度管理

土建工程施工工期较长,在进度管理中应严格执行企业的各项管理制度,并将其落到实处。同时,应做到分工明确,责任落实到人,对安全、质量、成本等各项工作严格进行预控。此外,进度管理过程中应提高对开头和结尾两个部分的重视。施工前的准备工作要做到位,在准备阶段,一旦项目中标,项目人员应立即进场,加快布置现场的水电线路、材料设备及测量定位等工作,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尽量将开工前的准备时间缩到最短。在竣工收尾阶段的管理同样不容忽视,此时应加大管理协调力度,采取强有力的措施,防止各环节出现混乱。

2.3有效提升工程施工组织的协调管理

组织协调工作也是施工现场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此项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项目经理的人际关系协调。其内容包括项目经理的内外部协调工作。外部协调主要有:施工过程中总承包单位与业主之间的协调,与分包单位的协调,与监理单位的协调,与政府部门的协调等。内部协调主要有:各个部门间的协调,各工种之间交叉作业的配合协调。内部协调通常采用的是行政手段,利用企业规章制度进行制约,充分发挥人员的主观能动性。

2.4重视施工技术管理

土建工程的施工所需的整体技术含量并不是很高,但是由于它自身单一又复杂的特点,施工过程中的工序繁多,且专业性要求很高,尤其是装饰工程。其施工工艺复杂,材料种类比较多,施工工种组多。此外,在施工中机电设备、水电安装等工作都会穿插其中。因此,施工管理人员就必须要做好施工前的技术准备工作。首先,施工人员必须熟悉施工图纸,根据施工合同的要求,最大程度上优化各项工序,合理分配资源,并将气候等因素也考虑进去,合理有效地做好施工组织计划,从大到小,事无巨细。

2.5制定工程建设项目总进度目标和总计划

工程总进度计划的编制,贯穿工程建设始末,涉及范围甚广。如建设企业之初的工程投资、设备材料供应、施工现场布置、主机械施工、工组交叉作业、各施工安装单位的配合及建设投产时间要求。在进行工程进度计划制定时应保证项目切实可行,并要请安装人员一并参与。在施工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和改进网络进度计划,从全局把控,对各种综合因素要全面科学的考虑,合理安排,统筹兼顾,如此才能制度出一个很好的进度规划。

3结束语

土建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管理涉及范围广,是一项复杂又细致的工作,在施工中必须要进行严格控制管理,切实做好施工现场的质量、安全、进度、技术管理,强化建筑结构和外观装饰,力求施工现场各项工作安全有序进行。

土建工程论文范文第7篇

1.1煤矿土建工程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与其他类项目工程不同,煤矿土建工程项目对质量要求更高[1],倘若存在安全隐患或发生危险,其后果极为严重。可见,确保煤矿土建工程项目质量安全非常必要和重要。然而,当前煤矿土建工程项目建设管理中却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管理中存在不足。首先是施工单位管理人员工程质量意识不高,在项目工程质量检查、监督方面存在懈怠或忽视的现象,使监管及检测效果下降,致使工程项目存在安全隐患。其二是工程管理者缺乏专业的管理知识,且管理内容极为单一,通常只关注项目工程的经济成本及进度、工期,常为减少成本或缩短工期而无视工程项目质量。其三是管理缺乏执行力,未能有效执行上级主管布置的任务,许多设计、要求没能有效落实,责任意识淡薄,致使项目工程存在安全隐患。最后是缺乏有效的监管体系,煤矿土建工程项目监管体系不完善,致使项目监管缺失,不合规、不达标工程大有常住,造成煤矿土建工程项目的效率不高,且质量较低。

1.2煤矿土建工程项目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煤矿土建工程项目建设技术设计缺乏合理性,存在交叉现象,工程设计中不能合理有效地利用场区和地貌地形,浪费现象严重。通常,施工设计中污染严重,未能采取有效的污染防范措施,施工前准备工作不足。项目施工未能严格按照项目要求进行,安全保障系数低,使得项目工程的整体安全性下降,质量不高。

2完善煤矿土建工程项目管理及技术的措施

2.1项目管理方面

其一是煤矿土建工程项目管理的完善首先应强化管理人员责任意识,提升其职业素养。为此,需要对管理人员定期进行专业技术及管理知识培训,利用培训、微信平台、微博等宣传安全知识,提高其安全意识。强化其处理问题的能力培训,增强其责任意识和专业素养,以有效提升土建工程项目管理的有效性和科学性,进而提升工程质量。其二是搜集和管理好项目相关资料,以确保计算的可靠性和准确性。若资料管理混乱或资料残缺,项目计算就难以实现精准性。但是在搜集资料时不仅要重视其完整性,还要强调信息的质量,存在事故信息及质量缺陷的必须进行定期统计,依据项目合同及进度标注好需要长期跟进的项目资料,整理好各类文件、图纸,使其完整归档。其三是在项目各项审批环节中,必须完善审批体现,施工现场设置专门的资料人员对信息及资料进行记录和搜集,并将其整理后上传给监理工程师,向其提供相应的改善建议或意见。施工场地监理工程师对该材料实施审查,审理环节中提出的意见及存在的问题则需要上报给总监理工程师,由其进行终审,并签发及做出审批结果,进而完成整个项目审批环节。然而,需要强调的是,审批过程中若遇到特殊或重大项目,相关的意见及资料均要上报建设单位或其相关管理部门,由其批示后方能签发。最后是完善监督体系,煤矿土建工程项目较为复杂和特殊,对其监管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必须完善其监管体系,确保监管的有效性。监管过程中要定期考核检测人员,使其全面了解和认识项目监管的重要性,督促其坚守监管原则,经得住金钱和权力的诱惑。同时还要建立一定的奖惩机制,以调动监管人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推动监管风气的良好发展。此外,要严惩贿赂及行为,做到杀一儆百的警示作用,进而确保煤矿土建工程项目的质量及安全。当然,也要对领导者进行强化管理,重用原则性强且无私无畏的领导,使其带头做好监管工作,以其工作的积极性和责任感带动其他监管人员依规监管,进而提升土建工程项目的质量,确保其可靠性和安全性。

2.2技术措施

在技术层面上,首先应选择优秀的工艺设计,确保其符合生产流程。设计运输路线时必须确保其科学性和合理性,避免交叉现象的出现,且对分配好功能区职责并进行明确。矿井设计施工中,要按照井口地面生产情况、具置、辅设施等勘察其自然地貌,依据勘察的实际结构布置土建工程项目。其二消除相关安全隐患,对于断层、滑坡、溶洞等地段,设计时要极力避免,场区地面布置要紧凑,合理有效地利用地貌地形,科学地布置施工项目,以尽量降低工程土方量和节省土地面积。其三是防范污染,工程项目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到施工对环境的影响,采取有效措施保护环境,合理设置安全建筑物卫生及采光,以避免或减少施工中环境的污染。煤矿施工建设过程是一个科学的过程,要做好相应的开工前准备,依据设计标准及要求平整施工现场,将施工土方运到指定点,且要避免运输过程中的污染及二次拉运等问题。最后是设置施工的整套程序,以确保施工的科学性和可靠性。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及正常生活,确保项目施工按期有序完成。

3结语

总之,煤矿土建工程项目较为复杂,对技术和管理的要求较高,要强化监督管理和技术工艺,以提升其管理及技术水平,从而确保工程项目质量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提升煤矿企业的经济及社会效益。

作者:宋英杰 单位:山西潞安集团司马煤业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土建工程论文范文第8篇

一、世行贷款中土建工程合同的内容

土建工程合同通常包括以下部分:①合同条款(包括一般条款和特殊条款)。目前,我国利用世行货款项目的土建工程合同文本是在FIDIC第四版(1987年)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修改而成的。该文的特点为凡是能作为一般条款的,均写入一般条款;凡是要在特殊条款中明确的,写入特殊条款,克服了过去特殊条款修正一般条款,前后矛盾或不一致的缺点;②技术资料和说明;③图纸;④协议书;⑤招标规定和说明(投标组织及有关说明资料);⑥投标书中标有价格的工程量清单和费率等;⑦补遗及附录。

二、世行贷款中土建工程的合同类型

1、总价合同

总价合同要求承包商对承包的工程项目报其总价,业主不管理项目实际工程量的增减及各种设计变更均不得改变原合同价。这种合同的风险仅由承包商承担,在总价合同中,尽管规定了合同总价在实施中无论发生什么情况都不得改变,但在实际中,承包商为了降低风险会千方百计寻找理由,双方也会经常发生争议,在大型土建工程中,不宜采用总价合同。

2、费用加减合同

费用加减合同要求承包商对承包的工程项目报其人工费、设备费、材料费、管理费的基本价格以及利润比例,业主按上述实际发生的各种费用,外加规定比例的利润向承包商付款,这种类型合同的主要风险由业主承担。由于承包商不承担任何风险,无论工程量和设计发生增减或变更,承包商的利润是不变的。因此,承包商不会注意节省。这种方式一般适用于土建合同中的计日工的支付,只作为合同应变能力的补充措施。

3、单价合同

单价合同是土建工程承包中采用较多的一种合同方式。单价合同是以承包商中标时所报的各项工程单价为基础,工程量则按经监理工程师批准的实际完成的数量为准。合同的风险是由合同双方共同承担的,在单价合同的执行过程中,监理工程师必须规范执业,做好详细记录,否则,支付就没有可靠的依据。当然,承包商投标的总报价并不是业主最终支付给承包商的合同款数,承包商的投标总报价仅供评标时使用。在合同执行中,设计变更、工程量增减、价格浮动、追加工作、合同变更、汇率变化、索赔的发生等等都会导致业主支付额的变化。

三、世行贷款中土建工程合同管理的范围

世行贷款中合同管理的业务面很广,每项业务都有规定的程序和方法,每项业务之间又存在不可分割的联系。世行贷款中合同管理的业务范围包括:进度控制、图纸和规范、工程施工设备、材料、施工质量控制、施工条件、安全检查、现场会议、合同变更和索赔、工程风险的合理负担、工程验收、劳务和分包合同的管理、仲裁和纠纷的协调处理、档案资料管理等。但是,世行贷款中合同管理是有重点的,只有突出重点,才能做好管理工作。

1、工程进度控制

工程进度涉及到业主和承包商的利益,计划是工程进度控制的依据,也是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合理的工程进度计划是保证施工工期的前提条件。工程进度的控制主要是审查承包商所制定的施工组织计划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并对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追踪检查,当发现实际进度与计划不符时,及时提醒承包商,帮助分析查找原因,适时指导承包商调整进度计划,并监督和促进其采取行之有效的补救措施。

2、工程质量控制

质量是工程建设的核心,也是管理的核心工作。做好质量管理和控制应采取以下措施:①明确职责,实行分级管理。在质量管理方面建立行之有效的管理体系,做到承包商自检、监理员检查和现场监理工程师抽查三者的有机结合,形成一个上下贯通,内外连成一体的质量管理网;②健全各类测验表格,使质量管理工作规范化、程序化、标准化;③督促承包商完善内部质量管理体系,把好质量管理关;④加强监理,严格按规范施工。工程监理是通过组织、技术、经济、合同四大措施对土建工程的项目、进度、质量三大目标进行监理。同时,根据我国国情执行世行贷款中的土建工程的合同条款,实施政府监督(交通质量管理站)、施工监理(监理工程师)、企业自检(质监员)的制度,实质是树立监理工程师在工程施工管理中的核心地位,作为业主单位、承包商以外的独立的第三方的监理工程师运用业主委托给予的权力,对工程质量、进度、费用实行合同管理。在日常管理中,监理要做到严格按质量标准办事,做到单项工程准备工作不足不批准开工,未经批准的施工图纸不得使用,未经同意不得变更工程设计,未经检验或经检验不合格的材料不准使用,未经试验或证明不可行的施工方案不准采用,上道工序未经认可不得进行下道工序,未经质量检验认可的工程不可计量等。

3、工程付款控制

工程付款控制是合同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行之有效的手段,是各项工作按合同规定程序进行的保证。监理一方通过进度付款对工程投资随时加以控制;另一方面通过付款对工程质量控制具有很强的否决权。

四、世行贷款中土建工程合同管理应注意的问题

1、完善合同文件是做好世行贷款中土建工程合同管理的基础

合同愈完善、愈明确,责权利关系愈清楚,在执行中遇到的问题就越小,纠纷就越少。合同文件的任何失误、疏忽、遗漏、含糊都会给合同执行带来困难,也会给管理工作增加难度。

2、制定合理的工作程序

由于合同管理是技术、经济及其他各方面的综合性管理,因此,管理体系中的人员分工、职权范围应有明确的规定,才能提高工作效率。此外,还要制定规范的工作程序和规章制度,做到各项工作有章可循,使管理工作纳入科学轨道。

3、提高人员素质

合同管理的关键是管理人员的素质。因此,要加强人员培训,深入细致地研究和分析合同条款,提高管理能力,要求管理人员必须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大公无私、坚持原则、作风正派、技术熟练、经验丰富等条件。在合同管理中,坚持国际化、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坚持质量第一。同时,还要加强管理人员外语培训,以适应国际合同管理需要。

提高合同管理人员素质是合同管理的首要任务,可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一是选好人员。要选择优秀的合同管理人员,也可以通过公开考评和竞聘的方式选拨人员。在使用过程中坚持优胜劣汰的原则,把优秀的人才放在重要的岗位;二是组织继续学。根据实际,组织合同管理人员在职学习,采取布置学习,定期检查,进行短期培训,结合实际进行正反两个方面的分析总结。同时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做到岗位成才;三是送到有关院校深造。要舍得花钱进行智力投资,选送工作出色、有发展前途的骨干进有关院校深造;四是建立岗位责任制,对合同管理人员必须实行岗位责任制,明确责、权、利,建立竞争机制。

4、实施合同执行的统筹

由于世行贷款中土建工程,会有许多承包商参加建设,各个工程和各个合同之间的衔接需要统筹协调和综合平衡,只有做好协调工作,实施合同执行的统筹,才能保证各项工程顺利进行。协调对于合同管理来讲相当重要。因为一个世行贷款中的土建工程,工期往往比较长,在这么长的时间,承包商、业主难免有磨擦。这就要求协调承包商与业主、业主与监理,监理与承包商之间的关系,以便能保质保量如期完成,降低工程投资,更好地体现世行贷款的土建工程价值。同时,世行贷款中土建工程合同管理人员要用高度的责任心和严谨的科学态度来对待施工过程中的每个环节、每道工序,实行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系统管理。

5、世行贷款中合同管理必须实行全过程、系统性、动态性管理

土建工程论文范文第9篇

1.1地铁建设土建施工主要风险源

基坑设计:(1)盲目设计、私人设计、越级设计及无证设计等是导致基坑施工出现风险的根本原因;(2)没有根据相关标准进行设计是导致基坑工程施工事故的一种常见现象;(3)进行设计前,没有做好工程有关技术论证,导致工程一些结构设计不合理,如支护、荷载等;(4)基础数据调查失实失真;(5)工程相关防护设计不到位;(6)设计人员水平有限,且缺乏设计经验,使得工程设计安全系数不合理;(7)工程设计人员粗心大意是设计又一主要风险源。基坑施工:(1)施工单位越级承包工程或直接没有施工资质;(2)施工过程中,没有严格遵循施工要求;(3)施工过程中管理不当,操作人员综合素质较低;(4)工程施工过程中各单位缺乏相互协调;(5)工程施工过程中,随意变更设计,且工程运行时管理不当。

1.2地铁建设土建结构工程主要风险源

地铁建设土建结构工程主要为构建安装、混凝土施工、模板施工及钢筋施工等,在结构工程施工过程中,因为各种原因导致结构一部分或者整体不符合设计要求、人员伤亡、设备损坏等,即导致工程出现质量问题及质量事故。导致出现工程质量问题及质量事故的风险源主要有如下几类:(1)自然因素:自然因素主要包括一些恶劣的气候变化,如干热、大雨、大丰、冰冻、火灾、地震及洪水等;(2)材料因素:工程所使用的材料与工程要求不符,或者使用的部分材料超过期限等;(3)基础数据调查失真:工程前期放样、测量不准确,及测量时方法有问题等;(4)一些错误的施工方法,如施工流程不当、过早加荷、堆重超载等。

2地铁建设项目土建工程施工常见风险事故

2.1地铁建设项目基坑工程易出现的风险事故

由于风险源引起的基坑工程施工中主要风险有:工程开挖过程中,边坡滑坡、塌方及基坑底部出现冻胀、流砂、沉陷等,另外还有一些轴线移位、上部结构形变、基础倾斜等,这些风险事故对周围建筑物、地下管线及施工人员均会造成极为严重的损失。

2.2地铁建设项目结构工程施工易出现的风险事故混凝土出现纵向变形;结构混凝土因为养护不当,使得混凝土出现干缩裂缝、温差裂缝及膨胀裂缝等,导致混凝土出现纵向的不均匀沉降,最终导致混凝土纵向出现变形。另外。因为温差导致的结构纵向拉力,可能引起结构工程严重失稳。

3地铁建设项目土建施工风险预控措施

3.1应对各类土建施工风险的预控措施

(1)土石爆破。对于土石爆破,首先应该按照现场实际情况及设计资料,确定正确的爆破工艺、方法及流程及有关爆破参数,并在施工过程中不断对相关参数做优化,尽可能减小爆破对周边建筑设施的影响,并且对爆破过程中出现的飞石做有效防范;其次在爆破点应该设立先关警示牌,做好各项警戒工作,做好人员撤离工作及相关设备防护工作。(2)下穿河床。对于在河床的下穿,容易出现隧道和盾构上浮及坍塌等风险,面对这些风险主要的预控措施有:严格控制推进速度和平衡压力,减小振动,保证土体流动性和和易性,保证进出土的顺畅,注意注浆压力与注浆量,并做好相关检测及信息化施工。

3.2从工程整体角度做好预控防范

(1)正确选择基坑支护的结构。对于基坑支护结构,首先对其选取一定要与工程实际情况密切结合,充分考虑工程所处环境条件及基坑施工过程中周边建筑物及管线可能对工程施工造成的影响。其次还要对各种支护结构技术特点、适用范围及造价做到心中有数。最后,基坑支护结构选取一定要注意开挖过程中的降水、排水方法及工程允许的变形量。(2)基坑工程设计优化。基坑工程施工期其是一类较为系统性的施工,它需要同时解决很多技术难题及工程稳定问题、工程强度问题、结构变形问题等。并且基坑施工中还要求实现很好的经济效益,这就需要在基坑结构设计时对比多种方案,然后从中选取一些相对较好的方案,最后再对这些方案进行优化整合,对工程基坑设计优化的依据有以下几点:(1)施工技术可行性、先进性;(2)工程能达到的经济效益预估;(3)工程施工可能会对环境造成的影响预测;(4)工程施工周期的比较(3)做好信息化施工。通过地铁工程基坑事故统计发现,几乎所有的基坑施工都和险情预报及监理不力有关。基坑施工环境监测不但是及时引导工程正确施工的重要措施,又是防治工程事故出现重要收单。因此在进行基坑施工中,一定要加强周边环境变动的检测,与此同时,还要对工程中出现的异常情况采取应对措施,最终有限防范工程风险,保证施工安全。

3.3建立有效的风险自救系统

建立风险自救系统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在一旦出现风险时,或者应急预案启动时,施工作业人员利用准备的工具及时逃出险情现场,或者利用物资及工进行自救,进而尽最大可能的减少险情出现后的伤亡。(1)做好逃生自救演练。组织相关工程施工人员进行逃生演习,模拟可能出现风险之后的逃生自救,及确定正确的逃生途径、方式、路线及对各种逃生工具的使用做到掌握。(2)高空自救。对于高空施工作业,也应该做好相关演习,对其中高空不慎坠落或脚手架失稳时的自救途径及相关工具的使用。

4结语

总而言之,针对当前我国地铁工程施工风险管理现状,结合本人多年的从业经验,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来开展相关风险管理:(1)切实提高风险管理过程中法规建设,明确风险管理标准,保证工程安全能切实做到贯彻;(2)使用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切实做到信息化技术风险预控,做到对风险科学监测预控及高效反馈机制;(3)做好对重大风险事故对应防治技术研究。通过这些措施最终有效控制工程风险,最终保证工程施工安全。

土建工程论文范文第10篇

1.1土建工程是电力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所称的电力工程主要包括设备安装、电力建筑物布置规划、电力输入/输出系统建设等,由此可见土建工程是电力工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承载电力工程的基础建设工程。土建工程与其他部分共同组成完整的电力工程,同时土建工程又是独立于体系之外的特殊子系统,其拥有一套自己的施工技术及规划方法,在自身系统中包含着不同的延伸方向。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土建工程建设的重要性并不亚于电力工程本身,只是电力工程建设的主次之分决定了其必须按电力工程的要求满足电气技术条件这样的前提关系,优秀的土建工程能为电力工程增色。土建工程在根据电力工程的实际需求进行针对性设计施工的同时,还可以建设出自己的特色。

1.2土建工程与电力工程相互协调

电力工程主要通过合理的施工建设完善系统的供电体系,科学布置线路的走向及设备的摆放,合理利用空间与自然资源,保证供电的持续性与充足性,同时保证项目施工过程中的经济性。土建工程主要是辅助电力工程良好运行,为电力部分提供适用的空间条件,并根据电力设备设施及路线等进行合理施工,考虑到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保证土建工程能应对可能来临的灾害,尽可能保证危急时刻的生命财产安全。电力工程与土建工程之间相辅相成,由于土建工程是辅助电力施工而进行,因此电力工程的设计是否合理直接决定土建工程的施工难度及施工科学性。土建工程则是电力工程的施工基础,土建工程直接决定电力工程最终实施效果,优秀的土建工程不仅能保证电力设备设施及线路布置的可行性,同时能为项目节省大量的土地、人力和资金;相反,不良土建工程不仅会影响到电力工程的预期成果,还会造成土地资源、资金和人力投入过多,最终收效甚微。

2电力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土建工程管理

2.1电力工程施工前期准备工作中的土建管理

电力工程施工前期的准备工作主要包括项目设计及设备准备工作。在项目设计之初,电力工程设计人员应该根据工程目标列出具体的要求事项,将可能影响项目的因素在土建项目施工图中表现出来,不能忽略任何细节,例如设备及输电线路的布置是否合理、二次动线是否方便、日后是否有扩充空间等,保证在以后的施工过程中不会因受到影响而导致整个项目难以进行。对各种可能出现的不利情况要提前做出预判,最好进行风险评估,并采取一定的预防措施,防患于未然。土建工程开始前电力工程人员和土建工程人员需就施工过程中可能涉及的问题共同进行商讨,例如设备放置场所、线路方向布置、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应用、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重难点等,找到兼顾经济性与效率的施工方法,同时保证二次设计的施工空间,杜绝要点的遗漏。电力工程并非一般的简单项目,施工过程相当复杂,点滴差错就有可能造成工程施工效果不良,导致严重后果,因此必须慎重对待设计阶段的工作。电力施工人员必须具备土建人员的基本素养,深入了解基本的施工图纸及施工过程中的基本原则,从而将电力工程与土建工程良好结合,避免不同专业配合不到位产生的偏差。很多电力工程师觉得只需掌握专业电力知识,其他方面稍微了解足矣。其实,电力工程是一项综合性工程,尤其是土建工程在电力工程中占据很大比例。电力工程师仅仅只了解自身专业知识,难以做到在设计之初将土建工程相关理论与电力施工相互结合,在与土建人员进行商讨时也只是对设计方案进行修补,难以从整体上进行整合。

2.2电力管套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土建管理

电力工程施工就是现场执行设计方案,按照预期目标控制工程进度与质量。按照土建施工图纸进行电力设备与输电线路的安装布置,在施工时一定要注意做好预埋预留工作,这不仅是当前施工质量的保证,也是对以后再次施工可行性的保证。这部分一般需要分成3个阶段,首先是线路管套即输电线路及设备的承载体的筑建,其次是将管套和相关设备放置于指定部位,最后是完善工作及密封管套的准备工作。施工过程中必须有专门的监测人员实时追踪施工进度与施工效果,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预判,同时指定专业人员妥善处理已经出现的问题,切不可将细微的问题忽略不计,以免留下隐患。施工过程中一定要预留足够的再次施工位置,保证电力项目二次完善设计空间,同时保证日后出现不可预见风险时有足够空间进行维修,避免因难以维修导致项目重建。

2.3电力工程主体建设过程中的土建管理

线路管套工程完成后就可进行电力项目的主体建设。在建造墙体时要注意电力设施的具体布置及墙体内部输电线的安置。需要注意的是,这部分施工与埋管施工有类似之处,都需要预留空间,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有专人监测,及时解决细节问题。在线路穿孔位置的选择上一定要恰当等间距设置检修孔,保证日后出现问题时能及时找出故障段,避免全段拆开。在电力工程主体施工过程中一定要有专人现场指导。普通的电力施工人员缺乏专业素养及必要的责任心,在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对一般不影响施工整体进度的问题采取置之不理的工作态度,因此在施工过程中需要身兼电力工程知识与土建工程知识的综合人才进行现场指导。同时配备一名高级电力工程师以及高级土木工程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现场辅导。实际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很多阻碍因素,此时各方面人才需统筹协调,协商解决方案,并由总负责人对方案进行汇总,找出最佳解决方案,切忌各方各自为战,缺乏合作交流。团结协商是基本原则,一定要避免土建完工后设备无法安置的局面出现。

2.4电力工程后期施工阶段的土建管理

电力工程主体施工大致完成后需要进行后期收尾工作。施工人员需要注意,不能因为主要工作已经完成就放松警惕,所谓行百米者半九十,后期收尾工作相当重要。土建施工人员要全面检测建筑施工是否达到预期标准,电力工作人员要结合实际考察电力设备能否在现行条件下良好运行,线路的布置能否满足实际需求,在遇到异常情况时能否有效避免问题的进一步扩大并及时解决问题。土建人员要与电力工作人员一起对整个电力工程涉及的重要问题进行考察,并对已完成项目制定验收标准与检查报告,同时共同编制后期检测维护措施与应急措施,从而保证电力工程长期平稳运行。

3结语

电力工程是电力部门实施电力项目的基础工程,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电力的需求进一步加大,因此必须保证电力工程的长期稳定高速运转。土建工程作为电力工程的基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只有在建设好土建工程的基础上才能有效展开电力工程,在整体施工过程中要注意二者之间的协调,综合二者利弊来制定方案,从而保证方案的最优化。

上一篇:绿色施工论文范文 下一篇:建筑概论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