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范生范文

时间:2023-11-26 02:27:40

模范生篇1

 

一、实施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是国家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的重大举措

 

(一)师范生免费教育体现国家意志,关系国家整体改革和发展的全局

 

国家“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提出,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把发展教育和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深化体制改革,加大投入,加快科技教育发展,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本强国。教育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具有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教师是教育事业发展的第一资源。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是国家综合实力之所系,全民族素质之所系,发展教育应该教师教育优先。在当前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每个国家都高度重视教育尤其是师范教育的发展,注重国民精神、知识和能力的训练、国民人格的培养和文化传统的传承。而担负这种任务的便是由师范教育所造就的师资。从国家战略和民族本位的角度看,师范教育是国家和民族生存发展的基本力量,事关国家改革和发展全局。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并建立相应的制度,就是要进一步形成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让教育成为全社会最受尊重的事业;就是要培养大批优秀的教师,鼓励更多的优秀青年终身做教育工作者。

 

(二)师范生免费教育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解决当前农村师资匮乏的现状

 

当前我国农村义务教育教师队伍主要存在5个令人担心的问题:普遍缺编、流失严重、补充不足、素质偏低、待遇不高等。问题根源在于师资补充机制不健全。1997年后,随着高校的扩招,高校师范生免费教育的传统逐渐被打破,与实行收费政策相对应的一个变化是,师范生毕业后可不受限制、自由就业。学生就读成本的增加及就业限制的取消,使得一些优秀学生不愿报考师范类专业;而部分优秀师范类毕业生也不愿从事教育工作;同时,在教育岗位就业的毕业生,也多流向待遇较好的重点学校及发达地区。恢复师范生免费教育可以吸收有志从事教育事业、家境贫困的学子就读,就业时可采取双向选择和学校分配相结合的办法进行,面向农村基层教育岗位就业。同时学校也会对赴农村工作的师范生给予更多的政策优惠。例如:将免费师范生赴农村基层工作时间与教育硕士培养年限挂钩,即学生在本科时。就开始接受硕士课程教育,将硕士培养实践环节放在学生毕业后赴基层工作的几年中,这样便于学生的学习和工作两不误。采取这样的就业政策,就可以在既不影响择业公平性原则的前提下,又达到改变目前我国农村教育的师资匮乏现状的目的。

 

(三)师范教育是国家的事业、政府的责任,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的实施有利于教育均衡发展和教育公平

 

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高等教育是更具有私人产品属性的教育类别,但是与其他专业教育相比,师范教育仍具有明显的公共产品属性,这是由义务教育的公共性特征所决定的。尤其在我国各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平衡状况长期存在,教育发展不均衡、不公平的现象仍然比较突出的情况下,如果把教师教育看作是纯粹的市场行为和个人行为,教师队伍的整体优化和全面提升将是一个缓慢的自发过程,其表现出的地区差异、校际差异将会更大。为此,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市场竞争机制。调动个体的积极性,建立教师的准人、考核、淘汰机制;另一方面要强调政府尤其是中央和省级政府的义务和责任。国家通过公共财政干预机制来调控师范教育的发展,能够提高教师地位和职业吸引力,从根本上有利于保障教育的公共产品属性。能够吸引优秀学生报考师范教育专业并到中小学尤其是农村任教,降低青年教师的“成长成本”,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和教育公平。

 

为了落实这项重大举措,更新师范生从教理念,提高师范生教育教学水平,必须创新师范教育培养模式,使师范生免费政策能够真正吸引优秀青年从事教育工作,让师范生保持较高的工作热情。乐学善教,从而促进我国基础教育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创新师范教育培养模式,提高师范生专业化水平

 

基础教育不同层次需求的多样性和学生学习要求的多样化。对师范教育模式提出了不同的要求。教师专业化和专业发展既是师范培养模式改革的出发点。也是师范培养模式改革的最终目标。学校应以教师专业化和专业发展作为师范教育培养的主要目标,在构建实用而较为灵活的本专科层次师范培养模式的基础上,积极探索“4+1”双学位或“4+2”研究生层次的师范培养模式。

 

(一)专科层次培养模式。根据21世纪社会发展对初等教育和学前教育教师的要求,“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宽基础、高素质、强技能,能胜任小学和幼儿园教学和管理并能进行小学教育教学及管理研究的综合性人才”,构建“综合培养,分向选修”的教育模式。

 

“综合培养”,是指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它不仅着眼于学生德智体的全面发展,学生道德情操的陶冶、知识向能力的转化,健康体魄和良好心理素质的养成,就其文化知识水平而言,也充分考虑到初等教育和学前教育专业专科程度的综合性。它是通识课程,教育专修课程,以中文、数学为主体的学科基础课程的有机综合。而专科的这种综合性是区别于强调培养学生以专业为主的本科教育的“个性”所在。给学生更多的知识领域,进行更多的专业引领,提供更多学科的基本知识结构,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实现文理渗透、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相互交融,体现初等教育全科型、大综合的特点。

 

“分向选修”,是在综合培养的基础上在二、三年级通过方向选修课程,设置音乐选修、美术选修、体育选修、教育研究选修、中文方向选修、数学方向选修等课程模块,每一模块设置4~5门该方向的核心课程,满足学生的兴趣与特长,适应小学和学前教师主修一门课程兼教多门课程的需要和用人单位根据需要确定教师专业方向的实际,使课程计划体现出针对性、灵活性和广泛适应性,真正实行“大文大理、文理渗透”的综合培养模式。

 

(二)本科层次培养模式。针对目前师范生技能教育和实践环节相对薄弱的问题,结合学校学分制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实际,构建“课程模块”框架下的灵活培养模式和主辅学科专业教育加师范专业教育模式。

 

“课程模块”框架下的本科培养模式:该模式根据基础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将教育理论类课程、教育技能类课程、教育实践类课程和教育研究类课程设置为一个完整的师范教育课程模块。分散在各个学期开设。作为师范专业学生必须修读的课程要求。其灵活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将学科教育与师范专业教育有机结合,师范教育四年不断线,强化师范生的教师专业化意识,有利于四年学制期间学科专业培养规格与师范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二是在前两年融入一定学分的师范专业课程,作为学科大类招生、入学后选择专业的入门条件,扩大了学生自主选择专业的权力,也为学校设置师范教育专业门槛、提高师范教育专业生源质量提供了可能。

 

主辅学科专业教育加师范专业教育模式:这是为吸引部分非师范教育专业的优秀学生,以辅修的形式接受师范专业教育,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学科教师而设计的。师范专业辅修课程的设置,以教育学专业的基本要求为框架,融入教师资格课程。学生在选择专业以后,接受学科专业教育期间。成绩优秀,学有余力,可以选择师范专业进行辅修,达到辅修专业要求可以获得双学士学位,通过教师资格认证鉴定可以获得教师资格证书。

 

(三)双学位或研究生层次培养模式。随着基础教育快速发展,对教师的知识水平和学历层次的要求不断提高,师范教育应加大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力度,通过“4+1”或“4+2”模式,开展双学位或研究生层次师范培养模式的改革试点,进行双学位或本硕连读培养模式的探索。

 

“4+1”双学位培养模式:这一模式是为兼顾教师培养的“学术性”与“师范性”而设计的。让学生在四年的时间完成某一非师范教育专业本科学业,获得学士学位之后,再用一年的时间接受师范专业教育,撰写师范教育专业毕业论文,符合条件可以获得教育学学士学位。根据教师素养形成的需要,要对这一培养模式设置入学条件。专门设计师范教育课程模块,要求学生在前四年完成非师范教育专业学业的同时,修读必要学分的师范教育课程,提前做好当教师的心理准备,掌握教师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为进一步接受师范教育奠定坚实的基础。

 

“4+2”本硕连读培养模式:面对基础教育对高层次、高水平教师需求量不断增加的新形势,结合学校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实际,探索“4+2”本硕连读的培养模式,即学生前四年接受本科教育,后两年接受研究生教育。为切实提高教师培养层次和水平。要严格连读生的选拔标准,不仅要对学生的本科学业状况进行严格考察,还要对其教师素养和教师基本技能进行考察。人选的优秀本科生,再接受两年的研究生教育和实践,并完成硕士毕业论文,符合规定条件可以获得硕士学位。

 

三、完善师范生免费教育的制度保障

 

(一)提前招生、扩大保送额、增加面试、招收有志教育者,确保师范生“入口”优化

 

要确保“入口”优化,就得从招生制度上进行调整,社会媒体要加强政策宣传。学校可以通过政策引导、吸引和鼓励大批有志于教育事业、具有一定教育理想、具备教育教学专业发展潜能、拥有教书育人的人格魅力、愿意终身从事教育工作的优秀青年学子报考师范专业,可以考虑提前招收免费师范生,凡考生达到师范大学录取分数线以上的就提前录取;同时扩大师范生保送名额,方法则可以采取学生自荐、学校推荐、高校面试考核等办法,确保生源质量过硬;另外,要考虑招生名额向中西部农村地区倾斜,以保证师范生毕业之后回得去、留得住、教得好,在一定程度上促成农村教师的“本土化”。

 

(二)鼓励师范生到中西部地区农村中小学就业。建议国家财政建立专项基金以推行教龄累进工资制度

 

师范生政策虽然能够确保优秀师资的培养,却仍不能保证这些师资不产生工作流动动机。因为,即便师范生培养和服务合同有严格的服务期限制及相应的惩罚条款。但如果工作流动的收益高于成本。违约仍然是理性的。因此,要改变农村师资之匮乏现状,就必须改变农村学校现有的薪酬与回报、管理制度与体系、社会环境与保障制度。以保证这一群体能够积极主动地服务于中小学教育事业。在制度安排层面,建议由中央或省级财政建立专项基金来推行教龄累进工资制度。教龄累进工资由补偿性工资和激励性工资两部分组成:补偿性工资只面向服务于中西部地区的农村中小学教师,并且以同期发达地区同类教师的工资为标准,对于毕业后前往农村服务的师范生,其薪级可提高1到2个等级;激励性工资则面向全体教师,其设置标准以教龄为依据,且教龄越长,激励性工资部分的增长幅度越大。

 

(三)提高教师的待遇,将中小学教师纳入公务员体系

 

新的《义务教育法》要求:要保证教师的工资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工资水平。教师的法律地位是教师专业化、教师职业社会地位及声望的主要保障,也是吸引高素质师源的重要条件。目前不少农村教师流失的原因,则是中小学教师工资待遇较低且大多由地方财政支出,对于贫困地区而言,财政负担较重。难以保障教师的待遇与福利和其他地区保持一致。应建立教师队伍的公务员体制,其工资待遇名正言顺地由中央、省(市)和地方财政共同承担,保障教师的地位和待遇,增强教师职业吸引力和队伍的稳定性,为农村教师队伍的建设和管理创建平台。对于毕业后前往农村服务的师范生。虽然是自愿选择,但也应有返城再择业的制度保障,尤其是在教育编制的调动等方面。以鼓励更多优秀师范生无后顾之忧地前往中西部农村从事教育事业。

 

(四)中央及省级财政要配套专项基金支付师范毕业生的继续教育费用,使他们能够跟上最前沿的教育发展

 

传统的师范教育只是停留在教师的职前培养和训练阶段,并不涉及职后继续教育领域。随着知识经济时代和信息化社会的到来,教师的终生学习、继续教育就变得极为必要。根据教育部规划,到2010年,全国小学和中学教师要分别达到大专和本科学历,高中教师研究生学历者达到10%,这种符合国际潮流的教师教育大学化的趋势,使得高层次教师的培养成为一项非常急迫的战略任务。对师范生进行继续教育的目的,仍然是通过自身专业能力发展和职业素质的提升,来持续性地保证中小学的师资质量,从而积极推动中小学教育质量的提升。因此,应当为师范毕业生制订一个完整有序的继续教育计划,由中央或省级财政配套专项基金支付中西部就业师范毕业生的继续教育费用。

 

模范生篇2

王力宏在2001年唱了首《变坏》:“变坏是一种好习惯,变坏你到底敢不敢,脱下你的身段,今夜做天使真的不划算……偶尔我们都需要变坏吧。”但王力宏从未“变坏”过,哪怕是“偶尔”。

偶像要坏,才有人爱?

学生时的王力宏,每年都得到模范生奖,高中毕业时荣获National Merit Scholar(美国高中毕业生最高荣誉)、SAT(相当于美国高考)考了让人咋舌的满分,更从中学到大学都担纲每年学校年度的音乐剧演出……这种学生,样样突出,处处完美,易得老师宠,也易让同学妒。但模范生也往往让人用同一种形象来记忆——没有缺点,却也没有个性。进入演艺圈以后的王力宏仍然可以做到不泡夜店,不玩暧昧,不造绯闻,永远温文尔雅……采访过他的记者,说这个人平易近人到让你不适应:在你掏录音笔的空当他会主动说最近看了一部好看的电影并问你看了没有,等你拿出录音笔,他会接过来摆到自己面前,怕你回去以后听不清……但这个娱乐圈的优质模范,往往是媒体的毒药,因为你休想从他嘴里套出任何花边新闻,甚至他的笑话都是出了名的冷——你会发愁,回去写出的全是赞美之词,会不会被人说太假?或许,当一个人具备了所有优点时,这往往就是一个缺点。过于优质的偶像,未免有些“高大全”,反而显得单薄,更让人觉得遥远。

王力宏也意识到自己“不够坏”。于是,2007年他唱了一首《改变自己》,这一年他化了烟熏妆,梳着朋克头,有很多刺青耳环舌环在身上,他告诉别人:“我内心也有狂野的一面,我不该让自己局限在框框里面。”第二年他又写了一首《摇滚怎么了》,嘶吼“What’s wrong with me?”来发泄心中的郁愤——对自己、对世事、对现下的音乐环境。这时大家才发现 ,一直唱《龙的传人》、《唯一》的“优质偶像”也是个“愤青”!虽然这两张专辑改变过多让一些人难以接受,但不得不承认,从这之后很多人才发觉,王力宏跟我们一样,会嗔会怒。他的形象反而变得丰满起来。

并不完美的王力宏

其实王力宏不是没有缺点,他严肃到有些“无趣”,比如上台湾某综艺节目宣传专辑,主持人追问他的绯闻,他绕不过去了,干脆躺在沙发上装睡!无论再帅气再阳光,他总给人一种音乐苦行僧的感觉。很多人进娱乐圈是为“玩音乐”,他的理想却是要“把华人音乐带到全世界”,于是他能把某名音乐人快成形的作品全部自己重做,使其拂袖离开;在牵头录制慈善歌曲《手牵手》时全程一脸严肃地纠正别人的每一处瑕疵,让有些大牌很不爽;导演完《恋爱通告》后,他推掉了一切应酬,一头扎进了录音室,尽管有朋友告诫他“这是个讲表面功夫的地方,该应酬的要应酬,该妥协的要妥协”,可他苦笑摆手:“我已尽力了,只有在这里我才心安。”

王力宏的节俭更是名声在外:他极少逛街买衣服,曾被“发现”连续五场歌迷会穿的都是同一套打歌服,他的座驾也是一万多块的二手车,更因为炮轰爱追名跑车的明星而得罪好几个大腕。王力宏是个“音乐宅男”,去过他家的朋友都说,“他家里只有床和音乐设备,甚至没有椅子让我们坐。”但他又极易被别人的不幸触动而热衷做慈善,所以这种节俭只能算是一种从小培养出来的习惯吧。

向往“油盐酱醋茶”的生活

王力宏是个恋家的人,他在微博最常晒的两件事,一是自己的音乐动向,二是和亲人的聚会。进入演艺圈之后,他忙得像个不停歇的陀螺,侄儿成长、友人成家,他都很少参与,连妈妈来台北探望却只能望见他工作背影,他愧疚自己没有给妈妈倒杯茶、一起吃顿饭,于是创作了一首《柴米油盐酱醋茶》来描述自己对普通人生活的向往。

王力宏的厨艺比起音乐才华来,就有些“小白”了。因为爸妈不在身边,这位音乐宅男对着一堆油盐酱醋,也只能做碗泡面,但他又很喜欢当众为难自己秀厨艺,又是煎年糕又是做爆浆荷包蛋,结果总把自己弄得手忙脚乱。“厨艺对我而言太复杂,煎块年糕就要热油锅、打蛋、挂糊,比用乐器复杂多了。”所幸最后成品得到旁边人的赞许,他很得意:“终于摆脱泡面王子与微波炉之王的形象了!”

他说自己喜欢厨艺好的女生,很同意“要抓住男人的心,先抓住他的胃”这句话。虽然很厌烦记者过问他的感情生活,但有时被逼急了,他也会“发飙”:“作为艺人,我的隐私已经够少了,所以总想保护私生活不被侵犯。以后如果有女友,我不会不承认,但肯定会很低调。我希望有那种柴米油盐酱醋茶的感情生活,相依相扶,相濡以沫,相守到老。”或许正因为在这个浮躁的圈子里,却向往传统又普通的生活,单纯地做着自己,才是这位“优质偶像”的真正魅力所在。

“泡面王子”的蜕变

从小在美国长大的王力宏,读书时的一日三餐都由妈妈料理,等到十几岁回到台湾发展,妈妈也跟着他照顾起居,但有时如果妈妈不在身边,他就只能煮泡面或使用微波炉煮一些简便的食物来打发了。

王力宏其实很羡慕会做菜的人,于是便开始自己学着下厨,开始在家用面粉加蛋烘烤一些简单的蛋糕,接着他可以煎鸡蛋,然后是煎年糕,而有次在公开场合做了芝士焗龙虾,更让人感受到他厨艺的进步。

王力宏食物红黑榜

模范生篇3

他就是新四军模范政工肖国生。

“文攻”高枧

1916年5月出生于浏阳淳口杨柳村的肖国生,14岁加入浏阳赤卫第六师,15岁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7岁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湘鄂赣独立师宣传员、宣传队长、红军第六师政治部秘书。1934年,由于在著名的太沅桥战斗中不幸脚部负重伤致残,没能参加红军主力长征,后被调任少共湘鄂赣西北特委宣传部长,继而调任少共湘鄂赣省委青年部长。1935年,任红军第十六师政治部宣传科长。

此时,在第五次反“围剿”中遭到严重损失的红十六师,在湖北崇阳重新组建起来,宣传部门的任务相当繁重。当时,修水、武宁、崇阳、通山等地有大小不一的苏区,而中间有一个高枧地区却被军队占领着。为了使这几块苏区连成一片,红十六师奉命攻打高枧。经过侦察和判断,由于敌我力量较悬殊,师指挥所决定采取武打和“文攻”相结合的办法,而将“文攻”的任务交给肖国生及师宣传科去完成。

在高枧,敌人依山修了一个大碉堡,驻有一个保安中队,在碉堡不远处的古岭驻有第一五师的一部。肖国生按照“文攻”的预定计划,带领部分宣传队员,冒着危险,深入高枧地区群众中作调查,了解敌碉堡保安中队士兵的亲属情况。他不分白天黑夜地走村串寨,给这些士兵的亲属耐心地做宣传说服工作,动员他们参加“劝降”的喊话队。同时,他了解到敌一五师是东北部队,于是又动员附近学校的进步教师和青年人,临时组成一支歌唱宣传队,学唱东北流亡歌曲。

在朦胧夜色中,红十六师按预定作战方案,用少量部队包围了高枧碉堡,而主力却埋伏在高枧通往崇阳古岭的大道两侧,在一个山凹地区设伏,布置一个“口袋”。为了引出古岭的敌军,包围碉堡的红军和参加喊话队的群众,大造声势,喊声震天。果真,古岭敌一五师的一个加强连,快速地向高枧赶来,欲解碉堡之围。这个连一头钻进了红军的“口袋”,遭到猛烈的攻击,敌军像瞎眼的苍蝇到处乱窜。这时,随我主力部队埋伏在山上的肖国生,指挥宣传队员大声喊话:“中国人不应该互相残杀,我们的子弹要留着打日本鬼子!”接着,山上的歌唱宣传队唱起悲壮的《流亡三部曲》《打回老家去》等东北歌曲,他们越唱越有劲,不但歌声嘹亮,而且唱得十分悲壮动人。唱着,唱着,东北兵的枪声渐渐稀疏了,肖国生又带领宣传队员喊话,提出与敌连长谈判。大部分东北士兵在红军爱国思想的感召下,纷纷举枪投降,少数顽固的家伙被缴了械。这时,高枧方向被围困在碉堡里的保安中队士兵,在其亲属的喊话动员下,决心投诚,碉堡不攻自破。这一仗以极小的代价,取得了胜利。肖国生受到了师部的嘉奖。

勇战瘟疫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肖国生被分配到新四军第一支队一团任宣传股长;1938年春,他告别新婚的妻子,东进杀敌,后调任新四军第一支队二团政治处主任;1938年6月,他随司令员及其部队抵达苏南茅山地区,创建茅山抗日根据地。

二团来到江苏茅山不久,丹阳、镇江以南,句容以东及东北面,金坛以西以北地区,发生了严重的瘟疫――霍乱。霍乱从几十个村庄逐步蔓延到几百个村庄。部队为保持战斗力,撤出了瘟疫流行区。但是人民群众是撤不走的。瘟疫最严重的地区,二三十户的小村子一天要死十来个人,上百户人家的大村庄,一天要死二三十个人。蔓延的瘟疫像火一样,燃烧在二团党委同志的心头。人民群众有了大灾难,人民子弟兵岂能袖手旁观?团党委决定:尽最大努力,派团医工、群工队进驻霍乱瘟疫流行区,由团特派员罗斌、团卫生队队长徐金元两位同志带队前往。肖国生主动向团党委提出要求,由他H自带队前往。开始,刘培善政委、张正坤团长都不同意,说团里有许多工作离不开他。肖国生再三提出要求,执意要去。他说:“我去虽然在业务上不如罗斌、徐金元两位同志,但我可以做好组织协调工作,为他们分担子,让他们更专心地做救护工作,多救一个是一个啊!”肖国生说得情真意切,终于获得批准。

肖国生带着两个工作队进驻瘟疫流行区以后,首先发动群众土洋结合对抗瘟疫,治疗时中药西药一起上,千方百计控制瘟疫的流行。这里的群众对瘟疫造成的灾难束手无策,整天整夜跪在大门口烧香求神,或跪在灶台旁求灶老爷请玉皇大帝把霍乱瘟疫收回去。至于病人,有的躺在那里哼叫,有的已奄奄一息,有的已经死去。医工队、群工队每到一个地方,听到的都是一片哭声。死人之多,有时竟找不到人抬出去埋。有的村特别严重,100多户人家,近千口人,死得只剩下两三百人。肖国生带领医工队、群工队,日日夜夜奋战在村村镇镇、家家户户。他们为病人清洗肠胃,擦身子。西药用完了,就用草药结合土办法治。找不到人抬死人,群工队、医工队就自己抬。在二十几个日日夜夜,这支肩负特殊任务的队伍之中,不断有同志被传染,因抢救无效而死亡。但是,没有人畏缩。在他们看来,打击敌人和抢救人民群众的生命,意义是一样的,都是人民子弟兵义无反顾的职责!在医工队、群工队的努力下,霍乱终于被控制住了。人民群众此时才相信,求神灵确实没有用。瘟神被赶走了!然而,二团140余人的救援队伍,回来时只剩下81人。肖国生回团部时,瘦成了皮包骨头,当他出现在同志们的面前时,战友们好半天才认出他。

这件事,在茅山地区越传越远,人们说:“共产党、新四军真是人民的救命恩人!”

独访纪宅

1938年6月,新四军一支队进入镇江、句容、丹阳、金坛等敌后地区。为了建立以茅山为中心的抗日游击根据地,发动和组织群众,开展统一战线工作,根据支队统一部署,肖国生率政治工作人员,深入群众,广泛开展社会调查,特别对当地有影响、有名望的人士作详细的了解。

当时,茅山地区有个茅麓茶叶公司,经理纪振纲是个喝过“洋墨水”、有头脑的人。抗日战争爆发后,他为了保住自己20年来经营积累的巨额资产,从散兵中收容了200多人枪,组成一支自卫队。他在茅山地区是个有影响的人物,日军叫他去金坛当县长,他派个亲信去顶替;请他当专员,他借故推脱。他谁也不得罪,想靠中间路线来保住自己,但事与愿违,他的茶庄经常遭到日军飞机轰炸,茶叶在国际市场也受日商排挤。他对自己采取的中间路线开始动摇,与日寇的矛盾在日益加深。新四军来后,他虽然得知新四军纪律严明,爱护民众,多次战斗获胜,但总觉得他们的武器装备太差,又听说他们以前是红军,心里更加不安,因而对新四军抱着怀疑观望态度。

对纪振纲这样的人物要不要做统战工作?有的同志认为,他是个大资本家,又掌握着较强的自卫武装,且与日寇时有来往,是属顽固派一类的人物。但肖国生却认为,他对日寇和顽军走中间路线,对我军持观望态度,正说明需要我们去做工作。如果像纪振纲这样的人能参加统一战线,那影响就大了。

可是由谁去做工作?有的同志认为纪振纲有自卫队,我们也应多派些武装人员去。肖国生不同意这样做,说这不是去比实力,而是向人家宣传我党的抗日主张和方针政策,他提出由他一人前去即可。支队领导同意肖国生的看法和意见。

听说新四军要来“拜访”,纪振纲坐卧不宁。他作了与新四军拼个你死我活的准备,把自卫队的人马都布置在住处周围,可以说是戒备森严。当家人来报,说只有一个新四军干部前来拜访时,他的心才稍镇静一些,连忙说:“有请!”

肖生从容不迫,神态自若地走进纪家大厅。纪振纲见来者竟是位20来岁的军人,军装已洗得发白,但新四军臂章却十分醒目,对方那英气勃勃的姿态、炯炯有神的目光,使他不敢轻侮,忙叫人“看茶”。

纪振纲也想试探一下新四军对他的态度,迫不及待地提出了一些问题,肖国生一一作了回答,并反复说明自己的来意,宣传我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提出“凡有爱国心的中国人,都应以民族生死存亡的前途为重,团结起来,一致抗日”。纪振纲见肖国生谈吐不凡,不由得渐生敬意。

“日军装备优良,到处设有据点,贵军要克敌制胜,有何打算?”纪振纲婉转地说出了心中的主要顾虑。

肖国生早已料到对方的想法,便胸有成竹地答道:“日军的武器装备是比我军强,但他们是侵略者,民众恨之入骨。我军是反抗侵略的,得到人民的拥护。侵略者没有民众支持,他们的眼睛是瞎的,耳朵是聋的,就会到处挨打。而我们积小胜为大胜,装备也会逐渐加强,最后必将彻底战胜日寇!”

纪振纲听了,内心很佩服这位年轻军人,初步改变了态度。以后,肖国生和其他同志继续做纪振纲的工作,纪振纲彻底改变了态度,表示愿意和新四军合作,团结抗日。

1938年7月7日,新四军一支队在宝埝召开了四县(镇江、句容、金坛、丹阳)各界人士代表大会,纪振纲也应邀出席。当见到一支队司令员后,他对的谈吐风趣、博学多才、雍容大度以及待人以诚的作风,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联想到他与肖国生等人的交谈,禁不住连声说道:“强将手下无弱兵,你们真了不起!”会上,司令员作了加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报告。接着,大会商讨成立了四县抗敌总会,选举纪振纲为总会主任,各县设立分会。抗敌总会和分会的主要任务是配合中共苏南特委的战地服务团做好抗日爱国的统战工作。抗敌会后来发展成为抗日民主政权性质的组织。纪振纲主动将200多人枪交给新四军,还陆续给新四军捐赠了大批棉花、药品和医疗器械。在他的带动下,各地民众掀起了拥护和支援新四军的热潮。

与此同时,肖国生发扬我军善于发动群众的传统,培训部分干部战士去各地农村做群众工作,很快将农抗会、妇抗会和青抗会、儿童团等群众组织成立起来。为了巩固和发展这些群众组织,肖国生请示支队领导后,又主持开办了各群众组织干部短期训练班,学习内容为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和建立茅山抗日根据地的重要意义、如何发挥群众组织的作用等。青抗会干部还增加一门军事课,学习开展指挥游击战的知识。训练班办了3期,干部们的学习情绪很高,收效较好,对促进群众组织的巩固和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从而加强了对敌斗争和抗日根据地的建设。比如,这些群众组织在对敌斗争中开展了大规模的破路活动,特别是农抗会和青抗会带动成千上万的民众积极参加,场面十分壮观动人。在《江南抗战之春》中写道:“成群结队的人遍野川流而来,远远望去,好像无数散兵线向着同一目标前进。他们锄头飞舞,碎石乱掷……”丹阳至句容的公路,破坏得最为彻底,日军长期不能通车,气得暴跳如雷。

模范生篇4

关键词:师范生;模拟教学实践;教学技能;模拟训练

中图分类号:G6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7-0146-03

教学技能是现代教师必须具备的重要基本素质,是搞好教育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能力和方法技巧。本文就谈谈在模拟教学实践中培养师范生教学技能的意义和方法。

一、模拟实践方法培养师范生教学技能的意义

家长送孩子上学,要选好学校,还要选好老师!师范生和志在教师的高等院校毕业生,在毕业走上教师岗位之前就必须掌握一定的教育教学技能,具有一定的、较好的教育教学能力,这是基础教育学校的需要,人民群众的需要,也是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对师范教育或相关教师专业教育而言,这个目标能否达到?如何达到?对前一问题的回答是肯定的。而如何实现这个目标,则只有通过教学技能及其实践训练课程的认真教学方能达到。培养师范生教学技能的课程有好几门,不同的学校对培养师范生教学技能的课程编排各有不同。而培养师范生教学技能的方法有:模拟实践训练、教育见习、教学实习等。教育见习是进行观摩,对学生来讲只是感性认识。教学实习是实实在在的教学实践,对培养师范生教育教学能力等全面教师素质,按理说确实有良好的教育培养作用。然而,由于教学实习是面对学生的真正教学实践,其结果直接影响着被实习学校的教学质量,被实习学校不得不加以限制或认真考虑。因此,师范生和志在教师的学生教学实习受到了极大的限制,特别在目前情况下,许多学校不愿意接受学生进行教学实习,有机会获得教学的实习生往往是上几节课而已,也达不到师范生教学技能培养的要求。模拟实践训练,是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学校设备资料、实验室等学校条件,虚拟教学场景,让师范生在其中训练、培养教学技能的模拟教学实践训练方法。模拟教学实践训练,实践面对的“学生”是虚拟的、由同学扮演的“学生”,是实践者自己的同学或伙伴。并且,有些教学技能的实践训练(如板书技能、实验教学技能),还不一定需要模拟学生的陪伴与配合,只需任课教师按教学的目标认真布置、精心指导、严格检查,方可进行,并能达到预期的目的,获得良好的教育培养效果。设计和实施良好的教师教学技能模拟训练课程,对师范生来说,获得的是教师必需的基本教学技能和一些良好的教师品质;对师范教育专业来说,落实的是师范生教育培养目标——教育教学能力和师德品质教育目标的实现;对师范生将来实践和工作的学校来说,获得的是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保证,是学生利益和前途的保证,是实现素质教育目标的保证。在已实现教育技术现代化的今天,师范院校教师教育专业建设必要、完整的教师教学技能模拟教学训练课程,对师范生进行严格、认真的教师教学技能和师德品质培养,已是完全可以实现和实施的目标构想。教师教育中的教学实践训练课程和教育学科专业课程,师德品质课程等,相关院校和教育主管部门应引起高度重视,给予必要的建设投入。

二、培养师范生教学技能的模拟实践训练方法

根据现代化教师的素质要求,培养师范生教学技能和师德品质的模拟教学实践训练的课程内容有:教师课堂教学基本技能训练课程;学科实验教学与操作技能规范训练课程;教材分析与教学设计技能训练课程;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训练课程;课题教学模拟训练课程;作业布置与批改技能训练课程。认真组织和实施师范生教学技能培养训练课程的教学,用模拟教学实践方法训练培养师范生教学技能,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从模拟训练所用的时间上分,有课内模拟训练法,课外模拟训练法,课内外结合训练法;从模拟训练的组织形式分,有个体模拟训练法,小组模拟训练法,模拟教学技能比赛(班级)训练法;从媒体手段运用上分,有传统手段模拟训练法,摄影录像观摩对比训练法,实例观摩模仿对比训练法,等等。下面对上述各种方法进行简要介绍。

1.课内模拟训练。即运用课程课内时间进行教学技能模拟训练的方法。这种训练方法是安排在课程上课时间内进行的,在设计编排课程时,就应安排有按课程目标要求的、必需的模拟教学技能训练学生,对学生进行有关的教学技能模拟训练。师范生教师教学技能的许多模拟训练,均应安排在课程时间内进行,以便安排相应的专家或教师指导。课内模拟教学技能训练,有教学技能课程专家或专任教师现场指导,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成果,保证课程目标的实现。

2.课外模拟训练。这种方法是相对课内模拟训练而言的,是用课程课时外的时间对学生进行教师教学技能模拟训练的方法,主要由学生自己组织进行。从训练的时间上讲,这种方法的训练时间更充裕。但从训练取得的效果讲,因一般没有教师的现场指导,被训练者易走过场,效果要差一些。但对于培养训练学生的某些技能,如普通话、讲演的胆量和技能、板书板画、自制课件以及课堂教学技能等,恰当配合其他方法使用,其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3.课内外结合训练法。即将课内和课外模拟训练方法结合使用的培养训练方法。这种方法将课内和课外训练的优点结合起来,克服了两种方法的弱点,形成优势互补,既发挥了教师的良好指导作用,又发挥了模拟训练对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有利于培养师范生的教师教学技能和相关品质,因而是更好的模拟培养训练方法。许多教学技能如:课堂教学基本技能模拟训练、实验操作与教学讲解模拟训练、计算机辅助教学模拟训练、课题教学模拟训练等,采用课内外模拟教学训练法,比单独使用课内或课外模拟训练法取得的效果更佳。

4.个体模拟训练法。即任课或指导教师按课程内容、目标要求布置模拟训练任务,由学生自己利用课外适当时间模拟教学技能训练的方法。在教师教学技能训练中,比板书板画、自制教具、普通话、教材分析、编写教案、课件制作、批改作业等方面的教学技能训练,都可以采用个体模拟训练的方法。其优点是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由学生自己灵活机动地按计划进行,完成相应的训练任务。

5.分组模拟训练法。这种方法是将学生分成若干训练小组,每组若干人(一般5~7人为佳),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的模拟训练。这种训练方法,小组中任何一个学生都是模拟训练对象。训练时,一个同学模拟教师进行有关的教学和操作,其余同学既要模拟被授课学生、同时又要观察记录以便评价(评委)。模拟结束后,小组同学进行评价并提出改进意见,供下次再模拟训练时参考,直到获得满意的效果为止。这种训练法,其最大的优点在于,一方面学生模拟教师教学训练时有同学参与,形成一种模拟教学气氛,使学生的模拟训练接近真实教学实际;另一方面,通过评价,小组同学间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进步。因而,这种训练方法更有利于师范生教学技能的提高,并可培养一些教师必需的良好素质。在师范生模拟教师教学技能训练中,用此方法训练可取得良好效果。

6.摄影录像观摩对比训练法。这是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对师范生教学技能进行模拟教学训练的方法。这种方法又可分为两种具体的训练方法:模仿训练和对比训练。模仿训练是:先让学生反复观看一节或一段好的教学录像(如名师授课录像),对该录像中教师授课的方法技巧进行揣摩,然后进行模仿(模拟)练习,反复训练以掌握录像中教学技能。对比训练是:在学生模拟教学技能训练时,用摄像机将模拟教学实况摄成录像,然后,被训练学生和小组同学一道观看、分析模拟教学录像,找出其中得失和改进的方法。这种方法能使被训练学生看到自己模拟时的真实情况,有利于分析找出教学中的得失和应注意的问题,探讨改进的方法,有利于学生和小组同学教师教学技能的提高和掌握。在教学技术现代化的今天,摄影录像观摩对比训练法不失为培养、训练师范生教学技能的好方法。

三、用模拟实践方法培养师范生教学技能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培养师范生的教学技能,模拟教学实践方法虽好,但要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学中有几个问题需要重视。

1.无论何种模拟教学训练,均应选聘熟练掌握教学技能、懂得教育教学规律的专任教师作指导。

2.事前要进行周密布置,事后要进行严格检查。

3.模拟不是真实的。模拟训练除可培养、训练师范生教师教学技能和部分教师品质,很多素质还必须到真正教学实践中才能养成。

4.在师范生模拟教师教学技能实践训练中,许多训练方法往往不是单独使用的,要结合实际、综合采用多种培养训练方法对师范生的教师教学技能进行培养训练,方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基金项目:红河学院质量工程项目(项目号ZDKC1-15)

模范生篇5

关键词:生物类师范生;思想道德;生产实践;合作能力;综合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4-0048-02

生物类师范生的培养以普及生物知识,推广生物教学方法为目的。近些年来,随着生命科学的迅猛发展,生物类师范生的培养存在着很多问题;而且与社会的需要越来越脱节,如何培养生物类师范生已是摆在我们师范学院教师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思想道德层面的加强

师范生将来要走向社会从事教育工作,其工作质量关系到社会的发展和国家的建设,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孩子们的培养至关重要,所以师范生在培养过程中应将思想道德的培养放在首位。在师范学校中,这种意识已经淡化,社会的发展不仅带来思想的进步,也受到各种不良思潮的冲击。过去一些良好的传统和意识在很多教师的头脑中已名存实亡,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和个人主义等不良思潮冲斥着学校教育,直接影响到我们对下一代的培养。师德培养不应只停留在口头上,更多的应付之于实际中。师范生更应该严格要求自己,在自己的内心深处有一条做人的底线,加强道德修养,抵御腐朽思想的侵蚀,才能真正做到为人师表。

二、加强师范生与生产实践的结合

师范生以培养中小学教师为主,但可以看到,近几年来中小学生物教学层次大幅度提高,这对于师范生的要求也随之加强。因此对于生物科学的教学不应只局限于空洞的教学,学生更渴望“走出去”,接触到生产实际的内容,以提高自身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师范教育已厌倦了“填鸭式”的教学,教师终日忙于上课,但学生却感觉收益不大。要改变这种状况,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教学硬件的加强。当今科技日新月异,新的方法和新的思路层出不穷,没有良好的硬件条件,所有的想法和思路只能是纸上谈兵。许多教师有很多好的思路和想法,学生也真切希望能得到最好的教育和接触到最新的知识,但由于条件所限而不能实现,长期如此导致学校的声誉受到明显的影响。学校在投入方面应着重加强这方面的建设,硬件建设应是长期性的,系统性的,最终应实现和国际化的接轨,这对于学校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2.生产实习基地的建立。学校和多家生产企业建立长期的合作,既为他们解决了一些生产问题,同时对于师范生的培养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师范生不应只停留在书本知识的学习上,应更多的注重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能力的提高是不断努力和反复实践的结果。如有条件的应建立自己的生产基地,有意识让学生参与到生产实习中来,这也是学校实践模式中十分重要的一环。

3.加强教师的业务水平。教师业务水平的加强是师范生培养的当务之急,如何来应对这样的变化,也是师范学校需要解决的一项十分重要的课题。以往培养师范生以教学教法为主,教学内容过于空洞和浅薄,教学过程中没有一定的实践知识。教师在教学中虽查阅一些文献或上网查一些相关内容,但只是“轻描淡写”地来完成任务,内容没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没有自己的思想与见解,只以完成教学任务为目的,没有体现出教师应有的实际价值。在当今这个信息社会,教育已经不再是尽可能多的向学生传递现成的知识与技能,更多的在于引导学生树立自己的观念和思想,培养和发展他们的创造能力,这是全社会所达成的共识。然而,许多教师把大部分精力用于要项目、写论文上,投入到教学的时间很少。高校则以拿多少项目、写多少核心论文为评价教师水平的标准,在评职称上也是以此为依据,这和教师的切身利益直接挂勾,以至于广大教师终日为此而努力,教学效果对于教师来说已无关紧要。这样出现了重科研而轻教学的现象。提高教学质量,还应熟练操作先进的教学仪器和设备。教师应提高自身素质,提高业务水平,多在实验室亲自动手,认真备课,了解专业的前沿知识,才能使学生的能力有所提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及时和学生互动,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提高教学技巧,让学生学有所得,每上一节课,应有一节课的收获。同时,学校应增加教学模具及实验课课时,提高师生的认知能力和动手能力。

三、学习能力的培养

社会在不断发展,知识更新速度突飞猛进,师范生的水平应大幅度提高,这就要求在校教师要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很大一部分教师没有这样的意识,以至于对于学生的培养力不从心,一些年轻教师常常自以为是,不向其他教师请教,闭门造车,发展受到很大的限制。还有些在职教师没有紧迫感,不能及时更新知识,多年来只讲陈旧的知识,一味地“吃老本”,教学科研工作没有创新意识,甚至出现了教师不如学生的状况。作为教师,应加强这方面的意识,多去图书馆查阅专业知识,了解自己专业知识领域中的新内容、新理念,积极参加学术交流,多向自己研究领域中的专家学者请教,这样才能做到真正掌握该学科的前沿知识,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四、交流和合作能力的培养

1.交流能力的培养。高校教师和学生接触少,上完课后往往去从事其他工作,这使教师和学生之间很难充分了解和沟通。大学教育往往是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阶段,所以,在育人方面给我们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方面的工作往往交给班主任去做,但高校班主任真正投入到学生中的精力很少。这就要求教师应同学生多沟通,多方面了解学生,深入学生的心灵深处,倾听他们的声音。大学生思想上的困惑是普遍存在于各高校的棘手问题,许多学生在离开父母的呵护后,难以应对复杂多变的社会形式,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就业压力、人际关系、情感问题等困扰着年轻的一代,阻碍学生的学习和健康发展,这对于高校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教育过程中重学习、轻能力,没有针对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常常被忽略。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爱好和兴趣各不相同,对于学生的培养,教师要有针对性,因材施教,扬长避短,了解他们的特点,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才干。

2.合作能力培养。教师在教学和科研方面,也应创造并把握合作与交流的机会。在教师专业发展的历程中,教师希望能够多方面形成回馈与协助,以便不断提升其专业水平。教师的专业发展靠单打独斗是不行的,必须依靠于集体的智慧和力量才能把工作干好。所以教师在工作与学习中,应做到互相帮助,互相理解,淡泊名利,宽以待人。凡事要多为对方考虑,而不应文人相轻,高人一等,任何学科的建设和发展都需要教师们的相互尊重和共同努力。

五、综合能力的培养

师范生要走向社会,不仅是要教书育人,更多可能要从事其他方面的工作,我们培养的学生不应只是知识的传授者,更应成为知识的创造者。师范毕业生毕业投入开放的就业市场已经成为了趋势,国家允许非师范专业学生通过考试获取教师从业资格。同时,各学校在聘用人才方面更多的是面向名牌学校中的高学历专业技术人才,这种变化使得师范生面临更大的就业压力。面对复杂的社会形式和残酷的社会竞争,师范生不应只会教书或搞教研,更应具有胜任其他工作的能力,即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尤为重要。在培养过程中,让他们应具有宽广的胸怀,坚强的意质品质;善于为人处事,乐观地面对各种困难,成为生活的强者,这比拥有良好的专业知识往往更为重要。师范生的培养是系统工程,不应只停留在口头,更应落在实处。我们在学生的培养过程中,更多的应脚踏实地,付之于行动,这样才能为社会培养出合格的学生。

参考文献:

[1]王胜国.生成性视域下的教学理解――兼谈师范生的培养[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2010,32(2):122-124.

[2]贾运锋,凡秀丽,覃静,等.试析新课改下生物师范生的教学技能及培养[J].现代企业教育,2014,(6):93-94.

[3]胡涤花.从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谈师范生的培养[J].继续教育研究,2010,(12):105-107.

[4]游艺,李德平.从师范生的就业现状谈师范生的培养[J].现代企业教育,2010,(7):9-10.

Discussion on the Cultivating Model of Biological Normal Students

WU Rong

(College of Life Science and Technology,Inner Mongolia Normal University,Hohhot,

Inner Mongolia 010022,China)

Abstract:The cultivation and education of normal students have become the focus of social concern and academic discussion. The cultivation of normal students is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growth of the next generation. In this paper,the teachers' morality education in the training course of normal students and how to improve the practical ability and the idea of lifelong learning are discussed based on the biological normal students. The aim i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cultivation of biological normal students.

模范生篇6

一、 英语师范生教学基本技能

(一)专业知识技能

专业知识技能主要指学科主体知识、学科基本知识、学科前沿知识三部分。英语师范生专业技能主要指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英语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二)教学技能

1.板书的书写与设计。英语师范生应具有较强的文字书写能力,三笔字(粉笔、钢笔、毛笔)书写要规范,板书的设计不仅要简单易懂,而且在此基础上有突破。

2.教学手段。英语师范生要具备对课堂教学的全过程进行系统设计的能力,不仅包括确定教学目标、分析教材内容、确定教学方式、选择教具等,还应深入探讨课程的导入与讲授、课堂提问、板书、课堂交流等内容。

3.调控课堂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调控能力直接决定教学的进度与质量,影响学生学习状态以及整个课堂学习氛围。

二、 现状分析

教学技能影响教学质量,熟练掌握一定的教学技能是师范生应努力具备的业务素养。目前,师范生教学技能培养尚有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针对性不够强。许多地方院校对英语教学技能的定位不够清晰,英语师范生的培养仍处在“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法+教学实习”的传统模式。然而,两个学期的学科教学法学习及一个月的实习模式所培养的新教师很难达到基础英语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新形势,从导致师范毕业生与非师范毕业生相比在教学工作上没有本质上的优势。

2.训练形式单一。目前地方院校的师范生培养模式仍以理论为主,教学实践集中在大四上学期,这容易使理论学习无法得到实践操练。目前普遍存在英语师范生教学技能不强、学科专业知识不足等突出问题。

三、 英语师范生多元化培养模式构建

教学技能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运用专业知识及教学理论促进学生学习的一系列教学行为方式。Kramsch[1]认为,外语学习即是进入目的语文化的一种社会化过程,又是用目的语表达自己的语言习得过程。根据英语这一学科特点,英语教学技能具有其独特性,可依据实际教学环节分为四大类:分析学生认知特点、进行策略引导技能;选择教材、课前教学设计的技能;课堂教学技能;课后批判性反思、教学研究技能。因此,除了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

英语师范生还必须掌握以上各种英语教学技能以适应实际教学的需要。为了培养应用型英语师范生人才,应打破以往传统的技能培养模式,让师范生通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提高英语教学技能,以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根据美国心理学家加涅的理论,技能学习是由低级到高级的积累过程,故对技能应进行分解、细化,再做综合训练。本研究提出英语师范生教学技能多元化培养模式,具体如下:

1.构建“四位一体”的教学技能培养模式

深化英语师范生培养模式改革,总体上建立“高校+地方政府+中小学+企业”协同育人的新系统,在具体上实行“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教学研究”的教学模式,从闭合式发展转向开放式发展,避免人才培养“同质化”现象。“四位一体”的教学技能培养模式在培养目标上根据应用型人才规格特征融入现代教育理念,建立一种科学的教育实践体系,体现新建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在培养内容上将“应用知识、实践能力、职业素养”有机结合,突出强调专业性、实践性、师范性和针对性;在培养途径上注重多方参与的协同育人模式,通过学习与应用结合,达到学习与实践实习并重这一目的。

2.完善“以师范生为中心”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

整体协调好通识教育、学科专业课程、教育专业课程和教育实践课程之间的关系。在总体上要优化学科编排的方式,在实现学科性课程与教育性课程分离的基础上,又能够实现两者的相互融合;在具体的课程设置中,要完善通识课程、学科专业课程、教育专业课程、教育实践课程内部的结构及相互间的关系。通识课程主要进行思想道德修养、职业发展规划与就业指导以及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以英语基础知识为主干的学科专业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英语听、说、读、写、译等语言技能。教育专业课程以教育教学相关理论为中心进行拓展。教育实践课程侧重锻炼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课堂组织管理的能力、教育教学能力、临场应变的能力。

3.强化校校合作、校企合作模式

科学把握英语教育方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规格和要求以及能力结构四个方面,明确应用型转型背景下新建本科院校英语师范生培养模式的改革内容,加强校校合作、校企合作,有利于完善职前教育、入职教育和职后教育相衔接的的教师教育体制。通过强化实践教学,确立实用的教师培养目标、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师实践能力的实践性知识。这种合作模式有助于学生完善的教育知识结构,提升实际教育工作能力,发展专业素养。百色学院外国语学院创建的“新东方卓越英语教师班”为校企合作、引企入校的成功案例。

4.搭建两个对接平台体系

根据应用型人才内涵和特征搭建两个对接平台,一是以理论教学、实践强学、自主研学、网络助学为主的教学平台体系。坚持学术性与职业性相结合的原则,深度整合“学科课程+技能课程”,重点培养学生发展的持续性、适应性和针对性。根据发现学习与创造学习、教师导学和学生研习相结合的原则,推进学生主动学习,提升就业竞争力。通过建立网络课程平台,丰富学生学习方式,实现机器灌输的混合式教学。二是以教学实训实习基地、产学研一体化基地、综合实践教育基地为主的实践平台体系。实施实训实习基地化,实现校内训练与校外实践、集中指导与分散实习、技能训练与技能比赛相结合。建立专业教师与企业人员双向交流机制,完善“双师型”教师培养、认证与管理一体化机制。实行合作教学模式,共同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参与教学管理,并以相应的课程、学分或模块形式固化。

5.构建开放式、立体化课程评价体系

结合校内教师对学生的课程考核评价,以及校外实践实习基地、校校合作单位、校企合作单位共同对学生见习、实习的给予全面评价。其中包括教师指导下的课程学习、自主学习、课堂表现等,以及校外单位指导下的实践实习、职业能力等。

结语

模范生篇7

伴随着五一的到来全国上下掀起了评选道德模范的热潮。社会上树立了一批被人民认可的道德典型。他们就是我们身边平平凡凡的普通人,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了2021劳动模范表彰大会初中生心得感悟大全,欢迎参阅。

劳动模范表彰大会初中生心得感悟一祖国发展建设以来,能够拥有如今这个富足美好的和谐社会,离不开各行各业工作人员的辛苦劳动。我们作为祖国大地的一名普通子民,尽管我们的个人工作非常的渺小与简单,但正是有这些简单的工作作为基石,才使我们的祖国建设的越来越美好,给子孙后代,与我们的全面小康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不管我们从事什么行业,都应该认真的,敬业的去对待自己的工作,将自身的工作内容做到最好,做到最为完美,唯有如此,才能让我们个人工作取得最好的效果,做出最好的贡献。在每一个行业中,都有那么一批人,他们兢兢业业,不畏艰难险阻,积极认真的去对待自己的工作,不仅将自己的工作做到几近完美,还不停的去琢磨研究,使得自己的工作内容,不断得创新,取得更好的工作效果。

这就是我们需要去的学习弘扬的劳模精神,我们不一定可以成为劳模,但我们应该去赞扬并鼓励这种精神,积极的去学习并践行劳模精神。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带动团队,使得我们的个人工作内容,取得更好的效果,赢得一个好的工作氛围,带来一个正面向上极富热情的工作气氛。

学习劳模精神,我们一定要抱有探索精神的去学习,不断的去研究学习劳模是如何在本职岗位上,做好自己的本质工作。时刻以身边的劳模作为自己的个人楷模,学习他们在遇到工作难题时,所带有的学习对待精神;让自己时刻保持一个空杯心态,积极认真的去学习研究,使我们的每一个问题都可以得到解答,唯有如此,才能让自己时时处于进步的状态之中,用以帮助自己在今后的工作中取得更好的效果。

我们要将劳模作为一面反映自身的“镜子”,用他们自身的闪光点,去照耀出自身所存在的不足之处;尊重并爱护我们身边的劳动模范,真诚虚心的向他们请教工作中遇到的难题与困难;仔细观察他们是如何在平凡的岗位中,用什么方式、方法做出不平凡的成绩,唯有如此,才能使我们的劳模精神学习,得到最好的贯彻与实行。

学习劳模精神,就是为了让我们不断的找到个人差距,发现自身不足,激发出见贤思齐的内在动力;通过对照“劳模”这面镜子,才能让我们更加充分的去弥补自身的缺陷所在,做到行之有效,做之有用的工作效果。

劳动模范表彰大会初中生心得感悟二时间的步伐悄悄而逝,转眼间又是五月的到来,五月花的季节,缤纷的鲜花开满五月;五月也是劳动者的季节,辛勤的劳动贯穿五月。说起劳动,劳动创造了人类的物质基础与精神基础,提供给我们所需的一切生活来源,我们要感谢从事一切劳动的人们。当下新时代有一种精神也是值得我们每个人去敬佩以及弘扬的,这种精神便是劳动模范精神。在这里也许有朋友会疑惑什么是劳动模范精神?顾名思义,其是指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动模范的精神。面对如今的时代,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要好好感受以及体会劳动价值,而劳动价值无论是在什么岗位都是不该有贵贱之分。我们都应践行各自的职业操守,维护自己的劳动尊严。

每个有机会存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人,如何更好地过属于自己的人生,对于不同的人,那便是见仁见智了。但无论怎么存活都是离不开要劳动的,毕竟劳动创造价值,好好劳动,自身想要的一切才会有如愿的机会。当今社会,我们需要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积极向劳动模范学习他们宝贵的精神。认真学习劳模精神,会使我们充分认识到劳模“爱岗敬业、为国为民的主人翁精神,争创一流、与时俱进的进取精神,艰苦奋斗、艰难创业的拼搏精神,勇于创新、改进的开拓精神,淡泊名利、默默耕耘的‘老黄牛’精神,甘于奉献、乐于服务的忘我精神,紧密协作、关爱的团队精神”,是各行各业、各岗位在千变万化的复杂社会环境下不断前进的精神保障。所以努力学好劳动模范精神对于我们每个人而言,尤为重要,人生价值最好的展现也是离不开自身的劳动创造,劳动创造让我们活着,甚是有意义。

其实你们知道吗?劳动模范精神是时代的旗帜,大力弘扬这样的精神,以及向身边的劳动模范学习,从自己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从平凡小事做起,以自身的实际行动,说真话,走正道,办实事,以自身的实际行动,投身到我们各自的工作岗位中,相信我们会收获许多美好的人生意义和理想的果实。所以为了社会为了自己的国家发展得更加好,我们要继续弘扬劳动模范精神。毕竟这个时代无论怎么变化,都会有精神的支撑,尤其是劳模精神,极其重要,劳动的力量是不可小觑的!

劳动模范表彰大会初中生心得感悟三劳动者们在生活中给我们创造了物质基础,给我们提供了生活中需要的一切,我们要感谢从事一切劳动的人们,尤其对于优秀的劳模,我们应该进一步的学习他们的精神品质。那么劳模到底有哪些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呢?

首先是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无私奉献是劳模们身上最重要的品质,雷锋日记里有一段话,“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颗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你的岗位。”它告诉我们无论在什么样的岗位都要发挥最大的潜能,做出最大的贡献!无私奉献是感情上的自愿,是不能用物质来衡量的,是我们生活中的宝贵精神,我们学习劳模精神,首先要学习的就是无私奉献的精神。

其次是勇于承担责任的精神,这是劳模精神最重要的发光点。从古至今,王侯将相也好,贩夫走卒也罢,天下兴亡,人人有责。责任对应着意义,没有责任就没有意义,如果一个人活在世上但是对于任何事情任何人都没有责任,那这样的人生是没有意义的。能力越大,责任越大,结合自身的能力,做到勇于承担责任是我们学习劳模精神中重要的一环。

最后是学习和创新的精神。以前一说到劳模,我首先想到的是他们的勤奋刻苦,埋头苦干。但是在学习了他们的事迹之后,我有了新的感受,劳模在工作中时常运用到自身的智慧,尽可能的将工作变得简单有效。在如今这个信息时代,任何知识都有渠道可以学习,劳模们正是充分发挥了这个优势,通过不断的学习来增强自己的技能,提升自身的不足,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除此之外劳模在工作中大胆探索,不断创新,这让他们的工作完成比任何人都好。

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学习劳模精神,不是一句口号,也不是在某一个特定的时节才会被被提起,更不是简单观看劳模的就可以领悟的,它需要我们在平常的生活工作中一点一滴的学习积累,在实践中磨练出来。劳模精神是时代的旗帜,大力弘扬劳模精神,需要我们牢固树立“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的人生态度,就像我们身边的劳模一样!

劳动模范表彰大会初中生心得感悟四我国是有着悠久历史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璀璨如星河般的历史文化。我们的母亲河黄河孕育着不怕艰辛的炎黄子孙,不断滋养着地大物博的中华土地。从古至今,中华民族从不缺少辛勤耕耘之人,回望历史,有百姓面朝黄土背朝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再看今朝,有青年为祖国科研事业热血奋斗,书写青春赞歌。在历史长河中,倒映着许许多多辛勤耕耘的身影,如为民治水的大禹,为民开路的愚公、为保温暖而织丝的嫘祖、为抵御入侵建造蜿蜒长城的民工,还有为我们留下那些色彩绚丽而又样式复杂的手工艺品的手艺人,这些都是劳动人民用自己辛勤劳动书写出的辉煌。

每一种劳动都是光荣的,我们都是从劳动中体会美丽的人生,因为只有劳动的人才能体会到生活的快乐。通过劳动才能创造幸福,才能充实我们的人生旅途。不管社会如何发展,只有通过辛勤的劳动才能被社会所接纳认可,只要是劳动,都值得我们去尊重。现如今,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也在不断的进步,因此,每一天都是标新立异的,我们身边的智能事物在不断地刷新我们的世界观,所以,在此时,应该增强我们的劳动观念,培养我们的劳动精神。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从古诗中我们能体会到“劳动光荣,热爱劳动”的观念,这种观念和精神是从骨子里热爱劳动,尊重劳动的人才能体会到的,因为“累并快乐着”这句话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感受到的。仔细想想,其实我们每天都有在劳动,如日常的清洁打扫一类的工作,因此,劳动并不都是苦的,只要用心的劳动,你会发现一种浓浓的充实感和成就感,潜移默化中有益于我们身心的健康,所以在生活之中可以帮忙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在社会中可以量力而为的为大众服务。

我们作为新时代社会中的一分子,我们应当通过勤劳的双手和智慧的大脑,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尽自己的一份力量,让地大物博的中华民族重登世界舞台的中央,当然,想要达到这个宏伟目标是需要我们传承不畏艰辛、艰苦奋斗的劳动精神和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正确观念才能实现的,让我们行动起来,热爱劳动、积极劳动因为劳动创造未来!

劳动模范表彰大会初中生心得感悟五一直以来总会有一些在默默地帮助别人,他们用实际行动唤醒着更多的人,诠释着中华民族的流古至今的传统美德。因此我们常说,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英雄楷模,用着平凡的本质工作,平凡的岗位,干出让人敬佩的态度,这种精神将会推动社会的进步,引领无数人战胜困难,为之不断地创新开拓,他们统称为“劳模精神”。

因此,劳模就是一面鲜明的旗帜。在平凡的岗位上,他们任劳任怨地工作,踏踏实实的奋斗,把对工作的热情融入到工作中。这种甘于奉献,朴实无华的精神,是我们任何一个时代都需要的,也是我们要学习的。

随着时代的发展,劳模被赋于着越来越多的时代内涵,但无论是生产者还是创业者,劳模的核心价值都是始终不变的:一种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精神;一种对职业、对社会、对国家的道德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我们学习劳模,不是光喊口号,不是做表面文章、搞花架子,而是学习劳模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精神,这是一种无华的忠诚、一种朴实的敬业、一种锐意的进取,更是一股指导我们实践的强大力量。

如果一个人心里有阳光,又怎么会舍得不去照亮别人;如果一个人心里有着一股热爱,有怎么会舍得让它沉睡下去。人生在世,活着就要有个奔头,有个方向,不仅让自己活得快乐,而且也可以让人生变得有意义,不至于到生命终点之时,觉得人生还有很多的遗憾。

在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快速之下,这种精神却始终证明着一个真理——劳动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源泉。然而劳模精神是社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包含着一切责任、奉献、为民、敬业等优秀品质。但是这不但是劳模们的追求,也是我们所要追求的。

我们选择了一份职业,就要把自己的动力与才智奉献在这个选择上,对于本职工作脚踏实地,兢兢业业,尽心尽力地做好每一天的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出辉煌!在这时代里做好每一件事情,让这种精神可以一直传承下去,做到知行合一,以身作则,学习这种劳模精神,让它发扬光大!

模范生篇8

下午好!

为了充分发挥道德模范的榜样作用,在全省进一步形成“知荣辱、讲文明、树新风、促和谐”的社会风尚,江苏省文明办、省总工会、团省委、省妇联、新华日报社、省广播电视总台决定在全省开展江苏省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共确定了助人为乐模范、见义勇为模范、诚实守信模范、敬业奉献模范和孝老爱亲模范五个方面30名省道德模范候选人。

*汽运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如东分公司驾驶员*在出车途中,多次不畏险情,勇斗歹徒,维护了社会正义,保证了旅客安全,光荣成为省见义勇为模范候选人。*市第三人民医院院长、党委书记王陆军领衔创建了全国首家由政府命名的“无红包医院”,并坚守了12年,一诺千金,当之无愧地成为省诚实守信模范候选人……翻看着他们的事迹,心中的敬意油然而生。我不由想起了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的一句话:“什么是不简单?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什么是不平凡?能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朴实的话语,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耐人寻味。

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们首先应该学会的是做人,做一个能把每一件简单、平凡的事情做好的人。热爱祖国,我们就要从热爱家乡、学校、班级、家庭做起;服务人民,我们要从服务父母、老师、同学和长辈做起;崇高科学,我们要从刻苦努力学习、发愤成才做起;辛勤劳动,我们要从主动做家务事,积极打扫学校、班级卫生做起;团结互助,我们要从学会合作,学会相处,关心同学,乐于助人做起;诚实守信,我们要从不撒谎不骗人,不弄虚作假,说话算数做起;遵纪守法,我们要从遵守校纪班规做起;艰苦奋斗,我们要从勤俭节约,不同他人攀比,珍惜每一分钱、每一粒粮食、每一滴水、每一张纸做起。“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同学们,当我们自觉萌发出想做一片美的叶子的信念时,当我们每个人都能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做一个文明人时,我想:和谐社会、和谐校园一定会张开双臂拥抱我们。

上一篇:基础设施范文 下一篇:英雄模范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