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淡饮食范文

时间:2023-10-22 18:00:36

清淡饮食

清淡饮食篇1

1、多吃瓜菜补充水分

夏季气温高,人体丢失的水分比其他季节多,必须多吃瓜菜,可以有效地为身体补水。所有瓜类蔬菜都具有高钾低钠的特点,尚有降低血压、保护血管的作用。夏季正是瓜类蔬菜上市的旺季,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含水量都在90%以上。例如冬瓜含水量高达96%,居众菜之冠,其次是黄瓜、金瓜、丝瓜、佛手瓜、南瓜、苦瓜和西瓜等。

2、凉性食品解暑清热

夏季对人体影响最重要的因素是暑湿之毒。吃些凉性蔬菜,有利于生津止渴,除烦解暑,清热泻火,排毒通便。

在夏季上市的蔬果中,苦瓜、丝瓜、黄瓜、菜瓜、西瓜、甜瓜等,都属于凉性瓜品。番茄、茄子、芹菜、生菜、芦笋、豆瓣菜、凉薯等,亦属于凉性蔬菜。

苦瓜性苦寒、无毒,有涤热、明目、清心、养血滋肝、润脾补胃之功。尤其在夏季,苦瓜有清暑消热、增进食欲和帮助消化的作用,对目赤目痛、胃热烦渴等症都有较好的疗效,并可缓解人体疲劳。科学研究发现,苦瓜中含有一种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它可提高人体免疫力,并有抗癌作用。经常食用苦瓜,对糖尿病有辅助疗效。

芹菜性味甘苦、微寒,具有清热利湿、平肝凉血的作用。经常食用芹菜,对咳嗽多痰、牙痛、眼肿者有较好的辅助疗效。芹菜还具有降低胆固醇和血压的作用。用鲜芹菜加水煎煮,或用鲜芹菜以开水烫后绞取其汁饮用,对高血压、冠状动脉硬化和心脏病都有明显疗效。芹菜有青芹和白芹两种,药效以青芹为佳。

莴笋又名莴苣,性味苦甘、微寒,具有清热化痰、泻火解毒、利气宽胸的作用。莴笋含钾量丰富,可促进排尿,减少对心房的压力,高血压和心脏病患者食用极为有益。莴笋含有少量的碘元素,它对人体的基础代谢、心智和体格发育甚至情绪调节都有重大影响;同时还含有氟元素,可参与牙和骨的生长。莴笋叶的营养远远高于莴笋茎,叶比其茎所含的胡萝卜素高72倍,维生素B1、维生素B2和维生素C含量也比其茎高2~5倍,因此可以将莴笋叶入菜吃。

百合清热解暑,可供暑日心烦、口干、出汗者食用,亦可作为防治感冒和暑热之药。

丝瓜有清热解暑的功效。历代医药典籍,如《本草纲目》皆说丝瓜能“清热利肠”。暑天吃些丝瓜汤,能消暑解热。做汤时烹煮时间不宜长,最好能保持丝瓜的鲜绿色泽。丝瓜皮和丝瓜花一起水煮代茶饮,也有防暑解热之效。

冬瓜冬瓜性寒,有清热、益脾、利尿、除湿之功效,可切片煮汤或炒食,亦可清煮蘸调料食用。

绿豆有清热解暑、解毒、利尿的功效。绿豆稀饭消暑效力较弱,单用绿豆熬汤效力较强。

3、注意补钾不可忘记

暑期天气炎热,随着大量汗水的流失,肌体丧失较多的钾,如不注意补充,可能会造成低血钾现象,严重时会导致人体出现倦怠无力、头昏头痛、食欲不佳及精神不振等症状。为预防缺钾,可以多选择含钾食品,如草莓、桃子、菠菜、马铃薯、大葱、芹菜、毛豆等。另外茶叶含钾量颇多,热天多饮茶,既可消暑,又能补钾,可谓一举两得。

4、酸性食品增加食欲

清淡饮食篇2

这个月为大家介绍的杂粮是玉米,蔬菜是茄子,水果是杏,并介绍几款简单易做的保健食谱。

玉 米

玉米又称玉蜀黍、包谷、包米、棒子,是一种主要的粮食作物和饲料,也是重要的工业原料,是世界公认的“黄金作物”。

中医认为,玉米性平,味甘,有健脾益胃、利水渗湿的功效,主治食欲不振、水肿、糖尿病等症。现代研究发现,玉米中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纤维素、多种矿物质及维生素等成分。玉米中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与玉米胚芽中的维生素E协同作用,可降低血液胆固醇浓度并防止其沉积于血管壁,对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高脂血症和高血压有一定的预防作用;玉米中含有谷胱甘肽和维生素E,具有延缓衰老的作用;玉米中所含的硒和镁有防癌抗癌的作用;玉米含有叶黄素和玉米黄质,能保护眼睛黄斑,预防老年性黄斑变性和白内障的发生。

1.玉米胡萝卜粥

原料:玉米粒50克,胡萝卜50克,大米200克。

做法:玉米粒洗净;胡萝卜洗净,切丁;大米淘洗干净,与玉米粒、胡萝卜一同放入锅中,加适量水煮粥。

功效:降脂减肥,润肤明目,延年益寿。适用于肥胖、高血压、冠心病、高脂血症、糖尿病、便秘、皮肤干燥等症。

2.玉米山药粥

原料:玉米粉150克,山药100克。

做法:山药洗净,上笼蒸熟,剥去外皮,切成小块;玉米粉用水调成稠糊;锅中加清水约1000毫升,烧沸,慢慢倒入玉米糊,文火煮熟后,加入山药块,煮成粥即可。

功效:调中开胃,益肺宁心,利水消肿。适用于高脂血症、慢性胃炎、浮肿、身体虚羸等症。

3.玉米粉粥

原料:玉米粉50克,粳米100克。

做法:将玉米粉用适量的冷水调成糊;粳米淘洗干净,放入锅中,加水适量,煮至九成熟时,慢慢倒入调好的玉米粉糊,边倒边搅,继续煮至粥熟即可。

用法:每日早、晚温热食用。

功效:降脂,降压。适用于动脉粥样硬化、心肌梗塞、冠心病、高脂血症等。

茄 子

茄子又称茄、矮瓜,原产于印度,公元4~5世纪传入中国,现在全国各地均有栽培。茄子是餐桌上常见的蔬菜,营养丰富,是为数不多的紫色蔬菜之一。

中医认为,茄子性凉,味甘,有清热凉血、散淤消肿的功效,主治热毒疮痈、皮肤溃疡、口舌生疮、痔疮下血、便血、衄血等症。现代研究发现,茄子中含有蛋白质、膳食纤维、碳水化合物、胡萝卜素、视黄醇、硫胺素、核黄素、维生素C、维生素E、钾、钙、镁等成分。茄子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P,可增强毛细血管的弹性,降低毛细血管的脆性及渗透性,防止微血管破裂出血;茄子中的龙葵碱能抑制消化系统肿瘤的增殖,对胃癌有一定防治作用;茄子中含有维生素E,起到抗衰老的作用。茄子性寒,夏季食用可清解暑热,对于容易长痱子、疮疖的人特别适宜。

茄子为寒凉性食物,平时脾胃虚寒的人不应多吃,患有哮喘的人也不宜多吃。

1.清蒸茄子

原料:茄子1~2个,食盐适量。

做法:茄子洗净,放入盘中,隔水蒸熟,加食盐拌匀。

功效:消肿止痛。适用于内痔发炎肿痛、皮肤溃疡、口舌生疮、痔疮下血、便血、衄血等症。

2.蒜蓉拌茄子

原料:大蒜10克,茄子200克,盐、芝麻油、酱油各适量。

做法:大蒜去皮,捣成蒜蓉;茄子洗净,一切两半,上笼蒸熟,加蒜蓉、盐、酱油、芝麻油拌匀即可。

用法:佐餐食用,每周3次,连续食用2个月。

功效:行气解毒,降脂降压。适用于高血压等症。

禁忌:患眼疾者忌食。

3.红烧茄子

原料:茄子750克,猪肉片50克,葱15克,蒜15克,植物油、酱油、盐、糖、湿淀粉、姜各适量。

做法:茄子洗净,切成滚刀块;葱、姜、蒜切末;锅中放油,烧至八九成热时,放入茄子,炸软后捞出,沥干油。锅中留油少许,烧热后下入葱、姜、蒜爆香,下入肉片炒散,烹入酱油,加少量水,放入茄子、盐、糖,用武火烧开后,改文火烧至茄子入味,用湿淀粉勾芡即可。

功效:清热润燥,消肿解毒。适用于燥咳、便秘、痔疮、高脂血症等。

杏又称杏子、杏实,原产于我国,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全国各地均有分布,主产于西北、华北、东北南部一带。杏古时被列为“五果”之一,营养丰富,并有很好的保健作用,民间有“端午吃个杏,到老不生病”的说法。

中医认为,杏味甘、酸,性温,具有生津止渴、润肺化痰的功效,主治咳逆上气、烦渴、惊痫等症。现代研究发现,杏中含有蛋白质、粗脂肪、碳水化合物、磷、铁、钾、钙和多种维生素。未成熟的杏中含丰富的类黄酮,有预防心脏病、减少心肌梗塞的作用;杏中含有丰富的β-胡萝卜素,有较好的抗氧化作用,是心脏病、癌症患者很好的保健品。

杏性热,多吃致疮疖、引发旧疾、影响视力。野山杏味酸,过量食用易损伤牙齿、伤脾胃,所以,不可一次食用过多,孕妇更应注意。患有阴虚咳嗽及大便溏稀者要慎食杏。

1.杏子雪梨

原料:杏子2枚,雪梨1个。

做法:杏子洗净,去皮,捣烂;梨洗净,去皮,挖去核,将杏泥塞入梨中,放入碗内,隔水蒸20分钟至熟烂即可。

功效:清肺润燥,止咳化痰。

2.杏羹

原料:杏100克,玉米粉150克,白糖50克,桂皮适量。

做法:杏洗净,去皮、核,取一半放入开水锅中煮软,过滤,制成杏泥;另一半切成丁,放入杏泥中,加入白糖、桂皮煮熟,再用玉米粉调节浓度,微沸后取出,晾凉后放入冰箱冷藏即可。

功效:止咳平喘,润肠通便。适用于慢性气管炎、支气管哮喘、习惯性便秘等症。

3.杏酱

原料:青杏(将成熟者)50克,白糖适量。

做法:青杏洗净,去核,捣烂取汁,过滤去除残渣,放入沙锅中,加入白糖,用文火浓缩成膏状即可。

用法:成人每次服9克(小儿酌减),每日2次。

清淡饮食篇3

文/郭筱云

高濂是明代戏曲作家,他爱好广泛,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也注重养生,著有养生专著《遵生八笺》,涉及四时调摄、生活起居、延年祛病、饮食养生、炼丹制药等各个方面。

高濂尤其注重饮食养生,他也总结了6条养生经验。

食宜精细 饮食宜温热熟烂,忌干硬生冷。食烂易于咀嚼,有利于消化吸收,温热则食物不会失去香味,能引起人的食欲。

饭后散步 饭后散步可以助胃消食,促进健康。否则,宿食不消,就会引发疾病。

饮食有节 不可大饥大饱,暴饮暴食,否则就会损伤脾胃,影响食物消化吸收。

因时调膳 一年四季当中有寒热温凉的不同,食物也有同样的属性,应该根据季节及食物性味,合理安排适时的饮食。

食不宜杂 高濂认为,老年人的脾胃功能下降,在同一餐内,最好不要同时食用过多种类的食物。这是因为,“物有五味,五味入口,各有所归”,杂食容易导致脾胃损伤。

食不愤郁 要重视进食时的心理状态,人在发怒时进食,食物虽能咽下,但进入胃部后很难消化,容易导致胃胀;在忧伤、抑郁时进食,食物既难咽下,也难消化,容易损伤食管。

孙犁:“淡”养生

孙犁在古稀之年,重出文坛,以敏捷的思辨,深厚简约的笔力,一年一本的速度,为20世纪八九十年代文坛留下一笔不小的文学财富。从孙犁留下的诸多文字中,不难发现他不可复制的养生之道。他用“大言无声、大味必淡”为我们解释自己的长寿之道。

饮食素淡

首先是孙犁的日常习惯素淡:饮食,一日三餐,家常便饭。一个馒头,一小盘炒菜,一碗棒子面粥。读他的那篇《吃粥有感》:“我好喝棒子面粥,几乎长年不断,晚上多煮一些,第二天早晨,还可以吃一顿。冬天坐在暖炕上,两手捧碗,缩脖而啜之,确实像郑板桥说的,是人生一大享受。”可以看出,这种朴素的生活,就是他的养生之道。

人生雅淡

其次,孙犁懂得宁静致远,淡泊人生,他一辈子远离官场,劳累之余,用自己独有的方法让脑子休息。比如修书:坐在椅子上,静静地擦拭、缝补、包装那些线装古书,他说,每逢我坐在桌子前面,包裹书籍的时候,我的心情非常平静。平时,他还喜欢养花养鸟,把玩字画,闲时哼上几句京戏,听听大鼓书。

遇伤轻淡

孙犁非常懂得自我疗伤,总能找到自我疗伤的好办法。孙犁热爱书籍,书籍给了他人生起伏中最大的救助。孙犁热爱故乡和故乡的人民,那是他平复伤痛的精神家园;孙犁喜欢欢乐的东西,他常用崇拜的心情去写他笔下的女子,是她们用乐观的生命态度给了男人们继续看世界的目光和胸怀。

生前,孙犁信奉大道低回,大味必淡。他的文化哲学理念中,也凸显了他的长寿之道。

曹庭栋:清代文学家的养生之道

文/刘畅

曹庭栋为清代文学家、养生家,享年85岁。他一生著书十多种,都被收入《四库全书》。他编写的《老老恒言》,从饮食起居等日常生活论述老年人养生之道,内容简便易行。

书中既是曹庭栋阅读历代养生文献的心得体会,也是他日常养生防病的经验总结。

怡养性情,不急不躁 曹庭栋主张,一个人应该有多方面的兴趣爱好,让精神有所寄托,使自己的心灵无拘无束。曹庭栋认为,老年人养生最忌讳发怒。因为老年人肝血渐衰,遇事难免性情急躁。如果发生恼怒,则气逆而不顺,不顺则不舒,不舒则伤气,伤气则伤身。

起居有常,顺应自然 曹庭栋提倡日常生活顺应自然,衣着要适体,薄厚要适度,冷则增,热即减,随时调整,不能将就。睡觉的时候也应顺其自然,困了就睡,醒了就起。

清淡饮食篇4

淡味养生,是人们在饱尝厚味腻食之害后,出于对浓厚之味的厌恶而加以肯定的。其实,古往今来对于淡味益于养生的观念,人们在生活实践中早已取得了共识。周秦以后,人们就对浓厚烈味的饮食进行了深刻反思,并受到了庄子“返璞归真”、“恬淡虚无”哲学思想的一定影响。清代美食家李渔也认为:“馔之美,在于清淡,清则近醇,淡则存真。味浓则真味常为他物所夺,失其本性。五味清淡,可使人神爽、气清、胃畅、少病。五味之于五脏各有所宜。”近年,西方人在深受因厚味佳肴而诱发若干疾病后,遂提出各种饮食回归自然的方法。比如反对在食品中投放添加剂,提倡吃绿色食品、掺杂糠谷的粗粮制品,尽量生食蔬菜。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素食者的行列,摈弃高糖、高脂、高蛋白的三高饮食结构。用现代医学和营养学的观点寻找有益于健康的功能性食品等,正是对肥厚之食浓烈之味的否定,可见淡味是一种有益于人体健康的饮食类型。

“养生重淡味”,淡为冲和,补阴生精。中医主张淡属自然冲和之味,有补阴之功。比如谷、蔬、果之类。现代营养学家认为,谷、蔬、果含有丰富的水溶性维生素和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而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缺乏者大多属阴虚津亏症,因此淡味的谷蔬之食对人体有滋阴生津的作用。

淡为通腑,利于消化。这已为现代医学所肯定。蔬食淡味含有大量的纤维素,对刺激肠蠕动有良好作用,常为通便之剂。

淡为养荣,通利血脉。唐代药学家孙思邈讲:“淡有滋养气血、通利血脉之功。淡食以素多荤少,滋味淡薄为主。”他还认为“薄滋味充养血气”。豆类及豆制品所含的植物蛋白、植物胆固醇等成分有降低人体血脂的作用,绿叶蔬菜和水果等富含维生素C和微量元素,可降低胆固醇,由此可见淡食通利血脉不无道理。

淡为宁神,清气醒脑。“五味淡泊,令人神爽,气清,少病”。现代科学亦发现饮食营养成分确能调节人的情绪,爽神宁志。不同的食物对人的精神状态和情绪有一定影响,如碳水化合物有镇静和集中注意力的作用,还有催眠作用;水果、谷物含有大量的维生素B,对心情沮丧、抑郁有疗效;土豆及大多数蔬菜能促使人心情畅快,而多食厚味腻食会使血脂升高,使人昏沉欲睡。

淡为平衡。调和阴阳。“五味人口,不欲偏多,故酸多伤脾,苦多伤肺,辛多伤肝,咸多伤心,甘多伤。肾”。淡味饮食虽经五味之调,可除五味偏嗜之害,能使人阴阳平和,五脏安康。

如何求得淡味,可并不是有些人认为的仅仅少加盐,或是不进行调味就可以得到的。组成一种饮食类型,与选择烹饪原料、配膳、用火、调味等密切相关:

(1)选料因时因地。选择烹饪原料除营养卫生条件外,还需因时因地择物。时令食物最具天地中和之气,符合人体生理需求,也是最适于口味的淡食。

(2)配菜注意平衡。平衡配菜之一为荤素平衡,以素多荤少为宜。之二为性味平衡,这是传统的饮食平衡法,味淡则寒凉略多于温热,酸苦咸淡略多于辛甘,阴味多于阳味,符合淡食养阴原则。之三为酸碱平衡,饮食营养物质在人体内消化吸收新陈代谢后的代谢产物显现酸性或碱性,会影响到人体体质呈酸性或呈碱性。一般体质以显弱碱性为宜,可使人神清气爽,精力充沛,若偏于弱酸性,则易使人处于亚健康状态,即抵抗力下降,容易诱发疾病。之四为营养平衡,现代医学要求摄人的营养素与人体生理所需的营养素相符合,勿使营养过剩或不足,以保证必需营养素的供给。

(3)烹调用火适度。欲得淡味,用火适度,文火、武火施之有别,以取真味。

(4)调味少加使淡。淡并不废五味,仍须五味调和,只是少用使淡。

清淡饮食篇5

舌质淡白、舌苔薄白

疾病信号:寒证。见于感冒、气管炎早期。

孩子受冷后出现发热、身痛、怕冷、流清涕、无汗、舌苔薄白,中医称为风寒感冒。

饮食禁忌:需忌柿子、蚌肉、螃蟹、鸭肉、柑等寒凉食品;乌梅、芡实为收敛食品,不要食用。此外,生萝卜生地瓜、生菜瓜、马兰头、芹菜、绿豆芽、西瓜、金银花露等凉性食物,也不要食用。

适宜饮食:可选择性质偏温的饮食,如红枣糯米粥等,以软食、羹食为宜。副食选择清淡性温的牛肉汤、羊肉汤、蛋花汤、胡萝卜、洋葱、红糖等,并用醋、姜作为调味剂。可吃苹果、蜜橘等水果。

食疗方:取生姜3克,葱白5根,粳米50克。将粳米、生姜加水煮沸,再放入葱白煮粥,趁热食用。有发散风寒的作用。

剥舌或地图舌

疾病信号:胃肠湿热或阴虚火旺。可见于寄生虫病或慢性消耗性疾病。

多发生于6个月以上的体弱儿童,发病率达3%~5%。故凡见孩子舌苔薄少、光滑无苔或舌苔部分剥落,家长应引起重视,寻找病因。

饮食禁忌:忌煎炸、熏烤、油腻、辛辣食品,如炸鸡、油饼、煎蛋、煎饼、烤羊肉串、炸排骨、辣椒、芥末、大蒜等。

适宜饮食:可选用百合汤、雪梨、西瓜等有滋阴降火、生津止咳作用的膳食。

食疗方:取黄芪15克,太子参15克,白术10克,茯苓30克,陈皮5克,莲肉15克,粳米50克。将黄芪、太子参、白术、茯苓、陈皮加水煮30分钟,去渣留汁。将莲肉、粳米加入汁中煮粥食用。

舌苔黄

疾病信号:感染、发热或消化功能紊乱。

感染炎症及发热导致消化功能紊乱,使局部丝状增殖,口腔唾液分泌减少,而出现薄黄苔。孩子常伴有口舌干渴、烦躁、大便干结等症状。

饮食禁忌:高热的患儿应忌高蛋白质饮食,如肉、鸡、鱼等。因食蛋白质多,排出尿素也增多,将会带走较多的水分。辛辣食品也不宜吃,否则容易化热伤津。另外,过多的糖会抑制白细胞的杀菌作用,所以不要过多食糖。也不要食生冷及酸性食品。

适宜饮食:应选用清热利湿的食物,如白萝卜、番茄、丝瓜、藕粉、绿豆或薏苡仁煮粥,水果可选山楂、梨等。

食疗方:可取胡萝卜150克,马蹄100克,粳米50克。将马蹄去皮,拍裂,胡萝卜切片,与大米同放入锅中,加水煮粥食用。有健胃消食、清热通便的作用,适合食欲减退、便秘、舌苔薄黄的小儿。

舌苔腻

疾病信号:体内有湿,其中黄腻提示湿热,白腻提示痰湿内阻,或有食积。

小儿苔腻多为胃肠功能紊乱所致,如进食过多的生冷、甜腻食品,暴饮暴食,发生消化不良,表现为厌食,口臭,便秘或腹泻。胃肠炎时,炎症渗出物和微生物更易在舌上停留、繁殖,导致舌苔变成黄色。

饮食禁忌:少吃零食、饮料,不吃油炸食品,晚饭不要吃得过多、过油腻。

适宜饮食:清淡的饮食,如粥、藕粉、蒸蛋、豆腐、菜汤、山药等。

食疗方:取胡萝卜150克,山药30克,粳米50克,红糖12克。将胡萝卜、山药洗净切块,加粳米及水煮30分钟,加入红糖食用。适用于消化不良、少食、腹胀的苔腻小儿。

舌质淡

疾病信号:气血两虚,表明气血不能上荣干舌。

临床多为营养性缺铁性贫血、营养性巨红细胞性贫血、营养不良。舌质淡是指较正常舌色浅淡,甚至全无血色。若舌淡白胖嫩,湿润,多为阳虚寒证;若舌淡白瘦薄,多属气血两虚。

饮食禁忌:无。

适宜饮食:饮食粗细搭配、荤素搭配。食谱要广最好什么都吃些,特别是含铁及叶酸多的食物,如菠菜、肝、黑木耳、豆制品、全麦面包、玉米、小米、赤豆、蜂蜜、绿色蔬菜等。

清淡饮食篇6

淡为善者,统领五味。清代名医吴鞠通对淡味养生曾有这样的论述:“尤必以淡为善者,何也?以味之稍重必偏,且重者必毒,惟淡多甘少者,得中和之气……且淡开五味之先,不在五味之中,而能统领五味者也。五味皆属地气,地食人以五味也。惟淡属天气,清华冲和,最能淡泄土中之浊气,而使之复其清明主体,故必以淡为善也。”

淡为冲和,补阴生精。金元医学家朱丹溪主张,淡属自然冲和之味。“有食人补阴之功”,如谷、菜、果之类。《内经》云:“精不足者,补之以味,然浓郁之味,不能生精,惟恬淡之味乃能补精耳。”

淡为通腑,利于消化。朱丹溪撰《食色绅言》称:“淡有醒脾开胃、清虚肠腑之功。淡可渗湿,脾最恶湿,脾为湿困之际,唯淡食可使之健运。”每逢夏暑时日,湿气偏重,大多数人都会食欲不振、舌苔厚腻,尤恶腻食,此脾为湿困也,当以轻清味淡之食以醒脾气。又称:“淡食以开胃”。

淡为养荣,通利血脉。《黄帝内经》中指出:“多食咸,则脉凝位而变色。”唐代医学家孙思邈讲:“淡有滋养气血、通利血脉之功。淡食总以素多荤少,滋味淡薄为主。”

淡为宁神,清气醒脑。清代朱彝尊在《食宪鸿秘》中说:“五味淡泊,令人神爽,气清,少病。”认为养生之人“不事珍奇而自有真味,不穷炙而足益精神”。《保生帖》云:“以淡薄为主,可清气,可,可宁神,可美福。”

淡为平衡,调和阴阳。《内经》主张:“阴之所生,本在五味。”东晋学者葛洪指出:“五味如口,不欲偏多,故酸多伤脾,苦多伤肺,辛多伤肝,咸多伤心,甘多伤肾。”淡味饮食虽经五味之调,然因其平和清轻,不用大辛、大甘、大苦、大咸、大酸,而用微辛、微甘、微苦、微咸、微酸,因此可免除五味偏嗜之害,能使人阴阳平和,五脏康健。

清淡饮食篇7

大鱼大肉肠胃受罪

春节长假期间,亲朋好友聚在一起,少不了吃吃喝喝,今天你请,明天他请,几天下来,真是叫人吃不消。不少人感觉到胃口不好了,什么也不想吃,有时还闹肚疼、腹泻,到医院一查才发现是大鱼大肉惹的祸。

从营养的角度来说,大鱼大肉并不等于营养,往往适得其反。天天大鱼大肉的饮食,会造成食欲不振。同时,大鱼大肉的食物富含高蛋白、高脂肪,常吃会影响人体的胃肠消化,导致腹胀腹泻。如果一次性吃得太多,还易发生急性胰腺炎。另外,长期这样的饮食会使人体长期处于酸性环境中,人就会产生疲倦感。因此,专家提醒,春节后要让自己的肠胃好好休息一下,养养胃、清清肠。

清淡饮食养护肠胃

要想使自己的肠胃得到休息,首先要从改变春节期间的饮食习惯开始。春节过后,主食要以谷类粗粮为主,可以适量增加玉米、燕麦等成分,增加深色或绿色蔬菜的比例。同时早晚可喝点清淡爽口、易消化的牛奶、豆浆、绿豆粥等食物。

饮食清淡,是指低盐、低脂、低糖、低胆固醇和低刺激的“五低”饮食。营养专家认为日食肉类食品不能超过300克。成人每日食盐应低于6克,儿童则减至成人的1/3以下。

水果蔬菜平衡消化

除了清淡饮食外,节后多吃一些水果和蔬菜也有助于养生保健。蔬菜是人们日常膳食中经常食用的一大类食物,是人体膳食纤维、矿物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重要来源。膳食纤维虽然不能被人体消化吸收,但因为其具有加速胆固醇降解为胆酸的作用,阻碍胆固醇的吸收,降低血脂水平,也就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另外由于膳食纤维不能消化吸收,还可增加肠蠕动,防止便秘,缩短有害物质在肠内停留时间。

水果可为人体提供水分、糖类、矿物质、维生素及膳食纤维,维生素中尤以维生素C最为丰富、普遍,其次为β―胡萝卜素。水果还具有开胃、促进消化、促进多种矿物质的吸收,抗菌、抗炎、消除自由基抑制血小板凝聚等多方面生理作用。世界卫生组织早在1990年就建议,一个人一天要吃至少五份水果和蔬菜。

多喝白开水清洁肠道

清淡饮食篇8

1、清淡饮食指的是少油、少糖、少盐、不辛辣的饮食,也就是口味比较清淡。从营养学角度,清淡饮食最能体现食物的真味,最大程度地保存食物的营养成分。

2、青菜沙拉热量低,还有蔬菜汤都是一些清谈的。

3、吃粗粮也是比较清淡健康的,粗粮面食增加饱腹感,不会半夜饿又要吃夜宵,粗粮如果太干可以做成粥喝。还可以吃些坚果补充蛋白质,做道坚果蔬菜沙拉喝杯牛奶,相当清淡。

(来源:文章屋网 )

上一篇:饮食安全范文 下一篇:饮食习惯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