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题资源论文范文

时间:2023-11-19 21:15:03

错题资源论文

错题资源论文篇1

资源的稀缺性决定了经济学研究的一个基本问题就是资源配置,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是国内外经济学者所共同关注的课题。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国与国之间的贸易往来愈加频繁,资本在国际市场上的融通加快了这一进程,经济增长成为经济研究的持久主题。在解释穷国为什么穷?富国为什么富?这一问题时,经济学家们达成共识,认为正是国内企业生产率的差异造成了国家之间的贫富差距,而生产率的差异则源于技术创新和生产要素票赋的多寡。

自Solow在19:17年提出全要素生产率(TFP)的概念,TFP就成了技术水平的代名词,国内外众多研究人员开始将TFP作为衡量技术进步的标准,用来解释一个经济体是否高效运转,以及如何提高生产效率的途径。随后,Syrquin(1986)推广了Solow的核算框架,将TFP的增长分解为行业自身TFP的增长和要素在行业间的配置效应。 Syrquin的研究发现,如果固定各行业的TFP水平,只要改善要素在各个行业之间的配置,也能极大地改进整个经济体的生产率状况。因此,对资源配置问题进行研究是探寻经济发展动力的必然要求。

二、资源错配的概念及其对TFP的影响的研究综述

如果资源可以充分自由流动,实现帕累托最优,那么就是有效配置,而错配 ( Misallocation)则是偏离了这种理想状态。对Misallocation一词,国内有部分学者如杨振、陈甫军(2013)和聂辉华(2011)将其译为误置,本文遵循袁志刚和解栋栋(2011),陈永伟和胡伟民(2011)、史晋川(2012)等人文献的译法,将其译为错配。不健全的市场化机制加剧了要素配置的扭曲程度,资源错配成为制约企业生产效率提高的重要因素。

从技术角度来看,错配可以分为两种。陈永伟(2013)做了比较准确的界定:内涵型错配和外延型错配。内涵型错配是指依据经济学基本原理,假定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上所有企业的生产技术水平是凸的,那么最优配置应该是生产要素在每一家企业的边际产出相等,不然就存在矫正错配、提高产出的空间。外延型错配则是指在一个经济体内所有企业的生产要素边际产出均相等的条件下,仍能够通过要素重新配置带来产量提升的情况。目前,关于资源错配的研究集中在内涵型错配。

针对资源错配是否显著影响TFP仍存在一些争议。涂正革、肖耿对1995-2002年中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的生产率变化进行了动态分解,发现企业投入要素的配置效率对TFP增长几乎没有贡献。曾先峰、李国平(2011)也得到了类似的结论,认为1985年来中国工业生产效率的提高依赖于行业自身TFP的提高,资源再配置效应非常低。但是,更多的实证分析结果支持纠正错配能有效提高企业TFP的论断;改革开放三十年间,资源配置效率的改善对我国TFP的提高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易纲等,2003)。内彬(2002)在内生经济增长理论框架下,对四川省农业TFP进行实证分析后肯定了资本要素的合理配置对TFP增长的正向效应。Hsieh和Klenow(2009)对1998-2005年中国的资源配置效率进行测算后发现,如果按照等边际收益对中国的劳动和资本进行再配置,中国的TFP可以提升25%-40%。陈永伟、胡伟民(2011)的实证分析结果也表明,要素价格扭曲导致的行业之间资源错配,使得制造业的实际产出降低了15%-20% 。

目前中国企业间的资源错配情况依旧比较严重,如果实现资源由低效率企业向高效率企业转移,那么我国的产出和TFP将获得很大跃升。资错配问题的重要性可见一斑,我们必须予以重视,补充和完善相关研究,从资源配置的视角分析如何提高企业的效率,发现经济增长的动力。

三、资源错配和效率损失的测算方法

要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必须明确资源错配导致效率损失的作用机制,以及资源错配究竟造成了多大程度上的效率损失,进而分析在哪些层面上可以实现重新的优化配置。只有对这些问题有了全面的了解,在现实操作中,才可能制定出有针对性的政策。目前,测度资源错配和效率损失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

1.简单比例法

在理论上,假定完全竞争市场,如果资源能够自由流动,那么市场上所有企业的生产率都应该相等因为资源会自发地由低生产率企业向高生产率企业流动。部分文献据此采用企业间的生产率离散度来刻画资源错配的程度,常用指标是90/10分位企业的TFP之比,TFP在企业之间的差异愈大,资源错配的程度愈严重。

聂辉华、贾瑞雪(2011)选取1999-2007年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数据,分年度计算了90%分位企业的TFP与10%分位企业的TFP之比。他们发现从1999年到2007年,90/10的比值从2.1一直下降到1.55;同时,TFP均值逐年增加。这表明尽管中国制造业存在严重的资源错配,但这一状况在逐步改善,部分得益于中国的市场化体制改革,使得资源配置趋于优化。孙浦阳等(2013)则在1998-2007年中国制造业企业75/25分位数差的基础上对生产率离散程度进行了回归分析,得出降低行业生产率离散度即改善资源错配能提升行业平均生产率水平的结论。

用生产率离散程度来衡量资源错配程度的优点是步骤简单,方便测算,但仅仅依赖TFP比值则不够全面,忽略了其他因素的作用结果,有可能受到内生性与选择性偏差问题的干扰。

2.变量替代法

Hsieh和Klenow (2009)开启了从资源配置角度分析企业TFP及经济增长的先河,构建垄断竞争模型,从由资本、劳动和TFP构成的生产函数中演化出TFPQ和TFPR两个变量,用TFPR(全要素生产率价值)的方差来衡量跨企业的资源配置扭曲程度,论证在行业内部企业之间的TFPR差异越大,行业的总TFP越小。而龚关、胡关亮(2013)则放宽了上述测算方法关于规模报酬不变的假定,采用Levinsohn-Yetrin半参数估计法估计出中国制造业跨行业的资本和劳动的产出弹性,有效解决了OLS估计的内生性问题。此外,他们将生产要素的边际产品收益作为衡量资源配置扭曲的工具,可以分别计算单一要素配置帕累托改进后的制造业TFP潜在增长。

从理论上讲,企业要素投入的原则是要素的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而现实市场的不完全竞争性使得二者出现分离。Hsieh和Klenow等人使用要素的边际产出来测度错配程度,没有考虑企业决策的另一重要变量:要素的使用成本。因此,杨振、陈甫军(2013)认为应将要素的使用成本纳入分析框架,

3.增长率分解法

目前国内外测算资源错配导致效率损失的主流方法是从分解TFP增长率开始,Olley和Pakes(1996)提出将TFP分解为技术效率、资源配置效率和规模经济,而资源配置效率部分就是我们关注的重点。Nordhaus(2002)从TFP的基本概念出发,将TFP增长率分解成行业内部生产率增长效应、产出份额对生产率增长的正向效应、资源再配置效应三部分,为分解TFP增长率方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Nordhaus模型测算重新配置包括中间投入在内的各种要素对TFP增长带来的影响程度,以往文献构建生产函数时往往忽略掉中间投入要素,可能造成生产函数的有偏估计。杨振、陈甫军(2012)发现制造业企业购买的中间服务也是投入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制造业对中间产品有很强的依赖性,在研究制造部门TFP及增长状况时,引入中间投入要素显得更加不可或缺。

随着数据获得方法的改进微观数据可得性加强资源错配研究逐渐从宏微观结合深入到了微观层面,Syrquin(1986)的要素配置效应模型具有代表性。Syrquin推广了Solow的增长核算框架,将TFP的增长分解为行业自身TFP的增长和要素在行业间的配置效应,分析各国结构变化对生产效率的影响。但他未能解释行业之间要素配置扭曲的原因,也没能提出怎样优化资源的配置。近年有关资源错配和效率损失的文献弥补了上述缺陷,如Dollar和Wei( 2007 )对中国企业的研究发现,中国存在系统性的资本配置扭曲,制度性障碍和要素价格的扭曲的存在使得资源配置无法实现最优,在不增加投入的前提下,单单消除资本扭曲,能使中国的GDY上涨500陈永伟(2013)在传统的Syrquin框架下,把资源在行业间的再配置效应分解为单纯增加行业份额投入的效应和要素价格扭曲的影响,定量讨论具体行业、具体要素的错配状况变化对生产效率变动的影响。

四、现有研究的局限

错题资源论文篇2

关键词:错误资源;课堂生成;提高实效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3-0283-02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过程中恰当地使用数学教学资源,将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从事数学活动的水平和教师从事教学活动的质量。学生的错误资源是一种来源于学习活动本身,直接反映学生学习情况的生成性教学资源。教师应捕捉课堂生成的错误资源,有意识、有目的地利用生成的错误资源,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激活学生创新思维,引导学生积极探究,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

一、就地取错,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叶澜教授在《重建课堂教学过程》一文中指出:“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状态,包括他们的学习兴趣、积极性、注意力、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合作能力与质量、发表的意见、观点,提出的问题与争论乃至错误的回答等,都是教学教程中的生成性资源。”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容易犯错误。错误也是学生的学习经历,是我们课堂的生成性资源。我们要充分挖掘“错误”中潜在的智力因素,创设探究情境,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审视问题,使学生能在纠正错误的同时,感悟道理,领悟方法,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因此,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课堂生成的错误资源,从错误资源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教学四则运算巩固练习环节,一位学生将4×6-20写成了4+6-20。大家看到黑板上出示的这道题都笑了。这位同学脸涨得通红,显得很不好意思。这时教者在叮嘱其审题要认真的同时也适机提议:这位同学的错误给了大家一个出题的机会。谁能将这道题改一改,让它变成我们能解答的题目呢?学生的学习热情又一次调动起来,有的说:将“+”改成“×”,有的说:将“-”改成“+”,还有的说:可以改数字……教者巧用课堂上学生的错误生成性资源,就地取错既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又活化了这道题,发散了学生的思维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就错论错,激起学生探究欲望

课堂教学是动态生成的,包含了许多不可预测的因素,哪怕是在教学之前进行了充分预设,在教学过程中,总还会因为一些特殊原因,像学生的年龄特点、生活背景、认知水平等,而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意外”,比如学生所反馈的信息并不是我们要的结果,也就是“学生出错”。这“出错”为我们带来了探究的条件:错在哪里?为什么会出错?只要我们巧用这些“错误”,那么它也能够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成为优化教学流程、提高教学效果的资源。如,在教学“认识四边形”新课开始环节:教者出示一些图形,让学生结合自己已有的经验辨析哪些是四边形哪些不是,为什么。大部分的学生都知道由四条边围成的封闭图形就是四边形。其中有两个学生坚持认为正方形和长方形不是四边形。对于学生出现的这种错误认识,教者没有立即否定,而是让他们说说自己的看法。这两个学生认为“边斜斜的才是四边形”,在其他同学发表了否定的看法后,他们还在坚持。适时,教者利用这个“错误资源”引入新课,然后组织学生就“长方形和正方形到底是不是四边形”的问题展开热烈的讨论。在讨论中,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经过激烈的讨论后,孩子们很快就统一了认识:在一个平面上,由四条边围成的封闭图形都是四边形;长方形和正方形是特殊的四边形。在本节课的教学中,由于孩子们在讨论中激起了强烈的探究欲望,收到了出人预料的教学效果。学习是学生以其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学生的认识必然有一个深化和发展的过程,包括出现一定的错误和反复。上例中,教者对于学生学习过程中所发生的错误采取了理解的态度,没有简单地予以否定,而是发现其中积极因素及时调整了自己的教学,就错论错激起学生探究欲望。

三、妙用歧错,激活学生创新思维

心理学研究表明,创新思维是一个人在已有认知经验基础上,用一种灵活、新颖的思维方式来探索求知、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利用学生学习中的错误,挖掘错误中蕴含的创新因素,适时、适度地给予点拨和鼓励,能帮助学生突破思维障碍,进入创新求异的境界,从而体验思维的价值,享受思考的快乐。如,在一节计算周长的练习课上,教者出示了这样的一个问题,让学生解决:“一块长方形菜地,长5米,宽3米。四周围上篱笆,篱笆长多少米?”其中,一位同学是这样解答的:5+3×2。其他同学看了这位同学的答题,纷纷发表看法,一致认为他忘了加小括号。可这位同学却反驳道:我家的菜地只要围三面就可以了。原来这位同学来自农村,他解题时联想到自家的一块菜地。教者笑了笑,对争论不休的孩子们说:此菜地非彼菜地呀。这个时候,教者乘机问大家:如果是张健同学家菜地这种状况,只围三面。这道题可以怎么改呀?让大家独立思考后小组讨论。其中有一组最先发言:张健家屋后有一块长形菜地,长5米,宽3米。其中有一面靠墙,要给其他三面围篱笆,篱笆长多少米?其他组发表认识:如果这样改,有两种解法:5+3×2或3+5×2。因为并没有指明是哪条边靠墙。又有学生说:5+3×2更省钱。大家都表示赞同。于是,教者接问:如果用更省钱的方法,这道题又应该怎么改?大家更积极了,七嘴八舌、议论纷纷,最终得出:“张健家屋后有一块长方形菜地,长5米,宽3米。其中有一面靠墙,要给其他三面围上篱笆,篱笆至少有多少米?”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提高的认知过程,学习是认知结构的组织和重新组织,是一个积极主动并不断内化的自主建构的过程。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教者抓住孩子们错误生成中智慧的闪光点,妙用歧错将基本知识向外拓展,激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四、活用析错,培养学生思辨能力

思辨能力就是思考辨析能力,是用分析、推理、判断等思维活动对事物的情况、类别、事理等的辨别分析的一种能力。思辨能力是一种人在社会交往中不可或缺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我们能够适时、适度、适量地渗透辩证唯物思维,通过多种策略引导学生善于思辩,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就能使学生从小受到辩证唯物主义的启蒙教育,提高学生辩证地观察事物和解决问题的思维品质和实践能力。如,在教学《平均数》一课时,教者在练习中出示这样一道判断题:小明身高140厘米,在一条平均水深120厘米的河中游泳,一定不会有危险。学生有说对的,有说错的,意见不一。教者没有简单评价谁对谁错,而是把解决问题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把学生分成正反两方,进行了一场精彩纷呈的辩论会。学生正方:我认为没危险,因为小明身高比小河水深高得多,人比水高,当然不会有危险。反方:我反对他的说法,因为平均水深120厘米,并不是说小河所有地方的水深都是120厘米,有的地方很浅,可能不到1米,有的地方很深,超过120厘米。反方补充:有的地方可能超过140厘米,甚至更深,所以我认为有危险。正方:既然有的地方不到120厘米,小明在这些地方游泳,不就没危险了?反方:那游到水深的地方呢?正方:(小声讨论后)我方现在的观点是可能有危险,也可能没危险……教者巧妙利用学生的错误引导他们思辨,让学生说理由,树观点,在争辩中进行智慧的碰撞,内化对平均数的理解,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

数学课堂是教师精心预设与学生动态生成的辩证统一。教师只要精心设计教学预案,为学生“错误资源”留有足够的时空,并且巧妙地把错误资源转化成有效的教学资源,适时调整预案,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知错因、明道理,在知错、改错中激发学习兴趣,激活创新思维,积极主动探究,从而真正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参考文献:

[1]叶澜.重建课堂教学过程观[J].教育研究,2002,(10).

错题资源论文篇3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错误资源;开发利用

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课堂是在动态中生成观点的课堂,要求老师从生态的角度,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进行教学。于是在自主尝试、开放探究、自然生成的小学数学课堂上,学生的错误不可避免地产生了。我们必须正确对待学生的这些错误,把学生出错看作是正常的现象,把出错归为学生的权利。在此基础上,我们才能在教学中,把学生的差错变为难得的资源,并且有效运用,从而让我们的课堂变得因差错而有意义,让课堂更真实、更精彩。

一、耐心发现错误,及时解决问题

现代的课堂追求的是高效课堂,于是,老师对于学生频繁出现的错误失去了耐心。不允许学生犯错或者对学生的错误避之不及,都会使我们失去利用、开发这些错误资源的机会。例如,在教学“多位数加法例题”之后,M老师布置学生自己计算例题下面的有关习题,自己巡视并找4个有代表性的错误的学生上前板演。这4个学生在板演过程中,有的发现了自己的错误并能正确进行计算了;有的“坚持”错误。板演后,M老师没有评论,只是微笑着让板演者分别把自己的计算思路讲给大家听。这样一“讲”,错误就“晒”出来了:(1)相同数位没有对齐;(2)没有从个位加起;(3)相加满十没有进1;(4)进来的“1”没有加上……于是老师再次强调要记熟加法法则。可见,要想挖掘错误资源,老师首先要充满耐心和友善,无论是课堂上学生对于某一问题的回答,还是课后学生对于某一问题的提问,我们都应怀着不打断、不武断的原则,耐心地倾听学生无论对的错的观点,从而了解学生的思维过程,发现学生思维过程中存在的障碍,进而在课堂上予以集中解决。巧用学生的错误资源有助于反馈教学,为学生的思维正确向前发展插上翅膀。

二、用心思考错误,剖析错误根源

每次数学作业的批改,每次考试试卷的阅批,数学老师都会不费吹灰之力地发现学生存在的许多共性错误。对于这些共性的错误,我们要用心思考,是学生的思维能力未发展充分,还是自己的教学出现了误导,或是作业或者试题的难度有问题。只有找到问题根源,我们才能对症下药式地予以解决。学生的进步是在错误的改正中取得的,只有解决这些共性问题,学生的思维才能走向深刻。除了共性错误,其实在小学数学实践中,还有一些特殊的错误,这些错误只在个别人身上出现,对这种特殊错误,数学老师更要认真分析,找到错误的根源,及时纠正。

例如,Z老师在教学“多位数的读写”之后,班里有近一半的学生出现读数、写数错误。Z老师找来几个有代表性的学生作业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共性的问题:学生没有很好地掌握数位顺序表。于是,Z老师利用午休时间给这部分学生“开小灶”,教学生制作一个数位顺序表,读数、写数时要对准数位顺序表。之后,学生读、写数的错误率基本为零。可见,错误是我们发现学生发展障碍的得力助手,用心思考这些错误是利用这些错误的前提。

三、巧妙利用错误,激发学习热情

面对学生课堂上或者作业、试卷上出现的错误,老师及时要求改正、反复验算是必需的,但也是无趣的。如何用有趣的方式让学生改正这些错误呢?首先,我们可以采用学生互查法。我们可以让学生交换检查彼此作业的正误情况,如果认为对方某题是错误的,要求写出理由并予以改正,这会极大地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试想,争强好胜的小学生谁不想发现别人的错误呢?被指出错误的人也会认真审视自己的错误,好面子的特点会让他们努力改正这一错误。其次,可以采用比赛法。如,赢用“+”表示,输用“-”表示。豆豆和雪雪玩石头剪刀布,豆豆输了2局,雪雪赢了1局;豆豆和丽丽玩石头剪刀布,豆豆输了3局,丽丽赢了5局;小华一共赢( )局,输( )局时,很多学生都填赢( +1 )局,输( -2 )局。我们就可以把这道题直接转换成判断题,让学生分成几组比赛判断错误的方法,哪一组说出一个判断理由,记一个“+”,哪组“+”多就获胜。利用这种方式,学生的学习热情空前高涨。利用错误资源的方法很多,只要我们努力探究,定能出彩。

总之,错误资源作为一种动态的、生成性的教学资源,需要小学数学教师的共同努力,善于捕捉、挖掘和有效运用。它是一条通往有意义教学的途径,有利于提升学生好奇心、求知欲,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让我们一起开发和利用错误资源吧!

参考文献:

[1]闾可和.小议课堂教学模式之改变[J].教学与管理,2014(09).

[2]王德敏.合作学习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2015(06).

[3]曹春茹.“真”与“珍”的课堂教学反思[J].教育实践与研究, 2005(11).

错题资源论文篇4

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并非学生对于教师所授予知识的被动接受,而是以其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学生的认识必然有一个深化和发展的过程,包括出现一定的错误和反复。心理学家盖耶认为:“谁不考虑尝试错误,不允许学生犯错误,就将错过最富成效的学习时刻。”作为教师首先应允许学生犯错,然后充分利用错误,在错题上面做些文章,挖掘其中的合理成分和积极因素,就可变“废”为“宝”,让错题资源为教学服务。学生的错误不可能单独依靠正面的示范得以纠正,必须有一个自我否定的过程。要有效帮助学生否定错误、纠正错误,教师就应注意提供或创造适当的外部环境来达到这个目的,笔者是通过师生错题集的建立与利用来解决上述问题的。

一、错题资源集的建立

1、教师建立错题资源集

教师在每次课后及学生练习后,及时记录学生的各种典型错误,并形成电子文稿。根据上学期的新授课与下学期的复习课的不同,形成两套错题资源集,新授课是按章节顺序,复习课则按照题型顺序,并随着教学的深入及时补充穿插。记录内容包括:第几章(或题型)、原题、典型错误、错因分析、正确答案、思路归纳、学法指导、跟踪训练等。

需要注意的是,对待错题,提醒学生做到:一是不拖拉,二不绕过,三是分析总结。不拖拉,就是遇到错题,当场解决,不要间隔一段时间再去解决,因为经过一段时间的间隔,很可能造成遗忘,记不起当初是怎样的错误思维。不绕过,就是正视自己的错误,不讳疾忌医,不为自己的错误找借口,搞不懂的知识就勇敢承认,绝不能不懂装懂。分析总结,就是对于每一个错题都要经过认认真真的分析,研究出错原因,同时及时改错、及时整理。

二、错题资源集的利用

建立了错题集,仅是迈向成功的第一步,如何利用错题资源,解决错题、理解知识、完善思维,才是我们的目标。

1、指导学生经常翻阅、相互交流、定期整理

教师应告诉学生建立了错题集,只是建立了台账,在学习中,错题意味着自己在学习上的错误、知识掌握上的漏洞。对待错题,绝不仅仅是将其“订正”那么简单。 这就要求学生养成一种好的习惯:用好错题集,经常翻阅、重做错题,温故知“错”,在错误中反思自己,有了新的体会、新的发现应在错题集上及时补充与删减。

由于基础不同,学生所建立的错题集也不同。同学间交换错题本相互交流,在交流中,互相借鉴,在错题中淘“金”,从别人的错误中吸取教训,得到启发,以警示自己不犯同样的错误,提高练习的准确性,以便共同提高。

教师还应要求学生一段时间后将错题集中的题目进行归类整理。在整理过程中,可以划掉完全弄懂的错题,对重复出错的以及还没有明白的错题做上标记,及时请教老师和同学。这样经过二轮、三轮甚至多轮的“筛选”,这些题目会完全掌握。这个过程是学生再学习、再认识、再总结、再提高的过程,使学生对错题的理解更加深刻,对知识的掌握更加牢固。

2、教师利用错题资源,进行针对练习与反馈

教师充分运用错题集,在作业中穿插学生的错题,让学生重新做,检查学生错题订正效果。教师还需将一定周期内的错题进行整理、归类,精心设计诊治题进行反馈练习,检测学生错题掌握情况。必要时,教师可以针对前一阶段学生的错题,上一节错题专题课,促进学生对错题进行深入反思。通过这样阶梯式的应用错题,有助于学生弄懂错题,吃透知识,牢固掌握解题方法。

面对这种情况,笔者认真地进行了反思,确定了解决方案,我准备了一些仪器和药品带到教室,把学生分成3个小组,让学生亲自操作,先验证了A、B、D试剂的可行性;最后让学生验证C试剂,另取2支试管,分别加入两种溶液,然后各滴入氯化钡溶液,学生观察到了两支试管种均有白色沉淀生成,接着再分别滴入稀硝酸,学生观察到了仅有一支试管中沉淀溶解,这样的处理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后来的练习中,学生对这类题都能灵活运用,很少再犯错。

3、建立化学QQ群

每年接新班级时,我会让科代表或班长牵头建立班级QQ群,然后让同学们自己订好群公约,在公约里对上网的时间、每星期上网的次数以及在QQ群里的言论等,都做出了具体的规定,群里成员必须遵守。

学生在群中会贴上自己不理解的错题,师生、学生间可以在群里探讨、交流自己的想法。在QQ群交流中,笔者惊喜的发现:不同学生的思维充满个性化,他们思考问题的角度、起点有时完全不同,在讨论中,通过学生的思维活动的展现,让教师和其他学生不断发现思维中出现的问题,到了讨论的最后,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学生之间的相互帮助和提醒大大提高了学习的效率。学生经常会有这样的感觉:我们在交流时,有些百思不得其解的错题,在突然间就开阔了思路,明白了错误原因,豁然开朗了。

在讨论中,大家还发现:那些善于在错误中反思自己的学生,常常会对自己做错的题进行深入分析,及时总结,真正做到题不二错。这时候我会及时表扬这些同学,很好地发挥他们的榜样、示范作用。

对于一些性格内向、不敢公开发言的学生,笔者鼓励他们跟老师私聊。没想到有了意外的收获,有些学生不仅会借助QQ群询问他所不理解的问题,而且他们还根据自己对题目的理解,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对于这些同学笔者会利用一切机会对他们大加鼓励与表扬,这样的交流与表扬拉近了师生距离,增强了学生学好化学的兴趣与信心。 但需要注意的是,发挥了QQ群的正面作用,也要注意避免其负面影响,这需要老师、家长给予一些监督,防止学生受到不良信息的干扰。因此,只要有时间,我就会进入QQ,有时也隐身旁观,看看学生们的言论,从而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以便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

4、利用微视频,解决重、难点问题

根据国外课程的统计和脑科学的研究,一般人的注意力集中的有效时间在10分钟左右。“微视频”是指时间控制在10分钟以内,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内容短小,集中说明一个问题的小视频。一个偶然的机会,笔者接触到微视频,有了很大启发:可以利用这一新型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解决学生的典型错题,从而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需要,提高学习的效率。笔者利用微视频制作工具,将学生反复出现的重、难点问题,制成微视频,放到我的空间中,让学生自主学习。如《用万能瓶收集气体》、《金属与酸反应图像题》、《溶解度曲线》等等。有学生私下跟笔者交流:在教室里老师讲课时,只要稍微一走神一个知识点就过去了,就会留下知识漏洞。有了这些微视频太好了,不懂的地方,想看几遍就看几遍,多看几遍后问题就基本解决了。

错题资源论文篇5

关键词:有效;错误资源;高中英语教学

一、问题的提出

笔者在读研之前,从事高中英语教学八年有余,对高中英语教学现状感触颇深。

众所周知,教与学经常围绕正确与错误展开。面对高考升学的压力,很多英语教师拼命地纠错,学生辛苦地改错。然而学生对于语言或语法知识点还是记不住,应用知识的能力还是那么差。学生茫然,教师困惑。问题引发思考,笔者认为,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教师与学生还没有真正有效地利用这一宝贵的软教学资源――错误资源。

英语教学改革倡导教师充分挖掘教学资源。“错误”是英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的资源。教师善于挖掘并运用“错误”这一资源进行教学,实质上也是从重教师的“教”转向重学生的“学”的素质教育的体现,将会给英语教学带来活力和精彩,从而提高英语教学的实效性。

笔者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发现对于高中英语错误资源的研究的文章并不多见,可见此研究还处于起始阶段。因此笔者想借这篇文章对高中英语错误资源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从而在教学中有效地开发与利用它,促进高中英语教学。

二、英语错误资源分类

错误资源按照时间可划分为课堂错误资源和课外错误资源。按照对象可分为学生错误资源和教师错误资源。对于英语这门学科的特殊性,按照内容可分为语言类和行为类。按照介质有书面的和口头等等。当然我们也可以综合起来归类,比如学生课堂语言类错误资源等等。

学生大部分时间是在课堂中度过的,因此学生课堂错误资源尤其重要。这里指的是互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错误。它常常来自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超出预设的问题和回答,比如有这样或那样的英语语言错误或行为错误等等,这对教师的课堂驾驭能力具有挑战性。因此怎样有效解决学生在课堂中所犯的错误显得极为重要,这能体现出教师的素质和能力。

毫无疑问,教师课堂中难免会出现知识上或行为上的错误,称之为教师课堂错误。这就需要教师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课后进行教学反思。善用这一错误资源这对于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具有重大意义。

在这里,课外错误资源是指非课堂内错误资源,因此内容包括很多,学生的家庭作业、试卷、课外学习行为等,甚至包括在学生课堂上的完成的,课教师将要评讲的一切书面作业。当然也包括教师在内的课堂外的一切行为。

三、有效利用高中英语错误资源的途径

1.巧妙处理学生课堂错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兴趣

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转变角色,把教学工作的重心放在如何让学生学会学习和思考以及培养学生能力上。开发利用学生课堂错误资源适应了这一要求。它并非要将所有的学生错误资源都加以放大处理,而是要靠教师自己的教学智慧,去捕捉那些对课堂有价值的资源。教师应该适时掌握利用学生错误资源的主动权,然后加以巧妙处理。

不久前到广州某高中去听观摩课。教师教授的是现在完成时态(the present perfect tense)。教师向学生问及现在完成时与一般过去时(the past tense)的区别时,教室一片默然。好久一位男生站起来说,现在完成时有两个动词,一般过去时有一个动词。学生哄堂大笑。教师直呼,错啦!应该是怎样怎样的。学生红着脸坐下。这个教学细节说明了什么?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了冷处理。诚然,这个学生有错误之处,这位教师在处理错误上更有错。她应该引导一下,首先说明在结构上确实存在两个动词,笼统地都说成两个动词有点模糊。一个是助动词have或has,一个是行为动词或be的过去分词。而一般过去时只有过去式。接下来,教师应该因势利导,除了结构上的差异,在意义上有哪些差异呢。在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教师在课堂行为上有失误之处。她应该对学生的勇敢行为加以表扬,尽管是高中生,也需要语言上的鼓舞。这样就会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同学们争相回答问题,课堂气氛也比较活跃,达到了一定的教学效果。当然,这位教师教龄短,不够有经验,也是可以理解的。

对于课堂中出现的学生语言表达上的错误,教师应该有正确的态度。

当一个人在学习掌握第二语言时,他的母语的发音、词汇、语法和语用的特点都可能会产生负迁移。因此我们的学生在学英语的过程别容易犯“中国式”(Chinglish)的错误。课堂中学生课堂英语表达更是如此。笔者认为,对于这种错误不能逢错必纠、纠错必细,这样会挫伤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妨碍学生主动学习。对于学生普遍的口语交际错误,应当把握时机,在课堂上给予更正。对于个别错误,课下可与学生沟通和交流。只有这样才不会影响整个课堂教学秩序。让学生在愉快的英语氛围中获得知识和能力的提升,从而达到了教学目的。

涉及到课堂上个别学生会出现课堂行为错误,影响课堂教学的情况。英语教师根据情况而定。比如有同学在窃窃私语,不专心听讲。作为教师可以用很多种办法应对。比如,教师可以用英语说,What are the talking about ? I want to know.You must answer me in English.这样学生就会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也理解了教师的良苦用心。当然有些情况是需要课后处理的。在课堂上,有时学生也会提一些与本节课无关的问题,这类对本课教学没有积极作用的学生错误资源,课堂的利用价值并不是很大,可以课后处理。

2.恰当处理教师自身错误,开展教学反思

教师在课堂内外难免会出现知识上的错误或行为上的错误,加上高中生思想上趋向成熟,思维比较活跃,想象力丰富,难免对教师的问题提出质疑,甚至发现了教师在教学中的纰漏。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镇定自若。若能及时发现,就需要立即更正。课后才发现自己错误,特别是知识点的错误,下次上课一定要大胆讲出来,不要刻意掩饰自己,然后重新讲解。现今部分教师确实存在着错了就错着讲,羞于面对自己的错误,这是不可取的。当然存在着技巧的问题。教师犯了错误,常常会很尴尬。我们可以灵机一动,当场让学生进行改错、类比,并展开辩论。这样,错误便在不经意间得到了利用。还可以利用“幽默”这把亮剑,就不难扫除尴尬,化险为夷。

教师一定利用好自身的错误资源,开展教学反思。看是自己的知识结构或知识面存在问题还是在备课过程中准备不足。这样就给我们敲响了警钟,督促我们更加细致地备好每一节课,深入研究教材,充分把握每一个教学环节。英语这门学科,更需要贯通中西文化。作为教师要不断地给自己充电,拓宽专业知识面。当然,反思也包括对学生错误的反思等等很多内容。优秀的教师需要在教学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长,不断探索,不断创新,去感悟和享受教育教学的真谛。

3.挖掘学生书面错误资源,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笔者曾经对学生试卷问题开展过多次访谈。很多学生对于英语试卷的处理是做完一张扔一张,学期结束了,什么也找不到了。很多学生喜欢做新试卷,对于旧试卷的错误进行再一次回顾和反思,很多学生认为没有必要,并且感觉是一件很令人讨厌的事情。殊不知错题是一种宝贵的错误资源。这一点学生认识上存在偏见,更与教师没有重视这一资源有着很大关系。

笔者带高三毕业班多年,每年都对学生作出要求。学生可以没有“错题集”,但必须有整理好的“试卷集”。对于英语中出现错误,一定要加以重视。要经常复习和反思。结果成绩比以前有长足的进步。并非所有的英语错误面面俱到,也不一定。比如广东省英语试卷可以只复习语法填空错题和书面表达错误。河南省英语试卷可以只复习单选错题和书面表达错误等等,在此不再一一赘述。无论是用全国卷还是独立命题卷,英语书面表达凸显了它的重要性。教师和学生都在书面表达的提高上花费大量的心血,但许多方法收效甚微。错误作为学生英语学习和写作过程中不可避免出现的语言现象,实际上是一种优秀的教学资源,它能充分有效地反馈学生的语言习得和表达情况。因此,研究错误,把使用错误作为资源调控策略进行写作教学,对于提高学生写作效果和效率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要加以引导,学生要身体力行,不能敷衍了事,否则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四、结语

无论是学生的错误还是教师的错误都是一种教学资源,相信会得到越来越多教师的认同,对错误的认识和处理,反映了教师的教学理念、智慧和艺术。对于高中英语错误资源的处理,一是要注意收集学生学习中出现的各种各样的错误,然后理性分析,归类整理,并有效利用学生课堂内外发生的学习错误;二是教师要注重提高自身的能力,对于自己在教学中的错误进行深刻反思,优化英语教学;三是教师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错误资源观,同时培养学生发现错误,改正错误的意识和习惯。只有这样,才能实现错误资源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以是笔者对高中英语错误资源的认识,不当之处,敬请指正,笔者将不胜感激。

【参考文献】

[1]徐君彬.错误:《英语学习的一种资源》[J].考试、教研.2009年06期:59页.

[2]潘瑜.《挥起教育的魔棒,让错误资源绽放光芒――学生错误资源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开发与利用》[J].教学研究,新课程、小学.2010年7月8日:22页.

[3]宋爱宝.《英语教学如何“点石成金”――谈正确利用错误资源》[J].在线学科教学.2010年10月:106页.

错题资源论文篇6

〔关键词〕初中物理 校本作业资源库 建设

在不能也不应该为学生统一选用教辅用书的情况下,如何为学生布置作业?布置怎样的作业?作业量如何控制?如何建立学校自己的校本作业资源库是所有教师都应当认真思考并努力实践的主题。

一、作业资源库题目来源

教师要先跳进“题海”,才能帮助学生跳出“题海”。教师可以通过哪些途径为丰富学生的作业资源库寻找资源呢?

1.中考考纲。对中考考纲的把握是决定教学质量的关键。正确理解考纲,并根据考纲进行教学和复习,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考纲中的题目经过命题专家的反复斟酌,兼顾系统性和科学性,在不超出学生能力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帮助学生及时巩固所学并增强思维训练。

2.市区级共享题目以及各区县交流模拟题。为了促进上海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上海市教育资源库共享了各章节的基础练习题。这些典型题目可以帮助学生建立知识框架,及时巩固基础知识,适合上海市普通公办初中的大多数学生使用。而个区县的交流试题都是由各区县专家精心打磨而成,他们一方面为我们明确了中考的新动向,另一方面也促使教师不断反思课堂教学中的重难点以及自身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3.学生错题集。有些同学曾经如此总结:建立“错题集”确实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每位同学的错题集就是自身错误的系统汇总。当把错误汇总在一起的时候,就会很容易看出其中的规律性。中小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把自己做过的作业、习题、试卷中的错题整理成册,便于找出自己学习中的薄弱环节,使得学习重点突出、学习更加有针对性、进而提高学习效率提高学习成绩。一个错误实际就是一个盲点。如果学生不能正视自己的错误,不愿去攻克对应的盲点,错误会再度来访。将学生的错题纳入作业资源库并按概念错误、理解错误、方法错误、审题错误、书写错误等错误原因进行归类,是对知识的梳理,是重点、难点的集合,是系统学习基础上的二次重点解析。这样便使得学生的复习更具针对性、学习更有渐进性。

二、作业资源库题目类型

物理作业是巩固课堂知识,深化内容理解的主要途径。但是简单重复的机械性的操作训练作业和惩罚性作业会让学生产生疲劳,并导致厌学情绪的不断发展心理。因此,教师要设计多样性的物理作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快乐中掌握物理知识,保质保量地完成作业。那么,我们该如何布置多样性的物理作业呢?

1.探究小实验。新课程物理标准指出:“物理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物理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物理实践,让学生在大量的物理实践中掌握运用物理的规律。”

2.创新小发明。发明家是许多孩子儿时的梦想,虽然伟大的发明作品距离我们的学生还有些遥远,但是我们可以鼓励学生不断尝试不断创新,为解决一个实际问题而提出自己的方案,并努力将其做成实物。如果学生的作品获得老师和同伴的肯定,他一定会获得更多前进的动力,并在不断挑战自我的过程中形成优秀的科学品质。

3.研究小论文。中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判断、分析、理解、思考问题的能力,撰写论文是他们从事科学研究的最初尝试,是在教师指导下所取得的科研成果的文字记录,也是检验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基本能力的一份综合答卷。

三、作业资源库题目归类方式及调整策略

1.按照课本目录归类。新授课作业主要按年级、章节、课时进度归类,并建立相应文件夹。复习阶段作业按照章节知识、专题归纳和综合训练进行归类。

2.分层归类。既然每次作业都不能统一布置,那么在作业资源库中就应该提前进行分层归类。否则领悟快的学生吃不饱,有困难的学生越来越没有信心。每一课时的作业都进行A B C分层,学生通过完成与自己认知水平符合的分层作业,可以清楚了解当前存在的不足,在跳一跳碰得到的情况下,也不断积累了个人的学习自信心。最终实现全体学生的共同进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要对作业进行分层,首先教师要熟悉课程标准、熟悉教材。在新的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参考《上海市中学物理课程标准》,按知识点的能力层次对所选习题进行准确的分层。课程标准要求达到“知道”级别的知识属于A层,“理解”级别的属于B层,而掌握和应用级的知识则归为C层。同样道理,我们对物理实验题也按照“初步学会、学会、设计”等分别纳入A、B、C层。

3.调整策略

a.根据学生作业完成情况调整。分层作业编制完成后,教师要通过观察感知并测试学生在本节课上或是某个知识点的理解或者近阶段的学习是否达还停留在原来的层次,从而不断对每位学生的作业层次进行调整,而不是教师凭主观印象为学生布置一成不变的分层作业。鼓励学生不断向更高层次挑战,并对于勇敢挑战的同学适当表扬,激发斗志。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b.根据中考动向和课程纲要调整。每位教师在使用作业资源库时都应进行个性修改,及时将个人自编的新题和新增考点对应的题目整合入作业资源库中,以月为单位对作业资源库进行审阅,并删除作业资源库中有科学性错误或已经不再符合课程纲要的题目。

c.根据艾宾浩斯记忆遗忘曲线调整。根据艾宾浩斯记忆遗忘曲线可以知道,要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学生的回家作业中不应只出现当天学习的内容。新旧知识可以滚动呈现,最好以综合题的形式将最近所学包含进去,以达到更佳的记忆效果。作业资源库中第二周的作业应出现的一周的学习内容,第三周的作业出现前两周的内容,以此类推。

错题资源论文篇7

[关键词] 生成教学 生成元 技巧

一、捕捉错误资源

课堂是一个生长智慧的地方,同时也是不断出错的场所。就学习而言,错误本身就有很高的学习价值。错误是学生学习探究的一种经历,是一种鲜活的课程资源。课堂教学,特别是数学课堂教学,尤其要善于捕捉学生的错误。个别关键性有普遍指导意义的错误,或蕴含着创新思维的错误,被教师捕捉并经提炼成为全班同学新的学习材料,将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可以起到曲径通幽的特殊效果。引导比较、发现错误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提升学生数学思想品质,纠正错误的过程,它能促进学生的思维更具深刻性、求异性,使教学过程更有针对性,更显实在。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免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教师应自始至终留心捕捉和筛选这些错误作为鲜活的教学资源,据此来调整教学行为,并有意识地设计给学生去剖析,正本清源,巧用错误资源以促进生成,提高学生的辨析能力、反思能力,实现学生的自悟和反思。

二、捕捉问题资源

美国教育家布鲁巴克认为:“最精湛的教育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只有学生对所学的内容和身边的生活现象感到好奇,产生疑问,引起探究的欲望,思维才算真正启动。问题意识实际上就是一种寻根究底的态度,是萌发新思想、新方案和创造力的起点,是动态生成课堂的主要标志。在数学课堂上,最有灵性及生命力的动态资源,便是学生随时提出的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这些问题往往很有利用价值。特别是学生经历自主探究和合作讨论以后产生的问题,往往更具动态性、深刻性和创新性。此时的学生伴随着旧问题的解决和新问题的生成,认识在深化,体验在加深,个性在张扬,思维在发展,想象在驰骋。这是学生思维与情感共生的结果,是弥足珍贵的课堂动态资源。

三、捕捉互动资源

课堂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流互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必然会产生许多问题,生成许多有价值的教学资源,对此教师要充分挖掘与利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实际需要,为学生提供互动的机会,如:安排讨论、合作探究等互动交流活动。学生在合作交流的互动中,由于思想交锋,互相启发,互相激励,会产生更多的有价值的动态资源。

四、捕捉意外资源

动态生成的课堂是真实的课堂,是丰富多彩的课堂,能够真实地反映学生的情况,大胆地暴露出乎教师意料的问题。教师要及时抓住课堂上即兴生成的亮点,并以此作为活的教学资源,运用智慧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促进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初中新教材中,由于给学生动手的机会很多,通过动手学生会发现很多问题,同时会有很多不同的表述,可能有些很华丽,有些很朴实,而平凡的语言也有可能就点穿了数学的本质。

笔者曾看过一堂公开课案例《轴对称图形》。课前,教师作了充分的准备。上课过程中,教师首先借助多媒体展示大自然中很多漂亮的轴对称图案,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自己设计轴对称图形,可以从“剪、折、刻、画、扎、染”中任选方法进行创作;然后,教师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问他们是怎么创作出来的。学生发言非常踊跃,展示的作品也很漂亮。后来,有一位学生举手给大家展示的作品很简单,简单到一点也不起眼的地步。老师问他怎么创作的,他说:“我先对折一下,然后随便一剪,就剪出来了。”他的发言并没有引起上课老师的重视。其实那位同学的发言,就点穿了本节课的实质。他说,先对折,然后随便一剪就有一个轴对称图形了,这就是轴对称图形的本质特征。可以说,这堂课的亮点已经出现,只要教师因势利导,马上就会形成高潮。如果教师能利用他提供的亮点进行引导、讨论并总结,这个看上去不太自信的学生也许会从此热爱数学、着迷于数学。更重要的是,使全班同学掌握这堂课的本质就顺理成章了。假如这样做了,那么师生获得了双赢,这一堂课真的妙不可言!由此看来,教师课前的准备非常重要。像上面这堂课,如果没有教师的精心设计,就不可能有这位学生的精彩发言。因此,教材的更新,教育理念的转变,要求教师不断学习、不断充实自己,并且要善于在动态中捕捉到数学的本质,及时点燃这些思想火花,对学生的长远发展必将十分有利。

[参考文献]

1.姚晓春《浅论教育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9.5)

2.李晓寰《论异化范畴的方法论意义》[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1.2)

3.翁光明《教学生成论的方法论思考》[J](《上海教育科研》2004.10)

4.吴凤玲《捕捉数学课堂教学的“生成元”》[D](南京师范大学 2009)

5.郑金洲 蔡楠荣编著《生成教学》[M](福建教育出版社 2005)

错题资源论文篇8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过程中恰当地使用数学教学资源,将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从事数学活动的水平和教师从事教学活动的质量。学生的错误资源是一种来源于学习活动本身,直接反映学生学习情况的生成性教学资源。教师应捕捉课堂生成的错误资源,有意识、有目的地利用生成的错误资源,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激活学生创新思维,引导学生积极探究,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

一、就地取错,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叶澜教授在《重建课堂教学过程》一文中指出:“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状态,包括他们的学习兴趣、积极性、注意力、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合作能力与质量、发表的意见、观点,提出的问题与争论乃至错误的回答等,都是教学教程中的生成性资源。”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容易犯错误。错误也是学生的学习经历,是我们课堂的生成性资源。我们要充分挖掘“错误”中潜在的智力因素,创设探究情境,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审视问题,使学生能在纠正错误的同时,感悟道理,领悟方法,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因此,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课堂生成的错误资源,从错误资源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教学四则运算巩固练习环节,一位学生将4×6-20写成了4+6-20。大家看到黑板上出示的这道题都笑了。这位同学脸涨得通红,显得很不好意思。这时教者在叮嘱其审题要认真的同时也适机提议:这位同学的错误给了大家一个出题的机会。谁能将这道题改一改,让它变成我们能解答的题目呢?学生的学习热情又一次调动起来,有的说:将“+”改成“×”,有的说:将“-”改成“+”,还有的说:可以改数字……教者巧用课堂上学生的错误生成性资源,就地取错既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又活化了这道题,发散了学生的思维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就错论错,激起学生探究欲望

课堂教学是动态生成的,包含了许多不可预测的因素,哪怕是在教学之前进行了充分预设,在教学过程中,总还会因为一些特殊原因,像学生的年龄特点、生活背景、认知水平等,而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意外”,比如学生所反馈的信息并不是我们要的结果,也就是“学生出错”。这“出错”为我们带来了探究的条件:错在哪里?为什么会出错?只要我们巧用这些“错误”,那么它也能够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成为优化教学流程、提高教学效果的资源。如,在教学“认识四边形”新课开始环节:教者出示一些图形,让学生结合自己已有的经验辨析哪些是四边形哪些不是,为什么。大部分的学生都知道由四条边围成的封闭图形就是四边形。其中有两个学生坚持认为正方形和长方形不是四边形。对于学生出现的这种错误认识,教者没有立即否定,而是让他们说说自己的看法。这两个学生认为“边斜斜的才是四边形”,在其他同学发表了否定的看法后,他们还在坚持。适时,教者利用这个“错误资源”引入新课,然后组织学生就“长方形和正方形到底是不是四边形”的问题展开热烈的讨论。在讨论中,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经过激烈的讨论后,孩子们很快就统一了认识:在一个平面上,由四条边围成的封闭图形都是四边形;长方形和正方形是特殊的四边形。在本节课的教学中,由于孩子们在讨论中激起了强烈的探究欲望,收到了出人预料的教学效果。学习是学生以其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学生的认识必然有一个深化和发展的过程,包括出现一定的错误和反复。上例中,教者对于学生学习过程中所发生的错误采取了理解的态度,没有简单地予以否定,而是发现其中积极因素及时调整了自己的教学,就错论错激起学生探究欲望。

三、妙用歧错,激活学生创新思维

心理学研究表明,创新思维是一个人在已有认知经验基础上,用一种灵活、新颖的思维方式来探索求知、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利用学生学习中的错误,挖掘错误中蕴含的创新因素,适时、适度地给予点拨和鼓励,能帮助学生突破思维障碍,进入创新求异的境界,从而体验思维的价值,享受思考的快乐。如,在一节计算周长的练习课上,教者出示了这样的一个问题,让学生解决:“一块长方形菜地,长5米,宽3米。四周围上篱笆,篱笆长多少米?”其中,一位同学是这样解答的:5+3×2。其他同学看了这位同学的答题,纷纷发表看法,一致认为他忘了加小括号。可这位同学却反驳道:我家的菜地只要围三面就可以了。原来这位同学来自农村,他解题时联想到自家的一块菜地。教者笑了笑,对争论不休的孩子们说:此菜地非彼菜地呀。这个时候,教者乘机问大家:如果是张健同学家菜地这种状况,只围三面。这道题可以怎么改呀?让大家独立思考后小组讨论。其中有一组最先发言:张健家屋后有一块长形菜地,长5米,宽3米。其中有一面靠墙,要给其他三面围篱笆,篱笆长多少米?其他组发表认识:如果这样改,有两种解法:5+3×2或3+5×2。因为并没有指明是哪条边靠墙。又有学生说:5+3×2更省钱。大家都表示赞同。于是,教者接问:如果用更省钱的方法,这道题又应该怎么改?大家更积极了,七嘴八舌、议论纷纷,最终得出:“张健家屋后有一块长方形菜地,长5米,宽3米。其中有一面靠墙,要给其他三面围上篱笆,篱笆至少有多少米?”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提高的认知过程,学习是认知结构的组织和重新组织,是一个积极主动并不断内化的自主建构的过程。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教者抓住孩子们错误生成中智慧的闪光点,妙用歧错将基本知识向外拓展,激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四、活用析错,培养学生思辨能力

思辨能力就是思考辨析能力,是用分析、推理、判断等思维活动对事物的情况、类别、事理等的辨别分析的一种能力。思辨能力是一种人在社会交往中不可或缺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我们能够适时、适度、适量地渗透辩证唯物思维,通过多种策略引导学生善于思辩,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就能使学生从小受到辩证唯物主义的启蒙教育,提高学生辩证地观察事物和解决问题的思维品质和实践能力。如,在教学《平均数》一课时,教者在练习中出示这样一道判断题:小明身高140厘米,在一条平均水深120厘米的河中游泳,一定不会有危险。学生有说对的,有说错的,意见不一。教者没有简单评价谁对谁错,而是把解决问题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把学生分成正反两方,进行了一场精彩纷呈的辩论会。学生正方:我认为没危险,因为小明身高比小河水深高得多,人比水高,当然不会有危险。反方:我反对他的说法,因为平均水深120厘米,并不是说小河所有地方的水深都是120厘米,有的地方很浅,可能不到1米,有的地方很深,超过120厘米。反方补充:有的地方可能超过140厘米,甚至更深,所以我认为有危险。正方:既然有的地方不到120厘米,小明在这些地方游泳,不就没危险了?反方:那游到水深的地方呢?正方:(小声讨论后)我方现在的观点是可能有危险,也可能没危险……教者巧妙利用学生的错误引导他们思辨,让学生说理由,树观点,在争辩中进行智慧的碰撞,内化对平均数的理解,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

上一篇:档案信息化管理论文范文 下一篇:生活污水治理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