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教学论文范文

时间:2023-12-03 00:50:41

传染病教学论文

传染病教学论文篇1

时间: 2003-3-7  作者:缪晓辉  

     首页   | 论文中心 | 应试中心 | 职业生涯 | 读书中心 | 心理健康 | 为人处世 | 留学路上 | 休闲中心 | 企业服务 | 本站论坛  

   付款方式 | 定做论文 |  | 注会考试 | 企业上网   

 

  最新公务员考试题库

全新的计算机论文中心

最新的面试资料文库 

论文中心 ∷ 哲学类 ∷ 经济学 ∷ 法学类 ∷ 教育学 ∷ 文学类 ∷ 艺术学 ∷ 理学类 ∷ 工学类 ∷ 医学类 ∷ 管理学 

 

 

 

当前位置:论文中心 > 医学 > 基础医学 

传染病学教学面临的困境及我们的对策  编辑:丢oO丢oO

出处:学生大

[2003-4-3 11:14]  

作者:der  

der   提 要:传染病学教学的难度越来越大,表现在病种、病例数逐年减少;年轻授课教员缺乏临床实践经验;教材内容落后;传染病科向感染病科转型期的纷乱,等诸多方面。摆脱困境的唯一出路是改革,而能否保证改革成功的关键是观念的改变,既要勇于打破传统观念的束缚,闯出一条新路,又要真正高度重视,踏踏实实地做好各项具体工作。

关键词:传染病学 感染病学 教学改革 对策

    传染病学教学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绝大多数医院的传染病科也处于病员不足、人才匮乏、学科萎缩、发展受限的尴尬局面。更为严峻的问题是:路还将越走越窄。医科大学教学医院的传染病科及其配套的传染病学教研室更是困难重重。笔者任传染病科主任兼传染病学教研室主任时间不长,但在短短几年的工作中所承受的压力、面临的困难,以及为抗衡这些压力和解决这些困难所付出的艰辛和劳动,时常让我产生一种无助的感觉。不改革,我们将无法生存!不改革,我们将误人子弟!不改革,我们将愧对后代!

困境之一:经典传染病的病例数急剧减少,并将逐年减少。教学医院的教研室,没有相应的病人,让学生看什么?让学生学什么?起码,在学员见习和实习期间我们应该为学生提供一些传统意义上的“常见”病例。可是今天,除了每天和大量肝炎病人打交道外,我们能见到几个“常见”传染病呢?随着社会的发展,精神和物质文明程度的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良好卫生习惯的养成,以及防疫、保健和医疗事业的不断进步,许多传染病的减少乃至绝迹,这本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结果,是一件幸事,也是我们医务工作者的追求目标。但是,传染病的发病有地区、季节、人种等差别,和受自然灾害、战乱以及生活条件等因素影响,传染病没有绝迹,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也不可能绝迹,何况还在出现更多的新的传染病种。因此,一个国家不可能没有传染病专科医生,医科大学也就不可能不设传染病学课程。目前尴尬的处境表现在不是无病可教和无病可学,而是有病难寻,教、学脱节。我们教研室每年都安排学员去上海郊县椖匣阆啬匣静∫皆杭吧觞a href=//shiti.7139.com/3035/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综合征出血热,并在教学时间的安排上刻意地靠近发病高峰季节?/FONT>10月份前后。今年我们从10月初开始等待,直到11月中旬,才被告之有5名出血热病人在医院接受治疗,而且大多没有典型的? 俅脖硐帧5?998年的9-11份之间,该院却曾收治过150余名出血热病人,两年的差别已如此明显,再过两年、五年、十年……,将是什么样的局面呢?传染病教学将成为典型的“纸上谈兵”。

困境之二:新一代教员无传染病的实践经验。众所周知,医学是一门实践经验性很强的科学,名医、名教员一定是在长期的医疗和教学实践中产生的。目前年龄在40岁左右、从事传染病临床的新一代教员(包括本人)真正诊治过的传染病病种大概不会超出20种,与已经明确病因的、和在部分国家和地区散在流行的数百个传染病病种相比,显然谈不上“具有一定临床实践经验”;而年龄在30岁左右的教员更是无经验可谈。然而我们现在都是一线工作人员,或助教,或讲师,或教授,是承担大学本科学员教学的主要力量。今年我教研室承担着军、海医系两个班级250多名学员和50余名护理大专生的传染病学教学任务,其负担之重前所未有,我们不得不倾巢而出,老、中、青教员人人上阵。当然出此“下策”还不仅仅是因为教学任务重,让年轻教员上讲台也是培养后续师资队伍所作的必要举措。但是让这些既少有教学经验,又缺乏临床实践经验的新一代年轻教员上讲台,难免有“赶鸭子上架”的感觉。更严峻的是目前或今后已不可能通过实践来积累临床经验。

困境之三:教材内容滞后,教、学员无所适从。编写医学教材难,编写传染病学教材更难,难还是难在“尴尬”二字。一方面经典传染病发病率急剧减少,政府投资不足,研究人员对这些疾病的研究兴趣减弱,病原学、发病机制、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等问题的研究进展与其他疾病相比显得落后;另一方面新现传染病在不断增加,但成熟的东西不多。如何在一本负责任的教科书中既简明扼要又面面俱到;既介绍定性定论的学术问题又要兼顾当前发展动态,这的确是一件高难度的工作。我们军医大学传染病学教材的最新版本出自1994年,按照编写著作的一般规律,所介绍的内容大概不会晚于1993年。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在霍乱一章中,这本教材对霍乱弧菌O139只字未提,这样一本教材用于2000年的教学显然已经很不合适。我们在备课时不得不基本脱离原教材,大量参阅一些新的大型专著和学术资料,并尽量吸收一些重要的已定论的内容。但是,学员意见很大,他们不反对接受新的东西,但他们需要有与教员授课内容基本一致的教材。在应试教学模式下的医科大学的学员不仅负担重,而且十分看重考分,基本无暇看更多的课本外书籍,尤其是传染病学参考书。对教研室而言,新编教材或发放补充教材,不仅有一个工作量的问题,还牵涉到一些“规章 ”、“规矩”的问题。可谓“难”!

困境之四:教员梯队不稳定,师资质量不高,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由于文革造成了人才梯队断层,以及学科的萎缩使得传染病学学科缺乏吸引力,导致从事传染病教学和医疗的师资队伍趋于衰弱。教学医院的人员配备是一种双轨模式:医师兼教员。而求职者首先考虑的是做什么科的医生,真正乐于献身传染病医、教者为数不多。这或多或少地影响到教师队伍的扩大和师资质量的提高,这是一个无法回避的事实,否认这一点是不实事求是的。不仅如此,部分学员也或多或少地对传染病学的学习缺乏兴趣,甚至有人在入学时就已经确定了毕业后的求职方向。调查结果表明,这些学员大多把做外科医师、心血管内科医师、肿瘤科医师作为首选,问津传染科者几乎为零。这必然影响到教员和学员之间的沟通和理解,面对学而无欲的学员,再加上前面谈到的种种困难和实际情况,教员感到“没劲”,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困境之五:教学手段混乱,学员好恶不一,影响教学效果。近年来多媒体教学的冲击力和影响力都很大,其总体效果是应该肯定的。但是,不同教员、不同教研室、不同学校,在教学器材的配备和教学手段的使用等方面的差异非常明显。一堂课上,板书、挂图、实物、幻灯、普通投影仪、多媒体投影仪、录像,要么五花八门,什么都用,令学员眼花缭乱;要么形式单一,使人乏味。但这些年来,争议颇多的,或可称之为焦点话题的仍然是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应用。如何利用多媒体课件,充分发挥与多媒体教学相关的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的作用,并提高它的使用效果,的确是一门艺术,对这个问题我们曾作过探讨。总体看来,多媒体手段使用不当是当前的主要问题,而产生这个问题的根源在教员。要么完全依赖,要么使用不熟练,要么干脆不用,这种现象已经在学员中产生很大反响。我们对去年传染病教学效果做过调查,其中针对教学手段的问题,学员反映的几点意见值得重视:第一、用Authorware制作的课件不受欢迎;相反,Powerpoint下的多媒体幻灯却大受青睐;第二、个别教员用的手写薄膜视觉效果太差,令学员不满;第三、使用机械幻灯时明暗切换显得杂乱。

困境之六:医学院校所在地区的差别导致教学效果的差别。第二军医大学地处上海市,本地区常见传染病以病毒性肝炎为主,伤寒、细菌性痢疾、化脓性脑膜炎和病毒性脑炎、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性腮腺炎等均不多见。我科在近三年内只收治过一例恶性疟;没有诊治过一例乙脑。而其他三所军医大学分别在广州、重庆、西安,传染病谱和病种比例各不相同,与上海比较差异更大。比如第一军医大学附属医院经常诊治到疟疾、立克次体感染等;第四军医大学的教员经常接触到肾综合征出血热。同样是军医大学,由于地区差别,见到的病种不同,培养出来的学员所掌握的疾病知识肯定有差异或多寡之别。但对于部队医学院校的学员来说,为适应将来的工作,似应当在传染病学这门课程中见到更多病种。可是,就读于第二军医大学的学员怎么办?

困境之七:“感染”与“传染”的争论扩大到校园,教、学员均不知所措。迄今,国内没有感染病学教研室,但有感染病科,如我们科室就叫“感染科”,上海复旦大学华山医院也设感染科,而且都名副其实;也有大型著作名为“现代感染病学”、“感染病手册”。更有大型的、取名时采取折中方法的专著叫“现代感染病学和传染病学”。从事传染病专业的医、教人员,都明了“感染”与“传染”之争的原委,但绝大多数学员却不知争论的起因。问题是,“感染”与“传染”之争何时休止?国家卫生行政部门是否和何时干预这场争论?争论的结果将给教学产生什么影响?今后的课程设置向哪个方向发展?如果学术界能够在争论中达成共识,认为“感染病学”是今后的发展方向,那么,在当前转型期的“传染病学”或“感染病学”的教学计划如何制订和实施?可谓“惑”!

    传染病学教学的确困难重重。出路只有一条:改革。我校今年将吸取地方医科大学的经验和参照他们的一些成功做法,组建临床医学院。未雨绸缪,前两年为这一改革已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工作,并多次组织校内各教研室的教员座谈讨论。但是即将实施的这一重大改革措施还是在全校教员中产生了强烈的反响。最强烈的不是反对改革,而是害怕失败。无论是校、院领导,还是教员都有这样一个共同的认识:教学改革牵涉到一代人的问题,不可简单化和粗线条,只许成功不能失败。针对传染病教学改革的问题,在教员中也产生过不少疑虑和争论,对有些问题的争论甚至是尖锐和针锋相对的,焦点问题是课程设置:教“感染病学”还是“传染病学”?

    走出困境,最关键的一步是改变观念,观念是问题的源头。第一,应该明确本专业的教学方向和授课目的是什么?要求学员在完成本专业的课程学习后达到什么样的要求和标准?我们为什么要抱着“传染病”这个老框框不放?是不可为,还是不敢为?“感染病”不论是名称还是内涵,从来就不排斥“传染病”,“传染病”是小概念,是传播能力较强和具有流行特征的那一部分“感染性疾病”;第二,我们并不是试图通过有限的课时,培养从事感染病或传染病工作的专科医师,即使将来学员毕业后从事感染病专业,那么他必须在工作中逐步积累,没有必要在本科学习阶段全面掌握传染病所有病种的知识;第三,无论从事哪一个专业,“感染”这一问题都是十分棘手和常见的。包括传染性疾病在内的各种感染病,其共同特点就是有明确的病原体和有许多相似的临床表现,把握感染的某些共同特征和某些感染病的特殊问题,就可以在临床工作中融会贯通,至于是否见过某一个具体传染病可能不成为理解和处理疾病的关键问题。因此我们认为,从学生今后临床工作的实际需要出发,应当大胆地把“传染病学”改为“感染病学”,并对课程设置作出相应的调整。

    走出困境的第二步就是教材和课程设置的改革。观念变了,改革的具体问题就容易解决。建设临床医学院有这样一个整体思路:学员尽早深入病房、接触病人,实现边干边学、边学边干的医学教学策略。要大幅度减少课堂授课时间,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员自学和接触临床。但是,“放羊”肯定是不行的,必须有一个引路的过程。据此,我校给各教研室安排了临床前期的总论课程和进入医院后的有限的大班课程。课程内容由各教研室自行商定,但总体方针是少而精,并体现一个“引”字。

    传染病学的课程内容如何设置?有人提出把绝大多数经典传染病按发病率高低和所谓重要性分别在总论、大班课、小班课依次排列。这给人“换汤不换药”的感觉,没有改革的实质性动作,不符合临床医学院的教学模式和改革思路。经过激烈讨论和充分酝酿之后,最后形成的课程设计方案不仅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同时也比较符合改革方向。具体思路是:①强调感染病但不排斥经典传染病,因此总论部分以“感染病总论”为题,内容包括经典传染病的共性问题。②以症状为主线讲解感染病学的临床问题,比如发热、出疹、腹泻、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等,是许多病原体感染的共性问题,采取串联的方式讲授,这样做效果会更好,也更贴近临床。③用典型的病例和教员的实践经验去引导学员进入医生的角色,这是最需要的也肯定是最受欢迎的授课方式。④授课的侧重点放在临床表现、鉴别诊断和正确处理上;强调横向联系,启发学员的主动思考;不同的授课方式突出不同的侧重面,例如:临床综合课和大班课侧重于某些重要的系统性疾病的共性及个性问题;大组课侧重于一些常见的、危害较大的感染性疾病;小组课及床边教学则主要是结合临床实际工作,强调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一些少见病则主要由学生自学,教员辅导。⑤对临床少见的症状和体征以多媒体课件来补偿。

    我们在2000年本科传染病教学中,在课程设置上作了一次初步尝试,即增设了“发热的鉴别诊断思路”这一课程,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并得到学员极高的评价。本课程获得巨大成功的关键不仅仅在于课堂上教员讲解得如何出色,更重要的是这一教学模式更易被学生接受;更贴近学员们的需要。课后几乎所有学生都希望今后多开类似的课程。他们表示这样的程课才真正是为培养临床医生而开设的,“听完课之后有一种马上就想做医生的冲动”。

    我们要高度重视传染病教学,要认真地下一番功夫,并做大量的准备工作和具体工作,才能使传染病学教学真正告别困境。其中,临床上改“传染”为“感染”是最艰难的工作,涉及的问题包括如何取得上级医疗管理部门对传染科转型的正面干预;其他学科对感染病科的理解、认可和支持;原传染病科医师如何提高诊治各种感染性疾病,尤其是疑难感染病的水平;怎样将传染性和非传染性的感染病分病区管理;如何让老百姓和病员了解感染病科在医院中的职能和在什么情况下应该去感染病科就诊,等等。只有在完全理顺或解决这些问题之后,感染科的地位才能得以确立;感染病学也才能在真正意义上取代传染病学。我科更名为感染科已有10余年的历史,其间所遇到的困难和阻力不言而喻,但是我们坚持了下来,实现了科名与内涵的真正统一,形成了目前的局面:除了有肝炎门诊和肠道感染门诊外,还有一个“感染与发热门诊”;病区划分为肝病病区和感染病病区(收治非传染性的感染病);承担院内和部分院外各种难治性感染和长期发热的会诊;主治医师以上者具有独立处理、住院医师能够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处理各种常见内科急、重症的能力。有了这样一个坚实的临床工作基础,我们对感染病学教学模式在今后教学中的顺利运行充满了信心。

    某些经典传染病尽管已经少见或罕见,但由于传染病的特殊性,我们还不能不在教学中介绍,采取的方式也只能是纸上谈兵,但我们仍然有可能做得更好。去年,我们教研室为配合教学改革,也为解决缺乏示范病例的困难,用了近一年时间,构建了“感染病症状体征多媒体资料库”。该库通过翻拍、网上下载、现症病人拍照,收集了近600幅各种病原体感染后的症状体征、部分病原体的形态、部分感染病的病理照片等。教员备课时可以根据需要调用库中的任何一幅照片,并做成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中,大多数教员充分利用了这个资料库,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另外,我们还请具有丰富传染病学临床和教学经验的老教授串联地讲解资料库的内容,得到了学员的极高评价。该资料库还获得了学校的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一代伟人毛泽东有这样一句名言: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我们向全体传染病学界的同仁呼吁:大家一定要改变观念,从现在开始,不要等待,要行动!无论是改革传染病教学模式,还是改变或丰富传染病科的内涵,只要我们能够舍得付出并大胆地实践,必定能克服困难,拓宽道路。

传染病教学论文篇2

【关键词】高职院校 传染病 教学质量

传染病曾给人类造成巨大灾难,由于现代人交流频繁,交通工具便利,出行方便,人口流动性大,因此很可能将一些传染病四处传播,使一些本没有的地方性传染病扩散,不利于诊治。甚至有可能将新发传染病很快传播,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安全,非典、H1N1流感的流行更让人担心。因此要加强对传染病的防控,更要从基层做起,做到尽早发现,以减少损失。

高职院校是以培养实用型应用型人才为主,毕业学生主要是面向基层医疗卫生单位,他们的专业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如何将直接关系到用人单位的效益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水平。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SARS)、H1N1流感和H7N9等的发生和流行给我们上了很好的一课,使人们重新认识到传染病的具大危害和可怕,也使我们对传统的和新型的传染病的防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对一些特殊类型的传染病的认识和诊断识别水平,常常对传染病的流行情况起到关键作用,只有尽可能早发现和识别传染病,及时上报主管部门,才能及早的采取相应措施,从而防止疾病的传播和扩散,减少对人民生命财产的损失。因此作为将来基层的一线医生,掌握基本的传染病相关知识及正确识别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很多同学将来实习时都不会进入传染科,只有极少数同学才会接受传染科的实习,这对其将来的工作和发展是极为不利的,也不利于传染病的防控,因而传染病的教学及见习是很重要的一门课程。如何提高传染病的教学水平及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是值得高职院校教师不断探讨的问题。

一、 重视总论的学习,认真上好第一次课

总论部分主要学习一些基本概念和传染病的共性,特征和规律,传染病的传染过程,流行过程,传染病的防治和护理等。这些内容有时显得很枯燥乏味,因此应当列举大量例子及数据,重点介绍传染病对人类造成的危害及取得的成就,让同学们被吸引,并重视这门课程的学习。根据第一印象理论,教师在上第一次课时,应当注重仪表,精心准备,努力将第一堂课上得生动形象,提高同学们的学习热情,调动其积极性,这对以后的学习很是重要。

二、 合理使用多种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及调动同学积极性,激发热情而采用的各种措施,因此只要能达到这一目的,我们就可以采用。很多时候我们应当灵活的利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趣味教学法、专题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情景教学法、团队教学法、PBL教学法及临床病例讨论等。如果只用传统的一种填鸭式教学,不能充分学生学习调动积极性。传染病与其它疾病很重要一个区别在于其有流行病学特征,也就是有地方性和季节性,另外由于我们一般没有较好的见习条件,很多传染病的教学,我们只能是纸上谈兵,不能见到病例,这无疑增加

了我们教学的难度,因此合理应用多种教学方法才能更好的实现我们的教学目标,特别是多媒体的教学更应重视,它可以图文并茂,形象直观的教学,再利用动画特效等就更能吸引同学了,但有一点要指出,我们也不能完全抛弃传统教学的优点,更不能一堂课完全照着课件读下来,必要的板书是不能省略的,否则同学会很易产生疲劳感,影响教学效果。

三、 鼓励同学利用网络学习

高职院校学制短,理论教学课堂教学课时少,老师讲授的内容有限,那就应该鼓励同学们自学,特别是利用现代网络技术通过网络学习,可以了解更多更新的内容。老师可以给同学们提供一些专业的医学网站作为,培养其独立思考,独立检索查找资料的能力,甚至可以搞些评比看谁查找资料更好。可以在周末时给同学留下要查找的内容,在下次课时请同学主动发言,作读书心得报告。

四、 加强与大医院合作,培训临床思维

在综合性医院由于传染科是专科,将来实习的时间短,而且大多数同学也不能到传染科实习,因此对传染病的临床思维培训只能在上课时完成,那么就必须很好的利用见习和病例教学才能达成。然而高职院校往往自身的附院医疗条件有限,特别是传染科更可能是没有的,那就没办法见习了,因此加强与附近较大医院的合作显得更为重要。一是教师可以在空闭时到临床工作,以提高临床工作水平;二是有利于同学到科室见习,真正体会传染病的诊疗过程及病房管理等;另一方面就是教师要注意收集一些有代表性的病例,让同学们先自已讨论,提出诊治方案,然后再由教师讲解,这也能达到一定目的。

五、 加强与疾控中心联系,了解当地疫情及工作流程

传播学认为,人有就近心理,特别关心身边发生的人和事,也非常容易接受。专门对一类疾病作出法律法规,并有不同机构对其管理,也只有是对传染病了。可见其对我们的影响是何其重大。为了引起同学们的重视和注意,有必要宣讲传染病防治法及相关法规,这可以与当地疾控中心或卫生监督所联系,请他们来作几次讲座,宣讲当地疾病防控情况及有关案例,讲讲当地的一些疾病流行情况,这更能加强效果。

总之,传染病学是研究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发生、发展、传播和防治规律的一门临床学科,它涉及到微生物学、免疫学、流行病学、病理生理学等多学科知识。如何作好新时期传染病的临床、教学和研究工作是医学教育工作者面临的新的挑战和任务。我们最终目的是为了培养同学们的学习兴趣,激发对传染病的学习热情,培养其正确的临床思维,更好的了解和认识传染病,以利于将来在工作中更好的为人民健康事业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王卫芳,陈枚.新形势下改进《传染病学》教学提高教学质量[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25(6):983.

[2]雷静.传染病学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建议[J].卫生职业教育,2007,25(3):73―74.

[3]郝春秋,白雪帆,聂青和,等.多媒体与多方式组合教学在传染病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8(1):108.109.

传染病教学论文篇3

传染病学 教学效果 教学方法

目前,各医学院校的传染病教学内容较陈旧并脱离实际,教学方法单一、落后,给培养符合时代需求的合格医学人才造成了一定的障碍。因此,如何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创新教学方法,是医学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问题。笔者经过多年的《传染病学》教学工作,总结出一些认识,与同行共同探讨。

一、故事、历史资料导入法

在每一轮《传染病学》课程教学的第一次课时,给同学们讲述一些与传染病有关的小故事或历史事件,以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究传染病的兴趣、热情和欲望,从而为该课程的后期教学做好铺垫。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注意收集素材,并将这些故事和历史事件有机整合到教学过程中。本人在教学中收集的素材有:1812年春天,拿破仑率领的60万法军东征俄国以惨败而告终,出征时的60万大军仅剩20万人返回法国,这场失败,宣告了拿破仑帝国的灭亡,搞垮这40万大军的罪魁祸首,就是因为军队中流行虱子传播的斑疹伤寒;世界名著《茶花女》中的玛格丽特和我国名著《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因患肺结核而香消玉殒;清朝皇帝中因患天花而死亡的有顺治、同治皇帝,有幸从天花魔掌中捡回性命的有康熙和咸丰皇帝;历史上鼠疫、霍乱、流感的几次大流行及死亡人数等。通过这些故事和历史资料,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进而萌发要进一步学习了解传染病学的欲望。

二、诗词、谚语导入法

诗词谚语可陶冶文学情操,又让同学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了医学知识。在血吸虫病的教学中,吟诵主席的诗词《送瘟神》:“绿水青山枉自多,华佗无奈小虫何!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牛郎欲问瘟神事,一样悲欢逐逝波。”并作出解析:这首诗词描述了解放前血吸虫病在我国猖獗流行的状况,以及解放后在党和政府的的领导下,坚决贯彻“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使血吸虫病的流行得到了控制,甚至有些地区还消灭了血吸虫病,体现了老一辈革命家的赤诚之心和爱国爱民之情。在疟疾(当地俗称摆子)授课前,引入解放前当地人常说的顺口溜、谚语:秋后谷子黄,闷头摆子似虎狼,十人得病九人死,一人逃居到山岗;芒果开花,汉人搬家;到了芒市坝,先把老婆嫁;只见娘怀胎,不见儿上街等。通过诗词谚语的引入,让学生体会血吸虫病和疟疾流行的的悲惨景象,从而产生学习并战胜传染病的兴趣、激情和冲动。

三、案例综合教学法

案例综合教学法注重临床思维能力及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一种较好的临床教学实践模式。此教学法的核心,是案例+问题+讨论教学,教师要精心收集整理和编写典型病例,提出需要掌握的问题,学生进行积极讨论分析,教师指导引导学生应用临床思维方式诊断分析疾病。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展开提问、分析讨论,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体。在教学过程中,本人常将此种教学方法应用于病毒性肝炎、麻疹、水痘、乙脑、狂犬病、伤寒、副伤寒、菌痢、流脑、细菌性食物中毒、疟疾、旋毛虫病、肠绦虫病与囊虫病等传染病的教学中。相关调查显示,此种教学方法能够最大程度地激发学习兴趣、增强理解记忆、启发和培养临床诊断思维。

四、情景教学法

医学理论教学的目的,是为临床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为医疗卫生工作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因此,在各种常见传染病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巩固所学传染病的临床表现特征、诊治要点,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疾病知识后,让学生在课堂中分别扮演门诊医生和患者角色。此种教学法能够最大程度地模拟临床实践,是理论教学与临床实践的结合点。通过医院情景的创设,使学生能够较快实现从学生向临床医生角色的转变,学生在宽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牢记常见传染病的临床特征、诊治要点,学会如何对患者进行卫生宣教,掌握接诊患者和医患沟通的技巧,将所学的《诊断学》问诊、体格检查、检验诊断知识有机整合到《传染病学》教学中,加强医学学科间的横向联系,培养临床实践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多媒体教学法

在《传染病学》教学过程中,对疾病症状、体征、发病机理的讲述,学生总感觉抽象而难以理解和记忆,我们就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图文并茂、直观逼真、声像一致,动静结合的优势,用多媒体课件来充分展示病毒性肝炎的黄疸;肝炎后肝硬化的腹水征;伤寒、血吸虫病的肝脾肿大;恙虫病的焦痂和溃疡;脊髓灰质炎的病变部位;艾滋病毒在人体辅T淋巴细胞内增殖复制的动态过程,以及艾滋病患者的各种机会性感染和恶性肿瘤表现;霍乱、菌痢、阿米巴痢疾的大便特征;麻疹、水痘、带状疱疹、猩红热等出疹性疾病的典型疹子;流行性腮腺炎的腮腺肿大特征等。此种教学方法直观、具体、生动,能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们采用以多媒体教学为主,贯穿其它多种教学方法的动态教学法,避免了教学活动单一枯燥,这样才能增强感官刺激,强化学习和记忆。

六、PBL教学法与参与式教学法融会贯通

PBL教学法是以问题为中心,以学生为导向,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其在医学教育中的优势地位,逐渐得到人们的认同和重视。如在病毒性肝炎、艾滋病、菌痢、麻疹、水痘、带状疱疹、伤寒和副伤寒、肠绦虫病和囊虫病的教学中,我们先让学生提出想了解的问题和想学习的知识,再将问题进行归纳、整理,将每个班的学生分成5~6个组,每组8~10人,然后将问题分到各组,由各组长负责组织小组成员去查阅资料,最后再集中讨论,鼓励每一位同学都充分发言,教师对每个小组的讨论作出评价。在PBL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导者,教师指导、引导学生如何学习、如何查阅资料、通过哪些途径去获取知识,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整个过程,使多种能力得到提升。

总之,在《传染病学》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深化教学改革,将多种教学方法灵活应用到整个教学活动中,使课堂教学鲜活生动,不断提高教学效果,为医疗卫生战线培养综合素质较强的生力军。

参考文献:

[1] 郝春秋.新形势下传染病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革对策[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7.701-703.

[2].送瘟神·诗词选.2012.78.

传染病教学论文篇4

关键词: 应用 PDCA循环法 传染病学 临床见习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临床见习是医学生走出课堂迈向临床实践学习的第一步,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训练临床基本技能和正确诊疗思维的重要途径。传染病学是内科学系统中的重要分支,是集预防、治疗和保健为一体的综合学科,是培养医学人才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社会性。因此传染病学见习教学是传染病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有助于培养学生认识疾病特征的能力,对加深和巩固理论知识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是集医疗、教学、科研三种职能于一身的传染病专科医院,也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和临床医学院,每年承担首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基础医学、医学检验专业、不同层次13~16个班级的《传染病学》临床教学任务,由于学生层次多、班次多、专业多,教学任务十分繁重,同时受传染病学疾病谱的变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使得临床见习教学质量也难以得到保证。面对传染病学教学现状,近年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以“P D C A循环”法为理论依据,将计划(Plan)、实施(Do)、检查(Check)、处理(Action)四个阶段运用到传染病学临床见习教学管理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总结如下:

一、分析现状,查找原因

(一)带教教师

一是带教教师均为临床一线教师,临床、科研、教学三肩挑,用于教学技能培训的时间和精力有限,没有充足的时间从事教学活动。二是目前从事传染病临床工作的教师真正诊治过的传染病病种受到限制,目前或今后亦不可能通过实践来积累临床经验,这导致临床经验的相对不足。

(二)学生方面

一是学习时间短(医院集中学习两周, 每班理论课及见习各一周,共72 学时),课程内容多,考试压力大。二是学生对传染病学习缺乏兴趣及重视,对相关的消毒隔离措施掌握不熟练,担心见习中有被传染的风险。

(三)理论与实践脱节

一是传染病疾病谱的变化。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传染病防治和监督工作的加强以及卫生知识的普及,绝大部分传染病发病率已明显下降。常见传染病病种、病例数逐年减少,许多传染病在临床上已很少见,甚至消失。二是传染病流行的季节性和地域性特点。如细菌性痢疾、流行性乙型脑炎、伤寒、疟疾等主要在夏秋季节,而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则多发生在冬春季节。血吸虫病见于长江中下游,肾综合征出血热主要见于大兴安岭、秦岭地区,登革热则主要见于亚热带气候潮湿的地区。目前传染病学课程讲授普遍采用两周集中教学的方法,无论课程时间如何安排,这些差异性导致的见习中难以见到某些病种。

二、制定计划

一是教育处根据首都医科大学下发的年度教学任务制定出每学年的教学计划,制定每班级病房见习安排表,具体安排带教教师及见习分组并落实检查见习执行情况;二是教学管理人员做好学生见习前的思想教育工作及见习过程中的日常管理工作。三是各科室指定一名教师作为教学秘书负责本学年各项教学工作的具体落实及指导,并做好各项教学措施实施情况的记录。

三、实施计划

(一)制度化管理

教育处重视教学管理的规范化建设,重新修订了医院教学管理制度、各类人员的岗位职责任、优秀带教老师评选方法等多项规章制度,并下发了《临床带教登记手册》,使全院的临床教学工作有规可循,做到规范化、制度化管理。

(二)加强师资的培养

有计划有组织的定期对临床教师进行多方面的培训,如进行医德、师德、临床教学方式方法、多媒体制作、规范操作技能、PBL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培训,以及安排教师参加各类学术交流、短期培训班等,充分调动临床带教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能动性,鼓励教师参与教育教学方法改革,不断优化教学方法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三)见习教学改革

一是修改见纲,在见习前集中讲授医院感染、消毒隔离技术及传染病的防护知识。二是在见习中改变了传统教学法(Lecture Based Learning,LBL),应用了以问题为基础学习模式PBL (problem based learning)与以病例为引导的教学CBL(case based learning)相结合的教学法,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指导分组阐述、展示、讨论及相互交流为手段进行见习带教教学改革。三是鉴于传染病学特点,建立了传染病学资源库,通过结合图例展示、文字说明和教师讲解,以弥补日益减少的传染病导致教学病例不足给教学带来的影响。四是见习过程中增加了临床技能考核,包括穿脱隔离衣( 含七步洗手法)、病历书写、体格检查,这三项考核成绩计入课程考试成绩,占成绩的15%,其中穿脱隔离衣( 含七步洗手法)90%的学生得到满分5分。

这一系列教学改革旨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临床思维能力、语言表达及沟通交流能力,改变学生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并强化学生对传染病的消毒、隔离和防护意识,进而达到提高学习效果的目的。

(四)及时了解学生的整体情况

在每班学生来我院学习《传染病学》进行临床见习轮转前,教学管理人员与各临床医学院教育处分管学生的老师进行详细的沟通,及时了解学生的整体情况及发现存在的一些问题,以便在来我院学习过程中有针对性地进行管理。

四、见习教学检查与评价

一是教学管理人员深入病房检查见习带教情况,其中包括教师对见纲的熟悉、见习教案书写、组织教学、床旁病例准备、带教登记本记录等项目,以及时发现和解决见习中存在的问题。二是对PBL和CBL教学方法的评价,在见习结束之后,教育处教师通过和学生交流并以问卷调查法收集学生对带教老师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的评价,并对信息进行汇总、分析,用以检测、指导、调控见习教学活动中教学方法的应用效果,以达到提高运用PBL见习教学质量的目的。学生的评价通过自评和互评来实施。三是教师考核,主要从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等方面来评价。课程学习结束后,学生通过学校教务处管理系统对教师进行评教,学校教务处负责对评教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将评教结果反馈给各临床医学院,医院再把评教结果反馈给各位带教教师,评教结果与评选优秀带教教师挂钩。四是目前传染病发病病例少,有限的教学资源库仍然难以满足教学需求。五是由于教学任务和课程安排由学校统一管理和下达,导致课程集中学习时间短,内容多,学生课余时间还要花部分时间和精力查找PBL资料,没有充裕的时间复习,学生仍然面临考试压力大的问题,因此有些学生会要求带教老师提前结束见习,而老师也会以病房工作忙为由提前下课。

五、处理(action)

总结处理是对以上三个阶段进行总结并贯穿于三个阶段中。教育处把学生评价作为改进临床见习教学质量的抓手,把发现及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给临床教师并提出整改措施,希望借此不断地改进临床见习带教质量,达到不断提高医学生临床能力的目的。对于没有解决的问题,提给下一个PDCA 循环中去解决,形成一个良性循环,阶梯式上升。整改措施如下:

一是见习教学需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对部分传染病临床经验不足的教师,要组织经验丰富、教学水平高的中老年教师通过示范性讲课或观摩课的形式传经送宝,并在“备、教、辅、改、查”等各个教学环节给予指导。教育处应每年订计划、有目的的对青年教师进行培养及外送培训。二是提高教师教学意识,利用评价机制促使带教教师认真备课、书写见习教案,严格按见纲要求带教,遵守带教时间,杜绝提前下课。三是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教学改革,养成良好的科研意识,积极撰写教学论文,临床上遇到典型的传染病例及时采集相关信息、图片及检查结果以补充教学资源库。

六、应用讨论

PDCA循环法,是全面质量管理所应遵循的科学程序,是一种程序化、标准化、科学化的保证全面质量管理体系运转的基本管理方式[1,2] 。PDCA 经过戴明博士的大力推广,近几年也有部分医学院校用于教学管理的研究[3]。实践证明应用PDCA循环法,使我院传染病学临床见习教学管理和监控得到了有序进行,在教学管理上,也进一步地规范了教学管理行为,并通过循环的规则不断总结教学经验,在提高传染病学见习带教质量上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华育晖,王刚.运用PDCA循环法管理医院药库药品供应的效果分析[J].中国药业,2010,19(11):39- 40.

[2] 杨安宇,沈天洁,吴莉莉,等.PDCA循环管理模式促进门诊医疗服务质量持续改进[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0,18(6):536- 537.

传染病教学论文篇5

关键词:传染病学感染病学教学改革对策

传染病学教学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绝大多数医院的传染病科也处于病员不足、人才匮乏、学科萎缩、发展受限的尴尬局面。更为严峻的问题是:路还将越走越窄。医科大学教学医院的传染病科及其配套的传染病学教研室更是困难重重。笔者任传染病科主任兼传染病学教研室主任时间不长,但在短短几年的工作中所承受的压力、面临的困难,以及为抗衡这些压力和解决这些困难所付出的艰辛和劳动,时常让我产生一种无助的感觉。不改革,我们将无法生存!不改革,我们将误人子弟!不改革,我们将愧对后代!

困境之一:经典传染病的病例数急剧减少,并将逐年减少。教学医院的教研室,没有相应的病人,让学生看什么?让学生学什么?起码,在学员见习和实习期间我们应该为学生提供一些传统意义上的“常见”病例。可是今天,除了每天和大量肝炎病人打交道外,我们能见到几个“常见”传染病呢?随着社会的发展,精神和物质文明程度的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良好卫生习惯的养成,以及防疫、保健和医疗事业的不断进步,许多传染病的减少乃至绝迹,这本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结果,是一件幸事,也是我们医务工作者的追求目标。但是,传染病的发病有地区、季节、人种等差别,和受自然灾害、战乱以及生活条件等因素影响,传染病没有绝迹,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也不可能绝迹,何况还在出现更多的新的传染病种。因此,一个国家不可能没有传染病专科医生,医科大学也就不可能不设传染病学课程。目前尴尬的处境表现在不是无病可教和无病可学,而是有病难寻,教、学脱节。我们教研室每年都安排学员去上海郊县椖匣阆啬匣静∫皆杭吧鲎酆险鞒鲅龋⒃诮萄奔涞陌才派峡桃獾乜拷⒉「叻寮窘诘?/FONT>10月份前后。今年我们从10月初开始等待,直到11月中旬,才被告之有5名出血热病人在医院接受治疗,而且大多没有典型的临床表现。但在1998年的9-11份之间,该院却曾收治过150余名出血热病人,两年的差别已如此明显,再过两年、五年、十年……,将是什么样的局面呢?传染病教学将成为典型的“纸上谈兵”。

困境之二:新一代教员无传染病的实践经验。众所周知,医学是一门实践经验性很强的科学,名医、名教员一定是在长期的医疗和教学实践中产生的。目前年龄在40岁左右、从事传染病临床的新一代教员(包括本人)真正诊治过的传染病病种大概不会超出20种,与已经明确病因的、和在部分国家和地区散在流行的数百个传染病病种相比,显然谈不上“具有一定临床实践经验”;而年龄在30岁左右的教员更是无经验可谈。然而我们现在都是一线工作人员,或助教,或讲师,或教授,是承担大学本科学员教学的主要力量。今年我教研室承担着军、海医系两个班级250多名学员和50余名护理大专生的传染病学教学任务,其负担之重前所未有,我们不得不倾巢而出,老、中、青教员人人上阵。当然出此“下策”还不仅仅是因为教学任务重,让年轻教员上讲台也是培养后续师资队伍所作的必要举措。但是让这些既少有教学经验,又缺乏临床实践经验的新一代年轻教员上讲台,难免有“赶鸭子上架”的感觉。更严峻的是目前或今后已不可能通过实践来积累临床经验。

困境之三:教材内容滞后,教、学员无所适从。编写医学教材难,编写传染病学教材更难,难还是难在“尴尬”二字。一方面经典传染病发病率急剧减少,政府投资不足,研究人员对这些疾病的研究兴趣减弱,病原学、发病机制、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等问题的研究进展与其他疾病相比显得落后;另一方面新现传染病在不断增加,但成熟的东西不多。如何在一本负责任的教科书中既简明扼要又面面俱到;既介绍定性定论的学术问题又要兼顾当前发展动态,这的确是一件高难度的工作。我们军医大学传染病学教材的最新版本出自1994年,按照编写著作的一般规律,所介绍的内容大概不会晚于1993年。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在霍乱一章中,这本教材对霍乱弧菌O139只字未提,这样一本教材用于2000年的教学显然已经很不合适。我们在备课时不得不基本脱离原教材,大量参阅一些新的大型专著和学术资料,并尽量吸收一些重要的已定论的内容。但是,学员意见很大,他们不反对接受新的东西,但他们需要有与教员授课内容基本一致的教材。在应试教学模式下的医科大学的学员不仅负担重,而且十分看重考分,基本无暇看更多的课本外书籍,尤其是传染病学参考书。对教研室而言,新编教材或发放补充教材,不仅有一个工作量的问题,还牵涉到一些“规章”、“规矩”的问题。可谓“难”!

困境之四:教员梯队不稳定,师资质量不高,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由于造成了人才梯队断层,以及学科的萎缩使得传染病学学科缺乏吸引力,导致从事传染病教学和医疗的师资队伍趋于衰弱。教学医院的人员配备是一种双轨模式:医师兼教员。而求职者首先考虑的是做什么科的医生,真正乐于献身传染病医、教者为数不多。这或多或少地影响到教师队伍的扩大和师资质量的提高,这是一个无法回避的事实,否认这一点是不实事求是的。不仅如此,部分学员也或多或少地对传染病学的学习缺乏兴趣,甚至有人在入学时就已经确定了毕业后的求职方向。调查结果表明,这些学员大多把做外科医师、心血管内科医师、肿瘤科医师作为首选,问津传染科者几乎为零。这必然影响到教员和学员之间的沟通和理解,面对学而无欲的学员,再加上前面谈到的种种困难和实际情况,教员感到“没劲”,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困境之五:教学手段混乱,学员好恶不一,影响教学效果。近年来多媒体教学的冲击力和影响力都很大,其总体效果是应该肯定的。但是,不同教员、不同教研室、不同学校,在教学器材的配备和教学手段的使用等方面的差异非常明显。一堂课上,板书、挂图、实物、幻灯、普通投影仪、多媒体投影仪、录像,要么五花八门,什么都用,令学员眼花缭乱;要么形式单一,使人乏味。但这些年来,争议颇多的,或可称之为焦点话题的仍然是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应用。如何利用多媒体课件,充分发挥与多媒体教学相关的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的作用,并提高它的使用效果,的确是一门艺术,对这个问题我们曾作过探讨。总体看来,多媒体手段使用不当是当前的主要问题,而产生这个问题的根源在教员。要么完全依赖,要么使用不熟练,要么干脆不用,这种现象已经在学员中产生很大反响。我们对去年传染病教学效果做过调查,其中针对教学手段的问题,学员反映的几点意见值得重视:第

一、用Authorware制作的课件不受欢迎;相反,Powerpoint下的多媒体幻灯却大受青睐;第

二、个别教员用的手写薄膜视觉效果太差,令学员不满;第

三、使用机械幻灯时明暗切换显得杂乱。

困境之六:医学院校所在地区的差别导致教学效果的差别。第二军医大学地处上海市,本地区常见传染病以病毒性肝炎为主,伤寒、细菌性痢疾、化脓性脑膜炎和病毒性脑炎、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性腮腺炎等均不多见。我科在近三年内只收治过一例恶性疟;没有诊治过一例乙脑。而其他三所军医大学分别在广州、重庆、西安,传染病谱和病种比例各不相同,与上海比较差异更大。比如第一军医大学附属医院经常诊治到疟疾、立克次体感染等;第四军医大学的教员经常接触到肾综合征出血热。同样是军医大学,由于地区差别,见到的病种不同,培养出来的学员所掌握的疾病知识肯定有差异或多寡之别。但对于部队医学院校的学员来说,为适应将来的工作,似应当在传染病学这门课程中见到更多病种。可是,就读于第二军医大学的学员怎么办?

困境之七:“感染”与“传染”的争论扩大到校园,教、学员均不知所措。迄今,国内没有感染病学教研室,但有感染病科,如我们科室就叫“感染科”,上海复旦大学华山医院也设感染科,而且都名副其实;也有大型著作名为“现代感染病学”、“感染病手册”。更有大型的、取名时采取折中方法的专著叫“现代感染病学和传染病学”。从事传染病专业的医、教人员,都明了“感染”与“传染”之争的原委,但绝大多数学员却不知争论的起因。问题是,“感染”与“传染”之争何时休止?国家卫生行政部门是否和何时干预这场争论?争论的结果将给教学产生什么影响?今后的课程设置向哪个方向发展?如果学术界能够在争论中达成共识,认为“感染病学”是今后的发展方向,那么,在当前转型期的“传染病学”或“感染病学”的教学计划如何制订和实施?可谓“惑”!

传染病学教学的确困难重重。出路只有一条:改革。我校今年将吸取地方医科大学的经验和参照他们的一些成功做法,组建临床医学院。未雨绸缪,前两年为这一改革已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工作,并多次组织校内各教研室的教员座谈讨论。但是即将实施的这一重大改革措施还是在全校教员中产生了强烈的反响。最强烈的不是反对改革,而是害怕失败。无论是校、院领导,还是教员都有这样一个共同的认识:教学改革牵涉到一代人的问题,不可简单化和粗线条,只许成功不能失败。针对传染病教学改革的问题,在教员中也产生过不少疑虑和争论,对有些问题的争论甚至是尖锐和针锋相对的,焦点问题是课程设置:教“感染病学”还是“传染病学”?

走出困境,最关键的一步是改变观念,观念是问题的源头。第一,应该明确本专业的教学方向和授课目的是什么?要求学员在完成本专业的课程学习后达到什么样的要求和标准?我们为什么要抱着“传染病”这个老框框不放?是不可为,还是不敢为?“感染病”不论是名称还是内涵,从来就不排斥“传染病”,“传染病”是小概念,是传播能力较强和具有流行特征的那一部分“感染性疾病”;第二,我们并不是试图通过有限的课时,培养从事感染病或传染病工作的专科医师,即使将来学员毕业后从事感染病专业,那么他必须在工作中逐步积累,没有必要在本科学习阶段全面掌握传染病所有病种的知识;第三,无论从事哪一个专业,“感染”这一问题都是十分棘手和常见的。包括传染性疾病在内的各种感染病,其共同特点就是有明确的病原体和有许多相似的临床表现,把握感染的某些共同特征和某些感染病的特殊问题,就可以在临床工作中融会贯通,至于是否见过某一个具体传染病可能不成为理解和处理疾病的关键问题。因此我们认为,从学生今后临床工作的实际需要出发,应当大胆地把“传染病学”改为“感染病学”,并对课程设置作出相应的调整。

走出困境的第二步就是教材和课程设置的改革。观念变了,改革的具体问题就容易解决。建设临床医学院有这样一个整体思路:学员尽早深入病房、接触病人,实现边干边学、边学边干的医学教学策略。要大幅度减少课堂授课时间,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员自学和接触临床。但是,“放羊”肯定是不行的,必须有一个引路的过程。据此,我校给各教研室安排了临床前期的总论课程和进入医院后的有限的大班课程。课程内容由各教研室自行商定,但总体方针是少而精,并体现一个“引”字。

传染病学的课程内容如何设置?有人提出把绝大多数经典传染病按发病率高低和所谓重要性分别在总论、大班课、小班课依次排列。这给人“换汤不换药”的感觉,没有改革的实质性动作,不符合临床医学院的教学模式和改革思路。经过激烈讨论和充分酝酿之后,最后形成的课程设计方案不仅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同时也比较符合改革方向。具体思路是:①强调感染病但不排斥经典传染病,因此总论部分以“感染病总论”为题,内容包括经典传染病的共性问题。②以症状为主线讲解感染病学的临床问题,比如发热、出疹、腹泻、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等,是许多病原体感染的共性问题,采取串联的方式讲授,这样做效果会更好,也更贴近临床。③用典型的病例和教员的实践经验去引导学员进入医生的角色,这是最需要的也肯定是最受欢迎的授课方式。④授课的侧重点放在临床表现、鉴别诊断和正确处理上;强调横向联系,启发学员的主动思考;不同的授课方式突出不同的侧重面,例如:临床综合课和大班课侧重于某些重要的系统性疾病的共性及个性问题;大组课侧重于一些常见的、危害较大的感染性疾病;小组课及床边教学则主要是结合临床实际工作,强调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一些少见病则主要由学生自学,教员辅导。⑤对临床少见的症状和体征以多媒体课件来补偿。

我们在2000年本科传染病教学中,在课程设置上作了一次初步尝试,即增设了“发热的鉴别诊断思路”这一课程,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并得到学员极高的评价。本课程获得巨大成功的关键不仅仅在于课堂上教员讲解得如何出色,更重要的是这一教学模式更易被学生接受;更贴近学员们的需要。课后几乎所有学生都希望今后多开类似的课程。他们表示这样的程课才真正是为培养临床医生而开设的,“听完课之后有一种马上就想做医生的冲动”。

我们要高度重视传染病教学,要认真地下一番功夫,并做大量的准备工作和具体工作,才能使传染病学教学真正告别困境。其中,临床上改“传染”为“感染”是最艰难的工作,涉及的问题包括如何取得上级医疗管理部门对传染科转型的正面干预;其他学科对感染病科的理解、认可和支持;原传染病科医师如何提高诊治各种感染性疾病,尤其是疑难感染病的水平;怎样将传染性和非传染性的感染病分病区管理;如何让老百姓和病员了解感染病科在医院中的职能和在什么情况下应该去感染病科就诊,等等。只有在完全理顺或解决这些问题之后,感染科的地位才能得以确立;感染病学也才能在真正意义上取代传染病学。我科更名为感染科已有10余年的历史,其间所遇到的困难和阻力不言而喻,但是我们坚持了下来,实现了科名与内涵的真正统一,形成了目前的局面:除了有肝炎门诊和肠道感染门诊外,还有一个“感染与发热门诊”;病区划分为肝病病区和感染病病区(收治非传染性的感染病);承担院内和部分院外各种难治性感染和长期发热的会诊;主治医师以上者具有独立处理、住院医师能够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处理各种常见内科急、重症的能力。有了这样一个坚实的临床工作基础,我们对感染病学教学模式在今后教学中的顺利运行充满了信心。

某些经典传染病尽管已经少见或罕见,但由于传染病的特殊性,我们还不能不在教学中介绍,采取的方式也只能是纸上谈兵,但我们仍然有可能做得更好。去年,我们教研室为配合教学改革,也为解决缺乏示范病例的困难,用了近一年时间,构建了“感染病症状体征多媒体资料库”。该库通过翻拍、网上下载、现症病人拍照,收集了近600幅各种病原体感染后的症状体征、部分病原体的形态、部分感染病的病理照片等。教员备课时可以根据需要调用库中的任何一幅照片,并做成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中,大多数教员充分利用了这个资料库,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另外,我们还请具有丰富传染病学临床和教学经验的老教授串联地讲解资料库的内容,得到了学员的极高评价。该资料库还获得了学校的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传染病教学论文篇6

【关键词】传染病 流行特征 疫情分析

中图分类号:R1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2-341-02

我国传染病防控形势日趋严峻,以往传染病疫情的控制主要以疾病预防控制部门为主,近年针对医疗机构常常是传染病患者就诊的第一关口,医院在传染病预防与控制上把好第一道关,显得尤为重要。为更好地指导今后的防治工作,现对2007-2009年报告传染病病例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来源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疫情资料来源于某基层医院传染病报告卡和医院网络系统。

1.2疾病分类疾病分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传染病防治法》,按照传播途径分为呼吸道传染病肠道传染病、虫媒及自然疫源性传染病、血源及传播疾病。

1.3 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某基层医院2007-2009年来的疫情状况进行分析。

2结果

2.1 疫情概况 2007-2009年共报告传染病1061例,报告传染病病种均为乙类、丙类和其它类,无甲类传染病报告,无死亡病例报告。其中风疹爆发疫情2起,均发生在学校。辖区内人口52123人。年平均发病率6.78‰。2007-2009年各类传染病发病情况见表1-2。

表1 2007-2009年各类传染病发病情况(例)

2.2传染病发病情况

2.2.1呼吸道传染病3年共报告呼吸道传染病例465例 ,居各类传染病第一位,主要以肺结核、风疹水痘为主。肺结核发病数为168,占呼吸道传染病的36.13%, 2009年发病率最低,仅为23例。

2.2.2肠道传染病3年共报告肠道传染病399例,主要以痢疾和感染性腹泻为主, 占肠道传染病发病率的90.97%。

2.2.3虫媒及自然疫原性传染病3年仅报告1例,为1例血吸虫病例。

2.2.4血源及性传播疾病共报告196例。以病毒性肝炎的报告居首位,2008年淋病报告29例,2009年仅为2例。

2.3爆发疫情2008年爆发两起风疹疫情,均在辖区中学内发生。

3讨论

基层医院作为患者就诊的第一站,起第一道关卡作用,基层医院的传染病防控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对基层医院2007-2009年传染病疫情分析结果显示,基层医院传染病患者仍以呼吸道和肠道传染病为主,占发病总数的91.80%,呼吸道传染病中以肺结核的发病率占首位,流行性腮腺炎和风疹等季节性传染病高发,以人群聚集较多的单位容易造成疫情暴发。血源及性传播疾病,3年共报告196例,以病毒性肝炎为主,仍是基层医院传染病防控的重点,性病和艾滋病也比较常见,基层医院今后应加强性病和艾滋病的监测,通过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教育人们养成良好的健康行为。针对呼吸道传染病发病率居高不下,应进一步加强呼吸道传染病防控。肺结核发病率较高存在原因可能是因为全球基金结核病控制项目全面启动,调动了患者就医的积极性,再加上各级疾控部门主动监测力度加大,使得肺结核病报告病例数增加。肠道传染病还是以季节性传染病感染性腹泻和细菌性痢疾为主,其他烈性传染病如霍乱等均少见,三年仅发生1例,但仍应该重视卫生宣教,增强辖区内居民卫生意识,减少了病从口入的机会,形成良好的饮食和行为习惯,切断传播途径,尽量降低季节性肠道传染病发病的发病率。

学校是人群较密集的场所,因此疫情发生后要及时采取控制措施,以免造成播散[1]。针对辖区内中学发生的两起风疹暴发疫情,建议发生暴发疫情的班级及时采取停课处理,避免扩大疫情传播范围,采取的主要控制措施有及时隔离、治疗患者,对发生疫情单位的内外环境进行消毒,对疫点人群进行健康教育,提倡饭前便后洗手等。学校应加强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减少该类疫情的发生。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工作单独依靠任何一个部门都是无法完成的,需要各部门、社会各界人群的共同合作。医务人员对患者治疗的同时,也应该联合相关部门及早加强预防接种与传染病相关知识宣传教育,对易感人群进行健康教育及行为干预,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注意开窗通风等[2-4],是避免常见呼吸道和肠道传染病疫情暴发的关键。

参考文献

[1]沈纪川,刘,蔡衍珊等. 广州市2003-2007年学校诺如病毒胃肠炎疫情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8,29(11):1018-1019.

[2] 余焱,张一丹,林根芳.综合性医院传染病房医院感染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7,17(5):520-521.

[3] 戈平,郝海燕.综合医院儿科传染病医院感染相关因素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8,18(2):210-211.

传染病教学论文篇7

【关键词】 传染病;患病率;学生

【中图分类号】 R 179 G 478.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9)10-0951-02

为了解高校学生传染病流行情况,笔者对北京林业大学2005年1月-2008年12月在校学生的传染病患病状况进行回顾性调查,为高校建立传染病管理制度和措施提供依据,以提高高校的传染病防控水平。

1 资料来源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传染病资料来源于2005年1月-2008年12月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据学校教务处和研究生院资料统计,2005年1月-2008年12月北京林业大学学生共62 419人,其中男生29 335人,女生33 084人;来自城镇的学生34 421人,农村的学生27 998人。

12 方法 对2005年1月-2008年12月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报告的北京林业大学在校学生传染病患病疾病构成和流行病学特征等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1.3 数据处理 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组间患病率比较应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总体情况 累计报告传染病294例,其中法定传染病127例,包括1例甲类传染病,为霍乱携带者,是为开学肠道检疫时发现;乙类传染病4种88例,分别为肺结核、菌痢、病毒性肝炎和淋病;丙类传染病2种38例,分别是其他感染性腹泻和流行性腮腺炎;非法定传染病1种167例,为水痘。4 a来水痘、肺结核和其他感染性腹泻的患病率均为前3位,其中前2位均为呼吸道传染病,无传染病死亡病例;传染病患病数虽呈下降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5.782,P>0.05)。见表1,2。

3 讨论

高校的传染病防控是学校卫生工作的重点。有资料表明,北京市最常见的侵害学生健康的传染病包括流行性感冒、感染性腹泻、传染性肝炎、麻疹、风疹、水痘、腮腺炎、猩红热、肺结核 等[1]。调查显示,4 a来学生均以呼吸道传染病的患病率最高,其中水痘、肺结核为患病的前2位,与国内的一些报道[2]相似,与重庆医科大学学生传染病病种以甲型肝炎和肺结核最多的报道[3]不一致,且高发季节是第四季度,主要原因是该高校地处北方,冬春季节天气寒冷,宿舍和教室都不能保证开窗通风,空气不流通,具备了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和流行的条件,加上学期即将结束,很多考试集中,学生压力较大,身体抵抗力下降。一旦传染源未被及时发现和隔离,就易引起暴发。调查显示,患病率男生高于女生,农村生源高于城镇生源,这与生活环境、卫生习惯、男生的接触面广感染机会多有关。在年级分布上,以大一和大四的学生患病率较高,这与大一学生刚参加完高考,身体较疲劳,且刚到新的环境,各方面都不适应,以及大四学生学习、就业的压力较大导致身体免疫力下降有关。冬春季节以呼吸道传染病为高发,夏秋季节以肠道传染病高发。如今大学生的性观念已趋于开放[4]。本次调查在2007年出现了2例性病的学生且都发生在大二年级,提示学校卫生工作者要根据不同病种、不同人群、不同季节等传染病患病特点,有针对性地对学校师生开展传染病防控知识的宣传和健康教育,加强性安全知识的教育,使学生养成健康的卫生习惯,提高学生主动发现传染病的能力,达到减少流行环节,切断传播途径的目的。

学校传染病管理制度是学生健康的重要保障[5]。要求学校相关部门应建立规范的传染病防控制度和措施,并认真落实,提高校医的传染病防治水平,积极开展健康教育,使学生能够履行健康行为,身心得到全面发展。

4 参考文献

[1] 张智.学校传染病预防与控制对策.中国学校卫生,2006,27(6):1 005.

[2] 吴秀玲.广西2004-2006年学校传染病疫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中国学校卫生,2007,28(10):951-952.

[3] 赵家平.大学生传染病发病情况的监测与对策.重庆医学,2000,29(9):432-433.

[4] 王成,凌莉,何群.广东省广州市大学生艾滋病知识、态度及行为调查.中国健康教育,2009,25(2):121.

[5] 楼乐平.学校传染病疫情发生的特点及对策.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04,20(6):532-533.

传染病教学论文篇8

在日常的生活中,生病是常有的事情,各种疾病带给我们很多的痛苦。那么幼儿应该怎么预防疾病呢?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大班预防传染病活动方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肯定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班预防传染病活动方案1活动目标:

1、了解流行性传染病的相关知识。

2、能说出并掌握预防传染病的方法。

3、增强自身预防疾病的意识。

活动准备:

1、教学挂图和幼儿用书。

2、每组一张4开白纸,一盒水彩笔。

活动过程:

1、活动导入:观看教学挂图。

教师出示挂图,并提问:小朋友,请你们看一看,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他们怎么了?(幼儿观察并描述)2、活动展开:讨论什么是传染病,常见传染病有哪些。

(1)教师出示挂图,请幼儿按顺序观察图片,教师提问。

教师:医院里那么多小朋友一起打点滴,因为他们得了传染病。你们知道什么是传染病吗?常见的传染病有哪些?(幼儿讨论并回答)(2)教师小结:传染病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它能通过呼吸、身体接触等方式传播病菌。如果有小朋友或者小动物得病,就有可能会传染给其他人,所以叫做传染病。小朋友容易得的传染病有流行性感冒、水痘、腮腺炎、红眼病等。

3、活动展开:阅读幼儿用书,讨论预防传染疾病的方法。

(1)教师:虽然传染病很容易传播,但是,如果能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就能很好地预防传染病。请打开书的第17页,说一说图中的小朋友在做什么。

(2)幼儿自由回答。

(3)教师:小朋友,除了书上面的几种预防传染病的方法,你还知道预防传染病的其他方法吗?(幼儿讨论并回答)4、活动总结:预防传染病的方法。

教师:多吃蔬菜水果,可以提高身体抵抗疾病的能力;勤洗手可以消除病菌;保证充足的睡眠;可以增强免疫力;接种流感疫苗可以预防流感;打喷嚏时要用手或手帕遮起来,避免对着他人打喷嚏;在传染病的多发季节避免去人多的地方;情况严重时需要戴口罩。

5、活动延伸:记录预防传染病的方法。

(1)教师:现在请小朋友把刚才我们讨论的内容,用图或图夹文的方法记录下来,每组呈现3-4种方法。

(2)幼儿绘画,教师巡回指导。

(3)集体分享记录结果,教师将各组的记录展示在黑板上,相同的选取画得较好的粘贴

大班预防传染病活动方案2活动目标:

1、了解传染病的相关知识。

2、能说出并掌握预防传染病的方法。

3、增强自身预防疾病的意识。

活动准备:

幻灯片、白板、胸卡

活动过程:

一、情景活动导入。

1、教师出示幻灯片,并提问:请你们看一看,图上的小朋友是在什么地方?为什么在医院挂吊瓶?

2、活动展开讨论什么是传染病?医生阿姨是怎么说的?

二、了解传染病的传播方式及常见的传染病有哪些?

1、教师组织孩子们讨论传染病的传播方式有哪些?

2、教师小结:传染病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它能通过呼吸、身体接触等方式传播病菌。

如果有小朋友或者小动物得病,就有可能会传染给其他人,所以叫做传染病。

3、教师提问:常见的传染病有哪些?孩子们回答后教师总结小朋友容易得的传染病有流行性感冒、水痘、腮腺炎、红眼病等。

4、教师随便说出一种病请孩子们判断它是否是传染病?加深孩子对传染病的认识和理解。

三、讨论总结传染病的预防方法。

1、教师:虽然传染病很容易传播,但是,如果能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就能很好地预防传染病,那有哪些方法可以预防传染病呢?

2、孩子们讨论后回答传染病的预防方法。

3、出示幻灯片浏览总结预防传染病的方法:多吃蔬菜水果,可以提高身体抵抗疾病的能力;

勤洗手可以消除病菌;保证充足的睡眠;可以增强免疫力;接种流感疫苗可以预防流感;打喷嚏时要用手或手帕遮起来,避免对着他人打喷嚏;在传染病的多发季节避免去人多的地方;情况严重时需要戴口罩。

4、讨论:还有哪些方法可以预防传染病?

四、玩游戏"智力大闯关"巩固所学传染病的相关知识。

每人取一张胸卡戴在胸前,将孩子们分成A、B两组,教师提出问题后抢答,给回答正确的那一组添加一个圆形,最后圆形多的那组就是胜者。

大班预防传染病活动方案3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懂得有关传染病的常识和预防措施。

2、培养幼儿预防传染病,增进健康的意识和行为。

3、了解主要症状,懂得预防和治疗的自我保护意识。

4、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5、初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活动准备:

1、预防传染病的方法。

2、一些有关于传染病的图片。

3、红眼_的故事。

活动过程:

一、以故事引出活动。

师:今天钟老师带来了一个好听的故事,想和小朋友们一起分享,请你们认真听,听完了故事,我还要你们来回答我的小问题呢?

1、教师有表情的讲述故事。

2、讲完故事后提问:

师:故事讲完了,那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情呢?为什么_会的红眼病呢?那为什么_妈妈的眼睛也红了呢?

教师小结:原来_的眼睛进沙子了,他用脏脏的小手去揉眼睛了结果眼睛发炎了,变红了,得了红眼病,红眼病是一种很强的传染病,所以红眼病传染给了妈妈!

3、引导幼儿讨论避免传染病的方法。

师:红眼病会传染给别人,那我们要怎么样预防自己不得红眼病呢?

教师小结:我们要记住不要用脏的小手去揉眼睛,用干净的毛巾去擦。如果得了红眼病,应在家休息,避免和别人接触,等病好了才能上幼儿园。得了红眼病后要及时到医院治疗,点眼药水,用干净的手帕擦眼泪,不到公共场所去。

二、讨论其他的传染病。

1、讨论其他的传染病。

师:刚刚我们说了红眼病,红眼病是一种传染病,那你们还知道哪些传染病呢?为什么会得这样的病呢?

2、讨论该如何去抚养传染病。

师:传染病真是可怕!而且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是存在着传染病,我们所示都可能得传染病!那我们要怎么样预防呢?

(教师播放一些图片,引导幼儿仔细认真观看)

教师小结:我们生活中应该要多通风,勤洗手,不要去人多的地方,要去人多的地方的话,我们也带上一个口罩,我们还要注意自己的卫生。

三、教师总结。结束活动。

大班预防传染病活动方案4活动目标:

1、了解关于手足口病的传播和预防的知识。

2、教育幼儿注意个人及饮食卫生,预防疾病的发生。

3、引导幼儿正确对待手足口病,不恐慌。

4、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5、初步了解预防疾病的方法。

活动重难点:

了解手足口病的传播和预防的措施。

活动准备:

手足口病例图。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小朋友们,每天老师都会给你们量体温、检查小手和嘴巴,谁知道这是为什么?(请幼儿讲述)

二、介绍手足口病的基本知识1、看来小朋友们对手足口病都已经有所了解,那手足口病都有哪些症状呢?(幼儿讨论)得出结论:症状:潜伏期2-5天,往往先出现发烧症状,手掌心、脚掌心出现斑丘疹和口腔粘膜出现疱疹或溃疡,很疼。还会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病重的会并发脑炎、心肌炎、肺炎等,若不及时治疗可危及生命。所以,小朋友不舒服时要赶快告诉老师和大人,及时就医。

2、请幼儿观看手足口病例图片。

(加深幼儿对手足口的认识)3、了解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手足口病病菌是怎么传播的呢?(幼儿讨论)小结: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好发于小儿的传染病,主要通过三条途径传播:一是人群密切接触;二是病人的分泌物、排泄物通过空气传播;三是引用或吃了被病人污染的水、食物。过粪、口传播是主要的传播途径。患儿摸过的玩具、图书;带有病毒的苍蝇叮、爬过的食物我们在接触都会得病。

全年均可有发病,但3-11月份多见,6-8月份为高峰期。这种病传播速度极快,传播。

三、知道预防手足口病的方法。

怎样预防手足口病?(幼儿讨论)

小结:预防措施:

(1)注意保持口腔卫生,饭后漱口。

(2)早上入园洗手,饭前便后要洗手(用肥皂,六步洗手法)、勤剪指甲、勤洗澡。

(3)健康幼儿可口服板蓝根、大青叶等药物。

(4)不去人群拥挤的公共场所。不要经常串门;不要和患病儿童接触。

(5)家长外出回家后,立即让家长洗手、换衣服,防止将病菌带给自己。

(6)饭前用84抹布擦餐桌,不吃生冷食物;夏天少吃冷饮,不喝生水,瓜果洗净削皮,不吃变质的食品。幼儿加强营养,不挑食,注意休息,避免日光暴晒,防止过度疲劳而降低抵抗能力。

(7)保持活动室或家庭环境卫生,经常开窗通风,至少每两小时开窗一次,每次通风半小时以上,垃圾及时清理、消毒。

四、开展比赛活动。

(1)比比谁的小手最干净。

小朋友们都知道了手足口病是怎么回事,也知道了预防手足口病的方法,现在,咱们就来比一比谁洗的小手最干净。以小组为单位洗手,选出洗手最认真的小朋友。

五、结束部分

一起说手足口病儿歌:

你拍一,我拍一,勤洗澡来勤换衣;你拍二,我拍二,开窗通风好习惯;你拍三,我拍三,肥皂洗手把好关;你拍四,我拍四,人多地方我不去;你拍五,我拍五,晒晒毛巾和被褥;你拍六,我拍六,盐水天天来漱口;你拍七,我拍七,生冷食物不要吃;你拍八,我拍八,手足口病赶跑它;你拍九,我拍九,太阳下面扭一扭;你拍十,我拍十,良好习惯要保持。

大班预防传染病活动方案5活动目标

1、了解流行性传染病的相关知识。

2、能说出并掌握预防传染病的方法。

3、增强自身预防疾病的意识。

活动准备

1、教学ppt。

活动过程

1、活动导入:观看教学挂图。

教师出示挂图,并提问:小朋友,请你们看一看,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我们一起进去看看,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他们怎么了?(幼儿观察并描述)

2、活动展开:讨论什么是传染病,常见传染病有哪些。

(1)教师出示挂图,请幼儿按顺序观察图片,教师提问。

教师:天气渐渐暖和了,病菌们也开始出来活动了。医院里那么多小朋友一起打点滴,因为他们得了传染病。你们知道什么是传染病吗?那你们说得到底对不对呢?我们一起来听听医生阿姨是怎么说的?

教师小结:传染病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它能通过呼吸、身体接触等方式传播病菌。如果有小朋友或者小动物得病,就有可能会传染给其他人,所以叫做传染病。

(2)师:传染病是通过什么方式进行传播的?

(3)师:你知道哪些病是传染病吗?昨天老师给你们发了一张调查表,让你们去调查有哪些传染病?它们是怎样传播的?都有哪些症状?现在请小朋友们拿出调查表,谁愿意上前来说说你的调查。(3—4名幼儿讲述)

(4)除了你们做了调查,戎老师也做了调查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调查到的第一个传染病:手足口病 第二个:水痘

刚才我们看到的这两个传染病都是在我们小朋友之间很容易传染的。

还有哪些传染病在春季会传染上的呢?(红眼睛、皮疹、腮腺炎)

3、活动展开:讨论预防传染疾病的方法。

(1)教师:传染病会传播病菌,那你们怕不怕被传染?虽然传染病很容易传播,但是,如果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就能很好的预防传染病。现在请你和旁边的小朋友说一说,你觉得用什么样的方法可以预防传染病?

幼儿讨论、讲述。

(2)教师:看看老师这有一些小朋友,他们是怎样预防传染病的呢?(洗手、多吃水果、充足睡眠、打预防针、戴口罩、不去人多的地方、不朝别人打喷嚏)

(3)教师小结:预防传染病的方法。

上一篇:艺术设计教学论文范文 下一篇:伦理学思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