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产生的原因范文

时间:2023-09-19 17:34:26

传染病产生的原因

传染病产生的原因篇1

1 预防保健

1.1 生活习性与发病的关系

不同种类或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家禽,生活特性各异,抗病能力也不相同。猪是单胃杂食性动物,可广泛利用精料、粗料、青料和各种动物性、矿物性饲料,但对粗纤维消化能力差。猪有择食性,能辨别口味,不耐热,爱清洁,一般大小便有规律,因此,除传染病、中毒病、寄生虫病和营养缺乏症之外,较少患其他疾病。牛和羊是反诌动物,具有大容积瘤胃。喜采食粗料如秸秆、果壳、枝叶等饲料,并能通过瘤胃中的微生物利用食物中的非蛋白氮合成氨基酸和蛋白质供自身生命活动的需要,不耐热。因此,除传染病、寄生虫病和中毒病之外,牛、羊较易患消化系统疾病,特别是前胃性疾病。

幼年动物因其各器官功能发育尚不健全,特别是体温调节功能和免疫功能不健全;妊娠母畜,特别是妊娠后期,胎儿迅速发育,营养需要剧增,母体各器官生命负担较大,因此幼年家畜和妊娠家畜抗病力较弱,容易发生多种疾病,且患病后病情较重,死亡率较高,对饲料、饮水和饲养管理要求很高。

1.2 合理控制环境

家畜生活的畜舍小气候环境对家畜健康和家畜疾病,特别是家畜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发生产生重要影响本文由收集整理,因此,为家畜创造适宜的畜舍小气候环境和良好的群居环境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影响家畜健康的主要环境因素有:

1.2.1 温度:过冷过热都不利于家畜的生长发育和健康,容易出现生长停滞、体重减轻、泌乳下降等,过热时还可以出现热射病和日射病;低温时出现感冒、肠胃炎、风湿病、关节炎等。因此,夏天应采取搭阴凉棚、设浅水池、泼洒凉水、淋水、供给充足饮水、多喂青饲料、加强畜舍通风等措施;冬天注意防寒保暖,保持干燥,并增加一些高能量饲料,增加热能。

1.2.2 湿度:空气湿度以40%~75%为宜。当气温适宜时,湿度高一点或低一点对家畜影响不大,但湿度过高有利于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滋生,易患介癣、湿疹等皮肤病;低温高湿则易发生关节炎、肠炎、痢疾等;湿度过低易患皮肤病和呼吸道疾病。因此在湿度太高时应加强通风,保持地面干燥;湿度太低时,采取向地面洒水、向空气中喷雾等办法来调节空气中湿度。

1.2.3 空气新鲜度:畜舍空气污浊,有害气体(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硫化氢、氨气等)、尘埃、微生物含量过高将影响家畜健康,防范措施有以下几个方面:

a、合理选择场址和规划场地布局,合理设计畜舍。

b、正确通风,通风在任何时候都是必要的,应按不同家畜要求进行合理通风。

c、及时清理粪便,保证排水系统畅通,防止粪便淤积舍内。

d、严禁在生产区内堆粪便污物,乱扔畜尸。

e、在清扫畜舍前洒水,不要在舍内抖落干草、尘土。

1.3 科学配料和饮水

饲料和饮水是直接参与家畜机体新陈代谢活动的生命物质,其品质好坏、数量多少都直接影响着家畜健康。饲料易霉烂变质,尤其在阴雨高温季节,配合饲料或饲料原料如玉米、豆饼、麦麸等。都容易发霉变质;有的青绿饲料放时间过长,温度太高,或部分地区农户习惯文火煮潲,产生大量的亚硝酸盐毒物;有的饲料被一些致病微生物污染,如鱼粉加工保存不当,容易被大肠秆菌、沙门菌、克雷勃菌等污染;有的配合饲料质量太差,各营养成分不平衡,一些必须营养成分太低;或者饲料与农药、其他有毒物一起存放,受到污染;某些饲料原料如菜籽、棉籽饼等本身含有有毒成分,未作脱毒处理,直接饲喂。若使用上述饲料喂养家畜都会引起家畜发病,造成损失,应努力避免。必须选用未腐败、霉变或没有受到毒物、病原微生物污染的饲料原料,按照家畜在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对营养物质的需要,将各饲料原料通过加工和科学配方,配制成营养全面的全价饲料,才能既提高饲料转化率,又保护家畜健康,从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饲料效益。

饮水污秽,被一些病原微生物(如病原菌、病毒原虫等)、寄生虫(或虫卵)、有毒物质(如农药、化学毒物、重金属盐类、氟、硒过量等)污染,或饮水中某些微量元素显著缺乏(如碘、硒、氟、铁、钴等)有没有从饲料中得到补充时,也会引起家畜患病,因此必须选用经消毒处理、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自来水回检验合格的深井矿泉水供养殖场生产用。

1.4 加强饲养管理

饲养管理要根据家畜处于不同的发育阶段和生理状态,是否妊娠、泌乳、役用以及季节特点而区别对待。

1.4.1 幼畜饲养管理 幼畜的体温调节、消化功能都不健全,要特别注意防暑、防寒,饲料应易消化,营养丰富,注意卫生,在生长发育过程只要适时调教,防止争食、咬斗。分栏分圈,肉猪要及时断尾。初生幼畜应保证及时吮食到初乳,一般在出生后2~4小时内哺食初乳。

1.4.2 妊娠母畜饲养管理 由于胎儿发育的需要,妊娠母畜对营养需要剧增,因此应选用优质的适应妊娠阶段的全价饲料饲喂;确保饮水,场地平坦,环境安静,防止剧烈驱赶;分圈饲养,防止争斗跌摔,注意防暑防寒。

1.4.3 泌乳畜的饲养管理 由于乳汁中带走大量营养成分,因此必须根据泌乳畜产奶质量的高低及时调整蛋白质和能量饲料以及微量元素比重,使用泌乳期的专用全价饲料,并注意防暑和加强休息。做好畜舍畜床的清扫和挤乳器消毒,确保乳房和乳头卫生,有效防止乳房炎的发生。

1.4.4 高温和寒冷季节的饲养管理 夏季应提供充足、清凉的饮水,气温高时用水冲圈,或向空中洒水,向畜体淋水,在早晚进行喂饲。提高饲料营养浓度,减少粗纤维含量,减少饲养密度,增加通风。冬季气温很低时饮用温水,适当增加饲料和提高饲养密度,在保证空气清洁度的情况下尽量减少通风。

2 传染病的预防

2.1 传染病的概念

转贴于

病原微生物侵入动物机体,并在一定的部位定居、生长繁殖,从而引起机体一系列的病理反应,这个过程称为感染。在生物进化过程中,为了自卫,动物形成了各种防御功能,以对抗病原微生物的入侵,只有当病原微生物具有相当的毒力和数量,而机体的抵抗力相对较弱时,动物机体才在临床上表现一定的症状,这种状态称为显性感染;当病原微生物在动物机体某一部位定居,虽然能生长繁殖,但不能呈现任何症状,这种状态称为隐性感染,处于这种状态下的动物机体称为带菌者。

病原微生物进入动物机体过程中不一定引起感染,在多种情况下,动物体的身体条件不适合侵入的病原微生物生长繁殖,或能迅速动员防御力量将该入侵的生物体消灭,这就是抗感染免疫;动物如果对某一病原微生物没有免疫力(即没有抵抗力)称为有易感染性,如猪对猪瘟病毒有易感染性,感染后能发生猪瘟,而牛则有抵抗力,不发病。

由病原微生物入侵引起,表现一定的潜伏期和临床特征,并具有传染性的疾病称为称为传染病。传染病的共同特性是:

1.具有致病的病原微生物:传染病是由病原微生物与动物机体相互作用所引起的,每一种传染病都有其特定的特定的致病性微生物存在,例如有结核秆菌感染,动物才会发生结核病。

2.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从传染病病畜体内排出的病原微生物,侵入另一有易感染性的健康畜体内,能引起同样症状的疾病。当条件适宜时,某一地区易感畜群可能有许多动物,甚至全部感染发病。

3.被感染的机体发生特异性反应:由于病原微生物的抗原刺激作用,机体发生免疫生物学的改变,产生特异性抗体和变态反应,这种改变可通过特异的免疫学方法检查出来。

4.耐过动物能获得特异性免疫:在一定时间内,甚至终身不再感染这种传染病。

2.2 传染病流行三要素

家畜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就是从家畜个体感染发病发展到家畜群体发病的过程,也就是传染病在畜群中发生和发展的过程。传染病在畜群中流行,必须具备三个相互连接的基本环节,即传染源、传播途径及易感动物。采取适当的防疫措施来消除或切断三个基本环节的相互联系,即可使疫病不再继续传染。

2.2.1 传染源 即传染来源,指某种传染病的病原体在其中寄居、生长、繁殖,并排出体外的动物机体,即受感染的动物,包括传染病病畜和带菌(毒)动物。

2.2.2 传播途径 病原体由传染源排出后,经一定的方式再侵入其他易感动物,所经的途径称传播途径,通常有直接接触和间接接触两种。

2.2.2.1 直接传播接触。在没有任何外界因素参与下,病原体通过被感染动物与易感动物直接接触(交配、舐咬等)而引起的传播方式,如狂犬病的传播。

2.2.2.2 间接接触传播。在外界环境因素的参与下,病原体通过传播媒介使易感动物发生传染的方式。大多数传染病,如口蹄疫、猪瘟、鸡新城疫等都以间接接触为主要传播方式,间接接触传播媒介主要有空气(飞沫、尘埃)、饲料、饮水、土壤、动物、人、用具等。

2.2.3 易感性 畜群中易感个体所占比例和易感性高低,直接影响到传染病是否能造成流行及疾病的严重程度。畜群的易感性除了受畜体的遗传特性以及气候、饲料、饲养管理等外界因素影响外,还主要受特异性免疫状态的影响,即在某些疾病流行时,畜群易感性高的个体易于死亡,余下的家畜耐过或无临床症状,却获得特异性免疫力;或者通过特异性的疫苗免疫,使相应传染病难在这种畜群中流行。在某种疾病的疫区,选用这种疫病的生物疫苗对易感动物进行免疫接种,目的就是降低这些易感动物的易患性,增强对这种疾病的抵抗力,从而遏止这种疫病的流行。

2.3 传染病的一般防治方法

2.3.1 坚持预防为主,强化兽医卫生管理

2.3.1.1 制定兽医卫生防疫规程。规模养殖场必须把防疫和兽医卫生工作作为一切工作的核心,要建立一套严格而切实可行的防疫规程和制度,做到规范化、制度化,使之成为养殖场全体人员的行动准则。

2.3.1.2 坚持自繁自养。实践证明,引种调种是疫病传人的重要途径。为了有效防止疫病传播,应建立本场的供种体系。坚持不从外地、外场引种,如果确因品种改良需要从外地、外场引种,必须对引种地做好充分的疫情调查,种畜调入后要隔离观察一段时间,确系健康畜后方可合群饲养,否则要坚决予以淘汰。

2.3.1.3 定期进行杀虫、灭鼠。昆虫、鼠类等野生动物在许多疾病的传播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促进作用,在生产区定期进行杀虫和灭鼠,对于控制一些传染病的传播,消除病原体有关键性作用。

2.3.1.4 做好粪尿和病死畜尸体无害化处理。粪尿和病死畜尸体常常含有大量的病原体,且能直接污染畜舍、饮水、空气,造成蚊蝇滋生,对搞好兽医卫生极其有害。粪便通常采用堆积发酵的办法进行无害化处理,病死畜尸体则根据疾病性质不同采用深埋、高温、烧毁等办法。

2.3.2 消毒 消毒是指采用物理、化学或生物学的方法,杀灭外界环境和物体上的病原微生物,主要是指将传播媒介上的病原微生物杀灭或消除,使传播媒介无害化。常见的物理方法有:机械清扫、热力消毒、紫外线消毒等;化学方法是用化学药品杀死物体上的病原微生物,这种化学药品叫作消毒剂,常见的消毒剂有:乙醇、漂白粉、消毒威、菌毒灭等等。

动物传染病是严重威胁养殖业发展的要敌,它可以引起大批动物患病和死亡,也可引起动物生产性能下降,降低饲料转化率,大大增加生产成本,造成巨大经济损失。要控制动物传染病,必须解决好三个环节的问题:控制和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减少易感动物。消毒从前两个环节入手,使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大大减少,并防止病原微生物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一个地方,是动物防疫实际中最常用的防疫措施。

传染病产生的原因篇2

原因1:病原体在不断“变”

病原体为了适应环境的变化,可以在短时间“拿来”(获得)或“扔掉”(缺失)大片段的基因,使其发生质的“飞跃”,产生许多新的突变株,成为新的病原体,同时获得对抗生素、抗病毒药物的耐药性,提高产生毒素的能力等,还可以增强生命力、致病力或感染人类的能力,由弱毒株变为强毒株。

原因2:从动物“搬家”到人体

动物中的病原体不但会“变”,而且还会“搬家”。

动物是人类新传染病的重要和潜在的重要来源。许多原来存在于动物体内只感染动物的病原体,在一定条件下改变了原来的宿主,获得了感染人的能力。由于人类捕杀野生动物、砍伐森林等活动,使得一些野生动物被迫离开栖息地;人类到林区旅游、饲养宠物等,也可以使人有机会接触某些动物。因此,一些本来在动物间传播的病原体,“搬”到人体内定居,引起了人类的疾病。

原因3:温度升高促进媒介昆虫滋生

洪水、干旱、水生态系统变化等带来的温室效应使全球气候变暖,影响传染病的流行。从虫媒传染病来看,温度升高有利于媒介昆虫的滋生繁殖、提早出蛰,提前形成密度高峰,并使体内病原体毒力增强,致病力增高,不但出现明显季节性发病高峰提早,也导致发病率增高、流行季节延长的趋势。西尼罗病毒暴发流行,就与当年夏天持续高温降雨、蚊子滋生迅速有关。

原因4:空调冰箱助微生物繁殖

人类在享受现代生活的同时,某些病原微生物也在借助家用电器繁殖。例如:中央空调可造成嗜肺军团菌的传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可在冰箱中生存很长时间,极易引起食源性疾病。

原因5:抗菌药发展慢于病原体发现

输血及血制品、器官移植等,可增加经血传播疾病感染的危险。近30年来,新的病原微生物发现了40多种,但抗菌药物的发展速度大大慢于病原体的发现。疫苗的研究更是困难,可用疫苗控制的传染病仅20余种,而且全球大部分国家和地区的常规疫苗接种率不能达到100%。

原因6:免疫受损人群加大感染机会

由于艾滋病的流行、人口老龄化、器官移植及免疫抑制剂的使用等因素,使得免疫功能下降或受损的人群增多,这些人容易感染某种病原微生物而患传染病。不良、静脉吸毒,也容易造成性传播和血传播性传染病的流行。

原因7:食品安全影响传染病流行

现在食物供应全球化,食品包装、食品加工等也可以影响传染病的流行。一些国家或地区的食品常由几个大公司集中供应,如果其中某一种食品被污染,就可能会使成千上万的人同时感染某种病原微生物。

原因8:老病原体不肯“离去”

老的病原体会对人类抗菌药物产生耐药性,继续“待”在人间。如结核杆菌耐药,导致最近十几年来全球结核病发病率明显增加。它们还会从老流行地区“搬”到新的流行区,如原在非洲坦桑尼亚流行的基孔肯雅热近几年来“搬”到东南亚,引发了大流行。

传染病产生的原因篇3

1范围

本预案规定了病毒感染疫情事件的响应和处置程序。

适用于本项目所属施工、生活、办公区域传染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突发事件的现场应急处置和应急救援工作。

2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本预案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以人为本,善待生命”的原则,以突发事件的预测、预防为重点,已对危急事件过程处理的快捷准确为目标,统一指挥、分级负责,一旦发生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能以最快的速度、最大的效能,有序地实施救援,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把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和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

3事件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3.1危险源辨识

3.1.1所在地区突发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职工被传染。

3.1.2职工出差途中感染传染病,潜伏期未发现,上班后带来传染病源。

3.1.3外来人员带来传染病源。

3.2事件的特性

3.2.1传染病特性

3.2.1.1传染病是常见病、多发病,是由病原体引起,并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染的疾病,有的可导致后遗症、残疾或死亡。

3.2.1.2根据各种传染病的传染性强弱、传播途径难易、传播速度的快慢、人群易感范围等因素将传染病分为甲、乙、丙三类。

3.2.1.3甲类传染病是指鼠疫、霍乱。

3.2.1.4乙类传染病是指病毒性肝炎、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艾滋病、淋病、梅毒、脊髓灰质炎、麻疹、百日咳、白喉、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猩红热、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钩端螺旋体病、布鲁氏菌病、炭疽、肺结核、传染性非典型性胪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流行性乙型脑炎等。

3.2.1.5丙类传染病是指血吸虫病、丝虫病、包虫病、麻风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新生儿破伤风、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除霍乱、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

3.2.2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特性

3.2.2.1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是指一定时间内(通常是指2周内)在企业区域内同时或者相继出现3例及以上相同临床表现,经县级及以上医院组织专家会诊,不能诊断或解释病因,有重症病例或死亡病例发生的疾病。

3.2.2.2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具有临床表现相似性、发病人群聚集性、流行病学关联性、健康损害严重性的特点。这类疾病可能是传染病(包括新发传染病)、中毒或其他未知因素引起的疾病。

3.3事件类型及后果

3.3.1重大疫情

3.3.1.1传染病事件:发生鼠疫病例、霍乱大规模暴发、乙类或丙类传染病流行以及鼠疫、霍乱、炭疽、天花、肉毒杆菌毒素等生物因子污染事件。

3.3.1.2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在一定时间内,发生涉及两个及以上省份的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并有扩散趋势;或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相应级别的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

3.3.2较大疫情

3.3.2.1传染病事件:发生腺鼠疫病例;发生霍乱小规模暴发疫情(5例及以上):发生新出现的传染病有集中发病趋势的疫情(3例及以上);发生乙类传染病较大规模暴发疫情,即在局部范围内,在疾病最长潜伏期內发生出血热5例、伤寒、副伤寒10例、急性病毒性肝炎20例、痢疾30例、其他乙类传染病30例及以上;发生丙类传染病局部流行倾向。

3.3.2.2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一定时间内,在一个省多个县(市)发生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或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相应级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

3.3.3一般疫情

3.3.3.1传染病事件:发生霍乱散发病例、带菌者;发生新出现的传染病确诊病人;发生乙类、丙类传染病小规模暴发疫情,即在局部范围内,在该疾病的最长潜伏期发生急性病毒性肝炎、伤寒、副伤寒5例及以上、痢疾或其他乙类、丙类传染病10例及以上。

3.3.3.2群体性不明原因疫病事件:一定时间内,在企业内发生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或由地市级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相应级别的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

3.3.4后果

染病主要通过水与食物传播、空气飞沫传播、虫媒传播、接触传播,突发的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可能或严重影响员健康或企业生产等,严重时会危及员工生命安全或造成企业不稳定和发展,需要紧急采取措施。

3.4事件可能发生的区域、地点

项目内施工、办公、生活区域。

3.5时间可能发生的季节

一年四季都有可能,但在春夏交季、秋季发生的可能性比较高。

4事件分级

4.1重大事件:当公司内职工和家属10人以上发生传染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并有扩散趋势。

4.2较大事件;当公司内职工和家属5人以上10人以下发生传染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并有扩散趋势。

4.3一般事件:当公司内职工和家属3从以上5人以下发生传染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并有扩散趋势。

5应急指挥机构及职责

5.1应急指挥机构

5.1.1应急指挥部

公司成立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应急指挥部,总指挥由总经理担任,副总指挥由分管副总经理担任,成员由公司各单位、机关各部门等相关人员组成。具体组成人员名单和联系方式每年根据机构调整和人员变动情况,调整后以公司文件形式。

5.1.2应急救援日常管理办公室

应急救援日常管理办公室设在公司办公室,负责本预案的执行与日常管理工作。

5.2职责

5.2.1应急指挥部职责

5.2.1.1根据事件的实际情况、发展特点确定是否启动预案响应。

5.2.1.2预案响应启动后的统一领导指挥

5.2.1.3应急响应期间,负责与地方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的应急指构联系,协调应急救援工作。

5.2.1.4根据预案启动后的处理情况决定结束应急处置。

5.2.1.5组织事故调查,总结应急救援经验教训。

5.2.2办公室职责

5.2.2.1接受应急指挥部的领导,负责本预案的归口管理。

5.2.2.2负责传染病疫情及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的总体协调。

5.2.2.3负责外部医疗的联系,配合当地卫生部门的调查取证。

5.2.2.4负责应急物资和防护用品的配备。

5.2.2.5组织相关部门对外来人员及时进行摸底排查,及时发现疫情的苗头,同时做好卫生监督工作。

5.2.2.6对疫情来源、可能的传播途径及范围进行深入详细的调查,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向应急指挥部或上级防疫部门、疾病控制中心报告。

5.2.2.7负责后勤保障,对需观察隔离的员工设置专门的隔离区并提供必要的生活保障。

5.2.2.8食堂采买要避开病毒源,保证食品的安全性。

5.2.2.9负责对住宿部区域的员工进行监督检查。

5.2.2.10负责与相关部门的联系工作、应急时的车辆调用、救护车的日常维护保养,确保及时有效出车。

5.2.3物资供应部职责

5.2.3.1保障疫情发生时公司日常生产的必要物资供应。

5.2.3.2负责救治病人必须药品的采购临时隔离点消毒药品和器械及有关防护物资的采购。

5.2.4安全部职责

5.2.4.1负责厂区、住宿部各出入口及隔离观察区的警戒工作,在隔离区处设置明显警戒标志。

5.2.4.2对非本公司人员如外包部门人员进出公司厂区或住宿部要严格把关和检查。

5.2.4.3专人负责公司门口的监测设备如红外线温度仪等。

5.2.4.4监督各级人员、各部门在疫情时按预案进行工作;发现预案存在不足,督促修编。

5.2.5财务部职责

及时落实资金,满足日常预防和疫情发生时的需要。

监督各级人员、各部门在疫情时按预案进行工作;发现预案存在不足、督促修编。

5.2.6其他部门职责

其他相关部门根据应急指挥部命令,做好应急配合工作。

6预防与预警

6.1预防

6.1.1员工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饮食卫生、均衡,适量运动、注意休息,生活、办公场所应经常通风换气,保持生活、工作场所干净,勤洗手、勤晒衣服和被褥,传染病高发季节和传染病流行及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爆发期间取消一切娱乐性活动,尽量避免前往空气流通不畅、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

6.1.2办公室负责对传染病疫情和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预防的宣传报道。使广大员工能及时了解预防知识。

6.1.3当地发生大面积传染病疫情和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疫情期间,尽可能减少各种会议、集会,尽可能不要安排员工前往传染病和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发生地出差。

6.1.4当地发生大面积传染病疫情和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疫情期间,对公司内人员密集场所安排消毒。

6.1.5社会上发生传染病疫情和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严格控制外来人员进入厂区,尤其要防备疫情发生地区人员进入厂区,必要时可配备相应的检测设备进行检查。

6.1.6有条件时,在传染病流行季节前进行传染病疫苗接种。

6.1.7对来自疫区的人员(本企业出差、学习的工作人员及其家属子幻)中有可能接触传染病源的入员进行监测,必要时对接触病人或可疑病人进行隔离和医学观察,每天进行1-2次常规检查,直到有效隔离期满后解除隔离,并对其它有可能造成重大传染性疾病传播的途经、经过路线、接触人员的范围,向应急指挥部领导小组汇报。

6.2风险监测

6.2.1风险监测的责任部门传染病疫情事件和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由办公室负责与当地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联系,及时获取疫情信息。

6.2.2风险监測的方法和信息收集渠道办公室负责搜集、整理、及监控疫情发展情况,组织汇总各部门人员身体异常情况日报表,对所有可能存在疫情的区域,联系医疗部门给予指导或彻底消毒,并对易感染人群,特别是发热病人给予及时监控及甄别。

6.2.3风险监测所获得信息的报告程序当发现传染病疫情和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突发事件时,发现人或病人所在部门应立即将发生的情况(包括时间、地点、症状、人员数量等)报告应急救援日常管理办公室。应急救援日常管理办公室负责按照规定要求上报上级各相关单位。

6.3预警与预警行动

6.3.1预警程序

6.3.1.1发现传染病疑似病例后,疑似病例所在部门立即向应急救援日常管理办公室人员汇报,各部门每天定时向应急救援日常管理办室汇报本部门疫情情况,(是否有发热病人或疫情接触情况),如出现疑似病人由办公室联系医院进行甄别和处置。

6.3.1.2应急救援日常管理办公室根据疑似病例、是否有发热病人或疫情接触情况综合分析判断,问应急指挥部汇报,预警通报,通知各部门作好应急准备。

6.3.2预警后的应对程序和措施

6.3.2.1发生传染病或疑似病例后,实施24小时值班制度,在上级防疫部门专家的指导下对疑似病人及时进行甄别、抢救和转运,并予以有效隔离,同时向上级疾病控制部门进行报告,根据当地政府有关规定,统一专人专车转运至定点治疗医院进行进一步确诊、医学观察及治疗处理。

6.3.2.2制作表格分发到各部门,组织人员对各部门人员的体温进行监测,发现疑似病例及时采取措施。

6.3.2.3应急救援日常管理办公室及时将疑似病人医学观察及治疗处理情况向应急指挥部领导报告。

6.3.2.4应急救援日常管理办公室组织相关部门对外来人员及时进行摸底排查,尽早发现疫情的苗头,及时向应急指挥部领导报告,同时做好厂区的卫生监督工作。

6.4预警结束

疑似病人经医学观察排除传染病例,或疑似病人经治疗处理后确认康复,厂区及住宿部经过一段时间后无新的病例出现,应急指挥部根据情况,综合分析判断后预警结束通报。

7.信息报告

7.1公司24小时应急值班电话

7.2当员工发现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时,应立即报告部门负责人。报告内容包括:时间、地点、症状、人员数量等。

7.3部门负贲人接报告后,立即报告公司应急救援日常管理办公室。

7.4应急救援日常管理办公室应立即向应急救援指挥部领导报告,并根据应急指挥部意见,通知应急指挥部其他人员。

7.5经公司应急指挥部同意,应急救援日常管理办公室向属地疾病防控制中心等地方卫生部门报告。

7.6突发事件发生后,应急救援指挥部应立即用电话、传真或电子邮件上报集团公司应急办公室,报告时间最迟不得超过1小时。

8应急响应

8.1响应分级

8.1.1发生一般事件,应急救援日常管理办公室负责人作为响应责任人,并联动各部门共同响应的为二级响应。

8.1.2发生重大、较大事件,应急指挥部立即命令启动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应急预案”,利用公司所有有关部门及一切资源外共同响应外,还需要社会相关应急救援机构参与救援的事件为一级响应。

8.2响应程序

8.2.1应急救援日常管理办公室接到发现突发事件报告,根据事件的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判断应急响级别。

8.2.2二级响应:应急救援日常管理办公室负责人作为响应责任人,马上到现场确定情况,情况属实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响应,并马上确定病患是否已经送至医院就医,通知安全部对密切接触病患的人员进行隔离,并联动其他各部门,密切关注事件的发展趋势,做好公司日常生产工作,并根据事态的发展确定是否启动应一级响应。

8.2.3一级响应:应急救援日常管理办公室应立即向应急指挥部领导报告。应急指挥部总指挥接报告后,立即对现场情况进行确认,命令启动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应急预案,通知应急指挥部所有人员参加应急处理会议。公司各相关部门同时联动,物资供应部确保公司正常生产物资的供应和临时急救药品等物资的采购;确保采买的安全性和被隔离员工的正常生活配给;应急救援日常管理办公室负责总调度,在应急指挥部的指择下及时、准确向属地疾病预防控制心等地方卫生部门报告疫情情况.以及必要时第一时间向外部应急救援机构寻求救援。

8.3应急处置

8.3.1应急处置要点

8.3.1.1发现人应尽可能避免与患者直接接触或近距离接触,并离开患者生活、工作的房间或办公室等场所。在现场附近把守,防止人员进出,等待公司应急组织其他人员的到来。

8.3.1.2发现人和其他人员不得接触患者碰触或使用的一切物品。传染病及疑似传染病或不明原因疾病人员当天活动的室内场所及接触过的物品、食物等,经应急指挥部同意行政事务中心通知安全部先行隔离,为医疗机构人员调查取证保存原始材料。未经应急指挥部同意,不得解除隔离。

8.3.1.3考虑发现人有被传染的可能,在公司应急组织机构人员到达后,发现人简要汇报相关情况,并根据应急指挥部安排,执行预防传染他人的隔离措施。

8.3.1.4应急处置过程中,其他人员应尽可能避免与患者直接接触或近距离接触,不得在未采取防护措施的情况下进入患者发病地点,以防传染

8.3.1.5发现疫情部门应做好人员情绪稳定工作,同时做好生产人员安排,确保生产的正常进行。

8.3.1.6应急救援日常管理办公室人员带好防护用具,做好自我保护工作,对所发现的疑似病人,按有关规定及时与上级有关部门进行联系或在专家的指导下进行诊断、治疗和转运。转运时要用医疗机构的专车将病人转送到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医疗机构进行救治,并将发病情况,诊断或疑似诊断(病历)向收治医院详细介绍,帮助收治医院在最短时间内明确诊断,及时治疗。

8.3.1.7办公室根据医疗机构意见,安排人员选择合适的药品,对发生确诊或可疑病人的疫区、空间、交通工具、病人接触过呕吐物、排泄物,进行有效消毒;对不宜使用化学消杀药品消毒的物品,采取其它有效的消杀方法;对价值不大的污染物,采用在指定地点彻底焚烧,深度掩埋(2米以下),防止二次传播。联系地方疾病控制中心等相关防疫部门对感染区域及公司其他部门进行消毒。

8.3.1.8办公室配合上级防疫部门调查、登记病人或者疑似病人的密切接触史;对密切接触者按照有关规定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根据情况采取集中隔离或者分散隔离的方法进行医学观察。

8.3.1.9办公室征求专业医疗机构人员确认与传染病及疑似传染病或不明原因疾病人员有过触的人员是否需要采取进一步的检查、观察、隔离措施,并报告公应急指挥部。

8.3.1.10办公室对需观察隔离的员工设置专门的隔离区,负责安排好被隔离人员的生活必需品的配给。采买要避开病毒源,保证食品的安全性。

8.3.1.11安全部布置安排好人力,做好公司各出入口及隔离观察区的警戒工作,隔离区处设置明显警戒标志。

8.3.1.12安全部对非本公司人员因特殊原因需要进入公司的如外包部门人员等,要严格把关和检查,并经应急指挥部领导同意或领导授权的人同意后,方可允许其进入公司。

8.3.1.13预案需要启动后要在公司门口设置专门的监测设备如红外线温度仪等,安全部派专人负责进出人员安全。

8.3.2其他处置措施

8.3.2.1各级领导要充分考虑发生传染病疫情及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期间可能带来的人手紧缺问题,合理调配人力资源,保证公司正常的生活、工作秩序。各级健康人员要在不被传染的情况下坚守本职岗位,使生产、生活正常进行。

8.3.2.2禁止非本单位人员乘坐本公司车辆随时对公司属车辆进

行消毒。根据需要派出专用车辆参加救援工作。

8.3.2.3对传染病的疫情来源、可能的传播途径及范围进行深入详细的调查。

8.3.2.4按国家或当地政府的统一口径,在应急指挥部的领导下及时做好宣传工作,及时公布本次发生疾病的传播方式,传播规律,有效的预防方法,如何正确对待,使广大职工进一步了疾病的预防知识。以消除职工、群众的恐惧心理,稳定职工情绪保证企业的正常生产秩序和群众的正常生活秩序。

8.3.2.5各部门应抽调人力做好患者亲友的接待、安抚工作。

8.3.2.6各部门接到应急反应的通知后,应按各自的职责对突发事件进行处理。按照规定表格内容对所属人员的体温等进行监测,及时发现疑似病例,及时上报。组织排查与传染病及疑似传染病或不明原因疾病人员有过接触的人员,并告知当事人暂时不要与其他人员接触,并自行限制活动范围。

8.3.2.7当传染病疫情暴发,虽采取措施但不能有效控制时,为保证生产有序进行,对部分健康的运行、检修和管理岗位人员进行集中居住,统一食宿,减少外界接触,以保障上述人员不被感染。

8.4应急结束

隔离时间段内,已隔离病录物得到有效治疗,患者生活、工作场所已消毒:且未发生新增疑病例及确诊病例时,由应急救援日常管理机构负责人报告急救援指挥部。应急指挥部根据上级统一部署,由总指挥或总指挥授权宜布“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应急预案”结束。

9后期处置

9.1“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应急预案结束后,按照把事故损失和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的原则,及时做好生产、生活恢复工作。

9.2财务部负责牵头核算救灾发生的费用及后期保险和理赔等工作。

9.3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调查组必须实事求是,尊重科学,按照“四不放过"原则,及时、准确查明传染病疫情的原因,深刻吸取事故教训,制定防范措施,落实责任制,防止类似事件发生。

9.4应急救援日常管理办公室负责收集、整理应急救援工作记录方案、文件等资料,组织各部门对应急救援过程和应急救援保障等工作进行总结和评估,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并将总结评估报告报上级主管部门。

10应急保障

10.1应急队伍

公司安全部应急期间履行警戒任务,并根据应急指挥部命令,执行其他应急任务。

10.2应急物资与装备

应急救援日常管理办公室組织储备适量的应急防护设施,如防护手套、口罩、消毒液、红外线温度仪等。公司车辆,应急期间优先保障应急需要。

10.3通信与信息

公司通讯联络通过固定电话、手机方式进行。

10.4经费

传染病产生的原因篇4

关键词:猪瘟;传染病;防治

中图分类号:S858.28 文献标识码:A

猪的病原微生物传播途径主要由病猪呼吸道传播。病原体随着病猪咳嗽、打喷嚏的飞沫以及呼气排出体外。健康猪吸进这些病原体后引起传染,很多病原体都是随着猪的吃食、饮水和拱土等进入体内。另外,当进行生猪买卖时、运输过程中、对尸体处理不恰当、猪肉的卫生方面检验不合格、动物等都能够间接的作为猪瘟的感染媒介,会直接的造成猪瘟的发生。之后再通过胎盘传染给小猪仔,在整个过程中对防治方面也会有棘手的问题。

生猪的主要传染病种类有:猪瘟、口蹄疫、猪丹毒、猪肺疫、子猪大肠杆菌病等。本文对最常见的猪瘟传染病症状进行阐述。

1 猪瘟的流行特点及症状

1.1猪瘟 顾名思义就是由1种高度传染的病毒引起的,任何时间、任何年龄和任何品种的猪群都会被感染,一旦感染药物治疗是无效的。

1.2在急性病 猪身上一般会出现高温现象、没有精神、卧在地上酣睡、身体怕冷、全身无力、走路不稳、厌食、爱饮冷水,之后产生腹泻、排便恶臭等。到感染病症后期时,全身皮肤出现血斑点。病程最长持续1个月以上,最后会衰竭而死。

2 猪瘟的防治

2.1 加强免疫

在常发地区或受威胁地区,种母猪在配种前或配种后免疫1次;子猪于20~25日龄首免,50~60日龄二免。在控制区,种母猪于配种前或配种后免疫1次;种公猪于春、秋两季各免疫1次;子猪断奶后免疫1次。

2.2 提高对于饲料和环境卫生的管理

首先是对饲料的科学管理,以此来提升猪群本身的机体免疫力,要健全养猪场的各项环境卫生制度。另外还要建立好相关的防疫制度,必须严格的按照各项规定进行饲养,要定期的对猪群进行全方位系统的检查。

2.3 加强检疫

检疫是预防猪瘟非常关键的1个环节,是指对猪进行各种能够被传染病菌的检查。这样就可以提前发现疾病,并及时的做出应急措施,避免疫病的传播。因此,检疫最终的目标是监督兽医的工作和及时的防止传染病菌的转移。

2.4 要对猪场进行定期消毒

猪瘟传染病在1a四季中均可发生,但是冬、春两季是高发期,所以建议在这两个阶段定期的进行严格的消毒,达到彻底消灭病菌的作用。可以清圈后利用1%烧好的碱水进行喷洒彻底消毒,还可以利用30% 的草木灰液进行消毒。

2.5 要截断传染源

对于感染的病猪要进行严密的隔离或扑杀。也可以将疫点进行阶段式的封闭,阻止病猪与健康猪的接触,阻止饲养人员与其他动物、用具之间的接触,以免间接的传染给健康猪。

3 免疫接种

免疫接种是给猪接种抗原(疫苗、类毒素)或免疫血清,激发猪机体产生特异性抵抗力,是使易感猪转化为不易感猪的1种手段。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免疫接种,使猪群产生对某一传染病的自动免疫作用称预防接种。实施定期的预防接种,通常使用疫苗、菌苗、类毒素等生物制剂作抗原激发免疫。根据所用生物制剂品种的不同,常采用皮下、皮内、肌肉注射,皮肤刺(划)、喷雾、口服、饮水等不同的接种方法,接种不同的剂量。此外,需要注意已染猪瘟的病猪在患病期间不能注射猪瘟疫苗。因为当健康猪感染后本身的抗病机能会慢慢降低,会逐渐产生抗体,免疫能力也在慢慢的提高,假如这时注射防疫病苗,实际上是雪上加霜,会增加病情使病猪尽快死亡,从而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4 结语

目前,养殖业的现状是规模化和散养户并存,这就导致对预防工作方面存在漏洞,再加上在管理制度不够健全,最终导致猪瘟会不断的发生。由于生猪的流动性非常大,促进感染病原体的因素就有很多,在1a中随时可以发病。因此,在今后的养殖中建议养殖户与相关的工作部门把对猪瘟的防疫工作作为主要的任务来抓,及时的进行观察,注意平时的预防工作。只要按照上述的观点进行养殖,才可以减少生猪患病的几率,提高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王力平.高平生猪养殖标准化唱响农业循环经济新主题[J].大众标准化,2010(2):54-57.

[2] 田兆龙.我国生猪养殖产业发展实现提档升级[J].中国牧业通讯,2010(2):23-24.

[3] 谭美英,武深树.关于加快生猪产业化发展的思考[J].畜牧与饲料科学,2005,26(4):53-54.

[4] 信风.我国猪瘟流行现状及防治对策[OL].2006-08.

传染病产生的原因篇5

关键词:危险因素;流行情况;生殖道感染;计划生育

在许多发展中国家,妇女生殖道感染(RTI)是重要公共卫生问题,类感染无明显症状,不及时采取治疗会引起并发症。为控制人口增长,意外妊娠后,人工流产属于常用终止妊娠方法。加上首次年龄提前、婚前妇女比例升高等,这些因素不仅会造成活跃期妇女意外妊娠,且容易成为性传播感染(STI)危险人群[1-2]。本文主要探讨计划生育门诊人工流产妇女生殖道感染流行状况及危险因,为预防治疗提供参考,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研究将计划生育门诊要求人工流产妇女1000例作为研究对象,年龄平均为(26.44±6.78)岁;人工流产原因:42.70%计划生育(427/1000),23.10%非婚性流产(231/1000),20.00%无生育需求(200/1000),16.00%其他原因(160/1000)。首次年龄平均为(23.44±2.45)岁,13.00%首次年龄

1.2方法 本组研究对象均知情,签订知情同意书,调查人员首先收集人口学变量、使用以及性生活史等情况,采取妇科检查,并做好详细记录;阴道后穹窿部位取材,并采取湿片检查线索细胞、滴虫以及念珠菌等,对阴道分泌物PH值进行测定,给予胺试验。宫颈管1.5~2.0 cm部位取材,放置于转运试管,保存于-20℃环境下,应用衣原体淋球菌检测试剂(英国雅培公司),采取集合标本法PCR检测。抽取5 ml静脉血,检测HIV、梅毒,应用TPPA检测梅素,明确累计感染率,对于阳性者采取TRUST,明确活动性梅素流行率;应用纸片法检测HIV,对于阳性结果通过蛋白印迹法进行确认。

1.3统计学分析 将单因素分析指标纳入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

2 结果

通过问诊,120例有阴道瘙痒(12%),60例有阴道分泌物(60%),4例有下腹痛(4%)。外阴体检显示,8例生殖道疣,2例生殖道溃疡。窥镜检查显示,230例宫颈糜烂(23%),90例宫颈脓性分泌物(9%),171名阴道异常分泌物(17.1%)。双合诊显示,13例下腹痛(1.3%)。计划生育门诊人工流产妇女生殖道感染流行状况,见表1。

多因素分析显示,阴道毛滴虫同不适用呈正相关(OR 3.35,95%CI 1.65~6.79),与流产史呈负相关(OR 0.49,95%CI 0.27~0.89)。问诊发现,与无外阴瘙痒妇女相比,有外阴瘙痒妇女,其阴道毛滴虫病发生率高出3倍(OR 3.00,95%CI 1.67~6.15);与无下腹痛妇女相比,有下腹痛妇女,其阴道毛滴虫病发生率高出3.4倍(OR 3.41,95%CI 1.58~7.67)。

3 讨论

目前,关于人工流产妇女性传播感染危险因素以及流行率研究较少,对比发现,与非人工流产妇女相比,人工流产妇女存在较多妇科症状[3-4]。将人工流产妇女作为研究对象,主要是因为:对于意外妊娠妇女,通常是非保护性所导致的结果;人工流产会引起下生殖道感染扩散至上生殖道感染,引起严重后遗症或者是并发症,在出现衣原体感染时,输卵管炎、子宫内膜炎主要同人工流产有一定关联,同时发生衣原体感染妇女,在人工流产以后,发生盆腔炎概率明显增加。对比其他发展中国家妇女,本组研究中性传播感染流行率明显偏低,对于这些人群某种重要特征可以理解为这种差异。比如,妇女年龄偏大,受教育水平高,大部分单一性伴或者是已婚者,少部分妇女6个月之内有其他性伴,通常该类人群初次年龄晚。但本组中仍有6%白念珠菌病,5%衣原体感染,3%细菌性阴道病,2%阴道毛滴虫病,0.3%淋病,1%HIV阳性。关于计划生育部分人工流产妇女生殖道感染诊断有无采取病原学检查以及治疗需要通常由医生判断,这可能会引起些列问题:大部分症状轻微或者是无症状感染者,医生将症状作为诊断依据,易出现漏诊情况,本组中50例衣原体感染,其中阴道分泌物异常6例,外阴瘙痒7例,下腹痛3例;以上体征与症状并无性传播感染特异性诊断,所以医生按照体征、症状判断,会影响诊断准确性。总而言之,可将人工流产妇女作为性传播感染干预人群,尤其是衣原体感染,但仍要不断研究有效检查方法,预防发生并发症。

参考文献:

[1]李敏.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患病情况及影响因素调查[J].中国医药导报,2015,12(08):82-86.

[2]孙玲玲.人工流产女性生殖道感染的影响因素分析及预防对策[J].实用预防医学,2012,19(09):1365-1366.

[3]唐吉梅.已婚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情况调查分析[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15,02(07):105-106.

传染病产生的原因篇6

关键词:非淋菌性尿道炎;病原学;预防

引言 非淋菌性尿道炎是一种由性接触传染的尿道(宫颈)炎,是 80 年代以来广为流行的最常见的性传播疾病之一,其发病率已超过了淋病。目前众多学者认为非淋菌性尿道炎较为常见的病原体是沙眼衣原体、解脲支原体、人型支原体,少数为阴道毛滴虫、白念珠菌、单纯疱疹病毒、腺病毒和类杆菌等微生物所致。

1.不同微生物的病源学

1.1 衣原体

沙眼衣原体隶属于衣原体目,衣原体科,衣原体属,而衣原体属包括4个种,即沙眼衣原体、肺炎衣原体、鹦鹉热衣原体和新反刍衣原体。沙眼衣原体的生物学特征介于病毒和立克次体之间,是一类革兰染色阴性,在细胞内寄生有着独特发育周期的原核细胞微生物。

沙眼衣原体有4个生物变型,即鼠和猪变型、性病性淋巴肉芽肿变型和沙眼变型。沙眼衣原体的繁殖发育周期有两型,即感染型和复制型。原体为圆形的细小颗粒,有细胞壁和细胞膜,中央为核样体,原体可存活于细胞外,具有高度的传染性,吉姆萨染色为红色。当原体黏附并侵入宿主的柱状上皮细胞后,增大分化成始体,始体呈圆形,体积大而疏松,无传染性,始体在细胞内生长,进行新陈代谢,以二分裂方式发育成原体,大量原体堆积成包涵体,经由包涵体释放到细胞外,再去感染新的细胞,整个生长周期需要 48-72小时。

1.2 支原体

支原体是一类介于病毒和细菌之间的能在人工培养基上生长和增殖的最小原核微生物,由于缺乏细胞壁,具有可塑性,其形态为多形性,基本形态为球形和丝形,可以通过滤菌器,用普通染色法不易着色,革兰染色阴性,在固体培养基上形成特殊的油煎蛋样菌落。

支原体主要寄生于细胞外,它可经细胞表面嵌入,与宿主细胞争夺营养物质,影响蛋白质和 DNA 合成,使宿主细胞染色体异常,以致于细胞死亡。支原体在正常情况下寄居于人体腔道的黏膜上,当机体免疫力低下或黏膜受损时寄生的支原体则发展成致病菌。支原体对理化因素的抵抗力弱,通常在 45℃下15分钟即可被杀死,低温(-20℃)或冷冻干燥后能保存一年左右或更久。支原体不耐干燥,但对肥皂、酒精、四环素、红霉素、卡那霉素等敏感,对影响细胞壁合成的抗生素如青霉素不敏感。

1.3 其他微生物

目前认为,有 10%-20%非淋菌性尿道炎患者是由阴道毛滴虫、白念珠菌、单纯疱疹病毒、腺病毒、类杆菌等微生物所致。

2.非淋菌性尿道炎的流行特征

我国非淋菌性尿道炎的发病人数正在逐年增高,衣原体、支原体可存在于健康者,而在性乱者、同性恋、*女、淋病患者中衣原体、支原体检出率较高,可见到淋球菌与衣原体;淋球菌与支原体;解脲支原体和衣原体的混合感染。年龄是与衣原体、支原体感染有直接关系的社会人口学因素。非淋菌性尿道炎好发于青年,且非淋菌性尿道炎的发生与性伴数也有关系,越多,感染的机会也越多。与 STD 患者有过性接触是衣原体、支原体感染的危险因素。在女性患者中还未见到同性恋与异性恋患者在发病率上的差异,而在男性患者中,异性恋的发病率高于同性恋者。

避孕方式的不同也可以改变衣原体感染的传播以及并发症的发生。在使用屏障避孕法如安全套,若方法正确且坚持长期使用,能使衣原体感染率降低一半,而口服避孕药则与生殖道衣原体感染呈正相关,这是因为宫颈上皮细胞的易感性和脆性增加,导致衣原体感染发病。非淋菌性尿道炎主要是通过与感染者的性接触传染。

3.非淋菌性尿道炎的发病机理与免疫

衣原体的致病机理为抑制宿主细胞代谢,溶解破坏细胞,使溶解酶释放,通过代谢产物的细胞毒作用引起迟发性变态反应和自身免疫。人体感染衣原体后,可获得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从而产生防御和保护作用,但这种特异性免疫力不强,易于造成持续感染、隐匿感染或反复感染。在细胞免疫上,常表现为迟发性变态反应;在体液免疫方面,衣原体感染后可产生中和抗体,抑制衣原体对宿主细胞的吸附,增强吞噬细胞的摄入。

沙眼衣原体的 HSP60 是重要的致病因子,由于沙眼衣原体的慢性“隐匿性感染”使病原体长期存留于组织中,不断释放HSP60,导致迟发性变态反应。通常,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的协同因素,也是罹患宫颈癌的危险因素。沙眼衣原体感染的主要病理变化为慢性炎症引起的组织损伤,由此形成瘢痕,这是沙眼导致失明,急性输卵管炎导致不孕和异位妊娠的原因所在。具有致病性的支原体则是通过自身特殊的结构,黏附在易感宿主细胞膜表面的受体上,与宿主细胞相互作用,释放有毒的代谢产物如过氧化氢和氨等,并向宿主细胞吸取自身需要的营养成分,损伤宿主的细胞膜使其抗原结构发生改变,产生自身抗体,发生病理性免疫反应。

4.非淋菌性尿道炎的临床表现

非淋菌性尿道炎的潜伏期为 1-3 周;分别就男性、女性及孕妇的感染进行探讨。

4.1 男性感染

(1)尿道炎 表现为尿痛、尿道分泌物增多,但症状轻于淋病,有相当一部分患者无任何临床症状或症状不典型,故有一半的病人初诊时被误诊。

(2)淋病后尿道炎 有 19%-45%的淋病患者可同时合并衣原体、解脲支原体感染,对这类患者仅予以抗淋病药物治疗(如头孢曲松等,此对衣原体、支原体无效),经过1-3 周潜伏期后患者症状持续存在,造成所谓的“淋病后尿道炎”。据统计,约 70%的淋病后尿道炎是由沙眼衣原体感染所致。

(3)合并症 附睾炎、前列腺炎、Reiter 综合征、直肠炎等。

4.2 女性感染

(1)宫颈炎 约 70%-90%女性患者宫颈的感染呈无症状[18],可持续数月至数年。若出现症状则表现为阴道分泌物异常,后出血,体检:宫颈糜烂,红肿,异位,有接触性出血(即脆性增加),但多数患者宫颈未见异常。

(2)尿道炎 约 50%女性患者表现为尿频、尿急、排尿困难,也称为“急性尿道综合征”。约 60%患者为尿道感染与宫颈感染同时合并存在。

(3)合并症 盆腔炎、急性输卵管炎、前庭大腺炎、直肠炎、肝周围炎、不孕。

4.3 孕妇感染

可引起不孕、异位妊娠、胎膜早破、早产、盆腔炎等一些严重的后遗症,也可经母婴传播导致新生儿眼炎和肺炎。

5.预防与控制

作为常见的性传播疾病之一的非淋菌性尿道炎,对患者及性伴都带来生理和心理问题,并且对优生优育也带来了损害,就使非淋菌性尿道炎的防治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对非淋菌性尿道炎的预防措施有:

(1)坚持正规治疗,消灭传染源,预防其并发症。

(2)对混合感染者,针对不同的病原体予以治疗,疗后仍须去

医院复查,以判断是否治愈。

(3)对患者的要进行检查与治疗。

(4)在患者和治愈前应避免性接触。

(5)提倡使用安全套等隔膜性工具。

(6)若症状持续存在或症状消失后又复现者,应及早去医院诊治。

传染病产生的原因篇7

关键词:非淋菌性尿道炎;病原学;预防

引言  非淋菌性尿道炎是一种由性接触传染的尿道(宫颈)炎,是 80 年代以来广为流行的最常见的性传播疾病之一,其发病率已超过了淋病。目前众多学者认为非淋菌性尿道炎较为常见的病原体是沙眼衣原体、解脲支原体、人型支原体,少数为阴道毛滴虫、白念珠菌、单纯疱疹病毒、腺病毒和类杆菌等微生物所致。

1.不同微生物的病源学

1.1 衣原体

    沙眼衣原体隶属于衣原体目,衣原体科,衣原体属,而衣原体属包括4个种,即沙眼衣原体、肺炎衣原体、鹦鹉热衣原体和新反刍衣原体。沙眼衣原体的生物学特征介于病毒和立克次体之间,是一类革兰染色阴性,在细胞内寄生有着独特发育周期的原核细胞微生物。

沙眼衣原体有4个生物变型,即鼠和猪变型、性病性淋巴肉芽肿变型和沙眼变型。沙眼衣原体的繁殖发育周期有两型,即感染型和复制型。原体为圆形的细小颗粒,有细胞壁和细胞膜,中央为核样体,原体可存活于细胞外,具有高度的传染性,吉姆萨染色为红色。当原体黏附并侵入宿主的柱状上皮细胞后,增大分化成始体,始体呈圆形,体积大而疏松,无传染性,始体在细胞内生长,进行新陈代谢,以二分裂方式发育成原体,大量原体堆积成包涵体,经由包涵体释放到细胞外,再去感染新的细胞,整个生长周期需要 48-72小时。

1.2 支原体

    支原体是一类介于病毒和细菌之间的能在人工培养基上生长和增殖的最小原核微生物,由于缺乏细胞壁,具有可塑性,其形态为多形性,基本形态为球形和丝形,可以通过滤菌器,用普通染色法不易着色,革兰染色阴性,在固体培养基上形成特殊的油煎蛋样菌落。

    支原体主要寄生于细胞外,它可经细胞表面嵌入,与宿主细胞争夺营养物质,影响蛋白质和 DNA 合成,使宿主细胞染色体异常,以致于细胞死亡。支原体在正常情况下寄居于人体腔道的黏膜上,当机体免疫力低下或黏膜受损时寄生的支原体则发展成致病菌。支原体对理化因素的抵抗力弱,通常在 45℃下15分钟即可被杀死,低温(-20℃)或冷冻干燥后能保存一年左右或更久。支原体不耐干燥,但对肥皂、酒精、四环素、红霉素、卡那霉素等敏感,对影响细胞壁合成的抗生素如青霉素不敏感。

1.3 其他微生物

目前认为,有 10%-20%非淋菌性尿道炎患者是由阴道毛滴虫、白念珠菌、单纯疱疹病毒、腺病毒、类杆菌等微生物所致。

2.非淋菌性尿道炎的流行特征

我国非淋菌性尿道炎的发病人数正在逐年增高,衣原体、支原体可存在于健康者,而在性乱者、同性恋、*女、淋病患者中衣原体、支原体检出率较高,可见到淋球菌与衣原体;淋球菌与支原体;解脲支原体和衣原体的混合感染。年龄是与衣原体、支原体感染有直接关系的社会人口学因素。非淋菌性尿道炎好发于青年,且非淋菌性尿道炎的发生与性伴数也有关系,性伴侣越多,感染的机会也越多。与 STD 患者有过性接触是衣原体、支原体感染的危险因素。在女性患者中还未见到同性恋与异性恋患者在发病率上的差异,而在男性患者中,异性恋的发病率高于同性恋者。

避孕方式的不同也可以改变衣原体感染的传播以及并发症的发生。在使用屏障避孕法如安全套,若方法正确且坚持长期使用,能使衣原体感染率降低一半,而口服避孕药则与生殖道衣原体感染呈正相关,这是因为宫颈上皮细胞的易感性和脆性增加,导致衣原体感染发病。非淋菌性尿道炎主要是通过与感染者的性接触传染。

3.非淋菌性尿道炎的发病机理与免疫

衣原体的致病机理为抑制宿主细胞代谢,溶解破坏细胞,使溶解酶释放,通过代谢产物的细胞毒作用引起迟发性变态反应和自身免疫。人体感染衣原体后,可获得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从而产生防御和保护作用,但这种特异性免疫力不强,易于造成持续感染、隐匿感染或反复感染。在细胞免疫上,常表现为迟发性变态反应;在体液免疫方面,衣原体感染后可产生中和抗体,抑制衣原体对宿主细胞的吸附,增强吞噬细胞的摄入。 沙眼衣原体的 HSP60 是重要的致病因子,由于沙眼衣原体的慢性“隐匿性感染”使病原体长期存留于组织中,不断释放HSP60,导致迟发性变态反应。通常,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的协同因素,也是罹患宫颈癌的危险因素。沙眼衣原体感染的主要病理变化为慢性炎症引起的组织损伤,由此形成瘢痕,这是沙眼导致失明,急性输卵管炎导致不孕和异位妊娠的原因所在。具有致病性的支原体则是通过自身特殊的结构,黏附在易感宿主细胞膜表面的受体上,与宿主细胞相互作用,释放有毒的代谢产物如过氧化氢和氨等,并向宿主细胞吸取自身需要的营养成分,损伤宿主的细胞膜使其抗原结构发生改变,产生自身抗体,发生病理性免疫反应。

4.非淋菌性尿道炎的临床表现

非淋菌性尿道炎的潜伏期为 1-3 周;分别就男性、女性及孕妇的感染进行探讨。

4.1 男性感染

(1)尿道炎 表现为尿痛、尿道分泌物增多,但症状轻于淋病,有相当一部分患者无任何临床症状或症状不典型,故有一半的病人初诊时被误诊。

(2)淋病后尿道炎 有 19%-45%的淋病患者可同时合并衣原体、解脲支原体感染,对这类患者仅予以抗淋病药物治疗(如头孢曲松等,此对衣原体、支原体无效),经过1-3 周潜伏期后患者症状持续存在,造成所谓的“淋病后尿道炎”。据统计,约 70%的淋病后尿道炎是由沙眼衣原体感染所致。

(3)合并症 附睾炎、前列腺炎、Reiter 综合征、直肠炎等。

4.2 女性感染

(1)宫颈炎 约 70%-90%女性患者宫颈的感染呈无症状[18],可持续数月至数年。若出现症状则表现为阴道分泌物异常,性交后出血,体检:宫颈糜烂,红肿,异位,有接触性出血(即脆性增加),但多数患者宫颈未见异常。

(2)尿道炎 约 50%女性患者表现为尿频、尿急、排尿困难,也称为“急性尿道综合征”。约 60%患者为尿道感染与宫颈感染同时合并存在。

(3)合并症 盆腔炎、急性输卵管炎、前庭大腺炎、直肠炎、肝周围炎、不孕。

4.3 孕妇感染

可引起不孕、异位妊娠、胎膜早破、早产、盆腔炎等一些严重的后遗症,也可经母婴传播导致新生儿眼炎和肺炎。

5.预防与控制

作为常见的性传播疾病之一的非淋菌性尿道炎,对患者及性伴都带来生理和心理问题,并且对优生优育也带来了损害,就使非淋菌性尿道炎的防治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对非淋菌性尿道炎的预防措施有:

(1)坚持正规治疗,消灭传染源,预防其并发症。

(2)对混合感染者,针对不同的病原体予以治疗,疗后仍须去医院复查,以判断是否治愈。

(3)对患者的性伴侣要进行检查与治疗。

(4)在患者和性伴侣治愈前应避免性接触。

传染病产生的原因篇8

关键词:园林植物;病害;发病原因;防治

中图分类号:S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0)-10-0152-1

1 侵染性病害

所谓侵染性病害,就是有病原菌,能通过一定途径传播蔓延的病害。非侵染性病害,又称生理性病害,是不会传播蔓延的,主要是指由于外界因子的影响导致植株生理代谢失调而出现的症状。侵染性病害是因为是由病原生物(真菌、细菌、病毒、线虫以及高等寄生植物等)的侵染而引起的,所以能相互传染,从少到多,从点到面扩大蔓延为害,植物发病后所表现出来的肉眼可见的反常状态。

1.1 病原物的侵染

病原物的侵染过程通常分为侵入、潜育和发病三个时期。从病原物侵入寄主植物到开始建立寄生关系称为侵入期;从寄生关系的建立到症状的开始出现称为潜育期;症状出现以后的时期则称为发病期。简单说来,植物侵染性病害的发生发展包括以下三个基本的环节:病原物与寄主接触后,对寄主进行侵染活动。由于初侵染的成功,病原物数量得到扩大,并在适当的条件下传播(气流传播、水传播、昆虫传播以及人为传播)开来,进行不断的再浸染,使病害不断扩展。由于寄主组织死亡或进入休眠,病原物随之进入越冬阶段,病害处于休眠状态。到次年开春时,病原物从其越冬场所经新一轮传播再对寄主植物进行新的侵染。病原物、寄主、适宜的环境条件,三者缺一不可,被称为植物病害的三角关系。

1.2 发病原因

植物受病原生物或不良环境因素的侵扰后,内部的生理活动和外观的生长发育会显示的某种异常状态。也称症状。常见的病害症状有很多种,变化很多归纳起来只有5类即变色、坏死、萎蔫、腐烂和畸形。

病菌的侵入和环境条件有关,其中以湿度和温度的关系最大。在一定范围内,湿度决定孢子能否萌发和侵入,温度则影响萌发和侵入的速度。光照与侵入也有一定的关系。对于气孔侵入的病原真菌,光照可以决定气孔的开闭,因而影响侵入。

健康植物的细胞和组织进行着正常有序的代谢活动。病原侵入后,寄主植物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就遭到破坏。病原生物对寄主的影响,除了夺取寄主的营养物质和水分外,还对植物施加机械压力以及产生对寄主的正常生理活动有害的代谢产物,如酶、毒素相生长调节物质等,诱发一系列病变,产生病害特有的症状。除病毒和类病毒外,其它各类病原物都能产生酶、毒素和生长调节物质。

1.3 病害的防治

做好种苗消毒。应精选壮苗,淘汰病、弱苗。新引进的品种或下山草进行药物处理:用800-1000倍液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杀菌。把好施肥关。特别是施用有机肥。有机肥可能带病菌,应堆置发酵腐熟后才能使用。发病后及时清除病苗,以防止蔓延。使用浓度过大,还会造成非非侵染性病害,万万小心。

2 非侵染性病害

非侵染性病害是由不良的气候、土壤条件、栽培条件、栽培管理以及环境污染而引起的一类病害。如营养不良、水分供应失调、温度不适、盐碱和有毒物质的毒害所引起的病害,这些不利条件,扰乱了植物正常的生理功能而导致发病,所以也被称为生理病害。

2.1 发病症状

非侵染性病害常常造成植株生长衰弱,抗病力降低,也是诱发侵染性病害的原因。侵染性病害由于植株遭受病原物的侵染,降低了植株的抗逆力,当环境发生激烈变化时,也就容易发生非侵染性病害。植物非侵染性病害主要由环境条件造成。

对非侵染性病害的诊断通常可以进行病害现场的观察和调查,并了解有关环境条件的变化;或者依据侵染性病害的持点和侵染性试验的结果,尽量排除侵染性病害的可能。病害的现场观察和调查十分重要,这对于初步确定病害的类别、进一步缩小范围很有帮助。非侵染性病害不是由病原物传染引起的,因此表现出的症状只有病状而没有病征,这就可以通过检查有无病征初步确定是否非侵染性病害。

2.2 病害发生原因

2.2.1 肥害 肥料的浓度太大,溅到叶片上,对植物叶片造成危害,形成枯斑。

2.2.2 药害 施用农药过度过大导致土壤微生物群落不平衡,尤其对是有益微生物,间接利于发病。

2.2.3 大气污染 生长在城镇中的植物,随着工业化、车辆等产生的气态污染物浓度过高,造成空气污染。而影响植株生长。其症状表现在叶尖、叶缘部分变白、失绿或死亡,有时在叶片上形成横向黄带、棕色点刻,或者整个叶片在坏死之前变为棕色。有时其危害仅表现在生长减慢,但无其他明显症状。

2.2.4 营养元素 植料的营养肥力不足会严重影响植株生长。除氮磷钾铁镁必需元素外,还有硅、钠、镍、钴、钒等一些有益元素,它们对某些作物在某些条件下是必不可少的。植物养分短缺和过量对植物生长都是不利的。

2.2.5 水分 植株可利用的水分含量过高或过低是都能够危害植株。水分过高根系会因缺氧或有害气体的积累而变弱或致死。植株缺水限制植株正常生长。导致植株生长减慢,易受极端温度和机械损伤。

2.2.6 温度和日照 温度是植物生长的主要因子之一。温度过高或过低均会影响植物生长。盛夏强日照能使叶表面温度升高过度使植物的蒸发蒸腾作用无法有效降低叶片温度,从而影响植物内酶的正常功能,进而影响光和作用和呼吸代谢作用,乃至叶细胞和组织死亡。这种损伤称为日灼。

2.3 病害的防治

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通过抗性锻炼和抗性育种,来提高作物的抗逆性。一是改善环境条件,维持生态平衡和促进生态的良性循环。

上一篇:公共安全防范的措施范文 下一篇:老年医疗护理试点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