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学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0 12:03:25

传染病学论文

传染病学论文范文第1篇

案例某县C村共有64户,351人。某年6月1日至7月5日共发生腹泻病人252例,罹患率高达71.79%,年龄最大的80岁,最小为2个月,15岁以上的罹患率为68.12%,15岁以下为78.69%。主要症状为腹泻、腹痛、恶心、呕吐等。病程短暂,一般3~4天即恢复健康。经调查全村351人均饮用井水,全村有7口井,多数人饮用1号与2号井水,饮用者罹患率为77.81%;而饮用其他井水者为25%,两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x2=48.8、P<0.01)。病前有饮冷水习惯者罹患率为81.45%;无此习惯者仅为39.5%,两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x2=50.9、P<0.01)。于发病后10天采水样,从水源中分离到1株大肠杆菌。

你认为这次大肠杆菌引起的腹泻流行面貌呈现什么型?它的传播途径是什么?如何进行病因学调查?怎样控制及消灭这类腹泻病?(摘自中华流行病学杂志1991,12(5):319)

第一节传染病流行病学

传染病(infectiousdisease)在人群中的发生,必须具备三个相互连接的条件,即传染源、传染途径和对传染病易感人群。这三个条件统称传染病流行过程三个环节,当三个条件同时存在并相互作用时就造成传染病的发生与蔓延。掌握传染病的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与影响因素,有助于制订正确的防制措施,控制传染病的发生和蔓延。

一、传染源(sourceofinfection)

传染源泉指体内有病原体生长、繁殖并能排出病原体的人和动物。患传染病的病人、病原体携带者、受感染的动物等均为传染源。

(一)人作为传染源

1.病人(patient)病人是一个重要的传染源,因病人体内存在着大量有毒力的病原体且病人的某些症状亦有利于病原体从体内排出。例如麻疹等呼吸道传染病患者的咳嗽,细菌性痢疾等肠道传染病患者的腹泻。病原体污染外界环境,增加易感者感染机会。

各种传染病的病程长短不一,按病程的发展过程可分为潜伏期、临床症状期、恢复及持续时间的长短。各期病人作为传染意义的不同,主要取决于他是否排出病原体,排出数量与频度及持续时间的长短。

(1)潜伏期(incubationperiod):自病原体侵入机体至最早出现临床症状这段时间称潜伏期,潜伏期的长短因病而异,短的仅有2~4小时(如葡萄球菌引起的食物中毒),长的可达数月、甚至数年(如麻风病)。同一种疾病不同病例潜伏期亦有长短,但在一定范围内变动。有些传染病在潜伏期末可排出病原体,此时病人已有传染性,例如麻疹、甲型病毒性肝炎等。

潜伏期的流行病学意义及用途:①潜伏期长短影响疾病的流行过程,潜伏期短的疾病流行趋势往往十分迅猛,很快即达高峰;而潜伏期长的疾病其流行波持续较久。②根据潜伏期可判断有受感染的时间,从而追溯传染源和确定传播途径。③根据潜伏期,确定对接触者的留验、检疫或医学观察的期限。一般按常见潜伏期加1~2天(附表6-1)。④根据潜伏期确定免疫接种的时间,例如在麻疹潜伏期最初5天内进行被动免疫其效果最佳。⑤根据潜伏期可评价某项预防措施的效果。

(2)临床症状期(clinicalstage):为出现该病特异性症状和体征的时间。在该时间内病原体在体内繁殖最多,有些症状又有利于并于病原体排出,故传染性最强。有些疾病在此期可有多种途径排出病原体。例如乙型病毒性肝炎除血液外,唾液、汗腺、乳汁等均可排出病原体,增加污染外界环境的机会而使易感者获得感染。

轻型或非典型病人往往未进行隔离与治疗,作为传染原的意义较大。个别病例如从事饮食工作则可导致该疾病的爆发或流行。慢性临床过程的病人,由于排出病原体的时间长,作为传染源的作用不可忽视。

(3)恢复期(convalescentstage):在此期病人因病而引起的功能紊乱开始恢复,临床症状消失,机体产生免疫力,体内的病原体被消除,不再起传染源的作用,例如麻疹。但有些传染病,如细菌性痢疾、乙型病毒性肝炎等在恢复期内仍能排出病原体,可继续作为传染源。有些疾病排出病原体的时间更长,甚至可终身作为传染源,例如伤寒慢性带菌者。

传染期(infectionperiod)指病人能排出病原体的整个时间。传染期的长短因病而异,传染期短的疾病其续发病例呈簇状出现,每簇病例之间的间隔相当于该病的潜伏期。传染期长的疾病,续发病例常陆续出现,持续时间较长。传染期是决定病人隔离期限的重要依据。

2.病原携带者(carrier)指外表无症状但携带并排出病原体的人。病原携带者是一个统称,因其所带的病原体不同而相应的称带菌(细菌)者、带(病毒)者、带虫(原由开蠕虫)者。病原携带者排出病原体数量比病人少,但携带者因缺乏症状而不易被发现,且能自由活动,有时可成为重要的传染源,甚至引起疾病的爆发,一般可分为潜伏期、恢复期及健康病原携带者三种。

(1)潜伏期病原携带者(incubativecarrier):指感染后至临床症状出现前已能排出病原体的人,有人认为是传染病的前驱期。例如白喉、伤寒、甲型病毒性肝炎等。

(2)恢复期病原携带者(convalescentcarrier):指临床症状消失后仍能排出病原体的人。例如白喉、伤寒、乙型病毒性肝炎等。多数传染病人在恢复期病原携带状态持续时间较短,但少数传染病的病人持续时间较长,个别病例可终身携带。凡病原携带者持续三个月以内,称暂时病原携带者(transitorycarrier)。超过三个月称慢性病原携带者(chroniccarrier)。

(3)健康病原携带者(healthycarrier):指过去从未患过某种传染病而能排出某病病原体的人,多为隐性感染的结果,一般只能用实验方法证实,但隐性感染不一定均能成为健康病原携带者。此型携带者一般排出病原体量较少,持续时间短。

病原携带者作为传染源的意义,取决于排出病原体的多少,持续时间的长短,个人职业及个人卫生习惯等。

(二)受感染的动物作为传染源

人感染以动物作为传染源的疾病称人畜共患病,目前已证实约有200余种,对人有得要意义的约90种。

1.人畜共患疾病按病原储存宿主性质可分四类:

(1)以动物为主的人畜共患病:病原体主要在动物中保持延续,在一定条件下能传给人,人与人之间一般不引起传播,例如钩端螺旋体病、森林脑炎等。

(2)以人为主的人畜共患病:疾病一般在人群中传播,动物感染是偶然的,例如人型结核。

(3)人畜并重的人畜共患病:人畜均可作业传染源,例如血吸虫病。

(4)真正人畜共患病:病原体必须以人和动物分别作为终宿主和中间宿主,例如牛、猪肉绦虫病等。

2.作为传染源的动物家畜、野生哺乳动物、家禽及野禽均可传播一些疾病

动物作为传染源的流行病学意义,主要取决于人与动物的接触机会与密切程度,且与动物的种类和密度有关。

二、传播途径(modeoftransmission)

病原体为了维持其生物种的存在,需不断地更换宿主。病原体由传染源排出后再侵入另一个易感机体,它在外界环境中所经历的途径称传播途径。病原体在外界环境中必须依附于各种生物或非生物媒介,例如空气、水、食物、手、蝇及日常生活用品等,参与病原体传播的媒介物称传播因素。

(一)经空气传播(airbornetransmission)

呼吸道传染病的病原体存在于呼吸道粘膜的粘液或纤毛上皮细胞的碎片中,当病人大声说话、咳嗽或打喷嚏时,其粘液或渗出物随气流经口、鼻喷出至传染源周围一定范围的空气中。根据颗粒的大小又可分类飞沫、飞沫核和尘埃三种形式传播。较小的飞沫在空气中飘浮,被易感者直接吸入而引起感染,例如麻疹。在空气中悬浮的飞沫,当外层水分被蒸发时形成有传染性的飞沫核,它在空气中能飘浮一定时间,即使传染源已离开,易感者亦可因吸入飞沫核而感染,例如白喉、结核病等。含有病原体的较大飞沫干燥后落在衣服、床单或地面上,当人们在整理衣服或清扫地面时,带有病原体尘埃又飞扬,可造成呼吸道传播,例如结核杆菌、炭疽芽胞等。

空气传播的发生取决于多种条件,其中人口密度、卫生条件、易感者在人群中的比例起决定性作用。

经空气传播传染病的流行特征:

1.患者多为儿童,且多为传染源周围的易感人群。

2.多呈周期性并伴有季节性高峰,以冬春季多见。

3.流行强度与人口密度、居住条件及易感人口的比重有关。

(二)经水传播(water-bornetransmission)

许多肠道传染病,若干人畜共患疾病以及某些寄生虫病均可经水传播。

1.经饮水传播因饮水被污染而引起疾病的水型流行早年十分猖獗,随着城市公共供水系统建立及水质的卫生管理,因饮水被污染而引起爆发在城市已很少见,但在广大农村仍是一个重要问题。经饮水传播疾病历史上已有多次记载,如1854年英国伦敦发生霍乱流行。流行强度取决于污染水源类型、供水范围、水受污染的强度和频度、病原体在水中的抵抗力、饮水卫生管理等。

经饮水传播传染病的流行特征:

(1)病例的分布与供水范围分布一致。

(2)除婴儿外,各年龄、性别、职业的人均可发病。

(3)停用被污染的水或水经净化后,爆发即可平息。

2.经疫水传播当人们接触疫水时可经皮肤或粘膜感染血吸虫病、钩端螺旋体病等。其危险性取决于人体接触疫水的面积大小、次数及接触时间的长短。

经接触疫水传播传染病的流物特征:

(1)病人有接触疫水史。

(2)呈现地方性或季节性。

(3)接触方式以游泳、洗澡、捕鱼及收割等多见。

(三)经食物传播(food-bornetransmission)

所有肠道传染病、某些寄生虫病、个别呼吸道传染病(白喉、结核病)及少数人畜共患病(炭疽病)均可经食物传播。经食物传播可分两类:

1.食物本身含有病原体感染绦虫的牛、猪、患炭疽的牛、羊,其肉类含有病原体。患结核病的乳牛所分泌的乳汁可含有结核杆菌。感染沙门菌家畜的肉及家禽的蛋可含有沙门菌。当人们食用后可被感染。

2.食物在各种条件下被病原体污染食物在生产、加工、运输、贮存与销售的各个环节均可被污染。水果、蔬菜等只是机械地携带病原体,其数量不再增多。在另一些食品,如牛奶、肉馅等在适宜的温度下病原体可大量繁殖,人们食用后可感染而发病。

经食物传播传染病病的流行特征:

(1)病人有食用某种污染食品史,不食者不发病。

(2)易形成爆发,累及为数与食用污染食品的人数有关。

(3)多发生于夏秋季,一般不形成慢性流行。

(4)停止供应污染食品爆发即平息。

(四)接触传播(contacttransmission)

接触传播包括两类传播方式:

1.直接接触传播(directcontacttransmission)在没有任何外界因素参与下,传染源与易感者直接接触而引起疾病的传播,例如性病、狂犬病等。

2.间接接触传播(indirectcontacttransmission)易感者因接触被传染源排泄物或分泌物所污染的某些无生命的物体而引起感染造成疾病传播,又称日常生活接触传播。多种肠道传染病、某些呼吸道传染病、人畜共患病、皮肤传染病等均可经此途径传播。被污染的手在间接传播中起特别重要的作用。

间接传播的流行病学意义,与病原体在外环境中的抵抗力、日常消毒制度是否完善、人们的卫生知识水平及卫生习惯等有关。

经接触传播传染病的流行特征:

(1)病例多呈散发,可形成家庭或同室内成员间的传播。

(2)无明显的季节性。

(3)流行过程缓慢。

(4)卫生条件差、卫生习惯不良的情况下病例较多。

(五)媒介节肢动物传播(arthropod-bornetransmission)

作为传染病传播媒介的节肢动物甚多,有昆虫纲的蚊、蝇、蚤、虱等。蜘蛛纲的蜱和螨。由于传播疾病的种类和方式不同又可分为两大类:

1.机械性传播节肢动物接触或吞食病原体后,病原体在它的体表或体内均不繁殖,一般能存活2~5天。当它们再次觅食时,通过接触、反吐或随同它们的粪便将病原体排出体外而污染食品等,当人们食用这类食品后被感染。例如苍蝇能通过这种方式传播伤寒、细菌性痢疾等肠道传染病。

2.生物性传播吸血节肢动物呆咬处于菌血症、立克次体血症或病毒血症时的宿主,使病原体随着宿主的血液进入节肢动物的肠腔,使肠细胞或其他器官造成感染,病原体在节肢动物体内进行繁殖,然后再通过节肢动物的唾液、呕吐物或粪便进入易感机体。病原体在吸血节肢动物体内增殖或完成生活周期中某些阶段后始具有传染性,其所需要时间称外潜伏期(extrinsicincubationperiod)。外潜伏期长短常受气温等自然因素的影响。

经吸血节肢动物传播的疾病为数极多,例如鼠疫、斑疹伤寒、疟疾、绦虫病等。还包括大约200种以上的虫媒病毒性疾病。

吸血节肢动物传播传染病的流行特征:

(1)有一定地区性,病例分布与媒介昆虫的分布一致。

(2)有明显的季节性,病例季节性升高与媒介昆虫繁殖活动的季节一致或稍后。

(3)某些传染病具有职业特点,如森林脑炎多见于伐木工人及野外作业的工人。

(4)发病有年龄特点,老疫区病例多见于儿童,新疫区病例无年龄差异。

(5)人与人之间一般不直接传播。

(六)经土壤传播(soil-bornetransmission)

土壤可因种种原因而被污染,传染源的排泄物或分泌物以直接或间接方式使土壤污染。因传染病死亡的人、畜尸体,由于埋葬不妥而污染土壤。有些肠道寄生虫病的生活史中有一段时间必须在土壤中发育至一定阶段才能感染人,例如蛔虫卵、钩虫卵等。某些细菌的芽胞可在土壤中长期生存,例如破伤风杆菌、炭疽杆菌等。这些被污染的土壤经过破损的皮肤使人们获得感染。

经土壤传播病原体的意义,取决于病原体在土壤中的存活力,人与土壤接触的机会与频度、个人卫生习惯等。

(七)垂直传播(verticaltransmission)

孕妇在产前将其体内的病原体传给好的胎儿垂直传播,亦称母婴传播。从广义来看,可分为下列几种:

1.经胎盘传播受感染孕妇体内的病原体可经胎盘血液使胎儿遭受感染,但并非所有感染的孕妇均可引起胎儿感染。可使胎儿感染的病毒有:风疹病毒、水痘病毒、麻疹病毒、肝炎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柯萨奇B族病毒、腮腺炎及巨细胞病毒等。

2.上行性传播病原体经孕妇阴道通过宫颈口到达绒毛膜或胎盘引起胎儿感染,例如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等。

3.分娩引起传播胎儿从无菌的羊膜腔内产出而暴露于母亲严重污染的产道内,胎儿的皮肤、粘膜、呼吸道、肠道均可遭受病原体感染,例如淋球菌、疱疹病毒等。

(八)医源性传播(iatrogenictransmission)

医源性传播指在医疗及预防工作中人为地引起某种传染病传播,一般分两类:

1.易感者在接受治疗、预防及各种检测试验时,由污染的器械、针筒、针头、导尿管等而感染某些传染病。

2.生物制品单位或药厂生产的生物制品或药品受污染而引起疾病传播。

各种传染病流行时其传播途径是十分复杂的,一种传染病可同时通过几种途径传播。例如细菌性痢疾可经水、食物、媒介节肢动物及接触等多种途径传播。因此当某种传染病在人群中蔓延时,必须进行深入的流行病学调查才能了解其真正的传播途径,从而采取有针对性防制措施。

三、人群易感性(herdsusceptibility)

人群作为一个整体对传染病易感的程度称人群易感性。人群易感性以人群中非免疫人口占全部人口的百分比表示。判断某一人群对某种传染病易感水平的高低,可从该病以往在人群中流行情况,该病的预防接种情况及对人群进行该病抗体水平检测结果而定。

(一)影响人群易感性升高的主要原因

1.新生儿的增加出生后6个月以上未经人工免疫的婴儿,对许多传染病都易感,由于他们体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

2.易感人口的迁入某些地方病或自然疫源性疾病的流行区,当地居民病后或隐性感染而获得对该病的免疫力。当非流行区居民迁入使流行区的人群易感性增高。

3.免疫人口的死亡使人群易感性相对升高。

4.免疫人口免疫力自然消退有些传染病如天花、麻疹等病后有长期免疫力,有的能维持终身。一般传染病病后或人工免疫后,其免疫力逐渐下降,最后又成为易感者,使人群易感性增高。

(二)影响人群易感性下降的主要原因

1.预防接种对易感人群施行人工免疫是降低人群易感性最积极的方法。人工免疫所获得免疫力不能维持终身,故对易感人群必须有计划地进行免疫接种。

2.流行后免疫人口增加经过一次流行后,大部分易感者因感染而获得免疫,但不能依靠这种方式来降低发病率,因流行后传染源数量增多,有时反而可促进该病传播。

3.隐性感染后免疫人口增加隐性感染者虽无症状但也是传染源,不可能期望它的增加来制止疾病传播。

(三)人群易感性与疾病流行关系

易感者大量减少能抑制疾病的流行,甚至使流行终止。但也不能认为易感者上升至某种水平就一定能发生疾病流行,因疾病的发生必须有传染源的输入。

四、疫源地与流行过程(infectiousfocusandepidemicprocess)

(一)疫源地

指传染源向周围排出病原体所能波及的范围、每个传染源可单独构成一个疫源地,但一个疫源地内可同时存在一个以上的传染源。一般把范围较小的疫源地或单个传染源所构成的疫源地称疫点。范围较大的疫源地或若干疫源地连成一片称疫区。

1.疫源地范围

取决于三个因素,即传染源活动范围、传播途径的特点和周围人群的免疫状态。例如疟疾的疫源地范围,一般以传染源为核心、以按蚊飞行距离为半径的范围。麻疹的疫源地则为传染源周围较小的范围。不同传染病的疫源地大小不一,同一种传染病有不同条件下,其疫源地范围也不相同。

2.疫源地消灭的条件

(1)传染源已被迁走(住院、治愈或死亡)。

(2)通过各种措施消灭传染源排至外环境中的病原体。

(3)所有易感的接触已度过该病的最长潜伏期而未发病或感染。

(二)流行过程(epidemicprocess)

每个疫源地均由它前一个疫源地引起的,而它又是发生新疫源地的基础。一系列相互联系、相继发生的疫源地构成传染病的流行过程。疫源地被消灭,流行过程也就中断。

1.流行强度(epidemicprocess)

(1)散发(sporadic):某病在一定地区或国家其发病率维持在历年水平。一般多用于区、县以上的范围。各个病例在时间和空间上常无联系。

(2)流行(epidemic):某地区某病的发病率显著超过历年发病率的水平。

(3)大流行(pandemic):某病发病率远远超过流行时的发病率水平。它的特点是传播迅速,大流行可超越国界而波及许多国家。

2.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

传染病在人群中流行既是生物学现象又是社会现象。流行过程又受自然因素与社会因素的影响。

(1)自然因素的影响:自然因素通过对传染源、传播途径及易感人群起作用。自然因素包括气候、地理、土壤、动植物等因素。其中以气候与地理因素尤为重要。自然因素可直接作用于传染源,对以野生动物为传染源的疾病、虫媒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影响更大。例如疟疾、乙型脑炎的流行常受气温、雨量和湿度等影响。疟疾病例多在春夏季复发,其时如按蚊密度高,复发病例作为传染源的作用就大。自然因素对传播途径的作用亦大,夏、秋季因暴雨可引起洪水泛滥,如当地猪或鼠类中流行钩端螺旋体病,它们的尿可污染水体,当人们接触污染的水体后可导致钩端螺旋体病爆发。自然因素对易感人群亦有一定作用,寒冷季节,人群室内活动多,接触密切,常出现呼吸道疾病的季节性高峰。

(2)社会因素的影响:社会因素包括社会制度、生产劳动及居住生活条件、风俗习惯、卫生设施、医疗条件、文化水平、防疫工作、经济、宗教等人类活动所形成的一切条件。社会因素作用于三个环节而影响流行过程。社会因素对流行过程既有促进作用亦有阻碍作用。

建国前我国的国境卫生检疫有名无实,不能防止传染病自国外输入,建国后严格执行国境检疫,防止传染病的传入。国家颁布传染病防治法,建立和健全城乡各级医疗卫生防疫机构,实行公费医疗与合作医疗,改善劳动人民的就医条件,使传染病的病人能及时得到诊断、隔离与治疗,有力地控制了传染病。开展群众性的爱国卫生运动,对饮水和食品实行卫生监督与立法,加强粪便、污物的卫生管理,城乡卫生面貌大大改善,许多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得到控制,减少了肠道传染病的发病率。为了提高传染病特异性的免疫力,实行全民计划性预防接种,由于实行普种牛痘,很快消灭了天花。60年代广泛应用麻疹减素不活疫苗,消灭了麻疹周期性高峰,发病率大幅度下降,控制了麻疹的流行。类似这类疾病尚有白喉、百日咳、脊髓灰质炎等。

传染病学论文范文第2篇

医学首先是一门自然科学,同时兼具人文科学属性的,其与人文关系密不可分。医学教学不但强调医学专业知识的传授和临床技能的培养,还应注重医学人文的教育。对传染病学的教学更为特殊。我国的高等教育长期存在文理分家的专业和课程设置,这样的专业课程划分人文割裂了人文学科的价值性与科学性,片面强调价值性,因此在医学院校这种重专业、轻人文的教学思想比较突出,因此医学生整体人文素质差强人意[1-2]。而医学院校人文课程的教学一直以封闭的课堂讲授为基本的教学形式,注重知识的传授,却忽略理论与现实的联系,忽略人文与医学实践的联系。相比较我国医疗体制的变化和医患关系日趋紧张的现状,学习的效果欠佳[3]。

二、制定明确的医学人文教育目标

目前研究认为,医学人文教育目标可归纳为:注重德育,规范医学生的道德行为,获取人文知识,培养医学生的职业技能的同时,培养人文关怀精神、协作精神、创新能力,更主要是关注患者的生命价值、医疗权利和健康利益、人格尊严,认识医学与社会之间的辩证关系,逐步树立正确的医学价值观[4-6]。因此,国内传染病学专家将传染病学人文教学目标归纳为:人文精神是医学的核心理念,培养医学人文精神的同时,还要培养医学生对社会、民族和国家的责任感;对传染病事业要有不怕牺牲和敬业奉献的精神,完善自我防护措施的同时,不怕危险,敢于迎难而上[7]。

三、加强传染病教学的人文教育

传染病因为具有传染性,与其他疾病相比具有其特殊性,主要在于其患者除了忍受疾病所带来身体上的痛苦,还要承担他人对传染病的歧视。尽管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在我国较为常见,但大多数患者会受到社会、单位以及周围人群的歧视,在上学、就业及婚恋过程中遭遇不公正的待遇,迫使其不得不隐瞒病情。因此,传染病患者特别需要社会的人文关怀,这就要求从事传染病医疗工作的医护人员特别需要加强人文关怀,缓解患者心理承受力,使他们勇敢面对疾病与社会。提高医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敬业奉献精神,勇于承担责任,服务社会,不怕危险;以及相应的沟通协作能力非常重要。在讲授流感时,结合疫情发生时,社会的恐慌以及由此造成的经济损失,使学生认识到传染病与普通人的生命健康、社会安全密切相关,引导学生关注传染病,关注社会、国家的安全,全人类的健康。另外在教学过程中还要注重法制教育,培养法制观念,教育学生学法、懂法、守法,自觉维护法律尊严,同时正确履行法律义务。在医学实践过程中,如果诊断了法定传染病,及时按照我国《传染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向卫生防疫部门上报疫情,履行一个公民,更是一名医务工作者的应尽的义务和法律责任。

四、加强人文教育的措施

教师的言传身教会对学生产生重要的影响,为了更好的开展医学人文教育,首先必须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注意医学教师的师德、医德相结合。现有的医学院校任课教师多数是在原来的生物医学模式的下培养出来的,人文素质参差不齐,也应通过多种形式的人文教育培训班或讲座提高其人文素养,把人文精神体现在医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当中。医学生的人文教育不能停留在单纯的讲授知识的层面,加上医学生本身在思想上不够重视该课程,人文教育难以达到效果。如果能在实习过程中理论联系实际,将抽象的人文教育融入医学教学当中,活泼生动的教学模式可以达到较好的效果。因为传染病具有一定的传染性,使得刚进入临床的医学生容易产生恐惧,同时,传染病患者存在一定程度的自卑心理,更需要他人的同情和理解,临床带教老师对患者而言是治病救人的医生,对医学生而言则是教书育人的老师。通过现场教学,使得医患有效沟通,一方面增加患者及其家属信任度,另一方面使医学生体会患者的身心疾苦,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医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到的医学人文关怀,受到的影响才是深远的[8]。

在传染病教学中重视医学人文教育,培养具有人文关怀意识的优秀医学人才,是医学教育的要求,同时也是新形势下传染病学教育的要求,可以逐渐提高医学生的整体素质,进一步提高我国的医疗卫生水平。

传染病学论文范文第3篇

动物传染病种类繁多,错综复杂,特别是近年来又陆续发现部分新的传染病,给动物传染病的防控工作增加了难度。但是,每种传染病都有其固有的特点,尽管有些病有很多相似之处,但总能找出它们的不同,这就属于动物传染病的诊断范畴。动物传染病的诊断就是依靠人的感官或利用其他方法对疫情进行分析、对动物及其代谢产物进行检查,从而做出综合判断。及时、准确、有效的诊断是防控和扑灭动物传染病的关键,及时准确诊断传染病能有效地组织扑灭措施,做到有的放矢。诊断的方法和手段很多,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只需根据传染病的特点采用几种方法,甚至一、两种方法便可做出准确的判断。中国论文联盟

1临床综合诊断

1.1流行病学诊断

流行病学诊断是针对患病动物群体、经常与临床诊断联系在一起的一种诊断方法。某些家畜疫病的临床症状虽然非常相似,但其流行特点和规律却差别很大。因此,这种方法在传染病的诊断工作中具有极大的实用价值。

1.1.1动物流行病学调查步骤根据检测材料的不同,动物流行病学调查分为临诊流行病学调查、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和病原流行病学调查。一旦发生传染病,流行病学调查是确保疫病诊断正确的重要环节。实践中,流行病学调查可采取多种方式进行,如以座谈方式向畜主或相关知情人士询问疫情,或对现场进行仔细观察、检查,取得第一手资料,然后进行综合归纳、处理,作出初步诊断。

1.1.2动物流行病学调查内容

(1)疫病流行情况。最初发病的时间、地点、蔓延的情况,目前的疫情分布。疫区内各种动物的数量和分布情况,发病家畜的种类、数量、年龄、性别,疫病传播速度和持续时间等。是否进行过诊断,采取过哪些措施,效果如何。动物防疫情况如何,是否做过免疫监测。发病前有无饲养管理、饲料、用药、气候等变化或其他应激因素存在。查明其感染率、发病率、死亡率、病死率,它们均反映了动物传染病的发病严重程度。

(2)疫情来源情况。本地过去是否发生过类似的疫情,流行情况如何,是否经过确诊,何时采取过何种措施,效果如何。若本地未发生过,附近地区是否发生过,这次周边地区有无疫情。是否近期引进畜禽或其产品,是否有外来人员进入本场或本地区进行参观、访问或购销活动等。

1.2临床诊断

利用人的感官或借助一些最简单的器械如体温计、听诊器等直接对病畜进行检查,该法简便易行,有时也包括血、粪、尿的常规检验。检查内容主要包括患病动物的精神、食欲、体温、脉搏、体表及被毛变化、分泌物和排泄物特性、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生殖系统、神经系统、运动系统及五官变化等。有些传染病具有特征临床症状,经过仔细的临床检查可以做出诊断,如破伤风、狂犬病和放线菌病等。但在很多情况下,临床诊断只能提出可疑疫病的大致范围,必须结合其他诊断方法才能做出确诊。在进行临床诊断时,应注意对整个发病畜群所表现的综合症状加以分析判断,以免误诊。

1.3病理解剖学诊断

很多传染病都有特征性的病理变化,因此,病理解剖学检查是诊断传染病的重要方法之一。它既可验证临床诊断结果的正确与否,又可为实验室诊断方法和内容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作病理解剖检查时应注意操作顺序,先观察尸体外观变化,包括有无尸僵出现、被毛及皮肤变化;天然孔有无分泌物、排泄物和出血及其性质;体表有无肿胀或异常;四肢、头部及五官有无变化等。然后检查内脏,先胸腔再腹腔;先看外表(浆膜)再切开实质脏器和浆膜;先检查消化道以外的器官组织,最后检查消化道,以防消化道内容物溢出而影响观察并造成污染。检查时注意实质脏器有无炎症、水肿、出血、变性、坏死、萎缩、肿瘤等异常变化。对家禽还应注意观察气囊和法氏囊。由于每种传染病的所有病理变化不可能在每一个病例身上都充分表现出来,应尽可能多的选择症状较典型、病程长的、未经治疗的自然死亡病例进行剖检。此外,病理剖检应由兽医人员在规定的地点和场所来完成,不可任意随地剖检,以免造成污染,散播疾病。如果怀疑炭疽时则严禁剖检。

转贴于中国论文联盟

中国论文联盟2实验室诊断

2.1病理组织学诊断

有些疫病引起的大体病变并不明显,仅靠肉眼很难作出判断,还需作病理组织学检查才有诊断价值,例如传染性海绵状脑病、猪圆环病毒病、肿瘤等。有些病还需检查特定的组织器官,如疑为狂犬病时应取脑海马角组织进行包涵体检查。

2.2微生物学诊断

2.2.1病料的采集正确采集病料是微生物学诊断的重要环节。病料应力求新鲜,最好能在濒死时或死后数小时内采取;应从症状明显、濒死期或自然死亡而且未经治疗的病例取材;要求尽量减少杂菌污染,用具器皿应尽可能严格消毒。通常可根据所怀疑病的类型和特性来决定采取哪些器官或组织。原则上要求采取病原微生物含量多、病变明显的部位,同时易于采取,易于保存和运送。如果缺乏临床资料,剖检时又难以分析诊断可能属何种病时,应比较全面地取材,例如血液、肝、脾、肺、肾、脑和淋巴结等,同时要注意采取带有病变的部分。

2.2.2病料涂片、镜检通常把有显著病变的组织器官涂片数张,进行染色、镜检。此法对于一些具有特征性形态的病原菌如炭疽杆菌、巴氏杆菌等可以迅即做出诊断,但对大多数传染病来说,只能提供初步依据或参考。

2.2.3分离培养和鉴定分离培养细菌、真菌、螺旋体等可选择适当的人工培养基,分离培养病毒可选用禽胚、动物或细胞组织等。分离得病原体后,再进行形态学、培养特性、动物接种、免疫学及分子生物学等鉴定。

2.2.4动物接种试验将病料用适当的方法处理后人工接种敏感的动物,然后根据对动物的致病力、症状和病理变化特点来帮助诊断。一般常用的实验动物有家兔、小鼠、豚鼠、仓鼠、家禽、鸽子等。当实验动物对病原体无感受性时,可以采用有易感性的本种动物,在一定条件下进行动物接种试验。

2.3免疫学诊断

2.3.1血清学试验可以用已知抗原来测定被检动物血清中的特异性抗体,也可以用已知的抗体来测定被检材料中的抗原。常用的血清学试验方法有:中和试验、凝集试验(直接凝集试验、间接凝集试验、间接血凝试验、协同凝集试验和血细胞凝集抑制试验)、琼脂扩散沉淀试验、补体结合试验、免疫荧光试验、免疫酶技术(elisa)。这些方法已成为传染病快速诊断的重要工具。

2.3.2变态反应动物患某些传染病(主要是慢性传染病)后,可对该病病原体或其产物(某种抗原物质)的再次进入产生强烈反应,即变态反应。能引起变态反应的物质(病原体或其产物或抽提物)称为变应原,如结核菌素、鼻疽菌素等,将其注入患病动物时,可引起局部或全身反应,故可用于传染病的诊断。

2.4分子生物学诊断

传染病学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动物传染病学 教学方法 多样化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12(c)-0220-01

目前,我国高等院校《动物传染病学》课程教学的主要问题是教学容量大、教学时数少、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手段陈旧,对于要求掌握的知识学生大多死记硬背,理解、思考的少,对于实验技能眼高手低,最后导致操作能力较差,缺乏实践经验。因此,如何优化《动物传染病学》的教学方式,向社会输入更多具备综合技能的人才,已成为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在本专科农业院校《动物传染病学》课程教学中,精选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势在必行。

1 课堂讲授与启发式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

1.1 启发式教学

教学活动的主体由老师与学生共同构成,老师作为指导者,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学习、思考、提出问题,与老师加强交流,协调发展。启发式教学,对于教师的要求就是引导转化,把知识转化为学生的具体知识,再进一步把学生的具体知识转化为能力。教师的主导作用就表现在这两个转化上。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经历问题的解决过程,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热情,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创新能力。

1.2 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以动物传染病病例或事例为题材,在教学中要求学生针对病例或事例,运用所学知识,做出分析、综合,并上升为理论认识。这是一个教学相长的教学过程。

教师以教学大纲的要求为核心,以学生知识水平为基础,以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技术为手段,针对国内外近几年流行的重大动物传染病、人畜共患传染病,配合相应的临床病例,诊断及防制方法,作为课堂讨论提纲。基于学生假期的社会调查,将学生按照调查的疾病不同而划分学习小组,针对假期社会调查结果,结合教材中相应的理论知识,查阅参考文献,做好笔记,针对难点问题或者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提出新问题。教师将基础知识、重要知识点一一详解,然后以学生提问为基础进行讨论,创造出学生之间互相讨论,学生与教师之间互相学习的氛围。期间,教师主要起启发思考和引导方向的作用,控制课堂讨论的节奏,协调各组之间的关系。这样的教学方法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加深学生对重点和难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以达到巩固掌握知识的目的。

1.3 开放式实验教学

《动物传染病学》课程对学生动手操作及实践能力要求较高,因此我们采取开放式实验室的管理制度为使学生做到学以致用。依托我院动物传染病防治技术实验室现有的条件,要求学生把在社会服务和实习阶段遇到的临床病例拿到实验室,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实验室诊断工作。理论教学使学生对疾病有一个理性认识,再通过教学实习获得感性认识,通过查资料、讨论剖析临床实际教学病例,使课堂的理性认识得到再次升华。

1.4 网上教学法

这种教学法是运用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在课程内容合理整合的前提下,以大量的文字、图片、动画和实地录像为基础,制作《动物传染病学》教学课件、动物传染病病理变化图片库、电子教案、教学资源库和习题集等,并在课堂教学的同时,通过校园网系统用于学生课后的自学和复习,使学生在观赏中进行知识积累。

2 开设社会调查课,丰富专业知识

利用假期时间,开设动物传染病社会实践课,让学生更多的接触社会,了解学习这门课程的重要性,它在畜牧养殖行业中的地位。

针对近年来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等危害严重的人畜共患传染病,我们及时组织了专项调查,在指导教师的带领下,分成若干小组,深入基层进行调查。同时,学生要对社会调查进行总结,通过检索相关文献、现场调查访谈、统计分析、撰写论文等做出相应的报告。这样即丰富了学生的专业知识,又培养了学生查阅资料、撰写论文的能力。

开学后,可安排3~5次讨论课,通过在课堂演讲将自己的实践体会,所学到的知识点与大家分享。由教师组织并指导学生对收集的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推理、质疑和假设及判断,在讨论中教师要适时地进行启发、提示,有意识、有目的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及经验进行推理、反思、讨论,提出诊断结果和综合防治措施等,鼓励学生充分发表个人观点,大胆质疑,激发他们思维和讨论的兴趣,增强了实践应用性和学生的参与热情,培养了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这个阶段检验了学生社会实践的所学所长,以使教师及时了解学生,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最终对教学效果起到的一定的促进作用。

3 加强与生产厂(场)的联系,走产、学一体化的发展之路

以该课程教学目的为基础,为给畜禽养殖业输入更多的专业人才,增强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必须要加强与生产厂(场)的联系,走产、学一体化的发展之路。

动医动科专业学生在大四年级参加生产实习,即派学生到教学实习基地从事专业相关的基层工作。例如,宠物医院实习基地,让学生在宠物医院中接触到更多的病例,学习门诊的基本技能;在饲料或兽药企业中,学生可以在生产岗位上较深入地了解饲料和化药生产过程,进而将专业知识与实际工作结合起来;在销售、技术岗位上,培养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应用知识的能力和积累工作经验。为使实践教学更有针对性,我们通过与养殖场的密切联系,组织学生深入现场,了解大型养殖场的经营管理方式,以及疾病预防情况等。对接触到的典型病例进行案例分析,以巩固和加深课堂教学效果。通过生产实习,使学生了解畜牧业生产中的常见疾病及急需技术,以此激发学生对本专业的热情,明确学习方向,为日后走上工作岗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综合上述内容,通过现代化教学理念,结合专业课程特点,优化教学方法,实现教学形式多样化,取得了良好的课程教学效果。我们以临床病例或事例为导具组织过程教学,增强了直观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产学结合,工学交替,创新了教学过程;以动物医院为窗口进行教学,培养了教师和学生的动手能力;以教师科研为纽带,让学生参与科研,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翟新国,蔺祥清.动物传染病学课程的教学改革探索[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

传染病学论文范文第5篇

年轻有为 勇攀高峰

1987年出生的粟硕教授,2005年进入东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专业学习,本科毕业之后以优异的成绩和丰硕的研究成果获得了华南农业大学的博士学位,并于读博士期间获国家公派,访学于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预防兽医系,曾经连续四次获得教育部研究生国家奖学金。28岁博士毕业后于2016年1月直接受聘为南京农业大学预防兽医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是整个领域最年轻的教授、博导之一。粟硕教授长期围绕狂犬病,犬、猫流感等伴侣动物疾病的流行病学研究和防控以及禽流感,MERS等新发传染病的跨种间传播机制进行深入的研究。

冠状病毒研究

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是由一种类似SARS的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自2013年以来,截至2015年5月24日,已造成1134人感染,其中427人死亡,病死率高达37.7%。粟硕教授针对中东呼吸综合征在韩国和中东地区的流行传播模式和防控方案,同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相关研究人员合作,夜以继日的不断工作,迅速进行了回溯病毒流行病学分析,尤其是对我国首例中东呼吸综合征输入性病例进行分析,提出传染病病原体通过交通跨自然屏障进行快速传播的学术观点,并且对我国中东呼吸综合征防控提出有效建议。同时在国际顶尖医学期刊《柳叶刀》发表题为《中东呼吸综合征:一个在韩国和中国之间潜在爆发的威胁?》的论文,全面介绍和探讨了这次波及中国的中东呼吸综合征(中东呼吸综合征)疫情,并且对我国中东呼吸综合征防控提出有效建议。该文发表后,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柳叶刀》杂志特别为这篇文章发表评论性社论《中东呼吸综合征――全球卫生安全的新威胁》,评论这篇文章的重大意义以及中东呼吸综合征病毒潜在的爆发威胁。

随后针对目前中东呼吸综合征等冠状病毒复杂的流行情况和快速的重组等特点,粟硕教授利用先进的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从流行病学调查、发病机理、进化和重组情况等方面对不同的冠状病毒进行了比较分析,并且用大数据网络监测和分析病毒序列预测了存在潜在威胁的动物源性重组冠状病毒,并且针对中东呼吸综合征,SARS等冠状病毒的频繁重组提出了具体防控建议。粟硕教授再一次在高水平权威期刊发表关于中东呼吸综合征等新发传染病流行病学的论文。该文章发表在顶级传染病杂志“Trends in Microbiology”上(Cell系列子刊,2015年影响因子9.5)。

流感病毒研究

粟硕教授在临床一线和WHO网站等收集了近年来流感病毒的研究数据,并结合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结果,同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高福院士团队合作对我国禽流感病毒的流行病学和遗传变异进行了分析和总结。根据流感数据库信息确定了不同亚型禽流感病毒在我国的分布地区和范围;根据遗传进化数据总结了我国禽流感病毒的遗传进化图谱;并根据研究团队的研究结果提出了禽流感病毒,特别是H7N9、H10N8和H5N6等新型重配病毒出现、传播和流行的模式。该研究结果对了解我国禽流感的遗传进化及禽流感防控措施的制定具有特别重要意义。对于犬猫流感病毒的流行病学以及跨种间传播机制也进行了持续深入的研究。

笔耕不辍 成果丰硕

从理论到实践,粟硕教授更是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成果,并对行业技术进步或产业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一、提出了诊断和控制埃博拉病毒(EBOV)和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中东呼吸综合征)的关键要素。

(1)首次分析了3种主要WHO推荐的EBOV试剂盒的诊断特征。分析EBOV的诊断方法特征,提出通过改进RT-qPCR,降低阈值,提高EBOV感染早期检出率的学术观点,对EBOV检测方法的选择和使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2)首次对中国首例输入性中东呼吸综合征感染进行了回溯流行病学分析。

中东呼吸综合征过往病例的流行病学分析,尤其是我国首例中东呼吸综合征分析,提出传染病病原体通过交通跨自然屏障进行快速传播的学术观点对中东呼吸综合征的防控提出建议和呼吁。

(3)分析感染人的6种冠状病毒,着重阐述了中东呼吸综合征重组的相关内容。对可感染人的冠状病毒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比较流行病学调查、发病机理、进化和重组情况等方面,预测潜在威胁的动物源性重组冠状病毒,对新型重组冠状病毒的出现提出预警并对未来研究方向提出建议。

二、通过对犬猫流感病毒的研究,阐明犬猫在流感病毒传播中的角色。

(1)血清学调查中,首次在犬中检测到多种亚型禽流感病毒抗体,提示活动物交易市场可能是禽流感病毒跨种传播的一种生态模式,活动物交易市场中的流浪犬可能是传播流感的重要宿主。

(2) 建立了H3N8亚型流感病毒的猫感染与传播动物模型。首次建立了H3N8亚型流感病毒猫的感染模型,并证明实验条件下可以在猫之间发生水平传播,为H3N8亚型流感病毒的传播提供新数据。对H3N8亚型流感病毒的犬猫适应和跨种间传播提供动物模型。

三、首次进行了犬流感病毒感染犬后的蛋白质组学分析。初步证明了H3N2亚型犬流感病毒感染犬肺脏组织的蛋白质组特征和病毒NS1蛋白在介导抑制IFN-β应答中的重要作用,对犬流感致病机制研究提供了基础。

四、进行了H6N6禽流感病毒在小鼠体内的适应性研究。发现对于H6N6禽流感病毒适应哺乳动物相关的位点是HA (H156N S263R) 和PA (138M)协同作用,这可能是在缺乏PB2 627位点变化时候的替代变化。所以对H6N6亚型流感的监测是非常必要的。

五、致力于狂犬病病毒的综合防控,致病性以及净化的研究工作。

在本研究领域粟硕教授成果丰硕,近三年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ESI学科排名前10%的SCI期刊论文5篇,学科排名前10%-20%的SCI期刊论文10篇。累计发表SCI论文50多篇,其中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文章20多篇,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Lancet、Lancet Infectious Disease、Trends in Microbiology、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Journal of Virology, 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等发表代表性文章14篇。先后担任了Infection, Genetics and Evolution; BMC Veterinary Research; BMC Infectious Disease; Journal of Veterinary Science等多个高影响因子SCI杂志的学术编辑。也担任了Journal of Virological Methods; Journal Microbial Pathogenesis; Transboundary and Emerging Disease; Equine Veterinary Journal等领域顶级SCI杂志编委。现在为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 Journal of Virology, Lancet Global Health, Veterinary Microbiology等20多个高水平SCI期刊杂志担任审稿人。

传染病学论文范文第6篇

《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CN:33-1340/R)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大型双月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主要刊登医学教育、科研、临床的中医、临床医学、中西医结合、公共医学、民族医药、护理、检验、医技、药学、管理等与医学相关的学术论文。

传染病学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传染病护理学;现状;方法改革;思考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526(2012)08-0129-01

1学习传染病护理学的重要性

传染病护理学属于临床护理范畴,是研究传染病临床护理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门科学,是防治传染病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关系到病人能否早日恢复健康,而且对终止传染病在人群中的传播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尤其是近几年出现了许多新的传染病,人类疾病谱发生了一系列改变,人的生命在新型的传染病到来时显得异常脆弱,医学生只有学习、认识这些传染病,才能够达到预防和治疗改疾病的目的。从另一方面来说,传染病护理学对即将进入临床实习的护理专业学生来说,可以提高预防疾病的意识,加强自身防护,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2传染病护理学教学现状

目前我校的护理专科生所用的传染病护理学教材是吴光煜主编的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的《传染病护理学》。这本教材编于2008年,表面上看时间还不算太久,可是内容上远远滞后于临床发展。编写医学教材难,编写传染病学教材更难,一方面经典传染病发病率急剧减少,政府投资不足,研究人员对这些疾病的研究兴趣减弱,病原学、发病机制、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等问题的研究进展与其他疾病相比显得落后;另一方面新现传染病在不断增加,但成熟的东西不多。如何在一本负责任的教科书中既简明扼要又面面俱到;既介绍定性定论的学术问题又要兼顾当前发展动态,这的确是一件高难度的工作。

在传染病护理教学中一共安排30个学时,其中理论占20学时,实验占10个学时。理论课主要采用多媒体教学,并开展案例讨论的方法。实验课主要以临床见习及播放视频为主。传染病护理学课时少再加上任课老师缺乏临床经验,在平时的教学中缺乏典型病例,难免也会影响教学效果,而且作为考查科目,临床实习一般不到传染科,学生不够重视。另一方面学校没有设立专门的传染病教研室,缺乏专业教师,教学缺乏统一性,收到的效果差异大。

3传染病护理学教学方法改革

我们要高度重视传染病教学,要认真地下一番功夫,并做大量的准备工作和具体工作,才能使传染病学教学真正告别困境。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来改进:

3.1加强临床见习.实习:目前很少安排学生到临床见习、实习,一方面因为传染病有明显季节性、时间性,加之传染病科室的特殊性,组织学生到医院见习有一定难度。平时只靠教师讲述例子,不到临床实践,学生能力得不到提高,也不利于临床思维的培养。但不能够这样我们就放弃,相反的我们要多为学生加强见习、实习机会,要做好防护,克服怕被传染的恐惧心理。

3.2加强传染病健康教育:目前使用的教材每一种传染病都有相对应的健康教育内容,这一方面教学中常要求学生了解,但是实际上传染病的健康教育比感染性疾病的重要的多,例如水痘,一般没有并发症的患儿可在家进行自我护理,并且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的重要工作内客之一,健康教育做得好坏与护理质量的高低在某种程度上呈正相关,护士的角色不仅仅是患者的照顾者,而更多地要去担当患者及家属的教育者、咨询者和健康行为方式的倡导者,所以,应加强临床护理教学中学生健康教育能力的培养,将健康教育内客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使护生掌握有关健康教育理论方法及相关学科知识并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并不断提高专业理论知识水平,才能更好地开展传染病健康教育。

3.3增强学生动手能力:传染病教学不应该知识纸上谈兵,应该落在实处,这里要特别强调动手能力的提高,在上实验课时应该为学生多创造动手机会,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消毒隔离技术,无菌操作等技术。在临床见习、实习过程中,要敢于放手让学生去做,并做到放手不放眼,只有多动手,学生的能力才能得以提高。

3.4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目前我校传染病教学主要采用多媒体及板书教学方式。学生对Powerpoint课件表现出很大兴趣,所以教师要在课件方面,多增加图片、案例以及视频,在平时的教学的过程中可进行角色扮演,也可以拿出一部分自学内容让学生来讲,让学生充分参与到教学中来,这样才能吸引学生注意力。

3.5提高教师自身素质:传染病护理教学教师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我们要承认自身的不足,还要善于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为了避免纸上谈兵,我们应该深入临床,掌握一些较新、较典型的病例来充实自己,在教学中贯穿大量生动的例子,让学生对传染病护理学感兴趣。学校应该为教师多创造外出学习机会,不应固步自封,导致教学与临床脱节。另外,对于我们年轻教师应该谦虚的多与同行交流,这样才能取得长足的进步。

4反思

我们要高度重视传染病教学,作为年轻教师我缺乏经验,要认真地学习,并做大量的准备工作和具体工作,在未来的教学中要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并要敢于采用新的方法,才能使传染病学教学真正告别困境。

参考文献

[1]朱念琼.传染病护理学.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7)

[2]网摘. 传染病学教学面临的困境及我们的对策. 中医学论文

传染病学论文范文第8篇

[方法]对近6年来甲乙类法定传染病发病情况进行流行病学分析。

[结果]2001―2006年全区共报告甲乙类传染病16种14 270例,年发病率在163.33/10万~213.67/10万之间,年均发病率为208.76/10万,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稳中有降;与上海市比较,传染病发病顺位有所不同;外来人员发病(年均发病率276.4/10万)显著高于本区居民(年均发病率155.12/10万)(χ2=1063.09,P<0.01) ;肠道传染病发病显著下降;肺结核疫情居高不下;性传播疾病成为甲乙类传染病的主要构成部分。

[结论]传染病虽然得到了明显控制,但防治形势不容乐观,需加强外来流动人口防治力度,加大重点传染病和新发传染病的防治。

关键词: 甲乙类传染病; 发病率; 流行特征中图分类号: R 181.8+2文献标识码:A

传染病是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将37种法定传染病分为甲、乙、丙3大类,而其中甲类和乙类传染病因其具有传染性强、流行范围广和危害严重的特点,是最主要的传染病。宝山区位于上海市东北部,是全市最早建立的城乡一体的郊区, 进入新世纪,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居民生活条件的改善以及城市外来人口的大量涌入,本区传染病发病和流行特征发生了改变。为进一步了解近年来本区甲乙类传染病发病情况和流行特征,为制定传染病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现将本区2001―2006年甲乙类法定传染病发病情况和流行特征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

2001―2006年全区传染病疫情数据来源于宝山区疾控中心疫情监测登记和网络直报,人口数据来源于宝山区公安局提供的统计数据,2001―2006年全市传染病疫情数据来源于上海市疾控中心。2001―2006年全区传染病平均漏报率为0.38%。

1.2统计分析

传染病报告卡使用全市统一的FOXPRO软件输入,数据分析采用EPIINFO6.0和SPSS 10.0软件分析。

2结果

2.1流行概况

2001―2006年全区共报告甲乙类传染病16种14 270例,年发病率为163.33/10万~213.67/10万,年均发病率为208.76/10万。其中2003年、2005年和2006年未发生甲类传染病,2001年、2002年和2004年每年报告1例甲类传染病(霍乱);报告病种最多为2005年的14种,最少为2003年的10种;6年中发病率最低的为2006年,最高的为2004年(表1)。

注:HIV不计入疫情统计

2.2主要流行特征

2.2.1发病率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稳中有降,发病率低于全市水平,疫情以散发为主。2001―2006年本区甲乙类传染病年发病率( 1/10万)分别为205.01、193.75、187.26、213.67、201.69和163.33,年均发病率为208.76/10万;而同期本市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1/10万)分别为281.05、277.08 248.80、260.14、255.36和219.26,年均发病率为256.68/10万,本区甲乙类传染发病率显著低于全市水平(χ2=582.51,P<0.01)。6年中,前5年本区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基本控制在200/10万左右,2006年仅为163.33/10万,2006年发病数较2005年下降20.24%,较2001年下降23.69%,创历史新低。疫情以散发为主,6年中发生2起较大规模的学校食源性菌痢爆发及10起一点2例及以上的麻疹小爆发。

2.2.2疾病谱与本市疫情比较,疾病谱构成基本一致,传染病发病顺位有所不同。疾病谱主要以急性病毒性肝炎、痢疾、肺结核、淋病和梅毒为主,这5种病种合计占甲乙类传染病总数的90%以上;发病率由高到低顺位有所不同,本市前2位传染病主要是淋病、肺结核,而本区则为急性病毒肝炎和痢疾。

2.2.3流动人口发病率外来人员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显著高于本区居民。2001―2006年本区居民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1/10万)分别为178.87、154.29、187.26、213.67、168.68和133.79,年均发病率为155.12/10万;而同期外来人员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1/10万)分别为258.56、276.64、308.69、305.12、270.13和 230.52,年均发病率为276.4/10万,外来人员发病显著高于本区居民 (χ2=1063.09,P<0.01) 。

2.2.4肠道传染病肠道传染病发病较20世纪90年代显著下降,但在甲乙类传染病的构成中仍占据主导。2001―2006年我区肠道传染病发病率保持在74.8810万~112.84/10万之间,年均发病率为 102.93/10万,在甲乙类传染病中的构成比在45%~53%之间,仍占据主导。其中本区居民2001―2006年肠道传染病发病较1990―2000年下降61.19%。

2.2.5性病性传播疾病占甲乙类传染病总数的1/4以上,成为我区甲乙类传染病的主要构成部分。其中淋病发病率总体高于梅毒、艾滋病感染率,且发病呈上升态势。2001―2006年性传播疾病累计报告3 790例,占甲乙类传染病的26.56%。其中淋病报告发病2006例、梅毒报告发病1 775例、艾滋病报告发病9例。HIV感染和发病呈上升态势,由2001年的0.33/10万一路跃升至2006年的16.69/10万。

2.2.6呼吸道传染病肺结核发病居高不下,发病率6年波动在36/10万~47/10万之间,其在甲乙类传染病中的所占的比例约为20%;麻疹2002―2004年发病率都在2/10万以下,2005年本市发生流行,发病率达13.63/10万;猩红热发病率在0.32/10万~1.52/10万之间,且近年来呈上升趋势;流行性脑脊膜炎发病率控制在1/10万以下,以外来人员为主,外来人员占70.59%。

2.2.7虫媒传染病和自然疫源性疾病这2类疾病得到有效控制,疫情主要以传入性为主。2001―2006年,全区每年报告乙型病毒性脑炎病例为1~3例,疫情高度散发,90%为外来人员; 2001―2005年疟疾发病率均在1/10万以下,2006年报告疟疾16例、发病率为1.38/10万,经流行病学调查,均为外源性感染;狂犬病、出血热等自然疫源性疾病2004年、2005年在外来人员中各发生1例,其中经流行病学调查,出血热病例为外源性感染。

2.2.8其他疫苗可预防疾病发病保持在较低水平。6年中百日咳、白喉、脊髓灰质炎都无病例发生;新生儿破伤风2003年、2004年均无病例,2001年、2002年、2005年和2006年在外来人员中共发生5例。

3讨论

宝山区的传染病发病和流行特征与20世纪80、90年代相比发生了显著变化:传染病发病得到有效控制、肠道传染病发病下降幅度明显、传染病发病谱和顺位发生转变。

虽然传染病得到了明显控制,但传染病仍然是当前发病率最高的疾病[1]。目前传染病不仅威胁发展中国家和经济落后地区,而且也威胁着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一旦丧失警惕或预防措施不力,一些已经基本控制的传染病又卷土重来,甚至出现爆发或流行[2],如性病、肺结核等。一些新出现的传染病,如O139霍乱、艾滋病、SARS、人禽流感、军团病、埃博拉出血热、人类疯牛病等也对人们构成严重威胁。此外,由于人类社会行为的改变也助长了传染病的传播。如人口流动频繁;增加了人群接触的机会;、多性伴促进了性病的传播;饮食生活方式的改变导致一些食源性疾病的发生[3]。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甲肝疫苗和乙肝疫苗的推广使用,使得本区的急性病毒性肝炎的发病大幅下降[4];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居民生活条件的改善,使得细菌性痢疾等肠道传染病发病得到控制。然而肠道传染病发病控制到一定水平后,要进一步下降存在一定难度,主要是目前控制肠道传染病主要依靠切断传播途径、防止“病从口入”等非特异性措施,稍有放松,疫情即可回升,甚至发生局部爆发。因此,需加强监测,及时预警、防止病原优势菌株变异可能造成的爆发;加强对传染源管理,尤其是饮食、饮水行业和幼托、中小学生等重点人群的管理,大力开展肠道传染病防制知识的宣传教育,增强市民防病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近6年本区和本市传染病疫情的对比显示,性传播疾病发病本区和全市的排列顺位有所不同,与黄浦区等中心城区也存在差异[5,6]。本市淋病发病已跃居各种传染病之首,而本区排列第1位的还是病毒性肝炎。由于目前性病疫情主要按照就诊医院所在的区县归口统计,因此本区性病疫情不能真实地反映实际情况。从全市层面分析,性传播疾病已占到各种传染病总数的一半以上,此外艾滋病感染和发病呈快速上升态势,防制形势不容乐观。因此,应加强对性传播疾病的预防控制,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积极落实艾滋病防制中长期规划,实施高危人群干预,开展健康教育、健康促进。

结核病是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的经呼吸道传播的慢性传染病,为全球所关注。我国是世界上22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结核病患者数量居世界第2位,结核病已被国家列为重点控制的重大疾病之一[7]。新中国成立后,在各级政府的重视下,经过50余年卓有成效的防治,本市肺结核疫情由解放初期的全国最高降为全国最低。但是,在全球结核病疫情出现明显回升的大背景下,自1995年起,本市菌阳肺结核报告人数出现上升势头,死亡率位居传染病死亡率的首位。近年来本区结核病疫情有几个特征:一是外来人员的结核病例增加明显,远高于本市居民的上升速度,到2006年已占本区结核病新登记病例数的50.34%,管理难度极大;二是老年结核病比例较高,且合并症多,治疗难度大;三是多耐药结核病的增加使结核病治愈变得更加复杂;四是艾滋病和结核病双重感染的潜在威胁需引起高度重视。因此,必须加强结核病防治力度,坚持政府领导、部门合作、全社会参与、卫生部门管理,共同做好结核病防治工作;加强肺结核病人早发现和定点治疗工作,落实病人的督导管理和健康教育;加强结核病防治的宣传培训,提高市民健康知识知晓度和主动就诊的意识;实行肺结核治疗费用“收、减、免”政策,控制传染源,全面有效地实施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

本区是城乡结合的郊区,外来人员已占到全区总人口的1/3。外来流动人口为本区城市建设、经济发展作出了大量的贡献,但流动人口由于其经济状况、生活条件、居住环境较差、文化程度较低、个人卫生习惯相对较差、卫生防病意识淡薄以及流动性较大等因素,决定了外来流动人口卫生防病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流动人口传染病防制已成为当前乃至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我区公共卫生的一项重点工作。笔者认为,流动人口防病工作要落实居住地管理,政府各部门要密切配合、健全管理组织、网络,加强易感人群尤其是儿童的免疫接种工作,消除外来儿童免疫空白点,提高人群的免疫水平,深入开展健康宣教,增强外来流动人员健康意识,提高健康水平。

从20世纪70年代至今,全球新发现传染病近40种[8],尤其是2003年我国SARS流行和2004年人禽流感疫情再次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必须提高对新发传染病的认识和警惕,加强监测、提高应急处置的能力,及早发现并采取有效控制措施,防止疫情发生和蔓延。

4参考文献

[1]郭存三,魏文杰.当前传染病及其免疫预防的新挑战.2000年全国分子流行病学学术会议论文集,2000,15-19.[2]曾光.中国跨世纪的传染病防治[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1997,18:106-107.

[3]杨占清,彭佐林.近年我国流行病学研究进展[J].实用医药杂志,2002,29(2):158.

[4]蔺心海,孙家明,李明珠,等.应用甲肝疫苗前后肝炎流行特征的变化[J].上海预防医学, 2001,12(9):412-413.

[5]李燕婷.上海市急性传染病的预防控制. 2007年上海公共卫生国际研讨会论文集,2007,59-60.

[6]沈福杰,舒明,吴维寿,等.上海市黄浦区1990~2006年传染病流行态势分析.2007年上海公共卫生国际研讨会论文集,2007,315-317.

[7]王隆德.中国结核病控制现状及展望[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6,29(8):505-506.

[8]周绍聪.预防医学发展趋势[J].浙江预防医学,2000,12(1):1-3.

传染病学论文范文第9篇

传染病科

浙江省第一医院传染病科是部级重点科室,也是目前国内同类学科中规模最大的临床医疗科室之一。该科室下设有人工肝治疗中心、重症监护病房、感染性疾病疗区、病毒性肝炎疗区、结核病疗区及艾滋病疗区等8个亚级临床疗区,总面积为23000平方米,共开放床位256张,年门诊量高达6万余人次,年住院量达4千余人次。浙江省第一医院传染病科擅长应用感染微生态学及传染病学等新型诊断技术及疗法诊治不明原因的发热、细菌感染性疾病、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及新发与再发的传染病。在该科室学科带头人李兰娟院士的领导下,该科室的科研团队成功地构建了一种将非生物人工肝与生物人工肝相结合的新型混合型人工肝支持系统,开辟了治疗重型肝炎、肝衰竭的新途径,使重型病毒性肝炎及肝衰竭等疾病的治疗效果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将急性、亚急性重型肝炎患者的临床治愈率从11.9%大幅度提高至78.9%,将慢性重型肝炎患者的临床治愈率从15.4%提高至43.4%。此疗法不仅让许多重症肝病患者摆脱了死亡,而且还使他们重返工作岗位,存活时间最长的病例已达20年以上。

李兰娟医生简介:李兰娟医生现为浙江省第一医院传染病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传染病诊治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内科学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中华医学会副会长、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主委、中华预防医学会微生态专业委员会副主委、全国人工肝培训基地主任、国际血液净化学会理事,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李兰娟院士从事传染性疾病的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30余年,在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肝衰竭的诊治及人工肝脏、感染微生态学的研究等方面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很深的造诣。近年来,李兰娟院士主持并完成了多项部级、省部级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共获得国家专利3项,撰写专著7部,在国内外发表专业论文200余篇,曾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教育部高校推广应用二等奖、中国高校科学技术二等奖等多种奖项。

陈亚岗医生简介:陈亚岗医生现为浙江省第一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卫生部传染病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卫生部传染病研究所副所长、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浙江分会医院感染管理学会副主委、中华医学会浙江分会传染病学会委员、浙江省细菌耐药监控中心主任、浙江医学会肝病学会副主委。陈亚岗教授曾以访问学者的身份在日本大阪府立医学院进行学术交流,回国后一直从事传染病学的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他擅长诊治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等疾病,尤其在感染性疾病的诊疗及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等方面有很深的造诣。

肝胆胰外科

浙江省第一医院肝胆胰外科是国内规模最大、医疗设施最先进、技术实力最雄厚的肝胆胰外科疾病诊治中心。该科室下设有肝胆胰病区、肝胰移植病区、肝胰移植监护室等3个病区,共开放住院床位300余张,拥有质谱分析仪、流式细胞仪、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磁珠分离系统、基因操作系统、图像分析系统、双向电泳系统、蛋白纯化系统、核酸蛋白定量系统、显微手术系统、冰冻切片机、超纯水系统等国际顶尖的诊疗设备。浙江省第一医院肝胆胰外科在诊治肝癌、胆管癌、胰腺癌、重型胰腺炎等疾病及做全肝移植、活体肝移植、减体积肝移植、劈裂式肝移植、再次肝移植、多器官联合移植等高难度移植手术方面始终处于国内领先水平,每年实施的肝切除手术超过800例,手术的成功率接近100%,是我国规模最大、疗效最佳的器官移植中心之一。

郑树森医生简介:郑树森医生是我国著名的肝胆胰外科专家,也是我国器官移植及多器官联合移植领域的开拓者和学术带头人,现为浙江省第一医院院长、肝胆胰外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卫生部多器官联合移植研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医师协会副会长、教育部高等学校临床医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委、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会副主委、中华医学会外科学会副主委、浙江省外科学会主委、浙江省器官移植学会主委、美国外科医师协会会员、国际肝移植协会委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郑树森教授擅长肝癌、胰腺癌及重症坏死性胰腺炎的手术及综合治疗,尤其在应用腹腔镜实施腹部外科手术方面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很深的造诣。近年来,郑树森教授主持并完成了多项部级、省部级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共400余篇,参与编写《外科学》、《肝脏移植学》、《胰腺移植学》、《肝脏移植围手术期处理》及《腹腔镜外科学》等近10部高等医学院校规划教材,曾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浙江省科技重大贡献奖、中华医学科技三等奖等多种奖项。

王伟林医生简介:王伟林医生现为浙江省第一医院副院长、肝胆胰外科副主任、肿瘤教研室副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胰腺外科学组委员、浙江省医学会肿瘤外科分会副主委。王伟林教授从事外科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20余年,在诊治肝脏肿瘤、胆石症、胰腺肿瘤、胰腺炎、门脉高压症等疾病方面有很深的造诣。近年来,王伟林教授曾以卫生部重大专项副组长的身份主持并完成了多项部级、省部级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共110余篇,曾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多种奖项。

皮肤性病科

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皮肤性病科创建于1947年,是浙江省最早创办的皮肤性病科室之一,也是浙江省首批皮肤病和性病学硕士点之一。该科室下设有皮肤真菌室、皮肤病理诊断室、免疫病理诊断室及皮肤性病实验室。该科室可进行的检查项目包括真菌镜检及培养鉴定、皮肤病理诊断、免疫组织化学诊断、淋球菌培养及药敏试验、支原体培养及药敏试验、衣原体检测、过敏原检测、梅毒血清RPR及TPPA检测、单纯疱疹病毒检测等。该科室擅长诊治银屑病、皮肤肿瘤、性传播疾病、皮肤老化、免疫性皮肤病、真菌性皮肤病及遗传性皮肤病等。

方红医生简介:方红医生现为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皮肤性病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浙江省皮肤科学会候任主委、浙江省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常务理事、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分会常委、浙江省性学会性传播疾病防治委员会副主委。方红主任从事皮肤性病学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30余年,在诊治皮肤肿瘤、免疫性皮肤疾病、性传播疾病及各种疑难复杂皮肤疾病等方面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

肾脏病中心

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肾脏病中心是目前国内最大的肾脏病一体化治疗中心,是卫生部批准的肾脏病学专科医生培训基地。该科室下设有血液净化中心、肾移植病区、肾病病区、腹膜透析中心、肾脏病实验室等5个亚级科室,共开放住院床位120余张,配备血液透析机102台,多功能连续性血液净化机15台,自动腹膜透析机3台,可满足各种肾脏疾病及高危疾病患者的治疗需求。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肾脏病中心是国内最早开展肾脏穿刺、血液透析、腹膜透析、肾脏移植和连续肾脏替代治疗的医疗单位之一,在难治性肾病新型免疫抑制剂的合理应用、无菌无热原高标准透析、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危重病患者、肾移植难治性排斥的预防治疗、临床免疫耐受诱导、亲属供肾活体肾移植等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独特的优势。

陈江华医生简介:陈江华医生现为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党委副书记、肾脏病中心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常委、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理事、中国透析移植研究会委员、浙江省医学会常务理事、浙江省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主委、器官移植学分会副主委、浙江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人工肾专业委员会主委、浙江省透析移植研究会主委、卫生部多器官联合移植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浙江省血液透析质量控制中心主任。陈江华主任1980年毕业于浙江医科大学,此后一直从事肾脏病的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他擅长诊治各种难治性肾病,尤其在应用肾脏替代-血液净化技术治疗急、慢性肾功能衰竭、多器官衰竭、重症免疫性难治性肾病和实施肾脏移植手术及多器官联合移植手术等方面有很深的造诣。近年来,陈江华主任主持并完成了多项部级、省部级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在国内外发表专业论文160余篇,曾获得“全国百佳医师”、“卫生部及浙江省突出贡献专家”、“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等殊荣。

心胸外科

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胸外科是浙江省最早创建的心胸外科科室之一,该科室设备先进,技术力量雄厚,拥有国际上最先进的体外循环灌注系统3套、各种心脏监护仪及生命支持系统20余套,在诊治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肺癌及进行心脏瓣膜置换、Bentall手术、全弓置换、微创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复杂先心矫治等方面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而且成功率高,已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强大的技术力量加上一流的诊疗设备使该科室在危重病人相对集中的情况下仍能将患者的死亡率控制在1%以下。近年来,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胸外科开展了多种心脏病微创术式,并成功地开展了心脏移植及心肺联合移植手术,创下了多项心脏及心肺联合移植领域的新纪录。

传染病学论文范文第10篇

自1984年毕业以来,王贵强教授一直活跃在传染病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第一线。他在临床医疗救治工作,国家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处理和卫生救援活动,临床科研工作、教学工作,以及医师协会和医学会等各项工作中表现突出。在面对患者时,他总是从患者的角度考虑问题,对患者高度负责,耐心细致,技术精益求精,受到了患者和家属的高度评价。

不放过任何一个临床异常所见

在临床工作中,王贵强主任善于理论联系实际,解决临床疑难问题。他常说,医学是经验医学,但不能唯经验,应该学会在书本中、前人的经验中和文献中积累自己的经验;而正是由于他在日常工作中不断结合文献学习、总结经验,才能够多次独立诊断从未见过的疾病,如“莱姆病”“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等。

1987年,我国学者在黑龙江海林地区发现“莱姆病”并进行了报道,王贵强及时了解到该病的特点后作了摘录。1989年年底,王贵强刚刚研究生毕业参加工作不久,一位来自大兴安岭地区的患者,被按照“森林脑炎”收入医院,但没有明显的神经系统体征,主任查房也认为不像“森林脑炎”。由于王贵强先期曾经看到过莱姆病的相关论文,再加上主任的意见,他立即翻阅读书笔记,发现该患者的表现很像“莱姆病”,便提出了自己的想法,最后通过暗视野显微镜观察到“螺旋体”而确诊,针对性应用抗生素终使患者痊愈。

对此王贵强主任回忆说,在整个诊治过程中,没有在该患者身上发现文献描述的“游走性红斑”,但他进一步查阅文献发现,个别患者“红斑”可以很大,可达70 cm×20 cm。根据这个线索,王贵强又在患者身上反复寻找,终于发现整个前臂就是一个“游走性红斑”,至此,王贵强主任完整地学习了有关“莱姆病”的临床特征和治疗,对此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也尝到了“求甚解”的甜头。

在20世纪90年代初,国内对自身免疫性肝病,尤其是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还没有普遍认识。当时,王贵强主任在临床中遇到一例肝病患者,发现其ALT升高,胆红素升高,同时GGT明显升高而无法解释。他通过文献检索认识了“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采用激素和熊胆胶囊,有效治疗了患者。此后,他继续关注自身免疫性肝病的诊断和治疗,并在全国各地讲授自身免疫性肝病,使该病逐渐被认识,使更多的患者得到了明确诊断和有效治疗。

在临床工作中勇于探索创新

大学毕业后,王贵强被分配到辽宁省阜新市传染病院工作,当时有大量的肝硬化食道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患者因没有得到及时的外科治疗而死亡。王贵强利用在实习期间学习到的三腔两囊管压迫止血技术,首次在该院应用,使患者获得了重生的机会。此后,无论节假日还是夜间,他常常被病房通知去下三腔管,对此他毫无怨言,反而对能帮助患者而感到快乐。通过大量的实践,王贵强主任总结出了三腔管应用的技巧,并进行了多项改进,如,在三腔管压迫时,患者常常难以忍受局部压迫而放弃治疗,导致再次出现出血而死亡。他经过查阅文献了解到,鼻前庭神经丰富、痛觉敏感,而咽后壁神经相对少,因此首创以15度至30度角牵拉,取代传统的水平牵引方式,使牵引着力点在咽后壁,减轻了患者鼻前庭压迫疼痛,使患者疼痛减轻,耐受性增强,令这种救命的办法更利于被患者接受。

在传染病院工作期间,肝硬化顽固性腹水是另外一个晚期并发症,单纯放腹水需要同时输注白蛋白,花费昂贵,且由于腹腔压力增加,不利于肾灌注,常常难以控制而发展为肝肾综合征等导致患者死亡。王贵强主任根据当时发表在《实用内科杂志》上的有关“腹水直接回输治疗顽固性腹水”的文章,悉心研究摸索,在医院首次开展该技术用于顽固性腹水的治疗。通过治疗,一方面减轻了患者腹腔内的压力,减轻了痛苦;另一方面有效提高了血容量,减少了白蛋白和水分流失,增加了肾灌注,获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

王贵强主任常说,做医生要通晓病理生理学,要“求甚解”,“知其然,知所以然”。医学强调记忆,但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到了临床实践阶段就容易出现问题,应注重在理解的基础上给予记忆,并进一步总结,形成经验。

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性出血热)在20世纪80年代大流行时,正值王贵强在读研究生,在导师于丹萍教授的指导下,他开始对此病的发病机理和临床治疗进行研究,同时参加临床诊断和抢救治疗工作,通过救治大量的病人,学到了内科急重危症救治的经验,也体会到了病人的痛苦,这促使他对患者无论贫富贵贱都一视同仁,竭心尽力地对待。

2002年,一位河南慢性重型肝炎患者,因病情危重需要进行肝移植。在等待供肝的过程中,王贵强首次应用拉米夫定进行抗病毒治疗,病人最终抢救成功,没有进行肝移植,至今已经十多年,肝功能仍然稳定,可以正常工作。

基础和临床科研工作硕果累累

在忙于临床工作的同时,王贵强主任非常注重抽时间做科研。早在攻读研究生期间,正值肾综合征出血热在我国大流行,年发病人数达十万例,病死率3%至5%。王贵强在导师于丹萍教授指导下,通过一系列研究,提出了该病病毒直接作用在发病中的重要作用,据此强调早期抗病毒治疗和针对病理生理规律进行预见性治疗的原则。相关成果编入了诊疗方案,指导临床治疗。该研究于1994年获得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995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在美国留学期间,王贵强主任通过研究T淋巴细胞凋亡信号传导和树突状细胞介导的免疫治疗等,在国际上首次揭示了Bak在T细胞凋亡中的重要作用,相关研究以第一作者身份分别在《Journal of Experimental Medicine》《Journal of Biology and Chemistry》和《Cancer Research》等杂志发表。归国后,王贵强主任先后主持和参加原卫生部临床学科重点项目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十一五”传染病重点专项课题、美国CMB基金、北京市科委计划项目、国家“863”项目、国家“973”项目等课题15项,150余篇,其中SCI论文33篇。目前担任美国感染病学会会刊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临床感染病)编委,系中国大陆唯一的编委;还担任亚太肝病研究会会刊Hepatology International(国际肝脏病学)杂志编委,另担任担任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等十余种核心期刊常务编委、编委等,并作为多个国际杂志审稿人,如Cytokines,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 Hepatology, Journal of Viral Hepatitis, 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 Protein Identification and Purification等。

同时,王贵强主任还十分重视教学工作。每年投入大量的时间在教学和继续教育上,不论是本科生、8年制还是毕业后的医学教育工作,王贵强主任都积极主动地参加。作为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导师,已经培养博士和硕士研究生18人。

普惠患者,大力培训基层医师

自2008年担任北京医师协会感染科医师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以来,王贵强主任多方争取资金支持,对北京地区感染科医师进行免费全员培训,连续组织了四届北京感染和肝病论坛、继续教育学习班四期及周边区县巡讲活动等,累计培训北京及周边地区感染和肝病等基层医师2600余人次,有效提高了基层医生的水平,为北京地区感染科医师业务能力的提高作出了突出贡献。

作为中国医师协会感染科医师分会副会长,王贵强主任负责继续教育工作,在分会李兰娟会长领导下,先后参与组织针对基层医师的“蒲公英项目”和“彩虹项目”等,累计培训基层感染科医师36000余人次,提高了全国基层医生对慢乙肝抗病毒治疗重要性的认识,使广大乙肝患者受益,降低了肝硬化和肝癌等终末期肝病的发生。

自2002年王贵强主任担任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常委兼学术秘书,2009年当选为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他积极参与组织学会的各种学术活动,包括隔年一次的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术年会、病毒性肝炎和肝病学术会议、全国感染中青年学术会议等。

担任中华医学会肾综合征出血热学组组长期间,王贵强主任作为大会主席组织召开了全国肾综合征出血热学术会议。他还多次受邀参加亚太肝病研究会年会、欧洲肝病研究会年会等国际会议,做专题报告或主持会议。他响应中央政府西部大开发的部署,作为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西部行”继续教育项目负责人,自2004年以来,分别在新疆、广西、、云南、内蒙古、宁夏、甘肃、陕西等西部省、自治区组织 “西部行”继续教育项目10次,累计培训西部医师3000余人次,大大提高了西部地区感染病和肝病医师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水平,多次受到中华医学会的表彰。

在临床工作中,王贵强主任还痛心地发现,很多患者由于对疾病的认识误区而延误了宝贵的治疗时机,因此,他在临床实践中,时刻不忘对患者开展科普宣传教育,使患者及其家属了解疾病过程,积极配合治疗,避免“有病乱投医”,贻误治疗时机。同时,他还多次在大型健康教育活动中以及通过报刊、电台、电视台、网络等多种媒体的传播方式,参加科普宣传教育工作。由于在科普工作中的表现突出,2011年,他成为了北京市首批认证的“北京健康科普专家”。

积极参与公共卫生

应急和救援工作

2003年北京SARS流行初始,王贵强主任以传染病医师的敏感性,迅速意识到了该病的危害。他建议医院门诊和病房医护人员在诊治发热患者时带口罩,注意个人防护。在北大医院出现首例患者时,他积极参加会诊和制定治疗方案;积极建言献策,配合院领导设计重新启用的旧病房楼,用于SARS患者的集中收治,避免了院内感染的发生。不仅负责SARS主诊和会诊工作,还承担着大量普通传染病重症患者的救治,因成就突出,获得了北京市“抗击非典先进个人”的殊荣,他所在的科室,也获得了北京市“抗击非典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2005年印度尼西亚海啸发生后,王贵强主任受原卫生部派遣,参加了赴印尼卫生救援队。他利用自己丰富的传染病防控知识,帮助当地有效进行防疫工作,并诊治了大量患者,为国家争得了荣誉。中国卫生救援队在当地总医院开诊11天,共接待门诊患者1200多人,最多一天接待患者200多人,接近该医院日均门诊量的三分之一。由于王贵强等中国医生的良好声誉,大量患者慕名而来,请求中国医生给予诊治。

作为传染病专家和原卫生部自然疫源性疾病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王贵强教授多次参加原卫生部组织的突发和不明原因疾病的咨询和甲流、蜱虫叮咬、超级细菌等公共卫生应急工作,受到了原卫生部领导的充分肯定。

在2010年发生的“蜱虫叮咬事件”中,王贵强主任受原卫生部委托,作为专家组成员赴疫区调研,获得了第一手临床数据,为原卫生部颁布的《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防治方案》的制订提供了依据,并作为主要执笔人对终稿把关。

作为原卫生部卫生标准委员会传染病标准委员会委员,王贵强主任还积极参加国家法定传染病标准修订、制订和审定工作。主持修订了我国《乙型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参加了《丙型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戊型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流行性出血热诊断标准》的制订,主审多部法定传染病标准。由于在传染病标准制订、修订和审定中的突出贡献,2007年,王贵强主任被原卫生部卫生标准委员会评为“卫生标准先进个人”。

作为首届中华预防学会医疗机构公共卫生管理委员会委员,王贵强主任积极参加公共卫生应急的管理工作,为医疗机构公共卫生管理相关工作政策的制定提供技术支持,参加了《公共卫生应急手册》的编写工作。在北京2008年奥运会期间,王贵强主任作为国家核生化医学救治辅助决策系统专家组成员,为奥运期间的安保工作进行技术支持。

采访即将结束时,王贵强主任对记者说:“高度的责任心和爱心是每一位合格的医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我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为能够成为一名优秀的临床医生而去努力的。所谓众志成城,当我们每一位医生都努力进步,恪尽职守,就一定会为患者创造一个良好的医疗环境!”

专家简介

上一篇:pdca循环法论文范文 下一篇:临床技能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