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信心理论文范文

时间:2023-12-06 01:30:00

迷信心理论文

迷信心理论文篇1

[论文摘要]当今大学生迷信心理以及迷信行为已经在大学校园里泛滥成灾,并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精神生活、性格品质和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产生着严重的危害。本文通过对大学生迷信心理的现状、危害、原因以及影响因素的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大学生对迷信心理的自我调试的方法。由此期望能够为大学生迷信心理现象的减少提供一点帮助。

一、迷信的定义

(一)迷信的定义

在《辞海》中将迷信解释为:“指相信星占、卜筮、风水、命相和鬼神等;也指盲目地信仰和崇拜,如迷信书本迷信鬼神。”从心理学上讲,它是指人们内心中认为对生命个体(或生命群体)有支配力量的神灵的畏惧和遵循状态,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遇到不可认知之物而无所适从,或遇到难以克服的挫折和障碍时所表现出来的鬼神天命等的认同,祈求以改善自己命运的一种信仰和行为。例如有人遇到困难时,常去求神问卦、算命、抽签、测字、相面、降仙以求解脱。

在我国低层次的迷信观念也有多种形式,可以分为四个系统:第一,鬼神系统,即天神、地狱人鬼;第二,人身迷信系统,其中有生辰的命运,通过生辰八字算命,通过面相、手相、测字预测一生或流年的宿命和运气;第三,环境的迷信系统,主要是阳宅、阴宅的风水;第四,信号迷信系统,主要有鸟语、声响、谐音语等意味的吉凶信号。

二、大学生迷信心理产生的原因

大学生迷信心理产生的原因一般认为主要有社会原因和个体原因两个方面:

(一)社会原因

1.病态文化是当代迷信兴起的根源

我国几千年封建社会中形成发展的迷信思想渗透到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积淀甚厚,不易一时清除。虽然从五四运动开始,我们就把德先生、赛先生从西方请来改造国民的思想,当作富强的希望,竭力宣传它们的伟大神奇,但到今天为止,仍有许多人其实并末真止弄懂科学的内涵,对什么是科学、什么是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科学手段科学精神,人们还所知甚少。多数人所相信的科学,其实是科学的功利和实用部分,是科学的外在形式。人们只相信科学能带给他们好处,但同时又相信非科学的力量也能做到。人们并未从本质上划清科学与非科学的界限。科学精神和科学理性尚未普及,以感性经验为本质特征的实用理性仍然发达,相信“能见为实”,甚至道听途说不注重实验检验,科学推理,使得许多迷信思想以讹传讹,久酿成灾;也使许多迷信思想死灰复燃。中国社会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社会变动的加剧,市场经济风险,加上我们社会体制、市场机制尚未完善,使整个社会中的不确定因素增多,人们的心理压力增大,迷信思想乘虚而入。

2.社会管理不力是当代迷信兴起的直接原因

当代大学生正处于自我形象地开发和塑造期,也因社会人文环境的变化,出现了道德滑坡的现象。但是至今社会仍然没有一个很好的管理方式来有效抵制迷信思想的传播和迷信行为的发生。同时,学校对大学生的教育仍然存在不少的问题:重学习轻思想,重成绩轻素质,重课堂轻课外,重批评轻引导。这都直接或间接地导致大学生对封建迷信活动的迷恋。教师队伍应对封建迷信保持清醒的认识,但这方面的现状并不令人满意。

(二)个体原因

1.操纵者察言观色,以假乱真

迷信操纵者善于察言观色,使得迷信行为以假乱真,甚至迷信借助科学,使得公众难以辨别真伪。打着科学的旗号反科学,这是现代迷信的基本特点。在现代社会中,科学己经享有崇高的威望。传统的迷信如果要继续生存下去,如果要想占领部分市场,就必须变换形式,进行科学的包装,些现代的占术师、算命先生,便精心策划,利用各种手段和各种方式为自己披上件“科学”的外衣,把占卜、算卦说成是科学预测,重拾封建糟粕说成是弘扬传统文化。对于大多数尚未掌握科学方法的人来说,听是某某预测学,便误以为是门与其它学科并立的科学,其实与真止的科学预测风马牛不相及。由于现代迷信以科学的借口出现,常使一些科学索养较低的人们真假难辩,从而把些迷信和伪科学的东西当成科学的东西加以信奉。 转贴于

2.受骗者轻信、受骗、上当

迷信借助科学的外衣导致受骗者轻易相信,也是迷信泛滥成灾的一个因素。比如来自西方的星座占卜等高科技迷信,背后有一套星座理论做支撑和美丽的神话故事做铺垫,特别容易吸引大学生。再加上网络和许多青少年刊物的推波助澜,使高科技迷信在大学生中大有泛滥之势。再则,星座、占卜网站或书籍上的一些“预测篇言”利用大多数人的气质和个性都是混合体的特点,归纳出某些共同点,措辞模棱两可,有些大学生看到其中的预测与自己的某些特点相符,就认为书上说得很准,于是对星座占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社会心理学家曾经通过实验得出这样的结论:当预测的结果与自身的经历巧合时,会形成强烈的心理刺激,使人深刻感到“预测很准”;反之,当出现不准的结果时,人们则常常表现出很容易就忘记这样的预测的倾向。也就是说,人们往往记住的只是预测得准的结果,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预测带给人的心理暗示并形成经验固定下来。从而导致对迷信越来越相信,最终走上受骗上当的结局。

3.模仿和从众心理

据观察,迷信者的许多迷信观念和行为,是通过观察、模仿别人学习得来的,也是别人观察、模仿学习的对象。观察学习是指个体以旁观者的身份观察他人的行为表现,以形成自己的态度和行为方式。而模仿则是仿照别人的态度和行为举止而行动,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与被模仿者相同。比如看到有人发了财,他供奉了财神,自己马上也买了财神供奉起来。幸运车牌、电话号码、颜色或者占星、卜算、风水、命相和鬼神等迷信形式,一般都是在观察学习的基础上模仿而来的。

4.病态心理作祟

大学生们都受过高等的教育,他们渴望实现自己的理想,渴望体现自己的社会价值,然而现实是残酷的,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经受了各种的挫折和困难,灰心失望,不能接受现实,满腔热血无处洒,英雄无用武之力,渐渐的却只剩下自鸣自怜。由此,外界环境的压力就很容易会导致一种病态心理的产生。事实上大学生是心理障碍的高发群体。由于病态心理的作祟往往会导致大学生通过迷信行为来逃避现实,而反过来这种迷信心理和迷信行为却又会导致一种病态心理的产生甚至精神疾病的产生。

参考文献

[1]阎宏:浅谈大学生迷信心理,构建心理素质的现代化,法制与社会,2007年2月:615-616

[2]徐厚道:心理健康教育,中国林业出版社,2003年

[3] Vyse, Believing in Magic,The Psychology of Superstition,New York: Oxford, 1997

迷信心理论文篇2

关键词 迷信;超自然信念;迷信信念;迷信行为

分类号 B849:C91

1 引言

迷信起源于原始初民的自然信仰。生活在原始社会中的人们对雷电、风雨、做梦、疾病、死亡等许多自然现象既不能理解又无法控制,因而会产生恐惧、疑惑等心理,错误地认为自己周围存在一种超自然的力量,这种力量主宰着人们的一切,只有用膜拜、祈祷或用巫术、符咒、舞蹈等仪式去影响他们,才能消灾降福(王淑娟,李朝旭,2005刘连忠,徐汉明,2005)。从人类发展历史来看,早期的迷信是人类意识的萌芽,是在主客观条件有限的情况下自觉认识和思考世界的结果(郑国,2003)。随着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自然现象有了正确的认识,许多传统的迷信思想被磁除。但在当今科学如此发达的社会中仍然有许多人有迷信观念和行为,这在一些特定的人群中表现得更为突出,例如像者、运动员等,更令人惊奇的是在大学生中也很流行迷信(Burger&Lynn,2005)。为什么迷信经历了几千年的人类历史而没有得到消除,为什么受到良好教育的人们仍存在迷信心理呢?国内学者认为,从心理根源上来分析,迷信观念的产生在于人们对自身、社会、世界和宇宙等一些领域不能做到全知全能。在人的意识领域之外,还有很多东西为人类所不知,只要人不能做到全知全能,就不可能做到不迷信(王淑娟,李朝旭,2005)。Jahoda(1969/1999)认为,迷信倾向是不可能被消除的,因为它是人类适应机制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没有这种机制,人类将无法生存。有关迷信心理的研究在国外算是一个比较热门的话题,而在国内,从心理学上对迷信的研究比较少。现就国内外有关迷信心理的研究做些阐述。

2 概念解析

提起迷信(superstition)一词我们都不会感到陌生,但要问到什么是迷信时,可能每个人的理解都会有所不同。迷信这个概念在西方学术界还没有一个一致的定义。Jahoda(1969/1999)认为从最广泛的意义上来说,迷信仅仅表明其使用者希望用它指出某种信仰或观点是错误的。早期的心理学研究者把迷信定义为:将可以自然解释的现象归因于神秘的或超自然的原因,或者是公认的将错误科学化的信仰。迷信也被定义为无根据的畏惧或害怕那些未知的、神秘的或想象的事物,特别是与宗教相联系的事物(Rudski,2003)。在心理学界不同的心理流派对迷信所持的观点也不同。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斯金纳认为,只要呈现强化物,就总会强化着什么,因为它一定和某一行为相联系。当反应和强化物之间只有偶然的一次联系,由此而形成的行为就叫迷信行为(蹇璐亦,2006)。认知心理学家认为迷信信念作为一种歪曲的信念――个体能够影响偶然事件的结果,是歪曲认知的一个方面(Joukhador,Blaszczynski&Maccallum,2004)。Lindeman(2007)从儿童认知发展的角度将迷信定义为是将心理、物理和生物实体和过程的核心特质相混淆的一种分类错误。像心灵致动、传心术等都是将心理内容赋予物理和生物实体特征而产生的错误信念,还有相信天使、魔鬼等的存在都是将这三类核心知识相混淆的结果。在国外迷信这个词通常与超自然信念(paxanormal belief)等同。他们认为超自然信念就是那些违背基本科学原理的信念(Diaz-Vilela&Alvarez-Gonzalez,2004)。

我国对迷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社会学、政治学、民俗学等领域,而在心理学界对迷信的研究还很少。从词源上看,迷信这个词在近代以前指代的是一种世界观,基本上是一个中性词。随着科学的日益发展,迷信逐渐被赋予贬义色彩。而对迷信的定义也众说不一。从广义上讲迷信就是一切和近代科学相冲突的意念、信念以及与他们并存的行为。从狭义上来讲,迷信就是相信鬼怪、命运、灵魂等等超自然超物质的东西的存在,相信这些东西支配着世界和人生的一切。早期的研究者虽然并未明确提出从心理方面来界定迷信的内涵,但从其定义来看,基本上是将迷信看作是一种心理现象。而近期的研究更多的是从迷信的心理结构及特点来阐述迷信的内涵的。郑国(2003)从观念与行为两个维度对迷信进行了界定。从观念上讲,迷信就是非智信,不知而知;从行为上讲,迷信就是不知而行,盲从、执迷。刘连忠(2005)等认为迷信是指盲目地相信一些不实在、缺乏事实基础的事物或观点。而迷信行为则是指以迷信为认知基础的行为和实践。还有研究者指出,迷信是人们对内心中认为对生命个体(或生命群体)有支配力量的神灵的畏惧和遵循状态,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遇到不可知之物而无所适从,或遇到难以克服的挫折和障碍时所表现出来的对鬼神天命的认同,祈求以改变自己命运的一种信仰和行为(张进辅,2002)。我国学者雒焕国(2001)从心理学的角度将迷信看作是一种态度。他将迷信定义为是从迷信者的迷信行为中反映出来的通过学习所获得的一种对涉及自身利害关系的客观事物的认识和体验,是其在所谓的凶吉问题上的知、情、行的有机统一体。

以上有关迷信概念的阐述从不同角度反映了迷信的内涵,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迷信是一个包含很多内容的研究领域。迷信所包含的内容庞大而繁杂,这也正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迷信定义的原因所在。而从迷信定义的发展趋势来看,早期对迷信的界定主要着重于迷信现象的描述,而现在对迷信概念的界定更重视其心理内涵。

3 迷信产生的心理原因

迷信伴随着人类文明史的产生和发展而发展,它之所以经历几千年而没有消失是有其心理原因的。而对迷信产生的心理机制,国内外学者持不同的观点。弗洛伊德认为迷信是投射的结果;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斯金纳认为迷信的产生是由于偶然强化的结果;持观察学习观点的研究者认为迷信的产生是通过观察榜样的行为而习得的;持归因观点的研究者认为迷信观念的建立往往是由于人们在复杂的事物之间建立了荒谬的胡乱的因果关系。这些观点在某种程度上能解释迷信的产生和保持,但无法解释为什么有些迷信者明知道自己的观念或行为是荒谬的、与事实相违背的却仍然坚持相信。实践观察也发现有些迷信者认为自己并不迷信却时常表现出迷信行为。持动机观的研究者认为这可能是因为迷

信能满足迷信者的某种心理需求。

3.1精神分析的观点

弗洛伊德认为迷信是投射的结果,即人将自己行为不曾意识到的动因转移到外界的结果。迷信者隐约可以感到自己行为的内在条件性,但又找不到满意的解释,于是就把行为的根源归于外界(张雅平,1992)。在迷信产生过程中,无意识起着重要的作用。弗洛伊德认为许多想法、恐惧和希望等由于不能被自我所接受而被压抑到潜意识中。这些因素在潜意识中很活跃,以求能够得到出路。这必将威胁到自我,而消除他们威胁的方式之一,是将他们归咎于外部世界,即所谓的“投射”机制。例如,弗洛伊德的一位病人认为自己有超能力,他认为自己的思想、情感和希望是全能的。这位患者曾讲过他的一个经历:他曾去过一个水疗基地,在那里他很高兴地得到了一个护士对他的好感。当他第二次又到这个基地时,他要求住上次住过的那个房间,以便与那个可爱的护士相邻。然而,这个房间却已被一位老教授所占。他听到这个消息后想:“我希望他中风死去!”两个星期后,这个教授真的中风死了。他认为自己的思想能够杀人。那么为什么他对自己的思想有如此大的自信呢?弗洛伊德认为这是在童年期发展还在自我控制之上时所形成的自恋情结向外投射的结果。弗洛伊德的一些追随者也曾研究过迷信。马默曾对“在木头上敲击三下”这样的迷信行为做过分析。他观察到当人们在敲击木头时往往带着羞怯。他认为这种羞怯是对命运、上帝或神的谦恭,因为所有这些神都是父母的代替者。换句话说,这是来自于童年时期的恋父、恋母情结的延续。在童年时期受父母的限制,孩子们的本能泔动不能任意表露而被压抑,这在成年后表现为一科焦虑而敲击木头这种迷信行为则是童年期受压抑的本能冲动向外投射的结果。与弗洛伊德将迷信看作是潜意识内容向外投射的结果相比,荣格更倾向于将迷信看作是人类灵魂的一种基本属性。他认为神是一种集体无意识情结,它是人们为适应现实而发展出来的。尽管弗洛伊德和荣格对迷信的理解有所分歧,但他们的思想是有共同之处的。他们都认为迷信信仰和行为根植于人们的无意识心理过程中,并且都将迷信看做是心理构造的一部分,在一定条件下它很容易表现出来。而且他们都强调迷信中的情感成分。

精神分析学派对迷信的解释如同其理论一样难以被证实,因此而带有神秘色彩。有的研究者甚至认为精神分析本身就是一种迷信。这一学派将迷信归为无意识作用的解释在今天看来确实有些牵强,但值得肯定的一点是精神分析学派强调情感因素对迷信的作用,迷信之所以经久不衰也可能是因为它包含着很多情感色彩。

3.2行为主义的观点

3.2.1偶然的强化

从行为主义角度来讲,迷信行为的出现是偶然强化的结果,即个体做出某种行为后恰巧伴随有某种强化物,个体就认为这种强化物的出现和他作出的行为有关,当他希望再次得到强化物时,就会作出与以前类似的行为,而实际上个体的行为与强化物之间并没有必然联系(蹇璐亦,2006)。在操作性条件反射中,做出一个有效的反应,随之出现了一个期待的结果,则这个反应就会得到加强。当所期待的结果再次出现而没有相应的反应时,人们仍旧将反应与所期待的结果之间赋予因果关系,这种通过偶然的强化而固定下来的反应就叫做迷信行为(Rudski,2001)。斯金纳在一项实验中发现,在每隔15秒钟给鸽子喂一次食物,几分钟之后发现,一只鸽子在绕着圈儿走,而另一只鸽子在地上擦脸。斯金纳认为这是由于特异性反应与食物的呈现形成偶然的联系而得到强化的结果(Rudsld,2001)。这种特异性反应就称之为迷信行为。比如,在一次考试中用一支笔答题结果得到了很好的成绩,在以后的考试中就会一直使用这支笔,并把它作为“神笔”。运动员在比赛前的迷信仪式等都是偶然强化的结果。但并不是每次做出一个反应就一定可以出现相应的强化物。比如说前要洗手,但并不是每次洗手都能赢,为什么那些迷信行为一旦得到强化后很难消退呢?斯金纳认为这是由于间歇强化的结果。与连续强化相比,间歇强化的最大特点就是并不是每次行为的出现都能受到强化。这样对行为者来说,只知道做出一定的行为会出现所期待的结果,但并不知道哪次行为会得到强化物,对于他们来说要做的只能是不断的重复迷信行为以得到所期望的结果。一旦所期望的结果再次出现时,迷信行为则进一步得到强化,从而继续保持下去。以间歇强化形成的行为往往很难消失,这与结果的难以预料有关。

3.2.2观察学习的结果

我国研究者指出,迷信者的许多迷信观念和行为都是通过观察他人而得到的(雒焕国,2001)。观察学习是指个体以旁观者的身份观察他人的行为表现,以形成自己的态度和行为方式。比如看到别人供奉财神而发了财,自己就马上请个财神供奉起来。而观察学习的结果从另一方面来说往往表现为盲目的从众。很多迷信者的迷信行为都是从众的表现。从众是指个人的观念和行为由于群体的引导和压力,而向与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有时,人们的迷信观念和行为是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他人影响的结果。比如人们在选择车牌号、电话号码时都不要带4、7的数字。看到别人带护身符自己也买来带,并认为这是一种时尚。观察学习是迷信得以广泛传播的一条重要途径,迷信具有很强的社会感染性,当这种迷信观念或行为被一部分群众所接受和认可时,很可能就会转化为一种习惯或潮流而流传下去。

用行为主义的理论能很好地解释迷信行为产生的外在原因,但这一解释忽略了人的内在动机。迷信行为之所以能长期的保持下去,并不能完全归结为间歇强化和观察学习的结果,而更多的应该是由于人的内部心理原因。

3.3归因观

科学哲学家海德认为人类具有强烈的寻求因果关系的心理倾向,人们在活动中不断作出有关因果关系的解释与推论,以此理解、控制和预测他们的环境以及随后的活动。迷信观念的建立往往是由于人们在复杂事物之间建立起荒谬的胡乱联系或错误的因果关系。本来两个没有任何联系的事物,偶然的碰到一起,就形成了一种情境,例如某人去邻家串门,结果就在他到的那一刻邻家死了人,这二者之间本来没有任何联系,只是偶然的巧合。但在这种情境下,迷信的人就会把邻人的死亡归结为他的到来。他就被人们认为是“克星”、是“凶煞”。实质上这完全是一种毫无道理的胡乱归因。一些研究发现那些有超自然信念的人的心理归因更倾向于将普通经历错误的归因为超自然原因(Watt,Watson,&Wilson,2007)。比如,一些同学考试没考好就认为是由于自己没有去求神拜佛的缘故。考试取得好成绩是因为有神灵在保佑。这种错误的归因往往与个体的归因倾向有关。认知理论认为,对有意义的追求是人类的本能,人们总是力图认识并理解这个世界,将它置于一个清晰、有意义的认知图式中加以理解。很少有人能容忍陷于无意义而混乱的处境中,

因为人们需要对发生在周围的事有个说法,哪怕这种说法或解释是错误的。由于个人知识的有限性和科学发展的局限性,当人们在遇到自己所无法解释的现象时,往往倾向于将其归因为超自然的原因,以求对所发生的现象进行解释。

归因的错误往往是导致迷信的一个重要前提。但为什么迷信者明知道是错的还去坚持呢?从动机观点来说,这可能是因为迷信能满足人的某种心理需求。

3.4动机观

3.4.1寻求心理安慰

揭示迷信观念和行为产生、保持的原因还需从其内在原因谈起。迷信往往是个体在无法把握未来事件发生的情况下产生的,这种不可把握性容易使人产生危机感,导致人心理失衡,使个体不得不求助于外界某些能“预测”自己未来命运的载体,以安慰自己,达到心理平衡。迷信有其特定的心理安慰功能,它降低人们的心理失调程度,减轻心理焦虑,成为人们适应社会,求得生存的一种途径(王淑娟,李朝旭,2005)。这首先可以从人的存在形式谈起。人作为自然存在物必然受到不可抗拒的自然法则的限制,生老病死是难以改变的事实。但另一方面,人作为理性的存在,他不仅试图把握自然规律,同时也会有超越自身有限性的理想。但面对自然规律,人又是那样的无助,这种失调所产生的压力是巨大的。超自然的渴望不能以理性的方式获得满足,人们就会幻化出新的认知元素,希望有来世、有灵魂、有天堂、有神灵的佑护,把自己的理想和追求寄托于神灵,把现实变为幻想,把今生交给来世,以消除无法驱逐的苦闷,减少认知失调,使心灵达到安慰和平衡。其次人们在生活中会遇到许多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和冲突,一些人会产生心理不适应,感到迷惑不安,甚至精神空虚、悲观厌世、无所适从,急于想寻求精神的寄托。而迷信活动为人们提供了强大的社会心理支持。剥夺理论认为超自然信念是人们应对由于社会和经济地位的不利而产生的心理和身体紧张的工具(Torgler,2007)。迷信心理能为处于困境中的人们提供一个超自然的避难所,使人们在精神上得到某种慰藉。

3.4.2个人对控制感的需要

早在1969年,Jahoda就提出,迷信是在个体感到他们对自己的生活环境无法控制时产生的。而迷信通常被认为是在低控制环境下增加个体控制感的活动。在压力情境下,个体往往会采取迷信的方式来熏新获得控制感。有研究发现,1991年在伊拉克的海湾战争中,比起那些住在没有导弹袭击地区的人们来说,那些住在受导弹袭击的以色列地区的居民有更多的迷信想法。研究者们认为这是在压力情境下,人们通过迷信来重新获得对不确定结果的控制感的一种表现(Burger&Lynn,2005)。这一效应在那些不明确、低容忍度的个体身上表现的更明显。迷信可以为人们提供一种控制感,至少可以解释为什么控制是不可能的。这反过来可以防止习得性无助的产生(MacDonald&Holland,2002)。不管迷信是否会引起积极或消极的结果,相信迷信或有迷信行为的个体总尝试去控制他们认为超出自己控制能力的环境。尽管他们的行动是错误的,但个体也许是通过迷信行为来努力尝试控制外部的、有潜在伤害的事件。

4 迷信心理的影响因素

迷信的形成与发展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对于个体而言,迷信的产生既受到个体自身因素的影响,也受到个体所处的外界环境的制约。

4.1自身因素

4.1.1心理控制感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观察到,一些人总是把成功归于运气或是机遇,而另一些人总是将成功归于个人努力或是能力。归因的不同往往会影响他们对事件的控制感,而控制感对迷信同样也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根据不确定性假设,迷信的人相信特定事件的结果一部分取决于可控的力量,另一部分取决于不可控的力量。可控的力量在自己能力之内,以及在他人或力量来源控制之下(如,对手的技术,考试的难度)。不可控的力量包括机会或运气等。人们越是将结果归因于机会或运气,他们越可能求助于迷信。从本质上讲,迷信的人在试图将不可控的力量转化为可控的力量,这样,可以增加获得所期望的结果的可能性(Burger&Lynn,2005)。也有研究者认为那些感到自己难以控制自己生活的个体更容易相信超自然信念,部分原因是这种信念可以使他们提高控制感。一些研究已经支持了这一观点,他们发现超自然信念倾向与外部控制点相关(Watt,Watson,&Wilson,2007)。这一结论得到许多研究的支持,但也有研究结果得出与此相反的结论,他们发现内控的个体更可能表现出迷信行为。究竟迷信与控制感存在怎样的关系呢?一项对迷信运气的研究可能为我们提供一些线索。这一研究发现,尽管运气被大多数人看作是外部的和不稳定的,但对于迷信者来说,运气是一种稳定的个人品质(Darkc&Freedman,1997)。他们认为在日常生活中,好运能一直给他带来成功。他们认为自己是幸运几。也就是说,他们不是将运气看作是外部的和不稳定的。而是将运气看作是个人的和稳定的。这种信念是在特定情境下个体获得控制感的来源。那些相信自己总是很幸运的人也会认为他们的运气能提供一定程度的控制,就像内部的稳定归因能导致控制感一样。也就是说,我们并不能单纯的用控制源来解释迷信行为,可以说迷信的人可能将外控因素看作是内控的和稳定的。的确,尝试去控制运气可能是许多迷信和传统仪式的目的。即使是那些认为自己非常理性和科学的人有时也会做出迷信行为。

我们可以做这样的假设,如果将成功归于外因,人们可能会努力改变运气或以某种方式来赢得对其他人的控制。当然,相反的假设可能也是对的。那些外控的人将感到自己没有能力来改变命运,因此,他们的迷信行为将会减少,而那些内控的个体将相信他们有能力改变命运,于是,会使用更多的迷信行为(Bleak&Frederick 1998)。因此,不能单纯的说迷信的人更倾向于外控。还有研究者指出,为了了解超自然信念的心理动力功能,需要采用多维度的方法来区分不同类型的超自然信念和不同范围的控制(Watt,Watson&Wilson,2007)。他们认为一些超自然信念(例如相信心灵制动和魔法魔力等)是与个体努力影响这个世界的个人能力有关,而另一些信念(例如传统迷信和宗教信念)似乎与宿命论和与更高的控制力量相联系(Watt,Wagon&Wilson,2007)。

4.1.2认知能力

“迷信”这个词总是与一些大家不大期望的特征相联系。迷信的人可能被认为是智商低的人。他们可能对迷信的解释存在认知上的错误。以往的一些研究已经证实了迷信与智力的一些关系。例如,Kflleen等发现高智商的高中生比起低智商的学生对迷信的相信程度更低(引自Farha B&Steward,2006)。Musch等发现超自然信念与低认知能力相关(引自Diaz-Vilela&Alvarez-Gonz~lez,2004)。

Hergovich和Arendasy(2005)的一项研究发现,超自然信念和推理能力存在显著的负相关。Robe,s和Seager(1999)对非大学生被试的研究也同样发现超自然信念和推理能力存在显著的负相关。这一研究还发现,超自然信念与条件推理分数存在显著的负相关,但与概率推理没有显著的相关。但Musch和Ehrenberg(2002)的研究发现概率推理能力和超自然信念呈显著的负相关,但当控制一般认知能力这一变量时,二者的相关消失,而在控制概率推理能力后,一般认知能力和超自然信念仍保持很高的负相关。这说明一般认知能力是超自然信念的一个重要因素,而概率推理能力只是一般认知能力的一个方面,它与超自然信念的相关受一般认知能力的调节。Wierzbicki(1984)的研究发现,超自然信念与在三段论推理任务中犯错误的数量存在显著的相关。这一研究采用符号的(如果A为真,那么就能得出B;A为真;因此,将会得出B)和超自然的(如果一个人能准确预测另一个人所说的话,那么就存在心灵感应;一个人能准确预测另一个人所说的话;因此,存在心灵感应)两种推理内容进行测验,结果发现被试的超自然信念与以超自然为内容的推理任务中所犯的错误数量的相关更大些,但二者的差异并不显著,这进一步说明有超自然信念的个体不仅仅在与超自然信念相关的推理问题上表现差,在一般的推理问题上的成绩也不如没有超自然信念者。

4.1.3思维类型

迷信与思维类型的相关一直是研究者所关注的问题。批判性思维能力和超自然信念的相关在以往已有大量的研究。一些研究者认为批判性思维能力与超自然信念呈负相关,但研究结果发现,二者的相关并不高。而一些对迷信与直觉思维的相关研究发现,直觉思维与迷信有正相关,靠直觉思维的个体更加迷信。例如,Lindeman(2005)等的研究结果显示,许多迷信信念如占星术、风水、人的超能力等与高直觉思维相关,并且与低分析思维和低情绪稳定性相关。他们认为直觉思维是区分迷信者和怀疑者最好的因素之一。迷信源于直觉思维,而不是由于分析思维功能失调引起的。信息加工双过程理论可以解释为什么分析思维与超自然信念没有更强的关系。信息加工单维度理论假设分析思维的发展可以减弱迷信信念,这一假设的前提是迷信思维是分析思维的反面。即推理是单维度的,错误的推理可以通过教育课程中的理性思维来取代。而双过程理论认为推理不是由最初的带有错误倾向的过程线性发展为合理的精确的推理。而是认为人有两个独立的信息加工系统,直觉思维和分析思维,他们有不同的神经基础,不同的操作规则和不同的进化历史(Aarnio&Lindeman,2005)。也就是说迷信观念更可能是由直觉思维引起的,而非分析思维功能失调产生的。

4.1.4心理健康

迷信的人心理是否健康,这一直是很多学者所关注的问题。Windholz和Diamant的研究发现超自然信念和MMPI中的疑病、精神分裂、躁狂有正相关(引自Roig,Bridges,Renner&Jackson,1998)。还有研究发现,迷信与强迫症呈正相关(Zebb&Moore,2003),有强迫症的人所表现出的强迫仪式是完全迷信的,他们对完全不能引起疾病的东西的恐惧带有神奇思维(Moulding&Kyrios,2006)。此外,迷信与分裂倾向和特质焦虑也都有显著的相关(Wolfradt,1997)。我国一项研究(李丹,2006)也发现大学生们迷信心理与心理健康存在显著的相关。从以往的研究结果可以发现,迷信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更多地体现在迷信与焦虑的关系上。迷信和焦虑似乎有共同的主题,那就是对引起焦虑的事件和反应的控制无能(Zebb&Moore,2003)。Neil(1981)等认为迷信行为有很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帮助运动员降低焦虑,建立自信和应对不确定的事。一项研究结果显示,运动员同一性和迷信行为有正相关关系,这表明,高运动同一性(athletic identity)的运动员在体育竞技中会有高的迷信行为(Todd&Brown,2003)。对于这一结果的一个可能的解释是高运动同一性的运动员将迷信作为一种应对机制来降低竞争焦虑,同时保护自我(Todd&Brown,2003)。

以上研究均显示,迷信对心理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二者的共同点在于体验到心理痛苦的个体和迷信的人可能都对周围环境的控制感到无能为力。但二者的因果关系还不明确。迷信和心理健康关系的一个可能的假设是迷信可以为体验到心理痛苦的个体提供一种防御机制来应对心理上的不适感。也就是说心理健康水平越低的个体,他们的迷信观念或迷信行为越多。这一假设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4.2环境因素

迷信观念和行为的产生不仅与个体自身的因素相关,外界环境对其也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4.2.1教育

说到迷信人们总会用落后、愚昧无知、没有文化等来形容。而针对迷信的一个常用对策往往就是教育。教育确实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个体的迷信信念。但从以往的研究结果来看,教育对迷信的影响并非像人们所期待的那样。很多研究结果并没有得出一致的结论。首先从教育水平对迷信的影响程度来看,一些研究显示,在大多数包括许多不同教育水平的被试的研究中,超自然信念在受到更高教育的被试中不是很流行。Aamio(2005)等对职业学校的学生和大学生的比较研究发现,职业学校的学生比大学生有更高的超自然信念(宗教信念这一维度除外)。但另一些结果并没有支持这一结论。一些早期的研究结果显示在高等教育的几年中超自然信念保持相对稳定(Aarnio&Lindeman,2005)。还有的研究甚至发现随着教育水平的升高,对超自然信念的相信程度会增加(Farha&Steward,2006)。我国一项对大学生迷信心理的研究也没有发现大学生的迷信有随年级的升高而降低的趋势(李丹,2006)。

其次,从不同学科来看,教育对迷信的影响也没有得出一致的结论。Aarnio和Lindelnan(2005)对3141名荷兰学生的研究表明,大学生中医学和心理学专业的学生有最低的超自然信念,教育学和神学学生的超自然信念最高。还有研究发现物理专业的学生更倾向于不信迷信,而旅游专业的学生倾向于相信每一种超自然信念。但当他们的专业被分为科学和非科学组时,这种差别只表现在宗教这一维度上(Diaz-Vilela&Alvarez-GonTAlez,2004)。一些研究还关注了学术背景对超自然现象接受程度的影响。Vitulli观察到一般心理课程可以减少对一些具体的超自然信念的相信程度(引自Diaz-Vilela&Alvarez-Gonzfilez,2004)。Morier等的研究也发现科学方法课程能显著提高学生对超自然信念怀疑态度

(引自Diaz-Vflela&hlvarez-Gonzalez,2004)。但也有研究发现了不同的结果:与社会科学专业的学生相比,自然科学专业的学生或者更少,或者水平相同的超自然信念(Aarnio&Lindeman,2005)。Salter发现在宾夕法尼亚大学中,各个学科的学生对超自然信念的相信并没有差异,也没有随在大学中时间的加长而减少。

可以说迷信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心理变量,而教育对迷信的影响也与迷信本身的特点有关。有研究者指出,新时代信念可能更吸引那些有良好教育的人,对他们来说追求这种精神上的活动是有吸引力和时尚的(Torgler,2007)。受更好教育的人对占星术、转世投胎、或鬼更少相信而更可能相信心灵感应、超感官知觉和记忆错觉(deia vu)(Torgler,2007)。

4.2.2不确定情境

许多不同领域的研究者都指出,迷信通常产生于不确定情境下。这一说法的最早提出者是人类学冢Malinowski。他注意到当Trobriand的岛民们去不可预知的、危险的海洋出海时,他们会进行复杂的迷信仪式,但是在浅海和静水中捕鱼时不会有迷信行为。Malinowski推测,岛民们在用迷信来努力控制与在陌生海里捕鱼相联系的不确定结果(Burger&Lynn,2005)。在模糊、不确定和无法控制的情境下迷信观念和行为往往会增加。有研究者发现在美国大萧条时期对占星术的兴趣有所增加;在德国,迷信与在1918年到1940年的经济危机有直接的相关。Dudley(2000)发现那些暴露在不能解决的问题情境中(这往往会产生消极情绪状态)的被试会报告有更高的迷信信念。这一研究也发现有更高水平迷信信念的被试在随后的不能解决的问题情境中的成绩并未降低,而低水平信念者他们在不能解决的问题情境中的成绩降低。这表明超自然信念可以降低由尝试解决无法解决的问题时产生的无助感。Tsang研究报告在中国社会中,迷信在那些不稳定的和不可预知的商业中更加流行。

5 总结与展望

本文从迷信的定义、产生原因及其影响因素三方面对国内外迷信心理研究进行了总结与讨论。

首先,从迷信的定义来看,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这也是迷信心理研究多元化的一个方面,但另一方面概念的不统一造成研究结果的不一致,研究结论无法推论到其他方面而难以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从而阻碍了迷信心理研究的进展。因此,从心理学的角度整合迷信的概念成为今后迷信心理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

其次,从迷信心理理论发展来看,不同的理论流派从各自的角度对迷信心理产生的原因进行了阐述,但从以往的研究来看,这些理论还缺乏实证研究,因此,这些理论基础并非那么坚固,甚至在同一理论流派中还存在许多争议。因此,在今后的研究中还须完善这些理论。

再次,从影响因素来看,迷信心理是在个体与环境双重因素影响下而产生的。国外对迷信心理的相关因素研究比较多,但研究结论还存在许多争议。有的研究甚至得出相反的结论,这一方面与研究本身有关,但另一方面也折射出迷信心理研究目前所存在的问题。其中最为关注的是迷信心理的测量工具,以往研究大多数采用的是由Tobackv和Milford编制的《超自然信念量表》(ParanormalBeliefScale,PBS),但这一量表本身还存在许多争议,例如,在维度数量上有研究者提出五个维度最佳(Lawrence,Roe&Williams,1997),有研究者认为四个维度最合适(Hartman,1999),还有研究者指出两个维度最合适(Lange,Irwin&Houran,2000),甚至有研究者提出单维度的超自然信念量表(Lindeman&Aamio,2006)。在题项设置上也存在争议,有研究者提出该量表对迷信的描述采用的都是消极词汇,缺少积极的描述,而积极迷信可以说是迷信心理研究的一个新方向。在今后的研究中我们应该给予更多的关注。此外,该量表还存在文化适应性问题,因为迷信的产生受文化背景的影响很大,不同的文化背景可能存在截然不同的迷信心理,因此这一量表的推广受到文化背景的限制。

迷信心理论文篇3

【关键词】不能犯未遂;迷信犯;区别

一、概述

不能犯未遂是指行为人出于犯罪意图实施犯罪,但行为不可能实现犯罪结果的犯罪未遂行为。自不能犯理论产生以来,“不能未遂的问题,一直是刑法未遂问题中潜藏的疑惑”[1],这不仅涉及到各国刑法对犯罪未遂的具体规定,还与学者对不能未遂行为性质的不同解释有关。“在德国刑法中,未遂犯的成立问题与发生犯罪结果的可能性问题是两个不同领域的问题,未遂犯的成立并不以发生结果的可能性为必要。”[2]换言之,德国刑法理论认为不能犯未遂属于未遂犯的一种,“如果行为人的以实现犯罪构成要件为目的的行为,根据事实上的或者法律上的原因,在现有情况下不可能既遂的,是不能犯未遂,诸如客体不能犯、手段不能犯,或者主体不能犯”[3],不能犯未遂同样是要受到刑事处罚的。我国传统的刑法理论与德国在这一问题上具有相似之处,以行为的实行能否达到既遂形态为标准,同样将犯罪未遂区分为能犯未遂与不能犯未遂。日本刑法中并没有对不能犯未遂情况的具体规定,只是日本刑法理论界认为不能犯或不能犯未遂是与未遂犯相对立的概念,而不是未遂犯的一种,“所谓不能犯,就是行为人已经着手实施犯罪,由于不可能发生结果因而未得逞的场合,它不能作为未遂犯加以处罚,也被称为‘不能未遂’”[4]。近年来,随着对不能犯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部分学者对我国刑法理论中的不能犯未遂提出批评,试图全面借鉴日本刑法中不能犯理论。本文并不准备对这一问题进行过多阐述,仅在借鉴德国刑法知识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刑法理论研究现状集中探讨不能犯未遂与迷信犯之间的区别。

二、主要区别分析

迷信犯是指行为人出于迷信、愚昧而采用客观上不可能实现危害结果的手段、方法来企图实现其意图的情况。作为未遂犯一种的不能犯未遂具有可罚性与不可罚的迷信犯截然不同,二者在行为危险性、犯罪故意方面、认识错误方面以及法律后果上具有显著区别,以下分述之:

(一)行为危险性方面

行为是否具有危险性是不能犯未遂与迷信犯之间的重要区别之一。不能犯未遂的危险性判断涉及到不能犯未遂行为与不可罚行为之间的区别,不可罚行为因为完全不具有犯罪行为的危险性而不受刑罚处罚。大陆法系中关于如何判断行为是否具有引起犯罪结果危险的理论学说极为复杂,“从以什么样的事实为基础加以判断的观点来看,大致来说,有以行为人本人的主观认识为基础来判断是否具有危险的主观说和以行为自身的性质为基础来判断是否具有危险的客观说之间的对立”[5]。主观理论认为处罚未遂犯的理由在于行为人的反社会危险性的具体实践,具体言之,“刑法对于犯罪行为之处罚者,主要的根本基础,乃在于行为人之犯罪意思,而建构可罚性前提的不法内涵着,则在于行为人对抗规范之违反行为本身,当行为人所为行为指向规范禁命或诫命之违反时,其行为不法内涵已然完备,至于是否发生一定之结果、或是造成结果之危险,仅是规范违反行为的佐证而已,并非可罚性判断的核心要件”[6]。客观理论则认为处罚未遂犯的理由在于行为所造成的危险性,“该理论从作为行为应受处罚性的本来根据的结果不法出发,要求犯罪未遂必须是一个正在形成中的结果不法”[7]。根据主观理论,未遂犯的处罚范围有扩张之虞,同时这一理论无法合理解释既遂犯与未遂犯刑事处罚上的区别,客观理论则限制了未遂行为的范围,完全否定了绝对不能犯未遂的可罚性,而这并不能完全适应现实社会的司法需要。为了调和主观理论与客观理论之间的对立,有学者试图综合二者进而形成一种折衷的立场,印象理论作为一种尝试被学者提出。“印象理论是从主观理论出发,不过对于未遂行为的可罚性则兼顾行为对一般社会心理的作用而有所限制”。[8]具体而言,“根据印象理论,成为未遂可罚性标准的,虽是行为人敌对的法律意识,但这并非仅仅作为现象来理解的敌对意识,而是被作为从行为中产生的对社会有深刻影响的敌对法律意识。如果对计划的、并开始实施的严重的犯罪不加以处罚,将会动摇公众对法秩序有效性的信赖。由于行为人忽视了重大障碍,使行为不能既遂的,同样具有这样的效果,因为已经显示行为人有实施该行为的能力,结果不发生是基于偶然的原因。无论是可能犯未遂还是不可能犯未遂,均会造成对社会的危害,对法律所保护的法和平意识的危害,在可能犯未遂的场合,还会增加对于被保护的行为客体的危害”[9]。

本文拟采纳“印象说”来分析不能犯的危险性。印象说重视行为对法秩序敌对意识,只要行为人的行为给公众造成法秩序破坏的印象,即构成未遂犯。据此,不能犯未遂的危险性并不在于实际损害方面,而存在于行为动摇了“人们对法秩序不可破坏性的信赖”。同时,印象理论的判断是以行为时的客观事实为基础,以社会一般人的观念标准。“当然,刑法中的危险虽然是以社会上的一般人即普通人的认识为标准来进行判断的,但是社会中的一般人的认识也是以科学的、物理的认识为基础的”[10]。如果社会一般人感觉到行为人的行为造成了侵害法秩序的印象,则行为具有危险,反之则不存在 。客体不能犯中,社会一般人能够从行为中感觉到行为人对法秩序的敌对心态,而在迷信犯情况下,行为人采用了完全不可能造成危险的方法、手段,其行为是建立在违反科学原理甚至超自然力量的基础上,社会一般人不可能将迷信犯的行为与具体犯罪行为联系起来,并不会从中感觉到行为对法秩序信赖的破坏,故而,不能犯未遂存在危险性,而迷信犯并不具有这种危险性。

(二)犯罪故意方面

关于迷信犯不可罚的理由,国外刑法理论有学者认为在迷信犯情况下已经欠缺构成要件故意,进而不构成犯罪。[11]我国有的学者则认为“迷信犯之所以不为罪、不追究刑事责任,不在于它缺乏主观罪过,而在于它缺乏客观的危害行为,因而当然就缺乏主客观相统一的犯罪构成和追究刑事责任的根据”[12],而有学者在谈到迷信犯与不能犯之区别时则认为“迷信犯主观上的犯意无危险陛,不能犯则大多有之”[13],另有学者认为“未遂犯与不能犯、迷信犯的差别不在于行为人的人格或者犯罪计划、犯罪意图是否危险,而在于该行为是否已经造成发生结果的现实危险”[14],而主张不能犯不可罚的学者则认为“迷信犯不能犯独立于不能犯之外,应为不能犯的一种,即手段不能犯”[15]。本文认为迷信犯并不具有犯罪故意,这是迷信犯与不能犯未遂的另一个重要区别。

故意是刑法理论上的重要概念,“以实现行为构成为指向的故意(行为构成故意),本身是作为主观部分而属于行为构成的”[16]。对于如何具体理解其含义学说并不一致,但一般皆认为故意是指行为人对法定构成要件要素的知道与意欲,即认识因素与意志因素,所谓认识是指行为人须对法定行为构成要件的全部事实具有一定的认识,而意志因素则是指行为人对于其行为造成的危害具有追求或不反对的主观心态,正是这种意识因素和意志因素构成了各种刑法故意形式的全部内容。在迷信犯情况下,行为人是基于迷信、反科学的认识而行为,其行为方法、行为手段不可能最终实现犯罪结果,行为人认识到的是这些不可能产生法益侵害的行为,对于自己的行为与意欲的危害结果之间的联系存在错误认识,这种认识并不属于法定的具体构成要件的内容。构成要件具有规制故意的认识内容与意志内容的机能,换言之,故意的认识内容应限定于全部的构成要件内容。故而,迷信犯并不存在犯罪故意,不符合构成要件该当性,不构成犯罪。不能犯未遂客观上具有实行行为,具体行为符合法定构成要件内容,因而不能犯未遂存在犯罪故意,即使在手段不能犯情况下,行为人预先计划的手段与意欲的犯罪结果存在因果联系,行为人正是在对此具有认识的基础上实施犯罪行为,这并不影响犯罪故意的成立。

(三)认识错误方面

不能犯未遂因具体障碍原因可分为客体不能犯、手段不能犯等具体情况,手段不能犯是指行为人因采用的具体犯罪手段无法实现犯罪意图而导致犯罪未遂的情况。不能犯未遂与迷信犯在认识错误方面的区别主要体现在手段不能犯与迷信犯二者之间,手段不能犯与迷信犯之间的区别不仅是理论问题,同时也影响到具体司法实践。手段不能犯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是行为人对作案手段的性质产生错误认识,把此种手段(或工具)当作彼种手段(或工具)使用,从而导致其行为手段不能引起预期的危害结果的发生;二是行为人对作案手段的作用产生了错误认识,致使犯罪未能完成[17]。手段不能犯与迷信犯的区别同样可以根据这两种情况进行分析,“在工具不能犯未遂的场合,行为人是以认识到客观现象之间真实存在的因果联系为基础而行为的,行为人对行为的性质及实行行为的方法、手段的性质在认识上并没有发生错误,只是由于疏忽大意等心理状态而造成了对实施犯罪的具体工具的误认,从而选用了实际上不可能实现犯罪意图的犯罪工具,致使犯罪未能得逞”[18],诸如使用不够剂量的毒药故意杀人、误以为空枪装有子弹而开枪射杀等。“迷信犯则相反,行为人对其行为以及实现行为的方法、手段的认识,由于迷信、愚昧而自始产生了根本性质上的认识错误,在实施其行为时,行为人在具体手段的选择上则与主观意图保持一致,并未发生错误”[19],诸如用诅咒呼唤恶魔杀人、通过针刺草人来杀人等。在第二种情况下,行为人预先计划的手段与实际使用并不存在矛盾,只是对具体手段的作用产生错误认识,如上所述,迷信犯的错误是存在于对所使用手段根本性质的认识。这种情况下不能犯未遂与迷信犯的界限取决于行为人对所用手段与意图结果之间因果联系的认识是否涉及显著的无知错误,这种判断应以社会一般人为基础。如果这种错误认识一般人皆认为系属无知,则为迷信犯,反之,若行为人的手段、方法在其他人看来具有可能性,则可归为不能犯未遂。

(四)法律后果方面

迷信犯在各国刑法上基本都不作为犯罪处理,如日本刑法理论中的不能犯概念与迷信犯性质相同,是不可罚的行为,德国刑法中迷信犯属于不能犯未遂,但作为例外不予处罚,我国传统的刑法理论认为迷信犯不具有刑法上的危害行为,不符合犯罪构成,不应受处罚。相反,不能犯未遂作为未遂犯的一种,应受刑罚处罚,只是在特定条件下可以减轻、从轻或者免除处罚。《德国刑法典》中第23条第3项规定:“行为人由于对犯罪对象和手段的认识错误,其行为根本不能实行终了的,法院可免除其刑罚,或酌情减轻其刑罚”[20],我国《刑法》第23条规定:“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三、结语

在分析不能犯未遂概念基础上,本文认为,不能犯未遂与迷信犯之间存在诸多重要区别,不能犯未遂具有一定的危险性,社会一般人能从其行为产生法秩序遭到破坏的印象,而对于迷信犯,一般人并不会将其与犯罪行为联系起来,并不具有危险性。另一方面,迷信犯主观上并不存在行为构成故意,不能犯未遂存在犯罪故意。同时,不能犯未遂中的手段不能犯与迷信犯都存在认识错误,但在具体内容方面则存在一些区别。迷信犯因为没有犯罪故意,不符合犯罪构成,并不能成立犯罪,而不能犯未遂作为未遂的一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

【注释】

[1]柯耀程:《刑法的思与辩》,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63页。

[2]郑军男:《不能未遂犯研究》,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5年版,第8页。

[3](德)汉斯·海因里希‘耶赛克、托马斯‘魏根特:《德国刑法教科书》,徐久生译,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第634页。

[4](日)曾根威彦:《刑法学基础》,黎宏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126—127页。

[5]黎宏:《刑法中的危险及其判断——从未遂犯和不能犯的区别出发》,《法商研究》2004年第4期。

[6]柯耀程:《刑法的思与辩》,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71页。

[7](德)汉斯·海因里希·耶赛克、托马斯·魏根特:《德国刑法教科书》,徐久生译,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第635页。

[8]黄荣坚:《刑法问题与利益思考》,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66页。

[9](德)汉斯·海因里希·耶赛克、托马斯·魏根特:《德国刑法教科书》,徐久生译,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第635页。

[10]黎宏:《刑法中的危险及其判断——从未遂犯和不能犯的区别出发》。《法商研究》2004年第4期。

[11](德)汉斯·海因里希·耶赛克、托马斯·魏根特:《德国刑法教科书》,徐久生译,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第638页。

[12]赵秉志:《论不能犯与不能犯未遂问题》。《北方法学》2008年第1期。

[13]顾肖荣:《危险性的判断与不能犯未遂犯》,《法学研究》1994年第2期。

[14]黎宏:《刑法中的危险及其判断——从未遂犯和不能犯的区别出发》,《法商研究》2004年第4期。

[15]张德友:《不能犯——刑事上的法外空间》,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54页。

[16](德)克劳斯·罗克辛:《德国刑法学总论》(第1卷),王世洲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285页。

[17]侯庆奇:《论不能犯与能犯未遂的区分标准》,《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第1期。

[18]赵秉志:《论不能犯与不能犯未遂问题》,《北方法学》2008年第1期。

[19]陈家林:《不能犯初论》,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38页。

迷信心理论文篇4

关键词:术数 宗教 迷信 政策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中国大陆兴起一股所谓的“周易热”,虽美其名曰“周易”,但实质上就是那些被当作封建迷信的“术数”(但也一小部分研究者确实在研究《周易》)。不仅中国有,外国同样有,比如现在年轻人别流行的星座运程,就是西方占星术的一部分;还有名为“塔罗”的占卜术。西方占星术同样可以用来算命,占卜,择时等等,近年在西方甚至全球的影响都不断增大。

首先必须搞清术数的特征和在人类文化中的定位,才能进一步找出应对之策。术数在中国古代被泛称为:山、医、命、卜、相,也称“五术”。这五类术数虽然差异很明显,但它们的理论根据上基本相同,都是以中国中代的气、阴阳、八卦、五行、周易、象数等为其理论依据。由于它们的理论无法用科学来验证,故是只能被定性为“伪科学”,或称之为“迷信”。

另外术数和宗教有许多相似性,如都无法用科学作出解释,持有神论观点,部分宣扬宿命论。但术数只是一种方法技术,而没有像宗教那样的完备的教义及成体系的组织,所以只能依附于某种人或组织而存在。在中国,由于它与道教和有民间信仰有诸多亲缘关系,故道教对它很重视,认为借助于它能趋吉避凶,以利修道。民间则广泛用于择日丧葬方面。因此有的术数的发明者被认为是道教中的某一祖师,如中国古代占星术《果老星宗》就是说唐代道人张果所创,五代道人陈抟创出了《紫微斗数》。也因此《道藏》中收录了很多术数方面书籍,甚至一些在子部中缺失的术数典籍都能在《道藏》中找到。同样儒家历代精于术数的人也有很多,最有名的就是宋代的邵雍,还有历代的天文官也都精于预测之事。三教中比较排斥算命等行为的佛教在早期传入中国时,也曾借印度占星术来扩大自己影响。比如佛藏中就有名为《看命一掌经》的算命书及一些与占星术相关的书籍。足见术数文化在中国社会中几乎无处不在。

社会通常把术数定义为迷信,认为只能那些文化水平不高的人才会相信它;但是却有许多文化水平较高的人却相信它,包括一些从事科学工作的,这种现像在西方占星术中广泛存在,像上文提到过的托勒密、第谷、开普勒等人,甚至牛顿都一定程度上相信占星术的预测准确性。比如通过观察网上算命记录,竟然发现前支求测问命的人群中,占绝大多数的却是八十年代出生的人,其中不乏很多大学生。很明显,这群二十多岁的青年多面临着工作,婚姻等问题。相比他们之前七十年代出生的人群来说,他们往往面临着毕业后的工作问题。而不像前十年出生的青年毕业后直接分配工作;另外由于城市化的进展,房价的不断上涨以致在城市中购房安家也是一很大的难题,怪不得他们会求助于算命。同样还有很多政府工务人员也纷纷求助于算命先生。比如出现以下情况“中央党校社会学教研室吴忠民教授很早就开始关注一些官员落马前“一边,一边烧香拜佛”的现象。他认为,这些人之所以这么做是功利心理在作祟, 因为担心腐败行径被发现、被曝光而寻求心理安慰。希望通过封建迷信来趋利避祸,因而在我国就出现了“不信马列信迷信,不信科学信风水、信算命”的现象①。甚至社会上还有很多学者反对将术数归为迷信,有很多高校学者在都从事这方面的研究。

以上人群对术数的态度使得广大人民群众对术数的认识很矛盾。实际上术数只能归入神秘文化之中,当然也不能由于不能归入科学,就草草将其视为迷信。因为“迷信”这个词严格意义上指的是盲目相信和未经理解的相信某种东西,因此把术数这种很难分析清楚的东西定为迷信显然不适合,要不然它也不会有那么顽强的生命而潜存于社会之中,这点和宗教很相似。相对于宗教得到官方的正名,术数却一直未得到官方的明确定位。如何正确应对术数问题先来看下改革开放后官方对术数的政策,试举例如下:

例1:1982年3月31日,中共中央下发的《关于我国社会主义时期宗教问题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政策》中指出:“对于一切以看相、算命、看风水等为业的人员,应当教育、规劝和帮助他们劳动谋生、自食其力,不要再从事这类利用迷信骗人的活动,如不遵守,也应当依法取缔。”

例2:1994年12月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若干意见》。文件指出,近些年来,“一些迷信、愚昧活动却日渐泛滥,反科学、伪科学活动频频发生,令人触目惊心。这些与现代文明相悖的现象,日益侵蚀人们的思想,愚弄广大群众、腐蚀青少年一代,严重阻碍着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例4:北京曾在2002年出台宗教法中说,北京市民在宗教活动场所内进行卜卦、算命、看相、求签、测字和驱鬼治病等活动将不再违法。认为在宗教活动场所内进行这些活动,对社会的负面影响不大,没有必要在法规中作强制性的规定。

从上述几个例子可发现,官方对术数的界定很不明确,这也恐怕是社会上“江湖术士”不断增多的一个原因。对此国家宪法和刑法都没有明确将术数定为迷信,显得颇有深意。

由于中国术数与道教和民间信仰之间的密切关系,宗教与社会与主相适应的方法也能部分适用于术数。比如我国定义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基本内容包括两大方面:“一是宗教在政治上与社会主义相适应,二是宗教对现代文明(包括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适应。这两个方面涉及政治、经济、思想、伦理、乃至文化心理各个领域,”②

术数这种神秘文化必须与社会主义相适应,党的科学无神论的工作要努力引导人们正确的世界观,不能使社会上相信术数的风气放任自流。且需要政府监管并制定相关法律。伯尔曼的“没有法律的宗教,就会丧失其社会有效性”这句话对应术数也一样适用,应因地制宜设定相关法律,防止流入江湖术士那种欺诈的境地。思想上适应就依照“政治上团结合作,信仰上互相尊重”③来解决,需要政府多关注民生重视人民的精神需求并作出正确引导,且进行无神论的宣传和引导。

参考文献:

[1]史少博.中国大陆对古代术数研究缺失问题[J].社会科学论坛,2008,(11)

[2]陈麟书,陈霞.宗教学原理[M].宗教文化出版社(新版修订本),第489页

迷信心理论文篇5

Abstract: The causes of vocational students' faith lost were analyzed from effectiveness of college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orming law of people's faith, social culture and non-mainstream beliefs, hoping to provide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basis for solving the problems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beliefs lost.

关键词: 高职;大学生;信仰迷失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tudents;faith lost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11-0263-02

――――――――――――

作者简介:向军荣(1981-),男,湖北十堰人,讲师,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李彩霞(1981-),湖北天门人,中学一级,研究方向为中学历史教育与研究。

1 信仰迷失的含义及其表现

随着政治、经济以及文化的变迁,当人们原来固有的精神支柱处于濒临弱化的边缘但是新的精神支柱还没有确立起来的时候,人的内心多会出现彷徨、怀疑等很多消极情绪设置可以能在行为上失范等。我们把高职大学生在信仰的形成阶段的选择处于彷徨的状态成为信仰迷失。

高职大学生信仰迷失的表现:思想仿徨、无目标感、行动失范等。高职大学生对于物质经济的看重体现在人物崇拜上,据统计有55%的学生都崇拜经济界人物,这表明人生教育与现实选择之间存在很大的偏差。价值取向的“实用化”,反映到他们的信仰心态上来,种种社会现实使他们无法接受,于是,大学生的信仰心态日益“入流”,他们产生了矛盾,遭遇了失衡,就变得迷失了。

2 高职大学生信仰迷失的原因分析

2.1 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来分析 造成大学生信仰迷失的重要原因就是思想政治教育效率低,具体表现如:

2.1.1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定位的倒置 在我国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分为大、中、小学三个阶段进行,但是各阶段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存在倒置的弊端。小学阶段教育小学生树立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做共产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但是小学生的心理是不理解什么是共产主义的更不用说去做了;中学阶段教育大家如何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但是由于中考、高考的作用,在道德观和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刻这种教育目标名存实亡;而大学阶段正是请你昂世界观的成熟时期,却又对高职大学生进行文明礼貌以及校规校纪的教育,这些教育目标倒置的现象违背了自然人心理的成熟规律,必然导致思想教育低效。

2.1.2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庞杂 目前我国涉及到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有集体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八荣八耻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国际主义教育、理想教育、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纪律教育、公民道德教育、法制教育、情操教育、人格教育、青春期教育、人道主义教育、国情教育、无神论教育、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教育、生态伦理教育、环境教育和心理教育等20多项,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庞杂没有统一的标准内容,难以形成共同的信仰需求。

2.1.3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学方式的单一

目前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都是从教材出发并且教学方式单一,严重脱离了学生的思想实际。这种方式严重引起了学生的反感以至于思想政治教学不能发挥指导学生思想的作用。我国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往往是重智轻德,往往对学生评优生优干甚至发展入党,都是看重学习成绩,往往对学生政治素质等要求很少,这样就对学生造成了误导都认为文化知识是最重要的,不仅仅老师忽视了政治教学学生也对政治思想理论也不重视。因而对于一些反马克思主义的东西缺乏识别力和抵抗力,让一些新形态的迷信、伪科学钻了空子。

2.2 从人的信仰形成的规律分析 人们往往对自己认定有价值的东西会不懈的追求并且会很信赖,这就是信仰,信仰是一种对认识有限性的超越和不朽精神的追求。无论是哪种信仰都凝聚着知、情、意等要素。首先,知是信仰形成的基础,任何一种信仰都是在认知的基础上形成的。人们的认知程度越接近规律并且对社会发展的历史规律认识越理性,那么信仰也就越科学也就越能够激发人们不断的追求。其次,意识信仰形成的支柱,同时也是实现自我控制的精神力量,更是信仰形成的必要条件和信仰转变为行动的一种必不可少的因素。因此,信仰是在主体有了独立的自我意识选择的前提下,在认知、清关、意志等心理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一种高级心理现象。

通过人信仰形成的外在规律看,信仰其实是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内化物并不是抽象的不可捉摸的东西,信仰中蕴含并且充分展示了丰富的社会文化。社会心理、民族精神、社会意识形态以及文化背景灯都是影响信仰的重要因素。任何人都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制度之中,由于社会制度不同因此社会的意识形态也会不尽相同,这些不同的社会意识形态都会潜移默化的影响人们信仰的形成。总之,信仰是一种观念形态的社会意识,也是人类特有的知、情、意和谐统一的高级心理活动。

2.3 从社会文化角度来分析 我国的传统文化是以儒学为主干的伦理文化,这些文化更多的是体现返本归元和发扬人性之道的关怀。信仰不但隶属于文化并且信仰的生存状态也依赖于文化。但是随着现代化社会文化显现出多元化,当这些多元文化与我国传统文化发展碰撞时,这些文化不仅仅是不断的交流,更是在融合之中不断的斗争。当人们处于困惑或者无法选择的时候,那么也就失去了现实性和理想超越性的追求,信仰也就失去了生存的家园。

2.4 从非主流信仰来分析 相对于主流的社会主义信仰而言,现存于民间的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道教等和其他含有迷信的信仰内容都是属于非主流信仰范畴。这些非主流的信仰对高职大学生的信仰也产生了重要影响。首先,这些非主流的信仰内容根植于民间文化当中,它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在民众生活习俗中有着深广、细微的渗透,深刻影响着包含大学生在内的所有人的思想。其次,非主流信仰的社会感召力比较强,一个人信奉某种非主流信仰神灵后可以影响与他有密切关系的其他人。大学生家人中有不少的非主流信奉者,因此大学生容易受到不良影响。再次,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体制改革等转型期,由原来的相对稳定状态进入了一个急剧变动的时期,因此一些人面对这种变化对自己乃至对社会产生了不安全感。面对个人力量无法把握的社会现实与矛盾,人们往往可以通过非主流信仰得到信念支柱和心灵的慰藉。由于目前的高等教育已经大众化,学生很多无法面对就业带来的压力,从而陷入迷茫以至于挫败的境地。如果问到大学生“你会自觉选择和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吗?”,30%的高职大学生选择“迷茫,没有方向”。大学生在经历很多坎坷而又觉得无力改变的情况下就会企盼超能力解救自己,这时学生所熟知的非主流信仰就会乘虚而入侵占学生的思想。

非主流信仰对当代大学生产生很多的不良影响,第一,影响大学生世界观的形成。非主流信仰的核心理念是万物有灵轮、因果报应论、前定宿命论以及阴阳和人鬼两重世界等有神论。当代大学在课堂上学习的是唯物主义无神论,而走向社会后非主流的信仰是唯心论,这些就造成了学生世界观的不统一从而产生迷糊而影响科学世界观的形成;第二,形成严重的功利主义。非主流信仰中往往都是求签算命或者烧香磕头,而且这些都是为了求得生活的完善或者是摆脱目前的逆境并且给神献上丰厚的贡品等,这些都带有明确的功利性。如果大学生生活在这种浓厚的环境下必定影响他们的思维模式;第三,对命运的认识产生严重的偏差。由于现代社会竞争日趋激烈,而大学生又急切的渴望成功,当他们面对复杂的社会饱受挫折后就会把希望寄托于鬼神从而放弃了对改变自己命运的努力。

参考文献:

[1]戴嘉宝,吴健敏.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信仰教育的若干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0,(10).

[2]虞新胜.影响信仰形成的内外因素及其教育[J].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05,(2).

[3]张忠华.当代中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低效的原因剖析[J].学术论坛,2005,(1).

[4]张智慧.当代信仰问题的哲学反思[J].东北师范大学,2004,(5).

[5]何修国.未成年人道德信仰缺失的成因与对策[J].教书育人,2006,(2).

迷信心理论文篇6

一、农民社会主义信念淡化现状分析

1.农民社会主义信念淡化的表现理想是个闪光而美好的词,人类追逐着她的背影才创造了自己的历史。然而,理想又是靠不住的,理想只是个方向,必须与知情意结合升华为坚定的信念信仰,才能烛照幽暗人生,为人生导航。农民也一样,凭着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在党的领导下,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凭着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在党的领导下,说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然而,在富起来的过程中,社会主义信念却迷失了,表现为宗教、迷信活动泛滥,政治参与意识淡化,集体观念弱化。(1)宗教、迷信活动泛滥片面发展经济,精神文明建设滞后,导致农村出现信仰真空。各种宗教和迷信活动大行其道。2010年7月26日至27日,在第7届宗教社会科学年会上,美国普度大学中国宗教与社会研究中心公布了他们的最新研究报告。报告指出,85%的中国人有某些或某些活动的实践,只有15%的中国人是真正的无神论者。笔者从已经取得的调研成果中抽样发现农民的比例与此报告大致扣合。辽宁省凌源市,农民“不知何为信仰者42.7%;没有信仰(含不知何为信仰者)64.4%;信仰社会主义者15.5%;信仰宗教5%;信迷信15.1%”。陕西省汉中,从宗教教会场所间数统计来看:“伊斯兰教298,有效比例73.9%;基督教93,有效比例23.1%;佛教11,有效比例2.7%;道教1,有效比例0.3%。”江苏省苏北,基督教信徒占5.4%[4];福建省闽侯县,认为自己信仰宗教的占73.2/%;浙江农民信教人数达到总数的82.46%[6];河北保定市东闾村80%以上的村民信教;湖北省武汉市X区54.2%的村书记认为村子里人主要信仰基督教;四川省X县占23.52%[8]47;江西省南康市占31.6%;山西省古交市一个780人的村庄就有3座庙宇和1座天主教堂。封建迷信活动表现得更明显。农民遇到三灾八难时就四处求神拜佛,陷入困境就到处烧香算命,久病不愈就遍访仙姑神汉……于是大仙巫婆等走村串户,骗取钱财。这些封建迷信活动严重损害了农民物质利益和身心健康,败坏了社会风气。另外,在民族文化复兴过程中,为了彰显传统节日的神圣与庄严性,却也负强化了其迷信色彩。把未来美好人生寄托于神灵、菩萨、祖先的庇护,严重干扰了农民正常的生产生活。(2)政治参与意识淡化农民的国家和民族意识淡化,对社会主义的认同感下降。38.53%的调查对象认为宗教流行破坏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感召教众信仰宗教,消解了社会主义信念。江西省南康市对马克思主义信仰问题,不信仰者占45.76%;辽宁省凌源市10个村的一项调查显示:“信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人只占15.5%左右;湖北省云梦县对“在你身边实施的政策是否体现科学发展观?”一题的回答,85%的被访者回答不清楚,回答“是的”只占1.5%;四川省X县农民认为社会越来越不公平的占了45.92%[8]56;湖南张家界82%的农民在调查中表示不愿意加入党组织。在江苏苏南地区,有近15.4%的农民明确表示他们爱祖国但不爱社会主义。在福建沿海农村不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人占10.1%[15]。这一组组数据触目惊心,农民是我们的统治基础,越来越多的农民不跟共产党走,不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不再坚信马克思主义,将会危及我们事业的健康发展。(3)集体观念弱化集体主义观念下滑,个人主义、实用主义、享乐主义泛滥,基层组织影响力大大减弱。“农民的公民性不足、农村社会发育不成熟已经成为制约农村社会管理创新的主要因素。”抽样发现,越来越多的农民认同“只扫自家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的价值观念。集体主义观念在农民意识中日益弱化。如在湖北省益阳市,50%以上的农民认为老百姓只关心自己的利益问题,认为理想信念没什么用。湖北省云梦县对于“你认为新农村建设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的回答中,选择村容村貌的只占1.5%,而回答增加个人收入的占75%。湖南省益阳市,31.7%的农民对国家的前途和命运这类问题“根本没有想过”;面对“国事、家事、天下事”,66.27%的农民承认自己最操心的是“家事”。四川省X县认同发家致富可以釆取不正当手段者的比例,大大超过50%。(4)公共事业不参与基层选举漠不关心,开会要管饭、发小礼品才参加。“选举民主是民主,早晚民主都是集中制。村民委员会也有,成员名单也写在墙上,选举的规章、制度都有,但只是摆设。不是制度不好,村民自治肯定好,问题是,治谁呢?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在外打工的人根本不参加意见,选举给钱都找不来人。……开会只算走过场。”这些文献表明了面对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受众的自私观念有所抬头,片面追求个人利益时,忘却了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的统一性。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是个人的长远利益,三者协调发展才能保障个人正当利益的充分实现。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冲突时,自觉牺牲个人利益以保全国家和集体利益的集体主义观念受到严峻挑战,“先国家、集体,后个人”的意识淡化了。

2.农民社会主义信念淡化归因信念信仰是上层建筑,由经济基础决定又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农村单一的集体经济到个体经济为主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基础的裂变是农民信念信仰变化的根本原因。当然,信念嬗变的原因不是孤立的,而是由经济、政治、文化、传统、社会、伦理道德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1)农民被“原子化”农民被“原子化”即集体化的农民走向了个体化。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在大一统的公有制经济基础之上的乌托邦式的社会主义时代,农民是团结的、有组织、有纪律的“集体的成员”,是“大我”;如今,多种性质的经济并存的经济基础使“集体化的大我”的农民碎片化了。计划经济时代培养的是具有高度的政治觉悟、浓烈的集体主义情怀、感恩的一代人,他们是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的一代,是新旧社会两重天的见证人,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体验者,这让他们的主人感、幸福感、自豪感都很强。互助组、合作社、集体化道路也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生产力,刺激了经济发展,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虽然,我们走了弯路,最终走向大锅饭、共同贫穷,但当时我们却误以为是共同富裕。我们坚信贫穷是暂时的,很快就会过去,共产主义马上就要实现了。客观地讲虚幻的东西不会影响信念信仰的坚定,再加上“左”的政治、阶级斗争等影响,“不相信社会主义”的“一闪念”被消灭了。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全世界的人民等着我们去解放的使命感,强化着共产主义必将战胜资本主义的信念。而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集体经济被消解了,集体的计划生产制走向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再次解放了生产力,也让农民充分认识到了“大锅饭”的危害,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经营的积极性。但集体化的农民被分割了、原子化了,集体的农民蜕变成为了个体农民,农民曾经依赖的也同时掌握着农民生杀大权的、生产队解体了。而且在随后的时间里,农民的生活越来越好,幸福指数不断增加。可是,经济基础的涅槃、社会关系的裂变,让传统的社会主义信念失去了可靠附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的理念宣传不到位,在彻底否定大一统、“大锅饭”过程中,也动摇了当时培养起来的社会主义信念。(2)基层组织涣散农村基层组织曾经是农民的主心骨、贴心人。小到家庭纠纷、邻里冲突;大到生老病死、婚丧嫁娶、阶级斗争;再到孩子上学、宅基地的分配,都依靠“组织”。“组织”是百姓的主心骨,也是农民体验社会冷暖的“晴雨表”。如今找不到类似的组织了,我们不能说农民有冤无处伸,但确实是有话无处说了。面对盖房、红白喜事儿等大事件,每家农户都感到很无助———得不到“生产队”的呵护,左邻右舍也不那么热情了。再加上不少基层干部粗暴的工作方式,先自己富起来的价值取向,脱离群众路线的工作态度,严重损害了社会主义形象、党的形象。如一刀切式的城镇化进程,割断了农民与土地的血缘,失地农民失却了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物质与精神家园———强烈的不安全感、孤独感需要关怀抚慰。而基层组织却没有做耐心细致的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工作,其工作只是“收粮收税罚款”。总之,一些农民认为,组织蜕变了,站在了农民的“对立面”。与此同时,一些不正之风、强吃强拿、强收强占等行为———伤害农民感情的事件时有发生。宣传引导不到位,使得多数农民误把各种腐败现象、等行为与社会主义制度相联接,严重挫伤了农民对社会主义的认同感。农民需要关心自己的组织,农民需要交流倾诉的场所,农民需要抚慰开导自己的人———这一切都曾经是由基层组织扮演的角色,但今天涣散的组织推卸了自己的责任。各种教会、迷信团体乘虚而入,他们利用自己的财力物力人力为农民提供了类似的公共场所、类似的集体活动,在这里大家相互关爱诉说,相互帮助……各种教会、迷信团体满足了农民的内心诉求。这就是农村宗教迷信活动盛行的一个重要原因。但事实上,我党倡导的是走群众路线,“我们党贯彻群众路线,坚持以人为本,目的就是保障人民各项权益。”[19]因此,基层组织该反省了,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刻不容缓。(3)思想政治教育弱化信念总是与人们的利益相关。就社会制度而言,只有其能满足人们的需要时才可能被人们认同。当然,此时的所谓信念还没有上升到理性层面,还需要大量而细心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以情动人、以理服人等方法对受众进行系统的理论灌输,引导人们完成理性升华,再激发并融入受众的情感、意志等信念因子,最后完成从认同到笃信并身体力行的超越才最终形成信念。现在“50%的农民认为‘老百姓挣钱吃饭,管不了理想信念。’”没有科学理论指导,农民价值认同与行为选择不统一。我们知道,信念信仰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个漫长的“熏染、熏陶”的过程,这个过程至少需要两个台阶:第一个是对所信事物的价值认同———该事物可以满足受众的内在价值诉求,就是说,该事物可以满足受众的物质方面或精神方面的某种需要。但这还只是解决了该事物可信、值得信、信之是有意义的问题,还并未让人一定笃信且践行之。要让人真信之,使之成为自己的信仰信念,还必须通过第二个台阶,即必须实现理论认同。就社会主义信念而言,改革开放富起来的农民,深切地体验到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是认同其价值倾向的。可惜,各级政府的阵地意识薄弱,主流意识形态、核心价值观教育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一句话,思想政治教育的弱化,没能进行及时有效的、系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宣传教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的缺位,也就失去了坚定农民社会主义信念的机遇。

3.农民社会主义信念淡化的危害“如果农民默许并认同现存制度,它就为该制度提供了一个稳定的基础。如果他们积极地反对这个制度,它就会成为革命的载体。”[20]碎片化的信念制约着农业集约化、现代化发展。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放生产力的功能是有限的。当其潜能全部发挥之后,如何裂变是新农村建设的时代命题。没有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死守各自“一亩三分地”,分散经营、自由生产,土地、财产日益分割,不利于产业转型升级。集约化、现代化农业发展才是农村经济的未来。而现代化的农业发展需要相应的满足现代化诉求的合格农民与之相适应。合格的农民是具有一定的科学文明素养的农民,是具有明确的责权观念的公民意识的农民,是具有大局意识、集体主义观念的农民,是能够认同和践行“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农民。而现状恰好相反,当前,“各扫自家门前雪”的落后观念不能协调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关系,农民不明白只有“中国梦”实现了才有自己美好的梦的实现的保证和可能。所以,原子化的农民、碎片化的信仰是制约现代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弱化的信念迷失着人们的正确人生方向。有无科学的社会主义信念制约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达成。人不能没有信仰,没有科学的信仰,就会有迷信产生。没有对社会主义信念、共产主义信仰的坚守,教会组织、迷信团体就会揣摩农民心理需求,基于小恩小惠,收买人心,给人以“在自己想要帮助时,这些组织、团体总是及时出现,并予以慷慨援助”的感觉,教会组织、迷信团体充当了往昔生产队等基层组织的角色。实现了农民对其好感和价值认同后,这些教会组织、迷信团体就会进行细致、耐心的教义、迷信理论体系的宣讲教育,开始进行有效的“信念培养”。有意识地歪曲“改革开放以来巨大成就,是科学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丰硕成果”的事实,而将社会主义带来的实惠、百姓分享到的改革开放的成果与教会、迷信团体联系起来,夸大教会、迷信的作用,给农民造成能过上今天的美好生活都是基督或菩萨或各种鬼神庇护、赐福的结果的幻象。最终使宗教、迷信活动大行其道。这样,进一步消解了或解构了他们的社会主义认识或信念。迷信活动制约了精神文明建设的进程。敬耶稣、拜菩萨,寻求精神寄托、心理抚慰。把自己的命运交予神灵,不思进取。尤其是迷信活动,具有直接的功利色彩,连接着个人的低级欲望,或招财进宝,或求福消灾,或乞求天上掉馅饼。根据不同的愿望拜求不同的神鬼,烧香敬酒讨好献媚于鬼神,买通贿赂神鬼。坚信借鬼神之力就能让自己摆脱各种现实困境。这些行为都与文明和谐社会的构建背道而驰,阻碍了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形成了不思进取的阶层,使得越来越多的农民丢掉了几千年来养成的吃苦耐劳、任劳任怨、艰苦奋斗、积极进取、一步一个脚印地追求幸福生活的美好品德,开始寻求歪门邪道,追求一夜暴富的幻梦。

二、农民社会主义信念的生成机理

学界就农民社会主义信念确立进行了广泛探讨,但大都是宏观视野。如认为“农民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确立,需要多种‘合力’共同作用。要通过教育引导及时化解农民群众思想上的矛盾和困惑;要通过发展经济不断满足农民求富盼富的现实需求;要通过转变作风来树立共产党员的崇高形象;要通过‘创星登级’来朝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奋进。”或提出要做到政治因素、伦理因素、经济因素、文化能力因素协调发展;以及人生信仰、道德信仰、法律信仰、政治信仰教育同时进行等。其实,信念生成没有这么繁杂,而且以上提法的操作性都不太强。

1.农民社会主义信念的构成农民社会主义信念就是对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实践的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心理和精神状态。现阶段就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科学发展观、伟大的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笃信与践行。其具体构成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积极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追求中国梦。

2.农民社会主义信念的生成利益的损益是信念问题产生的动力之源,这种动力能否与信念挂钩是信念信仰形成的关键,而这种动力能否与信念挂钩的关键在于利益与信念关系的链接与引导。改革开放、“三农”政策、民生民享等惠民政策,让农民分享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果。但如果不及时进行培育引导,不把现实利益的获得、现世幸福体验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链接,不及时进行“吃水不忘挖井人”、饮水思源的教育,就不能实现利益与信念的挂钩,也就不能产生社会主义信念。宗教、迷信活动适时“插足”、引诱,达成了获得的现实利益与信教、迷信的合谋,让农民产生这样一种错觉,即这一切幸福、利益皆是因信教、迷信得来的。感恩上帝、感恩耶稣、感恩真主、感恩菩萨、感恩鬼神等虔诚的心理让他们产生这样一种心理暗示,即认为只有护身符、神灵保佑,才能让他们获得更大的成绩。如此循环往复,不断激发他们的宗教迷信情感、提升他们的迷信宗教信念信仰。宗教、迷信团体让他们至少在虚幻的世界里找到心灵安慰、归属感、安全感。在此实现了获得的利益与鬼神的合谋。这是农村鬼神、仙姑神汉风靡的关键因素。换句话说,宗教、迷信团体成功地利用了信念信仰的生成机制,所以“成功”地占领了农村信念信仰阵地。所以,社会主义信念养成就必须设法彰显农民利益与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内在逻辑关系。

三、农民社会主义信念培养的可靠路径

新型合作经济建设是农民利益与信念连接的平台。新型合作经济不同于历史上的合作社,历史上的合作社是具有政治统治、社会资源分配、社会分工等功能的“准政府”。社员与合作社是政治依赖、福利依赖、社会保障依赖、业务发展依赖以及经济和生存依赖的依附关系,不利于科学的社会主义信念的培养。新型合作经济是农民自发的合作经济,这种组织形式及合作经济原则中的伦理理念(团结、协作、自愿、互惠、集体主义)、经济理念(自主生产、流通、消费,共担市场风险、自负盈亏,合理分配、以实现社员的共同富裕)、法治理念(民主、公平,自由、自治,权利意识、责任意识,选举权)、政治理念(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合作制就是社会主义的组成部分,大局意识,共同富裕原则)是合作经济理论体系的基础,更是社会主义信念培育的重要内涵。农民要追求利益最大化,必须走出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丢掉小农意识,实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涅槃,走向农业现代化、集约化。新型合作经济是农民自我发展的内在诉求。合作经济的健康发展,必须遵守伦理的、经济的、法治的、政治的原则、规范,这些原则、规范和理念是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保障。反过来,合作经济组织健康发展也不断强化着农民政治、伦理、法治、经济规范原则意识,这些社会主义的相关要素在潜移默化中提升着农民的社会主义信念。而“以中国新型合作经济发展为依托的农民社会主义信念研究”还没有引起人们应有的重视。“合作经济研究”和“社会主义信念”研究各行其是。合作经济研究的专家们侧重于其“经济功能研究”:探讨合作社的性质、类型,建设的原则、规律、方法以及其立法研究等等;合作社的社会功能分析,探讨其推动基层民主、促进农村和谐等方面的作用;国外经验借鉴;实践调查与经验总结等方面。不过,学界也发现了一些制约合作经济健康发展的因素,如农民团队精神缺失,责任意识差,思想涣散,追逐眼前利益的小农意识;家庭责任制给农民带来实惠的同时也强化了他们的小农意识,社会主义信念、集体主义观念都不同程度地淡化等重大问题。但现象背后的深层原因及其对策研究还没有引起学界的应有重视。其实,合作经济需要的是具有社会主义信念的新农民与之相适应的。反过来看,合作经济的发展也为社会主义信念培育带来了新机遇。将合作经济发展与农民社会主义信念培育联系起来进行深入探讨,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根本路径。

“社会主义信念”的研究者则侧重于其“政治功能研究”,集中在信念的涵义、培养的规律、学校社会主义信念教育方法等研究。表现出以下特点:理想、信念教育交织在一起,多只谈理想,很少将信念突出出来;只从政治学视角思考问题,注重社会主义信念的基础(即理论认识),忽视了信念形成的心理过程,并未认识到仅解决认识问题还不足以形成信念;只对自己所做的信念培育进行经验性总结,未上升到理论高度;孤立地研究信念培育的途径、方式、方法,而未将它们与教育者、受众的基本情况相联系,如何进行农民社会主义信念培育研究并不多见。总之,合作经济研究没有联系到社会主义信念问题;社会主义信念研究也没有把农民纳入到自己的视野,没有关注到农村新型合作经济问题。以我国新型合作经济发展为依托的农民社会主义信念研究是一个新的历史命题,其内在逻辑为:社会主义信念是家庭经济—合作经济—集体经济发展对农民素质的内在诉求。

迷信心理论文篇7

关键词: 研究生英语教学 英美概况 英语迷信 迷信禁忌

一、引言

在非英语专业本科和研究生英语的教学过程中,常常以选修课的形式为学生开设英美概况课程,以扩大学生视野,拓宽学生英语国家文化的相关专业知识面,培养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宽容性和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同时提高学生对于英语篇章的理解能力,对于学生理解英语对话、阅读文献和翻译都有很大的帮助。禁忌迷信一般认为是登不了大雅之堂的东西,在大学课堂上一般不会有专门的介绍,但实际上迷信禁忌也是文化的一部分,很有必要将其纳入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文化交流能力,使学生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得心应手,增进友谊,联络感情,避免触其禁忌而引起不快。本文首先分析目前大学中的英美概况课程,其次从两个方面论述迷信禁忌教学的重要性。

二、英美概况教学对迷信禁忌内容的教学提出了要求

目前在大学英美概况教学中普遍使用的课本,一般按照地理、历史、文化(节日、宗教、价值观等)、政治、经济、教育、主要城市介绍等模块进行编写,内容繁多,尤其是以英语编写的课本,涉及大量陌生词汇,给非英语专业本科生、研究生的学习带来了很大障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一般只选择最重要的内容和最简洁的介绍作为阅读对象,辅以音像教材,以便学生在很少的课时里最大限度地理解英美文化。

在英美概况教学过程中,政治、经济、地理等模块的内容,因为要求学生有较高的词汇量,因而教学过程比较艰难。学生一般对历史上的重大事件、节日、宗教和主要城市感兴趣,尤其是节日和宗教,更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完全可以针对学生的兴趣将节日、宗教、价值观等内容加以整合,进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比较,还可以此为契机,增强学生的参与性,要求学生进行某一内容的报告和介绍,将一门原本艰难枯燥的课程上得有声有色。

无论是节日、宗教还是价值观,都与迷信有一定的关联,因此在英美概况教学中将渗入生活点滴的迷信禁忌加进去,除了能提高学生的兴趣外,还能避免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因触犯禁忌而引起不快,当然也可以借助迷信禁忌改善双方关系。

三、介绍迷信禁忌的益处

一个民族的传统习俗包括一些迷信禁忌,将各个成员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因此迷信禁忌具有身份认同的作用。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来说,迷信禁忌是了解一个民族必不可少的因素,在商贸甚至政治上都有一定的作用。

在英美概况教学中加入迷信禁忌的内容,并不是为了宣扬迷信,而是为了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际。一般说来,迷信禁忌的介绍主要是最流行、对人们生活影响最大,也最有可能引起跨文化交际错误的内容,如:数字13、星期五会带来坏运气;看见黑猫从眼前走过人会倒霉;不能在演员上台前说“祝演出成功”,而要说“祝你断一条腿”;用火柴给人连续点烟时,点到第三人必须吹灭该火柴拿一根新的火柴;打喷嚏要捂住嘴,旁观者要说“上帝保佑你”;把帽子放在床上会带来坏运气;鞋子放在桌子上预示着死亡;不能送人孔雀羽毛;兔子脚爪会带来好运气;从梯子下面走过会带来坏运气;盐撒了会带来坏运气;搬家不能将原来用过的旧扫帚带到新家……

由于最流行的迷信禁忌早已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在生活安排、社会交往中的作用不可小觑。如在给英美人士送礼物时,选择橡果、兔爪式的钥匙链自然会让对方感到温暖;而如果按照中国人的喜好,将孔雀羽毛送给对方则必将引起不快。在授课过程中,通过介绍禁忌迷信,创设情境可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英美概况本是为英语专业本科生安排的课程,在为非英语专业本科、研究生进行英美概况的授课时,必须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政治、经济、价值观等方面的知识,总的来说比较枯燥,而迷信因其可笑而又实实在在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更能激发学生的听课兴趣。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可以先从学生普遍了解的英美迷信入手,设计一些情景问题由学生回答。如下列问题:

为什么一些大厦里没有第13层,而是直接从12层到14层?英美人最喜欢的数字是什么(从7个小矮人(seven dwarves)、七重天(seven heavens)中找答案)?中国人有没有这方面的禁忌?为什么?你身边的朋友打喷嚏了,你应当说什么?为什么要这么说?盐与salary有关系吗?关于盐的迷信与习俗你了解多少?……

这类问题一般来说学生都能说出一点,但又不能完整解释,教师可以对学生的发言进行补充,并趁机提出有关中西对比的问题,还可以讲解一些与迷信禁忌有关的谚语和短语。根据教学经验,我发现学生对于这一部分的内容非常感兴趣,在课堂上表现得很积极,课下提交报告时也很及时。

另外,在讲解价值观时也可以与迷信禁忌有机结合起来,增强此部分内容的趣味性。举一个简单的例子:讲解英美人对于健康、节俭、诚实、自律的崇尚时,可以先提出这样的问题:Why people say “stepping on a crack,break your mother’s back”? (For health)Why people believe spilling salt would bring bad luck? (Salt too expensive and rare) Why people would knock the wood after talking big? (Honesty) Why people say “Laugh at seven and you’ll cry before eleven”?(disciplined)

在对这些迷信进行讲解之后,再进行价值观的讲解,学生就不再感到枯燥。

(二)提高学生的参与性

非英语专业本科生、研究生在学习英美概况时,对于地理、历史、经济等方面的学习参与程度一般不高,主要靠教师讲解,引导学生进行阅读;迷信禁忌等方面的内容因为比较有趣,一般学生的参与性较高,可以为教师提供一个很好的教学契机。笔者在讲授英美概况时,常常会要求学生在课前准备与某个迷信禁忌有关的内容,课上要求其在同学面前进行讲解说明。从实际情况来看,研究生的参与性大大超过本科生,做报告时表现得更加自如,甚至有人做出了精美的PPT对同学大讲特讲。另外,由于迷信禁忌存在的历史悠久,产生了一些与迷信有关的谚语①,笔者常常要求学生课下进行翻译,并揣摩该谚语产生的原因和在生活中起到的作用,如是心理安慰作用还是劝诫作用。

以下是笔者曾要求学生翻译的迷信谚语,告之既然是谚语,在翻译成汉语时要尽量保持其谚语特性,既要意思完整,又要合辙押韵(括号内为作者所译):Step on a crack,break your mother’s back.(脚踩裂缝,老娘背痛。)Right eye twitches new birth approaches;left eye twitches old Death approaches.(右眼皮跳娃娃到,左眼皮跳老鬼闹。)If you want to live and thrive,let the spider run alive.(蜘蛛放走,全家都有。)See a pin and pick it up,a11 the day you’ll have good luck;see a pin and let it lay,bad luck you’ll have all the day.(捡起一根针,一天好运跟;不捡一根针,厄运缠住身。)学生在翻译这些谚语时,兴趣很高,在课堂上讨论得十分热烈,我将翻译展示给学生看时,学生时时发出笑声,称这样的练习实在是太有趣,师生皆大欢喜。

(三)提高学生的跨文化理解能力

非英语专业学生在学习《英美概况》课程时,由于自身英语水平和课时限制,往往需要教师更多地进行引导,才能将所学内容与跨文化交际联系起来。迷信禁忌在日常生活中处处可见,因此以处处可见的迷信禁忌为契机,引导学生进行中西方文化的对比,可以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如在讲述英美国家风土人情中的礼物赠送时,可先问中国人有什么禁忌,再讲解西方人有什么禁忌,一般学生对于中国的禁忌略知一二,可用英语流利表达出来,而对于西方的送礼禁忌,则大多停留在“黑色”、“13”和“星期五”上,其他一般不了解。教师可抓住机会讲解英美人送礼的迷信禁忌,如他们喜欢送人兔爪、橡实、马蹄铁式的小礼品,预示着好运、富足和多子;英国人不喜欢红白相间的花,也不喜欢白色的百合花,认为此类花会带来坏运气,预示着死亡。原因可以引导学生逐步猜测,也可以直接告诉学生。这样学生在将来的人际交往中,可以投其所好,也可以避免因触犯禁忌而发生不快。

四、结语

为非英语专业本科生、研究生开设的英美概况课程虽然是一门选修课,功利性不那么强,但是如果授课方法得当,并适当增加英美人生活中无处不在的迷信禁忌方面的内容,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对于学生未来的对外交往有很大的好处,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将迷信禁忌作为英美概况内容的一个有机组成,往往可以达到意想不到的正面效果。

注释:

①见笔者发表于《考试周刊》2011年第37期的“英语迷信谚语的分类及作用”一文.

参考文献:

[1]Clifton Johnson,What they Say in New England: A Book of Signs,Sayings,and superstitions,London,Dodo Press,2009.

[2]T.Sharper Knowlson,The Origins of Popular Superstitions and Customs,London,Dodo Press,2008.

[3]曼瑟主编.英语谚语典故词典[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3.

[4]王加为.英语谚语的分类及作用[J].考试周刊,2011(37).

迷信心理论文篇8

关键词:BIS;重度昏迷;昏迷程度;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

昏迷程度深,持续时间比较长,是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的常见症状,准确、及时地评估患者的昏迷程度,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致残率、植物生存率及死亡率,昏迷评分及G-P评分为评估患者昏迷程度及预后的常用方法,但以上两种方法容易受患者自身水肿及镇静药物的影响。运用脑电双频技术评定患者的昏迷程度可有效减轻患者的不适感[1]。本文将进一步分析BIS在重度昏迷患者昏迷程度和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2011年1月~2013年1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重型颅脑外伤昏迷患者50例,男27例,女23例,年龄25~86岁,全部患者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5分,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情、APACHEII评分、昏迷原因,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全部患者入ICU后均未应用镇静剂,连续48h监测BIS,采用由美国ASPECT公司提供的BIS电缆接口、美国PHILIPS公司提供的传感器以及BIS模块监测患者的BIS,借助肥皂水清洗患者前额皮肤,并用纱布擦拭干净,在患者前额粘贴BIS传感仪,当肌电图

1.3预后评定 观察患者的ICU住院时间、28d死亡率及神经学不良转归率,神经学不良转归为发病3个月格拉斯评分小于3分。

1.4数据处理 借助软件SPSS11.0处理全部数据,计量数据,t检验,以(x±s)表示。用Spearman秩相关法比较比较BIS与评分之间的关系,P

2 结果

2.1相关性分析 经相关性分析,BIS与昏迷评分呈正相关(r=0.520,P

2.2 BIS值与预后的关系 BIS值越高,48hNSE越低,ICU住院时间越短,28d死亡率越低,神经学不良转归率越低。见表2。

3 讨论

神经系统查体评分是临床上评估患者昏迷程度的常用方法,临床实践证明[2],神经系统查体易受多种因素影响,临床应用价值较低,G-P评分临床主观性较强,操作繁琐,评定系统包含的内容较多,可出现较高的假阳性率。

脑电双频指数监测在临床上应用始于麻醉学专业,大量文献表明[3],脑电双频指数监测可准确评价ICU患者的镇静程度,临床医师可借助其调整ICU患者的镇静药物剂量。双频谱分析是一种统计学技术,可用来研究非线性特征,脑电双频指数的范围为0~100,0代表等电位脑电,100代表完全清醒脑电,医学工作者可借助脑电双频指数准确的判断患者的意识状态,临床上用脑电双频指数评估患者的昏迷程度及预后,但国内外的相关研究较少,尚无定论。

大量文献表明[4],BIS监测可准确评价ICU患者的镇静程度,临床医师可借助其调整ICU患者的镇静药物剂量。双频谱分析是一种统计学技术,可用来研究非线性特征,BIS的范围为0~100,0代表等电位脑电,100代表完全清醒脑电,医师可借助BIS准确的判断患者的意识状态,临床上用BIS评估患者的昏迷程度及预后,但国内外的相关研究较少,尚无定论。

近年来,昏迷患者的预后和转归越来越受关注,过去临床借助神经系统评估患者昏迷程度及预后,大量临床实践证明[5,6],神经系统检查法的特异性及敏感性均较低,有研究结果显示[7],患者的昏迷程度与其BIS存在明显的相关性,BIS越高,患者预后越好。

脑电信号是一个多单元连接高度非线性的复合体,它是大量神经细胞的非线性耦合产物,它能转换原始脑电信号关系(将时间-振幅挂关系转换成频率-功率关系),临床上发现[8],颅脑外伤患者的BIS与昏迷评分具有较强的相关性,BIS作为一种客观指标,可克服昏迷主观评分的人为误差,有学者[9]探讨了BIS监测在判定昏迷患者昏迷程度及预后中的价值,结果显示,BIS与昏迷程度评分和GCS-Pittsburgh评分均呈正相关(P

NSE是评判神经系统损伤的客观标志,正常人体血清NSE浓度在0~16.03μg・L-1之间,昏迷患者的血清NSE浓度高于正常水平,本研究结果证实了此观点。生理信号和非生理信号是BIS的主要影响因素,生理信号包括心脏起搏器、心电信号以及骨骼肌在收缩时产生的高频率电信号,非生理信号包括呼吸机、电烙器、神经刺激器、取暖器、超声雾化器等电子设备引起的电信号干扰[11,12]。本研究的BIS中的信号质量指数波动在90%~100%之间,误差较小。

综上所述,连续监测BIS可评估昏迷程度,还能有效判定患者预后情况,BIS监测具有较强的客观性,其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苏艳超,王志强.持续BIS监测对昏迷患者预后的评估[J].中国实用医药,2012,31(01):60-61.

[2]牛世芹,袁俊亮,李海英,等.BIS在大面积脑梗死昏迷患者中的临床应用[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2,06(05):564-566.

[3]伍义.BIS对心肺复苏术后的预后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05(04):997-999.

[4]李浩,周承,陶珍,等.BIS用于脑干出血患者昏迷程度评估及预后判定的价值探讨[J].中国当代医药,2013,23(04):56-57.

[5]江意春,刘继云,于晓春.BIS、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和S100B对心肺复苏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J].中国全科医学,2013,35(10):3497-3499.

[6]吴德云,陈晓辉,钟孟飞.BIS对重度昏迷患者预后评价的意义[J].山东医药,2010,36(12):73-74.

[7]李涛,张明,钱俊英,等.BIS与昏迷患者GCS评分、GCS-Pittsburgh评分及预后的相关性研究[J].山东医药,2010,51(12):12-14.

[8]金鑫.BIS对危重患者预后的评估[J].中国保健营养,2012,22(14):5044-5045.

[9]王美霞,孙艳春,彭慧茹,等.BIS的应用价值[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1,04(05):475-477.

[10]李桂云,福利,陈律.BIS用于开颅术后患者意识障碍预测[J].护理学杂志,2011,14(12):29-31.

[11]干朝晖,张立群.BIS与严重颅脑外伤程度的相关性及预后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1,22(10):22-23.

上一篇:心理因素论文范文 下一篇:心理障碍分析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