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信心理论文范文

时间:2023-02-23 08:36:36

迷信心理论文

迷信心理论文范文第1篇

[论文摘要]当今大学生迷信心理以及迷信行为已经在大学校园里泛滥成灾,并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精神生活、性格品质和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产生着严重的危害。本文通过对大学生迷信心理的现状、危害、原因以及影响因素的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大学生对迷信心理的自我调试的方法。由此期望能够为大学生迷信心理现象的减少提供一点帮助。

一、迷信的定义

(一)迷信的定义

在《辞海》中将迷信解释为:“指相信星占、卜筮、风水、命相和鬼神等;也指盲目地信仰和崇拜,如迷信书本迷信鬼神。”从心理学上讲,它是指人们内心中认为对生命个体(或生命群体)有支配力量的神灵的畏惧和遵循状态,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遇到不可认知之物而无所适从,或遇到难以克服的挫折和障碍时所表现出来的鬼神天命等的认同,祈求以改善自己命运的一种信仰和行为。例如有人遇到困难时,常去求神问卦、算命、抽签、测字、相面、降仙以求解脱。

在我国低层次的迷信观念也有多种形式,可以分为四个系统:第一,鬼神系统,即天神、地狱人鬼;第二,人身迷信系统,其中有生辰的命运,通过生辰八字算命,通过面相、手相、测字预测一生或流年的宿命和运气;第三,环境的迷信系统,主要是阳宅、阴宅的风水;第四,信号迷信系统,主要有鸟语、声响、谐音语等意味的吉凶信号。

二、大学生迷信心理产生的原因

大学生迷信心理产生的原因一般认为主要有社会原因和个体原因两个方面:

(一)社会原因

1.病态文化是当代迷信兴起的根源

我国几千年封建社会中形成发展的迷信思想渗透到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积淀甚厚,不易一时清除。虽然从开始,我们就把德先生、赛先生从西方请来改造国民的思想,当作富强的希望,竭力宣传它们的伟大神奇,但到今天为止,仍有许多人其实并末真止弄懂科学的内涵,对什么是科学、什么是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科学手段科学精神,人们还所知甚少。多数人所相信的科学,其实是科学的功利和实用部分,是科学的外在形式。人们只相信科学能带给他们好处,但同时又相信非科学的力量也能做到。人们并未从本质上划清科学与非科学的界限。科学精神和科学理性尚未普及,以感性经验为本质特征的实用理性仍然发达,相信“能见为实”,甚至道听途说不注重实验检验,科学推理,使得许多迷信思想以讹传讹,久酿成灾;也使许多迷信思想死灰复燃。中国社会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社会变动的加剧,市场经济风险,加上我们社会体制、市场机制尚未完善,使整个社会中的不确定因素增多,人们的心理压力增大,迷信思想乘虚而入。

2.社会管理不力是当代迷信兴起的直接原因

当代大学生正处于自我形象地开发和塑造期,也因社会人文环境的变化,出现了道德滑坡的现象。但是至今社会仍然没有一个很好的管理方式来有效抵制迷信思想的传播和迷信行为的发生。同时,学校对大学生的教育仍然存在不少的问题:重学习轻思想,重成绩轻素质,重课堂轻课外,重批评轻引导。这都直接或间接地导致大学生对封建迷信活动的迷恋。教师队伍应对封建迷信保持清醒的认识,但这方面的现状并不令人满意。

(二)个体原因

1.操纵者察言观色,以假乱真

迷信操纵者善于察言观色,使得迷信行为以假乱真,甚至迷信借助科学,使得公众难以辨别真伪。打着科学的旗号反科学,这是现代迷信的基本特点。在现代社会中,科学己经享有崇高的威望。传统的迷信如果要继续生存下去,如果要想占领部分市场,就必须变换形式,进行科学的包装,些现代的占术师、算命先生,便精心策划,利用各种手段和各种方式为自己披上件“科学”的外衣,把占卜、算卦说成是科学预测,重拾封建糟粕说成是弘扬传统文化。对于大多数尚未掌握科学方法的人来说,听是某某预测学,便误以为是门与其它学科并立的科学,其实与真止的科学预测风马牛不相及。由于现代迷信以科学的借口出现,常使一些科学索养较低的人们真假难辩,从而把些迷信和伪科学的东西当成科学的东西加以信奉。

2.受骗者轻信、受骗、上当

迷信借助科学的外衣导致受骗者轻易相信,也是迷信泛滥成灾的一个因素。比如来自西方的星座占卜等高科技迷信,背后有一套星座理论做支撑和美丽的神话故事做铺垫,特别容易吸引大学生。再加上网络和许多青少年刊物的推波助澜,使高科技迷信在大学生中大有泛滥之势。再则,星座、占卜网站或书籍上的一些“预测篇言”利用大多数人的气质和个性都是混合体的特点,归纳出某些共同点,措辞模棱两可,有些大学生看到其中的预测与自己的某些特点相符,就认为书上说得很准,于是对星座占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社会心理学家曾经通过实验得出这样的结论:当预测的结果与自身的经历巧合时,会形成强烈的心理刺激,使人深刻感到“预测很准”;反之,当出现不准的结果时,人们则常常表现出很容易就忘记这样的预测的倾向。也就是说,人们往往记住的只是预测得准的结果,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预测带给人的心理暗示并形成经验固定下来。从而导致对迷信越来越相信,最终走上受骗上当的结局。

3.模仿和从众心理

据观察,迷信者的许多迷信观念和行为,是通过观察、模仿别人学习得来的,也是别人观察、模仿学习的对象。观察学习是指个体以旁观者的身份观察他人的行为表现,以形成自己的态度和行为方式。而模仿则是仿照别人的态度和行为举止而行动,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与被模仿者相同。比如看到有人发了财,他供奉了财神,自己马上也买了财神供奉起来。幸运车牌、电话号码、颜色或者占星、卜算、风水、命相和鬼神等迷信形式,一般都是在观察学习的基础上模仿而来的。

4.病态心理作祟

大学生们都受过高等的教育,他们渴望实现自己的理想,渴望体现自己的社会价值,然而现实是残酷的,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经受了各种的挫折和困难,灰心失望,不能接受现实,满腔热血无处洒,英雄无用武之力,渐渐的却只剩下自鸣自怜。由此,外界环境的压力就很容易会导致一种病态心理的产生。事实上大学生是心理障碍的高发群体。由于病态心理的作祟往往会导致大学生通过迷信行为来逃避现实,而反过来这种迷信心理和迷信行为却又会导致一种病态心理的产生甚至精神疾病的产生。

参考文献

[1]阎宏:浅谈大学生迷信心理,构建心理素质的现代化,法制与社会,2007年2月:615-616

[2]徐厚道:心理健康教育,中国林业出版社,2003年

[3] vyse, believing in magic,the psychology of superstition,new york: oxford, 1997

迷信心理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迷信心理;归因方式;大学生

1.引言

1.1迷信的定义与影响因素

对于迷信这一概念中西方的学者并没有得出一个统一的界定。早期的研究者将迷信定义为:将可以自然解释的现象归因于神秘或超自然的原因,或者是公认的讲错误科学化的信仰[1]。我国学者雒焕国将迷信看做个人态度的一部分,而态度包括了认知、情感和行为三种成分,所以迷信也由迷信观念、迷信情感和迷信行为组成,他将迷信定义为从迷信者的迷信行为中反映出来的通过学习所获得的一种对涉及自身厉害关系的客观事物的认识和体验,是其在所谓的吉凶问题上的知、情、行的有机统一体[2]。相关调查显示,目前我国大学生中存在的迷信信念主要有五类[3]:一是相信传统世俗迷信,如良道吉日;二是相信“鬼魂、神仙”迷信;三是相信星相学预测,即星座性格说;四是相信“特异人体功能”现象,如天外来客等;五是个人崇拜迷信,盲目崇拜帝王将相或“大师”、“伟人”等。

多年来的国内外相关研究都表明,影响大学生迷信心理的因素有很多。从人口学变量上来说,大多数的研究都表明女生比男生更容易受到迷信的影响,但也有研究指出男生在传统世俗迷信方面的得分要高于女生。而从个体的人格特质来看,不同的人格控制点、自尊水平、自我效能感、受暗示性高都会影响个体的迷信心理,其中外控型人格特点与迷信心理、超自然信念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而自我效能感则与迷信心理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相较于高自尊个体,自尊水平较低的大学生跟容易受到迷信信念的影响;同样外受暗示性高的个体也更容易受到迷信心理的影响。此外,外在的环境因素也会影响到个体的迷信心理,研究表明当人们处于不确定性情境和压力情境下时,会倾向于认同迷信信念,采取迷信方法。

1.2归因方式概述及其与迷信心理的关系

归因方式也称“归因风格”或“解释方式”,是指个体对事件发生的原因习惯上倾向于做出怎样的解释[4]。一般来说,归因方式可以分为内在归因和外在归因,其中内在归因是指个体倾向于认为事件是由于个体的内在条件的影响而导致的,如努力,能力等,是受到个体掌控的;而外在归因则倾向于认为是环境因素造成了该事件,个人对其缺乏掌控力。

美国心理学家维纳认为人们主要从能力、努力、任务难度和运气四个方面的因素来考虑成功或失败的原因。其中能力是内部的、稳定的因素;努力是内部的、不稳定的因素;任务难度是外部的、稳定的因素;运气是外部的、偶然的因素。当一个人过去屡屡失败现在成功了,或者过去总成功现在失败了,那么人们大多会归因于不稳定因素努力和运气;而当过去的行为结果和现在的结果一致,则倾向于归因于稳定因素能力和任务难度[5]。

由于个体归因倾向的差异性,我们可以推测迷信者在归因时可能会跟容易倾向于外部的、不稳定的、不可控的因素,将成功的原因归结为运气好,将失败归结为时运不济,而容易忽视了个人的努力。而已有的研究也表明,有超自然信念的人更倾向于把普通经历错误地归结为超自然原因[4]。

1.3研究问题及研究假设

从上述研究综述来看,当代大学生中有部分同学具有迷信心理倾向,而迷信思想无疑会影响到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是已有的关于迷信的研究却大都是理论研究,缺实证研究,而且存在研究结果相悖的情况。如有的研究发现性别对迷信心理存在影响,但是有的研究却没有发现这种差异。以往的研究中对于归因方式与迷信心理的实证研究也并不多,而且研究的结论也略有出入。因此本研究就归因方式与迷信心理进行一个实证研究,其中归因方式将分为能力归因、努力归因、情境归因、和运气归因四个方面,以了解现今大学生迷信心理的状况,人口学变量对迷信心理的影响,以及探讨不同的归因方式对迷信心理的影响。

通过以往的研究,本研究的假设为:

(1)大学生迷信心理在人口学变量(包括性别、年级、专业等)上存在差异。

(2)不同的归因方式对迷信心理的影响不同,而其中运气归因将可以对迷信心理进行预测。

2.研究设计

2.1研究对象

本研究主要以大学生为被试,采用随机抽样调查法,被试总数为400人,回收有效问卷为353份。被试主要为武汉大学大一至大三的本科生,也包含了少数的大四学生及研究生。其中男生162人,女生191人。

2.2研究工具

2.2.1迷信心理量表

本研究采用Tobacyk的超自然借仰量表(ParanomaIBeHefsScale,PBS)的中文版,该量表包含了七个维度:传统宗教偿仰、特异功能、魔力魔法、传统世俗迷信、灵魂论、其他生命形式、预知来来。采用五点计分方式,从1=“非常不满意”到5=“非常满意”,其中3=“不确定或不知道”。量表的信效度检验显示,修正后量表表各因子a系数在0.710―0.914之间,量表的总体a系数为0.928,具有良好的内部一致性。

2.2.2归因方式问卷

多维度――多归因因果量表(theMultidimensional-MultiattributionalCausalityScale,MMCS)是由Lefcourt等人于1979年编制,量表包括两部分,分别涉及学业成就与人际关系方面的因果信念。量表共有48个题项,24个涉及学业成就,24个涉及人际关系,每个部分又分成有关成功和失败的各12个条目。MMCS提出了四类可能的归因,即属于内控性的能力和努力,属于外控性的运气与背景。本量表为5点评分量表,从1=“非常不同意”到5=“非常同意”,通过外控性得分减去内控性得分计算出总分,分数越高,表示个体的外控性越高。本研究中总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54,能力、努力、情境和运气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别为:0.696、0.729、0.623和0.735。

2.3数据处理

本次试验共分发问卷400份,其中有效问卷数量为353份。将有效问卷进行编码后,数据输入计算机,使用SPSS18.0进行统计分析。

3.研究结果

3.1大学生迷信心理的特点

将迷信总分与人口学变量进行了描述统计和方差分析。对迷信总分的描述统计显示,其中迷信得分的最高分为122,最低分为31,平均分为72.892,标准差为20.999。大学生迷信总分与各人口学变量做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大学生的迷信得分在性别、所学专业、年级、成长环境,以及有无这几个变量上存在显著差异。而在是否是独生子女、是否担当过学生干部,以及是否是党员(包括预备党员)上不存在显著差异。

具体来说,男生的迷信得分(m=68.2829,SD=20.6120)显著低于女生的迷信得分(m=76.7624,SD=20.5900)

(p

3.2大学生的归因方式对迷信心理的影响

为考察归因方式对大学生迷信心理的影响,分别将四种不同的归因方式与迷信得分进行皮尔逊积差相关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迷信心理得分与能力归因、情境归因和运气归因均呈显著正相关,迷信心理得分与努力归因相关不显著。

迷信总分.245\+**.023.277\+**.340\+**

**p

为进一步分析归因方式对大学生迷信心理的影响,以四种归因方式为自变量,迷信总分为预测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用逐步回归法,回归结果表明,只有运气归因进入了回归方程。最终标准化回归方程为:迷信心理=24.509+1.304×运气归因,结果如表2。

表2归因方式对迷信心理的回归分析

自变量预测变量R\+2调整后的R\+2BetaT值

归因方式迷信心理.115.112.3406.305\+***

***p

总的来说,迷信心理在性别、所学专业、年级、成长环境,以及有无这几个变量上存在显著差异。归因方式对迷信心理有一定的影响作用,尤其是运气归因对迷信心理的影响作用最大。即倾向于运气归因的大学生迷信心理得分更高。

4.分析与讨论

4.1大学生迷信心理特点分析

此次调查的总体结果显示,大学生的迷信水平位于中等水平以下,但是仍然有大约15%的同学的迷信总分是大于或等于中等水平的。这个数字说明在大学生群体中有迷信倾向的同学并不是少数。这可能是由于大学生正处于自我认同探索阶段,而在大学阶段很多的同学正处于“角色混乱”阶段,有研究发现许多大学生在度过了四年大学生活之后,仍然处于认同危机状态。自我认同完成的大学生已经形成了自己固定的价值观和信仰,他们会利用自己的价值标准,理性地看待迷信现象。相反,自我认同尚未完成的大学生还处于危机探索阶段,仍没有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目标,他们更希望外界能够给他们提供确定性的东西,而很多迷信形式,比如“命运预测”则正好符合了他们在这个时期的特殊的心理需求[6]。

跟以往的研究结果一样,本研究发现女生的迷信心理等分显著高于男生。这可能是由于女生在社会中处于从属地位。对于很多事情的控制感比男生更低,但又大都比男生更感性,体验能力强于男生,而迷信、宗教中又包含了很多感性的内容,因而女生比较容易受到迷信的吸引。而对于不同专业的大学生来说,理科的大学生迷信程度最低,这大概和理工科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比文科强,而文科学生更倾向于直觉思维相关。由于所学知识的不一样,文科的学生会更多的接触和思考一些感性的问题,在遇到难以想通的问题时,可能更容易将其归因与超自然力量或命运等迷信思想。

本研究中,大一、大二、大三的大学生的迷信得分是递增的,其中大一的得分显著低于大二和大三的学生,这可能是由于随着年龄的增长,大学生们也要开始慢慢决定自己将来的人生道路方向,但往往由于阅历不够,所以很容易对未来感到迷茫,因而在遇到问题时,会希望得到权威的指导,而求助于鬼神亦是方法之一。

我们一般认为农村经济和教育水平相对落后,封建迷信思想残余较多,从农村来的大学生由于耳濡目染的原因,会比城市大学生迷信程度更高。但本研究却显示实际情况却是相反的,这可能是由于出生农村的大学生常年在外求学,接受的是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教育,因而迷信程度并不高于来自城市或城镇的大学生。相反,城市大学生可能从小就处于竞争激烈的环境中,由于压力大,对环境的控制能力减弱,因而其迷信程度反而更高。同样,对于有的大学生比没有的大学生更容易有迷信倾向。这可能与宗教或主张对神的信仰、或主张因果报应和轮回、或追求超越自我超越现实世界有关。

4.2 大学生归因方式与迷信心理的关系分析

相关分析的结果表明,大学生归因方式与迷信心理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大学生归因总分、能力归因、情境归因、运气归因都于迷信总分呈正相关,且关系显著。只有努力归因与迷信总分之间没有显著相关关系。这说明个体越是倾向于把学业和人际关系的成败归因于外控因素(情境归因和运气归因)就越容易受到迷信内容的影响。这与一般观念相符。而在本研究中能力归因同样与迷信总分有着显著的正相关水平。这与已有的研究结果不一致[5]。我们认为之所以能力归因与迷信总分相关是因为个人能力的高低比起个人努力更容易受到先天因素(如基因、天赋等)的影响,个人对其某些能力高低水平的控制感较弱(如音乐天赋、绘画天赋等),因而当大学生希望自己在某方面能有较高的天赋能力时,却又自我提升失败后,则会选择迷信的方式,寄希望于鬼神来帮助自己完成某件事情或是提高自我能力。

进一步的回归分析表明,运气归因能够预测大学生的迷信心理。也就是说在整个归因方式中对大学生迷信心理影响程度最大的是运气归因。这也说明本研究的假设得到了证实。现在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大学生也面临了巨大的择业就业压力,不仅如此他们还要处理好自己的学习、生活和恋爱等事情,当事情出了差错时,他们可能会怨天尤人,将原因归为自己的倒霉,或是没有得到上天的眷顾。而为了能够让自己有个好运气,则会做出各种各样的迷信活动,比如考前“拜春哥”,出门看黄历等。相对于情境、能力、努力来说,运气是最难把握的一个因素,个体对其控制感最弱,因而运气归因成为了影响迷信心理的最大因素。

5.研究的不足

(1)本研究所使用的迷信心理测量工具是由国外《超自然信念量表》翻译并本土化修订的版本,由于初始量表不是在中国文化背景下编制的,在全面且准确地测量中国大学生的迷信心理上具有一定的缺陷。对于该量表的修改应该做更深入的研究探讨。

(2)迷信是一个比较敏感的话题,是不被社会所提倡的,大学生潜意识里对迷信可能是抵触的,故在完成自陈量表时会否认自己拥有不被赞许的态度或行为,而具有肯定自己拥有正向特质的倾向。测量方法还需要进一步的改善。

[参考文献]

[1]陈永艳,张进辅,李建.迷信心理研究述评.心理科学进展,2009,17(1):218.

[2]雒焕国.迷信的学习机制探析.甘肃高师学报,2001,6(4):85-89.

[3]崔景贵.现代迷信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现代迷信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现代教育科学,2002,(3):51-53.

[4]WattC.WatsonS.WilsonL.Cognitiveandpsychologicalmediatorsofanxiety:evidencefromastudyofparanormalbeliefandperceivedchildhoodcontrol.PersonalityandIndividualDifferences,2007,42:335-343.

[5]王庆峰.大学生归因方式、一般自我效能感与迷信心理的关系:[硕士学位论文].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1.

[6]李丹.大学生迷信心理与人格特征、心理健康的关系:[硕士学位论文].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6.

迷信心理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 无神论;高校;失落;原因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4634(2012)01-0017-05

2011年1月,笔者在广东司法警官职业学院作了一次大学生世界观调查。向安全保卫系、法律系1378名大学生发放调查问卷,回收整理有效问卷1240份。调查结果显示:78%的大学生相信鬼神、命运、运气或特异功能;60%的大学生日常生活中有自己的幸运物或幸运数字,平时会去算命、求神祈祷、玩笔仙等迷信游戏并不犯一些不祥的“禁忌”;分别有10%、11%和2%的大学生信基督教、佛教和伊斯兰教;看似矛盾的是,73%的大学生认为自己相信唯物主义,13%的大学生认为自己不相信唯物主义,13%的大学生“不清楚什么是唯物主义”,显示出大学生对唯物主义存在模糊认识。

为验证这一调查是否具有普遍意义,笔者检索了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的资料,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2003年杨现勇在《新视野》上发表了他的调查结果:“我们曾进行过一项有关大学生世界观情况的调查,尽管调查对象的班级不同、专业不同、学制不同,但调查结果却惊人地相似:认为自己是彻底唯物主义无神论者的学生不足被调查人数的10%,绝大多数的同学表示说不清楚,或者认可一般情况下是相信唯物主义的,但在某些时候、在某些现象上相信鬼、神的存在。这表明大学生并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以一贯之的彻底的唯物主义世界观。”[1]

2008年陈永艳的硕士学位论文也呈现了一份调查结果:“有1.4%的大学生迷信程度较高;有20.1%的大学生有较强的迷信动机;有3.5%的大学生有较强的迷信信念,有13.9%的大学生有过迷信行为。”她得出了一个结论:“在不同程度上相信迷信的大学生占到总人数的47.1%。”[2]

上述调查可认识到,政治教师们从小学一直讲到大学的唯物主义“无神论”正在面临严峻的挑战。大学生尚且如此,更遑论中学生与小学生。

1 大学生迷信的特点

什么是迷信?郭小兵认为,迷信“就是人们对于某种虚幻的、非科学的价值观念所特有的崇信心理,并且通常产生相应的巫术化的强烈功利性的行为体系”[3]。封建迷信和本质上都是对神秘力量或鬼神的盲目崇拜,缺乏科学理论和客观事实依据,同属唯心主义的世界观和理论体系,是反科学的。按以往的理解,迷信程度和人的知识层次成反比,知识层次越高,迷信的程度越低,所以迷信者多是文盲或半文盲。大学生是整个社会最高知识层次的群体,无论从他们掌握的知识还是从他们所受的教育来看,他们都应当与迷信绝缘。但现实情况却并非如此。与以往文盲、半文盲的迷信人群不同,当代大学生的迷信行为呈现出一些新特点。

首先是迷信与科学知识相结合。一部分迷信的大学生无限发展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认为先人存在于另一个空间中;认为当今科学存在许多未知领域,用唯物主义以外的理论则可以解释未知领域的问题;生活高度依赖网络,用网络来算命或预测运程;具有天文学的基础,迷恋于星座和星相术……

其次是迷信与校园文化相结合。这几年高校流行重读《周易》,许多文科生甚至理科生都怀着崇拜心理孜孜不倦地攻读《周易》。由于《周易》较难理解,一些大学生转而阅读解释《周易》的书籍。但这类书籍良莠不齐,有些还掺杂迷信观点,缺乏分辨能力的大学生沉迷于这类书中,不去吸收其中的辩证思想,反而吸收其中的唯心主义论调,并由此对风水学说笃信不已。高校校园网上的BBS本是学生自由发表意见的地方,由大学生自主管理。但因缺少有效监管,几乎所有高校BBS上都设有“星座”专栏,如“星座职业推荐”、“星座人际交往”、“星座人格分析”、“星座的弱点”、“星座爱情特征”等等,还有一些风水学说。这些迷信栏目与精英文化结合起来,并通过校园网迅速传播,在大学生中遍地开花。除校园网之外,百度、雅虎、新浪等大型的网站也开辟了星座频道和星座论坛。曾有人统计,在百度中输入“算命”二字,搜索出380万项相关网页,输入“占卜”得出368万项,而输入“星座”检索出的网页高达1600万项[3]。

再次是迷信与相结合。凡宗教都是有神论,相当一部分大学生思想中有神论的形成就是受了宗教影响。据对广东司法警官职业学院的调查显示,有23%的大学生信仰宗教,这一部分大学生又构成了迷信大学生的群体基础。大学生的与文盲或半文盲人群的宗教心理有很大区别:他们在宗教活动上没有参与性;在宗教理念上没有可知性;在宗教归属上没有认同性;在宗教皈依上没有转变性;在宗教体验上没有升华性[4]。此外,他们很少功利性,只是为了求得心灵的寄托。但是,宗教中的有神论却在他们心中扎下根来。

最后是迷信与娱乐消遣相结合。当代大学生娱乐消遣多在网络上进行。网络是虚拟的,在虚拟的空间里邂逅虚拟的迷信,反倒让大学生有真实的感觉。很多迷信行为幻化为刺激的游戏,让大学生在爱不释手的同时不知不觉接受迷信思想,并在每天的娱乐中不断强化。等到这些大学生回归现实社会时,也不由自主地把虚拟空间的迷信思想带回来。

2 “无神论”失落的社会原因

“无神论”在高校的失落,很大程度上源于唯物主义在高校的失落。唯物主义从何而来?主要是从小到大的马克思主义唯物主义教育。唯物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密不可分。而唯物主义在高校的失落,更深层次的原因是马克思主义在高校的失落。生于20世纪90年代的大学生不像上一代人那样听教师的话,他们更喜欢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社会,从而形成自己的世界观。他们生长的年代,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面临前所未有的考验的年代:苏联解体――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瓦解;东欧剧变――社会主义阵营不断削弱;中国的改革步入深水区――长期积聚的社会矛盾爆发出来。他们没有亲历中国社会主义的创业过程,对中国人民从食不果腹到丰衣足食的巨变没有体会,反而看到了社会主义的艰难和资本主义的繁荣。一些大学生拿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现状与我国现状比,拿他们的成就与我国的问题比,忽略了历史今昔的纵向对比,从而得出了资本主义制度比社会主义制度优越的错误结论。由这一错误结论,对马克思“帝国主义是腐朽的、垂死的资本主义”的说法产生怀疑并进而抛弃了马克思主义,也就抛弃了马克思主义唯物主义。由于政治教师多数关注课堂教学效果,平时缺乏对大学生思想的积极引导,这些大学生的思想慢慢地被有神论所俘虏。

“无神论”在高校的失落,也与转型期社会人文精神和价值取向的失落有关。目前,中国正经历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过渡和嬗变,进入人均GDP1000~3000美元的社会转型关键时期,这个时期社会是最不稳定的,存在尖锐矛盾。深刻的社会转型不仅带来了社会物质领域的重大变化,也引起了社会精神方面的震荡与冲突。一般人的心理进化落后于事物的变化。社会现实冲击着人们的思想观念、伦理道德和理想信仰,旧的信仰已经式微,新的信仰尚未树立起来,人们普遍陷入精神的危机与迷惘中,身为社会精英阶层的大学生对此更为敏感。人际关系变得冷漠,一些大学生便企盼有超凡的力量来帮助自己;是非观念、善恶标准变得混乱与模糊,一些大学生便通过迷信手段“报复”与自己不和的同学;工具理性的盛行造成了民众盲目地以追求利益最大化为目标而忽视了最基本的道德与人性价值,从而引发了以赢利为根本目的的鬼神迷信活动。正如一位学者所说:“现代人已处于一个后信仰时代,生活在一个意义缺失的时代,拜物时代的到来加快了人们在信仰上的缺席。”[3]

“无神论”在高校的失落,还与科学技术的消极影响有关。唯物主义“无神论”是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出现的,它与科学技术密不可分。科学技术带来了当今社会的巨大进步,但其不合理使用也产生了消极的后果,“一是使人类在全球范围内面临生存和发展的危机;二是对人的个性自由的压抑和扭曲”[5]。科学技术的发展带来了全球范围内的核战争威胁、能源危机、环境污染、生态危机、人口膨胀等,使人类面临生存和发展的危机;科学技术发展的加速化,又使知识更新周期大大缩短,许多知识甚至还来不及运用即遭淘汰,使人精神高度紧张,心理失衡,从而造成了人的异化。一些悲观的大学生把这些问题统统归咎于科学技术的发展,转而推崇“小国寡民”的道家思想,甚至有人提出了“科学原罪说”。在这种情况下,与科学技术相伴相生的唯物主义“无神论”就逐渐失落了。据对广东司法警官职业学院的调查显示,有11%的大学生认为“科学的发展对人类社会起到了负面作用”,有35%的大学生认为“科学是在物质世界存在的,无法解释精神世界”。

“无神论”在高校的失落,媒体不负责任的宣传更是难辞其咎。媒体是大众文化产品的经营者。大众文化产品具有大众文化与意识形态的二重属性。作为大众文化,它以大众喜闻乐见的内容和形式满足大众审美娱乐的需要;作为意识形态渗透的载体,它内部又嵌有意识形态的内容[6]。对广东司法警官职业学院的调查表明,18%的大学生世界观主要从报纸电视上得来,13%的大学生世界观主要从网络上得来,合共有31%的大学生世界观主要从媒体上得来,同时40%的大学生世界观从书本上得来,媒体对大学生世界观的影响深远。2008年李廷汀对大学生的调查显示,在回答“你最初是怎样接触到星座、算命的”这个问题时,被调查者选择了“书刊杂志、网络”的,占42.6%,排在第一位;排在第二位的是“听周围人说起”,占39.2%。这两者之和为总数的81.8%,可见,绝大部分大学生都是由“书刊杂志、网络”这两个途径接触到“星座”、“算命”的[7]。在国内媒体“事业单位,企业化经营管理”之后,一些媒体忘记了自己“”的身份,唯利是图。为了吸引受众,大都市的省级报纸不惜开辟专栏讲述风水,省级电视台争先恐后地推出测名字、测婚姻、测运程的节目,更有一些电视台打着“不解之谜”的幌子传播迷信;为了讨好广告客户,一些报纸、电台、电视台对风景区宣扬信仰民俗的广告听之任之,对电信运营商引诱移动电话用户订购迷信业务的广告照发不误。有政府监管的正规媒体尚且如此,缺乏监管的第四媒体――网络更是鱼龙混杂。据不完全统计,具有迷信内容的网站已达172个,像“东方神算”、“周易预测”、“星座解说”、“风水说”等在网络中遍地开花,以人生预测、婚姻预测等名目吸引广大观众的参与,唯一目的就是赚取不法钱财[3]。

一方面是国内媒体不负责任的宣传,另一方面却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有意识的文化殖民,两者的夹击加速了“无神论”在高校的失落。所谓文化殖民是通过话语霸权和网络技术潜移默化地在全球范围内推广其价值观念、文化及生活方式[8]。当大学生们乐滋滋地喝着可口可乐、吃着麦当劳、欣赏着好莱坞大片的时候,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文化殖民已经悄悄地开始了。美国等西方国家倚仗强大的经济实力大批量地生产符合他们意识形态的文化产品,并使他们的文化产品无处不在。这些文化产品因其新、奇、特的审美形式成为发展中国家居民特别是高知识层次的大学生的时髦消费品,通过消费者的感知体验,释放意识形态的感染力,使消费者在身体和精神的享受中不自觉地接受西方的世界观。据统计,目前美国正提供着世界80%以上的网上信息[9]。连美国学者塞缪尔亨廷顿也承认:“西方消费模式和大众文化在全世界的传播正在创造一个普世文明。”[10]与此同时,中国的东邻日本也不断地向中国市场推销具有意识形态感染力的动画片:宫崎峻的动画影片《龙猫》宣扬了日本神道教“万物有灵”的教义;川本喜八郎的木偶动画作品《道成寺》沾染着佛教色彩;手冢治虫的《火鸟》则体现了为天皇效忠而不惜牺牲个人生命的武士道精神。这些文化产品稀释了唯物主义“无神论”的宣传效果,使一些大学生形成错误的世界观。

3 “无神论”失落的校内原因

国外学者Musch等发现,超自然信念与低认知能力相关[11]。“无神论”在高校失落,笔者认为其中一个客观原因是高校扩招后学生认知能力相对下降。学者Aamio等对职业学校的学生和大学生的比较研究发现,职业学校的学生比大学生有更高的超自然信念(宗教信念这一维度除外)[12]。Aamio的发现也从侧面验证了Musch的结论。

此外,高校课程设置不合理、学生知识结构不健全也是造成“无神论”失落的原因。为了大学生就业方便,理工科院校设置课程体系时过分强调理工科方面的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课程,忽视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课程;文科院校设置课程体系时同样过分强调文科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课程,忽视科学技术的发展史和自然科学方面的课程。这样,理工科的大学生不理解辩证唯物主义,一遇到当今科学无法解释的问题就会陷入迷惘;文科的大学生缺乏科学精神,凭习惯、感情、经验行事,一旦生活中经受了挫折就容易走向神秘主义。

根据笔者对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大学生的调查,有50%的学生希望深入学习哲学知识。目前虽然各高校都开设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但这一课程并不能代替专门的“无神论”教育。列宁说:“一个马克思主义者如果以为,被整个现代社会置于愚昧无知囿于偏见这种境地的千百万人民群众(特别是农民和手工业者)只有通过纯粹马克思主义的教育这条直路,才能摆脱愚昧状态,那就是最大的而且是最坏的错误。应该把各种无神论的宣传材料给他们,把实际生活中各个方面的事实告诉他们,用各种办法来影响他们,以引起他们的兴趣,唤醒他们的宗教迷梦,用种种方法使他们振作起来。”[13]

唯物主义“无神论”应当具备三个品质:充分应用当代科学研究成果;对宗教有神论现象给以透彻的科学阐释;具备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的哲学基础[14]。按照这个标准去衡量,高校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只是“无神论”的世界观基础,还不能完全等同于“无神论”教育。更何况,当今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已完全嬗变成知识教育,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思想、哲学精神已被转化成可以背诵记忆的知识点,哲学思维的灵魂不见了,只剩下可以制作成选择题、填空题和问答题等多样化试题的概念、观点和原理。对大学生来说,专业知识是自己要学的,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是学校要教的。于是乎,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讲台上飞沫四溅,讲台下有备考公务员的,有背英语单词的,有钻研专业书的,也有玩手机游戏、看小说、聊天、睡觉的,甚至有的学生逢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必逃。到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试前,大学生们挑灯夜战,死记硬背,但求过关。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4 “无神论”失落的个体原因

大学生迷信形成的心理机制可以从观察学习理论、归因理论、心理暗示作用、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的影响中得到解释。

大学生们心智还未成熟,在迈向人生旅途的过程中,更多地通过观察学习模仿同伴或其他成年人的行为,让自己的行为随大流。当前社会上迷信行为比比皆是,当大学生们看见别的成年人烧高香、选吉祥数字或是佩戴迷信信物的时候,会不由自主地观察学习别人,久之由迷信行为形成迷信心理。

国外学者维纳分别在1972年和1986年对海德归因理论作了进一步发展,认为个体把自己活动成败的原因主要归为:能力、努力、任务难度、机遇、情绪和他人帮助等,而所有因素可归入三大维度:控制源、稳定性、可控性。迷信者在归因时,往往倾向于外部的、不稳定的、不可控的因素[15]。具体到大学生身上来说,由于这一代大学生基本上是独生子女,责任心不强,遇到挫折和失败倾向于把挫折和失败归因为外部因素,而忽略自身努力,以求得心灵的平静,而这种外部因素是不稳定的、不可控的,这就为迷信的滋生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当大学生开始模仿一些迷信行为后,他们对迷信行为的预测结果进入了心理场,从而对他们的意识、行为等产生影响。好的预测结果对他们产生积极的心理暗示,使他们感觉愉悦,更有意无意地按预期的结果去行事,从而形成一种趋向,使他们的行为愈加符合预言。这便是迷信的心理暗示作用。

如果碰巧出现了迷信行为所指向的后果,大学生们的迷信心理就会得到正强化。这样一次又一次地正强化,形成了操作性条件反射,使大学生深陷迷信之中不能自拔。如果大学生在模仿一些迷信行为后,没有出现迷信行为所指向的后果,根据心理学观测结果,他们通常会选择忘却。

除了上述心理机制外,大学生迷信心理还与心理健康存在显著的相关。迷信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更多地体现在迷信与焦虑的关系上。迷信和焦虑似乎有共同的主题,那就是对引起焦虑的事件和反应的控制无能[16]。根据笔者对广东司法警官职业学院的调查,有50%的大学生认为影响自己意识形态的主要外部因素是“竞争压力大,需要心理平衡”。那么,大学生有哪些压力呢?根据笔者调查,有49%的大学生感受到找工作的压力,有48%的大学生感受到学习压力,有31%的大学生感受到经济压力,有11%的大学生感受到恋爱压力。

广东省教育厅2008年召开的普通高校心理教育工作会议的资料显示,2003年至2008年2月,广东省高校发生学生自杀事件共75例,自杀原因前三位分别为生理疾病、情感问题、学习压力,共占据了80%[17]。

形形的压力使得大学生心理焦虑,加上远离亲人倍感孤独,他们从心理上希望借助超自然的力量让自己摆脱烦恼。

5 寻回失落的“无神论”教育

迷信会湮没大学生的认识能力和创新能力,毫不夸张地说,迷信会毁了社会的一代精英。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在全社会形成崇尚科学,鼓励创新,反对迷信和伪科学的良好氛围。”

当前进行“无神论”教育要形成两股合力:一股是多学科的合力。说过:“我们不能用行政命令去消灭宗教,不能强制人们不信教,不能强制人们放弃唯心主义,也不能强制人们相信马克思主义。”[18]意识形态的问题主要通过透彻的解说让人信服。为此,对理科大学生加强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对文科大学生着力于科学精神的培养,在大学生中增加“无神论”课程,还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自觉反思性、批判性并进而确立唯物主义的、理性的、主体性的、创造性的文化模式,应该成为高校的育人目标;充分利用电教片、网络技术等现代教育技术,应该成为高校“无神论”教育的主要手段。同时,“无神论”教育如果仅仅在政治课上进行就显得功利化和政治化,容易引发大学生的逆反心理,可以与专业课的教育结合起来:比如物理教师在解释自然现象时可以顺便批驳“有神论”;地理教师在讲到星座时可以剖析星象学的反科学实质;汉语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分析《周易》中的精华与糟粕等,让大学生处在“无神论”教育的和谐氛围当中,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针对当代大学生青睐于网络迷信的特点,高校当前的首要工作是加强对大学生的网络伦理教育。要让大学生懂得:网络并非是客观的、全面的,网络上的行为同样要受法律、道德的约束。同时,要设法净化网络环境,屏蔽迷信信息,加强无神论宣传,让大学生在一个健康的环境里上网冲浪。

“无神论”教育要形成的另一股合力是学校、家庭与社会的合力。对学校来说,首先要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其次要积极建设“无神论”的校园文化。积极的校园文化可以使大学生生活更加充实,心情更加开朗,从根源上减少大学生的迷信行为。对家庭来说,家长要身体力行,一方面自己不从事迷信行为,另一方面要正确引导子女,激发他们的上进心,鼓励他们凭自己的实力立足于社会。对社会来说,政府要强化法规和制度的建设,把教育手段、法治手段和经济手段统一起来,严厉查禁一切含有宣传封建迷信和有神论的非法出版物,严格控制媒体的迷信宣传,同时积极传播科学知识,在全社会形成一种崇尚科学的风尚。

全社会都应行动起来,为下一代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不遗余力地鼓与呼!

参考文献

[1]杨现勇.大学生世界观的二元倾向及其非理性根源[J].教育纵横――新视野,2003,(3):4-5.

[2]陈永艳.大学生迷信心理研究[D].西南大学基础心理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16.

[3]郭小兵.浅析大学生“迷信行为”的几个新变化及启示[J].青年探索,2008,(2):27-29.

[4]张晓梅.大学生心理缺失与宗教心理现象浅探[J].怀化学院学报,2007,(7):108-109.

[5]陶德麟.当代哲学前沿问题专题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30.

[6]孙百亮.西方意识形态渗透的隐蔽性与中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J].学术论坛,2009,(7):176-180 .

[7]李廷湘.大学生迷信状况调查及对策研究[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08,(3):103-105.

[8]李尚志.全球化背景下西方意识形态渗透的主要形式及危害[J].理论与改革,2007,(2):123-126 .

[9]韩秉成.构建现代网络安全屏障[N].报,2002-09-18(11).

[10]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北京:新华出版社, 2002:55.

[11]Musch J,Ehrenberg K.Probability Misjudgment,cognitive ability,and belief in the Paranormal[J].British Journal of Psychology,2002,(93):169-178.

[12]Aamio K,Lindeman M.Paranormal beliefs,education,and thinking styles[J].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2005,(39):1227-1236.

[13]列宁.列宁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648.

[14]于祺明.谈谈高等院校中的科学无神论教育[J].科学与无神论,2010,(4):28-29.

[15]赵萍,林艺淇.大学生迷信的心理原因分析[J].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2007,(3):44-46.

[16]Wolfradt U. Dissociative experiences, trait anxiety and paranormal beliefs[J].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1997,(23):l.

[17]蔡茂华.当代大学生恋爱压力状况的调查与分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8,(8):49-51.

迷信心理论文范文第4篇

批判性思维是人们对所学知识的真实性、精确性、过程、理论、方法、背景、论据和评价等进行个人的判断,从而对做什么和相信什么做出合理决策的思维认知过程。培养中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意识,有利于培养学生坚持真理、不迷信权威,即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的科学精神,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探究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中学生因知识和能力所限,常常对所学的知识、看到的或书上的知识迷信或盲从,常常对教师、名人、伟人的言论、观点不敢怀疑,不能灵活地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导致批判性思维能力发展不平衡,思维品质的进一步提高也受到影响。如何提高中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呢?

一、充分利用科学发展史进行教育,使学生树立批判的意识

顾颉刚先生说:“怀疑批判不仅仅是消极方面辨妄去妄的必要步骤,也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必要条件。”从这个角度看,怀疑批判精神是积极的、富有建设性的心理特质,有了这种特质,便有了颠覆既成定论的可能,有了这种可能便也有了新创造新发现的可能。难道不是这样的吗?哥白尼正是因为怀疑欧多克斯、亚里士多德、托勒密的地心说,才提出了日心说,出版了《天体运行》一书;伽利略正是由于怀疑亚里士多德的力学理论,才进行了比萨斜塔实验,从而证明了物体下落的速度与物体的重量无关;达尔文不质疑上帝,就不会有《物种起源》;袁隆平不质疑水稻不能单性繁殖的定论,就不会有杂交水稻的出现……从科学发展史上看,人们对自然认识的提高无不与人们的批判性思维有关。事实上,就是因为人们敢于对以前的知识、结论的正确性产生怀疑和批判,对它们孜孜以求地探索求证,才能够去粗存精、去伪存真、由现象到本质地认识自然的规律,最终推动人们认识的提高和科学的进步。

人们对原子结构的认识过程也充分说明了这一点:人们的正确认识就是在质疑、批判、提高,再质疑、再批判、再提高中螺旋式上升的。汤姆生、卢瑟福、玻尔等几位科学家都是诺贝尔科学奖获得者,他们勇于怀疑科学上的“定论”,不迷信权威,孜孜以求地探索求证,使人们获得了对于原子结构的科学认识。元素周期表的发明,也说明了人们的认识就是在怀疑、批判和探究的过程中得以提高和发展。这类事例不胜枚举,科学发展史一次又一次告诉我们,谁不迷信权威,敢于与传统观念决裂,敢于提出新问题、新思想、新方法、新见解,谁就能获得创造性的发现。

二、破除迷信、挑战权威,树立批判的勇气和信心

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进行批判性思维教学。特别是针对教材和课文中的问题,因其影响大,容易误导学生,更应该认真对待,树立挑战权威的勇气和信心。

例如,教授郁达夫的《故都的秋》一文时,我让学生思考:文中“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一句是否为病句?学生经过研讨,一致认为是病句,典型的动宾搭配不当——“感出……触觉”,应改为:“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有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感觉。”从这一错例中启发学生,不要迷信名家、权威,从而帮助他们树立了批判的信心和勇气。

不久,有学生提出老舍的《想北平》中“真愿成为诗人,把一切好听好看的字都浸在自己的心血里,像杜鹃似的啼出北平的俊伟”一句有问题,认为“杜鹃啼血”是一个典故,它与痛苦、思念相关联,作者用它与“俊伟”相搭配,是一种明显的失误,可改为“啼出对北平的相思”。我认为很有道理。

为进一步树立学生挑战权威的勇气和信心,我们师生一起针对“苏教版教材写作指导是否合理”这一话题进行了研讨,我把人教版的写作指导印发给学生,并让学生将人教版教材与苏教版教材中的写作指导相对比。经过近一个月的自由讨论,学生们得出结论:苏教版写作指导安排随性、散漫,缺乏系统、序列,让作文教学难以操作。以下是苏教版的写作指导安排:

必修一:激活我们的诗情(激活情感在诗歌创作中的作用);鲜明的观点是议论文的灵魂;夹叙夹议,枝繁叶茂;写难状之景如在目前。

必修二:用墨如泼与惜墨如金(详略安排);恰当选用叙述的角度;准确、及时与便捷(消息与通讯的写作);看好处,说门道(鉴赏文的写作)。

必修三:生成诗歌的意象(如何写诗歌);写出人物鲜明的个性;为观点提供有力的支撑。

必修四:让说理更令人信服;要有描写意识;文学短评的写作;演讲稿,写给听众。

必修五:说明要说得清楚明白;写出你的真情实感;学会分析;让你的认识更加深刻。

写作指导(特别是不同文体写作指导),要求相关写作技术知识的系统性和写作技术指导的延续性。苏教版的写作指导明显呈散状无序编排,不成系统、序列(也有个别学生认为合理,是按专题来指导写作的)。

同一文体写作指导跨越多本教材,教学操作相当困难。如对议论文的写作指导,必修一第二个写作指导是“鲜明的观点是议论文的灵魂”;必修二第四个写作指导是“看好处,说门道(鉴赏文的写作)”;必修三第三个写作指导是“为观点提供有力的支撑”;必修四第一个写作指导是“让说理更令人信服”;必修五第三个写作指导是“学会分析”。一种文体的系统写作指导竟然跨越五本书,横贯高一、高二两学年,且其中夹杂叙事、描写、文学短评等其他文体的写作指导。如必修三,诗歌写作写出人物的个性为观点提供支撑;再如必修四,学会说理如何描写文学短评写作演讲稿写作。这种安排容易使教师、学生产生困惑。这种紧随专题思想内涵的写作指导编排,让教师对一种写作文体的写作指导时断时续;让学生对同一写作文体的练习浮光掠影。

通过这一活动,培养了学生比较求证的科学素养。批判要言之有物,注意批判的真实性,事实胜于雄辩,不唯权威,只唯事实。

三、充分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1.鼓励学生的新思想、新观点、新方法,精心培育学生的批判意识

正如万里同志所指出的:“我们陈腐的传统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可以说是一种封闭型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教育内容是固定的、僵化的,教育的任务就是灌输这些内容,不能稍加发挥,不能问个为什么,更不能怀疑,考试按固定的内容和格式照答就行,把学生引导到追求高分数上去。这种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培养出来的人才,只能是‘唯书’、‘唯上’,必然缺乏创造性和进取精神。”学生长期受这种教育,往往思想僵化,思维懒惰,从来不愿也不会有自己的思考,更不用说怀疑和质疑书本、师长了。我们要让学生明白,任何人都不可能穷尽真理,更不可能垄断真理。学生的任务当然是学习,但学习的最终目的还在于发展和创造。如果都拜倒在书本权威脚下而不敢越雷池一步,那科学就终结了,历史就停止了,文明就消失了。

新的教育观提倡以人为本,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和科学素养的提高,注重运用启发式、探究式等优秀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这无疑非常有利于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提高。教师要积极创造条件,允许学生自主探究,允许学生表达和提出自己的思想、观点、方法,哪怕是一些幼稚的想法。在教授关汉卿《窦娥冤》一文时,一位学生提出:“第三桩誓愿”这个情节不符合窦娥的性格特点,因为:窦娥本质是善良的,官吏严刑逼供她不屈服,当官吏拷打蔡婆,他怕蔡婆惨死刑杖下,她说“休打我婆婆,情愿我招了罢”。她把生留给别人,自己却选择了死亡。当窦娥被压赴刑场时,首先想到的不是自己的不幸,而是怕婆婆看到自己披枷带锁赴刑场而伤心,可见她极为善良。这样一个善良的人,临死前会发出“亢旱三年”的誓愿吗?她来自社会底层,难道不知道楚州亢旱三年的后果吗?所以这个情节与窦娥性格不合。我当即肯定并表扬了这位学生:“关汉卿用浪漫主义的手法,想用天地动容来表现窦娥的滔天冤屈,但这一情节确与窦娥性格相矛盾,你分析得很有道理。”

学生针对教师讲述的内容或问题提出不同的观点、想法或见解,表明了学生是真正用心思考了,说明学生存在迷惑进而质疑甚至进行了批判,这实质上是学生批判性思维提高的表现。学生主动向教师表述观点、想法或见解,需要非常大的勇气和信心,这中间有激烈的思想斗争,有否定、有继承和扬弃,这不正是我们教育孜孜以求的效果吗?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提高,需要教师的精心呵护和培育,也需要教师的积极引导、帮助和支持。

2.指导学生养成善于质疑的习惯,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行”成于“思”,“思”起于“疑”。语文教师在教学时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独立意识,反对人云亦云。要让学生自由讨论,多从不同的角度去认识问题。要让学生经常问“为什么”“怎么样或怎么办”而非“是不是”。要引导学生学会反思,自己纠错,自我评价,不断修正以前的错误认识,从而不断提高批判思维的能力和水平。作业和练习有利于学生培养严谨认真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学生在作业中常常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有的思维不严密,有的思维逻辑性不强,有的思维广阔性不够。让学生相互批改作业、相互探讨,就能及时发现问题,暴露思维习惯和思维方式的不足,改正错误的认识,提高思辨能力和批判的自觉性。

参考资料:

1.吴格明《批判性思维素养应当是语文课程的重要目标》,《课程·教材·教法》2009年第2期。

2.万里《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迷信心理论文范文第5篇

一、袁珂的神话影响及其神话观

神话研究前辈专家中,最有影响的是袁珂先生。他从有志于“神话学”开始,毕其一生精研神话,先后撰写了《中国神话传说》《古神话选释》《神话论文集》《袁珂神话论集》《中国神话百题》《山海经校注》等20多部著作以及800余万字的论文。其中1996年由四川大学出版社推出的《袁珂神话论集》,是一部“与前不同,面目一新”的论集。它与1982年出版的袁珂《神话论文集》相衔接,比较全面地反映了50年来袁珂对神话的理论研究成果。

《袁珂神话论集》共收有论文48篇,分为4个单元。袁珂的诸多成果中最核心的是广义神话理论。他认为狭义的神话,专指上古神话,兴起于原始社会,到封建社会初期就逐渐衰竭了,但广义的神话却是生生未已,每个朝代,每个时期,天南地北,都有新的神话产生,所以广义神话是扩展后的神话。广义神话的概念使中国神话研究领域呈现出开放的局面,能够荟萃各个时代、各个民族、各个地区的神话,融会具有神话因素的仙话、传说、故事等于一炉。这就扩大了神话研究的视野,使神话从先前狭小的圈子里解放出来,走向更为广阔的天地。

袁先生又在《民间文学论坛》1984年第3期上发表《再论广义神话》,其中将仙话、传说纳入了神话的范围,“因为它们的精神和神话的精神是息息相通的”,“同属幻想的虚构”。 “广义神话,其实就是神话,它不过是扩大了神话的范围,延长了神话的时间,它只是包括了狭义神话,却没有否定狭义神话。狭义神话,仍然可以作为学者们研究的核心。”袁先生认为:

1.神话和迷信的本质区别是:神话往往对于世界的态度,富于人民性;而迷信则是消极的,往往反映统治阶级的利益。这种区别突出地表现在对待命运的态度上面。神话往往表现人们不肯屈服于命运。相反地,迷信则恰恰是宣传宿命论,宣传因果报应,让人们在命运面前低头。神话往往是敢于反抗神的权威的;迷信则是宣传人对神的无力,必须做神的奴隶和牺牲品。

2.神话和传说的区别是:神话渐渐演进,作为神话里主人公的神渐近于人性,叙述这渐近于人性的主人公神的事迹的,就是所谓传说。总而言之,传说和神话的不同,是传说已随着文明的进步,渐排斥去神话中过于朴野的成份,而代以较合理的人情味的构想与安排。从神话演进为传说,我们就可以看到人民是怎样把自己在政治上和生活上的愿望渗入神话中去的这一事实,同时我们也就可以看到人类是怎样从文化的较低阶段进入到文化的较高阶段的。

袁先生的神话观表明神话是始终给人以力量、信心和勇气的文学创造。它是朴野的,但是也是开放的;是属于过去万物有灵时代的,但是也是属于世世代代人民的。它是融会古今、生动活泼,充满人性光辉的人类杰作。

“广义神话论”的提出,曾在国内外学术界引起强烈的反响。早在20世纪80年代学者们就对此展开过激烈的讨论,今天这场讨论仍在继续,然而从这几年的研究中可以看出已有许多学者接受了这一观点。运用这一理论发掘和研究原始社会以后的神话论著逐年增多。可见袁珂“广义神话论”的影响是深远的,它在中国神话研究史上具有特殊的意义。在此基础上,神话还应具有三个规律性的特点,即迷雾思维、隐性力量、神话不“神”。

二、关于“迷雾思维”

袁珂先生指出神话产生有其特殊的背景:

原始社会随着人类的发展,“原始人开始在自己的想象中使周围世界布满了超自然的存在物,神力和魔力。他们对于大自然所发生的各种现象:例如风雨雷电的击搏,森林中大火的燃烧,太阳和月亮的运行,虹霓云霞的幻变……产生了惊奇的感觉。惊奇而得不到解释,于是以为他们都是有灵魂的东西,叫它们做神。……这就是所谓的万物有灵论。从这些蒙昧的观念中,产生了原始神话和原始宗教。”[1]

袁珂先生的这个认识恰恰说明了法国著名人类学家列维·布留尔对神话特点之一的总结——互渗律。在原始思维中,人与外在事物、主体与客体尚未区分开来,也不知道事物的因果关系,处于一种混沌不清的状态。布留尔把这一特征称为“互渗律”。在原始人眼里,自然界的一切现象永远处于一种感性的神秘的互渗关系之中。例如,万物的肖像和它的原型对原始部落居民来说是不分的,肖像就是原型。于是,他们在岩壁上画一个人或一只动物,然后用长矛等武器猛刺这一肖像。因为在他们看来对肖像的攻击和直接攻击那个人或动物效果是同样的。他们还认为,吃一种食物就意味着同它互渗。吃老虎、野猪的肉,就会增强胆量和勇气;而吃了鸡、绵羊、乌龟,则会变得懒惰、虚弱和怯懦。

由以上的例子可知,在原始社会人们对世界万物的认知处于一团迷雾之中,混沌朦胧,学者遂命名为迷雾思维。这种叫法和布留尔的认识相近,但是更加接近中国的东方思维。如《庄子·应帝王》:“泰氏,其卧徐徐,其觉于于,一以己为马,一以己为牛。”注家西晋司马彪云:“徐徐,安稳貌。于于,无所知貌。一以己为马,一以己为牛。”清朝宣颖注释道:“浑同自然,毫无物累,未始陷入于物之中。”这是原始先民物我混同思维方式的最好写照。唐代欧阳询等编《艺文类聚》记载 “开天辟地”神话的第一句话就是“天地混沌如鸡子”。按照唯物主义思路,外在的混沌决定了人们思维的混沌,人类懵懵懂懂地来到世界,似乎置身于一团迷雾之中,不知方向,不分彼此。万物皆我,我即万物,物我不分。这表现在口头文学中,便是创造了神话。神话是由原始社会人们政治、经济、文化、宗教、历史、心理等今人划分出的各类学科汇总,是后来各大文明在原始社会的混沌表现。

神话既是混沌时代的产物,也是迷雾世界的“心灵鸡汤”。袁珂先生对神话的看法确有卓见,真正的有生命力的神话始终给人以力量、信心和勇气。如果没有神话,人们不知道该如何平抚充满疑惑、担忧、惊恐的心,不知道如何面对比他们强大得多的自然,不知道该如何坚持生命的延续。神话出现后,人们可以在对人以外的有灵万物中寻求力量、精神依托和支持,于是用想象和幻想创造了一个神的世界。那里有他们认为的永恒世界的存在,以使他们可以坦然地面对死亡,丰富现世活着的意义;那里有从祖先、英雄神话中获得的不竭力量,以使人类拥有更加坚定的精神和恢复平衡的心理状态。

三 、关于“隐性力量”

英国神话学家凯伦·阿姆斯特朗在其《神话简史》中问到:人作为精神动物,始终追索的意义何在?例如,狗并不因为它们身为犬类而烦恼,不会为生活在别处的犬族的生存状况而焦虑,更不会换一个角度来体察生命;但人类却很容易陷入绝望之中。因而从一开始我们就创造出各种故事,把自身放置于一个更为宏大的背景之上,从而揭示出一种潜在的模式,让我们恍然觉得,在所有的绝望和无序背后,生命还有着另一重意义和价值。

神话能给人类提供这样的意义。因为人类需要在神话世界中直面现实,超越现实,寻求生的能量。神话赋予现实世界的直观性,使人们能够直接洞察一切。它们的重点既非描述神祇的言行举止,亦非出于无聊的好奇心或者娱乐之用,而是为了让人们得以模仿强大的祖先或者英雄,以及一切有能量的事物,实现精神的让渡体验,从而获得神话中的“神”性。于是有了战胜洪水的大禹、敢于射日的后羿、创造文字的仓颉等。他们的精神赋予现实人类“生”的力量。

阿姆斯特朗告诉我们,雷鸣、日食、月食、风暴、落日、彩虹、流星——它们在另一个无穷无尽的时空里上演着无休无止的剧情,恣意炫示着自己的生命力。人类感喟于这些力量的时候,正是他们认识到自然力、万事万物巨大力量的时候。他们希望自己能够获得这些“隐形的力量”,帮助自己走出畏惧。当早期人类注视一块石头时,他们看到的并非是一块了无生气、千年不移的石块。它有力、永恒、坚固,是另一种象征着绝对的生命式样,完全不同于当时显得风雨飘摇的人类生活。石头迥异于人类的“他性”,为它带来了神圣感。在远古时代,石头成为最常见的“显圣物”——神圣之物的自我显现。再例如,一棵树的死而复生,来年还春,原始人认为这棵树不费吹灰之力就能进行自我复生,将凡人无法拥有的奇妙生命力具象化,变为可见之物。同样,当我们目睹月亮的盈亏,又再度发现了一种“复活”的神圣力量:它既严酷又仁慈,既令人恐惧又给人安慰。

这样看来,树木、石头和天体本身并不值得敬拜,但却因为它们所显现出来的某种隐形力量而受到敬拜。神话事实上也成了“人”话,是人要借助这股隐形的力量。于是神话就在人们既恐惧和欢欣,又敬畏和害怕的心理背景下产生了。

四、关于“神话不‘神’”

关于“神话不‘神’”的特点,主要显现在史前史后的神话比较中。

1.史前神话:人神不分,神话即人话,乃因为物我人神合一。这是混沌世界造成的迷雾思维的必然结果。

2.史后神话:神话走向世俗,从混沌走向理性的分明,人开始从“众生平等”的角度走向万物之中心,不再以更广的万物之眼光,更深的神圣不可侵犯的视角来看待世界。

(1)今天现代人所知的宗教、历史、哲学、心理学、人类学、生物、化工等学科在史前根本不曾分化,史后很长一段时间也没有达到像今天这样更加细致地划分。在以“人类”为中心的视域内,我们将自己认为的世界进行了划分,而且是越来越细致、系统的理性划分。

(2)史前神话更多关注神圣世界。这个世界使人深刻敬畏、尊重、体会除了人以外的其他事物的隐形力量,更谨慎地持守人在万物之中的定位,从而谋求人与万物的和谐共存。然而史后神话,即进入阶级社会后,人类愈来愈在战胜自然和社会中获得更多胜利,于是愈发增强了自信,相信自我的力量,甚至于越来越忽视外在于人的隐性力量,外在于人的事物和世界;过多地将注意力投射在自我、现世。但忽视并不等于对方的不存在;恰恰相反,越忽视越将自我置身于危险之境。

(3)史前神话是人们对现世的认识和理解。我们用现代人的眼光来看那些“话”是“幼稚”的,但是这些“幼稚”也恰恰真实反映了当时的“客观实在”。其表现手法“幼稚”,但所述内容真实。

(4)史前神话以及史后神话或者叫传说的,虽然几经洗心革面,但是从研究的角度来讲,都真实地反映了历代人们的思想、心理和客观实在。通过研究神话传说的发展变化,可以探寻人们思想、心理发展的真实历程。

五、神话出现的意义和价值

史前神话中的英雄众多,如大禹、后羿、神农……神话的意义和价值究竟是什么呢?如袁珂先生言——首先是给人以信心。英雄神话传说的存在揭开了人类心智运作的神秘一角,揭示那个时代的人们是如何调节他们内心冲突,获得战胜困难信心的,并且鼓舞人类勇敢地战胜自然,让人们从英雄身上汲取力量,充满希望地生存下去。

其次,神话有益治疗,可以用以美化破碎的世界,让我们看到一种新的可能,于危险和苦难时给人们以方法的启迪, “如果……那么会发生什么?”“如果遇到危险,应该像英雄那样……”正如英国阿姆斯特朗《神话简史》中所说的“当人们口口相传地讲述部落的英雄故事时,他们并不只是想娱乐听众。神话的主旨是想告诉我们,如果想成为一个人格完整的个体,我们该如何行事。”[2]

复次,神话帮助人们领悟生活的真谛,让人类的生命贯穿过去未来,增加生命时间的人文长度和高度。承载过去的故事就是继承往古文明,开创未来的基点,而这样的承载也使得人类文明的高度得到了提升。伏羲、女娲、黄帝、轩辕……是神话的主角;创世、灾难、诞生、消亡也是神话主要传达的文明的价值。

再次,神话给人们以想象力的激发和鼓励。人类在早期充满着天生的想象潜能;而神话常常能满足人的童年的好奇心——随着年龄的增加,在想象力的驱使下,能将这种内心的动力、对生活和世界好奇的趣味性变成解决现实困难的信心和勇气。如大禹出生是母亲吃了薏苡,还是神珠,还是石头而有孕的呢?这个出生问题的认识和解决都对人们有很深的刺激,促成自我力量的反省。

最后,神话有利于人类精神秩序和社会秩序的保持和发展。人类出生必须要明白为什么母亲可以生育子女,母亲的生育具有伟大功劳。这一点认知要从女娲而来。人呱呱坠地要吃东西,这食物是怎么来的——是神农教化人们过上了农耕定居的生活。夜晚的到来让黑暗吞噬了光明,人类的恐惧随着火焰的升起一起消失——光明的火种是燧人氏的杰作;洪灾的到来让人们长期陷于危险和绝望——是大禹给人们带来了地平天成的安居生活。历史在生活中绵亘。神话提供了人们对于自己和世界的来龙去脉及其规律以统一认知的视野与坐标。

注释:

[1] 袁珂:《中国古代神话》,华夏出版社2006年版,第2页。

[2]〔英〕凯伦·阿姆斯特朗:《神话简史》,胡亚豳译,重庆出版社2005年版,第39页。

迷信心理论文范文第6篇

一、科学史教育,树立批判意识

顾颉刚先生说:“怀疑批判不仅仅是消极方面辨妄去妄的必要步骤,也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必要条件。”从这个角度看,怀疑批判精神是一个人积极的、富有建设性的心理特质,有了这种特质,便有了颠覆既成定论的可能,有了这种可能便也有了新创造、新发现的可能。

哥白尼正是因为怀疑欧多克斯、亚里士多德、托勒密的地心说,才提出了日心说,出版了《天体运行》一书;伽利略正是由于怀疑亚里士多德的力学理论,才进行了比萨斜塔实验,从而证明了物体下落的速度与物体的重量无关;达尔文不质疑上帝,就不会有《物种起源》;袁隆平不质疑水稻不能单性繁殖的定论,就不会有杂交水稻的出现……从科学发展史上看,人们对自然认识的提高无不和人们的批判性思维有关,事实上,就是因为人们敢于对以前的知识、结论的正确性产生怀疑和批判,对它们孜孜以求地探索求证、去粗存精、去伪存真,由现象到本质地认识自然规律,才推动了人们认识的提高和科学的进步。

人们对原子结构的认识过程也充分表明:人们的理性认识就是在质疑、批判、提高,再质疑、再批判、再提高中螺旋式上升的。汤姆生、卢瑟福、玻尔等几位科学家都是诺贝尔科学奖获得者,他们勇于怀疑科学上的“定论”,不迷信权威,孜孜以求地探索求证,使人们获得了原子结构的科学认识。元素周期表的发明也说明了人们的认识就是在怀疑、批判和探究的过程中得以提高和发展的。这类事例不胜枚举,科学发展史一次又一次告诉我们,谁不迷信权威,敢于与传统观念决裂,敢于提出新问题、新思想、新方法、新见解,谁就能做出创造性的发现。

二、挑战权威,鼓足批判勇气

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进行批判性思维教学。特别是针对教材和课文中的问题,因其影响大,容易误人子弟,更应该认真对待,树立挑战权威的勇气和信心。

例如,教郁达夫的《故都的秋》一文时,可以让学生思考:文中“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一句是否是病句?经学生研讨,一致认为是病句,典型的动宾搭配不当:“感出……触觉”,应改为:“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有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感觉。”从这一错例中启发学生,不要迷信名家、权威,从而树立了批判的信心和勇气。

有学生认为老舍的《想北平》中“真愿成为诗人,把一切好听好看的字都浸在自己的心血里,像杜鹃似的啼出北平的俊伟。”一句有问题,他认为“杜鹃啼血”是一个典故,它与痛苦、思念相关连,作者用它与俊伟相搭配,是一种明显的失误,可改为“啼出对北平的相思”。就很有道理,语文教师要给予肯定。

为进一步树立学生挑战权威的勇气和信心,可以师生一起对“苏教版教材写作指导是否合理”进行大研讨大探究,并让学生将人教版教材与苏教版教材中的写作指导作对比,经过近一个月的自由讨论,最后得出结论:苏教版写作指导安排随性、散漫,缺乏系统、序列,让作文教学难以操作。下面是苏教版的写作指导安排:

必修一:激活我们的诗情(激活情感在诗歌创作中的作用);鲜明的观点是议论文的灵魂;夹叙夹议,枝繁叶茂;写难状之景如在目前。

必修二:用墨如泼与惜墨如金(详略安排);恰当选用叙述的角度;准确、及时与便捷(消息与通讯的写作);看好处,说门道(鉴赏文的写作)。

必修三:生成诗歌的意象(如何写诗歌);写出人物鲜明的个性;为观点提供有力的支撑。

必修四:让说理更令人信服;要有描写意识;文学短评的写作;演讲稿,写给听众。

必修五:说明要说得清楚明白;写出你的真情实感;学会分析;让你的认识更加深刻。

写作指导特别是不同文体写作指导,要求相关写作技术知识的系统性和写作技术指导的延续性。苏教版的写作指导明显呈无序编排,逮谁说谁,东一榔头、西一杠头,不成系统、序列。也有个别学生认为合理,是按专题来指导写作的。

同一文体写作指导跨越多本教材,教学操作相当困难。如对议论文的写作指导,必修一第二个写作指导是“鲜明的观点是议论文的灵魂”;必修二第四个写作指导是“看好处,说门道(鉴赏文的写作)”;必修三第三个写作指导是“为观点提供有力的支撑”;必修四第一个写作指导是“让说理更令人信服”;必修五第三个写作指导是“学会分析”。一种文体的系统写作指导竟然跨越五本书,纵贯高一、高二两学年,且中间间杂叙事、描写、文学短评等其他文体的写作指导。如必修三,诗歌写作写出人物的个性为观点提供支撑;再如必修四,学会说理如何描写文学短评写作演讲稿写作。这种安排实在让教师、学生找不着方向。这种紧随专题思想内涵的写作指导编排,让教师对一种写作文体的写作指导时断时续,极不系统,极不连贯;让学生对同一写作文体的训练常常是浮光掠影,甚至是支离破碎。

通过这一活动,培养了学生比较求证的科学素养。批判要言之有物,注意批判的真实性,事实胜于雄辩,不唯权威,只唯事实,树立了批判的信心和勇气。

三、运用多种手段,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传统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可以说是一种封闭型的。教育内容是固定的、僵化的,教育的任务就是灌输这些内容,不能稍加发挥,不能问为什么,更不能怀疑,考试按固定的内容和格式照答就行,把学生引导到追求高分数的道路上去。这种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培养出来的“人才”,只能是“唯书”、“唯上”,必然缺乏创造性和进取精神。学生长期受这种教育,往往思想僵化,思维懒惰,从来不愿也不会有自己的思考,更不用说怀疑和质疑书本、师长了。语文教师要让学生明白,任何人都不可能穷尽真理,更不可能垄断真理。学生的任务当然是学习,但学习的最终目的还在于发展和创造。如果都拜倒在书本权威脚下而不敢越雷池一步,那科学就终结了,历史就停止了,文明就消失了。

新的教育观要求以人为本,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和科学素养的提高,注重运用启发式、探究式等优秀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这无疑非常有利于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提高。作为教师要积极创造条件允许学生自主探究,允许学生表达和提出自己的思想、观点、方法,哪怕是一些幼稚的想法。

在讲关汉卿《窦娥冤》时,一名学生突然提出:“第三桩誓愿”这个情节不符合窦娥的性格特点。他说窦娥本质是善良的,官吏严刑逼供她不屈服,当官吏拷打蔡婆,她怕蔡婆惨死刑杖下,便说“休打我婆婆,情愿我招了罢”。她把生留给别人,自己却选择了死亡。当窦娥被压赴刑场时,首先想到的不是自己的不幸,而是怕婆婆看到自己披枷带锁赴刑场而伤心,可见她极其善良。这样一个善良的人,临死前会发出“亢旱三年”的誓愿吗?她自己来自社会底层,她难道不知道楚州亢旱三年的后果吗?所以他认为这个情节与窦娥性格不合。学生讲得很有道理,有根有据。语文教师应该表扬他。

总之,学生针对教师讲述的内容或问题提出不同的观点、想法或见解,表明了学生是真正用心思考了,说明学生存在迷惑进而质疑甚至进行了批判,这实际上是学生批判性思维提高的表现。要知道向教师表述观点、想法或见解,学生需要非常大的勇气和信心,这中间有激烈的思想斗争,有肯定有否定、有继承还有扬弃,这不正是语文教育孜孜以求的教学效果吗?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提高需要教师精心的呵护和培育,需要教师积极地引导、帮助和支持。

迷信心理论文范文第7篇

【论文关键词】尿毒症;血液透析;心理护理

血液透析作为尿毒症患者的一种治疗手段需要长期不间断地进行,血液透析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发生,给尿毒症患者带来了生理、心理及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的影响,同时对血液透析的治疗和护理工作及患者的康复也带来了不良的影响。

因此,护理人员应通过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支持护理,通过建立医患共同参与模式,使护患双方相互信任,协调配合,使患者保持健康的心态,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提高其透析质量和生活质量。笔者对我院2008年1月至12月血液透析患者进行心理分析,并总结相应的护理措施,现报道如下。

一、临床资料

2008年1月至12月,透析7028人次,年龄26~78岁,其中女性患者2803人次,男性患者4225人次。

二、常见心理问题

抑郁、焦虑和恐惧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较常见的心理问题,少数患者有敌对、不合作行为、悲观、疑虑、孤独、寂寞等心理问题。

三、原因分析

3.1患者的角色改变

由于不能很快适应社会角色的改变而产生一系列情绪反应。患者自身的心理素质、性格差异、社会上医疗知识的宣传、疾病知识的缺乏、不了解疾病的性质和预后而产生焦虑,甚至恐惧,终日郁郁寡欢。

3.2不良的心理情绪

因为生病而懊恼,同时为日后的经济开支及病后的家庭生活、学习和工作能力等问题而担忧,产生不良心理情绪。患病后家庭、工作发生的巨大的改变,给患者自己和家庭会带来重大的损失。血液透析的不间断性给患者带来经济负担和巨大的心理压力,因而产生抑郁、悲观失望的情绪。这些压力会造成患者情绪低落、心情抑郁、焦虑,甚至萌生厌世的自杀倾向。

3.3尿毒症原因

尿毒症本身引起的胃肠道、心血管、肌肉、骨骼、皮肤及神经系统的不适,导致患者紧张、焦虑和恐惧。

另外,尿毒症患者体内酸碱平衡失调,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代谢紊乱,中分子毒素的蓄积,这些都可以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引起记忆力减退、抑郁。

3.4患者对血液透析不适应

由于血液透析而引起的饮食习惯的改变,如必须控制饮食和进水量,对血液透析中产生的不良反应,如低血压、透析失衡综合征等不耐受,工作人员技术不熟练引起的穿刺处的血肿和渗血等各方面因素导致患者产生恐惧、焦虑。

3.5对透析治疗的疑虑

生活拮据、文化程度偏低的患者对需要依赖血液透析治疗维持生命将信将疑,常常不听从医护人员的正确劝告和治疗方案,而迷信于一些草药、偏方、“名医”等。

3.6环境的影响

由于患者脱离了原有的工作,不能正常参加社交活动,害怕受到冷落、鄙视,容易产生孤独感。医患关系、患者之间的关系及患者家属的支持情况对患者的心理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四、护理措施

4.1健康教育

由于患者对尿毒症及血液透析相关知识缺乏,易造成各种心理问题,因此,健康宣教尤为重要。对于初次透析的患者,要使其明白,血液透析是全部或部分代替肾脏功能的必要途径,不必对血液透析产生抗拒感,要告知血液透析的过程、方法和作用,透析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适,使其从焦虑、恐惧中解脱出来。对于长期透析患者,要告知其生活起居、饮食、服药方面的注意事项,特别要注意内瘘的保护,告知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低血压、失衡综合症、贫血、低蛋白血症等,使患者对血液透析中出现的问题有一定的心理准备,不至于惊慌失措。对长期血液透析后出现的自身形象改变,要鼓励患者勇敢面对,不要沮丧、自卑。

4.2家庭和社会的支持

随着透析时间的延长,病人易产生自卑感和强大的经济压力,认为自己只会加重家庭和社会的负担。良好的社会、家庭支持,对血液透析患者的身心健康有直接的保护作用。护理人员主动与病人及家属交流、沟通,使病人适应新的社会角色,鼓励患者回归社会,进行力所能及的工作,增加经济收入,减少家庭和社会的负担,同时充实自己,分散对疾病的注意力,体现自我价值,增加自信心,保持健康心态,提高生活质量。

4.3提供人性化护理

要努力创造一个优美、舒适的透析环境,营造一个以人为本、尊重病人、关心病人的氛围,理解、重视患者的需要,学会换位思考,设身处地为患者着想,给患者以更多的人文关怀,护理人员要根据患者年龄、职业、文化程度的不同,采取个性化的心理护理方案,要以和蔼可亲的服务态度,丰富的理论知识,熟练的操作技术,取得病人的信赖,减轻病人的痛苦。

4.4心理治疗

对于有严重心理障碍的患者,应鼓励患者到心理门诊治疗。

五、小结

尿毒症病人对治疗的态度是影响其生存质量最大的心理因素,唤起病人对治疗的信心是心理护理的关键。本组通过心理护理,使患者处于接受透析治疗的最佳生理和心理状态,保持良好的情绪,积极主动配合护理工作,帮助患者学会自我心理疏导,克服消极心理,增强了战胜疾病的信心,延长了患者生命,提高了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林惠凤.《实用血液净化护理》[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40-41.

[2]王健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分析及护理》[J].护理研究,2004,18(2):311-312.

[3]董丽洁.《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状态分析及护理体会》[J].实用医技杂志,2005,12(8B):2279.

[4]茹海凤,黄荣英.《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安全管理体会》[J].临床医学工程,2009,16(4):79-80.

[5]赵海平,王健.《血液透析患者的社会支持和希望》[J].中华护理杂志,2000,35(5):306-308.

迷信心理论文范文第8篇

论文摘要:英语听力课耗时多、收效低的局面长期困扰着外语教学工作者。图式理论的产生为提高英语听力课堂教学效果提供了很好的理论基础。图式理论强调“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两种信息处理方式。实践表明,在听力课堂中运用图式理论来指导教学实践确实可以取得很大的成效。

“哑巴”英语是目前英语学习者中存在的较为普遍的现象。要改变这一状况,首先要帮助学生提高听力理解水平,因为听力在语言交流中起着其先行性和基础性的作用,比说更重要。认知心理学的“图式理论”不仅作为一种成熟的理论而且作为一种有效的方法已广泛地应用到许多学科。本文从对“图式理论”的概念的理解、发展来探讨如何利用“图式”理论来提高听力教学效果。

一、图式理论的基本内容

“图式”(schema),这一概念最早是在1781年由德国哲学家康德(immanuelkant)在其著作《纯批评理论》)(critiqueofpurereason)中提出的:“新的概念只有和人们已有的知识建立关系,才会变得有意义。“图式”作为一个独立的词条是由piaget在1926年第一次使用的,按照他的理论,人的认知是一一系列通过主体和客体的交互作用而获得新的概念的过程,这种过程贯穿了人的一生。正式发展“图式”理论的是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r.c.anderson,他把大脑中的知识比做一张抽象的大网,人们对于这个世界的认识和理解都显示在这张大网中的单元结构中。他认为“图式”在大脑中是按照意思组织起来的,一个人所获得的新的经验或在以前的经验上所增加了新的内容都可以补充到“图式”中;每个“图式”都嫁接在其它的“图式”上,而且每个“图式”都有自己的子“图式”;随着新信息的摄入,“图式”也在不断地变化着或被重新组织起来;子“图式”的变化又可以带动整个大脑“图式”的变化。许多认知心理学家都对“图式”理论做过精深的研究,例如,carrel和eisterhold(1983)也把“图式”定义为学习者以往习得的知识(即背景知识)的构架,有没有一个良好的“图式”(背景知识)结构无论对于l2还是l1学习者都会造成很大的影响。大量的认知理论证明:“图式”是认知的基础,新的信息是在对已知信息进行解码和重新编码下获得的。“图式”理论产生的最直接的意义就在于这门新型的科学不断地应用到了教学领域,并对教学实践起着积极的指导作用。“图式”理论和外语教学结合的切合点,以前主要在和泛读教学的结合上,实际上“图式”理论对于听力教学也有指导和促进作用。

二、利用“图式”理论来提高听力课堂教学效果

图式理论强调,人的信息处理方式主要分为“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两种。当人脑对信息的加工处理直接依赖于刺激的特性或外部输入的感觉信息时,这种加工叫“自下而上”的加工;而当人脑对信息的加工处理依赖于人的已有的知识结构时,这种加工叫“自上而下”的加工。

听力理解中的“自下而上”的过程是指听者运用语音、词汇、句法和文化等知识来理解所输入的材料的过程。那么如何利用“自下而上”的模式来建立图式呢?

1.语音图式的建立。基本的语言知识是语言理解的必要条件,听力教师要帮助学生加强语言知识的掌握和训练,因为英语发音中的辅音连缀、强读、弱读、连读、省音等都在汉语的发音体系中找不到任何的共性,这就成了中国学生听力理解的一大障碍。在听力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帮助学生掌握连读、失暴、省音、同化等技巧,帮助学生熟悉英语句子的重音、语调、节奏等特点,同时讲解基本的英音和美音之间的区别,从而为提高学生听力理解能力打下基础;下面的这些句子是从listentothis中选出来的,都存在着特殊的语音现象:a,1wanttospeaktotheman—ageri(这句话中,want(t,t)to之间存在省音现象),而且在听音过程中,学生要注意感受说话人强烈的语气。b,wewillbehappytotake(k,k)care(r,)ofit.这个短语中既存在着省音现象,也存在着连读现象)。c,india(r)andpakistan之间存在着增音现象。事实上,只要涉及到英语语言,诸如此类的语音现象贯穿着整个听音过程。因此,听力教师帮助学生学习、巩固这样的语音知识应是听力课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有了扎实的语音基础,学生才能够掌握其它的听力技巧,并提高听力水平。

2.词汇图式的建立。词汇是构建一切语言的基础,在听力过程中,准确地领悟所听词汇对于学习者有着更高的要求,也就是说学习者对于听力材料中的词汇要比阅读材料中的词汇熟悉的程度要高,因此,听力教师不仅要清楚地意识到词汇量和听力水平的关系,还要利用听力课来扩大学生的词汇量。有些词汇在听力过程中出现的比率比一般阅读材料高,因此掌握这些词汇,对于听力理解尤为重要。比如一些新闻中常用的词汇,insurrection,surveillance,refugee,housearrest,hostage等。另外地名阅读材料中,对于整体意思的把握并不是很关键的,但在听力过程中,由于听音者对所听内容必须做出快速反应,才不至于影响对下面内容的理解,因此也有其特殊的重要性,例如:moscow,losan—gles,thames,thehouseofparliament等。对于生词,教师讲解一遍后,学生在随后的听力材料中很难一下就听懂和识别,所以这个工作可预先给学生布置下去,让他们熟悉并记忆这些词汇,这样,就自然降低了大脑在听力过程中对这些新词的思考,也就是说降低了听力材料的难度。同时,教师可预先把下次听力内容中出现的难度系数高的词汇或句子告诉学生,让他们熟悉这些结构,这样,在正式听到这些信息时,学生如见老朋友一样,自然没有了陌生感,就可以把注意力集中到对重要信息的获取上。从而使这种新的信息对已知信息进行解码和重新编码,已知信息越丰富,新的信息越少,解码和编码过程就越短,新的图式也越容易构成,同时为进一步的新的图式的构成打下了基础。这样,整个教学过程气氛活泼、轻松,学生也学有所获,不仅提高了听力理解水平,也增强了学习的自信心。

3.句法图式的建立。随着听力材料难度的增加,语句的句法结构也会成为听音者的障碍。因此,听力教师也要利用听力课来增加学生的文法和语篇知识。例如:they hear voices that are not there。其文法并不复杂。整个句子的意思是:“他们在没有声音的地方听到声音”。但有的初学者却把整个句子理解为“他们不在的时候听到声音”。学生在听力过程中,由于搞不清楚文法结构,经常会犯诸如此类的错误,所以,在听力教学中,注重提高学生辨别语法结构的能力和提高语法知识,也是一项不可或缺的教学任务。在碰到学生不能理解的复杂句法结构时,教师不仅要讲清楚句子结构,还可以进行启发性的句型操练,达到切实掌握的目的。

4.文化图式的建立。听力材料程度越高,文化信息的含量也越大,学生如果对于相关的背景知识一无所知,就无法把握整个语篇的主题,正确地理解听力材料中所传达的信息就更无从谈起了。在listen to this第一册中,有一单元讲的是一些关于迷信和鬼怪故事的,因为不同文化中迷信产生的背景和大脑中的鬼怪意象完全不同,所以,如果没有一定的文化背景知识的铺垫,学生在听的过程中会感到一片茫然。因此,给学生输入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是此课教学环节的重要部分。教师可以先从本民族的神灵鬼怪故事说起,再延伸到英语文化的渊源,探讨西方人对于神鬼故事迷信的基础和表现形式,甚至可以探讨人们在事件中的特殊的心理。有了教师对听力材料中所涉及的背景知识的介绍,学生就会积累大量的有关于目的语文化的知识,这对听力理解的催化作用非常大。当然,一种语言是反映其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社会文化背景知识掌握只靠课堂上的几十分钟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课后多涉猎目的语文化知识,建议他们选读有关的资料和书籍,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帮助学生克服由于文化背景不同而造成的听力上的困难。

迷信心理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地理 德育 渗透 重要性 原则 功能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明确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使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德育是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品质教育,它体现和规定着教育的方向,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地理教学中能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内容还是很广泛的。做为一名地理教师,如何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素质教育,下面仅就我自己在教学中的体会和做法试谈几点粗浅的心得:

一、地理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重要性

“地理学科是一门研究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理环境以及人类同地理环境关系的学科,是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综合课程”。具有综合性和地域性两个特点。同时也是一门知识性、科学性和思想性很强的学科。如何看待地理教学中的的德育教育,一直以来都是地理教师所关注的问题,同时也是地理教师应解决的首要问题,许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仍然沿袭传统的教学模式,单纯地将理知识作为教学的首要任务,这是一种极为偏颇的做法。赫尔巴特曾说“教学如果没有进行德育教育,只是一中没有目的的手段”。地理教学中有许多德育教育是其他学科难以实现的,如爱国主义教育、辨证唯物主义教育、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可持续发展观等。可见,德育教育在地理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

二、德育渗透的原则

1、紧扣教材,寓德育于地理知识之中。地理德育是在地理知识的传授、地理能力的培养中渗透的。认识国情就要认识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就要了解地理环境既有向人类生存和发展提供必需的场所和物质来源的作用,又有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起制约的作用,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既有保护利用也有破坏污染作用的辩证关系;就要明确在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中,人是起主导作用的,只要人类能正确认识自然,合理利用和改造自然、保护环境,使人地关系朝着有利于人类和生产的方向发展,形成良性循环。

2、实事求是,正确导向。在地理教学渗透德育过程中必须运用辩证的教育方法。一方面利用自然条件的优势和取得的巨大成就,在新旧社会对比和中外对比中,充分发掘国情优势,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另一方面,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遇到的困难和工作失误,不能采取回避或报喜不报忧的态度。

3、开展多种形式的生动形象教育。通过地理知识的传授,去影响学生的思想、情感、意志和道德品质,是一项长期的、潜移默化地艰苦工作。地理课外活动是开展国情教育的好形式。它具有机动灵活、选题丰富的特点。结合学校实际,组织国情小论文演讲、专题讲座、国情新闻和评论、影视观看、出黑板报等活动,还可以把优秀小论文送电台或广播站、报社,向群众进行国情宣传。

4、理论联系实际。把国情教育与省情、市情、县情和乡情结合起来。实践经验证明:乡土地理是进行国情教育的重要手段,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起点。加里宁说:“爱国主义教育,是从深入认识自己的故乡开始的。”家乡是人生的摇篮,是伟大祖国的缩影,在家乡这块沃土上,母亲的乳汁,家乡的清泉,乳水交融,哺育着人们的成长,家乡的山水草木最能唤起爱乡之情。

三、中学地理教学独特的德育功能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教育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心理素质的精神。地理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各项意识具有独特的德育功能。地理教学能使学生比较全面地认识家乡,认识祖国,认识世界,认识自然界,这就能对学生进行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热爱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能对学生进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现代文明、思想境界、行为规范的教育,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品德,培养全球意识和国际意识。

国情教育实际上是国民素质教育、基础教育,地理知识具有强烈的思想性和教育价值,通过地理科学知识的传授,培养学生解决国情问题的初步能力,把个人、民族和全球利益统一起来。对我国的国情,有优点,但也不能掩饰缺点,讲优点有利于学生产生自豪感和自信心,但又要防止盲目自满,不求进取的思想,过分夸大缺点,又可能产生自卑心理,所以要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唤起学生的紧迫感、责任感和报国心。建国以来,我国经济建设的伟大成就,经济发展相当迅速,但至今经济技术水平较低,是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所以,在具体教学过程中通过课本知识的传授,同时利用假日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并指导写调查报告、小论文。这些活动使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环境有真实的心理体验,并要经受毅力磨练,德育考验及是非识别,达到德育内化的功效。国情教育中紧扣人口、资源、环境这三个重点,突出人地关系,联系有关国策,使学生熟悉乡情,了解国情,激发他们的报国之情。

历史上的反动统治阶级有意把各种自然现象加以神化和妖化,把自然界的突变,如狂风、暴雨、洪水、山崩、地震以及日月食等,都归之于妖魔鬼怪的兴风作浪,用以恐吓群众,欺骗群众和愚弄群众,以维护其反动统治。自然地理教学可以把上述各种自然现象进行科学解释,地球上大气的运动和大气热量收支平衡原理;地球上水的运动和水平衡原理;地壳的变化和地壳物质循环原理;生态系统的变化和生态平衡原理,都从不同的侧面揭示了物质的运动性和运动的规律性,世界上无限多样的事物和现象都是物质运动和发展的结果。所以,自然地理教学对破除迷信,树立唯物主义世界观具有重要作用。

总之,课堂教学,不单是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它还包含着丰富的德育内容。因此,要求广大地理教育工作者,必须善于发掘教材中的德育“资源”,充分发挥教学的德育功能。结合实际去进行创造,从教学的整体目标出发,在德育与智育之间寻求最佳的结合点,使课堂教学的德育功能得到合理、充分、有效的发挥。

迷信心理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素质教育;概论;教学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一场深刻变革,是过多年理论和实践探索的结果,它涉及教育思想和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是影响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项紧迫任务。“两课”教师需要在《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减称《概论》)课教学中全面渗透素质教育内容,推进素质教育。这不但可以增强教学的实效性和趣味性,而且更能达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不断增强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概论》课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指引我们不断进步的一面伟大旗帜。是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的主阵地和主渠道。因此,《概论》课教学中,任课教师必须紧紧围绕思想政治教育这一核心正确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旗帜鲜明、理实结合地宣传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是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主渠道,主阵地。要使该课程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而不是对学生进行简单粗暴的灌输,不但使马克思主义“进教材,进课堂”,更关键的是要“进头脑”。首先,任课教师必须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对社会主义的信心。只有如此,教师在授课时才能自信、有理有据、掷地有声的进行课堂教学,才能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语言、信念和人格去感染学生。坚信和践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风气才会形成。否则,教师课堂上理不直气不壮,学生自然就会对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产生怀疑,甚至是抵触情绪。教师在为完成教学任务而授课,学生为完成规定学分而听讲,那么我们的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学目标就会成为一句空话。因此,任课教师必须深入学习领会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做理论的宣讲者、践行者,做学生的引路人。

第二,紧紧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一主线,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首要理论问题展开教学。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容,是奠基之作。解放思想理论破除了我党政治上的迷信,实事求是同时也是也是思想活的灵魂,是指引我们前进的重要理论明灯。

第三,改变落后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提高《概论》课的教学实效性一直是任课老师的目标工作。笔者认为制约《概论》课效果不佳的原因主要应该在提高教学手段和方法上下功夫。具体可以通过采用影像资料、历史故事、文献档案展示、多媒体教学、革命歌曲教学等手段增强该课程的吸引力,有效利用课堂讨论、主题辩论、撰写小论文等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摒弃简单的理论说教,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一些理论问题和社会热点问题就会对学生产生吸引。教师应该在是非问题上立场坚定,避免学生曲解理论事实。学生明辨是非能力的增强,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和执行的自觉性就会增强。

二、注意增强学生的人文素质

孟子云:“仁义礼智根于心,其生色也睟然,见于面,盎于背,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人文素质是人对生活的看法,人内心的道德修养,以及由此而生的为人处世之道。提高学校学生人文素质,就是在提高整个民族的文明素养和提高国家的软实力。《概论》课中凝聚着中华民族人文精神的精华。在课程学习中,通过教师全方位的讲解分析,学生掌握了与时代相关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环境等方面的知识,是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绝佳途径。其次,《概论》课中蕴藏着丰富的人文精神的辨证法思想,如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辩证统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其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和建设具体实践相结合,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辩证统一等,都是辩证哲学思想的体现。

三、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邓小平讲: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科学的本质。创新思维是指以新颖独创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如果在学习和工作中没有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就不可能在实践中锻炼出创新能力。《概论》课的很多内容都体现出强烈的是创新思维精神,是领导集体和领导人智慧的结晶。他们以巨大的理论勇气直面问题,善于研究,敢于总结提炼,创造出了指导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的指导思想。既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开辟出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在教学中,要以几代领导人的创新思维和创新品格为切入点,将创新精神传递给学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新素质。

四、注意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

教书育人,德育为先。我们要培养的学生除了具有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外,更应是一个人格健全、心理健康的公民,要在情绪、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具有较高的品质。具备健康心理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是衡量教育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学生缺乏健康正常的心理,就难以适应社会。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对邓小平同志“三落三起”传奇般的政治经历的来感染学生,培养学生坚毅的品格、树立崇高的理想和耐受挫折的良好心理。

《概论》课博大精深,蕴含着丰富的素质教育内容,大有发挥空间,把教学与学生的素质培养有机紧密结合起来,这是教师的责任。

上一篇:心理障碍分析论文范文 下一篇:心理因素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