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抑制论文范文

时间:2023-12-12 22:20:19

金融抑制论文

金融抑制论文篇1

论文关键词:金融深化,金融抑制,金融制度

一、金融抑制理论以及金融深化理论

金融抑制理论与金融深化理论是由美国经济学家罗纳德.麦金农和爱德华.肖在1973年提出的。他们以发展中国家为研究对象,重点探讨发展中国家金融与经济发展之间相互作用诸如金融市场体系不健全、政府对金融业的管制以及外汇市场管制等抑制经济停滞不前的问题。金融深化理论核心观点即是要全面推行金融自由化,取消政府对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一切管制与干预,放松对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限制,增强国内的筹资功能以改变对外资的过分依赖,放松对利率和汇率的管制使之市场化,最终达到抑制通货膨胀、刺激经济增长的目的。

二、我国金融深化进程

(一)我国金融抑制现状

麦金农认为发展中国家都存在程度不同的金融抑制现象。作为发展中国家的我国,同样存在金融抑制现象,这种金融抑制的存在阻碍了金融业的发展也放慢经济发展进程。具体体现如下:

1.利率管制

近几年,除了2007年央行为应对流动性过剩、抑制通货膨胀等原因对利率实行加息政策外,一直实行低利率政策,2002年一年期利率曾低到1.98%,目前利率一直保持2.25%。低利率降低储蓄的愿望,降低投资的货币供给,导致有效投资不足;低利率刺激低收益投资的增加,降低社会平均投资收益率;根据国民收入恒等式,储蓄与投资缺口又会引起国际收支顺差。

表1:我国储蓄率与投资率状况(2000-2009年)

消费率

储蓄率

投资率

储蓄率-投资率

2000

62.3

37.7

35.3

2.4

2001

61.4

38.6

36.5

2.1

2002

59.6

40.4

37.9

2.5

2003

56.8

43.2

41.0

2.2

2004

54.3

45.7

43.2

2.5

2005

51.9

48.1

42.6

5.5

2006

49.9

50.1

42.5

7.6

2007

49.7

50.3

40.7

9.6

 

2008

49.2

50.8

41.7

9.1

 

金融抑制论文篇2

[关键词]:金融抑制 经济结构 转型

0引言

观察人类经济的发展历史可以发现,国家经济结构的转型总会导致工业在经济中的比重先上升而后下降,并且导致服务业在经济中的比重不断上升。但是,在政治因素的影响下,政府总会倾向于发展工业经济。所以,政府将通过采取金融抑制政策进行服务业发展的抑制,继而影响了经济结构的正常转型。因此,有必要对金融抑制与经济结构的转型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以便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一定的参考,继而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理论分析

在分析金融抑制对经济结构转型的影响的问题时,可以进行非平衡增长模型的构建。首先,在部门技术水平得到提高的情况下,工资水平将逐渐提高,而部门经济发展速度将逐渐放缓。而服务业技术进步较快,所以生产要素将逐渐流入该部门。但在金融抑制的影响下,服务业的工资水平又将受到抑制,继而使资源向服务业的流动受到阻碍。因此,两个部门产出比将与就业比相等,所以政府可以利用金融抑制政策进行工业部门的保护。其次,在取得技术进步的情况下,工业部门的就业份额和产出都会降低,服务业的份额则将上升,继而形成产业间的不平衡增长。而金融抑制的出现会导致服务业比重相对工业部门有所降低,继而使产业结构转型受到抑制。

2实证分析

为了更好的分析金融抑制对经济结构转型的影响,需要在模型中加入控制偏好方面的影响因素,从而避免重要的解释变量遭到遗漏。所以,可以根据上述理论建立如下式(1)的计量模型,以便利用该模型进行影响因素的识别。式中,STRUCTUREit为国家i在时间t内的GDP中服务业份额与工业部门份额的比例,可以进行国家经济产业结构的衡量。而FREPit为这段时间国家的金融抑制程度指标,Xit为与偏好有关的一组影响结构转型的控制变量。此外,αi指的是国家特定效应,γi指的是时间特定效应,ζit指的是随国家和时间变化的误差项,而这三种效应或误差都是未观测到的。

在人们的实际收入水平逐渐得到提高的情况下,人们对服务业的需求会逐渐增加,继而使服务业相对工业的份额经历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化。而比较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近20年内的主要变量的简均值可以发现,发达国家的服务业比重更高,贸易开发程度也更高。在人均实际GDP方面,发达国家的GDP更高,而实际利率水平也相对较高。从总体上来看,工业部门的比例与收入水平呈现出了倒U型的关系,而服务业与收入水平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所以,相较于工业比重,服务业与人均实际GDP呈现出U型曲线关系。而发展中国家的金融抑制程度则更高,继而使经济中的服务业的比重受到了抑制,并影响了经济中的产业结构的正常转型。

3分析结果

3.1金融抑制阻碍了经济结构转型过程

完成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后可以发现,在金融抑制不存在的情况下,资源将会随着技术的发展从工业流向服务业。而在这种情况下,工业部门的产出在经济中的比例将会下降,服务业的比例则会上升,继而实现经济结构的正常转型。但金融抑制的出现,使资源的流动受到了阻碍。而这样的阻碍将形成一种机制,对产业间的就业和产出产生影响,继而对经济结构转型过程造成影响。相较于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结构转型受到金融抑制的影响更为显著。具体来讲,就是在金融抑制阻碍效果为1%的水平时,发展中国家就会受到显著影响。而在金融抑制阻碍效果为10%时,发达国家的经济结构转型才会受到显著影响。但无论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其经济结构转型都会受到金融抑制的负面影响。此外,从产业就业比的角度来看,金融抑制对经济结构转型的影响也能够被体现出来。因为,金融抑制的出现将对劳动从工业向服务业流动的过程形成阻碍,继而导致服务业就业比例的降低。而服务业与工业的就业比变化过程遭到了阻碍,则将导致经济结构转型遭受阻碍。因此,通过影响就业比变化,金融抑制将给经济结构转型带来一定的阻碍。

3.2金融抑制政策成为了影响经济结构转型的手段

通过分析可以发现,金融抑制政策成为了金融抑制给经济结构转型带来影响的重要手段。这些具有约束性的政策的制定,可以使有限金融资源得到直接配置,继而使市场失灵的问题得到解决,并确保金融体系的稳定。但是,这样的政策的实行也将达成帕累托改进的效果,继而使金融的自由发展受到抑制。具体来讲,就是政府通过采取政策管制资本账户、限制银行业的进入和实现资本市场的管制,继而可以将有限的金融资源流向工业部门中的关键行业。而在这种情况下,上下游产业链都将被带动,继而使整工业部门得到发展。所以,政府可以通过制定金融抑制政策为偏好的行业发展提供支持,继而促进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但是,在市场机制得到不断完善的情况下,金融抑制政策实行带来的金融资源扭曲效应会逐渐凸显出来,继而使金融效率损失和成本不断增加。

4结论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生产要素必将从工业流向服务业。所以,政府通过制定金融抑制政策阻碍服务业的发展,不仅将导致国家的经济结构失衡,还将使国民经济承受一定的结构性风险。因此,政府需要实现金融改革,并推动资本市场的自由化发展,以便使经济结构失衡的问题得到解决,继而在实现经济结构的正常转型的同时,确保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赵秋运,林志帆.“欲速则不达”:金融抑制、产业结构扭曲与“中等收入陷阱”[J].经济评论,2015(03):17-30.

[2]胡自洲.产业结构与金融结构协调升级研究――基于金融抑制的视角[D].暨南大学,2011.

金融抑制论文篇3

摘 要 本文立足于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理论,在定性分析我国农村金融体系构成及结构特征的基础上,对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现状进行了细致地考察。分析发现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存在农村资金外流和农民贷款难等问题,农村金融没有一个稳定的、有效的农村金融体系,农村金融抑制现象在各地区不同程度的存在,进而提出了我国农村金融深化的对策。

关键词 金融抑制 金融深化 创新

一、 引言

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当前,我国农村领域普遍存在金融抑制现象,金融服务难以满足“三农”发展的需要。因此,研究我国农村金融抑制的成因以及金融深化的路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 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

20世纪70年代初,以爱德华・肖和罗纳德・麦金农为代表的经济学家,以广大发展中国家为样本,提出了“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理论,而所谓金融抑制是指一国的金融体系不健全金融市场机制未充分发挥作用,经济生活中存在过多的金融管制措施,而受到压制的金融反过来又阻滞着经济的成长和发展。

金融抑制产生的经济根源在于我国农村经济具有的“分割性”:资金、技术、土地、劳动力等要素分散于零散的经济单位之中,国内市场也处在割裂状态,无法发挥其合理配置要素的功能,市场价格千差万别,这种“分割经济”也就决定了金融体制的割裂与脆弱。

为了使发展中国家摆脱金融抑制所造成的金融发展和经济发展停滞不前的局面,麦金农和肖金比系统地提出“金融深化”理论,指出了金融抑制的危害,并严密地论证了金融深化与储蓄、投资及经济增长的正相关。金融深化的核心内容是“促进实际货币需求的增长”,可以用以下这个函数来表达:

其中,表示实际货币需求;Y代表收入;I指投资;I/Y为投资占收入之比;D是各类存款名义利率的加权平均数;P*为预期的通货膨胀率。麦金农认为,金融深化政策的首要任务应是保持一个较高的“货币存款的实际收益”,以此来刺激人们对实际货币余额M/P的需求。

三、 我国农村金融抑制现状

在我国农村改革发展历程中,始终存在金融抑制问题。具体表现为:储蓄利率、贷款利率和规模由国家决定,金融机构网点较少,金融品种单一;多数农民对信贷资金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大量金融资源流出农村等。

(一) 农村金融体系不健全

近年来,我国虽已形成了以合作金融为基础,商业性金融和政策性金融分工协作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但这种分工结构突出表现为“金融的二元性”,即规范的金融部门与众多不规范的金融部门并存。规范的金融部门为了化解金融风险,强化自我约束,逐渐显露出按规模经济和利润最大化行事的“嫌贫爱富”本性,对农村经济发展支持不足。民间金融组织虽然具备金融深化的一些特征,但由于不具备法律地位,管理不够规范,发展受阻。

(二) 农村金融运行效率低下

农村金融机构种类相对单一,地区割据现象严重,无法展开有效竞争,缺乏推动农村金融机构提高运营效率的内在动力和外在压力,致使我国农村金融体系整体上制度创新不强,处于低效率运行状态。农村信用合作社由于产权制度改革不彻底使得资源的配置与运用因缺少激励和约束而处于一种低效率的状态,加之自身服务条件、员工业务水平的落后,已不能适应农村金融创新的需要,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运行的低效率。

(三) 单一的金融产品不能满足产业化发展需求

20世纪90年代以来,农业产业化经营打破了行业界限、地区界限,而且经营规模迅速扩大,从而需要从贷款融资、货款结算到保险、咨询、服务等全方位的金融服务。但是农村金融机构主要提供农业贷款、结算服务,而不能提供其他业务,缺乏较为完整的金融服务体系。

四、我国农村金融深化的对策

第一,放宽农村金融市场准入制度,以金融需求为导向,构建多种所有制并存、多层次、市场化程度较高、竞争性农村金融市场。这个市场的培育必将有助于改变国有金融机构的垄断局面,完善现有的金融体系,缓解金融供给不足问题。主要措施有:积极推进政策性金融向开发性金融转型、强化农村信用社的“主力军”作用、改革和完善商业性金融支农方式、规范并引导民间金融。

第二,创新农村金融服务形式。首先,设计与开发新型金融工具。农村金融市场缺乏有效的供需媒介,新型融资工具的设计与开发能够拓宽资金的融通渠道。其次,创新农村金融担保形式。各地可结合信用村镇建设,由政府牵头,按照联保贷款的形式,组建业主联保贷款协会;也可以由县、乡(镇)两级政府财政出资为主,以龙头企业、经营业主筹资为辅,组成农业担保基金,主要为农户和经营业主服务,切实解决大额贷款融资担保难的“瓶颈”问题。

第三,发展农村保险市场。农业是基础产业,又是弱势产业。农业保险是市场经济国家扶持农业发展的通行做法。在一些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农业保险制度和经营模式,在防范和化解农业风险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也是世界上农业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迫切需要农业保险的支持和保护。农业保险是国家对农业支持保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农业保险,有利于减少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稳定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谢玉梅.农村金融深化:政策与路径.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11.

金融抑制论文篇4

国家统计局于15日初步核算数据,2013年一季度GDP为11885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7%,增速比上季度回落0.2个百分点,比2012全年回落0.1个百分点,低于经济学家的普遍预测。由此包括世界银行的很多研究机构下调了对中国经济全年的预测, 全年的GDP预测增长数据甚至低于8%。

此外,最新公布其他经济数据没有缓解中国经济预期被下调的结果。五月份汇丰银行公布采购经理人指数为49.2,低于四月份的50.4,甚至回落到近8个月以来的最低点。生产者物价指数连续15个月负增长加重了中国经济的增长悲观预期。《华尔街见闻》评论这是“中国经济的黑色5月”。

有学者指出指出,中国式金融抑制是导致中国经济下滑的根本原因之一。

从2010年3月至今,我国的实行货币紧缩政策,在这期间的阶段性放松只发生在2012上半年。从去年下半年的高存款准备金率和高利息,导致中国经济持续恶化。也由此说明,中国经济仍旧持续受到金融抑制的冲击。

美国斯坦福大学经济学教授麦金农和爱德华・s・肖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于1973年提出了著名的"金融抑制"论断,认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落后由于金融抑制的市场现状。发展中国家金融系统的发展受到抑制是由于政府通过对金融活动和金融体系的过多的干预,而滞后的金融体系又制约了经济的发展,从而造成了金融抑制和经济落后的恶性循环。两位教授认为,金融自由化是经济发展的必要前提。

利率价格反映出中国市场的金融抑制非常严重:非正规金融市场民间短期借贷的利率价格是20%-30%,中小企业私募债的利率价格为14%-15%,金融衍生理财产品的利率价格位于5%-7%,此外,信托的利率价格为7%-10%。

就中国经济市场现状分析,财政政策是无法采取扩张政策的。此外,货币供应量M2已经突破100万亿的界限,货币若是继续大量投放是不明智的,所以货币扩张政策也无法实行。而且,过高的实际利率制约了民间投资的积极性,进而限制了其对经济发展的贡献。而与此同时,居民收入限制了居民消费,因为居民的消费与中国居民的收入是成正比的,没有显著增长的居民收入导致中国居民消费难有起色。在这样的显示情况下,我们只能期待股市的乐观的未来预期可带动经济增长。股市可带动消费和投资的积极性,而若未来股市低迷,经济下滑会更加严重。

此外,解除金融抑制而努力实行金融自由化的过程中,流动性陷阱是不存在的。流动性陷阱是凯恩斯提出的一种假说,指当在一定时期内,利率水平降低到最低的水平时,人们将会预期利率将会上升而债券价格则会下降,货币需求弹性就会变得无限大,即无论增加多少货币,都会被人们储存起来,而利率将不会再下降。发生流动性陷阱时,投机性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为无穷大,再宽松的货币政策也无法改变市场利率,使得货币政策失效。而就中国经济现状而言,虽然货币发行量指标M2突破了100万亿,但这只是表面上的规模,因为央行将其中很大一部分进行了冻结处理,导致银行的储蓄中有20%的存款准备金率,而且还有不足于20%的资金运转于房地产市场之中。有学者直接表明,中国正处于十年以来货币政策最为紧要的使其。一方面,中国的100万亿的储蓄总额和3.5万亿的外汇储备使得中国拥有大量的资金储备;但另一方面,在中国市场上由此产生的成本也是非常巨大的。

就目前而言,稳定我国经济是金融有效改革的一个必要的宗旨,中国需要解除金融抑制。有学者提出要取消信贷规模。笔者认为这一政策近期内无法实现,但是扩大非正规金融信贷规模是可行的。在全部的金融体系中,占85%以上的是商业银行,占50%以上的是四大银行,金融市场严重不协调(田东山,2011)。这说明,在中国间接融资市场占绝对优势。并且,考虑到我国和发达国家之间金融市场发展水平的巨大差距,政府主导的特性决定了非正规金融在经济中无法逾越的地位。非正规金融的成本优势就是具有一定的可发展环境,且难以压制(吕奕飞,2013)。以长期的角度分析,可以预期中国中小型企业所需要的金融融资来自非正规金融和正规金融部门的共同支持。因此,政府应该鼓励非正规金融的发展,并扩大非正规金融信贷规模,发挥其能动性。

参考文献

[1]. 罗纳・T・麦金农《经济发展中的货币和资本》[M],卢骢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2]. 爱德华・肖《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深化》[M],邵伏军等译,上海三联书店,1988

[3]. 李朝民 《市场利率及其风险控制研究》[M],郑州大学出版社,2002

[4]. 陈飞翔 《非正规金融的利率研究》[D],CNKI高校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7

[5]. 田东山 《经济转型期:民族贫困地区金融信贷投放与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建议》[J],《统计研究》,2011(10)

[6]. 吕奕飞 《金融抑制、信贷规模对经济增长影响效应剖析》[J],《行业时代》,2013(9)

[7]. 滕泰 《普遍下调中国经济预期?》[J],《英才》,2013

作者简介

金融抑制论文篇5

关键词:金融抑制;金融深化;金融约束;金融体系

FINANCEEVOLUTIONTHEORETICSANDOURFINANCIALSYSTEM''''SREFORMATION

CHENLiu_qin

(TianjinEconomic&DevelopmentResearchInstitute,Tianjin300202,China)

Abstract:Thispaperanalyzesfinancecontrolanditslocalization,financedeepenanditsdisfigurementinherently,financerestrainanditstropismonthepolicy,putforwardthatourfinancialsystem''''sreformationshouldconfirmthefinancedeepenasanultimategoalofthereformation,takethefinancerestrainasanessentialmeasure,andharmonizetheconnectionbetweencurrencyfinanceandeconomicdevelopment.

Keywords:Financecontrol;Financedeepen;Financerestrain;Financialsystem;

一、金融抑制及其局限性

金融抑制,是指中央银行或货币管理当局对各种金融机构的市场准入、市场经营流程和市场退出按照法律和货币政策实施严格管理,通过行政手段严格控制各金融机构设置和其资金运营的方式、方向、结构及空间布局。金融抑制可以促使银行等金融企业谨慎运作,控制经营风险,确保银行的安全性、流动性和清偿力,能促进银行体系的稳健发展和市场竞争机制良好运作,在银行业的稳定和效率之间寻求最佳平衡点;当出现金融风波,甚至金融危机时,可尽可能以最小的代价保持银行业等金融企业的稳定。

但随着金融国际化,自由化和国际金融电子化技术迅速发展和金融创新,金融抑制难度不断增大,抑制成本激增,在金融领域造成“非市场性风险”,其具体表现为:1、扭曲了金融资源的价格,造成虚假供求关系。金融抑制的最主要特征就是实际利率(存、贷款利率)被压得过低,不能真实反映资金的稀缺程度和供求状况。其表现为政府对公营部门强制性低息信贷以及外汇市场的外汇管制等。对银行体系规定过高的准备金率和流动性比率也是价格扭曲的一种形式2、导致金融市场发育不健全,损伤市场对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金融抑制是以人为的力量替代市场力量,其直接成本是各项管理费用,间接成本是阻断市场力量的资源配置作用而产生的对银行等金融企业效率的破坏,同时,金融业务易被少数国有金融机构所垄断,缺乏竞争,金融效率低下。3、导致市场分割。市场分割首先表现为金融抑制经济中金融体系的“二元”状态:一方是遍布全国的国有银行和拥有现代化管理与技术的外国银行的分支网络,组成了一个有限的,但却是有组织的金融市场;另一方则是传统的、落后的、小规模的非正式金融组织,如钱庄、地下金融市场等。其次表现为与“二元”体系相关或不相关的资金流向的“二元”状态:有组织的金融机构遵循政府制定的低贷利率,将资金贷给公营部门及少数大企业,而大量小企业及住户则被排斥在有组织的金融市场之外,只能以较高的利率从非正式金融机构获得所需的贷款。另外,金融抑制还导致政府不适当的资金投向干预而累积大量的金融风险。

可见,金融抑制是“通过扭曲包括利率和汇率在内的金融资产的价格,再加上其他手段,这种战略会缩小或压低相对于非金融部门的金融体系的实际规模或实际增长率。”金融抑制政策主张以金融管制代替金融市场机制,其结果自然难免导致金融体系整体功能的滞后甚至丧失。

二、金融深化及其内在缺陷性

1973年美国斯坦福大学经济学教授罗纳德·麦金农出版了《经济发展中的贸易与资本》一书,其同事爱德华·肖也于同年出版了《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深化》一书。两人都以发展中国家的货币金融问题作为研究对象,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对金融与经济进行了开创性研究,提出了金融深化理论。他们首次指出发展中国家经济落后的症结在于金融抑制,深刻地分析了如何在发展中国家建立一个以金融促进经济发展的金融体制,即实现金融深化,开创了金融深化理论的先河。金融深化理论主要针对当时发展中国家实行的金融抑制政策,如对利率和信贷实行管制等提出批评,力主推行金融深化战略,以金融自由化为目标放松或解除不必要的管制,开放金融市场,实现金融市场经营主体多元化以及货币价格(利率)市场化,使利率真实反映市场上资金的供求变化,由市场机制决定生产资金的供求变化和流向,刺激社会储蓄总供给水平的提高,从而便利资本的筹集和流动,有效地解决资本的合理配置问题,提高投资效益,促进经济发展。由此可见,金融深化理论为发展中国家促进资本形成,带动经济发展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和思路。它既弥补一般货币理论忽略发展中国家货币特征的缺陷,又克服了传统发展理论忽略货币金融因素的不足,突出强调了金融体制和金融政策在经济发展中的核心地位,进而为发展中国家制定货币金融政策,推行货币金融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这一理论及政策建议得到世界银行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积极支持和推广,同时也得到了许多发展中国家的赞赏,对20世纪70年代以来广大发展中国家的金融体制改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透过传统的金融深化理论,我们可以发现金融深化暗含这样一个假设:金融市场是完全竞争的,市场中的信息是完善和公开的,并存在一个竞争完全不受任何阻碍和干扰的市场结构,且市场中的主体是理性的。但现实经济使得金融深化理论假设存在着缺陷,主要表现为:1、现实的金融市场存在不完全性和昂贵的信息搜寻成本。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信息不完全问题,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市场面临两大约束,一是利率限制导致的利率约束,一是信息不完全导致的信息约束。金融深化理论只重视前者,而忽视后者。由于信息约束,放任金融市场自由化会造成多方面的市场失灵,导致金融体系动荡。2、金融市场发展滞后对金融自由化存在制约。金融市场的落后是政府过度管制的原因,而过度管制又导致金融市场的更加落后。忽视市场落后,取消政府管制,就会带来市场混乱。金融深化理论主要研究和强调的是后者,忽视前者对放松政府管制,即金融深化过程的制约。超越或滞后金融市场发展的金融自由化都会给金融市场带来混乱和不稳定。3、金融深化使得国际流动资本对开放资本项目国家货币的投机更加容易,使小国经济或落后经济容易出现经常性的波动,它不仅没有起到稳定器的作用,相反任何促使经济增长的努力都被非正常的波动所侵蚀,这些国家为了经济的稳定,不得不采取适当的官职措施或非完全的金融深化措施。4、金融深化理论对于发展中国家很不适应。金融深化理论表面上研究的是发展中国家的金融问题,提出的政策主张应该适用于发展中国家的金融改革,但他们的研究对象是以私有制基础的完善的市场经济,实际上适用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金融深化理论的政策主张和目标对于小国或经济落后国家而言并非是美好的。东南亚金融危机的爆发就是明证。

三、金融约束及其政策取向

进入90年代,信息经济学的成就被广泛应用到各个领域,尤其是应用到政府行为的分析中。但很多经济学家分析了在信息不完全的前提下金融领域的“道德风险”、“逆向选择”等问题,托马斯·赫尔曼、凯文·穆尔多克、约瑟夫·斯蒂格利茨等人于1996年在麦金农和肖的金融深化理论基础上,提出了金融约束论,认为政府对金融部门选择性地干预有助于而不是阻碍了金融深化,提出经济落后、金融程度较低的发展中国家应实行金融约束政策,在一定的前提下(宏观经济稳定,通货膨胀率低并且可以预测的,正的实际利率),通过对存贷款利率加以控制、对市场准入及竞争加以限制以及对资产替代加以限制等措施,来为金融部门和生产部门创造租金,并提高金融体系运行的效率。本人认为它对我国制定金融政策同样具有参考价值。

金融约束是一种选择性政策干预政策,政府金融政策制定的目的是在金融部门和生产部门创造租金机会,刺激金融部门和生产部门的发展,并促进金融深化。金融约束是与金融抑制截然不同的政策。金融约束的前提条件是稳定的宏观环境、较低的通货膨胀率、正的实际利率。最关键的是金融抑制是政府从金融部门攫取租金,而“金融约束的本质是政府通过一系列的金融政策在民间部门创造租金机会,而不是直接向民间部门提供补贴。”

租金创造并不一定要靠利率限制来达到,政府也可以采用金融准入政策、定向信贷和政府直接干预等创造租金,只要政府使银行和企业获得了超过竞争性市场所能得到的收益而政府并不瓜分利益,这就可以说政府为它们创造了租金。通过创造经济租金,使银行和企业股本增加,从而产生激励作用,增加社会利益。

金融约束的政策取向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政府应控制存贷款利率。即将存款利率控制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上(但要保证实际存款利率为正值),减低银行成本,创造增加其“特许权价值”的租金机会,减少银行的道德风险,激励其长期经营。只要存款利率控制适度,则金融约束是有好处的;如果控制力度过大,资源配置将受到扭曲,金融约束将会蜕变为金融抑制。只要干预程度较轻,金融约束就会与经济增长正相关。

2、严格的市场准入限制政策。严格的市场准入政策并不等于禁止一切的进入,而是指新的进入者不能侵占市场先入者的租金机会,如果没有市场准入的限制政策,银行数目的增加将使资金市场竞争加剧,租金下降,激烈的无序金融竞争会造成社会资源浪费,甚至还可以导致银行倒闭,危及金融体系的稳定。为保护这种租金不至于消散,一个重要的保护手段就是限制进入者的进入,以维持一个暂时的垄断性存款市场,对现有存款市场的少数进入者进行专属保护。严格的市场准入政策可提高金融体系的安全性,对整个社会经济具有重要的外部效应。

3、限制资产替代性政策。即限制居民将正式金融部门中的存款化为其他资产,如证券、国外资产、非银行部门存款和实物资产等。金融约束论认为发展中国家证券市场尚不规范,非正式银行部门的制度结构薄弱,存款若从正式银行竞争流向非正式银行部门会减低资金使用效率,也不利于正式银行部门的发展。而资金若由居民部门移向国外,则会减少国内资金的供应,扩大国内资金的缺口,对国内经济尤为不利。

金融约束是发展中国家从金融压抑状态走向金融自由化过程中的一个过渡性政策,它针对发展中国家在经济转轨过程中存在的信息不畅、金融监管不力的状态,发挥政府在市场“失灵”下的作用,因此并不是与金融深化完全对立的政策,相反是金融深化理论的丰富与发展。

四、我国金融体系改革的思考

目前,金融体系的最具有代表性的特征是金融体系的混合性,即政府限制行为与市场行为并存,管制价格与市场价格并存。随着中国经济市场化改革的进程,政府管制逐渐放松,相对独立的货币金融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显著,成为影响中国经济运行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从上面对有关金融理论的初步分析,我们至少可以考虑:

1、确定金融深化是我国金融体系改革的终极目标。

前面分析到,金融深化理论与实际金融有着明显的差异,传统的金融深化理论亦存在其内在缺陷性,但这并不构成金融深化的客观需要,尽管自亚洲金融危机后,亚洲各国及欧美的一部分学者对金融深化产生了怀疑,认为全球金融体系的不完善和各国金融发展的明显差异使得金融深化在实施过程中必然会带来全球性的金融混乱和不和谐。但我们应该认识到:(1)从自由化的进程来看,在政府对贸易和金融的管制放松后,世界经济和各国的经济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总体上保持了经济的增长,金融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加大,表明自由化的收益是大于其所付出的代价。(2)东南亚金融危机重要原因是危机各国不可持续的宏观经济政策和不适当的金融深化措施导致的。实施金融深化的国家常常把放松金融管制等同于放松金融监管或放开不管,过分地追求金融深化是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而忽视了经济可持续增长所必须的协调的金融因素,忽视完全金融深化所必须具备的内在制度刚性要求。比如,要进行利率市场化改革就必须先有或者同步进行金融体系市场化或完善化,这是金融深化论一个很重要的前提。

因而,我们应客观的对待金融深化理论与实践,绝不能因一些发展中国家在推行金融深化进程中发生了金融危机,就认为金融深化与金融危机二者之间有某种必然的因果关系。实践证明,有效、合理的金融深化实践会提高经济发展的绩效,还可以提高一个国家抵御金融风险的能力。一些发展中国家之所以在金融深化的进程中发生了金融危机,其根本原因在于选择了过于激进、超前的金融深化战略。我国在实施金融体制改革时,不能把麦金农和肖的“金融深化”理论,简单的理解为完全取消政府干预的金融自由化,应在放松管制的同时关注市场的落后对放松管制的制约作用,注重金融深化的渐进性、层次性和持续性,“金融深化是伴随着整体经济改革发展的一个渐进过程,金融深化的政策措施应根据经济发展的成熟程度和经济运行的内在逻辑做出合理的时序选择和安排,分阶段和有计划地进行。”在推进金融深化的过程中,要结合本国金融改革的现实条件和制度风险,加强对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的监管,逐步建立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相协调的金融体系。

2、金融约束成为我国金融体系改革的必要手段。

考虑到我国目前金融体系中累积了大量的金融风险,因此在改革进程中,我们应客观的评价和估计金融深化和金融抑制所可能带来的长期性风险,本着市场配置资源的原则,结合我国金融体系的实际情况,在经济转轨时期采取必要的金融管制与金融深化相结合的改革方略是显示可行的。

除了解决政府需不需干预经济和金融活动的问题,我国还需要解决如何把握干预力度,避免信息不对称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的问题。美国经济学家克鲁格曼1997年就曾指出,政府的不当干预才是造成东南亚金融危机的本质原因:在危机中资产价值的猛跌使很多金融中介机构破产,从而暴露出金融机构在金融活动中的破坏作用;而金融中介机构的借贷活动与资产价值之间存在着一种政治经济动力关系,政府对金融中介机构或明或暗提供的债务担保,是造成金融中介机构进行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的根本原因。金融约束论从信息和激励的角度,抓住了解决经济金融问题的两个基本点,一方面政府应创造条件使决策者掌握信息,或让有信息能力的行为人成为决策者;另一方面政府可利用自身掌握和拥有的信息能力,为金融中介机构创造持久有效经营的激励机制。当然政府的职责不是直接提供担保和保护,而是促进金融体系市场约束机制发挥作用,积极促进信息的传播,增加市场上可供信息的公开化,并充分发挥掌握内部信息的金融机构和民间组织的优势,而非越俎代庖,过多干预,避免金融约束政策蜕变为纯粹的金融干预政策,严格的金融约束政策与金融抑制可能只相差须臾。“金融约束应该是一种动态的政策制度,应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向更具竞争性的金融市场这一大方向的迈进而进行调整。它不是自由放任和政府干预之间静态的政策权衡,与此相关的问题是金融市场发展的合理顺序。”

在金融约束政策框架下,政府的作用既不是“亲善市场论”强调的政府只能促进市场建设,不应干预金融经济;也不是“国家推动发展论”所要求的政府为了弥补市场失灵,必须始终强力干预金融经济;而应是“市场增进论”的观点,即政府的职能是促进民间部门的协调功能,发挥政府进行选择性控制的补充,避免产生不利于社会大众的道德危害,使我国在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稳步实现真正的金融深化。

另外,我国进行金融体系改革的过程中,也必须要协调货币金融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目前,我国“经济货币化”趋势有所增强,货币金融对经济的支持强度与日增强,广义货币(M2)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上升到130%左右,都充分说明货币金融在经济中的广度和深度都有质的变化。货币金融在经济中的地位和影响逐步加大。随着我国开放程度的深化,外部的冲击已经开始影响本国货币金融政策的有效性,影响本国经济的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这说明开放经济中,货币金融政策一经济发展有相当强的关联。因此,在充分考虑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的基础上,制定与我国经济发展目标相协调的货币金融政策,避免金融业脱离经济发展的需要而独自繁衍。

参考文献:

[1]爱德华·肖:《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深化》[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

[2]雷蒙德·W·戈德史密斯:《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M],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3]谈儒勇:《金融发展理论与中国金融发展》[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年版;

[4]郑泽华等:《金融抑制、金融自由化与中国的金融改革》[J],《西南金融》,2000年第4期。

[5]王松奇:《金融学》[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0年版。

[6]陈柳钦:《风险之门—我国金融体系改革的启示》[J],《科学决策》,2001年第9期。

金融抑制论文篇6

关键词:金融抑制;金融自由化;金融全球化;

一、金融抑制及其危害

1、金融抑制

金融抑制是由美国经济学家麦金农和肖提出的。麦金农指出,发展中国家之所以欠发达,就在于实际利率太低,甚至为负数。这可能是由于政府执行了错误的政策,人为地压低利率;也可能是由于通货膨胀,或者二者兼而有之。对储蓄者而言,由于低利率缺乏吸引力,不愿将剩余资金存入金融体系。金融市场出现了需求远远大于供给的情况,政府被迫以“配给”的方式提供信贷。在信贷配给制下,资金几乎是无偿使用,有时甚至因为实际利率为负,借款者只要借到资金,“闭门家中坐”,就可以“利从天上来”。所以,企业不管手头有无项目,项目前景如何,都对借款投资趋之若鹜,全社会形成了投资饥渴症。能否借到钱,不是看你的经济效益,而是看你有没有裙带关系。“八字衙门朝南开,没有关系莫进来”。结果是造成资金使用粗放,投资效益低下,产出水平低,国民收入扣除用于消费的部分后所剩不多,储蓄率下降。另一方面,低利率又阻碍了新增收入向投资的转化。经济发展所需的新投资来源不足,储蓄和投资的缺口进一步拉大,总需求和总供给的矛盾更加尖锐,经济停滞不前。糟糕的经济状况,反过来又使储源萎缩,资金紧缺,迫使政府当局对利率实行更加严厉的管制,从而形成了恶性的“经济涡流”,国民经济陷入欲罢不休、欲进不能的困境。这种人为压低利率,造成金融体系和经济效率低下的现象,麦金农称之为“金融抑制”。

2、金融抑制是我国企业融资能力扩大的瓶颈

企业的发展需要一定的资金来源。如果金融市场受到不适当的人为干预,各种类型的资金价格被扭曲,企业无法根据自身发展要求调整其资本结构达到最佳状态。企业融资能力受到损害,从而会阻碍经济的健康发展。我国的金融抑制是从资金供给、资金价格、资金流动等方面影响企业融资能力的。

首先,政府对利率的管制来影响居民储蓄,是以抑制资本市场为代价的。如果高通货膨胀导致了负利率,就会迫使居民在负利率下增加储蓄。在金融抑制下居民储蓄对利率变动缺乏弹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际存款利率水平有8年为负值,实际贷款水平也有7年为负值。但同期居民储蓄一直以30%左右的幅度增长。这是由于政府在抑制信贷市场的同时,还抑制了资本市场,由于投资渠道少,居民不得不选择储蓄。这导致企业过度依赖银行贷款,极大地增加了银行和企业的破产风险。

其次,政府限制利率,对不同类型的资金需求者实行价格歧视,导致了市场分割,由此产生出一块租金市场,租金的存在构成资金的漏损。另外,信贷市场抑制还导致了银行业兼顾利润最大化和政治利益最大化双重目标。如向国有企业优惠贷款,由于现在国有企业效益普遍低,导致银行坏帐损失巨大,这部分坏帐损失也构成信贷市场的资金漏损。这样大量的资金流向直接非生产性活动,造成资源配置效率低下。

最后,信贷市场上的价格管制和市场分割与政府限定证券价格,扭曲了资本市场的发育。从狭义上理解,资本市场特指股票市场,是企业从事直接融资的重要场所。如果政府过多考虑政治利益,那么直接或间接管理就将转化为金融抑制,从而扭曲市场机制,最终伤害企业融资能力。我国资本市场的抑制是从以下两个方面影响企业融资能力的:一方面,股权结构影响到企业的净资产收益率。我国一直把国有企业作为上市公司的主要来源,并把国有股的份额看作是控制企业的唯一手段,导致了上市公司的畸型股权结构。国有股不流通,不能改进企业绩效,直接损害了企业的融资能力。另一方面,股票定价直接关系到企业的融资成本及证券市场上的资金流向。我国的股票发行价格的确定,是在证监会的行政干预下进行的。由于证监会直接管制一级市场上的市盈率水平,导致了我国上市公司严重的低定价发行行为,这种低定价水平增加了企业直接融资成本。同时发行额度实行计划管理,两级审批制也增加了企业的直接融资成本。额度分配要考虑到各地方经济发展情况,顾及地区平衡等非经济因素。结果,企业为争额度,常常会花费大量资金进行包装、公关,从而增加了发行费用。

可见,金融抑制会阻碍经济的发展,反过来呆滞的经济又限制了资金的积累和对金融业发展的需求,制约着金融体制的改革与发展。因此,我们的对策很明了,进行以自由化为特征的金融体制改革,以适应当前经济金融全球化的发展。

二、金融自由化及其危害

1、金融自由化

所谓金融自由化,是指80年代初西方国家普遍放松金融管制后出现的金融体系和金融市场充分经营、公平竞争的趋势。麦金农提出了他的“金融深化”理论。其主要思想是,放松政府部门对金融体系的管制,尤其是利率的管制,使实际利率提高,充分反映资金供求状况。这样,投资者就不得不考虑融资成本,再三权衡投资成本和预期收益。如果对投资项目的前景不怎么看好,腰杆不硬,底气不足,就会在高利率面前望而却步。最终,有限的资金流入高效益的项目,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配置效率大为提高。而且,高利率鼓励人们储蓄,金融体系“不尽储源滚滚来”,投资也就不愁没有资金。总之,“一着棋活,全盘皆活”,金融市场的活跃高效,会带来整个社会经济的活跃。麦金农还指出,利率和通货膨胀紧密相连,因此,不能顾此失彼。在消除金融抑制,提高利率的同时,决不能搞通货膨胀。否则,一旦通货膨胀率高于利率增长率,从而实际利率为负时,消除金融抑制的良好愿望就会徒劳无功,化做泡影。具体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1)价格自由化。即取消利率、汇率的限制,同时放宽本国资本和金融机构进入外国市场的限制。让金融商品的价格发挥市场调节作用。(2)业务自由化。即允许各类金融机构交叉业务,公平竞争。(3)市场自由化。即放松各类金融机构进入金融市场的限制,完善金融市场的融资工具和技术。(4)资本流动自由化。即放宽外国资本、外国金融机构进入本国市场的限制。在金融自由化的条件下,金融信息更具有公开性,能够更好地反映市场供求关系,形成更为有效的价格体系。更为重要的是减少了产品间、银行间的资金流动障碍,从而使资源配置更接近最优化。因此,金融自由化改革对增进发展中国家现有金融市场效率,深化金融体制以满足现实经济高效运行的需求,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2、盲目进行金融自由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危害

麦金农的金融抑制和金融深化理论提出后,引起了巨大反响,许多发展中国家以此为理论依据,着手对本国金融体系进行深化。自1989年以来,泰国进行了一系列以金融自由化为特征的金融体制改革。具体做法:(1)取消利率管理制,实行利率的自由市场定价。(2)放宽对商业银行的限制,准许商业银行扩充其业务范围,使商业银行逐步由分业制向全能制转换。(3)积极推动金融市场和资本市场的发展,为企业筹资开辟新的渠道。(4)放宽外汇管制,解除对国际资本流动的限制,允许外国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在国内有限度地开展业务。

结果,1997年7月泰国不得不取消了泰铢与美元联系,容许泰铢自由浮动。这使泰铢一落千丈,与美元的汇率损失约为50%的价值。泰国货币崩溃后,随之而来的是马来西亚、印尼、菲律宾等国货币的严重贬值及股市狂泻,爆发了东南亚金融危机,给这些国家的经济带来巨大损失。具体表现在:经济增长速度放慢;债务负担加重,企业不堪负重;货币危机导致金融业陷入困境;资本大量外流;失业增加;政局不稳。

于是,对麦金农理论的抨击便随之而来,甚至有人认为,他的理论是东南亚金融危机的罪魁祸首。的确,东南亚国家在金融深化过程中,过急过早地实行金融自由化,放开对国际流动资本的限制,是诱致金融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这一点,恐怕麦金农自己并没有料到。他的初衷,原本是要通过金融深化,来完善国内金融市场,促进资本形成,以避免长期过度依赖外资。不过也有人说,东南亚发生金融危机,是人们把麦金农的“经”念歪了,不能怪罪于麦金农的金融深化理论。相反,麦金农所强调的金融在现代经济中的核心作用,要求解除政府管制、实行利率自由化等,将始终是发展中国家金融改革的方向。

东南亚经济危机给予我们的教训:一是发展中国家在进行金融自由化改革的同时,不可放松对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的有效监管。二是在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制度前提缺少的情况下,企图以市场的力量推动金融发展,进而带动经济增长是不现实的。实行金融自由化必须有适当的宏观经济环境和微观基础,发展中国家开放金融市场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

三、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对策

我国金融改革经历了20年,这20年来我国金融业发生了巨大变化,整个行业面貌从根本上得到改观。在党的十五大以后,同经济体制改革同步,金融体制开始向更加深入方面展开。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全球金融市场正在形成,资本全球流动加快。因此,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要求的金融体系过程,同时也就是与国际金融体系接轨并溶入这个体系的过程。所以说,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进程就是金融一体化和金融自由化的统一。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较低,金融体系不健全,竞争力弱。如果完全开放金融市场,必然会使国内经济面临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和国际投机资本的冲击,甚至发生金融危机。由金融自由化不当引发金融危机,退回的损失不会比金融抑制对经济阻碍造成的损失小。所以,我国金融自由化、金融国际化将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应遵循以下原则:

第一,金融自由化的过程应与市场发展的进程相适应,各类金融机构的改革应同步进行。自由化过程如果超过市场的承受力,就会产生严重的后果。对必须进行的金融自由化改革,如果采取拖延政策,不但不能避免或推迟金融风险,反而会导致新的市场扭曲。此外,如果金融市场改革不同步,对有的金融机构放松管制,而对有的金融机构仍进行严格管制,就会扭曲各类金融机构的竞争地位。因而金融当局只有通过高效地执行适当金融自由化策略,才能保证金融市场的发展。

第二,金融自由化的过程与我国金融体系抵御风险的能力相适应,金融市场的发展应规范化与自由化并举。如果金融自由化步伐超出了金融体系抵御风险的能力,就会导致金融危机。只有加快改革金融体制,包括完善金融监管制度,加强金融基础设施,促进专业化银行的商业化改造才能更好地推进金融自由化。真正做到金融市场发展与规范并举,当改革取消了对金融市场的行政干预时,市场约束力和功力机制要取而代之。

第三,国内金融自由化必须在金融约束之后,外部自由化必须在外贸自由化和国内金融自由化之后,金融体制改革与发展是渐进的过程,从金融抑制到金融自由化必须经历金融约束的过程,金融约束指的是一组金融政策,如对存款利率加以控制,对进入加以限制和对来自资本市场的竞争加以限制等。它突出了政府在金融发展中的积极作用。金融约束随着金融改革的深入可适当减轻,直到过渡到金融自由化。随着金融市场的建立与完善,我国可逐步开放资本市场,在开放的同时应采取一些政策措施和间接的资本控制,消除资本注入的消极影响,提高短期资本进入成本,减少短期资本涌入,避免资本大进大出对国内经济的冲击,这样才符合渐进式的改革思路。因此,部分地控制资本自由化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是我国金融自由化的最佳选择。

金融抑制论文篇7

关键词:信号传递;金融抑制;农村金融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03-0044-02

引言

金融抑制是农村金融市场普遍存在的现象。近年来,中国农村金融机构的供给一直在增加,除了中国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外,2006年批准成立93家农村银行类金融机构开业,2007年开始设立村镇银行和农村资金互助社。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村金融抑制的现状。但农村金融机构供给增加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农村金融抑制问题,“有机构、缺服务”、“有制度、缺执行”、“有存款、缺贷款”现象依然十分严重。

由于信息不对称,农村金融机构在放贷时要求贷款农户提供抵押品。但是在现实背景下,大部分农户无法提供金融机构合意的抵押品。为降低风险,农村金融机构只有实行信贷配给,从而造成农户金融抑制问题。根据信号传递理论,如果能够找到合适信号显示农户的还款能力,使农户与金融机构的博弈达到分离均衡,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农贷技术就可以部分解决农户金融抑制的问题。

一、国内农户金融抑制的现状

1.农村政策性金融结构职能缺位。农村政策性金融机构应履行对农户和农村企业的扶持和保护职能,但其未能很好地调控农村经济、支持农业发展。如85% 的农户认为银行或信用社从未对其生产经营活动进行专门辅导;70%的农户认为银行或信用社办理贷款的手续烦琐、历时长;65% 的农户和乡镇干部认为农村金融机构网点不能满足当地需求。

2.农村信用社的贷款覆盖面非常有限。由于在加快产权改革之后,农村信用社更加强调贷款的安全性和收益性,选择性贷款趋势加强,贷款结构单一。半数以上的农户认为个体工商户可以更方便地向信用社借钱,而农户,特别是贫困户,不能方便地向农村信用社借款,且有担保人与否占其申请贷款条件的比重最大。

3.农户金融需求特征明显。从农户所需资金的用途来看,60% 的贫户农户贷款用于生活与消费,如看病、子女育等。这些用途都属于非生产性支出。从农村资金需求的特点来看,不论是农户还是农村企业,所需贷款往往是临时性的生产周转需求,而这种需求既难满足正规金融的 “高门槛”,往往也很难有足够高的预期收益来支付非正规金融的高成本。农户认为农业生产的回报率较低,加上物价的剧烈上涨导致了广大农户的非生产性消费需求加大。

二、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和趋势

1.金融机构宏观视角。张杰(2005)从长期视角研究中国农贷制度,认为应该给“内生金融”提供成长的土壤,完全照搬商业银行模式不适合中国农村金融市场实际。针对金融结构和资金价格中存在的问题,农民得不到金融支持,仅仅靠自我积累生产规模难以扩大,当前改革的方向首先是改善金融机构,增加能够给中小企业和农民提供贷款的地区性中小银行,增加涉农资金的供给(林毅夫,2007)。

2.农户微观视角。Kochar(1997)基于印度的数据表明,印度农户普遍存在信贷配给现象。为了系统研究信贷配给给农户带来的影响,Boucher等(2008)在数量配给的基础上引进了“风险配给”的概念,并实证检验了风险配给对农贷政策的影响。Guirkinger 等(2008)利用秘鲁的数据,在对信贷配给进行完备分类的基础上,实证检验了信贷配给对农户农业产出的影响。朱喜和李子奈(2006)区别了两种不同的信贷配给:数量配给和服务配给。所谓数量配给,即银行向农户提供的贷款数量不能达到农户的需求规模。服务配给是指银行拒绝向具有贷款需求的农户提供信贷服务。韩俊等(2007)利用全国1 962户农户典型调查数据,应用Probit和Tobit模型对信贷配给条件下农户借贷的发生率和借贷需求规模进行估计。结果表明,利率不是农户考虑的主要变量,农户的家庭收入、生产经营特征和家庭特征是影响农户借贷的主要因素。李锐和朱喜(2007)利用Match模型区分了是否贷款和贷款多少,计量分析了农户金融抑制的程度及福利损失的大小。研究发现,农户金融抑制的程度为70.92%,所有农户平均福利损失约为15%。刘西川等(2009)提出了一个可以直接识别和完备分类信贷配给的概念性框架,在此基础上实证检验了影响农户对正规信贷需求及其规模的因素。

上述研究虽然加深了对农户金融抑制问题的认识,但较少涉及如何解决农户金融抑制问题。部分学者从农贷技术设计视角对该问题展开研究。为减少监管成本,贷款者通常要求借款者相互之间提供担保。Christian Ahlin等(2007)应用泰国数据研究居民财富与担保形式之间的关系。陈建新(2008)利用经济机制设计理论对传统的农贷技术、农地抵押技术和小额信贷技术进行了比较分析,发现在激励相容问题上,小额信贷和农地抵押都是符合激励相容条件的。在有效利用信息问题上,小额信贷技术的信息成本要高于农地抵押技术。小额信贷技术是市场环境处于中等完善情况下的最优选择,而农地抵押是在市场环境比较完善情况下的最优选择。Madajewicz(2010)讨论了联合担保和个人担保并存的经济学机理。研究发现,低收入者通过联合担保相互监管,有效降低信贷提供者的监管成本;低收入者中相对富有者倾向于使用个人担保技术。两种担保技术都是农户效用最大化的最优选择。

三、政策建议

1.农户收入结构作为经济信号减少农户金融抑制。农户收入分为家庭经营收入、工资性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随着农民外出打工、种粮补贴以及新农合等新情况的出现,农户收入结构发生变迁。具体表现为高收入农户的非农收入占比高,低收入农户的农业收入占比高,且二者差距有拉大趋势(潘志强、孙中栋,2007;陈立中,2008)。把农户收入结构作为一种能够反映农户类型的经济信号引入信号显示模型。给具有非农收入占比高的农户进行放贷可以有效减少农户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该建议实施的前提条件是金融机构能够以较低成本了解农户的实际收入结构,而这一点正是中小银行的优势所在。从农村金融的供求分析,“正规”的农村金融很难满足当前的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农村民间金融信贷为农村金融提供了必要的补充。在中国农村,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农业生产的分散性,在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条件下,农村民间金融起到特殊又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有利政策的支持下,要鼓励民间资本在农村发起设立村镇银行、专业化贷款公司,增加农村信贷供给,在条件成熟时可以考虑设立民营银行,实现农村金融机构的多元化。建立激励约束机制,积极引入农村金融供给主体,培育多样化、多层次的农村金融体系,使各金融主体在竞争环境下提高农村金融服务质量、降低农户贷款成本,切实加强对新农村建设的金融服务。

2.农地租赁权抵押作为经济信号减少农户金融抑制。土地所有权是一个理想的抵押物,但是由于中国现有法律体系的限制,农户并不拥有土地的所有权,而仅拥有土地的租赁和使用权。虽然只有58.4%农户拿到了土地承包合同或者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叶剑平,2010),但是农户拥有土地租赁权确是不争的事实。

3.个人信誉和小组联合担保作为经济信号减少农户金融抑制。个人信誉担保是一些非政府组织(NGO)实行的一种担保机制,该方法已经在实践中加以应用,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小组联合担保机制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担保机制。一些单独无法取得贷款的农户联合起来向金融机构申请贷款。如果其中一位农户无法还款,则小组中的其他农户需要替他还款。这样部分解决农户既无抵押物又无足够信用申请贷款的难题。

4.继续开展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组织试点。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和“农户社区内互助合作”的原则,构建盐城市地方性、区域性、小型化、草根性为主要特征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体系,是解决目前农村金融市场供求矛盾的最佳选择。农村合作性金融是合作社员联合起来自愿入股、团体互助的一种资金融通形式,与商业金融不同,它是基于互助原则、共担风险的金融形式,其本质上是一种“人合”即人的合作。合作金融组织与其成员之间,既是借贷关系,又是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合作关系。通过社员之间的互相了解、制约,将社员与金融组织的信息成本内部化,来解决资金融通中信息不对称和监督成本高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Ahlin,Christian and Robert M.Townsend.2007.Selection into and across Credit Contracts:Theory and Field Research.[J] Journal ofEconometrics,136(2):665-98.

[2] 陈立中.转型期收入增长和收入分配对农村贫困减少的影响——方法、特征和证据[J].南方经济,2008,(6):3-14.

[3] 陈建新.三种农户信贷技术的绩效比较研究[J].金融研究,2008,(6):57-144.

[4] 韩俊.中国农村金融调查[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7.

[5] 李锐,朱喜.农户金融抑制及其福利损失的计量分析[J].经济研究,2007,(2):146-55.

[6] 林毅夫.当前中国经济的主要问题和出路[J].经济学信息报,2007,(752).

[7] 刘西川,黄祖辉,程恩江.贫困地区农户的正规信贷需求:直接识别和经验分析[J].金融研究,2009,(4):36-51.

[8] 潘志强,孙中栋.非农化进程中农户农业投资研究[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7,(1):86-91.

[9] 叶剑平,丰雷,蒋妍,罗伊·普罗斯特曼,朱可亮.2008年中国农村土地使用权调查研究[J].管理世界,2010,(1):64-73.

[10] 张杰.农户、国家与中国农贷制度:一个长期视角[J].金融研究,2005,(2):1-12.

[11] 中国人民银行农户借贷情况问卷调查分析小组.农户借贷情况问卷调查分析报告[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金融抑制论文篇8

金融抑制,是指中央银行或货币管理当局对各种金融机构的市场准入、市场经营流程和市场退出按照法律和货币政策实施严格管理,通过行政手段严格控制各金融机构设置和其资金运营的方式、方向、结构及空间布局。金融抑制可以促使银行等金融企业谨慎运作,控制经营风险,确保银行的安全性、流动性和清偿力,能促进银行体系的稳健发展和市场竞争机制良好运作,在银行业的稳定和效率之间寻求最佳平衡点;当出现金融风波,甚至金融危机时,可尽可能以最小的代价保持银行业等金融企业的稳定。

但随着金融国际化,自由化和国际金融电子化技术迅速发展和金融创新,金融抑制难度不断增大,抑制成本激增,在金融领域造成“非市场性风险”,其具体表现为:1、扭曲了金融资源的价格,造成虚假供求关系。金融抑制的最主要特征就是实际利率(存、贷款利率)被压得过低,不能真实反映资金的稀缺程度和供求状况。其表现为政府对公营部门强制性低息信贷以及外汇市场的外汇管制等。对银行体系规定过高的准备金率和流动性比率也是价格扭曲的一种形式2、导致金融市场发育不健全,损伤市场对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金融抑制是以人为的力量替代市场力量,其直接成本是各项管理费用,间接成本是阻断市场力量的资源配置作用而产生的对银行等金融企业效率的破坏,同时,金融业务易被少数国有金融机构所垄断,缺乏竞争,金融效率低下。3、导致市场分割。市场分割首先表现为金融抑制经济中金融体系的“二元”状态:一方是遍布全国的国有银行和拥有现代化管理与技术的外国银行的分支网络,组成了一个有限的,但却是有组织的金融市场;另一方则是传统的、落后的、小规模的非正式金融组织,如钱庄、地下金融市场等。其次表现为与“二元”体系相关或不相关的资金流向的“二元”状态:有组织的金融机构遵循政府制定的低贷利率,将资金贷给公营部门及少数大企业,而大量小企业及住户则被排斥在有组织的金融市场之外,只能以较高的利率从非正式金融机构获得所需的贷款。另外,金融抑制还导致政府不适当的资金投向干预而累积大量的金融风险。

可见,金融抑制是“通过扭曲包括利率和汇率在内的金融资产的价格,再加上其他手段,这种战略会缩小或压低相对于非金融部门的金融体系的实际规模或实际增长率。”金融抑制政策主张以金融管制代替金融市场机制,其结果自然难免导致金融体系整体功能的滞后甚至丧失。

二、金融深化及其内在缺陷性

1973年美国斯坦福大学经济学教授罗纳德·麦金农出版了《经济发展中的贸易与资本》一书,其同事爱德华·肖也于同年出版了《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深化》一书。两人都以发展中国家的货币金融问题作为研究对象,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对金融与经济进行了开创性研究,提出了金融深化理论。他们首次指出发展中国家经济落后的症结在于金融抑制,深刻地分析了如何在发展中国家建立一个以金融促进经济发展的金融体制,即实现金融深化,开创了金融深化理论的先河。金融深化理论主要针对当时发展中国家实行的金融抑制政策,如对利率和信贷实行管制等提出批评,力主推行金融深化战略,以金融自由化为目标放松或解除不必要的管制,开放金融市场,实现金融市场经营主体多元化以及货币价格(利率)市场化,使利率真实反映市场上资金的供求变化,由市场机制决定生产资金的供求变化和流向,刺激社会储蓄总供给水平的提高,从而便利资本的筹集和流动,有效地解决资本的合理配置问题,提高投资效益,促进经济发展。由此可见,金融深化理论为发展中国家促进资本形成,带动经济发展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和思路。它既弥补一般货币理论忽略发展中国家货币特征的缺陷,又克服了传统发展理论忽略货币金融因素的不足,突出强调了金融体制和金融政策在经济发展中的核心地位,进而为发展中国家制定货币金融政策,推行货币金融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这一理论及政策建议得到世界银行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积极支持和推广,同时也得到了许多发展中国家的赞赏,对20世纪70年代以来广大发展中国家的金融体制改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透过传统的金融深化理论,我们可以发现金融深化暗含这样一个假设:金融市场是完全竞争的,市场中的信息是完善和公开的,并存在一个竞争完全不受任何阻碍和干扰的市场结构,且市场中的主体是理性的。但现实经济使得金融深化理论假设存在着缺陷,主要表现为:1、现实的金融市场存在不完全性和昂贵的信息搜寻成本。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信息不完全问题,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市场面临两大约束,一是利率限制导致的利率约束,一是信息不完全导致的信息约束。金融深化理论只重视前者,而忽视后者。由于信息约束,放任金融市场自由化会造成多方面的市场失灵,导致金融体系动荡。2、金融市场发展滞后对金融自由化存在制约。金融市场的落后是政府过度管制的原因,而过度管制又导致金融市场的更加落后。忽视市场落后,取消政府管制,就会带来市场混乱。金融深化理论主要研究和强调的是后者,忽视前者对放松政府管制,即金融深化过程的制约。超越或滞后金融市场发展的金融自由化都会给金融市场带来混乱和不稳定。3、金融深化使得国际流动资本对开放资本项目国家货币的投机更加容易,使小国经济或落后经济容易出现经常性的波动,它不仅没有起到稳定器的作用,相反任何促使经济增长的努力都被非正常的波动所侵蚀,这些国家为了经济的稳定,不得不采取适当的官职措施或非完全的金融深化措施。4、金融深化理论对于发展中国家很不适应。金融深化理论表面上研究的是发展中国家的金融问题,提出的政策主张应该适用于发展中国家的金融改革,但他们的研究对象是以私有制基础的完善的市场经济,实际上适用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金融深化理论的政策主张和目标对于小国或经济落后国家而言并非是美好的。东南亚金融危机的爆发就是明证。

三、金融约束及其政策取向

进入90年代,信息经济学的成就被广泛应用到各个领域,尤其是应用到政府行为的分析中。但很多经济学家分析了在信息不完全的前提下金融领域的“道德风险”、“逆向选择”等问题,托马斯·赫尔曼、凯文·穆尔多克、约瑟夫·斯蒂格利茨等人于1996年在麦金农和肖的金融深化理论基础上,提出了金融约束论,认为政府对金融部门选择性地干预有助于而不是阻碍了金融深化,提出经济落后、金融程度较低的发展中国家应实行金融约束政策,在一定的前提下(宏观经济稳定,通货膨胀率低并且可以预测的,正的实际利率),通过对存贷款利率加以控制、对市场准入及竞争加以限制以及对资产替代加以限制等措施,来为金融部门和生产部门创造租金,并提高金融体系运行的效率。本人认为它对我国制定金融政策同样具有参考价值。

金融约束是一种选择性政策干预政策,政府金融政策制定的目的是在金融部门和生产部门创造租金机会,刺激金融部门和生产部门的发展,并促进金融深化。金融约束是与金融抑制截然不同的政策。金融约束的前提条件是稳定的宏观环境、较低的通货膨胀率、正的实际利率。最关键的是金融抑制是政府从金融部门攫取租金,而“金融约束的本质是政府通过一系列的金融政策在民间部门创造租金机会,而不是直接向民间部门提供补贴。”

租金创造并不一定要靠利率限制来达到,政府也可以采用金融准入政策、定向信贷和政府直接干预等创造租金,只要政府使银行和企业获得了超过竞争性市场所能得到的收益而政府并不瓜分利益,这就可以说政府为它们创造了租金。通过创造经济租金,使银行和企业股本增加,从而产生激励作用,增加社会利益。

金融约束的政策取向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政府应控制存贷款利率。即将存款利率控制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上(但要保证实际存款利率为正值),减低银行成本,创造增加其“特许权价值”的租金机会,减少银行的道德风险,激励其长期经营。只要存款利率控制适度,则金融约束是有好处的;如果控制力度过大,资源配置将受到扭曲,金融约束将会蜕变为金融抑制。只要干预程度较轻,金融约束就会与经济增长正相关。

2、严格的市场准入限制政策。严格的市场准入政策并不等于禁止一切的进入,而是指新的进入者不能侵占市场先入者的租金机会,如果没有市场准入的限制政策,银行数目的增加将使资金市场竞争加剧,租金下降,激烈的无序金融竞争会造成社会资源浪费,甚至还可以导致银行倒闭,危及金融体系的稳定。为保护这种租金不至于消散,一个重要的保护手段就是限制进入者的进入,以维持一个暂时的垄断性存款市场,对现有存款市场的少数进入者进行专属保护。严格的市场准入政策可提高金融体系的安全性,对整个社会经济具有重要的外部效应。

3、限制资产替代性政策。即限制居民将正式金融部门中的存款化为其他资产,如证券、国外资产、非银行部门存款和实物资产等。金融约束论认为发展中国家证券市场尚不规范,非正式银行部门的制度结构薄弱,存款若从正式银行竞争流向非正式银行部门会减低资金使用效率,也不利于正式银行部门的发展。而资金若由居民部门移向国外,则会减少国内资金的供应,扩大国内资金的缺口,对国内经济尤为不利。

金融约束是发展中国家从金融压抑状态走向金融自由化过程中的一个过渡性政策,它针对发展中国家在经济转轨过程中存在的信息不畅、金融监管不力的状态,发挥政府在市场“失灵”下的作用,因此并不是与金融深化完全对立的政策,相反是金融深化理论的丰富与发展。

四、我国金融体系改革的思考

目前,金融体系的最具有代表性的特征是金融体系的混合性,即政府限制行为与市场行为并存,管制价格与市场价格并存。随着中国经济市场化改革的进程,政府管制逐渐放松,相对独立的货币金融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显著,成为影响中国经济运行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从上面对有关金融理论的初步分析,我们至少可以考虑:

1、确定金融深化是我国金融体系改革的终极目标。

前面分析到,金融深化理论与实际金融有着明显的差异,传统的金融深化理论亦存在其内在缺陷性,但这并不构成金融深化的客观需要,尽管自亚洲金融危机后,亚洲各国及欧美的一部分学者对金融深化产生了怀疑,认为全球金融体系的不完善和各国金融发展的明显差异使得金融深化在实施过程中必然会带来全球性的金融混乱和不和谐。但我们应该认识到:(1)从自由化的进程来看,在政府对贸易和金融的管制放松后,世界经济和各国的经济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总体上保持了经济的增长,金融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加大,表明自由化的收益是大于其所付出的代价。(2)东南亚金融危机重要原因是危机各国不可持续的宏观经济政策和不适当的金融深化措施导致的。实施金融深化的国家常常把放松金融管制等同于放松金融监管或放开不管,过分地追求金融深化是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而忽视了经济可持续增长所必须的协调的金融因素,忽视完全金融深化所必须具备的内在制度刚性要求。比如,要进行利率市场化改革就必须先有或者同步进行金融体系市场化或完善化,这是金融深化论一个很重要的前提。

因而,我们应客观的对待金融深化理论与实践,绝不能因一些发展中国家在推行金融深化进程中发生了金融危机,就认为金融深化与金融危机二者之间有某种必然的因果关系。实践证明,有效、合理的金融深化实践会提高经济发展的绩效,还可以提高一个国家抵御金融风险的能力。一些发展中国家之所以在金融深化的进程中发生了金融危机,其根本原因在于选择了过于激进、超前的金融深化战略。我国在实施金融体制改革时,不能把麦金农和肖的“金融深化”理论,简单的理解为完全取消政府干预的金融自由化,应在放松管制的同时关注市场的落后对放松管制的制约作用,注重金融深化的渐进性、层次性和持续性,“金融深化是伴随着整体经济改革发展的一个渐进过程,金融深化的政策措施应根据经济发展的成熟程度和经济运行的内在逻辑做出合理的时序选择和安排,分阶段和有计划地进行。”在推进金融深化的过程中,要结合本国金融改革的现实条件和制度风险,加强对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的监管,逐步建立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相协调的金融体系。

2、金融约束成为我国金融体系改革的必要手段。

考虑到我国目前金融体系中累积了大量的金融风险,因此在改革进程中,我们应客观的评价和估计金融深化和金融抑制所可能带来的长期性风险,本着市场配置资源的原则,结合我国金融体系的实际情况,在经济转轨时期采取必要的金融管制与金融深化相结合的改革方略是显示可行的。

除了解决政府需不需干预经济和金融活动的问题,我国还需要解决如何把握干预力度,避免信息不对称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的问题。美国经济学家克鲁格曼1997年就曾指出,政府的不当干预才是造成东南亚金融危机的本质原因:在危机中资产价值的猛跌使很多金融中介机构破产,从而暴露出金融机构在金融活动中的破坏作用;而金融中介机构的借贷活动与资产价值之间存在着一种政治经济动力关系,政府对金融中介机构或明或暗提供的债务担保,是造成金融中介机构进行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的根本原因。金融约束论从信息和激励的角度,抓住了解决经济金融问题的两个基本点,一方面政府应创造条件使决策者掌握信息,或让有信息能力的行为人成为决策者;另一方面政府可利用自身掌握和拥有的信息能力,为金融中介机构创造持久有效经营的激励机制。当然政府的职责不是直接提供担保和保护,而是促进金融体系市场约束机制发挥作用,积极促进信息的传播,增加市场上可供信息的公开化,并充分发挥掌握内部信息的金融机构和民间组织的优势,而非越俎代庖,过多干预,避免金融约束政策蜕变为纯粹的金融干预政策,严格的金融约束政策与金融抑制可能只相差须臾。“金融约束应该是一种动态的政策制度,应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向更具竞争性的金融市场这一大方向的迈进而进行调整。它不是自由放任和政府干预之间静态的政策权衡,与此相关的问题是金融市场发展的合理顺序。”

在金融约束政策框架下,政府的作用既不是“亲善市场论”强调的政府只能促进市场建设,不应干预金融经济;也不是“国家推动发展论”所要求的政府为了弥补市场失灵,必须始终强力干预金融经济;而应是“市场增进论”的观点,即政府的职能是促进民间部门的协调功能,发挥政府进行选择性控制的补充,避免产生不利于社会大众的道德危害,使我国在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稳步实现真正的金融深化。

另外,我国进行金融体系改革的过程中,也必须要协调货币金融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目前,我国“经济货币化”趋势有所增强,货币金融对经济的支持强度与日增强,广义货币(M2)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上升到130%左右,都充分说明货币金融在经济中的广度和深度都有质的变化。货币金融在经济中的地位和影响逐步加大。随着我国开放程度的深化,外部的冲击已经开始影响本国货币金融政策的有效性,影响本国经济的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这说明开放经济中,货币金融政策一经济发展有相当强的关联。因此,在充分考虑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的基础上,制定与我国经济发展目标相协调的货币金融政策,避免金融业脱离经济发展的需要而独自繁衍。

参考文献:

[1]爱德华·肖:《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深化》[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

[2]雷蒙德·W·戈德史密斯:《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M],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3]谈儒勇:《金融发展理论与中国金融发展》[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年版;

[4]郑泽华等:《金融抑制、金融自由化与中国的金融改革》[J],《西南金融》,2000年第4期。

[5]王松奇:《金融学》[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0年版。

[6]陈柳钦:《风险之门—我国金融体系改革的启示》[J],《科学决策》,2001年第9期。

上一篇:信贷制度论文范文 下一篇:合作金融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