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管理范文

时间:2023-11-17 02:56:12

城市化管理

城市化管理篇1

第一条为促进城市绿化事业的发展,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美化生活环境,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根据国务院《城市绿化条例》和《山东省城市绿化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市城市规划区内树木花草等城市绿化的种植和养护。

第三条*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是市政府负责城市绿化管理工作的行政主管部门(以下简称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

建设、规划、房管、环保、林业、公安、工商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协同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搞好绿化工作。

第四条城市绿化应当因地制宜,坚持节约用地与美化环境相结合,突出风貌特色,实行统一规划、配套建设、分期实施、各负其责的原则。

第五条鼓励单位和个人投资兴办城市绿化事业。

第六条城市中的单位和年龄男11—60岁、女11—55岁有劳动能力的公民,均应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履行植树造林和绿化城市的义务。

第七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应爱护城市绿地及绿化设施,并有权对损坏绿地和绿化设施的行为进行制止、检举和控告。

第二章城市绿化规划和建设

第八条城市绿化规划,由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城市规划、建设等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共同编制,报市政府批准后,由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实施。

第九条城市绿化规划,应当根据城市特点,充分利用原有地形、地貌、水体、植被等自然条件,坚持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注重净化城市环境,美化市容街景,协调城市色彩,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和绿化水平。

第十条新区开发和旧区改造都应当把绿化建设作为重要内容,市区绿化指标要逐步达到市区面积的30%以上。

城市苗圃、草圃、花圃的建设,应当适应城市绿化发展的需要,逐步实现城市绿化苗木自给。苗圃用地要逐步达到城市建成区面积的2%以上。

城市内的单位和居民,应当利用庭院空地种植花草树木,发展垂直绿化。

第十一条各项建设工程,应当安排一定的绿化用地,其所占建设用地面积的比例为:

(一)新建住宅小区不低于30%;

(二)旧城改造区不低于25%;

(三)大专院校、部队、医院、宾馆、疗养院、休养所、体育场(馆)等大型公共建筑设施不低于35%;

(四)工厂及大型商业、服务业设施不低于20%;

(五)生产有毒有害气体及污染的工厂不低于40%,并按有关规定设立防护林带;

(六)城市主干道不低于25%、次干道不低于15%。

除前款各项规定外,其他建设工程地处市区的不低于25%,地处郊区的不低于30%。

第十二条建设工程绿化用地面积无法达到第十一条规定的标准,须经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和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审核,报市政府批准,并按所缺的绿化用地面积缴纳绿化补偿费,统一用于城市绿化建设。

第十三条各单位和住宅小区现有绿化用地面积低于第十一条规定的标准,尚有空地可以绿化的,应当绿化,不得闲置。

第十四条各项新建、改建、扩建工程的绿化建设费用,应当按1-3%的比例列入建设项目总投资。

第十五条工程建设项目的附属绿化工程设计方案,必须经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进行审查。审查合格后,再到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办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手续。未经审查的,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不得发给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建设单位必须按照批准的设计方案进行施工。设计方案确需改变时,须经原批准机关审批。

第十六条城市绿化工程的设计,应当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体现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城市公共绿地和居住区绿地的建设,应当以植物造景为主,选用适合当地自然条件的树木花草,并适当配置泉、石、雕塑等景物。

第十七条建设工程中的绿化工程应当和主体工程同时规划、同时设计,按批准的设计方案进行建设,完成绿化的时间不得迟于主体工程投入使用后的第二个年度绿化季节;边建设、边交付使用的住宅小区,已使用的楼房周围的绿化,也应当在第二个年度绿化季节完成。

对未完成绿化的,责令限期完成。逾期不完成的,由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组织代为绿化,责任单位承担相关费用。

第三章城市绿化管理

第十八条城市绿化维护管理实行专业管理和群众管理相结合,并按下列规定分工负责:

(一)城市公共绿地、风景林地、行道树及道路绿化带的绿化,由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负责;

(二)公路、河道、铁路两侧的绿化,分别由公路、水利、铁路等部门负责;

(三)单位管界内的防护绿地、自建的公园和单位附属绿地的绿化,由产权单位负责;

(四)住宅小区内绿地的绿化,实行物业管理的,由小区物业管理单位负责;未实行物业管理的,由建设单位负责;

(五)城市苗圃、草圃、花圃等,由其经营单位负责。

第十九条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发挥绿化专业队伍的作用,加强植物病虫害的预测和防治工作,保持树木花草的繁茂生长。

第二十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改变城市绿化规划用地性质或破坏绿化规划用地的地形、地貌、水体和植被。

第二十一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占用城市绿化用地;已经占用的,应当限期归还。

因建设或者其他特殊情况,需要临时占用城市绿化用地的,须经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同意、缴纳绿地占用费后,按照有关规定办理相关审批手续。

第二十二条临时占用绿地的期限不得超过2年。占用期满后,应及时清场退地,恢复原状。

第二十三条城市绿地内禁止下列行为:

(一)拦河截溪、挖坑、采石、取土、设置垃圾堆场;

(二)堆放物料、沙石,停放车辆;

(三)放养家禽、家畜;

(四)攀折花木、采摘花草、践踏草坪;

(五)倾倒废弃物,排放污水;

(六)其他损坏城市绿化及其设施的行为。

第二十四条保护树木所有权者的合法权益。城市树木所有权按下列规定确认:

(一)园林、公路、水利、铁路等部门在规定的用地范围内种植和管理维护的树木,分别归该部门所有;

(二)机关、团体、部队、企事业单位在其用地范围内种植和管理维护的树木,归该单位所有;

(三)住宅小区的树木,归小区全体业主所有;

(四)在单位自管的公房区域内,由单位组织职工种植和管理维护的树木,归房屋产权单位所有;

(五)在私有房屋庭院内由产权所有人自种的树木,归产权所有人所有。

第二十五条城市内所有树木,不分权属,一律禁止滥砍乱伐。确需砍伐或者移植的,必须报经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审批,领取准伐证或者准移证后方可进行。

砍伐或者移植树木,必须同时提出补栽计划或者移植后养护措施,由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监督实施。

第二十六条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定期修剪公共绿地、防护绿地和道路绿化的树木花草。

管线管理单位需修剪树木的,必须向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由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组织修剪,管线管理单位承担修剪费用。

在发生水灾、火灾等紧急情况时,公用事业、通信、供电、水利、铁路、公安交通、消防等部门为抢险救灾和处理事故,需要砍伐或修剪树木的,可先行处理,并于事发3日内向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第二十七条百年以上树龄的树木,稀有、珍贵树木,具有历史价值或重要纪念意义的树木,均属古树名木。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对古树名木实行统一管理,应当建立古树名木的档案和标志,划定保护范围,加强养护管理。在单位管界内或私人庭院内的古树名木,由该单位或居民负责养护。

严禁砍伐或迁移古树名木。因特殊情况需要砍伐或迁移的,必须经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同意后,报市政府批准。

第二十八条在城市绿地和公园门前范围内设照像、饮食、小卖部等服务点,须在指定地点营业,服从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管理。

第二十九条经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树木,其管理单位应及时砍伐更新:

(一)树木发生严重病虫害已无法挽救和自然枯死的;

(二)树木严重倾斜,妨碍交通、通信、供电和人身、建筑物及其它设施安全的;

(三)树龄已达到更新期的。

第三十条禁止下列损坏树木的行为:

(一)剥皮、挖根;

(二)就树搭棚、架设电线;

(三)攀树、折枝、摘果;

(四)在树上刻字、钉钉、拴系牲畜;

(五)距树木1米以内堆放物料,2米以内挖沙取土、挖窑;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有碍树木生存的行为。

第四章罚则

第三十一条违反本办法规定,由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依据国务院《城市绿化条例》、建设部《城市绿化管理办法》、国家工商总局《城乡个体工商户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山东省城市绿化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规章规定以及《*市城市管理相对集中处罚暂行规定》有关内容予以处罚;应当给予治安管理处罚的,由公安机关依法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二条当事人应当在规定的期限履行行政处罚决定。逾期不履行的,由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城市化管理篇2

第一条为加强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整合城市管理资源,规范城市管理行为,提高城市管理效能,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杭州市市区实行城市化管理的地区,均应纳入数字化城市管理范围。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数字化城市管理,是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量化城市管理部件、事件标准,细化管理行为,形成发现、处置和监督城市管理问题的完整闭合系统的方法。

第四条本市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实行资源整合、信息共享、分工合作以及统一标准、统一监督、分级指挥、按责处置的原则。

第五条市人民政府统一领导全市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

市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市数字化城市管理的规划建设、组织实施、指挥协调和监督考核工作。

各区人民政府(含杭州经济开发区管委会、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下同)负责本辖区内数字化城市管理的组织实施工作。

信息化、建设、规划、公安、城管执法、民防、财政等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协同做好数字化城市管理的有关工作。

第六条市数字化城市管理实施机构负责本市数字化城市管理的具体实施工作。其主要职责是:

(一)承担市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管理工作;

(二)负责统一受理、确认城市管理部件、事件等信息,并分类移交;

(三)负责对城市管理部件、事件问题的信息采集和处置情况进行跟踪、监督;

(四)负责对责任主体问题的处置情况进行分析、评价;

(五)负责城建城管问题的群众投诉、举报的受理、协调、跟踪和督办。

第七条由相关市级部门和区人民政府派员组成数字化城市管理协同工作平台(以下简称市协同平台),负责对分类交办的问题,依据城市管理部件、事件标准进行派遣、协调和督办。上城区、下城区、江干区、拱墅区、西湖区人民政府和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设立二级协同指挥机构(以下简称区协同平台),负责本辖区内的派遣、协调和督办工作。

滨江区、余杭区、萧山区人民政府和杭州经济开发区管委会设立的数字化城市管理实施机构,履行辖区范围内数字化城市管理问题的受理派遣、处置核查及协同指挥等职责。

第八条对数字化城市管理中发生的问题负有处置责任的市级有关部门、各区人民政府及所属部门、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设施产权人或管理维护单位,应当按照本办法规定,及时做好处置工作。

数字化城市管理相关单位的信息系统应当与市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信息、技术、业务等方面的对接。

第二章规划和建设

第九条市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市信息化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国家数字化城市管理建设发展要求、全市信息化发展总体规划和城市管理实际,编制本市数字化城市管理规划,并纳入本市信息化建设和城市管理发展规划,经市人民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

各区人民政府和市有关部门应当根据本市数字化城市管理规划,编制本地区、本部门的数字化城市管理实施方案。

第十条市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市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制定有关数字化城市管理部件、事件的范围、分类、立结案、处置期限等标准,向社会公布,并按统一的标准建立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

第十一条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的规划和建设,应当体现整合资源、降低成本、发挥功能、提高效率的原则,并注重加强管理机制建设,改善技术装备,提高城市应急处置能力。

各级人民政府及其相关部门、与城市管理有关的企事业单位,对已建成的信息化系统和网络,应当按照全市统一的规划、技术规范要求实现与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和信息资源共享。

市信息化行政主管部门对实施数字化城市管理的各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的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交换共享实施监督管理。

第十二条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主要包括:数字化城市管理业务信息系统;数字化城市管理地理信息系统;数字化城市管理部件、事件及地下管网数据库;数字化城市管理评价系统;数字化城市管理协同工作网络系统;数字化城市管理与相关信息系统的交互平台;城市管理热线投诉受理平台等。

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应当按照数字化城市管理规划的要求和电子政务建设的有关规定,及时建成投入使用,并逐步扩大范围、更新功能。

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应当符合信息化法律法规和相关规范、标准要求,并按规定经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第十三条本市在上城区、下城区、江干区、拱墅区、西湖区和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范围内建立统一的市级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平台,实施统一的信息采集、受理、派遣和核查工作。

滨江区、萧山区、余杭区和杭州经济开发区可建立区域性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平台,独立实施信息采集、受理、派遣和核查等工作,但应当与市级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平台实现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并统一纳入市级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平台的分析、评价范围。

第三章信息采集

第十四条本办法所称信息采集,是指按划定的网格区域,根据数字化城市管理部件、事件标准,通过日常巡查或其他方法发现城市管理中的部件、事件问题,并将信息传输到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平台。

第十五条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门可委托专业单位(以下简称信息采集单位)组织专门人员(以下简称信息采集员)实时发现问题、采集信息。

信息采集单位的确定,应当符合政府采购的有关规定。

第十六条信息采集单位采集信息,应当严格按照数字化城市管理部件、事件标准及信息采集规范要求,及时将采集到的信息传输至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平台,减少漏报,不得虚报、瞒报、假报。

对轻微的事件,可由信息采集员现场处理。

信息采集员经培训合格后,方可从事信息采集工作。

第十七条信息采集员采集信息时,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予以配合、支持,不得采取威胁、恐吓等方式阻扰信息采集,不得侮辱信息采集员。发生上述违法行为的,公安机关在接到报告后应当及时赶赴现场处理,制止违法行为。

第十八条信息采集单位采集的信息,对照城市管理部件、事件标准,经受理、核查后,可作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的依据之一。

第十九条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设立并公布公众投诉电话、网上投诉地址等,及时受理有关单位和个人对城市管理中存在问题的举报、投诉,并纳入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

有关单位、个人的举报、投诉经查实的,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门可给予奖励。

第四章受理派遣和处置核查

第二十条市数字化城市管理实施机构依据本办法和城市管理部件、事件标准,对采集的信息进行确认,符合条件的应当移交协同平台派遣。

第二十一条协同平台对市数字化城市管理实施机构移交的信息,应当根据城市管理部件、事件标准,直接向对应的责任单位派遣。

第二十二条责任单位在接到协同平台处置派遣信息后,应当组织相应人员按规定时限进行处置,并将处置结果反馈至协同平台。

第二十三条市数字化城市管理实施机构应当根据协同平台督办反馈情况,指令信息采集单位组织人员及时核查。经核查通过的,予以结案;经核查未通过的,市数字化城市管理实施机构应当再次交协同平台派遣。

第二十四条对城市管理部件、事件责任不清的,由所在区人民政府进行协调,明确相应的处置责任主体。对跨区域、属于市级相关部门责任以及经所在区人民政府协调后确实无法处理的问题,可由市协同平台牵头组织协调。

对经协调达成一致意见的,相关部门和单位必须严格执行。

第二十五条经协调仍无法确定处置责任主体的,可由所在区人民政府组织有关单位实施代整改;专业性强的处置问题,可由城市管理主管部门指定专业单位实施代整改。

第二十六条滨江区、萧山区、余杭区和杭州经济开发区数字化城市管理实施机构在履行辖区范围内数字化城市管理的受理派遣、处置核查及协同指挥职能时,应当按照本章规定的程序进行。

第五章监督和考核

第二十七条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门对市民举报、投诉的相关问题,应当及时将处置结果告知举报人、投诉人。

第二十八条数字化城市管理实施机构应当按照城市管理部件、事件分类及处置期限的规定,对责任单位问题处置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价,并由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门按规定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监督。

各责任单位问题处置情况的分析、评价结果应当纳入各类责任考核范围,包括:

(一)市人民政府对各区人民政府、市级各部门(单位)的考核;

(二)区人民政府对乡镇、街道以及区各有关部门(单位)的考核;

(三)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单位)对所属单位的考核。

第二十九条在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中,相关责任人对交办的问题推诿、扯皮、拖延处置或因处置不当造成后果的,应当按有关规定进行问责。

第六章法律责任

第三十条数字化城市管理中发现的问题涉及违反有关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应当移交有关行政执法机关调查处理。

第三十一条信息采集单位未按合同约定采集信息的,由委托单位按合同约定处理。对违反规定的信息采集员,信息采集单位应当停止其信息采集活动。

第三十二条威胁、恐吓、侮辱信息采集员,或抢夺、盗窃、毁损采集员的信息采集器,或采取暴力手段致使信息采集员的人身受到伤害、违反治安管理规定的,由公安机关依法予以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当事人的刑事责任。

第七章附则

第三十三条本办法中下列用语的含义:

(一)数字化城市管理部件(含地下管网),是指城市中具有明确产权人或管理维护单位的市政公用、道路交通、市容环卫、园林绿化、房屋土地等纳入数字化城市管理的相关设施。

(二)数字化城市管理事件(含公用事业服务事项),是指人为或自然因素导致城市管理部件发生改变或者破坏而引起的城市管理现象。

第三十四条市区实行城市化管理地区以外的其他区域的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可参照本办法执行。

各县(市)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可参照本办法执行。

城市化管理篇3

城市精细化管理细则一随着管理区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镇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与此同时,城镇规划、建设、管理、服务等方面的总体水平还较低,跟不上发展形势的需要,重建设、轻管理、规范少的问题比较突出。为切实提高城镇管理水平,改善人居环境,充分发挥市政设施的应有功能,根据盟行署《关于进一步加强全盟城镇精细化管理工作的意见》(锡署发〔20XX〕67号)精神,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城乡规划法》为纲领,认真贯彻落实盟行署《关于进一步加强全盟城镇精细化管理工作的意见》,严格执行《巴音胡硕镇城市总体规划(20XX-20xx)》,充分发挥各职能部门的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加强城市建设,创新管理手段,建立起分工明确、责任到位、监管有力、科学规范的城镇管理长效机制,不断提高居民生活环境质量和水平,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二、基本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合理规划,突出时代、地域和民族特色的原则;坚持整合城镇管理资源,优化城镇管理流程,逐步推行城市管理数字化的原则;坚持创新城镇管理理念和手段,实行人性化管理和亲情化服务的原则;坚持群众参与,加强公众监督,公开办事内容、程序、制度,真正解决群众关心和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保护群众的合法权益,主动接受民主监督和民主评议的原则;坚持有效的开展城镇居民卫生意识教育、环境意识教育和文明意识教育,提高广大居民整体素质的原则。

三、主要措施

(一)要根据《锡盟城镇精细化管理标准》的范围,围绕规划建设、市容环境、公用行业、市政设施、园林规划、公共交通、居民小区、建筑工地、行政执法等管理内容,科学划分工作流程、岗位责任,形成管理区精细化管理体系。

(二)整合资源,理顺体制。以发挥市政投资最大效益为目标,统筹实施市政规划,统筹项目审查,统筹安排施工;建立完善市政、社区、街道城镇管理联席会议制度,强化城镇管理相关部门之间、条块之间的配合。各相关单位要高度重视城镇精细化管理工作,切实把这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全面落实领导和部门责任制,各司其职、部门联动和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管理格局。

(三)实施岗位培训,强化责任意识。要通过实施全员精细化管理岗位培训,使每位参与管理的干部职工都能深入细致的学习、了解和熟练的掌握各自的岗位职责、工作流程以及相关的规章制度,增强干部职工的自我约束能力,强化规范意识、自觉意识和执行能力、团队的整体管理能力。

(四)完善监督管理考评机制,实行以奖代拨的奖励机制。在完善城镇精细化管理评价体系和城镇管理精细化目标考评制度的基础上,建立城镇管理以奖代拨专项资金。将城镇规划管理、城镇精品工程建设、城镇街巷综合整治、城镇周边区域治理和城镇精细化管理等五个方面的内容列为年度城镇管理的重点考评内容。考评实行分项考核,通过科学评价,按等级实施以奖代拨,充分调动各方面参与城镇管理的积极性。

(五)健全机制,强化监管,加强宣传。要建立健全精细化管理的各项机制,完善检查考评的各项措施、制度及监督机制,并向社会公布,利用电视、网络、宣传单等多种形式进行广泛的宣传,使精细化管理的各项制度、规范、考评内容家喻户晓,争取社会各界及全体民众的理解和支持,形成人人关注、全民参与的社会氛围。

四、组织保障

城市精细化管理细则二为完善城市功能、优化城市环境,打造宜居城市,实现居民安居乐业、环境整洁优美、社会和谐稳定,推动临城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现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建设环境优美、设施完善、宜居宜业的繁荣、文明、和谐新临城为目标,按照宏观标准简单、微观管理精细理念,启动为期三年的城市精细化管理工程,构建大城管格局,理顺体制,着力做好占道经营、广告牌匾、环境卫生、街道交通秩序等整治工作,精雕细刻,精益求精。

二、主要工作

(一)构建大城管格局,实现管理体制上的突破

在积极推进城市管理三级网络建设的基础上,积极构建大城管格局,实现管理体制上的突破,解决部门之间交叉管理、职责不清、标准不一等严重影响我县城市管理执法方面的问题,为全面推进精细化管理工程奠定坚实的组织基础。成立由县政府主管领导任组长,建设局、工商局、公安局、交警大队、交通局、环保局、财政局等单位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临城县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领导小组,定期研究协调城市管理工作。领导小组下设临城县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以下简称城管局)具体负责日常管理工作,综合行使城市管理执法职能和环境卫生、市政、市容、绿化、规划管理以及流动商贩、露天经营、城市交通、客运秩序和其他方面的城市管理职能,达到城市管理高效、快捷、综合执法的目的。

(二)增加环卫基础设施

在新建道路、小区等处建设垃圾转运站及公厕。同时,结合我县道路实际情况,购买必要的机械清扫车、垃圾清运车。

(三)加强县城功能分区规划、建设、管理力度,实行一证管多证模式

按照县城总体规划,合理布局,将县城划分为若干个功能分区,实施城区精细化管理。一是加大专业市场规划、建设力度。结合县城建设和城中村改造,加快各功能分区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抓好停车场、水果专业市场、蔬菜专业市场、小吃(烧烤)市场、汽修建材市场等市场体系建设,为经营者提供合适场所。二是疏堵结合,治理占道经营。结合市场建设,逐步取缔街道占道经营摊点。三是加强源头治理。城区内的一切经营活动,必须符合县城功能分区规划。在经营业主申请办理营业手续时,经建设局(城管局)审核同意后,方可到其他部门办理有关证照,以免造成管理上的混乱。

(四)明确重点,落实责任,实现城市精细化管理的突破

1、建设局(城管局)负责制定《临城县市容市貌及环境卫生精细化管理实施细则》、《门前三包管理办法》,重点治理占道经营、户外广告、墙体外立面包装、垃圾清扫、清运、公用设施维护及绿化亮化等工作。

2、公安局负责制定《临城县城市养犬管理规定》,加强对城区内养犬、户外遛犬的管理,并负责做好对狂犬、流浪犬的捕杀工作。

3、公安局交警大队负责制定《临城县县城交通秩序精细化管理实施细则》,清理整顿城市各主要街道、交通路口、出入县城的出租车、机动三轮车和各种车辆乱停乱放、阻碍交通现象。禁止大型运输车辆、未苫盖的运输车辆穿越城区。

4、环保局负责制定《临城县县城环境、噪声精细化管理实施细则》,对县城企业污染、烧烤污染、噪声污染等进行治理。

5、工商局负责制定《县城农贸市场精细化管理实施细则》,对县城农贸市场卫生、摊位、设施及市场周边环境卫生进行治理。

6、交通局负责制定《县城客运车辆、占道修车等精细化管理实施细则》,对县城客运车辆乱停乱放、随意上下车、占道修车等进行治理,并负责对穿越城区等级道路的维护管理。

以上各部门研究制定《实施细则》后报临城县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领导小组监督落实。

三、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临城县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领导小组负责整个活动的组织、协调和指导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建设局(城管局),具体负责活动的协调和落实。

(二)强化督导检查。建立健全检查考核机制,领导小组将对各单位整治活动进展情况不定期督导检查,及时通报活动的进展情况,研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各部门要认真落实工作责任,每月底前向领导小组办公室上报整治活动进展情况。

(三)加大宣传力度。各单位要充分运用各种舆论工具,结合深入开展三年大变样活动,广泛宣传。建设局(城管局)负责开通12319便民服务热线。文明办、爱卫办及各部门都要开展群众文明素质提升教育活动,在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和环境卫生意识等方面做好文章,通过群众素质的提高来改善城市环境。

(四)积极探索长效管理机制。在精细化管理过程中,各单位要不断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积累和完善城市管理的经验,探索新的管理措施。从细节入手,疏堵结合,变被动为主动,把环境整治纳入制度化、规范化、精细化管理的长效管理轨道,逐步形成政府主导、部门主抓、社会参与的大城管工作体系,全面提升城市整体形象。

城市精细化管理细则三为贯彻落实县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按照县委提出的城市精细化管理的要求,结合县城实际,制定如下实施办法。

一、目的意义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县城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但城市管理水平和运行效率如何与时俱进,成为一个重要课题。通过精细化管理内在的系统性、网络性、程序性和透明性等来推进城市管理资源优化整合,管理流程科学再造,管理主体多元参与,成为提高城市管理水平的有效手段。城市精细化管理能够以信息为先导来整合、引导和分配城市管理资源;能够使城市管理从定性变为定量,静态变为动态,单一变为综合,滞后变为实时;能够促进城市管理手段、管理模式的创新和政府的职能转变,提高城市的运行效率,实现精细管理、严格执法、立体监督、提升形象的管理目标。

二、工作原则

(一)科学发展,精细规划的原则。城市建设必须坚持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共融、科学发展。因此,城市管理工作要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尊重客观规律。要按照xx规划和金堂县城市总体规划,对区域定位、道路辐射、城市设施等方面进行精细规划,尤其要对与市民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细微之处进行设计,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最大限度地方便市民的衣、食、住、行、购、娱。同时,要突出我县地域特色,从街道景观、市政设施、雕塑小品、广场绿地、步行街、休闲场所、文化设施等方面凸显金堂历史、水文化等特色,形成金堂独有的城市风格。

(二)整合资源,综合管理的原则。树立大城管意识,探索实施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凝聚管理合力,降低管理成本。城市管理各职能部门要树立大局观念,强化目标管理,明确职责分工,把搞好城市管理作为共同目标,做到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充分调动全社会力量,形成创建合力,共同参与城市管理。

(三)依法行政,注重实效的原则。在执法过程中,完善执法程序,提高执法水平,注重以人为本、情法相融、疏堵并举。法律有明确规定的,要严格落实,做到不留死角,不留余地;违规情况较轻的,要规范劝导,做到以理服人,以情动人。对明显违法者,要严厉查处,注重效果;对屡教不改者,要从严入手,从重处罚;对打擦边球的,要坚持原则、耐心说服。

三、实施范围

(一)地域范围

实施城市精细化管理的地域范围为整个县城建成区域。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办法,先重点区域,后次要区域。重点区域 20XX年1月1日前实施运行,次要区域20XX年7月1日前实施运行。

(二)对象范围

纳入城市精细化管理对象的范围,以《县城城市精细化管理标准》中确定的四大类(市容市貌类、公用设施类、环境卫生类、园林绿化类)为主。

四、制定标准

要根据自身实际,从市容市貌、环境卫生、市政设施、园林绿化、居民小区等方面入手,科学制定精细化管理考核标准,并认真加以落实。

(一)体现精细标准。要从城市的功能设定、区域规划、设施管理等各个层面入手,全面进行精细化管理。无论是一个小区还是一栋楼房,无论是一条道路还是一盏路灯,无论是一片绿地还是一处管网,无论是一条斑马线还是一个禁行标志,均需本着规范、服务、便民的原则,从点滴入手,精心设计、务求科学、认真实施。

(二)体现运转快速。要特别注重处理问题的时限,建立反应迅速、行动及时的工作机制。比如,路面发生破损影响交通时的修补时限;沉陷扭曲的路沿石、台阶坡道、破损的人行道板的修复时限;接受市民诉求的受理时限和办结时限;如发生井盖缺失、破损,首先进行安全警示,然后于多少工作日内补装、更换;雨水箅子如出现缺失、破损,必须于多少工作日内补装、更换等。

(三)严格考核评比。要严格奖惩,实行月考核、季奖惩、年表彰制度;同时加强督促检查,以促进精细化管理工作的落实。对在精细化管理的过程中有突出表现、成效显著、反映良好的,大力宣传表扬;对工作敷衍塞责、落实不力、缺乏责任心的,严格进行处罚,从而形成一套切实可行的奖惩机制。

五、组织实施

(一)依照标准,制定细则。依照城市管理标准,制定完善精细化管理实施细则,努力实现粗放管理向精细管理转变。

(二)打造样板,试点先行。采取打造样板、组织试点、积累经验、逐步推行的办法,以县城为样板,以十里大道、滨江路、中心广场等重点区域为城市精细化管理的试点,严格标准,细化责任,推行城市精细化管理。根据试点情况,总结经验,探索研究城市精细化管理的规律,最后全面推广。

(三)建立机制,明确责任。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暗访通报制、有奖举报制、阳光公示制。明确管理任务的责任单位、责任人、完成时限;严格落实城市精细化管理的责任,将管理责任具体化、明确化,使权利层层有、任务个个担、责任人人负,做到人人都管理、处处有管理、事事见管理, 保证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六、监督机制

制定了科学完善的标准,就必须要有严密的机制来保障落实。因此,要建立政府督导、部门督查、舆论监督、社会投诉的立体监督机制。

(一)政府督导。将城市综合管理工作纳入县级相关部门、各乡镇年度目标管理,加强县级城市管理相关部门和各乡镇城市综合管理工作的统筹协调、检查指导,坚持乡镇城市管理检查评比制度,加大城市综合管理工作目标的督查、考核和验收。

(二)部门督查。加强城市管理日常工作的监督检查,有效保障和监督局属单位及其执法人员依法履行职责、行使职权和遵守纪律,防止和纠正不文明执法、不履行法定职责等行为。

(三)舆论监督。利用金堂电视台、金堂信息等新闻媒体,以正面宣传、反面曝光为主要手段,加强对破坏城市环境卫生、市政设施、园林绿化等违规违章行为的舆论监督力度,有效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四)社会投诉。采取设立投诉电话、投诉信箱等方式,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及时发现、处理城市管理过程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实行诉求办结回复制,畅通信息渠道,从而达到市民认同,提升城管形象的目的。

七、宣传教育

面对城市发展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必须不断拓宽城市管理工作渠道,大力加强宣传,整合社会力量,形成强劲合力,通过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不断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一)管好执法队伍。加强对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的指导,引导下属单位和执法队员相互交流,队员间、单位间开展竞赛,不断强化每个单位、每名队员的精细化管理意识,提高执法水平。

(二)提高市民素质。采取多种形式,以家庭、社区、单位、团体、学校为基本阵地,广泛开展宣传教育,着力抓好广大市民讲文明、讲卫生、守法规、树新风、爱家乡的宣传教育,培养广大市民的文明意识、法规意识,提高市民素质。

城市化管理篇4

河北省城市绿化管理条例全文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促进城市绿化事业发展,改善生态环境,建设优美、清洁、文明的现代化城市,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适用于城市规划区内种植和养护树木、花草等城市绿化的规划、建设、保护和管理。

第三条 省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主管全省的城市绿化工作。

城市人民政府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城市绿化工作。

法律、法规规定由林业、交通等行政主管部门管理的绿化工作,按其规定执行。

第四条 城市人民政府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的主要职责是:

(一)贯彻实施城市绿化法律、法规;

(二)参与编制城市绿化规划,负责制订年度绿化计划;

(三)指导、督促和检查城市绿化工作;

(四)负责对城市绿化设计、施工单位的资质审核和申报工作;

(五)依法查处违反城市绿化法律、法规的行为。

第五条 城市人民政府应当把城市绿化作为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并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其常务委员会报告绿化工作。

城市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城市绿化建设及其科学研究,多渠道筹措资金,推广先进科学技术,提高城市的绿化覆盖率、绿地率、人均公共绿地标准和绿化艺术水平。

第六条 城市的单位和个人应当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履行植树或者其他绿化义务,实行绿化责任制。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对违反本条例的行为制止、检举和控告。

第七条 城市人民政府应当鼓励单位和个人种植花草树木,对在城市绿化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

第二章 规划和建设

第八条 城市绿化规划由城市人民政府组织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和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编制,并纳入城市总体规划。

城市绿化规划由城市人民政府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实施。

第九条 城市绿化规划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绿化指标,科学地安排城市绿化用地面积。城市绿化规划确定的绿化用地,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变更。因特殊情况确需变更的,必须报原审批机关批准。

第十条 城市绿化规划应当根据本城市的特点,利用原有地形、地貌、水体、植被和历史文化遗迹等自然、人文条件,以方便群众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为原则,合理设置公共绿地、居住区绿地、防护绿地、生产绿地和风景林地等。

第十一条 各类开发区和城市新建、改建、扩建工程建设项目以及城市新建主干道,必须按照标准安排绿化用地,其绿化用地面积所占建设用地面积的比例为:

(一)新建区不低于百分之三十,旧城改造区不低于百分之二十五,其中居住小区还应当按居住人口人均一平方米以上标准建设公共绿地;

(二)新建区的主干道不低于百分之二十,次干道不低于百分之十五;旧城改造区扩建的主干道不低于百分之十五,次干道不低于百分之十;

(三)城市园林绿化苗圃、花圃、草圃、盆景基地等生产绿地的建设,应当适应本城市绿化建设的需要,其用地面积不得低于城市建成区面积的百分之二;

(四)新建医院、疗养院、学校不低于百分之三十五;

(五)新建有大气污染的建设项目不低于百分之三十,并应按有关规定营建卫生防护林带;

(六)公园不低于陆地面积的百分之七十。

第十二条 城市的单位和居住区、居住小区现有绿化用地低于本条例第十一条规定的标准,尚有空地可以绿化的,应当自接到城市人民政府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通知之日起两年内进行绿化。

第十三条 城市人民政府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对设计达不到本条例第十一条规定绿化标准的工程建设项目,不予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第十四条 工程建设项目绿化用地面积因特定条件限制达不到本条例第十一条规定标准的,经城市人民政府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并报城市人民政府批准,由城市人民政府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征收缺少的绿化用地面积补偿费,按照城市规划统一进行绿化建设。

本条规定的绿化用地补偿费标准和收取办法,由省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会同财政、物价部门制定。

第十五条 城市绿化工程的设计必须委托持有相应资格证书的设计单位承担。

城市的绿化工程设计方案,报城市人民政府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城市工程建设项目的附属绿化工程设计方案,必须经城市人民政府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同意后方可施工。

第十六条 城市绿化建设应当按照有关规定,以植物造景为主,实行乔木和灌木、常绿树和落叶树、树木和花草、平面绿化和垂直绿化相结合;园林建筑小品及其他设施应当点缀适度,配置合理。

第十七条 城市的单位应当依照城市绿化规划和本条例的规定,负责本单位管界内防护绿地的绿化建设。

城市道路应当按照绿化规划种植绿化隔离带和行道树。

第十八条 城市工程建设项目竣工后,施工单位必须拆除绿化用地范围内的临时设施,并清理场地。

第十九条 城市绿化工程的施工,必须委托持有相应资质证书的单位承担。绿化工程竣工后,应当报城市人民政府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验收合格,方可交付使用。

第二十条 城市新建、扩建、改建工程建设项目和开发住宅区的工程建设项目的基本建设投资,应当包括配套的绿化建设投资。

绿化工程应当与主体工程统一规划、统一设计。

第二十一条 城市工程建设项目的附属绿化工程,应当由建设单位在工程建设项目主体工程投入使用后的第二个绿化季节内完成。

第三章 权属、保护和管理

第二十二条 城市树木所有权按下列规定确认:

(一)园林、公路、水利、铁路部门在规定的用地范围内种植和管理维护的树木,分别归该部门所有;

(二)国家机关、社会团体、部队、企业、事业单位在其法定用地范围内种植和管理的树木,分别归该单位所有;

(三)房屋管理部门或者街道办事机构在其居住区种植和管理的树木,归房屋管理部门或者街道办事机构所有;

(四)单位在自管的公房区域内种植和管理的树木,归房屋产权单位所有;

(五)城市居民在自有房屋的庭院内种植的树木,归个人所有。

第二十三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占用城市绿化用地。因建设或者其他特殊需要临时占用城市绿化用地的,必须经城市人民政府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同意,按照有关规定办理临时用地手续,并向城市人民政府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缴纳临时占用费。具体缴纳标准和收取办法,由省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会同财政、物价部门制定。

禁止占用城市公园、游园、大型广场绿地和苗圃,因特殊需要临时占用的,必须报省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第二十四条 禁止下列破坏城市绿化的行为:

(一)依树搭建屋棚或者围圈树木;

(二)在绿地内堆放物体或者倾倒污水、废弃物;

(三)在绿地内挖坑、取土;

(四)钉、刻、划、攀折树木或者损坏花草;

(五)擅自修剪树木;

(六)其他损坏城市绿化及设施的行为。

第二十五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砍伐或者移植城市树木。因进行建设或者其他活动确实需要砍伐或者移植城市树木的,必须报城市人民政府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第二十六条 单位和个人申请砍伐或者移植城市树木的,必须提出补栽计划或者其他补救措施。

砍伐城市树木的,必须向城市人民政府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申请领取砍伐证。

第二十七条 禁止在城市的公共绿地内开设商业、服务摊点。

第二十八条 城市的绿地管理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定期维护绿化设施,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保持树木花草繁茂和绿化设施完好。

第二十九条 进行各种管线建设,应当避免穿越城市绿地;确需穿越时,必须报经城市人民政府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批准,并由建设单位负责恢复原貌或者给予补偿。

第三十条 城市树木影响架空线路安全使用需要修剪时,必须报经城市人民政府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并由城市人民政府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组织修剪,管线管理单位支付修剪树木所需费用。

在已经建成的架空电力线路保护区种植树木的,树木和导线之间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安全距离的要求。影响市容市貌和城市绿化的线路应当根据不同情况逐步改造。

当发生严重自然灾害或突发性重大事故时,有关部门为抢险救灾和处理事故需要砍伐树木的,可以先行处理,并及时向当地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第三十一条 城市人民政府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对城市古树名木应当统一登记、编号和造册,建立档案,设立价值说明及保护标志,划定保护范围,加强养护管理。

单位管界内或者居民庭院内的古树名木,由单位或者居民负责养护,城市人民政府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监督和技术指导。

严禁砍伐或者迁移古树名木。因特殊情况需要迁移古树名木的,必须经城市人民政府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同意,报同级或者上级城市人民政府批准。

第三十二条 城市人民政府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征收的绿化用地补偿费、临时占用费必须列入城市绿化专项资金,专款专用,并接受财政部门监督,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截留或者挪作他用。

第三十三条 城市的单位和个人提出砍伐、移植或者修剪城市树木的申请时,城市人民政府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接到申请书之日起十五日内予以答复。

第四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四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二条规定的,由城市人民政府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其限期完成绿化任务,并处每平方米二十元至三十元的罚款。

第三十五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四条第一款规定,拒不缴纳绿化用地补偿费的,由城市人民政府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其限期补缴绿化用地补偿费,并处应缴纳绿化用地补偿费百分之三至百分之五的罚款。

第三十六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五条、第十九条规定的,由城市人民政府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其限期改正,并处该工程设计费或工程承包价款总额百分之五至百分之十的罚款。

第三十七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八条规定的,由城市人民政府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其限期改正,并处所占绿化用地面积每平方米五元至十元的罚款。

第三十八条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一条规定的,由城市人民政府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其限期完成,并处未完成绿化建设面积应投资额两倍的罚款。

第三十九条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三条规定,擅自占用城市绿化用地的,由城市人民政府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其限期退还、恢复原状,并处每平方米一百元至二百元的罚款;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第四十条 有本条例第二十四条所列行为之一的,由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授权的单位责令改正,并处一千元以下的罚款;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第四十一条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五条、第二十六条规定,擅自砍伐城市树木的,由城市人民政府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其按砍伐树木株数的三倍补种,并处砍伐树木价值五至十倍的罚款;擅自移植树木的,处移植树木价值三至五倍的罚款。

第四十二条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七条规定的,由城市人民政府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授权的单位责令其限期迁出,并处占地面积每日每平方米五元至十元的罚款;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第四十三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损伤、擅自迁移、砍伐或者因管理不当等原因致古树名木死亡的,由城市人民政府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或者人民政府授权的部门处一千元至一万元的罚款。

因城市绿化主管部门的过错,造成古树名木损伤、死亡的,对直接责任人员或者单位负责人,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四条 当事人缴纳罚款时,城市人民政府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授权的单位应当出具财政部门统一印制的罚款收据。

罚款全额上交同级财政,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截留、分成。

第四十五条 城市人民政府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和城市绿地管理单位的工作人员,应当依法行使职权。对玩忽职守、滥用职权、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情节轻微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机关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六条 当事人对依照本条例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的规定,申请复议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诉。当事人逾期不申请复议、不起诉、又不履行处罚决定的,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机关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五章 附则

第四十七条 本条例所称城市是指国家按行政建制设立的市、镇。

城市绿地包括:

(一)公共绿地:指公园、小游园及街道和广场的绿地;

(二)居住区绿地:指居民住宅区内除居住区公园和行道树外的绿地;

(三)单位附属绿地:指单位管界内的环境绿地;

(四)防护绿地:指用于隔离、卫生和安全目的的林带及绿地;

(五)生产绿地:指为城市绿化提供苗木、花草、种子的苗圃、花圃和草圃等;

(六)风景林地:指城市依托自然地貌,美化和改善环境的林地。

第四十八条 本条例自1995年9月1日起施行。

城市绿化的基本内容在城市中植树造林、种草种花,把一定的地面(空间)覆盖或者是装点起来,这就是城市绿化。

城市绿化是栽种植物以改善城市环境的活动。 城市绿化作为城市生态系统中的还原组织

城市生态系统具有受到外来干扰和破坏而恢复原状的能力,就是通常所说的城市生态系统的还原功能。城市生态系统具有还原功能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城市中绿化生态环境的作用。对城市绿化生态环境的研究就是要充分利用城市绿化生态环境使城市生态系统具有还原功能,能够改善城市居民生活环境质量这一重要性质。

20xx年中国国土绿化状况公报

20xx年,各级绿化部门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唱响以人为本,共建绿色家园的主旋律,大力提高全社会的植绿、爱绿、护绿、兴绿意识,着力推进全社会办林业、全民搞绿化,着力推进重点生态工程建设,着力推进城乡绿化一体化,加强绿色通道建设,加强古树名木的保护管理,国土绿化事业取得了新的成就,为推动我国生态建设进入又快又好的发展时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造林绿化快速发展。全国全年共完成造林面积379.65万公顷,新封山育林256.96万公顷,造林合格率、保存率保持较高水平,封山育林和灌木造林比重进一步加大,林业碳汇、林木生物质能源、森林健康等工作相继展开,林种结构得到优化,林分质量明显提高,新造林的非公有制比重超过47.5%。

林业重点生态工程成效显著。天然林保护工程公益林建设117.69万公顷,工程区9533万公顷森林得到了有效管护。工程实施以来,工程区森林面积净增800多万公顷,森林蓄积净增4.6亿立方米,占全国森林蓄积增长量的43%以上;66.5万富余职工通过各种途径得到了妥善的分流安置;工程区生态状况明显改善,生物多样性明显增加。

三北及长江流域等重点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全年共完成营造林任务54.44万公顷,特别是着力加强了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十五期间,三北及长江流域等重点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已累计完成近600万公顷的建设任务。据监测,工程区20%的沙化土地得到有效治理,40%的水土流失面积得到有效控制,65%的农田实现了林网化。

退耕还林工程(含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中的退耕部分)全年完成退耕地造林84.59万公顷,宜林荒山荒地造林132.85万公顷,新封山育林110.68万公顷,同时,后续产业发展得到加强。工程实施以来,全国累计完成退耕还林面积2087万公顷,其中退耕地造林868万公顷,宜林荒山荒地造林1084万公顷,新封山育林135万公顷,3000多万农户1.2亿农民直接受益。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全年共完成各项治理任务98.04万公顷,其中林业建设任务68.39万公顷,完成草地治理任务19.96万公顷,完成小流域治理9.69万公顷,实施生态移民7889户。工程实施以来,累计完成各项治理任务1073万公顷(含禁牧566万公顷),其中完成林业建设任务367.12万公顷。与20xx年相比,工程区林草植被盖度平均提高了三成,风沙天气与20xx年相比平均减少了17天,北京城区可吸入颗粒物达标天数增加了35%。

城市化管理篇5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县城规划区(以下简称城区)内绿化的规划、建设、保护和管理。

第三条本县城区内的单位和有劳动能力的公民,应当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履行植树或者其它绿化义务。

第四条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主管城区绿化工作。在城区内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由林业等行政主管部门管理的绿化工作,依照有关法律、法规执行。

第二章规划和建设

第五条城区园林绿化规划应纳入城镇总体规划。编制绿化规划,应当从实际出发,合理布局,使城市绿化与城市建设、环境治理相结合。

第六条城区绿化的用地面积,应占城区建设用地面积一定比率:

(一)城区新建居住区绿化用地,应不低于用地总面积的30%,老城区改建单位的绿化用地,应不低于用地总面积的20%;

(二)绿化带面积占道路总用地面积,城区主干道不低于20%,次干道不低于15%;

(三)单位附属绿地面积占单位总用地面积不低于30%;

(四)城区生产绿地面积占建成区用地总面积不低于2%;

(五)公共绿地中绿化用地所占比率,应参照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七条县人民政府根据需要,从城市维护建设费、城市土地使用权出让金等费用中,分别安排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城区公共绿地、防护绿地、生产绿地和风景林地的建设。新建、扩建、改建的居住区绿地和单位附属绿地的绿化建设,由建设单位负责建设。

居住区绿地、单位附属绿地的绿化建设应当接受县城市绿化管理部门的监督和指导。

第八条城区新建、扩建、改建工程项目,需要绿化的,其基本建设投资中应当包括配套的绿化建设投资,并统一安排绿化工程施工,在不迟于主体工程建成后的第一个绿化季节完成绿化任务。逾期未完成,建设单位应当将配套的绿化投资交县城市绿化管理部门安排绿化施工,并按绿地面积一次性向县城市绿化管理部门缴纳绿化延误费。绿化延误费用于城市的公共绿化,其管理办法,按省人民政府的《*省预算外资金管理办法》的规定执行。

第九条城区建设工程项目,需要绿化的,在审核用地面积时,县城市绿化管理部门应参加审核绿化用地面积。因特殊原因无法达到本办法第六条规定绿化面积标准的,由县城市绿化管理部门按所缺面积绿化的造价收取绿化补偿费,用于异地绿化。未缴纳绿化补偿费的,规划部门不予签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老城区的单项建设项目,无法安排绿化用地的,可由建设单位提出申请,经县城市绿化管理部门审查批准后,按前款规定减半缴纳绿化补偿费。

绿化补偿费的收取标准及管理、使用办法,按省物价、财政和建设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条城区绿化工程施工,应当委托持有相应资格证书的单位承担,施工单位的资格审查,由县城市绿化管理部门按照省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章保护和管理

第十一条城区的公共绿化、防护林地、风景林地、行道树及干道绿化带的绿化,由县城市绿化管理部门负责管理;单位附属绿地和单位管界内的防护绿地的绿化,由单位负责管理;居住区绿地的绿化,由相关社区负责管理;生产绿地由其经营单位负责管理。

第十二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改变城区绿化规划用地性质,或者破坏绿化规划用地的地形、地貌、水体和植被。

第十三条严格控制临时占用城区绿地。城区内的公共绿地、防护林地、风景林地、公园、游园、行道树及干道树绿化带应当严格保护和管理。因建设或者其它特殊需要临时占用城区绿化用地的,必须经县城市绿化管理部门同意,并缴纳绿地临时占用费。

第十四条禁止下列损害城市绿化及其设施的行为:

(一)就树盖房、设置广告牌、标语牌;

(二)在树木上牵挂绳索、架设电线;

(三)在树木下面搭灶生火、倾倒有害物质;

(四)钉或刻划树木,攀折、围圈花木;

(五)在绿地内乱扔废弃物;

(六)在绿地和道路两侧绿篱内挖坑取土;

(七)在草坪和花坛内放养牲畜、家禽、堆放物料;

(八)损坏草坪、花坛、绿篱、盗窃绿化设备。

第十五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砍伐、移植或修剪城区内的树木。因建设或其他特殊需要砍伐城区树木的,必须经县城市绿化管理部门批准后方可进行。经批准砍伐的树木,应当补植砍伐株数3倍的树木或者采取其它补救措施。为保证管、线的安全使用,需要砍伐、移植、修剪城区树木的,应报县人民政府同意后,由绿化专业部门进行。

第十六条符合国家规定范围内的城区古树名木,由县城市绿化管理部门建立档案,设立标志,统一管理。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砍伐或迁移古树名木。确需迁移的,必须经县城市绿化管理部门审查同意,报县或者市人民政府批准。

第四章罚则

第十七条对违反本办法有关规定的由县城市绿化管理部门按有关法规、规章处理。

(一)违反第十二条规定的,责令采取补救措施,并处以10000元以下罚款;

(二)违反第十三条规定的,责令恢复原状,并处以10000元以下罚款;

(三)违反第十四条、第十五条规定之一的,责令改正或采取补救措施,并处以200元至2000元罚款;

(四)违反第十六条规定的,责令停止侵害,并按有关古树名木保护管理规定处理;

(五)损坏城区绿化设施,责令停止侵害,并处以直接经济损失两倍的罚款;

(六)不按规划进行绿化建设,致使绿地面积减少的,责令建设者采取补救措施,并处以所欠绿地面积绿化费用两倍的罚款。

第十八条在城区公共绿地内开设商业、服务摊点,拒不服从公共绿地管理单位管理的,由县城市绿化管理部门或其授权单位给予警告;情节严重的,由县城市绿化管理部门提请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吊销其营业执照。

第十九条依照本办法的规定所获得的罚没收入,依照《*省罚没收入管理办法》处理。

第二十条负责城市绿化管理的部门和城区绿地管理单位的工作人员、、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机关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城市化管理篇6

城市绿化是城市重要的基础设施,是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改善生态环境和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公益事业。为进一步加强城市绿化工作,改善城市景观和人居环境,加快“宜居、生态”城市建设,根据《市城市绿化管理条例》、《市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市区绿化管理工作的意见》等文件精神,结合本区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区级调配、属地负责的原则,建立健全绿化管理制度,规范绿化建设和管理,构筑“两级管理、三级服务”、“区镇(开发区、街道)联动、块抓条保、属地管理”的绿化管理新模式。

二、管理范围

全区范围内市下放道路、太湖新城委托管理道路、区级新建(改造)道路及各镇(开发区、街道)管护的城市道路绿地,居住区绿地、游园绿地、单位绿地、其他零星绿地及其硬质景观设施和古树名木。

三、管理职责

严格实行城市绿地分级分类管理,对现有城市绿地,各级、各部门要根据养护标准、质量要求和地段差异,以及投资建设主体和绿地权属不同等情况,理顺管理体制,进行分级分类养护管理。具体如下:

(一)绿地管养

1、城市道路绿地:区城管局负责全区范围内主干道、次干道绿地(市管绿地除外)管养,各镇(开发区、街道)负责辖区内次干道以下等级城市道路绿地管养。

2、居住区绿地:居住区绿地是指为居住用地范围内的居民服务而配套建设的绿地,包括居住区内公园绿地、宅旁绿地、配套公建所属绿地和道路绿地(含屋顶绿地、垂直绿化)。区城管局要参与绿地建设项目的设计方案预审和竣工验收,经验收合格后,方可交付使用。不符合居住区绿地标准的,不得投入使用;已经投入使用的,建设单位应当限期整改。

区城管局负责建成区四街道无物业管理的老新村绿地管养。除此以外的商品房、经济适用房、安置房等居住区绿地,实行物业管理的,由区房管局、各镇(开发区、街道)督促物业公司做好养护管理,养护质量纳入对养护作业管理单位的考核内容;未实行物业管理的,由各镇(开发区、街道)负责养护管理,或委托区城管局实行市场化运作进行统一管理。开发商代建绿地在区级或区级以下政府资金投资建设的道路两侧的,随路权一并由路权单位接管,所需养护费用在该道路原养护经费渠道中追加;其他代建绿地,由开发商在移交小区管理工作时,一并落实接管单位移交管养。

3、公共游园:除大型公园绿地由市市政和园林局负责管养外,辖区内道路两侧或其他重要节点的公共游园由区城管局负责养护管理,其余游园绿地按照“谁建设,谁养护”的原则,实行属地管理,明确责任主体。

4、单位绿地:单位附属绿地由建设单位自行负责养护管理,单位所在镇(开发区、街道)负责协同监管。

5、古树名木:稀有珍贵树木、百年以上树龄的树木、具有历史价值或重要纪念意义的树木,均属古树名木,由区城管局负责调查登记,统一管理,落实专业养护队伍进行养护。区财政每年安排一笔专项资金,根据养护情况按实拨付。古树名木所在街道负责看护,并明确古树名木看护人。

除以上绿地外的其他所有辖区内城市绿地,按照属地管理原则,由各镇(开发区、街道)明确管理单位进行统一管理。行政辖区接壤地区绿地管护责任不明确或者对责任人确定存在争议的,由区城管局负责界定。

(二)行政许可

因城市规划调整需要变更绿地性质的,使用单位需经区城管局初审,再报市市政和园林局终审,并补偿重建绿地的土地和费用。因建设或者其他特殊原因需要临时占用城市绿化用地的,区城管局在授权范围内办理许可手续,并在许可期限内督促申请单位恢复原状。

(三)违章查处

根据《市绿化管理条例》、《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有关规定,新建工程项目的附属绿化设计方案未经批准或者未按照批准的设计方案施工的,由区城管局责令停止施工、限期改正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破坏城市绿化及其配套设施的行为,由区城管局或者其委托的符合行政处罚法规定的组织责令改正,予以警告,并可处以罚款;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四、管护标准

依据《省城市园林绿化植物养护技术规定》及《省城市绿地养护管理预算定额》的要求,根据绿地位置、功能、性质、植物拥有量及长势不同划定三个养护等级,年平均养护综合单价(含绿地、草花、硬质景观设施)分别为一级7.5/元㎡、二级5.5元/㎡、三级4元/㎡。

1、城市道路绿地:主干道及重要道路绿地养护标准为一级养护,次干道绿地养护标准为二级养护,次干道以下等级道路绿地养护标准为三级养护。

2、居住区绿地:居住区用地红线以外绿地养护等级参照沿线道路绿地养护等级;居住区用地红线以内绿地养护标准依据居住区性质而定,有物业管理的住宅区绿化养护标准参照《市普通住宅物业管理服务简明标准》中的要求,结合小区管理模式,做到质价相符,无物业管理的住宅区实行三级养护。

3、公共游园:区级公共游园绿地养护标准为一级养护,街道级游园绿地养护标准为二级养护。

4、单位绿地:单位用地红线以外绿地养护等级参照沿线道路绿地养护等级,单位用地红线以内绿地养护标准为三级及以上养护等级。

5、古树名木:参照《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

五、工作要求

1、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区城管局作为区级城市绿化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城市绿化法律、法规、规章和相关政策的贯彻执行,组织、指导城市绿化养护管理检查考评;在授权范围内负责全区城市树木移伐、临时占用城市绿地等城市绿化行政许可工作;协同市园林部门对全区新、扩、改工程建设项目中有关绿化建设项目进行监督管理。城市绿地建设单位应将绿地建设竣工资料向区城管局备案。区房管局负责对居住区物业管理进行指导、督促与管理,每年对居住区物业服务考核时,联合区城管局一并对绿地管护情况进行考核。各镇(开发区、街道)主要负责人作为第一责任人,明确责任部门具体负责落实,安排专人负责建设及运行管理。

2、加强保障,落实资金。城市绿化管理工作需要持续投入,区财政在每年预算中除按相关定额安排区级道路绿地养护经费外,还将按照相应养护等级标准,安排当年度游园、老新村等绿化管养及一定的古树名木保护经费,对镇(开发区、街道)承担管养的绿地每年安排不少于20万元专项考核经费。纳入区城管局统一归口管理的,原由各镇(开发区、街道)承担管养的游园管护经费,由区财政实行转移支付。各镇(开发区、街道)也要在年度预算中参照区级标准安排相应资金,确保各项工作正常运转。为逐步减轻政府负担,在规划可行的前提下可考虑在绿地中适当增加便民服务设施,其收益用于绿地养护,以减少财政投入。

城市化管理篇7

关键词:城区道路;质量监管;管理措施;黑化工程

1城区道路“黑化”工程难点及存在问题

成都市中心城区原有道路现状以日常养护维修手段已不能解决根本性问题,需对其进行根本性的提档升级,但城市中心城区道路“黑化”是一个系统性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工程,街道狭窄,施工机械摆放不开,对交通的影响特别大;人员居住密度大,多为临街居住,施工过程中,需破板、浇筑混凝土和铺筑沥青砼等,噪音污染较大,局部还存在扬尘,对市民出行和生活造成不便;人行道改造或占用人行道,又对街面商家经营造成影响。因经验不足,监管制度不健全,成都市道路“黑化”的早期阶段,从设计到实施中都存在一些需要统筹解决问题。

1.1道路“黑化”工程整体考虑不周全

道路管理部门是“黑化”工程的建设主体,在道路“黑化”改造需求和改造后的使用上,往往只将重点放在改善路面现状,故而在设计时忽略了地下管网,如燃气、自来水、雨污水管网年久失修所带来的道路病害;忽略了街面设施,如交通、天网、路灯等设施升级预埋管线对道路的破坏;忽略了市区老旧电杆线路、通信等空中“蜘蛛网”对街面的视觉影响,没对其下地处理等。道路“黑化”提档升级改造时应一并考虑,一并统筹,进行整体同步提升,避免因以后重复施工,影响道路的使用功能和整体效果。但上述问题涉及不同权属单位和不同管理部门,协调难度较大,导致道路“黑化”工程存在瑕疵。

1.2道路“黑化”工程招标结果不理想

道路“黑化”严格来说属于道路维护项目,有些道路管理部门按照属地分块,将原本一个区内的“黑化”工程分为多个包件,将本来资金投入不大的项目划分后再分别进行工程的设计、监理、施工招标,又因招投标经验不足,导致“黑化”工程从设计招标开始就存在一定问题。1.2.1“黑化”工程设计存在缺陷。在设计招标方面,一些长期从事道路设计且技术雄厚的优秀设计单位没有参与招投标,道路“黑化”又是一个新课题,参与的设计单位往往并未真正深入研究,对“黑化”的关键工序认识不清或设计时采取的措施不当,导致一些“黑化”工程设计规标准不统一,设计内容不严密,存在设计缺陷。1.2.2施工单位能力参差不齐。在施工招标方面,因各区管理部门制定招标文件不严谨,对应标单位要求达到的条件设置不合理,现有招标又多为低价中标,中标单位对城内施工的难度估计不足,从事城市道路施工的经验不丰富,安全文明措施投入不够,现场管理混乱,对城市交通环境影响较大。因道路“黑化”沥青砼铺筑专业化要求较高,中标单位往往自身又不具备沥青砼施工的条件,需要进行专业分包,这也造成了项目管理难度增大,工程质量也难以得到保证,如何加强施工队伍的管控也是黑化过程中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1.3质量监管制度需要完善

在道路“黑化”实施初期,质量监督制度还不完善,中心城各区大部分没有引入工程监理,即使有各别区引入了工程监理,但所招的监理单位监管水平不到位,再加之建设单位管理人员投入有限,自身技术水平较低,施工项目现场又多点开工,导致工程管理不全面,不细致,不及时,道路“黑化”就必然出现一定的质量问题和现场安全文明施工问题。

1.4城区道路施工难度大

①施工期间干扰大。城区内大部分道路都不允许断道封闭打围施工,白天需要开放交通,夜间又不能扰民,这需要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来优化施工方案,合理分段作业,在做到施工进度有序推进的同时最大限度的减少对周边市民生活的影响。同时,由于城市道路交通量繁重,尤其是成都城市道路交通较为拥挤,在城市道路“黑化”过程中,不能做到中断交通进行施工,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施工场地和施工作业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约束着城市道路“黑化”的施工速度。因此,在城市道路“黑化”工程中,应结合成都道路特点,根据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特点,综合考虑,在沥青混凝土道路施工过程中加强施工组织,提高施工管理水平,将混凝土沥青路面的施工,根据不同施工阶段划分到不同的施工步骤中去,提高施工场地的利用率,降低并缩小对城市道路的占用面积和影响范围。②道路基础处理养护时间紧。城区道路“黑化”的基础处理是整个工程质量管理的重点,对于现有的混凝土城市道路,进行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升级改造,对于基础部分的处理一般可以根据原有的混凝土路面结构的状态合理选择处理方式和施工方法。对于原有的混凝土路面结构破碎严重,可利用的程度较低时,一般采取两种处理方式:一种是破除原破损砼板块,对松散基础进行换填、压实后再新浇筑路面砼;对于路面混凝土的整体性较好,但是在混凝土路面下存在部分地段的脱空和空洞,但是混凝土路面板整体性较好,没有裂缝和分裂成块,在这种工况下,一种是对完好的原砼路面进行压浆处理,消除地下空洞增强基础承载力。这两种施工方法均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利用原有的路面结构和基础部分,节约了大量的工程投资,但是,这两种方式都面临白天开放交通,对板块养护形成扰动,基础局部处理后可能达不到设计要求。③地下管线多,交叉作业多。对于成都市的一些老旧道路来说,地下管网的埋设浅,地下管线的设计图纸和位置资料不全,甚至完全缺失,导致在城市道路施工中需要开挖施工时常常会因权属部门不同,实施单位不同,经常是你方唱罢我登场,不仅影响工期,还使道路基础的施工质量无法得到有效保障,道路地下的管线复杂交错的状。④成都市道路沥青混凝土工程项目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和施工管理工作不够科学合理。项目建设周期长,施工涉及部门多、协调难度大,参与工种多、施工人员多,使用材料多、数量大,使得项目施工阶段成本控制和施工管理工作难度大、要求高。目前,我国的道路沥青混凝土工程项目多为重点审查项目,竣工结算成本控制和工程建设全过程中的成本核算工作十分严格,但实际操作的施工单位管理人员,尤其是项目部管理人员对成本控制工作认识不足、经济观念不够,对市政工程项目事前预控、事中管控力度不强,部分项目管理人员在事前并没有认真研究分析成本控制计划,施工中对成本的控制主要依靠自身的工程经验。在市政工程项目具体实施过程中,致使成本目标在制定、实施环节均出现较大的问题。⑤道路沥青混凝土工程项目的材料数量和种类均较为庞大,而且道路沥青混凝土工程项目施工周期较长,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技术人员和具体的工人没有成本意识,造成大量材料浪费。还有部分材料由于施工中没有采取规定的防护和保存措施,致使材料不能符合正常使用要求。导致成本与施工管理工作不够科学合理。另外由于施工周期长,在施工周期中由于市场价格波动等不可预见性的成本,导致的不可预见成本控制工作,很多市政工程施工企业不够重视。在施工中根据边用边改,随时变更等现象,没有合理的规划布局,忽视了市政工程中的不可预见的成本控制工作。

2道路“黑化”工程采取的管理措施

2.1创新方式,统筹考虑

城市管理不是简单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式的管理,要完成一条道路的“黑化”,不仅仅只是对路面进行黑化,而是要对路面以下的地下管网,路面的附属设施一并进行整体的综合考虑,同时结合街区文化内涵进行统筹设计。在改造道路通行质量时,还要完善道路附属设施,不能立刻完善的,也要做好管线的预留和预埋。对陈旧的地下管网,要利用道路“黑化”契机,一并进行地下管网升级和遗留问题整治,这样才能真正将城区市容市貌提档升级。

2.2统一设计,分区域打造特色亮点

在招标阶段,可以将不同级别、不同特色的道路“黑化”工程分几个包件,一个属地大区内的几个“黑化”包件作为一个标的来招标,这样才能够吸引专业的优秀的市政设计单位、市政监理单位、市政施工单位参与投标。同时,应在设计上做到整体设计高标准,引入文化元素,分区域打造人文特色街区,并对街面设施进行改造。在工程监理上严格要求,在施工实施上专业保障,这样整个“黑化”工程才能保证质量,突显亮点。

2.3统筹协调,强化监督

作为行业主管部门,成都市城管委牵头对我市的道路“黑化”进行了统筹协调,邀请市建委、公安交管部门,并招集电力、园林、路灯、排水、管线等单位及各区道路管理部门对“黑化”需求召开专门会议,把各方需求在设计之初就涵盖进来。各区的“黑化”的设计方案出来后,城管委又组织专家及各相关方对方案进行评审,从设计上就对“黑化”的质量标准进行严格要求。通过发文,要求各区对“黑化”项目实行工程监理制,并引入第三方检测单位,加强对项目主要材料、隐蔽工程和实体质量的检测。同时,城管委还主动将“黑化”工程的质量安全监督职能承担下来,责成市道桥处成立质量安全监督中心,对中心城各区“黑化”项目实行备案管理,对项目实施进行全过程的质量安全和现场文明施工的监督,工程完工后,还参与并监督工程的竣工验收,以此确保各区道路“黑化”能高效优质地完成。

2.4强化处治工艺,推广新材料、新技术

2.4.1抓住关键工序,加强基础处理。板块处理是道路“黑化”成功的关键,成都市通过总结经验教训,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对不合符质量要求的破损板块采用C40砼换板,对未进行换板处理的旧板块全部进行钻孔注浆,并对所有板块进行脱空检测,要求合格率达到100%。对板块伸缩缝进行清缝灌缝处理后,铺贴防裂卷材防止裂缝反射,有条件的也可以再加铺一层应力吸收层对裂缝的反射进行双层防护。2.4.2提高路面等级,采用多种形式的沥青砼面层。为了提高“黑化”路面沥青砼的耐用性和舒适度,除了面层沥青必须采用SBS改性沥青外,对于主要道路的上面层要求铺筑SMA沥青玛蹄脂;为了使道路起到快速排水的作用,防止下雨对行车的影响,具有排水降噪功能的OGFC大孔隙排水沥青路面也在道路“黑化”的过程中得到逐步推广,在道路面层的选择上,也可以将两者结合。对局部路段,如道路交叉口,转弯掉头处可等采用SMA路面,道路正线采用OGFC路面,这样既达到排水要求,又增加路口转弯抗剪能力。2.4.3确保道路行车舒适安全,换安新型检查井盖旧井盖易丢失、易响动,井周也易发生沉降。井盖丢失会造成行车的安全事故,井盖响动会影响周围市民的生活,而井周沉降会降低行车舒适感。在道路“黑化”中,对井盖进行了全面提升,更换成防盗、防响动、防沉降的“三防”新型检查井盖。为保证质量,要求“三防”井盖的球化级别达三级以上;为保证路面平整度,在城管委主持下,专门编制了“三防”井盖的施工导则,规范了其安装工艺,使新型井盖与面层沥青砼嵌为一体,很好地解决了老旧路面因井盖而造成的各种问题。

2.5加强施工过程造价管理提高工程质量

①工程造价在工程项目施工管理中能够发挥较大作用之一就是工程量清单,指的是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将工程项目各个环节、各个部位、各项工作细化,并根据每个细化后的工作作为最小的研究对象,根据每个细化后的研究对象的使用材料(包括所需材料的数目、所需的材料数量)、人工(包括施工和管理人员工时)和机械的数目和单价,再逐项将细化后的工程进行汇总,求出整个工程项目的整体需要使用的材料、人工和机械数量,并与单价相乘求出总价,从而求出整个项目的工程造价。在这个过程中所涉及的工程细化后的项目和对应的单价所列出的表格。②强科学管理,优化工程施工管理工作。目前,国内很多土木工程建筑行业的施工管理工作仍然主要依靠工程管理人员的自身经验,临时、现场处理、事后控制的措施,致使工程项目的施工管理工作出现较大的弊端,施工之前对整个项目没有站在工程全局的高度上,清晰掌握项目的施工管理。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土木工程项目庞大、工期冗长,施工过程中没有采取有效的事前控制措施,从而导致工程施工管理工作出现各类问题。为了解决工程中的这类现象,就需要采取事前和事中控制措施,而事前和事中控制措施有要求对尚未施工的工程有具体的清晰的人机料的使用量和价格统计,也就是需要工程量清单。因此,在工程中采取工程量清单,可以在工程开工之前就可以清晰获知各个阶段需要的人机料的用量和各自的单价,从而计算出工程的造价,在实际施工中将由工程量清单计算的计划值和实际发生的工程费用进行对比,控制并管理工程造价。

3道路“黑化”取得的实效

成都市在市城管委牵头下,从2014年起,中心城各区道路管理部共同努力,在各相关方的大力支持下,截至2018年底,全市已完成近700条道路的“黑化”改造。质量安全监督中心对2014-2016年期间完成的道路“黑化”状况进行了质量调查,投入使用的“黑化”道路路面行驶质量、路面损坏状况及检查井的质量均处于非常良好的状态,路面行驶质量指数达到A级的占比仍高达98%左右,大大改善了中心城区的交通状况和设施条件。人行道平整度评价应根据平整度标准差或间隙度平均值,同样将城镇道路人行道质量分为A、B、C、D四个等级,本次抽检的136条道路中有14条道路平整度等级和路面行驶质量指数评定为B级,其中锦江区5条,成华区4条,高新区5条,其余全为A级。虽然人行道已使用几年,但人行道路面行驶质量指数达到A级的占比也约为90%左右。在“黑化”的同时对地下管线和人行道进行提档升级,不仅消除了安全隐患,而且美化了环境,使中心城区更宜居,更舒适,极大地提升了市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得到了广大市民和市委市政府表扬。正因为获得了很好的社会反响,市委市政府决定,从2018年起再将我市“黑化”工作进行三年,力争将更多的道路纳入“黑化”改造,以切实解决市民身边的民生问题。

4结语

城市化管理篇8

【关键词】城市 道路 绿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 C93 文献标识码: A

城市道路绿化是城市的风景线,它体现了一个城市的绿化风貌和景观特点。同时道路绿化作为城市园林绿地系统主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古今中外道路绿化都倍受重视。我国早在《汉书》中就有记载:“道广五十步三丈而树,厚筑其外隐以金锥,树以青松“ 说明两干多年前我国就已经用松树作行道树了。绿化不仅有益于人民的身体健康,可以制造清新的自然环境,还能够阻止一些大面积的沙尘、污染、辐射等,是建设城市健康生活模式的新思维趋势。

一、道路绿化分类

道路绿化一般分为三类:

1.1分车绿带。分车绿带指车行道之间可以绿化的分隔带,其位于上下机动车道之间的为中间分车绿带;位于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之间或同方向机动车之间的为两侧分车绿带。绿带的宽度由道路的不同而各异。窄者仅Im,宽可lOm,在分隔绿带上的植物,首先要满通安全的要求,不能妨碍司机和行人的视线。在道路尽头或人行横道、车辆的拐弯处不宜配植妨碍视线的乔灌木,只能够种植草坪、花卉和一些低矮灌木。

1.2行道树绿带。行道树绿带是指车行道与人行道之间种植行道树的绿带。其主要功能是为行人遮荫,同时美化街景。行道树以冠大荫浓的乔木为主,要求树冠整齐,分枝点足够高,主枝伸张,叶片紧密,以常绿类为主。例如肥城龙山路建设局前路段,悬铃木树荫已经覆盖了整个路面。

1.3路侧绿带 。路侧绿带是指在道路的侧方,布设在人行道边缘至道路红线之间的绿带,是构成道路优美景观的可贵地段。

二、道路绿化的功能

2.1 环境功能。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道路上汽车的尾气噪音及烟尘对环境的污染日趋严重。绿色植物被称之为“生物过滤器”,道路绿化带内栽植的乔灌木、花卉、地被等,不仅能美化道路环境,给人以美的享受,而且能够吸滞交通扬尘、吸收汽车尾气、杀菌,从而净化空气、净化土壤、净化水体、降低噪音,还可改善城市小气候环境,缓解城市热岛效应。

2.2 交通功能。植物对人类有一定的心理功能,绿色使人感到舒适,能调节人的神经系统。利用道路绿化带,可以划分城市道路的主要组成部分,组织交通,引导车流。在急转弯、陡坡、狭窄的险要路段,绿化带起到护栏和引导视线的作用。尤其是在能见度较低的雾、雪、雨天里,减少了交通事故的发生。并且行道树具有遮阴降温作用,使路面温度降低,并使昼夜和季节间的温度变化减少,从而减少了沥青路面泛油现象,缩小了水泥路面的涨缩系数,延长了道路的使用寿命。

2.3 景观功能。道路是城市的骨架,穿梭于城市各区域,利用道路绿化植物分隔、围合空间的功能,使道路绿化发挥其对城市空间的连接、分隔、围合等作用。道路的景观是体现城市风貌最直接的一面。一条街道,如果没有绿色植物的装饰,无论其两侧的建筑多么新颖,也会觉得缺乏生气。美的道路除了建筑风格的一致和变化外,用绿色植物构成的连续构图和季相变化,才能产生美感。道路景观,其最终是以“一路一景,两侧绿廊,三季有花,四季见绿”来要求和确定的。

三、加强道路绿化管理的具体措施

3.1加强道路绿化管理 “三分种植,七分养护”是园林绿化工作的重中之重,要打破“重建设,轻管理”的管理理念。成立专门的管护队伍,把管护人的具体责任落实到片或地段上。根据不同区域植被的配置情况及生长状况制订出详细的管护方案,按照方案进行管护。对人为践踏、车辆辗压比较严重的地段,将种植的草坪改为灌木,从视觉上引起人们的重视。在醒目的地方插上警示标牌,提醒人们保护绿色植物。对土壤板结地段进行中耕锄草,经常浇水施肥,做好雨季的排水工作,发现病虫害应及时防治。针对当前城市道路绿化种植密度普遍过大的情况,对同种植物之间,上木、下木之间由于密度过大引起的互相抑制、竞争,应及时移植、调整、重新配置。管养工作是一件十分重要的细致工作,一定要做好,才能保持道路绿地景观的长期优美状态。

3.2合理整形修剪 整形修剪关系到树木成型和美观问题,整形修剪后的树木对环境具有更为明显的装饰作用,它不仅可以提高行道树的成活率,促进其生长旺盛,也能提高其观赏价值,装点街景。按照“服从树木景观配置要求,遵循树木生长发育习性”的原则,乔木长大郁闭后,在秋季落叶后或春季萌芽前对其进行修剪抚育,以及根据植物的生长情况进行夏季修剪,根据灌木的生长情况常年进行修剪,从而达到植物造景的设计要求。夏季草坪根据要求10-15天修建一次,修剪后要及时喷药,或灌根25%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控制病害的发生。

3.3要适地适树地选择树种,合理引进外来品种。

树种的选择,“适地”与“适树”是长期并存,双赢双进的因果关系,充分体现生物伦理学和科学进化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规律。要根据栽植地的气候,环境,土壤条件等,选择适宜生长的树种。肥城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适中,非常适宜悬铃木、国槐、栾树、银杏等阔叶树种的生长。为做到四季种树,就要有计划地开发新品种,培养多品种不同规格的苗木。对引进的新品种,要做好驯化工作,使新品种适宜城市道路绿化的新环境,做到品种多样化。

3.4 合理进行植物配置

城市道路的植物配置首先应考虑交通安全,有效地协助组织人流的集散,同时发挥道路绿化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和丰富城市景观中的作用。现代化城市中除必备的人行道、非机动车道、机动车道、立交桥、高速公路外,有时还有滨河路、滨海路、林荫道等。通过道路绿化,不仅美化环境,同时也避免了司机的驾车疲劳,提高安全。

分车绿带上的植物配植形式多样,可规则,也可自然。利用植物不同的姿态、线条、色彩,将常绿,落叶的乔、灌木,花卉及草坪地被配植成高低错落、层次参差的树丛、观花或观叶孤立树、花径、岩石小品等各种景观,以达到四季有景。北方宿根花卉丰富,如类、鸢尾类等;矮牵牛、孔雀草、波斯菊、一串红等可点缀草地。还有些秋色叶树种如紫叶李、银杏、红叶石楠、栾树、红枫等都可配植在分隔绿带上。这里需要提到得是我们无论以何种方式配置植物,都需处理好交通与植物景观的关系。

行道树的配植要注意乔灌草结合,常绿与落叶、速生与慢长相结合;乔灌木与地被、草皮相结合,适当点缀草花,构成多层次的复合结构,形成具有当地特色的植物群落景观,大大提高环境效益。

路侧绿带则可以攀援植物作为绿色屏障背景,前面配植花灌木、宿根花卉及草坪,但在外缘要用绿篱分隔,如红叶小檗、大叶黄杨、龙柏等,以防行人践踏破坏。绿带宽度超过10m者,也可用规则的林带式配植或培植成花园林荫道,道路两侧较宽的城市道路,植物配置均应采用乔灌草相结合的方式,植物品种多样化,形成较好的植物群落。只有这样才能把路侧绿带和建筑物的基础绿带统一以来,才能形成和谐的道路两侧绿化景观。

3.5建立城市道路绿化档案及信息系统

加强对园林绿化构成主管部门、施工单位、监理监督单位等方面的资料管理人员的培训,实行动态管理与监测,为宏观决策、科学经营提供服务。对城市绿化建设中使用的外来树木、花卉等苗木要查验植物检疫证书或复检,严禁外来林业有害生物的输入。开展科普宣传活动,强化市民对城市绿化的认识,让广大市民自觉地保护城市绿地和树木。

【结束语】

道路绿化是城市绿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充分体现一个城市的绿化风貌与景观特色。做为城市绿化系统的骨架与核心,其与城市绿地以“点”“线”“面”的形式联结起来,形成绿色网络,构成优美街景,成为城市的重要标志。科学美观的道路绿化建设有助于建立系统的绿地道路网络,有助于交通中的人、车分流,同时也对防治污染,美化环境起着重要作用。作为园林绿化工作者,我们将会以先进的设计理念,给人们创造新时代最良好的居住环境和生活空间。

【1】李一卓 王阔然 城市道路绿化设计与重要性 科技向导. 2011

【2】王 悦 浅谈城市道路绿化设计中的植物配置 林业科技情报. 2010

上一篇:电网信息论文范文 下一篇:安全文化建设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