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化学专业范文

时间:2023-12-07 22:15:04

非化学专业

非化学专业篇1

(一)对课程教学时间的不合理编排

现在我校将非化学专业的有机化学理论课和实验课安排在不同的学期授课,这种结果导致学生缺乏实践,对理论知识掌握不深,而在实验过程中由于理论知识的遗忘对实验操作只能按部就班。不管是理论课还是实验课都学艺不精。

(二)学生不能做到课前预习,课后复习

现在大多数学生不能做到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只满足于课堂上听教师的讲授,但是,由于有机化学课程比较复杂,如果不能做到事先预习,在课堂上很难跟上教师的思路,因此会存在不能及时理解及掌握每一堂课的内容。即使在课堂上对所学内容有所掌握,但是课后不复习,不能将所学知识进一步的归纳整理,也容易造成快速的遗忘。

二、改革探索

(一)将生活常识引入教学,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机化学是一门基础学科,机理知识比较多,学生不仅学习困难,而且讲解也比较枯燥。因此教师应该丰富教学内容,使课程讲解生动有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手性异构”的时候,我们可以首先向学生讲述左旋肉碱可以用于减肥药,而右旋肉碱就没有减肥的作用这一生活知识,自然地引入手性异构中两种不同异构体具有不同性质的特点,同时吸引了学生的注意,为什么会存在一种物质有左旋和右旋,而又是什么原因导致性质如此的不同呢?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知识的兴趣。

(二)合理选取教材及安排课程教学时间

对于非化学专业的有机化学授课来说,由于要在有限的时间里学完内容繁多、复杂的有机化学课程,这对学生来说无疑存在困难。因此,在教材的选取上,应尽量做到精简,以基础知识和基础原理为主,简化反应机理而增加典型的化学反应的应用的举例。制定适应非化学专业的有机化学教材,可以降低学生的学习困难度,也有助于学生做到课前预习及课后复习,提高学生对有机化学的学习效率。另外,有机化学是一门理论与实验紧密结合的实验性科学,通过实验不仅能够验证及巩固学生的理论知识,还能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及严谨的科研作风。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可以引发学生对实验的探究精神。因此,为了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实验课程的安排上应与理论教学相配套。在授课的过程中,将理论知识与实验内容相互结合,引导学生利用理论知识观察认识实验现象,并用实验现象及结果验证理论知识,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例如,学习完“烯烃的高锰酸钾氧化反应及末端炔烃的银镜反应”后,为了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及掌握这两个反应的反应条件及反应的结构,可以安排烯烃和炔烃的性质实验。通过对不同反应条件得到的实验结果的原因分析,使学生掌握不同反应物质、反应条件对结果的影响。

(三)合理的考核方法

对有机化学这门课程的成绩评定,要综合考虑学生平时的出勤率、课上表现、平时作业、期中考试、期末考试等方面,各按一定权重综合评定学生成绩。这样可以避免只看期末考试成绩单一的考核指标,使得考核更为公平;另外,也可以在平时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调动学生课堂上学习的积极性。

三、结语

总之,有机化学教学改革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必须以学生为主体,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建立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能动性、积极性的教学方法,以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掌握知识。

非化学专业篇2

关键词: 非化学专业 有机化学 教学有效性 教学策略

一、存在的问题

有机化学是我校非化学专业的基础课程,具有内容繁多、枯燥、难点多、立体感强等特点,学生普遍感到内容多、记忆难、理解难,最终导致学生丧失学习兴趣。但是如果学生对这门课程掌握不好,则将直接影响后面专业课程及实践课程的学习。因此,如何提高我校非化学专业有机化学教学的有效性,是目前我校非化学专业“有机化学”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浅谈提高非化学专业有机化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笔者认为目前我校非化学专业有机化学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三点。

(一)教材内容繁多,课时少。

有机化学教学内容繁多,但是其课时数压缩在一个学期。如何在有限的学时内有效地完成其教学任务,是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有机化学是我校非化学专业重要的基础课,其特点是内容繁多、枯燥、难点多、立体感强。课程涉及的物质种类多,相关反应多且难记,反应条件复杂。特别是涉及反应机理及立体化学问题时,学生普遍感到内容抽象,缺乏感性认识,难以理解。

(二)学生自学能力差。

大多数学生上课不愿随着老师的讲授思考,只是一味坐着听。这样根本不能了解有机反应物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只有了解了反应物的结构与性质,才能知道反应的机理。这样才能够事半功倍地学习有机化学。如果只靠单纯记忆,则很难学好有机化学。有时候老师讲述一个知识点重复十遍,但是下一次课再问学生还是很茫然。这充分说明现在的学生上课不思考,下课不复习。

(三)考核方法简单、死板。

平时考核不仅是促进学生学习有机化学的手段,而且是有机化学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传统的平时成绩大多是根据给学生布置的课后习题的完成情况评定的,这就造成学生只需交了作业本就行,所以很多学生在完成习题的时候根本不是参考课本完成的,而是抄袭参考书上的答案,完成任务就行,根本没有理解习题涉及的知识点。这样的考核方法不利于学生有效掌握课上的知识点,不利于学生对有机化学的学习。

二、采取的策略

针对以上在有机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提高学生学习有机化学的积极性和有机化学教学有效性考虑,笔者进行了以下尝试。

(一)由问题提出知识点,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只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提高学生学习质量。例如在讲同性异构的时候,我们可以首先向学生讲述为什么牛奶发酵产生的乳酸,肌肉运动产生的乳酸,以及糖发酵产生的乳酸这三种不同来源的乳酸,分子式相同,构造式相同,但是其使偏振面旋转的方向不相同,是什么原因导致性质如此不同呢?从而展开这一章的讲述。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知识的能力。

(二)教师引导学生合理组织书本知识,使学生学习事半功倍。

要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充分掌握内容繁多复杂的有机化学知识,这对学生来说无疑存在困难。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合理地组织书本知识,使学生学习效果事半功倍。例如在讲解新一章的知识的时候,必须重点讲述物质的结构,只有掌握了物质的结构,才能了解物质的性质。另外,在讲课过程中,如果遇到已经讲述过相同的知识点时,就应该将已学的相似的知识点再一次向学生提出,让学生一并记忆,将前后知识融会贯通,掌握学习的诀窍,同时可以巩固学生记忆。更重要的是,教师在讲授完一个知识点时,应当及时出题让学生练习,这样才能够让学生更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三)优化及改进平时考核方法。

为了更好地通过平时考核提高学生学习有机化学的有效性,我们将平时考核分为出勤情况、课堂提问的回答情况和课后习题的完成情况三部分。首先学生每节课都出勤是基础,只有保证学生每节课都能到,这样才能促进他们的学习。其次,我在每次上课前都会抽出20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回顾上一次课的学习内容。利用这个时间可以测试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给学生打分。同时,每讲完一个知识点,我都会给学生布置相应的习题在课堂上让学生完成,这时候也可以根据学生的掌握程度给学生打分。最后,就是课后习题的完成情况。通过这三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平时考核,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最重要的是可以及时地使学生对知识进行巩固。

总之,提高“有机化学”教学的有效性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必须以学生为主体,不断改进教学方法,采用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能动性与积极性的教学方法,以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知识。

参考文献:

非化学专业篇3

关键词:普通化学;教学改革;绿色化学

中图分类号:O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3)01-0127-01

普通化学主要内容是以包括化学热力学和化学动力学的化学反应基本规律和物质的微观结构理论为主线,其理论性强、概念抽象,也使得学生缺乏学习兴趣以及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这也增大了普通化学教学的难度。

一、增加体现化学与不同专业间的交叉性内容

在了解学生专业背景的基础上,针对具体专业特点,授课过程中在教学内容基本相同的前提下,应该对不同的专业区分对待。教学过程中既要注重对化学基础知识的讲解,又要不断引进一些与学生所学专业相关且与化学相关的科学技术发展成果,关注交叉学科的前沿、热点知识,让学生们感觉到化学实际上在他们未来从事的行业中有着重要地位和强大生命力。这样不但开阔了学生的眼界,同时提高了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也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比如给材料专业学生授课时,在沉淀—溶解平衡一章中,可以介绍用沉淀法制备纳米粉体的知识,使学生感觉到纳米材料的制备并不是遥不可及的。

二、增加与日常生活相联系的具体实例

将化学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引入一些典型生动的具体实例;增加一些图片性、视频性的现实、热点、典型的内容。通过形象、生动、直观的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和图片、短片等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使学生在思想上产生共鸣,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便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比如讲解沉淀-溶解平衡时讲一下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三聚氰胺促进沉淀形成,即增加肾结石的危险,尤其对于婴幼儿,每天饮食基本就以奶粉为主,含有三聚氰胺的奶粉加剧了肾结石的形成。

三、增加与中学化学衔接内容

目前中学课程进行了改革,为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中学化学增加了许多内容,有部分内容与大学的普通化学有重复的部分,但是又不完全相同,但是在授课的过程中,有些学生听到这部分内容时,觉得自己中学阶段已经学习过了,不重视,也不能认真听讲,这样即使是不同部分也没有引起学生的重视。因此增加中学化学与大学化学衔接的内容,便于学生能够很快的进入大学普通化学的学习系统中来,同时也能区别好大学化学与中学化学的不同点,不会产生大学化学是对中学化学简单重复性学习的观点。要特别注意化学基本概念的层层递进和铺垫过程。而对于教材中为体现知识体系的完整性而与中学教材重复的内容,教师只需交待概念, 让学生通过一定的练习或自学来进一步了解,这就首先要求普通化学授课教师了解中学化学的教学现状。比如在讲反应速率时,高中阶段用单位时间内物质的量变化表示反应速率,又进一步引申为单位时间内物质的量浓度变化,但都是用平均速率来定义的;而大学的普通化学中则主要是以瞬时速率来表示,考虑了反应进度的概念。

四、引入化学史料、化学前沿知识

借助化学史、化学重要发现、化学家故事内容,化学前沿的生动实例来说明化学在现实世界中的广泛应用,避免枯燥地讲授化学的理论知识,以减轻知识记忆方面的教与学的负担。一是让学生学起来有趣,二是让学生觉得学过之后有用,这样才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也有利于科学态度、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良好习惯的培养。同时也可以讲一些关于我国的化学成就,使学生在求知中升华爱国主义情操。在普通化学的内容中,适当地延伸出一些现代化学的前沿领域、重大发现或目前的科研难题,让学生开阔眼界、启迪思维、激发兴趣。比如在化学动力学的教学中,可以介绍华裔科学家李远哲的分子束(离子束)碰撞器和埃及科学家泽维尔创立的飞秒化学,飞秒化学对过渡态理论有推进的作用。

五、引入绿色化学内容

绿色化学是更高层次的化学,体现了化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是化学科学高度发展及社会对化学科学发展的作用产物。它的主要特点是原子经济性,即在获取新物质的化学过程中充分利用每个原料原子,实现零排放,既充分利用资源,又不产生污染。绿色化学的根本目的是从节约资源和防止污染的观点来重新审视和改革传统化学,从而使对环境的治理从治标转向治本。绿色化学教育是化学教育的前沿,又是化学教育发展的必然,如果要成为全面发展并具备高综合素质的大学生,就必须接受绿色化学的教育,培养绿色化学意识。在进行基础课教学时,对教学内容涉及有关绿色化学知识的方面,进行及时的、适当的知识加深与更新及思维的拓展。比如说在原电池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向学生介绍一节纽扣电池弃入大自然可以污染六十万升水,相当于一个人一生的用水,而中国每年要消耗这样的电池四十二亿只;一节5 号电池可以使一万立方米的土壤遭到污染。让学生知道绿色化学的重要性。

以上这几点内容可以融入到每一章节的理论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有机结合起来,也可以单独进行1~2节专题讲座课,使学生较为详细的了解一些先进的科学知识,还可以增加课堂讨论环节,先让学生自己去查阅相关资料然后自己来做一个简短的报告,大家再共同讨论。通过这些内容改革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学习普通化学的兴趣和积极性。

参考文献:

[1] 翟林峰,杭国培,王华林.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内容与方法改革研究[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8 22(1): 94-96.

[2] 汪朝阳,李景宁.大学化学教学中绿色化学教育的渗透[J].大学化学,2001,16(2):19-24.

[3] 洪 英.普通化学教学中实施化学史教育的必要性及其作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0,2: 69.

非化学专业篇4

关键词: 文化导入 大学非英语专业 英语教学 人才培养

文化导入(Culture Input)是目前广泛采用的“交际法教学”中一个鲜明的特色。它指的是在语言教学中,教师结合语境有选择和有针对性地引入相关的目的语文化[1]。目前大学非英语专业的英语教学强调学生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在全球化的大环境下,交际能力的培养在语言教学中显得越发重要。说到底,大学生最终是要走向社会的,英语交际能力的强弱会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而文化导入是有效地培养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不可或缺的因素之一。

本文从文化导入在大学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性、在非英语专业英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方法与途径及文化导入对大学生发展的长远意义三个方面对大学非英语专业的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进行了研究。

一、文化导入在大学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性

笔者所教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的班级有计算机网络技术专科,财务管理专科,物流管理专科,市场营销专科,教材为《实用英语》。由于非英语专业学生不像英语专业的学生那样有系统的英美社会文化与文学课程,对目的语的文化背景的了解就显得非常有限。文化层面知识的不足很容易导致学生为学语言而学语言的想法。在学习策略上的表现是学生课下采用的学习方法比较单一;对单词的掌握倾向于对单词表无联系地死记硬背;所问的问题多集中在语法层面上而且对语法的掌握上有着明显的畏难心理。为数不少的学生认为学英语就是记单词背语法。他们往往过于关注难词和高难语法点的掌握而忽略了简单语言的运用。他们容易把其英语能力上的问题简单化为词汇不够和语法不熟,对语篇的重视程度不够。显然,这种与文化的“绝缘”状态是不利于非英语专业学生提高其语言能力的。正如王佐良教授所言,“通过文化来学习语言,语言也会学得更好。语言之有魅力,风格之值得研究,主要因为后面有一个大的精神世界:但这两者又必须艺术地融合在一起,因此语言表达力同思想洞察力又是互相促进的”。[2]

首先,文化导入有利于纠正学生对英语学习的错误看法。把英语学习仅仅定义为一种语言技能的掌握是不利于学生长远发展的。学生应把英语学习与如何做人和看世界联系起来。唯有如此,语言对他们来说才是活的,不可或缺的。这样,他们才有可能喜欢上英语学习。许国璋先生曾说过,“我教学生从来不以教会学生几句英语或教会一种本事为目标,而是教会怎样做人。英语教育是用英语来学习文化,认识世界,培养心智,而不是英语教学”[3]。而国外学者Kramsch在谈到语言教学时也指出,“在实践中,教师教的是语言和文化,或者说,语言中的文化,而不是作为文化的语言”[4]。

其次,文化导入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符合教学改革的精神。刘润清在提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时,指出“传统教学模式以教为中心,重视教的方法,忽视学生的策略,忽视学生的心理过程。传统教学模式正受到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的挑战。外语教学界推崇的交际教学法重视学生的语言运用,强调任何语言教学活动都应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一切教学活动都以满足学生的需求为出发点,以培养学生交际能力为教学目标”[5]。文化导入提供了一个让学生和外国语言文化接触与交流的机会,在人与人之间,在本国文化与别国文化之间体验智慧、情感、文化,使学生在用语言交际的同时意识到其作为一个文化人的存在,发现生活意义与自我身份,提高自我民族意识。

二、非英语专业英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过程与途径

非英语专业英语教学中文化导入应遵循由浅入深的过程。首先,学生应了解一般的文化、特定的文化和自我的文化。其次,学生要加强文化语境的体验。教师要通过设计不同的文化语境让学生体验他国文化中的行事方式和表达方式,理解行为背后的价值观和信念。最后,学生要培养对外国文化的反思能力。通过反思不同的文化,获得对自我文化的深刻理解,同时发展批判性思维能力。

在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实用英语》综合教程第二册中有“Back to Nature”一课,其实“回归自然”至少有三个层面的内容。首先,从浅层看,这是关于城市与乡村的对比,如课文提到的内容。从深层看,“回归自然”是中西方的一个文化主题,如中国古代哲学强调的天人合一,又如法国启蒙时代卢梭提出的回归自然的呼唤,再如美国爱默生作为超验主义代表对自然对人心灵的积极作用的推崇等。再深入一点,这是个人类关于生存的理解的问题。

在导入问题的设计上,除了课文中两个浅层性的问题:“What are the main differences between city life and country life?”和“Which do you like better?City life or country life?Why?”之外,完全可以再加两个更有深度与广度的问题,如:“What do you know about the importance of‘back to nature’in western culture tradition?Is there anything similar to‘back to nature’ in Chinese ancient Philosophy? ”还可加一个反思性的问题:“What kind of theory about ‘back to nature’ do you tend to agree?Why?”这些问题的添加和讨论并非没有必要。因为大学教育不仅仅是一种技能的传授,还包含有对学生视野的拓展和心性的培养。外语教学也不例外。学生对同一问题看得更广,更深一点,对其所学和人类的命运更关注一点,就会少一点彷徨,多一分责任感。

除了从导入问题着手之外,多媒体也不失为一种良好的文化导入方式。“多媒体在创设社会文化情景方面有其独到之处,它能结合教学内容创设栩栩如生的情景,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有些多媒体还能与学生进行互动式的交流,对学习社会文化知识帮助尤其显著”[6]。如果精读课的内容是有关社会节日和婚姻的,从西方经典电影中节选相关内容插入讲述,会显得更有力度。例如,精读老师在谈论感恩节相关内容时可插播华盛顿・欧文的经典名著《睡谷传奇》的动画电影,这是美国儿童感恩节必看的动画电影之一,既加深了学生对感恩节的了解又给学生提供了美国文学经典的外延信息,可谓一箭双雕。大学非英语专业的英语教师不应仅拘泥于完成课本知识的传授,而应在此之外有意识地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更广阔的文化空间,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文化导入对大学生发展的长远意义

北京大学教授高一虹在谈到其英语教学时说:“教学的内容、对象和主体都是‘人’;‘人’即‘书’。如果教师能充分实践这种‘全人’的教学理念,学习就不仅是始于书本、止于试卷的文字,也不是简单的工具性策略和技能,而开始变为思维与情感的一部分,流淌在血液里的活生生的“人”的一部分。”[7]说到底,所有大学教学在最高目标上是一致的,就是培养高素质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大学课堂远不是为时下的商业文化生产“配件”的地方。在大学里,对大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培养包含了在教学中传递给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社会责任感。对优秀中外文化的学习和探讨如能与英语学习结合起来,会更有利于大学生完美人格的形成。当大学生走向社会时,对“拜金主义”会多一分抵抗力,也会更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

综上所述,文化导入对大学非英语专业的英语学习有着特殊的意义,是大学人文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2][3]孙有中,金利民,徐立新编.英语教育与人文通识教育[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132,87,87.

[4]陆晓红.基于文化理解的大学英语教育[J].语文学刊,2008:10.

[5]刘润清.刘润清英语教育自选集[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193,194.

[6]左焕琪.英语课堂教学的新发展[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74.

非化学专业篇5

在高等http://院校的课程设置中,化学学科是一门重要的基础性科目,同时它也在大学本科教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相对于化学专业的化学课程教学来说,非化学专业的化学课程教学必然有所不同,因而必须引起我们的广泛重视,不能因为非本专业或者遇到其他的情况就对课程进行削减,因为这样对于完善我们的知识结构是非常不利的。此外,化学学科具有抽象性的特点,对于非化学专业的学生来说,其在学习的过程中必然会出现吃力或者是积极性不高的情况,因此,加强非化学专业大学化学课程教学的改革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必须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不仅要在课程编排上进行改革和调整,更要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引导和创新,从而促进广大非化学专业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更加完善其基本的知识构架。

一、做好教材的选择和教学内容的编排设计

相对于化学专业的学生来说,非化学专业的学生在化学专业性知识上是有所欠缺的,这样一来,我们的课程教学就要因地制宜地开展,要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做好相关的调查和统计,对学生的专业知识掌握情况进行基本的了解,以便选取适合他们的教材。我们知道,教材是课程教学的根据和基本,对此需要我们选取一本较为经典的,而且是简单易懂的教材,以便进行教学的普及。此外,我们要根据所选取的教材进行教学内容的设计和编排,这对于我们的课堂教学来说尤为重要,对于非化学专业的课程教学来说更需要结合其本专业的相关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在这方面,材料、化工,以及采矿、地质等非化学专业学生都需要进行基础的化学知识学习,因此我们在选择教学内容时要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在加强对化学基本理论和原理讲授的同时,还能够很好地结合各专业的特点,进而对不同专业的化学课程进行编排和设计。

二、非化学专业课程教学中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

在教学的方式以及方法上进行变革和创新,在确定了教材和教学内容之后,我们就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呈现所要教学的内容,这对于我们的课程教学来说是尤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对此,需要在结合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的基础上,不断摸索和总结高效的教学方式及方法。我们知道,在传统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课堂的教学主要就是以讲授为主,这种相对呆板和单向式的教学方式往往教学效率不高,从而也会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下降。对此,现代化的教学必须进行改革和创新,要改变以往单项式的灌输,进而变为双向互动式的探讨。对于化学课程的教学来说,其中有很多知识都是和我们的实际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对此我们要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进行有效互动。例如,我们可以导入一定的生活情境,进而来探讨其背后的专业知识,这样一来就让整个课堂教学活了起来,变得更加具有趣味性,也更利于学生接受。比方说,在讲述稀溶液的依数性这部分内容时,我们就可以导入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为什么在下雪的路面上撒下食盐,雪就会融化?”以这样的问题为依托进行引申和探讨是重要的一种方式。在这方面,作为教学工作者一定要积极地探讨和分析,寻求更多更有效的教学方式及方法。

三、多元化的教学以及多媒体技术的应用

对于大学的化学课程教学来说,因为其教学内容的差异,对此我们必须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开展教学。针对不同的内容,要抓住其中的相关要点展开分析及探讨,从而进行课程的教学,只有这样才能够取得相应的教学效果。例如,我们在学习化学反应相关内容时,就要针对其概念性、定律性的东西进行练习

转贴于 http://

非化学专业篇6

关键词:英美文化;拓展课程;可行性

作者简介:张喜春(1963-),女,广西桂林人,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广西 桂林 541004)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31-0094-02

教育部2007年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明确指出:“大学英语”不仅是一门语言基础课程,也是拓宽知识、了解世界文化的素质教育课程,兼有工具性和人文性。[1]也就是说,现代英语教学不仅是一种语言教学,同时还承载着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的功能。在目前的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们都很重视英美文化背景知识的介绍,但由于课时少、教学任务重,英美文化背景知识的介绍相当有限,英语技能的教学在英语教学中占据了绝大多数的比例。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推进,世界各国文化的相互渗透,大学生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与使用英语的外籍人士交流的机会越来越多,大学生在大学时期的英美文化知识的学习就显得更加重要了,而理工科大学生的英美文化知识尤其缺乏。有人认为掌握英美文化知识对理工科学生而言没有太大的实际用途,但不可否认的是,学习英美文化知识有助于提高理工科大学生的综合文化素质,避免将来在外留学、与外国人交流时因为缺乏目的语国家的文化知识而产生误解。掌握英美文化知识有助于培养学生成为高素质,知识面宽广的复合型人才。因此,高等院校在设计“大学英语”课程时应当充分考虑对学生文化素质的培养和国际文化知识的传授。

一、大学开设“英美文化”课程的必要性

1.文化与语言学习的关系

不少学者对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做了精辟的阐述。著名语言学家古德诺夫在《文化人类学与语言学》一书中指出:“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十分密切,两者同时产生,互相依存,并行发展。一个社会中, 语言应该属于文化的一方面内容,语言与文化应该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2]我国著名学者胡文仲教授指出:“学习一个国家的语言,离不开它的文化知识,它们是紧密地交织在一起的。语言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不了解英美文化,要学好英语是不可能的。反过来说,越深刻细致地了解所学语言国家的历史、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生活方式以至生活细节,就越能正确理解和准确地使用这一语言”。[3]H.Douglas Brown 认为,“二语学习的过程常常就是二语文化学习的过程”。[4]由此可见,文化是语言学习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习一个国家或民族的语言,就必然涉及这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因此,若要熟练运用某种语言就必须了解其语言相应的文化背景。而“英美文化”课无疑对学生增强文化意识,提高文化素养和跨文化交际能力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大学生英美文化知识缺失

中国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大多为工具型动机。到了大学之后,失去了高考的压力,教材难度又明显增加,很多大学生开始对英语学习产生厌恶情绪,甚至有学生抱怨英语水平非但没有提升反而下降,[5]这种现象在高校普遍存在。现阶段很多大学生学习英语就是为了通过英语四、六级考试。李欣对天津农学院的学生做了英美文化测试,参加测试的是非英语专业大一、大二学生,结果表明:非英语专业学生对英美文化知识的掌握都不尽如人意。[6]李向武认为:脱离英美文化习得而单纯地进行英语语言的学习必然导致大学生英美文化的缺失,从而使大学生英语学习产生负面的影响,如英语词汇曲解、文本阅读分析失败、英美文学欣赏受阻、文化冲突、以及跨文化语用失误等。[7]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也发现,很多学生并不知道Christmas Day和Easter Day是源于基督教的盛大节日,Thanksgiving Day只是北美地区庆祝的节日。

鉴于文化与语言学习之间的重要性及目前非英语专业学生英美文化知识的缺失,有必要为非英语专业学生开设“英美文化”课。目前在国内高校此课程主要为英语专业学生开设,部分高校也将其设为非英语专业学生的选修课。而将“英美文化”作为非英语专业学生必修课的院校很少。2010年下学期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进行了大胆尝试,要求学有余力、英语水平较高的二级起点的学生必修此课程。为了解教学效果,为将来大学英语拓展课程设置提供参考依据,本研究在课程结束时,在学生中进行了问卷调查。

二、关于“英美文化”课程学习的调查研究

1.调查问卷

调查对象分别为2009级机械设计制造、计算机、通信及会计学专业的学生。问卷主要是了解学生对“英美文化”课的学习热情、教学模式、课外学习方式及课程设置等方面的态度和反馈。110份问卷调查全部收回,有效率为100%。

2.结果和分析

(1)学习热情。态度决定一切,良好的态度是保证该课程能否顺利实施的重要基础。因此,问卷首先对学生学习“英美文化”课程的学习热情进行了调查。14%的学生表示对学习此门课程非常有热情,56%的学生选择有热情,68%的学生表示希望从“英美文化”课程的学习中了解英美社会文化背景知识。调查表明大多数学生对此课程期待很高,学习英美文化知识的愿望强烈,对英美文化知识的重要性有较好的认识。

非化学专业篇7

关键词: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考试方式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是高等学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接受计算机基础 教育 的入门课程,也是公共基础必修课程。开设该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大学生的信息素养,使学生掌握计算机应用的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能够把计算机作为一种有效的工具,应用到各自的专业中。如何开展好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考试方式是我们应该重新思考的问题。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学生水平参差不齐对于刚入校的新生来说,由于地域和家庭环境等方面的差异,他们在计算机方面的知识水平差别很大。这就明显地加大了教学难度,基础好的学生对课堂内容已掌握,对上课毫无兴趣,觉得在浪费时间;相反,对于基础差的学生,课堂内容不仅是新知识,而且要掌握还存在一定的困难,教师必须要有一定的耐心。这使教师无法准确把握教学进度和教学内容,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

教学形式多样,方法呆板目前,在许多高校《计算机文化基础》课大都采用形式多样的授课手段,既有黑板、投影仪,又可以板书与多媒体演示相结合,极大地丰富了教学内容,使讲解的内容更加直观形象。Www.133229.cOm但是教学方法仍显呆板。首先,教学方法没有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忽视了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师生缺少交流,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及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其次,有些多媒体课件只是把黑板的内容搬到了大屏幕上,使多媒体教学成为显示在屏幕上的教科书,多媒体教学的特点没有真正体现出来。

理论教学与实践脱节,实验效果差《计算机文化基础》的性质决定它是一门以实践操作为主、理论教学为辅的基础课程。现在《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普遍将课堂讲授与机房实验分开。一般上完一次或数次理论课后才上一次实验课,理论课时比实验课时多,比例不合理,教学效果不理想。另外,在实验时,一个实验指导教师有时要同时指导一两个班,影响了实验教学的效果与学生动手操作的积极性。

考试形式单一,成绩评定方法不 科学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实行教考分离,全校统考的考核方式,考试形式以笔试为主,对于开卷笔试、实践操作考试、演示考试及笔试和面试相结合等考试形式较少采用。总评成绩主要以平时成绩和笔试成绩相结合进行考核。但从卷面成绩上不能反映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真实水平,理论成绩比例过重,因此总评成绩体现不出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教学改革的方法与建议

改进教学模式,采用分级教学针对新入校学生的计算机知识与能力参差不齐的现状,建议进行分级教学,即根据学生入学时计算机基础水平的差异分不同的教学班进行教学。如可在新生入学时进行《计算机文化基础》的摸底考试,根据考试结果对学生进行分级,甚至部分学生可免修。同时开设相应的选修课,如《办公自动化》、《网页制作》、《计算机 网络 基础》等,使免修学生能多学一些新知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分级教学中,可根据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规定使学生共同达到一定的要求,还可因材施教,使优秀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学的更多、更深。

改进教学方法,强化实践环节,提高教学效果目前,《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虽已采用了多媒体 电子 教学方式,但还是采用教师讲、学生听,课后做作业的灌输式教学方式。学生的个性受到束缚。计算机教学的重点应从“教”转向“学”,有步骤、有计划地过渡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还可以把理论和实践合二为一,全部在机房授课。这样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边讲授、边练习、边指导,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教学效果。

改革考试方式与成绩评定方法《计算机文化基础》的最终目的就是让学生都学会使用计算机,掌握计算机的一些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所以《计算机文化基础》的最佳考试方式就是无纸化考试。无纸化考试不仅能够测试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掌握程度,而且还能考查学生操作计算机和使用计算机办公自动化软件的能力,考试过程就是计算机知识的具体应用。通过无纸化考试,做到让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避免学生死记硬背,能够考核学生的真实水平,有效地杜绝高分低能的现象。同时会增加学生对计算机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从而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综合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成绩评定除了百分制外,可以采用等级评分制、模糊评分制、激励评分制。避免学生只注重结果而不注重过程,只注重分数而不注重实际操作的现象。

利用 网络 设施,补充教学资源在《 计算 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中,利用网络资源作为补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网络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突破了地域上和时间上的限制,为学生提供更深、更广的教学内容,从而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 发展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拓宽知识面。

通过分级教学、新的 考试 方式与成绩评定方法等具体措施的试验与实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学习该课程的目的更明确了,实践操作能力明显增强。当然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涉及课程体系、教学计划、教学方法、考试方式等一系列的内容。只有通过积极地研究、实践探索与完善, 总结 出一套适应于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与考核体系,才能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 文献 :

[1]王欣如,曾一.《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研究与实践[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9)

[2]温泉彻,黎琼.《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模式的研究[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5,(6).

非化学专业篇8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能力;高职学生;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831(2013)02-0100-3 doi:10.3969/j.issn.1006-2831.2013.01.024

1. 理论框架

回顾过去几十年的英语教学发展,我们不难发现教学目标从“语言能力”扩展到“交际能力”(Hymes, 1972),又扩展到“跨文化交际能力”(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competence)。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模式也层出不穷。我国学者高一虹(2002)总结了三种比较流行的模式:构成三分模式、行为中心模式和知识中心模式。构成三分模式认为,跨文化交际能力包括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层面。认知层面包括目的文化知识, 以及对自身价值观念的意识;情感层面包括对不确定性的容忍度、灵活性、共情能力、悬置判断的能力;行为层面包括解决问题的能力、建立关系的能力、在跨文化情境中完成任务的能力。行为中心模式以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实践为关注中心,侧重交际行为或外部结果,亦可称为“有效性”或“功效”。“功效”一般包括跨文化情境中的个人适应、人际互动、任务完成情况。知识中心模式也是以培养实践能力为关注中心的,在学校情境中较受欢迎,目前在我国的外语教育中占主导地位。对许多教师、学者来说,跨文化交际能力主要是指如何在目的文化情境中适宜地使用目的语的知识。在此基础上,高一虹针对我国英语教学的特点,又创造性地提出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跨越”与“超越”两个层面。“跨越”是指目的文化知识和交际技能的获得以及立场情感、行为模式从本民族文化转移到目的文化;“超越”是指能够以开放、灵活、有效的方式进行跨文化交流,在跨文化交际中“生产性”地(productively)构建自我认同(self-identity)。参考国内外众多学者的理论和本次调查的具体情况,作者在这里将跨文化交际能力大致划分为为基础层次和深层次两个层次,基础层次是对跨文化交际基本知识和技巧的掌握与运用(上文提到的认知层面、个人适应阶段和“跨越”层面);深层次则将跨文化态度、情感、知识、交际策略和交际表现等都纳入跨文化交际能力。

2. 调查背景与目的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04年1月颁发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和教育部办公厅2007年7月公布的《大学英语课程要求》,均提出“大学英语是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学习策略和跨文化交际为主要内容”。我校2007年制定的新的职业英语教学大纲也明确提出“积累必要的跨文化交际知识和培养基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那么,目前高职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处于什么样的状况?存在哪些问题?不同年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水平是否存在显著差异?考虑到高职学生的实际情况,本研究将聚焦在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基础层次。

3. 调查方法

3.1 问卷的编制

问卷(出题时参考了王振亚和钟华的部分题目)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共10题)是有关语言行为的试题,涉及打招呼、称呼语、邀请、告别、关切、拒绝、提议、感谢、送礼、收礼等十多种日常交往中常用的言语行为。采用的是“得体”与“非得体”的判断题,例如:

(1)李明到美国朋友家里做客,当被问及“Would you like some tea?”,他回答说“Please don’t go to any trouble(请别麻烦)”。

(2)小红应邀到美国朋友Michelle家做客,临别时说:“It’s too late. I’d better be going now. You must be very tired. Good night.”

第二部分(共10题)是有关非语言行为的试题,以人体语、时间语、空间语为主,也涉及一些社会习俗、社会规范、社会关系等方面的问题。采用的题型是是非判断题,例如:

(1)接受英国朋友的礼物时,应当当面打开礼物。

(2)当你在示意英美人士向你靠近时,手掌向下,五指向内弯曲不停地摆动。

3.2 受试的选择

本调查首先在一年级新生中随机抽取了两个自然班,再选取了二年级全校任选课的一个班级(学生来自各个院系)。共三个样本:一年级1班(29人)、一年级2班(30人)和二年级选修班(73人)。发放问卷132份,回收有效问卷122份。

4. 调查结果分析

4.1 总体得分情况

从表1的数据来看,学生得分在80%以上者只有5人,占总人数的4.10%;14~15分(70%~75%)之间18人,占总人数的14.75%;12~13分(60%~65%)之间40人,占总人数的32.79%;11分(55%以下)以下者有59人,占总人数的48.36%。近半数同学处于不及格水平,13分(65%)以下占总人数的81.15%,整体情况不好。表明目前高职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水平很低。

4.2 各班跨文化交际问卷成绩T检验

上一篇:银行业论文范文 下一篇:鉴赏教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