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文化范文

时间:2023-10-01 20:55:32

都市文化

都市文化篇1

关键词:旅游资源开发;都市型旅游业;都市文化旅游资源;上海

一、上海都市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概述

1.都市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概念

旅游资源开发是一个经过资源调查和评价,区位分析,市场猜测,确立规划方案进而动工实施,终极形成向游客开放的旅游产品的技术经济过程。张国洪在其著作《中国文化旅游》中提出,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是指对有关类型和层面的文化旅游吸引事象做出以经济目的为主的适合文化消费的生产、经营和治理活动。据此,笔者对于“都市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概念理解为,在都市文化旅游开发中,对有关类型和层面的文化旅游吸引事象做出以经济目的为主的适合文化消费的生产、经营和治理活动。

2.都市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原则

参照国内外学者的旅游资源开发原则,关于上海都市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笔者主张主要坚持以下五条原则:

2.1坚持分类开发原则

就是重新对上海市都市文化旅游资源进行分类整合,在资源开发中做到因类制宜、突出重点、统筹规划、分步实施。

2.2突出地方特色原则

垄断性与竞争性并存是旅游资源的一个特点。“独特性”是旅游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核心。都市文化旅游资源的独特性愈明显,其市场竞争性愈强,即其吸引力和竞争力就越大。

2.3坚持市场导向原则

任何旅游产品的价值都需要通过市场交换来实现。所以,都市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应以市场为导向,只有在充分进行市场调研与分析的基础上,才能够开发出适合当今消费心里的都市文化旅游产品,以实现都市文化旅游资源预期的开发价值。

2.4坚持开发与保护相协调原则

要按照中心提出的“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总原则,实行严格的都市文化旅游资源保护措施,进步都市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水平,特别是都市文化资源综合利用水平。都市文化旅游旨在实现经济、社会、美学价值的同时,寻求适宜的经济价值或利润和文化旅游资源价值的平衡。鉴于都市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双重效应,要从源头上来约束开发商和旅游者的行为,使之共同分担维护都市文化旅游资源价值的本钱,力求对环境的影响降至最低,从而达到保护都市文化旅游资源的目的。

2.5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

都市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不仅要考虑到旅游者的文化享受之外,更要考虑由旅游活动对都市文化资源本身以及资源所在地周边的市民所带来的影响。不仅要能够满足当代人的精神文化社会需要,同时还要以不牺牲后代人的潜伏利益为代价。

3.上海都市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条件

据统计,2007年,上海接待国外进境旅游者为665.59万人次,外汇收进47.37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了9.9%和19.6%。国内旅游人数10210.23,旅游收进达1611.32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了5.4%和13.5%。

上海都市型旅游业的飞速发展,主要取决于其旅游业的配套发展和都市旅游资源开发的同步性综合上风。张媛在《上海旅游资源开发研究》中以为,上海都市型旅游业的飞速发展主要取决于资源禀赋、区位条件、客源市场和区域背景等四个方面的条件。

值得一提的是,上海成功申办2010年世博会,为上海都市型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预计2010年世博会举办期间将有超过7000万人次的中外游人进园。上海市政府无论是积极筹办2010年上海世博会,还是投巨资建设浦东国际机场二期工程等众多城市基础设施项目,所有这些,都为上海都市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带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4.上海都市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历程

自1978年底以来,有三件大事对上海都市旅游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即1984年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上海就在其列)、1990年公布浦东开发和2002年申办世博会成功。根据上海市1986-2004年上海进境旅游人数和外汇收进统计数据显示,游客接待数目的增长曲线恰好与这三次重大事件发生的周期相吻合。

据此,张媛在《上海旅游资源开发研究》中将上海都市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改革开放-1989年,开发重点是古文化遗址,为以后的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奠定了基础;第二阶段,1990-2001年,开发特点是旅游资源的开发进进了一个快车道时期,留意旅游资源开发与城市建设规划的同一性题目,都市旅游业出现了一个高增长的态势;第三阶段,2002年至今。在这里,笔者主张把第一阶段界定为:1984-1989年,是对前面两个阶段的总结、扬弃和深化,注重资源的整合利用和系统配置。

二、上海都市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对上海都市型旅游业发展的正效应分析

1.上海都市型旅游业的综合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

如对发展和优化都市旅游的公共交通系统方面,近几年来,在不断完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基础上,连续开设10余条旅游专线,基本上满足了不同层次游客在上海市进行观光游览活动的需要。如对城市市民休闲、娱乐和游憩活动空间的优化配置方面,上海现有博物馆、美术馆、歌剧院、电影院等各类文化娱乐场所15000余家,基本上形成了相对完备的城市休闲、娱乐和游憩活动体系。如对都市旅游生态系统优化方面,从“九五”计划到今天,上海共投进资金近千亿的资金新增绿地面积数千公顷,已经建成沿虹桥路、新华路和淮海路一线的绿色景观道路,浦东陆家嘴中心绿地、世纪公园等一大批都市旅游绿色生态景观。

2.上海都市旅游资源的结构配置愈趋公道

旅游资源的配置是指旅游地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和市场发展需要,通过各种公道有效的途径和方法,使有限的旅游资源在用时、用地与用途上实现一种公道搭配,其终极目标是要实现旅游资源的效益最大化。上海市的旅游资源开发定位从20世纪90年代初的以观光为主到如今的多元化综合指向,不仅体现了上海市都市型旅游业的发展与进步,也是上海经济发展与旅游事业发展日渐成熟的证实。

3.推动了都市文化旅游产品经营方式向集约化方向发展

上海都市文化旅游资源的公道配置和利用不仅进步了都市文化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也加快了都市文化旅游产品的升级换代,优化了都市文化旅游产品的结构,使得上海的都市文化旅游产品始终能够满足国内外旅游者的需要,甚至创造需求,引

导需求。同时注重对都市旅游形象的推广和宣传,实施旅游品牌经营战略,从而大大提升了上海都市文化旅游的整体形象,有力地推动了上海都市文化旅游产品经营方式向集约化方向发展。

4.提升了上海都市旅游目的地的核心竞争力

都市文化篇2

作者:张晓

【关键词】城市化,都市化,文化研究,都市文化研究

一、都市文化研究的基本理念

席卷全球的城市化进程正对当今世界产生至为重要、深刻与全面的影响。从学理上讲,社会学一直将城市化定义为一种城市居民增长的人口现象。另一方面,尽管城市化包括城镇化、城市化与特大城市(都市)化三种形式,但依托于规模巨大的人口与空间、富可敌国的经济生产总量、发达的交通与信息服务系统而出现的国际化大都市或世界级都市群,无疑代表着当代城市化进程的最高环节,对人类经济社会与文化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在这个意义上,可以把当代城市化进程称之为“都市化进程”(MetropolitanizationAdvancement)。如同国际化大都市或世界级都市群日渐成为当今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枢纽与中心一样,依托于其上而出现的不同于农村、城镇、中小城市的都市文化模式,对当代人类社会的精神生产与文化消费同样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首先,大都市不仅是经济、金融、商业、信息技术的中心,在精神文化的生产、传播与消费等方面同样具有霸权地位,并主导着当今世界文化市场的消长与盛衰。其次,依附于大都市而产生的新的生活方式与观念,从其一出现就是全球性的主流话语,并迅速地淹没了不同国家、地区固有的也许已延续了上千年的地方经验与价值传统。正如斯宾格勒说“世界历史,即是城市的历史”一样,对以大都市为中心的当代精神生产与文化消费而言,完全可以将之引申为“当代世界文化,即是国际化大都市的文化”。作为人类城市文化发展的最高代表,都市文化本身即是人类文明与文化发展的最高环节,在它内部已摄含了前此各低级阶段如乡村、城镇、中小城市文化的要素与精华,因此当代国际化大都市为我们在更高的历史阶段、更全面的整体视角及更深刻的本质层次上研究城市文化提供了现实对象。在当代,不是一般地研究城市文化――历史上的城市文化或当代普通城市的文化,而是只有把研究对象放在作为中心及最高环节的大都市文化模式上,才能在深刻的思想意义与直接的现实意义上把握住人类文化发展的本质与规律。这是在当代研究都市文化的重要性所在。

但另一方面,由于中国城市化水平低,农业文明传统沉重,以及它们作为物质基础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在理论、观念、方法、工具等方面的制约与局限,使中国当下的都市文化研究显得相对贫乏,远不能满足中国城市化进程快速发展的需要。目前国内与都市文化相关的研究主要有两大话语谱系。一是以经济学、社会学为核心的社会科学研究。这是由于受西方大都市群理论影响而开辟出的新方向。尽管它好的一面是使都市研究作为一个重要对象进入到社会科学的学术视野,但由于主要集中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对都市文化结构及其人文精神层面很少触及到,即使注意到文化要素,它们一般也停留在文化产业等实用与商业层面,对其深层的文化价值重视不够。二是以大众文化、审美文化、文化批评为主流的人文学科研究。与前者相反,这些研究的主要精力集中在影视、广告、网络、流行文化与时尚等都市的审美外观或文化幻像上,由于缺乏必要的切入都市社会现实的社会学与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它们往往割裂都市审美文化外观与产生它的经济社会基础的内在联系,因而也不能完成解释都市现实乃至批判都市存在的理论与思想任务。

二、从文化研究到都市文化研究

当下与都市文化相关的研究各有不尽人意之处。对于以经济学、社会学为核心的社会科学研究来说,其问题主要是失之于“实”,忽略了都市的文化层面或文化的精神价值内涵,这是作为实证科学的社会科学研究的必然表现。而以大众文化、审美文化、文化批评为主流的人文学科研究,其问题则在于失之于“虚”,它们掩盖了都市文化繁华表象背后的本质或深层结构,充其量只能生产出各种时尚化了的知识与趣味。由此可以得出两点认识:

(一)尽管两种话语都可以揭示出当代都市文化的某些侧面或局部,但又都是不全面的,因而不可能指望依靠两者之中的任何一者去建立一门具有相对严密的学科形态及较为纯粹的学理价值的都市文化理论;

(二)这也带来积极的启示,即,要想完成解释都市现实乃至批判都市存在的理论与思想任务,必须在努力吸收以经济学、社会学为核心的社会科学和以大众文化、审美文化、文化批评为主流的人文学科等学术资源的同时,又能够通过理论创新在这两大话语谱系之间建构出一种对话、交流的知识生产机制,只有这样才能在知识结构与学科框架上为当代都市文化学科的诞生准备好充足的条件、奠定下坚实的基础。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在两者之间找到一座桥梁,以打通社会科学与人文学科在分类框架与学术传统上固有的各种障碍。

从中国当代人文学科与社会科学的实际状况特别是就中国当代都市文化研究的具体语境看,我们认为,只有文艺学、美学最适合做社会科学与人文学科的桥梁,这可以从原理框架与经验研究两方面加以阐释与论证。

从原理框架的角度,其原因主要有二。

首先,中国文艺学从一开始就不是只关涉原理与知识生产的纯学术,它的一个具有理论基础性质的命题即“文学是人学”。这个命题尽管初看起来没什么问题,但如果从逻辑上严格考究,则直接混淆了“文学”与“人学”在本体存在、知识谱系与学科形态上的重要差异,以是之故,在文艺学近百年的学科建设与学术研究中,与“文学”关系最密切的形式、审美、文学语言、文本结构等纯粹学术问题是相当边缘化的,相反却是作为“人学”在文学艺术领域中直接表现的阶级性、社会性、意识形态、生产与消费等外部研究一直是主流话语。对此中是非尽管难以一概而论,但这种学科形态与学术传统,给中国文艺学赋予了相当浓厚的社会科学属性与功能,则是无须做更多论述的。由此带来的一个直接影响是,在文艺学与经济学、社会学之间并没有过于森严的学科壁垒。在当代都市化的背景下,由于“文学”之“文”已发展为“都市文学”或“都市文化”,而“人学”之“人”也摇身一变为与农夫、小家碧玉等传统生命主体很不相同的“都市人”,因而从中推出“都市文化学是研究都市人的学问”,也是不存在学理障碍的。其次,从美学学科的原型结构看,在康德哲学体系中,审美(判断力)一直是知识(纯粹理性)与伦理(实践理性)之间的桥梁。康德在《判断力批判》的序言中,也把这个“判断力原理”称为“谜样的东西”。对此正如劳承万的阐释:“构成谜的是矛盾的双方。一方面,判断力是一个‘先验原理’,它能够‘运用于对世界本体的认识’,‘同时开示着对实践理性有利的展望’,这似是逻辑理性之类的东西;另一方面,它又能对主体产生‘愉快及不快情绪’,尽管不是直接的关系。康德补充说,‘从这些概念(即认识中的诸概念――引者)永不能引申出一个对于愉快及不愉快情绪的直接结论来’。……这就构成了审美判断的特殊性质。”引申一下,如果说纯粹理性是一切社会科学最必要的主体条件,实践理性是一切人文学科最深刻的价值基础,就不难推出,以判断力为学术对象与起点的美学研究――它一方面与认识论的概念、逻辑等有联系,另一方面又与伦理学的欲求、价值等相牵连――正是关注主体价值建构的人文学科与注重经验事实阐释的社会科学之间最具合法性的中介与桥梁。从学理上讲,以文艺学、美学为中介,正可以使文艺学固有的“社会―人生”意向与美学固有的“悟性―理性”意向,在当代都市化进程中开拓出新的知识境界与前沿学科形态。进一步说,以文艺学、美学为中介,在都市文化的学理架构中实现人文学科与社会科学的学科交叉建设,在充分保留前者的人文价值与后者的科学精神的基础上实现两者的互动,既有助于社会科学摆脱其僵硬的实证本性而变得灵动,也可为人文学科飘邈的审美天性提供真实可靠的地基。在这个新的学术空间中,实现科学性、人文性、审美性的良性循环与互动,催生出一门以当代国际化大都市及其文化模式为研究对象的具有重要理论与现实意义的人文社会科学来,其现实意义也是自不待言的。从经验研究的角度看,中国文艺学、美学与都市文化研究的学科亲缘性,不仅不偶然,相反还是以相当深厚与为数众多的经验研究为根基的。从学科背景上讲,中国都市文化研究与西方有很大不同,西方都市文化研究主要隶属于社会学、人类学、地理学等学科。在中国,尽管在学科分类上都市文化研究最应纳入的是社会学之下的文化社会学或其他学科下的艺术设计、城市建筑等,但由于中国学术研究与学科建设的特殊性,从一开始它就与中国文学、特别是其文学批评、文艺学、美学等结下不解之缘。一些西方的社会学家、城市规划学者,之所以对中国文学学者研究都市文化想不通,原因大概就在这里。三、当前都市文化研究的特点与学术渊源

新世纪以来,中国社会的改革开放也进入到全面发展的新时期。首先,中国现代化的核心更明确地定位在城市化与城市发展上。与此同时,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开始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不仅像北京、上海、广州等近现代大都市日新月异,一些新的中心性城市也如雨后春笋般迅速生长出来。随着城市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城镇化与城市化开始淡出,各种区域性中心城市、国际化大都市乃至于建设世界级大都市群,开始成为中国现代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目标,这为都市研究的深入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最重要的社会基础。其次,都市生活方式与都市文化模式逐渐成为中国当代文化的中心。在都市的新天地中,生存的物质条件与精神环境的巨变,使人们在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精神趣味等方面出现了许多重要的变化。都市化进程带来的新经验、新思想及新问题,也在寻找一种可以与之相适应的文化理论与解释框架。与中国当下迅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相比,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与创新显然滞后了许多。而正是由于都市文化研究本身在学科上的空白,才为在文化研究中获得一定研究经验与方法工具的中国文学介入这个新的学科领域提供了契机,其在逻辑上仅是把研究对象从“文化”进一步确定为“都市文化”而已。

从文学学科背景出发研究都市文化,只是晚近十年才发生的学术转型,现在从任何角度做评价都为时过早,因而,这里仅就其发生过程中的特点与学术渊源略作说明。

当代都市文化研究有三个显著的特点。一是地缘性。当代都市文化(文学)研究,最突出的特点是集中发生在改革开放的前沿,如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原因是这些城市本身及所处地区的城市化水平高,且与国际大都市的交流与联系十分密切,生活在这些地区的文学研究者,出于对当代以大都市为中心的城市化进程的亲身体验与学术敏感,率先开拓了以国际化大都市为学术背景的中国文学研究新方向,使城市文学与文化研究成为当代中国文学研究的一个新空间与有机构成部分。

都市文化篇3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以建设“国际化大都市”或“世界级都市群”为发展目标的“都市化进程”,正在构成当代人类生存与发展最重要与最直接的现实世界。“都市化”进程不仅在范围上跨越了民族―国家的边界,超出了一般的经济社会发展领域,也深刻地影响到精神生产、文化消费乃至于审美趣味等方面。在都市化进程中产生的各种文化与精神问题,不仅直接促使了人类传统生活方式与价值观念等方面的转型,同时也为当代中国文学学科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研究对象与领域。

都市文化研究在中国的发生,不仅有都市化进程这个重要的全球化背景,同时也有其自身独特的学科渊源与学术谱系,这是我们应予关注的一个重要方面。目前与都市文化相关的研究,在中国主要有两大话语谱系:一是以经济学、社会学、地理学为核心的社会科学研究。这是由于受到西方都市群理论影响而在社会科学研究中开辟出的新方向。其好的一面是使都市文化的重要性开始进入中国社会科学的学术视野,而其问题则在于主要集中在经济社会发展、城市空间等方面,对其文化结构与人文精神层面基本上没有触及。即使偶然有注意到文化要素,但局限于社会科学的实证本性,一般也仅停留在文化产业、文化创意等实用与商业层面,对都市文化深层的价值结构基本上束之高阁。二是以大众文化、审美文化、文化批评为主流的人文学科研究,与前者不同,人文学科的主要精力集中在影视、广告、网络、流行文化与时尚等“都市审美外观”或“都市文化幻像”上,由于缺乏必要的、切入“都市社会现实”的城市社会学与政治经济学等理论与方法,它们往往割裂了都市的“审美文化外观”与产生它的“经济社会基础”的内在联系,只能抽象地炮制一堆又一堆的“泡沫”与“幻像”,所以也根本不可能指望它们去完成“解释都市现实”乃至“批判都市存在”的理论与思想任务。进一步说,它们只是一种关于都市的“时尚化了的通俗知识生产机制”,与一门严格的人文学科的学理标准与学科形态并无太大的关系。只有在两者――以经济学、社会学、地理学为核心的社会科学研究与以大众文化、审美文化、文化批评为主流的人文学科研究――之间找到一座桥梁,打通社会科学与人文学科在分类框架与学术传统上存在的各种障碍,才能为当代人认识、解释与超越他们的现实世界提供一种理性的方法工具。

从中国当代人文学科与社会科学的实际状况看,中国文学学科中的文艺学、美学等,最适合做“社会科学”与“人文学科”之间的桥梁。中国文艺学从一开始就不是关于文艺原理与知识生产的“纯粹学术研究”,它的一个具有基础本体论性质的命题即“文学是人学”,这直接混淆了“文学”与“人学”在本体存在、知识谱系与学科形态上的巨大差异。以是之故,在文艺学近百年的学科建设与学术研究中,与“文学”关系最密切的形式、审美、文学语言、文本结构等纯粹学术问题始终是边缘化的,相反却是作为“人学”在文学艺术领域中直接表现的阶级性、社会性、意识形态、生产与消费等“外部研究”一直是主流。这种文艺学学科形态与学术传统,给中国文艺学赋予了相当浓郁的社会科学的属性与功能。由此带来的一个直接影响是,在文艺学与经济学、社会学之间并没有过于森严的学科壁垒。在“文学是人学”这一基本命题中,由于“文学”的“文”在当下已发展为“都市文学”或“都市文化”,而“人学”的“人”也在城市化进程中摇身一变为与传统“农夫”、“小家碧玉”等很不相同的“都市人”,因而从中推论出“都市文化学是研究都市人的学问”,是不存在任何学理问题的。其次,从美学学科的原型结构上看,在康德哲学体系中,审美(判断力)一直是被看作“知识”(纯粹理性)与“伦理”(实践理性)的桥梁。引申一下,如果说“纯粹理性”是一切社会科学最必要的主体条件,“实践理性”是一切人文学科最深刻的价值基础,就不难推出:以“判断力”为学术对象与逻辑起点的美学研究――它一方面与认识论框架中的概念、逻辑等有联系,另一方面又与伦理学领域中的欲求、价值等相牵连――正是关注价值问题建构的人文学科与注重经验事实阐释的社会科学之间最具合法性的中介与桥梁。以文艺学、美学为理论中介,在都市文化的学理架构中实现人文学科与社会科学的学科交叉建设,在充分保留前者的“人文价值”与后者的“科学精神”的基础上实现两者的互动,促进科学性、人文性、审美性三者的良性循环与学术互动,就完全可以催生出一门以当代国际化大都市及其文化模式为研究对象的具有重要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的人文社会科学来。这既可以直接满足当代人认识、阐释、批判都市文化的现实需要,同时也是文艺学、美学介入都市文化研究领域的合法性根据所在。

由此可以得出,与西方的城市(都市)研究主要发生于社会学、人类学、地理学等不同,中国都市文化研究的学术渊源正在中国文学学科的当代形态之中。这既是中国当代都市文化研究与西方的一个重要区别,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都市文化基本理论与科学体系的经验基础,同时还可以为世界范围内的都市文化研究与建设提供一种具有中国话语特色的理论形态与解释框架。

都市文化篇4

关键词:都市文化;国家文化;现代广告

中图分类号:G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122(2011)12-0143-02

一、都市文化与国家文化的概念界定和相互关系

都市文化涵盖一个都市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态以及市容市貌、市民素质、社会秩序、历史文化等诸多方面。而国家文化是指一个国家在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都市文化与国家文化这两个不同范畴的概念,相互间有着怎样的联系呢?第一层关系,作者认为都市文化首先是植根于国家文化的,是以整个国家的文化背景作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一个国家的都市文化必然是这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的体现和缩影[1]。第二层关系,作者认为都市文化是国家文化发展的前沿,引领着整个国家文化的进步和发展的方向,是在地区文化的范围内,对国家文化影响最大的一个方面。

二、现代广告与国家文化的关系

国家文化是国家政治与经济的反映,它取决于一个国家的社会形态,现代广告作为反映文化、改变文化的活动,必然是以国家文化为准绳和前提来进行的。中国是共产党执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从富裕程度来看还属于发展中国家,从人口结构来看,农村人口依然占有很大的比重,教育普及率依然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这样的社会形态,使得中国的国家文化与西方国家的相比,具有明显的差别。由于中国历史文化的影响以及政府管制较严,中国的国家文化显得更加传统保守,反映在现代广告上,中国的广告审查很严,很多尺度比较大的镜头或者语言都不可能出现在电视、报纸等公共媒体上,近年来随着网络广告的异军突起,这滴水不漏的局面才有所改观。其次,中国投放在市场和媒体上的现代广告相比西方的而言,缺乏大胆的创意。我觉得这长期以来的表现形式取决于中国的人口结构与人民教育水平、欣赏水平影响下的国家文化。另外,中国人喜欢送礼的习惯,重视亲情、孝敬老人的传统美德,这些在中国现代广告中也有体现,譬如孩子过年回家,为父母挑选保健品或其他礼品,父母收到后特别感动,全家人温暖祥和的团聚在一起的场景经常出现在中国的广告里。现代广告植根于国家文化的这片土壤里,打上了华夏文化的民族烙印。

三、现代广告在都市文化中的地位

现代广告作为都市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反映了都市文化,推动了都市文化的发展,而且现代广告本身也是一种都市文化,现代广告与都市文化是一种互动的关系。首先,只有植根于都市文化,反映都市文化的最新动态,抓住其主要脉搏,才能抓住消费者的眼球和注意力,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现代广告才能产生效果,获得成功[2]。拿中国来说,中国大都市的年青一代,在这样一个日新月异的年代,往往喜欢追求独特,追求时尚,迎合这样的心理状态,百事可乐提出广告语:“新一代的选择。”盈科电话:“不作他选!”非常可乐:“非常可乐,非常选择。”而在中国北京、上海这种快节奏的都市里,纷繁复杂的社会,都市人总是渴望与期许着平安与幸运,所以也就有了人头马的广告语:“人头马一开,好事自然来。”汇源果汁的广告语:“喝汇源果汁,走健康之路。”只有牢牢紧跟都市文化的主流,现代广告才能产生理想的经济效益,获得预想的效果。其次,现代广告推动都市文化的发展。它在都市人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等精神层次上产生了影响。譬如雕牌牙膏广告新妈妈篇,广告中小姑娘一开始不喜欢自己的新妈妈,但是新妈妈对她呵护备至,甚至早上帮她挤好了雕牌牙膏,她用点点滴滴的付出赢得了小姑娘对她的爱,结尾广告语是“真心付出,心灵交汇。”类似这些广告对都市民众以及下一代有很强的教育意义,可以引导整个都市文化向更健康更阳光的方向发展。

四、从都市文化与国家文化之关系比较的角度看现代广告对都市文化的影响

1.现代广告对植根于国家文化的都市文化的影响。前面我已经提到,都市文化是植根于国家文化的,是国家文化的体现和缩影,并且以国家文化为基础和前提来发展自己。既然都市文化在某种程度上受制于国家文化,那么现代广告对都市文化的影响,更多的体现在国家文化所倡导与宣扬的部分。这部分其实就是国家文化中的主流文化和大众文化,拿中国来说,中国几千年的华夏文化沉淀至今,最主要的是中华的传统美德,包括民族道德意识,传统习俗观念、伦理道德等。所以现代广告对中国都市文化的影响也主要体现在这些方面。我下面结合实例,简单分析一下各个方面的内容。(1)民族道德意识。中华民族历来有很深的民族情节和爱国热情。这既体现在现代广告上,同时承载了这些信息和情感的现代广告又推动了都市文化中这种民族情节的加深和爱国热情的高涨。譬如中华牙膏的广告:“中华永在我心中!”海尔的一则广告语:“海尔,海尔,中国造!”(2)传统习俗观念。中华民族对于一些重要的传统节日,例如中秋节,春节都特别重视,中秋节和春节都是全家团聚的日子,但是随着都市生活节奏的加快,一整年都在忙忙碌碌的人们也很难在这团聚的日子与亲人相见。作为国家文化缩影的都市文化,现代广告对都市文化的影响也特别体现在传统习俗观念方面,现代广告时刻提醒着都市民众,工作再忙也不要错过这全家团圆的机会,譬如雕牌的中秋团圆广告,女孩工作很忙,中秋节也回不了家,她想妈妈用雕牌洗衣粉的样子,想爸爸做的红烧肉。无奈又气又委屈的给妈妈打电话说:“我也想回家!”哪知干完工作一个人孤零零的回到单位宿舍后,却发现父母早已赶到,并且做好了香喷喷的红烧肉等她。结尾的广告语说道:“中秋节,你在想念父母,父母也在想你,雕牌,愿家家团圆!”类似这样的广告不少,体现了现代广告对包含在国家文化与都市文化中的传统习俗观念的利用、宣传和重视。(3)伦理道德。几千年的中华文明的历史,流传下来很多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孩子对父母的孝心,父母对孩子无私的爱,华夏儿女对家的重视,助人为乐的品格,奋发向上的精神和毅力等等。现代广告对这些方面略有偏重,表现很多。因为这些既是国家文化在精神层次方面的核心和主导,也是都市文化中非常重要的部分。所以现代广告在着力表现并影响都市文化的这个方面的内容。例如强生婴儿沐浴露的广告,以妈妈的口吻说:“为了你,给你更好的,妈妈什么都愿意!”体现了妈妈对孩子无私的伟大的爱,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日威月饼的电视广告中有这么一句话:“走遍天涯海角,难忘家的味道!”充分体现和表达了对家的惦念和重视,这也是美德之一。另外,像飞利浦的广告语:“让我们做得更好。”联想电脑:“每一年,每一天,我们都在进步。”这样的广告语传达着一种积极向上的信息,与中华名族拼搏向前,不甘落后的精神相契合。可见,现代广告对都市文化中的伦理道德方面表现很多,正体现了我国国家文化和都市文化对它的重视,同时,也推动着都市文化中对伦理道德的重视,探讨和继续发扬。

2.现代广告对作为国家文化发展前沿的都市文化的影响。都市文化是国家文化发展的前沿,引领着整个国家文化的进步和发展的方向。在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国际间的交流越来越多,作为国家文化发展前沿的都市文化,必然会紧跟时代的潮流。基于这层含义,我觉得现代广告对都市文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消费文化、时尚文化、视觉文化、和价值观念方面。因为这些都是变化发展较快的方面,特别容易受到国际潮流和国际交流的影响。下面我举几个方面来谈。(1)价值观念方面。随着物质文明的发展,不管是中国还是西方,现代人都很注重生活的品质和格调,相比以前,更加喜欢享受生活。这也很明显的体现在现代广告中。譬如柯达的广告语:“分享此刻,分享生活。”福特汽车的广告语:“活得精彩。”同样,现在快节奏的生活模式,以及人们对权力、地位的重视,与他人的攀比和竞争也反映在现代广告上面,譬如金猴皮鞋的广告:“穿金猴皮鞋,走金光大道。”丰富多样的产品广告,整日充斥着都市民众的耳目,必然引起他们价值观念的变化。(2)消费文化方面。现代广告缤纷多样,表现形式丰富,诉诸于各种手段来吸引都市民众的注意力。市场上遍布着各种产品甚至各种奢侈品的广告宣传,刺激人们的购买欲,长此以往必然会改变人们的消费观念,使都市民众更爱享受,更爱消费。在刚进入21世纪时,出现了“月光族”这个词,在我看来,它可以说已经是一个文化符号。人们渐渐改变了旧时代一味攒钱,不舍得随意花钱的习惯,越来越愿意去花钱装扮自己,享受生活,甚至有时候会不顾囊中羞涩,宁愿透支信用卡也要消费满足自己。所以也就有了“月光族”这样的文化符号的诞生。这与现代广告对都市民众消费观念的影响不无关系。(3)时尚文化方面。现代广告忠实地反映着时尚文化的演变,并从时尚文化的观念和符号系统中获取了创意的源泉,同时,广告作为一种传播媒介以其强大的传播能力和渗透能力,对时尚文化产生巨大的推助作用。[3]现代广告引领了时尚文化,现代广告在引领潮流方面的功绩是毋庸置疑的。如宋慧乔代言的步步高音乐手机的流行。现代广告会促使受众对特定的观念、行为、语言、生活方式等产生共同的崇尚与追求,并使之在短时间内成为整个社会到处可见的现象。(4)视觉文化方面。现代广告中的户外广告是都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都市的形象建设有非常重要的影响。直接影响都市的视觉文化,户外广告主要包括地铁广告、车厢广告、霓虹灯广告、路牌广告、楼宇广告、建筑广告、橱窗广告、灯箱广告、实物造型广告等。随着社会的进步,城市管理者和业界人士越来越注意到现代广告对一个都市视觉文化的影响。合理的、整齐的商业性质的户外广告,会使整个城市从视觉形象上体现出浓郁的商业气息,呈现一派经济繁荣的都市图景。譬如上海,广州这样的大都市,从霓虹灯、楼宇到车厢广告等,处处体现着现代化并且商业味十足的视觉文化,这种商业化,现代化的图景成为上海、广州这种大城市视觉文化的主流。而在中国海南的三亚、广西的桂林,由于这些城市的户外广告有很多是旅游广告,介绍一些当地的历史名胜或者旅游胜地,并且还会有一些实物造型的户外广告,譬如一些历史名人的雕像,这样使得这些都市的视觉文化洋溢着浓郁的艺术的、文化的气息。当然,只有遵循了美学原则和视觉规律的户外广告布置,才能使整个都市的形象锦上添花,甚至会因为现代广告的辅助变得别具一格,别有韵味。

参考文献:

[1] 梅保华.城市文化若干问题的思考[J].北京社会科学,1988(2).

[2] 包亚明.都市与文化[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都市文化篇5

一、都市类报纸娱乐新闻的特点

目前为止,都市报纸已经从总体上形成了一种共识:即以都市生活、跨城市、区域性和国际化为特色的综合性报纸。时效、实用、服务、知识、趣味等融为一体为其独特的办报艺术,对日报与晚报的诸种特色兼容并包是其赢得受众的利器。都市报是现代都市发展的必然产物,与现代都市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都市类报纸无论是报道的内容,还是报道的方式上,都有别于各级机关报,行业报。它以信息量大、贴近市民生活自居,在新闻的传播方面不仅对市民生活有实际实在的参考和指导作用,而且时效性强、信息量大,文章内容形式多样,版面活泼生动,常常能引起读者、社会的广大关注。都市类报纸从新闻报道的内容到表现形式,都走向了“娱乐化”。受众在接受新闻信息时,更多的是关注眼前和自身的境遇和感受,追求心灵的快乐,和自我宣泄,使其忘却愁苦和烦恼。所以“娱乐化新闻的总体特征就是要‘产生快乐’。”

1、报道内容以读者为中心,以市民的需求取舍新闻

都市类报纸在报道新闻信息时,软新闻采写报道的量在增加,即使是硬新闻,在传播的过程中也尽量将其软化,力求让每篇报道都能让读者喜欢。逐步降低严肃性时政和经济新闻在报纸版面上所占的比重,把非严肃性的名人轶事、日常琐事、有煸情性和刺激性的体育新闻、犯罪暴力事件等软性内容为报道的重点,将严肃的政治和经济等事实中隐性的娱乐价值进行深加工。因此强调每登载一条新闻都有明确的目的性,要么轻松有趣,通俗易懂,有意思,有看头,有可读性,让读者喜爱看,乐意看,看过之后获得精神上的某种愉悦和满足,起到放松心情的效果;要么与读者的日常生活或切身利益休戚相关,对读者有用,追求实用性,或是有影响,即所报道的事情对读者的生活,事业,前途等产生重大影响,具有必读性,力求让读者觉得非读不可。

为了追求可读性和必读性,都市类报纸严格地以市民读者的兴趣和需要作为新闻报道的取舍标准,要求采编人员按照市民的需要来决定写什么不写什么,刊登什么不刊登什么。都市类报纸以“全心全意为市民服务”的宗旨,自觉地站在买方市场上,根据当今信息时代,现代人的信息需求和受众心理,设身处地地为了解和考虑市民的读报需求,全方位地报道广大市民所关心的,感兴趣的新闻、信息。所以,都市类报纸在报道的内容上,对市民的生态状态投入最大的热情,对市民的凡人小事,喜怒哀乐予以放大聚焦,对街头巷尾的奇闻趣事予以及时捕捉,追求寻找到对市民有用的生活资讯和服务信息。所以严肃的政治、经济、会议新闻的比例将被有选择的排除在外,而名人趣事,日常琐事,有煽情性和刺激性的犯罪暴力事件,体育新闻,娱乐新闻等软性的内容就成其报道的重点。

2、新闻报道的表现形式不拘一格

都市报是现代都市文明和文化的重要载体,它的“卖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方面:各类新闻,其中有地方综合新闻,国内新闻和国际新闻。第二方面:财经综合和投资理财。第三方面:文娱综合、文娱影视。第四方面:体育新闻和体育专刊等。都市类报纸全面地呈现了都市生活,反应了都市文化,而且作为都市文化的载体之一,应该说,它既集中,又全面。

都市类报纸越来越多地强调新闻的故事性和娱乐性。在新闻表述上,从以往的强调硬性写新闻到逐渐在硬性新闻写作过程中适度注入人情味,增强可读性和贴近性,强化或有意添加所报道的事件的戏剧悬念或煽情,追求新闻的趣味性和吸引力。刺激方面,走新闻故事化,新闻文学化道路;在新闻的制作上也相应地突出新闻的冲击力和趣味性:从一些报纸和新闻期刊加强标题、图片的视觉冲击力。为了方便阅读,一般都要根据所刊内容将版面分成若干叠,并在各叠的封面版精心制作导读,帮助读者迅速找到自己喜欢的内容。

3、大量使用新闻图片和各种图表

随着电视的普及和第四媒体的崛起,多媒体的传播方式日益受到人们的青睐,加之要面向市场的重压,逼迫都市类报纸必须跳出传统的文山字海,办得更加直观快捷、活跃清晰,其结果必然是向视觉新闻的时代迈进。比如在新闻编辑上,采用多照片,大标题,有的版面上采用组合式的结构或者连续剧式的结构,或者采用大幅的标题和彩页的面页,大幅的照片来表现新闻事件,有时图片会占一个版面,从而使报纸版面做到了图文并茂,让受众在很远的地方都可以看到吸引受众眼球的信息。受到读者的欢迎和喜爱。因为,从视觉心理来看,大幅新闻图片对于新闻信息表达的准确与清晰更为有利,让读者所获得的视觉感受显然要优于单纯的文字或小幅图片。目前,都市类报纸普遍流行以杂志封面式的设计,讲究合乎时尚的版面包装手法。以醒目的、独特的、富有个性的版面吸引读者的视线,即将原来的刊登重要新闻的头版文字减缩到极限,只留标题,而让图片成为主角,占据版面的主体。一切都以尽量刺激受众的感官为目的。

二、都市类报纸娱乐新闻的文化品格

媒体是大众文化的创造者,是主流价值观的支撑者。新闻娱乐化是媒体按照愉悦受众的原则来选择和处理新闻的一种文化行为。媒体报道什么,不报道什么,报道分量多大是由媒介自身定位和合受众的需求变化情况来决定的,而受众在选择什么不选择什么不是传播者的一厢情愿,而是受众的需求个性,兴趣,知识和经验结构等许多变量决定的。

都市类报纸,不仅作为都市现代文明的标志或衡量尺度,而且为都市文化的建设担负起码的职责,发挥它的积极的作用。它确立了读者在新闻传播活动的中心地位;消化与吸收了世界主流文化;推动了我国消费文化的发展;增强了我国民众的民主政治参与意识;满足了受众多元文化的需求。

1、确立了读者在新闻传播活动的中心地位

都市报诞生以前,大多数报纸只管办报,不管读者是否了乐意接受,完全根据政治宣传的需要和上级主管部门的旨意办报纸。至于读者需要什么,是否喜欢并没有受到多少关注。都市类报纸新闻娱乐化是以贴近读者,满足读者需求为报道理念,颠覆了以往的“传者中心论”。报纸的一切新闻活动都围绕着“读者”这个中心来展开。读者是信息服务的对象,不是被动接受灌输的靶子,都市类报纸一改过去居高临下、板起面孔的说教方式,确立了读者的中心地位。

2、整合了社会主流文化,加强了文化凝聚力

任何一个整合程度较高的社会,都具有对某种文化能够取得较为一致的看法,即具有较强的文化凝聚力。文化对社会的整合,实际上是对自身的选择、认同、规范与控制。都市类报纸正是通过新闻娱乐化,发挥了实录与导向的作用。都市类报纸区域性文化色彩浓烈,承载当地文化,担当传播当地及自身提倡的文化重任。说到底,某种社会文化价值的规范过程中,报纸持之以恒的予以引导的效果显著。在传播的过程中,得到认同,并由认可产生出的巨大文化聚合力则是都市报的终极目标。当然,这种文化应该是包涵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内容的主流文化。在这方面,一些城市晚报的做法很值得鉴赏。如《贵阳晚报》在版面设置的“互动调查”“百姓街区”“黔城旧事”“美食地图”中收获了良好的效果。报社经过精心策划,统筹推出了组合的系列报道,其中包括“市民乘公交车文明出行大讨论”、“远亲不如近邻大搜索”、“口述贵阳历史”、“美食达人晒美食”等,记者力求通过深入细致的采访、思考和报道,在大量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中,展现事实,挖掘和推荐具有代表时代主流和发展方向的新观念,引导市民建立健全符合社会主流意识的人生观、历史观和价值观。

3、推动了我国消费文化的发展

都市类报纸与消费文化的关联是双重的,都市类报纸本身就是我国当前消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都市类报纸的繁荣构成了我国大众文化消费的独特景观。都市类报纸的生成与消费文化在中国的兴起几乎是同步的,都市类报纸呈现了中国消费文化的特质。它渗入市民日常生活,消费是其最重要的诉求点,因而其在塑造读者消费观念、建构消费文化这一方面有不可磨灭的功劳。

4、增强了我国民众的民主政治参与意识

都市类报纸新闻娱乐化在文化价值方面,不仅作为都市现代文明的标志或衡量尺度,而且在都市文化的建设上担负起码的职责,发挥它的积极的作用。主要是与现代社会相联系的法制建设、社区文化建设、城市的现代化管理等,建立与人的文化素质相关联的公民意识、国际意识、环境意识以及民主政治参与意识等现代意识的。

都市报新闻娱乐化虽然是受制于市场的驱动,但能在客观上获得消解权威、清除“文革”遗留的极“左”意识形态的效果。面对民主政治意识较低的大众,娱乐化的轻松处理方式不仅可以吸纳更多人关注政治和公共事务,也可能在有限的程度上灌输民主政治观念,培养公众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促使大众更多地了解参与政治。在我国现阶段的新社会条件下是有积极意义的。

5、满足了受众多元文化的需求

现代都市,功能不同,文化相异。但不管如何,其文化的成分和类型,总体上可以划分为两个基本层次:一是基本层次的文化,即普通市民所具有的大众化市民文化。它包括涉及市民的吃穿住行的饮食起居文化、消费文化、通俗文化和流行文化等。二是较高层次的雅文化,为知识分子们具有层次,包括精神、思想、学术、艺术等方面的探索与创造,它体现着一座城市的文化底蕴和文化品位,以及市民文化生活的丰富性和精神深度。

都市类报纸在新闻娱乐化的同时生成了都市文化。而这些都市文化的生成与发展中表现得最为突出的功能,首先是对上述两种文化的记录与呈现,反映都市文明发展过程中的生生息息,及其发展的新动向、新经验、新思想……。其次的功能是对城市文化的整合与提升。整合程度较高的社会,都具有对某种文化能够取得较为一致的看法,即具有较强的文化凝聚力,能够满足了受众多元文化的需求。

都市类报纸新闻娱乐化满足了受众多元文化的需求,它以灵活多样的新闻报道形式,趣味性丰富的内容,强烈的视觉冲击以及富有刺激感的娱乐效应,为受众提供了轻松、愉悦的接受氛围;以轻松,温馨,平易近人的语式,表达人的欲望诉求;体味感情娱乐,体验平常人生,从而释放隐藏的欲望,使得受众乐意去接受,并在接受过程中得到心灵的满足。它“有利于改进传统的新闻传播方式,促进新闻业务的变革;有利于到新闻实践者们的欢迎。

三、结语

都市文化篇6

成都市劳动人民文化官于1951年建宫,60余年来,一直是成都市广大职工群众政治、文化、教育、艺术、体育、休闲娱乐等活动的中心阵地。长期以来,成都市劳动人民文化官按照中华全国总工会、四川省总工会的要求,在成都市总工会的领导下,遵照全总《关于推进地方工人文化宫俱乐部改革与发展的意见》的总体指导思想,广大职工奋发努力,取得了显著成绩,先后被市委市政府授予“成都市模范单位”荣誉称号,被四川省总工会授予“四川省五一劳动奖状”,被全总、文化部、中国文联、中国作协四部委联合授予“文艺工作者深入职工创作实践活动优秀组织单位”。

新文化宫外观造型设计新颖、别致,取意岷江的“山、水、船”意象,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冲击效果,它与金沙遗址交相辉映,充分体现了历史文化名城的品质,是融合传统地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特色的城市标志性建筑,是成都市城市风貌的又一道亮丽风景线。新文化宫按照功能分区为办公教育中心、文体活动中心、电影娱乐中心,内部设施集信息化、现代化和传统化于一体,高、中、低档的分类服务涵盖了职工培训、会展、图书阅览、文艺演艺、戏曲表演、电影、休闲茶园、健身、游泳、羽毛球、乒乓球、特色酒吧等服务项目,能满足广大职工群众不同的精神文化需求。

目前,市文化宫已经形成了戏剧茶座、周末广场舞会、周末公益电影、职工戏剧月、成都之星-达人秀、成都文化与名人、青年话剧艺术鉴赏月、基层工会开放日等一系列覆盖面广、参与度高的标准化品牌文化项目,受到广大群众职工的热烈欢迎。

都市文化篇7

【关键词】环境艺术;设计;建筑空间;空间文化

随着现代化都市营造进程的加剧,文化内涵的审美旨趣深刻地影响着当代中国的社会生活。如何营造都市环境中的空间文化已成为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亟待研究的课题。现代都市环境中的空间文化发展具有普遍性和多元性,其审美发展的维度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环境艺术设计与空间文化营造、现代生活模式与生态环境的共融、空间文化的主题化趋势日益明显等。同时,空间文化的设计业已成为基于传承底蕴和创新式思维的多元化定位,它以特有的空间设计、文脉和隐喻,实现了人自体与社会阶层及生存空间三因素相互作用的都市环境生态系统。

一、环境艺术设计与空间文化营造

现代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中,我们追求的不仅是生产物质的满足,还有空闲之余的精神享受。因此,就会产生在追求物质生存功能价值的同时追求精神价值的文化内涵。这两者的关系是在矛盾中统一的。对于精神空间文化的营造,不同风情地域的人文生活都具有各自特点,就某一地方的标志性建筑就可以看出其设计的功能美感与形式美感的统一。环境艺术是人创造自身生存环境的一种主观行为,这种主观行为属于有意识设计的范畴。

环境艺术的主角——建筑与空间会在人们心理情绪中产生某种反应,其中存在着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建筑形式美就表述了这种规律。建筑物是由各种构成要素如墙、门、窗、台基、屋顶等组成的。这些构成要素具有一定的形状、大小、色彩和质感,而形状(及其大小)又可抽象为点、线、面、体(及其度量),建筑形式美法则就表述了这些点、线、面、体以及色彩和质感的普遍组合规律。

一座建筑物的美学效果与这些形式是密切相关的,但是相应的形势却是来自于空间文化的影响。在都市生活中,建筑本身就是地域空间文化的标志。

巴西利亚是巴西新首都,位于海拔1200米的两河交汇之处。1956年政府决定迁都,并选定这个地点。1957年进行国际竞赛,巴西建筑师科斯塔(Lucio Costa)的规划中奖。他的规划设计思想是国际现代建筑协会(CIAM)雅典的理论原则,但也追求一定的文化主题。他强调的巴西利亚是整个规划构思是“模拟人体躯干”,并以此作为主轴,在这一主轴上布置政府机构建筑群,其中心则是著名的“三权广场”;另一轴线上主要布置了城市居住区,呈弧形两翼,两条轴线交叉点是作为心脏的4层大平台,这里是全城重要交通枢纽和公共中心。巴西利亚的平面象一架喷气式飞机。在城市道路交通规划上充分体现人车分离和高速化。城市环境和大片绿化、水面都凸显巴西本土文化与殖民文化的融合。自然、社会和人的三大系统因素在这座新城展现出崭新的面貌,现代环境艺术在这个案例中体现出都市空间文化的有意识创造。赞扬者们认为“巴西利亚是意志坚强的行动,城市规划在这里得到了最高的意义”。

环境艺术设计注重生态文化的融合过程,更重视突出以人为本的文化心理需求。环境艺术设计需要对现代文化生活的质量和现状的负责,通过设计来改变现状,来融合人与自然的矛盾。由此可见,随着人们对物质和文化需求的日益增长,要求在物质享受的同时也要得到相应的精神文化享受,空间文化的设计将成为未来环境艺术设计的主题。

二、现代生活模式与生态环境的共融

随着人们审美意识的提高和信息革命的进展,环境艺术设计更多的受现代生活模式的影响。然而,现代工业生产也在强烈地干预着自然地生态环境,逼迫生态系统难以共存和循环。设计师在保证高科技文明继续发展的前提下,应尽可能地结合本地的环境、气候等条件,创造出更多体现生态文明特征和本土习俗的空间文化。

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亮相的瑞士馆,被一层神奇的红色“幕帷”包裹,这层帷幕不仅可以自然降解,还会随风发光。穿过帷幕,瑞士馆的缆车还将带着参观者渐渐升到瑞士馆的馆顶,完成一次从瑞士城市到乡村的美好旅行。乘坐缆车参观游览这种动静结合的形式能让人感受到城乡之间的互动。参观者不仅可以领略瑞士城市文明,还将在瑞士馆顶欣赏到瑞士典型乡村风光——海蒂故乡的绿色欧蓍草和蒲公英。从空中俯瞰瑞士馆,其轮廓是一个想象中的未来世界的轮廓。瑞士馆总面积为4000平方米,充满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设计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核心,充分展现了如何开创性地结合自然和高科技元素。它是一个开放的空间,最外部的幕帷主要由大豆纤维制成,既能发电,又能天然降解。展馆设计强调了对比,设计人员运用中国的阴阳原理,将缆车作为游戏的元素纳入到设计之中,带着乘客从负荷沉重的城市升入馆顶的令人赏心悦目的自然世界。记者了解到,缆车每小时能运载3500人,每辆缆车可乘坐4人。缆车设有遮雨蓬,在雨天也能正常运营。

环境艺术设计的功能美不在功能本身,它体现在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中,体现在产品的功能和形式的统一中,因此,充分考虑到文化的交流、文化的传承以及空间文化的营造,“在功能上达到了完备、完善、完美的要求,能适应和满足人和社会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的,就是体现了功能美的产品” [1]。

三、空间文化的营造

现代文化空间的营造不仅仅是建筑形体、城市景观和环境设置的内容,需要充分考虑都市文明与文化传承问题。都市街道的名称、由来是环境文化的一部分,居住者的社会定位和伦理观也是空间文化的因素,物质生产和精神需求同样是空间文化的内容。空间是建筑的主角,其形式与功能却彰显着创造意识和审美意识强烈的文化内涵,无论是私有空间还是公共空间,技术的历史与思维的创造都将成为空间文化的属性。

都市环境艺术的设计中,传统文化与创新文化,一元化与多元化,各种地域文化和城镇文化等观念正在激烈地分化与融合。任何一个城市都是在特定文化背景下应生的,具有个性的城市有利于增强人们的文化归属感和认同感,城市需要人们不断创新和设计。如上海这个集古老传统与现代文明于一身的国际化大都市是一个开放的有个性城市,能够融合多种地域文化,并能够吸取外国先进文化,兼收并蓄,奋发向上。上海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城市,不论是中国文化,还是外国文化,上海都兼容并包。上海以海纳百川的气势,开放创新的意识,生机勃勃地屹立于东海之滨。

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不断提升人们的日常生活质量,改善和优化人类生存的环境。最完美的环境空间应该既是功能性的,又是艺术性的。不仅能够改善人们生存的物质空间,而且能够改善人们的文化空间。正确处理建筑与其所处的城市空间的关系、环境观念——尊重自然环境、历史人文脉络、人本观念——人性化的空间尺度,是我们这个时代空间文化创造的主题。

四、结语

都市环境艺术是空间文化的形态。都市环境艺术设计能够为人们提供物质和精神生活的各种基本需求条件,就能为人们的审美活动构筑广阔的舞台,从而在美的层面体现出城市设计美的目的性来;一个城市如果形象真实,具有独特的感染力,在心理功能上就具有了认知的基础。城市的艺术形象是城市形态美的外在表现,它是人们接受美和培养美的媒介,同时也是规划师、设计师和建筑师思想情感的表现和表达。

【参考文献】

[1] 陈弛瑜.现代艺术学导论[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10.

都市文化篇8

关键词文化设施结构社会空间分异

〔中图分类号〕C9162;TU9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47-662X(2014)03-0118-05

一、引言

近20年来,经济全球化下的“时空压缩”促成了全球生产活动的分散化重组,西方国家普遍出现产业转型和升级,使得不断增加的社会空间极化成为西方城市社会空间发展的主要趋向。全球化带来的产业转型升级引起了从业人员职业结构的变化,造成新的社会极化,构成所谓“沙漏型”的社会结构,①社会结构的重组则进一步引起居住空间、消费空间、就业空间等产生明显的空间差异,从而带来城市物理空间更趋“破碎化”,引发各种社会问题与矛盾,促使城市公共资源分配的社会公平以及对应的空间公正问题成为诸多学科关注的焦点。大量研究表明城市社区资源的社会空间配置与城市社区居民生活空间质量的提高密切相关,文化娱乐场所是城市社区居民日常生活活动的主要空间场所,文化娱乐服务设施是影响居民健康生活的物资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成城市居民健康和健全生活空间的六大社区资源之一。②不同社会阶层居住区的社区资源在数量分布、质量水平及构成上存在显著差异。表现为公共服务设施供给的机会结构水平和社区资源可接近性水平不同,决定着社区生活空间质量的本质差异,③城市社区生活空间质量的高低可以用社区资源的可获性进行评价。社区资源的可获性不仅可以进行客观调查、测量与空间量化,还可以依托居民行为心理进行空间感知。④

我国学者对城市社会空间分异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大多数学者借鉴西方传统的经典理论和方法来解释具体城市或社区的社会空间分异,以实证研究总结出北京、广州、西安等大城市社会空间分异模式,分析城市社会空间分异的形成及运行机制。许学强、胡华颖、叶嘉安:《广州市社会空间结构的因子生态分析》,《地理学报》1989年第4期;顾朝林、C・克斯特洛德:《北京社会极化与空间分异研究》,《地理学报》1997年第5期;王兴中:《中国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研究》,科学出版社,2000年。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我国实现小康社会的不断深入,公平公正理念逐渐引入国内理论研究,日益成为城市社区研究和实践的核心问题,越来越多的学科和学者开始关注社会公共资源分配的公平公正以及城市居民生活空间质量问题。王兴中等:《国外对空间剥夺及其城市社区资源剥夺水平研究的现状与趋势》,《人文地理》2008年第6期;邓万春:《时间、空间与社会理论重构的谱系》,《人文杂志》2013年第7期。对于作为社区资源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文化设施,国内学者将其建设看作是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方面,关注文化设施的物质空间均衡配置问题。谭平:《文化设施配置优化问题研究》,《科学学研究》2010年第2期;杨泽霖:《浙江省公共服务设施空间配置与优化策略研究》,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较多研究侧重于对地域性或具体类型文化设施的空间布局特征及原因探讨,并提出规划建议。张景秋:《北京市文化设施空间分布与文化功能研究》,《北京社会科学》2004年第2期;魏宗财等:《深圳市文化设施时空分布格局研究》,《城市发展研究》2007年第2期;丁绍璐、张景秋:《北京城区文化设施利用的空间分异研究―――以博物馆、体育馆、展览馆为例》,《北京社会科学》2010年第3期。总体来说,国内对文化设施的研究还主要偏重于对设施在物质空间上的均衡布局,对文化设施使用者的社会属性关注较少,即对不同社会经济属性的居民对不同类型、质量、功能的设施的需求研究较为缺乏。

本文在分析广州番禺区文化设施物质空间供给结构基础上,结合问卷调查分析,探讨城市社区文化设施配置的社会空间差异和类型划分,从人本主义出发,提出调整和优化城市郊区文化设施社会空间配置的政策建议和具体措施,不仅有助于认识国内转型期城郊地区城市社会空间的碎化特征以及文化设施的社会空间不均衡性,丰富我国大都市城市生活空间结构研究的理论框架,而且有助于进一步发挥文化在城市发展中的社会融合作用,促进社会公共文化资源的空间公正,维护社会公平,对于建设和谐社区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二、研究区域及方法

本研究选取的案例地广州市番禺区是广州市城市空间“南拓”发展的重点区域,是广州旧城居住功能疏解的主要地区,是广州城市居住郊区化的显著表征。作为城市发展的新城区,番禺区与广州中心城区相比,在公共服务设施,尤其在文化设施配置方面存在较大差距,社会空间分异的特征明显,具有典型代表意义。

研究区域包括2012年调整后的番禺区10个街道、6个镇共16个镇街。主要选取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文化站(文化中心)、文化室、文化广场等公共文化设施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不同阶层社会群体居住区公共文化设施配置的社会差异探讨城郊城市社区文化设施配置的社会分异特征。基于实地考察及统计年鉴,首先分析了文化设施供给的空间特征,然后结合2012年番禺区文化设施问卷调查,用番禺区16个镇街空间单元的七种文化设施数量规模、人均规模等变量与24种人口社会经济变量构成基本数据矩阵,采用主成分方法及系统聚类法对各空间单元进行聚类,并结合实地考察对聚类结果进行分析,得到番禺区文化设施社会空间分异的基本特征。

三、番禺区文化设施空间供给结构特征

1高等级文化设施分布高度集中

番禺区镇街级及以上文化设施共42处,其中位于中心城区的市桥街就有11处,占全区高等级文化设施总量的28.6%,且区级图书馆、文化馆和文化中心都集中在市桥街,镇街级文化设施数量也是全区最多,成为全区文化设施空间分布的核心区。沙头街和桥南镇则以占全区11.9%和9.5%的规模处于核心区的,成为第二圈层,其余街镇构成第三圈层,从而形成番禺区核心-边缘式文化设施供给空间格局。

(4)文化设施条件一般的人口混合区

主要分布在番禺区的西南和北部地区,包括桥南街、沙头街、沙湾街和小谷围街。以非农业人口为主,户籍人口比重略高于非户籍人口;人口文化程度大多在大专以下。职业构成多样,既有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也有工业、商贸服务业从业人员;既有企业管理人员、公司职员,也有个体商户、私营业主,人口混合特征明显。该区域公共文化设施条件一般,文化馆人均建筑面积、图书馆千人藏书量等均居五类区域的中游,镇街级文化广场人均拥有面积则居第二位,社区文化广场、文化室的人均占有面积则处于下游水平。主要由于各个空间单元差异较大,桥南街是番禺区目前主要的高尚住宅区之一,文化设施条件较好;小谷围街是广州大学城的所在地,公共配套先天不足,又是该区域经济条件最差的地区,受财力所限,属于街道管理建设的文化公共设施供给较差,尤其是文化室建筑面积不达标;而桥南街和沙头街作为原市桥街分设出来的地区,属于老城区,文化设施陈旧,人均拥有面积较小。

(5)文化设施较差的白领聚居区

主要分布在番禺区的中心城区、东北部和西北部,包括东环街、大龙街、大石街、洛浦街和化龙镇。该区域非户籍人口占到一半以上,非农业人口占到2/3。文化教育程度为高中和大专以上人口居多,专业技术人员、公司职员的比例较高,东环街作为老中心城区,商贸服务业人口比例也较高。大部分人口家庭收入在5000~10000元/月,为一般白领阶层的集聚区。虽然在公共文化设施的数量上处于五类社会区域的中游,但在人均规模上,除了图书馆的千人藏书量居于第二位之外,其他文化设施的人均拥有量都排在五类区域的下游,尤其是文化中心和镇街级文化广场的人均规模都仅略高于市桥街。这一方面归咎于地处中心旧城区,人口密集,商贸业发达,地价及租金较高,基层公共文化设施难以达标;另一方面由于大石街、洛浦街区位上临近广州中心城区,是市域人口向南疏解的最早和较集中地区,房地产开发较早,公共文化设施的配置相对滞后。

五、结论与建议

随着西方发达国家进入后工业化阶段,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本主义思潮的兴起,学者们对城市公共资源分配的社会公平以及对应的空间公正问题愈发关注。作为社区资源重要组成部分的文化设施是人类进行大型文化活动的空间载体,是居民日常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文化设施的供给及空间分布越来越影响到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和社会公平,②高军波、周春山、王义民:《转型时期广州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分析》,《地理研究》2011年第3期。成为城市社会地理学研究的前沿性课题。本文在分析城市社区文化设施的物质空间特征基础上,采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法,将快速城市化的广州城郊――番禺区的城市社区文化设施社会空间划分为五种类型区域,即高文化设施水平的高社会地位人口聚居区、文化设施配备条件好的蓝领聚居区、文化设施较好的农村人口聚居区、文化设施条件一般的人口混合区和文化设施较差的白领聚居区,研究表明,城郊地区城市社区文化设施不仅存在物质空间的分布差异,不同社会经济属性的社区居民所构成的社会空间上的文化设施配置也存在差异,并且文化设施的物质空间与社会空间之间的耦合地域差异明显,呈现不协调状态。文章从人本主义理念出发,探讨城市社区文化设施的社会空间分异特征,不仅丰富了我国城市社会地理学理论研究,也为城市管理者在公共文化设施供给决策方面提供借鉴,对于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上一篇:渠道施工论文范文 下一篇:防渗施工技术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