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文化范文

时间:2023-03-20 23:25:37

都市文化

都市文化范文第1篇

简析全球城市的成因——以纽约为例

论共和至帝国早期罗马城粮食的供应与分配

城市包容性社会的社会工作机制

上海都市文化建构中的性别视角与观察

现代人的都市病:对城市化的怀疑与反思

20世纪20年代上海的外商电台及其影响

空间与形态:历史时期的中外城市比较

冲突与融合:近代上海娱乐文化的现代性思考

网络社会里的传播、权力和反权力

美国城市史和美国环境史:互补且交错的领域

从雅典到底特律:城市空间和知识写作

元代地方城市城墙修筑的历史地理研究

城市和社区:罗伯特·帕克的都市理论

作为近期历史学一个范例的美国都市史学

奥斯曼帝国城市行会结构与作用初探

考察作为系统的城市:对一种思想史的思考

中国学者对英国中世纪城市的研究评述

城市群体空间:演化机理与发展趋向

中韩交流中上海、首尔都市文化之比较

斯宾格勒城市终结论的哲学反思

城市语言与城市文化区隔

语文教材中城市形象的三种书写倾向

唐诗记忆:江南都市的商业场域

文化研究视野中的当代中国城市空间研究述评

论中世纪哥特式教堂的艺术价值

传统艺术在都市的沉浮——以苏州评话为例

近代上海法租界医疗机构研究

20世纪初上海近代娱乐业的起步与发展

意识、理念与策略:刍议城市病及其防治

伙伴间企业特征的差异度对合资企业绩效的影响

几则关于20世纪上半叶上海派报业的史料

20世纪初上海女性生存状态的客观镜头

反思希腊化城市节日之意义和功能

对芒福德《城市发展史》中罗马城形象的再认识

愈禁愈演:清末上海禁戏与地方社会控制

20世纪20年代前后商务与中华的出版竞争评议

上海电影院宣传营销今昔与国际视野

新好莱坞简史:溯源、发展进程、经济学及美学意义

改业从艺——近代评弹外打进艺人研究

城市化与生态文明——芒福德遗产的当代意义

1979年以来的中国城市社会学研究

近代报刊和城市文化研究——以近代上海小报为例

城市文化变迁中的社区记忆与地方性传统研究

都市社区临终关怀中患者及家属的需求调查

芒福德和社会学思想中的有机主义概念

船上的广州——源自19世纪上半叶的西方视阈

魏玛繁荣时期的柏林城市交通发展

都市文化范文第2篇

关键词:田子坊;都市文化消费路径;都市文化传播媒介

中图分类号:G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3)02-0042-03

一、都市中的复古风——田子坊

田子坊,上海历史街区中最具里坊风貌特色的区域,里巷形成于20世纪30年代,集中了上海从乡村到租界到现代工业城市发展的各个时期,各种类型的建筑,从而成为上海历史文化的宝贵遗产,具有重要历史价值与文化价值。

近年来,田子坊被作为典型的标本案例进行研究分析,其独特的形成过程、空间组合方式、文化寄托价值都成为了关注的热点。当然,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田子坊已经成为了上海这座城市发展的见证者,成为上海城市文化的传播载体。田子坊的发展过程是一个城市街区再造的过程。它虽然带着浓浓的历史韵味与深深的时代烙印,但是它已经不再是简单的历史里弄遗址,不再是简单的“古”的延续,而是一种后天的人为复古,即为复古,田子坊如今的形成,有“仿”、有“加”、有“创”。“仿”的是旧时上海里弄的环境与风韵,“加”的是现代的商业气息与都市要素,“创”的是现代都市人的文化需求。

(一)仿——老弄堂的上海情调

田子坊位于泰康路上,这是一个有历史、有故事的街道。泰康路的初步形成是法租界筑路扩展的结果。因这一地块乃扩界后期所得,且其位于和华界毗邻之处,所以在这一地段留下了整齐的法式风格洋楼,也留下了极具上海特色的石库门建筑,它们一起构建出泰康路地段的里弄文化。在时代的发展和变迁中,如今的田子坊更多保留的或许只是表面意义上的上海老弄堂以及对于现代人而言的上海情调。

既为仿,即非真,但就是这样的“仿”为上海的都市文化提供了一种新的传承,为都市人提供了一种新的接受路径。其实,如田子坊这样的文化街区,“真正的价值是,当人们保留了建筑本身,并试图还原生活的场景时,文化生活的延续才是核心价值。[1]”老弄堂之于现代都市,注定不会成为都市未来发展的主体,而仅仅是作为现代都市人寻觅历史痕迹、寄托怀旧情结的一种方式,原有厂房、居住房屋等外观与结构上的留存已足以成为都市人标榜上海情调的独特渠道。

(二)加——新都市的小资情结

空间的留存仅仅是文化生活的一个载体,如何让旧时的空间承载现代的文化生活,形成独有的、不可替代的都市文化社区,这需要赋予这个空间契合当下时代的文化内核与都市人真实的文化需求。

小资,一个经常出现在形容上海人词典中的词汇。19世纪,租界给这座城市带来了一种独特的气质,神圣的教堂、精致的碗碟、时髦的英文……洋文化的进入成为小资的时照。20世纪30年代,海派旗袍风靡全国,旗袍上精致的细节设计成就了上海女人的风韵和独特的小资情调。到了20世纪70年代,徐汇、霞飞、新天地成了小资情结的新地标。不同的时代造就着不同的小资文化与小资需求,从这个层面上田子坊延续着上海小资情结中的文化内核,却又在新时代的小资身上捕捉着重要的元素,形成其自身的独特诉求。

酒吧或是咖啡吧,独处或是聚会。这是现代都市小资群体典型的休闲方式,田子坊抓住这一要素,在后续拓展了诸多酒吧与咖啡店的经营,这已经成为聚集年轻白领群体的一个重要因子。或许我们无法用言语解释在田子坊这样一个上海老式里弄中享用一杯咖啡的独特性,但是它却成为一个时代的年轻群体理想化的生活方式,也成为田子坊与都市人独特的沟通方式。

传统与时尚,原创与个性。如今的年轻人是在大工业化时代下成长起来的一代,每天同样的高楼大厦、同样的品牌商店或许已经让他们倦怠,追求个性已经成为这个时代的小资消费心理。以良好的经济条件作为支撑,在通过各种途径寻求区别化因子,“个性”、“不重复”成为他们最为强烈的心理欲望。从艺术创意产业起步决定了田子坊本身内容的艺术性与创意性,“个性”或许已经成为如今这个时代对于小资概念的另一种丰富。

小资情结内核的延续、内容的丰富,成为田子坊在其空间载体平台上,抓取现代都市消费群体特性,进行准确的商业定位,实现都市文化消费的独特渠道。

(三)创——跨国界的文化记忆

田子坊“仿”有上海的弄堂风韵,“加”载上海人的独特风情,在这样的载体空间与人文精神之上,田子坊又打开了一扇面向世界的文化传播窗口,目前田子坊中拥有来自澳大利亚、美国、法国、丹麦等20余个国家的时尚创意企业入驻,在这里全球文化资源的共享,全球文化产品的创作与消费,为都市文化生活打造了国内与国际消费者的共同文化需求。

田子坊满足了中国消费者的国际文化需求。作为上海这座国际性大都市,从历史到如今都不乏全球性的发展要素不断融入其中,海纳百川、兼容并蓄亦成为上海海派文化的核心思想,故而田子坊是一个窗口,为中国人提供国际文化消费的窗口,成为中国人看世界创意的浓缩景观。

田子坊创造了外国消费者的国际文化记忆。根据笔者的田野调查,在工作日晚间19︰30~20︰30的一个小时之内,针对由泰康路248弄田子坊出入口出入的游客进行统计,一小时内共398人出入田子坊,其中根据游客的语言判断记录,256人为外国游客,89人为中国游客,其中还有53人无法记录判断,由此样本数来看,外国游客成为了田子坊的游客主体。国外的游客在这里不仅可以寻求本国的文化记忆,同时田子坊为他们留下的是关乎中国、关乎上海的文化记忆。

图1 田子坊中外游客分布比例图

数据来源:作者调研。

“无论是筛选回忆还是创造回忆,都可以看到人们对于美好记忆的本能向往。也可以从侧面反映出,记忆具有带来身心愉悦的‘休闲价值’。[2]”我们不难想象,在一个上海的老弄堂中,混杂着全世界各地的语言,却消费着由每个人聚集在一起所打造的跨国界的文化氛围与文化产品,田子坊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创造文化需求的地方,可能更多的成为解构与重构人们美好记忆的地方。

游走在文化氛围、文化情结与文化记忆中的田子坊已经成为上海城市文化传播的媒介载体。在这里,有着这座城市的风韵与整体特色,就像伦敦的泰晤士河、纽约的时代广场一样,它们已经成为城市形象与文化的一种标志,通过它,人们可以了解这座城市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二、文化中的消费潮——都市人

“随着人类文明进程的推进和生产力的提高,人类社会逐渐由‘生产主导型’向‘消费主导型’过度。特别是从工业向后工业社会的转变,彻底实现了人类社会从传统的以生产力为中心向以消费者为中心的转变。[3]”文化消费的过程亦是如此,都市文化的一味生产在如今的商业社会中如何被接纳?只有通过都市人的文化消费在不断的市场需求转换中得以保存这个时代留给这座城市的文化遗产。

图2 都市文化消费路径的升级

田子坊的“仿”古与“创”新告诉我们田子坊的成功不在于其对古老一成不变的眷恋,亦不在于其破旧立新的从零开始,而是在于其融合的巧妙,老弄堂的风情、新商业的生机,传统的文化,全球的聚焦促成了田子坊的文化价值,创造了都市人在文化中的消费潮流,以及在文化消费路径上的升级与变迁。

(一)实——个性化的产品载体

“文化消费是指对精神文化类产品及精神文化性劳务的占有、欣赏、享受和使用等。[4]” “实”,即“实体产品”,亦是田子坊文化消费的起点,是创造田子坊经济价值的基础。

田子坊的起步定位是文化创意产业园区,而后引进各种创意商户进行创意产品的经营,目前,从田子坊的平面分布图上可见,实体产品经营的商户数量已经远远超越固有定位的艺术工作室与画廊,成为田子坊的主体经营方向。这样的变化既取决于实体产品商店本身的经济效益优于艺术工作室的收益,同时实体产品作为创意的有形载体,通过趣味性的表达呈现在消费者面前,这是一种更具亲和力的表达方式,更具吸引力的商业模式。

田子坊通过这样的创意产品的延展,搭建创意与消费沟通的平台,构建了田子坊文化潮流之一——个性化。

(二)虚——品味感的文化追求

虚,即品味、即文化、即感受。田子坊的文化奥妙在于一切源于复古,却一切归于现代,复古风的弄堂既是所有现代都市消费形态的载体,也成为人们游于其中、乐在其中的文化消费对象,它所创造的不只是一个旅游景点,更是一种都市人喧闹生活后回归旧日静谧与寻求个人精神空间的文化消费认可。

消费老弄堂,消费旧情怀。老弄堂、旧情怀是田子坊的空间特色,这是田子坊独特的文化资产,这源于历史时光的沉淀,具有了永远被模仿,却无法被超越的“唯一”竞争力。都市人对于它的消费乐此不疲。石库门、遮阳伞、竹椅、阳光、一本书、三五好友,一切的元素所营造的并非实体的产品,而是一种虚拟的环境,在这里一杯咖啡可以卖到近百元的价格,让消费者买单的是环境、是风情,是区隔于繁华都市的安静、是区隔于忙碌生活的闲适。这是田子坊在大都市环境中塑造的世外桃源。

消费东方,消费西方。田子坊创造的是跨国界的文化记忆。在这里中西文化的融合与差异成为都市人的又一个消费对象。上海老牌化妆品“雙妹”2011年4月落户田子坊,或许这最能体现田子坊东西文化交融的消费模式。源于1898年的雙妹,2010年,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历史积淀,立足上海名媛文化的品牌定位,再度回归上海滩。有人这样说雙妹所代表的上海名媛文化:“东方的西方的、民族的国际的、摩登的经典的、传统的时尚的、内敛的开放的。”每一组矛盾的存在,就意味着一种文化消费的可能。笔者随机访问了雙妹门店的销售员,雙妹每天的消费者以外国消费者居多,他们所喜爱的是雙妹所传递出的一种东方神韵。当西方人开始接受并喜爱传统、古老的东方文化时,我们也在触碰来自不同国家的文化理念,文化的认同将激起巨大的消费热情,都市人游走于东方与西方之间的文化消费便这样形成。

虚拟的文化消费存在于都市人对于文化品位的追求上,消费对于如今的都市人而言已经不在只是物质上的满足,更多的是品位的追求、文化的承载。

(三)低——时代性的消费偏好

田子坊所建构的文化消费潮流是一种在当下都市很难摆脱的消费偏好,似乎成为了所有年轻人的必到之处。从消费心理的层面,田子坊的文化消费塑造了一种低卷入的时代性消费偏好,这种低卷入可能更多对应的是实体产品的消费以及所获得的满足。这种具有时代性的消费偏好充分利用了都市人的消费从众心理,以一种潜在的植入,将“田子坊消费”树立成了时尚的符号、潮流的标杆,尤其对于都市的小资群体而言,这种低卷入的时尚消费模式极具标榜性,成为其都市文化生活重要的心理载体。

田子坊之于上海都市文化消费的重要性,不仅在于都市文化消费行为路径的改变,更在于对于都市人消费心理路径的改变,这种改变是站在时代的潮头,对当下文化形式的一种偏爱,而这种偏爱扩大了文化的消费,形成了自身独有的文化消费影响力。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到田子坊凝聚的是上海都市人对于文化消费形式的认同,构造的是新都市环境下传统与创新文化交织的消费平台。

(四)高——精神层的自我寄托

本文中低卷入的消费时尚所对应的高卷入的消费思想,不仅在于产品的价格,更是精神与情感的卷入程度,这与消费行为路径中的“虚拟”消费所对应。田子坊的文化气息与文化融合在用一种古老与静谧征服着现代的都市人与喧嚣的都市。漫步于田子坊,常常可以听到一种声音,“想当初,我们也住在这样的石库门中,那时的生活……”,这样的声音基于一代都市人对于自己生活经历的回忆与眷恋,如今这样的一代人或许游走于高楼大厦、豪华别墅,但是当他们回归于这片土地时,当他们向后辈讲述自己的经历时,他们所消费的已经不是简简单单的文化,而是自身精神的一种寄托。在这种消费心理的背后有着田子坊为不同时代的都市人塑造的不同文化需求。一个平台,在满足着更多的人的消费心理需求。

作为文化消费中的自我满足与人本身的生活阅历、心理建构息息相关。但是田子坊提供了这样一个都市人精神寄托的栖息地,它在试图解构忙碌的都市人的内心世界,而重构一个都市人静谧的心灵栖息地,无论是否每个人都需要,但是田子坊塑造了这样一种文化消费的需求,成为都市文化消费的一种预设。

三、以都市文化消费的塑造,改变文化传播的模式

都市是现代社会高度发展的产物,所以在这里,都市文化的传承一定不是一成不变的重复,或是一味的完全保护。“在不改变原有建筑外观风貌的前提下,所有改造都是为了满足自身的工作空间、行为方式和活动空间,以及展示性的方位空间,是为了满足人性化的功能需要。人们可以从保护了原有结构、通风设备、排水管道等工业形式中,感受到工业时代留有历史印痕的怀旧情感,从中得到某种信息元素传递到的能量和灵性。[4]”这就是田子坊,保留着历史元素的力量,拼接着现代元素的新潮,融合着国际元素的多样,以这样的姿态解构着人们印象中固有的、单一的文化诉求,将多种上海都市文化元素结合在一起,进而成为上海都市文化消费的塑造者。

田子坊已经不再是一个简单的创意产业园区,更多的是都市发展过程中经济效益与文化价值的重组,重构了消费者对于都市文化的消费概念,塑造了人们对于都市文化的消费需求,传播了都市文化的特有色彩。文化消费的需求是城市文化产业赖以生存的基础,是城市文化传播的生命力所在。“文化消费构成了文化生产和再生产的最终环节和源泉,并调节着文化产业资源的配置和供给,促使文化产业结构随着人们需求层次的升级而升级。[3]”对于上海这样一个国际化的现代都市而言,都市文化的生命活力更多的寄托于其产业化的发展路径,都市文化的传播影响力更多的取决于市场化的消费路径。

从都市复古风到文化消费潮,用都市文化因子的聚合打通了都市文化与都市人的沟通路径,当田子坊的消费浪潮被时代所接受时,城市、文化与人的沟通便形成了平稳的良性循环模式,制造着都市文化的消费者,同时这些消费者也成为都市文化的接受者与享用者。都市文化在生产与消费的过程中得以感受与接纳,得以传承与创新,得以传播与发展。

田子坊已经成为了上海都市文化的一种隐喻,一种城市文化的传播媒介。如报纸、如电视、如网络,将其自身作为上海都市文化信息的搭载工具,将上海这座都市中所孕育的多样元素糅合与拼接,成为都市文化传播的实物载体,用更加立体化的方式讲述着上海的故事,传播着上海文化的古往今来。田子坊在塑造着都市文化消费路径的同时,也改变了都市文化的传播模式与传播路径,以其独特的方式重构城市、人与文化的“超级链接”。

参考文献:

[1] 毛毅静.创意产业园区的历史遗存与文化——以田子坊为例[J].创意与设计,2010(2).

[2] 张潞.田子坊——上海人的腔调回归[J].上海商业,2010(6).

[3] 陈曼东,陈小申.中国城市文化消费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都市文化范文第3篇

关键词:都市文化;城市化;都市摄影

中图分类号:J40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29-0151-02

中国都市摄影的萌芽则是出现在1980年代,这个时期出现了各种新的思潮和新的艺术主张。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地启动和推进,城市成为艺术家的聚焦点。而在城市化过程中各种变化和社会问题开始浮现出来,这也为摄影艺术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资料。摄影在这个过程中也渐渐的从一种简单的记录转变为一种“表现”媒体,融入当代艺术的理念,借助数码技术,多样化表达了都市生活和都市景象。笔者认为这些摄影艺术家的影像作品大概从三个层面来诠释对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关注。

一、都市景观的一种记录和见证

对于一座城市来说,城市景观可以传承和发扬城市的历史与文化,塑造独具特色的城市形象,进而提升城市的综合品质和城市竞争力。通过城市景观建设,还能改良城市环境,提高市民的幸福指数,并引领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然而当代中国的城市建设往往存在着严重的“旧城”的问题,以泯灭城市差异和多样性为代价。由此导致了城市的“特色危机”,城市不分南北、大小,面貌大体相同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被统一样式的新建筑湮没。[1]在淹没的过程中也催生了人们对于逝去而不再复返的童年风景的怀念和哀悼,而摄影无疑成为记忆的同盟。摄影艺术家充分挖掘摄影与生俱来的“见证性”记录那些消逝的景观,这其中就有摄影家徐勇。

北京的胡同历史悠久,是一种瑰宝,是北京历史的重要古迹,具有独特的人文历史价值。然而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很多胡同都消失在了都市改造的进程中。敏锐的摄影家徐勇意识到这一点将镜头指向了胡同。它有意识的避免了胡同中的人们,而是用镜头将空落落的胡同镜像描述为他内心感受的无人的城市风景。城市的传统文化被,历史血脉也被阻断。而徐勇用他的胡同摄影为这个城市曾经令人神往的靓影留下了难以磨灭的永远的见证。也提醒我们在对当代历史文化城市的建设中,应该尽可能的保护旧城,建设新城,让古典城市文化与现代城市文化交相辉映。而同样记录都市景观还有摄影家朱浩,他从另外文化角度来诠释都市的景观。

朱浩的《场景》系列作品将人们司空见惯的城市景观通过细腻的色彩展现出来,照片中排除了人的出现,而只是单纯的景观。但是我们却看到了看到了景观本身所诉说的城市故事,景观背后的城市文化。广告图像、涂鸦、遗物、建筑形态等这一系列无人的景观都暗暗指向了大都市人们无处不在的欲望。他总是与被摄对象保持一定的距离,以某种平衡的观看姿态对待面前的景观,他的照片客观、冷静,抛开了摄影师的主观意向,让景观本身来表达摄影师对大都市的感受。

二、对都市人社会价值观和心理状态的一种表达

有学者曾经这样说道:一个城市有文化的标志是什么?“看看人们的表情,就知道了。”如果说这是对一个城市文化的评价,它恰如其分。一个城市的文化与处于这个城市的人是分不开的。城市不断地代替乡村书写着都市文明的同时,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城市化带给人们充裕的物质,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以及心理状态。正如德国社会学家格奥尔格•齐美尔在《大都市与精神生活》的评述:“都市人的个性所赖以建立的心理基础,就是连绵不断且迅速变化的外部与内部刺激所导致的精神生活的紧张”。摄影理论家顾铮也称,“都市化既刺激了各种人类的感性,丰富人类的精神文化创造却又同时陷人于无穷的孤独和异化”。在现代都市,由于城市空间的封闭和隔离,人们彼此之间有短暂的接触,他们在生活品质上也趋于理性,彼此之间的感情比较的淡漠、麻木,真实和真心往往被封存起来。因此人们感觉到精神世界的空虚寂寞。

艺术家邢丹文的《城市演义》就非常深刻的揭露了这一点。她采取自拍和静物摄影相结合,将不同状态下的女性与散布北京各处的房地产楼盘相结合,演绎出人类对于都市空间的欲望以及高楼林立背后人们内心世界的空虚和寂寥,她通过虚构的方式,注入当代艺术的观念,运用数码技术再现了当代都市人们的真实感情和内心感受。人类永无休止的欲望对空间的不断攫取和占有却并没有给人类带来满足和快乐,而是带来了孤独、隔绝,大都市的生活方式也无形中改变着人类,人类仿佛关进自己设计的牢笼无法逃脱。

王宁德的《某一天》更为彻底的揭示了都市人的内心生活。在他的作品中所有人都是紧闭双眼或者背对观众,不与观众进行交流。这无疑企图隔绝与外人的交流,隐藏自己,封闭自己的一种表现。同时也是生活在大都市里的人们企图拒绝现实的压力与无穷尽的诱惑但是又陷入无法自拔的现实困境的一种矛盾的表达。

姚松鑫的《夜上海》则是镜头对准了大都市的夜晚景色。他的夜晚景色充满了虚幻和飘渺,给人一种不真实的感觉,凸显出了一种都市的空洞,也传达出都市人在这种空洞生活中的失落、茫然和疏离。也只有在这茫茫夜色中,人们才能撕下白日伪装的面纱来欣赏都市景色,而这时的城市夜色也与人的个人情绪达成了共鸣,灯红酒绿、霓虹的闪烁仿佛勾勒出上海的独特表情,也表达出个人与城市的一种关系。

三、对都市生态、都市人口、社会结构等都市现象进行的反思

在人与人、人与环境、传统与现代的相互作用下产生的千差万别的城市文化,塑造了城市的个性。[2]提起巴黎,想到的是巴黎的贵族气质、浪漫时尚和艺术宫殿般的城市风景。提起纽约,想到的是钢筋混凝土"森林"代表的金融文化,一夜暴富的"美国梦"和自由女神像代表的美国精神。提起西安,想到的是凝固历史的钟楼、大雁塔和城墙,小吃摊的美食文化和秦腔代表的陕西曲艺文化。一座城市可以没有历史,但不能没有文化。而提起上海,人们会把他与摩登、现代、繁华、富裕等等字眼联系起来。但是,我们却往往会忽略到这个城市的一些边缘人群。在上海摄影家胡杨的《城市人家》却避开了其他摄影家表现上海大都市的典型特点和城市个性而是以一种平视的视角可观的记录了城市里的居民生活。

胡杨的《上海人家》抛开了都市的摩天大楼,也绕开了都市里灯红酒绿的娱乐场所,更没有像其他“都市闲逛着”进行扫街,而是把目光聚焦在上海的居家生活中。作者用最平实的摄影语言记录了500户来自各个阶层的上海人的居住空间和生活环境,以独特的视角让我们更进一步的走进了《上海人家》,看到大都市市民生活的丰富多彩。更重要的是作者对现代大都市居住空间进行了反思,揭示了社会阶层与居住空间的关系。居住空间与人们生存状态的关系。我们不仅领略了富人的奢侈和豪华更重要的是看到了穷人的艰辛和不易。这也暗暗的表达了大都市里两极分化问题。

农民工是伴随着城市化这一过程而产生的一种社会现象,而对农民工无疑也是推动城市化的一股不可缺少的力量。但是,事实往往是这些人的生存状态和命运却被排除在主流话语之外,或者只是泛泛而谈,并没有从内心深处去关心和关注这一边远人群。

摄影家张新民用了十年的时间以自己独特的视角关注了农民工问题,用影像记录了农民工这一群体在高楼林立的现代化大都市的处境。他的摄影作品《包围城市》由《乡镇》《走向城市》与《城市》这三部分构成,作者从小处着手选取了农民在城市化过程中的一系列经典的瞬间和很多细节,再现了农民工融入大都市过程中的生存状态与命运现状,从他的图像我们也读出了农民工与都市的一些内在矛盾,处于大都市底层人民的生活艰辛以及流露出的内心的辛酸。

而与张新民有相似之处关注城市里的边缘人群的生活和处境的还有广州《城市画报》记者曾忆城,他将镜头聚焦在了城市里的流浪汉。他的《共•活》系列企图唤醒人们的社会良知,对城市流浪汉这一群体给予应有的关心和尊重, 同时揭露城市流浪汉无处安置这一社会问题。

摄影家王久良的《垃圾围城》揭示了消费主义社会到来后,商业消费生产以及因此所带来的生活观问题,他希望能引起社会公众的正视。他的作品可以称为是影像参与社会变革的实验范本,反映的问题立即引起中央领导人的注意,并做了很长的批示。并且对北京市周边的垃圾场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整治。

其次,对都市文明景象进行反思的还有薛挺的《动物凶猛》系列,通过被关在笼子里的动物的表情也反映了人类与自然世界的关系,人类与城市,动物与城市等关系。天津摄影师莫毅的《狗眼系列》则是从“狗眼”的视角反思了城市生活的紧张和快节奏,将大都市人的生存状态和命运现状淋漓尽致的表达出来,也表现出作者对于大城市的厌恶和无奈。

四、结语

城市化进程一如既往的进行着,经济是一座城市的骨骼,而文化就是城市的灵魂,文化与经济只有协调发展,城市才能形神兼备,充满生机和活力。我们在看到城市光鲜的过程中也要考虑到人的全面发展,不能以速度和政绩来换取人们生存的尊严。城市文化是城市的独特资源,这种资源经过开发会对城市现代化产生巨大的推动。城市的成熟发展,为城市创造品牌效应。而摄影这种媒介无疑为城市文化的塑造,城市品牌的建立起到了无法想象的作用。

注释:

[1]傅崇兰、陈光庭、董黎明等.中国城市发展问题报告[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137、143.

[2]傅崇兰、陈光庭、董黎明等.中国城市发展问题报告[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147.

参考文献:

[1]林路.摄影思想史[M].上海:浙江摄影出版社,2008。

[2]顾铮.现代性的第六张面孔[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3]周宪.视觉文化转向[M].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4]王旭.美国城市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

[5]陈立旭.都市文化与都市精神[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6]傅崇兰、陈光庭、董黎明等.中国城市发展问题报告[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都市文化范文第4篇

[关键词]城市化 都市化 文化研究 都市文化研究

〔中图分类号〕I01、G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0-7326(2007)10-0120-06

一、都市文化研究的基本理念

席卷全球的城市化进程正对当今世界产生至为重要、深刻与全面的影响。从学理上讲,社会学一直将城市化定义为一种城市居民增长的人口现象。另一方面,尽管城市化包括城镇化、城市化与特大城市(都市)化三种形式,但依托于规模巨大的人口与空间、富可敌国的经济生产总量、发达的交通与信息服务系统而出现的国际化大都市或世界级都市群,无疑代表着当代城市化进程的最高环节,对人类经济社会与文化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在这个意义上,可以把当代城市化进程称之为“都市化进程”(Metropolitanization Advancement)。

如同国际化大都市或世界级都市群日渐成为当今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枢纽与中心一样,依托于其上而出现的不同于农村、城镇、中小城市的都市文化模式,对当代人类社会的精神生产与文化消费同样具有决定性的意义。首先,大都市不仅是经济、金融、商业、信息技术的中心,在精神文化的生产、传播与消费等方面同样具有霸权地位,并主导着当今世界文化市场的消长与盛衰。其次,依附于大都市而产生的新的生活方式与观念,从其一出现就是全球性的主流话语,并迅速地淹没了不同国家、地区固有的也许已延续了上千年的地方经验与价值传统。正如斯宾格勒说“世界历史,即是城市的历史”[1] (P353) 一样,对以大都市为中心的当代精神生产与文化消费而言,完全可以将之引申为“当代世界文化,即是国际化大都市的文化”。作为人类城市文化发展的最高代表,都市文化本身即是人类文明与文化发展的最高环节,在它内部已摄含了前此各低级阶段如乡村、城镇、中小城市文化的要素与精华,因此当代国际化大都市为我们在更高的历史阶段、更全面的整体视角及更深刻的本质层次上研究城市文化提供了现实对象。在当代,不是一般地研究城市文化――历史上的城市文化或当代普通城市的文化,而是只有把研究对象放在作为中心及最高环节的大都市文化模式上,才能在深刻的思想意义与直接的现实意义上把握住人类文化发展的本质与规律。这是在当代研究都市文化的重要性所在。

但另一方面,由于中国城市化水平低,农业文明传统沉重,以及它们作为物质基础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在理论、观念、方法、工具等方面的制约与局限,使中国当下的都市文化研究显得相对贫乏,远不能满足中国城市化进程快速发展的需要。目前国内与都市文化相关的研究主要有两大话语谱系。一是以经济学、社会学为核心的社会科学研究。这是由于受西方大都市群理论影响而开辟出的新方向。尽管它好的一面是使都市研究作为一个重要对象进入到社会科学的学术视野,但由于主要集中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对都市文化结构及其人文精神层面很少触及到,即使注意到文化要素,它们一般也停留在文化产业等实用与商业层面,对其深层的文化价值重视不够。二是以大众文化、审美文化、文化批评为主流的人文学科研究。与前者相反,这些研究的主要精力集中在影视、广告、网络、流行文化与时尚等都市的审美外观或文化幻像上,由于缺乏必要的切入都市社会现实的社会学与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它们往往割裂都市审美文化外观与产生它的经济社会基础的内在联系,因而也不能完成解释都市现实乃至批判都市存在的理论与思想任务。

因为国际化大都市不过是晚近五六十年才出现的,而全球性都市文化模式存在的时间还要更短,因而出现上述问题也是非常自然的。可以相信,都市文化研究要想真正成为一门成熟的世界性前沿学科,其道路也必是相当漫长与曲折的。在当下,我们认为最重要的是首先树立起对都市化进程的理性态度。在某种意义上,当代的国际化大都市及其文化模式的出现,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变化是全方位的。从主体角度讲,都市的出现使人类在整体上被“都市化”了。尽管一个当代人可能并不直接生活在大都市,可能对城市生活方式激烈地批判与否定,但无论现实中的衣食住行,还是更高层次的文化消费与精神享受,他们都不可能与大都市绝缘。因而,那些激烈反对都市文明的学术与思想,基本上都不是理性的产物。如加拿大学者简・雅各布斯说:“企图从那些节奏缓慢的乡村中,或者是那些单纯的、自然状态尚未消失的地方寻找解救城市的良药或许会让人油然升起一种浪漫情怀,但那只是浪费时间。”[2] (P502) 从对象角度看,都市环境本身构成了人类社会发展与个体存在的最新空间形态。在都市里固然存在着许多令人苦恼的问题,如社会学家讲的过度城市化、城市危机等,但另一方面,这并不能构成反对城市文明或大都市文化的理由与借口,因为它们不仅是当代人生存最重要、最直接的社会环境,也给个体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可能性。随着经济生产与信息传播的全球化及世界文化市场的初步形成,国际化大都市文化对人类及其个体的影响更是变得无处不在,要想脱离这个现实背景去谋求更高层次的生存与发展,是不可能有任何现实意义的。

按照马克思的观点,“全面发展的个人”是人类社会生产的终极目标,其内涵是“使自己先天的和后天的各种能力得到自由发展的个人来代替局部生产职能的痛苦的承担者”。[3] (P500) 这当然也是当代人在都市化进程中的最高发展理想。但另一方面,正如马克思特别指出的:“我们越往前追溯历史,个人,从而也是进行生产的个人,就越表现为不独立,从属于一个较大的整体。”[4] (P21) 也就是说,人的全面发展又是不可能在低级的原始和谐状态或不发达的社会关系基础上达成的。把这两方面的要求结合在一起,就可以得出当代人“全面发展”的理论基础。具体而言,一方面,由于影响人“自己先天的和后天的各种能力得到自由发展”的主要矛盾已经由乡村转移到城市,由中小城市转移到国际化大都市,另一方面,由于当代国际化大都市及其文化模式代表着人类文明的更高阶段与历史的新篇章,因而,如何减少人自身在城市化进程的异化,如何在国际化大都市的社会背景中实现人的全面和谐发展,就成为当代中国都市文化学科建设与学术研究最深刻的价值理念。在这个意义上,都市文化研究的目的就在于为当代人提供一种理性的方法、观念、理论与解释框架,以便整理他们在都市化进程中混乱的内在生命体验与杂乱的外在都市社会经验,帮助他们在“都市化”了的生命主体与迅速发展的都市现实世界之间建立起真实的关系与联系,实现他们生命的本质力量并在真实的世界中得到全面的发展。这是中国当代都市文化研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二、文学:从文化研究到都市文化研究

当下与都市文化相关的研究各有不尽人意之处。对于以经济学、社会学为核心的社会科学研究来说,其问题主要是失之于“实”,忽略了都市的文化层面或文化的精神价值内涵,这是作为实证科学的社会科学研究的必然表现。而以大众文化、审美文化、文化批评为主流的人文学科研究,其问题则在于失之于“虚”,它们掩盖了都市文化繁华表象背后的本质或深层结构,充其量只能生产出各种时尚化了的知识与趣味。由此可以得出两点认识:(一) 尽管两种话语都可以揭示出当代都市文化的某些侧面或局部,但又都是不全面的,因而不可能指望依靠两者之中的任何一者去建立一门具有相对严密的学科形态及较为纯粹的学理价值的都市文化理论;(二) 这也带来积极的启示,即,要想完成解释都市现实乃至批判都市存在的理论与思想任务,必须在努力吸收以经济学、社会学为核心的社会科学和以大众文化、审美文化、文化批评为主流的人文学科等学术资源的同时,又能够通过理论创新在这两大话语谱系之间建构出一种对话、交流的知识生产机制,只有这样才能在知识结构与学科框架上为当代都市文化学科的诞生准备好充足的条件、奠定下坚实的基础。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在两者之间找到一座桥梁,以打通社会科学与人文学科在分类框架与学术传统上固有的各种障碍。

从中国当代人文学科与社会科学的实际状况特别是就中国当代都市文化研究的具体语境看,我们认为,只有文艺学、美学最适合做社会科学与人文学科的桥梁,这可以从原理框架与经验研究两方面加以阐释与论证。

从原理框架的角度,其原因主要有二。首先,中国文艺学从一开始就不是只关涉原理与知识生产的纯学术,它的一个具有理论基础性质的命题即“文学是人学”。这个命题尽管初看起来没什么问题,但如果从逻辑上严格考究,则直接混淆了“文学”与“人学”在本体存在、知识谱系与学科形态上的重要差异,以是之故,在文艺学近百年的学科建设与学术研究中,与“文学”关系最密切的形式、审美、文学语言、文本结构等纯粹学术问题是相当边缘化的,相反却是作为“人学”在文学艺术领域中直接表现的阶级性、社会性、意识形态、生产与消费等外部研究一直是主流话语。对此中是非尽管难以一概而论,但这种学科形态与学术传统,给中国文艺学赋予了相当浓厚的社会科学属性与功能,则是无须做更多论述的。由此带来的一个直接影响是,在文艺学与经济学、社会学之间并没有过于森严的学科壁垒。在当代都市化的背景下,由于“文学”之“文”已发展为“都市文学”或“都市文化”,而“人学”之“人”也摇身一变为与农夫、小家碧玉等传统生命主体很不相同的“都市人”,因而从中推出“都市文化学是研究都市人的学问”,也是不存在学理障碍的。其次,从美学学科的原型结构看,在康德哲学体系中,审美(判断力)一直是知识(纯粹理性)与伦理(实践理性)之间的桥梁。康德在《判断力批判》的序言中,也把这个“判断力原理”称为“谜样的东西”。对此正如劳承万的阐释:“构成谜的是矛盾的双方。一方面,判断力是一个‘先验原理’,它能够‘运用于对世界本体的认识’,‘同时开示着对实践理性有利的展望’,这似是逻辑理性之类的东西;另一方面,它又能对主体产生‘愉快及不快情绪’,尽管不是直接的关系。康德补充说,‘从这些概念(即认识中的诸概念――引者)永不能引申出一个对于愉快及不愉快情绪的直接结论来’。……这就构成了审美判断的特殊性质。”[5] (P123) 引申一下,如果说纯粹理性是一切社会科学最必要的主体条件,实践理性是一切人文学科最深刻的价值基础,就不难推出,以判断力为学术对象与起点的美学研究――它一方面与认识论的概念、逻辑等有联系,另一方面又与伦理学的欲求、价值等相牵连――正是关注主体价值建构的人文学科与注重经验事实阐释的社会科学之间最具合法性的中介与桥梁。从学理上讲,以文艺学、美学为中介,正可以使文艺学固有的“社会―人生”意向与美学固有的“悟性―理性”意向,在当代都市化进程中开拓出新的知识境界与前沿学科形态。进一步说,以文艺学、美学为中介,在都市文化的学理架构中实现人文学科与社会科学的学科交叉建设,在充分保留前者的人文价值与后者的科学精神的基础上实现两者的互动,既有助于社会科学摆脱其僵硬的实证本性而变得灵动,也可为人文学科飘邈的审美天性提供真实可靠的地基。在这个新的学术空间中,实现科学性、人文性、审美性的良性循环与互动,催生出一门以当代国际化大都市及其文化模式为研究对象的具有重要理论与现实意义的人文社会科学来,其现实意义也是自不待言的。

从经验研究的角度看,中国文艺学、美学与都市文化研究的学科亲缘性,不仅不偶然,相反还是以相当深厚与为数众多的经验研究为根基的。从学科背景上讲,中国都市文化研究与西方有很大不同,西方都市文化研究主要隶属于社会学、人类学、地理学等学科。在中国,尽管在学科分类上都市文化研究最应纳入的是社会学之下的文化社会学或其他学科下的艺术设计、城市建筑等,但由于中国学术研究与学科建设的特殊性,从一开始它就与中国文学、特别是其文学批评、文艺学、美学等结下不解之缘。一些西方的社会学家、城市规划学者,之所以对中国文学学者研究都市文化想不通,原因大概就在这里。

都市文化研究与中国文学的学科渊源,可追溯到当代中国文学研究中的文化研究思潮。在某种意义上讲,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社会的改革开放运动,是中国文学从自身分化出文化研究的直接原因。中国文学研究的“文化学转向”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 它可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文学创作,对寻根文学的阐释与评论直接导致了文学批评向文化批评的话语转型。由于文化批评更关注文学文本背后与外部的东西,如政治、经济、文化传统、人种与民族、深层心理结构、性本能等,因而极大地拓展了文学批评的理论思维空间。而对当时以时代背景、思想内容、艺术形式为三项指标的文学批评模式的反感,同时又不满于简单运用西方文艺观念与审美尺度解释中国文学现象,也是造成文艺批评方式发生变革的重要原因。(二) 在西方文化研究理论的观念与话语引导下,文艺学、美学研究者不再满足于做基本理论与纯粹学术研究,而是将有关理论成果直接运用于迅速发展变化着的现实世界,于是,非文本的影视网络、非文学的大众文化、非艺术的审美文化、非学理的文化消费与文化娱乐、非书斋的日常生活与超级市场,以及与经济学等密切相关的文化产业、旅游文化等,就或隐或显、或多或少地成为文艺学、美学的研究对象。在当代中国的文化研究思潮中,文艺学、美学既是其始作俑者,又是其学术重镇,既掀起了巨大的学术波澜,也产生了重要的社会影响。举其要者,如王岳川、王宁、徐贲等人的后现代文化研究,高小康、王德胜、肖鹰等人的大众文化研究,陶东风、姚文放、王纪仁等人的当代文化研究,吴中杰、陈炎、周宪、李西建等人的审美文化研究,王一川、尹鸿、戴锦华等人的影视文化研究,金元浦、花建等人的文化产业研究,也包括一些新的边缘学术方向的建设,如童庆炳、李春青等人的文化诗学研究,胡经之的文化美学研究,刘士林的中国诗性文化及江南美学与文化研究,王杰等人的审美人类学研究等。从文艺学、美学学科发展出来的文化研究,在扩展文艺学、美学研究的对象与空间的同时,也使自身的传统研究方式与评判尺度发生了重要变化。对此中是非尽管至今仍有争论,但在某种意义上,由于它直接呼应了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是中国当代历史进程在中国学术研究范式与思潮上的具体反映,因而在生命力与影响力两方面都是不容忽视的。(三) 它还具体体现为古典文学研究中的文化人类学研究方向。作为中国文学研究的大本营,古典文学研究向以老成持重、传承有序乃至相对保守为特色。但受“文化学转向”影响,特别是由于引进了西方文化人类学、现代民俗学等新思维与新方法,在这个原本平静的领域中也引起了不小的波澜,以叶舒宪、肖兵等人为代表的中国当代文学人类学派,在“中国文化的人类学破译”的总名目下,对许多中国古代典籍作了全新的阐释与评估。尽管其中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但在打破古典文学相对封闭的学术框架、丰富人们的学术观念与研究的技术手段等方面,也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其实,受“文化学转向”学术思潮的影响,文学的文化研究并不局限在上述二级学科,如当代文学界对都市文学题材的研究,现代文学界对海派、京派文学的研究,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界对上海与巴黎或其他国际化大都市文学(文化)的比较研究等,尽管道术各有不同,但都殊途同归于都市。对都市文化研究而言这些也都应予以充分关注与思考。

三、当前都市文化研究的特点与学术渊源

新世纪以来,中国社会的改革开放也进入到全面发展的新时期。首先,中国现代化的核心更明确地定位在城市化与城市发展上。与此同时,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开始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不仅像北京、上海、广州等近现代大都市日新月异,一些新的中心性城市也如雨后春笋般迅速生长出来。随着城市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城镇化与城市化开始淡出,各种区域性中心城市、国际化大都市乃至于建设世界级大都市群,开始成为中国现代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目标,这为都市研究的深入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最重要的社会基础。其次,都市生活方式与都市文化模式逐渐成为中国当代文化的中心。在都市的新天地中,生存的物质条件与精神环境的巨变,使人们在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精神趣味等方面出现了许多重要的变化。都市化进程带来的新经验、新思想及新问题,也在寻找一种可以与之相适应的文化理论与解释框架。与中国当下迅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相比,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与创新显然滞后了许多。而正是由于都市文化研究本身在学科上的空白,才为在文化研究中获得一定研究经验与方法工具的中国文学介入这个新的学科领域提供了契机,其在逻辑上仅是把研究对象从“文化”进一步确定为“都市文化”而已。

从文学学科背景出发研究都市文化,只是晚近十年才发生的学术转型,现在从任何角度做评价都为时过早,因而,这里仅就其发生过程中的特点与学术渊源略作说明。

当代都市文化研究有三个显著的特点。一是地缘性。当代都市文化(文学)研究,最突出的特点是集中发生在改革开放的前沿,如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原因是这些城市本身及所处地区的城市化水平高,且与国际大都市的交流与联系十分密切,生活在这些地区的文学研究者,出于对当代以大都市为中心的城市化进程的亲身体验与学术敏感,率先开拓了以国际化大都市为学术背景的中国文学研究新方向,使城市文学与文化研究成为当代中国文学研究的一个新空间与有机构成部分。

二是延续着文学的文化研究之学脉,在文学批评、文艺学、美学及古典文学研究中,不约而同地出现了都市文化研究话语。早在文学的文化研究中,中国文学的研究对象就发生了一场静悄悄的革命,其主题即由传统的乡村让位于当代的城市,如文化研究涉及的大众文化、审美文化、影视文化、文化产业等,本就是当代都市空间最典型的文化形式,只是最初人们未能自觉地意识到这一点而已。随着当代中国的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京津冀三大都市群的初步形成,特别是上海等182座国内大中型城市(截至到2004年)相继提出建设国际化大都市发展目标以后,作为文化研究更高形态的都市文化研究,必然要进入到中国文学的学术框架中。在文学批评方向上,如蒋述卓、李凤亮等从1996年开始,先后承担了“城市公民文化素质与现代审美意识培养”(广东省“九五”社科规划项目)、“城市公民文化素质与现代人格培养”(国家教委专项任务项目)等科研项目,出版和发表了《城市的想象与呈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文学:涌向都市的潮声》(《粤海风》1998年第1、2期)等著作与论文,认为城市文学应该成为都市人诗意栖居的精神方式,并提出通过建立城市诗学,从积极的角度肯定都市文学、都市艺术的生产对都市人审美意识、精神人格的塑造作用等。在文艺学、美学方向上,如高小康、刘士林等从1995年开始,将文化研究进一步定位在“文艺与当代城市生活方式研究”(国家社会科学“九五”规划项目)上,高小康发表与出版了《论文艺活动的都市化》(《文学评论》1999年第6期)、《游戏与崇高──文艺的城市化与价值诉求的演变》(山东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文化市场与文学的发展》(《文艺理论与批评》2003年第3期)等著作与文章,开辟了从城市生活方式角度阐释文学与文化的新思路。刘士林出版与发表了《阐释与批判――当代文化消费中的异化与危机》(山东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文学批评的终结》(《文论报》2000年3月15日)、《90年代的娱乐文化研究》(《东方》2000年第2期,《新华文摘》2000年第8期转载)、《当代文化趣味的粗俗化》(《天涯》2000年第5期)、《关于城市音乐文化的阐释语境问题》(《音乐艺术》2003年第2期)、《当代江南都市文化的审美生态问题》(《光明日报》2005年10月11日)等专著与论文,从城市文明与农业文明的比较、文学批评被文化批评取代、文化消费与城市精神再生产、城市文化研究的中国语境、都市文化与审美生态等角度,推动了文化研究在对象上的具体化与在学理上的深入。在古典文学研究中,孙逊、潘建国等从中国古代小说与城市文化、近代小说与晚清上海书局等独特角度入手,发表了《中国古代小说中的“双城”意象及其文化蕴涵》(《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6期)、《中国古代小说中的“东京故事”》(《文学评论》2004年第4期)、《清末上海地区的书局与晚清小说》(《文学遗产》2004年第2期)等论文,在城市生活背景与文化语境中阐释中国古典小说,为中国古典小说与文学的研究开拓了一个全新的学术空间。

三是以文学为学科背景的都市文化研究具有明显的前沿学科与交叉学科性质。就前沿性而言,如有学者指出:“都市文化研究具有前沿性,是因为它所面对的各种都市文化经验与问题几乎都是前所未有的,许多新问题都是传统人文社会科学没有遇到的;有些问题尽管在表面上看与过去的一些历史现象相似,但由于时代背景和社会基础结构的巨大变革,这些问题在性质、程度和范围等方面早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异,这也是在学科建设上之所以要提出‘都市文化学’的根本原因之所在。”[6] 将都市文化研究界定为“一门世界性的前沿学科”,是对中国都市文化研究在学科归属上的首次界定,对于其学科建设与发展具有重要的导向意义。就交叉性而言,以文学研究为学术背景,广泛借鉴与吸收相关社会科学、人文学科的理论与方法,是中国当代都市文化研究的基本特征。如发表于《学术月刊》2005年第8期的《江南都市文化历史源流及现代阐释论纲》,一方面,它不同于对江南文化传统的文史研究范式,突出了阐释历史经验中的现代性价值,目的是“从城市化进程这个在当代具有全球意义的时代背景出发,通过发掘与探索中国都市文化传统及其精神遗产的现代性价值,从而为21世纪的中国新文化建设提供一种本土性的理性思想资源”。另一方面,不同于当下一般的大众文化、审美文化那种宏大研究范式,而是在具体的研究对象上选择了江南都市文化――这个“以中国民族为生产主体、在本土历史文化背景中创造出来的都市文化模式”,主旨在于“还原与建构出一种真正属于中国民族的都市文化的特殊形态与深层结构原理”。[7] 这不仅表现出都市文化研究鲜明的学科交叉性质,同时也在努力探索中国都市文化走向学科独立的经验基础与理论方法。

总之,与西方的城市(都市)研究主要隶属于社会学、人类学、地理学等不同,中国都市文化研究的学术渊源正在当代中国文学学科的理论建设与学术发展之中。在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以改革开放为主题的现代化运动中,中国文学研究的“文化学转向”及其成果构成了中国都市文化研究的原始发生形态;而晚近十年开始的以建设国际化大都市为社会发展目标的中国城市化进程,则为中国文学研究从文化研究转向都市文化研究提供了物质条件与学理契机。从文学研究到文化研究再到都市文化研究的学术转型,其现实原因正如恩格斯所说的那样:“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8] (P505)

[参考文献]

[1][德]斯宾格勒著,陈晓林译. 西方的没落[M]. 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88.

[2][加拿大]简・雅各布斯著,金衡山译. 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M]. 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

[3]马克思. 资本论(第1卷)[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6.

[5]劳承万. 审美的文化选择[M]. 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1.

[6]孙逊. 都市文化研究:一门世界性的前沿学科[N]. 光明日报,2005-9-13.

[7]刘士林. 江南都市文化历史源流及现代阐释论纲[J]. 学术月刊,2005,(8).

都市文化范文第5篇

【关键词】城市化 都市化 文化研究 都市文化研究

一、都市文化研究的基本理念

席卷全球的城市化进程正对当今世界产生至为重要、深刻与全面的影响。从学理上讲,社会学一直将城市化定义为一种城市居民增长的人口现象。另一方面,尽管城市化包括城镇化、城市化与特大城市(都市)化三种形式,但依托于规模巨大的人口与空间、富可敌国的经济生产总量、发达的交通与信息服务系统而出现的国际化大都市或世界级都市群,无疑代表着当代城市化进程的最高环节,对人类经济社会与文化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在这个意义上,可以把当代城市化进程称之为“都市化进程”(Metropolitanization Advancement)。如同国际化大都市或世界级都市群日渐成为当今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枢纽与中心一样,依托于其上而出现的不同于农村、城镇、中小城市的都市文化模式,对当代人类社会的精神生产与文化消费同样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首先,大都市不仅是经济、金融、商业、信息技术的中心,在精神文化的生产、传播与消费等方面同样具有霸权地位,并主导着当今世界文化市场的消长与盛衰。其次,依附于大都市而产生的新的生活方式与观念,从其一出现就是全球性的主流话语,并迅速地淹没了不同国家、地区固有的也许已延续了上千年的地方经验与价值传统。正如斯宾格勒说“世界历史,即是城市的历史” 一样,对以大都市为中心的当代精神生产与文化消费而言,完全可以将之引申为“当代世界文化,即是国际化大都市的文化”。作为人类城市文化发展的最高代表,都市文化本身即是人类文明与文化发展的最高环节,在它内部已摄含了前此各低级阶段如乡村、城镇、中小城市文化的要素与精华,因此当代国际化大都市为我们在更高的历史阶段、更全面的整体视角及更深刻的本质层次上研究城市文化提供了现实对象。在当代,不是一般地研究城市文化――历史上的城市文化或当代普通城市的文化,而是只有把研究对象放在作为中心及最高环节的大都市文化模式上,才能在深刻的思想意义与直接的现实意义上把握住人类文化发展的本质与规律。这是在当代研究都市文化的重要性所在。

但另一方面,由于中国城市化水平低,农业文明传统沉重,以及它们作为物质基础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在理论、观念、方法、工具等方面的制约与局限,使中国当下的都市文化研究显得相对贫乏,远不能满足中国城市化进程快速发展的需要。目前国内与都市文化相关的研究主要有两大话语谱系。一是以经济学、社会学为核心的社会科学研究。这是由于受西方大都市群理论影响而开辟出的新方向。尽管它好的一面是使都市研究作为一个重要对象进入到社会科学的学术视野,但由于主要集中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对都市文化结构及其人文精神层面很少触及到,即使注意到文化要素,它们一般也停留在文化产业等实用与商业层面,对其深层的文化价值重视不够。二是以大众文化、审美文化、文化批评为主流的人文学科研究。与前者相反,这些研究的主要精力集中在影视、广告、网络、流行文化与时尚等都市的审美外观或文化幻像上,由于缺乏必要的切入都市社会现实的社会学与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它们往往割裂都市审美文化外观与产生它的经济社会基础的内在联系,因而也不能完成解释都市现实乃至批判都市存在的理论与思想任务。

二、从文化研究到都市文化研究

当下与都市文化相关的研究各有不尽人意之处。对于以经济学、社会学为核心的社会科学研究来说,其问题主要是失之于“实”,忽略了都市的文化层面或文化的精神价值内涵,这是作为实证科学的社会科学研究的必然表现。而以大众文化、审美文化、文化批评为主流的人文学科研究,其问题则在于失之于“虚”,它们掩盖了都市文化繁华表象背后的本质或深层结构,充其量只能生产出各种时尚化了的知识与趣味。由此可以得出两点认识:

(一) 尽管两种话语都可以揭示出当代都市文化的某些侧面或局部,但又都是不全面的,因而不可能指望依靠两者之中的任何一者去建立一门具有相对严密的学科形态及较为纯粹的学理价值的都市文化理论;

(二) 这也带来积极的启示,即,要想完成解释都市现实乃至批判都市存在的理论与思想任务,必须在努力吸收以经济学、社会学为核心的社会科学和以大众文化、审美文化、文化批评为主流的人文学科等学术资源的同时,又能够通过理论创新在这两大话语谱系之间建构出一种对话、交流的知识生产机制,只有这样才能在知识结构与学科框架上为当代都市文化学科的诞生准备好充足的条件、奠定下坚实的基础。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在两者之间找到一座桥梁,以打通社会科学与人文学科在分类框架与学术传统上固有的各种障碍。

从中国当代人文学科与社会科学的实际状况特别是就中国当代都市文化研究的具体语境看,我们认为,只有文艺学、美学最适合做社会科学与人文学科的桥梁,这可以从原理框架与经验研究两方面加以阐释与论证。

从原理框架的角度,其原因主要有二。

首先,中国文艺学从一开始就不是只关涉原理与知识生产的纯学术,它的一个具有理论基础性质的命题即“文学是人学”。这个命题尽管初看起来没什么问题,但如果从逻辑上严格考究,则直接混淆了“文学”与“人学”在本体存在、知识谱系与学科形态上的重要差异,以是之故,在文艺学近百年的学科建设与学术研究中,与“文学”关系最密切的形式、审美、文学语言、文本结构等纯粹学术问题是相当边缘化的,相反却是作为“人学”在文学艺术领域中直接表现的阶级性、社会性、意识形态、生产与消费等外部研究一直是主流话语。对此中是非尽管难以一概而论,但这种学科形态与学术传统,给中国文艺学赋予了相当浓厚的社会科学属性与功能,则是无须做更多论述的。由此带来的一个直接影响是,在文艺学与经济学、社会学之间并没有过于森严的学科壁垒。在当代都市化的背景下,由于“文学”之“文”已发展为“都市文学”或“都市文化”,而“人学”之“人”也摇身一变为与农夫、小家碧玉等传统生命主体很不相同的“都市人”,因而从中推出“都市文化学是研究都市人的学问”,也是不存在学理障碍的。其次,从美学学科的原型结构看,在康德哲学体系中,审美(判断力)一直是知识(纯粹理性)与伦理(实践理性)之间的桥梁。康德在《判断力批判》的序言中,也把这个“判断力原理”称为“谜样的东西”。对此正如劳承万的阐释:“构成谜的是矛盾的双方。一方面,判断力是一个‘先验原理’,它能够‘运用于对世界本体的认识’,‘同时开示着对实践理性有利的展望’,这似是逻辑理性之类的东西;另一方面,它又能对主体产生‘愉快及不快情绪’,尽管不是直接的关系。康德补充说,‘从这些概念(即认识中的诸概念――引者)永不能引申出一个对于愉快及不愉快情绪的直接结论来’。……这就构成了审美判断的特殊性质。” 引申一下,如果说纯粹理性是一切社会科学最必要的主体条件,实践理性是一切人文学科最深刻的价值基础,就不难推出,以判断力为学术对象与起点的美学研究――它一方面与认识论的概念、逻辑等有联系,另一方面又与伦理学的欲求、价值等相牵连――正是关注主体价值建构的人文学科与注重经验事实阐释的社会科学之间最具合法性的中介与桥梁。从学理上讲,以文艺学、美学为中介,正可以使文艺学固有的“社会―人生”意向与美学固有的“悟性―理性”意向,在当代都市化进程中开拓出新的知识境界与前沿学科形态。进一步说,以文艺学、美学为中介,在都市文化的学理架构中实现人文学科与社会科学的学科交叉建设,在充分保留前者的人文价值与后者的科学精神的基础上实现两者的互动,既有助于社会科学摆脱其僵硬的实证本性而变得灵动,也可为人文学科飘邈的审美天性提供真实可靠的地基。在这个新的学术空间中,实现科学性、人文性、审美性的良性循环与互动,催生出一门以当代国际化大都市及其文化模式为研究对象的具有重要理论与现实意义的人文社会科学来,其现实意义也是自不待言的。 从经验研究的角度看,中国文艺学、美学与都市文化研究的学科亲缘性,不仅不偶然,相反还是以相当深厚与为数众多的经验研究为根基的。从学科背景上讲,中国都市文化研究与西方有很大不同,西方都市文化研究主要隶属于社会学、人类学、地理学等学科。在中国,尽管在学科分类上都市文化研究最应纳入的是社会学之下的文化社会学或其他学科下的艺术设计、城市建筑等,但由于中国学术研究与学科建设的特殊性,从一开始它就与中国文学、特别是其文学批评、文艺学、美学等结下不解之缘。一些西方的社会学家、城市规划学者,之所以对中国文学学者研究都市文化想不通,原因大概就在这里。

三、当前都市文化研究的特点与学术渊源

新世纪以来,中国社会的改革开放也进入到全面发展的新时期。首先,中国现代化的核心更明确地定位在城市化与城市发展上。与此同时,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开始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不仅像北京、上海、广州等近现代大都市日新月异,一些新的中心性城市也如雨后春笋般迅速生长出来。随着城市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城镇化与城市化开始淡出,各种区域性中心城市、国际化大都市乃至于建设世界级大都市群,开始成为中国现代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目标,这为都市研究的深入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最重要的社会基础。其次,都市生活方式与都市文化模式逐渐成为中国当代文化的中心。在都市的新天地中,生存的物质条件与精神环境的巨变,使人们在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精神趣味等方面出现了许多重要的变化。都市化进程带来的新经验、新思想及新问题,也在寻找一种可以与之相适应的文化理论与解释框架。与中国当下迅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相比,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与创新显然滞后了许多。而正是由于都市文化研究本身在学科上的空白,才为在文化研究中获得一定研究经验与方法工具的中国文学介入这个新的学科领域提供了契机,其在逻辑上仅是把研究对象从“文化”进一步确定为“都市文化”而已。

从文学学科背景出发研究都市文化,只是晚近十年才发生的学术转型,现在从任何角度做评价都为时过早,因而,这里仅就其发生过程中的特点与学术渊源略作说明。

当代都市文化研究有三个显著的特点。一是地缘性。当代都市文化(文学)研究,最突出的特点是集中发生在改革开放的前沿,如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原因是这些城市本身及所处地区的城市化水平高,且与国际大都市的交流与联系十分密切,生活在这些地区的文学研究者,出于对当代以大都市为中心的城市化进程的亲身体验与学术敏感,率先开拓了以国际化大都市为学术背景的中国文学研究新方向,使城市文学与文化研究成为当代中国文学研究的一个新空间与有机构成部分。

总之,与西方的城市(都市)研究主要隶属于社会学、人类学、地理学等不同,中国都市文化研究的学术渊源正在当代中国文学学科的理论建设与学术发展之中。在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以改革开放为主题的现代化运动中,中国文学研究的“文化学转向”及其成果构成了中国都市文化研究的原始发生形态;而晚近十年开始的以建设国际化大都市为社会发展目标的中国城市化进程,则为中国文学研究从文化研究转向都市文化研究提供了物质条件与学理契机。从文学研究到文化研究再到都市文化研究的学术转型,其现实原因正如恩格斯所说的那样:“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参考文献】

[1][德]斯宾格勒著,陈晓林译. 西方的没落[M]. 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88.

[2][加拿大]简・雅各布斯著,金衡山译. 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M]. 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

[3]马克思. 资本论(第1卷)[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6.

[5]劳承万. 审美的文化选择[M]. 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1.

[6]孙逊. 都市文化研究:一门世界性的前沿学科[N]. 光明日报,2005-9-13.

[7]刘士林. 江南都市文化历史源流及现代阐释论纲[J]. 学术月刊,2005,(8).

都市文化范文第6篇

走进厂房A区,敲开一个工作室的大门,在9.3米高、170平方米的空间里,记者找到了艺术的世界。

工作室里,24岁的画家祈逸正在创作,三只猫在脚下嬉戏。墙壁上挂着还未完成的新作。平时很少看到的3米、4米、5米高的油画,在9.3米高的房子里,显得那么和谐。祈逸是2007年6月第一批搬进这里的10位青年艺术家之一,纺织城艺术区是他们在西安寻觅了无数个地方后最终的落脚点。祈逸说:“西安美院附近也聚集了很多搞艺术的人,但房子空间小,一幅大画连门都抬不出去。而且我们需要交流,需要一种融合的氛围。”就这样,纺织城艺术区开始逐渐发展,并开始被众人关注。

如今,这些旧车间聚集了一大批特殊的年轻人,他们中既有全国著名的建筑设计师,还有油画家、雕塑家、行为艺术家、摄影家、音乐人……他们在这里探讨艺术的或者非艺术的话题,让废旧的纺织车间散发出了前所未有的、崭新的生命气息。 废旧的厂房和这样一群搞艺术的年轻人之间到底有什么样的契合点,如何才能让两者和谐地融为一体呢?

借鉴北京798发展经验

在北京市区东北方向,原来有一座废旧的大型兵工厂,编号为798,是上世纪50年代初苏联对中国实施的一项援建工程,设计者来自民主德国,占地面积116.19万平方米,在当时的亚洲首屈一指。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798开始衰落,到本世纪初,企业基本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

从2002年开始,由于低廉的房租和宽大的室内空间,一批批艺术家和文化机构开始进驻这里,他们包括设计、出版、展示、演出、艺术家工作室等文化行业,也包括精品家居、时装、酒吧、餐饮等服务性行业,成规模地租用和改造空置厂房,将原有的旧车间重新装修,摆放上自己的摄影、油画、雕塑等作品,这里逐渐发展成为画廊、艺术中心、艺术家工作室、设计公司、餐饮酒吧等各种团体的聚合,形成了具有国际化色彩的时尚区域,引起了相当程度的关注,国外诸多媒体竞相报道。

在北京798艺术区探访时,记者曾了解到,这里的艺术创作为废旧厂房找到了新的经济增长模式,京城很多大公司的新产品会都选择在这里举行,国外的投资机构也看中了这块宝地,纷纷为其投资,而身处这里的画廊、工作室等也获得了不菲的交易收入。假期到来,798则变成了游客和北京大学生的时尚旅游区。因此,798厂房租金已经高达每平方米每天4元钱。

经由当代艺术、建筑空间、文化产业与历史文脉及城市生活环境的有机结合,“798”已经演化为一个文化概念,成为北京都市文化的新地标、中国城市文化的急先锋、引人注目的时尚新宠、艺术CBD(Central Business District,中心商务区)与商务CBD的完美结合。目前,已经在798投资或有投资意向的跨国公司已经达20多个,798的配套设施如餐饮、娱乐、交通等一应俱全,打个电话,便捷的大排档和出租车就会上门服务。

打造西安创意文化产业园

和北京798艺术区类似,西安的纺织城也属于建国初期苏联模式的工业建设群。位于东郊纺织城纺西路238号的唐华一印(原西北第一印染厂)建成于1953年,也在改革开放的浪潮到来之后,由于西部纺织业的衰落,以及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与纺织业休戚相关的纺织城开始衰落,慢慢变成了废旧厂房,上万平方米的车间被闲置,厂房的外部环境也因为长期废弃而杂草丛生。

如何来处理这些巨大的车间,拆掉可惜,改建又和周围的都市氛围极不相符。纺织城一间工作室负责人李彤介绍,2007年年初,西安的几位当代艺术家向厂方提出了租用这些旧车间的想法,利用这些旧厂房,将纺织城建设为一个当代艺术的创作基地,把纺织城建设为中国乃至亚洲的另一个艺术工厂。

该厂领导听完他们的叙述后,大为惊异,为了让废弃的厂房“再生”,之后,唐华一印的厂领导专门到北京798艺术区考察,从其运营的机制到配套设施逐一了解,回来后毅然将这个变废为宝的工程交给了这群艺术家。

2007年3月起,旧车间的改造正式拉开序幕,因为车间面积过大,小的1000多平方米,大的近3000平方米,如此巨大的工程摆在这些艺术家面前时,也让他们费了不少心思。从艺术区的封闭式建筑、门卫制度到艺术区与艺术区之间、艺术区与纺织厂之间等等的关系,他们做了很多“隔离”设计,让巨大的车间变成一间间宽敞的工作室。车间是用一堵堵砖砌的墙隔开,每间工作室的面积在100~500平方米不等,每100平方米的装修费用在1万元左右。 如今艺术区的雏形基本形成,约有60间工作室搬进了纺织城,占据了唐华一印3个大车间,面积超过5000平方米。

多方支持发展创意产业

2008年元月份,西安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军和有关部门的领导专程来到纺织城艺术区进行调研,对于青年艺术家的创作给予高度肯定。

唐华一印的旧厂房被分割成了一个个艺术家的工作室。调研时,王军详细了解艺术家们的生活状况,与他们探讨艺术创作观念。“这就是典型的陕西面孔,”看到一组名为《秦枪》的兵马俑雕塑后,王军部长肯定地说道。取中国水墨意境,用油画颜料,画的却是陕西的塬上风景,年轻油画家秦赞军的创新之作,引得王军再三端详:“油画和音乐、电影一样是有国际语汇的,好的作品是可以在国际上进行比拼,并打出影响来的。”青年艺术家胡小玉制作的透明秦盾牌系列,也同样为传统的秦文化赋予了新意。王军说,运用陕西文化素材和元素进行再创作,这种文化创意可以让秦文化再生。

今年两会期间,陕西全国人大代表王卉、何晓红、黄藤利用午休时间考察了北京798艺术区。他们表示,北京市政府非常支持798艺术区,政府在社区里进行上下水改造、供暖、修整道路等,为艺术区的发展提供了大量服务,希望西安市政府能像北京那样支持西安纺织城艺术区的发展,给文化产业的兴盛创造条件和空间。 他们心有感触地说:“无污染、低能耗、高知识含量的新兴文化产业更适合西安的城市定位和发展趋势,这样的艺术区,正体现了西安既有古老的文化,也有新文化,并能逐渐形成新兴文化产业链,给西安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中国美协副主席、西安美术学院院长杨晓阳认为:“其实利用废旧厂房作画在全世界很多,并不新鲜。地方大,便宜,是吸引众多还未成名画家的主要原因。”作为中国美协的常务副主席刘大为也认为:“这样的艺术聚集地形式从西方城市借鉴而来,在美国是把废旧厂房改造,柏林把旧居民楼改成艺术画廊。在正规的美术馆、展览馆之外涌现一些类似于这样的聚集地,是目前文化发展的现象,我觉得双方都各具特色。但这样的艺术画廊能否出现优良艺术家,目前作为一个新的艺术现象,加之中国这方面的发展又处于方兴未艾的阶段,确实不好评价,还需要一定时间的发展。不过学艺术的人经过正规教育的学习后,再进行踏实的实践是必要的。”

一年多来,经过在此举办的多个大型展览、论坛交流等活动,西安纺织城艺术区已被越来越多的群众所熟知。对于普通市民来说,置身于散发着艺术气息的环境,面对着墙上的一幅画,或是角落里的一个老式台灯,都让人觉得魅力无穷,不由得停下脚步细细端详。纺织城艺术区的建立与发展,将在塑造千年古都西安一道全新的城市风景的同时,影响纺织城的产业结构和辖区居民的日常生活。

形成西北时尚艺术基地

伴随西安都市文化定位和人民生活方式的转型、全球化浪潮的到来,纺织城等这样的工业区域也面临着再定义再发展的任务。西安当代艺术家岳路平说,纺织城的重新崛起关涉到西安一个建制区的发展和兴盛,更关系到西安经济整体推进的步伐,专家对于振兴纺织城的建议很多,但短时间内依靠自身完成崛起显然不太现实,艺术工厂的探索正好给大家提供了一个崭新的思路。

如果按照798艺术工厂的建设模式,西安纺织城会不会成为当代艺术占据的时尚基地呢?记者在走访了纺织城几个艺术工作室后得知,大家并未想复制798艺术区的模式,而是把远离繁华市区的纺织城建设为一个艺术创作基地,而不是798的“商品经济”模式。很多画家坦言,他们看中的是纺织城安静的创作环境,而不是市场环境,没有必要把它建设成商业化很重的艺术品交易区。但是,纺织城艺术区域崭露头角之后,如果被国际知名艺术商投资,快速进驻纺织城后,必将形成集画廊、艺术培训、艺术品销售于一体的全方位操作方案,这将大大挖掘出纺织城艺术工作室的商业潜力。如今,这些艺术家也在思考:纺织城艺术区到底是作为创作基地呢?还是集创作与艺术市场于一体的混合体呢?

无论按照什么思路发展,纺织城这个工业区域,如今是和艺术分不开了,现在很多西安人去纺织城,都要去开放的艺术工作室转一转,感受千年古都身边的当代艺术氛围。

艺术区的创意发展启示

从艺术工厂到创意文化产业园,创意已经成为许多艺术家津津乐道的词汇。据纺织城艺术区的岳路平介绍,创意产业指那些从个人的创造力、技能和天分中获取发展动力并通过对知识产权的开发,创造潜在财富和就业机会,以促进整体生活环境提升的产业。简言之,就是要应用知识产权来创造新的经济价值。从国际上看,英国是全球最早提出该口号的国家,它将影视、出版、视觉艺术、工艺制造等十三项产业都囊括其中。美国是全球文化创意产业最为发达的国家,从1996年开始,文化创意产品超过其他所有传统产业,成为美国最大宗的出口产品。

以2007年全国经济普查数据为依据撰写的《中国创意产业发展报告》显示,在我国15个创意产业发展较快的城市中,北京、上海位居第一集团,广州、深圳、杭州、成都、南京、天津等位居第二集团,重庆、青岛、长沙、苏州、西安、昆明、大连则分列第9位到第15位。在过去25年中,全国创意产业年增长率是9.3%,目前排世界第三位。

据西安高新区创意产业园统计,1996年高新区出现第一家创意企业,2006年7月成立“高新区创意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目前高新区共有创意企业1079家,其中重点支持和吸引鼓励类创意企业674家。去年纳地税额上百万元的创意企业22家,纳税总额为1.15亿元。去年,高新区还依托软件园和高新技术平台,提出在唐延路沿线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带。《西安高新区创意产业发展指导目录》提出,政府将对游戏动漫业、媒体传播业、广告出版业、建筑设计业、文化娱乐业等五大主导产业重点发展,对建筑设计类、策划咨询广告类、文化艺术创意类吸引和鼓励发展。与此同时,高新区内的创意企业开始以107%的速度飞快增长。

2007年,由西安影视制片公司摄制的电影《图雅的婚事》,在第57届柏林电影节上获得最高奖项金熊奖。这是中国电影第三次、陕西电影第二次获此殊荣,这标志着陕西民营文化企业和影视产业繁荣发展取得的又一丰硕成果。随后在第12届中国电影华表奖颁奖礼上,由西安电广传媒等三家企业投资拍摄的《隐形的翅膀》又荣获优秀少儿演员奖,使得西安的创意产业在全国声名鹊起。陕西旅游集团公司投资1亿多元打造的中国首部大型实景历史舞剧《长恨歌》,更是在全国文化传播界引发了一场关于中国文化创意产业有益探索的大讨论。

创意产业在西安古老的土地上并没有水土不服,反而勃发出了异于全国其他城市的独特风格。采访中,不管是艺术家还是文化学者,无不认可创意产业在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化服务业以及形成陕西省新的经济增长点,为城市提供就业岗位和增加城市财政收入等多方面的积极作用。

都市文化范文第7篇

一、都市“自移性”中的艺术设计

理论家米米•谢勒尔•约翰•厄里(MimiShellerJohnUrry)认为:“自移性是一个由内联的机器、社会惯例和并非在室内栖息于移动的、半私有化的、高度危险的坐舱内的方式所构建的复杂综合体。”③他这里指的“自移性”是城市化中汽车给都市人带来的移动化特点,这种特点对于艺术设计既提供了发展空间又构成了挑战。面对自移性,设计师不仅要关注汽车的性能设计、造型设计、外立面设计与内部设计等“显性”的设计方面,同时也不能忽视人在这种半私有化空间中的状态以及人、车与街道三者之间的关联性。移动中的汽车给人们提供了速度感,但移动中速度使车厢中的人们弱化了很多感知车窗外风景的能力,而堵车中的人们更是急躁不安,人们身处这部“移动的机器”中需要的不仅是速度与目标感,同时需要一种由艺术和设计带来的享受和乐趣。

具体说,设计师在关注驾驶员及乘客的安全性、便捷性、舒适性的同时,还要考虑到汽车是都市街道的“艺术风景”,外立面上是设计广告?是画插画?还是为了追求汽车简约造型而什么装饰也没有?汽车作为街道的一种“移动装饰”,对于行人而言是移动的视觉享受。同时,汽车的内部的设计是用“有机性”去柔化“机器”带来的纯理性感觉,如设计非常人性化的坐椅靠垫、装饰物等,车厢内的设施设计也会解除人们在半隔绝空间中的无聊,如视频广告设计、音乐等的适度引入,这一点对于缓解堵车人们的紧张情绪也会起到良好的效果。

二、都市“流动性”中的艺术设计

当代都市文化中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是信息时代的“流动性”特征。曼纽尔•卡斯特尔(M.Castells)在提到城市文化时这样表述:“现在,新的通讯技术好像取代了作为经济效率和人的合作基础的邻近空间的实际需要机会也多得异乎寻常,因为被电子网络扩展了的人类思想可以将历史、地理,以及文化的多样性联系起来,让我们的亲身体验和我们的虚拟体验之间产生前所未有的相互影响,这两种体验同样真实。”④现在,人们每天通过E-Mail、QQ、MSN、视屏、短信、飞信等信息交流方式进行交流,而无需面对面亲身经历,设计师可以运用Flash、Dreamweaver、Illustrator等软件美化网络或视屏界面,构建出各种趣味横生的视觉符号与视觉标志系统,把在虚拟世界交流的人们带入如梦如幻的超现实的艺术世界。然而,面对信息时代的“流动性”特征,艺术设计不能仅注重对通讯交流界面的视觉美化,也应该有健康、明晰的艺术内涵引导,使人们在富有“流动性”特征的虚拟空间中感受“真实的”快乐。比如手机的用户界面可以设计有趣的Flas,让人们在使用手机进行交流之余感受活泼简约的艺术造型、色彩与动画带来的乐趣,这种体验与我们欣赏装饰画或看电视《史努比的故事》所产生的乐趣并无区别。艺术设计在虚拟世界中的健康引导是用艺术表现现实世界的真善美,绝不是使人们对虚拟世界本身产生迷茫而不能自拔。所以,虚拟空间中的艺术设计之美为我们亲身体验,空间虚拟但感受真实;艺术设计在此是连接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美的桥梁,是强化而非弱化人们对现实世界美的敏感性,从而进一步加深人们对现实生活的热爱。

三、都市人“个性”中的艺术设计

著名社会学家乔治•西美尔(GorgeSimmel)说:“现代生活最深层的问题,来源于个人试图面对社会强势力量、面对历史传统的重负、生活中的物质文化和技术,保持独立和个性。”⑤直面都市文化的厚重与复杂,在西美尔看来“都市人的个性几乎无法自保”,⑥因为在都市中,时间、金钱、利益以及其他各种刺激无不对人的个性产生影响,纯真的个性受各种刺激影响而改变。设计能有助于都市人的个性得到健康的发展,在各种刺激面前保持感性与理性的平衡吗?答案当然是肯定的。我们只要想想设计大师阿尔瓦•阿尔托(Alvar•Alto)设计的湖泊形状花瓶,或是菲利普•史塔克(PhilippeStarck)设计的经典坐椅就能马上唤起我们对于富有个性的美好设计形象的热爱,在这些富有个性的设计中不难感受到一种感性与理性的平衡与和谐。面对物质无限丰富的都市,这些大师的设计使物质精神化了,人们从中得到的不仅是使用,还有永恒的真与美。所以,高品质的艺术设计是使用者健康个性发展的福音,同时也是都市文化发展的福音。

都市文化范文第8篇

[关键词]都市文学;都市文化;大众文化

[中图分类号]I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3)37-0165-02

1前言

都市文学在我们国家的现实情况是指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北京、上海、南京、广州等这样的一批大城市里出现的一种文学现象。它产生的文化背景是上世纪末中国社会文化的转型。伴随着中国经济、社会、文化的快速发展与转型,中国社会、尤其是城市,由于经济基础的变动,呈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社会—文化形态,即 “消费社会”、“后现代”的社会形态。20世纪90年代文化形态和历史语境的急骤变化,同时带来了文学观念、文学创作、审美风尚的嬗变。基于这一背景,一种不同于早前的文学创作样式—都市文学应运而生。它以当下时代为背景,以现代都市为场景,抒写都市生活,塑造都市新人,并揭示出了一定的现代都市的内在情绪和独有的精神风韵。这是一种与20世纪三四十年代以及20世纪80年代都市文学有着文学渊源但又迥别于上述文学形态的一种新的文学—文化现象。都市文学植根于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都市文化,通过绘写现代都市景观,展示都市人在现代社会的生存状态、文化性格,反映都市情绪,彰显都市精神,从而表现出丰富而独特的文化与美学内涵。都市文学已经并将继续表征并催生着中国现代都市文化的转型、生成与建构。

2都市文学的生存状态

从历史上看,都市文学不是空穴来风,,它是传统中国文学从清末的“市民小说”到后来的“城市文学”(都市文学)的一个合理的承续和发展,有着丰厚的文学资源和明确的文学个性。就现实来讲,90年代以来所倡导并有不同程度文学实践的“新写实”、“新状态文学”、“新体验文学”、“新生代(或曰晚生代)小说”,乃至以性别区划的“女性写作”。这些文学实践都成为都市文学的背景和重要构成方面。这类小说对“欲望化生存”的表现,对于“欲望化”的“仰视”、 “顺应”,态度。让人联想到20世纪30年代的新感觉派小说。在新感觉派那里,对于“十里洋场”的灯红酒绿,夜半歌声,奢靡与贪欲,赏玩多于针砭。在一个日益物化的社会里,人为“商品”而生活,“消费”成了人的唯一存在和灵魂,从消费“物”(商品)到消费“身体”(另一种“物”),直到消费“生命”、消费“爱情”……这畸形的现象也反映在那些以上海人生为对象的都市文学。①

20世纪90年代以前的中国城市文化大略可分两段去看。即以1949年新中国成立为界,分为前后两期。这两个历史阶段的中国城市,其共同点是,除开上海这样的少数城市,内陆大多数城市作为经济中心的功能并不突出,主要是作为政治(战时是作为军事)的中心而存在,中国城市乃至整个社会经济比较落后。城市的物质生产、经济生活,并没有从本质上改变中国城市的文化生产和其留居者的精神存在方式。居住在城市的大多数人,就其生活方式而言,基本上是乡村式的。80年代末至90年代是中国社会的一大变局。社会政治的巨大变动,以政治文化为中心的观察社会的视角的变化;市场经济(商品经济)的初步形成,社会物质财富的相对增加,消费主义倾向的萌芽,大众文化的逞盛,最先在城市尤其是部分发展较快的城市得到了反映。都市文学因此有了新的背景和坐标。大众文化语境赋予了都市小说以新的审美特征,文学生产机制的转变催发了新都市文学的发展,而都市文学对大众文化的合谋与反叛,文学关于城市的想象与城市人的实际存在状态的绘写,都市与性别关系的互动等等,在某种程度上又深化了都市小说的内涵。中国都市小说方兴未艾,就其处理生活及其叙事方式而言,还未完全摆脱市井气;就其表达的观念而言,还沾染着现代派的余韵;仅就是在对城市的反讽性描写和对更粗鄙的生活状态的表现方面,才展示了新的都市景观。

我们对于当下都市文化意义上的文学艺术持强烈批判态度,其根本的原因是什么呢?为什么我们认为有价值的严肃文学如此地迅速衰退,而我们极力排斥的作为大众文化的都市文学却广为接受,这难道仅仅是梅内尔意义上的“好的艺术并不是总是流行的”吗?②毫无疑问,当下大众文化意义上的文学艺术的市场化导向、内容的媚俗与形式的粗制滥造等等都是为批评家所诟病的,最基本的原因就是它不同于传统文学或严肃文学审美价值的性质。这里所谓的传统文学或严肃文学,更多的是指自“五四”以来的以启蒙和救亡为主导的新文学,它是西方近现代科学、民主意义上的启蒙主义和在民族危机关头以救亡为己任的国家民族主义文学,尽管它和我国古代传统的讲究修、齐、治、平,讲究立德、立言,讲究经国之大业的文章有所不同,但他们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把大众放在受教育的对立面,传达出强烈的功利目的和说教意识,强调大众应如何如何。如果说在近百年中国历史的特定语境下,这种文学不仅是必须的,也是合理的。而对于现代化过程中今天日益世俗化的大众,则似乎显得不合时宜。他们现在所需要的是实实在在的物质的享受、各种欲望的追逐和满足以及闲暇的娱乐性消遣。对于长期生活在虚假意识形态下的人们来说,无论是以国家、民族名义所设计的乌托邦工程,还是启蒙主义的理想与自由,在世俗欲望的享受与满足面前,都褪去了往昔的色彩,不再对大众具有吸引力。而大众文学所表达出来的对于各种世俗欲望的关怀与肯定,对于生活的游戏态度和十分轻松的娱乐方式,却极大地符合了大众的口味。不过,客观地说,任何一种文化,无论其表现如何世俗,都包含有一种价值关怀。大众文学所表现出来的各种世俗欲望。虽然为传统或精英所抵斥,但却为大众所接受,这也是非常可以理解的。古今中外,处于社会上层的统治阶层或精英阶层,出于自己利益的考虑,总是扼制大众的欲望,这当然一方面是社会物质生产的欠发达,另一方面也是出于自身统治的需要,而他们自己则通过占有大众的劳动来满足自己的各种欲望:食、色、虚荣、贪欲。同时在文化上炮制出一套“存天理、灭人欲”的迷雾来愚弄老百姓以维持社会秩序。事实上,历史上每一次人的解放,不仅仅是精神和思想的解放,也是人的欲望和身体的解放。古希腊时代、文艺复兴时代、魏晋南北朝时代,每一次在一定的程度上世俗欲望都得到较大的肯定。

现代社会工商业高度繁荣,实际上使大众世俗欲望的满足成为可能,大众对物质欲望的要求自然而然超出传统社会统治阶层或精英们所允许的范围,传统和精英们所炮制的抵制大众世俗欲望的精神文化价值系统遭大众遗弃。而大众文化所表现出的对世欲欲望的肯定,应该说是具有历史的合理性的,马克思在其《经济学手稿(1857—1858)》中曾把人类社会发展描述为三个阶段,即人的依赖、物的依赖和个性自由的时代。人的依赖是指个体不能独立,只能依靠群体和他人才能生存,物的依赖是以物的依赖为基础的独立性的时代,个体从人的依赖关系中独立出来,却又堕入物的关系之中。③这一阶段也是为人类进入个性自由时代所必经的物质条件和精神生成所须经历的一个阶段。

3大众文化时代

对于大众文化时代的艺术创作,最为人诟病的就是艺术创作为市场所左右而沦为商品,因而失去了艺术的“自律”。用阿多诺的话说即是从“自为存在”成为“为他存在”。阿多诺本人就是对大众文化持激烈批判的最典型人物。阿多诺关于大众文化的理论被中国当前许多人拿来当作当前文化批判的武器。

问题是传统文学创作(大众文化之前)的“自为存在”真的是真正的“自为”吗?无论是西方还是中国,实际上这都不可能,西方的“寓教于乐”和中国的“文以载道”都说明了这一点。传统文学创作更多的是为帝王、为权贵、为上流社会、为宗教、为精英,总之是眼睛朝上,为王牧民。然而牧人和羊的关系又能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艺术没有成为当代工商业社会意义上的商品,但无疑是一种谋生工具,为稻粮谋,图个好身价,或作进身之阶,这是历史上的事实。另一方面,目的不外是维持既定秩序和既得利益。传统社会,受教育作为一种特权,能够创作艺术、欣赏艺术本身就是上层社会的事情……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中国近现代社会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许多有识之士渴望知识分子通过市场可以养活自己,可以摆脱依附地位获得人身独立和自由……

大众文化时代,艺术成为一种商品,艺术家要得到认可在更大程度上需要大众的认同,退一步说,迎合大众和迎合权贵,在今天看来,后者并不更值得推崇。究竟什么是迎合,我想,不论是传统的迎合权贵,还是今天的迎合大众,决不仅仅是艺术的献媚。无论是得到少数上层社会和精英的肯定,还是得到大众的市场,重要的是骨子里站在哪一方的立场去创作,关键是艺术创作的立场取向。如果这也称迎合的话,那么几乎所有真正艺术家在某种程度上都不得不去迎合。一个作家在某种意义上总是代表一定阶级、一定阶层、一定群体来说话。而表面上的一味献媚和取悦无论在为少数人的传统艺术,还是在今天的大众文化中都不可能取得成功。今天大众文化的精品,为大众承认的艺术品绝不仅是表面的、肤浅的、不关痛痒的媚俗与搞笑,它是从大众立场出发,含有一种平民化的、对大众世俗生活的人文关怀,当然不同于精英社会的高高在上和颐指气使,更不是牧人和羊的关系。④另一方面,大众文化中确实也存在大量粗陋的作品,这正是为精英所批判的,但并不能代表全部。好莱坞影片固然有不菲的商业价值,但其成功绝不能被简单地理解为迎合、媚俗,其众多影片获奥斯卡金奖就是明证。在整个人类文化发展长河中,我们应该认识到,大众文化是历史的必然趋势,是社会发展、民主发展的必然。

参考文献:

[1]茅盾.茅盾全集 [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2][英]梅内尔著.审美价值的本性[M]. 刘敏,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3]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 第46卷(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

[4]赵金凤.林语堂翻译转向的原因[J].济南大学学报,2013(1).

都市文化范文第9篇

论文摘要:近年来以婚恋为题材的都市情感剧很受观众欢迎,比如《金婚》、《双面胶》、《蜗居》、《王贵和安娜》、《婚姻保卫战》。这些电视剧在取得了骄人收视率的同时,还引起了社会话题的热议。随着媒介重心的转移和视觉文化的强势崛起,中国电视剧逐渐摆脱了对小说等文学作品的依附,获得了强势话语权和独立主体的地位,成为当今最广泛和重要的叙事艺术之一,其社会文化地位已是今非昔比,日益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和艺术感染力,成为时下最具影响力,负载社会文化意义最多的艺术样态。而情感剧热播的背后,恰恰折射出的是现代中国人婚姻城堡里种种不可言说的问题,记录的是中国人婚姻伦理文化变迁的无奈与希冀。

都市情感剧的概念

都市情感剧,指的是以现代人的恋爱和婚姻经历为主要内容,表现和挖掘在社会变革中人们的情感迷茫和困惑的电视剧。它反映的主要是社会人伦关系的重要内容——夫妻关系以及亲子关系,因此从题材上讲,应当说是包含了部分家庭伦理剧以及言情剧。近年来,随着表现内容的丰富、表现手法的多样和剧集数量的不断增多,这类剧越来越受到关注,并逐渐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它们以现代都市人的情感纠葛、婚恋故事为主题,对当前社会上存在的家庭伦理、社会道德等问题进行了不同角度的探讨,并做出不同的道德和价值判断,从而折射出现代人以恋爱观和婚姻观为核心的感情观和价值观的变迁。这些电视剧不同于青春偶像派的言情剧,走的是以理言情的路子,在关注现代人情感需求的同时,努力挖掘情感与责任、婚姻与道德等情感所具有的社会内涵;同时,由于所涉及的内容与伦理关系和传统的家庭伦理剧相比要相对简单一些,伦理教化色彩也并不十分浓厚,而代之以亲和力和感染力,这也成为它能够同时吸引从青年到中年甚至老年等不同年龄层观众的原因。

当下我国都市情感剧发展所处的社会环境

马尔库塞在《审美之维》一书中指出:“艺术的使命就是让人们去感受一个世界。”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我国社会工业化步伐的加快,上海、北京、广州等大城市相继发展为现代意义上的大都市,成为中国人通向外来文明的窗口,同时由于工业化的逐步深化和商业的发展,也带动了国内其他中小城市的崛起,市民阶层逐渐形成并发展壮大,都市商业文明开始迅速兴起。都市已经成为现代人生活的重要所在,都市文化已经成为我国现代文化的重要阵地。新生的电视剧艺术也敏感地体察到了这个新兴世界的脉搏,感应到了这个新兴阶层的需求,一大批反映改革大潮中城市和市民生活变迁的电视剧迅速涌入人们的视野。同时,对于文学和艺术来说,都市的形成不仅以都市的经济发展为标志,更重要的是,新一代的都市人出现了。这是一个伴随着现代化交通、通信、印刷和传媒一起成长起来的高智商的人群。城市人是复杂的,他们的生活充满了机遇、陷阱、矛盾、选择、困惑、失落与希望。他们有强烈的自我表现欲,也有在艺术形象中寻找认同的需求。都市文化的土壤随着市民阶层的壮大和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而不断丰厚,人们对精神生活和文化生活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而情感生活作为现代人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反映其情感需求就成为日益迫切的事情。这些都为以都市人婚恋和情感为题材的电视剧的兴起和发展提供了契机。

都市情感剧发展反映出我国当下受众婚姻伦理观念的嬗变

现代文明的迅猛发展在为人类创造丰富的物质条件的同时,也在改变着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第二、第三次科技浪潮,为现代人带来的绝不只是发达的网络技术、高效的通信手段和充裕的物质生活,人类情感世界和精神世界受到的冲击才更为巨大和深远。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化,人们在拥有越来越多物质财富的同时,也深深体会到了精神生活,尤其是情感生活的匮乏。人们需要从艺术中汲取营养,吸取经验,有时甚至希望从艺术作品中找到解决现实问题的答案。中国社会正在发生着急剧的变化,与之相伴随,在商业化与世俗化的进程中,人们的情感世界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震荡。社会生活发生的巨大变化,使婚姻和情感的内容、地位以及表达方式都与过去有了很大的区别。我们向来引以为豪的家庭稳固、婚姻稳定,也遭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加明白对婚姻家庭的幸福期望值不可太高。神圣的爱情受到挑战,家庭面临着从未有过的危机。艺术创作的动力往往来自传播的需要和社会的呼应。中国人的家庭和婚姻已经成为引起全社会关注的问题,再也无法隔绝于世界之外,被纳入现代艺术的视野就成为自然而然的事情了,反映家庭、婚姻问题的电视剧也因此备受关注。这些作品往往不是简单地去演绎一个“陈世美”或移情别恋的模式,而是深入到伦理、文化的更深层次,表现当代社会在现代观念与传统观念多重制约下的男女两性性别心理意识及其复杂多样的情感问题,其中不少都引起了较大的社会反响。比如《蜗居》,以海萍、海藻姐妹俩的情感生活与所需求的生存空间之间的矛盾作为故事主线,内容涉及房价、反腐、外来人员融入城市的艰辛等极具时代特点的话题,把当下民众所面临的区别以往时代的困惑一一展现,使观众在关注人物命运的同时,也开始审视自己的情感世界和价值取向。在当年获得了极大的关注,一时成为社会性的话题。

都市情感剧对当下受众审美心理的精神抚慰

电视剧从兴起到今天,短短十几年的时间,就获得了相当大的发展,除了有社会的土壤、契合大众的需要外,还与其自身的特点及创作者的努力分不开。“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众娱乐、大众消费的呼声渐涨,在巨大的社会压力下,人们渴望在疲劳的工作之余,获得情感的慰藉和精神上的愉悦,大批的言情剧应运而生。”①这类电视剧从兴起伊始,就主要以爱情、亲情、友情这些人们最熟悉也最渴望的感情为讲述对象,表现形式不拘一格,喜剧、悲剧、闹剧,有的以曲折的故事和引人入胜的情节吸引观众,为人们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带来精神上的愉悦和放松;有的则以情感人,滋润观众心灵,成为一剂抚慰心灵创伤的良药。

人类的爱情、婚姻生活是艺术表现的永恒题材,美好的爱情、完美的婚姻、幸福的家庭是人人心中的渴望。婚恋题材电视剧兼具言情剧与家庭伦理剧的共同特点,既具有时代感,同时又具备与传统因素的契合点,对观众有一种“圆梦”的吸引力。把叙事的焦点集中到婚姻家庭,也让它与电视剧本身的家庭收看方式相符合,更能够拉近与观众的距离。同时,由于“该类题材的电视剧与重大社会现实问题保持着一定的距离,政治敏感度不强,因而也就在创作上赢得了更大的自由空间,是电视剧国情化、地域化、叙事化特色最重要的表现领域”②。

都市情感剧的发展也体现了创作者们的理性思考与人文关怀。近年来,电视人对这一题材进行了深入挖掘,从不同的角度关注中国人的婚姻危机和情感危机,充分表现了他们高度的道德感和社会责任感。在他们的努力下,以都市人情感为题材的电视剧正以其丰富的内容、多元化的创作风格以及直面现实的精神为越来越多的观众所接受和喜爱。

结语

任何艺术都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映,电视剧艺术作为一种现代新兴的艺术门类,对于当代社会生活更有着最为敏锐的嗅觉,它关注的焦点,往往就是社会的焦点和热点。处在这一转折时期的中国影视文化,既是这一特定时 期的历史产物,同时也是这一时期的历史见证,“一方面,我们可以从这一特定时期的历史语境来观察和阐释这一时期的影视文化,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通过这一时期的影视文化来理解和分析这一特定时期的社会语境”③。我国社会生活和思想观念发生的巨大变革,使得以婚姻伦理精神为核心的我国婚姻伦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呈现出传统观念与现代意识并存的情况。正是这种变迁,使得以表现现代人婚姻情感为核心的婚恋题材电视剧,从创作理念到价值取向都受到很大的影响,综观近年来数量庞大的电视剧创作,在内容、题材、主题上对社会生活的强烈关注和贴近,创作视角的平民意识和强烈的现实主义再现风格,成为当下都市情感剧的特征。(本文为2010年度南京艺术学院校级重点课题“都市情感剧研究”的成果之一,课题编号:DGCYYDS10)

注 释:

①曾庆瑞:《通俗电视剧艺术论——世俗生活的神话》,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②戴清:《多极分化 异趣共生——2003年现实题材剧盘点》,《当代电影》,2004(3)。

都市文化范文第10篇

都市情感剧的概念

都市情感剧,指的是以现代人的恋爱和婚姻经历为主要内容,表现和挖掘在社会变革中人们的情感迷茫和困惑的电视剧。它反映的主要是社会人伦关系的重要内容——夫妻关系以及亲子关系,因此从题材上讲,应当说是包含了部分家庭伦理剧以及言情剧。近年来,随着表现内容的丰富、表现手法的多样和剧集数量的不断增多,这类剧越来越受到关注,并逐渐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它们以现代都市人的情感纠葛、婚恋故事为主题,对当前社会上存在的家庭伦理、社会道德等问题进行了不同角度的探讨,并做出不同的道德和价值判断,从而折射出现代人以恋爱观和婚姻观为核心的感情观和价值观的变迁。这些电视剧不同于青春偶像派的言情剧,走的是以理言情的路子,在关注现代人情感需求的同时,努力挖掘情感与责任、婚姻与道德等情感所具有的社会内涵;同时,由于所涉及的内容与伦理关系和传统的家庭伦理剧相比要相对简单一些,伦理教化色彩也并不十分浓厚,而代之以亲和力和感染力,这也成为它能够同时吸引从青年到中年甚至老年等不同年龄层观众的原因。

当下我国都市情感剧发展所处的社会环境

马尔库塞在《审美之维》一书中指出:“艺术的使命就是让人们去感受一个世界。”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我国社会工业化步伐的加快,上海、北京、广州等大城市相继发展为现代意义上的大都市,成为中国人通向外来文明的窗口,同时由于工业化的逐步深化和商业的发展,也带动了国内其他中小城市的崛起,市民阶层逐渐形成并发展壮大,都市商业文明开始迅速兴起。都市已经成为现代人生活的重要所在,都市文化已经成为我国现代文化的重要阵地。新生的电视剧艺术也敏感地体察到了这个新兴世界的脉搏,感应到了这个新兴阶层的需求,一大批反映改革大潮中城市和市民生活变迁的电视剧迅速涌入人们的视野。同时,对于文学和艺术来说,都市的形成不仅以都市的经济发展为标志,更重要的是,新一代的都市人出现了。这是一个伴随着现代化交通、通信、印刷和传媒一起成长起来的高智商的人群。城市人是复杂的,他们的生活充满了机遇、陷阱、矛盾、选择、困惑、失落与希望。他们有强烈的自我表现欲,也有在艺术形象中寻找认同的需求。都市文化的土壤随着市民阶层的壮大和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而不断丰厚,人们对精神生活和文化生活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而情感生活作为现代人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反映其情感需求就成为日益迫切的事情。这些都为以都市人婚恋和情感为题材的电视剧的兴起和发展提供了契机。

都市情感剧发展反映出我国当下受众婚姻伦理观念的嬗变

现代文明的迅猛发展在为人类创造丰富的物质条件的同时,也在改变着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第二、第三次科技浪潮,为现代人带来的绝不只是发达的网络技术、高效的通信手段和充裕的物质生活,人类情感世界和精神世界受到的冲击才更为巨大和深远。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化,人们在拥有越来越多物质财富的同时,也深深体会到了精神生活,尤其是情感生活的匮乏。人们需要从艺术中汲取营养,吸取经验,有时甚至希望从艺术作品中找到解决现实问题的答案。中国社会正在发生着急剧的变化,与之相伴随,在商业化与世俗化的进程中,人们的情感世界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震荡。社会生活发生的巨大变化,使婚姻和情感的内容、地位以及表达方式都与过去有了很大的区别。我们向来引以为豪的家庭稳固、婚姻稳定,也遭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加明白对婚姻家庭的幸福期望值不可太高。神圣的爱情受到挑战,家庭面临着从未有过的危机。艺术创作的动力往往来自传播的需要和社会的呼应。中国人的家庭和婚姻已经成为引起全社会关注的问题,再也无法隔绝于世界之外,被纳入现代艺术的视野就成为自然而然的事情了,反映家庭、婚姻问题的电视剧也因此备受关注。这些作品往往不是简单地去演绎一个“陈世美”或移情别恋的模式,而是深入到伦理、文化的更深层次,表现当代社会在现代观念与传统观念多重制约下的男女两性性别心理意识及其复杂多样的情感问题,其中不少都引起了较大的社会反响。比如《蜗居》,以海萍、海藻姐妹俩的情感生活与所需求的生存空间之间的矛盾作为故事主线,内容涉及房价、反腐、外来人员融入城市的艰辛等极具时代特点的话题,把当下民众所面临的区别以往时代的困惑一一展现,使观众在关注人物命运的同时,也开始审视自己的情感世界和价值取向。在当年获得了极大的关注,一时成为社会性的话题。

都市情感剧对当下受众审美心理的精神抚慰

电视剧从兴起到今天,短短十几年的时间,就获得了相当大的发展,除了有社会的土壤、契合大众的需要外,还与其自身的特点及创作者的努力分不开。“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众娱乐、大众消费的呼声渐涨,在巨大的社会压力下,人们渴望在疲劳的工作之余,获得情感的慰藉和精神上的愉悦,大批的言情剧应运而生。”①这类电视剧从兴起伊始,就主要以爱情、亲情、友情这些人们最熟悉也最渴望的感情为讲述对象,表现形式不拘一格,喜剧、悲剧、闹剧,有的以曲折的故事和引人入胜的情节吸引观众,为人们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带来精神上的愉悦和放松;有的则以情感人,滋润观众心灵,成为一剂抚慰心灵创伤的良药。

人类的爱情、婚姻生活是艺术表现的永恒题材,美好的爱情、完美的婚姻、幸福的家庭是人人心中的渴望。婚恋题材电视剧兼具言情剧与家庭伦理剧的共同特点,既具有时代感,同时又具备与传统因素的契合点,对观众有一种“圆梦”的吸引力。把叙事的焦点集中到婚姻家庭,也让它与电视剧本身的家庭收看方式相符合,更能够拉近与观众的距离。同时,由于“该类题材的电视剧与重大社会现实问题保持着一定的距离,政治敏感度不强,因而也就在创作上赢得了更大的自由空间,是电视剧国情化、地域化、叙事化特色最重要的表现领域”②。

都市情感剧的发展也体现了创作者们的理性思考与人文关怀。近年来,电视人对这一题材进行了深入挖掘,从不同的角度关注中国人的婚姻危机和情感危机,充分表现了他们高度的道德感和社会责任感。在他们的努力下,以都市人情感为题材的电视剧正以其丰富的内容、多元化的创作风格以及直面现实的精神为越来越多的观众所接受和喜爱。

结语

任何艺术都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映,电视剧艺术作为一种现代新兴的艺术门类,对于当代社会生活更有着最为敏锐的嗅觉,它关注的焦点,往往就是社会的焦点和热点。处在这一转折时期的中国影视文化,既是这一特定时期的历史产物,同时也是这一时期的历史见证,“一方面,我们可以从这一特定时期的历史语境来观察和阐释这一时期的影视文化,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通过这一时期的影视文化来理

上一篇:防渗施工技术范文 下一篇:渠道施工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