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道施工论文范文

时间:2023-11-22 12:52:03

渠道施工论文

渠道施工论文篇1

北疆供水工程顶山至三个泉明渠段,北起乌伦古河附近的顶山分水枢纽,南至三个泉倒虹吸进口,全长141.735Km。主要由顶山隧洞、小洼槽倒虹吸和顶山至三个泉明渠组成,其中渠道长120.634Km。

工程等级为二等,工程规模为大(二)型。明渠为Ⅱ级建筑物,沿线水闸、排洪涵洞、防洪堤、跨渠公路桥、伴渠公路为Ⅲ级建筑物。

渠段位于剥蚀起伏的平原上,总地势由北东向南西缓倾。主要分布第三系和第四系地层,第三系为古新统~中新统地层,为湖项沉积的砂岩、泥质砂岩、泥岩、沙砾岩,由南向北连续分布。工程区地震基本烈度为6度,按6度采取抗震措施。工程区位于新疆北部,属于寒温带大陆性气候区,日照强烈,降水少,气温温差大,最高气温40.6℃,多年平均降雨量111mm,多年蒸发量2289mm,相对湿度62%。气候特点为冬季长而严寒、夏季短而炎热。

渠道断面形式为梯形,断面结构断面见图1,每一设计单元长19.4m,两侧沿横断面设有深30cm,宽30cm现浇混凝土隔梁,糙率n=0.017,纵坡1/10000~1/12500,流速0.79~0.84m/s,设计流量30.5m3/s,加大设计流量35m3/s。

二、工程质量控制不利因素

渠道长120.634Km,施工战线长,高峰期日衬砌施工强度达900m~1000m,砂石骨料、塑膜、水泥等建筑材料需求量大(每公里约需砂石骨料1700m3、塑膜3万m2、水泥600T),运输距离长,运输量大,衬砌需大量人工操作,施工质量水平参差不一,施工组织困难,质量管理跨度大。如何建立高效的质量管理体系是做好渠道衬砌的首要问题。

由于施工期为每年的4月中旬至10月初,气候炎热、干燥,根据南京水利科学研究室内模拟施工现场干热环境与标准环境试验对比,水泥砂浆的稠度损失大,初凝时间减少,不利于砂浆衬砌的施工,同时在这种干热的环境下,如何既节约用水(用水成本过高)又有效养护好硬化的砂浆,是衬砌施工质量控制的一个关键;夏季日照时间长,紫外线照射强烈,这种条件下塑膜易老化,塑膜在运输、装卸、保管、施工过程中都可能造成一定破坏,这些都不利于塑膜的保护,而渠道衬砌结构防渗功能依靠塑膜完好来塑膜实现,可见塑膜的保护作为整个衬砌质量的核心。

戈壁明渠距离长,过水断面大,渠床基础面地质岩性复杂,根据已建成工程经验,具有膨胀、湿陷、冻涨等不良地质岩性是造成渠道衬砌结构破坏的主要原因,采用有效基础处理方法对有害地质岩性进行处理也是质量控制控制成败。

三、衬砌施工中的质量控制

3.1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

针对戈壁明渠施工组织困难,质量管理跨度大的施工特点,明渠工程建设始终把工程质量作为工程建设的根本大事来抓,贯彻“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方针,建立、健全质量分级责任制的管理体系。

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实行业主负责,设计单位、施工单位、材料供应部门保证,监理(监造)单位控制和政府监督相结合的工程建设质量管理体制。

参建的各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承担的工程建设质量负领导责任;各单位在工程现场的项目负责人对本单位承担的工程建设质量负直接领导责任;各单位的工程技术人员对各自承担的工作负技术责任,具体工作人员负直接责任。明确质量责任,层层落实,分头把关,并签定质量责任书。

业主单位、监理(监造)部门、质量监督站、施工单位都成立或委托专门的试验室进行质量检测。衬砌施工现场实行业主项目管理人员、总监巡查,监理人员旁站监理,施工单位内部实行“三检制”质量检查制度。

针对工程的设计技术要求,结合本工程的实际情况,参照国家有关技术标准,组织专家制定渠道衬砌质量和检测的标准,使工程现场的质量控制有据可依。

3.2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要点

本工程衬砌结构分6个工序,即:基础面处理、隔梁砼、膜下砂浆、土工膜铺设、预制板衬砌、聚胺脂砂浆勾缝。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主要作好以下几个方面:

1、基础面是衬砌结构的基础,如松散不够坚实,衬砌结构易产生变形,基础面平整对确保高程准确,高程误差在满足规范要求,保证设计纵坡实现的关键,所以施工过程中重点做好基础面的平整度和压实度的质量,保证基础面坚实平整。

2、预制板衬砌施工采用跳仓方法,即每隔一个隔梁段进行一个隔梁的衬砌,未进行衬砌的断面进新各种材料的运输、堆放,既方便现场施工,提高工效,又有效的保护了已铺设仓面塑膜。

3、对铺设塑膜的保护,是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重点。塑膜由招标选定厂家生产,建管局派监理人员驻厂监造,保证质量合格的塑膜用于工程建设。防渗塑膜采用专车,避免在运输过程中的破损;进场后对几何尺寸、厚度、是否有无空洞、针眼、瑕疵进行检查。施工现场由厂方专业技术人员采用专用工具进行焊接,焊接完成后检查牢固程度,有无脱焊漏焊,并对每条焊缝充气检查,要求焊接密实、轮痕迹明显、平直、无褶皱;塑膜铺设避开中午13至16点高温时段,对铺设塑膜未展开衬砌部位,用毛毡覆盖,禁止阳光直射,避免日晒老化;已铺设塑膜衬砌过程中严禁踩踏、滑浆、滑板和行走,以免对塑膜造成穿刺破坏;对铺设及砼板衬砌中检查出的小破损,用手焊枪及时焊接。

4、衬砌前先对板进行饮水,以确保板和砂浆更好的结合。

5、严格控制砂浆的拌和质量,规范外加剂的称量和加入的方法。溶液性外加剂使用带刻度的量杯计量,粉末状外加剂全部称量装袋进行投放,确保砂浆拌和物质量。

6、衬砌施工中控制板面的平整与清洁程度,确保输水渠床断面糙率和外观质量。

7、针对衬砌板缝制作捣缝木板和角缝钢筋等专用工具,确保板缝密实、平整、光洁。

8、加强覆盖养护,无论是膜下砂浆,还是衬砌板表面,都及时用毛毯等覆盖物覆盖,洒水保湿养护,保证砂浆强度正常增长。

3.3特殊地质渠段基础的处理

顶山至三个泉段渠道渠道基础岩性为泥岩和砂岩,根据大量的试验资料分析,泥岩和砂岩没有没有湿陷性和盐胀特性,砂岩有弱冻胀性,泥岩有冻胀性和膨胀性,泥岩在渠道沿线分布较为广泛,大部分为中强膨胀性泥岩,其膨胀的主要原因是岩石中含有(10-20)%的蒙脱石,岩石中<0.005~0.002mm的细颗粒含量大于25%,渠基开挖后,渠基中膨胀岩含水量在(4-12)%,由于周围环境干燥,蒸发量大,膨胀岩含水量很快降低,渠道通水后,由于塑膜在加工、运输、保管及施工过程中造成一定破坏形成渗漏点未被发现,长期的渗漏使岩体含水量逐渐增加,岩体产生的膨胀力作用导致渠道边坡塌滑,衬砌结构破坏。因此渠道基础处理的主要问题是如何解决泥岩遇水膨胀对渠道断面的破坏作用。

处理泥岩问题的主导原则是“上防下排”,减少水与泥岩的接触,阻止泥岩膨胀,防止滑坡,主要通过换填及放缓边坡的办法防止岩体的下滑,具体措施如下:

(1)采用防排结合的措施,对于全断面出露中强膨胀泥岩的渠段若连续分布长度超过500m,则全断面换填处理,换填厚度为1.2m,其中衬砌结构以下换填40cm砂砾料,砂砾料下换填80cm白砂岩。并设置纵横排水系统,防渗塑膜厚度由0.6mm加厚至0.8mm。泥岩分布长度少于500m的不设排水。

(2)团块状或片状不连续分布的中强膨胀岩渠段,对渠床只做换填处理,换填1m厚的白砂岩,不设纵横向排水。

(3)放缓渠道边坡,边坡由1:2放缓至1:2.5。

四、结语

长距离渠道衬砌质量控制过程中存在不利因素,通过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注重做好施工中各工序质量控制要点以及对不利地质基础岩性的处理,工程运行后未出现边坡滑塌,衬砌结构变形的现象发生,渠道实测糙率为0.015,渠道水有效利用系数为0.966,可见工程在建设过程中质量控制的措施是可行的,质量的控制效果良好。

第一作者简介:万连宾,1974年12月出生,1997年7月毕业于新疆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本科,工作单位,新疆额尔齐斯河流域开发工程建设管理局,工程师,乌鲁木齐市扬子江路42号,830000,0991-5989915。

第二作者简介:毛培德,1950年2月出生,1999年7月毕业于兰州大学,企业管理专业,专科,工作单位,新疆额尔齐斯河流域开发工程建设管理局工程建设处,助理工程师,任项目经理8年,乌鲁木齐市扬子江路42号,830000,0906-3858087。

第三作者简介:王世玉,1971年12月出生,1997年7月毕业于新疆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本科,工作单位,新疆额尔齐斯河流域开发工程建设管理局,工程师,乌鲁木齐市扬子江路42号,830000,0991-5989953。

渠道施工论文篇2

关键词:渠道施工 常见问题 分析

中图分类号:TV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11(a)-0100-01

我国十分重视农业的发展,建国至今已经修建了很多的水利工程,其中在灌区的水利工程中,主要使用U型渠道作为最主要的渠道修筑方式,这种使用U型渠道作为主要渠道的形式经过多年的使用检验发现十分适合作为农田水利渠道的建设主体。U型渠道是非常成熟的水利管道技术,在我国的水利施工过程中被广泛使用,并且在长期的施工过程中总结出了完善的施工规范。该文将就灌区渠道施工中常见的问题进行分析。

1 灌区水利渠道U型渠道的简介

u形断面渠道是采用底部为半圆或弧形、上部为一定倾角直线段的断面形式,如图1所示。

相较于其他形状的渠道U型渠有着很大的优点。

2 灌区水利施工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简介

设计是以后工作行动的总的纲领,以后的渠道的整体的施工都是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的,设计是否合理、考虑问题是否全面关系着整体施工质量的好坏,设计时对于施工工序、材料的使用和质量的把控等方面都有着很重要的影响,是后续环节的指导性文件。灌区水利渠道设计质量的好坏是由很多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下文将就这些影响因素进行阐述.由于在灌区的农业在整个国民生产中占据了主要的地位,其中灌区的渠道在这个农业生产中占据了主要的影响因素,因此对于渠道建设的质量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在对渠道进行设计之前需要对渠道建设区域的地质状况进行先期的勘察,并且进行深入的论证,提出相应的可行性方案。在通常的情况下,应该在设计出主要方案的基础上拿出多套备选方案,通过专家择优选取。现在设计环节中存在的问题是很多的设计单位及设计人员并没有到现场进行过实地勘察,仅仅凭借着纸面上的资料就做出了设计方案,存在着纸上谈兵之嫌,有时在实际施工时,会发现很多的意外情况与设计图纸不相符,如果临时进行设计修改,不但会严重影响工程的施工进度,还会对整体的施工质量造成极大的影响。

在工程进行设计之初,需要对整体工程造价有一个大概的估算,从而对工程的整体预算有一个整体的把控,然后再根据实际施工状况,结合当前市场的行情,制定出完善的成本预算。通常情况下是必须在整个工程的造价范围内进行设计,避免花超。但是很多的设计人员缺乏相应的经济意识,无法在设计质量和工程造价方面做好平衡,这就造成设计出的方案远远超出工程的预算,对业主的利益造成了严重的损害。

在进行渠道的设计时需要对整体进行全面的考虑,其中水土平衡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项,水土平衡是在进行渠道施工时要考虑到水土保持状况,不能因为渠道的施工造成土壤的流失,这样不但会造成生态环境的恶化还会对渠道的正常使用寿命造成影响。

现在很多的水利渠道工程项目在没有完善的当地水文、地质等水土环境基本资料的情况下就开始进行设计,造成设计出来的工程项目于当地的实际环境不符,这样不但会对工程的资金造成极大的浪费还会对渠道工程的整体质量造成极大的隐患。

3 我国在渠道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

在我国,很多的施工单位为了赶工期、赶进度而对施工质量疏于管理,令工序施工不彻底、“隐形转包”带来的质量问题和一些相关的技术性质量问题等。

4 如何应对灌区渠道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1 在水利渠道工程设计时常见问题的解决措施

在灌区渠道的设计阶段,应该从该渠道能够达到的经济效益和为工程的规模等方面出发,对该渠道所处的工程规模和经济效益按等级进行划分,水利渠道需要根据需要多少年一遇洪水的等级对渠道的的结构类型、级别、运用条件以及其重要性将枢纽中的建筑物加以等级划分,以保证建筑物在遇到洪水等自然灾害时能够安全运行。

4.2 需要对所需参考的地质资料进行鉴别

在进行灌区渠道的设计之前,需要从当地地质管理机构取得相应的地质勘探资料,如果资料不全应当先进行相应的地质勘探,同时根据勘探的结果与所取资料进行对比,在取得资料后应当严格审核和复查当地水文、地质等基本资料,从而避免因为资料错误而在工程设计方面产生误导,进而使得设计成果的真实可靠性得到保证。

4.3 加强对于水利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

在我国建筑业中,存在着很多的分包转包现象,或者是“打牌子”现象普遍存在,这些都对水利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造成了极大的难度,因此,为了更好的对水利施工过程中的施工质量进行有效的管理,应该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建立起一套功能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将各个阶段的施工质量监管做出细化,并将质量管理体系落到实处。在施工的过程中,加强监督管理工作,发现违反施工规范的,要严格制止,保证工程的顺利完工。

4.4 对水利工程渠道的施工进度进行合理的规划

在进行渠道的设计工作时,需要渠道的整体施工进度有一个整体的规划,并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对渠道整体建设的施工进度有个一整体的掌控,合理的做好施工材料的供给、人员和设备的调配等工作,保证渠道建设有序、高效的进行。同时应当严格按照设计进度把握施工的节点,严格按照施工节点进行施工,避免随意拖期,同时应该保证施工的质量。在施工时,一旦发现图纸设计问题需要及时与设计人员进行沟通,在解决问题够及时施工。

4.5 对于施工过程中需要加强在技术方面的监督管理

由于在进行水利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进行施工。在施工时需要根据施工工艺以及施工方式保质保量的完成施工任务。因此,要保证施工质量,要确保各项技术参数满足水利渠道施工设计的要求;还要注重对施工现场进行实时的监督和控制。

5 结语

该文结合灌区渠道从设计到施工过程中的常见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在查找到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

参考文献

渠道施工论文篇3

关键词:跨越;南水北调;安全

1概况

南水北调中线邢石界至古运河南渠段总干渠为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的一部分,工程等别为Ⅰ等,总干渠渠道按Ⅰ级建筑物设计。跨越工程修建时,该段总干渠开挖填筑已经成形,还未衬砌。

按相关文件要求,跨越南水北调工程需要对跨越工程采取的设计方案和施工方案进行安全评估。文章从跨越工程对南水北调水质影响、总干渠结构、跨越工程施工安全性、跨越工程建成后运行的安全性以及对总干渠供电线路安全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评价。

2水质安全影响评价

跨南水北调大桥桥面铺装采用防水混凝土铺装,面层采用10cm厚沥青混凝土铺装,沥青混凝土和防水混凝土之间设置防水层,防止桥面积水下渗流入干渠中;桥梁伸缩缝采用防水伸缩缝,两端翘起,可防止雨水从伸缩缝流入南水北调范围内;另外大桥桥面采用纵横坡排水,南水北调范围内不设落水管,东西侧雨水收集汇入市政雨水管道。上述这些措施可有效防止桥面水进入总干渠,并且桥面水未排入南水北调一级保护范围之内,保证了总干渠的水质。

在主桥外侧防撞护栏上设置防落物网,可有效地防止杂物散落掉入总干渠影响水质。

3跨越桥梁工程设计评价

跨南水北调大桥一跨跨越总干渠,桥梁梁底距离防洪堤顶大于10m,满足总干渠交通通道以上不小于4.5m的要求,不影响总干渠运行维护道路畅通,也不会影响到防洪堤。

该桥桥墩未占用截流沟。也不影响隔离网栏。

故桥梁桩基沉降不会对总干渠衬砌结构产生影响。

4施工安全性评价

(1)桥梁基础、下部施工

①基坑开挖会对总干渠截流沟造成破坏,承台施工完毕后,要对其按南水北调要求进行恢复。

② 施工时要采取必要措施,防止桩基施工过程中水的渗漏和桩基塌孔对总干渠造成影响;施工期间不能将地下水排水南水北调总干渠。

(2)桥梁上部结构施工

主桥上部结构采用满堂支架的工艺,不破坏渠道结构,且桥梁施工完成后,恢复到原渠道作业面,因此满堂支架对渠道基本无影响,

5运行安全性评价

桥梁分两幅设计,若一幅桥发生撞车等意外事故,可封闭发生事故桥幅,待处理完后开放,不会对南水北调影响。

6 对南水北调总干渠 35kV输电线路的影响

桥梁跨越工程从南水北调35kV永久输电线路杆塔之间穿过,该跨越工程位于杆塔基础正上方,不满足《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的要求,故对杆塔进行移位处理。

7结论及建议

(1)跨越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设计方案是可行的。

(2)鉴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重要性,要求跨越南水北调工程要安全,不得发生坍塌、折断等影响南水北调总干渠安全事故。

(3)编制事故、维修预案。鉴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重要性,建议编制跨越位置事故、维修预案,并定期进行巡视与保洁,杜绝垃圾、事故残留物等飘落,尤其杜绝有毒物质的洒落。

渠道施工论文篇4

关键词:渠道,湿陷性黄土,处理

 

1、湿陷性黄土概况及影响

黄土湿陷性是指黄土状土在浸水后强度显著降低,在附加压力或附加压力和土的自重压力下,土的结构迅速破坏,强度随之降低,并且发生显著的湿陷变形。

我国的湿陷性黄土约占黄土地区总面积的60%以上,且多出现在地表浅层,如晚更新世(Q3)及全新世(Q4)新黄土或新堆积黄土。如果在工程设计和施工中忽略了湿陷性黄土的特性,没有采取相应的措施,则一旦浸水湿陷,将会影响建筑的正常使用和安全,造成损失,反之,如果采取措施过于保守,则会增加基建投资,造成浪费。因此,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处理措施选择非常重要。

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南某段渠道工程为例,沿渠线分布的湿陷性黄土累计长度约占渠道总长度的98.5%,严重危及渠道安全。该段湿陷性黄土多为非自重湿陷性黄土,但局部具自重湿陷性。沿线黄土状土湿陷性在空间分布上的随机性较大,相同地层相邻地点的湿陷性差异很大,同一地点不同深度的湿陷性差异亦很大;部分地段垂直湿陷不连续,呈层状相间湿陷;反映了黄土状土的湿陷性无论水平方向还是垂直方向都具有不均匀性。根据湿陷性黄土的特征和湿陷原理,受水浸湿是湿陷发生所必需的外界条件;而黄土的结构特征及其物质成分是产生湿陷性的内在原因。因此,处理时应综合考虑渠道的挖填情况、湿陷土层分布、湿陷程度、地下水位、建筑物及施工条件等,对不同的渠段采取不同的处理措施。

2、湿陷性黄土处理措施

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处理方法一般有预浸水法、换填法、夯实法、挤密法、深基础、硅化法等等。

预浸水法一般使用于湿陷深度大于10m的自重湿陷性黄土,浸水后可消除地面下6m以下土层的湿陷性, 6m以上的土层还应辅助其他处理措施。它耗水量大、处理时间长,因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南段自重湿陷性黄土分布不多,且湿陷深度大多在10m以内,因此不考虑该处理方法。

换填法是用灰土(三分石灰七分土)或素土(就地挖出的粘性土)分层夯实回填,处理厚度一般为1.0~3.0m。

夯实法是用重锤提到高处使其自由落下给地基以冲击和振动,从而消除黄土湿陷性并提高其地基承载力。夯实法适用于地下水位以上,Sr适用于地下水位以上,Sr≤60%的湿陷性黄土处理,根据起吊设备、锤重、落距的差别可分为重夯法和强夯法。重夯法可消除在1.0~1.5m深度内土层的湿陷性,强夯法可消除4~6m范围内土层的湿陷性。

挤密法是用打入桩、冲钻或爆扩等方法在土中成孔,然后用素土、石灰土或将石灰与粉煤灰混合分层夯填桩孔而成,用挤密的方法破坏黄土地基的松散、大孔结构,达到消除或减轻地基的湿陷性,适用于消除5~10m深度内地基土的湿陷性。

硅化法是用硅酸钠溶液通过有孔的注射管压入土中,它与土中原有的大量水溶性盐类相互作用后形成硅胶,把土胶结,使土产生不透水性和谁稳定性,提高土的强度。

3、渠道中湿陷性黄土地基设计

非自重湿陷性黄土浸水后在自重压力下并不会产生湿陷变形,只有当土层自重压力与附加压力之和大于土的湿陷起始压力时才发生湿陷,故黄土状土的湿陷性对渠道挖方渠段影响不大,一级马道以下过水断面的衬砌可按一般渠道进行处理,一级马道以上坡面常年遇雨水冲刷易形成鱼鳞沟,需采取加强保护措施,可用C15预制混凝土六棱体框格埋入坡面固坡,并在框格内填土种植草皮。

半挖半填及填方渠段因在原地层上增加了荷载,则要考虑黄土状土(特别是具中等和中等~强湿陷性的黄土状土)的湿陷变形对渠坡和渠基稳定的不利影响;对于自重湿陷黄土状土渠坡,不论渠道的挖填类型,均应考虑湿陷变形对渠坡和渠基稳定的不利影响。由于夯实法处理效果显著成本低,已成为处理湿陷性地基广泛采用的方法。

对渠底、渠堤下湿陷性黄土地层厚度在1~2.5m左右的,不必计算消除湿陷性黄土层的处理深度,直接确定用重夯法进行处理。

对渠底、渠堤及由外水控制的非标准堤基础湿陷起始压力小于附加压力与上覆土的饱和自重压力之和的所有土层进行消除湿陷性处理深度的计算,依据计算结果选择不同的夯实方案,即:计算处理深度小于2.5m的,采用重夯法,大于或等于7m的,采用挤密桩法,其余采用强夯法处理。

4、方案设计

4.1土挤密桩处理方案设计

桩直径0.4m,桩长超出湿陷性土层厚度约0.5m。桩间距按以下公式计算:

式中S---桩中心距离(m)。

d---桩直径(m)。

---桩间土的最大干密度(t/m3)。

---地基处理前土的干密度(t/m3)。

---桩间土经成孔挤密后的平均挤密系数。重要工程≥0.93,一般工程≥0.9。

---成孔挤密深度范围内桩间土的平均干密度(t/m3)。。

经计算,桩间距为1.3m。。按正三角形布置。挤密填孔后,3个孔之间土的最小挤密系数,可按如下公式计算:

式中 ---土的最小挤密系数:甲、乙类建筑物不宜小于0.88;丙类建筑不宜小于0.84。

---挤密填空后,3个孔之间形心点部位土的干密度(g/cm3)。

桩内回填土的平均压实系数应不小于0.97,桩间土的最小挤密系数不低于0.88。土挤密桩处理范围超出基础外缘的宽度,每边不宜小于处理土层厚度的1/2,并不应小于3m。土挤密桩处理典型断面图见图1,桩位布置图见图2。

图1 土挤密桩处理典型断面图

图2 土挤密桩桩位布置图

4.2强夯处理方案设计

单击夯击能2000kN?m或3000kN?m。

夯锤:锤重20t。

夯锤底面直径:2.5m

夯锤落距:按式Z=a计算

式中Z---处理地层的埋深(m)

Q---夯锤质量(t)

H---夯锤落距(m)

a---因土质而异的修正系数,一般取0.3~0.5。

初步拟定夯锤落距10m或15m。

设计采取10击3遍,第一遍夯点按正三角形布置,中距6.5m,第二遍夯点在第一遍夯点之间布置,第三遍满堂布置,夯锤落距可降低至4~6m,夯击3次。

强夯处理范围超出基础外缘的宽度,每边不宜小于处理土层厚度的1/2,并不应小于3m。强夯处理典型断面图见图3,强夯夯点布置图见图4。

图3 强夯处理典型断面图

图4 强夯夯点布置图

4.3重夯方案设计

夯锤:锤重3t。

夯锤落距:6m或9m

锤底直径:1.4 m

夯击点布置:满夯布置。

夯击击数及遍数:夯击3遍,累计夯12击。

重夯处理范围超出基础外缘的宽度,每边不宜小于处理土层厚度的1/2,并不应小于2m。重夯处理典型断面图见图5,夯点布置图见图6。

图5 重夯处理典型断面图

图6 重夯夯点布置图

由于沿线黄土状土的湿陷性差异大,设计中只能对处理方案的各项参数提出理论设计值,在各段施工之前要进行生产性试验,其目的是通过试验,对处理效果进行综合分析比较,选择适合工程地质条件的施工参数。

5、湿陷性黄土处理中的几种特殊情况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道线路长,沿线布置有大量的桥梁、涵洞、倒虹吸等交叉建筑物,且各段黄土状土的湿陷性、地下水情况以及施工条件均有很大差异,因此必须对不同情况采取针对性处理措施。

5.1施工顺序

在基础处理当中,为减少施工时振动对建筑物产生不利影响,应先进行夯实处理,再进行土挤密桩处理,最后进行建筑物施工。

5.2含水量

采用夯实法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时,土的天然含水量宜低于塑限含水量的1%~3%,施工时应通过增湿、晾晒或其他措施使土的含水量达到最优含水量以保证夯实效果。

5.3地下水

地下水的水位对黄土状土的湿陷性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南水北调工程大,设计与实际施工时间间隔长,施工前应探明地下水情况,若与设计时采用的地下水位相差大,黄土状土的湿陷深度有可能改变,则需根据施工期实际情况重新修改设计方案。另外,如遇地表层为细粒土,且地下水位高的情况,为保证夯实质量,夯实处理时铺设一定厚度的碎石垫层或人工降低地下水,目的是防止夯坑积水或夯击效率降低。

5.4村庄

对采用夯实处理措施的渠段范围附近有建筑物的,为防止夯实振动对周围建筑物的影响,在夯实边缘处设置减振沟。

5.5高压线

为保证施工安全及质量,对高压线下不能进行强夯施工的渠段,应改用挤密土桩或换填法进行处理。。

5.6地下管线

湿陷性黄土处理时应查明处理范围内的地下构筑物及各种地下管线的埋设情况,尽量避免在其上进行强夯施工,否则应根据强夯的深度影响,估计可能产生的危害,必要时采取措施,以免强夯施工造成损坏。

6、结论

(1)由于湿陷性黄土的存在,渠道建成后可能发生浸水湿陷,影响渠道安全运行。因此需要研究湿陷土层的性质及其对渠道的影响,考虑是否需要采取工程处理措施。

(2)在以往的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当中一般采用强夯法处理。渠道线路长,分布范围广,沿线各段湿陷性黄土分布及工程情况均不一样,采用单一的处理措施可能导致局部处理不完全或是部分工程量太大造成浪费,处理时尽量根据各段实际情况采取不同处理措施,综合考虑安全与经济因素。

参考文献:

[1]《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50025-2004)

[2]《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02)

[3]龚晓南等.地基处理手册(第二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8.

[4]顾晓鲁等.地基与基础(第三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5.

 

渠道施工论文篇5

关键词:渠道方案编制;水土流失;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 [TV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前言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吹响了全面加快水利建设的新号角,各级政府部门“十二五”期间对水利建设的投资不断增加,水利工程建设步伐也在加快。但是在渠道的建设过程当中,对渠道工程的水土保持一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普遍存在着轻视和忽略的现象。灌溉渠道工程特别是灌区骨干工程,其渠道横断面影响范围较大。渠道在建设和运行当中,由于施工和管理单位工作不到位经常造成渠道沿线水土流失,渠道沿线地表土壤经常受到侵蚀,造成渠道淤积,渠道开裂,甚至坍塌,严重的还会造成滑坡、泥石流,影响输水安全。一般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等到渠道沿线水土流失严重时,才会采取维修加固的办法,进行应急处理,花费不少人力、物力。因此渠道水土保持工程一定要作为渠系建设的重要工作,从渠道主体工程设计开始就应加以重视,真正做到渠道沿线水土保持工程与渠道建设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竣工验收。

2渠道工程及造成水土流失的特点

渠道在建设过程中,工程征用、占用地及影响区范围内的地表将遭受不同程度的扰动破坏,地貌发生较大变化。地表植被在施工中遭到破坏后,地表的水土涵养能力下降,工程施工过程中开挖土石方量较大,回填方量相对较小,挖填不平衡,以挖为主,挖方大于填方,产生大量弃方极易造成水土流失。

2.1 渠道建设过程中造成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

2.1.1 施工原因。渠道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工程建设的需要,渠道沿线横断面范围内开挖破坏植被,减弱了表土层的抗蚀能力,土壤侵蚀加重,加剧了水土流失 。

2.1.2 坡面。建设施工后的渠道附近由于取土形成高低不平的坡面,这些没有采取任何防护的坡面极易形成坡面侵蚀。

2.1.3 植被破坏。渠道施工开挖地面使原有地表植被遭到破怀,影响生态环境,并且有可能引发滑坡、泥石流造成周围的河流、小溪、水库等淤积严重,并影响区域内的河道行洪。

2.1.4 弃渣堆积。渠道在施工过程中及施工结束后,不可避免的产生松散堆积物,特别是渠道沿线填方区、挖方区和弃渣场所形成的松散堆积体,极易产生沉陷侵蚀,产生大量水土流失。

2.2 渠道建设工程水土流失的主要特点

2.2.1 人为活动产生。渠道工程产生的水土流失不是由自然灾害引起的,而是由人类在渠道建设施工过程中大量砍伐破坏地表植被、大面积的开挖土石方使渠道沿线生态环境遭 到破坏而带来的后果。

2.2.2 危害集中在渠道沿线。渠道工程的水土流失主要有渠道沿线开挖面、取料场、施工道路、弃渣场等区域,这些场地都位于渠道沿线,因此它们所造成的水土流失危害也在渠道沿线。

2.2.3 线路长,防治难度大。渠道工程的特点就是线路较长,它所产生的水土流失并不是集中在几个点,而是集中在一条线上,凡是渠道经过的区域都会受到影响,甚至带来水土流失。

2.2.4要达到一定的治理标准。渠道是灌溉引水的重要工程,部分工程承担着是重要的饮水或输水工功能,一旦渠道附近发生泥石流、坍方等灾害,必然造成严重的水灾水患和断水事故。此外,渠道也是区域生态环境概况的一面镜子,渠道沿线的绿化情况能够反应当地的生态环境质量。

3渠道工程水土保持方案设计原则

3.1 工程措施设计原则

3.1.1弃渣场拦渣墙和坡面防护措施设计应确保渣体稳定。

3.1.2 对截排水系统的设计应满足设计洪水的要求。

3.2 植物措施设计原则

3.2.1根据当地自然环境条件和施工情况,参考当地水土保持造林经验,以立地条件为依据,选用先进的、可行的造林技术进行设计。

3.2.2适地适树、适地适草、因地制宜,依据各种树的生态学和生物学特性,选择当地优良的乡土树种和草种,或多年栽培、适应性较强的树种和草种为主,提高栽植成活率,以获得稳定的林分环境、改善立地质量为目标,恢复林草植被,控制水土流失。

3.2.3 草种应具有抗逆性强,保土性好,生长快的特点。

3.2.4造林密度的确定应以造林目的、树种特性、立地条件等为依据,按照《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标准确定主要适生造林树种的初植密度。

3.2.5植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兼顾防护和绿化美化的要求,同时考虑生态效益和景观效益,充分发挥各种立地条件的土地生产力,以获得最大的水土保持效益,提高工程建设取得生态环境。

3.2.6对未包括在主体工程防治体系内的其它可能产生水土流失的区域也要进行规划设计、与主体工程中原有的防护措施相协调,改善沿线的生态环境。

4渠道工程水土保持防治方法

4.1 预测分析

为提出合理的水土保持方案,在设计中首先是对渠道沿线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情况进行预测分析。渠道沿线预测范围为工程建设区。

4.1.1渠道沿线平台开挖面和陡坡面,渠堤防护面和风化岩边坡等。

4.1.2 沿线弃渣场,工程中弃渣废土一般主要分布在陡坡段、明槽段和建筑物布置点。

4.1.3渠系建筑物中的隧洞工程、渡槽工程、虹吸导管工程、沉砂池、闸门房的开挖面。

4.1.4 沿线取料场、改移工程、沿线服务区、管理房等建设区域。

4.1.5进场施工道路、临时堆渣点、工程临时占地开挖面。

4.2 防治责任范围及水土流失防治分区

渠道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包括工程建设区和直接影响区。工程建设区是指项目的征地范围或项目建设方的土地管辖和借地范围,主要包括工程永久占地、工程临时占地、施工道路、取料场、弃渣场等;直接影响区指沿线渠道建设对周边造成水土流失及危害的区域。

根据不同的水土流失防治措施,渠道水土流失防治分区一般可分为主线防治区、沿线服务设施防治区、临时设施防治区、改移工程防治区、移民安置防治区、取料场防治区、弃渣场防治区等,在水保方案的编制过程中,可根据工程规模和不同区域的功能总体划分。

4.3 水土流失防治重点

渠道水保方案编制过程中应根据不同的分区提出相应的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主线防治区、沿线服务设施防治区、改移工程防治区的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在渠道设计中已基本考虑;临时设施防治区一般采取的措施是尽量恢复原有土地功能,按渠道招标设计要求,清场及植被恢复(包括复耕)工作由施工单位负责;移民安置防治区一般由当地政府统一规划,经费由当地政府包干使用。因此,各阶段水土保持方案的重点是料场防治区和弃渣场防治区,在水保方案的编制工作中,需突出这两区的防治措施。

5方案编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5.1 加强与渠道设计单位的沟通联系

渠道设计在各个设计阶段渠道线路会有所变化,渠道的线路在设计中必须考虑沿线城镇、村庄、企业、农田等的分布情况和用水情况,从可研、初设甚至技施阶段都会对线路合理性进行论证,而一旦线路发生较大的变化,渠道主体工程的土石方开挖量和填筑量相应也会有所变化,这对水保方案中的土石方平衡会带来很大影响,直接关系到沿线取料场、弃渣场的选址。为了使水保方案与主体工程设计的最新成果相一致,水保方案编制人员应与渠道工程设计单位多联系。

5.2 做好土石方平衡分析

渠道的土石方平衡与其它工程相比,有它复杂的一面。渠道经过的线路长,区域地质条件变化较大,开挖时会遇到不同性质的介质,这些土石方在开挖、利用、压实的过程中体积会不断变化,在土石方平衡过程中必须根据情况对不同土石方乘以不同的系数进行换算,计算出各个渠道段的土石方开挖量、填筑量、利用量、弃渣量。另外,由于渠道一般线路较长,水保方案编制单位在编制方案过程中要在各标段考虑施工处理等不确定因素时存在一定困难,这就要求施工单位在严格执行水保方案的基础上应多与方案编制单位和当地水保部门多沟通,共同协商解决。

5.3 论证取料场的合理性

渠道主体工程在设计初期,设计单位会根据线路的走向初步选定渠道施工时的料场,但随着设计的深化,渠道走向发生了变化而料场的位置并没有相应进行调整,这样在实际施工时会造成料场选址不合理,给今后的水保治理工作增加难度,在水保方案设计过程中应对各个取料场的合理性重新进行论证,使之与主体工程紧密结合起来。通常取料场要选在离渠道沿线较近的地方,并尽可能少占耕地和经济林地。

5.4 综合利用废土弃渣

渠道建设施工过程中的弃渣量一般都很大,大量的弃渣安置不好必然会形成水土流失,不但占用土地资源,同时也增加了渠道工程的投资,因而在水土保持方案的设计过程中,对渠道弃渣在安置到弃渣场之余还可以考虑合理利用,尽量减少实际弃渣量。比如可以考虑作为渠道其它标段或附近其它工程的填筑料,既可以节省水保投资,又减少了土地资源的占用和对水土保持设施的破坏。

6结语

渠道施工论文篇6

关键词:六陈灌区,水利工程,设计,施工,问题,对策

广西平南县六陈灌区位于平南县南部,于1961年建成投入运行,为该地区的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给该地区带来了繁荣。但由于当时修建条件所限,随后的配套工程措施又跟不上,建筑物老化,部分渠道淤积坍塌严重,致使灌溉面积逐年减少。因此,经过国家水利部的相继批复,从2001年开始对六陈灌区实施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的设计与施工。笔者全程参与了该工程的设计与施工工作,在设计与施工过程中,遇到不少实际问题,经反复研究探讨,最终得以解决。我觉得,这些问题带有很强的普遍性,现在全国从上到下正开展一场轰轰烈烈水利工程建设的热潮,相信类似的问题会不断遇到,现将有关情况总结于后,希望为同行在解决相似问题时提供有益的借鉴。

1、水利工程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解决措施

1.1水利工程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1不重视收集工程设计的基本资料

水利工程设计的前提条件应是建立在充分而又可靠的第一手或原始资料基础之上的。像我们平南县六陈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的设计,应首先掌握包括六陈灌区原始设计资料和现状实测资料(包括实地调查资料)等等。这些资料的获取对于水程工程设计具有决定性作用。但是,在实际设计工作中,有部分设计人员不太重视这方面的资料收集。

1.1.2不重视水利工程设计中的水土保持设计和对环境影响评价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对水土保持设计和对环境影响评价,考虑较少。近年来,虽然要求对水土保持工作实行三同时(即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竣工),要求增加环境影响评价章节内容,各级水利部门对这方面也开始重视起来,有一定的改善,但还不够深入。这样必然会影响到当地的生态环境,影响当地人民群众的生活。前不久,三峡工程周边环境的退化和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重视,因此,设计人员对水土保持设计和对环境影响评价设计更加重视。

1.1.3对水利工程设计方案的论证不够充分

近几年来,水利工程投入大,项目多,时间要求紧,设计单位的设计任务相当繁重,对设计方案的论证不够充分,增加后期设计服务成本。

1.2六陈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设计中值得借鉴的解决措施

1.2.1要有正确的设计指导思想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水利工程建设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要求我们设计工作者及时更新观念,适应时展的要求。我们在六陈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设计之初,即明确了该设计的指导思想:对灌区渠道进行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提高渠道水的利用率,促进灌区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实现灌区水资源的合理配置,保障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这一设计理念,可以有效保护水资源,尽可能使造成的浪费降低到最低程度,也应该贯彻到其他水利工程的设计中。

1.2.2要遵循科学的设计原则

我们在开展六陈灌区节水改造工程的设计时,明确本次设计原则:以节水为中心,对灌区渠系进行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对灌区渠系布置不作调整,除对局部急弯、水流严重不顺的渠段略作调顺外,基本维持原有渠道走向,防渗渠道断面型式和大小根据规划报告确定的输水流量及目前渠道断面现状略作调整,采取经济合理的防渗衬砌结构型式,同时对渠道内的附属建筑物进行维修、更新和配套,并提倡采用新结构、新材料、新工艺,对部分严重阻水及损坏的建筑物拆除重建,真正达到渠系节水、农业增收的目的。同时,为水利工程设计应结合具体情况,以人为本,兼顾人行桥、渡槽、码头的改建设计。这样,就可以进行综合分析,使我们设计方案更接近实际,更有利于社会和谐发展。

1.2.3全面收集影响工程设计的资料

在对六陈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进行设计之前,设计单位全面搜集了原始设计资料, 了解平南县六陈灌区的基本情况:灌区位于西江流域浔江平南河段南岸,属桂中旱片,为广西超30万亩大型灌区之一。灌区范围包括平南县和桂平市部分乡村,有九个乡镇和原国营新桥农场,1998年末灌区人口41.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9.3万人,是当地现代农业发展基地。灌区总土地面积406.7km2,其中耕地面积38.3万亩,设计灌溉面积30.56万亩。灌区地势南高北低,灌区内东西有南宁至梧州的二级公路贯通,南北有玉林至平南三级公路,各乡镇亦有四级公路相通。西江水系浔江支流——白沙江蜿蜒而来,浔江从西北边经过。灌区内土壤大部分由红壤土发育而成,但又可分为红壤、赤红壤和冲积土三大类。红壤土主要分布大安镇、镇隆镇等处。赤红壤分布在六陈镇、大新镇、大安镇一带。冲积土分布在浔江岸边和白沙江两岸较低处,为河流冲积物、淤积物淤积而成,经过长期的耕作,大都发育成含有机质的壤土和沙壤土。灌区多为平坦耕作区及低矮丘陵山区,土地肥沃,自然条件优越,是广西主要粮食高产区和经济作物区之一,是平南县现代农业发展基地。灌区内以水稻种植为主,经济作物有甘蔗、花生、黄豆、烟叶、水果、药材等。但由于随后的配套工程跟不上,建筑物老化,年久失修,部分渠道淤积坍塌严重,加上管理不善,浪费水现象十分严重,致使灌溉面积逐年减少;六陈灌区现有干渠以上渠道3条69.38km,支渠10条共81.9km,斗渠405条共514km。在干渠以上渠道中,总干渠长9.3km,东干渠长25.58km,西干渠长34.50km。由于渠系工程不配套,防渗衬砌标准低,以及管理不善,经过三十多年运行后,大部分工程都已老化、残损、坍塌、淤积,导致目前渠道出现渗漏、断面缩窄、糙率变大、水流不畅、水量流失、过水能力严重不足等问题。这些情况的掌握,为我们的工程设计布局奠定了基础。

另外,对渠道原有附属建筑物,例如人行桥、渡槽,应考虑当地的交通要求,是否有必要改为机耕桥,渡槽是否需要考虑交通要求,对码头的设计应结合工程管理单位的实际情况,是否加设清淤码头、经过村庄的渠道设置的生活码头能否满足群众的需要,对过底涵、斗闸门、渡洪槽、进水口等附属工程的位置、数 量、规模等均应作出相应的模底调查,这就要求我们设计工作者到实地调查,取得第一手资料。

1.2.4重视水利工程设计中的水土保持设计和对环境影响评价

平南县六陈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设计, 对灌区渠系布置不作大的调整,但我们也十分重视对水土保持设计和对环境影响评价,并作出比较详细的设计。

1.2.5对设计方案论证更充分

一个好的设计方案要经过反复的比较、论证得出的,它可以说是设计人员的集体智慧的结晶。设计单位应制定更为合理与严格的方案论证措施,不能因为任务重而忽视对设计方案的论、比较,这样既影响投资控制,又影响设计质量,增加后期设计服务成本。在六陈灌区节水改造工程的设计过程中,六陈水库总干渠有一个标段1.34km长的渠道,合同价170万元,由于设计时对该段设计方案没有认真比较论证,或者说对该段的地质情况不够了解,原渠道有部分浆砌石,设计要求拆除旧浆砌石再用C15防渗砼护坡;施工时拆除旧浆砌石后才发现该段渠道底部有水渗出,左边渠道边坡出现滑坡险情,地基比较软,后来经设计人员反复的比较、论证后采用渠底用钢筋砼肋梁结构,左坡采用浆砌石挡土墙结构处理,长度40m,投资增加了约20万元;该标段共有6个设计变更,增加的投资约80万元,增加后期设计服务成本。这是一个比较典型的设计方案论证不够充分、严格的例子。希望能给同行带来一点启示。

2水利工程施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解决措施

2.1水利工程施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1工程原材料质量常有不合格情况的发生

施工过程中所使用材料的好坏直接影响工程的质量安全。因此,钢材、水泥、碎石及河砂等主要材料的使用,一定要经过有相应检测资质的检测单位检验合格才能使用。但是就本人参加过的一部分工程施工情况来看,现场原材料不合格情况时有发生。

2.1.2拖延施工进度

水利工程在施工时,经常会出现施工进度拖延的现象。水利工程施工的特点是:工程建设规模大;建设周期比较长;投入建设人员多;投入施工机械多;工程交叉作业多;现场用电作业多;气候因素(冰雪、烈日、台风、大雨等)影响等等。因此无论那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导致工期延误。水利工程施工进度拖延的原因虽多,比如设计变更、土地征用、施工单位施工组织设计不合理等,主要原因还是施工单位组织设计不合理,现场施工人员组织不力,人员、材料、机械组织协调不到位,影响甚至拖延工期,造成进度滞后。

2.1.3施工布置不合理

施工布置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着施工进度的快慢、施工过程的顺利与否。施工布置主要包括施工场地的选择、交通便道的选择、物资存储位置以及生活居住区的安排等。实行招投标的水利工程项目,在施工单位在进场时,就要求施工单位按投标文件承诺的施工总体平面布置图进行临时工程的设施布置,并根据实际情况作适当调整,尽可能做到合理,避免施工过程中各种工种的相互干扰,才能加快施工进度。但大部分工地都是见子打子,随意布置。

2.2水利工程施工问题的解决措施

2.2.1保证工程原材料的质量

六陈灌区改造施工所需要的材料,如钢筋、木材可在平南县城区或在灌区内就近的乡镇采购,水泥可在平南县城区采购,块石、碎石、河砂可在建设点附近的采石场和采砂场采购,渠道断面修整所需的回填土料可就近在实施渠段附近的土料场采挖。凡进入工地的主要材料及中间产品,均实行见证取样(抽样)和使用前报验制度。监理单位对工地使用的原材料及中间产品严格把关,并敦促施工单位按规范要求对进场的材料进行抽样送检测单位检验,确认合格后方准用于工地施工,杜绝不合格原材料和中间产品使用到工程上,从源头上对工程施工质量进行有效控制。

2.2.2科学规划施工进度

六陈灌区改造施工,受灌区灌溉用水影响,一般每年11月至次年3月作为一个停水周期,总施工期3至4个月,但真正的施工时间往往只有3个月左右,这是施工的黄金季节,如果不能在这段时间完成,那么又要等到下一个停水周期才能施工。因此,施工单位如何在合同规定的时间里,做好施工组织设计,对施工计划作出科学合理的安排,并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落实到各个施工班组,甚至落实到各个施工人员,是整个工程能否在规定的工期内完成的关键。

2.2.3施工布置应科学合理

六陈灌区节水改造工程施工具有面广线长,工程分散的特点,施工场地尽量在渠道两侧沿线布置。可利用渠底、渠顶或渠旁道路作为场内交通便道,渠道两侧空地、荒地作为砂石料场、砼拌制设备、水泥简易仓库及生活工棚用地。临时仓库和工棚采用防水蓬布搭建成活动式,可随时与施工场面一起沿渠线搬迁转移。工程施工的清基弃土堆置在渠道两侧外边的低洼位置或运至取土场堆放。

以上便是笔者参与广西平南县六陈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设计和施工工作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及探讨得出的一些解决对策。现在全国从上到下正开展一场轰轰烈烈的水利工程建设的热潮,相信类似的问题会不断出现,谨将有关情况总结出来,希望为同行在解决相似问题时提供的借鉴。

参考文献:

[1] 尹三春《 水利工程设计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对策浅析》《硅谷》2008(17).

[2] 刘正茂,吕宪国,武海涛《生态水利工程设计若干问题的探讨》《水利水电科技》2008(2).

[3] 马召元《水利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及管理方法探索》《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0(12)

渠道施工论文篇7

关键词:渠道;施工技术;现浇混凝土;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 TU7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我国是农业大国,但降雨分布非常不均匀,因而水利灌溉对农业而言尤为重要。渠道是灌区的重要工程,它的质量好坏对农业的影响很大。早些年所建的灌区和渠道就因为设计、建设标准较低,存在着边坡易垮塌、渗漏严重等问题,从而严重影响到了灌溉效益。现在随着科技的发展,渠道的设计、施工技术都有很大进步,渠道的种类多、稳定性好、外形整齐美观,防渗效果也有很大改观。但无论是南水北调工程的大型渠道,还是普通田间地头所见的农渠,对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都有考究,因此本文对灌区渠道的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进行了探讨,并以目前最常见的现浇混凝土渠道的施工进行了说明。

1 渠道的型式和施工方法概述

1.1 渠道常见型式

渠道按照横断面可分为多种型式,如图1所示。其中(a)梯形、(b)矩形、(c)多边形、(d)弧形、(e)抛物线型、(f)U型、(g)复式断面。为断面水深,为断面底宽,为断面圆弧半径。

图1渠道横断面型式

目前应用最广的是梯形断面,施工简单,边坡稳定。U型渠槽水力条件较好,占地少,多用于中小型混凝土衬砌渠道中。抛物线型式接近最优水力断面形式,近年来也有不少应用。多边形断面、弧形断面分别适于粉质砂土地层和沙砾石地层。复式断面分多段修筑,适于深挖方渠段。

渠道按衬砌材料可分为混凝土衬砌、砖石衬砌、灰土类衬砌、粘土类衬砌、塑料薄膜衬砌、沥青材料类衬砌等多类。衬砌的作用是减少渗漏和改善水力条件,增加流速和输水能力。随着混凝土材料的广泛采用,目前混凝土衬砌应用非常广。

1.2 施工方法概述

渠道的施工方法按照衬砌材料的不同而有较大差别,例如:混凝土衬砌有现浇、预制、喷射几种方法:石衬砌有干砌、浆砌两种方法;沥青混凝土衬砌有现浇、预制两种方法;塑料薄膜衬砌采用铺设的方法施工;土类衬砌可在铺筑后夯实[1]。本文将主要探讨现浇混凝土渠道的施工技术及其质量控制。

2 渠道施工技术

2.1 工艺流程

工艺流程如图2所示。

图2 现浇混凝土渠道施工工艺流程图

2.2 施工准备

2.2.1 测量放样

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测量放样,先复核渠道中心线、长度和高程,再放出渠道底脚线、渠口线这4条控制线。渠道中心线应采用经纬仪复核,长度使用钢卷尺测量,高程控制点利用水准仪复测。长度误差应

2.2.2 坡面修整

先采用机械开挖或回填,然后利用人工对坡面进行修整。土方开挖尽量提前进行,以减少地基土的水分并增强土基的强度。回填之前应先清除杂草、树根、腐殖土、淤泥、垃圾和砖块等杂物,然后分层回填、夯实。

2.2.3 模板安装

安装前先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测量放样,对重要结构应加密控制点。模板拼装必须严密准确、不漏浆、表面平整,并固定支撑稳固,防止滑动。模板安装的细节应符合《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的相关规定。

2.2.4 混凝土制备、运输

混凝土制备前必须对施工配合比进行试验,符合设计、施工要求并经审批后才能用于施工。混凝土运输应保证运输设备严密、不漏浆,并且随拌、随运、随用。运输过程中应确保混凝土不凝结、不分离,无严重泌水现象[2]。

2.3 混凝土浇筑

2.3.1 浇筑前准备

浇筑前应检查和处理基础面、施工缝,安设立模钢筋、预埋件,其细节要求应符合《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的规定。经监理工程师验仓合格,并得到浇筑许可后才能进仓作业。

2.3.2 入仓铺料

现浇渠道一般都采用跳仓浇筑,并以伸缩缝进行分块。施工顺序通常采取先浇渠底,次浇渠坡,后浇压顶,但也有些工程采用先浇渠坡,次浇渠底,后浇压顶的次序。具体采用哪种顺序应按设计要求和施工条件而定。

2.3.3 平仓、振捣、压光和拆模

混凝土入仓后,应及时平仓和振捣,避免堆积。一般采用人工平仓、刮杠刮平的方式。浇筑倾斜边坡时,应由低处向上平仓。因混凝土衬砌板厚度不大,一般为8-10cm,应尽量避免使用振荡棒,应采用平板振动器,振动顺序应从下向上进行,避免过振和漏振。一般振动两遍,头一遍移动速度应稍慢而均匀,振至表面泛浆;第二遍可以速度稍快。振完就应及时压光,压光亦分两遍进行。头一遍在混凝土初步硬化后采用木抹粗平,第二遍在混凝土基本定型后使用铁抹子压抹出光。混凝土基本硬化后即可拆模,先拆侧档,缝子板最后拆除。

若使用衬砌机,可一次完成布料、振动、滑模收面、压顶、牵引和切缝等工序。施工速度快,而且整体质量好。

2.4 混凝土养护

养护是保证混凝土质量的重要措施,一般浇筑完毕618h内即可开始洒水养护。对于干燥、日晒、多风天气,混凝土初凝后应采用塑料薄膜、草帘、毡布等材料覆盖养护。养护时间应根据水泥品种、天气状况而定,原则上不少于14d。

2.5 伸缩缝处理

混凝土养护结束且缝壁干燥后,可使用焦油塑料胶泥等填缝材料填塞伸缩缝。

3 施工质量控制

3.1土方施工质量控制

回填土的水分应控制最佳含水量的3%以内,土壤过干时应洒水调节含水率;土壤过湿,应通过排水、晾晒或换土方法解决。人工削坡应在混凝土浇筑前一天进行。坡面削过量时,不能使用浮土回填,应采用同标号混凝土填平。

高填土方段应确保沉降基本稳定后再进行施工,一般需经半年以上或一个雨季的时间稳定[3]。在施工期内可通过连续的沉降观测确定稳定期。

3.2 混凝土质量控制

3.2.1 水泥质量控制

应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配比试验结果确定水泥品种和强度等级,并优先选用散装水泥。水泥运到工地后,应按品种、强度等级、生产厂家和出产批号分类储存,袋装水泥应保存在防潮防水设施良好的库房内。每批次水泥进场必须抽样检验合格才能投入使用,并应按出厂批号的先后顺序使用。已受潮结块和出厂时间超过3个月的水泥不得继续使用。

3.2.2 骨料质量控制

骨料需求量很大,因此料场的面积应满足骨料设计级配的储量要求,并有所富裕。骨料的质量要求包括强度、颗粒级配、颗粒形状、化学成分、杂质含量等。

细骨料应采用中砂,要求质地坚硬、洁净、级配良好。对于细度模数,人工砂宜为2.42.8,天然砂应是2.23.0。含水率应保持稳定,必要时可采取排水、脱水、遮盖等措施。

粗骨料应选用坚硬、洁净、级配良好的碎石或卵石。最大粒径不应超过素混凝土板厚的一半,多采用2040mm。

3.2.3 外加剂质量控制

选用外加剂必须根据混凝土性能要求、施工需要并结合混凝土原材料做适应性试验,在经济和技术指标都满足要求后才能使用。品种选用不宜超过2种,并应先配成溶液后使用。

3.2.4 拌合用水质量控制

拌合用水应使用符合饮用标准的自来水,不得使用未经处理的工业污水、生活污水等,如要使用地表水、地下水等,须经检验合格后再用。

3.2.5 混凝土拌合质量控制

混凝土拌合时须严格按照配合比配料,水泥、掺合料的配料误差按重量计要控制在2%5%,骨料重量误差不超过3%,水和外加剂比例误差不超过2%[4]。粗骨料超径和逊径应分别控制在5%、7%以内。对于错配、漏配或少配的混凝土不允许进仓。混凝土拌合质量每天至少检查一次,坍落度每班至少检查三次。拌合过程中不得随意加水。

3.3 浇筑质量控制

混凝土入仓前如果渠床太干燥,应先洒水润湿,防止混凝土因失水而出现表面细裂纹。混凝土入仓若发生粗骨料堆积,应将其均匀分布到较多砂浆处,不能采取就地摊平,再用砂浆覆盖的方式,以免形成蜂窝缺陷。在浇筑过程中,应根据浇筑量、浇筑部位、配合比调整等情况,制作强度试块,每组3件。若对抗渗、抗冻有要求,应浇制6块。试块制作、养护要求应与施工条件一致。

4 结语

灌区渠道尽管有多种型式、不同的施工方法,但目前采用最多的型式还是梯形。由于我国水泥生产量大,混凝土衬砌渠道强度好、耐用,所以近些年无论新建还是改建大多采用这种类型。现浇混凝土渠道接缝少、与渠床结合好,还可通过掺入加气剂、塑化剂提高抗渗性、和易性,应用前景非常好,因此本文重点对现浇混凝土渠道的施工技术及其控制方法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参考文献:

[1] 杨鹏. 探析水利渠道工程防渗施工方法[J]. 湖南农机,2012,39(9):253-254.

[2] 张九成. 现浇混凝土防渗渠道施工技术的研究[J]. 山西科技,2012(5):102-103.

[3] 陈学才,张全才,景佳,等. 大型渠道混凝土衬砌施工管理及质量控制[J].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2 (22):15-17.

渠道施工论文篇8

关键词:市场营销专业 毕业论文 开题报告 中国论文 职称论文

课题:跨国公司并购后营销渠道重组和管理研究

merger and acquisition

the research history and situation of sales channel management

关键词:cristal,millennium,并购,钛白粉,b2b,企业对企业,营销渠道重组,渠道管理;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绪论(4000字左右)

1、选题背景:

选题依据:国际大环境(金融危机),行业环境(多家大化工公司倒闭,公司间收购、合并)处于大规模调整阶段。

2、研究目的和意义:

总结本公司对于渠道整合的经验和不足,用理论工具进行分析,并加以改进实施。也对同行业中类似情况提供借鉴(甚至是国内民营企业收购跨国公司)。

3、研究的内容、思路和方法:

二、b2b营销渠道重组和管理的理论基础(8000字左右)

1、国内外对于b2b营销渠道重组和管理的研究现状:

国外研究理论成果;

国内研究理论成果;

2、渠道战略、设计、评估、重组和调整的理论基础:

营销渠道战略;

营销渠道结构、设计(设计目的,模式选择,影响因素等);

渠道权力/力量;

渠道成员选择、评估;

3、渠道管理的理论基础:

营销渠道中的产品管理、价格管理;

渠道成员激励;

渠道冲突管理;

渠道绩效评估;

渠道和谐;

三、产品、行业、公司简介(大环境和小环境);(5000字左右)

1、简介:钛白粉,国内外行业、市场、竞争现状(主要是dupont的营销渠道状况);

2、cristal和millennium公司基本现状介绍;

3、cristal和millennium产品类型简介;

4、公司制定(既定)的营销渠道战略、渠道结构设计和选择;

四、cristal、millennium合并前后的营销渠道现状和分析(8000字)

1、合并前双方各自的渠道情况;

2、合并后渠道冲突问题出现,和原因分析;

3、市场、渠道分析;

4、渠道成员评估;

五、营销渠道重组和管理的实施情况和成果(4000字)

1、产品管理、价格管理;1000字

2、渠道成员激励;1000字

3、渠道冲突管理;1000字

4、渠道绩效评估;1000字

5、渠道和谐;1000字

六、结论(1000字)

参考文献

[1] (美)anne t. coughlan, erin anderson, louis stern, 蒋青云, 王彦雯, 顾浩东等译. marketing channels营销渠道(第7版).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

[2] (美)bert rosenbloom, 李乃和, 奚俊芳等译. marketing channels营销渠道管理(第6版).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3

[3] (美)lou e. pelton, david strutton, james r. lumpkin, 张永强, 彭敬巧等译. marketing channels: a relationship management approach营销渠道:一种关系管理方法(第2版).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4

[4] 邓捷, 吴立峰, 乔辉等. 钛白粉应用手册.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3

[5] 汪涛. 组织市场营销.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

[6] (美)ray wright, 胡左浩, 杨志林等译. business-to-business marketing: a step-by-step guide 组织间营销.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

[7] 郭毅, 侯丽敏, 李耀东. 组织间营销.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1

[8] (英)chris fill, karen e. fill, 李孟涛, 杨旭等译. b2b marketing: relationships, systems and communications,b2b营销:关系、系统和传播.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7

[9] 李怀斌, 杨立斌, 陈建勋. 战略营销学. 科学出版社, 2005

[10] 苗月新, 王俊杰, 李凡. 营销渠道概论.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

[11] 王方华, 奚俊芳. 营销渠道.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5

[12] 廖金泽. 非常渠道.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6

[13] (美)philip kotler, kevin lane keller, 王虹, 应斌译. a framework for marketing management 营销管理(第3版).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

[14] (美)russell s. winer, 刘凤花, 王献伟译. marketing management 营销管理(第3版).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8

[15] (美)carl mcdaniel, charles w. lamb jr., joseph f. hair jr., 时启亮,朱洪兴,王啸吟译. marketing 市场营销学. 格致出版社, 2009

[16] 连漪. 市场营销管理——理论、方法与实务. 国防工业出版社, 2004

[17] 庄贵军, 周筱莲, 王桂林. 营销渠道管理.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18] 吕一林, 彭雷清. 营销渠道决策与管理.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二版), 2008

[19] 李敬. 渠道营销. 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7

[20] 王永贵. 组织市场营销.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上一篇:加固技术范文 下一篇:都市文化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