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支援农村工作计划范文

时间:2023-10-19 12:54:25

医生支援农村工作计划

医生支援农村工作计划篇1

一、工作目标

城区医疗卫生机构挂点乡镇卫生院时间为两年。建立完善挂点乡镇卫生院工作制度,使受援卫生院逐步改善就医环境,提升内部管理水平,医务人员业务素质得到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明显增强,使农村百姓在就医保健过程中获得更优质的服务。

二、工作方式

1、依据需求,双方协商。根据受援卫生院的实际需要,注重改善其医疗卫生服务条件和内部管理水平,提高公共卫生、基本医疗和适宜技术服务能力。本着缺什么、帮扶什么的原则,由支援和受援单位双方协商项目。

2、帮扶项目,注重实效。要制定资金、人员、设备等对口帮扶计划,使受援单位的各项工作得到明显改善与发展。支援单位要有计划地选派思想作风好、医术过硬、责任心强的医疗骨干到受援单位,进行挂职锻练,并把对口帮扶工作作为晋升职称的考核内容之一。

三、工作任务

1、提供服务:支援单位要派医务人员定期到受援单位直接向农民提供医疗卫生服务,可选择受援地墟日期间组织中高级职称医生在卫生院开展专家门诊,也可预约到挂点卫生院开展手术指导、专题业务讲座、病例讨论等服务。医院、中医院的人员选派可以千名医师下基层结合起来统筹安排。

2、业务指导:重点指导受援卫生院开展预防保健、基本医疗、中医中药、产科和急救技术服务,加强对常见病、多发病和传染病等重点疾病的规范防治;帮助专业技术人员提高运用适宜技术的能力;帮助受援单位建设重点科室,开拓新业务。

3、培训人员:支援单位派出的人员应帮助受援单位制定人才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要对该院医技人员实行技术服务传、帮、带;免费接纳受援单位医技人员进修培训;协助受援单位开展乡村医生业务培训活动。

4、卫生管理:支援单位派出的人员主动帮助受援单位完善各项工作制度和业务操作规范管理,加强内部运行机制,提高乡镇卫生院的管理水平。

5、经费和设备支持:支援单位根据受援单位的实际需要,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提供相应的经费或适宜的医疗设备,促进受援单位的建设与发展。原则上每个卫生院帮扶经费不低于1万元。

四、工作要求

1、支援单位的主要负责人要加强对“卫生下乡”工作的领导,遵照市、县主管局的工作部署,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宣传贯彻好党的惠民利民政策,加大医改政策的宣传,落实农村防控非典、人禽流感、甲流、艾滋病等重大传染性疾病的各项措施,要把“卫生下乡”工作作为惠民利民的一项活动抓好抓实。

2、支援单位派出的人员和受援单位的工作人员要密切配合,加强协作,经常开展农村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症的诊疗技术服务讨论,开展临床教学和技术传帮带,采取多种教学方式来培训受援卫生院的医务人员,提高其业务素质;要充分发挥中医中药特色和优势,提高农村中医中药服务水平。努力做到派出人员能发挥作用,并能得到受援单位和服务对象的好评。

医生支援农村工作计划篇2

一、指导思想

整合卫生资源,提高乡镇卫生院的综合服务能力,方便农民就医,促进农村的经济建设社会和谐发展。

二、工作重点

县医院和妇幼保健院,要对口支援1—2所中心卫生院或一般卫生院,支援的重点应放到基础较差、功能不完善、难以承担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基本医疗服务的卫生院,支援的形式可采取上级医院承办、领办,业务骨干任挂职院长,派驻医务人员进行坐诊等多种形式,因地制宜,实事求是,消灭“夫妻店”“父子店”,让瘫痪卫生院焕发生机,再添活力;让一般卫生院或中心卫生院综合服务能力再上一个新台阶,全面提高卫生院管理、医疗、护理等各个环节的综合素质,逐步保障全县人民有病能够及时就医,为全县的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

三、考评内容

(一)支援单位:支援单位要根据受援单位的实际需要,签定符合卫生院功能提高和发展的支援协议,制定年度支援计划,以技术支持为中心,全面提高受援单位的技术服务水平,对缺少基础设施的乡镇卫生院支援单位要根据实际,给予必要的基本设备配置,为乡镇卫生院基本业务开展,培训必需的专科人员,可采取进修、院内培训(讲课、传帮带)、业务会诊、双向转诊等多种形式,提高受援单位的业务素质和综合服务能力,为乡镇卫生院打造新的就医环境。

(二)受援单位:受援单位要根据各自的需要,制定年度受援计划,制定明确目标,有明确医院发展思路,在设备引进、人才培养、综合素质的提高等各个环节都要符合当地群众医疗的需求,院长要亲自负责受援工作,要定期组织院领导班子及派驻人员分析,研究医院情况,提出符合实际的发展意见,并附诸实施。要有派驻人员工作安排意见,制定派驻人员日常工作管理办法。并为派驻人员提供安全、便利的工作、生活条件,安排派驻人员坚持日常诊疗工作,组织派驻人员参加巡回医疗、义诊、急诊、手术、院内讲座等活动。乡镇卫生院要在派驻人员的协助下,每年至少开展两项新技术、新项目。

(三)派驻人员

派驻人员要按要求的时间(每人每年3个月),坚持工作在基层,严格遵守受援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帮助受援单位或相关科室建立和完善管理制度,诊疗技术规范,帮助受援单位开展新技术、新项目;为受援单位培养技术骨干,开展每周一次的教学查房;每月至少开展一次学术讲座,参加巡回医疗、义诊、急诊和较大的手术。

四、考评方法

严格按河北省卫生厅“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绩效考评标准进行每年一次的绩效考评。主要采取听取汇报、现场查看有关资料和统计报表、座谈,对有关业务技能考核及抽查等方式进行考评。

县卫生局按卫生支农工作要求对项目落实情况进行定期督导考评,对支援单位、受援单位和派驻人员进行不定期督查。

支援单位和受援单位要定期对项目落实情况进行自查,对本单位派驻人员情况和工作情况每个月末向县卫生局进行汇报。

五、考评等次

医生支援农村工作计划篇3

为进一步加强“卫生下乡”工作,扎实做好各项对口支援任务,根据卫生局《关于做好城乡医院对口支援和年度卫生下乡活动的通知》(卫医〔2010〕259号)精神,结合我县实际情况,现就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加强领导,广泛宣传,营造良好工作氛围

各单位要切实加强对“卫生下乡”和对口支援工作的领导,明确职责和工作目标,进一步支援基层卫生工作,规范基层医疗服务,提高基层常见病、多发病和重大疾病的诊疗水平,方便农民就近获得较高水平、经济、便捷的医疗服务,有效缓解农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要积极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通过电视、报纸、广播、互联网等新闻媒体,大力宣传对口支援和“卫生下乡”工作中的先进典型、先进事迹,充分调动广大医务人员的积极性,提高其参与热情,展现出卫生系统良好的职业道德风范。

二、精心组织,注重实效,积极推进各项工作

按照因地制宜、精心组织、积极稳妥、注重实效的原则组织实施,保障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具体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医疗队下乡活动。今年全县计划安排医疗队下乡活动42次以上(各有关单位任务数见附件1)。各单位要妥善安排时间、人员、资金,确保完成任务。每次活动后要及时将开展情况(附件2及影像资料)反馈到局医政与行政审批服务科,并做好相关工作台帐。县卫生局将对各有关单位的活动开展情况进行考评,考评结果与年度绩效考核直接挂钩,并作为单位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

2、万名医生支援农村卫生工程。根据省卫生厅《关于印发继续实施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工作方案的通知》(卫发〔2010〕162号)要求,今年我县县级医院需再增加4家受援单位,至少选派3名主治医师以上或高年资住院医师到乡镇卫生院连续工作4个月,其中县人民医院至少安排2名,县中医院至少安排1名,如单位需要可增加人员数。医师名单于月日前报医政与行政审批服务科(见附件3、4)。各有关单位在选拔人员时,应注意选拔政治思想好,医德医风良,业务素质强、具有奉献、吃苦精神的临床医师,专业在内、外、妇产、儿科范围,以满足基层机构需求。

3、医疗单位对口支援工作。通过医疗机构对口支援和医生下派,有计划地开展人员培训、业务带教、技术指导、进修等工作,提高基层医疗机构技术水平和为农民服务能力,组织医疗下乡服务队为偏远山区农民送医送药。选派医生在选派期间的工资福利待遇保持不变,由原单位发放。受援单位要妥善安排、落实好选派医生生活问题。各有关单位对口支援具体安排详见附件5,并请各有关单位将本年度服务人员计划表(附件6)于月日前上报局医政与行政审批服务科。

4、晋升人员下乡定期工作。从年开始,我县晋升副高及以上专业职称的卫技人员必须到基层服务4个月,否则一票否决。各有关单位于2月28日前要将本年度拟晋升的卫技人员到基层服务计划(附件7)报局政工科。具体受援单位由局政工科安排。

三、严格考核,实事求是,严禁出具虚假证明

医生支援农村工作计划篇4

按照全省精准扶贫、健康扶贫工作的总体要求,为确保贫困人口都能参加新农合,制订下发了《关于做好贫困人口参合工作的通知》。为使新农合现有政策和扶贫工作有效衔接,又制订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2016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有关工作的通知》。主要通过以下几方面措施达到精准扶贫、健康扶贫的目的:一是对农村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口住院治疗实行先诊疗后付费。二是将贫困人口门诊就医范围扩大到县、乡、村三级定点医疗机构,实现统筹区域内,门诊就医全覆盖。2016年,门诊统筹资金额度为每人每年100元,全家共享,门诊统筹资金在乡镇、村级医疗机构就医的报销比例为90%,无起付线,个人封顶线为100元;在县级医疗机构就医的报销比例为70%,无起付线,个人封顶线为100元。三是贫困人口在同级别医疗机构住院就医时,报销比例在原基础上增加5个百分点。对同时享受两项以上新农合报销比例优惠政策的,患者只能选择享受一项。四是将贫困残疾人运动疗法等9项医疗康复项目的门诊或住院费用纳入报销范围。五是将“病残儿童及重度残疾人”和贫困人口大病保险起付线降低50%。

实施三级医院对口帮扶贫困县县级医院精准脱贫是推进健康扶贫的一项重要举措。从2016年起,以省内医学高等院校附院为骨干、其他三甲医院为支撑,建立了三级甲等医院与贫困县县级医院一对一帮扶长效机制。对全省28个贫困县县级医院,按照立项目、帮管理、传技术、带人才、扶学科、送设备、促健康等主要形式开展帮扶工作。具体帮扶任务主要包括以下六个方面:

一是签订对口帮扶责任书。市(行署)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武警支队卫生部门按照已确定的对口帮扶关系,协调、指导相关三级医院与贫困县政府和县级医院签订一对一的对口帮扶责任书,明确对口帮扶总体目标、年度任务和量化考核指标,充分做好支援医院派驻人员的生活、工作和安全保障。

二是提升临床专科服务能力。支援医院要根据受援医院功能定位和建设发展实际,结合当地卫生发展水平和医疗服务需求,采取“组团式”支援方式,向县级医院派驻1名院长或者副院长,至少5名医务人员组成的团队驻点帮扶,帮助受援医院开展日常诊疗服务,建立针对当地疾病谱的临床诊疗科目,加强近三年外转率排名前5-10位的临床专科能力建设,提升受援医院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急诊科常见病、多发病、部分危急重症的诊疗能力。受援中医医院还应提升针灸科、推拿科等中医特色科室的诊疗能力。同时,有条件的贫困县可以依托县级公立医院,建立医学影像、临床检验、消毒供应等中心,推动县域内医疗资源共享。

三是大力培养合格专业人才。支援医院是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的,要招收受援医院符合条件人员参加培训。结合县级医院骨干医师培训项目,通过“派下去”、“请上来”等方式,采取教学查房、手术带教、学术讲座等多种形式,每年为受援医院培训骨干医师或其他医学专业技术人员,有计划地为贫困县县级医院培养一批业务水平较高的技术骨干,使其人才队伍更趋合理。通过对口支援,显著提升县级医院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运用适宜技术的能力。

四是显著提高医院管理水平。支援医院要帮助受援医院完善各项管理规章制度,加强医院和科室内部管理,提高受援医院管理法制化、科学化、规范化水平。支援医院为当地三级医院,可采取委托经营管理、医疗联合体等方式,由派驻人员担任贫困县县级医院院长或副院长、科室主任,建立紧密型上下联动机制。

五是方便人民群众看病就医。结合“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万名医师下基层”等工作,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向基层下沉,重点对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医疗帮扶:结合贫困县实际医疗需求,支援医院定期派出医疗队,集中解决贫困县疑难疾病和复杂手术;经常性开展医疗下乡,支援医院定期开展巡回义诊,为贫困县居民提供“家门口”的日常诊疗服务。

六是积极开展远程医疗服务。充分发挥远程医疗服务在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方面的作用,支援医院与受援医院建立远程医疗服务关系,通过远程医疗服务提高贫困县医疗服务水平和可及性。支援医院要积极开展远程会诊、远程查房、远程病理及医学影像诊断、远程继续教育等活动,不断提升受援医院医疗技术水平。支援医院和受援医院要充分利用社会扶贫网络平台,促进信息有效对接。

按照全省的方案,从今年起进一步健全贫困地区县、乡、村三级重大公共卫生服务体系,重点控制传染病、地方病、慢性病等重大疾病,努力降低疾病危害,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健康需求。

一是做好扩大国家免疫(下转15页)(上接10页)规划工作。为适龄儿童常规接种部分计划免疫疫苗,在重点地区对重点人群进行出血热疫苗接种,开展脊灰疫苗和麻疹疫苗的补充免疫,开展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监测、麻疹监测、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乙肝哨点监测。

二是做好艾滋病防治工作。开展艾滋病监测检测、高危人群干预、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的随访管理,减少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扩大免费艾滋病抗病毒治疗覆盖面,为自愿接受艾滋病咨询检测的人员免费提供咨询和初筛检测,对贫困地区符合条件的艾滋病病人免费提供抗病毒药物。

三是做好结核病防治工作。对肺结核可疑症状者进行免费X线和痰涂片检查。完成《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2016-2020年)》各项任务指标,继续实施以控制传染源为主的技术策略,加强耐多药防控扩展工作。

四是做好其他重点传染病防治工作。加强流感、人感染H7N9禽流感等重点呼吸道传染病防控,强化症状监测、哨点监测和暴发疫情监测,及时有效处置暴发疫情。加强手足口病、感染性腹泻等重点肠道传染病防控,遏制布病的高发势头,有效控制人间布病的发生和流行。落实以免疫预防和灭鼠相结合的综合性防控措施,进一步降低肾综合征出血热发病率。

五是做好地方病防治工作。落实贫困地区重点病区、重点人群和重c地方病防治措施,持续消除碘缺乏危害,有效控制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保持基本消除大骨节病、克山病状态。加强贫困地区地方病防治能力建设,提高地方病防治队伍的综合实力和防治水平。

六是做好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做好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规范管理,大力推进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广泛宣传慢性病防治知识,构建健康支持性环境。加强监测,构筑慢性病信息平台,开展高危人群早期筛查和儿童口腔疾病综合干预。提高农村地区癫痫防治水平,建立县乡村三级癫痫防治网络。通过开展居民死因监测、肿瘤随访登记、慢性病与营养监测等工作,不断扩展防控工作覆盖面。

医生支援农村工作计划篇5

今天会议的主要内容是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卫生部有关部署和要求,总结今年上半年工作,分析当前卫生工作形势任务,重点研究部署下半年各项卫生工作和维护稳定工作,促进全年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上半年工作回顾

今年以来,全省卫生系统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视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卫生部年初的工作部署安排,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工作方式和管理机制,大力推进卫生民生工程,积极探索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各项卫生工作都取得阶段性成果。同时,在上半年里,又遇到一系列重大突发公共事件,1-2月份,遇到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的袭击,3月底开始,我省从阜阳开始发生全国性的手足口病疫情,5月份,四川汶川发生特大地震,对这一系列的严峻挑战和考验,全省卫生系统上下,全力以赴,出色完成了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应急救援救治任务。

(一)全力以赴投入抗雪防冻、手足口病防治和抗震救灾工作

一是为抗雪防冻救灾提供及时医疗卫生保障。一月中旬,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发生后,及时启动了抗雪防冻救灾应急预案,全力组织抗雪防冻医疗卫生防病工作,取得了灾后没有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所有滞留人员得到及时医疗卫生救助,为抗雪防冻救灾取得决定性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抗雪防冻期间,全省医疗机构共救治因雪灾伤病22223人次,其中外伤2**59人次,冻伤1317人次,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47人次。共向有滞留人员的高速公路堵塞段、服务区、公路道口、车站、码头等派遣医疗防病小分队1932支次8190人次,为滞留人员诊疗21000人次。

二是手足口病防治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我省手足口病疫情发生后,科学决策、果断处置,5月1日,成立了省手足口病防治工作指挥部,及时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Ⅱ级响应,按照“属地管理、集中收治、分级救治”的原则,做到早发现、早治疗,进一步规范诊断治疗。深入开展夏季爱国卫生运动,落实重点人群防护措施,手足口病防治工作总体有序有力有效展开,全省和重点地区的疫情得到基本控制,取得明显成效。目前,全省和重点地区的疫情得到基本控制,发病数明显下降,日报告病例数低于150例;重危症病例数减少、治愈率明显提高,出院人数大于入院人数,科学防治机制已经形成。截至目前,全省累计治愈病人19987例,其中治愈重症、病危患者273人。5月12日以后无新增死亡病例报告。

三是支援抗震救灾医疗救治和卫生防疫取得阶段性胜利。四川汶川发生强烈地震后,全省卫生系统立即行动起来,紧急投入抗震救灾工作,调动医疗卫生人员赶赴灾区,全力实施医疗救治和卫生防疫工作,同时,组织接收地震转运伤员救治。卫生厅组织省直单位和13个市卫生局先后派出医疗、防疫、监督队共8批,累计446名队员。动用救护车、卫生监督、防疫车辆31辆,携带近32吨价值400多万元的治疗药品、消杀灭药品和医疗防疫器械。派出的医疗队、防疫队、监督队分布在四川地震灾区广元青川县、德阳什邡市、成都崇州市和阿坝州茂县4个市的4个县(市),都是受灾严重的地方,医疗卫生救援任务十分艰巨。同时,主动向卫生部请缨,承担接收灾区转移伤员的任务,省立医院、**大一附院、**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四川灾区转运伤员103名,其中多数是重症、危重伤员。

抗震救灾应急阶段,我省医疗队共救治病人24789人,其中重症病人183人。我省卫生防疫队累计消杀面积为96.2万m2,卫生宣教39131人次,心理干预2987人次。对支援灾区行政村的监督覆盖率达96.25%。所支援灾区的乡镇、村和灾民临时安置点都实现了医疗救治、卫生防疫和卫生监督三个全面覆盖。所支援灾区没有发生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目前,收治的103名伤员中,病情稳定的30名,病重伤员3名,病危伤员2名,出院68人。

(二)巩固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今年我省实现了新农合全省覆盖,新增19个县(市、区),累计100个县(市、区)建立新农合制度。除**4个区和芜湖1个区的农民全部参加了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外,全省新农合实现了“全省覆盖”,覆盖农业人口5100多万。今年筹资标准迅速提高到100元,农民医疗保障待遇明显提高。农民参合的积极性明显提高,今年参合率达到89.92%,较去年提高4个百分点。同时,积极推进门诊统筹,有效扩大受益面。目前,有20多个县(市)开展了门诊统筹的试点,有效扩大了参合农民新农合受益面,有力地促进了基层卫生组织特别是村卫生室的发展,有效地调动了乡村医生参与新农合工作的积极性,也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乡村医生队伍。

(三)加强乡村卫生组织和农村卫生人才建设

加快推进农村卫生服务体系民生工程,制订下发20**年农村卫生服务体系民生工程建设项目投资计划。截至5月底,已建成乡镇卫生院178所,占跨年度建设计划的60%,另有284所卫生院正在建设中;已建成村卫生室716所,占跨年度建设计划的71.6%,另有1044所村卫生室正在建设中。在加快乡村卫生组织建设的同时,积极推行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今年起,全省逐步取消新农合家庭帐户,大力推行门诊统筹,90%的县(市、区)制定了乡村医生公共卫生服务津贴补助实施方案,落实承担公共卫生服务给予每月100元津贴补助政策,进一步调动乡村医生的积极性,促进了公共卫生任务落实;各地积极推行乡镇卫生院对村卫生室在业务、药品、财务等方面实行统一管理,村级卫生资源得到合理整合,夯实了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的网底。

组织实施农村卫生人才“双千工程”。从今年至**年,每年从二级及以上各类医疗机构选派1000名具有卫生系列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资格的医务人员到缺乏医疗技术骨干、服务能力不足的乡镇卫生院进行为期一年的技术挂职,同时为对口支援的乡镇卫生院培养1000名医疗技术骨干。今年3月份,召开了全省城市卫生支援农村卫生“双千工程”项目启动和动员会议,省直医疗单位医院卫生技术人员4月底前到达对口支援乡镇卫生院,各市已在陆续选派任务。

(四)加快发展社区卫生服务

加快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建设。全年计划建成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数200个,目前正在开工数179个。推进社区卫生服务规范化建设,全年规划完成419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目前已开工数215个。与省财政厅先后联合下发了《财政部、卫生部关于城市社区公共卫生服务专项补助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关于开展政府购买社区公共卫生服务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对规范政府购买公共卫生工作做了明确要求。结合我省实际,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即将出台《**省政府购买公共卫生服务成本核定暂行办法》、《关于规范政府购买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的暂行规定》、《**省政府购买社区公共卫生服务暂行考核办法》。加强社区卫生服务能力建设,目前**、淮南、滁州、芜湖正在开展相关培训,人数为全科医师500人,社区护士420人。同时省级已完成全科医师骨干培训71人。

(五)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加强重大疾病防治

1、进一步完善公共卫生体系。利用中央和省公共卫生项目,进一步加强公共卫生能力建设,实行公共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目前,全省完成了疾病预防控制和血防机构规范化、标准化管理评审,已经制订医疗救治机构建设标准,即将组织评审,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决策系统已建成投入使用,完成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第一批日元贷款采购国产设备的验收,开展了人员培训。公共卫生体系在今年抗雪防冻、手足口病、抗震救灾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2、加强重点传染病防治。进一步完善重大传染病救治救助机制,落实民生工程艾滋病、结核病病人和晚血病人医疗救治任务。截止5月底,全省累计救治艾滋病病人1662人,结核病病人1311人,分别完成计划的90%、24%,支出使用资金217.6万元。全省血防区已医疗救治现症晚期血吸虫病人2284例,完成年度计划任务的37.9%,使用救治补助经费7**.5万元。我省疟疾疫情形势保持了持续下降的态势,较去年同期下降了44.3%。

3、组织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省卫生厅、财政厅联合印发了《**省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实施方案》和《20**年中央补助**省扩大国家免疫规划项目实施方案》,目前已完成了5种疫苗和3种注射器的招标采购工作,已在全省组织实施预防接种。积极做好冷链设备的扩容建设和补充更新,组织相关人员的培训,提高业务水平和服务能力。

(六)积极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

1、开展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试点。从年初开始,我厅积极组织调研,指导支持芜湖、马鞍山等地开展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试点。今年1月1日开始,芜湖市优化卫生资源整合,实行医药分开改革试点,公立医疗机构推行医药分开新模式,成立市药品管理中心和调配中心。通过实行医药分开,切断了药品经销者和医院的利益链条,降低了患者的药费负担,目前该市此项改革运行平稳,取得初步成效。马鞍山市实行管办分开医疗体制改革,市内5家医院从卫生局划出,组建隶属市政府的医疗集团,6月6日挂牌成立并正式启动改革,通过实行管办分开,取消医院级别,推进医疗单位人事、分配、经营制度改革,提高医疗单位的生机与活力。

2、加快发展民营医疗机构。今年我厅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民营医疗机构发展的通知》,加大对民营医疗机构发展的扶持力度,建立健全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的医疗服务体系,科学引导和合理配置医疗资源,促进具有一定规模的民营医疗机构的快速健康发展。今年我厅扶持发展凤凰肿瘤医院、**心血管病医院两所二级以上专科民营医疗机构,扩大医疗服务供给,满足社会成员不同层次的服务需求。

3、推进卫生监督执法管理创新。今年启动农村卫生监督试点工作,探索农村卫生监督管理模式、工作运行机制和经费保障机制,探索乡(镇)卫生监督派出机构的设置、职能和规模,探索建立乡镇卫生监督检查员制度、村卫生监督信息员制度。目前,20个试点县成立农村卫生监督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农村卫生监督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各地试点工作稳步推进。近期,我厅将对试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调研、指导,进行考核评估。

(七)进一步加强卫生行业监管

1、加大食品卫生等公共卫生监管力度。巩固餐饮消费安全专项整治成果。据目前统计,全省监督检查餐饮服务单位26169家,行政处罚1512家,吊销卫生许可证及取缔489家,移送司法处理5件。开展重大活动卫生监管工作。加强对奥运会火炬在我省传递期间的食品卫生、饮用水卫生和公共场所卫生监管工作,全力做好卫生保障工作,圆满完成了奥运会火炬在**境内传递期间的卫生监管任务。强化对中国国际徽商大会食品卫生监管,会议期间,省及有关市卫生部门出动30名食品卫生监督员对承担大会接待任务的41家宾馆饭店实行驻点和巡回监督检查,全程监管食品加工过程,圆满完成20**年中国国际徽商大会卫生保障工作。

2、逐步建立了医院管理长效机制。今年,连续4年开展“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的医院管理年活动,积极完善医疗服务长效监管机制。出台了《**省医师定期考核实施细则》、《**省护士定期考核实施细则》,实行医师和护士定期考核。严格全省医疗广告的审批、出证、督查工作,目前全省的医疗广告市场已明显得到净化。同时,继续完善医疗机构院务公开。严格医院等级评审,加强医疗机构动态评审,对医院的服务功能、服务能力、质量安全及技术水平进行综合评价。通过加强卫生行业监管,实施医务人员医德考评制度,强化了宗旨意识和服务意识,进一步树立了诚信为患者服务的良好风尚。

3、实行“维护患者权益十项承诺”。在全省范围内开展民主评议医院行风活动的基础上,今年,结合医药购销领域反腐倡廉制度建设推进年活动,省直医疗机构率先向全社会作出“维护患者权益十项承诺”,省直医疗机构法人代表在维护患者权益承诺书上签字,接受社会的监督。全省卫生系统全面开展了维护患者权益承诺活动。这既是一种工作上的创新,更是以往工作基础上的提高和深化,活动开展以来,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进一步增进了医患沟通,增进了医患关系的和谐。

(八)加强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

3月份,协助省人大组织了《**省发展中医条例》执法调研活动。4月24日,省政府召开了中医药工作协调会,确定成立省政府中医药工作厅际协调小组。全力推动**省中医院申报全国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6月2日,省政府召开专题会议,省政府承诺落实配套资金等有关事项,确定成立**省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领导小组。6月12日,王三运省长,孙志刚常务副省长专程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争取中医临床研究基地项目等工作。以推动中医药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充分发挥作用为突破口,积极推进“三进”战略,较好地推动了中医药在农村医疗服务和城市卫生社区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今年以来,妇幼保健、卫生城市(镇村)创建、卫生人才和重点学科建设和卫生外事援外等各项工作都取得新的进展,完成了阶段性工作目标任务。

但是,目前我们也面临不少的问题和挑战,当前,抗震救灾对口支援医疗卫生防疫工作、确保奥运期间医疗卫生保障工作、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和推动卫生改革发展,是全省卫生系统的中心任务,艰巨而繁重。

一是对口支援抗震救灾医疗卫生防疫的任务非常繁重。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对做好抗震救灾医疗卫生防疫工作都提出了明确要求,第一,继续做好地震灾区伤员的医疗救治;第二,进一步加强卫生防疫工作,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第三,要坚持科学规划,做好卫生系统灾后的恢复重建工作。按照卫生部确定的对口支援方案,到今年底,灾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必须全面恢复,临时业务用房、基本设备和技术人员配备比较齐全,能够全面开展正常医疗卫生服务工作,确保不发生重大传染病疫情。6月底,我厅已经与松潘县进行对接协商工作。松潘县尽管灾情不是很重,但是,地处高寒山区,地广人稀,卫生基础条件薄弱,工作生活条件艰苦,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对口支援的要求非常高,卫生基础设施所需投入很大,任务还是非常繁重的。

二是手足口病的防治形势仍不容乐观。我省手足口病牵动着省委、省政府和卫生部领导的心。7、8月份仍然是手足口病的流行季节,防治形势仍不容乐观,重点地区疫情虽已得到有效控制,但仍有散在的病例发生,必须继续重视抓好手足口病防治工作。今年的手足口病疫情,也反映我们的防治能力还不能完全适应防治工作的需要,防治工作中还存在较多问题,市、县级医疗救治设备及技术水平、实验室检验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救治骨干技术力量严重不足。

三是各地卫生民生工程进展不平衡。工程建设类的项目进展较慢,物价上涨、建材涨价、建筑成本增加,导致城乡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工程项目资金短缺,工程建设进度缓慢。少数地方重视不够,工作力度不够,资金配套不到位,也有一些地方民生工程建设资金使用效益不高。特别是新农合目前存在问题突出,经办机构的管理能力与繁重的管理任务不相称。2/3的县(市、区)还没有建立起与医院联网的新农合计算机信息系统,管理手段滞后。绝大多数市级没有成立新农合管理机构,没有专职人员、没有工作经费,难以承担相应的管理职责。少数定点医疗机构服务行为不规范,增加了参合农民的负担和新农合基金支出风险。

四是维护稳定的责任更为重大。今年是我们党和国家历史上一个特殊的年份,即将迎来北京奥运会。今年以来,我国发生了一系列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和重大自然灾害。维护稳定关系到党和国家工作的大局,牵一发而动全身。特别是在奥运会召开之前和召开期间,影响稳定的问题和矛盾更为敏感。卫生工作涉及每个群众的切身利益,卫生系统担负着为人民群众健康提供医疗卫生服务的重任,担负着奥运期间医疗卫生保障的重任,做好维护稳定促进社会和谐是当前重大的政治责任。

二、进一步狠抓落实,确保全面完成年度工作任务

下半年,我们要继续按照年初制定的工作目标任务,围绕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和重点卫生工作,认真贯彻落实6月中旬全省领导干部会议和全国卫生厅局长会议精神,在做好抗震救灾对口支援、奥运会医疗卫生保障工作的同时,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努力落实今年初部署的各项卫生工作、确保年年度卫生工作目标任务全面完成。

(一)做好当前手足口病防治以及洪涝等自然灾害的卫生应急工作。按照王三运省长提出的防治工作要继续盯紧、抓实、不断巩固,防止疫情反弹的指示精神,继续落实各项防控措施,争取尽快全面控制手足口病疫情。继续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通过广泛开展“三改”、“四灭”和“三清”,加大环境卫生整治力度,清理病媒生物孳生环境,做好改水改厕和粪便无害化处理,最大限度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控制疫情蔓延,最大限度减少疫病发生。继续实行每日报告制度和疫情监测报告工作,继续落实重点人群防控措施,建立巩固手足口病防治工作长效机制。

目前,我省已进入汛期,皖南局部地区发生洪涝灾害,必须切实做好强降雨和汛期灾害防范工作,提前做好防范工作部署,建立完善洪涝等自然灾害卫生应急工作领导和工作机制,积极应对可能出现的极端灾害,保证一旦发生灾情能够迅速开展医疗卫生救援工作,保证灾区群众伤病能得到及时救治,保证灾后无大疫目标的实现。

(二)做好对口支援四川抗震救灾医疗卫生防疫工作。我厅已制订《医疗卫生对口支援松潘地震灾区工作方案》。其主要任务是:派出医疗、卫生防疫监督队,参与并指导当地开展卫生防疫工作,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指导帮助恢复和完善医疗服务体系,保障群众基本医疗服务需求。同时,加大人才培训力度,为当地培养一批走不掉的医疗防疫队伍,积极帮助支持灾后医疗卫生机构重建工作,把灾后重建与灾后卫生事业的长远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努力提高当地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促进松潘县卫生事业可持续发展。

对口支援时间跨度为3年,原则上每3个月轮换一批,每批3队30人(医疗20人、卫生监督10人)。我省首批对口支援队伍于6月28日入驻松潘县。做好医疗卫生对口支援松潘地震灾区工作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今后,各市、各单位都将有对口支援选派人员的任务,派出的支援队伍要选拔素质好、业务精的中青年专业人员组成,要把派出支援工作作为培养、锻炼和考核年轻干部和医疗卫生技术人员的重要途径和方式。

(三)全力以赴做好奥运期间医疗卫生保障工作。5月份,卫生部召开会议对全国卫生系统做好奥运期间医疗卫生保障工作,再次作了动员和部署。北京奥运会离我们越来越近,全力以赴做好奥运期间医疗卫生保障工作,是我们近期工作的重中之重。切实加强传染病防控工作,在抓好手足口病防控的同时,要加强各种传染病防控,尤其要严密防范夏季多发传染病、人禽流感等重大传染病疫情,切实加强传染病疫情的监测报告工作,确保在第一时间发现和报告疫情,确保在最短时间内有效处置控制疫情。做好食品、饮用水安全保障,要继续组织开展食品、饮用水等方面的安全专项整治;做好医疗保障以及应急医疗救治工作。同时,要进一步加强奥运期间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工作。及时报告处置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确保奥运期间的公共卫生安全。

(四)加快推进卫生民生工程。全面推进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继续加快民生工程实施进度,督促按期完成各类工程项目实施任务。加快社区卫生服务发展,健全服务网络,完善服务功能,改变服务模式,完善经费保障机制,转变运行机制,不断提高服务能力,拟于8月份召开推进社区卫生服务现场会。加快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确保完成231个标准化卫生院、2500个标准化村卫生室建设,争取40%的乡镇卫生院、30%的村卫生室建设达到标准化。确保全面完成艾滋病、结核病和晚期血吸虫病等重大传染病救治任务。

(五)进一步巩固发展新农合制度。下一步要着力加强制度完善和创新,加强资金和医疗服务监管,保证新农合在全面覆盖的新起点上又好又快发展。我们正在积极会同省编办争取明确县、乡、村管理体系,要求市级要建立监管办公室,切实履行监管职责。各级卫生部门都要切实履行好监管职责,积极协调配合,切实加强监管。下半年开展一次新农合管理大检查,省、市联合进行重点抽查。同时,改善管理手段,年内争取基本完成全省新农合信息联网系统建设,实现市县平台与省级平网运行,以便于加强监管。继续完善新农合制度,开展控制费用试点,开展单病种限价及省市级医院费用垫付制试点。

(六)加快发展中医药事业。根据省政府中医工作协调会议精神,9月份将组织召开全省中医药工作会议,并将以省政府名义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快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决定》,制定并落实各项鼓励和扶持中医药事业的政策措施。根据中医中药中国行组委会统筹安排,按照已经制定下发的**站活动方案,9月份在全省统一组织相关宣传活动,同时在全省17个市同时组办大型宣传活动。积极争取并突出抓好全国中医临床研究基地项目建设工作,大力推进“三名三进”工程,提高农村中医药服务能力,加强中医药社区卫生服务工作。

(七)稳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把稳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作为今后一段时间卫生工作的头等大事。芜湖、马鞍山等地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试点目前运行良好,已经取得初步成效,需要在深化、细化、实化方面下功夫,及时总结已经开展的试点经验,确保有序推进,取得成效。其他地方也要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做好试点的准备工作。目前卫生部正在与相关部委共同做好医改方案的公开征求意见和修改完善工作,待国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出台后,我们将结合我省实际,积极从省级层面上做好配套政策和相关文件的制订,积极推进。同时,继续深入开展医院管理年活动,坚持以病人为中心,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探索建立医院管理长效机制,保障病人医疗安全。推进“平**院”创建活动和院务公开,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八)统筹兼顾,抓好其他各项重要工作。进一步做好扩大免疫规划、妇幼保健、卫生城市(镇村)创建、卫生人才和重点学科建设和卫生外事援外等各项工作。要切实加强卫生系统行业作风建设,完善医疗卫生单位反腐倡廉制度,及时查处违规违纪行为,树立良好的医疗卫生服务形象。

三、切实维护当前卫生系统的安全和谐稳定

今年发生的“4.28”特别重大铁路安全事故和“6.19”陕西商洛中心医院高压氧仓起火造成一人死亡事件都是深刻教训,必须警钟长鸣。

一是要进一步提高对维护稳定和安全生产工作的认识,积极主动抓好这两项工作。现在距离奥运会只有二十多天了。因此,我们丝毫不能松懈,要以过硬措施,把各项维稳和安全工作部署落到实处。各地各单位要进一步提高安全责任主体意识,彻底消除侥幸心理,克服畏难情绪,增强整改隐患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真正做到隐患自除、责任自负,坚决预防和遏制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同时,各医疗机构要加强医疗安全工作,规范诊疗操作行为,杜绝重大医疗差错事故发生,为发展提供良好环境。

二是要切实强化措施,确保当前和奥运期间全省卫生系统安全稳定。各地、各单位要把这项工作做深做细做实做好,实现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三个坚决防止”的目标和“四个不”的工作要求,即:坚决防止发生危害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大政治事件,坚决防止发生大规模,坚决防止发生暴力恐怖袭击事件,以及矛盾不积累、不上交、不激化,不汇集到北京,确保**稳定,确保北京奥运会安全顺利举办。要坚持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确保责任到位,组织措施到位、协调指导到位。各单位主要负责人要切实承担起维护稳定和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和重任,把维稳安全工作摆上重要日程,亲自组织研究,亲自协调解决问题。要明确职责任务,强化工作措施,层层落实好包保责任制,谁的地盘谁负责,不得推诿塞责,不得把矛盾上交,要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切实把问题解决在基层,以本单位、本部门的安全稳定促进本系统和全省的安全稳定。

三要突出维护稳定和安全生产重点抓好四项工作。我厅近期对所有省直医疗卫生单位进行了一次维稳和安全生产督查,发现或多或少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问题,针对问题必须进一步完善包保责任制,完善有关工作措施,完善有关应急预案。第一,要认真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排查的范围包括各种突出问题及可能引发的矛盾纠纷和苗头隐患。对排查出的矛盾纠纷和问题隐患,要逐一进行归类梳理,逐件落实责任部门和责任人。要充分运用调解等手段,把矛盾纠纷消除在萌芽状态、解决在基层单位,切实做到问题发现得早、控制得住、解决得好。第二,要加强重点处置,确保稳控措施落到实处。在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基础上,对梳理出的重点要实行包保责任制,领导包案、责任到人,变上访为下访,加大问题解决力度,全部有理全部解决,部分有理部分解决。各地要借助近期各县开展的党政领导开门大接访活动,争取当地领导重视,积极协调缓解矛盾,妥善解决有关问题。各地各单位要以人为本解决实际困难,特事特办解决疑难问题,落实重点稳控措施,坚决防止因问题久拖不决。第三,要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和突发事件。各地各单位要抓紧完善应对各类事端、处置各类突发事件的预案。第四,要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加强对所辖医疗卫生机构安全生产的监督指导,督促医疗卫生单位落实安全生产法规制度。各医疗卫生单位主要负责人是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要定期开展安全生产自查,自查的重点是以往发现的安全隐患的整改落实情况以及消防器材、各类医疗电器设备、电梯、压力管道、毒麻药品仓库、药房、放射源、及易燃、易爆危险品仓库等重点部位和重点环节。对自查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消除事故隐患。重大事故隐患在排除前或排除过程中,无法保证安全的,应暂时停产、停业或停止使用,做到排查不留死角,整治不留后患。

医生支援农村工作计划篇6

2008年3月,贺利民开始兼任南阳市卧龙区卫生局局长。上任伊始,他便带领全体干部职工开创了卧龙区医疗卫生事业的新局面,使卧龙区的整体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博得了人民群众的一致好评。

“整合资源、以城带乡”的战略统筹

上任伊始,贺利民便带领局班子成员深入基层调研,找到了当前卫生系统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城乡医疗卫生资源分布不均衡、乡镇卫生院医疗技术人才匮乏、管理模式粗放、负债率过高、经济效益欠佳等。针对这些问题,卫生局领导班子经过分析研究,确立了“以城带乡、整合卫生资源”的基本工作思路,并规划了以“以城带乡、城乡联动、整合资源、协调发展”为指导的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措施,以提高乡镇卫生院的服务能力和质量水平,促进城乡医疗卫生事业的共同协调发展。一年多的工作实践表明,南阳市卧龙区卫生局从工作制度到长效机制,从工作模式到具体方法,从科学管理到持续发展,均取得了卓越的成效。

卧龙区卫生局充分认识到“城市支援农村”在卫生工作中的重要性,并站在践行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卫生事业发展的高度,制定了《卧龙区城区医疗机构支援乡镇卫生院建设实施意见》,成立了卫生系统医院业务技术指导专家小组、城区医疗卫生机构支援乡镇卫生院专业会诊技术支援小组、医院管理巡回指导小组和医院管理效能督查小组等4个专项工作组,确立了具体组成人员、工作内容及职责、考核评价措施,并把组派短期巡回医疗和中长期医疗队下乡的方式结合起来,建立健全了卫生对口支援和巡回医疗制度,确保这项工作的经常化、规范化和制度化。

卧龙区城区医疗卫生单位从业务管理、技术支援、设备援助、资金支持等方面,全方位地展开了对各乡镇卫生院的支援,因地制宜,因需施援,并且形成了不断完善的工作模式。卧龙区卫生局积极扶持乡镇卫生院的基本建设,提高乡镇卫生院的医疗服务水平,增强乡镇卫生院的医疗服务能力,保证农民得到基本医疗服务;加强卫生院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卫生院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建立和完善卫生院管理制度,提高卫生院的管理水平、运行效率和效益水平。

在各个方面的细化方法上,卧龙区卫生局实行了“分组结对、对口支援”措施:将城区部分医疗单位的医务科、护理部等医务人员轮派结成7个业务管理组,对各乡镇卫生院进行对口帮扶支援;将有经验的执业医师结成9个技术支援组下乡派驻到定点村卫生所,并鼓励医院专家定期或不定期地、有组织地到卫生院开展专家门诊、手术指导、专题讲座等服务;组建了6个由近百名经验丰富的医院管理人员组成的巡回指导专业组,分别对乡镇卫生院医护质量技术、财务管理、行政后勤、卫生监督技术、疾病预防控制技术、人事管理等进行指导。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还为各乡镇卫生院无偿援助医疗设备、“床单元”等30余卡车。除了在资金、设备上不断地给乡镇卫生院注入“新鲜血液”外,还定期开办人才技术专项培训,组织乡镇卫生院人员到城区医院免费进修、学习,从根本上提高了乡镇医务人员的整体水平。

针对部分医疗卫生单位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卧龙区卫生局因地制宜,因院施策,大力整合辖区医疗卫生资源,对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职工医院与卧龙区靳岗乡卫生院进行了有效整合,全新构架辖区的基础医疗及社区卫生服务功能分区;同时,充分发挥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的龙头带动作用,加强与卧龙区第一人民医院、妇幼保健院、七里园乡卫生院等市区二、三级医院的“联姻”工作,加强城区医院对乡镇卫生院的业务辐射带动,盘活了卧龙区医疗卫生这盘棋。

为了加强财务一般性支出管理,合理分配收入,增加医院经济积累,实施科学管理,提高效益水平,促进可持续发展,卧龙区卫生局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强局属各单位财务一般性支出的管理规定》和《关于加强各乡镇卫生院经济核算与分配管理的指导意见》。其按照“坚持科学发展、量入为出;坚持勤俭节约、杜绝铺张浪费;坚持保障供给、分类管理、限额控制;坚持大额支出和重要支出事前审批”的原则,全面推行职工工资、津补贴和福利费、招待费、差旅费、交通与燃修费、通讯费、文印和印刷费、水电费、医疗纠纷赔偿费等九个方面支出与管理规定;对各单位负债率的管理规定均采取与年度目标、任期经济责任考核指标挂钩的办法,从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上解决了以往乡镇卫生院负债率偏高、经济运行状况差、经济效益低、卫生院发展后劲不足等问题,促进了卧龙区医疗卫生事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卧龙区卫生局坚持跟踪考评,动态管理,确保以城带乡、联动发展,取得了扎实成效。保证对口支援工作落到实处,促进了全区乡镇卫生院的建设发展和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保障全区广大农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收到了良好的工作成效,受到各乡镇医疗卫生单位和广大社会群众的广泛赞誉。

“核心项目”的战略部署

贺利民通过对卧龙区的医疗资源进行充分、深入的调研后,结合自己多年的科学管理经验,宏观部署了一系列重要的核心项目。

卧龙区卫生局以振兴中医药事业为己任,谋划张仲景中医药文化产业发展大计。2008年以来,围绕卧龙区委、区政府关于“弘扬张仲景文化,发展中医药产业”研讨会、协调会的相关精神,卧龙区卫生局迅速成立了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全面系统地进行调查研究和科学论证,开展张仲景中医药文化产业发展的前期筹备工作。此外,还成立了“卧龙区中医药管理局”和“张仲景文化与中医药产业发展促进会”;组织了中医适宜技术培训班,对全区乡村医生进行全员培训;向河南省中医药管理局推荐了14名中医作为“全省乡镇卫生院中医临床技术骨干培养对象”。 卧龙区卫生局健全组织机构,明确职责任务,完善工作流程,为分步组织实施、尽快完善一套集中“医药文化、医疗、教育、中药种植、加工、销售、市场、旅游”等于一体,弘扬张仲景中医药文化的产业发展模式,奠定了坚实基础。

卧龙区卫生局以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为契机,提升农村医疗卫生保障水平。2008年度,该区共有250793人次享受到了“新农合”补贴,补贴金额达3522.05万元。其中,享受门诊慢性病补贴21650人次,补贴金额为70.48万元;享受住院大额补贴30562人次,补贴金额为2886.10万元,人均补贴944元,补贴超过1万元的有58人。2009年1月至4月底,该区共有119090人次享受到了“新农合”的补助,补助金额1643.4万元。其中,享受门诊统筹补助9678人次,补助金额为29.6万元;享受住院大额补助10929人次,补助金额为1210.92万元,人均补助1108元,补助超过一万元的有51人。具体工作中,结合卧龙区的实际情况,卧龙区卫生局及时制定下发了《关于修订卧龙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门诊慢性病范围的通知》、《关于参合农民住院期间有关费用补助办法补充规定的通知》等,对“新农合”实施方案进行了科学调整,使其更加规范和完善,从而使各级财政配套资金补贴比例大幅度提高,使广大农民群众得到了更多实惠。

卧龙区卫生局也十分重视食品安全、医疗市场整治工作,继续加大行业执法力度。充分发挥牵头部门职能,积极做好谋划、协调、指导、督促、迎检等各个环节的工作,会同其他相关部门,积极做好全区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尤其是大力开展了双节、“五一”、温总理视察南阳及“健康快车”慰视团莅宛、高中招考试期间、“十一”及中秋节期间的食品安全专项整治,确保了重大节日、社会活动期间的食品卫生安全,并以工业南路19家餐饮单位为试点,启动了食品卫生监督公示工作。2008年共监管各类食品从业单位2463家,监督覆盖率达100%,食品卫生许可证正确发放率达100%,从业人员体检率和培训率达95%,并且严格立案查处不合格单位,责令限期整改,清理无健康证上岗人员,全区范围内未出现食物中毒事故和食源性疾病流行。在医疗市场整顿工作方面,卧龙区卫生局实行了集体会审签批制,严把准入关口,并同步完善资料档案和电子文档,提高管理规范化水平。卧龙区卫生局不断加大执法力度,创新管理举措,采取“四结合、一教育”措施,实施强力综合整治,通过监督检查取得了理想效果,得到了省、市领导的高度评价。

以重大传染病防治为重点,卧龙区卫生局全面做好疾病防控和妇幼保健工作。在艾滋病防治工作上,卧龙区卫生局积极实施“多发现、全干预”策略,扎实开展预防母婴传播工作;借鉴世界卫生组织在国内外的成功经验,在全省率先启动了100%安全套推广使用项目,加强对公共服务及娱乐场所高危人群的行为干预;全力做好全球基金艾滋病项目工作,多次迎接国家和省市督导检查,均倍受好评。卧龙区卫生局针对不同季节和重点人群,全力做好呼吸道传染病、肠道传染病和虫媒传染病防治工作,防止相应传染病的暴发流行。在手足口病防控工作中,卧龙区卫生局及早动手,周密部署,重点加强了托幼机构和中小学等重点单位的卫生管理和疫情防控,由于措施果断得力,有效控制了手足口病疫情在全区的发生和流行。在结核病防治工作中,严把线索调查关、归口管理关、网络病人追访关, 保证了结核病防控覆盖率达100%。在计划免疫和产科建设方面,全区接种门诊和妇产科的硬件设施和服务条件都得到了较大改善,全区的疾病预防控制和妇幼保健工作水平均有了较大提升。全年儿童系管率达92%,孕产妇系管率达46%,高危住院分娩率达99%;全区“四苗”接种率等各项疾控工作指标均达到或超过了国家规定标准。

贺利民带领卧龙区卫生局以构建和谐社会为己任,科学、认真地部署各项关键工作,使该区的卫生服务工作取得了全面进步。

“加强农村卫生、完善城市医疗”的战略体系

贺利民认为,农村卫生服务体系的建设和城市医疗服务体系的完善是医疗卫生工作的基础环节,也是关键环节。

卧龙区卫生局重视村级卫生组织作为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网底的作用,坚持推行乡村卫生组织一体化管理,积极开展示范村卫生所(室)创建活动,提高其卫生服务水平。按照“全区统一规划,土地无偿划拨,上级适当补助,村医个人兑资,资产集体所有”的原则,积极引导建设标准化卫生所(室)。同时,依托各乡镇标准化卫生所,为村民建立健全健康档案。认真贯彻《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对乡村医生分期分批分类进行培训,切实加强乡村医生准入、技术水平和医疗安全的管理。

在进一步加强乡镇卫生院建设中,卧龙区卫生局坚持以《一级医院管理评价标准》为指导,加强乡镇卫生院内涵质量建设,强化内部规范化管理,实现政府管理责任、公共卫生职能、内部运行机制改革和医疗服务质量“四到位”,有效提升其经济效益水平。重点抓业务骨干和学科带头人的培养,优化人才结构,提高科技含量,培育优势专科;切实落实各项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健全医疗质量监管机制;大力引导乡镇卫生院转变服务模式,重点做好预防保健和基本医疗服务。

在加强农村三级卫生服务体系的同时,卧龙区卫生局扎实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从而进一步提高农村卫生工作的运行质量,切实缓解辖区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让广大农民群众得到更大、更多的实惠。

贺利民在谈到卧龙区卫生局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完善城市医疗服务体系时强调,以城区行政管理体制为框架,以提高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能力为根本,以城区街道办事处及其居委会辖区为划设范围,配套完善相应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不断完善和落实社区卫生服务政策,加强对辖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站的业务指导、考核评价和监督管理,充分利用现有医疗资源和社会资源,完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推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综合医院、专科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功能的整合与衔接。加强社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居民健康档案,并逐步建立数字化社区卫生服务信息系统,建立医院和预防保健机构支援社区卫生服务制度,倡导“大病上医院,小病进社区”,逐步建立分级医疗和双向转诊机制,降低医疗费用,方便群众就医。

采访中,记者参观了2008年卧龙区设置并审批的1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15家社区卫生服务站,所到之处诊室干净明亮、药品摆放整齐。其中,百里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荣获“省级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称号;张衡第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车站第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市人大社区卫生服务站、梅溪八一社区卫生服务站、张衡和庄社区卫生服务站,均荣获“市级示范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称号。

贺利民带领的南阳市卧龙区卫生局之所以捷报频传,这是因为他们坚持以组织建设为核心,以引导培训为手段,提高队伍业务素质的结果;这是因为他们对卧龙区医疗卫生事业实现科学化管理和跨越式发展的结果;这也是各级领导、社会各界的理解支持和关心帮助的结果;更是该区医疗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爱岗敬业、拼搏进取、抢抓机遇、务实重干的必然结果。

医生支援农村工作计划篇7

[关键词] PDCA管理模式;城乡医疗一体化实践;PDCA循环模型

[中图分类号] R197.3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3)07(b)-0139-04

200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简称新医改方案)出台,提出“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廉价的医疗卫生服务”的总体目标;还提出要建立城市医院对口支援农村医疗卫生工作的制度,城市大医院要与县级医院建立长期稳定的对口支援和合作制度,帮助其提高医疗水平和服务能力。近年来,各地政府及卫生主管部门对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高度重视,制定了多种倾斜政策帮扶乡镇卫生院发展,对建立“小病在乡镇,大病到医院,康复回乡镇”的医疗格局、加快实现城乡医疗一体化,起到了积极作用。

广东省江门市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我院”)在城乡医疗一体化实践的过程中,通过运用PDCA循环管理原理,建立城乡医疗一体化帮扶管理的PDCA循环模型,形成了行之有效的城乡医疗一体化帮扶管理模式。

1 方法

PDCA循环最初来源于企业管理,最早由休哈特(Walter A. Shewhart)于20世纪30年代提出,后来被戴明(Edwards Deming)加以完善,并广泛运用于企业的质量管理中,成为全面质量管理所应遵循的科学程序。其中P表示计划(Plan),D表示执行(Do),C表示检查(Check),A表示处理(Action),PDCA循环即是“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工作循环。20世纪60年代,菲根堡姆(Feigenbaum A. V.)进一步完善PDCA循环,并提出了著名的全面质量管理概念,指出全面质量管理活动的全部过程,就是质量计划的制订和组织实现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按照PDCA循环,不停顿地周而复始地运转的。在城乡医疗一体化实践的过程中,我院把PDCA循环作为推动工作、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工具,逐渐把帮扶工作的目标、计划、实施、评价和持续改进纳入PDCA循环模式。

现在我院根据江门市城乡卫生院(所)的实际情况,结合医院整体帮扶规划,将帮扶工作从2006年开始每3年划分为1个循环周期(分PDCA四阶段分步骤进行)。经过1次完整的循环周期,帮扶过程中存在的部分问题得到了切实解决,对于尚未解决或新发现的问题,则进入下1个循环。如此,每个PDCA循环都不是在原地运转,每一循环都有新的目标和内容,随着循环的不断进行,管理实效持续提升,形成质量螺旋式、阶梯式上升趋势,保证医院帮扶的有序地、有效地顺利进行,进一步实现城乡医疗一体化帮扶工作的规划设想。以下表1是将城乡医疗一体化帮扶实际工作与PDCA循环原理相结合,建立帮扶工作的管理步骤。

2 实践过程

2.1 第1周期PDCA管理循环(2006年1月~2008年12月)

2.1.1 Plan(计划阶段) 按照江门市政府、市卫生局的统一部署,我院将医疗下乡、对口帮扶列为医院年度工作目标,建立了领导小组和专门工作小组,建立帮扶目标规划与明确工作任务,并建立相应的工作制度。

工作小组首先到乡镇卫生院调研,找出卫生院发展的瓶颈问题及分析原因,包括医疗专业技术人才极缺,诊治水平急需提高;医疗设备紧缺,妨碍了医疗业务的开展;基础设施落后,病床陈旧、不够用;公共卫生安全制度缺失,医院整体管理水平较低。经领导小组讨论并通过,制定了《江门市人民医院城乡卫生一体化对口支援建设目标规划》,明确对口支援的具体任务,包括行政管理与业务指导,提供医疗服务、卫生管理、培训人员、专科建设、经费和设备支持等。

2.1.2 Do(执行阶段) ①与前期调研过的乡镇卫生院商谈建立合作框架,明确帮扶目标和合作双方的权利与义务。②根据当年帮扶计划,首先安排各专科专家利用节假日、墟日等时间到卫生院开展具有一定规模的义诊。③派出内、外科专家各1名定期到卫生院开展坐诊、查房等技术指导工作。④先后派出5名医疗骨干到边远卫生院挂职培养,到卫生院驻点帮扶。他们被卫生院任命为院长助理,全面协助院长进行医疗管理、人员培训、业务指导的工作,同时探索乡村医生培训的新措施。⑤帮助解决卫生院最急需的医疗设备设施,赠送急救设备(心电监护仪)、可升降病床。第1阶段通过实施帮扶计划,初见成效。卫生院能开展更多的检查与治疗项目,越来越多的更多的农民愿意留在当地进行治疗,门诊量上升。针对存在的问题,增派副高以上医疗专家,帮助解决患者疑难病症的治疗方案;增派护理专家,针对护理核心安全项目,对护士进行培训。

2.1.3 Check(检查阶段) 通过对卫生院管理层、医护人员和患者进行回访调查,对本周期的工作进行自查。对自查结果进行总结:①通过实施帮扶计划,初见成效。卫生院能开展更多的检查(B 超、X 光检查、三大常规)与治疗项目,如一般诊断、上环取环、人工引产流产、中毒、外伤处理及休克抢救项目、胆囊、阑尾等一些常规手术都可以在乡镇医院完成,由此更多的农民愿意留在当地进行治疗。②门诊量上升,当支援专家开展诊诊活动时,门诊量增加更明显。③存在的问题:平日门诊量增加不明显;很多患者不管大病小病还是舍近求远到市医院;农村群众疑难病症、大部分手术在卫生院无法开展;护理服务水平也欠佳,护理人员亟需培训,保障护理安全。

2.1.4 Action(持续改进阶段) 继续派出医疗专家开展义诊、定期坐诊、业务查房等帮扶内容;提出改进措施,增派副高以上医疗专家,帮助解决患者疑难病症的治疗方案;以卫生院资源配置相适应,新开展外科手术;增派护理专家,针对护理核心安全项目,对护士进行培训;以提升乡镇卫生院的医疗服务质量。

2.2 第二周期PDCA管理循环(2009年1月~2011年12月)

2.2.1 Plan(计划阶段) 针对上阶段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在于卫生院医护人员的技术水平不足、人才缺乏、基本设备不足。例如医护人员整体素质不高,呈“三低”现象(学历低、职称低、技术低);一些乡镇卫生院还存在着“有人才无设备、有设备无人会使用”的现象。解决的关键在于全面提高帮扶卫生院医疗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建立群众对卫生院的信心,留住患者,要把医疗技术资源、设备资源、管理资源都用于帮扶卫生院医院,让老百姓能在卫生院看好病,真正解决“看病难”问题。

同时我院及时修订了《江门市人民医院“三下乡”实施方案》,从制度上规定医生晋升高级职称之前,须到基层医院帮扶、带教培训等工作1年以上。该周期内合计派出约1200人次的专业技术人员到乡镇卫生院进行定点帮扶工作,通过实践形成了自己的帮扶模式。

2.2.2 Do(执行阶段) ①“走下去”帮教。每周定期派各专科的医疗专家到卫生院帮教,包括坐诊、讲课、查房,规范病历书写、指导诊疗、手术操作培训。同时派出护理专家,对护士的护理技能进行规范化培训,帮助建立护理管理规章制度、流程和考核标准。②“师带徒”传授。卫生院选拨1名医生与专家一起出诊、查房,以师傅带徒弟的方式传帮带。③“请上来”培养。组织卫生院的医护人员到医院进行理论和实践培训,免费接受卫生院(所)的医务人员到医院各专科进修;这些进修人员在进修的期间,安排有丰富带教经验的专家负责带教,保证他们能学到在基层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在回到卫生院后,老师还经常与学生联系,指导在日常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医院举办学术活动,都由专人通知卫生院的医务人员参加,以扩大他们的视野,更新知识;医院开办的健康管理医师及疾病管理师培训班,卫生院也派人全程参与听课。④物质上援助。先后赠送了心电监护仪3台,可升降病床250张,床头柜等病房设施一大批,以及观片灯、手术显微镜等医疗设备,解决卫生院的燃眉之急,改善医疗服务环境,增强医疗服务配套硬件,使得一般的检查和手术能有效地在当地进行。⑤医院的大型设备全面向卫生院开放,实行卫生院预约,患者可按约定时间直接检查,并建立一套相互衔接、相互配套的结算财务制度,按卫生院价格标准收费,医院定期与卫生院结算。⑥建立远程会诊系统,搭建一个更为广阔的平台与沟通的桥梁,农村患者在本地即可得到大医院专家的诊治意见,而卫生院的医生则可就地参加我院的学术活动及培训课程。

2.2.3 Check(检查阶段) 2011年3月,我院组织了本周期帮扶成效阶段性检查。通过实施本周期计划,卫生院的整体医疗服务水平得到实质性提高,业务收入增长明显,新开展了多个技术项目。当地居民建立了对卫生院医疗服务能力的信心增强,满意度也由原来的65%提高到88%,门诊与住院患者明显增加。但本周期也存在着如下问题:①卫生院在急诊遇到疑难病症时,恰逢医疗专家未到卫生院,有的患者不能得到及时救治。②由于大型医疗设备缺乏,患者要到大医院检查时,需要很长的时间,影响诊疗。③病案书写、基本操作技能欠规范,存在医疗隐患。

2.2.4 Action(持续改进阶段) 提出改进措施,完善“走下去”帮教、“师带徒”传授、“请上来”培养的帮扶模式,实施“全天候”指导,卫生院遇到的疑难病症,需要专家前去会诊和手术的,专家们随叫随到,实行24 h内响应到场制度,保证在基层医疗的安全、有效;医院向政府相关部门和社会团体提出财政支持申请,进一步引进急需的大型设备,进一步满足基层乡镇卫生院患者检查要求;应用现代的互联网技术,进一步完善和改进远程会诊系统,通过互联网使医院与卫生院的医生与患者之间可以直接见面诊断,指导治疗,极大方便了患者就诊并且节省费用。

2.3 第3周期PDCA管理循环(2012年1月~2014年12月)

2.3.1 Plan(计划阶段) 经过前阶段的帮扶,卫生院的诊疗与管理水平明显提高。但经深入调研分析还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病案书写、基本操作技能欠规范,存在医疗隐患的问题,医护人员普遍学历低,培训不足,缺乏专家的专项指导等。因此本周期帮扶重点是建立和完善乡镇医护人员年度轮训计划,重点放在规范提高卫生院病案管理质量,加强基本操作技能的培训,重新修订和建立乡镇卫生院医疗服务现代化、专业化、人性化的管理制度等方面;同时对卫生院的重点专科进行重点帮扶,建立双向转诊,真正形成“小病在基层、大病到医院,康复回基层”的医疗格局。

2.3.2 Do(执行阶段) ①在原有帮扶内容的基础上,选派各专科的医疗质量管理员到卫生院进行病历点评,开展基本操作技能的强化培训;进一步推进乡镇全科医生队伍建设;落实乡镇医生年度轮训计划,推进乡镇医生学历及操作技能的补偿教育。本阶段通过实施使得定点帮扶目标乡镇卫生院的医护人员培训率达到98%以上。②召开10场医院与乡镇卫生院管理层的沟通会和研讨会,针对当前乡镇卫生院存在的管理和制度问题提出探讨,并组织专家对其中问题进行完善和改进,共计修订了20多个乡镇卫生院医疗服务管理制度。

2.3.3 Check(检查阶段)、Action(持续改进阶段) 该工作阶段还在循环进行中。

3 结果

通过以上循环周期的工作,城乡医疗一体化实践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以区属3家卫生院为例,以2006年作为帮扶对比基期,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3.1 业务量明显增长

2011年与2006年相比,门诊人次增长26.8%,出院人数增长33.45%,其中1家卫生院住院人次增长230%。

3.2服务能力增强

医院拓展了服务内容,疾病谱扩大,业务收入明显增长,医疗含金量大大提高,2011年医疗收入比2006年增加97.7%。

3.3 人才吸引力有所增强

卫生专业技术人才改变了以往人才留不住、难招聘的现象,2011年卫生技术人员数比2006年增加30.3%。卫生院通过大医院的帮扶建立了基层医护人员发展平台,找到了发展方向,建立了较好的职业生涯规划,医院凝聚力增强。

3.4 医疗质量管理水平有所提高

通过医疗专家的指导帮助,卫生院着力完善了医疗质量体系建设,包括组织机构与工作制度、医疗与护理质量制度及执行标准、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制度与规范、医疗与护理制度执行情况考核、病案质量管理和控制标准等,这些制度的建立和落实,使医疗安全得到了保障。

3.5 农村群众医药费用负担大大降低,有效地解决了“看病贵”问题

通过城乡一体化帮扶医疗流程的建立,卫生院接诊的患者到大医院检查、检验视同在卫生院诊疗,仍按当地的收费标准,而根据现行的城乡居民医保住院待遇,在基层医院就医将支付较低的起付线和较高的报销待遇(例如2013年江门市医保政策规定,基层、一级、二级、三级医院就医的起付线标准分别为200、400、600、700元;基金支付比例分别为85%、80%、70%、55%)。农村群众不但可以享受到市级医院的医疗资源,住院待遇上也得到社保基金的更多报销,个人和家庭负担大大减轻。

4 讨论

新医改方案是一项惠泽亿万百姓的民生工程,基本原则是以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为中心,优先发展和保证基本卫生服务,合理配置资源,注重提高质量和效率;重点加强农村卫生、预防保健工作,逐步缩小城乡医疗保障差距。这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伦理问题和社会风险问题[1];新医改方案核心之一就是公立医院改革。城巿大型公立医院中资源充足,而基层小医院拥有的医疗资源较少,出现了医疗资源配置严重不均衡[2]。卫生院运行机制不活、资金投入不足、卫生人才匮乏、资源未得到有效利用等原因导致了农村的医疗卫生工作比较薄弱,这是医疗卫生服务难以均等化的根本原因。当前卫生技术人员队伍往往难以满足口益增长的卫生服务需求,大量患者越过乡镇卫生院直接到二、三级医疗机构就诊。这样一方而造成患者负担加重和卫生资源浪费,另一方面使乡镇卫生院面临业务减少和技术停滞的巨大威胁,并进而对整个卫生服务体系的建设与发展产生十分不利的影响[3]。业务减少和技术停滞同时也影响了乡镇卫生院的发展潜力,单纯依靠卫生院的自身经营难以维持日常经济的运行[4]。通过市级公立医院纵向医疗资源的整合与合理利用,最大地发挥公立医院的帮扶作用,在医疗设施、医疗水平、服务态度等方面,促进乡镇卫生院全面的建设,使乡镇卫生院快速成长;另一方面引导农村居民提高在乡镇卫生院就医的意愿,促进卫生资源的合理利用,充分发挥优质医疗资源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城市大医院同县(市、区)中心医院合作,实现医务人员的流动和技术、设备、信息的共享,这既可解决大医院人才"拥挤"和中小医院人才匮乏的问题,使基层医院技术水平与管理水平得到持续提升,有利于引导患者到基层医院就医,在减轻城巿大型公立医院医疗负担的同时,也会最大限度的解决居民的就医问题[2,5]。原国家卫生部公布的新的医院评审标准在“坚持医院公益性”方面制订了明确的评审标准,提出要“将对口支援县医院和乡镇卫生院(以下简称受援医院)和支援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纳入院长目标责任制与医院年度工作计划,有实施方案,专人负责”,“承担政府分配的为社区、农村培养人才的指令性任务,制订相关的制度、培训方案,并有具体措施予以保障”,三级医院帮扶乡镇卫生院的发展成为体现公立医院公益性的重要指标[6-7]。

深入开展公立医院支援农村卫生服务的对策,在于拓展公立医院支援农村卫生服务的形式——在人力方面、在物力方面的支持、在技术方面的支持,在优化运行机制方面的支持[8]。任何改革都是在探索中前进,在实践中成熟,城乡医疗一体化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作任务,需要不断实践和探索。我院通过几年来的不断探索和经验积累,建立了城乡医疗一体化实践的PDCA循环模型,探索了一条市级医院帮扶基层卫生院的新路子,形成了有效的帮扶模式。在两轮的PDCA循环中,首先(P)将医疗下乡、对口帮扶列为医院工作目标,并逐步将这一工作制度化,并做到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与卫生院共同建立合作框架,让医疗、护理骨干力量参与进来(D),不断完善充实帮扶的人力资源队伍,保障稳定运行;为了让帮扶更有实效,医院每阶段开展自我检讨(C),通过检查并不断改进,最终取得了明显的成效(A)。

在城乡医疗一体化实践的过程中,帮助乡镇卫生院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是直接解决农村居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关键[9]。卫生人力素质低下仍是乡镇卫生院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城乡医疗一体化利于优化乡镇卫生院人力队伍的索质,加强自身建设,防止较高素质人才的流失,提髙乡镇卫生院人力建设的能力[10]。可以有效地引导农村居民提高在乡镇卫生院就医的意愿,可以促进卫生资源的合理利用,在减轻城市大医院医疗负担的同时,也会最大限度的解决农村居民的就医问题[9]。在城乡医疗一体化进程中乡镇卫生院要审时度势,认准自身发展方向,明确自身功能定位,而市级大医院要正确处理好短期效益和长远发展之间的矛盾,将工作重心下沉,要根据乡镇医疗卫生工作的特点制定符合卫生院需求的帮扶计划,医院内部同时要在人力资源上给予长期支持,将下乡帮扶、带教培训等作为医生晋升的必经之路,从而保证医院帮扶工作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 尹媛媛.构建我国城乡一体化医疗保障体系的对策建议[J].商业经济,2011,386(11):1-4.

[2] 王玲,吴雯,张翔.新医改下公立医院战略管理探讨[J].医学与社会,2010,23(6):48-50.

[3] 孟宏伟,尹文强,黄冬梅,等.潍坊市乡镇卫生院人力资源现状分析[J].中国医院管理,2012,5(5):53-54.

[4] 高广颖,韩优莉,朱兆芳,等.北京市乡镇卫生院经济运行状况分析[J].中国医院管理,2011,7(7):71-73.

[5] 曹永福,陈晓阳.公立医院回归公益性的体制难题及政策建议[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152-156.

[6] 李玉丹,张文斌.基于公益性的公立医院补偿机制分析[J].医学与社会,2011,24(4):9-11,14.

[7] 彭迎春,金琪琳,彭炜.北京市公立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协作机制探讨[J].中华全科医学,2012,10(3):438-440.

[8] 刘正炼,李军红,徐哲芳,等.公立医院支援社区卫生服务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0,26(4):289-291.

[9] 宫晓,曹秀玲.农村居民在乡镇卫生院就医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1,28(11):854-855.

[10] 厉彦华,王志锋.我国华东地区乡镇卫生院人员流动情况分析[J].中国医院管理,2011,6(6):37-39.

医生支援农村工作计划篇8

切实帮助特困群众解决子女入学、住房、医疗和法律援助难(简称“四难”)的问题,实实在在为人民谋利益,让广大群众共享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成果,是实践党的宗旨、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本质要求;是维护社会稳定、促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的现实需要;是党在新时期坚持和实践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各级党委、政府必须从全面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从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全局,充分认识解决特困群众“四难”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总的要求是:采取切实措施解决特困群众子女读书难问题,确保他们能够享受九年义务教育的权利,确保考上大学的困难家庭学生得到资助;帮助城镇人均月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线的特困户改善居住条件,使之人均居住面积达到当地最低标准;帮助农村“五保户”、无劳动能力或丧失劳动能力,无经济来源的病、残特困户对所居住的危、残土坯房进行改造加固;全面落实城镇特困人员基本医疗救助制度,农村要普遍建立起合作医疗制度,保障特困群众的基本医疗需求;加大推进法律援助工作力度,为特困群众提供法律援助。

根据上述要求,现就解决特困群众“四难”问题提出以下意见:

一、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确保特困群众子女享有受教育的权利

制定义务教育阶段和非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困难助学减免制度。对人均月收入低于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家庭的子女(简称贫困学生)可全部或部分减免学费、杂费、书本费和寄宿费。对中小学贫困学生学杂费的减免,按省教育厅、省财政厅《关于做好贫困家庭中小学生学杂费减免和困难补助工作的通知》(粤教计〔1999〕5号)执行。

对普通高等学校的贫困学生,要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帮助其完成学业。对学业优秀的贫困学生,按学分制规定,可准予提前毕业,.或适当延长其在校修业年限。经本人提出申请、学校有关部门同意,可允许贫困学生暂停、中断学业或复学、续学,允许贫困学生勤工俭学或边学习、边工作。对一般贫困学生适当减收部分学费,对特别贫困学生免收全部学费;采取发放特别困难补助的办法;以保证这部分学生顺利完成学业,补助标准参照学校所在地所需的最基本的学习、生活费用标准;实行特殊专业伙食补助和少数民族学生困难补助;学校收取的学费要有一定比例作为学生的奖学金;鼓励贫困学生报读能提供专业(专项)奖学金的专业或学校,贫困学生在同等条件下可优先获取各类奖学金;采取助学贷款的方式,帮助贫困学生完成学业。

在成人中专、成人高校开展“智力扶贫”活动。要专门开设“智力扶贫”中专班或大专班,主动招收贫困学生入学读书,其学费根据家庭困难程度予以减免;对品学兼优的学生实行奖学金制度;组织教师对贫困学生进行重点辅导教学,促使贫困学生完成学业。

二、进一步深化住房制度改革,不断改善特困群众的居住条件

各级政府及计划、建设、财政、土地、房地产管理等部门在制定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五年计划时,要把解决城镇特困户住房问题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制定建设经济适用住房、廉租房的发展计划,采取切实有效措施,逐年解决。市、县人民政府要责成当地房产管理部门会同民政等部门提出解决城镇特困户住房问题的具体操作方案,报当地政府批准后实施。

加快建立和完善多层次的住房供应体系。对不同收入家庭实行不同的住房供应政策,经济适用住房主要供应低收入家庭,廉租房必须提供给经济和住房都比较困难的双困户租住。经济适用住房和廉租住房的建设享受政府扶持政策。

经济适用住房的建设按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国发〔1998〕23号)有关规定执行,合理确定经济适用住房的建设规模和建设标准,其建设用地实行行政划拨方式,每年安排的土地面积应不少于当年计划建设经济适用住房建筑面积的60%。

廉租住房的建设参照《广东省城镇解困房建设管理规定》从严执行,建设用地实行行政划拨,由政府统一规划、统一征地、统一组织建设,依照有关规定减免各种税费。可利用原有腾退的公有住房转化为廉租住房,也可利用积压商品住房转为廉租住房。廉租住房的租金标准按照维修和管理费两项因素确定,由当地政府定价,然后全部出租给符合条件的城镇特困户,对一些特别困难的群众可视其情况以缓、减租。廉租住房不搞“终身制”,对经济和居住条件发生变化,超过规定条件的住户,要及时调整,实行动态跟踪管理制度。市、县财政每年拨出一定数量的专款用于廉租住房的建设。

下岗、破产企业职工在原单位的住房,已房改并有完全产权的归个人所有;未房改的可继续租住,按房改租金交纳房租,原单位不得收回,也不列入破产清算财产或由新单位接管。

改善农村特困户居住条件。各市县对辖区内农村特困户现居住的危、残土坯房,要进行调查摸底,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分期分批进行加固改造;多渠道筹集资金支持农村特困户对残、危土坯房进行改造。要引导、鼓励实行地方政府给优惠政策,群众自己投劳互帮互助的“民办公助”办法。

三、全面落实基本医疗救助制度,保障特困群众的基本医疗需要

城镇特困群众中在职、退休、下岗、失业人员,其基本医疗保障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机制解决。各级社会保障部门要加快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步伐,建立完善运行机制,制定城镇特困群众中在职、退休、下岗和失业人员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办法,尽快落实他们的基本医疗保险待遇。在当地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未实施前,这部分人员的医疗待遇仍按原渠道解决。城镇特困群众中的离休人员,其基本医疗待遇不变,资金不足部分由各级财政予以补助。城镇特困群众中的其他人员及在职、离退休、下岗和失业人员中家庭成员的基本医疗保障,原则上按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人月增加14%的比例安排基本医疗救助金,由各地财政增加预算安排解决,纳入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交由当地民政部门统一管理。各级财政要根据城镇最低生活保障人员的数量和资金需求情况,按照属地管理原则,把基本医疗救助金列入年度预算计划,对基本医疗救助金实行专项管理。

农村特困群众的基本医疗保障,通过建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体系解决,所需资金由农村集体经济解决。未建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地区,当地政府要加快建立合作医疗保障体系,尽快落实对农村特困群众实行基本医疗保障。

鼓励社会力量对特困群众开展慈善医疗救助活动,采取建立慈善医院、城乡敬老院、募集医疗救助专项资金、有条件的市和重点医院设立特别救助金等多种形式,对患急重病或意外伤害而又无力支付医疗费用的特困群众、孤寡老人给予救治。各级医院对就医的特困群众要酌情缓收或减免挂号费、注射费和诊金。任何医院不得以任何借口对上门求医的患急重病或意外伤害的特困群众置之不理,要先行救治,再从有关渠道解决医疗费用。

四、积极推进法律援助工作,切实维护特困群众的合法权益

抓紧制定《广东省法律援助条例》实施细则,确保法律援助的制度化、法制化、规范化。加强各级政府法律援助机构建设,尚未成立法律援助机构的县(市、区)应尽快建立健全机构。法律援助体系主要由三方面形成:一是各级工会、共青团、妇联、老龄委、残联等组织要设立法律援助机构,做好特困群众的法律服务工作;二是政府办的律师事务所要把为特困群众提供法律援助作为应尽义务;三是民办律师事务所要在司法部门的指导下,每年承办一定数量的法律援助案件。律师、公证员、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要按照《广东省法律援助条例》向特困群众提供法律援助,按规定办理法律援助机构指派的法律援助案件。

有条件的地方可扩大申请法律援助的困难群众的范围。援助对象经济困难的标准可适当高于当地政府规定的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具体标准由当地法律援助机构确定。在保障刑事诉讼被告人依法获得法律援助的同时,要注意做好对特困群众的民事法律援助工作。依法申请法律援助的特困群众属于下列情况的,可以优先获得法律援助:追索赡养费、扶养费、抚育费、劳动报酬、工伤及抚恤金的;申请人是残疾人、老年人、妇女和未成年人的;学生办理国家助学贷款公证的。

建立法律援助最低经费保障制度,保证特困群众获得法律援助所需的基本经费。各级政府对法律援助机构编制内人员的工资福利及办公、业务经费按同级行政机关的标准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并根据当地国民经济发展情况逐步增加。参与诉讼或仲裁的特困群众不能按时足额缴纳受理、诉讼或仲裁费用的,可以向受理案件的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申请缓交、减交或者免交,由人民法院和仲裁机构根据有关规定和具体案情决定。对于经济困难的公诉案件中的被告人,人民法院认为需要指定律师为被告人辩护的,由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律师提供辩护。加强基层法律服务机构建设,加大法制宣传力度,拓展和完善“148”法律服务线电话功能,广泛开展基层“四长”(派出所长、法庭庭长、司法所长、国土所长)接访群众活动。在法律咨询、纠纷调解、案件执行、法制宣传等方面,为困难群众提供方便、实用、快捷、优质的服务。

五、加强领导,确保扶持特困群众的措施落到实处

各级党委、政府要把解决特困群众“四难”问题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党政一把手要亲自抓,分工班子成员具体负责。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把是否做好这项工作纳入对各级领导班子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倾听群众的呼声,摸清群众的具体困难,制定措施,狠抓落实,认真解决。坚决防止和克服对工作推诱扯皮、敷衍塞贵的不负责态度,对群众疾苦漠不关心的作风。

各级职能部门和群众组织要各负其责,各尽其能,相互配合,团结协作,共同把帮助解决特困群众“四难”问题的工作做好。民政、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采取措施确保城乡特困群众最低生活保障线的落实;教育部门要解决好特困家庭的子女上学问题;建设部门和扶贫办要分别制定改善城市特困群众住房条件、分期分批改造农村特困群众危、残土坯房的实施方案;政法部门要为特困群众提供法律援助创造条件;农业、卫生和劳动社保部门要切实为特困群众解决医疗困难问题;除应由省级财政承担的资金外,各地需由财政开支的资金,按属地化原则解决;各市、县财政部门要做好帮困资金的统筹、管理和监督,保证资金专款专用,不得挤占、挪用;工、青、妇等群众组织要发挥各自优势,积极协助党委、政府做好解决特困群众“四难”工作。

加大对解决特困群众“四难”问题工作的宣传力度。各地要充分运用广播、电视、报刊等宣传媒体,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使社会各界都来关心、支持和参与这项工作。动员社会力量,广泛组织开展各种志愿者活动,特别是发动机关、企事业单位开展“一帮一”、“几帮一”、“手拉手”等多种形式的互助活动,在全社会形成扶贫济困的良好风气,共同推动特困群众“四难”问题的解决。

上一篇:乡村医生培训工作计划范文 下一篇:家庭医生宣传工作计划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