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厂环保工作计划范文

时间:2023-12-03 13:51:27

水泥厂环保工作计划

水泥厂环保工作计划篇1

关键词:建设 污水处理厂 问题

国地域辽阔,资源总量大,是资源大国;但人均拥有的资源量却很少,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只是“资源小国”。我国淡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4。水资源业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最重要的瓶颈。多年的监测和统计数据表明,在水资源短缺的同时,我国城市普遍存在着水污染问题。1996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指出,在统计的138个城市河段中,133个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70%以上的城市河段不宜作饮用水源,50%的城市地下水受到污染。长江、黄河、珠江、淮河、松花江、辽河、海河等七大水系的水质状况不断恶化,水污染程度在加剧,范围在扩大。湖泊水库普遍受磷、氮和有机物污染,个别湖泊水出现重金属污染。近年来,我国沿海水体富营养化日益严重,赤潮发生的频率逐年增高,范围逐年扩大。据海洋研究所的报告,从1993年到1997年我国已观察到的赤潮中,东海共发生132次,黄渤海共发生72次,南海为61次。1999年7月,勃海在不到10天内连续发生两次大面积赤潮。

我国的水污染如此严重,这是长期以来城市排水工程欠账太多之故,每年有近300亿立方米污水未经处理而直接排放,使水环境的污染量大大超过了自净能力所能承受的程度,从而破坏了水的良性循环,导致水资源危机的加剧,进而影响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水资源的短缺和水污染的加重,使人们已警觉到污水再生处理已直接关系到人民的健康安全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关系到子孙后代的可持续生存。

由于我国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相当严重,并呈发展趋势,1996年的全国第四次环境保护会议强调保护环境是实施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并将防治水污染作为全国性重点。所以,建设城市污水处理厂已是刻不容缓的事,现笔者拟对建设城市污水处理厂的五个问题作一发言,请大家批评指正。

1 投资与收费

建设城市污水处理厂需大量资金,首先是污水收集系统,许多城市的下水道很不完善,要建厂就要先埋管道,以往先盖楼后修路,污水满街流的现象相当普遍。所以水污染防治口号喊得响,资金却十分缺乏。笔者参与过不少项目,污水处理设备计划争取较易获得的外国政府贷款,土建投资计划争取国内贷款,而项目所在城市自己的配套资金却迟迟不能落实,项目因此一拖再拖。大家请看我国的高速公路建设,到1999年,我国高速公路的通车里程已达11605km,按每km投资3000万元计,十年间,投资总额达3000多亿元!平均每年投资300亿元!好厉害!相比之下,城市污水处理事业却投资紧缺,为什么投资者把资金都愿投向高速公路的建设,而不愿意投向与环境保护与子孙后代密切相关的污水处理事业?笔者认为,其主要原因是高速公路通行收费到位,投资的回报有保证。现在从深圳到哈尔滨的沿途,高速公路收费站估计有数百座,可见收费的力度相当大。相反,污水处理厂的收费不到位,投资者的回报没有保证。大家都来抢廉价的水,排免费的污水,靠牺牲环境获取利润,实际上,此路不通!我们希望新世纪,我国的城市污水处理事业能够象高速公路建设那样,每年有上百亿元的资金投入,早日改变水环境的现况。所以污水收费到位,才能有足够的资金,水工业的发展靠市场机制,投入与回报是并存的,没有回报就没有投入。高速公路是国家的重要基础设施,其建设可引入市场机制,同样,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建设也不应由政府统包。

2 建设与运行

众所周知,我们建设污水处理厂不是最终目的,我们的目的是保护水环境保护水资源。所以,如何把污水处理厂运行好就特别重要,天津市纪庄子污水处理厂1986~1992年一直保持良好运行,共处理了6.53亿m3污水,运行费用为人民币9070万元。相当于污水处理厂的总投资费用。以此推算,如果建设一座处理量为10万m3/d的城市污水处理厂其投资为1.0亿元的话,那么该厂每年的运行费约需1500万元。所以一些城市建不起污水处理厂,一些城市建了污水处理厂却没有能力运行或没有能力开足马力运行。也有热衷于建设污水处理厂而不关心污水处理厂的运行,也不积极解决污水处理厂的运行经费,听任污水处理厂开工不足甚至接近停产。所以笔者认为污水处理厂有必要由当地环保部门安装在线监测仪表,应对污水处理厂每年处理的污染物总量进行考核。天津纪庄子污水处理厂就曾经按所处理的污水量由财政部门拔款,处理量与运行经费挂钩是十分必要的。

目前,已经有污水处理厂运行招标活动,把污水处理厂的运行委托给运行公司来管理,业主按合同支付运行费。把市场机制引入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运行管理领域,可降低运行费用,保证运行效果,这样我国水环境根本改善的日子为期不远了。

3 分散与集中

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规模大小,一般取决于城市规划。城市污水处理厂是城市排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恰当地选择污水处理厂的位置,进行合理的规划,关系到城市排水系统的总投资,关系到城市环境保护、水源保护、再生水的利用以及整个排水系统的经营维护和管理费用。一般情况下,污水处理厂的位置往往决定了污水处理厂的规模。总之,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规模应从厂址选择入手,结合投资能力、投资效益、近期实现的可能性和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通盘考虑。

从城市污水处理总体上来说,根据排水出路确定污水处理厂的规模,也不考虑投资能力,单纯从经济上分析,当然污水处理厂规模大,其单方造价、管理费用都比修建小型污水处理厂显得经济。但是,要修建大型污水处理厂,首先要建设一个庞大的排水系统,包括几百至上千公里管道及许多中途泵站,才能将污水收集后集中输送到污水处理厂。这个污水收集系统的投资将超过污水处理厂,而我们近期又缺乏资金,污水收集系统建不起来就更谈不上建污水处理厂。为此,应该根据城市近期的投资能力,从修改排污水规划入手,适当缩小排水系统,争取用较少的资金使系统完善起来,并随城镇建设的发展,逐年修建一批小型廉价的污水处理厂。

城市污水的资源化已是缺水地区的重要课题,因为城市污水已经被证实是可靠的水资源,而随着水处理技术的进步,污水再生技术已经广为应用。在这种情况下,增加一些投资,改善污水处理厂本身的环境保护条件,使城市污水可就近处理、就近回用是非常值得的。因为城市污水就近处理,可以节省大量管道投资;而处理达标后就近排放,为污水资源化、进行再生回用创造了条件。如果污水处理厂的出口远离再生水的回用点,又将出现回用水工程的管道投资过大问题,使本来就不容易推行的污水再生回用事业更加困难,这一点是十分清楚的。

4 污水与污泥

一座每日处理100,000m3污水的城市污水处理厂,如每日正常运行,则每日将产生污泥干固体10~20t,折合成含水(一般为80%)污泥,将达50~100t。如何处置这些污泥是一个大问题。在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前或建设后不正常运行(也有作为政绩供参观用)时,此问题尚不突出,但作为建设、管理人员必须在建厂初期进行认真的研究、决策。

污泥是污水处理的副产品,有相当大的产量。污泥含有水分和固体物质,主要是所截留的悬浮物及经过处理后的胶体物质和溶解物质所转化而来的产物。污泥聚集了污水中的污染物,还含有大量细菌和寄生虫卵,所以必须经过适当处理,防止二次污染。现在大量未经稳定处理的污泥已成为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沉重负担和环境的极大威胁,在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工程中,必须考虑污泥的出路,减少污泥对环境的污染。

污泥的成分主要取决于污水水质、处理的工艺和方法。污泥主要有以下几种:初沉池污泥,二沉池污泥,栅渣、沉砂沉渣及浮渣等。初沉池污泥的成分以有机物为主,二沉池污泥含有生物体和化学药剂。污泥中含有大量水分,沉淀池污泥含水率一般在95%以上,含水率能大大影响污泥的体积,若将含水率由99.5%降至95%,则污泥体积可缩减到原来的1/10。

污泥的最终处置主要是根据一定的环境要求和经济条件,最终部分或全部加以利用以及排入大海或土壤,返回到自然环境中。污泥利用和处理前一般要进行浓缩,根据不同的处置方法,通常还要进行稳定、调理、脱水甚至消毒等过程。

污泥稳定的基本方法是厌氧消化,通过这个过程污泥中大部分可降解的有机物被分解,固体总量减少,杀灭病菌。厌氧消化可以产生沼气,为污水处理厂补充能源。

污泥可以用作农业肥料,这可以充分利用污泥中的营养成分,但应进行灭菌处理。污泥也可以用于工业作建筑材料。污泥不能利用时,其最终处置方法有填埋、焚烧、投海等。在考虑利用处置方法时,一定要注意防止环境污染及减少处理费用。根据我国现状,应充分考虑农业选用,有可能条件下进行工业利用。

5 设备订货与初步设计

城市污水处理厂其设备投资约占投资的25%~45%,由专用设备、通用设备、自控设备投资及安装工程费组成。污水处理设备的质量是污水处理厂能否正常运行的关键。据有关报告指出:“近20年来,国家仅对石油、化工、冶金、造纸、机械、染料等几个待业废水处理设施的投资就超过了20亿元人民币,建立处理装置5000多套。根据调查结果表明处理设施的正常运行率不到30%。”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设备本身的质量问题是重要原因之一。另外,市政工程往往一旦立项,急于建成,设备尚未落实,土建就先开工,以应付上级要求,这样情况为数不少。实际程序是,主要设备应在初步设计批准后进行订货,以要求施工图设计按所订设备进行设计,避免施工图设计完成后所订购的主要设备与设计不符,造成土建设计(尤其是预留、预埋设计)、设备安装设计乃至电气与自控设计的大量返工。此类变更设计极易影响设计质量,在资金到位的情况下应该可以避免。一般世界银行贷款项目就没有此类问题,因为世界银行项目都实行初步设计招标,施工图设计由中标的施工单位委托设计院进行(一般由设计、施工单位组成联合体投标),其主要设备的性能规格、质量保证和价格都在投标书中列出,所以施工图设计时主要设备已经落实,设计质量较易得到保证。

目前不少工程,都是主要设备尚未落实,建设单位就要求设计单位进行施工图设计。这种情况下,建设单位应与设计单位及时沟通,尽可能避免设计返工,以保证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杨宝林.20世纪城市污水处理厂回顾、中国水污染防治技术装备论文集.第六期.

水泥厂环保工作计划篇2

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以下简称“减排”)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促进我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措施,是加强环境保护、维护人民群众环境权益的具体体现。按照省政府与我市签订的“*”主要污染物总量削减目标责任书要求,到2010年度,在经济持续增长的基础上,全市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要分别控制在3万吨和3.5万吨以内。当前,我市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虽有所控制,减排工作机制逐步建立,减排项目有序推进。但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两项污染物排放指标总体仍呈上升趋势,实现全市“*”期间减排的总体目标和年度目标任务仍相当艰巨。为进一步推进我市总量减排工作,根据省政府《印发广东省“*”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工作方案的通知》(粤府〔*〕99号)和市政府《印发肇庆市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肇府〔*〕86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意见,请认真贯彻执行。

一、确保减排项目落实到位

(一)削减化学需氧量。

1、生活污水处理厂建设项目。加快推进城镇污水处理厂设施建设是实现污染减排的关键。我市要在*年到2010年完成化学需氧量15551吨的削减任务,必须新增污水处理能力23万吨/日以上。根据广东省“*”总量目标方案,为确保完成减排目标,要求未开工建设的县级污水处理厂*年底前必须动工;其中,肇庆高新区污水处理厂首期工程(日处理污水4万吨)、四会市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日处理污水5万吨)项目必须在2009年6月前建成,市第三污水处理厂和鼎湖区、广宁县、德庆县、封开县、怀集县污水处理厂等(共日处理污水14.5万吨),必须在2009年底建成,高要金利的污水处理厂也必须在2010年底建成(具体名单见附件1)。同时,必须要大力推动污水管网建设,使管网建设与厂区建设同步,提高污水处理厂的使用效率,并加强对污水处理厂的监管,确保其正常运转、达标排放。

2、河涌整治工程项目。实施河涌整治是我市工程减排的一个特点。*年重点对鼎湖广利涌二期、四会独水河流域、高要宋隆河流域进行整治。

3、工业开发区污染集中整治。未建设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的工业开发区必须根据规划和环境影响评价要求,在2009年底前建成。其中,四会龙甫工业园污水处理厂、高要金利、金淘工业园的废水集中治理工程必须在2009年4月底完成。

4、重点工业企业废水处理。(1)已建减排项目要确保稳定运行。肇庆佳荣针织有限公司、肇庆顺兴发漂染有限公司、怀集岭南钢铁有限公司等3家*年度减排企业,以及广宁鼎丰纸业有限公司、鼎湖永盛纺织印染有限公司等国控重点污染源必须强化日常管理,确保按照设计要求、技术标准稳定运行、达标排放。(2)未建减排项目要按时建成投运。怀集县蔗糖发展总公司、四会敦煌纺织染整公司、华泰纺织染整公司、东岳染织有限公司的废水治理等项目,必须在*年6月底完成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改造。肇庆星湖科技制药有限公司、肇庆中信漂染有限公司和肇庆锦田纺织漂染有限公司等化学需氧量年排放量超过50吨,具备进一步减排能力的工业企业,都必须在*年底前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加大废水综合治理力度,进一步提高废水循环利用率(具体项目见附件2)。

已建成的城市污水处理厂、工业开发区污水集中处理设施、重点工业企业污水处理站必须确保设施正常运行,建立污水设施运行台帐,测定进出口水量和COD浓度数据,记录设施运行用电量、药剂用量和污泥产生量以及污水回用工程运行等情况,不得无故停运。对处理设施不正常运行或者擅自拆除、闲置的,依法予以高额处罚。对未按规定完成减排任务的排污单位,停止审批其新建、扩建项目环评文件。对未按要求建成污染集中治理设施的工业开发区,停止审批其区内新建、扩建污染型建设项目环评文件,区内排污单位超标排放的,责令停产整治。

5、加强污水处理厂运行评估。按照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的有关规定,加强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严格执行排放标准,明确水质考核项目、在线监控、水质检测频次、合格评价等具体要求,对已运行的污水处理厂进行测评,并将测评结果向社会公布。对未按规定运行的,予以通报批评、限期整改;对超标排放的,严格依法从重处罚、加倍征收超标排污费,酌情降低信用等级。对营运情况好的企业给予奖励,并作为样板企业,优先支持其在污水处理产业化中扩大市场。

6、实施区域限批。对不按计划完成污水处理厂建设或者管网配套年度建设任务的县(市、区),市发改局、国土资源局、环保局暂停当地城建项目立项、用地、环评文件审批,不予安排城建类政府性补助资金。

(二)削减二氧化硫。

1、以控制水泥行业二氧化硫排放为重点,削减二氧化硫排放。

控制水泥行业二氧化硫排放是实现我市二氧化硫总量减排的关键。一是积极推进水泥产业布局与结构优化调整合理布局新建水泥厂,鼓励发展日产4000吨以上的新型干法水泥项目。二是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做好淘汰落后水泥生产能力有关工作的通知》和国家发改委令第40号、50号文的有关规定,在2009年底前要关停高要市蚬岗水泥厂等一批落后水泥企业,其中:高要市高禄水泥公司金渡分厂、高要蚬岗水泥厂、高要市金利水泥厂、封开县龙昌江口水泥制造有限公司、封开县江口水泥二厂,封开县龙昌千层峰水泥制造有限公司等六间落后产能水泥企业必须在*年底前关停,鼎湖恒建水泥有限公司等8间落后产能水泥企业必须在2009年底前关停(具体名单见附件3)。各地和各有关部门要认真配合抓好相关工作,确保关停措施的落实。根据省的“减排工作方案”,对不按期淘汰的企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依法予以关停,有关部门依法吊销生产许可证和排污许可证并予以公布,电力供应企业依法停止供电。对没有完成淘汰落后产能任务的地区,实行“区域限批”,严格控制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益的行业盲目发展。

2、调整产业结构,关停一批小型火力发电机组和污染严重的小钢铁企业。

根据省政府《印发广东省小火电机组关停实施方案的通知》(粤府办〔*〕28号)的要求,我市必须在2009年底前关闭西江发电厂、高要金利电厂、四会电厂等3家发电厂。我市已于*年关闭了西江发电厂和四会电厂,计划*年内,关闭高要金利发电厂;根据省府办公厅《印发广东省关停和淘汰落后钢铁生产能力实施方案的通知》(粤府办〔*〕84号)的要求,关闭怀集中洲水鸿铸钢厂等10家小钢铁厂(具体名单见附件4)。

3、加快推进重点工业企业脱硫项目

肇庆星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属下的生物基地和生物制药厂的锅炉脱硫项目必须在*年6月底前完成,并要求安装在线监控装置。

二、全面实施在线监控

(一)对已安装在线监控但未联网的企业要限期联网。广东鼎丰纸业有限公司、广东肇庆星湖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物工程基地、肇庆市污水净化处理厂等3个已安装在线监控设备并与市环保局联网的工业企业,要加强运行维护,确保正常稳定连通。

(二)对未安装的在线监控的企业要限期安装并联网。凡列为全市国控重点污染企业没有安装自动监控设备的,*年6月年底前必须自行安装,并与省、市环境监控中心联网(具体名单见附件5)。

凡被列入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控计划的排污单位,必须按照规定的时限安装在线监控设备并配合做好联网工作。在线监控设备需要维修、停用、拆除或者更换的,应事先报环保部门同意。对不按要求安装和联网或者擅自拆除、闲置在线监控设备的企业,予以通报,责令改正,并依法进行行政处罚。

三、明确工作分工,落实减排责任

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减排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真实施市下达的减排任务。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肇庆高新区管委会要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对本行政区域减排工作负总责,在*年5月底前制定本辖区的具体实施办法,建立减排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健全工作责任制,加大减排资金投入,落实本行政区域减排项目,确保按期实现减排目标。各部门要加强协调联动,齐抓共管,形成合力,扎实推进污染减排工作。

(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及肇庆高新区管委会:对辖区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任务负责,要制定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年度方案和实施计划,加大环保投入,加快污染治理设施建设,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依法关停不按期淘汰的企业和污染严重企业,加强污染监管,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推进工程减排、产业结构调整减排、监管减排,确保落实责任,做到目标到位、任务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投入到位,确保市下达的年度工程项目建设任务和年度总量减排任务的完成。

(二)市环保局:牵头做好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工作。具体负责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分配工作;负责把好环保准入关,从源头控制污染物的排放;把总量指标作为环评审批的前置条件,未取得总量控制指标的项目,一律不予批准建设。对超过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生态破坏严重或者区域环境质量未达到环境功能质量要求的,实行区域或行业限批;制定和实施减排考核办法;加强对污染源的监督管理工作,推行排污许可证制度,建立重点污染源信息动态管理系统和动态数据库,实现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控,定期公布全市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减排情况以及环境质量状况;组织对高耗能、高污染行业节能减排工作专项检查;组织对超标排放污染物的单位征收超标排污费,并实施限期整改;未达到总量控制目标要求的项目,一律不得投入生产;对建设项目未经验收擅自营运、久拖不验、超期试生产等违法违规行为,要严格依法予以处罚;对逾期未完成整改任务的,责令其停产整治;整治仍不能实现达标排放的,提请市政府依法关闭。

(三)市发改局:抓紧建立新开工项目管理的部门联动机制和项目审批问责制;实行新开工项目报告和公开制度,建立高耗能、高污染行业新上项目与地方节能减排指标完成进度挂钩、与淘汰落后产能相结合的机制;认真执行国家、省制定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研究制订淘汰落后产能分地区、分年度的具体工作方案,并认真组织实施,每年向社会公告淘汰钢铁行业落后产能的企业名单和各地执行情况;将污染减排重点工程列入重点建设项目计划,做好重大产业能源发展规划,并牵头实施小火电的关闭工作。

(四)市经贸局:落实新开工项目管理的部门联动机制和项目审批问责制;负责推进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落实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清洁生产工作的意见。加大小火电、钢铁、水泥等行业落后产能的淘汰力度;研究确定关停小水泥、小钢铁企业的名单及时间表,牵头推进小水泥、小钢铁关闭工作,每年向社会公告水泥行业淘汰落后产能的企业名单和各地执行情况,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引导环境保护产业化、市场化。

(五)市科技局:负责实施“节能降耗减排专项科技行动”。加强环境治理关键技术研发和推广,在省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省科技支撑计划和省高新技术发展计划等科技专项计划中,安排一批总量减排重大技术项目,加快环保科技创新及成果转化的步伐,积极推进和实施环保科技示范工程。

(六)市财政局:加大财政对污染减排的支持力度。提高财政对排污费的统筹能力,加强排污费的使用管理,加大对重点污染源治理及其监测监控的资金投入。

(七)市国土资源局:在组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时,要重视工业布局的合理性与环境保护问题,保证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和重大环境保护工程的用地,做到国土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相协调。

(八)市建设局:负责推进城镇污水厂和生活垃圾处理工程建设,建立健全城市污水处理厂运行评估制度,指导城乡建设布局和基础设施建设,减少环境污染;进一步加强城镇污水处理的监督管理。加快推进市、县和中心镇污水和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

(九)市水利局:按照国家资源与环境保护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负责水资源调配,协助保护饮用水源地水质,组织安排好河道清淤工程,利用水利工程调度增加水环境容量,进一步抓好流域和水利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及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作。加强取水、节水管理工作。

(十)市农业局:指导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制定农业环境保护和建设规划,开展畜禽养殖废物资源化、无害化处理,合理利用沼气;发展生态农业和无公害农产品,指导合理施用化肥、农药、控制农业面源污染。

(十一)市统计局:负责提供GDP、人口、能源等科学统计数据给市环保局,为污染减排的新增量预测提供合理科学的数据。

(十二)市物价局:牵头负责脱硫电价政策的落实,并对执行情况进行检查;负责生活污水处理费开征与征收督促工作,协同市市政管理局、市环保局等部门监督落实污水处理厂运营处理效果同运营费用挂钩的办法。

(十三)市市政管理局:负责推进肇庆市城区生活垃圾和污水收集管网等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并进一步加强生活垃圾无害化填埋场和污水收集的监督管理。

(十四)市国资委、市自来水公司:负责市第三污水处理厂建设工作。

(十五)市质监局:加强对小燃煤燃油锅炉的监管,新安装锅炉项目必须履行环评手续的,污染物排放必须符合环保标准。

(十六)市工商局:落实新开工项目管理的部门联动机制和项目审批问责制,配合环保部门全力推动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环保“三同时”制度和排污许可证制度的执行,对没有履行环境影响评价审批和环保“三同时”验收手续或没有取得排污许可证的企业,严格依照有关规定,撤销其注册登记或吊销营业执照。同时负责核准自然停产、关闭企业的情况,收集污染企业注销工商执照等信息,并及时将有关情况报送市总量办。

(十七)市金融办、人民银行肇庆市中心支行和肇庆银监分局:协调银行业金融机构落实项目管理有关部门联动机制,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未经批准,不得给予贷款;加大对节能减排项目、循环经济项目的融资支持力度,鼓励支持利用产业投资基金、资产证券化等新型融资方式,筹措大型节能减排工程建设资金;建立健全金融监督管理部门与环保等部门的信息共享机制,按照“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从企业环境违法信息起步,逐步将企业环保审批、环保认证、清洁生产审核、环保先进奖励等信息纳入征信管理系统,引导金融机构在为企业或项目提供授信等其他金融服务时,把审查企业信用报告中的环保信息、企业环保守法情况作为提供金融服务的重要依据,限制污染严重企业贷款。

(十八)广东电网公司肇庆供电局:负责推进电网建设和电力节能环保调度工作;加快电网建设,解决电力供应瓶颈问题,为全面关停小火电机组提供基础。

其他各有关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责,切实做好总量减排的各项工作。

四、建立考核制度,强化监督管理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及高新区管委会要建立健全主要污染物减排工作责任制和问责制,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形成强有力的工作格局,确保实现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目标。

(一)建立减排报告制度。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及高新区管委会要建立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的统计、监测、考核体系,健全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台账,及时调度和动态管理本辖区内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数据、主要削减工程措施进展情况以及环境质量变化情况,制定减排工作方案和年度削减计划,于当年1月底前报市政府,并抄送市总量办(在市环保局)备案;对辖区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工作进展情况进行逐月自查,每季5日前将上季相关减排工作进展情况报告、重点减排工程的季报表、监督性监察报告和监测报告报送市总量办。

(二)加强减排日常监督管理。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监督管理包括日常督查和定期核查。日常督查采用明查与暗访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由环保部门组织实施,督查中发现治理减排设施不正常运行一次,监察系数取0.8,不正常运行两次,监察系数取0.5,超过两次不正常运行,监察系数取0。定期核查分为半年核查和年度考核,由市政府组织,市环保局、监察局牵头会同市发改委、经贸委、建设局、国土资源局、财政局、统计局、物价局、电业局、工商局等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具体实施,采用资料审核和现场随机抽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日常核查、督查结果不定期在全市通报,对进展迟缓的地方政府提出预警,年度考核结果经省审核确认后,向社会公布。

水泥厂环保工作计划篇3

【关键词】城镇污水处理厂;项目竣工;验收监测

1.验收监测工况要求

为保证验收监测数据的有效性,现场验收监测期间,生产负荷须达到设计生产能力的75%以上。应确认污水处理设施的处理量与设计量是否吻合,设施应正常运行,废水处理量达到工况要求。若试生产期内,生产负荷无法在短期内调整到75%以上,应分阶段开展验收监测工作。

2.各类污染因子监测要求

2.1 废水监测

2.1.1 监测因子的选择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中列出了19 项水污染物基本控制项目和43项选择控制项目,其中19 项基本控制项目包括12项常规污染物和7 项一类污染物。对末端排放口而言,19 项基本控制项目均应进行测定;若有需要,还需根据进厂污水性质、出厂水用途、排放去向以及地方环保行政主管部门的要求,从43 项选择控制项目中选测部分项目。

2.1.2 监测频次的确定

对污水处理工艺末端排放口,GB 18918-2002中规定取样频率为至少2 h 一次,取24 h 混合样,以日均值计。在实际工作中发现,对pH、水温、BOD5这几项污染项目取混合样测定不尽合理。因此,在验收监测中,对污水处理工艺进口和末端排放口,一般每天取样4 次,采样2 d。而对各分级处理设施排口可适当减少频次,但应满足采样2 d 的要求。

2.2 废气监测

大气污染主要为未封闭的污水管道、进水泵房、隔栅、沉砂池、厌氧或好氧设备、污泥池和污泥脱水等散发的恶臭物质,主要污染项目有氨、硫化氢、臭气浓度和甲烷。废气为无组织排放,布点时一般在下风向设3~4个监测点位。氨、硫化氢和臭气浓度的监测点设于厂界或防护带边缘,甲烷的监测点设于厂区内,各采样点均应设于浓度最高点处。建议最好在厂界上风向设1 个参照点,该点的设置对建设项目上风向空气被污染的程度有较好的说明,便于更好地进行数据分析,找到无组织排放超标的原因。实际监测中,监测点位应随风向的变化而随时变化。一般每天采样4次,每2 h采样一次,采样2 d[3]。

2.3 固体废物监测

由沉淀池排出的污泥,须经过好氧或厌氧的稳定化处理。污泥监测时应测定有机物降解率,以判断是否满足稳定化的要求,此外还要测定含水率、粪大肠菌群等项目。污泥的处置方式,采用较为广泛的是农用和卫生填埋。污泥作农用处理时,应测定总镉、总汞、总铅、总铬、总镍、总锌、总铜等金属元素和砷、硼等非金属元素以及石油类,苯并芘,AOX,PCB,PCDD,PCDF 等有机物,污染物含量应满足GB18918-2002 中表6 的要求。采样时采用多点采样法,样品应有代表性,样品质量不小于1 kg,采样次数不应少于6次]。污泥进行填埋时,应达到安全填埋的相关环境保护要求。

2.4 噪声监测

噪声源主要为鼓风机、污水泵、污泥泵和污泥脱水机。验收监测时,根据《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348-2008)中相关要求进行布点,一般只对厂界噪声进行监测,主要考核该建设项目噪声对周围环境敏感点的影响。当厂界周围有居民区或学校等敏感目标时,厂界应加密布点;若产生超标现象,还应对声源进行监测,以分析噪声来源,分析其影响范围。厂界噪声的测试一般不少于2 d,昼夜各2次。

2.5 环境质量监测

若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批复意见内有对环境质量的要求,还应进行污水厂周围环境质量监测。布点原则以及监测项目与环境影响评价的现状监测一致。验收监测实际工作中,水环境质量测试一般为2 d,每天2 次;空气质量测试一般为3 d,采样频次按环评要求;环境噪声测试一般不少于2 d。

3.环境管理和批复落实情况检查

3.1 建设项目执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的情况

主要检查建设项目是否进行了环境影响评价并经环保主管部门批复,初步设计是否落实了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及其批复意见的要求,污染防治设施是否按照要求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施工并投产使用,项目试生产是否按规定申报并经批准。

3.2 环境管理机构、监测能力、运行记录和环保规章制度的检查

主要检查建设单位是否建立了环保管理网络和环保规章制度,是否有专职环境管理人员负责项目的正常运行管理,环境保护设施建成及运行记录是否齐全。对排放的污染物,建设单位自身是否有能力进行日常环境保护监测,日常监测计划、监测机构、人员、资质和监测仪器设备的配置情况,若无监测能力,该单位应制定委托有资质环境监测机构监测的计划。所有与环境保护工作相关的资料,应由建设单位环保专职人员收集归档。

3.3 排污口规范化建设要求

主要检查污水处理工艺末端排放口是否安装了污水水量自动计量装置、自动比例采样装置,pH、水温、COD 等主要水质指标是否安装了在线监测装置,流量计和在线监测仪是否有计量部门的质量认证证书和环保部门的推荐证书,自动监控设备是否与环保部门监控中心联网。固废暂存场所是否按规范要求采取了防雨淋、防渗漏等措施,各排污口是否设置了环保图形标志牌,排污口的数量、位置是否按照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批复意见的要求设置。

3.4 事故风险的环保应急计划

此类项目的环境风险因素反映在污水处理厂非正常运行状况可能发生的原污水排放、污泥膨胀及恶臭物质排放引起的环境问题。污水处理厂一旦发生事故,对周围环境及工作人员人身安全、健康均可能造成影响。应调查试生产期间是否发生过污染事故,并检查建设单位是否制定了事故风险的环保应急方案及备有相应的应急设备、装置,是否按照既定的应急方案定期演练并做好记录。

3.5 固废处理处置和综合利用情况

主要检查污泥等固体废物堆放场所是否按规范建设和管理;并通过现场跟踪和检查相关台账,检查其处置和综合利用是否按照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及批复要求以及国家有关法律和规定进行。

3.6 环境敏感目标的保护办法或处理办法的落实情况

主要检查卫生防护距离内原有居民住宅、学校、医院等环境敏感目标是否按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及批复要求拆迁或搬迁,或是否存在新建的环境敏感目标。

3.7总量控制要求

此类项目一般对废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有控制要求。根据验收监测期间废水排放量核算出全年废水排放量,结合验收监测结果(即污染物平均排放浓度)进行计算,得到实测污染物排放量,与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批复意见中给出的污染物总量控制目标进行对照,检查污染物总量达标情况。

4.结语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工作比较复杂,对验收监测单位能力的要求也比较高。在实际工作中,验收监测单位应针对出现的问题,与项目建设单位以及环保管理部门多沟通,争取及时有效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 2002)[S].2002.

水泥厂环保工作计划篇4

随着城市污水处理治理力度的日渐深入, 排放标准对污水处理厂设计和运行的影响越来越重要,排放标准的科学性及可实施性愈来愈成为影响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污水处理排放标准不仅仅包括标准的具体数值, 污水处理厂规模大小、取样方法以及评价方法对污水处理排放标准也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目前,我国排水领域在污水处理工程设计方面已渐趋规范化,各设计阶段的深度及工程设计内容基本满足国家有关规定,设计参数的选择也基本符合国家和各部门的相关标准和规范,但仍然有一些问题需予以重视并值得探讨。

2.城市污水排放工程规划原则

(1)应妥善、科学地进行城市污水收集、排放流域的划分。城市排水工程设施规划要结合城市总体规划,从全局出发,统筹安排,使城市排水工程成为城市有机整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2)全面规划,合理布局,应有利于水环境的保护和水质的改善。应该把城市集中饮用水源地的保护放在首要位置。改善河道水质状况,维持河道的景观观瞻,在规划时应考虑“上下游结合”的原则。

(3)对于缺水城市,应考虑污水及污泥的资源化,考虑处理水的再利用。如补给河道和湖泊,供公园浇花灌草,利用再生的城市污水灌溉农田,或做工厂冷却水或工艺用水等。下水污泥作堆肥或制有机肥,供农作物及花卉、庭院之用。

(4)建立合理、完善的城市排水系统,有计划地兴建城市污水处理厂。要及时、快速、安全地收集和排放暴雨径流量与大量积雪,有效地收集、输送、处理、排放污水,确保城市正常的生产和生活秩序。

(5)充分考虑现状,尽量利用和发挥原有排水设施的作用,使新规划排水系统与原有排水系统合理的有机结合。

(6)与城市道路规划、地下设施规划、竖向规划、环境保护规划、防灾规划等专业规划密切配合,相互协调,处理好与其它地下管线的矛盾,有利于管线综合利用。

3.污水管网设计

城市污水管网担负着城市污水的收集和输送,是连接污水产生源和污水处理厂的重要的、不可缺少的环节,拟研讨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1)污水管网规划年限

一般污水主干管或次干管都沿城市主干道或支干道敷设,而且由于大多为重力流,较其它市政管线埋设深度深,因此改建和扩建较为困难。一般应按远期污水量设计,在一些大城市和经济发达城市可按远景污水量设计。此外,根据管线重要性不同,设计年限亦有差异,一般城市主干管设计年限长,一次建成后相当长时间不再扩建,次干管、支管和接户管等设计年限可依次降低。笔者认为污水管网在城市主要道路下铺设时,至少按20年考虑,大城市和经济发达城市宜采用年限更长,而不可与污水处理厂远期建设年限(一般为10年)相同,具体规划年限应与当地规划部门及相关部门研究后确定。

(2)排水体制

一般说,凡在新建市、区或扩建新区建设污水处理工程时,宜采用分流制;在已建成合流制排水系统的旧城区、小城镇等,宜将原合流制直泄式排水系统改造成截流式合流系统;在雨量稀少地区,如我国西北的部分地区或者边远小城镇,由于污水处理规模小,街道狭窄,两侧建筑密集,施工复杂,无条件修建分流制排水系统,也可考虑采用合流制排水系统。

值得注意的是,当截流倍数较大时,旱季和雨季污水量相差较大,污水处理厂的进水水量及水质都随之发生相应波动,造成冲击负荷,因此在污水处理厂工艺流程设计和设计参数选择时应对该水量、水质变化进行必要的分析和校核,保证处理厂出水稳定达标。

4.生物除磷脱氮

随着水体对富营养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氮、磷指标的严格控制,生物除磷脱氮工艺已广泛应用于污水处理设计中。鉴于生物除磷和脱氮存在一定矛盾,比如脱氮过程中所需的硝化菌世代期长,污泥龄长;而除磷则通过剩余污泥的排除而实现磷的去除,污泥龄短。因此,设计时,如选用短泥龄,则硝化过程不完全,脱氮效果低下;反之,若选用长泥龄,也会导致糖质积累,使非聚磷微生物增长而降低了除磷效果。当前设计中在选择泥龄时多采用兼顾的方法,但除磷脱氮均不能达到最佳效果。当然,随着生物除磷脱氮技术的发展,除原有传统A2/O,A/O工艺外,又陆续开发了UCT倒置A2/O,OCO等实用工程新技术,使除磷脱氮效果有很大提高,最近又有新的研究成果-反硝化除磷,使反硝化脱氮与生物除磷有机的结合,是很好的可持续处理技术。但以工程设计而言,尚有以下几点看法仅供讨论:

(1)防止富营养化的主要因素是氮和磷,但是在这二者之间。磷的去除更为重要,这是因为自然界藻类中蓝藻的部分种类有着固氮能力,不仅能将水中的NH4__ N,NO3_N固定其中,而且可吸收空气中氮气,作为自身营养源;也就是说,即使处理水中降低了NO3 _N浓度,蓝藻仍可从大气中获得氮源;而磷则不同,一旦将其去除是不可逆反的。为此,为破坏藻类繁殖时所需营养盐的平衡,在除磷脱氮二者之间选择除磷作为重点是合理的。

(2)水中存在的总磷(TP),除正磷酸盐(PO4-P)以外,还有粒状磷和溶解性有机磷,其中粒状磷主要存在于微生物和SS中。当A/O除磷系统处理后出水SS较高时,由于粒状磷随水排出,往往不能达到预期的除磷效果。根据日本高度处理设施手册(草案),若要达到出水TP<1mg/l,二沉池出水SS浓度则需<10mg/l。因此,在A/O生物除磷工艺设计时,应根据最终出水SS浓度的要求,选用相适应的合理的设计参数,以保证除磷的效果。

(3)目前采用生物除磷工艺的多数设计中,均能充分考虑相关因素对除磷的影响,如进水BOD5/TP值,绝氧状态(既无O2也无NOX-N)污泥龄等,但有的设计往往忽略污泥处理系统磷的再释放现象,比如,仍采用重力浓缩池,上清液重又回入污水系统中,造成再释放的磷返回原系统而未得到去除。一般说,大型污水处理厂设有初沉池时,初沉池污泥可采用重力浓缩,剩余污泥则采用机械浓缩,中小规模污水处理厂,可一并采用机械浓缩;当大型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采用厌氧消化时,可将消化池上清液集中单独处理,该处理方法一般多采用化学法(如铁盐,铝盐,石灰法)。

5.结论

市政工程建设应该从具体情况出发,对于工业和生活污水进行适当地处理,本文只是从其中几个方面进行简单探讨,当然还有很多其他重要方面,需要在工作中继续学习和探讨。

水泥厂环保工作计划篇5

一、总体要求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和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提升城镇生活污水收集处理能力,加大生活污水收集管网配套建设和改造力度,促进污水资源化利用,推进污泥无害化资源化处理处置,加快补齐设施短板,完善生活污水收集处理设施体系,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二、实施目标

到2023年,县级及以上城市设施能力基本满足生活污水处理需求。生活污水收集效能明显提升,城市市政雨污管网混错接改造更新取得显著成效。城市污泥无害化处置率和资源化利用率进一步提高。缺水地区和水环境敏感区域污水资源化利用水平明显提升。

三、主要任务

(一)强化城镇污水处理厂弱项。按照因地制宜、查漏补缺、有序建设、适度超前的原则,统筹考虑城镇(含易地扶贫搬迁后)人口容量和分布,坚持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科学确定城镇污水处理厂的布局、规模。目前没有污水处理厂的县城要尽快建成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现有污水处理能力不能满足需求的城市和县城要加快补齐处理能力缺口,大中型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规模可适度超前。京津冀地区、粤港澳大湾区和长江干流沿线城市和县城,黄河干流沿线城市实现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全覆盖。长三角地区和粤港澳大湾区城市、京津冀地区和长江干流沿线地级及以上城市、黄河流域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全部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缺水地区、水环境敏感区域,要结合水资源禀赋、水环境保护目标和技术经济条件,开展污水处理厂提升改造,积极推动污水资源化利用,推广再生水用于市政杂用、工业用水和生态补水等。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在完成片区管网排查修复改造的前提下,因地制宜推进合流制溢流污水快速净化设施建设。积极推进建制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

(二)补齐城镇污水收集管网短板。将城镇污水收集管网建设作为补短板的重中之重。新建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必须合理规划建设服务片区污水收集管网,确保污水收集能力。中央预算内资金不再支持收集管网不配套的污水处理厂新改扩建项目。城市和县城要

加快城中村、老旧城区、城乡结合部和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的生活污水收集管网建设,加快消除收集管网空白区。结合老旧小区和市政道路改造,推动支线管网和出户管的连接建设,补上“毛细血管”,实施混错接、漏接、老旧破损管网更新修复,提升污水收集效能。

现有进水生化需氧量浓度低于100mg/L的城市污水处理厂,要围绕服务片区管网开展“一厂一策”系统化整治。除干旱地区外,所有新建管网应雨污分流。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城市,因地制宜采取溢流口改造、截流井改造、破损修补、管材更换、增设调蓄设施、雨污分流改造等工程措施,对现有雨污合流管网开展改造,降低合流制管网溢流污染。积极推进建制镇污水收集管网建设。提升管网建设质量,加快淘汰砖砌井,推行混凝土现浇或成品检查井,优先采用球墨铸铁管、承插橡胶圈接口钢筋混凝土管等管材。

(三)加快推进污泥无害化处置和资源化利用。在污泥浓缩、调理和脱水等减量化处理基础上,根据污泥产生量和泥质,结合本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选择适宜的处置技术路线。污泥处理处置设施要纳入本地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规划,县级及以上城市要全面推进设施能力建设,县城和建制镇可统筹考虑集中处置。限制未经脱水处理达标的污泥在垃圾填埋场填埋,东部地区地级及以上城市、中西部地区大中型城市加快压减污泥填埋规模。在土地资源紧缺的大

中型城市鼓励采用“生物质利用+焚烧”处置模式。将垃圾焚烧发电厂、燃煤电厂、水泥窑等协同处置方式作为污泥处置的补充。推广将生活污泥焚烧灰渣作为建材原料加以利用。鼓励采用厌氧消化、好氧发酵等方式处理污泥,经无害化处理满足相关标准后,用于土地改良、荒地造林、苗木抚育、园林绿化和农业利用。

(四)推动信息系统建设。开展生活污水收集管网摸底排查,地级及以上城市依法有序建立管网地理信息系统并定期更新。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省会城市率先构建城市污水收集处理设施智能化管理平台,利用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手段,逐步实现远程监控、信息采集、系统智能调度、事故智慧预警等功能,为设施运行维护管理、污染防治提供辅助决策。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协调。按照中央部署、省级统筹、市县负责的要求,推进方案落地实施。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做好督促指导,完善政策措施,对设施补短板项目给予积极支持。各省(区、市)统筹推进辖区内设施规划和建设工作,制定工作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市县是第一责任人,要切实担负主体责任,加快项目谋划和储备,制定滚动项目清单和年度计划,明确建设时序,扎实推进项目建设实施。

(二)完善收费政策。各地应按照补偿污水处理和运行成本的原则,合理制定污水处理费标准,并根据当地水污染防治目标要求,考虑污水排放标准提升和污泥无害化处置等成本合理增加因素动态调整。加大污水处理费征收力度,尽快实现应收尽收。各地在污水处理费标准调整到位前,应按规定给予补贴。污水处理收费应专项用于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运行和污泥处置。各地征收的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等,应向污水管网和运行维护倾斜。推广按照污水处理厂进水污染物浓度、污染物削减量等支付运营服务费。鼓励通过政府购买服务,以招标等市场化方式确定污水处理服务费水平。

(三)加大支持力度。要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资金跟着项目走”。各地要将污水处理设施用地列入城市黄线保护范围,在城市建设规划中加以落实。各地要设计多元化的财政性资金投入保障机制,在中期财政规划、年度计划中安排建设资金,加大地方政府专项债、抗疫特别国债支持力度,确保项目资金来源可靠、规模充足,严防“半拉子工程”。各市县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严防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中央预算内资金继续对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给予适当支持。

(四)拓宽投入渠道。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规范有序推广PPP模式,引导社会资本积极参与建设运营。推广区域内不同盈利水平的项目打包建设、运营,鼓励中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发挥专业化、规模化建设和运营的优势。鼓励金融机构在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的前提下给予中长期信贷支持。支持通过发行企业债券、公司债券和资产支持证券募集资金,用于项目建设。积极推进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试点,探索项目收益权、特许经营权等质押融资担保。

水泥厂环保工作计划篇6

我首先代表*市环保局,对市委宣传部组织的新闻媒体“重点建设项目巡礼”采访活动表示大力支持和热烈欢迎!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市以建设最适宜创业发展和生活居住的现代化大都市为目标,努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全面推进了各项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使全市可持续发展的水平和能力得到明显提高,在经济保持快速、健康发展,社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的同时,环境质量得到显著的改善,先后荣获“国际花园城市”称号和“迎九运城市基础设施和环境综合整治特别奖”、“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联合国改善人居环境最佳范例(迪拜)奖”等奖项。

在今年“抗非”期间市委市政府开展的“为人民健康而战”两大战役——爱国卫生运动和环境保护行动月活动中,环保部门从切断非典传播途径和介质的角度,及时开展了强化医疗废水医疗废物监管、严格控制空气污染的一系列环保工作,取得了明显的实效,全市没有产生一例因医疗废水、医疗废物传播而引起的非典病人,全市空气环境质量得到了较为明显的改善,为促进非典之后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条件。

根据市委宣传部的统一安排,下面我分两个部分来介绍全市环境保护工作的总体情况:第一部分是近年来开展的主要环保工作及取得的进展,第二部分是目前存在的问题、今后的工作思路、采取的措施及预期目标。

一、近年来开展的主要工作及进展

(一)市政府以水污染治理作为环境保护的重中之重,狠抓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水源保护,**河段水质比前三年有所改善

一是加大投资力度,加快工程进度,全面推进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据不完全统计,*年以来,我市共投入750多亿元资金进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按国家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简称“城考”)统计标准计算,环保投资占GDP的比例超过2%。这不仅使城市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市容市貌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而且有力地提高了防污治污的能力,推动了环境质量的改善。

我市目前的城市生活污水处理能力已达到每日58万吨。今年,市政府加大了市区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力度,投资29亿元建设四大污水处理系统,预计到明年初,四大污水处理工程完成后,处理能力将达到142万吨/日,老八区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将达到70%以上,*年老八区处理能力达到100%。与此同时,各有关区、县级市正在开展1万人以上的镇建设(或分片建设)污水处理厂的工作。

二是大力整治市区河涌。抓紧实施了猎德、沥窖、大坦沙、西朗等四大污水处理系统集污范围内河涌截污工程,重点推进了沙河涌、花地河、南岗河、石井河、*涌、乌涌科学城段、田美河等河涌整治工程及沙河涌、石井河、乌涌、沙涌、龙潭涌清淤工程,为有效消灭五类水质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是开展了重点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工作。推进了全市重点污染工业企业全面达标工作,为*造纸有限公司等重点水污染企业安排了专项资金,保证污染企业达标工作的落实,强化了造纸、印染等行业污染的治理。对重点污染源实施在线监控,目前全市已有51家重点水污染源企业安装了COD(化学耗氧量)在线自动监测仪,对主要排污单位实行总量控制和排污许可证管理。

四是强化饮用水源保护。清理整顿饮用水源保护区内的违章项目和污染企业,关闭和限期治理了10家印染洗水布厂、电镀厂和造纸厂。采取坚决措施清除污染饮用水源的畜禽养殖业,在今年开展的“为人民健康而战第二战役——全市环境保护行动月”活动中,基本完成清理、关闭整顿饮用水源保护区和禁养区域内的畜禽养殖场、点工作,清拆位于二级水源保护区和居民集中区内的养猪、养牛场和养猪窝棚共885个,清拆面积21万多平方米,清理水库养鸭养鹅场和网箱养鱼场4个、面积2000亩,限期搬迁或关闭禽畜养殖场4家,剩余的极少部分养殖场将在年前清理完毕。

(二)狠抓以工业和机动车排气为重点的大气污染治理,空气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一是紧紧抓住“五个结合”,促进工业污染防治上水平。我市在强化企业环境污染治理的监管工作中,不是简单对企业关、停、罚,而是注重将企业污染防治工作与企业资产重组结合起来、与企业实施清洁生产结合起来、与企业产品结构调整结合起来、与企业技术改造结合起来、与城市功能区调整结合起来,既支持了企业经济的发展,又促进了企业污染的治理,使全市列入国家和省考核的2941家污染工业企业,全部按期达到规定的标准。与此同时,环境空气、地面水环境质量按功能分区均达到国家规定的考核标准,成为全国按期完成国务院环保“一控双达标”任务的三个省会城市之一。目前,我市工业企业烟尘、粉尘和二氧化硫排放达标率分别为81.32%、84.29%和84.91%。下面,我重点介绍一下大家关心的*水泥厂环保迁建工程的基本情况,详细的情况请参考我们提供的文字材料。

*水泥厂始建于*年,是广东省生产历史最长的水泥企业,也是国家建材局于上世纪八十年代重点进行技术改造的14个大中型水泥厂之一,为我国水泥工业的发展作出了十分重要的贡献。工厂目前年熟料生产能力为81万吨,年产普通硅酸盐水泥100万吨。

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水泥厂所在位置已处于商贸和居民日常生活的中心。虽然厂方对生产设备一再进行改造,但由于厂地所限,配套的治理设施难以达到高标准的*,直接影响周边大气环境,群众投诉不断。

鉴于上述原因,*水泥厂考虑到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和周边居民对空气环境改善的愿望,于*年6月向*市有关部门*了“*年以前实施环保搬迁的规划”。该规划得到了省、市有关领导的高度重视,有关部门就*水泥厂*的规划多次进行了专题讨论。市委市政府在充分听取各方意见的基础上,决定搬迁*水泥厂。*年12月,国家发展计划委员将审批*水泥厂环保搬迁工程项目的预可行性研究报告上报国务院,并得到了国务院的批准。

搬迁的*水泥厂选址在花都,新厂通过引进国外关键设备和先进技术,新建一条日产水泥熟料6000吨、年产高标号水泥227.4万吨的新型干法生产线及配套附属设施,建设工期为*年至*年。搬迁后的新*水泥厂拟全部采用布袋收尘器收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粉尘,设计的粉尘排放标准为10mg/m3,远远严于国家150mg/m3、广东省120mg/m3的标准,也严于德国30mg/m3的标准。为了严格*自己,*水泥厂主动*国家环保总局按严于国家标准的排放浓度进行审批,即批准排放浓度为50mg/m3,仅相当于国家法定标准的三分之一。

根据市政府的有关*,*水泥厂环保迁建工程双方股东已明确,必须在*年4月2日点火试生产,6月30日正式移交生产。新厂建成投产后,将完全关闭*水泥厂现有的两条生产线,彻底解决*水泥厂的环境污染问题,改善周边居民的居住环境。

二是不断加强了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工作,初步形成了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格局。我市机动车拥有量增长速度很快,目前已达到了160万辆左右。我市根据形势的不断发展,积极采取了防治并举的措施,除加强对在用机动车年检、抽检和路检,责令超标车辆进行维修治理、推广使用无铅汽油外,还对新车污染防治*了实施相当于欧洲Ⅰ号标准的*。2000年,市政府了《关于实施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标准的通告》,规定只有经过环保部门审核,并列入汽车污染物排放合格车型目录的轻型车,才能在*销售和上牌,从而开拓了从源头控制机动车污染的新路子。目前,机动车尾气达标率为81.04%,比*年增加近3个百分点。

三是在饮食服务业推广使用清洁能源,较好解决了因燃油引起的污染扰民问题。市政府于*年并实施了《饮食服务业使用清洁能源的通告》,较好地解决了广大市民长期投诉的饮食服务业火烟污染问题。目前,我市正在开展全市饮食服务业油烟污染调查,抓紧研究制定彻底控制饮食业污染的管理办法。

通过一系列的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我市空气环境质量得到了持续改善。*年城区空气中的降尘量为每月每平方公里5.94吨,比*年下降29%;总悬浮微粒每立方米0.161毫克,同比下降26%;二氧化硫每立方米0.058毫克,同比下降17%;一氧化碳每立方米1.80毫克,同比下降29%;二氧化氮每立方米0.068毫克,比*年下降4.23%。上述各项大气环境指标,全部优于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优和良水平的天数占全年的90.4%。

今年6月9日-7月9日,我市开展了以空气污染控制为主的“为人民健康而战”第二战役——全市环境保护行动月活动后,空气环境质量得到了较为明显的改善,二氧化硫浓度比1-5月份的平均值下降25.3%,二氧化氮下降32.9%,可吸入颗粒物下降47.1%;路检汽车合格率达到73.5%,比5月份升高7.5%,摩托车合格率达到94.0%,比5月份升高1.8%,行动月前公交车肆无忌惮排放黑烟的现象得到了较为明显的改观。

(三)噪声、固体废物控制及城市园林绿化等环保工作情况

通过加大对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及管理力度,全市生活垃圾100%实现了无害化卫生填埋处理,50%实现了分类收集,建成了全国第一座机械化垃圾分拣中心,总投资5.4亿元的兴丰垃圾填埋场一期工程也正式投入使用,并创造了垃圾渗滤液零排放的全国记录。我市还在全国率先对医疗垃圾实现集中焚烧处置和联单转移管理。今年春季,面对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我市紧紧结合保障人民健康安全的中心任务,强化了对医疗废弃物、医疗废水监管力度,取得了明显成效,全市未产生一例因医疗废水、医疗废弃物传播病毒而引起的非典病人。

通过实施城市绿化和“森林围城”工程,*年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7.1%,比*年增加5.1个百分点,自然保护区覆盖率10.01%,同比增加7.2个百分点;现有森林公园34个,是全国省会城市森林公园最多的城市之一。

目前,我市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与*年持平,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略有下降,全市噪声污染水平持续9年下降。

二、目前存在问题、采取的措施及预期目标

由于*是一个人口密度大、机动车数量多、经济发展速度快、城市化水平高、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历史欠帐严重的特大城市。因此,目前我市的水环境问题还比较突出;空气环境中的二氧化硫、扬尘和酸雨污染形势不容乐观;交通干线噪声、社会生活噪声等局部环境噪声污染问题还亟待解决;工业固体废物、各种危险废物无害化的处理能力建设还亟待加快加强。对于这些问题,*市本届政府正在制定《*市城市环境改善工程》,包括“青山绿地工程”、“蓝天碧水工程”、“畅通便捷工程”、“市容美化工程”等四项改善工程,力争用3年时间,全面改善城市环境。

今后*市环境保护工作的思路,就是要围绕全力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和国际化,精心打造经济中心、文化名城和山水之都,建设带动全省、辐射华南、影响东南亚的现代化大都市的目标,坚持在发展经济中保护环境,在保护环境中发展经济,在大力支持地方经济建设、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同时,严格防范新污染,努力解决老污染。

(一)在空气污染控制方面,要以机动车、工业和饮食业污染为重点,继续改善空气环境质量,使*天更蓝、气更爽

首先要全面提高机动车污染治理水平,在机动车数量不断增加、市民出行条件不断改善的同时,力争3年内使机动车污染得到明显控制。为此,环保部门已向市政府*了控制机动车污染3年工作计划。

(1)*年底以前,完成制定公交、出租、营运车辆环保准入管理办法,促进企业使用高性能、大马力、低排放机动车。提高公交、出租和营运车辆准入条件,*企业新购置的车辆应选用国产达到“欧洲Ⅱ”或“欧洲Ⅲ”排放标准的车型。推广使用含硫低于0.05%的低硫柴油。制定在用公交车发动机3年全部更新改造计划,对经维修、治理无法达标、已使用3~5年的车辆,要通过改装高质量发动机、加装催化净化装置及碳烟净化装置等加以整治;已使用6~8年的车辆,经维修、治理仍无法达标的车辆应强制报废,3年内全部报废达到报废期限的老、旧公交车。推进单燃料公交车燃用LPG并加装催化净化装置的规划和实施工作,单燃料LPG公交车比例达到30%。

(2)*年起,对延缓报废机动车及年度审验实行环保一票否决制度。*年9月1日起,对达不到第二阶段标准的压燃式发动机(重型柴油车),未列入《*市汽车污染物排放合格车型目录》的新车、未经环保部门审核排放合格的特殊车辆,公安车管部门不予办理核发牌证。全市车用柴油加油站全部供应相当于“欧洲Ⅱ”排放标准的低硫柴油(含硫低于0.05%)。全面解决公交车排放黑烟、刹车、报站器噪声的污染问题。

(3)*年,力争全市车用柴油加油站供应全部相当于“欧洲Ⅲ”排放标准的车用柴油(含硫低于0.035%)。根据我市燃料结构的调整规划,完成天然气公交车的实施计划。

其次要抓好65家重点企业大气污染的治理,重点解决二氧化硫和酸雨污染问题,确保*年空气质量中的二氧化硫浓度优于国家二级标准。要根据国家产业政策,依法关闭和淘汰污染重、效益差的小企业和落后工艺,进一步降低污染负荷;禁止新建单机容量13.5万千瓦及以下的燃煤燃油机组,逐步关闭单机容量5万千瓦及以常规燃煤燃油发电机组。

以65家废气排放大户脱硫工作为重点,实施《*市*年-*年控制二氧化硫工作计划》,全面推进全市工业、饮食服务业脱硫、降氮和节能降耗的工作,使*年全市二氧化硫排放量控制在21万吨,比*年削减1万吨,力保二氧化硫浓度年均值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年排放量降到19万吨,比*年削减3万吨,浓度优于国家二级标准;*年排放量控制在15万吨以下,比*年削减7万吨,浓度继续优于国家二级标准。

第三要狠抓餐饮业油烟整治,在合理布局、方便市民、繁荣经济的同时,切实解决污染扰民问题。我市饮食业油烟污染扰民问题比较突出。这项工作张广宁市长专门开了现场会,环保局已从7月21日开始,计划用3个月左右的时间,全面摸查全市的情况后*解决的管理措施。今后,所有新建、改建或扩建的饮食服务单位的油烟治理设施,应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产生油烟污染的餐饮业,均应安装符合国家*的油烟净化设施,并保持其正常运行,达标排放;积极鼓励和推动油烟治理市场化、专业化和社会化的进程。

(二)在水污染控制方面,要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狠抓工业废水治理,确保实现整治*一年初见成效、三年不黑不臭、八年江水变清的目标

为此,市政府已印发《*市*年-2010年*综合整治方案》和《*市*年*综合整治工作计划》,现在关键是要抓落实。

一是加快推进城镇污水处理系统建设。按照市政府确定的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目标,本着只能提前,不能拖后的原则,加大投资强度,全力以赴抓好四大污水处理系统建设,确保2004年老八区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70%,2006年达到100%。同时,推进*区大沙地污水处理厂建设前期工作,以及江高、*、从化和*经济技术开发区污水处理厂建设;深入开展万人以上城镇规划和建设生活污水处理厂工作。

二是强化15家重点水污染企业治理。要重点抓好15家占全市工业废水污染负荷65%以上的水污染企业的治理工作;强化对位于水源保护区内、*和流溪河两岸以及目前不能稳定达标的工业企业治理;加大西部饮用水源地的污染整治力度;加强对污水排放企业的监督管理,所有重点企业必须安装COD自动监测仪,全面提高全市工业废水处理率和达标率。

三是进一步加强饮用水源保护。做好饮用水源保护区清理整顿后的巩固工作,严防已清理的禽畜养殖业及其他违章项目死灰复燃,杜绝污染严重、治理无望的企业在水源保护区卷土重来。完成流溪河堤岸综合整治工程,在流溪河两岸设置100至300米宽的防护带,全面清理整顿流溪河两岸禽畜养殖业。控制东江北干流沿岸水污染行业的发展,继续清理整顿新塘一带的印染洗水布行业。10月底前实现规模化畜禽养殖企业达标排放。严格控制水源保护区内农药和化肥的使用,加快水源涵养林的建设。

四是加强与周边城市的协调与合作。认真落实《*、*跨市污染综合整治方案》,进一步加强与*、*、*等周边城市的合作,共同保护*。

(三)在区域自然生态环境建设方面,要通过实施青山绿地工程,努力实现“城在林中,林在城中”和山水之都的目标,使*的山更青、地更绿、花更美

为此,要加大中心城区绿化工作力度,全面实施《*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建设天河绿色生态走廊和芳村、花都两个花卉基地;扩大*、河涌、湖泊沿岸及公路、铁路沿线绿化建设;推广城区立体绿化;大力开展规划建绿和拆违建绿,着力提高建成区绿化覆盖率。

加强自然保护区及生态林地建设,做好已批建森林公园的建设工作;落实好南沙及海珠区“万亩果园”湿地的保护;开展大岭山、大封门自然保护区建设的前期工作,确保风景名胜区、城市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和森林公园在内的自然保护区覆盖率达到国家环保模范城考核标准。

做好采石场生态保护的规划和实施工作,划定禁采区和准采区,并从安全生产、保护自然生态、维护城市景观等方面,提高开办采石场的准入条件;对已开办、但不符合省政府政策规定的采石场,要分期分批关闭或搬迁,与此同时,要做好已关闭或搬迁采石场的复绿工作,尽快恢复自然生态和景观。

加强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做好部级生态示范区试点;加强对农药、化肥、禽畜养殖、秸杆焚烧、农膜使用等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加强对农业现代化、农村城镇化过程中产生污染的监测与控制;大力推进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建设,积极发展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生产。

(四)在噪声和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方面

要按有关环保法规赋予的职责,及时查处各类噪声污染扰民问题,强化对占道经营噪声、社会生活噪声和建筑施工噪声的监管,为广大市民创造安静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环境。

要加快*市危险废物处理中心的建设;继续强化医疗废物收集、运输和处置的监管,出台强化医院环保设施建设与管理的规范性文件;加快推进垃圾分类回收及处理的进程,一步一个脚印分阶段地推进,同时,要结合实施清洁生产工作,推进工业废物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

(五)在环境保护管理制度建设方面,要坚持不断创新,开拓进取,不断为各项环保事业注入新的活力,使我市的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并驾齐驱,协调发展,共创全国领先水平

一是建立和完善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制度,努力发挥环境保护在参与政府重大决策中的重要作用,切实将预防为主的思想和方针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划和决策阶段,更好地促进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二是逐步建立单位产值排污量的定量管理制度和实施方法,将日益珍贵的环境容量资源配置给经济效益好、污染排放少的行业或企业。

三是完善和健全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和排污许可证制度,改进排污申报登记制度,加快排污许可证制度的实施。

四是建立重点工程环境监理制度,加强主体工程建设期间的环境监理工作,确保有关环保措施落到实处。

五是充分发挥我市市场经济比较发达的优势,进一步完善“谁污染、谁付费,谁治理、谁受益”的制度,推进我市环保投入的多元化和污染治理的市场化、产业化和专业化。

六是结合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建立和完善重大环境保护事务公示、听证、专家咨询和公众参与制度,提高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和民主决策的水平。

水泥厂环保工作计划篇7

关键词: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问题;对策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节能减排工作的深入开展,城市污水处理率逐年提高。截至2010年,城镇污水处理能力已达到1.22亿m3,城镇污水处理厂已达2600多座,“十二五”期间还将增加污水处理能力9000万m3,增建和在建城镇污水处理厂达1800多座,为污染减排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污水处理厂的建设投运伴随产生大量的剩余污泥,以含水率80% 计,全国年污泥总产生量很快将突破3000万t。按照预测,到2020年污泥产量将突破年6000万t[1]。未经恰当处理处置的污泥进入环境后,直接给水体和大气带来二次污染,不但降低了污水处理系统的有效处理能力,而且对生态环境和人类活动构成了严重威胁。

但是,受城市污水处理建设发展水平和认识程度的限制,我国对污泥的处理处置始终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面对污泥处理处置实际工程需要的冲击和国际诸多技术产品片面促销的局面,管理体系及技术支撑等领域已经呈现出混乱的趋势。而且,管理体系的欠缺、系统研究的缺乏和技术体系的紊乱等,已经给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造成了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

一、我国污泥处理处置的背景

据估算,目前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厂每年排放的污泥量(干重)大约为130万吨,而且年增长率大于10%,特别是在我国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几个城市与地区,污泥出路问题已经十分突出。如果城市污水全部得到处理,则将产生污泥量(干重)为840万吨,占我国总固体废弃物的3.2%[2]。

目前,我国污泥处理处置主要方法中,污泥农用约占44.8%、陆地填埋约占31%、其它处置约占10.5%、没有处置约占13.7%,这些所谓的“处理”和“处置”基本上都是在特定的条件下估算的,严格来说以上数字将会有很大变化。据统计,我国用于污泥处理处置的投资约占污水处理厂总投资的20~50%,可以看出,污泥处理处置处于严重滞后状态[3]。

污泥处理处置问题已经在大城市中显现出来。早期的污水处理厂,由于没有严格的污泥排放监管,普遍将污水和污泥处理单元剥离开来,为了追求简单的污水处理率,尽可能地简化、甚至忽略了污泥处理处置单元;有的还为了节省运行费用将已建成的污泥处理设施长期闲置,甚至将未做任何处理的湿污泥随意外运、简单填埋或堆放,致使许多大城市出现了污泥围城的现象并已开始向中小城市蔓延,给生态环境带来了极不安全的隐患。

二、污泥处置存在主要问题

一是污泥处理处置责任主体不明确。污泥处理处置责任主体不明确,是制约污泥处理处置管理体制得以理顺的关键因素。责任主体体现在以下三个主要方面:一是传统的污水处理厂并非一个民事法人主体,而是事业单位,是为政府义务服务的附属实施机构,无法独立承担有关责任;二是污泥处理没有专门的经济支撑体系,一般城市污水收费尚不足以维系运行,污泥处理运行费更无着落,使得责任被旁置;三是过分强调“资源化”技术路线,误导了企业和政府把污泥处理处置作为有价值的资源,而非一种责任。

二是污泥监管严重缺位。由于政府忽视污水处理厂产生污泥的以及污泥排放的间歇性造成了监控的难度,与污水处理的监管相比,政府对污泥处理处置的监管更为困难。污泥处理处置的管理缺位还表现在缺少系统规划。国内各城市的总体规划中尚未涉及到污泥处理处置内容,更无专项规划。目前仅深圳、上海、北京等大城市初步尝试了污泥处理处置专项规划的编制,但仅限于技术性规划。专项规划是污泥处理处置的指导性方针,它的缺乏必然使污泥的处理处置处于无序状态,给监控、管理带来混乱。

三是相关标准缺乏系统性、科学性。系统的、科学的污泥处理处置标准是监控污泥处理处置、选取合理技术路线和采取有效技术政策的重要前提。目前我国与污泥处理处置相关的标准仅有《农用污泥中污染物控制标准》(GB4284-84)、《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和《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水污泥排放标准》(CJ3025-93)三项。《农用污泥中污染物控制标准》(GB4284-84),为 1984年制订颁布,距今已有20年,从未进行过修订。其中重金属指标需要重新研究,有机污染物指标明显不足,病原菌指标更是空白,已经不能满足使用要求,更起不到控制污染的作用。《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水污泥排放标准》(CJ3025-93),是控制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排放的标准。其中多是原则性的文字,仅对脱水后污泥含水率有明确的要求(小于80%),而对有机污染物、病原菌并没有准确、完整的指标,对重金属更是没有任何的限制。《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是最新的比较综合的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对污泥脱水、污泥稳定提出了控制指标,对农用污泥中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提出了限值。但是,对于污泥稳定化指标缺乏测试手段相配合,从而实际上无法检验[4,5]。

三、解决污泥处置问题对策

从以上分析开看,现在对污水处理厂产生污泥的处置存在较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下面几点建议:

一靠产业政策。污泥处理处置产业政策及相关制度,要充分体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维护生态平衡。立足于我国实际情况,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瞄准国际发展动态,明确污泥处理处置产业发展的基本思路,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把污泥处理处置产业的发展列入优先发展领域,将其作为一个重要的新兴行业加以扶持,不断增加投入。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先导、以效益为中心、以企业为主体的原则,强化政策法规引导,逐步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污泥处理处置产业宏观调控体系。从宏观上,要建立合理的规章制度和科学的政策导向,坚持政府服务、监督与市场化运作并举的方针,积极推动污泥处理处置产业的健康发展;微观上,制定科学合理的污泥处理处置价格,限制高耗能、高污染的处置方式。

鼓励对污泥处理处置给与税、费优惠政策。建立有利于污泥处理处置产业发展的减免税、国债、贷款贴息、设备折旧等税收、财政措施,推动污泥处理处置的发展。对于污泥处理处置过程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制及对外来技术消化吸收后生产的产品,在新产品、新技术投产后除享受法律、法规规定的减免税待遇外,还应该给予税前还贷的优惠条件。同时随着污水领域政企分离逐步到位、污水收费逐渐实施及技术路线逐步明确,应在政策上明确污泥处理处置的直接承担主体是污水处理企业,污水处理企业负有对本企业所产生污泥合理处理并最终达标处置的责任[6]。

二靠技术政策。污泥处理处置应促进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按照减量化、稳定化、无害化原则,按照地区差别实行分类指导,根据本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自然环境条件及地理位置等因素,合理选择处理处置方式。鼓励污泥资源化综合利用,尽可能利用过程中的能量和物质,禁止污泥随意倾倒和无控制堆放。

污泥处理处置设施建设,应依据城市总体规划、环境保护规划、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规划及城市污水处理厂规划的要求,按照在污水处理的同时,必须对污泥进行最终处置的原则,做到规划先行,合理确定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设施的布局和设计规模。污泥处理到最终处置是一系列工艺技术的组合系统,必须总体规划考虑,不能分离整个处理处置过程而强调某一局部单元工艺技术的效果。其组合系统应根据环境容量、污泥特性、处理处置规模及当地的实际情况和要求,经全面技术经济比较后优化组合确定。

三靠政府管理。政府在污泥产业发展中起着较为重要的作用,主要体现为服务与监督,包括承诺、保障和协调三个方面。政府应该明确将污泥处理处置的运营费用列入污水排污收费范围,单独核算,切实保障处理经费的及时支付。由于我国目前大多数城市的污水处理收费标准偏低,收取率不高,需要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逐步实现污泥的经济价值,以此为基础建立科学的价格补偿机制。另外,政府可以承诺涉及与特许项目有关的土地使用、相关基础设施的提供、防止不必要的重复性竞争项目建设及必要的补贴,但不承诺商业风险分担、固定投资回报率及法律、法规禁止的其他事项。政府为项目的建设与稳定运营提供资金、建设用地、电价、税费等方面的保障,协调污水净化厂、运输及相关主管部门的关系,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7]。

总之,为了解决国内污泥处理处中存在的问题,充分利用污泥资源,必须大力发展污泥处理和利用的各种技术,以及建立与完善污泥处理相关的技术、产业政策、制定污泥处理处置过程中相应的标准和法律法规。

参考文献:

[1]戴晓虎.我国城镇污泥处理处置现状及思考[J].给水排水,2012,(2).

[2]杭世,刘旭东,梁鹏. 污泥处理处置的认识误区与控制对策[J].中国给水排水,2004,(12).

[3]岑超平,张德见,韩琪.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的政策分析[J].科技中国,2007,(04)

[4]唐小辉,赵力.污泥处置国内外进展[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5,(03).

[5]王宏元.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的技术分析[J]. 广州化工,2007,(04).

[6]翟云波,魏先勋,曾光明,张德见. 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资源化利用途径探讨[J].工业水处理,2004,(02).

水泥厂环保工作计划篇8

城镇污水处理厂是城镇重要的公共基础设施。近年来,特别是开展“811”环境污染整治行动以来,我省城镇污水处理厂建设不断加快,到*年底将全面完成县以上城镇污水处理厂建设的目标任务。但是,目前城镇污水处理厂建设和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主要表现为:建设滞后、总量不足,管网不配套、污水收集率低,工艺落后、处理效果差,体制机制不完善、监督管理不到位等。为进一步加强城镇污水处理厂建设管理工作,经省政府同意,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加强统筹,科学编制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规划

各地要从城乡统筹出发,根据城乡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及地区环境容量和污染防治要求,抓紧组织编制县市域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规划。要坚持“规划先行,分步实施,管网建设与集中处理设施并重,管网先行、处理跟进”的工作方针,按照《*省城乡给排水专业规划编制导则》的要求,以加强城乡生态环境建设为重点,调整和完善城乡给排水专业规划。要根据当地实际,统筹城乡供水和污水处理基础设施布局,实现区域内供水、污水处理等设施共建共享。有条件的区域,要根据主要污染源情况确定建设工业污水处理厂或生活污水处理厂,工业企业相对集中、主要污染源为工业污水的地区,应建设市场化运作、兼顾生活污水处理的工业污水处理设施,优化资源配置,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提高投资效益。各地在完成县以上污水处理厂建设任务的基础上,要重点规划建设中心镇和工业园区的污水处理设施,有计划、分步骤开工建设,扩大城乡污水收集处理覆盖面。

二、加大力度,加快城镇污水处理工程建设

(一)加快完成“811”环境污染整治建设任务。按照率先建成县以上城镇污水处理厂的目标要求,各地要进一步加强对污水处理厂建设的组织领导,积极筹措资金,用足用好省级各项补助资金,加快工程建设步伐。列入“811”环境污染整治建设项目的城镇污水处理厂,必须于*年底建成并投入运行。其他已建的城镇污水处理厂,要加快配套污水管网建设,提高污水收集处理率,实现城镇污水处理厂投入运行后一年内实际处理负荷不低于设计能力的60%,三年内不低于设计能力的75%。

(二)严格执行污水处理厂建设各项规定。城镇污水处理厂建设必须坚持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原则,选址应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并认真执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环保“三同时”及竣工验收制度。要严格基建程序,在项目准备阶段,要抓好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扩初设计、环境评价的编制和审批工作,有条不紊地按照基本建设程序执行;在项目执行阶段,重点抓好招投标与监理工作,按照“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严格执行工程招标投标制度;在项目竣工阶段,重点抓好工程试运行与财务决算等工作。项目的招投标率和工程监理率要达到100%。加强工程建设质量管理,按照《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的要求,加强建设施工监督管理,建立和完善工程项目质量管理体系;实施政府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制度,加大执法力度,重点加强对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督促建设单位严格执行国家技术标准,落实有关责任人对工程质量终身负责的制度,确保工程建设质量。

(三)规范城镇污水处理厂设计,完善工艺。要严格执行污水处理厂设计规范,根据处理规模、水质特征、受纳水体的环境功能及当地实际,选择适用的污水处理工艺。新建城镇污水处理厂必须采用脱氮除磷工艺。已建成的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氮、磷等指标超标的,要制定限期治理方案。要配套建设污水处理厂环保设施,落实污泥处理、噪声控制、除臭、消毒等措施。

(四)切实做好城镇污水处理厂验收工作。城镇污水处理厂建设完工后,建设单位要及时向环保部门提出试运行申请,环保部门应当在受理申请之日起20日内提出是否同意的审核意见。试运行期间,城镇污水处理厂废水排放应当符合环保部门规定的排放要求。试运行三个月内,建设单位应向环保部门申请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经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正式运营;试运行阶段废水排放不符合要求的,建设单位应向环保部门提出延期验收申请,延期验收期限一般不超过一年。

三、加强监管,保障污水处理厂正常运营

(一)严格实施排水排污许可制度。加强对排水企业的监管,建设、环保部门要严格实施和执行对排水企业的排水、排污许可证制度。通过污水处理厂与排水企业签订服务协议,明确排水企业的责任;加强对进入城镇污水收集系统的主要排放口特别是重点工业排放口水质水量的监测,禁止超标污水进入收集管网;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处理工艺接纳工业污水,禁止接纳超过处理能力或接纳不符合处理工艺的工业污水,以保证污水收集系统和城镇污水处理厂安全、正常运行。

(二)加强城镇污水处理厂水质管理。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营单位要负责做好污水处理设施的正常运转,依法做好排放污水的申报登记工作。确保排放水质符合国家和省里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超标排放的,必须进行限期整治,并按超过排放标准的倍数加倍征收排污费。在污水处理厂出水不能稳定达标排放的情况下,要严格控制纳管排污单位新增污染物排放总量的项目建设,确需建设的应相应削减原有项目的排污量。

(三)加强城镇污水处理厂在线监测监控。城镇污水处理厂排污口要按照国家和省里的规范要求设置,并安装水量自动计量装置、等比例采样器和pH值、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等主要水质指标在线监测监控装置。在线监测监控应与环保、建设部门联网,实现实时监测监控。建立城镇污水处理厂进出水水质取样、检测和化验制度、监测公示制度,定期监测信息,接受社会监督。

(四)加强城镇污水处理厂应急处置能力。各级建设、环保部门和城镇污水处理厂、排水企业要按照有关规定和污水处理厂运行维护及其安全技术规程,制定相应的监管制度和突发事故应急预案。运营单位发现进水水质、水量发生重大变化影响污水处理设施正常运行;或设施设备发生故障、不能正常运行;或出水水质严重超标、超量,应及时采取措施或启动应急预案,防止污染事故发生,并向建设、环保部门报告。情况紧急时可采取关闭超标排污单位污水纳管阀门等措施,防止总排口出水水质超标。

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营单位需要停止或部分停止污水集中处理设施运转的,应当提前15天向建设、环保部门提出申请,报经同级政府批准同意。当地政府或建设、环保部门应当向社会公告城镇污水处理厂停运情况,并采取相应的限产、限排等措施;对于因突发事件或事故造成污水处理关键设备停运的,运营单位必须采取措施,尽快抢修恢复正常运行,保证城镇生活生产秩序正常运转。

四、深化改革,完善城镇污水处理厂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

各地要按照政事分开、政企分开的原则,深化城镇污水处理厂管理体制改革,理顺政府部门与运营单位的关系,使城镇污水处理运营单位逐步成为产权清晰、独立核算、自主经营的经营实体。按照产业化发展、企业化经营、社会化服务的方向,鼓励各地以资源为基础、以资本为纽带组建供水排水一体化的企业集团。积极推进城镇污水处理厂特许经营制度和项目代建制,鼓励社会资本特别是专业性公司参与城镇污水处理厂建设和运营,建设部门与污水处理运营单位签订特许经营协议,要明确协议双方的权利与义务。对暂不具备条件实行特许经营的城镇污水处理运营单位,可在核定实际污水处理量及处理成本的基础上,由建设部门与运营单位签订委托经营协议及污水处理厂服务合同。鼓励有能力的工业污水处理企业,按有偿原则承担城镇生活污水的处理。

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城镇污水处理收费制度。尚未开征污水处理费的城市,*年6月底前必须开征污水处理费;已开征污水处理费但平均征收标准低于0.80元/立方米的城市,应按照省物价局等部门《关于加快落实污水处理收费制度的通知》和《关于进一步加快落实城镇污水处理收费制度的补充通知》的要求,于*年底前调整到位。要加强对自备水源单位的污水处理费征收工作。对自备水源单位,可依据水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核定的取用水量征收污水处理费,计收标准与城镇供水的同类用户相同,并按照有关规定通过协议方式委托银行直接划拨污水处理费。对未向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排放污水的单位,未缴纳排污费的,应当收取污水处理费;已缴纳排污费的,不再收取污水处理费。各地征收的污水处理费在保证城镇污水处理厂正常运行的前提下,应将剩余资金优先用于污水收集管网的建设。

五、加强科研,大力推广污水处理新技术、新工艺

各地要加大科研投入,组织科技、建设、环保等部门加强对污水处理等环保技术的科技攻关,开展新技术新工艺的研发工作,积极推广和大力使用节地、节材、高效的经济型污水处理工艺、技术和设备。要采取措施,加大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的回用水利用率,鼓励市政、环卫、园林绿化、消防等行业和新建小区推广使用回用水,节约水资源。

切实做好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的处理和处置工作。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营单位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对产生的污泥进行综合利用或无害化处置,对不能进行综合利用的污泥,必须进行稳定化、无害化处置;经鉴别属于危险废物的污泥,必须按危险废物管理要求进行处理处置。

六、加强领导,健全城镇污水处理厂建设管理保障机制

根据生态省建设和环境污染整治要求,各地要将城镇污水处理厂建设管理纳入地方各级政府生态建设和环境污染整治任务考核内容。要切实落实各职能部门的责任,建设部门要加强对城镇污水处理厂的规划、建设和运营的监督管理,编制污水处理厂和污水收集管网建设及其污泥处置专项规划,并将其纳入城市总体规划。环保部门要依法加强城镇污水处理厂环境保护的监督管理,将污水处理厂作为重点污染源进行管理,加强对污水处理厂运行以及污染物排放情况的监督管理,定期公布出水水质监测结果,并会同有关部门制订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和我省实际的污水处理厂纳管标准和综合评价考核标准。财政部门要从完善城乡基础设施出发,加强资金保障,并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国债资金的管理。“十一五”期间,省财政将继续安排专项资金,采取以奖代补等方式,支持各地特别是欠发达地区加快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改革、经贸、科技、国土资源、水利、质量技术监督、物价等部门要履行各自的职能,做好相关的指导管理工作。

要加快建立城镇污水处理信息公开制度,建立健全社会和公众对城镇污水处理运行情况的监督机制,充分发挥舆论监督、社会监督和行业自律的作用。

上一篇:国资委环保工作计划范文 下一篇:林业环保办工作计划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