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控组重点工作计划范文

时间:2023-12-03 17:53:46

质控组重点工作计划

质控组重点工作计划篇1

【关键词】公路施工;组织设计;质量控制;质量计划

0 引言

施工组织设计从项目筹备的开始到竣工结束,对整个施工过程都起着指导作用,是各项施工活动的纲领文件,通过施工组织设计企业可以很好的控制整个项目的投入和产出,控制质量和安全,实现生产计划的合理性、科学性、有序性等。充分发挥施工企业内部的潜力,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

公路建设的规范化需要进一步深入,然而目前施工组织的编制却依然存在着很大的问题:

1)项目开始初期没有做好的相应的审核机制,导致工期、质量、成本等没有办法按照原有计划开展,现场的施工顺序紊乱,管理水平较低,效率地下。

2)没有专业的人员编制施工组织计划,编制形式化,施工企业在思想上不能对施工组织设计引起重视,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和实际方案不符合。编制内容只是将施工工艺、方案、平面布置图等简单的相加,没有突出重心,适用性差,无法完全实现其作用。

3)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不能综合的考虑各项目标,有时施工单位只是将技术、成本和质量其中一项作为主要控制的重点,忽略了其他部分。

1 施工组织设计概述

1.1 施工组织设计的主要内容

每一个建设工程项目的投资构成、建设规模、结构特点等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内容和深度也有所不同,通常主要内容包括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依据、建设项目工程概括和特点、施工现场部署、施工进度计划、施工准备与资源配置、施工方法、施工现场平面布置一级主要管理计划等。

1.2 施工组织设计在工程中控制作用

在进度上可以对施工过程中各个工序,在时间、资源和强度上进行具体的细化,每个阶段都依靠具体的进度计划来对各项资源和费用进行管理和控制,并对小号的资源是否合理跟踪检查,及时进行调整。

质量上确定项目经理是第一责任人,对工程项目施工质量全面负责,建立健全质量管理机构,使工程质量始终处于受控状态,提高全员的质量意识,加强质量知识的教育培训,防止人为因素造成的质量问题,确保项目严格按照质量规划进行施工,确保工程建设质量。

1.3 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

编制依据为招标文件、技术设计文件、相关图纸、现场勘察资料、合同文件等,施工规范要求,公司的技术和管理水平、机械设备、科技成果等,国家环境保护和文明施工的相关规定等。

编制时要能够落实合同文件中的各项条款,贯彻业主、设计单位、监督单位的指示和要求,遵守施工规范,实事求是,确保技术先进、经济适用和科学合理,尽量的利用当地的资源,减少临时工程,降低工程成本。

编制步骤为相关文件的调查和勘察、计算工程量、施工方案和施工工艺的选择、编制工程进度图、编制材料和人工一级机械计划、确定临时的生产生活设施、确定临时供电供水设施、运输计划、重点工程进度图、施工平面图布置以及编写说明书。

2 施工组织设计与项目质量计划的相关分析

2.1 项目质量计划

质量计划是针对特定产品、服务、合同等制定的质量措施,是企业质量体系的具体表现,对质量起到控制、评定和指导作用,是施工质量管理的重要依据。主要内容包括编制依据、项目概括、质量目标、组织机构、质量控制和管理系统描述、质量控制过程、作业指导书、质量计划的更改程序等。编制质量计划要求由项目经理主持,以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为基础,全过程的对资源投入和完成的工程质量进行检验。

2.2 施工组织设计和质量计划的融合

相同之处在于指导对象都是施工企业承包的工程项目,作用上都是为了实现工程施工目标,虽然很多方面具有相似性,但两者并不能互相取代,而为了避免劳动的重复和浪费可以在编制过程中进行一定程度的合编,将两者有机的结合起。

文件的融合,在招标阶段施工企业要对招标文件做出响应,如果招标文件对是否提交施工组织设计和质量计划没有明文的规定,施工企业可以自主决定是否将两者融合到一块。工程施工阶段,施工企业同样可以和业主及监理单位协商将施工组织设计和质量计划合二为一。

编制工作上融合,编制工作的主持人可以都选择项目技术负责人,将编制小组合并,不但可以减少劳动,还能将技术、经济和管理三方面统一起来。融合时要以施工组织设计为主线,保证两者知道思想的一致性,不同的地方要单独列出。

3 施工组织设计中质量控制要素

3.1 工程质量控制的模式

工程质量控制模式从技术上可以分为技术性质控制和非技术性质控制两种,非技术质量控制又可以分为人的影响因素、施工机械的影响因素、材料的影响因素、施工环境的影响等几个部分,贯穿于工程质量控制的整个过程。技术质量控制模式主要为设计方案施工方法的选择、可靠性设计、工艺流程、各工序的质量控制点等,注重定量管理,用数据说明质量问题。

3.2 工程质量控制理论实现途径和实践效应

工程质量控制只有应用于工程实践才能发挥其作用,通过全面学习工程质量控制理论知识、开展全面、全员的质量教育、培训一级资格考试工作、建立健全工程质量控制体系,使其在工程建设过程中能够有效的运行。

工程质量控制对工程建设的全过程起到了预控作用,提高了建筑产品的质量和企业的竞争力。这种建立在工程质量控制理论上的质量控制体系,可以使工程质量始终出于受控的状态。

4 施工阶段公路施工组织设计控制

4.1 施工组织机构

现代公路工程施工管理包含了设计、采办等多专业之间的共同工作,涉及面广,所有需要建立一个满足施工需要的施工组织机构,传统的两种组织结构为直线职能式和矩阵使组织结构。两者都有其优点和缺点,要根据工程项目的具体情况选择。必要时可以建立新型的组织结构模式。

4.2 施工组织总体部署

公路工程施工部署的主要内容包括项目经理部的结构和人员配备、施工总体计划、施工部署原则一级目标决策等。根据工程需要配备各职能部门和相关的人员安排,项目经理部设项目经理1人,副经理3人,总工程师1人。根据自身的能力和工程特点制定项目目标,并根据项目目标制定一系列的施工作业计划,保证工程顺利进行,施工作业计划要包括劳动力使用计划、设备材料到货计划、分包作业计划、施工作业计划等。在时间上制定日工作计划、周工作计划和月工作计划。监理单位要根据计划安排编制监督计划。

4.3 施工组织设计的审核

通过施工设计审核可以使企业获得做大的效益,对出现的不确定因素进行有效的预防和纠偏,审核的内容要包括施工组织管理构架和职责分工、施工部署、施工总进度计划、施工方案、施工准备、质量保证措施、安全文明保证措施、施工进度保证措施、技术经济指标、审核时机和重点内容等。

审核方法一般采用综合评估法,主要以量化的方式进行,分为初步评审、详细评审。将施工组织设计分为若干部分,对每一部分进行打分赋值,根据得分判定施工组织设计是否满足要求。

【参考文献】

[1]戴明哲,王岩滨.浅谈施工组织设计和项目质蜇汁划[J].水利科技与经济:2000,(03).

[2]聂迎春.浅谈施T.组织设计在工程施工中的重要作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1,(08):95.

质控组重点工作计划篇2

关键词:高校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审计资源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化和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内部审计在高校管理和防范财务风险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高校内部审计工作也面临更多、更新的挑战。内部审计质量是内部审计的生命线,内部审计质量的优劣会影响到内部审计工作的效果,进而对整个内部控制情况产生重要影响,加强高校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努力提高高校内部审计质量,是当前高校内部审计工作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高校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意义

高校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就是由高校内部审计部门和高校内部审计人员根据内部审计质量标准,使高校各项内部审计管理工作和内部审计业务工作按预定目标和在规定程序中运作,以便达到规定的质量水平,提高内部审计工作水平和内部审计工作效率。高校内部审计质量包括高校内部审计计划的质量、高校内部审计程序的质量、高校内部审计方法的合理性、高校内部审计报告的质量和审计建议书质量等诸多具体质量因素。

高校内部审计质量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影响高校内部审计效用的发挥程度,因而必须对内部审计工作进行质量控制。高校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对于防范财务风险和审计风险,保证高校内部管理控制效果,促进高校内部审计人员提高职业水平、业务能力,充分发挥高校内部审计的职能有着重要意义。首先,高校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是提高高校内部审计质量的前提。高校内部审计质量的提高是高校管理工作发展的内在需求,不断提高内部审计工作质量,才能使高校的内部审计工作满足高校内部控制管理的发展需求。通过高校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可以发现高校内部审计工作中的漏洞和不足,加强高校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可以减少影响高校内部审计质量提高的不良因素的发生或形成,对一些已经存在的影响高校内部审计质量的因素,通过高校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工作也可以及早应对,从而达到提高高校内部审计质量的目的。其次,高校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是提高高校内部审计效益的需要。内部审计工作与其他各项经济工作一样,都要讲究经济效益。高校内部审计效益体现在以较小内部审计投入取得较大的内部审计效果,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满意的内部审计效果。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就是以不断提高内部审计效益和效率为目的的,即提高内部审计效益和效率有赖于搞好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工作。最后,高校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是内部审计不断发展和完善的需要,高校内部审计的发展和完善,是在对其质量控制进行不断的研究和摸索的前提下实现的。

二、高校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方法

(一)高校内部审计程序质量控制

高校内部审计程序质量控制是指对高校内部审计人员执行业务过程进行质量控制,促使高校各项内部审计活动都能合理高效的进行并能达到预期的审计目的,实现必要的审计效果。在过程控制中对于内部审计质量标准不符的质量偏差应即时记录,迅速反馈,专人分析,进而筹划应对问题的对策。高校内部审计质量程序控制主要体现在对内部审计计划的控制上。

高校内部审计计划是对高校内部审计的预期范围和审计行为的实施方式所作的规划,是高校内部审计人员从接受高校校长委托的审计任务到出具内部审计报告的整个过程基本工作内容综合计划。

制订审计计划需要考虑被审计部门的基本情况;审计目的、审计范围及审计策略;重要会计问题及重点审计领域;审计工作进度及时间、费用预算;审计小组组成及人员分工;审计重要性的确定及风险的评估;对专家工作的利用等具体问题。这一阶段的主要控制点是审计风险的评估。审计风险包括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和检查风险。由于高校内部审计所处的环境日益复杂,其所面临的任务日趋复杂艰巨,同时高校内部审计须支持成本效益原则,因而高校内部审计过程中存在着审计风险。这要求高校内部审计人员在制订内部审计计划时应充分考虑风险存在的可能性,并采取相应措施尽量避免审计风险或控制审计风险水平,找出高校内部审计计划执行中容易遇到的问题,并分析原因,以便制订出高质量的高校内部审计计划。

制订了高质量的审计计划之后需要注意的是如何确保审计计划的执行。落实审计计划需要相对完善的制度、组织机构及有较高素质的内部审计人员,制度、机构和人员是高校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载体,没有完善的制度、健全的机构和高素质的人员就无法对高校内部审计质量进行控制。高校内部审计计划的严格执行是高校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重点之一,在此过程中面临着问题的发现、信息的反馈和分析、质量控制体系方法的改进等诸多问题。计划执行过程中遇到的阻碍计划执行的制度、部门和人员都要认真记录,并分析问题发生的原因,根据实际情况改进高校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方法。这一阶段应有专人或部门对高校内部审计计划执行情况进行抽检,对审计范围、重点审计领域、审计进度、重要性标准执行和小组分组情况、分组任务执行情况进行检查,了解有无未执行或未很好执行计划的情况,如存在未按计划进行审计的情况,应写明造成问题的详细原因并录入审计工作底稿。如果是按照预定的计划进行审计活动,要检查是否达到了预期的审计目的,如未达到预期目的应写明原因,以便改进。

在计划制订和执行中遇到的问题应及时全面的处理。组织团队对高校内部审计计划制订和执行中所发现的问题及写明的造成原因进行分析,提出应对问题的措施,并保证措施的落实或执行。整个内部审计质量控制贯穿于按照审计计划执行审计业务的整个过程,因而这也是进行高校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主要过程。

(二)高校内部审计关键环节的质量控制

高校内部审计的关键环节是指对高校内部审计工作质量具有重大影响的高校内部审计活动。高校内部审计关键环节的质量控制是指内部审计计划中所列的重点审计领域和环节中采取的必要的手段和措施。

关键环节的质量控制前提是找出审计活动中的关键点。在高校内部审计的计划准备阶段就要确定审计项目的关键点,重点审计领域和重点过程控制部位。比如,在某一审计活动中,特定的人和物可能就是审计的重点,在其中可能包含重要的审计信息,隐藏着极大的审计风险。在高校内部审计活动的实施阶段,关键点可以按审计内容确定。内部审计报告的关键点是内部审计工作底稿与审计证据的全面整理、分析与综合。判断是否为高校内部审计关键点的标准是看其是否会对整个高校内部审计活动的质量产生较大的影响。

在确定高校内部审计关键环节之后,根据具体环节的特点,按照内部审计计划和审计小组的分工,指定专人进行关键环节质量控制。高校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应对每个质量控制关键点提出明确的质量要求,相关责任人员应提出可行的控制措施,以保证内部审计质量。对关键环节的内部审计情况也应进行抽检,确定相关责任人员是否按规定执行了关键环节的质量控制并达到了预期效果,每个高校内部审计人员都要对自己所负责控制的关键环节的质量控制标准严格执行。

(三)高校内部审计资源质量控制

高校内部审计质量控制需要制度、机构和人员等内部审计资源,制度是体,机构是用,人员是魂。内部审计资源是内部审计活动得以进行的根本,高校领导的委托是内部审计活动进行的驱动。要搞好高校内部审计资源质量控制,一定要从根本入手。制度是体,没有完善的制度,就没有体系可谈,再怎么说高校内部审计质量控制都是虚的,因而要集思广益,要在审计实践过程中不断完善高校内部审计制度。机构是用,完善的审计制度需要对应的执行机构,制度是建立机构的前提,机构是贯彻制度的组织,二者相辅相成,皆不可或缺。人员是魂,内部审计人员作为审计制度的执行者、审计组织的责任者和审计行为的实施者,占据了高校内部审计质量的全部精髓,以人为本、善用优质审计人员是高校内部审计资源运用的中心。要有相应的制度保证高校内部审计人员的独立性,对高校内部审计制度、机构和人员情况,应建立合理的评价和激励机制,对于高校内部审计机构的审计成果高校领导应足够重视。

总的来说,合理的分配和运用高校内部审计资源是高校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成功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徐启哲,刘赟.加强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对策研究[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65).

[2] 李胜利.谈内部审计质量控制[J].经济师,2004,(8).

[3] 陈艳军.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重点和方法[J].内江科技,2009,30(10).

[4] 赵佩春.审计质量问题的思考[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9,31(2).

质控组重点工作计划篇3

关键词:航道工程;施工管理;研究

1.前言

工程技术管理是航道工程项目建设与施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与完善技术管理工作,对促进生产发展和技术革新、提高技术水平、确保工程质量等都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工程技术管理主要分为工程设计规划管理以及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两大部分。

2.施工组织整体方案的策划

在工程施工阶段,必须按照项目管理各个要素的特点及现场实际的条件,灵活的采用特定策划手段,通过施工组织设计方式安排来配合整体方案设计。施工策划和管理价值的实现要素同时也是航道工程施工策划的指导思想,必须在工程项目策划和管理过程中全面学习运用。最初的也是最重要的工作是进行周密的策划,这也是科学的组织及精细的管理所要求达到的前提条件,如:(1)抽调足够数量管理、施工经验丰富且组织能力强劲的人才参与到工程策划之中,以应对当前难度大、要求关系配合复杂、现场环境恶劣且危险系数高的建设施工特点。(2)开工之前大篇幅的编制整体施工组织设计,组织各个参战单位针对各自专业子项目具体的情况、协调合作关系内容及技术重点难点内容展开反复的分析研究,并进行优化修正,最后编制成细节描述的大量专业工程细部的施工方案,这样保证了项目实现快速、高效且安全的建设。(3)确定质量控制策划所要涉及到的细节控制内容,挖泥船舶施工质量控制及控制点的重点控制等。第四是完成施工网络进度控制,综合施工工艺及施工建设程序,发掘最佳施工路线,提前进行策划,统筹安排,将资源最优化配置。

航道工程关键线路上的主要施工项目必须重点策划,着重管理施工,既决定着工程的进度更关乎整个航道项目的质量产出和成本投入。施工设备的安排,土质情况的分析,施工期回淤的监测,施工工艺的设计等等问题在航道工程施工项目中必须重点关注。对于施工期回淤问题的处理需要设计院、业主和施工方反复进行现场环境分析和技术研究才能妥善解决。众多的施工中干扰解决和施工质量的保证要在科学的策划基础上,严格认真实行监督管理才能予以实现的,需要大量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从事到管理工作之中。科学、合理且周密的组织策划可以充分的保证各专业的协调配合,掌握各专业工作的特点、资源需求和时间进度需要等材料,制定层次化施工方案。

3.工程施工技术管理

工程施工的技术管理主要是监督承包人严格按照投标文件中的承诺,配置相应资历和数量的技术人员,以及相应的技术管理职能部门 ;严格执行现行技术规范、规程,严格按图施工,不得随意提高或降低技术标准,禁止随意改变设计 ;编制合理的、可操作性强的施工组织设计,确定合理的施工方案和详尽的施工工艺 :积极而慎重地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进行科技攻关和技术革新,精心施工、严格操作,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

3.1承包人对设计文件的复核及现场核对

承包人在收到修编的施工设计图纸后,要及时组织有关技术人员进行阅读与核对,了解设计意图,熟悉图纸内容与要求。核查设计中的差、错、漏。核对工程数量,确定施工方案。图纸核对的具体内容有 :核对图纸是否齐全。结构尺寸、平面坐标、标高是否清楚,图纸中是否有明显错误;核对设计图纸是否符合国家政策、法规、行业技术标准、施工规范的要求 :结构设计、施工机械、施工方案之间是否矛盾,技术上有无困难,方案是否可行 ;核查图纸中是否有疑点、难点需要设计代表在技术交底中进行解答;核对工程地质、水文、气象资料是否清楚齐全 ;核算工程数量是否准确。

承包人应及时将图纸复核和现场核对的意见报告业主,由业主汇总反馈给设计单位,以便使设计单位技术交底时具有针对性。

3.2技术交底

技术交底分为业主组织的由设计单位执行的设计技术交底和各承包人内部进行的施工技术交底。

3.2.1设计技术交底

设计技术交底会议由业主组织召开,设计、监理、各承包人参加,设计单位具体执行,要求各承包人的项目经理、总工、质检工程师等主要技术人员参加。主要内容有:(1)设计意图、重点,技术标准和规范。(2)施工总部署。(3)筑坝、护岸、疏浚、炸礁、站房、码头和航标等主要工程的特点、技术经济指标及设计参数。(4)控制工程和技术难度大的工程设计要点及施工方案。(5)设计中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情况。(6)施工中应注意的事项。

3.2.2施工技术交底

施工技术交底是在承包人内部进行的,总体工程开工时要进行技术交底,各分项工程开工时也要进行技术交底,是全面的与层层的交底。首先是全面的交底,要求所有参加施工的技术、管理、生产人员参加,包括技术、质检、试验、安全及施工员、工班班长。交底内容应包括工程特点、施工部署、任务划分、进度要求、主要的机械设备及各项管理措施等。施工方案应有详细设计计算,施工操作工艺应符合规范要求,批准的施工方案不得随意变更 ;每道重要工序都必须有文字的技术交底。其次是层层的交底,由技术主管部门下达到工班,各工班在向具体的操作人员进行交底。

4.项目施工总进度的计划控制和施工组织管理

在完成科学严谨周密的策划方案之后,按照计划严谨的进度控制、严肃的执行和严格的管理监督是实现工程项目效率的可靠保障。传统的综合进展率及施工网络进度计划已经难以满足现代航道工程施工进度控制上的管理需求,必须引入四结合管理方式和五点一计划控制形式,前者能够提高设计的质量、保证设计方案稳定性、确保生产正常操作并加快工程进度,后者主要是为了项目分项工程集成化设计、设备工艺设计及采购等过程方面进度控制的力度。当前的工程项目整体上必须按照季度、月度和周计划进行进度要求控制,部分细节方面更要执行日计划控制,对于一些特殊的项目甚至采取半小时计算下进度计划控制。

5.结束语

质控组重点工作计划篇4

关键词:工程项目; 进度; 质量; 协调控制

中图分类号:F253.3 文献标识码:A

影响项目进度与质量的因素分析

1.影响项目进度的因素分析

影响项目进度的因素一般有人为因素、技术因素、材料和设备因素、资金因素、气候因素、环境因素等。工程施工实践中, 人为因素和资金因素是主要因素。对项目特点与项目实现条件认识不够, 准备不足; 设计人员工作拖拉; 业主不能及时决策; 分包单位与总包单位配合不到位等都属人为因素。计划资金不及时到位; 累计花费成本超出累计预算成本; 临时项目的增加导致投资缺口等都属于资金因素。

2. 影响项目质量的因素分析

影响项目质量的因素主要包括五个方面, 即人(Man )、材料( Materia l)、机械( Mach ine )、方法(Method) 和环境( Env irohm ent) 。对这五方面的控制是保证施工质量的关键。

1.施工人员的管理

施工人员是工程的指挥者、组织者和直接建造者, 所以应将施工人员作为质量控制的核心和原动力。要充分调动施工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他们的工作责任感和对施工质量的重视程度。要改善劳动条件, 加强劳动纪律教育, 健全岗位职责, 严格禁止无技术资质的人员上岗操作。还需要根据工程工序特点, 从确保质量出发, 在人员的技术水平、生理缺陷、心理行为等方面来控制人员的使用及管理。

2.材料的管理

材料是工程建筑主体的重要构成, 因此, 要杜绝一切粗制滥造、不符合建筑标准或未达标的材料应用于工程建设中。对进场材料要求工程监理方按规定程序送检, 要严格收、发、储、运等各环节的技术管理, 建立材料台帐, 正确合理地使用材料。

3.机械的管理

施工机械是施工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它对施工进度和工程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要根据不同工艺特点和技术要求, 选用合理的机械设备。同时, 还要健全并落实特种设备安全检查制度、操作证制度、技术保养制度等, 确保机械处于良好的使用状态。

4.方法的控制

这里的方法控制指的是施工工序的控制。加强工序的质量控制, 可以将工程的质量控制从事后检查转变为事前预防。施工工序质量控制的一般步骤是: 首先根据实测进行分析, 然后根据分析情况进行判断, 也就是通过对各工序的抽验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 以判断整个工序是否平稳、正常 。

5.环境的控制

影响工程质量的环境因素复杂而多变, 如温度、湿度、暴雨、酷暑、严寒等都直接影响工程质量, 又如前一工序、分项、分部工程往往就是下一工序、分项、分部工程的环境。可以将各种环境因素罗列分类,其主要包括工程技术环境(如工程地质、水文、气象等)、质量管理环境(如质量保证体系、质量管理体系等)、劳动环境(如劳动组合、作业地、工作面等)。应在施工现场做好环境变化预案, 加大对施工现场环境控制力度, 为确保质量和安全创造良好的条件。

进度控制与质量控制的途径分析

1. 进度控制的途径分析

施工进度总目标确定以后, 要对总目标进行分解, 形成三级进度管理体系, 即: 总进度计划, 单位工程进度计划或分部分项进度计划、季度(月、周)进度计划。

1.1 总进度计划

进度计划的编制是非常重要而细致的一项工作, 涉及到建设工程投资、设备材料供应、施工现场布置、主要施工机械、劳动力组合、各附属设施的施工、各施工安装单位的配合、施工期限、开竣工日期、各项工程的衔接关系等因素, 只有对这些综合因素全面考虑, 统筹兼顾, 才能做到科学组织、合理安排并迅速发挥投资效果, 保持施工的连续性和均衡性。

1.2 单位工程进度计划或分部分项进度计划

单位工程进度计划的编制是在已经确定的施工方案基础上, 根据规定的工期和各种资源供应条件,对各分部分项工程的持续时间以及相互关系做出具体安排并用横道图和网格图表达出来。它的编制要充分利用时间、空间交叉进行协调。单位工程进度计划是保持各单项工程施工秩序的重要保证, 是编制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进度和编制季度(月、周)进度计划的基础。分部工程是单位工程的组成部分,按照不同的施工方法、构造与规格, 可以把分部工程进一步划分为分项工程 。

1.3 季度(月、周)进度计划

施工的实际作业是按季度(月、周)进度计划和施工任务书执行的。季度(月、周)进度计划要明确单位时间内应完成的各项施工任务、完成计划的各种资源量及措施。各施工项目间同时施工的平衡协调以及具体进度日程必须满足指导施工作业的要求, 需细分到工序。

2. 质量控制的途径分析

2.1周密计划, 做到事前控制

施工前, 认真做好施工组织工作, 做好技术资料准备工作, 做好对原材料、设备、零配件等质量进行检查和控制工作, 做好对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的质量鉴定和施工工艺的组织论证工作, 健全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及质量保证体系, 认真对待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工作并对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预控措施。

2.2 努力工作, 做好事中控制

对无法预测的施工质量问题无法事前控制, 一定要在事中进行控制, 避免施工质量问题的扩大化。工程质量是在施工中产生, 工序控制对工程质量起决定性作用。应把影响工序质量的因素都纳入到管理状态之中, 建立管理质量点, 及时检查和审核质量统计资料和质量控制图表。要认真审核设计变更和图纸修改后对工程质量的影响, 要严格工序间的交接检查, 对重要工程部位或专业工程做到实时监控。

进度和质量在技术措施层面的协调控制

项目管理有多种层面, 主要包括合同关系层面、组织层面、技术措施层面和法律关系层面。在这里仅从技术措施层面对建设项目的进度与质量控制的协调进行简要分析。

技术措施层面的协调, 就是用科学的方法, 合理确定各项工作的顺序、开竣工时间和相互衔接关系。对进度与质量控制的协调来说, 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其一, 根据项目建设目标, 制定三级进度计划, 同时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和质量保证体系, 并据以动态检查工程项目各阶段进度计划落实情况, 以及对应于进度所完成的工程量的质量情况; 其二, 根据施工规范和标准, 有效控制工序活动条件, 及时检验工序活动的进度及工序活动效果的质量; 其三, 在进度目标和质量目标的共同约束下, 从工程投资、技术及功能需求、设备材料供应、劳动力组合、工艺及操作、各参建单位的配合等方面综合考虑施工方案, 通过施工方案的实施确保建设项目总体目标的实现。

结束语:

建设项目的进度和质量的优化决策是提高施工效率和工程效益的实际保证, 对进度和质量的规划、设计和协调控制是使建设项目达到预期目标的关键, 紧紧抓住进度控制和质量控制的要点才能为顺利完成建设施工任务开创一个好的局面。

参考文献:

[ 1] 徐洪刚, 胡鹏飞.工程项目成本、进度、质量集成控制的研究[ J] . 科技管理研究, 2006( 3): 132- 133.

[ 2] 杨红远.浅谈建设项目管理中的进度控制[ J] . 建筑与工程, 2006( 10): 90.

质控组重点工作计划篇5

关键词:标准化;检修;计划控制

作者简介:谢文辉(1973-),男,河南偃师人,大唐洛阳首阳山发电有限责任公司,高级工程师。(河南 偃师 471900)

中图分类号:TM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15-0133-02

大唐洛阳首阳山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于2007年4月在#4机组A级检修中开始推行标准化检修,经过数年的实践、摸索和总结,已树立“以计划为龙头,以质量为中心,以安全为基础,以程序为依据,以文明生产为抓手”的标准化检修检修理念,并建立健全与之相适应的管理体系、管理制度、管理标准、技术标准,在公司及外部机组检修中,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标准化检修特点

标准化检修是以文件为载体,进行全员、全方位、全过程控制,从而实现大修目标的一种电力检修管理模式。它的特点主要是:文件覆盖整个检修管理及其活动;全员、全方位、全过程控制;策划及准备在该模式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标准化检修最终的目的是受控,包括安全、质量、工期、项目、检修过程、检修结果、工作人员、工器具等内容。受控的手段是通过制定一系列的标准、程序、制度来保障,确保每个环节有人负责,有人监督,实现闭环管理、结果可控。

二、标准化检修原则

第一,坚持以安全为基础原则,严格管理、监督,杜绝各类违章,确保人身、设备、作业安全。

第二,以确保设备检修质量为中心,严格执行检修作业文件包,全面贯彻各种质量验收规定,提高设备的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

第三,坚持PDCA循环原则,从检修准备工作开始,制定各项计划和具体措施,做好施工、验收管理和修后评估工作。

第四,确定检修管理整体目标,采用先进的管理手段,做好安全、质量、工期、作业环境、费用等方面的工作,实现全优工程。

三、修前策划

1.机组年修模型确定

公司根据集团公司及主机生产厂家说明书要求,结合机组设备状况,确定了年修模型:300MW机组检修模型为C-C-B-C-C-A,220MW机组检修模型为C-B-C-A。另外根据国家、集团公司的特殊要求(如节能、环保、揭缸提效等),实时调整检修计划。

2.组织机构建立

成立以生产副总经理(总工程师)为总指挥的A、B、C级检修组织机构,下设质量保证组、质量控制组、计划组、设备隔离及再鉴定组、安全保卫组、后勤物资保证组、宣传报道组,每个工作组负责人及工作人员都经过总指挥授权,职责明确,通过有效的管理和协调,确保各项工作受控并顺利开展。

3.检修管理手册制定

检修管理手册,是开展标准化检修的主要依据和支撑。公司制订了A、B、C级检修通用的检修管理手册,包括检修的安全目标、质量目标、工期目标,安全、质量控制管理制度,检修文件包管理标准,主要经济指标、环保指标考核等。

4.项目修前策划

A、B级检修项目提前6个月策划下发,C级检修提前3个月策划下发。项目的策划主要依据《发电企业设备检修导则》、定修项目、安全性评价项目、技术监控项目、25项反措要求、季节性工作、技改(重大特殊检修)项目、设备存在的缺陷和问题等。项目拟定后,首先由设备管理部组织各专业进行讨论,汇总后由生产副总经理(总工程师)组织发电、维修、物资等部门进行综合讨论,在规定时间内进行下发。每隔一个月由设备管理部组织相关部门落实检修工作准备情况,开工前一个月根据机组运行实际情况,对检修项目进行补充、完善。

5.备品备件策划

设备管理部点检员根据下发的项目,在10日内提交备品材料计划,经营管理部负责采购。期间点检员负责备品材料的全过程管理和控制,与采购部门、生产厂家及时联系、沟通,确保采购、验收、入库、领料、发放、使用等各个环节受控。

6.检修作业文件包策划

检修作业文件包是控制检修质量的有效手段,是标准化检修区别于传统经验检修的主要标志。检修作业文件包主要包括检修内容、作业指导书、质量安全计划、重大技改或特殊检修项目方案和三措、安全风险分析及预控、设备异动申请、异常不符合项、检修报告、经验反馈等内容。设备管理部点检员根据下发的检修项目,按有关规程、标准,在设备状态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编制,明确质量标准及“W、H、S”等质量见证点。检修作业文件包在机组检修前一个月下发,维修部门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考试,使作业人员明白检修程序、检修标准、检修要点。

7.人员准备

参与检修活动的所有人员(包括管理人员、质验人员、工作组成员等)都必须通过安全、制度、规程培训和考试,外包工程人员还要学习公司的外包工程管理相关内容,合格备案后方可进入现场。检修工作负责人必须学习作业文件并做到“六个明白”:明白工作内容和要求,明白所需的备品备件和专用工具及它们的状态,明白工作时间窗口,明白再鉴定试验的质量标准,明白各项工作、工序接口关系,明白经验反馈。公司质保组对培训效果进行检查、抽查,从而确保效果,达到人员因素受控。

四、计划管理

标准化检修突出计划管理作用,以计划为龙头,变“节点控制”为“窗口控制”,以“关键路径”为核心,所有资源都必须紧紧围绕其展开。检修窗口计划主要包括里程碑(关键路径)窗口隔离计划、主机窗口计划、辅机窗口计划、再鉴定窗口计划等。里程碑(关键路径)窗口隔离计划一般提前两个月下发,维修部结合自身的人员状况、工作计划,制定主机、辅机窗口计划,然后交设备管理部审核后下发执行。再鉴定窗口计划由发电部根据里程碑(关键路径)窗口隔离计划、主机窗口计划、辅机窗口计划负责制定,再鉴定计划由发电部负责组织实施。机组计划启动前的一周各项设备再鉴定、调试、系统试运等工作计划精确到小时,责任明确到人,确保机组顺利启动。

每天下午公司召开一次所有参与检修活动的部门领导参加的计划协调会,计划组对项目、工期、备品材料、异常不符合项等计划执行情况进行通报,对检修计划进行实时监督,并及时进行干预和纠偏。对于偏离计划进度较大且对主线工期有影响的工作,由设备管理部组织相关部门进行讨论、协商,合理进行进度调整。

发电部提前一天通告第二天的再鉴定项目,维修部根据工作进展情况合理安排检修工作,如遇其他原因不能实施,要提前通知发电部进行调整。

计划控制是保证各项检修工作有序开展的重要手段,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五、质量控制

质量是标准化检修的中心,所有的工作都必须围绕着质量来开展。公司质量控制采用“三级控制”,即维修班组负责人自检维修部质检员检验设备管理部质检员检验(监理人员检验)。检修过程要做好检修实施、质量控制、异常不符合项、设备再鉴定等全过程控制,及时纠正偏差,确保实现质量目标。

质控组重点工作计划篇6

摘要:有关公路工程质量生产的法律、法规和标准,结合工作实践经验,阐述了新形势下的公路工程施工与管理。

关键词:公路工程 管理 质量 效益

本文着重就施工单位在公路工程施工现场管理中应注意的问题作一阐述。

一、进行充分的施工准备

施工现场管理贯穿于工程施工的全过程,充分的施工准备是管理好施工现场的基础。施工单位只有通过充分的施工准备,才能保障施工过程的连续、协调、均衡和经济。在进行施工准备工作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1、要建立严谨、规范的内部约束、考核、激励机制,用制度管人,用规章管理工程。

2、要补充调查工程沿线影响施工的因素,标注出平面位置图,并进行分析、论证,写出调查报告,作为修订施工方案、编制施工控制预算的依据。

3、研究施工图纸,吃透设计意图,澄清图纸中的问题,恢复定线和施工放样。对所有控制点进行加密、保护、记录。

4、根据施工合同协议和现场调研认真编制施工控制预算,作为控制支出、进行成本预测分析、经济核算以及统计工程进度的依据。

5、进行业务、技术培训和技术交底,使相关人员对工程的技术标准、操作规程、质量控制、资料整理有全面的了解。

6、建立质保、安保、环保体系,明确相关责任人及人员分工职责,并签订责任备案登记表。

7、建立工地试验室,并申请临时资质。对施工中拟使用的各种原材料取样试验,建立相关技术参数的数据库。

8、绘制关键工序施工工艺流程图和试验操作规程、质量检查评定、计量支付、设计变更、事故处理等操作管理框图,并使图表上墙。

9、根据工期要求、技术标准、机械设备能力、材料供应、自然条件等进行综合分析,选择最佳施工方案,完善施工组织设计。

二、合理配置施工资源

合理配置施工资源是保证施工现场动态投入生产要达到最佳组合,完成阶段施工任务,获取较大经济效益的关键。

在施工过程中,人力、材料和机械需求量不断变化,在配置施工资源时应力求均衡。要根据进度计划编制人力、材料、机械进场计划;根据材料供应与使用情况决定材料储备量;根据主导机械配置与之能力相适应的附属机械;根据天气情况和实际进度对资源进场计划进行调整。做到人、机、料、法、环协调统一。

三、认真做好试验段

开工后,施工单位对自然条件、施工工艺、质量控制都有一个适应的过程。通过试验段施工,可以初步掌握工程的质量控制要点、主要技术参数、施工进度、机械组合以及施工过程中的协调情况,故它是施工现场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

试验段施工之前要编制施工计划,明确施工方法、技术要求、试验检测内容以及达到的质量标准。施工中发现问题应及时调整,做好记录、分析、总结,为大面积施工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四、适时调整机械组合

机械化施工能有效地降低成本、提高质量、保证进度,是当前公路建设发展的主流。在施工过程中,要保持机械组合的相对稳定。由于受进度、天气等方面的影响,机械的使用数量发生变化时,现场管理者必须适时改变机械组合。组织机械施工应注意:

1、根据进度计划、质量要求和机械的生产能力选择主导机械,并留有适当的余量。

2、全套机械的生产能力是由其中生产能力最小的机械决定的,因此,加强机械的统一调配,始终保持机械的最佳组合,提高机械的使用率。

3、要组织维护、抢修小组,备有关键配件,定期维护,随时随地排除故障,提高机械的完好率,确保工程正常进行。

五、重点治理质量通病

工程质量是公路建设永恒的主题。贯彻国家有关工程质量的方针,提高全员质量意识,推行全面质量管理,是施工现场管理的重点。公路工程中的质量通病有:桥头涵顶跳车,路基不均匀沉降,路面平整度差等。加强现场质量管理,要以治理质量通病为突破口,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1、彻底处理软弱路基,确保路基整体稳定。路基不均匀沉降会导致路面开裂、路基失稳,危及行车安全。主要原因是路基未充分压实。为此,现场质量控制要抓好地表清淤和路基分层填筑及压实;在路基填挖方交界处、施工分段接头等非连续地段要作为质量控制的关键点加强控制。

2、认真处理路基与桥涵接头,防止桥头涵顶跳车。桥涵与路基施工往往不能同步进行,在路基与桥涵之间形成接头,若施工质量控制不好就会造成跳车,一般设置桥头搭板,铺设土工隔栅或土工布,改换填料等,这些措施如果没有严格的质量控制和合理的施工工艺保证仍然不能达到满意的效果。因此,现场管理的重点是确保碾压到位,压实度符合质量标准。

3、严格控制路线的线型与标高。随着公路修建等级的不断提高,施工中对路线线型与标高的要求也越来越严。纵横坡不适、平整度差等直接影响公路的外观质量和使用品质,影响服务对象的舒适度,影响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故这些问题要从路基开始层层检查验收,达不到要求及时返工,谨防积重难返。

4、确保结构物的内在和外观质量。公路是暴露在野外的线形构造物,既要满足行车要求,又要与周围的景观相协调,满足行人的视觉要求,为此,要达到内在质量与外观质量的统一。满足结构物的内在质量,必须控制关键材料、关键工序、关键工艺;满足结构物的外观质量,必须做到工艺精细、线条分明、线型顺适、层次清晰。

六、加强进度控制

进度计划是控制工程进度的依据,施工组织中的月、旬作业计划以及材料、机械使用计划都要服从进度计划的要求。进度计划反映工程从准备到竣工的全过程,反映施工中各分部、分项工程及工序之间的衔接关系,是现场管理者统筹全局,合理调配施工资源,正确指导生产活动的基础。能否按照计划实施,既体现施工单位的合同意识,也体现施工单位的组织协调能力和管理水平。当工程进度受到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而与计划偏差较大时,现场管理者要结合实际,对进度计划进行调整,并做到:

1、根据网络计划或进度管理曲线,查找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的差距,分析影响进度的原因。

2、调整滞后项目的施工方案,适当增加资源投入,科学安排施工顺序,采用多作业面的平行流水作业或立体交叉平行流水作业,加快施工进度。

3、合理压缩关键线路上的作业时间,尽量保证总工期实现,必要时倒排工期。

七、搞好成本管理

成本管理就是通过成本核算来计划和控制经济活动。施工现场管理要达到的目的就是通过对工程进度、质量的控制来降低工程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不计成本,不搞核算的粗放型管理只能导致工程干的越多亏得越大。为此,要注意抓好以下工作。

1、完善成本管理制度,使采购、库存、发放、使用等每一环节在制度的约束下进行。

2、根据施工定额对各分项工程进行成本控制,力求使人工、材料、机械控制在规定的范围内。

3、分项或分部工程完成后,要对照施工控制预算进行成本预测,对已经出现或可能出现的超支采取应对措施。

4、单位工程完成后,要及时进行成本核算,根据实际发生的工、料、机及管理费计算出该工程的实际成本,与施工控制预算比较,查找成本管理中的问题。

质控组重点工作计划篇7

关键词:项目建设 安全 质量 投资

中图分类号:F2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06-233-02

作为一个优秀的项目经理,在项目的建设过程中必须要做好“四控(安全控制、质量控制、进度控制、投资控制)、两管(合同管理、信息管理)、一协调(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各种组织协调工作)”的工作。只有做好以上的几项工作才能够保证项目建设在可控状态下运行。

本文重点是要讨论一下安全、质量、进度、投资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四者是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关系。如加大安全投入,相应会造成进度减缓、投资增加,但质量会得到相应的提高;加大质量投入,相应地会造成进度的减慢、费用的增加、同时也会减少安全和操作事故的发生;加快进度,相应会造成质量的下降、安全性的降低、投资费用的增加;控制投资费用,相应会造成安全性的降低、质量的下降、进度的减慢。因此不能单独去硬性地去控制某一方面的工作,相反要得到项目建设的最佳的结果,只有做好各项控制工作,才能够使四者成为有机的整体,达到项目建设的最佳平衡点,这也是每个项目管理者追求的目标。

一、安全控制

现场的安全工作主要是要控制:一是人的不安全行为,二是物的不安全状态。

1.人是安全工作的主体,人的因素是第一位的。首先要树立安全高于一切的思想,从心理上提高安全的意识,增强安全防范的措施。安全工作主要从基层抓起,使每一个项目建设者都关注安全。必须要求施工单位自上而下逐级建立安全管理体系,同时也要建立由业主有关部门、项目监理部、施工单位等共同组成的HSE管理委员会,落实各级安全、文明施工责任,全面管理现场的HSE工作。各单位要自觉加强施工现场的重点安全环节和事故隐患的安全监督检查工作,经常性地通报现场安全隐患,并跟踪检查处理,对违章违纪问题进行严肃查处。另外,定期由业主相应的管理部门组织有施工单位和监理公司共同参加的安全例会,解决和协调施工中暴露的安全隐患,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同时针对近期以来各施工单位存在的安全问题进行讲评,实行奖优罚劣。施工管理部门要配备专职的安全管理人员,与公司安全部门和监理公司的专职管理人员共同负责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

2.物的不安全状态,是指施工、建设中的各种设备和材料以及在建设过程中形成或即将形成的建设实体,它们在项目建设中所处的不安全状态。这就要求定期对施工现场的各种安全设施和劳动保护器具进行检查,及时消除隐患;责令超期、带病运行的机械设备马上停止使用,进行检修;对于进厂的设备和材料严把质量关,不合格的进行返修或清退出场;对于已经建设完成的成品要进行保护,避免在以后交叉建设过程中造成不必要的损坏,给随后的装置运行带来不安全的因素。

只有全员、全过程地注重安全管理工作,将不安全因素消灭在萌芽的状态,才能保证项目建设的安全运行。

二、质量控制

质量是生命,质量是工程,也是通用性、可靠性、经济性的总和,直接关系到人民的生命财产和安全。因此,必须坚持“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原则,坚持以人为控制核心,坚持以预防为主,坚持质量标准,做好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事后总结。其中重点是控制好影响质量的五要素,即对施工人员、设备和材料、施工机械、施工方法以及施工环境的控制。如果一个项目没有质量作保证,那最终只是废物一堆,同时也会造成劳民伤财的结果,为此我们必须要做好质量的管理工作。

1.设计质量的控制。首先,要选择一个技术水平高、业务能力强、服务态度好的设计队伍;其次,要加大初步设计力度,业主和监理公司可以提前参与设计的审查,为详细设计提供有力的条件;在详细设计后期要控制最终出图的质量,保证设计结果的准确性;同时也要控制设计变更的质量,减少现场的变更的数量,加大设计人员的现场服务工作。

2.设备及材料的质量控制。首先要选择质量和信誉度好的供应商,其次要做好设备在制造厂的设备监造工作,重点控制好设备制作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同时要把好设备的出厂关和入场关,尽量将设备缺陷消灭在安装之前。材料的采购也要选择好的供应商,做好材料进场的检查验收工作,同时也要发挥第三方的质量检验的职能,帮助我们控制好进场设备、材料的质量。

3.质量的事前控制。事前控制是以施工准备工作为核心,必须做好以下各项工作:(1)重点要做好施工条件的调查和分析,包括合同条件、施工条件等调查和分析。(2)做好设计图纸的会审和设计交底,理解设计意图和对施工的要求,明确质量控制的重点和难点。(3)加大施工组织设计文件的编制与审查的力度,施工组织设计是施工方案的核心,综合考虑了施工质量、进度、安全、投资的目标要求。(4)严格控制施工单位和施工分包单位的选择和资质的审查,选择一个好的施工单位是项目建设的成功一半。(5)设备材料的采购控制,它是构成工程实体的基础,也决定了实体最终的工程质量。(6)施工机械设备的选择与配置,它是保证工程项目建设的手段,决定了项目建设的质量和安全。

4.质量的事中控制。重点要抓好以下各点:(1)抓好与作业工序质量形成的相关的配套技术与管理。做好施工技术的复核,它是保证各项技术基准正确性的重要措施。(2)加强施工计量的管理工作,它的正确性与可靠性直接关系到工程质量的形成和客观效果的评价。(3)加强见证取样送检的效果,它是保证进场的材料、半成品、构配件质量的前提条件。(4)做好隐蔽工程的验收工作,它是施工质量控制的重要的环节。

5.质量的事后控制。要继续做好以下工作:(1)施工质量的检查验收,是事后控制的重要的途径,通过检验批、分部分项工程、单位工程的施工质量的验收,多层把关严格验收,最终达到项目质量目标。(2)工程质量的评定,这是对项目建设结果最终评定。(3)工程质量文件的审核与建档,是重要的质量控制依据,必须真实准确。(4)建立一种回访和保修制度。

三、进度控制

任何项目建设业主方都要求缩短建设周期,希望项目能尽早投产,发挥经济效益。首先要根据项目施工特点编制工程总体网络计划,再根据总体网络计划,编制阶段性网络计划、月控制点计划、周进度计划和要明确进度控制节点。其次,对于重要工程要召开专题会议,研究专项控制计划,对于特殊的项目要单独制定进度计划,并逐项、逐天地落实项目进度。只有确保项目按进度计划进行,使进度处于受控状态,才能保证项目按期完成。

1.落实好总体网络计划、阶段性进度计划,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动态管理,及时调整。

2.设置月进度控制节点,建立“三周滚动”计划报审制度,积极跟踪现场进度。由于各种原因不能按时完成计划时,及时督促施工单位采取调整措施,加强人力、机具或调整作息时间等措施,把拖后的进度补回来,如果确实有难度未完成的,通过下一个滚动周期再做调整。

3.抓好预先设置的进度控制节点。强制要求凡是设置的控制节点绝对不允许突破,对突破节点的单位进行严肃的经济处罚。大的进度节点是为了保证总体工期的需要而设置的,通过节点来控制单位、单项工程的进度,来确保总体进度计划的实现。

4.抓好设备、材料进场计划。要求设备、材料进场计划必须满足总进度计划要求,施工单位对所提材料计划应及时供应到货,确保工程所需,同时要保证材料到货处于受控状态。特别是工程后期影响设计变更的材料,要求必须及时到货,决不能拖延。

5.加强施工人员的思想建设。无论是监理人员还是施工人员,都充分认识项目建设按期完成的重要性,树立紧迫感,人人都抓进度。同时,定期和不定期进行质量检查,发现问题,立即整改。

6.加大现场监督管理力度,积极协调在施工中随时出现的问题,并及时进行解决,为施工创造有利的条件。

7.施工管理人员必须每天按时检查进度计划的实施情况,并记录实际进度及其相关情况,进行工程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比较和分析;突出主动控制,发现实际进度滞后于计划进度时进行纠偏;重点实施事中控制,及时督促施工单位采取调整措施,把拖后的进度补回来。

8.组织全体施工单位进行大会战,营造气氛、鼓舞干劲,加快施工进度。

四、投资控制

主要体现在“量”和“价”的两个方面,“量”的方面主要是由施工管理部门来负责,量的控制是基础,它与其他几项控制是密不可分的,同时由它又是其他控制的保证,因此必须从严做好“量”的控制工作。“价”主要由控制部门负责,它的工作一方面是在招投标时,如何能够更好地控制综合单价,保证中标单位的综合单价比较公正合理;另一方面是处理好设计变更和业主方面的新增和调整项目的费用,确保项目投资费用控制在概算范围之内。

1.施工前,要严格对图纸进行会审,及时发现图纸的错误,避免完工后再返修,造成人力和财力的浪费。如发现设计过于保守,要根据以往的施工经验与设计部门进行沟通,减少项目建设中不必要的浪费。

2.利用费用―进度差异(赢得值分析法)分析方法,进行费用―进度综合控制,逐月进行分析,发现偏差及时进行纠偏,可以通过采取组织措施、技术措施、经济措施和合同措施方法进行纠偏处理,使各项指标在可控范围内。

3.严格控制设计变更单、设计联络单、现场经济签证等。

4.严格审查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特别要控制措施费,采取工程完工后施工方案进行会签制度。

5.采取审计部门过程跟踪,现场发现的问题及时处理,施工单位、监理、施工部和审计单位共同签字确认,为日后工程结算和审计提供便利。

6.要求费用控制部门多深入现场,了解现场的实际情况,特别是一些隐蔽工程和一些变更的项目要深入地了解,这对以后项目的结算和审计大有帮助。

7.做好项目后期的工程结算和审计工作。

总之,以上所述是优秀的项目管理者必须要了解的要通过自己的所学、所用,结合具体项目建设的特点,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有所发现、有所提高,与自己的项目建设管理经验相融合,用其所长、避其所短,就会对建设一个优质、安全、高效的项目十分有利。

(作者单位:蓝星安迪苏南京有限公司 江苏南京 210047)

质控组重点工作计划篇8

引言 水利水电工程进度控制是施工组织设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进度进行管理同做其他任何事情一样,需要按一定的步骤和程序进行。首先要构思,对进度作总的设想,确定各项目的性质、特点和所要达到的目标;其次需要考虑如何去做,既要选择适当的方案(决策),制定规划和做好必要的准备;再次是及时组织实施,对项目的进度、成

木和质量等进行控制;最后是对完成的任务进行检查、分析,确定效果,进行总结。

1、施工进度控制的概念

施工项目控制与投资控制和质量控制一样,是项目施工中的重点控制之一。它是保证施工项目按期完成,合理安排资源供应,节约工程成本的重要措施。施工进度控制是指在既定的施工期内,编制出最优的施工进度计划。在执行该计划的施工中,经常检查施工实际进度情况,并将其与计划进度相比较,若出现偏差,则需分析生产的原因和对总工期的影响程度,找出必要的调整措施,或修改原计划、或增加资源、或优化施工方案等,不断如此循环,直至工程竣工验收。进度控制的总目标是确保施工项目既定目标的实现,或者在保证施工质量、施工安全及不增加额外成本的条件下,适当缩短工期,以达到双赢的效果。

2、进度控制原理

2.1动态控制原理

施工进度控制是一个不断进行的动态控制过程,也是一个循环进行的过程。从项目施工开始,施工进度就出现了运动的轨迹,即计划进入执行的动态。施工进度按照计划进度进行时,两者是否相吻合,当施工进度与计划进度不一致时,便产生超前或落后的偏差。分析偏差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调整原计划,使两者在新的起点上重合,使施工计划按计划进行。但在新的干扰因素作用下,又会产生新的偏差。施工进度计划控制就是采用这种动态循环的控制方法。

2.2 系统原理

(1)施工项目计划系统。

为对施工计划进行有效控制,首先必须编制工程进度计划。其计划有施工总进度计划、单位工程进度计划、分部分项工程进度计划、季度和月(旬计划)、周计划,这些项目组成了一个施工项目进度计划系统。计划的编制对象由大到小,计划的内容由粗到细。编制时从总体计划到局部计划,逐层进行控制目标分解,以保证计划控制目标的落实。执行计划时,从周计划开始实施,逐级按目标控制,从而达到对施工项目整体进度目标的控制。

(2)施工进度实施组织系统。

施工项目实施全过程的各专业队伍都是遵照计划规定的目标去努力完成一个个任务的。施工项目有关劳动调配、材料设备、采购运输等各职能部门都按照施工进度规定的要求进行严格管理、落实和完成各自的任务。施工组织各级负责人,从项目经理、施工队长、班组长及其所属全体成员组成了施工项目实施的完整组织系统。

(3)施工进度控制组织系统。

为保证施工进度,还有一个项目进度的检查控制系统。自项目经理一直到作业班组都设有专业的职能部门或人员负责检查汇报,统计整理实际施工进度的资料,并将其与计划进度进行比较分析和调整。当然,不同层次的人员有不同进度控制职责,分工协作,从而形成一个纵横连接的施工项目控制组织系统。事实上,领导既是计划的实施者,又是计划的控制者。实施是计划控制的落实,控制是保证计划按期完成的重要因素。

3、水电工程进度控制方法

水电建设项目进度计划管理,是指水电项目建设计划的编制、优化、组织实施、计划控制与协调全过程的管理行为。水电工程项目建设进度控制,主要是指建设工期控制和施工期控制。建设工期是指建设项目从永久性工程开始施工到全部建设投产或交付使用所经历的时间,其中包括组织上建施工、设各安装、生产准各及竣工验收所需要的时间,是制定工程项目施工计划和考核建设项目投资效果的主要指标。建设工期是以单位工程为计算对象,从单位工程破上开工起至完成全部工程设计规定任务,达到国家验收标准止所经历的日历大数。纵观水电工程项目建设进度计划管理,一般具有下述几方面特点:

a.水电建设项目进度计划具备一定的风险性,山于水电建设项目组成复杂,建设工期长,影响因素多,建设项目进度计划编制和实施都会遇到极大的风险。

b. 工程项目建设进度目标的可分性和进度控制的多层性工程项目建设进度目标可以按建设程序阶段分解为建设前期工作目标、设计进度目标和施工进度目标:也可以按工程项目组成划分为建设项目进度目标(即建设工期目标)和单位工程施工进度目标(即施工工期目标),山于工程项目建设进度目标具有可分性和多层性,使工程项目建设进度管理与进度控制成为可能。

c. 各项建设任务活动时间对工程项目建设进度目标的影响程度不同建设工期目标或施工期目标都受到完成各项建设工作(或任务)的活动持续时间的影响。水电工程建设的工期、质量、投资成本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关系十分复杂,单纯地追求某一方而的效益必将对其他方而的效益产生小良的影响,甚至可能造成巨大的损失,具体表现在: (1)如果

工程建设速度加快,则可以缩短工期,但须投入适量的工期成本,使工程建设成本上升,同时因抢工期还忽视工程建设质量,造成质量水平降低。(2)如果工程建设中一味地追求控制投资,节约成本,则会使工程建设资金的投入脱离工程建设实际的需要,也会造成工程建设工期拖延。(3)工程建设质量是工程的生命,但若过于强调质量,实际地要求工程建设的质量合格率甚至优良率过高,则会延长工程建设工期。因此,应在保证工程质量和工期要求的前提下,通过科学决策,确定合理的质量、工期、投资控制目标,投入适量的成木,保证目标的顺利实现,可以使工程建设获得最佳的整体效益。

确定建设工期应根据工期定额、综合资金利用效果(即资金供应与需求)、资源条件、项目组成、功能要求及技术复杂性等方而进行综合分析,以便保持工期、费用和质量三大建设目标的协调统一。

4、水电工程建设进度控制的原则

根据水电工程项目建设进度控制的特点,对水电工程项目建设进度控制应遵循下列三项基本原则。a水电工程项目建设进度目标的分解原则,山于水电工程项目组成复杂,参与建设的各方主体较多,为了有一利于各方建设主体制定不同类型的工程项目建设进度计划和对建设进度目标控制,必须将建设项目总进度目标进行分解,建立水电工程项目建设进度目标体系。b水电工程项目建设进度目标分级控制原则,水电工程项目建设进度目标分级控制就是按小同建设活动所需要的活动时间对建设总工期(或施工工期)的不同影响进行分级控制。水电工程进度监控的主要内容:山于水电工程建设工期和投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因而不能进行单一控制。如果控制管理得当,那么,即可缩短工期,又可降低工程投资,使企业法人和承包商均可获益。因此,双方都应重视监控施工计划及工程控制预算的编制和执行,以求优质、按期、高效地完成工程建设任务。工程进度与投资监控的主要内容是:①确定控制标准,绘制控制曲线:②进行施工监测,收集信息,绘制实际积累曲线:③通过实际与计划对比,查找偏离计划的原因,预测其对工程总工期的影响:④针对上述原因提出改进措施,对未完工程的进度计划与费用进行优化调整。建设阶段工期控制效益分析,于水电工程建设各个阶段和各个环节各具特点,其建设成本控制管理所获得效益的大小及其可能性是不同的。据有关统计资料表明,在水电工程建设中,对建设项目成本影响最大的阶段是在项目开始到可行性研究和设计阶段,而从项目施工实施开始到建成,通过更进一步优化设计和加强管理等措施所能节约的可能性只有5%-10%。尽管施工阶段节约投资的可能性较小,但施工阶段投资额很高,很小百分点的投资节约,其投资节约的总额度是较大的。水电工程项目施工阶段是工程项目建设成本投入的主要阶段,主要控制包括投资、工期、质量,其研究对提高水电工程建设的管理水平,意义十分重大。 水电工程的工期效益主要表现在因提前投产而带来的发电效益和引起的投入成木的节约效益。因此,工期控制效益就是工期效益与工期成本之间的差额,也就是工期成本效益。

结束语

上一篇:班组长重点工作计划范文 下一篇:财务重点工作计划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