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史社团活动总结范文

时间:2023-11-18 18:50:40

政史社团活动总结

政史社团活动总结篇1

为深入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关于做好党史专题宣讲工作的通知》、省委《关于在全省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实施方案》、市委《关于做好全市党史专题宣讲工作的通知》部署要求,区党工委下发《关于做好全区党史专题宣讲工作的通知》,镇党委下发《关于在全镇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实施方案》,要求扎实有序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宣传宣讲工作,镇党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决定,从5月下旬起在全镇开展党史专题宣讲工作。现提出如下工作方案。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把深入宣讲党的百年奋斗史、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与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结合起来,教育引导全区干部群众树立正确的党史观,坚定不移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委、市委、区党工委、镇党委各项部署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落实各项目标任务上来,保持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始终沿着指引的方向,奋力续写新时代xx镇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二、宣讲重点

全镇党史专题宣讲工作要把学习宣讲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穿始终,把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贯穿始终,把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贯穿始终。结合宣传宣讲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把我区开展的“牢记殷切嘱托、忠诚干净担当、喜迎建党百年”专题教育“讲党课、颂党恩”讲好专题党课融入其中,要认真按照区、镇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部署要求,传承红色基因,讲好遵义故事,传播xx声音,高标准高质量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重点围绕学习领会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开展宣讲,结合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全面准确宣讲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光辉历程、作出的伟大贡献,宣讲中国共产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新理论成果、积累的宝贵经验,宣讲中国共产党初心宗旨、铸就的伟大精神,宣讲长征精神和遵义会议精神,遵义籍、新蒲籍红色历史人物和我区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涌现出来的英雄人物和先进模范,宣讲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宣讲在党中央、关心下,在贵州省委省政府关怀下,遵义市委市政府支持下,新蒲新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辉煌历程、实现经济赶超跨越“黄金十年”的巨大成就,引导干部群众了解党的百年奋斗史,传承红色基因,从长征精神和遵义会议精神深刻感悟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让干部群众深切感恩党、感恩党中央、感恩,在新征程上不断迈出新步伐、创造新业绩。

三、宣讲方式

积极推动引导多方力量参与到党史专题宣讲工作中,努力形成全区党史学习教育“大宣讲”格局,深入推动主题宣讲进企业、进农村、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进网络,营造强大的宣传宣讲声势。

(一)镇党委宣讲团示范讲。组建镇党委宣讲团,于5月下旬分赴各村开展首轮宣讲,原则上镇党委书记向全镇干部职工集中宣讲1场,镇党委主要负责同志通过到党组织关系所在村党支部上党课、开展主题党日活动等开展宣讲。各村党组织要积极配合镇党委宣讲团的宣讲工作,组织党员、干部、群众代表、师生代表参加宣讲报告会,同时宣讲团成员要到机关、校园、社区特别是革命纪念地、红色遗址等,与村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年群体开展面对面、互动式的座谈宣讲。要小切口反映大主题、小视角折射大变迁、小故事呈现大图景,提高宣讲的亲和力、感染力。

(二)各部门领导干部带头讲。镇级部门领导同志带头到联系点、帮扶村居等开展专题宣讲,带头同基层群众互动交流。全镇各部门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负责同志要紧密联系岗位和工作实际,积极带头开展形式多样的宣讲活动。“七一”前后,党员领导干部、基层党组织书记要面向全村党员讲一次党史专题党课。要组织先进典型进企业、进农村、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进网络讲好主题党课,通过讲党课、颂党恩,推动兴起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热潮。

(三)各级宣讲团常态讲。各村要结合本地实际,精心遴选政治素质好、理论水平高、宣讲能力强的领导干部、党史领域专家学者、英模人物、烈士亲友、驻村干部、离退休人员分赴村组开展对象化、分众化、互动化宣讲。要有针对性地加强宣讲队伍的学习培训,做好深入研讨、集体备课等工作,依据镇党委审定的《宣讲提纲》和指定的学习材料,结合本地实际编写好宣讲稿,既讲“普通话”,又讲“遵义话”,既讲“心里话”又讲“身边事”,深入开展常态化、普及化宣讲,增强宣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确保村组干部群众坐得住、听得见、记得牢。要坚持专兼结合,让党史参与者、亲历者讲党的百年奋斗历程,让老革命、老英模、老党员讲创业立业的苦难辉煌,让改革先锋、时代楷模、最美人物讲振兴复兴的砥砺奋进。尊重群众首创精神,鼓励地方和部门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结合实际创新宣讲方式,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性宣传宣讲活动,务求取得实效。

(四)各系统领域联动讲。按照分级分类、分工负责的原则,镇中心学校、镇卫生院党组织牵头组织好本系统领域的宣讲,镇关工委、统战(群团部)积极面向职工、青年、妇女、科技工作者、非公有制经济人士、退休老干部等开展宣讲,切实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更广泛地深入各行业、各领域。

四、宣讲要求

(一)把准政治导向。自觉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关于党史的重要论述为根本遵循,坚持以两个历史决议和党中央有关精神为依据,树立正确党史观,准确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正确认识和科学评价党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会议、重要人物,批驳歪曲和丑化党的历史的错误倾向。把“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讲清楚讲透彻,旗帜鲜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更好正本清源,固本培元。要结合宣传宣讲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讲好我镇发展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形成的好做法好经验好成果,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树立正确的党史观,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牢牢掌握贵州、xx、xx、xx发展的历史主动。

(二)创新宣讲方法。积极创新内容、形式和方法,切实增强面向基层宣讲的吸引力感染力。坚持规定动作和自选动作相结合,集中宣讲与常态宣讲相结合,线上宣讲与线下宣讲相结合,充分考虑学生群体、退休人员、流动党员、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员群众等群体的接受习惯,根据宣讲对象特点定制有针对性的宣讲方案。要发挥好新媒体作用,广泛运用网络直播、网络视频、网上交流等形式,让群众便捷地听到宣讲的声音,营造网上网下学习党史的浓厚氛围。要通过组织党员干部赴区内革命纪念地、红色遗址现场宣讲、为基层提供“点单式”宣讲服务等方式增强宣讲生动性。要在总结运用以往宣讲经验的基础上,注重宣讲艺术,善于运用生动活泼、接地气的语言讲好党史故事,讲好革命先烈、英雄模范、时代楷模的感人事迹,让党的伟大形象更加鲜活。

(三)彰显本地特色。要结合宣讲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深切感受来自党中央和的恩情和温暖。要充分运用我区红色资源,结合本地文化特色组织宣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从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以及“三线”精神、新时代贵州精神中感悟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要以在党的领导下我镇彻底撕掉千百年来的绝对贫困标签,快速发展的实战经验为立足点,结合实际讲、结合工作讲、结合未来发展讲,彰显xx特色,坚定xx发展信心。

(四)抓好青少年宣讲。镇中心学校、镇属各类学校、共青团组织,积极开展面向青少年的宣讲活动,切实引导广大青少年知史爱党、知史爱国、知史爱社会主义。要抓好青少年学习教育,积极开展面向中学生、小学生的宣讲活动,着力讲好党的故事、英雄的故事,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要注重发挥青少年的作用,让青少年宣传青少年、带动青少年,扩大宣讲活动的影响力、感染力。

(五)务求宣讲实效。要充分发挥各级宣讲员能动性、创造性,在把准方向的基础上发挥优势,把党史学习教育讲鲜讲活,切实增强宣讲感召力和实效性。用好基层阵地和平台,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宣讲,不断扩大宣讲覆盖面。要把宣讲教育同总结经验、观照现实结合起来,同推动全镇中心工作和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工作结合起来,同统筹疫情防控、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动高质量发展结合起来,有针对性地开展宣讲,把宣讲教育成效转化为工作动力和实绩。要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决杜绝“低级红”“高级黑”,严禁以学习教育为名组织公款旅游,注意为基层减负,防止为完成任务应付了事,防止肤浅化、碎片化。

五、宣讲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压实工作责任。各级党组织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把开展党史专题宣讲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来抓,高度重视,周密部署,切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实施,扎实推动宣讲工作深入开展。相关职能部门和单位要各尽其职、密切配合、一体推进。要按照疫情防控常态化有关要求,统筹好学习宣讲和疫情防控,确保宣讲活动安全有序开展。

(二)统筹宣传报道,营造浓厚氛围。要充分发挥主流媒体和网络新兴媒体作用,运用集中式、组合式、参与式、联动式等多种形式,对党史专题宣讲进行立体化宣传报道,及时反映宣讲活动情况,注重反映基层干部群众学习贯彻的典型事迹和良好风貌,扩大宣讲影响力,不断把学习宣传引向深入。要坚持媒体平台联动、线上线下互动,长视频短视频结合,发挥镇级宣传联动作用,为党史学习教育主题宣讲营造浓厚舆论氛围。

(三)强化保障调度,注重结果运用。要以开展好宣讲活动为重要抓手,把党史学习教育不断引向深入。各村各部门要切实做好宣讲团的服务保障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加强日常调度,做好简报的编发和上报工作,反映党史学习教育主题宣讲开展情况,反映各地各部门各单位宣讲工作亮点和成功经验,有力推动宣讲工作高质量开展。专题宣讲结束后,认真总结经验做法,研究把好做法好经验上升为制度机制,作为年度党建工作成效考核评估的重要参考依据。

六、积极宣传报送

扎实抓好党史宣讲报道工作,充分运用“唯美xx”微信公众号等媒体进行宣传,从3月到6月,各党总支部(党支部)要围绕百年党史,结合学习贯彻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进行专题宣讲;7月之后,围绕学习“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党的六中全会精神进行专题宣讲。抓好党史宣传信息报送工作,在2021年7月31日前,通过电子邮箱每周四前向镇党史办报送宣讲活动安排计划表、党史宣讲简报等相关资料。

镇党史办联系人:xx

联系电话:xx报送邮箱:xx

附件1.党史学习教育镇党委宣讲团成员名单

2.xx镇“党员先锋”宣讲团成员名单

3.新蒲新区xx镇“党史宣讲”活动安排计划表

xx镇党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

政史社团活动总结篇2

1990年代以来,个人与国家之间不断扩大的社会空间已经吸引了不少中外研究者的关注。

“民间社团”是这些研究中一个重要的课题。这些研究中,有的集中研究某一类社团,如工会[③]、商会和专业社团[④]、学生社团[⑤]、休闲团体[⑥]、以及基金会[⑦];有的以一个乡镇或城市作为个案[⑧];也还有的研究社团总体变迁[⑨].这些研究资料丰富,充满洞见。放在一起,本身就已经构成了一个关于中国社团丰富多彩的图画。

然而这些文献也存在一些缺陷。首先,他们的理论兴趣都集中于探讨民间社团的发展是否预示着公民社会在中国的出现。公民社会(civil society )视角强调社团相对于国家的独立性,用严格的“公民社会”概念观察中国的社团难以避免“削足适履”的风险。正如裴宜理所言,简单的国家-社会二分法无助于解释中国的社团活动[⑩].在概念与现实之间,调整概念以符合现实是更为可取的研究路径。其次,由于公民社会视角的影响,在研究对象选择上,大部分研究都集中于某些“民间性较强的”社团,尤其那些被称为“非政府组织(NGO )”的社团上,而排除了大部分在中国实际存在的其他类型社团。最后,以前的研究多属于个案研究。如裴敏欣所言,对社团的个案研究很容易造成“只见树木,不见森林”[11].而且大多数研究都是1990年代出版,或者使用的数据是1990年代早期收集的,但中国的“情况变化如此之快,常常在论文的墨水尚未干时就不得不更新”[12].因此,为了全面认识中国人的结社生活,有必要更新数据、调整理论、扩大视野。

过去十多年在社会科学中流行的另一个概念——社会资本(social capital)为理解社团提供了不同的视角。从社会资本理论的角度看,社团是否独立于国家的控制并非问题的关键,更重要的是在结构化的组织形式中人们彼此联结的程度有多高。所谓“社会资本”指“嵌在社会网络中的资源,网络中的行动者行动时能够方便地得到并利用这种资源”[13].社团活动被认为是社会资本存在的重要载体。不论正式或非正式的社团都可以构筑持续的人际关系网络,为成员提供社会资本。因此社团常常被用来测度社会资本[14].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社会资本不仅是一种私人物品,同时也是一种集体物品[15].社会资本能为个人带来信息、支持、地位、财富、权力和声望。此外,社会资本也有助于民主的建立和巩固。通过促进信息交流、建立互惠规范、培育相互信任,社会资本有助于推动自发合作,因此克服集体行动的困境[16].社会资本存量较高的社会可以较少地依赖国家强制力促进合作。作为一种特殊形式的社会资本,处在社团当中的成员更可以慢慢学会妥协和宽容,培养组织和交流技巧,从而最终提高人们参与政治的积极性和能力,增强政治效能感[17].社团可以培养成员的民主精神,因此常常被视为公民的“民主学校”。

公民社会视角强调社团对整体政治形态的“外在”效应(如平衡国家权力),而社会资本视角则关注社团对成员个体思维和行为方式的“内在”效应[18].两种效应对民主的建立、巩固、稳定和有效性都是必要的,但是两种效应的发生条件却不一样。如果社团不独立于国家控制,或不具备政治性,社团的外在效应难以出现。但是,内在效应则不要求社团的直接目标具有政治性[19].这也是为什么托克维尔称颂各种各样的社团都是有价值的,而不论社团是宗教的、道德的、严肃的、琐碎的、目标宏大的或狭隘的、规模庞大的或者细小的。托克维尔强调,民间社团对于民主社会的作用比政治社团更加关键。“如果民主国家的公民没有为政治目标而结盟的权利和要求,他们的自主性是容易被损害的,但是他们仍然可以保有财富和知识。但是如果他们没有在日常生活中培养集体行动的习惯,那其文明本身也会处在危险当中”[20]Verba ,Schlozman 和Brady 也认为,“政治参与的积极性和能力根源于基础性的非政治制度当中”[21].Putnam 的表述更加生动,“参加合唱队或者观鸟俱乐部可以教会人自制,并且享受成功合作的乐趣”[22]许多研究都表明,参与非政治组织可以增强政治参与、提高政治兴趣[23].

同样,可以论证社团产生社会资本或“内部”效应,不要求社团是正式的或志愿的,也不要求完全独立于国家控制之外。根据布迪厄的观点,社会资本根源于“或多或少制度化的、相互熟识和认可的关系所构成的持续性的网络当中,——换句话说就是组织的成员关系之中”

[24].不论社团是否正式、志愿或者非政府的,只要社团能够形成这么一种网络,随之而来的频繁的人际互动就会成为一笔可贵的财富,使成员和社会从中受益。例如,对美国和英国的研究发现,不论正式或非正式的社会网络都能够减少犯罪[25].Claus Offe 和SusanneFuchs 对德国的非正式组织研究发现,“组织的非正式性并不排斥其为成员间相互帮助和资源共享提供便利”[26]……同样,McIntosh对英国非志愿性组织的研究对一贯偏重志愿组织的倾向提出了质疑。他发现,14-17世纪时活跃在地方社区中的正式组织的成员参与并非完全自愿,甚至有的带有强制性,但是这些组织同样产生了可观的社会资本(既包括内部效应,也包括外部效应)。因此,政治学家过于强调社团的志愿性是没有必要的[27].同样,认为国家发起的或被国家吸呐的社团不可能产生有效的社会回报的判断也不免过于武断。KennethW.Foster 的研究指出,“社团不一定总是寻求相对于国家的独立性。社团应该是完全‘民间的’,自由表达社会利益,而不受国家支配,这一类看法遮掩了一个最基本的事实:社团是为了完成特定目标而建立的组织”[28].

总之,公民社会的分析框架限制性过强,导致许多有趣而且重要的结社活动被忽略。相反,社会资本视角更具包容性,允许我们把尽可能多的、各种性质的社团都纳入研究视野当中。本文旨在勾勒中国社团的全景图,包括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志愿与非志愿、正式与非正式等各种结社形式。在此,我们采用了广义的社团概念,将它定义为一种社会空间,在这个空间中通过正式或非正式团体的成员关系把分散的个体或紧或松地联系在一起。为了方便,本文依照两个维度对社团进行简单分类,由此得到四大类社团(图1)。本文讨论其中三类,不讨论第四类,即传统的宗族类团体。

历史参照系

为了证明以上所说的“社团革命”所言非虚,首先可以与历史进行比较。这部分将简单勾勒中国社团的发展历史。

在传统中国,家族和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初级社团相当丰富,绝大多数情况下这类社团的成员资格都是非志愿的。1895年9月康有为在北京发起成立的改良派团体——强学会,一般被认为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现代社团。强学会仅仅生存了5个月,1896年1月被清政府取缔。

但强学会的被禁却在知识分子当中掀起了一轮创建学会的热潮。接下的两年迎来了中国现代历史上第一波结社潮。两年间共成了63个类似的团体[29].

20世纪的头10年中,志愿团体开始激增。张玉法的研究找到了成立于在1899年到1909年间的733个社团,其中包括85个改良性社团、65个革命性社团、265个商业社团、103个教育社团、65个学术社团、50个外交社团、17个文化社团和83个其他类型的社团[30].因为早期社团一般都很脆弱、短命,这时期任何时点上,社团总数都少于733个。

1911年清王朝被推翻,中华民国建立。政治变革催化了另一波结社潮。在一年左右的时间里,全国就出现了近700政治组织[31].稍后,商业社团也开始迅速发展。根据现在找到的数据,在1912年仅有57家商会[32],但到1915年增长到1,242家[33].1916年袁世凯死后,接下来的政治混乱和军阀混战暂时中断了社团发展。然而,在1919年五四运动之后,中国又开始了新的一轮结社运动。在1920年到1923年间,成百上千个青年团体、学会、文学俱乐部和互助合作社等在各大城市出现,大学生和教授在结社中尤为积极[34].

1920年代中期,为了获得广泛政治支持,反对共同的敌人——军阀和土豪劣绅,国民党和新成立的共产党都花了大量力气组建工会和农会。到1927年两党决裂前后,中国已经建立了700个工会,拥有两百万会员[35],以及22,000个农会,拥有915,3093个会员[36].国共分裂后,两党分别控制自己的工人和农民组织。我们没有找到这个时期共产党的统计,但南京政府宣称到1938年全国有33,000个基层农民组织,拥有会员34,681,000人[37].

从1937年到1945年的八年抗战时期,大部分国土沦陷。国民党政府迁都重庆。1942年,国民党政府颁布《非常时期人民团体组织法》,规定社团必须在政府进行登记。当年登记团体共有17,250个。两年后的1944年,登记数量达到了26,126个。当然,日占区的社团并没有计算在内[38].全国的实际数据无从得知。1945年日本投降后,即开始三年半的内战,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这期间社团数量也无法获得。

新中国成立初期,政府没有记录全国社团总量的变化,但是个别地方政府的资料当中能够找到一些零星数据。如表1所示的四个省(江西、福建、广东和辽宁)和三个大城市(上海、天津和南京)中,1949年前后社团数量变化并没有统一模式。有的地方社团大量减少(江西和广东),有的地方减少不多(上海和天津),而另外一些地方社团数量反而有所增加(福建、辽宁和南京)。

1956年之后,社团事务不再由在单个的政府部门统一管理。实际上,几乎所有党政机关(如文化部、国家体委、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国科学院,以及宣传部门)都参与社团管理,每个部门都负责与自己业务相关的社团。社团无需集中登记注册。这种情况一直到1989年才发生改变[39].由于这个原因,在这三十多年里,政府缺乏对社团的系统统计。就目前所知,1965年大约有100个全国性社团和6,000个地方性社团[40].改革开放之后,被文革中断的社团开始恢复活动。图2统计了16,379家社团的成立年代。显然,中国的注册社团从来没有经历过如此迅速增长。当1989年民政部承担起社团管理职责时,据估计当时共有1,600家全国性社团和200,000家地方性社团。表1中九个地区的数据也表明,1989-1990年度的注册社团数量都远远超过历史记录。

注册团体

注册团体指在各级民政部门登记注册的民间组织。注册民间组织分为两大类:“社会团体”(简称“社团”)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简称“民非”)。

社会团体

1989年国务院颁布《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条例委托民政部门作为唯一的登记注册机关。除了个别例外,所有民间社团必须在各级民政部门登记注册。为了注册,社团必须先找到一个政府机构作为业务主管单位。否则,就必须自行解散。双重管理体制便于国家控制社团的发展,但是也成为自下而上发起的社团登记注册的一大障碍。在1989-1991年的社团清理整顿当中,大量社团无法找到业务主管单位。结果,注册社团总数从1989年20万家左右跌到了1991年11万家。

如图3所示,1990年代上半叶社团数量又开始迅速增长。到1996年,全国社团总数达到了186,666,仅稍低于1989年20万家的峰值。然而,社团数量的迅速增长被政府视为对其管理社团事务能力的严重挑战。尤其法轮功事件后,政府在对社团年检中变得更加严格。那些不能通过年检的组织被迫停止活动。1998年,国务院修改《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新条例提高了注册资金门槛,并且要求业务主管部门对所属社团的行为担负起全面责任。这些措施导致了1996年到2001年间注册社团数量的又一次巨减。但下降趋势很快又被扭转。到2003年底,中国共有142000家注册社团。

转贴于

图5进一步说明社团登记注册的行政级别也是一个重要因素:所在行政级别越低,就越容易受到政府政策变化的影响。1994年之后,全国性、省级和市级社团的数量虽有波动,但幅度很小。然而,县一级社团却大幅度减少。

转贴于  有趣的是,尽管基层工会组织数量迅速增加,但全职的工会工作人员数量却依然在下降,也就是说私营部门工会数量虽在扩张,但一般都没有专人负责工会工作。到2002年末,中国共有基层工会组织1,712,528个,拥有会员133,977,709.

中国共产主义共青团

其他准政府组织

除了八大人民团体外,还有一些政府发起的社团也拥有全国性组织网络,比如中国计划生育协会和中国消费者协会就是这样的例子。中国计生协成立于1980年,组织网络深入到了几乎每个省、市、县以及大部分街道和乡村。这些组织是政府推行计划生育政策的一个有效工具,尤其是在乡村。此外,计生协在健康教育和社区发展领域中也相当活跃。计生协现在拥有102万个基层组织以及8,300万会员[46].

中国消费者协会旨在保护消费者权益,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受理和调解消费者投诉。1980年代初成立以来,协会迅速发展(图8),其分支机构现在也已经遍布全国各个角落。在县及县以上行政单位中已经有3,138个地方消协,县以下的消协组织达到156,000个。

注释:

[①]Lester M.Salamon ,The Rise of the Nonprofit Sector.Foreign Affairs ,Vol.73,No.4,(Jul/Aug ,1994),pp.109-122.

[②]Jessica T Mathews ,Power Shift.Foreign Affairs,Vol.76,No.11997.

[③]Anita Chan,Revolution or Corporatism ?Workers and Trade Unions in Post-MaoChina.Australian Journal of Chinese Affairs,No.291993,pp.31-61;ElizabethJ Perry ,Labor ‘s Battle for Political Space:The Role of Worker Associationsin Contemporary China.In Deborah S.Davis,Richard Kraus ,Barry Naughton,andElizabeth J.Perry(eds.),Urban Spaces in Contemporary China:the potential forautonomy and community in post-Mao China,Woodrow Wilson Center Press &CambridgeUniversity Press,1995,pp.302-325.

[④]Margaret M Pearson,The Janus Face of Business Associations in China:Socialist Corporatism in Foreign Enterprises.Australian Journal of Chinese Affairs,No.311994,pp.25-46;Jonathan Unger &Anita Chan ,China ,Corporatism ,andthe East Asian Model.Australian Journal of Chinese Affairs No.33(Jan.1995),pp.29-53;Jonathan Unger,“Bridges ”:Private Business,the Chinese Governmentand the Rise of New Associations.China Quarterly No.1471996,pp.795-819.

[⑤]Jeffrey N.Wasserstrom &Liu Xinyong.Student Associations and Mass Movements.In Davis,Kraus ,Naughton,and Perry (eds.)。Urban Spaces in Contemporary China,1995,pp.362-93.

[⑥]Wang Shaoguang,The Politics of Private Time:Changing Leisure Patternsin Urban China.In Davis,Kraus ,Naughton,and Perry ,Eds.Urban Spaces in ContemporaryChina ,1995,pp.149-172;Nancy N.Chen ,Urban Spaces and Experiences of Qigong.In Davis,Kraus ,Naughton,and Perry (eds.)Urban Spaces in Contem porary China,1995,pp.347-361.

[⑦]Zhang Ye,Foundations in China:A Survey Report.In Tadashi Yamamoto(eds.),Emerging Civil Society in the Asia Pacific Community:NongovernmentalUnderpinnings of Emerging Asia Pacific Regional Community.Tokyo:Japan Center forInternational Exchange,1995,pp.523-531.

[⑧]Gordon White,Prospects for Civil Society in China:A Case Study of XiaoshanCity.Australian Journal of Chinese Affairs ,No.291993,pp.63-87.王颖,孙炳耀,折晓叶:《社会中间层:改革与中国的社团组织》,中国发展出版社,1993年;VivieneShue,State Power and Social Organization in China.In Joel S.Migdal ,Atul Kohli,and Vivienne Shue (eds.),State Power and Social Forces :Domination and Transformationin the Third World.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4,pp.65-88;Gordon White,Howell Jude &Shang Xiaoyuan,In Search of Civil Society:Market Reform and SocialChange in Contemporary China.Clarendon Press ,1996;陈健民,邱海雄:《社团、社会资本与政经发展》,《社会学研究》1999年第4期。

[⑨]Susan H Whiting ,The Politics of NGO Development in China.Voluntas,Vol.2,No.21991,pp.16-48;Zhang Junhai,The Voluntary Sector in the People'sRepublic of China :An Overview and New Challenges.In Kathleen D.McCarthy ,VirginiaA.Hodgkinson ,and Russy D.Sumariwalla(eds.),The Nonprofit Sector in the GlobalCommunity :Voices From Many Nations.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Publishers,1992,pp.466-84;Martin King Whyte ,Urban China :A Civil Society in the Making ?

In Arthur L.Rosenbaum(eds.),State and Society in China:The Consequencesof Reform.Boudler:Westview,1992,pp.77-101;National Committee on U.S.-ChinaRelations.The Rise of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in China:Implications forAmericans ,Report #8,1994;Jude Howell ,Striking a New Balance:New Social Organizationsin Post-Mao China.Capital and Class,Vol.541994,pp.89-111;Zhang Ye,ChineseNGOs:A Survey Report.In Yamamoto(eds ),Emerging Civil Society in the Asia pacificCommunity ,1995,pp.93-107;B.Michael Frolic ,State-Led Civil Society.In TimothyBrook and B.Michael Frolic (eds.),Civil Society in China.M.E.Sharpe,1997,pp.46-67;Pei Minxin,Chinese Intermediate Associations :An Empirical Analysis.Modern China,Vol.24,No.31998,pp.285-318;Chan Kin-man &Qiu Haixiong ,Small Government,Big Society :Social Organizations and Civil Society in China.China Area Studies Series (in Japan),No.81998:34-47.

[⑩]Elizabeth J Perry ,Labor ‘s Battle for Political Space:The Role ofWorker Associations in Contemporary China.In Davis ,Kraus ,Naughton,and Perry,Eds.Urban Spaces in Contemporary China,1995,pp.302-325.

[11]Pei Minxin ,Chinese Intermediate Associations :An Empirical Analysis.Modern China,Vol.24,No.31998,pp.285-318

[12]Nick Young &Anthony Woo ,An Introduction to the Nonprofit Sector in China.Kent:Charities Aid Foundation,2000,pp.5.

[13]Lin Nan,Social Capital:A Theory of Social Structure and Action.CambridgeUniversity Press,2001,pp.25.

[14]Pierre Bourdieu,The Forms of Capital.In J.G.Richardson (eds.),Handbookof Theory and Research for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 ,Greenwood Press ,1986,pp.248;James S Coleman ,Foundations of Social Theory.Cambridge ,MA:HarvardUniversity Press,1990,pp.302-4;Robert D.Putnam,Making Democracy Work :CivicTraditions in Modern Italy.Princeton ,NJ: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3,pp.173-6.

[15]Lin Nan,Social Capital:A Theory of Social Structure and Action.CambridgeUniversity Press,2001,pp.26.

[16]Robert D.Putnam ,Making Democracy Work :Civic Traditions in Modern Italy.Princeton ,NJ: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3,pp.167.

[17]Sidney Verba ,Key Lehman Schlozman,and Henry E.Brady,Voice and Equality:Civic Voluntarism in American Politics.Cambridge ,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5.

[18]Robert D.Putnam ,Making Democracy Work :Civic Traditions in Modern Italy.Princeton ,NJ: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3,pp.89-90.

[19]Alexis de Tocqueville,Democracy in America,ed.by J.P.Mayer,trans.by George Lawrence.Garden City ,NY:Anchor Book ,1969;Sidney Verba,Key LehmanSchlozman ,and Henry E.Brady,Voice and Equality:Civic Voluntarism in AmericanPolitics.Cambridge ,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5.

[20]Alexis de Tocqueville,Democracy in America,ed.by J.P.Mayer,trans.by George Lawrence.Garden City ,NY:Anchor Book ,1969,pp.513-514.

[21]Sidney Verba ,Key Lehman Schlozman,and Henry E.Brady,Voice and Equality:Civic Voluntarism in American Politics.Cambridge ,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5,pp.3.

[22]Robert D.Putnam ,Making Democracy Work :Civic Traditions in Modern Italy.Princeton ,NJ: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3,pp.90.

[23]B.Erickson &T.A.Nosanchuck ,How an apolitical association politicizes.Canadian Review of Sociology and Anthropology ,Vol.27No.21990,pp.206-219;M.Olsen,Social participation and voting turnout.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Vol.37No.31972,pp.317-333;D.Rogers ,K.Barb ,&G.Bultena,Voluntaryassociation membership and political participation:An exploration of the mobilizationhypothesis.Sociological Quarterly,Vol.16No.31975,pp.305-318.

[24]Pierre Bourdieu,The Forms of Capital.In J.G.Richardson (eds.),Handbookof Theory and Research for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 ,Greenwood Press ,1986,pp.248.

[25]Robert D.Putnam &Kristin A.Goss ,Introduction.In Robert D.Putnam(eds.),Democracies in Flux :The Evolution of Social Capital in ContemporarySociety.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2,pp.6.

[26]Claus Offe &Susanne Fuchs ,Decline of Social Capital :The German Case.In Robert D.Putnam (eds.),Democracies in Flux :The Evolution of Social Capitalin Contemporary Society.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2,pp.242.

[27]Marjorie K McIntosh,The Diversity of Social Capital in English Communities,1300-1640(with a Glance at Modern Nigeria )。In Robert I.Rotberg(eds.),Patternsof Social Capital :Stability and Change in Historical Perspective.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1,pp.121-152.

[28]Kenneth W Foster ,Associations in the Embrace of an Authoritarian State:State Domination of Society ?Studies in Comparative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Vol.35,No.4(Winter 2001),pp.94.

[29]张玉法:《清季的立宪团体》,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71年,第126-130页。

[30]张玉法:《清季的立宪团体》,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71年,第90-148页。

[31]张玉法:《民国初年的政党》,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5年,第33页;王树槐:《中国现代化的区域研究――江苏省》,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4年,第541页。

[32]朱英:《辛亥革命时期新式商人社团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55页。

[33]《民国八年中国年鉴》(民国八年版之影印版),台北天一出版社,1975年,第117页。

[34]王世刚,李修松:《中国社团史》,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358、372页。

[35]刘健清:《中华文化通志·社团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343页。

[36]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编:《中国近现代史统计资料选编》,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170页。

[37]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国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政治三),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第86、497页。

[38]刘健清:《中华文化通志·社团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423-424页。

[39]马伊里、刘汉榜:《上海社会团体概览》,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0-11页。

[40]吴忠泽、陈金罗:《社团管理工作》,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6年,第4-7页。

[41]一位上海民政局的原官员告诉我们,她退休之后就为一家非政府组织工作,但她所在组织就是被迫没有注册而开展活动,因为社团的注册资本实在定得太高了。

[42]赵泳:“民办非企业单位数量分析”

mca.gov.cn/artical/content/WGJ_TJFX/20031229122655.htm

[43]参见Paul Harper ,The Party and the Unions in Communist China.The ChinaQuarterly.No.37,1969:84-119.张允美:“理顺与冲突:中国工会与党-国家的关系”,《二十一世纪(网络版)》

(cuhk.edu.hk/ics/21c),第十八期,2003.

[44]数据来自于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网站(china-njx.com )

[45]ADB,The Development of Private Enterprise in the People ‘s Republic ofChina.Manila :Asian Development Bank,2003,pp.44.

[46]数据来源于中国计生协网站

(chinafpa.org.cn/)。

[47]尹继佐主编:《2001年上海社会报告书》,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第244页。

[48]上海市共青团在2000年进行的一项调查在很大程度上支持了我们的估计。上海56所大学共拥有712个学生社团,平均值约为12个。上海大学生社团的类型分布也与我们的在线调查类似,其中57%的社团属于文艺类和体育类。参见共青团上海市委学校部:《上海高校学生社团的现状分析与研究》。《思想、理论、教育》2001第11期。

[49]尹继佐主编:《2001年上海社会报告书》,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第245-247页。

[50]Lin Nan,Social Capital:A Theory of Social Structure and Action.CambridgeUniversity Press,2001,pp.212.

[51]这类BBS 的数量似乎不很稳定。CNNIC 的第12次调查中由商业网站提供的BBS 达8,470个。

[52]世界价值调查恐怕是政治学和社会学领域最为广泛引用的数据库之一。有关这个数据库的信息可以在icpsr.umich.edu 查到。

[53]见丁元竹,王绍光等为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撰写的背景报告,Facts and Findings:Measuring Volunteering in China ,November 2001.

政史社团活动总结篇3

学习党的百年历史,首先要解决的就是树立正确历史观的问题。下面小编准备了:学习党的百年历史专题党课讲稿,希望大家喜欢。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中国共产党的100年,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接续奋斗的100年,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100年,是开创历史、奠定基业、开辟未来的100年。指出:“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要很好学习了解党史、新中国史,守住党领导人民创立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世世代代传承下去。”我们要深刻学习领会、认真贯彻落实的重要论述。

学习党的百年历史要以关于党的历史的重要论述为指导

学习党的百年历史,首先要解决的就是树立正确历史观的问题。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关于党的历史的重要论述,是我们树立正确历史观的根本指南。

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对党的历史的总结运用。2013年6月,在主持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七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这就把学习党史、国史提高到了事关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党的十八大以来,在重大党史事件和重要党史人物的纪念会议上,在考察革命纪念地的重要活动中,在其他许多重要场合,多次引述历史、评价历史、总结历史,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对诸如正确认识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这样事关全局的重大历史问题表明了态度、进行了阐发,为全党认真总结党的历史、科学对待党的历史、重视学习党的历史、善于运用党的历史提供了根本遵循。

关于党的历史的重要论述,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以宏阔的世界眼光和深远的历史视野,对历史经验进行科学总结,对历史规律进行深刻揭示,对现实问题进行透彻分析,对未来发展进行深入思考,为我们学习党的百年历史提供了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我们学习关于党的历史的重要论述,就要坚持党性原则和科学精神的有机统一,坚持站在党和人民立场上认识和对待党的历史;就要坚持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历史的观点、实践的观点和辩证唯物的观点,正确看待党走过的道路;就要正确处理政治与学术、历史与现实、研究与宣传的关系,旗帜鲜明地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真正学习好、研究好、宣传好、捍卫好党的百年历史。

学习党的百年历史要准确把握党的历史的主题和主线、主流和本质

《汉书·艺文志》曰“秉要执本”,意思是说,总结历史,要抓住主要的、根本的东西。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壮阔宏伟、气象万千。在这么多的内容中,怎样才能把握其最主要、最根本的东西?十分重要的是要弄清楚其主题和主线是什么、其主流和本质是什么。

关于党的历史的主题和主线,同志2010年在全国党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近代以来,中国人民面临着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共同富裕这两大历史任务”“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这两大历史任务而不懈奋斗,这就是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和主线。”

为了完成这两大历史任务,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28年浴血奋战,打败日本帝国主义,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为了完成这两大历史任务,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消灭一切剥削制度,推进了社会主义建设。为了完成这两大历史任务,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极大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极大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极大增强社会发展活力,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认真学习党的百年历史,就要牢牢把握这些内容,牢牢把握党的历史的主题和主线。

关于党的历史的主流和本质,可以从党的不懈奋斗史、党的理论探索史和党的自身建设史来把握。

关于党的不懈奋斗史,我们要记住党团结带领人民为中华民族作出的三个方面的伟大历史贡献、一个方面的根本成就和三个方面的重大意义。三个方面的伟大历史贡献,分别和革命、建设、改革三个历史时期相对应,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这一根本成就,就是探索、开创、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个方面的重大意义,就是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在讲完“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实现了中华民族由不断衰落到根本扭转命运、持续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飞跃”“实现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之后,分别从5000多年、500年和60多年的历史跨度论述党领导人民取得的伟大胜利对于中华文明的意义、对于科学社会主义的意义、对于中华民族的意义。

关于党的理论探索史,我们要记住两次飞跃、两大理论成果尤其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创立。第一次飞跃取得的理论成果,就是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创立的毛泽东思想。第二次飞跃取得的理论成果,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立的邓小平理论、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形成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形成的科学发展观、以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立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

关于党的自身建设史,我们要记住两个工程,一个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提出的党的建设“伟大的工程”;一个是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党提出的“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也是党不断加强和改进自身建设的历史。

学习党的百年历史要深刻领会蕴含其中的宝贵经验和重要启示

100年来,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带领中华民族战胜无数艰难险阻,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是因为党的事业代表着历史前进的方向和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建设把党锻造得坚强而有力量。

进一步说,其中最为根本的原因,就是不管处于顺境还是逆境,中国共产党始终坚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从建党的开天辟地,到新中国成立的改天换地,到改革开放的翻天覆地,再到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中国共产党始终坚守初心和使命。初心使党永葆政治本色,使命使党永具前进动力。这一初心和使命一直体现在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之中,体现在党勇于牺牲、前赴后继的不懈奋斗之中,体现在党百折不回、愈挫愈勇的坚强意志之中,体现在全党上下主动请缨、万死不辞的担当精神之中,体现在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和鱼水深情之中,体现在中国共产党人自觉坚持的党性修养之中。

无论是党的事业,还是党的建设,都必须在党的领导下进行;无论是不忘初心,还是牢记使命,都必须在党的领导下才能实现。因此,再进一步说,党之所以能够团结带领中国人民铸就百年辉煌,根本的根本、关键的关键,就是因为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是始终具有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性质的政党,是始终坚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具有远大理想、坚定信念和明确目标的政党。中国共产党是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政治立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受到人民衷心爱戴和拥护的政党。中国共产党是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坚定不移沿着正确路线和道路不断前进的政党。中国共产党是敢于善于坚持党的领导,具有卓越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的政党。中国共产党是富有斗争精神、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不怕牺牲、奋斗不息的政党。中国共产党是高度重视自身建设,始终坚定不移推进自我革命、从严管党治党,具有强大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的政党。中国共产党是始终坚持民主集中制,始终保持坚强严密的组织体系,既保证全党的团结统一,又充分调动全党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政党。中国共产党是具有宽广胸怀,善于团结一切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的政党。中国共产党是既具有世界眼光、注重互学互鉴,又坚持独立自主,走中国特色革命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政党。

到本世纪中叶,中国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那将意味着比现在所有发达国家人口还要多的人口进入现代化行列,其影响必然是世界性的。到那时,中国成为走社会主义道路而不是走资本主义道路建成的现代化强国,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的社会革命将更加充分地展示出其伟大的历史意义,党的自我革命也将更加充分地展示出其伟大的历史作用。

百年恰是风华正茂,未来仍需风雨兼程。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用忠诚和实干庆祝党的百年华诞,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政史社团活动总结篇4

建国前,鄂伦春族长期游猎于茫茫的兴安林海,以原始的狩猎生产为主。新中国成立后,在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下,1951年,成立了鄂伦春自治旗,鄂伦春民族从原始社会末期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实现了该民族发展史上的第一次历史性跨越;1958年,鄂伦春族走下山岭,全部定居,实现了该民族发展史上的第二次历史性跨越;1996年在全旗范围内实行禁猎,猎民开始从事农牧业生产,实现了该民族发展史上的第三次历史性跨越。

建旗61年来,在党的正确领导下,自治旗各族人民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用勤劳和智慧开发边疆、建设家园,谱写了一曲曲民族团结、文明进步的时代凯歌。全旗地区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1.47亿元增长到2011年的45.7亿元;地方财政收入2011年达到2.03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4,534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737元,猎民“禁猎”转产后接续性产业有了新发展;农牧业快速发展,耕地面积达到413万亩,粮食总产量达15.8亿斤,牧业年度牲畜总头数103.9万头(只),成为国家优质粮生产基地和部级绿色农业示范区;工业经济从无到有,发展后劲不断增强;鲜卑历史、鄂伦春民俗、森林生态、地质奇观等特色旅游资源使鄂伦春的知名度不断提高;拓跋鲜卑民族文化园一期工程竣工,以旅游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实现快速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发展保障能力不断加强;城镇建设日新月异,人居环境不断改善;生态建设成效显著,全旗森林覆盖率达到82.5%,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区面积达20.2万公顷;科教文卫等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互利共赢的新型地企关系日益巩固;党的建设不断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丰硕成果;各民族之间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得到不断巩固和发展,自治旗多次被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自治旗”、“全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

自治旗61年的辉煌成就,是党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伟大胜利的真实写照,是自治旗历届党委、政府带领各族人民坚定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团结奋斗,艰苦创业的结果;自治旗61年的实践充分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没有鄂伦春族等各民族的解放,就没有鄂伦春自治旗的成立,也就没有鄂伦春今天的繁荣发展。我们有以下三个方面深刻的体会:

一、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

自治旗始终坚持以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等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按照中央的安排部署,旗委先后开展了“三讲”、“三个代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创先争优”等活动,充分发挥民族地区基层党组织在团结各族群众推动发展、促进和谐、反对分裂、维护稳定中的战斗堡垒作用,不断加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领导班子与干部队伍建设、人才队伍建设。目前全旗共有基层党组织422个,党员8550名,其中少数民族党员1799名(鄂伦春族党员359名)。旗委高度重视党建工作,把基层党建工作纳入到基层党委、部门党组(党委)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实绩考核体系,建立了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制度,不断完善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统筹推进各领域党建,农村猎区党建注重落实“一定三有”,全旗82个行政村全部解决了无活动场所和活动场所危旧狭小问题;突出抓好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选拔优秀村党支部书记担任乡镇党委委员工作成效显著;加强对大学生村官的管理,实施了“一亩试验田”工程;社区党建注重落实“三有一化”,建立了社区办公经费、人员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全旗32个社区全部有了办公场所,其中8个达到精品社区标准;引导非公企业与农村开展“村企共建”活动,选聘20名优秀民营企业家任“名誉村主任”;机关党组织深入开展“三创一落实”等活动,以重大节庆日、主题实践活动为抓手,丰富机关党建活动载体,落实机关党建条列,促使机关党建“走在前头”。 旗委组织开展了党员干部“下基层办实事转作风”活动,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全旗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加强,为自治旗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和人才保证。

二、坚持民族区域自治,促进民族团结进步

政史社团活动总结篇5

上榜理由 SHANGBANGLIYOU

60年,在历史长河中,不过是弹指一挥间。对270余万兵团人而言,却意义非凡。

60年间,兵团奏响了开发建设边疆、共同维护新疆稳定的壮美赞歌,书写了几代兵团人扎根边疆、报效祖国的英雄史诗。兵团的伟大历史功绩永远镌刻在新疆大地。

为了庆祝兵团成立60周年,兵团举行了一系列庆祝活动。

8月15日,“中国梦军垦魂”――兵团成立60周年历史文物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展;9月12日至14日,兵团组织劳模先进事迹报告团和劳模代表走进北京,报告会先后在中华全国总工会机关和北京市总工会机关举行,引起现场观众的强烈反响;9月22日,兵团召开新闻会,通报兵团60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9月29日,由兵团党委宣传部、兵团文联举办的“辉煌60年――庆祝兵团成立60周年美术书法摄影展”在乌鲁木齐市美术馆开展;10月6日晚,新疆人民会堂张灯结彩,一派节日气象。庆祝兵团成立60周年文艺演出《戈壁青春》在这里精彩呈现;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率中央代表团观看了此次演出;10月7日上午,庆祝兵团成立60周年大会在新疆人民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发来贺信;中央代表团团长刘延东出会并讲话;兵团党委书记、政委车俊发表重要讲话。与此同时,由兵团、新疆邮政公司、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集邮联合协会共同举办的庆祝兵团成立60周年纪念邮票首发式暨集邮展览活动在乌鲁木齐市美术馆举行;11月11日,兵团第八届文艺汇演在石河子市拉开帷幕……

一系列的庆祝活动让270万兵团人热血沸腾,也在兵团上下引起热烈反响。

点评 DIANPING

60年的实践充分证明,在新疆组建和发展兵团,是党中央治国安邦的战略布局,是强化国家边疆治理的重要方略,是对中国在新疆屯垦戍边2000多年历史的创新发展,是维护新疆稳定、促进民族团结、捍卫国家统一、开发建设边疆的有力举措,是中央支援地方、内地支援边疆、兄弟民族相互支援、共同推动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形式。

60年的经验生动启示,只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始终把国家利益和新疆大局放在第一位,始终把维稳戍边作为立身之本,始终不断推进兵地团结、民族团结,始终弘扬新疆精神、兵团精神,兵团事业一定能够不断发展壮大,兵团特殊作用一定能够得到充分发挥。

政史社团活动总结篇6

工作总结

,市社科联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成都市社科联的具体指导下,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通过不断整合社科资源,逐步构建大社科格局,切实加强对全市社科团体的管理和服务,积极开展应用性对策研究,大力普及哲学社会科学知识,为我市“争当灾后重建的样板和试验区的示范”提供了强有力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一、以服务灾后重建和试验区建设为主题,积极开展应用性对策研究

年初,按照市委提出的落实“四个优先”、实现“四个突破”要求,社科联确定了年度社科课题研究计划,围绕全市灾后重建和试验区建设组织开展集体攻关。组织市委党校、市委政研室、统筹局、重建办、农发局、旅游局、教育局、卫生局、统计局、文广新局以及灌口镇、幸福镇等乡镇和部门,紧紧围绕灾后重建和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等全市重点工作,积极开展社科课题申报,集中集体智慧深入开展应用性对策研究。目前,各相关部门社科课题已全部结题,并分别形成了高质量的调研报告。5月份,会同市委宣传部开展了灾后重建群众精神家园的调研活动,并撰写了《__市重建精神家园的实践与思考》的调研文章刊发在《四川日报》上。6月初,牵头组织市统筹局有关人员,对我市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调查,完成了《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调查问卷》,被成都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立项并成功结题。9月份,按照成都市社科联的要求,组织我市相关部门历时3个月,完成了2万余字的《__市发展报告()》的调研撰写工作。该《报告》作为成都市社科规划项目重点课题,认真总结了我市经济社会等领域的改革和发展经验,深入分析了我市在灾后重建的特殊时期克服困难,实现经济社会恢复发展的新举措和新办法,研究并谋划了我市今后的改革发展思路。目前,《__市发展报告》已上报成都市社科联,并将作为《成都发展报告()》的分报告于明年1月正式出版。

二、以“百千万”科普宣传和“金沙讲坛”为载体,大力开展社会科学知识普及活动

3月份,按照省社科联、成都市社科联的要求,会同市科技局在青城山镇、中兴镇、崇义镇、灌口镇等乡镇组织开展了“送科技下乡”活动,工作人员深入社区和受灾群众板房安置点,宣传科学知识,为群众解疑释惑,受到了城乡群众的热烈欢迎。活动累计散发科普资料和宣传挂图20余种3万余份,受教群众达3万余人。5月份,配合市委宣传部组织召开了国务院批复《成都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专题研讨会。7月份,按照成都市社科联的统一要求,开设了“金沙讲坛”__分讲坛科普活动。7月12日,会同市委宣传部、市委党校举办了“灾后重建论坛”;7月30日,会同市文明办在幸福家园板房安置点举办了《板房社区文明礼仪》专题讲座,安置点200多名群众听取了讲座;8月3日,会同市妇联在城北馨居板房安置点举办了《板房社区居民的养生保健》专题讲座;10月9日,会同市委党校邀请四川省心理学会副会长张渝作了《灾后公务员心理调适》的专题讲座,市级机关和各乡镇公务员代表200多人听取了讲座;11月19日,会同市委宣传部邀请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原副 院长杜受酤祜教授在市委党校作了《全球变暖与成都低碳崛起》的专题报告,全市机关、学校的200多名党员干部听取了讲座;11月20日,依托市委党校邀请了上海电影集团副总裁汪天云作《主流电影与传统文化》的专题讲座,全市300余名基层青年干部、上海援建代表和驻高校学生听取了讲座。12月22日开始,在全市中小学校举办了为期半个月的主题为“走近英雄、走向崇高”的《红色文化校园主题巡展》,弘扬革命精神,宣传红色文化。

三、以构建大社科格局为抓手,加强各社科团体的管理

今年以来,市社科联坚持一手抓规范管理、一手抓优质服务,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了对全市社科团体的管理和服务。一方面按照《__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章程》的规定,加强了对我市现有的26个学会、协会、研究会的工作指导,认真做好新成立社科团体的申报审核工作,进一步完善了全市社科管理档案,规范了社科团体的换届选举工作,并会同市民政局积极做好社科团体的年检工作。9月份会同市民政局审批成立了__市长征历史文化研究会。同时,根据市委组织部的要求,着手建立了全市社科人才数据库,并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形成了《__市社会科学人才队伍建设的专题报告》。另一方面,积极做好社科团体的协调服务工作,加强了对社科团体骨干的培训,努力提高社科团体管理和建设的工作能力,积极支持社科团体开展学术活动,充分发挥了各社科团体在我市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领域中的重要作用。协助、支持市长征历史文化研究会编写《寻找中国红》长篇红色专著,近日将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同时积极开展对外交流活动,全年共接待了200余名来自全国各地的社科专家,并陪同走访调研我市统筹城乡发展和灾后重建工作,提升了我市社科联在省、成都市社科系统的影响力。

四、以灾后城镇住房重建为重点,积极参与社区住房重建工作

()按照市委宣传部的工作总体安排,社科联抽调专人参与了宣传部灾后城镇住房重建包街区工作组工作,协助蒲阳镇上阳社区开展灾后住房重建工作。自今年3月工作组成立以来,围绕上阳社区灾后住房重建做了大量艰苦细致、卓有成效的工作,使上阳社区灾后住房重建各项工作走在全市前列,受到了市重办的通报表彰和市委、市政府领导的高度肯定。为使社区群众能尽快签定灾毁房屋置换协议,工作组多次以宣传部的名义至函市房管局、国土局、信息办等部门,协调各有关部门为社区群众尽快办理各种手续提供方便。工作组成员多次与社区工作人员一起到有关部门查询信息,沟通情况,协助社区居民办理《土地证》和《房产证》等相关手续。6月初,工作组以市委办名义印发了《中共__市委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灾后城镇住房重建宣传工作的通知》(都委办110号),要求《__》编辑部、市广播电视台和有关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优势,大力开展灾后住房重建宣传工作,为全市灾后重建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社科联20__年工作要点

20__年,是我市深入实施城乡统筹、“四位一体”科学发展总体战略,建设灾后重建样板和试验区示范的关键之年。社科联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为主线,以繁荣发展__市社会科学为目标,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面向基层,服务群众,积极推动理论创新,为把我市建成灾后重建的样板和试验区的示范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一、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大力开展应用性对策研究

全面整合全市社科资源,充分调动社科队伍的工作积极性,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深入开展理论研究和多种形式的学术研讨,努力推出一批有价值、有深度的理论成果,为市委、市政府决策提供有益的决策参考。

(一)开展“城乡统筹、科学重建”社科课题研究。紧紧围绕我市试验区建设、灾后重建和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邀请省内外专家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把脉,确定十五项社科重点研究课题,积极组织广大社科工作者深入调研、集体攻关,力争出一批优秀成果为市委、市政府决策服务,冲刺成都市第十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编辑出版《城乡统筹、科学重建--__市20__年社科课题优秀成果集》。

(二)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学术研讨活动。邀请省著名党史、军史专家、学者及红色后代和__市长征历史文化研究会一道深入挖掘红色文化资源,开展红色文化研究、红色文化学术交流及红色藏品大联展。

(三)评选__市首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为引导、激励我市广大社科工作者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积极开展应用对策研究,用优秀的社科成果为我市城乡统筹、灾后重建提供有力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市社科联将于年底开展__市首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工作。

二、加强管理,服务基层,充分发挥社科团体的主体作用

坚持“两手抓”,即一手抓规范管理、一手抓优质服务,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对全市社科团体的管理和服务,充分发挥各社科团体在我市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领域中的重要作用。

(一)加强社科团体的规范管理工作。按照《__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章程》的规定,加强对我市26个学会、协 会、研究会的工作指导,认真做好新成立社科团体的申报审核工作,进一步完善全市社科人才信息库,规范社科团体的换届选举工作,会同市民政局做好社科团体的年检工作,积极支持社科团体开展学术活动,加大对社科团体工作经费的支持,着力改变部分社科团体管理工作软弱涣散的局面,积极组织参加成都市第九次先进学会和先进学会工作者评选活动。

(二)做好社科团体的协调、服务工作。加强对社科团体骨干的培训,努力提高社科团体骨干的政治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提高社科团体管理和建设的工作能力,举办全市社科团体骨干培训班,组织社科团体负责人和工作人员外出学习考察。

三、面向社会,服务群众,大力开展社科知识普及

抓好社科知识普及既是社科联的一项重要职能,也是提高人民群众科学文化素养、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20__年,市社科联重点在整合力量、扩大影响、增强实效上下功夫。

(一)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社科宣教活动。组织开展好三月的全省科技活动月和五月的全国科技活动周系列活动;继续开展好“金沙讲坛”__分讲坛社科知识普及宣传活动,邀请省、成都市知名专家来我市作报告;配合省、成都市社科联继续开展社科知识普及的“百、千、万”工程活动,科学规划、精心制作社科知识普及宣传栏,编制社科宣传资料,免费送科普书籍、宣传资料到乡镇、社区、企业、学校,主动融入“城乡统筹和灾后重建”工作主线;开展《红色文化主题巡展》,送红色文化进校园、进社区;配合市委宣传部组织的“五下乡”活动,积极开展“社会科学走进新农村”科普活动。

(二)编辑出版社科读物。深入挖掘__地方红色文化资源,广泛收集整理__市在革命和建设时期红色文献资料,配合省、成都市和__市党史研究室编辑出版《__市党史第二卷》(1949--1979)。编辑出版《红军歌谣200首》,继承革命传统,弘扬红军精神,宣传红色文化。

四、抓好社科联自身建设,努力构建和谐社科联

抓好社科联自身建设,是开创社科工作新局面的前提和保障。市社科联将大力开展规范化服务型机关建设,加强社科队伍建设,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和谐社科联和社科界。

(一)认真组织召开“两个会议”。召开__市社会科学届联合会第二次代表大会,选举产生新一届理事会;认真组织召开社科工作会,总结、安排部署社科联一年工作。

(二)加强和谐社科联机关建设。进一步健全社科组织机构,严格内部管理,增强服务意识,积极为社科团体和广大社科工作者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努力把社科联建设成为真正的“社科之家”。

(三)加强社科阵地建设。市社科联将创办《__市社会科学》刊物,充分发挥社科学术期刊在交流信息、展示成果、活跃学术氛围的载体作用,并力争将此刊物办出水平、办出品牌。

政史社团活动总结篇7

即将召开的党的第十七次代表大会,是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开好十七大,对于我们清醒认识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发展的大势,全面把握我国发展的新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认真总结我们党治国理政的实践经验,科学制定适应时代要求和人民愿望的行动纲领和大政方针,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必将掀开我们党和国家历史发展的新篇章,迈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步伐。

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党,伟大的党才能担当起伟大的使命。党和国家发展的经验表明,每当我们处在新的重要时刻、面临新的历史使命之时,科学地分析和判断形势,对于我们从世界和时代的发展坐标上,准确认识我们国家的发展方位,制定正确的方针政策,对于团结全党和全国人民共同奋斗,都是十分重要的。

今天,我们党正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征程上大步前进。总书记6月25日的重要讲话,意蕴深远,内涵丰富,强调的都是事关党和国家发展全局的战略性问题,是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长远发展的关键性问题,为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奠定了重要的政治思想和理论基础,对于全党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推进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是科学社会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产物。改革开放29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举世瞩目。国民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四位,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小康,城乡居民收入成倍增长,国家影响显著扩大,国际地位不断提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全面推进,中国人民的精神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民族凝聚力极大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赋予我们国家和民族强大生机,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梦寐以求的伟大复兴和现代化理想,已展现出灿烂前景。

当前,以“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为己任的百万兵团职工,在兵团党委的正确领导下,正以饱满的精神、百倍的干劲和实际行动深入贯彻落实兵团党委五届九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和总书记、总理考察新疆、兵团工作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在建设屯垦戍边新型团场、推进农业产业化、新型工业化、加强生态环保以及落实团场基本经营制度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兵团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各项事业蓬勃发展,业绩骄人。尤其是今年以来,兵团国民经济保持了平稳快速发展的好势头,呈现经济增长、投资增加、效益提高、职工增收的良好态势。兵团人为迎接党的十七大的胜利召开,奉献出了深深的情感和卓有成效的行动。

政史社团活动总结篇8

自公元前60年西汉设西域都护府以来,新疆就作为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纳入了祖国版图。几千年来,在这块土地上各族人民交融相处繁衍生息,共同缔造了灿烂辉煌的中华文化,谱写了一曲曲维护祖国统一、促进民族团结、推动社会进步的壮丽篇章。

新疆位于祖国西北边陲,面积166万平方公里,占中国国土总面积的六分之一,是中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新疆地处亚欧大陆腹地,陆地边境线5600多公里,周边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巴基斯坦、蒙古、印度、阿富汗等八个国家接壤,在历史上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现在又成为第二座“亚欧大陆桥”的必经之地,战略位置十分重要。

为打击民族分裂势力,团结教育各族干部群众。自治区党委决定在全疆范围内开展反对民笑分裂再教育活动,同时今年为贯彻落实自治区、学院民族团结教育月的安排意见精神,深入开展好以“爱党、爱祖国、爱社会主义”为主题的“三爱”的教育活动,重点学习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自治区第25个民族团结教育月的有关内容及学院25年民族团结教育月的活动安排意见精神,大力宣传民族团结先进典型,增强了民族大团结的意识。中心以抓学习,求团结,思稳定,求发展为主题,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使民族团结教育事业进一步巩固,各项工作更具特色。

我国自古以来是一个多民族的目家,全国共有56个兄弟民族劳动、战斗、生活在这片广阔而富饶的土地上。各个民族都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并各有各自的文化传统、语自文字、宗教信仰。尽管各个民族之间在历史上曾经存在矛盾与不和,发生过冲突和战争.但告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与友好交往,仍是历史的主流。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这一统多民族国象得以形成、生存、延续和发展的重要思想政治基础。我们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在爱国主义的旗帜指导下,我国各族人民团结一致,赶走了帝国主义侵略者才诞生的。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也是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前赴后继、浴血奋战的结果。

多年的实践证实:自治区党委将每年5月定为民族团结教育月的决定,很有远见,完全正确。在我们新疆这个多民族、多宗教地区,民族团结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什么时候民族团结搞好了,什么时候社会就安定,经济就发展,各族人民生活就改善。反之,就会出现社会混乱,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就会遭受挫折。坚持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月活动,坚定不移地加强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是推动新疆历史前进的必然要求。

历史一再证明,反对民族分裂,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是我国人民爱国主义优良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我们应当清醒地看到,国际上的敌对势力,一直蓄意挑拨我国各兄弟民族之间的亲密关系.企图分裂、肢解我们统一的社会主义祖国。极少数民族分裂主义分子,也极力鼓吹民族独立,脱离社会主义祖国这个大家庭。他们分裂阴谋虽然理所当然地受到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反对。不可能得逞,但他们的破坏活动也决不会停止。在当前世界上许多地方民族冲突加剧,民族战乱不断的情况下,我们每个人都要从中华民族的大局出发,从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从维护我国多民族统一的传统出发,自觉维护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坚决与破坏祖国统一的言行作斗争。我们一定要意识到,由于我国各民族已经形成为个统一的整体,因而民族发生分裂,必然引起社会动荡,甚至导致战争发生.这样对国家、对民族、对每个人都会带来损失甚至灾难。相反,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环境安定,各族人民可以安定地从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自有利于各民旋之间的相互学习,相互支持,共同发展。民族团结就发展,民族分裂就倒退.这也是我国几千年历史发展所得出的结论。

长期以来,境内外民族分裂势力为了实现其把新疆从祖国怀抱中分裂出去的罪恶目的,一直非常重视反动舆论宣传。他们打着“民族”、“宗教”、“人权”、“民主”等旗号,大肆煽动“反汉排汉”,挑起民族仇恨,鼓吹“新疆独立”。这些反动观点和言论,对各族群众和青少年造成了很大的毒害,严重影响了社会政治稳定。事实证实,民族分裂主义分子活动比较猖獗的时候,也是他们的反动宣传比较活跃的时期,假如我们的正面宣传教育搞得好,把群众充分发动起来,民族分裂主义分子就没有市场。分裂活动是颠覆人民政权、破坏祖国统一、挑起民族纷争、损害安定团结的罪恶活动。分裂和反分裂斗争是你死我活、不可调和的政治斗争。历来政治斗争总是同意识形态领域里的斗争紧密相连,不同的政治主张必定通过意识形态来反映和表现,去争取和组织群众。因此,意识形态领域是争夺人心、争夺群众、争夺阵地,巩固社会主义思想基础的重要领域,是民族分裂主义产生的源头,一直是一个没有硝烟的重要战场,斗争异常激烈、复杂,直接关系到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和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直接关系到新疆的长治久安和自治州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意识形态 领域这块阵地把握在谁的手里,直接关系到反分裂斗争的成败。

分裂恐怖势力在不放弃搞暴力恐怖犯罪活动的同时,在意识形态领域利用群众性传统娱乐活动、广播电台、书刊、音像制品、文艺演出以及其他方式,持续不断地进行非暴力的分裂破坏活动,以公开或隐蔽的形式鼓吹和宣扬极端宗教意识和分裂主义思想,歪曲、篡改、编造新疆历史,恶毒攻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和经济政策,攻击现实社会,进行渗透和分裂破坏活动。在一些部门和干部当中,存在着对反分裂斗争形势严重性熟悉不清的问题,存在着对分离倾向、宗教政治化及敌对势力的渗透、分裂、颠覆、破坏活动情况估计不足的问题,存在着在工作中只讲经济、只讲业务、不讲政治的问题,存在着对分裂暴力恐怖活动“武”的一手硬而对相对隐蔽的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中“文”的一手软的问题。教育系统是教书育人、培养下一代、培养接班人的地方,在某种范围内,在一些教职工中,也存在着麻痹思想、个人主义思想、狭隘民族意识、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想等错误思想,这些错误的东西对青少年一代的健康成长影响很大。非凡是在当前新的形势下,自治州意识形态领域的反分裂斗争面临的形势更加严重,而且将会因敌人策略的改变而更加突出、更加复杂,任务更加艰巨,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高度警惕。

民族团结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本特征和核心内容之一,也是中国共产党和国家所追求的目标。社会主义社会各民族之间的团结,是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党的团结为核心的,是以社会主义制度和祖国统一为基础的。作为中国民族政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含义:

1、反对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在中国的历史发展上,长期存在着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制度。新中国成立后,通过对民族地区进行民主改造和社会主义改造,从根本上废除了这一反动制度,开辟了民族平等团结的新纪元。此外,中国共产党和政府还运用行政和法律等手段禁止一切形式的民族压迫和歧视行为。

2、维护促进民族团结。民族团结包括不同民族之间的团结,也包含着民族内部的团结。

3、各族人民齐心协力,共同促进祖国的发展繁荣。民族团结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进步的必要前提。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共同开拓了祖国的大好山河,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形成了谁也离不开谁的密切关系。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今天,56个民族要进一步巩固和发展这一关系,团结一致,形成强大的合力,共同推进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4、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是社会安定、国家昌盛和民族进步繁荣的必要条件。中国的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有着内在的联系。民族团结的原则要求各族人民热爱祖国、维护统一,反对一切破坏团结、分裂祖国的活动。

意识形态领域的反分裂斗争是长期的、复杂的、尖锐的斗争,在开展这场斗争中,我们必须做到:一要增强思想政治工作和宣传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针对不同的群体采取不同的宣传教育方式、方法,实施多层次的思想教育工程;二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净化校园空气和学生灵魂;三要大力清理整顿文化市场和查缴反动宣传品及非法宗教出版物,决不给民族分裂主义和非法宗教活动提供任何可乘之机。

在新疆,坚定不移地高举各民族大团结的伟大旗帜,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把祖国六分之一的土地开发建设好,这就是最现实的爱国主义。

上一篇:影协社团活动总结范文 下一篇:地理社团活动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