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史教案范文

时间:2023-09-20 18:38:02

政史教案篇1

第二课时导入新课

鸦片战争以后,无数仁人志士向西方学习,试图找到救国图强的道路,但都没有成功,中国无法获得独立和民主,也不能变得富强起来。西方列强这个“先生”,不但不肯帮中国富强,反而不断侵略“学生”,阻挠中国发展资本主义,并且凶残的镇压中国革命。中国人没有从西方找到救国的真理,帝国主义的侵略打破了中国人学习西方的迷梦。

正当中国的先进分子在茫茫的黑夜中艰难的探求新的出路时,俄国发生了一件震撼世界的大事,这就是十月革命得胜里。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历史发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呢?中国人民从此选择了一条什么样的革命道路呢?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了解的内容。讲授新课

一、历史的选择(板书)

1、日出东方(板书)(1)

十月革命的胜利,使中国人民看到了希望的曙光(板书)投影:“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走俄国人的路——这就是结论。”1917年11月7日,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使中国人民看到了新的前景,认识到只有走俄国人的路才能求得民族的独立与解放,并找到了实现这一目标的最锐利思想武器——马克思列宁主义。请同学阅读教材第41页有关事迹的材料。投影: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文章时间文章主要内容1918年《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Bolshevism的胜利》热情赞扬十月革命,欢呼“试看将来的地球,必是赤旗的世界”1919年《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1919年《新纪元》指出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提问:十月革命的胜利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使中国人民找到了前进的方向,那么谁能承担起领导中国革命的重任呢?(学生回答,教师归纳)和辛亥革命最终失败的历史说明,中国资产阶级由于其天生的软弱性和妥协性,没有能力承担起领导中国革命的重任,这个任务历史的落在了无产阶级身上。

(2)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使中国革命有了领导核心(板书)1919年的,拉开了新民主主义的序幕,进一步促进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1921年。,在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成立了。这样,在古老的中国大地上出现了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行动指南的工人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了。

展示图片:

1、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部分代表照片2.浙江嘉兴南湖游船照片

提问: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将肩负起怎样的历史使命呢?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42页第一自然段归纳总结。

(3)伟大的使命(板书)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领导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振兴中华的伟大使命,历史地落到了中国共产党身上。年轻的中国共产党能否完成伟大使命?事实证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进入了崭新的发展阶段。

2.开天辟地(板书)

(1)中国共产党开辟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板书)

在俄国十月革命中,布尔什维克领导的工人和士兵是首先在彼得堡发动武装起义,占领中心城市后,才把革命逐步地推广到广大农村。

提问:中国革命是否也要走和俄国革命一样的道路呢?(学生讨论,教师归纳。)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在党的领导下在城市举行了多次起义和罢工,给帝国主义和国内反动派以沉重打击,掀起了多次革命高潮。但在当时,反革命的势力远远超过了革命的力量,大革命失败了。以为代表的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及时分析了当时中国的特殊国情。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在这里,农民占了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他们是封建势力的主要压榨对象和帝国主义的主要掠夺对象,因而他们也就是反帝反分封建的民主革命的主力军,因此广大农民所在的农村,也就应当成为中国民主革命走向胜利的主要战略基地。在实践中,毛择东首先自觉地把武装斗争的进攻方向指向了农村,领导和发动了秋收起义,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辟了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娃子、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在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形成了伟大的思想。展示图片:1.

秋收起义2.井冈山会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42页中间小字,回答问题:①为什么中国革命要分两步走?是哪两步?②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区别是什么?(学生回答,教师归纳。)投影:中国革命分两步走第一步第二步

旧民主主义革命

(资产阶级领导)

民主革命

社会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无产阶级领导)

(2)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板书)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首先完成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然后才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而中国资产阶级的先天不足决定了领导的重任只能由无产阶级来承担,这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区别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标志是无产阶级的领导权问题。(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是异常艰难和曲折的(板书)出示:北伐战争、红军过草地、抗日战争、淮海战役的图片。

第二步请同学们阅读材料第42页最后一个自然段,回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艰苦历程。

投影:191919231927193719451949第一次国内第二次国内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国共产党革命战争革命战争时期时期创立时期时期时期(4)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启了新的历史纪元(板书)录像:在天安门城楼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提问:请同学们回忆:中国革命分哪两步走?新民主主义

革命完成后,为什么必然要进行社会主义革命?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43页最后一自然段,归纳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联系。投影: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提供了条件(可能性)

社会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

(必然性)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是必然趋势

提问:从以上分析我们能得出什么样的结论?(学生回答,教师归纳)中国人民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历史的必然,同样,由新民主主义革命走上社会主义革命的道路,也是历史的必然。(5)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板书)请同学们看投影:《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人教社出版)。

这张图片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百年求索的过程。上图是洪秀全、康有为、谭嗣同、梁启超、孙中山像,这从一个侧面代表了中国人民英勇抗争,艰苦求索的过程。下图是1949年4月21日,中国人民百万雄师横渡长江,解放中国大陆。表明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才找到了求得自身解放的道路。

[归纳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应掌握以下内容。1.一个选择: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历史的必然选择。2.一个结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必然是社会主义革命。

[巩固新课]请同学们阅读材料第42-43“三种建国方案”,讨论回答下列问题。1.你认为前两种方案行得通吗?为什么?2.为什么只有第三种方案能应赢得广大人民的拥护并最终得以实现

政史教案篇2

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人们熟悉世界和改造世界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懂得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要受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以及主观因素的制约,而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的制约以及正确的主观因素的积累,为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广阔的余地。着重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初步进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的教育。

教学重点:

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与其所受的客观规律制约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1)客观规律的制约恰恰要求人们积极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努力去熟悉规律和利用规律。

(2)客观条件的制约,又给人发挥主观能动性提供了广阔的余地。

教学设计构思:

在教学方法上采用事理结合的方法,从事中引出道理,用道理去分析事实,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新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的模式上,采用导与学相结合,以学为主,师生共同讨论,注重学生辩证思维能力的培养与运用。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爱拼才会赢》这首歌里面有这样语言:人生好比是海上的波浪,有时起,有时落,好运、歹运。

我们面对人生中的起落、好运、歹运怎么办?(发挥主观能动性)

生:(略)

师总结:是的,在我们漫长的人生道路上,“有时起、有时落”,有“好运、歹运”,要有所作为,这就需要我们充分而又正确地发挥主观能动性。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怎样正确的发挥主观能动性的问题。

[讲授新课]

正确的发挥主观能动性(板书)

我们先来分析为什么要在熟悉世界和改造世界中有所建树,就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呢?

(一)为什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板书)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6页至7页的倒数第二自然段,然后教师归纳。(板书)

主观能动性的三个表现为什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

第一:熟悉世界的能力和活动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揭示事物的现象和规律,以正确地指导人们的行动

第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利用规律,利用和创造条件,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

第三:精神状态熟悉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必然会碰到困难和暂时的失败,需要坚强的意志

人具有主观能动性,人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但是,人的主观能动性并不是可以随心所欲的发挥的。

(二)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的制约(板书)

1.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客观因素的制约,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就

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从客观条件出发:(板书)

(1)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与客观规律制约之间的关系:(板书)(这是本框

的重点,是唯物论、辩证法在熟悉论中的运用)

关于二者的关系有这样几种观点:

一是唯心主义的观点:不尊重客观规律,否认客观规律对主观能动性的制约,夸大主观能动性;二是机械唯物主义的观点:只看到了客观决定主观,不能理解主观能动性在受制约的同时,仍然具有积极的能动作用,这都是错误的。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既唯物又辩证地解决这个问题。下面我们来分析二者的关系,先看例子:

师问:1958年()我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高涨,可谓

“干劲冲天”但为什么当时的经济并没有得到大的发展呢?

教师归纳:当时我国脱离了国情,违反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这一客观经济规律。尽管我国人民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但效果不大,甚至没有取得积极的效果,这说明客观规律制约着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规律是客观的,人们必须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从效果的性质上来看,人们是否按客观规律办事决定着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能否收到积极的效果;从效果的量上来看,人们按客观规律办事的程度,决定着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收到积极效果的程度,有时会“事半功倍”,有时会“事倍功半”。由此可见: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和前提。

正因为客观规律制约着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人们才需要积极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去熟悉规律和利用规律,以便做到按客观规律办事。

客观规律制约着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其方法论要求是: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反对几种错误的观点:不尊重客观规律,夸大主观能动性的观点;认为客观规律妨碍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放弃主观能动性的观点都是错误的。

(3)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与制约它的客观条件之间的关系:(板书)

下面我们先来看一段材料:

某贫困地区为了脱贫致富,该地区人民根据其他地区“无工不富”的经

验,建起了一些小型机械厂。但由于原材料和资金的缺乏,结果收效甚微。经过认真的分析,该地区人民熟悉到本地区山场面积大,适宜发展林果业和养殖业。于是因地制宜种起了果树、中药材,饲养起牛、羊、家兔等,经济情况有了改观。在此基础上,他们又办起了果品和肉类加工厂,几年就摆脱了贫困,走上了致富之路。请同学们讨论:这段材料告诉我们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客观条件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生:(略)

教师分析:客观条件同样制约着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人们熟悉世界和改造世界所能达到的深度和广度受二个方面的制约,一方面与人们所把握的规律有关,另一方面又受现实的客观条件的制约。

事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之中,与一事物相联系的四周事物,是该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条件。要熟悉和改造事物,就必须用一定的条件作用于该事物。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过程,是以规律为指导,以条件为基础,熟悉和改造客观对象的过程。(这句话既表达了主观能动性的作用,又表达了规律和条件对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共同制约性)因此,客观条件也是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和前提。

客观条件虽然制约着人的主观能动性,不是被动的,却又给人发挥主观能动性提供了广阔的余地。这些客观条件,既有利的,也有不利的,我们应该以规律为指导,分析条件,发挥有利条件的作用,限制或抑制不利条件的影响,达到活动的最佳效果。

客观条件制约着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其方法论要求是: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从客观条件出发。

反对几种错误观点:不顾客观条件盲目蛮干(唯心主义的观点);认为客观条件会妨碍发挥主观能动性,人在客观条件面前无能为力,从而放弃主观能动性的观点(机械唯物主义的观点)都是错误的。

[小结]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就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从客观实际条件出发。我们只有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同尊重客观规律、客观条件结合起来,以客观规律为指导,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有利条件,改变不利条件,创造新的条件,才能在熟悉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不断前进。

2.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还受一系列主观因素的制约:(板书)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10-11页结束,总结归纳:主观因素包括那些方面?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

师分析:主观能动性是人类特有的机能,但不等于说主观能动性是人生来就有的。在社会生活中,人的主观能动性是随着实践与学习的积累而不断形成的、增强的。这些不断增强的因素,就成为制约主观能动性进一步发挥的主观因素。这些因素主要有:以形成的观念、能力、方法、身心健康的程度和利益出发点等。积累的主观因素制约着“下一步”主观能动性的发挥,通过“下一步”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又会增添新的主观因素,这些不同的主观因素对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具有不同的影响。

邓小平的一生可以用“三起三落”来概括。但邓小平以其坚忍不拔的意志、博大的胸怀、对前途的乐观和自信度过了自己一生中最艰难的岁月。他的坚强意志来源于何处?

生:(略)

师总结:邓小平说“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深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正是对祖国、对人民那种深沉的爱,支撑起邓小平的坚强意志。这说明利益出发点问题是制约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

主观因素制约着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其方法论要求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积累正确的主观因素,(具体怎么做呢?)学习和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树立崇高的人生目标,在实践中提高熟悉水平,不断改造主观世界。

[课堂小结]

下面我们来总结下这节课所学的内容。(略)

根据这节课所讲的内容,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做呢?

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到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的制约,我们既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又要尊重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同时还要端正主观动机,做到正确的、有效的发挥主观能动性。

[课堂练习]

1.有些菜农在蔬菜大棚中安装了自控装置,它可以根据作物的需求,自动给水,自动段水,向上进行喷灌,向下滴灌,既合理充分地利用了电源、水源,又提高了作物的产量。这说明(A)

A.人们能自觉的创造条件,改变自然规律起作用的方式

B.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改变或创造规律

C.规律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产物

D.客观规律始终制约着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2.人要想在熟悉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有所建树,就必须(C)

A.创造有利的客观条件

B.积累正确的主观因素

C.既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政史教案篇3

关键词:高中历史;学案教学;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3.5

引言:历史是高中教育中的一门重要科目,不仅历史学习本身对学生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同时,历史学习效果也会影响到学生升学。因为历史知识本身可变性较低,加之学生多数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实际上高中历史课堂效果还没有达到教育和升学的要求。为了提高历史教学的有效性,建议可以采用学案教学的方法。

一、学案教学概述

(一)、学案教学的基本思路

学案最初被认为是学习的方案和材料,随着学案的使用和教学理论研究的发展,目前学案教学已经不仅限于教师编制教学案例或者学生使用教学案例,而是发展成为一种固定模式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倾向于提高学生在学习中的自主性,以“学生先学习,教师再教学,学生后反悟”为主要的模式。

(二)、学案教学的特点

学案教学重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预先掌握和理解,教师根据学生“预先学习”的结果进行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效果则体现在学生对学习的反思上。在学案教学中,教师提供的内容应符合学生知识建构的特点,教学内容应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而反悟则是元认知使用的过程。因此,学案教学是综合了多种教学理论的教学方法,可以说是近现代教学理论的综合体现。

(三)、高中历史使用学案教学的必要性

新课标对高中历史教学提出的要求不仅限于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还要求通过历史教学,使学生具备历史思维。历史思维是学生理解历史知识,从中学习到理解现实、看待事物的方法的重要因素,也是目前高考对学生文科综合性思维的要求。学案教学能够促进学生主动性的发挥,对学生元认知的成长有促进作用,符合历史教学的要求,也是目前实现历史教学改革目的的必经途径。

二、针对历史问题解决的学案教学模式

(一)、课堂中提出学案

学案教学为教师如何提出教学内容提供了广阔的空间,针对历史问题,在课堂上提出简单的、易于理解的学案,不但不会占用学生的学习精力,还能够为学生的学习和思考提供空间。以“洋务运动与中国近代经济发展”为题,教师可以给出学生洋务运动的代表事件,如江南制造总局的创立、发展和相关的评论内容,使学生通过这些较为经典的评论直接了解洋务运动的基本内容、实际意图和历史意义。

(二)、学案的运用

在学生阅读学案材料后,教师根据材料中的一些问题:“为什么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起促进作用?”“你对洋务运动有哪些看法?”和学生们一起进行探讨。学生们会纷纷回答“洋务运动为民族工业的产生提供了市场和劳动力”“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近代经济的新模式”、“洋务运动标志着近代经济的开始”、“加速小农经济的破产”等等。这时候教师会发现学生已能够主动解决历史问题,这就是学生知识建构的基本状态;教师回应学生的回答:“同学们说的很好,可是,材料中对洋务运动的评论,你们认可吗?”学生们纷纷回答“说洋务运动‘误国’是不正确的”,“虽然是‘兴国之举’,但是并不能改善清末的现状,因为洋务运动始终是建立在腐朽的政治制度上的”,这就是学生对历史问题进行“反悟”的过程。

(三)、教学评价――提高课堂效能

在课堂中使用针对单独历史问题的学案,对提高课堂效能有很大帮助。首先,给学生的史料比历史教材高很多,针对性强,能够使学生对历史问题形成更清楚、明确的认识;其次,学案对知识的浓缩能够减少课堂中教师讲述知识的时间,因此,教师可以将更多的课堂时间用在与学生讨论上,又同时增强了师生之间的交流,使课堂的效果明显提高。

三、针对历史思维形成的学案教学模式

(一)、作业式的学案

在学习“太平天国运动”之前,教师发给学生每人一张作业纸,作业纸上包括“对太平天国运动进行简要描述”、“太平天国运动在中国历史中的作用”、“寻找太平天国运动的有关评价”、“你对太平天国运动有什么看法”几个问题。要求学生对问题进行回答,并且写出答案的出处,包括阅读了哪些材料、使用哪些工具等;还要求学生在作业纸上记录完成每个问题所花费的时间。

(二)、学案的运用

在学生完成作业后,教师将学生的作业内容进行分类的整理:大部分学生对“太平天国运动的描述都包含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这说明学生在自学过程中已经形成基本的历史知识结构;而对复杂事件的串连性不强,因果总结还比较少,这是学生知识和能力可能提高的空间;学生们在“寻找太平天国有关评价”的过程中多使用电脑进行关键词搜索,也有的学生使用图书馆系统,或者去书店阅读历史人物传记并从中寻找答案,说明学生自学的方法十分多样,教师也应该在教学中添加这些内容以满足学生的需要。

(三)、教学评价――二次备课

作业式的学案教学将教学的大部分任务都转移到了学生身上,看上去更像是学生完整的自学过程,多次的作业式学案教学能够使学生整理出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并对自己的历史思维形成清楚的认知,即有意识的使用“元认知”。除此之外,作业式的学案教学还给教师提供了二次备课的机会,通过检查学生的作业,教师可以根据发现学生历史知识和能力的“最近发展区”来调整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带领学生进行有目标的“反悟”并且实现历史学习能力的发展和提高。

四、针对历史知识特征的学案教学模式

(一)、知识总结式的学案

在学习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古代希腊罗马政治制度和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之后,教师将各种政治制度按照出现的背景、出现的时间、政治制度的核心内容以及制度持续的时间以及其中发生过的特殊历史事件进行总结,并对每种政治制度给出几点权威评论,将这些资料进行整理,形成横向为“中国、西方”纵向为“时间、事件、评论”的表格,作为“中西方政治制度比较学案”,带到复习课堂上发给每一位学生,作为历史专题复习课的学习资料。

(二)、学案的运用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学案资料,并指引学生注意表格的横纵向交叉的内容。使用10分钟时间让学生自主学习学案,并同时请学生根据这份学案的内容提出问题。10分钟之后,教师请学生以5人为一组,交流所提出的问题,过滤掉雷同的问题,总结出小组的学案学习结果,即产生什么样的问题,然后将这些问题拿到课堂上进行讨论。学生提出的问题分为“中西方政治制度的相似与区别在哪里”、“不同的政治制度背后显示了什么样的生产力水平差异”、“政治制度变化的原因是什么”、“中西方封建王朝产生、发展和结束的共同规律是什么”、“为什么西方政治革命会胜利而中国古代农民起义多以失败告终”等。教师没有对这些问题给出答案,而是将这些问题又抛给全班学生进行讨论。在讨论过程中,学生提出各种不同的论点,例如,有的同学说“西方生产力水平高于中国古代社会,因此革命能够成功”,又有同学对这个观点进行反驳,认为:“中国古代生产力水平和科技水平较西方是更加发达的,可是中国的政治制度发展却比较缓慢”。还有的学生开始仔细研究学案,或者翻阅教材和教参,试图从中获得支持论点的证据。一场讨论下来,学生们对中西方政治制度的发展达成了这样的共识:政治制度的发展和变革是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变革为基础的,反过来,政治制度又可能促进或者制约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客观的分析一段历史,必须将生产力背景和政治制度背景结合;无论中国还是西方,历史的发展总是具有规律性,即封建王朝的兴起和覆灭以及农民起义,都是在一定的生产力和政治制度的背景下产生的。这是学生们从学案教学中获得的关于历史知识特征的总结性认识。

(三)、教学评价――帮助学生进行历史知识建构

无论是古代史还是现代史,无论是西方史还是中国史,历史的发展总是遵循着一定的规律,在学习中,学生如果能够掌握这些规律,对历史形成宏观的规律性知识建构,就能够将琐碎的历史知识分门别类的进行吸收和储存。例如,生产力的发展导致政治制度的变更(哪种生产工具或发明的诞生标志着生产力发展,对应着哪个王朝的变更),政治制度变更之后又要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经济(哪个治世制度的执行),而繁荣的经济又使社会文化得到蓬勃的发展(发展出哪些文化),当社会繁荣到顶峰时,生产力的长足发展又使得政治制度不再符合社会需要(爆发了哪些革命或起义活动),政治制度又再次变更。通过一次或几次的类似的学案教学,可以使学生明确掌握历史知识的规律性特征,并以此建构出历史知识的宏观的、完整的框架,在这个框架中梳理历史知识的细节,并达到对历史知识的规律性的记忆,使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归纳和总结能力提高。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历史教学中使用学案教学的方法,对提高历史课堂效果和帮助学生们形成历史思维十分必要。在实际教学中,可以在课堂上针对某个历史问题的解决形成小规模的学案,也可以将学案以课后作业的方式布置给学生,为教师二次备课提供帮助,还可以针对历史知识的特征设计学案教学。学案教学的模式对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和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记忆力和领悟力的提高都有帮助,面对文科高考对学生的要求,学案教学模式是值得历史教师尝试和运用的。

参考文献:

[1]左彩英.高中历史学案教学的思考[D].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3月:5-9.

[2]刘春.高中历史学案教学反思[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3(01):20-21.

[3]史继坤.浅析学案教学模式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D].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1月:10-12.

政史教案篇4

作者简介:曲铁华(1962- ),女,辽宁铁岭人,教育学博士,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教育史和教师教育研究;王美(1988- ),女,辽宁阜新人,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中国教育史和教师教育研究;长春,130024。

摘 要:高等教育政策是促进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推动高等教育制度改革的重要保障。民国时期的高等教育政策,是一个随时代变迁而不断发展的历史进程,在经历了民国初期的革新与兴起、北洋军阀时期的发展与推进、南京国民政府初建时期的完善与定型,以及国民政府中后期的动荡与调整四个历史发展阶段后,逐步构建了完善、成熟的高等教育政策体系。由此日趋呈现出高等教育政策基础的复杂与多元、高等政策体系的完善与清晰、高等教育政策内容的稳定与具体以及高等教育政策功能的实用性与政治化特点。

关键词: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历史演进;特点

中图分类号:G64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610(2013)04-0078-06

经由清末封建主义教育的强烈逆转之势,伴随着社会转型之痛的民国政府,一直就在政局变换、经济动荡、文化冲撞等诸多社会因素中进行着多方的斡旋。作为引领民国时期高等教育发展改革方向的高等教育政策,就在这样的宏观历史背景下,不断在理想与现实、传统与借鉴、变革与稳定之间进行着反复地选择与调适,最终形成了比较完善、成熟的高等教育政策体系,也使高等教育事业获得了短暂的发展高峰。

一、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的演进历程

(一)革新与兴起――民国初期的高等教育政策(1912―1916)

1912年9月2日,教育部颁布“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1]的教育宗旨,这是新兴资产阶级教育理念和价值取向的集中阐扬,体现了新历史阶段国家的教育意志和纲领,确立了民国初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目标与方向。1912年10月24日,教育部公布《大学令》,其把“大学以教授高深学术、养成硕学闳才,应国家需要”[2]定为教育宗旨;对学生的入学条件、修业年限、学位资格都进行了明确规定,为大学职能的定位,提供了理论支撑,并开创了教授治校制度的先例。1913年1月12日,《大学规程令》[3]出台,其对于大学各学科的学习科目进行了详细而具体的拟定。除了对民初学制体系的整体规划外,国家还对学制体系进行了重点规划。

针对民国初期专门学校内部机构的比例严重不均衡问题,教育部于1912年10月22日,公布《专门学校令》[4],有力地提升了专门学校的社会地位,满足了国家对专业化人才的需求。针对高等师范学校管理的混乱局面,1912年9月,教育部颁发《师范教育令》,将高等师范学院由原来省立,改为国立直接管辖,使原有分散的高等师范教育逐步走向集权制。[5]1913年2月24日,教育部公布《高等师范学校规程令》,其要求高等师范学院设立专修科,这极大地补充了中等教育师资力量。[6]

1915年1月1日,袁世凯颁布《教育宗旨令》,强调注重国民教育,培养爱国诚心,以尚武、崇实、法孔孟、重自治、戒贪争、戒躁进为具体实施手段。[7]1915年2月,袁世凯又颁布《特定教育纲要》,在其乙篇教育要言中指出:“各学校均应崇奉圣贤以为师法,且宜尊孔以端其基,尚孟以致其用。”[8]37在复古教育思想指导下,其提出设置专以阐明经义和发扬国学为主的经学院,并按经分科,并“佐以京师图书馆,以期发明精血之精微”[8]38。袁世凯大肆提倡古学,封建复古思想在高等教育内容中的大量渗透,这迫使民初短暂的革新链条出现了裂痕,高等教育政策发展趋向发生了倒退的摇摆。但是,其近代化色彩浓厚的政策价值取向已然成为民初定局。

(二)发展与推进――北洋军阀时期的高等教育政策(1917―1926)

1917年开始,民初稳定的教育发展格局不复存在,中华民国进入到军阀混战时期,这个时期是一个新旧思想冲突并存、中西文化碰撞与融合、封建军事、经济制度向资本主义军事、经济制度转型时期。1917年5月3日,教育部颁行《国立大学职员任用及薪俸规程》[9],其对国立大学教师的聘任方式,以及晋升层级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论述,较大程度地改善了师资管理体系的混乱等问题,初步构建了近代高等师资管理的基本框架。1922年的壬戌学制对高等教育体系进行了系统的设计和规划,奠定了现代高等教育的基本框架基础。其制定和实施,顺应了当时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扩大了高等教育的社会地位,推动了高等教育向科学化、民众化进程的跨越式迈进。

新文化运动的高涨和留美学生的回归,使一些教育人士高举西方民主、科学的旗帜,这为近代高等教育改革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点,美国的教育理念之风吹向中国大地。教育部于1924年2月23日,公布《国立大学校条例》,在系科设置上,其规定国立大学校可以设置数科或单设一科;在学制情况上,其要求国立大学校的修业年限为4年到6年,课程运用选科制。在管理体制上,其规定国立大学设立董事会和评议会,董事会负责审议学校进行的计划以及预算、决算等其他事项。[10]《国立大学校条例》是对之前教育法令的延续性拓展,是对高等教育办学模式层面的转型和创新。其中,大学董事会的设立以及教授治校与选科制的实行,都典型地反映了美国高等教育学校制度的优秀成果,这给我国高等教育带来新的发展思维,为我国高等教育营造了民主、开放的氛围,推动了中国高等教育模式体系向近代转换。因此,这一时期,是高等教育的过渡与拓展阶段,高等教育政策也在不断地进行本土化的路径尝试。

(三)完善与定型――南京国民政府初期的高等教育政策(1927―1936)

1927年6月,大学院、大学区制改革拉开了序幕,但由于颁布后质疑、反对声音之多,实施也较为困难。最终,大学院制和大学区制相继被废止。1929年3月15日,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了《确定教育方针及其实施原则案》,认为:“三民主义之教育,必以充实人民之生活,扶植社会之生存,发展国民之生计,延续民族之生命,为最大之目标。”[11]是年9月3日,《三民主义教育原则》[12]在中央执行委员会上得以通过,对高等教育的目标和实施纲要,进行了符合三民主义原则的阐释和规定。至此,三民主义教育原则及宗旨,形成了较为系统、完整的政策理论体系,并在高等教育领域得到了有效的推进和落实。

(四)高等教育政策功能日趋实用性与政治化

经过了西方自由精神的启蒙和影响,中国正处在由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跨越的历史转折阶段。面对社会风气的焕然一新,教育权益主体结构的变化,高等教育必然会根据社会文化诉求和自身需求,表现出一种不同于清末封建色彩浓厚的一种价值取向,而这种价值取向就是崇实理念,它以潜在统领的方式制约着高等教育政策的实用功能发挥。

民国肇始,随着封建儒学的不断衰落,西方先进教育思想的传播,民族工商业的迅速发展,实业经济规模的壮大,有力地推动了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结构的更新,面向社会、服务生产的大批劳动者和技术人才的培育,成为高等教育在近代转型阶段肩负的重任。国家根据人才需求的社会导向,推行了切实可行的整顿方案与措施,使其实用功能在民国历史的演进中逐渐增强。如一些专科教育政策的颁布,确立了培养实用型人才的办学宗旨。随着南京国民政府对经济格局的调控,中后期《专科学校组织法》等的颁布,进一步明确了学用结合的教育方法,细化了专门学校的课程设置,使之与社会生产紧密相连。

进入20世纪20年代,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模式,给中国高等教育办学理念带来了新的路径选择。政府引导和鼓励大学树立服务经济、讲求实效的新式角色意识,强化和扩充社会对高等教育的渗入与赞助。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为了解决大学滥设问题,教育部批准实施了《大学组织法》,其对大学设置的条件进行了规定,有效地改善了大学混乱的设置现象。民国中后期,战时《大学独立学院教员聘任待遇暂行办法》以及贷金与公费政策的施行、战后复原政策的颁布,都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高等教育的教师队伍和在校学生,稳定了高等教育格局。可见,高等教育贴合社会实际的实效性,伴随着民国翻滚的历史潮流而不断显露。

民国38年,历经政权更迭,教育政策的价值取向,必然要符合统治阶层的执政理念。民国初期,资产阶级的地位大幅提高,其在教育上的表达,以政策文本的形式出现,《对于新教育之意见》确立了资产阶级性质的教育宗旨,但由于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果实后,1915年颁布了《教育宗旨令》与《特定教育纲领》,封建复古逆流开始侵蚀民初刚刚建立的教育宗旨与方针,由此产生了封建复古教育思潮的回溯和与反复古主义的斗争。民初复古与反复古主义的斗争,体现的是两种性质的政体直接的较量与冲突,体现的是政权归属的摇摆与争夺。经过北洋军阀混战时期对教育控制的短暂放松,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使高等教育政策政治工具化色彩日益浓重。1929年《确定教育方针及其实施原则案》,对三民主义教育宗旨进行了阐述和规定,虽然在外在形式和名称上借用了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但在内涵本质上是党化主义在教育上的延伸。为了更好的使高等教育在意识形态上符合社会政治规范,培养阶级统治人才,国民政府在1928至1931年,颁布了包括《各级学校增加党义课程暂行条例》在内的一系列党义教育条例,又在1934年至1935年间,施行了国立大学院系整顿训令。由此,国民政府对高等教育的社会本位属性的强化与偏重达到顶峰,教育政策为国家服务的政治功能,已经完全超越了其为个体服务的中心功能,民初确立的教育本体功能,在党政训国体系的影响下逐渐淡化。随着抗日战争的爆发,高等教育政策的政治服务性,在拯救混乱的高等教育格局中表露得更为明显。

参考文献

[1]佚名.教育部公布教育宗旨令[G]//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三辑:教育.南京:凤凰出版社,1991:22.

[2]佚名.教育部公布大学令[G]//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三辑:教育.南京:凤凰出版社,1991:108-111.

[3]佚名.教育部公布大学规程令[G]//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三辑:教育.南京:凤凰出版社,1991:114-141.

[4]佚名.教育部公布专门学校令[G]//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三辑:教育.南京:凤凰出版社,1991:107-108.

[5]教育部.师范学校令[G]//宋恩荣.中华民国教育法规选编.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436-437.

[6]佚名.教育部公布高等师范规程令[G]//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三辑:教育.南京:凤凰出版社,1991:143-147.

[7]佚名.袁世凯颁定教育宗旨令[G]//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三辑:教育.南京:凤凰出版社,1991:26-34.

[8]佚名.袁世凯颁定特定教育纲要[G]//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三辑:教育.南京:凤凰出版社,1991.

[9]佚名.教育部公布国立大学职员任用及薪俸规程令[G]//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三辑:教育.南京:凤凰出版社,1991:165.

[10]佚名.教育部公布国立大学校条例令[G]//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三辑:教育.南京:凤凰出版社,1991:173-175.

[11]喻本伐,熊贤君.中国教育发展史[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487.

[12]佚名.中央执行委员会检送《三民主义教育实施原则》致国民政府公函[G]//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教育(二).南京:凤凰出版社,1991:1031.

[13]佚名.国民政府颁布大学组织法[G]//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教育(一).南京:凤凰出版社,1991:171-173.

政史教案篇5

【关键词】高中历史 学案 编写

学案不仅是课程教学的参照与指引,良好的学案编写对于知识教学效率的提升同样能够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在高中历史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应当在学案编写上有更多有效的思考,教学设计中应当注重对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并且多给学生的思维能力提供训练的空间。这样才能够让大家对于相关教学内容有更好的理解与认知,并且全面提升知识教学的效率。

一、帮助学生实现知识构建

教师在学案编写时可以参照相关的原则,并且要对于学案的编写方法与编写侧重点有更多思考。首先,学案在设计时应当帮助学生更好的实现知识的构建,要将传统的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逐渐过渡到学生自主获取知识上来,这一教学转变对于提升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将会起到很好的效用。在进行学案设计时教师应当注重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引导,可以多提一些值得探究的问题让大家积极思考。这不仅给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提供了很好的基础,这也会帮助大家对于相关知识展开更为深入的探究。这样才能够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且保障学生们对于课堂上的教学内容有更好的理解与吸收。

以《洋务运动与中国近代经济发展》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为例。在进行学案编写时我设计了一系列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思维,并且鼓励大家自己去分析这些问题的答案。我让大家思考:“为什么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起促进作用?”“你对洋务运动有哪些看法?”随后我会组织学生间进行交流探讨。学生们会纷纷回答“洋务运动为民族工业的产生提供了市场和劳动力”,“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近代经济的新模式”,“洋务运动标志着近代经济的开始”,“加速小农经济的破产”等等。这时候教师会发现学生已能够主动解决历史问题,这就是学生知识建构的基本状态。良好的学案不仅能够让知识教学循序渐进的展开,这也是对于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很好的培养。学生只有懂得如何理解问题与分析问题才能够掌握更多好的学习方法,在今后碰到问题时便能够更好的独立将问题得以解答。

二、对于知识进行有效总结

教师在学案编写时还可以有一些其他侧重点,可以有意识的对于知识进行有效总结,这也是一种很好的学案编写的思路。历史课本中的知识含量较为丰富,随着学生们积累的知识的不断增多,经常对于学过的内容进行良好梳理很有必要。教师可以在一部分内容的学习结束后有意识的引导大家对于相关知识展开回顾,这些都可以很好的在学案中得到体现。这既能够帮助学生理清自己的思路,避免学生对于相似内容造成混淆,这也会非常有助于学生自身的知识体系的良好构建,将会极大的深化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

在学习完“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古代希腊罗马政治制度”和“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之后,在学案编写时教师可以有意识的引导大家对于这些内容展开梳理。教师可以将各种政治制度按照出现的背景、出现的时间、政治制度的核心内容以及制度持续的时间以及其中发生过的特殊历史事件进行总结,并对每种政治制度给出几点权威评论,将这些资料进行整理,形成横向为“中国、西方”纵向为“时间、事件、评论”的表格,作为“中西方政治制度比较学案”,带到复习课堂上发给每一位学生,作为历史专题复习课的学习资料。这份资料将会非常有针对性的引导大家对于这几点内容展开总结,不仅能够避免学生对于知识的相互混淆,还能够极大的深化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

三、帮助学生掌握历史规律

好的学案不仅能够有效的引出教学重点,并且对于学过的内容实现良好的梳理与总结,教师也可以在学案编写时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的历史规律,这一点对于高中历史课程的教学很有意义。随着学生学到的内容的不断增多,大家对于很多历史规律也会慢慢产生自己的理解与体会。教师可以定期引导大家对于这些内容进行有效总结,并且结合相关历史事件来对于这些历史规律展开验证。这不仅会深化学生对于相关历史规律的掌握,这也能够很好的培养与锻炼学生的思维,将会帮助大家在历史课程的学习中有更多收获与成长。

高中历史课本中有很多值得学生们学习的历史规律。例如,生产力的发展导致政治制度的变更(哪种生产工具或发明的诞生标志着生产力发展,对应着哪个王朝的变更);政治制度变更之后又要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经济(哪个治世制度的执行);而繁荣的经济又使社会文化得到蓬勃的发展(发展出哪些文化);当社会繁荣到顶峰时,生产力的长足发展又使得政治制度不再符合社会需要(爆发了哪些革命或起义活动),政治制度又再次变更。教师在学案设计时可以将这些内容进行有效总结,并且借助特定的历史事件的讲授来增强学生的体会。这不仅是对于知识教学的一种高效提炼,这也会帮助大家更好的学习历史课程。

【参考文献】

[1] 高变英.“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D]. 山东师范大学,2006.

[2] 杨艳霞. 高中历史“学案”教学模式探讨[D]. 内蒙古师范大学,2005.

政史教案篇6

[关键词]思想政治;改革;轨迹

[作者简介]李正亭,西南林学院人文社会科学系讲师,云南昆明650224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8)10-0153-03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之一,党和国家历来十分重视这一课程的建设。思想政治教育包括政治教育、法制和纪律教育、道德教育、思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宗教教育、人格教育等等,涉及思想意识、文化心理和行为模式等各个层面。在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是对学生系统地进行思想理论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是我国高等教育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课程,曾使用过“公共必修课”、“政治理论课”、“共同政治理论课”、“马列主义课”、“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公共课)”、“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程”、“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政治教育课”等名称,但绝大部分时间采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名称。本文就中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专业、课程与教材历史轨迹作简要梳理。

一、改革开放前中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

新中国成立伊始,党和国家就对思想政治教育给予了高度重视。1949年底,在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在总结报告中指出:“新区学校安顿后的主要工作,是进行政治与思想教育。”当时确定的课程是“社会发展史”、“新民主主义论”和“政治经济学”。1951年,“社会发展史”一课改为“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再加上原来的“新民主主义论”和“政治经济学”,着重于讲授系统的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思想。

1950年,根据教育部颁布的指示,在大学开设以“新民主主义论”为核心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该课程以《新民主主义论》为教材(1953年该课程被改称为“中国革命史”,1961年改为“中共党史”)。此时的政治经济学教材,主要有两本:《马恩列斯语录》(编)和《苏联政治经济学习》。由于苏联色彩浓厚,提出要从中国国情出发,编写我们自己的政治经济学教材。一年后,该教材出版。

1957年,“大鸣大放”开始,高校政治课除“社会主义教育”外全部停止。课程以著作为指导,根据《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12个“小题目”逐章展开学习。

1961年,教育部《改进高等学校共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意见》,分析了当时高校思想理论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进一步明确当时高等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还规定了课程设置和学习时间,布置了编写教材、改进教学方法和培训师资力量等任务。

1964年10月,中共中央宣传部、高教部党组、教育部临时党组了《关于改进高等学校、中等学校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明确当时高等学校、中等学校政治理论课的根本任务是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武装青年,向他们进行无产阶级的阶级教育,培养坚强的革命接班人;配合学校中各项思想政治工作,反对修正主义,同资产阶级争夺青年一代。围绕新的任务,教育部对课程进行了新的调整,并提出了编写新教材的原则和要求。

1966年,高等学校停止招生,所有课程停开。1971年,高校复课后,政治课以讲解包括《共产党宣言》《国家与革命》在内的4本马列著作和著作为主,教学成了政治运动的附属物,直到“”结束。1980年,改革开放后,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的联合通知,高校普遍开设“马列主义理论课”。

值得一提的是,1963年8月,教育部试行《关于高等学校研究生政治理论课的规定(草案)》,对研究生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学习时间、阅读书目、考试方式等作出明确规定。根据教育部规定,研究生的政治理论课主要包括“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报告”两门课程。

二、不断深化改革到“98”方案的实施

1978年4月,教育部办公厅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马列主义理论教育的意见(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意见》),对建国以来28年全国高等学校马列主义理论课取得的成绩作了充分肯定,对“”在“”时期对高校马列主义理论课的破坏进行了批判,重新明确了马列主义理论课的目的和任务。

从1978年至1984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主要是纠正“”期间“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教学内容。1980年7月,教育部印发《改进和加强高等学校马列主义课的试行办法》,进一步明确了新时期高等学校马列主义课的地位和任务,明确了马列主义课的教学方针,确定了马列主义课的课程、学时、大纲和教材,并对高校马列主义课的教学制度、教学环节、教学方法、教师队伍建设、领导管理体制等作了明确规定。1982年党的十二大之后,根据党的十二大关于加强共产主义思想教育的精神,教育部决定在高等学校逐步开设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1984年9月,教育部印发了《关于高等学校开设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的若干规定》,确定在高等学校新设“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从此开始,马列主义理论课与思想品德课简称为“两课”,思想政治教育正式作为高等院校的学科和专业进行建设。这一阶段思想政治课在课程的设置上主要是突出有关爱国主义教育、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思想教育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方面的内容,形成了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共党史”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四门课为主的课程体系。

从1985年到1997年是“两课”形成时期。1985年,三中全会后第一次高校马列主义理论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会上,中央要求增加“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基本问题”(后改称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这一课程,复旦大学成为首个试点。不久,由牵头集体编写了一本《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教材。此次调整中还把“中共党史”又改称为“中国革命史”。时任总书记的还提出,要开设“世界政治和国际关系”课程,后来这一课程演变为“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1986年到1988年间,各地高校组织编写出版多个教材版本。在改革逐步展开的过程中,课程设置由原来的老四门变为新四门,即“中国革命史”、“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马克思主义原理”和“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

1992年党的十四大召开后不久,国家教委印发《关于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教学

改革的若干意见》的通知,提出“两课”教学要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中心内容,要“编成教材,进入课堂”。复旦大学首先开设了“邓小平理论”课程。同时,为了加强对思想的学习,中国革命史课也相应调整为思想概论。这次的课程调整方案又被称为“98方案”,即1998年经报请党中央同意的方案。根据这一方案,高校本科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文理科分别设“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文科开设)、“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等课程,另有“形势与政策”课。

“98”方案的一个特点是注重思想政治课的学科建设,把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人文社会科学的重点学科加以建设,把“两课”作为学校的重点课程加以建设。把课程建设和教学中的理论和实际问题作为重要课题,列入国家教育科学研究规划和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把“两课”教育工作的状况作为评估学校工作和领导班子实绩的重要条件,作为学校办学水平的标准之一。1997年12月,国家教委成立了普通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教学指导委员会。这是新形势下加强“两课”教学和学科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

从1998年到2004年是“两课”的发展时期。1998年4月23日,党中央批准了“两课”课程设置新方案,即“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概论”、“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文科开设)、“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八门课程,并于同年秋季实施。随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全党指导地位的确立,“邓小平理论概论”课于2003年调整为“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三、“05”方案的实施:高校思想政治课全面务实的改革

根据新世纪知识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2004年中共中央以16号文件的形式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根据中央16号文件的精神,和教育部于同年12月联合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革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中共中央政治局于2005年1月批准了这个《意见》。《意见》将“两课”更名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并对具体的课程内容作了新的调整,确定本科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具体课程内容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代史纲要”、“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当代世界经济和政治”、“形势与政策”。本方案从2006年秋季开始实施,简称“05方案”。

此次调整之后,本科生必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变为四门。原“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整合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简称“原理”),其中还补充了科学社会主义内容;原“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整合为“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原“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则整合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调整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是增开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主要讲授中国近代以来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反动统治、实现人民解放的历史,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此外,“形势与政策”课以必修课的方式延续了下来。硕士生、博士生的课程设置,暂仍按照“98方案”开设相关课程。当前,研究生层次(包括硕士生、博士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设置方案正在抓紧研究制定。

“05”方案提出要设立马克思主义一级学科,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科建设,积极开展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为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培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提供有力的学科支持。

政史教案篇7

关键词:档案;使用价值;现实意义

一、 档案是历史的真实记录,这是它的价值所在。

它是客观形成的,是确凿的原始材料和历史证件。现代国外学者,特别是历史学家对于档案史料的重视和迫切要求,充分证明了档案史料的重要使用价值。

历史研究是通过对特定的时间、地点、发生的历史事件进行分析和综合,以揭示和总结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推动社会发展,可以提供历史研究作为证据的主要是档案史料。史书和地方志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进行政治斗争不可缺少的材料,编史修志是我们科学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编史修志最可靠的材料也是档案。所以说档案是进行历史研究和编史修志的第一手史料。西汉司马迁的《史记》和东汉班固的《汉书》这两部我国古代的名著,编修时都大量地利用了档案史料。

我国具有悠久的编修史志的传统,内容之丰富,卷宗之浩繁为世界各国罕与伦比。据有关学者统计,我国历史地方志有一万多种,达十万多卷。我国编史修志之所以发达,与利用了大量的地方档案史料是分不开的。档案史料是编史修志的重要依据。

档案又是国家进行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外交、文化教育等的重要凭证。我国各级档案部门以及民间数量巨大的档案是我们民族的财富,档案记载了许许多多的历史事件和社会现象,内容十分丰富。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疆域辽阔的多民族国家。明清档案中有大量文书、地图载明我国的领土海疆。解放以来这些档案为我国与友好的邻国划分边界提供了大量可靠的依据。一些帝国主义分子和霸权主义者歪曲历史,制造谎言妄图侵占我领土和海岛,但谎言代替不了事实,我们保存的大量有关档案和图籍是揭露这些谎言和捍卫我国领土的极好材料。

我国进行大规模经济建设中,如治理黄河、长江、海河等河流历史上最大的洪水流量和最小的枯水量,成为设计三门峡水库、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的重要依据。在发展农业中也大量利用档案中晴阴录等材料,从而掌握了近百年来气候变化规律和水旱灾害情况,为制定我国农业发展规划提供了有益的资料。我国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文化古迹遍及全国,成为中外游客观光游览的胜地,而这些古迹每届修缮和陈列展览,也都要利用大量历史档案。

档案不仅是国家进行经济、文化建设的可靠依据,同时还是文学创作的重要素材。许多文学创作的实例表明,档案史料所反映的史实曾对作品的取材、情节构思起过重要的启迪甚至是凭证作用。中国作家姚雪垠写《李自成》时,也是阅读了大量的档案材料的。这方面的例子太多了。

二、档案是社会实践活动的真实记录,同时又是新的社会实践最可靠的凭证和依据。

在两个文明建设中档案发生的效用与日俱增。正确地继承前人的经验,有批判有分析地运用档案材料,是实事求是地进行工作,克服教条主义主观主义和防止思想僵化的较好途径。档案是在生产实践和社会实践中产生的,它客观地、真实地记载者各阶段的活动,铭刻着历史上的千秋功过,保留着真切的历史标记。

在蓬勃发展的现代化建设中,广泛地利用档案已成为党的工作和社会各方面的迫切需要。党为刘少奇同志、起草《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编辑《选集》《选集》等都利用了大量的档案。社会实践产生了档案,并赋予档案丰富的内容,这就决定了档案是总结经验、交流技术、落实政策、配合并服务于党的各项工作的重要条件。

档案馆保存的档案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档案中记载着各机关工作活动的情况、成果、经验和教训,为落实政策、案件、配备领导班子、交流技术、总结经验等提供了大量可靠的凭证。某市剧团一位编导,1957年被错划为。当时他认为一切全完了,于是便悄然到内蒙一边远地区隐居,连亲友也不知道他的去向。1982年人口普查,才在一个人烟稀少的山区发现了他,并向他宣传了党的政策,他这才给原单位发信要求复查他的问题。原单位派人查了几个月毫无结果,最后找到档案馆,档案馆提供了他被错划的全部材料,问题解决后,该人无限感慨地说:“是档案救了我。”

各级领导干部利用档案可以增加知识,对于顺利完成各项任务也是大有裨益的。历史明君贤相以及有远见有作为的政治家、革命家,他们从切身体验中赋予档案以“文化财富”、“知识宝藏”、“历史舟车”等崇高美好的名称。在列宁领导的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和以为领导的中国革命胜利前后都采取了接管档案,保护档案,统一管理档案的有效措施,这是十分英明的。最近党中央、国务院对全国档案工作会议的报告作了重要指示:档案是历史的记录,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

档案工作是很重要的专业事业,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开展历史研究,进行各项工作的必要条件,而且是维护党和国家历史真实面貌的重大事业。因此充分的发挥档案的作用,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目前在档案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方面:一是库房问题。有的单位档案房简陋、潮湿,致使档案材料因长期受潮发霉而纸张变质、字迹模糊,或是档案遭受虫蛀、鼠咬;二是人员问题,有的单位档案无人管理,或是只派些老、弱、病、残应付,这些单位不注意留存档案,也不想利用档案,“只要机器转,什么档案不档案”;三是有的由于管理不科学,致使鱼龙混杂,玉石不分,用时查找不到,使一些“真材”没有“用武之地”,躺在卷柜“睡大觉”;四是不少人不了解档案在整个社会中的重大作用。

目前我国科学文教战线广大知识分子,还没有更多的便利条件像到图书馆那样到档案馆去利用档案从事研究,有的还没有养成利用档案的习惯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与我们进入21世纪的今天是不相适应的。因此,就需要我们积极、耐心地宣传档案的重要性,争取各级领导的重视,尽快改变当前档案工作中存在的落后状况,充分发挥档案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同时还要告诫人们轻视或忽视档案作用会给我们的事业带来严重的损失。大同矿务局晋华宫矿由于平时对科技档案不重视。

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足以说明档案对我们的革命和建设事业是何等重要,其价值也绝非金钱可以评价。继承历史遗产,并不是照搬照抄前人的一切。古人说:“迷往事,思来者”、“往知来”,要以历史作为一面镜子对照我们今天工作。借鉴历史经验,展望美好未来,优秀的遗产能激励我们自强不息地前进,失败的教训也是教育我们后代的宝贵资源。

政史教案篇8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飞晴”为你整理了这篇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之学习党史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之学习党史心得体会

“欲知大道,必先知史”。我们于“半条被子”的故事中深植为民情怀,于“干才是马列主义”中涵养实干精神,于“春天的故事”中坚定求变决心。“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历史规律告诉我们,危即是机。只有善于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方能在时代洪流中立于不败之地。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我国发展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广大党员干部尤须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多一些因势而谋的思虑,应势而动的举措,用“察于未萌,止于未发”的策略,来破解难题,化解矛盾,不务虚声,坚决打赢翻身仗,创造开封法院新的历史,以优异司法业绩向建周党100年献礼!

党史是“最好的教科书”,铭记苦难——增强“理想信念”。曾指出,我们党的每一段革命历史,都是一部理想信念的生动教材。广大党员干部唯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坚守最初的信念,坚定向革命先烈看齐,才能善谋善为、善作善成、行稳致远。“党史是“最好的营养剂”,传承基因——滋养“红色精神”。回望党走过的百年征途,从嘉兴南湖上的一叶红船到巍巍前行的“中国号”巨轮,一批批革命先烈前赴后继,用血泪谱写壮丽史诗。广大党员干部要汲取其中的“营养”,不忘立身之本,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把红色基因一代一代传承下去,滋养新时代长征路上的“红色精神”。党史是“最好的清醒剂”,总结经验,借鉴”历史智慧”。列宁曾说过,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路。”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刻总结党史中的经验教训,用党史激励自己,用党史警示自己,用党史教育自己,不断认清历史方位,汲取奋勇前行的“智慧与力量”。学习党史,了解党,更爱党。我们要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坚决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严守党纪国法,坚决维护党的团结和统一,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不断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纠正自己的错误,端正自己的行为,明确自己的目标,为将我们的国家建设成为公平正义、充满活力、安全有序的和谐社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红船,见证了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成为中国革命源头的象征。中国共产党沿着红船的航向,以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始终站在历史和时展的潮头。中国共产党载着红船的意愿,以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努力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革命生传画舫中,诞生共党庆工农”。中国共产党从诞生那天起,从来就没有自己的私利,而是以全心全意为人民谋福利为根本宗旨。我们正因为有了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对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在党的带领下,才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这些举世瞩目的成就,来之不易,必须倍加珍惜。要通过学习教育,从党的百年伟大奋斗历程中,汲取奋发前进的精神力量和智慧养分,从党的非凡成长历程中,增强在党爱党、在党护党、在党强党的坚强决心。

在本次政法队伍教育学习整顿中,我深刻认识到,作为一名法官要在党的领导下,对自己工作和身份有一个准确的认知,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一、是要注重学习。除了学习业务知识外,还要认真学习政治理论。二是要以人民为中心,以公平正义为法治的生命线。每一个案件的当事人都是因为遇到了难题才会到法院来解决纠纷,我们作为工作人员,要及时与当事人进行有效沟通,了解案件真实情况,做好当事人工作。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难题。三是要把政治理论、党史学习融入自己的行动,高标准严要求对待自己。通过党纪党规警示、典型案件警示、廉政教育警示,让自己杜绝办理金钱案、人情案、关系案,让每一个自己办理过的案件都经的起审验。学习是没有止境的,工作之余,我会加强自身的政治修养和业务学习,筑牢思想防线,绝不给单位和领导抹黑,对于院里分配的工作按时保质保量的完成,为建设更加美好的开封中院奉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通过近几日的学习,我深刻地认识到,综合部门干部承担组织协调,宣传教育等工作,是联系党组和干警的纽带,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践行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工作精神。一是秉持端正的服务态度。耐心对待工作中遇到的人和事,牢固树立为干警服务的意识。二是秉持细致的工作态度。对待任何一项工作不敷衍,不偷懒,不应付,力争做到办文”精品化”,办会”零差错”,办事”全满意”。三是怀抱甘当人梯的工作觉悟。面对部门工作人手较少、事务多杂、任务重、责任大的现状,展现一名共产党员的担当。从党的工作大局出发,正确对待个人的名誉,地位,利益,以工作大局和党的事业为重,不计较个人得失,发扬甘当“人梯”的无私奉献精神。政法队伍急需一场刮骨疗毒式的自我革命,整肃政法队伍,筑牢公正防线。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就是实现自我革命的有效方式。我将在本次的教育整顿中进行全面的自我检视,对可能存在的问题深刻检讨,积极整改,始终牢记自已身为一名政法干警,要恪守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敬畏党纪国法,敬畏人民赋予的权力,严格自律,真正做到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用实际行动守护好公平正义的防线。

上一篇:物化教案范文 下一篇:供销合同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