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营试用期总结范文

时间:2023-10-12 21:43:21

运营试用期总结

运营试用期总结篇1

(安徽大学 经济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摘 要:立足安徽省营改增试点现状,分析营改增对交通运输业和现代服务业的税负影响,认为营改增试点后,交通运输业中小规模纳税人的税负会减轻,但一般纳税人的税负会增加;同时,现代服务业税负也会减轻。由于改革尚处于起步阶段,截止到2013年年底,营改增对安徽省税收收入的影响并不凸显。总体上看,安徽省税收收入、增值税以及营业税总额都在增加,但增值税增幅在加大,而营业税增幅在缩小。

关键词 :营改增;税负;税收收入;安徽省

中图分类号:F8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8-0156-02

安徽省作为营改增试点最早的省份之一,研究分析营改增对安徽省税收收入的影响,对今后营改增的扩围有重要的意义;增值税和营业税是我省乃至我国税收收入最重要的两个组成部分,因此,营改增对税收收入的总量和结构都会产生影响,进而会影响到财政收入和支出,从长远看,安徽省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将会受到营改增的影响[1]。

1 安徽省开展营改增试点现状

营改增试点后,全省地税部门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的税收工作安排,统筹做好税收收入征管和纳税服务发展两项工作。2013年,安徽省地税部门全年共完成税费收入2000多亿元,实现了“总量破2000亿、双双超计划”的目标。同时,积极推动税收管理创新,成功开发出新的地税管理系统,有利于推进税收征管数据在省级税务部门“大集中”,全面加快税收信息化建设。我们要继续做好对试点前期营改增的“1+6”行业跟踪管理服务工作,尽快做好营改增试点扩围工作,完成广播影视行业、铁路运输以及邮政业进入营改增试点范围工作,积极推进税制改革工作。

截止到2013年底,安徽省“营改增”涉及纳税人户数已达6.91万户,比年初增长64.1%。其中:一般纳税人8817户,占比12.76%;小规模纳税人60282户,占比87.24%。交通运输业46919户,占比重67.9%;现代服务业22181户,占比重32.1%,这和安徽省的现状是吻合的,说明安徽省的现代服务业还不够发达,还有待进一步发展。

2 营改增对相关行业的税负影响分析

2.1 交通运输业的税负影响[2]

2.1.1 营改增对交通运输业纳税人税负影响

2.1.1.1 小规模纳税人。营改增试点后,交通运输业中的小规模纳税人采用与试点之前相同的税率3%,计征采用简易征收办法,且进项税额不得抵扣。交通运输业的小规模纳税人实际税负为1/(1+3%)*3%=2.91%,和试点前3%的营业税税率相比较税负降低了(2.91%-3%)=-0.09%,降低幅度虽然不大,但却可以直接增加企业利益。

案例:某A公司是一家小型运输企业,年营业额为30万,利用本轮营改增试点的政策规定,A公司被定义为小规模纳税人,则A公司的实际税率从3%降低到2.91%,结果A公司的税负大约减轻了300000*(3%-2.91%)=270元,这样直接增加了A公司的利益。

2.1.1.2 一般纳税人。营改增试点后,交通运输业中的一般纳税人采用11%的增值税税率。交通运输业中的一般纳税人的实际税负为1/(1+11%)*11%=9.91%,这较营改增试点后采用11%的增值税税率下跌(11%-9.91%)=1.09%,不过和过去执行3%的营业税率相比较税负任然上升(9.91%-3%)=6.91%,即使在考虑扣除进项税的影响情况下,如果它没有发挥强有力的作用,这种上升是巨大的[3]。

2.2 现代服务业的税负影响[4]

营改增规定,现代服务业包括研发和技术、化和创意、物流和签证咨询服务等行业。营改增试点后,现代服务业将采用6%的增值税率。现代服务业营改增前适用5%的税率,适用“服务业”营业税税目,营改增试点后采用增值税低档6%的税率,表面上看税率增加了(6%-5%)=1%,但是实际税负为1/(1+6%)*6%=5.66%,较试点前税负增加了(5.66%-5%)=0.66%,考虑到增值税进项税额17%的抵扣作用,这会导致实际营业税税负高于增值税税负,这有利于促进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

3 营改增对安徽省税收收入的影响评估

3.1 总量评估

2013年,安徽省全力推进“营改增”试点,全年全口径国税系统共组织税收收入142304000000元,同比增长6.6%,比上年增加收入8828000000元;全省地税系统共完成入库各项税费收入共212600000000元,较上年增加收入31100000000元,增长率为17.1%,并且收入规模首次突破了200000000000元大关,其中包括,地方税收收入139800000000元,较上年增加收入18200000000元,增长率为15%,且超出1.7个年度计划增长目标百分点。以下就营改增试点前后安徽省税收收入总量的变化进行分析。

由表1可以发现:安徽省2009年至2013年税收收入的总额在不断增长,但是增长的幅度在不断下降,2013年较2012年税收收入增长的比例变化不大,说明营改增试点到目前为止对安徽省税收收入总额影响并不凸显;增值税的总额在不断增长,增长的百分比也在波动上升;2013年较2012年增值税增长的百分比变化很大,有6.44%增加到28.07%,说明营改增试点到目前为止对安徽省增值税的影响很大;营业税的总额在不断增长,但是增长的百分比在不断下降,尤其是2012年和2013年下降的比例比较大,2012年比2011年下降10.87%,2013年比2012年下降7.76%,说明营改增试点到目前为止对安徽省营业税的影响较大。

3.2 结构评估

在我国,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关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这6项税收的收入就占我国税收总额的85%以上;另外,还有资源税、财产税和其他一些类型的税收。在安徽省乃至我国税收收入中,增值税和营业税占有比较大的比重,下面就营改增对安徽省增值税和营业税结构变化做出分析。

由表2可以发现:安徽省2009年至2012年增值税占税收收入的比重持续下降,但是下降幅度不大,2013年增值税占税收收入的比重略有回升,这说明营改增试点提高了增值税的比重;2009年至2013年营业税占税收收入比重在波动下降,而且2013年较2012年仍然在下降,这说明营改增试点降低了营业税的比重;增值税和营业税占税收总额比重也在波动下降,不过下降的幅度也不大,说明营改增对增值税和营业税的总额影响不太明显,增值税和营业税占税收收入的比重并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

4 结论

营改增试点后,促进了相关产业的结构性转变升级和服务业的发展,营改增试点取得了减税增收的双重效果,全省税收收入仍然在增长,增值税和营业税仍然是税收收入的主要组成部分,营改增降低了交通运输业小规模纳税人的税负,但是大部分一般纳税人的税负会增加。营改增中增值税的实际税负低于营业税的实际税负,这对现代服务业发展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截止到2013年年底,营改增对安徽省税收收入的影响并凸显,税收收入总额在增加,增值税和营业税总额也在增加,不过增值税增加的幅度在增大,营业税增加的幅度在减小,说明营改增试点改变了增值税和营业税的结构。

我们任然要继续努力,认真总结经验,对营改增实施以来的工作进行“回头看”,发现问题并且及时解决问题,该完善的及时完善,为下一步营改增扩围做好准备,扎实稳妥推进营改增扩围工作,努力实现增加收入和实现结构性减税与促进企业发展的双重目标。

参考文献:

(1)左明,王东。营改增对地方税收带来的影响[N]。江苏经济报,2012-10-30(B02)。

(2)吴惠婷。营改增试点对交通运输企业的影响[J]。财会月刊,2012年第23期(6)。

(3)张云华。理性看待增值税扩围改革[J]。现代经济探讨,2011(10)。

运营试用期总结篇2

第一“新”:试点范围扩至全国

营改增的试点,经历了一个由点到面的过程。第一阶段,2011年11月16日,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了经国务院同意的《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方案》,决定从2012年1月1日起,在上海市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开展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第二阶段,2012年8月1日起至年底,“营改增”试点范围扩大到北京市等8个省(直辖市)。根据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之前的通报,通过一年的试点,总体看“营改增”渐行渐好,大部分的试点企业实现减负。第三个阶段,经过部分地区试点,“营改增”不仅解决了重复征税、完善了税制,更重要的是助推了经济的增长。为此,2013年4月10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决定加快“营改增”的步伐,2013年5月27日,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正式下发了《关于在全国开展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税收政策的通知》,(财税[2013]37号)对“营改增”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试点的相关政策予以明确。规定从2013年8月1日起至年底扩大到全国范围。力争让全国所有的试点纳税人都能够分享“营改增”带来的红利。

第二“新”:一个办法+三个规定

“营改增”试点范围扩大到全国,必然面临着试点政策的再次调整、整合。前期试点过程中,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本着边试边改的原则,针对试点中反映的情况和文图,对部分政策进行了调整和完善。先后出台了财税若干文件。此次修订,为方便基层税务机关及纳税人对试点政策的理解和把握,以上文件的内容作为财税(2013)37号的附件全部整合入新的文件中。分别为《附件1: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实施办法》、《附件2: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有关事项的规定》、《附件3: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过渡政策的规定》、《附件4:应税服务适用增值税零税率和免税政策的规定》。即“一个办法,三个规定”。

第三“新”:试点应税范围增添新成员

前期的“营改增”试点应税服务范围主要是在“1+6”个行业中进行。即“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中的“研发和技术”、“信息技术”、“文化创意”、“物流辅助”、“有形动产租赁”和“鉴证咨询”。在此次下发的财税[2013]37号文中,在“部分现代服务业”中增加“广播影视服务”子目,将在全国开展的“营改增”试点的应税范围扩大成“1+7”个行业。

第四“新”:自用的摩托车、汽车、游艇可以抵扣了

前期试点政策中沿用了现代增值税暂行条例及实施细则政策规定,无论是原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还是试点一般纳税人购入的应征消费税的摩托车、汽车、游艇的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但对于试点一般纳税人将起作为提供交通运输业服务的运输工具和租赁服务标的物的除外。这一规定有鼓励纳税人租赁应征消费税的摩托车、汽车、游艇使用之嫌。根据试点反映的情况,有部分地区的纳税人反映,因现行制度规定纳税人不得抵扣自用应征消费税的摩托车、汽车和游艇的进项税额,导致纳税人税负不合理增加。为了使税制更加合理,保证增值税的不偏不倚的中性原则,并减轻纳税人负担,通知取消了不允许试点纳税人和原增值税纳税人抵扣其自用应征消费税摩托车、汽车和游艇进项税的规定。

第五“新”:试点行业营业税差额纳税政策废止,唯有形动产融资租赁服务可扣除部分费用金额

“营改增”在全国范围内推开后,为解决同一行业纳税人之间业务分包重复征税问题的差额征税规定已由增值税抵扣机制替代,通知取消了纳税人提供交通运输服务、仓储服务、广告服务和国际货物运输的差额征税规定。

第六“新”:增值税扣税凭证细化,计算方法明晰

(1)试点纳税人经常遇到一个难点问题是发生业务时,无法判断哪些凭证可以抵扣税款,在增值税进项税额抵扣的计算上原试点政策规定的也不明晰。财税(2013)37号在明确规定增值税扣税凭证的种类的同时,也相应规范了可以抵扣税额的金额和计算方法。

(2)取消了按运输费用结算单据等计算进项税的规定。考虑到按运输费用结算单据等计算进项税的方式,实质上是一种虚拟抵扣规定,而且,交通运输业在全国实施“营改增”后,提供交通运输服务的纳税人均可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无需延续上述虚拟抵扣规定。因此,通知取消了试点纳税人和原增值税纳税人,按交通运输费用结算单据注明金额和7%扣除率计算进项税的规定;取消了试点纳税人接受试点小规模纳税人提供交通运输服务,按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金额和7%扣除率计算进项税的规定。

第七“新”:取消了允许未与我国达成双边运输免税安排国家和地区的单位和个人暂按3%征收率代扣代缴增值税的规定

该政策是为了平衡试点地区增值税和非试点地区营业税之间的政策力度,交通运输业“营改增”试点在全国推开后,各地制度已经统一,因此,上述单位和个人应按提供应税服务的适用税率代扣代缴增值税。

第八“新”:适用增值税零税率的运输服务内容增加,是否适用零税率纳税人可选择

根据规定,“国际运输和港澳台运输适用增值税零税率”。中国境内的单位和个人提供的国际运输服务,适用增值税零税率;境内的单位和个人提供的往返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的交通运输服务以及在香港、澳门、台湾地区提供的交通运输服务,适用增值税零税率。

第九“新”:离岸服务外包免税范围扩大

从事离岸服务外包业务中提供的应税服务免征增值税优惠范围扩大到所有服务外包示范城市。注册在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的试点纳税人从事离岸服务外包业务中提供的应税服务自本地区试点实施之日起至2013年12月31日均统一适用免征增值税税优惠。

运营试用期总结篇3

关键词:“营改增” 物流企业 财务管理

一、“”试点的具体政策及其对物流企业的实施成效

2011年11月16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下发《关于印发〈营业税改增值税试点方案〉的通知》(财税[2011]110 号,以下下简称《方案》),决定从2012 年1 月1日起,在上海的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开展营业税改为增值税试点。随后,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自2012年8月1日起至年底,将试点范围扩大至北京、天津、江苏、浙江、安徽等10个省(直辖市、计划单列市),会议还决定明年将继续扩大试点地区,逐步扩大至全国范围。

《方案》主要包括一下几方面的内容。一是试点先在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中进行,交通运输业包括陆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和管道运输,部分现代服务业则涵盖研发和技术、信息技术、文化创意、物流辅助、有形动产租赁和鉴证咨询等内容。二是在现行增值税17%、13%税率基础上,增加了11%和6%两档税率,租赁有形动产等适用17%税率,交通运输业适用11%税率,其他部分现代服务业适用6%税率。三是试点期间,试点行业原营业税优惠政策可以延续,并根据增值税特点进行调整;原归属试点地区的营业税收入,改征增值税后收入仍归属试点地区。四是现有增值税纳税人向试点纳税人购买服务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可按现行规定抵扣进项税额。五是小规模纳税人则适用简易计税方法,按照不含税销售额乘以3%的征收率计算缴纳增值税;公共交通运输服务的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也可选择简易计税方法计税。

物流业是集交通运输业、仓储业、装卸业、包装业、配送业、信息处理业等为一体的复合型服务产业。对照《方案》的相关内容和物流企业的涵盖范畴,可以发现,物流企业的经营行为涉及到“营改增”试点中的交通运输、研发和技术、信息技术、动产租赁和物流辅助等内容。实践证明,试点取得了一定成效,不仅降低了物流企业税收负担,对对产业链的完善和经济结构的调整也产生了积极影响。一是降低部分物流企业的经营成本。企业外购的燃料、修理费和设备等取得的增值税进项税额可以进行抵扣,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物流企业的经营成本;约占试点企业7成的中小物流企业可选择改为增值税的小规模纳税人,适用税率由原来的5%下降到3%,使中小物流企业税负出现明显下降。此外,物流企业的研发技术、租赁服务、信息技术等业务的税负水平也有不同程度的下降。2012年1月-5月,上海纳入试点范围的交通运输业企业中税负下降的企业占比为79%。二是有利于物流业的专业化分工与协作。改征增值税后,可以避免过去营业税行多环节、全额征税的重复征收情况,有利于物流业的专业化分工以及服务外包的发展,促进物流企业持续稳定发展。三是有利于降低物流企业的纳税风险。通过营改增试点,改变了增值税和营业税并存状况,减少了因企业财务人员不能正确区分企业的混合销售和兼营行为而带来的纳税风险。四是有利于推动物流业技术进步。试点允许物流企业抵扣其外购燃料、固定资产等已纳增值税的进项税额,鼓励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力度。

二、“营改增”试点工作中物流企业面临的问题

(一)部分企业交通运输业务税负大幅增加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对65 家从事运输、仓储、快递和货代一种或多种业态的具有一般纳税人资格的物流企业进行测算,发现这些企业在2008—2010 年年均营业税的实际负担率为1.3%,其中运输业务负担率为1.88%,但按照试点政策,即使货物运输企业发生的可抵扣购进项目全部可以进行进项税额抵扣,企业实际增值税负担率也会增加到4.2%,税负增幅达123%。究其原因,一是物流业的成本主要由燃料、修理费及备件、人工成本、路桥费、房屋租金、保险费等构成,目前这些项目实际可抵扣的的数目较少。二是企业的联运收入的差额征收税率由3%增加到11%。三是虽然当期购入设备进项税可以抵扣,但一般企业每年大批量的购入设备的情况很少, 而且存量设备难以进行抵扣,导致这部分抵扣占成本比例不大。

(二)试点物流企业的仓储业务税收负担有所提高

仓储服务属于现代服务业的物流辅助服务税目。在试点之前,需按5%全额缴纳营业税,试点后的适用增值税税率为6%。对试点物流企业而言,由于其享受营业税差额征收政策,税率的提高会导致其税收负担有一定的提高,加重企业负担;但对于非试点物流企业而言,改征增值税后,税率虽然提高,税收是就经营过程中实现的增值额来征收的,税负的变化还需要看具体企业应抵扣金额大小。如已建成的仓储设备,固定资产抵扣凭证无法取得,因而企业只能以全额按6%的税率缴税,新规定增加了企业这部分的税收负担。

(三)物流企业的研发等业务税收负担变化具有不确定性

物流企业也存在一定的研发业务支出,根据规定,试点之前应交5%的营业税,试点之后按6%交增值税。名义税负有所提高,但由于购置了一定的研发设备,企业可以进行一定的增值税进项抵扣,因此税收负担的变化需结合企业的研发具体情况来衡量。

(四)部分地区试行导致行业竞争不公

目前,“营改增”试点仅在部分地区试行,试点地区能够进行进项税额抵扣,总体税负成本低于非试点地区。从公平竞争的角度看,这导致非试点地区的物流企业明显处于弱势,不利于企业的正常发展。

(五)影响汇总纳税企业的正常运行

试点地区一般是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汇总纳税企业的总部也相对较多。对于汇总纳税企业而言,汇总纳税方案要求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由总公司统一采购,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位于非试点地区的分公司的经营自,进一步地又影响了其公司治理结构。此外,在分支机构进项税额抵扣数据及抵扣资料的传递上,也可能出现一些监管不到位的现象,影响汇总纳税的准确性。

三、完善物流企业“营改增”试点的建议

(一)扩大进项税可抵扣范围,降低企业负担

首先,物流企业的主要成本是过路过桥费、保险费、租赁费和人力成本,可抵扣的进项税额较少,企业税负下降不多。因此建议适当扩大进项税抵扣范围,将交通运输企业的上述生产经营成本纳入进项抵扣范围,以有效降低企业税收负担。其次,针对一些相对固定、而又难以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并进行相应抵扣的支出,建议尽快出台具有可操作性的办法,将其纳入进项税额抵扣范围。再次,制定对存量资产采取过渡性抵扣政策,对存量固定资产按每年计提的折旧额来核定可抵扣进项税额,或者给企业一定的财政补贴;对其他存量物资,可参照1994年税改时对已有存货的抵扣方法进行处理。

(二)扩大试点范围,实现改革与全面铺开的有效衔接

“营改增”试点涉及生产、经营的各个链条,目前仅在部分地区与部分行业进行试点,对于非试点地区与行业而言,由于市场资源配置出现明显的政策导向趋势,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地区间的税负不公、行业间的税负不公和中央与地方税收划分的矛盾。应考虑在相关城市或省份试点的基础上,逐步扩大试点行业范围,避免因地区试点政策的差异形成行业内非良性竞争,条件成熟时选择部分行业在全国范围内进行试点。此外,“营改增”改革全面铺开后,如何重新定位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功能,合理配置各自的权限并明确相应的义务,也将是下一步考虑的重点内容。

(三)提高政府服务水平,探索有效管理机制

一是提高政策解释的权威性,对政策执行过程中碰到的不明确的问题,要有准确、统一和权威的答复。二是加强不同部门之间的协调性,对于试点改革牵涉到的各个层面的诸多部门,要切实加强沟通和协调,提高政策的可执行性。如现行政策规定,自2012年1月1日起,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地区的单位和个人提供的国际运输服务、向境外单位提供的研发服务和设计服务适用增值税零税率,但是在实际操作中,认定部门的不确定使政策难以有效落实。三是强化政府和企业的沟通。充分利用12366服务热线、税务局网站、广播电视等媒介宣传试点政策,避免大量能够在基层解决的问题却需层层向上反映,既提高工作效率,又能够加强双方的沟通。四是努力探索新的管理机制。如对物流企业等试点后税负有所增加的试点企业,尽管上海等地实施了过渡性扶持政策,对企业因试点所增加的税负实施财政补贴,但在财政扶持资金核拨管理机制上,还需要进一步明确具体的操作流程、条件与手续等操作细则,而针对无法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的情况,要分具体原因进行研究,既要保证增值税抵扣链条完整性,又要采用各种方法和手段加强对发票的管理,打击各种发票违法行为。

(四)加强相关人员业务培训,强化企业财务管理工作

一是要要组织财务人员、销售人员、采购人员等相关管理人员积极参加税务知识的辅导培训。及时了解掌握改革试点的相关政策,提升企业涉税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和会计人员对新流程的业务操作能力。二是关注财税相关规定,用好税收政策。企业要及时做好对增值税应税服务税收优惠的备案和申请工作,还应特别关注财税部门的相关政策动态,加强与主管税务机关的沟通,以更好地解决涉税事项管理过程中的实际问题。三是准确核算会计信息。物流企业应当对自身的经营业务种类进行合理有效地细分,加强“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会计科目的明细核算,对“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会计科目下的明细核算也更加注意进行准确核算,以争取最大限度的享受试点政策优惠。四是加强内控和内审的有效性,强化企业监管力度。要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切实把内部审计要融入到企业内部机制的建设和完善工作中,防范企业“营改增”试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舞弊现象。五是合理进行税收筹划,降低税负。物流企业应注意通过购置营运设备增加进项税额来进行税收筹划。如适时选择购置营运设备等固定资产投资,并通过改善营运资产结构,改善企业营运资产结构;再如利用关联方之间的交易不再需要重复缴纳营业税的契机,增加集团内子公司之间关联交易管理,降低集团企业整体的税负。

参考文献:

[1]蒋永霞.物流业应慎重对待扩大试点[N].中国商报.2012年3月23日

[2]成寿平.刍议交运企业“营改增”后的财务管理[J].新会计.2012年第6期

[3]章雁.“营改增”的创新、效应及其实施对策[J].新会计.2012年第6期

运营试用期总结篇4

一、公司基本人力状况分析

年底对公司基本人力状况进行总结,包括各部门的人数对比,学历结构分析,性别比例构成,司龄结构分析及年龄结构分析。

各部门人数对比:

相比于上一年度,员工总数增加13人,约12.5%。总经办由于财务组合并至集团财务中心,故减少;研发部由于部分项目暂时搁置,人数减少。20xx年公司的重心在运营,产品运营部员工人数增加,达员工人数占总人数的56%。

学历结构分析:

如图所示,公司77%以上的员工都是本科以上学历,总经办、产品运营部及人事行政部本科以上员工占比都是90%以上,20xx年度招聘的新员工,除部分设计岗位,其他岗位都是要求本科以上学历。大专学历主要集中在运维部,中专及中专以下学历只有个别,其中一名是行政的保洁员。

司龄结构分析:

我司平均司龄为1.4年,反映出公司正处于成长阶段,1年以下的员工人数占48%,且主要集中在产品运营部,因为公司工作重心的调整,产品运营部今年增加的员工数比较多,流动比较大。从其他时间段的司龄数据来看,分布较稳定,没有明显的流动,说明公司发展的基本层面还是较稳定。

年龄结构分析:

公司平均年龄不到27岁,且都在40岁以下,比较年轻,充满活力。公司年龄结构中,30岁以下员工占很大比例,为84%,主要集中在产品运营部,而且都是本科毕业的大学生,公司将加大培育力度,作为公司发展壮大的储备力量。30~40岁的员工占比16%,大多为各部门的核心员工,中坚力量,以中高层管理人员居多。结合前面的学历构成,公司中高层管理人员学历都较高,他们正自在人生的黄金年龄,人生观价值观都趋于成熟,可以加强企业文化的熏陶,建立传帮带的人才培养机制,促进公司发展壮大。

性别比例构成:

公司男女比例差距非常大,男性员工占88%,女性员工占12%。且女性员工主要集中在人事行政部及产品运营部,总经办高层管理及研发运维等技术部门,均为男性员工。

二、招聘工作总结,相关数据分析

1、招聘完成率分析。

如图显示,除运维部招聘完成率达100%,其他部门的招聘工作尚未完成,接下来1个月,要继续紧抓招聘,争取完成年度目标。

2、招聘人数相关性分析。

如图显示,本年度电话通知面试1127人,实际面试406人,占通知面试人数比为36.02%,较低,这和电话通知的话术及面试邀请邮件的撰写有关,要优化话术及邀请邮件内容,吸引应聘者过来面试。另外,20xx年度招聘较多的职位是产品运营部的运营专员,这类员工大多是从xx年-xx年的毕业生挑选录用,面试“放鸽子”的比较多;面试合格人数为65人,占实际面试人数比为16.01%,要加强对简历精准度的筛选,以及提高面试的判别力及专业度;录用入职人数为52人,占面试合格人数的80%,未报到or录用的原因主要是应聘者个人的考虑,包括薪酬、行业选择等原因,而且主要集中在运营专员,面试合格人数40人,录用入职人数为33人,主要是刚毕业一两年的学生比较迷茫,选择较多,不太稳定。试用合格人数为47人,占录用入职人数的90.38%,试用不合格原因主要是不适应创业型公司的企业文化,跟不上公司的快节奏。不到10%的不合格率,说明面试精准度较高,把关严格,试用期的考核和跟进比较到位。

3、招聘渠道分析。

公司的招聘渠道主要为网络招聘,99.9%的招聘来源于前程无忧、智联招聘和中国人才热线三大网站,只有个别岗位是内部推荐。公司的中高层管理比较稳定,招聘人数非常少,不需要用到猎头;招聘岗位和人数也是随时根据公司业务发展状况进行调整,而且创业型团队需要的是上手快能尽快适应工作岗位的员工,再结合公司的规模,故没用启用校园招聘;类似现场招聘、媒体广告等招聘渠道均不适合公司现阶段的招聘需要。

以运营专员这个岗位为例,网络招聘三大网站的实际面试人数及面试合格人数对比如下针对运营专员这个岗位,三大网站提供的简历,实际面试总人数为207人,其中前程无忧和中国人才热线的简历数较多,分别占比42%和40%,智联招聘人数最少,占比18%,差距很大。从面试合格率来看,三大招聘网站差距不大。

内部推荐渠道不容忽视,今年集团总部的销售总监和战略推广总监的招聘就来源于内部员工的推荐。后续会重视内部推荐,继续推行“内部人才推荐奖”。

另外,下半年完善了公司人才库的建设。除在职员工简历、面试合格简历等,还增加了“黑名单”,如个别“极品面试者”、无正当理由未报到且未沟通说明者。

4、离职率分析。

(1)新员工的离职率。今年公司新入职员工48人,目前已离职12人,年度新员工的离职率为25%。

(2)关键岗位离职率。公司的关键岗位主要是研发项目经理,产品经理,运营主管及设计师等。这些岗位的离职率为0,说明公司关键岗位,核心员工的留存率较高,团队凝聚力非常好。

(3)各部门离职率分析。

如图所示,除总经办、运维部的离职率低于20%,其他部门的离职都非常高,尤其是产品运营部的离职率,高达61.76%。

离职原因分析与改善措施:

如图,员工主动离职占比63%,其中个人原因主动离职占44%,主要包括员工不适应创业型团队的节奏、对薪酬福利不满、没有发展空间、个人转行及创业等,公司原因主动离职主要包括公司项目的搁置,创业型团队员工的归属感较低,制度不健全。被动离职占37%,主要是试用不合格以及因跟不上公司发展节奏而辞退。

产品运营部的离职率高达61.7%,其中有48%属于被动离职,一部分是新员工试用不合格,一部分是公司运营调整后部分被淘汰的,52%属于主动离职,包括转正薪资谈不拢,员工个人转行、创业等。另外,离职员工中的52%是20xx年入职的新员工。

改善措施:

(1)优化招聘流程。提前做好人力规划,完善各岗位说明,建立岗位胜任力素质模型,录用与岗位要求相符的人才。确定offer时,尽可能与应聘者明确试用期前后薪资及岗位职责等,避免出现因转正薪资谈不拢、实际岗位职责与面试时不一而导致心理落差。充分尊重应聘者的职业选择,不勉强。

(2)完善公司制度,尽可能的人性化;多举办员工活动,增加团队凝聚力,部门经理和hr随时关注员工心理动态,及时引导和沟通。

三、培训工作总结

xx年,公司的培训主要以内部培训为主,基本无外部培训。内训的重点是新员工入职培训,具体情况总结如下:

1、落实和优化“伙伴制度”。

“伙伴制度”其实跟导师制差不多,“伙伴”的主要职责包括:

入职当天,认识各部门负责人及本部门所有同事等;入职一周内,“伙伴”将引导您or与您共进第一周的午餐,并引导您熟悉公司周边交通、就餐、购物、就医等生活配套设施;入职一个月内,“伙伴”将引导您了解公司文化、制度、流程等,有任何生活or工作流方面的需求可第一时间寻求“伙伴”的帮助。

员工入职前,就会提前与部门负责人确定“伙伴”,今年在“伙伴”的安排上,大多都会选择小组的负责人,直接带新人,以前主要是安排职位相关的。另外,公司在下半年增加了“伙伴—新员工沟通交流会”,公司每两周举办一次,参与人员为试用期员工及员工的“伙伴”,员工转正后不参加此会。主要形式为:新员工发言:主要包括本周“重点工作”、“个人感受和体会”和“主要问题及建议”三个方面;伙伴点评:对新员工本周工作及表现加以点评,提出指导意见。hr会记录每位新员工的发言,建立台账,跟进其中提到的问题。

2、定期举办新员工入职培训。

新员工入职培训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入职当天指引、部门主管组织的部门级培训及公司级的强化培训。

20xx年共组织新员工入职培训6次,参与人员共48人。原则上是每月举办一次新员工入职培训,但某些月份入职员工不多,一般新员工有8人左右,就会视情况举办一次公司级的强化培训。考虑到有些员工可能入职时间会超过一个月才参加公司级的培训,所以在培训的内容上做了调整,入职当天的指引相比去年会更详细一些,主要目的是让员工了解公司的基本制度。

需要改善的地方:新员工入职培训是重点,但同时要加强业务部门的操作流程培训,以及业务相关理论知识的培训。

四、企业文化活动组织

1、成立兴趣协会。如:篮球协会、羽毛球协会、足球协会、乒乓球协会及户外登山协会。其中羽毛球协会活动组织频率最高,基本每周一次,除去节假日,其他每周五晚上都会订场打球,20xx年共活动36次,人均消费27元/次。其他协会活动频率较低。

2、下午茶计划。公司每周五下午举行下午茶活动,下午四点,音乐响起,下午茶开始,四点半音乐停止,下午茶结束。公司会在休闲区提供饮料、茶点、水果、糖果等。

3、配合集团公司微信公众平台的建设。微信平台会定期向全体员工推送集团各分公司的动态,也成立了集团通讯员小组。

企业文化建设这一块,公司更多的是依托集团的贯彻和宣导,在此基础上,体现公司的独特性和差异性,重点在人性化的员工关怀、团队凝聚力的打造。后续我们会组织更多的活动,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让其他活动组织频率较低的协会都行动起来。

以上就是公司人力资源部本年度工作总结,在以后的工作中,人力资源部将继续结合公司战略发展规划,不断完善和优化相关制度建设,力争打造一个更富有凝聚力的创业团队!

运营试用期总结篇5

【Abstract】in the face of a new round of tax reform deepening, the implementation of structural tax cuts, especially to add "camp", the central and local tax revenue, tax collection and administration pattern of distribution rights, great changes have taken place in the existing system of financial management system has not adapt to the reform situation, build the new finance and tax system is imminent.

【关键词】营改增 新财税体制 影响 对策

一、引言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税收制度作为国家运行的重要上层建筑之一,既是国家财政收入的基础保障,也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经济杠杆。一国税制的完善程度标志着一个国家的发达程度,随着国家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我国财税制度的建立与发展经历了曲折的过程。税制改革始终都是我国体制改革的重头戏。

随着“营改增”试点的进程,越来越清晰的看到我国税制结构、中央与地方的税收管理和分配格局被打破,中央和地方的财权与事权严重背离,这将阻碍改革的进程,不利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因此必须尽快分析“营改增”对现有财税体制影响,重新建立与经济发展相适应,与中央和地方的财权事权相匹配的新财税体制,以规避改革风险,为发挥税收职能奠定良好基础。

二、“营改增”政策对企业的影响。

2010年10月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 “扩大增值税征收范围,相应调减营业税等税收”,并在 “十二五”规划中被再次明确指出;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先后印发了《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方案》(财税[2011]110号),《关于在上海市开展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通知》(财税〔2011〕111号))、《关于在北京等8省市开展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通知》(财税〔2012〕71号)、《关于在全国开展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税收政策的通知》(财税〔2013〕37号)等一系列文件,营改增政策不断丰富和完善,试点地区由上海逐渐扩大至全国。对试点期间税收收入归属做出了较为明确和详细的规定,规定在试点期间保持现行财政体制基本稳定,原归属试点地区的营业税收入改征增值税后仍归试点地区,试点产生的财政减收,中央与地方按照现行财政体制分别负担。但是截至目前中央并未下发关于财政扶持的相关文件。

2012年1 月 1 日“营改增”试点工作首先在上海启动,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1+6”行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这标志着我国“营改增”改革正式拉开了序幕;由于改征行业中一般纳税人的法定增值税税率普遍高于原有营业税税率,外加部分企业进项税额由于种种原因不能够抵扣,所以致使部分改征企业税负加重,尤以交通运输业最为突出。

2012 年 8 月 1 日起至年底,将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改增”试点范围,由上海分批扩大至北京、天津、江苏、浙江等 8省市。第二批试点后,在《关于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有关预算管理问题的通知》(财税[2012]367号),进一步明确了关于改征增值税的收入划分:试点期收入归属保持不变,改征增值税税款滞纳金、罚款也全部归试点地区。试点期间第二批试点地区也相应明确了财政扶持政策:北京财政扶持资金由市和县分别负担,财政扶持资金按照“企业据实申请、财税按月监控、财政按季预拨、资金按年清算、重点监督检查”的方式进行管理;广东10亿财政资金补贴“营改增”,安徽财政补贴按月拨付,按年清算。

三、蚌埠市营改增试点分析。

蚌埠市积极配合营改增推进活动。蚌埠市税务局领导班子积极带头,统筹实施事前事。由一把手负责,党组成员分工,保障这辆税企之间的“直通车”高速行驶。

他们通过开设纳税服务热线,建立纳税服务定期回访制度,公布税收业务操作规程,公开举报电话,成立税企QQ群等手段,提高办税透明度,和谐税企关系。多策并举在车身,全力做好事中事。该局整合办税窗口资源,完善各事项流转衔接机制,为纳税人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推广使用“免填单”服务系统,减轻纳税人填表负担。截至目前,通过“免填单”服务系统为纳税人办理各类事项186户次,一次性告知打印93户次。服务质效在车尾,自我督导事后事。

在做好服务的同时,该局加强对办税服务厅工作人员纪律作风、纳税服务和办事效率等的监督,严格追责,及时整改,为纳税人提供公平、公正的办税环境。2013 年5月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印发了《关于在全国开展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税收政策的通知》(财税〔2013〕37号),8月1日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改增”试点正式扩大到全国范围,文件明确规定了营改增的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改征应税范围、税率和征收率、计算方法、税收优惠等要素,改征的税款仍然由国家税务局负责征收。

四、营改增对地方政府财税体制的效应分析

我国现行税制将税收收入划分为中央固定收入、地方固定收入和共享收入三种。“营改增”政策的实施,在现行分税制下,改变了中央和地方财权的分配格局,对现行税制结构、管理体制等产生重要影响。

1.营改增将致使我国税制结构失衡

长期以来我国实行的都是以流转税为主体的单主体结构的税制体系,近年来所得税类尤其是个人所得税的增长,使我国税制结构由单主体逐渐向双主体过度,但是流转税增长势头和所占比例仍居高不下。

在为实行营改增之前2011年增值税和营业税占税收总额的42.28%,2012年改革试点后增值税和营业税占税收总额的比例仍然达41.8%,2013年上半年达39.09%。由此推测营业税全面改征增值税后,增值税占国家财政收入的比例预计将达到40%左右,这一比重远远高于欧美等发达国家。

增值税属于流转税,主要是在商品和劳务流转环节征收,流转税比重过高存在以下风险:一是流转税过高可能导致物价过高,由于税负的转嫁性,商品价格中含有的流转税有消费者买单。二是增值税同行业采用单一比例税率,这种税率形式致使税收的累退性比较明显。这种税制结构将会加大我国的财政风险,降低税收政策实施效果,不利于社会公平和再分配调节机制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李明.“营改增”与我国财政体制[J].中国证券期货,2012(12):164-165.

[2]邱峰.“营改增”税制改革的效应及其应对[J].柴达木开发研究, 2012(5):24-27.

[3]彭骥命,韩晓琴.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研究的文献综述[J].税收经济研究, 2012 (6):8-12.

[4]吴菲,李玉娇,熊羽.我国营业税改增值税的效应影响探究[J].财政监督,2013(3):67-69.

[5]樊其国.“营改增”税收政策变化解析[J].财会学习,2013(11):56-58.

[6]黄志良.浅议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影响及应对措施[J].商业会计,2013(3):51-52.

[7]高蕤.浅谈营业税改增值税的意义[J].企业研究, 2013(4):157-158.

[8]章雁.“营改增”的创新、效应及其实施对策[J].新会计,2012(6):35-37.

[9]孙卫.“营改增”税改对财税的影响[J].当代经济,2012(19):46-48.

运营试用期总结篇6

【关键词】 营业税; 试行改征增值税; 跟踪研究

中图分类号:F81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937(2014)12-0096-04

我国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简称“营改增”。国家政府实现“营改增”分“大三步”走,第一步:部分行业部分地区“营改增”(2012年);第二步:部分行业全部地区“营改增”(2013―2014年);第三步:全部地区全部行业“营改增”(2015年)。

为了保证“营改增”“大三步”的顺利完成,国务院推出了试行“营改增”的“小三步”:2012年1月1日,上海市率先启动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迈出了第一小步;2012年7月25日,时任国务院总理的主持国务院常务会议,从8月1日起,由上海市扩大至北京、天津、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湖北、广东和宁波、厦门和深圳,迈出了“营改增”的第二小步;2012年10月18日,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主持召开扩大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工作座谈会,提出将邮电通信、铁路运输、建筑安装等行业纳入改革试点,迈出了第三小步。

进入2014年,是试行“营改增”“小三步”的第三年,也是最后一年。为了顺利实现我国大陆全部地区全部行业在2015年的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课题组针对“营改增”试行中所涉及的几个问题,进行了跟踪研究,现阐述如下。

一、“营改增”试行两年中产生的正面效应

营业税是按销售额或营业额全额征税。但大多数行业中间环节多,如交通运输业、物流业包含仓储、运输、包装、配送等,每一道环节都全额征营业税,导致重复征税,增加了税负。增值税替代营业税,允许抵扣,不但消除了重复征税的弊端,还可以达到结构性减税的目的。“营改增”试行两年来,产生了很多正面效应。

(一)有利于直接减轻小规模纳税人的税负

《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实施办法》第三条规定:年应税服务销售额500万元和500万元以上(含免税、减税销售额)的,确认为一般纳税人;500万元以下的,为小规模纳税人。

实施“营改增”后,小规模纳税人的流转税率从5%的价内营业税降到3%的价外增值税,税率直接降低40%多。上海纳入试点范围的12万户企业中,小规模纳税人为8.5万户,一般纳税人仅为3.5万户,其中8.5万户小规模纳税人减轻了税负。广州港南沙港区以物流辅助服务业为主,“营改增”试点前,每年缴纳营业税及附加税费4 100万元。“营改增”试点后每年缴纳增值税及附加税费仅1 100万元,税负减少3 000万元,降幅达73%。从全国“营改增”的试点行业看:作为小规模纳税人的小型企业、微型企业和个体工商户,都可以减轻税负,达到群体受益。

(二)有利于提高企业的主业竞争力和降低辅业税负

“营改增”试点地区,很多大中型生产企业为了提高主业核心竞争力,实施主辅分离,将为生产企业提供服务的仓储、包装、配送、物流和研究开发等部门从生产企业分离成单独核算的服务企业,由生产企业内部服务转为对内对外提供服务。

2013年7月4日,安徽省合肥市为了降低企业税负,减轻企业负担,根据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相关政策规定,在市财政局会议室召开了全市128家大型企业相关负责人参加的大型企业主辅分离工作的动员大会。当这些辅业被分离出来后,合肥市的税务、工商、质监、国土、房产等部门为企业注册、登记开辟了绿色通道,并从“营改增”试点的财政扶持资金中给予奖励或补助。

上海实施“营改增”试点后,作为国有控股的上海华谊集团公司,改革了“大而全”的经营模式,实施制造业和服务业的主辅分离,将原来分散在企业内部的设计院、监理公司、造价公司、装备公司等从企业中分离,组建了华谊工程公司;将码头业务、储罐业务、包装业务、运输业务等分离出来,组建了华谊物流公司;将分散的计算机公司等分离出来,组建了华谊信息公司。

“营改增”试点地区的浙江省温州市,将大中型工商企业中的运输、仓储、包装、配送等物流业务,将企业安装成本较高的安装劳务,将企业内部的技术咨询服务、维修、安保业务分离出来,分别成立相应的物流、运输、仓储、租赁、劳务等服务公司。

通过有效剥离后,有利于提高企业的主业核心竞争力。分离出来的服务业,不仅可以从中分享现代服务业专业化分工带来的更多益处,更明显的是现代服务业6%和运输业11%的税负大大低于生产企业17%的税负。

(三)有利于倒逼财税体制的深化改革

财政部部长楼继伟2013年4月16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营改增”是财税改革的重要一步,随着“营改增”试点逐步向全国各地和全部行业扩围,将会倒逼加快财税体制改革。楼继伟还表示,“营改增”一旦覆盖全部地区全部行业,倒逼财政体制改革的大题目是中央和地方分配关系怎么改。

我们都知道:增值税是中央第一大税种。按照中国现行的税制,增值税属于共享税,中央分75%,地方分25%。营业税属于地方税,全部归地方财政,而且营业税占到地方年财政收入的30%,是地方财政的重要支柱。“营改增”之后,意味着原属于地方的收入,中央要分享75%,导致地方财政入不敷出,造成地方财政萎缩。中央领导要求“营改增”只许成功,不准失败。虽然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税务总局三部门联合的《关于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有关预算管理问题的通知》中规定:试点期间收入归属保持不变,原归属地方的营业税收入,改征增值税后仍全部归属地方,改征增值税税款滞纳金、罚款收入也全部归属地方,但仅是一个过渡性文件,不是长久之计。全部地区全部行业“营改增”以后怎么办?紧接着的工作,就是倒逼推进财税体制的深化改革。如何调整中央和地方的收入分配关系和支出责任,如何建立县级财力保障制度,已成为财税体制改革的大任务。

(四)有利于加强税源控制功能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增值税的税控系统已十分严密,在防止企业偷税漏税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而营业税的防控则相对落后,涉税行业偷逃税款的大有人在,税款流失严重。“营改增”后,借助增值税严密的税控系统和强大的反避税功能,可以有效地防止企业偷税漏税,增加税收总量。

国家税务总局针对增值税的税源控制,除了严格数据信息采集制度外,还制定实施了《纳税评估管理办法》、《纳税评估操作流程》等一系列制度和办法。特别是推广使用的“增值税纳税评估分析软件系统”,已形成“数据全面采集录入、信息全面比对分析、结果自动预警提示、人工重点评估检查”的增值税纳税评估机制,有效地强化了增值税的税源监控,优化了增值税的纳税服务,促进了增值税的诚信纳税,降低了增值税的税收风险,减少了增值税的税收流失,对提高税收征管质量和效率发挥着重要作用。

(五)有助于结构性减税

结构性减税的核心内容虽然是减税,但有别于全面的减税,有别于大规模的减税,主要是为了优化税制结构、服务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其目的是减轻企业和个人的税收负担。如全面取消农业税、出口退税、统一内外资所得税、多次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标准、停征利息税、降低部分进口产品关税、提高个体企业增值税起征点、各项税收优惠政策等等。从整个社会看,“营改增”可以减少税负,达到结构性减税的目的。

二、“营改增”试行两年中产生的负面效应和潜在的风险

“十二五”期间内完成“营改增”,这是大势所趋。为了平稳推进“营改增”,结合各个试点地区的反馈,一些客观存在的问题必须要明确和引起重视。

(一)明显地阻碍了小规模纳税人的业务扩展

“营改增”试点证明:如果确认为小规模纳税人,其增值税税率仅为3%,可以较多地减轻税负。小规模纳税人也由此认定:为了减税,必须“固守”小规模纳税人身份,年应税服务销售额不能超过500万元,不能晋升为一般纳税人。而这样带来的后果是明显地阻碍着小规模纳税人的业务扩展,给第三产业经济的发展带来负面影响。这种想方设法保持小规模纳税人的身份以便享受低税率优惠的行为,不但人为地阻碍小规模纳税人向一般纳税人过渡,也会由此而造成税源的减少。

(二)明显地加重了一般纳税人的税负

“营改增”前,交通运输业执行3%的营业税税率;“营改增”后,执行11%的增值税税率。进项增值税的抵扣只有达到8个百分点以上,才可能减负,交通运输业尤其是陆路运输业根本不可能做到。湘电集团物流公司自2013年8月1日税改后的5个月,新增税负129.98万元。试点的交通运输业和物流公司针对“营改增”前后形成的税差大都在寻求得到财政补贴或税收政策的优惠。“营改增”后,针对交通运输业的税负增加,虽然财税〔2013〕37号文件规定:允许试点行业开增值税发票,可用于进项税抵扣;虽然国家采取了税负增加多少,财政给予返还的过渡期政策,但进项税抵扣发票难以确认、返还时间滞后,且没有做制度上的长期设计。部分行业中的一般纳税人整体税负仅在短期内有可能下降。金融、邮电、通信、铁路运输、建筑安装5个行业纳入“营改增”试点行业后,中国建设会计学会对24家施工企业的调研结果显示:24家施工企业实施“营改增”后税负增加94.61%。为此,中国建设会计学会建议全国建筑施工企业的一般纳税人统一按小规模纳税人征税,先试行3―5年。这样做既可以推进“营改增”进程,又不增加一般纳税人的税负。

长沙畅通物流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周宏提出一个现实问题:“营改增”实施之后,物流公司必须提前统一在某成品油销售公司办理一个主卡,充好值,再办理副卡发给司机在沿途加油。这样一来,导致还没加油,油款就提前支付,增加了资金周转的压力。另外,占物流公司20%左右成本的通行费开不了增值税抵扣发票,明显增加税负。

(三)明显地增加了知识型现代服务业的税负

“营改增”政策规定:现代服务业,是指围绕制造业、文化产业、现代物流产业等提供技术性、知识的行业。“营改增”后,技术行业会得到税收政策的优惠,而对于知识的行业因得不到能抵扣进项增值税的专用发票而导致增加税负。以会计师事务所为例:一不需要购买机器设备;二不需要购买原材料;三不经常购买低值易耗品,得到能抵扣进项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可能性几乎为零。成本费用方面的人员工资薪金、水电费、燃油费、维修费、广告费、咨询费等,更是难以取得能抵扣进项增值税的专用发票。

(四)可能会触发“营改增”行业的消费价格全面上涨

“营改增”试点期间,很多企业在“营改增”的背景下实施了涨价,明确提出多收的是“营改增”后所增加的税钱。因为增值税是价外税,应包括在消费价格内。如:物流企业中,占营运成本比重最大的人工费、路桥费、保险费等支出均不属抵扣范围,会造成多数物流企业增加税额,最终进入服务价格,引发消费价格上涨。“营改增”试点以来,凡有因“营改增”试点而增加税负的交通运输业和研发技术、信息技术、文化创意、物流辅助、有形动产租赁、鉴证咨询等现代服务业,以及邮电、通信、铁路运输、建筑安装等行业,如果没有得到政府补贴,其价格都会上涨。随着“营改增”试点范围的扩大,目前价格上行压力在逐渐强化,潜在着巨大的物价上涨可能性。

长沙畅通物流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周宏针对试行中的“营改增”提出了两个问题:一是物流业的运输、仓储平均利润率只有2%~3%,若税收负担大幅增加,必然引起运价上涨,从而推高物价;二是湖南物流业现有的从业人员有135万人以上,部分物流企业因税收负担难以为继而被迫停业,会导致就业人员失去工作岗位。

(五)显现了“营改增”试点期间的税务风险

“营改增”试点两年,显现了较多的相关税务风险。一是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的骗税风险:纳税人取得虚开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作为增值税合法有效的扣税凭证抵扣其进项增值税税额。二是虚增虚抵“进项税额”的逃税风险:(1)购进的货物已经实施进项增值税税额的抵扣,后来又改变用途,用于非应税、免税、集体福利和个人消费的货物,没有进行进项增值税税额转出的账务处理。(2)不能实现销售,不会产生销项增值税税额的非正常损失的在产品、产成品所耗用的原材料,在购进原材料时已抵扣进项增值税税额,没有进行进项增值税税额转出的账务处理。三是隐瞒销售收入的偷税风险:年应税服务销售额500万元以下的小规模纳税人,因业务扩展,达到了500万元以上,为了继续享受3%的低税率,采取隐瞒销售收入的手段,使年应税服务销售额始终调控在500万元以下。

“营改增”试点期间,原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从试点地区一般纳税人取得的“货物运输业增值税专用发票”抵扣率为11%,而从其他非试点地区取得的“货运增值税专用发票”抵扣率为7%。因此,试点期间接受交通运输业服务的纳税人,如果不注意地点不同而造成的抵扣税额差异和相关的抵扣政策,不懂得防范税务风险,就会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骗税、漏税、逃税、偷税行为,受到法律的惩罚。

三、“营改增”试行两年中形成的税务筹划

(一)一个“一般纳税人”分解成多个“小规模纳税人”

对于很少能取得合法有效的能抵扣进项增值税专用发票和很少能享受国家税收优惠政策的一般纳税人,可以分解并申报为多个“小规模纳税人”达到节税目的。例如:某运输公司经营普通货物运输和冷藏货物运输两项业务。本年应税服务销售额950万元(不含增值税),凭增值税专用发票可抵扣进项税额27万元。

1.如果该公司为一般纳税人:

本年应缴纳增值税=950×11%-27=77.5(万元)

2.如果按普通货物运输额(460万元)和冷藏货物运输额(490万元),分离为两个小规模纳税人:

本年普通货物运输应缴纳增值税=460×3%=13.8(万元)

本年冷藏货物运输应缴纳增值税=490×3%=14.7(万元)

税务筹划效果显示:按小规模纳税人计算,本年可节税49万元(77.5-13.8-14.7)

(二)企业将主、辅业分离,由高税率转为低税率

“营改增”试行期间,很多企业将为本企业提供服务的仓储、包装、配送、物流和研究开发等部门分离成单独核算的服务企业或运输企业。通过有效剥离后,不仅可以从中分享现代服务业专业化分工带来的更多益处,更明显的是一般纳税人中的现代服务业6%和运输业11%的税负大大低于一般纳税人中的生产企业17%的税负。如果是小规模纳税人,3%的税负大大低于6%、11%的税负。例如:广东省有一家公司符合一般纳税人的条件,适用税率为6%。该公司通过注册一个符合“小规模纳税人”确认标准的新公司,将部分现有业务转移出去后,分开开票,降低了企业一部分税负。

(三)维持“小规模纳税人”身份,固守低税率

小规模纳税人的增值税税率仅为3%,可以较多地减轻税负。如果年应税服务销售额超过500万元,为了不晋升为一般纳税人,可以另分离一个独立核算的小规模纳税人。

(四)始终按“不含税销售额”计算应缴纳增值税的税额

按现行会计准则规定的账务处理,企业发生的主营业务收入是含税收入,而销项增值税额的计算是不含增值税的销售额乘以税率。如果是含增值税的销售额,应进行换算。换算公式为:不含增值税的销售额=含增值税的销售额÷(1+税率)。

例如:湖南某交通运输公司本年含税营业额3 500万元(增值税税率11%),取得耗用油品等增值税专用发票950万元(增值税税率17%)。

本年应纳增值税额=3 500÷(1+11%)×11%-950×17%=185.35(万元)

如果按含增值税的销售额3 500万元计算,本年应纳增值税额=3 500×11%-950×17%=223.5(万元),则要多缴增值税税额38.15万元。

此外,还可以通过重组、注销、转让、报废等转销旧设备,然后购进先进设备抵扣进项增值税。

综上所述:“营改增”试行期间,显示出很多正面效应,同时也出现较多的在“营改增”扩至全国前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为了2015年在全国推行“营改增”铺平道路,确保“营改增”的顺利推进,国家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必须在近期内,从政策方面解决四个问题:一是调整中央和地方的收入分配关系和支出责任;二是分行业优化一般纳税人的增值税税率和分行业完善进项增值税税额抵扣的具体规定,以及进项增值税抵扣的会计核算;三是强化查处企业的骗税、漏税、逃税、偷税行为;四是加强“营改增”宣传,进一步做好“营改增”后的税收服务工作。

【参考文献】

[1]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在全国开展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税收政策的通知[S].财税〔2013〕37号.

[2]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纳税人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征补税款问题的公告[S].国家税务总局〔2012〕33号.

[3]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方案》的通知[S].财税〔2011〕110号.

[4] 葛长银.“营改增”的功过评说与建议[J]. 财会学习,2012(6).

运营试用期总结篇7

关键词:营业税 增值税 航空运输服务

一、营业税改增值税的背景及其内容概述

(一)营业税改增值税的背景

就我国的税收收入体系而言,流转税在整个体系当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自1994年税改之后,我国现已建立起了内外统一的流转税制,其具体是以增值税为主体,消费与营业税并行。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正在开始筹谋新一轮的税改,其主要的改革方式是利用对结构性减税政策的完善,进一步推动税改进行,并以此来减轻国内企业的经济负担。营业税改增值税是本轮税改的重中之重,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增值税的重要性。2011年10月国务院组织召开了常务会议,在此次会议上决定从2012年元月1日起,在部分地区及行业中逐步实施深化增值税制度改革试点,并将征收营业税的行业改为征收增值税。同时,会议最终决定首先在上海市交通运输业以及一部分现代服务行业开展试点,待各方面条件成熟后,再选取其它行业在全国范围内进行试点。会议指出,交通运输企业采用11%的税率征收增值税,这一规定的颁布,使交通运输业缴纳了几十年营业税的局面得以改变,这对于推动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有着长期和深远的影响。

(二)营业税改增值税的试点方案主要内容

1、税率。自2012年元月1日起,试点工作正式开始,选择上海市作为试点主要是因为该市的服务行业种类较为齐全,具有典型的辐射作用,有助于改革经验的积累。试点中分别针对上海市的交通运输业与现代服务行业增加11%和6%这两档税率,以租赁为主的有形动产等适用17%的税率,交通运输业适用11%的税率,适用6%税率的服务行业包括研发与技术服务业、文化创意业、物流业以及鉴证咨询业等。

2、税收收入说明。在试点工作运行期间,为保持现行的财政体制稳定,原本归属于试点地区的营业税收入在改为增值税以后,仍然归属于试点地区,税收款项分别进行入库,由于试点产生的财政减收可按照现行的财政体制由中央以及地方分别负责承担。同时,试点纳税人可以机构所在地作为增值税缴纳地点,在异地缴纳的营业税可在缴纳增值税时进行抵减。

3、其它说明。由国家给予试点行业原有的营业税优惠政策仍可沿用,但是对于部分借助税改可以有效解决的重复征税问题,应取消相关的优惠政策。试点工作运行期间,可针对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过渡政策。非试点纳税人在试点地区从事经营活动时,仍就按照现行的营业税规定申报缴纳营业税。

二、营业税改增值税对航空运输服务的影响

本文以某航空公司为例,就营业税改增税对航空运输服务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重点研究营业税改增值税后航空运输服务业的税负变化。

(一)经营概况

某航空公司的总部位于上海,拥有11家分支机构,是国有控制航空公司,主要从事国际、国内客、货、邮、行李运输等业务,其收入项目主要包括货运收入、客运收入、旅游收入、地面服务、飞机租赁、政府补助、飞机维修。根据试点方案中的相关规定,明确某航空公司各项业务的征税政策变化情况。

1、改征增值税的经营项目为:①主要经营国内和经批准的地区、国际航空客、货、邮、行李运输业务及延伸服务;②通用航空业务;③国内外航空公司的业务;④与航空运输有关的其他业务。

2、征税政策不变的经营项目:①航空器维修;②航空设备制造与维修;③行业相关材料、设备与技术进出口业务;④宾馆业务;⑤旅游业务。

2011年,某航空公司的营业收入为839.75亿元人民币,营业成本为704.48亿元,其中航油支出为292.29亿元,占总营业成本的41.5%。

(二)营业税改增值税的计算依据

某航空公司营业税改增值税的计算依据主要包括:2011年某航空公司的合并报表;某航空公司各子公司均执行统一的营业税、增值税政策;国际运输业务适用零税率;固定资产折旧、房屋以及建筑物不允许抵扣进项税额,而当期购入的飞机及发动机、高价周转件以及重要设备可以抵扣进项税额;该航空公司的是一般纳税人,满足增值税免抵税政策的要求,实行国际、地区进项税额全额退税;进口飞机及发动机按照4%的增值税税率计算;该航空公司当期发生的进项税额均符合增值税的抵扣规定。

(三)计算过程

2011年,某航空公司的总收入为83,974,505千元,营业成本为70,447,837千元,营业税额1,695,183千元,增值税销项税额为5,191,112千元,营业成本、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合计的增值税进项税额为6,731,220千元,固定资产的增值税进项税额为415,585千元。由此可知,2011年某航空公司应纳增值税额为:

5,191,112-6,731,220-415,585=-1,955,965(可将该数额结转下期继续抵扣,或者作为留抵税款办理退税)

旧制度下航空公司的税负比例为:1,695,183/83,974,505=2.02%

新制度下航空公司的税负比例为:-1,955,965/83,974,505=-2.33%

旧制度下航空公司利润总额=83,974,505-70,447,837-1,695,183=11,830,485

新制度下航空公司利润总额=83,974,505-70,447,837+1,955,965=15,482,633

通过计算得知,航空公司的利润增加为3,652,148。

(四)影响分析及评价

通过上述计算可知,营业税改增值税后,航空运输服务业的总体税负下降幅度较大;实施税改政策为航空运输服务业的利润带来了正面影响,使得其成本费用大幅下降,利润总额有所增加;由于增值税计税原理和实际操作过程较为复杂,所以航空运输服务业必须重视增值税专用发票管理,从管理制度建设、人员培训、软硬件设施投入、争取更多税收优惠政策等多层面入手,扩大营业税改增值税的积极作用。

三、航空运输服务业应对营业税改增值税的建议

营业税改增值税是我国税制改革的总体方向,航空运输服务企业必须结合自身的实际经营状况,积极做好应对措施,从而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首先,加强航空运输服务企业的内部管理,提高对内部成本管理的重视程度,尤其要将企业各项可抵扣成本的票据作为管理重点。同时,实施全面预算管理,优化选择供应商,加强采购管理,力求在合法的范围内扩大增值税进项税额;其次,加强会计核算管理。航空运输服务企业要重视可抵扣进项收入的管理,避免因收入分类不准确或计税依据运用不当,导致多缴税款;再次,拓宽渠道获取更多的增值税专用发票。航空运输服务企业在购进固定资产或采购供应商服务时,应当尽可能获取增值税专用发票,使成本费用支出符合增值税进项税抵扣的优惠政策要求,从而达到降低企业税负的目的;最后,合理确定抵扣增值税的时机,航空运输服务企业可利用营业税改增值税这一契机进行相应的纳税筹划,企业在掌握当期增值税销项税额的基础上,科学制定采购的时机,以此确保增值税销项税额与进项税额相匹配,有效规避增值税的提前缴纳。此次税改政策的实施对航空运输服务企业的运营和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必须以规范、高效的运营管理为前提,对营业税改增值税的政策加以合理利用,才能充分发挥此次税收改革对企业发展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吴丹彤.李学东.丁建伟.营业税改增值税对企业的影响[J].会计之友.2012(22)

[2]郭月梅.增值税扩围中相关税收优惠政策面临的改革难题[J].经济研究参考.2012(6)

运营试用期总结篇8

关键词:市场营销学;改革考试;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5-0208-02

《市场营销学》是研究企业等组织的营销活动及其规律性,即主要研究卖方的产品和劳务如何转移到消费者或用户手中的全过程;采用产品研究法、机构研究法、职能研究法、决策研究法、数学研究法和社会研究法等各种方法来解释企业营销管理的问题。《市场营销学》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核心课程,系统阐述现代营销科学的基础理论和方法;要求学生掌握课程的基本理论,比较系统地掌握从事市场营销活动的基本方法和策略,培养学生提高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为企业实践与市场运作提供理论基础和决策参考。为实现教学目标,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必须对市场营销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课程考试方面进行必要的改革和创新。

近年来,通过对《市场营销学》课程考试的方式、方法研究发现,传统的考试方式已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实现教学目标。任课教师多是从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提出改革,而检验学生学习到知识的最终手段是课程考试,考试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考试方法改革对教学具有重要的导向性,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考试中存在的问题

1.考试内容重知识、轻能力,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以前,《市场营销学》课程考核,一般情况下是由任课教师出卷,闭卷考核,学生考前临时抱佛脚,死记硬背,理论与实践脱节,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僵化的考试形式也束缚了学生思维和创新空间。新的课程考核体系应注重考核学生对于市场营销技能的掌握程度。成绩构成是期末考试成绩加上平时作业成绩,平时作业也就是每个章节后面提出的问题,平时成绩占30%,期末成绩占70%的计算方式,给定学生成绩。因为考试成绩跟保研、就业、评优有着极大关联,导致大多数学生只看重考试成绩,不关心是否真正学到了多少知识。

2.考试内容片面,偏离素质教育的要求。考试内容往往局限于教材,集中在理论知识,而实践实习方面流于形式。这情情形,诱发了学生考前找老师划定好考试范围和考试重点等不良现象,或是学生通过各种关系从往届学生那里找来以前的试卷,学生只要提前死记硬背,就可以应付过关。

二、探索考试改革,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教师要树立教学改革观念,实施素质教育。课程考试方式如果单纯用闭卷考试来考查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就会导致学生看重书本知识的机械记忆,轻视对知识的理解、综合运用和深层次的分析,学生掌握的也仅仅是知识的简单积累或教师在课堂上所讲内容的简单复述,学生的实力在考试中难以发挥,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所以以前的一次性闭卷考试已经远远不适于目前课程考试的需要。

1.改革考试形式。考试形式由原来单纯的、一次性期末闭卷考试,改为在期末以开卷形式的市场营销案例分析的考核方式,考核重点在于考核学生运用市场营销理论解决营销情境中的实际营销问题,要求学生能熟练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为题的综合能力。开卷考试,学生可以翻书,查阅资料,但不可以互相讨论,解决了学生死记硬背的问题。

2.考试内容,成绩评定。命题时侧重试题对学生掌握、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学生在掌握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活跃思路、拓宽知识,充分发展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通过考试这个环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探求知识的智育过程,真正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和作用。考试成绩构成为期末的市场营销大案例分析,占总成绩的70%,平时作业占总成绩的30%,其中平时作业主要由两次大作业成绩和考勤成绩组成。两次大作业为:做一次市场调查并写出市场调查报告;做一个关于市场营销组合策略的英文资料的幻灯片。

三、总结

经过这次考改革的探索,以市场营销案例分析的成绩作为期末考试的主要成绩的考核形式,非常适合《市场营销学》这门课程。在以前以闭卷考试为主时,虽然也有案例分析题,但是由于所占比例有限,并不能反映同学们灵活运用市场营销原理的情况;而通过这次市场营销案例分析,使同学们有更大的发挥空间。原来由于闭卷考试时间的关系,联系八条市场营销原理就能得满分,而这次要求至少联系二十条所学的市场营销学原理,并且可以正确阐述、表达清楚。这次考试中有的同学甚至联系出了四五十条市场营销学原理,由此来看,这种形式充分发挥了同学们的学习主动性和能动性。通过市场调查,同学们对市场调查方法有了全面的了解和实践。从市场调查报告看出,同学们能够积极认真地对待这次市场调查。大部分同学采用了市场调查问卷的形式并辅之以其他的市场调查形式,有的同学以面谈为主,但是无论采用什么形式,他们都有足够的调查量,并能正确运用所学的市场营销学原理进行总结分析、发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营销策略。通过亲自进行市场调查获得了很多从课本上学不到的经验,所以这次市场调查是成功的。通过制作英文市场营销组合策略的幻灯片,同学们了解了相关的英文市场营销学习网站,学习到了前沿的关于市场营销组合策略理论方面的知识,学习的积极性很高;用英文完成作业不仅没有成为他们的绊脚石,反而因为能够看到更多课本上看不到的资料而对英文写作更加感兴趣。每个同学都制作出了满意的幻灯片。

总之,这次考试改革是成功的。因为,通过同学们对平时作业的重视,锻炼了同学们的市场营销的实践能力。最后一次大的市场营销案例分析,也比以前的仅只一次闭卷考试更能反映出同学们掌握并综合运用所学市场营销理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次考试改革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市如何真正将市场营销的实用性、实践性和创新性的特点体现出来,培养顺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是各高校亟待研究和解决的课题。

参考文献:

[1]徐双荣,盛亚男.从国外大学考试谈我国高校课程考试改革方向[J].当代教育科学,2009,(19):20-22.

[2]徐爱萍.大学课程考试改革的趋势探讨[J].理工高教研究,2009,(1):67-70.

[3]李宇,易松芝.财经类院校课程考试改革探索[J].当代教育论坛,2011,(3):60-62.

[4]张琰.市场营销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6).

[5]张波.“以学生为中心”高校教学模式的探索――从市场营销学教学实践谈起[J].广东培正学院学报,2005,(3):62-64.

上一篇:电梯试用期总结范文 下一篇:酒店试用期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