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数考试总结范文

时间:2023-09-16 09:56:56

高数考试总结

高数考试总结篇1

关键词:Excel;考务管理;函数;数据透视表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07.079

教学管理与教学质量评价是推动学院管理水平的重要组成环节之一,而教务工作所涉及的数据类别多,数量大,单纯依靠人工进行数据处理,易出差错。虽然随着计算机应用于各行各业中,目前各高校教务管理大都使用专业的管理系统,如CRP校园管理信息系统;URP高校教务管理系统等,然而,实际结合具体工作仍然不避免地需要操作者掌握一些必要的软件操作技术。比如经过这类系统导出的数据,形成Excel格式文件,需要二次加工。本人结合多年教务的管理经验,就工作中遇到各类问题进行总结,归类,结合工作表格的结构原理,列出Excel在考务管理中常用的几个技巧与大家分享。

1 函数的应用

在重修考试报名中的具体应用:学院下发的重修申请表内容包括所申请课程的课程名、申请人学号,专业等信息。学生报名只上交纸制报名表即可。但报名结束后,报名人数众多,利用学校下发纸质报名表上的信息统计重修上课安排以及重新考试安排过于繁琐。所以笔者利用Excel自制重修报名表,然后将每个班报名数据进行汇总形成总表,再进行重修安排操作。

1.1 Count if函数的应用

该函数的语法规则如下:

countif(range,criteria)

笔者主要用于在重修报名结束后,将纸质的重修报名表输入成重修上课以及考试安排所需的电子表格。纸质的重修报名表如图1,包含基本的学生和课程信息。而在考试以及上课安排中需要汇总课程信息,用countif函数迅速得到汇总数据。

打开Excel表,新建重修统计表,表中输入相应信息:学号,姓名,课程,学分,合计。在学生对应的报名重修课程表中标注“是”,如图2。

在合计2处运用countif(C2:C7,“是”)就可以快速得到单科课程的报名人数,在合计1处运用countif函数,countif(A2:H2,“是”)统计每人的报名课程数,确定其能否在学期内学有余力,修够计划学分。

1.2 if函数的巧应用

该函数的语法规则如下:

IF(logical_test,value_if_true,value_if_false)

表示计算结果为TRUE或FALSE的任意值或表达式。

这个主要介绍通过IF函数快速比对数据是否一致,在统计数据工作中,经常可能需要甄别数据录入是否完整准确,通过手工比对效率不高并且容易出现错误,而通过IF函数设置比对条件,快速而准确。例如比对两列(A,B)学号是否一致有无错漏,运用IF函数,列出表达式(A2=B2,“t”,“f”),可以快速显示t或者f,一目了然数据是否完整。

2 数据透视表的应用

数据透视表(Pivot Table)是一种交互式的表,可以进行某些计算,如求和与计数等。所进行的计算与数据跟数据透视表中的排列有关。

学生重修后,经统计生成一个Excel表,对表中格式进行整理,统一,需要按照科目,任课教师整理考虑考试安排,由于学生报名多,课程杂,特别是在毕业班重修中,课程可能涉及多个年级,所以在安排考试时候,容易出现学生考试地点重复或者学生考试时间重复等的情况,所以安排重修考试后,核对考试安排是否有问题是一项繁琐而重要的工作,通过数据透视表可以快速查验一个考场内单一学生考试科目是否重复,能够在最大限度节约教室资源。根据考场安排情况,得到各考场的课程,学生情况,如图3。

然后以学号和课程列生成数据透视表,以学号作为行字段,数据项为课程,拖入数据透视表,选择计数项为课程,如图4。

既可汇总出单一同学在该考场是否会重复考多个课程。如果汇总中显示“1”,则说明该同学只有一个课程在该考场考试,如果汇总显示“2”则说明该同学有两个课程在该考场考试,同理,将同一考试时间内多个考场数据按上面的方法汇总可以得到同一考试时间是否有学生在多个考试地点有考试,这个就可以及时矫正冲突,保证考试的有序进行。

3 Excel应用反思

高数考试总结篇2

【关键词】高三数学;总复习;教学;关键攻略

高三数学总复习是高中最后关键时刻。采取什么样的复习方法才能提高复习效率,这是我们每个高三数学教师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本人在教学实践中深刻体会到要搞好高三数学总复习,首先要研究考试说明,研究高考最近几年考题的变化。通过对高考的研究,才能把握好复习的尺度,避免拔深过高、范围过大,避免复习落点过低、复习范围窄小的错误导向,然后明确复习环节之间的关联及各自的标准后,扎实抓好每个环节。下面是笔者具体落实总复习的做法:

一、系统整理,认真构建数学知识网络

将高中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进行系统整理,用简明的图表形式把基础知识进行有机的串联,构建成知识网络,使学生对整个高中数学体系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和把握,以便于知识的存储,提取和应用。这是第一轮复习的目标,实现了这一目标,也有利于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和提高,这是数学复习的重要环节。

中学数学内容的结构可看作是数与点的集合,数的集合形成了不等式、函数、数列、排列与组合、概率与统计五大块,点的集合构成了图形,可分为平面图形(平面几何)、空间图形(立体几何)、坐标平面上的图形(解析几何)三大块,每块下面再列出具体的内容和要点,纵向横向联系,这就构成了中学数学知识网络图。这项“由厚到薄”的总结归纳工作,在第一轮复习时往往由教师上课时写出。如果这项工作作为必做必交的作业由学生通过自学独立完成,教师批阅,加以指点,再通过课堂引导补充完备,这将大大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概括能力,且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和理解,不易遗忘。

二、重视对数学思想方法的理解和掌握

1、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数形结合是高中数学学科的基本特征,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的是将抽象的数学语言和直观图形结合起来,发挥直观对抽象的支撑作用。通过对数与式的变换,将图形的特征及几何关系刻画得更精细和准确,这样就可以是抽象概念和具体形象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相互转化,求得问题的解决。高中数学中集中反映数形结合特征的内容是函数与图像,方程与曲线,复数与几何,在处理有关问题时,要加深领会,灵活应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2、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

分类讨论是一种逻辑划分的思想方法,根据需要将研究对象进行分类,然后对划分的每一类分别求解,综合后得到一个完整的答案。分类讨论可将条件与结论的因果关系、局部与整体的逻辑关系解释得更加准确、清楚,在解答数学问题,特别是对象是可变的数量关系和图形关系的问题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分类必须满足不重复、不遗漏、简洁、合理的要求。

3、等价转化的思想方法。

把未知解法的问题转化为在已有知识和方法的范围内可解的问题是解决各类数学问题的基本思路和基本途径,是一种重要的的数学思想方法。转化包括等价转化和非等价转化。等价转化才能保证转化后所得到的结果仍是原题的结果。非等价转化要求寻找使原题结论成立的充分条件,这样的转化可使推证的过程得以简化。

4、运动变换的思想方法。

运动变换是高中数学中十分普遍的问题。轨迹、曲线系等概念,函数图像的平移、对称、翻折、伸缩等变换的知识和方法,最大(小)值问题等,都蕴含了运动和变换的思想方法,这些数学内容都在更为抽象的层面上揭示了代数变换和几何变换的相互联系,对于深化理解概念,开阔解题思路具有重要的作用,在近几年的高考数学中也逐步加大了对运动变换的思想方法的考查力度。

三、把握时效,科学听课

一份高考试卷一般有16个客观题(选择与填空),6个解答题,共22题,客观题占76分,解答题占74分,客观题解题时间用得少,就可以有充裕的时间完成解答题,客观题完成的正确率高,就直接影响考试成绩。因此,考前复习一定要加强速度和正确率的强化训练,要在速度,正确率上狠下功夫。可是,速度和正确率常常是矛盾的,因此,平常练习就要自我不断调整这种矛盾,以期得到和谐的统一。

1、把每次数学练习当作一次难得的测试,不仅追求答题的正确率,而且还要控制答题时间,一般一份模拟试卷用120分钟,平常练习用60分钟,不要超时;

2、高三课堂依然是主渠道,教师评点的精彩内容要迅速融会贯通,并能举一反三;同时,对问题的解答,有巧解和傻解之分,学习老师介绍的方法,常常可以化繁为简,缩短解题时间;

3、加强“三多一发展”训练。“一题多问,层层递进”是高考命题的又一特点,复习中,要多练多问,多做“由大到小”的分解训练,多做结论发散训练;发展一问为多问,一证为多证多算等;

4、变“被动听课”为“主动解答”,快速寻找问题的解法。现在我们头脑中已储存了许多解题方法和规律,如何提取运用是考前解决的关键,上课时,教师一般都会讲述问题的解法,被动听课的同学一般都坐等老师给出答案,主动听课的同学不是课前就已经做好准备,就是上课走在教师的前面,当教师准备讲这一题前,就开始紧张地思考,甚至自己动笔写出问题的关键步骤,只有变“被动听课”为“主动解答”,才能改变“考试时不会,老师一讲就通”的现象,才能将所学知识转化为解决问题的能力;

5、科学听课还要求做到勤动笔,我们说“没有纸笔不听数学”,讲的就是动笔的重要性;专业培训还有一句名言:“我看了,我忘了;我听了,我留下印象;我做了,我会了”,也是强调动手的重要性。

四、研究《考纲》,分析考题

《考试说明》是高考命题的依据,高考试题是对《考试说明》要求的具体化。 只有研究《考试说明》,同时分析高考试题,才能加深对它的理解,才能体会平时教学与命题的专家们在理解《考试说明》上的差距,并争取缩小这一差距,才能克服盲目性,增强自觉性,更好地指导考生进行复习。比如,《考试说明》指出:“考试要求分成4个不同的层次,这4个层次由低到高依次为了解、理解、掌握、灵活运用和综合运用”。但如何界定“了解、理解、掌握、灵活运用和综合运用”,《考试说明》并未明确指出。同样,《考试说明》还指出:“考试旨在测试中学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运用所学数决问题的能力”。这些能力如何界定,如何具体化?上述种种都只能通过深入研究近年来的高考数学试题才能使之具体化,从而指导我们平时的教学工作。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研究《考试说明》,分析近年来的高考数学试题是非常必要的。值得注意的是,在研究《考试说明》.分析高考试题的过程中,切不可搞什么“猜题”、“押题”。比如有人说:高考试题有周期性,去年考了什么。今年一定不考;去年没考的内容,今年肯定要考。纵观近几年的高考数学试题,事实已给猜题、押题者的做法作了最好的回答,实践表明猜题押题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五、以“错”纠错,查漏补缺

这里说的“错”,是指把平时做作业中的错误收集起来。高三复习,各类试题要做几十套,甚至上百套。有人把试卷看成是一张一张的网,每次考试都相当于在捕鱼。如果发现有鱼从渔网上漏掉,就要及时修好渔网,下次捕鱼时才不至于有鱼再从这个洞里漏掉。学习知识也是这样。有的同学做题只重数量不重质量,做过之后不问对错就放到一边。这种做法很不科学。做题的目的是培养能力,是寻找自己的弱点和不足的有效途径。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多数有用的经验都是从错误中总结出来的,因此,发现了错误及时研究改正,并总结经验以免再犯,时间长了就知道做题的时候有哪些方面应引起注意,出错的机会就大大减少了。如果平时做题出错较多,就只需在试卷上把错题做上标记,在旁边写上评析,然后把试卷保存好,每过一段时间,就把“错题笔记”或标记错题的试卷看一看。在看参考书时,也可以把精彩之处或做错的题目做上标记,以后再看这本书时就会有所侧重。查漏补缺的过程就是反思的过程。除了把不同的问题弄懂以外,还要学会“举一反三”,及时归纳。做一道题你从不同角度想出5种方法,与做5道同类型的题用的时间可能差不多,前者的效果肯定比后者要好得多。高考碰到平时做过的陈题可能性不大,而解题所需的知识、方法和能力要求都不会超出大纲,都会在平时复习中遇到,关键是要能触类旁通。

六、在反思过程中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治求态度

古代思想家荀况在《劝学》中曰:“君子博学而日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可见“反思”“反省”对于一个人的发展多么重要!在数学解题中更应如此。波利亚也强调解题后的回顾环节,本质上就是反思,从哪些方面反思呢?西南师大陈重穆教授指出:“问题解决了,作为学习事情还未做完,还要看一看,想一想,有什么经验教训?是否可以作得更好、更美?这里使用的解法能否解决其他问题?这种似乎多余的一看、一想却常常是创造的生长点”。具体地讲,引导学生反思应做到以下几方面:(1)过程的严谨性;(2)问题的存在性;(3)结论与题设的和谐性;(4)答案的完备性;(5)过程的可逆性;(6)方法的优美性;(7)方法的规律性;(8)问题的可延伸性。总之,反思是矫正自己错误的一面“镜子”,反思的过程就是精益求精的过程。反思不仅能通过自我获得反馈信息,从而产生今后的自我调控和继往开来之功效,更重要的是养成了反思的习惯,就构成了一种自我完善的思维机制,从而使学生终身受益,为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注入新鲜的活力!

以上是笔者在高三数学总复习中的关键攻略总结。在高三数学总复习中,如何改变以往教师包办代替,满堂灌的旧模式,建立充分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复习模式,符合高考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变的要求,提高学生现实生活的观察分析能力,创造性的想象能力,探究性试验动手能力,理解运用实际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探究创新能力,处理、运用信息的能力,新材料、新问题应变理解能力,从而实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这是一个重要的课题,有待今后在教学实践中进一步探讨和研究。

参考文献:

[1] 孙维刚:《孙维刚高中数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年10月

[2] 高建国,唐玉琴.新课程理念下高三数学复习中的几点做法[J].中学数学杂志,2009(9).

高数考试总结篇3

【关键词】高考 体育测试 成绩 评析

青海省体育加试是根据“青海省普通高校体育专业招生体育考试评分标准与办法”中的考试要求与评分标准对考生进行考试。 体育加试的径赛项目使用手动计时器对其进行计时,而田赛项目则采用人工测量 。体育加试成绩数据是作者从青海省考试管理中心获取,分析青海省2007体育加试基本情况,对青海省体育加试考生进行全面了解,并试图发现体育加试过程中不足之处和存在的问题,为改进和完善我省高考体育测试工作提出一些可行的改进措施。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2007 年我省实际参加高考体育测试的考生共 635 人,比去年增加了268人,增长36.6% (报名人数732人,缺考97人)。

1.2研究方法

采用SPSS统计分析对 2007 年青海省体育高考测试数据库中的报考人数、性别及测试成绩等进行统计分析并和近年青海省高考体育测试数据库进行比较。

2结果分析

2.1青海省体育加试考生报考情况分析

2.1.12007年青海省报考体育人数总数为732人,其中女生为 180人,男生为552人 ,比去年增加了268人,增长36.6%人。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经济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而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及体育相关娱乐活动的增加,学生课外体育运动的时间也增加了,学生身体素质增强,身体素质较好,使得近年报考体育的人数也逐渐增加。另外,近年来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各方面素质要求的逐渐变高,报考体育同样增加了竞争的机会。

2.2青海省体育加试成绩的分布情况

2007年青海省体育加试的办法和往年大概相同,同样是考五个身体素质项目。总分为100 分, 每项满分 20 分; 女生考试平均总分X=67.56,S = 10.365。男生的平均总分为X=68.9,S =9.672;经t检验p > 0.05 ,这说明青海省体育加试男女生考试的标准是合理的。

五项测试的区分能力一般,因为区分度值在0.27-0.55之间,区分能力最好的是女子原地推铅球D值为0.55,区分能力最差的是男子800M跑的D值为0.27。五项测试的难度在0.15-0.24之间,其难度相对较小,男女难度相对大的是立定跳远,男女P值为0.24,难度最小是女子100M跑和男子原地推铅球。为何如此,笔者觉得: 从1986年开始青海省体育高考身体素质考试项目一直就是这五项,多数考生为应付考试,单独在这五项上下苦功夫,导致考试的难度降低,考生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限制。体育专业的考生高考时文化课水平要求较低,许多考生看考好学校无望,文化课又还可以就“半路出家”,转为训练体育能让自己考上一个不错的学校。文化素质的提高对体育教育专业考生是极其有利的,可是也有一些弊病,专业素质较差的考生,在专业素质方面是个严峻的考验。

反映考生力量素质的项目是原地推铅球项目,女生为11.32,男生平均得分为11.5,通过t检验进行显著性检验,显著性差异p

反映考生速度耐力的项目是800Μ项目,女生为11.2,男生平均得分为12.63,采用t检验进行显著性检验,显著性差异p

反映考生速度素质的重要项目是100Μ跑项目,女生为12.65,男生平均得分为10.51,通过t检验方法进行显著性检验,显著性差异p

反映考生灵敏素质的重要项目是5Μ三向折回跑项目,男生平均得分为6.87,女生为13.69,通过t检验方法进行显著性检验,显著性差异p

3小结

3.1小结

(1)作为考试评分标准,男女生成绩得分不应该有显著差异,但是同类素质项目男女生在成绩上有显著差异。

(2)速度、力量、耐力和灵敏可以通过五项素质代表各自素质的基本属性和特征,考生的身体素质状况能较全面地反映出来,这些指标作为测试身体素质的是有效的。

(3)考试采用了人工计时和测量,对考试的客观性和精确性有一定影响,而且人工计时和测量要投入较多的时间和人力,重点是有些人为因素不能有效排除,从而使得考试的精确性、科学性和公正性影响较大。

(4)青海省高考体育加试从 1986 年开始将全体考生集中在一个点,从考试总分统计结果表明,成绩的分布基本上呈正态分布。通过t 检验男女生的总成绩平均分不存在显著差异,而男女生的5项素质总分均值和专项成绩均值存在差异。

【参考文献】

[1]刘涛等. 体育统计学[M] .北京: 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1991:36.

[2]张明立等. 多元统计分析方法[M]. 北京: 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1993:10-65.

高数考试总结篇4

各市招生(考试)办公室(院、中心),各警备区、军分区政治部,各市公安局政治部,军队各有关院校招生办公室,各有关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办公室,各有关驻普通高等学校后备军官选拔培训工作办公室:根据教育部、总政治部《关于做好2015年军队院校招收普通高中毕业生和普通高校招收国防生工作的通知》(政干〔2015〕227号)《关于严格规范军队院校招收青年学生和普通高等学校招收国防生工作的通知》(政干〔2015〕64号)以及总政治部《中国人民解放军院校招生工作条例》《军队院校招收普通高中毕业生工作实施细则》精神,结合我省招生工作实际,现就做好报考军队院校(以下简称军校)和普通高校(以下简称高校)国防生考生政治考核、军事职业性检测(以下简称军检)和录取工作的有关问题通知如下:一、招生计划2015年,军队和武警部队31所军校在我省招收1044人(男生1016人,女生28人,招生计划见附件1)。其中,解放军理工大学招收人防系统定向生6人,第二、三、四军医大学招收预备军官学员102人(学员入学不办理入伍手续,享受军队提供的相关待遇,毕业考核合格者,入伍并分配到部队工作)。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65所高校招收国防生638人(男生627人、女生11人,招生计划见附件2)。均为本科层次。二、考生基本条件报考军校和高校国防生的考生,年龄不低于17周岁(1998年8月31日前出生)、不超过20周岁(1995年9月1日后出生),普通高中应届、往届毕业生均可报考。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人民军队,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遵守国家宪法和法律,历史清白,政治可靠,作风正派,思想进步,品德优良,志愿从事国防事业,毕业后服从组织分配,身体和心理健康。高考文化成绩达到全省本科一批录取控制分数线的考生,既可报考执行本科一、二批分数线的军校,也可报考执行本科一批分数线的招收国防生的高校或专业;高考成绩未达到全省本科一批录取控制分数线,只能报考执行本科二批分数线的军校或专业。军校和高校国防生志愿在提前批填报。符合报考军校和高校国防生条件的考生,必须参加省军区统一组织的政治考核和军检。三、政治考核报考军校或高校国防生考生的政治考核由考生所在地的县(市、区,下同)人民武装部,会同当地招生办公室、考生户籍所在地公安派出所及所在中学具体实施。考生户籍所在地与其就读的普通中学、教育机构或工作单位等不在同一区域的,政治考核工作由考生报考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武装部负责,考生户籍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武装部配合。政治考核时间为6月11日至29日。凡报考军校和高校国防生的考生,要在规定时间内,到所在县级人民武装部报名参加政治考核,如实填写《军队院校招收普通高中毕业生、普通高校招收国防生政治考核表》(以下简称《政治考核表》,见附件3)。政治考核按照教育部、公安部、总政治部《关于军队院校招收普通中学高中毕业生和军队接收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政治条件的规定》(〔2001〕政联字第1号)以及《政治考核表》的内容进行。考生所在中学应当对考生在校表现作出鉴定;户口所在地公安派出所应当对考生本人、家庭情况和主要社会关系等进行考查,提出考查意见;县级人民武装部应当及时汇总考核情况,客观公正地对考生作出考核结论,并由考核组组长签字负责。考生须于6月29日前到县级人民武装部查询政治考核结论。政治考核不合格的考生不参加军检及录取。对考生的政治考核工作,县级人民武装部要按照军队院校和国防生招生政治条件有关规定,参照征兵政治考核组织实施有关规定,集中时间和人员按时完成任务,并将政治考核合格考生名单(纸质和电子版)于6月29日前集中报送省军区招生办公室。县(市、区)招生办公室和考生所在中学、户口所在地公安派出所要积极协助配合,及时提供相关信息。政治考核实行责任制,谁考核、谁签字、谁负责。录取考生因政治考核原因退学的,将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造成不良后果的,视情节轻重给予通报批评或党纪、政纪处分。四、军检军检包括体格检查、面试和心理检测等内容,由省军区招生办公室具体组织,省教育招生考试院予以配合。高考成绩公布后,集中组织考生网上填报志愿,而后根据考生填报志愿情况,区分招生院校按照男生1∶3、女生1∶5的比例确定参加军检人员名单,全省设济南1个军检站,省军区招生办公室对军检站实施全面领导。军检时间为6月30日至7月6日,军检地点为济南市鲁慈体检中心(花园路与七里河路交叉路口往北100米),各市招生考试机构要于6月30日前进行广泛宣传发动。(一)考生参加军检时,须携带《政治考核表》《准考证》和一寸近期免冠照片4张。报到时,将《政治考核表》交军检站,领取《军队院校招收普通高中毕业生、普通高校招收国防生面试表》(以下简称《面试表》,见附件4)《军队院校招收普通高中毕业生、普通高校招收国防生政治考核、军事职业性检测表》(以下简称《军检表》)后,到面试组参加面试。面试工作人员按照《面试表》中规定的内容和标准,采取目测、口令调整和语言交流等方式进行,结论分为合格或不合格。面试完毕,面试工作人员填写《面试表》、《军检表》中的“面试结论”意见,并由面试组全体成员签名确认。面试结果当场通知考生本人。合格者取得参加体检资格,不合格者由面试工作人员向其说明理由后,收回《面试表》、《军检表》,并注明不合格理由。当日面试结束后,面试组要按照合格、不合格分类,将《面试表》统一交军检站。(二)面试合格考生,凭面试工作人员签发的《军检表》按规定程序参加体检和心理检测。体检按照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总后勤部联合的《军队院校招收学员体格检查标准(试行)》(后卫〔2015〕904号)进行,结论分为指挥专业合格、非指挥专业合格和不合格3种,考生如有一项达不到最低标准,则体检结论为不合格。指挥专业合格者,同时取得非指挥专业合格资格。体检实行主检医师负责制,各科检查项目结束后,由主检医师在“主检医师结论”栏内填写明确的体检结论。心理检测采取计算机答题测试与心理医生个别访谈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心理检测结论分为合格与不合格2种,不合格者军检结论总评不合格。(三)军检各项目结论应当场告知考生本人。军检点设立监督复议组,成员由省级高校招生办公室、省军区招生办公室、医疗机构各1名负责人组成。考生对军检各项目结论如有异议,可现场提出复议申请,由监督复议组现场复议,对复议结果仍持异议的,可逐级向上级招生部门提出申诉。对当场不能作出结论的血常规、尿液、血清艾滋病毒抗体等体格检查项目,应于考生体格检查结束后2天内向社会公布检查结论,考生可通过省教育招生考试院网站(www.sdzk.gov.cn)自行查询军检结论。对可通过服用药物或其他治疗手段影响检查结果的项目不予复议,考生的初检结论为最终结论。(四)军检站实行封闭管理。除面试、体检工作人员和总政治部、济南军区、山东省军区及地方招生考试机构巡视员凭工作证在军检现场巡视、监督外,其他人员一律不得进入现场。五、录取军校招收青年学生和高校招收国防生录取工作,在省军区招生办公室协助下,由军校(或高校)招生办公室会同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共同实施。今年继续实行远程网上录取。录取期间,省军区招生办公室派出联络员,在录取现场协助做好军校和高校国防生录取工作。招生军校(或高校)要做好录取前的准备工作,录取期间应当安排专人24小时值班,确保联络畅通。录取过程中的问题一般应通过网络、电话或传真沟通交流,招生军校(或高校)也可通过省军区招生办公室进行相关联络。军校和高校国防生在本科提前批录取,设置军校和国防生志愿。省教育招生考试院根据省军区招生办公室提供的政治考核、军检合格考生名单,依据考生志愿和高考文化成绩,区分性别及指挥类、非指挥类,按照院校招生计划数的110%投档(投档数量按照四舍五入取整)。总分成绩相同的依次比较单科成绩,其中文科专业比较顺序为语文、数学、外语,理科专业比较顺序为数学、语文、外语。除同分考生外,不得超比例投档。报考军校或高校国防生的考生,其政治考核、军检结论共享。招生军校(或高校)根据政治考核、军检情况、高考成绩及专业要求按照从高分到低分的顺序择优录取,遗留问题由招生军校(或高校)负责处理。当符合投档条件的第一志愿考生数量不足时,省教育招生考试院会同省军区招生办公室,在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官方网站向社会公布缺额计划,公开征集志愿,对上线合格考生,省教育招生考试院按照从高分到低分顺序和计划缺额数量的100%向招生院校投档。提前批未被军校或高校国防生录取的考生,不影响提前批非军事类调剂录取。按照教育部、总政治部通知规定,招生军校(或高校)严禁在全军统一的招生章程规定外附加录取条件,严禁借故淘汰高分考生,严禁点招和违规调整招生计划。投档录取过程中,招生院校与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对考生退档意见不一致时,由招生院校填写《退档申请单》,详细说明退档理由和政策依据,省教育招生考试院提出复审意见。若双方意见仍然存在分歧,由全军招生办公室会同教育部有关部门作出最终裁定。烈士子女、因公牺牲军人的子女、现役军人子女,在投档比例范围内优先录取。招生军校(或高校)在录取过程中应及时上传、下载相关数据,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录取工作。超过规定录取时间1个工作日的,经报全军招生办公室同意后,由省军区招生办公室与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在投档范围内按照从高分到低分的顺序代为录取。经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审核通过的录取考生,招生军校(或高校)要填写《录取通知书》,录取结束3日内寄发给考生本人。与网上录取相适应,军校录取考生的《入学批准书》由军校所在大单位招生办,依据经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审核、省军区招生办公室出具的考生录取名册,加盖公章后寄发相关军校。被录取考生的中学档案由本人按相关规定自行携带。《政治考核表》《面试表》《军检表》由省军区招生办公室按照省教育招生考试院提供的录取名单,统一邮寄至相关院校。录取结束1周内,省教育招生考试院按教育部规定的数据库格式,向省军区招生办公室提供军校和高校国防生录取考生报名数据库、录取数据库及录取考生名册。录取考生名册需加盖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印章。新生入学3个月内,由招生军校(或高校)依据有关规定组织并完成新生政治复审和身体复查。对因复审复查不合格而取消入学资格的,相关军校(或高校)要及时通知省军区招生办公室和省教育招生考试院。省军区招生办公室对院校身体复查结果有异议的,交由总后卫生部指定的院校驻地医院进行复检,按照《关于做好退兵复检终级鉴定工作的通知》(参动〔2006〕153号)执行,复检结果为最终结论。对政治复审或身体复查不合格的考生,录取为军校的,排除弄虚作假的可能后,如符合高校录取条件,本人可向省教育招生考试院提出申请,经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协商有关高校同意后,安排改录高校;录取为高校国防生的,取消国防生资格,由相关高校根据实际情况做出相应安排。被高校国防生录取的考生,经入校复审复查合格,签订国防生协议,确定为国防生。

附件:1.

高数考试总结篇5

关键词:标准分数 高考成绩

一、 标准分数的基本原理

考试成绩是考生水平的反映,考试成绩的合理表示,不仅要反映考生的实际水平,而且应避免考试难度变化对考生成绩的影响。

标准分是相对于原始分而言的,我国目前普遍采用原始分评定考生成绩。考生在接受测验后,接照评分标准对其作答反应直接评出来的分数即为原始分。这种记分的优点是方便直观,缺点是考题的难易程度对考生成绩影响较大。

原始分数不能直接判断他的成绩在总体中所处的位置。如,某学生甲的数学和语文成绩都是80分,但这两个80分的意义是不同的,数学的80分处在全班第18位,而语文的80分处在全班第7位。又如,某学生乙的数学85分、语文75分,学生丙的数学是75分、语文是85分,他们的两门功课的总分都是160分,但不能因为原始总分相同而认为他们总成绩相同,因为数学和语文分数不是同质数据,不能直接相加。

就学生的考试成绩而言,说明一个原始分数在总体中的相对地位,不仅要考虑到它和总体平均分之间的差距,还要考虑到它所在的总体当中全部数据的离散程度,标准分数就是从这两方面来描述原始数据在总体中的相对位置的。

(一)标准分数的概念

一个考生的标准分等于该考生的原始分与全体考生的平均分之差除以所有考生的标准差,即Z= 。

在上式中, X 表示某个原始分, 表示全部参考者的平均分,σ表示标准差,标准分数Z实际上是以算术平均数为参照点,以标准差为单位来表示原始数据在总体中所处的相对位置。

标准分数是相对数值,是无名数,可以相加求和。

(二)标准分数的特性

若总体中所有的原始数据都转化为标准分数,则这些标准分数为算术平均数等于零(X =0),标准差等于1

(三)用标准分数评定成绩的优势

1. 同一考生同次考试中各科成绩的横向比较

例如,在某班期末考试中,某考生语文86分,数学92分,从原始分看该生数学考得好。但从全班来看,该生语文成绩优于数学成绩。

2. 同一次考试不同学生总成绩纵向比较

表2列出的是某班甲、乙、丙三名学生期末考试语文、数学、英语、政治、物理、化学六门功课的考试成绩及这六门功课的全班成绩。

三名学生六科考试成绩按原始分数之和由高到低的顺序是:甲、乙、丙。三人相比,甲的期末考试原始分总分最高。

三名学生六科考试成绩按标准分数之和由高到低的顺序是:乙、甲、丙。从全班标准分来看,乙成绩最好。

上例说明,按原始分数之和排列与按标准分数之和排列,列出的顺序是不同的。

因为标准分数可以表示出原始数据在总体中的相对位置,所以按标准分数之和的大小来评价个体在总体中所处的地位是科学的。在选拔性考试中,按标准分数之和的大小来判断个人总成绩的高低更为合理。

(四)标准分使用理论根据与影响因素

根据统计,正常状态考生考试成绩呈正态分布,在一般情况下,根据中心极限定理,当某随机变量是由众多影响不大的独立随机因素迭加而成时,该随机变量近似地服从正态分布。因此只有当试题个数和考试人数都是足够多时,考试成绩的实际分布才会近似服从标准正态分布。

实际上,考试成绩的分布主要取决于考生的水平结构和试题难度结构。

二、标准分在我国高考成绩评定中的应用及阻力分析

(一)标准分在我国高考成绩计算中试行背景

我国自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以来成绩评定普遍采用原始分制,各省按文理科分别划线。由于各学生文理科选考科目不同,各科目考试难易程度不同造成各科成绩的分散程度不同,采用原始分评定高考成绩难以真正评定各考生在总体中所处的位置。1985年广东省在高考中率先进行标准分制度试验。1995年国家教育委员会考试中心公布《199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建立标准分制度试验的实施细则》,陆续又有海南、河南、陕西、广西、山东、福建等省、自治区在高考中实施标准分制度。在经历多年标准分试验后,近几年大部分省又开始恢复原始分制度。

(二)标准分在我国高考中应用方式

标准分的计算有线性转换与正态转换两种方法。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我国高考中使用的是正态转换方法,其思路是把各单科原始分转换成平均分为500、标准差为100的具有相同意义、相同单位和共同参照点,能刻划考试分数在总体中位置的常模分数。步骤如下:

1. 计算各科目标准分。首先把所有考生按科目原始分从高到低排序算每一分数以下的考生总数的百分比Pi,然后从正态分布表中找出Pi对应的正态分数Zi,最后进行线性变换得到该科目标准分:Ti=500+100×Zi,标准分取值范围在100―900之间。

2. 计算综合标准分。将考生各科目的标准分相加得到一个标准分的总分,再重复一次上述的正态转换过程,得到综合标准分。综合标准分的取值范围也在100-900之间。

(三)采用标准分优势

1. 采用标准分后,学校教学指导原则有了变化,大多数学校都要求学生不要偏科,因为某一门课程学得太差将导致该门课程得分过低而影响总分。学校在以标准分计分时提出的教学要求是“均衡发展”;而原始分则比较的是学生的总成绩,学校的教学要求就调整为“强化优势科目,弱势科目该放则放”,高三阶段的教学目标就是让总分尽可能地提高。

2. 标准分能相对科学地评价每个学生每门课程成绩的相对位置,较原始分更能准确地体现学生考试水平。

3. 标准分是比较适用于选拔性考试和填报志愿的,因为考生可以通过模拟考的标准分成绩,对比去年的分数线给自己填报志愿进行定位,但原始分则每年因考试难易度不一样,没有可比性,不利于考生填报志愿。

(四)采用标准分后的弊端及阻力

1. 采用标准分进行评定,成绩将受总样本成绩分布的影响。由于理科中物理、化学的难度较文科中政治、生物难,选考政治、生物的考生数高于选考物理化学科目的考生。由于样本结构水平影响标准分,趋利因素所致,许多对物理化学感兴趣的学生为了取得高的标准分而放弃选考物理化学改考政治生物,这样造成政治生物等热门课程的总样本数增加而物理化学选考学生越来越少。实践表明,近年来广东报考物理的考生锐减一半,这不利于选取理科人才。

2. 目前大多数省区高考新方案均采用原始分计分方式,不同计分方式无法横向比较来自不同省份的考生。大多数部属高校要求标准分的计分方式改回原始分,便于省际间横向比较。

3. 根据高考科目设置的特点,部分专家、地市教育部门、中学校长和教师、中学生强烈要求高考采用原始分制。

(五)将标准分制度改回原始分制的分析

1. 标准分计分方式的前提是所有考生的考试科目及考试内容完全相同。但高考新方案中设置了任选考科目,在同一个选考科目中还可能有选做题。每个考生的考试科目或考试内容各不相同。在此情况下,采用原始分计分方式较适宜。

计算标准分的基础是考生群体相同,否则将失去其科学性。如果按现在的考试方法,学生的群体是6个,分数线也划6条的话,标准分比原始分合理。

2. 由于考试科目中的文科基础和理科基础属于水平考试性质,其分布和正态分布的差别会比较大,结果可能造成人为夸大分数差别的现象。采用原始分可以回避这一问题,但是又将不同学科之间的基本分值不相等,即语文的1分和数学的1分数值不相等这一原来标准分已经解决的问题再次引出。因此高考出题时应关注不同学科试题难度、区分度不同的问题。

3. 改回原始分后,是否能防止“投机风”仍值得怀疑。采用原始分,功利的家长和学生还会“见风驶舵”,比如今年化学容易考高分,考生明年就争着报考化学。高中物理和化学课程的难度比生物要大,考试题目必然会难一些。恢复原始分制,不能改变这一性质,也不能真正改变物理、化学越报越少的现状。

事实表明,广东省高考恢复原始分制后,报考失衡现象仍严重存在,2007年高校招生计划物理类占近40%,而报考人数只占15%。改变这一现象,应从分科划线或招生制度上防止“趋利”行为。如果要求所有的理科和工科专业都报考物理或化学,招生中禁止“通招”,将有利于招生专业与选考科目的平衡。

以我国目前的高考体制,采用原始分和标准分各有利弊。相比原始分而言,标准分更科学合理,放弃标准分改回原始分的主要原因是社会的理解而导致。

参考文献:

[1] 王景英.简明教育统计学.吉林人民出版社,ISBN/RC:7-206-01599-9.

[2] 张志英.教育统计学.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ISBN:7-5005-6082-6.

(作者系西北师范大学06级教育硕士)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高数考试总结篇6

本文拟对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英语写作试卷进行项目分析。试题项目分析是标准化考试反馈给命题部门和教学部门的重要数据,这些数据为试卷的分析和评估提供了客观、全面的量化依据,对于改进和提高现行的命题工作、建立试题库等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同时,也是帮助于教学单位评估数学质量、获取教学反馈信息的主要渠道,以及改进教学工作的重要依据。

1. 项目分析

试卷项目分析是对标准化试卷中的各个题目开展一种质量的检查,通过对具体题目

的答题情况、特别是题目的难度和区分度进行分析,衡量每个题目的质量。李筱菊在《语言测试科学与艺术》中指出:“根据题目分析数据审改题目,首先要看每道题目的总体指标,即该题的答对率、难易度和区分度。通过对三个数据的综合分析,来决定该题是需要修改。”

难易度是指试题的难易程度,是表征受试者解答题目的难易程度的指标,通常用P值表示。题项越容易,难度值越高,题项越难,难度值越低。

答对率也是体现考试题目难易程度的指标之一,主要反映有多少考生能够答对该题目。一般是求出能够答对该题目的考生的比率,即答对该题目的考生人数与考生总人数的比值。

区分度指试题区分考生能力的程度,表示题项对受试者能力差异敏感程度的量数,体现优生得高分、差生得低分的倾向力,主要说明考生总成绩高低与个别题目的关系。

我们从四川地区2007年10月参加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英语写作试卷 (共1993份) 中随机抽取了200份试卷进行统计分析,见表1:

从表1可知,考生成绩分布比较集中,结合表2中的平均分(61)、中位数(61)、众数(60)等数值来看,三个数值较为接近, 标准差 (6.47) 也不太大,说明考生的成绩分布主要集中在50~70分之间。

2. 难易度

一般认为,题目的难易度指数在0.40~0.50之间为宜, 0.30以下表示试题偏难,0.70以上表示题目偏易。本次试卷中全部题项的难易度值均超过0.50,试卷的总难易度值为0.60, 均高于理想值0.50之上,说明本次试题总体偏易。

写作考试大纲对试题的难易程度分了四个等级:易、较易、较难、难,对应的难易度P值为:易(1~0.75)、较易(0.75~0.50)、较难(0.50~0.25)、难(0.25~0);考纲规定每种难易程度的题项所占总分数的比例为:易(20%)、较易(30%)、较难(30%)、难(20%)。本次试卷中三个大题的难易度值都属于较易等级(0.50~0.75),缺少较难、难和较易等级的题项。在难易度比例分布上,全部题项划入了较易部分,其分布达试题总分的100%,大大高于考纲所规定的30%。从理论上讲,难易度值在0.30以下的试题可以区分较好的考生,0.70以上的试题可以区分较差的考生。]本次试卷缺失上述两种难易度的题项,也就是说该试题对较优秀或较差的考生的区分性不足。

3. 答对率

一般情况下,标准化试题的答对率,主观题目一般在0.50~0.60为佳, 高于或低于此数值说明题目偏易或偏难。试卷中仅有第二大题能够满足指标要求,第一大题、第三大题均高于此标准,显示答对的人数较多,说明试题总体偏易。

4. 区分度

普遍认为,试题区分度低于0.40是区分力较低的数值,意味着该题目对考生能力的区分作用不大。从上表可知,试卷中各题项区分指数均高于参考标准,试卷的总区分度值为0.53。从区分指数的分布比例看,区分度最强的第三大题,占总分值的60%,分布比例正常。总体而言,本试卷区分度情况较好。

有关本试卷区分度的分析与上述关于试卷的难易度和答对率的分析结论似乎存在着不一致的地方。具体情况要具体分析。事实上,题项的难易度、答对率主要是着眼于题目的难易程度对考生的总体影响,要了解有多少考生能够答对该题项。题目的区分度则更强调该题目是否能体现受试者能力差异的敏感程度,主要说明考生个体的总成绩高低与该题目的关系。 本次试题由于部分试题难易度偏易,试卷所具有的较高总体区分度是建立在总体难度偏易的水准之上的。由于缺少较难、难的题项,试卷在某种程度并不能对较优秀的考生起到有效的区别和选拔作用。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认为,本次试卷总体区分度较好,对相当一部分的考生具有较好的区分作用。但是,由于题项难易度的设计及分布不尽理想,与考纲所规定的难易程度和分布比例等方面相差较大,未能充分起到有效区分各种不同类型考生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李筱菊. 语言测试科学与艺术[M]. 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73.

[2] 桂诗春.语言测验的测量和评估[J]. 现代英语研究, 1981(3) :51-60.

[3] 黄颖慧.2005级大学英语分级考试分析[A]. 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1-8.

高数考试总结篇7

襄阳市教育局公布了《襄阳市2019年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2019年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仍分为考试、考查、考核及综合素质评价。其中,考试科目考试时间为2019年6月20日—22日(体育与健康考试时间为2019年4月);考查科目考查时间为2019年4月;考核科目考核时间及综合素质评价开展时间由各学校结合本校情况自行确定,2019年4月底前结束。

按照《方案》,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英语(含听力测试)、理科综合(物理、化学、生物合卷)、文科综合(思想品德、历史、地理合卷)、体育与健康。语文、数学、英语3科单科单卷,每科卷面总分为120分;理科综合卷面总分为130分,其中物理60分、化学40分、生物30分;文科综合卷面总分为130分,其中思想品德50分、历史50分、地理30分;体育与健康30分。考试科目满分为650分。

考查科目为理化生实验技能、信息技术。理化生实验技能考查以现场测试为主,信息技术能力考查以上机操作为主;考核科目为音乐、美术、综合实践活动(含劳技、职教)、地方课程(含“三防一献”、生命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环境教育、形势与政策教育、人口理论教育、国防教育、书法教育、经典诵读、《襄阳好风日》等),考核科目可采取笔试(开卷或闭卷)、成果展示、才艺表现等多种方式进行;综合素质评价,即按照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和社会实践五个方面的内容,对学生进行全面纪实性评价。

在成绩呈现方式与运用上,考试科目总成绩以等级或分数方式呈现,即根据全市考生考试分数构成情况和普通高中招生计划,将考生总成绩划分为高分段、中分段和低分段,高分段和低分段考生的总成绩以等级方式呈现,中分段考生的总成绩以分数方式呈现;考查科目、考核科目成绩及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以等级方式呈现。

高数考试总结篇8

1.1对象

选取我院2011级必修《中医护理学基础》课程的1个护理大专班45名护生做为实验对象,年龄(20.31±1.05)岁,其中女生42名,男生3名。

1.2方法

1.2.1研究工具采用护生在某考站实际得分的平均数(x)与该站点满分(W)之比计算该站点难度指数(P),即P=x/W。卫生部国家考试中心将试题的难度分为易、中、难3个级别,难度>0.8属“易”,难度在0.4~0.8间属“中”,难度<0.4属“难”。区分度选用高分组和低分组的成绩计算,区分度D=2×(G-D)/M(高分组指成绩排名占测试总人数前27%者,低分组指成绩排名占测试总人数后27%者,G:表示高分组得分之和,D:表示低分组得分之和,M:表示高分组和低分组的满分之和)。区分度的评价为:D≥0.35为区分度很好;≥0.25~≤0.34为区分度良好;≥0.15~≤0.24为区分度较差;D<0.15为区分度太差,应淘汰。从内容效度、校标关联效度两个方面分析此次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考试效度。内容效度的估计采用专家判断法;同时采用内容效度比(contentvalidityratio,CVR)作为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内容效度的量化指标,CVR的计算公式为:CVR=(ni-N/2)×2/N(ni:表示认为某项目代表了相应测试内容的专家人数,N:表示专家总人数)。效度的取值范围0~1,一般来说,效度系数在0.4~0.7,值越大效度越高。用积差相关法求校标关联效度,以课程的总评成绩(平时成绩占15%+实验成绩占15%+期末操作考核占35%+期末理论笔试占35%)为校标,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各站考核成绩与课程的总评成绩的相关系数r作为评估指标。用Cronbach’sα信度系数评估该考试的信度(reliability),并利用积差相关法(Pearson法)计算各站不同评分者所给分数间的相关系数(r),以评估评分者之间的信度。信度r的取值范围为0~1,值越大信度越高,一般认为r在0.9以上可靠性较好。

1.2.2研究方法在《中医护理学基础》课程中,顺应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模式的要求,对实验班改变传统以教师讲授、操作示范结合操作实验为主的教学方式,将问题教学、情境教学、案例教学法等引入课堂,将操作技能融入真实的情境中,让护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依据德菲尔法的要求,选择该领域的护理专家,制定针对性的问卷,将初步拟定的考核站点、内容进行专家咨询。根据专家意见、学习进程、课程特点、教学大纲等内容,通过课程组专家及临床资深带教老师反复讨论,确立本次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考核的5个站点,分别是护理评估考站、健康教育站(口试)、基础与拓展知识考站(笔试)、中医护理技能1站、中医护理技能2站(其中中医护理技能1站为难度较高的技能站点,中医护理技能2站为较易的技能站点),各站权重均为20%,并确定评分标准。在护理学院在读研究生中遴选标准化病人(standardizedpatients,SP)、遴选及培训监考人员,进行护生动员、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考前培训,通过预实验进行微调后实施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隔天对该班进行传统的理论期末笔试及操作考核,以作成绩对比。

1.2.3统计学方法数据采用SPSS20.0进行数据录入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独立t检验;通过描述性统计了解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成绩分布(均数±标准差)、难度、区分度等。

2结果

2.1《中医护理学基础》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总成绩分析

此次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得分为70.20~89.00(77.74±4.33)分。对考试成绩进行正态性W检验,P=0.37,结果表明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总成绩服从正态分布(P>0.10);平均成绩分布的偏度系数为0.87,提示平均成绩分布偏向成绩较低的一边;平均成绩分布的峰度系数为0.80,即高峰态,提示护生的成绩相差不大。

2.2《中医护理学基础》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各考站难度、区分度分析

此次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难度在0.71~0.84,平均难度为0.78,难度属中偏易;区分度在0.15~0.28,平均区分度为0.26,平均区分度良好。

2.3《中医护理学基础》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效度分析

考试效度反映的是考试内容与教学大纲或考试大纲的吻合程度,主要从内容效度、校标效度2个方面进行分析。专家咨询结果与课题组审核的结果均认为此次课程中的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考核的内容范围全面,符合课程教学大纲要求,可作为评定个人成绩的标准;计算全部项目内容效度比平均数为0.95。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各站考核成绩与课程的总评成绩的相关系数为0.39(P<0.01),为中度相关。

2.4《中医护理学基础》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信度分析

考试的信度是指通过同一考试重复测量同一受试者所得结果的一致性程度,反映了评价工具的稳定性。本次考试Cronbach’sα信度系数为-0.67;除基础与拓展知识考站外,其余考站均安排了2名评分者单独评分,对各站评分者所给的分数间的相关系数进行计算,以评估评分者之间的信度,各站点信度系数为0.51~0.94(P<0.01),表明评分者的一致性较高。

3讨论

3.1《中医护理学基础》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质量分析

结果表明此次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总成绩服从正态分布(P>0.10),难度适中,平均区分度良好,内容效度良好,各站考核成绩与课程的总评成绩为中度相关;Cronbach’sα信度系数为-0.67,分析原因为各站点变量测算的是不同纬度的能力,所以计算的α系数不能反映信度,但从各站考核成绩与课程的总评成绩的相关系数r为0.39(P<0.01),在一定程度上也说明了此次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的有效性。除基础与拓展知识考站外,其余考站均安排了2名评分者单独评分,评分者之间的一致性较高。由此可见,此次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有效,能较好地反映和区分护生的临床能力。

3.2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在《中医护理学基础》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考核的作用除了及时地评价,还有导向的作用,通过考核方法方式、评价内容的改变,可促使教师更注重护生能力的培养,及时发现护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指引护生注重各种核心能力的锻炼。如通过此次考试,反映出护生对技能的操作完成均较好,主要存在的问题是:评估缺乏针对性和条理性,思路不清,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薄弱;沟通时,较多护生用书面语或医学术语进行表述,不注意评价对方是否接受或理解自己传递的信息;进行健康教育时,部分护生照本宣科的照搬课本内的相关内容,忽略了个案的特点,也不注意及时评价宣教的效果。分析原因:一方面,该门课程在教授内容安排上一向较重视护生对中医护理技术的掌握;另一方面,以往的考核方式也是注重考核护生中医护理技能的掌握情况,而忽略了对操作技能应用能力的评价,这样的教学安排与长期以往的评价方式,对于尚未真正接触临床的护生而言,易促使其机械地掌握中医护理技能,而对其他内容不能更深一步地理解及运用,将知识与技能有效地转化为职业能力。提示以后的《中医护理基础》教学应更进一步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通过更多、更深入的问题教学、情境教学法教学,早期培养护生的护理临床思维模式,加深整体护理、个体化护理的观念,加强人际沟通能力的培养,以利于护理人员临床决策能力、护理操作能力、与人合作沟通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等核心能力的培养。

3.3在《中医护理学基础》运用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存在的问题

此次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中医护理技能的2个站点难度偏低;中医护理技能2站和基础与拓展知识站区分度较差、需要改进等。在日后研究中可考虑通过进一步优化站点案例设置和评价细目来提高中医护理技能站点的难度、区分度;通过指导性自学将基础与拓展知识站考核的范围和深度都进一步的扩大,提高其区分度,以真正地通过考核导向指引护生自主学习,拓展知识;此外,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除运用于该课程终末评价外,也可进一步尝试运用于该课程阶段性考核。

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模式运用于《中医护理学基础》课程有较好的有效性和应用价值,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如何进一步完善其在该课程中的运用,能否进一步尝试在其他基础课程、临床课程中运用,以培养和锻炼护生的临床能力,仍待进一步研究探讨。(本文来自于《护理学报》杂志。《护理学报》杂志简介详见.)

上一篇:考试退步总结范文 下一篇:护师考试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