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潮课文教案范文

时间:2023-11-15 21:07:19

观潮课文教案篇1

    “道德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依靠社会舆论、风俗习惯和内心信念来维系,并以善恶为评价标准,调整个人与他人以及社会的相互关系的心理意识和行为规范的总和。”受实用主义、拜金主义的影响,部分大学生对职业的定位停留在是否能给自己带来丰厚的收入上。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干兼职的不在少数,但大部分同学还是为了能赚到钱,如果有更赚钱的职业他们会马上换兼职,很少能形成干一行爱一行的职业道德。部分学生受实用主义的影响,面对今天社会转型中出现的问题,社会的新现象,往往用金钱的标准去衡量,有些甚至突破了道德底线,对社会主义失去信心,对党失去信心,认为“中国梦”只是一个梦而已。由于市场经济的原因,人们都在追求自身利益,使部分市场主体的信誉、法制意识淡薄的同时也导致道德滑坡现象的产生。这些负面的事件也在影响着大学生的道德意识,尤其是西方文化的发展使道德评价标准多元化,同一个事件用不同的标准进行评价可以得出不同的结论,这就使大学生的道德观也处于多元的状态。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的存在也使大学生的恋爱观掺杂了许多金钱的因素,恋爱要求门当户对,部分学生的恋爱目的不是婚姻而是寻找刺激等。这些都使大学生对社会、对职业、对家庭、对恋爱的看法产生了负面的影响,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道德教育很难取得理想的效果,同时也使部分学生对道德教育产生了怀疑。

    2对策建议

    正确面对西方文化的冲击,面对日益劲猛的西方文化,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2.1全面、深入了解大学生的思想动向

    要在思想政治教学中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要了解这两个实际,可以通过三个途径,这个实际主要是学生的思想实际,思潮影响的实际。应对社会思潮的影响,我们需要做到:一是学生作业,可以了解学生的真实思想动向,引导他们写出自己对于学习、生活、社会等的真实想法,设置学生感兴趣的主题。二是课堂讨论,采取设置主题、案例分析等灵活的课堂讨论,让学生充分的表露自己的心声,表达自己的思想以及对社会的看法,从而了解到学生的思想动态。三是在当前舆论表达不够畅通的情况下,许多大学生已经形成一种思维定式,网络正在成为影响大学生的一种非常重要的途径,网络成为表露心声、发表评论的主要渠道。只有联系实际,才会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产生重要的积极影响,才不会流于空谈,才会有实际的效果,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思想政治教育也一定会受到多数学生的欢迎和认可。

    2.2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重视对西方思潮的引导

    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历经“85方案”、“98方案”“、05方案”三次大的调整。在调整的过程中,在内容上增加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在结构上做了大的调整,打破了马克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的固有结构,突出了一些前沿思想。这些都表明,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同西方思潮的博弈中不断地发展着,最终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批判的方式客观的看待西方思潮,树立科学的信仰。正视中华文化的优势,明确立场。不能只看到我们的缺点和不足,拿别人的优势来跟自己的劣势比较。文化之间的比较不存在谁好谁不好之说,存在即有其价值。中国五千年的文化,这种沉甸甸的积累并不是西方一些年轻的国家几百年能够比较的。我们应该为之感到骄傲而自豪,更应该自信地承认自己的文化特色并且用心去参透其中的博大精深。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培育民族精神,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天人合一的自然观,舍己利他的群体观,重义轻利的义利观,以和为贵的人际观,“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文化价值和人文精神。在西方思潮的冲击下,我们需要坚持中华民族的文化理念和价值观,校正媚外的弱势心态,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越具有民族特点的就越具有价值和生命力,越能走向世界。因此,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是抵御西方文化霸权的最有力武器。

    2.3增加可操作性的措施和方法

观潮课文教案篇2

【摘 要】小学生的思维还在发展阶段,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循序渐进的开发学生的思维。坚持教学一段时间后收到很好的效果。学生在接受教育时也变得积极、主动,因此,优秀教师不只在于会讲,更在于会问。可见,要在课堂上经常让学生们进行思考,向学生们提出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本文依据我多年的教学经验对“问”阐述一些观点、意见和建议,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键词 提问;课堂

现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发现问题进而去调查、探索,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一、发挥示范作用,精心设计问题

小学生的思维能力还处于发展状态,作为教师就要在课堂教学时做好示范表率,每堂课都要精心设计好问题来指导教学,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要给学生以智慧的启迪,同时还能给学生美的享受,让学生在美的熏陶下获取知识,增长才干,充分彰显教师教学艺术的魅力。

如教《登山》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课文是表现列宁的,要不要写巴果茨基通过危险小路的情景并说说理由?这一问题提出激发了学生讨论的兴趣,学生围绕巴果茨基通过小路的情形“写”与“不写”的比较,深深地感受到小路危险,文章这样写更有利于突出列宁正视险路的态度。

二、教给提问方法,培养学生提问

我认为要培养学生善于提出问题就必须让学生敢于质疑。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提出一个新的问题,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可见,教师利用课堂启发引导学生会思考,善于提问题是教学的重要任务。课堂教学要根据学生的生理特点以及愿意提出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感悟老师课堂提问题的特点,思考为什么老师能提出这样的问题,从而让学生形成对“疑难处”的敏感度,逐步学会提出问题。正如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教给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的方法,让学生掌握质疑问难的主动权。

1.在课题处提问。课题不仅具有高度指向性,还隐藏许多内涵。教师应引导学生观察题目,抓住

关键词 ,从而发现问题,如在教学《她是我朋友》时,在出示课题后,我让学生充分自学,充分思考后,让学生对课题提出问题。学生提出:这个故事以什么为题?课文为什么用阮恒的话作为题目?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在课文中寻找答案,让学生结合阮恒说这句话时的情景去理解,课文中是写阮恒在给朋友献血时“以为自己就要死了”,回答医生问话时说的一句朴素,真实地内心独白。阮恒愿意这样做是因为“她是我的朋友”。我再进一步引导同学们从这句话想到了什么,让学生们结合自己的亲身体会,明白什么是真正的朋友,树立正确的友谊观。

2.在重点处提问。重点句是文章的主要内容,往往体现课文的主题思想。教师应遵循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的认识规律,着眼全篇,抓住关键,引导学生围绕重点句质疑问难。如我在教学《想别的没想到的》中,让学生反复自读课文后,提出本课最想弄明白的问题时,有部分学生想弄明白:小徒弟画的骆驼最少,为什么却得到了画师的称赞?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不着急回答,而是和学生共同探究了三个徒弟各画了什么内容,找出文中的句子读读。还与学生共同理解了画师说的一段话,读懂画师话的内涵之后,学生们终于弄明白了小徒弟的画不仅画法简洁,更富有美感,还给人带来意味深长的无限想象。学生们从本堂课的学习自然领悟到要把事情做好,要学会创新,想别人没想到的。因此可见,围绕重点处质疑往往能切中要害,引一发而牵全身,解决好了重点处,其他问题也都迎刃而解了。

3.在延伸处提问。引导学生知识的拓展和延伸,这是新课程改革提出的新观念。它给我们的课堂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使课堂教学不再拘泥于课本,局限于课堂。它能拓宽学生思维空间,能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探索能力。教师引导时可在学生已经感到“山穷水尽”时的情况下进行,学生们认为没有可思考的地方提出一个新的问题,给学生一个惊奇,给学生一个新发现。如教学《观潮》示范课时,在理解人们观潮的反应时,书中没有直接写出潮退后人们的反应。在此外,我让学生们根据自己的想象填补课文空白。学生讨论后很难充分体会人们潮退去的反应。我先让学生学习宋代潘阆写的一首好词《长忆观潮》,这首词让学生读完后稍作解释,重点是让学生体会“梦觉尚心寒”那种观潮后惊心动魄的感受。再让学生自己谈谈本课潮退后人们的反应,学生畅所欲言,把江潮已退,人潮难平非常真切地表达出来,让人身临其境。

又如教学《观潮》质疑问难环节时,学生提出“潮水为什么向东流”时,这个问题与本课重点关系不大,但学生们个个兴趣浓,都希望老师帮助解答。教师应及时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那天正下雨,教室里挂着正在滴水的伞。我灵机一动,不正面回答,而是让一位学生上台动手操作,叫他把伞从西向东转,其他同学仔细观察雨水朝什么方向甩出。我又问地球是怎么自转的。一位学生恍然大悟地大声说:“我知道地球好比是伞,江河好比是水珠,地球从西向东转,所以江水是从西向东流。”此时,学生不光是在思考答案,而是在进行一次成功的亲身体验。

教师根据课堂生成的问题灵活地教学,引导学生在课堂中提问,让我们的教学波澜起伏,让学生淋漓尽致的表现,让学生体会无穷乐趣。总之,我们要让课堂教学因问题而生精彩。

参考文献

[1]郝玲君.让“生成”的课堂充满智慧、精彩绽放[J].教育实践与研究(B).2011.12:15-16

[2]蒋琴芳.有效设问让课堂教学呈现异样的精彩[J].辅导员.2011.36:27-28

[3]唐凤林.节点设问:打造高效课堂的好路径[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2.Z2:55-56

观潮课文教案篇3

[关键词] 《三江弄潮儿》;读书活动;课程化

读书活动作为学校传统活动已纳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范畴,让读书活动走向课程是新课程实施的必然要求。在传统的读书活动中,学生往往是在读读、写写的过程中被动接受学习,虽然获得一定的情感体验,但这种情感的熏陶是浅层次的,流于表面,并不能在学生的心中激起浪花。如何将读书活动成为每一位学生的生活,学生的行动,学生的记忆,是我们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为此,我们遵循“循序渐进,逐步深化”的原则,将校园读书活动注入自主、探究、体验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元素,引导读书活动走上课程发展的历程。本文仅以《三江弄潮儿――甬上企业家的创业足迹》(以下称《三江弄潮儿》)教师推荐读书活动为例,阐述以课程化为引领,奏响学生读书综合实践活动三部曲的实施策略。

一、谱好读书实践活动前奏曲――做好读书活动前期准备

1.确定阅读书目

《三江弄潮儿》是宁波市民营企业家协会、宁波市中小学德育研究会以“用真诚激励孩子,用爱心回报社会”为主旨,编辑出版的激励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素质教育导读。读本中的每一位企业家都有一个充满魅力、耐人寻味的青少年时代,这些独特的经历铸就了企业家今日的辉煌,而这些正是当代青少年所缺少的。书中所写的38位企业家身处宁波,对学生来说是生活中触手可及的真实榜样;地域上的亲切感,更能激发学生的情感,引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此外,这38位企业家为国家和社会所做的贡献,并非定格在《三江弄潮儿》这本书出版之时,而且他们还在续写着新的财富神话,彰显着爱心与社会责任。这一切为学生提供了极为宝贵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为读书活动走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天地。基于此,我们确定《三江弄潮儿》这一读本作为2010学年教师推荐书目。

2.拟订活动方案

学校层面对读书活动进行整体规划,制订学生活动预案,把整个读书活动分成三个阶段:一是走近“三江弄潮儿”。营造校园读书氛围,开展主题读书活动,确定探究主题,制订主题研究方案。二是与“三江弄潮儿”零距离。通过采访和实地考察活动,让学生与《三江弄潮儿》主人公开展互动交流。三是校园弄潮儿评审活动。通过自主申报、班级推荐、学校选拔,最后以全校学生投票选举的形式,评出 “校园弄潮儿”。活动时间跨度为一个学年,活动对象为3~6年级学生。

教师层面着手制定学生研究课题的具体指导方案,根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三江弄潮儿》的联系点设计相应的指导课例。以“创造适合学生的指导”为核心诉求,使学生进入“想得到指导、能得到指导”的有效学习状态,每位教师独立指导两个学生研究小组,在学生的学、学生的经验、学生的实践基础上给予有效的指导,确保学生探究活动的有趣、有序、有效开展。

3.开展常规阅读

为了取得更好的读书效果,我们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开设了“阅读指导课”和“阅读交流课”。主要采用了两种读书形式:一是自主阅读。老师引导学生读书可以精读、慢读,也可以速读、跳读,精彩之处细细品读,一般之处浏览而过,同时鼓励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二是互动阅读。同一小组内的学生共同朗读一个故事,共同讨论、争辩一个问题,同心协力完成一份读书手抄报。为让《三江弄潮儿》中主人公和他们的故事形象化、生动化、具体化,学生们将主人公的人生感言、精彩的励志片段与自己的读书感想制作成励志名片,张贴在校园里的文化长廊上。一张张精美的励志名片为营造校园励志教育氛围增添了不少的亮色。

二、奏好读书实践活动主题曲――实现探究活动常态运行

在进行主题读书活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化的实施过程中,我们以学生的兴趣点为切入点,以学生亲身实践为着重点,以学生带着问题走向问题为新的增长点,促进主题探究活动常态运行。

1.以学生的兴趣点为切入点,确定活动主题

学生的需要是综合实践活动的出发点,学生的研究活动应以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出发而生成。因此,我们应尊重学生个性,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自主选择确定小课题研究。

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上,我们通过播放由师生共同制作的幻灯片《贝爷爷的人生感言》《美丽的“大阿嫂”》等,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然后,教师通过对《学生选题问卷》的交流,引导学生归纳出了三大主题,一是甬上企业家的青少年时代;二是甬商创业道路上真实的生活画卷;三是甬上企业家的创业历程。在此基础上,学生围绕“三大主题”,提出了一个个自己比较感兴趣的问题。最后,教师帮助每一个学生确定自己的小课题,运用体现其个性特征的自己的方式展开深度探究,获得自己的独创性理解。

2.以学生亲身实践为着重点,开展采访活动

学生是活动的主体实践者,教师只是提供指导与协助。在读书活动的基础上,不少学生提出了能否把书中的主人公请到学校与大家见面的建议。于是,我们利用地理位置的优势,拓展读书综合实践活动内容,开展与“三江弄潮儿”主人公之一贝金发爷爷零距离活动,切切实实地感受企业家的创业创新精神。

“采访”前,我们开设了采访指导课,引导学生列出采访的提纲,准备好需要的物品。2010年6月1日,年过7旬的宁波市衡山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贝金发来到了师生中间。贝爷爷接受了小记者们的采访,热情回答了小记者的问题:“贝爷爷,您小时候有什么童年趣事?”“贝爷爷,您七十岁了,为什么还想到要第三次创业?”“贝爷爷,您在创业过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与贝爷爷交流,学生更深入地感受到企业家创业付出的艰辛与努力,体会到每一个成功的企业后面都凝聚着企业家的心血和智慧。采访后,学生们对活动中获得的体验、认识和收获进行总结、反思和评价。我们把这些体会文章在校园宣传窗和校园网进行展览,结集印刷汇编成《足迹》。

3.以学生生成新问题为增长点,进行实地考察

在整个活动中,我们强调学习者与具体情景的交互作用。因此,随着活动的不断展开,需要高度重视小课题在活动中的“可变性”,关注活动过程中的“再生成性”。《三江弄潮儿》书中的故事定格在2008年8月前,在小课题研究过程中,有学生提出了“史翠英食品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史翠英被评为‘2009十大风云甬商’了,我们小组想探究史翠英上光荣榜的理由”;有的说“李罡叔叔被评选为‘镇海经济风云人物’了,我们很想了解李罡叔叔近两年的情况”;也有小组想去探究荣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久芳在《三江弄潮儿》没有记载的感人故事,于是围绕着这一个个新课题的产生,学生又开展“《三江弄潮儿》主人公新贡献”主题探究活动。

在小课题研究过程中,其中部分五六年级学生萌发了去实地考察的愿望,于是学校积极创设条件,组织学生从不同侧面去接触“三江弄潮儿”主人公企业实体。例如,组织《宁波晚报》小记者代表团去考察宁波市百强企业之一――位于镇海庄市的摩士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学生聆听了企业代表的介绍,目睹了摩士集团董事长创业的历程和企业生产管理方式。实地考察让学生们领略了企业家创业的艰辛和为社会、为祖国做出的巨大贡献,在自主、合作、探究问题中实现了无痕德育。

三、唱响读书实践活动新乐章――创设“校园弄潮儿”评价机制

读书实践活动让学生近距离地走进了甬城企业家,同时“三江弄潮儿”也悄然走进学生的心灵。为让“三江弄潮儿”奋斗不止、勇敢进取的精神回响在学校,我校坚持“整体观、多元化、过程性”的评价理念,开展了人人争当“校园弄潮儿”评审活动。

1.开展辩论,制订方案

组织学生开展讨论:“什么样的人可以称作弄潮儿?”“能不能将弄潮儿引进学校?”“校园弄潮儿的实质是什么?”于是,综合实践活动课成为了学生的辩论场。经过师生讨论,学校界定了“校园弄潮儿”的实质内涵,制订了《三公司学校争当“校园弄潮儿”活动方案》。

2.自我评价,确立目标

每个学生根据“校园弄潮儿”评比条件,自我对照,寻找自己的不足,并确立自己的努力方向和目标。活动中,大家达成这样一个共识:只要在学习上和生活中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儿,努力进取,就有机会获得“校园弄潮儿”称号。

3.自主申报,选拔评比

学生自主申报、班级推荐、学校选拔,最后以全校学生投票选举的形式,评出首届校园“勤学自强弄潮儿”、“文娱艺术弄潮儿”、“科技创新弄潮儿”、“体育竞技弄潮儿”和“家庭生活弄潮儿”五个奖项,并将“校园弄潮儿”作为校内的最高荣誉。

“校园弄潮儿”评比活动着眼于学生的意志品质,宣扬的是乐观向上、永不放弃、勇于进取的精神,培养的是学生做事的恒心、毅力和责任感。在家校反馈单中,好多家长表示,谢学校创设的活动让孩子学会了感恩,孩子变得有责任心了。

《三江弄潮儿》主题读书活动拓展了读书活动的内容和途径,形成了教师推荐读书活动课程化相应的操作范式,为学校读书活动走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找到了一条有效途径。2011年3月29日,浙江省《教育信息报》以《“小”学校有了“大”发展》为题推介了我校的这一做法。依托《三江弄潮儿》进行小学读书活动课程化建设的经验,在省、市教育系统内产生了较好的辐射作用。

我们将继续挖掘读书活动中积极的课程要素,引导读书活动走上课程发展的历程,为小学提供读书活动课程化打造的鲜活案例,促进学校活动方式的转型,充分发挥综合实践活动的育人魅力。

参考文献

1. 张相群,张骏乐.三江弄潮儿――甬上企业家的创业足迹[M].宁波: 宁波出版社,2008 .

观潮课文教案篇4

自从2009年《中国美术教育》杂志开设“一题多解”专栏以来,全国各地的美术教师和教学研究人员呈现了三十多个同课异构研究案例。这些案例给广大一线教师提供了大量的教学方案参考文本,拓宽了他们选择教学内容、策略、方法、手段的视野和思路,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助益良多。作为《中国美术教育》的忠实读者,笔者也从中获得了许多启发,并引发了相关思考,现结合不久前我们组织实施的《时代的脉搏》同课异构教学研究中的四则教学案例谈谈自己的心得。

一、研读课标是“同课异构”的基础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标”)是目前实施高中美术教学的法律依据和行为指南。教师只有认真研读课标,才能真正把握课程性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评价标准,对教材的理解也才能更准确、更到位.。教材中每课的编排都有其核心目标追求和价值取向,通过一定的内容编排、材料组织、结构方式体现编写意图,只有准确把握课标精神、理解教材编写意图,“异构”才会更有意义,才不会“跑题”。

《时代的脉搏》为湖南美术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编著的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鉴赏》第三单元第7课,主要包括社会思潮嬗变中的中国美术、社会思潮与西方美术两大板块,具体涉及了解不同的社会思潮、社会思潮影响美术发展、美术作品反映社会思潮的不同方式和特点等内容。教材中设置的“思考与交流”“活动建议”两个栏目,旨在帮助学生建立学习通道,找到学习抓手。

本课的目标追求和价值取向主要有两个层面。第一是认知层面,即正确认识美术发展与社会思潮的关系。一方面,社会思潮影响美术的发展变化,这种变化既体现在美术作品题材内容上,也体现在形式风格上,在某一时期带有普遍性、共同性;另一方面,通过美术作品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社会生活、社会思潮。第二是能力层面,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学会运用搜集、归类、整理、分析的方法,从现象到本质,从单幅作品联系多幅作品,寻找共同特征和规律,学会更深层次地鉴赏美术作品。因此,本课教学不能仅停留在对单幅作品的题材与形式分析上,而应结合具体作品了解某一时期美术发展的共同性,探寻这种共同性与社会思潮的关系。课标要求在美术教学中“鼓励学生在感受、体验、参与、探究、思考和合作等学习活动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基本的美术知识与技能,体验美术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形成有益于个人和社会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四位教师在认真研讨课标、深入分析教材的基础上,制定了较为明确的教学目标,目标的设定与课标精神和教材编写意图基本吻合,在教学中注重基础性、时代性和选择性;在学习方式上采用了导学案建立学习路径,运用合作学习、探索交流、尝试体验等多种方式,强调学习的参与性、体验性,既有学生的自由表达,也有教师的小结归纳,并且大都运用了以点带面、话题引入、比较鉴赏的教学策略,培养了学生的参与性和问题意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合理选择是“同课异构”的关键

不同地区、学校由于在教学条件、学生经验、资源环境、教师能力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因此,在教学同一内容时,必然存在不同的教学选择,包括教学内容的处理、范例与材料的取舍、教学策略与方法的运用、教学环节的设计以及学习活动的设置等。俗话说“条条大路通罗马”,教学选择没有最好的,只有最合理的。所谓合理,就是要符合不同的教学情境,符合学生特点和认知规律,符合教学规律,符合知识的内在逻辑;而要做到合理选择,关键看能否最优化地帮助学生获得。在这次教学研究活动中,四位教师面对相同的教学目标,在内容的处理、范例的选择、教学环节的设计、教学策略与手段的运用等方面,可谓各有千秋。

1.内容处理与范例选择。根据新课程理念,教师在处理教学内容时,既要考虑难度和容量,也要考虑教师的优势和学生的基础;在范例的选择上,着重考虑其典型性,应充分理解教材中所选图例的意义,自主替换或补充的图例应该问个“为什么”。

李曙光老师基本按照教材内容和编排顺序组织教学内容,所选范例注重经典性,以教材中列举的图例为主要学习材料,并以改编《大批判》为作业任务。杨爱霞老师在导入阶段选择教材中的传统年画《门神》和韩尚义的《抗战门神》作为欣赏对象,在展开环节通过《一辈子第一回》和《大批判》的对比欣赏,来加深对社会思潮与美术的互动关系的理解,并将安迪·沃霍尔的《梦露》和波普风格的海报《大宫女》,作为理解20世纪中期和后期美国的社会思潮影响美术创作的典型案例,最后以拉斐尔的《雅典学派》作为拓展延伸的内容,全课内容涵盖了中外古今。陈乐意老师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随机地以“班牌”为导人内容,以传统门神和《抗战门神》的知识理解为突破口,并让学生自主选择教材中的作品进行欣赏,完成对本课核心知识的学习。王菁老师首先利用好莱坞电影及时装这两个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作为导入的内容,既考虑了学生的实际经验,也兼顾了男女生的差异;全课的重点则落在欣赏《雅典学派》上。

2.教学环节设计。教学设计应注意每个环节的关联性、目的性,既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也要符合知识的内在逻辑,同时还要分清主次、突出重点。李曙光老师从传统门神与抗战门神的对比欣赏人手,激发学生兴趣,建立初步感知,结合杨之光的《一辈子第一回》进行分析,帮助学生初步理解美术的变化与社会思潮的关系,然后运用“导读卡”得到信息反馈,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理解西方美术发展,这样的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杨爱霞老师的四个教学环节可谓中规中矩,但步步为营,稳扎稳打,有利于重点、难点的解决和教学目标的达成。陈乐意老师设计的导入部分直观、生动,能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学生的讨论、举例,注重学习的生成性,总结与拓展部分能起到提升作用。王菁老师通过情境创设、引发学生讨论的方式导入新课,既营造了活跃的课堂氛围,也让学生一开始就进入到对课程核心问题的思考之中;“个案详解”环节通过《雅典学派》的重点赏析,以点带面,给学生系统习得和运用欣赏方法的机会;“比较欣赏”则既是对知识点的深化,也是对“个案详解”教学效果的检验;小实验和学习表格的运用既有利于加深学生的理解,也是对课堂气氛的二次激活。

3.教学策略与手段的运用。李曙光老师运用“鉴赏导读卡”使学生所学知识得以及时运用,通过信息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案,播放的西方500年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头像视频资料,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在形式、风格上的演进,学生兴趣浓厚;杨爱霞老师一开始就运用导学案引导学生讨论“门神”的变化及其原因,采取由近及远的教学策略,从学生列举的、具有时代风尚的日常用品人手,引入相关话题;徐少艳老师运用比较鉴赏的方式,以点带面,先解剖麻雀,再列举更多作品寻找共同性,及时加以总结,注重学习过程与方式,培养了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阎建军老师则更注重学生的生活感受,注重经典文化与民族文化的结合,让学生通过动手尝试的方式体验感受时代的脉搏。

由于四位教师在教学内容、范例材料、教学设计、策略与手段等方面进行了不同的选择,加之每位教师的学科基础、教学经验、教学表现不一样,在实际教学中,四堂课呈现了不同的课堂氛围和教学效果,较好地落实了新课程理念。

三、提高效率是“同课异构”的追求

“同课异构”教学研究的目的,就是通过不同的教学策略,研究解决同一教学内容的多种方案,通过研讨交流,进一步挖掘不同教学方案的优势,相互借鉴,不断完善教学,最终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四堂课均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如,李曙光老师的课如果能重点比较分析一组作品,在“点”上做足文章后再引到“面”上,可能高中阶段“下马观花”的学习理念会体现得更充分;杨爱霞老师过分依赖教材,在教学内容的拓展上做得不够,不利于学生视野的拓宽;陈乐意老师的开始部分设计得新颖、活泼,但新授环节则显得较为拘谨,且和杨爱霞老师一样,内容局限于教材,拓展不够,作业设计做到了前后呼应——重画班级展示牌,但感觉有点偏离本课的主题;与前两位老师不同,王菁老师对教学内容做了很大幅度的拓展,但信息量偏大,在一节课之内完成还是有些紧张的。

总之,这四个教学案例特色都很鲜明,能较好地实现课程的教学目标,也均有发展、提升的空间,因而在现实的教学中都具有代表性,它们所展示出的优点和不足,为我们提供了观察、思考的机会,这也正是开展同课异构教研活动的目的和价值所在。以上便是笔者的一些思考结果和不成熟的建议,由于水平有限,不当之处还请执教老师和同行们批评、指正。

《时代的脉搏》教学方案一

执教:陈乐意

岳阳县第一中学

教材分析

本课旨在说明美术作品与社会运动、社会思潮之间的关系。教材着重选择多幅不同时代、不同背景下,有着鲜明特点的美术作品,从美术作品反映出的社会与时代变迁及其对美术作品造成的影响,来呈现这一知识。因为涉及的作品时间和空间跨度相对较大,在处理教材时应紧扣“美术作品与社会”这一大主线,大胆取舍,引领学生在对多样艺术的鉴赏中认识和理解到美术发展的内在规律。

学情分析

由于知识积累等方面的原因,高一学生的鉴赏实践有“单向性”和“单一性”的特点——大多数学生会比较喜欢欣赏某一类或者某一个人的作品;这就造成了学生很难在有限的欣赏时间中构建大跨度的鉴赏视野,也很难从艺术的发展角度来审视美术。《美术鉴赏》教材第一和第二单元的教学为学生提供了一些知识和方法的积累,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和问题互动指引,能够开阔学生欣赏的视野,提升他们的鉴赏深度。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对不同时期美术作品的鉴赏,感受美术作品所反映的时代,理解影响美术形式变化的社会因素,能够从更多的角度鉴赏美术作品。

过程与方法:通过综合运用不同鉴赏方法,进行演绎、归纳,从更高的角度来认识美术作品,构建一种全局的知识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美术作品是时代社会思潮和时代变迁的产物,树立运用美术手段表现社会生活、在鲜活的社会生活中寻找美术创作灵感和题材的意识,形成开放、包容的美术文化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和理解美术作品反映时代及社会发展对美术内容和形式的影响。

难点:对社会发展影响美术内容和形式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随机导入

在实际教学情境中随机选择话题,导人课堂教学内容,会让学生感受到知识来源于生活,也作用于生活,增进他们与知识的亲近感,并且有一定的探究性,也能拉近教师和学生的距离。因此,在本课导入阶段,教师随机选择话题,如某班教室门上挂的班级主体绘画(学生绘画组合的班牌):“同学们,你们班新做的班级展示牌真不错,赞—个哦!这门上有点装饰真的不一般啊,既美观又能彰显个性。这个点子真不错。其实在我们国家,一直以来人们也都会在门上贴一些什么的,你们能想到些什么呢?”

学生回答。(答案很丰富,如门神、挂饰、单人宿舍会有些个性海报,等等)

教师:真是内容丰富哦,而且不同时期都特点鲜明。但是大家认真关注过这些变化吗?不同时期的美术作品都在发生着变化,它们都发生了哪些变化?是什么原因影响了它们呢?我们一起来了解吧!(出示课题:时代的脉搏)

(二)新授

1.感受新知

教师导语:刚才有同学说到了门神,你们见过门神吗?我们来看看。(课件展示门神图片)

单幅欣赏并讨论表达。

(1)传统门神

(2)抗战门神

将两幅图片并列欣赏,并讨论表达。

提问:我们看到的门神年画都表达了什么?哪些方面发生了变化?你能想到改变的原因是什么吗?

尽管素材不是特别新颖,但是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学生比较容易获得信息,运用比较式的呈现和欣赏也能突出“变化”这样一个重点。

学生讨论后回答。(神仙形象和新四军的形象,都有祈求平安的意思,主要变化是不同的人物内容,抗战时期人们将平安的愿望寄托在新四军身上,所以选取了新四军的形象)

教师小结:不同时代的门神有着同样的意义表达,但是表现的内容和语言却随时生了变化,《抗战门神》中的新四军形象就是现实生活里的元素。所以,我们可以感受到美术作品是在反映某一时代的东西,而这样的变化也正是当时社会思潮的体现。

2.发现新知

教师提问:美术作品是十分丰富的,那么我们刚才欣赏年画时所总结出来的规律是不是普遍存在的呢?

活动一:为了让学生主动去探究,调动他们主动参与教学的热情,教师让大家自由地在教材中选择一幅自己喜欢的作品进行自主欣赏,再向大家说一说该作品所反映的“社会”是什么样的。(建议选择以前欣赏过的作品)

学生讨论,自由发言。

教师总结:刚才发言的同学欣赏得相当不错。每幅作品都有自己的内容,也都会有自己的形式,当然要深入全面地梳理,需要大家综合运用不同的欣赏方法,多选择一些不同时期的作品进行欣赏。

3.归纳新知

活动二:为了梳理和总结所学知识,活跃课堂气氛,教师课件展示教材第78页“思考与交流”中图片,让学生走到讲台前说出自己的理解,进行资料的拓展。

4.拓展新知

教师导语:在大家印象中,西方美术作品的形式似乎更加丰富多彩。其实多样的形式背后涌动着的是对社会的思考。

幻灯片展示西方的代表性作品,稍加讲解,以增进学生对西方美术思潮的了解,并激发学生的联想,为接下来学生自己的作业表现奠定基础。

教师小结:美术作品总是在反映社会生活的变化,它也与各种社会思潮密不可分。了解社会也会更理解同时期的作品,而美术作品也增进了我们对社会风貌的认识与体会。

(三)总结与作业

教师总结并布置作业:从社会、时代的角度感受了美术作品的形式和内容变化,是不是让我们有了更多感想呢?再回到我们的班级展示牌,你觉得你还能怎么去画呢?大家就尽情地展示自我、开心地表达吧!

《时代的脉搏》教学方案二

执教:王菁

长沙市雅礼中学

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同前)

学情分析

我校是一所省级示范性高中,学生大部分来自城市,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同样有着较高的情商、独到的创新能力和敢于突破的思维特质,学习成绩优异,90%以上可升入国内本科第一批次高校,高考科目的学习成为学生的第一要务。学校的美术教学活动除了常规课,还根据学生的需求开设了选修课、校本课程,为学生提供更多尝试、探讨、思考和交流的机会。尹少淳教授认为,高中美术应着力培养学生的“思维感性、不僵化、有个性、有创造意识”,而《时代的脉搏》这一课就很能培养学生的这些能力,能引导学生关注美术发展过程中新的变化,并引发他们的探究兴趣,主动去寻找这种变化的根源。

教学重难点

重点:把握美术作品与社会背景间的关系,领会美术作品反映、表现社会思潮和运动的不同方式和特点。

难点:美术作品的变化表现在形式或内容上,具体寻找、分析产生变化的原因。

教学准备

教师制作PPT课件及其他教学相关素材;课堂训练纸质材料;班级分组,前后两排每组四人随堂组合;选拔一名书记员。(负责学生课堂问答的文字记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新课导入

“迎合”学生不失为吸引学生的一种策略,用他们感兴趣的事例作为课堂导入素材,快捷、有效、直接地切人问题,选择触手可及的衣食住行、视觉传媒等内容,能够马上激发学生兴趣进行探索。

本课导人环节选取两个话题。其一是战争。战争始终贯穿着人类历史,“9·11事件”的发生把抵制战争和反恐问题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怒海争雄》《海豹突击队》《阿凡达》这些影片是否与美国好莱坞大片的暴力美学有关?其二是时尚。作为对时尚圈呼风唤雨的重量级设计师伊夫·圣洛朗,1971年推出的战争时装造型,缩小了男女服装上的差异。设计者认为,时装并不仅仅是让女性更美,而是要在精神上支持她们,让她们变得更自信。那么,这些设计是否表达了战争结束后,女性社会地位变化的审美倾向?让学生以组为单位讨论,给出小组的观点并陈述。(书记员做好记录)

教师导语:在人类社会中,经常会出现某种思想流行的现象,这就是社会思潮。社会思潮是艺术创作的重要主题之一,艺术家有时候会在自己的作品中直接或者间接地呈现某种社会思潮的影响。

二、个案详解分析讨论

为了使学生加深对原有知识的记忆,并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教师回顾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特点,并提醒学生:这个时期产生了大量的宗教绘画,但其宗教艺术是人的宗教艺术,表现技法上注重写实传真,开创了基于科学理论(如人体解剖和透视法则等)和实际考察的写实主义画风。继而,引出对拉斐尔绘画作品《雅典学派》的深度欣赏。

引导学生从构图、色彩、人物比例等方面初步鉴赏。可通过达·芬奇在《最后的晚餐》中对人物心理的刻画,通过放大画面细节观察《雅典学派》,介绍画面的内容:(1)根据史料记载,画中出现了希腊神话中的人物雅典娜、阿波罗,古希腊学者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苏格拉底、毕达哥拉斯、阿基米德等,还包括画家本人在内的当时的画家和贵族;(2)柏拉图、毕达哥拉斯人物造型以达·芬奇为蓝本,而亚里士多德、赫拉克利特又是以米开朗基罗为原型塑造的,画家还把自己放在一大堆学者之中。

此时设问:画家在整幅画的构思中,以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为中心,画了50多个大学者,发挥了他所擅长的空间构成的技巧,显示了其出色的肖像画创作才能,其创作背后是否有更深层次的社会思潮的体现?学生展开讨论,各抒己见。(书记员作好记录)

教师小结:艺术家以回忆历史上的黄金时代的形式,寄托他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作品的主题思想就是崇拜希腊精神,追求最高的生活理想,这正是人文主义艺术家的夙愿。这幅作品既暗示出人文主义思想在文艺复兴时期美术中的最终胜利,也暗示了人文主义思想与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密切联系;画家让艺术家以学者的形象出现在艺术作品中,反映出艺术家对美术的认同感与自信心的提高。

三、比较欣赏感受体验

比较式鉴赏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把握每件作品的特色。、美术作品在很多情况下并不存在谁好谁坏的问题,仅仅是表现方式和风格上的不同而已。我们可根据这些形式方面的差异引导学生去寻找原因,这就涉及到一些社会因素和历史原因: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受到当时的社会思潮影响呈现出不同的表达形式,那么,在新的时期,画家是否也通过某种独特的艺术形象来理解当时的社会思潮对它产生的影响呢?

展示传世名作《蒙娜丽莎》和杜尚的“蒙娜丽莎三部曲”作品,让学生畅所欲言,分析它们的区别以及作品发生变化的社会历史根源。(书记员做好记录)

学生的回答五花八门,其中不乏标新立异的想法,充分显示出当代学生宽广的知识面和活跃的思维。教师对他们的说法给予肯定和评价,并做简洁的小结。然后,介绍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艺术言论的自由度和多样性,艺术家们的思想、观点、风格“‘流派’纷呈,‘主义’迭出”,他们相互之间的启发与创作似乎不受任何限制和影响。着重围绕杜尚所代表的达达主义这一具有开创性意义的美术流派进行说明;继续呈现杜尚的另一张作品《泉》,说明达达主义艺术运动的矛盾、混乱、没有目标、毫无逻辑等特点。

教师小结:杜尚的作品,打破了人们根深蒂固的“艺术品必须是美的”传统观念和欣赏过程中对于“绘画美感”的期待。根据杜尚自己的解释,他只想提供一种新的思考方式,即“生活中的—件普通物品被放置在—个新的地方,被赋予一个新的名字和一种新的观看角度之后,原来的作用就消失了,意义也改变了”。这体现了20世纪初的艺术思潮:艺术可以随便是什么东西,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件现成物品,我们的语言、行动、观念,都可以是艺术,艺术实际上离我们并不遥远。通过看似极不严肃的现成品,杜尚颠覆了传统艺术观念对于美丑的判断,对于欣赏趣味的限制。

小实验:放许多单张图片与重复放一张图片、或者—个画面在一张纸上重复出现,学生谈感受,(书记员做好记录)继而呈现安迪·沃霍尔的作品《梦露》等。

教师小结:“打破”是20世纪初的一种创作时尚,传统的古典艺术被颠覆。20世纪60年代,西方国家相继进入了—个高消费的时期,物质财富以惊人的速度和规模被创造出来,大众传媒空前发展,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商品成为艺术的首要题材,直接吸收了商业文化和大众传媒的手段而采用大批量生产的现代复制技术,重复成为一种策略。

四、能力训练课程延伸

让学生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掌握某一事物的知识和规律并能“引而伸之”是教学的最主要目的。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不仅对美术学科重要,对其他学科也同样重要。在学生了解了西方社会思潮与美术创作的相互关系后,为了巩固和检验他们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及应用能力,教师又设置了—个小活动。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教材、图书、媒体等途径来查阅相关美术作品,从表现形式、风格特点、体现的社会思潮等方面分析、归纳作品背后反映的画者的情感、文化思潮等,通过书面记载的形式完成表格(表1),列出三个“社会思潮嬗变中的中国美术”的例子。

对于完成练习速度快的小组,教师联系本课教学目标给予及时评价,其他小组借鉴师生的交流完善表格,课堂结束后各小组上交表格,教师做好学生课堂训练的分析,作为下一堂课承前启后的课堂导入。

《时代的脉搏》教学方案三

执教:杨爱霞

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教学目标(同前)

学情分析

我校是省重点高中,学生大多来自都市或城郊,同时也有着良好的教育背景。他们思维活跃、视野开阔、知识面广,乐于接触新鲜事物,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较好。虽然在美术技能方面参差不齐,但求知欲强、学习热情高,课堂表现比较活跃。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美术作品与社会思潮之间的联系,从社会因素的角度理解和鉴赏美术作品。

难点:理解社会变迁对于美术风格、形式的影响。

教学准备

教学用PPT,提炼反映社会思潮的代表性美术作品,布置小课题组成员自主合作学习并检查落实情况。

教学过程

一、直入作品激发兴趣导入主题

大部分学生对门神这种民间美术形式都比较陌生,因此,让学生对门神的基本常识有所了解,才能进一步鉴赏抗战版画《抗战门神》。通过传统年画中的“门神”与《抗战门神》的欣赏比较,能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本课的主题思想,即从美术作品中可以看到社会风俗的变迁和社会思潮的发展与变化。

教师引导学生欣赏传统年画中的门神和《抗战门神》,思考并分析如下问题:(1)门神是用来干什么的?(2)《抗战门神》与传统门神在形式和内容上有什么不同?(3)作者借用门神表现抗战主题,其意图是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并板书课题“美术与社会思潮”。,

二、作品鉴赏深度剖析加深理解

对美术作品的欣赏,除内容形式的感受把握外,探讨和理解作品产生的社会人文背景,对于美术作品的欣赏认识才能更全面、更深刻。本课教学内容涉及到许多作品形式之外的知识,需要学生更多地借助其他知识和经验来逐步了解并进一步理解美术作品,寻找美术作品与社会背景之间的关系。本环节教学围绕有代表性的作品,进行重点鉴赏,突破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养成从形式到内容、从作品本身到社会背景的欣赏眼光和思考方法,理解社会思潮与美术的互动关系。

教师主要引导学生欣赏代表作品《一辈子第一回》和《大批判》,并结合教材“思考与交流”板块,进行进一步探讨和交流。 (一)《一辈子第一回》和《大批判》欣赏、比较与分析

1.它们分别表现了怎样的主题内容?

2.两幅作品分别跟什么样的社会思潮相联系?

杨之光的中国画作品《一辈子第一回》与王广义的版画作品《大批判》,深刻反映了20世纪50年代和20世纪90年代中国文化形态的巨大转变,以及两位作者对艺术表现形式和手法的不同追求。前者力图将西方素描造型因素引入传统水墨人物画,而后者则借鉴了西方波普艺术的表现手法。

(二)“思考与交流”

比较式美术鉴赏方法能使学生获得更直观的视觉感受,不仅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同时也能加深视觉印象,提高教学质量。在该教学环节,教师引导学生以比较的方法欣赏三幅分别表现东晋、唐代与宋代女性形象且风格各异的作品,进一步探讨相关社会思潮对作品风格形式的影响,深化对本课主题的理解。

三、课题引入 丰富主题 巩固认识

西方美术同样也与社会运动及思潮密不可分。为了更全面地把握美术思潮对美术作品的影响这一主题内涵,教师通过《梦露》和《大宫女》两幅作品的图片,进行重点赏析。

为了落实新课程理念,改善学生学习方式。在本课教学中,教师已在课前将该部分内容分配给各个学生小课题组,要求他们进行研究探讨,并将成果制作成课件,在课堂上展示,与其他同学分享、交流。这样既能丰富主题内容,拓宽学生视野,也有利于学生加深对本课主题的理解。

学生由于课前做了充分的探讨,因此能较好地理解《梦露》和《大宫女》。这两幅作品的作者都是美国的,且都是挪用现成的图像资料,再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了视觉形象的加工。—个采用了大量复制的手法,一个则改变了原来图像的一部分内容。《梦露》的作者安迪-沃霍尔以表现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流行文化元素为主,作品题材主要包括超市里的名牌产品和大众喜爱的明星,创作手法多是图像的重复排列。《大宫女》的作者游击队女孩是一个匿名的艺术家团体,她们的作品呈现出强烈的女权主义思想,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社会思潮的反映。

四、小结教学自由探讨拓展延伸

美术作品与社会环境紧密相连,有着强烈的时代烙印。在某些时候,社会思潮对美术有着非常直接的影响,而通过美术的视角,我们也可以打开另一扇视窗,探讨和了解那一时代的社会思潮和风貌。为进一步丰富和拓展教学内容,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安排,自由探讨在美术史上还有哪些反映时代面貌的典型作品。

重点案例探讨: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大师拉斐尔的绘画作品《雅典学派》体现了怎样的社会思潮?作者是如何展现这一宏伟而神圣的画面的?

《时代的脉搏》教学方案四

执教:李曙光

长沙市麓山国际实验学校

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同前)

学情分析

我校是长沙市一所直属的寄宿制重点高中,有着较为深厚的校园文化传统,学生的整体美术素养较好,对美术活动的参与意识较强。通过高一上学期的《美术鉴赏》学习,学生掌握了一定的鉴赏方法,了解了美术发展的基本脉络,对本课教材中的部分美术作品有所了解。近年来,我校深入开展“教学一体化、学科特色化”课堂教学改革,运用EEPO有效教学理念,注重“教学策略”与“学习方法”研究,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参与和合作探究意识较强,在教师的引导之下应该能顺利突破本课中的重点和难点。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美术作品与社会思潮之间的互动关系。

难点:理解美术作品的特点及其所体现的时代特征。

课前准备

教师:PPT课件、学生导读卡、多媒体播放设备、图片资料。

学生:团队合作展示卡、彩笔、画纸。

教学过程

一、故事激趣 导入新课

在本课的导入环节,教师运用故事导入加对比鉴赏的方法,以激发学生兴趣。首先展示传统门神的图片,让学生猜图片中的人物是谁,然后引出门神的故事。在学生了解这个传统民间美术形式之后,再展示抗日战争时期在我国部分地区广泛流行的抗战门神,让学生根据门神人物的变化谈谈产生变化的原因。通过对比,学生很直观地感受到美术作品体现着时代的需求,为后面的深入分析做好铺垫。

二、小组合作 初步感知

美术作品受时代的影响体现在内容变化和形式变化两个方面。相对于内容,学生对作品形式变化的理解较为困难。为了让学生全面认识这两种变化,教师在对门神变化分析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分析著名画家杨之光的国画作品《一辈子第一回》,并提出如下问题:(1)作品在内容上体现了怎样的社会新思潮?(2)作品在形式上有哪些创新的地方?通过仔细观察和讨论合作,学生应该能较容易地得出结论:美术作品在内容上表现社会新风尚,在形式上运用新的语汇。

三、学教结合 突破重点

本课鉴赏的内容容量大,时间跨度长,作品涵盖了古今中外。为了让学生充分理解作品内涵,教师采取“学教结合、以学导教”的方式,安排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以达到强化重点、突破难点的目的。

首先,精心设计了欣赏导读卡,强化知识点。导读内容分为中国古代人物画鉴赏和中西方美术鉴赏两方面。在中国古代人物鉴赏中,教师采取表格形式,让学生填写不同历史时期人物画的特点与当时社会思潮之间的对应关系。中西方美术鉴赏中,选择了《雅典学派》《梦露》《大宫女》这三幅作品作为欣赏重点,每幅作品提供了两至三个问题让学生思考和讨论。

其次,采用灵活多变的学法指导,激活学生思维。在中国古代人物画鉴赏时,采取自读教材填表格、小组交互检查、大组派代表展示的方式,迅速达成教学目标;在美术作品鉴赏时,利用视频展示、小组合作、团队讨论等形式,使学生对艺术作品有较充分的了解。

最后,以点带面,深入挖掘。艺术作品所体现的时代特征是本课的难点,为了使学生理解各种艺术现象产生的原因,在学生讨论之后利用互联网资料进行拓展,使学生横向比较,提高认识。如在鉴赏《大宫女》这幅作品时,学生很难理解作品的内涵,教师通过在线搜索引擎,找出作者“游击队女孩”的系列资料,以及同一时期的另一些作品,包括当时人们对他们的评价,使学生逐步理解作品产生的社会意义。

四、课堂检测举一反三

美术鉴赏容易流于形式,学生了解几幅美术作品和几位画家并不是目的,要想使学生真正提升美术素养,还在于对所学知识的灵活运用。通过上—个环节的学生自由探讨之后,学生对美术作品体现时代思潮有了较深的了解。在此基础之上,教师展示了王广义的《大批判》,随机抽查几个小组的学生,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评述:1.作品体现了什么社会思潮?2.作者想批判什么?3.作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4.你对作品的看法?以此来检测学生综合运用所学鉴赏方法及评述的能力。

五、创作体验拓展提高

实践出真知。为了更好地使学生理解当代艺术,教师设计了改编原作的环节,以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在学生对《大批判》进行评述后,教师因势利导地对学生说:既然当代美术作品以批判现实为主,你觉得生活中有哪些现象需要批判?请同学们小组合作,将王广义的《大批判》进行改编,改为你们对社会的批判。一石激起千层浪,听到创作任务后,学生们异常兴奋,有的批判乱扔垃圾,有的批判环境污染,有的批判应试教育,有的批判贪官污吏……创作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也培养了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学生们在尽情地批判中享受了美术创作的快乐。

六、课堂小结展示升华

观潮课文教案篇5

关键词:小学语文;组合学习;应用

小组组合学习,即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的合作性学习,是指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在自主思考的基础上,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和结果并进行互相交流,使小组内的每个成员都能参与进来,将大家的思路进行整理总结的一种互学习方式。但同时为了避免小组组合学习的无效性、拖延性,教师应结合具体教学内容,仅对具有合作需要的问题开展小组组合学习,使小组组合学习可以达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合理应用。

一、把握需要合作的学习时机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并不是所有的学习内容都需要采取小组组合的学习方式。实际教学中,在保持高效率学习时,应该注意培养小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对能通过个人努力得到解决的问题请小学生独立完成。只有当他们经过独立思考还无法彻底解决问题时,再予以小组讨论,避免做无用功。由于每个人拥有的知识和其他信息是不同的,当学生需要聚集他们的个人小知识组合成更多信息量时,小组组合学习才能发挥更大功效。比如,教师举办成语接龙比赛,由教师提出首个成语“一鸣惊人”。由于小学生知识储备不足,往往一个人只能接两三个成语,这时候可以以小组组内形式完成成语接龙并记录,再进行组间的比拼,比较哪个小组的接龙接得最多。在成语接龙的游戏比赛中,把握了小组组合的学习时机,大家在相互交流中学到了更多成语,弥补了个人成语储备量的不足,点燃了课堂气氛,做到了小组组合学习的合理应用。

二、科学组建学习小组,合理选择合作形式

考虑到教学内容和学习任务难易度的不同,有些小问题同桌之间就能讨论;难度较大的问题就需要组建更加科学合理的小组来解决。从便利性出发,很多课堂实行了自由组合或者前后排同学四人组合小组的分组方式,没有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造成了课堂学生资源和时间资源的浪费,没有做到对小组组合学习方式的合理应用。分组时我们应从小组组合的有效性考虑,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思考能力、表达能力、性格差异和见识的宽广度等因素,使组合的小组内部可以优势互补,用不同的思维方式和看法促进小组内信息量的扩大,保障讨论的有效性。比如,在四年级上册课文《鸟的天堂》一课中,文章中五次提到了鸟的天堂,那为什么有的加了引号,有的没有加呢?同桌讨论的方式不一定能适用这样的问题。在组建讨论小组时,应保证每个小组都有人有能力经过思考讨论理解这个问题,有组员可以用清晰的语句把他们的思考表达出来,帮助组中的学困生彻底理解加引号和不加引号的区别。在大家的交流中,学生在表达自己思考结果的同时训练了表达能力,小组内的优差结合又能保证学困生不被忽视和边缘化,达到整个小组的互利共赢,使小组组合获取成效。

三、把控课堂进程

教师应按照教学内容和学习任务的难易程度,结合学生的认知能力,在课前想好不同问题的讨论时长以及如何组建小组,节省课堂上的安排时间,做到对本堂课进程的整体把握。如果对合作学习时间估计不足,会导致学生小组讨论的无效性,学生在紧张的时间内得不出问题的思考答案,在讨论结束时还处于一种半迷惑状态;时间估计过长,又会造成学生交头接耳、畅聊八卦等与课堂无关的东西,久而久之,学生会对小组组合学习的形式抱有不满或不严肃态度,达不到预设的教学期望。因此,教师把控课堂进程,安排好学生小组学习的时间,给出时间限制。在培养学生时间观念的同时,实现小组组合学习的有效应用。

以《观潮》的课堂教学为例,课前老师应该规划好哪些问题需要小组组合讨论以及讨论的形式和时长:

1.课文预习,阅读文章,标注段落,勾画出生字词。时长1分半,个人阅读;

2.找出描写潮来前、潮来时、潮来后的对应段落,分别用一个词语概括人们的心情。时长2分钟。因为任务简单,同桌两人讨论即可。

3.选择学生呈现讨论结果,老师点评之后,引导学生发现这几段的写作顺序:潮来前―潮来时―潮来后。时长3分钟。

4.请有观潮经历的学生举手,选择两名同学,请他们以这种顺序,讲述他们的观潮经历。时长共3分钟。如果学生没有这种经历,则换成老师讲述观潮见闻。

5.速读“潮来时”,找出你最喜欢的描写潮水的句子,并说明理由。时长8分钟,小组组合学习。对这个任务可以进行差优结合,大家都具有选择爱好句子的能力,但学困生不一定能清楚地说出喜欢的理由,所以小组内明确分工,一部分学生找出句子,语言表达能力和分析力好的学生来描述喜欢的理由。

6.请小组代表回答问题。老师在PPT上呈现这些句子,引导学生观察潮来时作者描写的视角是由远及近的。时长8分钟。

7.画出文中描写潮水样子和声音的词语,先由学生个人默读勾画半分钟,再由小组内组合整理。老师根据学生回答,做好板书,鼓励学生借鉴,从视觉听觉观察描写生活现象。共用时长3分钟。

8.课堂情况不一定能按照安排一分不差地进行,因此,为上述流程保留2到5分钟的可调控时间。

观潮课文教案篇6

那么如何才能正确引导学生提问呢?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探究的问题。

一、营造氛围使之敢问

“创造力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陶行知先生所说的这一条件,无疑是让教师去创造一种师生间民主、平等、自由、和谐的学习氛围,使学生敢于提问,善于提问。上学伊始,有许多学生往往怕被老师、同学耻笑,不敢提出问题。为了打消学生的顾虑,教师就得主动、热情地接触学生,与学生交朋友,并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对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学生封以美名,对每一个有价值的疑问给予奖励,使班级洋溢着浓烈的求知气氛。例如我在教《狼牙山五壮士》时,有位差生问:狼牙山路有什么特点?我就让全班同学为他的敢于提问进行热烈的鼓掌,并请其他同学帮其解决问题。这位学生见自己一炮打红,自然洋洋得意,其学习的自信翅膀也就硬了许多。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中,学生的问题意识才会养成,创造性思维火花才会迸发。

二、教师示范使之善问

培养学生多思的品质,善问的能力,教师要多示范,让学生发现规律。如在《两只鸟蛋》一文教学中,我向学生示范提问:“鸟妈妈这会儿一定焦急不安”一句中,为什么用“焦急”而不用“着急”?引导对词语的运用和选择提出疑问。强调阅读时要留意文章字、词的运用,养成咬文嚼字、认真推敲词句的好习惯。经老师示范和小结后,学生再读此文,发现新的问题:“我仿佛听见了鸟儿的欢唱。”一句中,为什么不用“好像”而用“仿佛”。立竿见影,学生从我的提问中明白了发现问题的方法,受到了启迪并学会提问。

三、提供途径,引发疑问

1、从课题提出疑问

不难发现,有些课文能从课题中引发许多疑问,能激起学生极大的学习兴趣。。如学习《花潮》,学生提出:课文写海棠花的海洋,为什么不以《花海》为题?通过讨论,学生明白了本文是以“潮”为主线安排文章结构的,先写花多如潮,再写看花的人如潮,最后写看花的人心如潮。课文重点写花多如潮,这部分内容也是以“潮”为主线的,先写花多如潮,再写花动如潮,最后写花声如潮,一个“潮”字,把花说活了,写绝了。

2、通过品词析句发现问题

阅读教学中的语言文字训练,不只是为了学生怎么用好语言,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从语言入手发现内隐的话题,教师要引导学生去体会、去发现问题,然后再讨论,使认识升华。如教《小珊迪》,我强调学生课文最后一句话“谁读了这个故事也不能不被小珊迪那美好的品质所感动。”一个学生读完之后便问:“小珊迪是个什么样的人?他什么美好的品质让人家不能不被感动?”这个问题贯穿了文章的线索,起到了“画龙点晴”之作用,为学习课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通过对文章内容来提出问题

这是较高层次的问题,往往触及课本的重点,难点,文章中心。从内容中发现问题有助于教师围绕这一线索展开教学。如:教学《一次比一次有进步》一课,学生通读了课文之后,提出:燕子妈妈为什么三次叫小燕子到菜园去?这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能提出这样的问题是很了不起的,恰恰是这个问题贯穿了全文内容。于是我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再读课文,让他们体会到:小燕子一次比一次观察得仔细,一次比一次有进步。同时也理解:燕子妈妈这样做是为了让小燕子对冬瓜和茄子有个全面的了解,从而培养孩子善于观察、善于发现的能力。

4、从矛盾处提出问题

引导学生抓住有“矛盾”的地方提问,学生能够发现矛盾,就能发现问题,就能够激起学生探索求知的欲望。如在教学《我的战友》一课中,学生提出问题:“我担心这个年轻的战士会突然跳起来,或者突然叫起来。”这个“担心”是不放心的意思,作者真的是对不放心吗?我启发学生很好地动一番脑筋来解决这个矛盾。学生的思考从谬误一步步走向正确,从浅薄一步步走向深刻。可见对矛盾处进行质疑是解决问题的不谒动力。

5、把问题引向更广阔的生活空间

苏霍姆林斯基主张课内外学习相互促进,互为补充。课堂上引导学生质疑问难,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把学生的“要我学习”转变为“我要学习”,如果学生的学习只是到此为止,教师的教育还是失败的。教师应该把学生这种积极性引向课外,引导学生对于课内遇到的问题,在课后自己去查阅有关的工具书,或进行更大范围的研讨,引向课外。如教学《司马光》一文,学生并不满足于课文中司马光用石头砸缸救人的一种方法,他们还会问:“在当时还有什么办法可救出缸里的小朋友?”“如果在现在又有多少种办法?”教师鼓励他们利用自己对生活的观察、鉴别能力、不断探索、思考问题、提出问题,寻找到尽量多的正确答案。组织学生利用课外的时间展开讨论,各抒己见,形成共识;利用网络、图书、实验等途径,思辨验证学生自己有满意度的“答案”。这种对课文内容进行的延续,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思维,这样反复的发现――解答――再发现,把学习引向深入,使学生把知识学活学透。

观潮课文教案篇7

关键词:海洋灾害;遥感课程;改革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6-0067-02

遥感是现代空间信息学的核心技术之一,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各高等院校都相继开设了“遥感”方面的课程[1-2]。但现有的遥感教学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如:(1)遥感技术的快速发展与教材更新缓慢的矛盾;(2)内容过深,与实际的生活接触有所差异;(3)遥感基本技能的培养与实践时间过少的矛盾;(4)专业素质的培养与传统的授课方式和考核方式的矛盾[3-5]。《遥感应用技术》是上海海洋大学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专业的专业必修课,其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且技术性很强的课程。本文结合上海海洋大学培养海洋类人才的目的,对遥感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了探讨。

一、“海洋灾害”案例驱动下的遥感课程教学改革的简介

现代海洋产业的发展离不开良好的海洋环境,良好海洋环境的维护离不开迅捷、快速准确的监测,遥感作为新兴的监测技术在海洋中将发挥重要作用[6]。而我国政府十分重视海洋观测技术的发展。在2010年两院院士大会上再次提出:“要大力发展空间和海洋科学技术,提高海洋探测及应用研究能力和海洋资源开发能力,使我国海洋技术水平进入世界前列。”

上海海洋大学的办学宗旨即与国家海洋发展的主战略衔接,为国家和区域海洋经济发展及产业需求提供技术支撑、人才服务等智力支持。设计“海洋灾害”案例驱动下的遥感课程教学改革,在学生掌握遥感技术的同时,提高学生海洋环境保护意识,增强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锤炼学生解决实际海洋问题的能力。

二、“海洋灾害”案例驱动下的遥感课程教学改革的内容

“海洋灾害”案例驱动下的遥感课程教学改革主要是通过设计不同的海洋灾害案例(如风暴潮、海浪、海冰、赤潮、海啸以及溢油),将系统性和理论性较强的遥感基础理论融入到每个案例中,让学生在实际的海洋灾害案例中掌握系统的遥感基础理论知识。

1.“海洋灾害”遥感数据的收集。通过播放新闻报道或模拟的方式,让学生接触一场海洋灾害,以风暴潮为例,并告诉学生他们的任务是:对海洋灾害进行预测预报,做到防灾减灾的目的。在第一阶段,引导学生分析预测预报“海洋灾害”所需的数据。故此,引出遥感的基本概念、遥感系统的组成、遥感的主要类型以及遥感的主要特点等基础知识。

2.“海洋灾害”遥感数据的处理。面临收集到的海洋遥感数据,大多数初学者无从下手,也看不懂,其原因是不懂遥感数据的原理。在此,引入遥感的成像原理、电磁辐射与地物光谱特征,以及遥感图形的特征等概念。

学生们了解了遥感像素的实际意义的同时,主要培养学生的空间意识。因此加入数字图像的校正等实际操作内容,理论与实际操作相结合,边操作边讲解何为辐射校正、几何校正、图像增强以及多源信息复合等知识。

3.“海洋灾害”遥感数据的判读。以风暴潮为例,风暴潮是指由强风或气压骤变等强烈的天气系统影响而引起的海面异常升降现象。通过两景不同时段的遥感影像的判读,提取海面的异常变化,是通过遥感方式监测风暴潮的主要手段,而此时就要熟悉遥感影像的判读。为了很好地判读影像,需要对影像做一系列的处理,包括对比度变换、空间滤波、彩色变换、图像运算、多光谱变换等,同时对遥感图像的解译方法和过程也要熟悉掌握。

4.“海洋灾害”遥感数据的可视化。通过三维绘制引擎、地形的识别技术、场景的显示等技术,实现海洋灾害的再现。在此作为知识的扩充,讲解遥感在与其他数据(如DEM数据)融合,以及后期制图和可视化显示等知识。

三、“海冰”灾害监测案例驱动下的遥感教学示例

以“海冰”灾害监测为例,在结束的遥感教学中,对案例驱动的教学方式进行了实验。

海冰灾害主要发生在渤海和黄海北部和辽东半岛沿岸海域。海冰的主要危害上威胁船舶和海上构筑物的安全,影响渔业和航运等。2001年2月,渤海出现近20年来最严重的海冰,辽东湾最大冰厚60m,辽东湾北部港口基本处于封港状态,秦皇岛海域航标受损,40多艘船舶被困,航运中断,天津港船舶进出困难,渤海海上石油平台受到流冰严重威胁。现以渤海湾海冰预警预报为例,实现遥感的知识讲授,整体流程如图1所示。

在“海冰”监测数据需求分析阶段,通过分析渤海湾的“海冰监测”要求,分析所需数据,主要包括MODIS数据、Landsat数据、SAR数据、微波散射数据等。故此,为学生解惑,不同遥感平台、不同的探测手段等,同时,掌握遥感的基本概念、遥感系统的组成、遥感的主要类型以及遥感的主要特点等基础知识。为了实施后期操作,主要提供了同一地区三个不同时间段的数据(免费数据),如图2所示,由此可以清晰地看出该地区的海冰覆盖。

在数据的预处理阶段,主要是上面三景数据进行预处理。此时结合操作软件ENVI,讲解坐标系的定义、图像的几何纠正、图像的剪裁等。但是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些操作的目的及原理,需要学生掌握遥感的成像原理、地物光谱特征和大气对辐射的影响等。

在数据的特征提取阶段,为了更好地监测海冰的边界等信息,需要对比度变换、空间滤波、彩色变换、图像运算、多光谱变换等。同样结合ENVI操作,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熟练其操作工程。最后根据不同的要求,对监测结果以出图或报表的形式数据。

四、结语

“海洋灾害”案例驱动下的遥感课程教学改革,使得遥感教学从以理论教学为主的传统遥感教学模式中摆脱出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激发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实际海洋灾害案例的设计,培养学生海洋意识,从根本上提高教学质量,全面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解决海洋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白淑英,沈润平,王莉,等.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综合实习教学环节改革[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26):174.

[2]陈述彭,赵英时.遥感地学分析[M].北京:测绘科学出版社,1989.

[3]张飞,买买提・沙吾提,丁建丽.《遥感概论》精品课程的“教学与科研互动模式”探索[J].科技创新导报,2011,(3):174-174.

[4]熊勤学,朱建强,尚正春.遥感与信息技术探究型自主学习网站设计与开发[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2):12255-12256.

[5]潘竟虎,赵军.高师遥感课程实践教学的改革[J].理工高教研究,2008,2(27):118-120.

观潮课文教案篇8

关键词:语文教学;高潮;体会

中图分类号:G62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3-0130-01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掀起课堂小高潮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活跃课堂气氛,有助于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最终优化语文教学过程,提高语文教学效率。那么如何掀起课堂教学高潮,笔者谈几点体会。

一、 以情感情,掀起情感高潮

常言说,情感、情感,以情感情。这是人际关系中常用的方法,也是教师创设教学情境常用方法。在课堂教学中,对于包含着真挚情感的教材,教师应“披文入情”,以情真意切的语言激发学生的情感,以达到以情动人的艺术效果,从而形成教学的高潮。

例如,我在讲《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时,想了很多,想到了的伟大人格、非凡才能;想到了总理的临终嘱咐,真是悲痛不已。当我与学生一同观看“十里长街送总理” 那“揪心撕肺画面时”,不禁潸然泪下。学生被我的情绪深深地感染了,顿时课堂上也响起了一片悲痛的哭泣声,学生的情绪由此进入高潮。

二、 以动助读,边读边舞,掀起朗读高潮

以动助读,边读边舞是在学生理解教材之后,为了复习巩固新知,深化理解内容,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积极性而采取的一种方法。它是指在绘声绘色朗读过程中,配上形体动作,将头、脸、眉、眼、手、臂身、腿等多种器官协调参与,它会使学生对朗读产生极大的兴趣,提高朗读效果。尤其是低年级学生形象思维占主体,他们的思想感情表达也是比较明显的,他们想到哪里,他们的心理变化,高兴、难过都会体现在脸上。根据这些心理特征,教师指导学生以动助读,边读边舞,会使学生兴趣盎然,消除学习疲劳,会将教学推向高潮。

如在教学《鹅》这首诗时,当学生看完白鹅浮绿水的投影后,我就让学生一边读一边加上动作,并想像白鹅浮在绿水上愉快地戏耍的情景。这时,同学们的情绪马上高涨起来,个个跃跃欲试。教师先放起了轻音乐,随着乐曲声师生一起做出鹅朝天点头示意高歌的动作,并读出“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的诗句;接着再做“浮”“拨”的动作,并读出相应的诗句。此时同学们的情绪高涨,一边表演一边读一边想像,好像看到一只只活生生的鹅在水面上嬉戏玩耍的情景。教学也在同学们的手舞足蹈中掀起高潮。

三、开展辩论,掀起辩论高潮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围绕学习中的某个重点、难点或似是而非、含糊不清的问题,各抒己见,展开讨论,从而使学生明辨是非,得出正确结论,形成教学小高潮。

在《两小儿辩日》教学中,我先让学生充分细读,深思 ,明确了两小儿的观点,再引导学生分组展开辩论。由于老师精心营造了辩论情境,学生能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在激烈的辩论中,高潮迭起,学生的思维、语言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发展。又如我在与学生一起学习《狐狸与乌鸦》这篇课文时,请学生来说说这是一只怎样的狐狸。按照常理,学生一定会说这是只狡猾的狐狸。可有一位学生却认为这是一只聪明的狐狸。围绕狐狸是否聪明,我让孩子开展辩论赛,学生既学习了课文,又锻炼了表达能力。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异常高涨。

四、游戏竞赛,掀起活动高潮

活泼多样的游戏、竞赛活动,能使学生在欢快激烈的氛围中,动脑、动手、动口,以趣促思,发展多种能力。常见的语文课堂游戏、竞赛活动有:找朋友、猜谜语、接力赛、分角色表演等。游戏、竞赛活动的选择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生理特征,认知结构以及教材的个性特点确定,要做到适宜、活泼、新颖、有趣。

我在一次生字教学中,首先在黑板上画了一座山峰,山顶上有一面鲜艳的红旗在迎风飘扬。并告诉同学们要夺得那面红旗必须读出山坡上贴满的生字,每读准一个生字,就能向前走一步。当你把生字都读正确时,就表示你已经扫清上山的阻碍,可以顺利到达山顶,夺得红旗。活动中,同学们的情绪十分高涨,把课堂教学推向了高潮。

五、巧设悬念,掀起思维高潮

悬念是指人的一种急切期待的心理状态,它往往使人对所讲内容产生一种欲知后事如何的迫切需求。悬念所造成的这种“急盼”“渴知”的心理状态,教学专注意力加倍集中,求知欲尤为旺盛,思维更加敏捷,能产生一种“催人期待”的教学魅力,进而形成教学高潮。

上一篇:口语交际教案范文 下一篇:角的度量教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