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王教案范文

时间:2023-10-04 15:14:40

老王教案篇1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阅读教学的高效性日益显得重要,而多次失败的教学实践,让我渐渐明白,语文阅读教学,它不仅仅是机械的提问和回答,它是充满智慧的课堂,它是体现教师和学生双方智慧的一亩良田。

怎样才能让良田上的庄稼茁壮成长,相信肥料的针对性,施肥的最佳时令,剂量,还有除草除虫的方式方法,用药,它都有讲究,事事都要做到心中有数,对于总的纲领首先做到胸有成竹,唯有这样,庄稼们才会按着我们想的良好发展。

而一堂有效的语文阅读教学,如果比作是良田的话,农夫心里的总纲又是什么呢?余映潮老师说过,“主问题”是阅读教学中立意高远的有质量的课堂教学问题,是深层次课堂活动的引爆点、牵引机和粘合剂,在教学中显现着“以一当十”的力量。

因此,我想主问题的设计相当于是庄稼人心里的大纲,到了操作时候,就可以游刃有余。

不曾如此强烈地理解“打蛇打七寸,擒贼先擒王”这句话中的真谛,直到去年冬天,我邂逅了“老王”!

【案例描述】

第一次看到“老王”,千头万绪,不知道如何去备课,才能带着学生深入认识老王,只感觉到心里有很多想法,但是又难以将那强烈的感受流淌于教案本上,无奈中,写下第一份教案,但是我又在自己构思完后,将自己的教案完全否决,之后重写第二份教案,现将两份案例摘录,做个简要地分析:

案例1:

一、导入:简介作者杨绛

二、背景介绍

三、整体感知

阅读老王,认识老王:

以“……的老王”为题,请同学们阅读课文后填空,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大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个性化解读老王这一人物形象,并且请学生举出文中具体的事例来支撑自己的观点。

最后老师听取学生的回答后,预设总结出两大方面:

1.苦的老王;

①靠一辆破旧的三轮车活命,是单干户,常有失群落伍的惶恐;

②“”期间载客的三轮车被取缔,他的生计就更加窘迫,只能凑合着打发日子;

③打了一辈子光棍,孤苦伶仃;

④眼睛不好,瞎了一只眼;

⑤住在荒僻的小胡同,塌败的小屋。

2.善的老王;

①愿意给我们家带送冰块,车费减半――老实厚道;

②送钱先生看病,不要钱,拿了钱还不放心,担心人家看病钱不够 ――心里善良;

③受了人家的好处,总也不忘,总觉得欠了情,去世前一天还硬撑着拿了香油、鸡蛋上门感谢――知恩图报。

【教案反思】

反思一:教案总体显得单一,所能考察学生能力的成分极少,只是简单的信息寻找。

反思二:对于学生的情感教育不会很深刻,无法真正入心,再加上杨绛所处的年代和学生所处的富裕的物质生活存在相当距离,孩子们和作者间无形中存在代沟,例如文中提到的香油和鸡蛋,对于老王这样的底层不幸者而言,它们或许意味着一条命。但是孩子们是无法体会的,如此看来,孩子们的情感教育上会有诸多障碍,而本教案中没有考虑到这点。反思到此,我想到孩子们应该去品读老王的每一个细节:语言,动作,神态等。

反思三:之前所提到的那种能够贯穿这个课堂,又能起到总纲作用,并且能让课堂显得有深度的主问题,莫非是“……的老王”,未免过于简单。

反思四:之所以出现以上三种不足,归根结底是我没有吃透教参,没有看透作者,没有品透老王。没有将注意力集中在寻找“主问题”上,思维是散乱的。

在写完以上反思后,我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重读文章,反复读,在读的过程中,我又结合写作背景,在字里行间探索作者的写作心理。抓住作者笔下老王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神态,去感受老王内心的感受。当我将这两个人的内心揣摩了一遍之后,我发现我终于找到了我要找的东西了,那就是文中关键性的一句话“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于是奋笔疾书,写下第二个教案;

【案例描述】

案例2:

《老王》教学中的“主问题”

(一)初读探讨,整体感知

读完课文,老王善良老实的形象留在了每个同学的心目中。

思考:具有金子般心灵的老王,就这样悄无声息地走了,在他生前与他有过交往的作者,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学生一般都能找到文中最后一句话: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思考:①幸运的人是谁;②不幸者又是谁;③“愧怍”是何意?

层层推进后,得出本课的“主问题”:“我”为什么会对老王产生愧怍之情?

(二)质疑辨析,深入理解

设置小问题:“我们”对老王的态度怎样?

学生罗列了作者一家对老王的照顾共5条。再次引发学生的深度思考:“我”我为什么还会对老王产生愧怍之情?

(三)品析人物形象,深入分析

精读8~22段:

(1)品析老王:圈画出老王的语言、动作、外貌的词加以赏析。学生通过赏析“直僵僵”、“镶嵌”、“面如死灰”、“结翳”、“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象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张枯黄的皮”等外貌描写的词,得出结论:老王已经病入膏肓。即使这样,老王还坚持给我家送来鸡蛋,得出结论:老王是真正关心“我们”一家,这种关爱是无条件的,纯粹的,并且是不顾及自己身体状况的,唯有亲人挚友间才能这样。

(2)品析“我”:圈画出“我”的语言,动作的语句加以赏析。学生通过赏析句子:①我赶忙转身进屋拿钱,我也赶忙解释:“我知道,我知道――不过你既然来了,就免得托人捎了”。(“我”真的理解老王吗?不理解,根本没有领会到老王的心意,不懂得也不尊重老王的这份关爱。)②没请老王坐下喝口茶(只关注老王的外貌恐怖而害怕,却没有走进老王善良的内心);③过了十多天后,碰到老李才得知老王死了。(“我”明知道老王病情相当严重,却在十多天后才知道老王死了的消息,而且是被动得知的,没有打心底关心老王)。得出结论:“我”之前对老王的关心仅仅是停留在同情上,没有真正把老王放在一种类似朋友这样的平等的位置。

(3)通过对两个人物的对比赏析、评价,再次显示“主问题”:“我”为什么对老王会有愧怍之情?

此时学生通过比较,不难得出结论:相对于老王付出的真正的关爱―― 一种人与人之间平等的关爱,“我”对老王的关爱远远不足,对他所付出的关爱是不尊重的,给予老王的关爱也是站在不平等的位置上的。“我”和老王关于“爱”的输出有着本质的差距。

(四)推究延伸,深化主题

让学生自由畅谈老王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一份尊重,一份平等的关爱。对于像老王这样的弱者,我们不仅要给予同情,更要给予尊重和关爱。

【教学反思】

反思一:提升了学生发展性学力

通过“主问题”的设计,串联教学的全过程;通过人物形象的分析,进行深层次的挖掘,最终得出“关爱、尊重弱者”的主题。学生围绕“‘我’为什么会对老王产生愧怍之情?”自发有目的性地挖掘文本,这大大促进了学生思维的灵动,真正提升了学生发展性学力。正如曹明海主编在《追问与发现――语文学习心理论》中所言,“通过自己独特体验,亲自探究、发现获得知识是学生主动建构起来的,是学生真正理解,真正相信,是真正属于学生的。”

反思二:注重学生的情感教育

情感的熏陶,一次自然而又深刻地情感教育,我想学生们在情感的世界里,又长高了。

反思三:重视孩子能力目标的落实

对于孩子们品读人物的能力,也是一次很好的历练,因为基本上这堂课,我只是起到了引导性的作用,里面的解读,完全是孩子们自己的解读,他们在课堂上读,写,圈画,反复地思考,用心组织语言,这些,我能强烈感受到。我想,是因为他们真的走进了作者和老王的内心了。

通过《老王》一课,引起我设计“主问题”的价值思考。

首先,它简化了教学头绪,减少课堂教学中的大量的无效提问,让学生真正占有时间,解决问题,真正把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放到了语文教学的重要位置,真正把语文课堂还给了学生。其次,它可以带动学生对课文的整体品读,彻底改变以往那种肢解课文、一讲到底、“碎问碎答”的弊端,将课堂教学引向以学生课堂思维活动为主的整体性阅读教学,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再次,它能真正发挥教师的主体性,真正杜绝新课程“新八股”的教学模式,从而真正提高课堂效率。

有时候,教学就像是一场旅行,我们不能光在乎目的地,其实沿途有很多风景,或许它不起眼,但是会给我们的生活平添些许乐趣,从失败中爬起,那是一种美;从成功后总结经验,那是一种美;从反思中成长,更是一种美!

老王教案篇2

慧眼识凶 细查端倪

今年1月11日22时许,锦州市交巡支队凌北警务平台巡长郑兴国带领两位民警正在逐一盘查过往车辆,突然发现向平台驶来的一辆红色微型面包车不知何故调转车头而去。 警方立即下令将车截住,并对车辆进行搜查,一把短嘴、长臂助力剪、五根锯条、一个手电筒、一副修车工具赫然出现在民警面前。

经查,张老大,男,42岁,北宁市人,因盗窃被判刑2年,教养2年;张老二,系张老大的弟弟,36岁,因盗窃被判刑9年、教养2年;王某,38岁,葫芦岛市人,因盗窃被劳动教养;郝某,23岁,系张氏兄弟的亲外甥。警方立即对这4人展开突审,凌晨1时,郝某终于交代了4人曾于去年年末在北宁市干了5起盗窃电机、铜铁案。经再审张氏兄弟和王某,3人都供认出去年10月至12月间在锦州市盗窃10余起,得款数万元的事实。

深挖余罪 命案惊现

“4人供认极其吻合,身上可能还有其他重案,继续深挖。”办案人员推测。2月9日下午民警与连日来彻夜难眠的张老大进行了“推心置腹”的长谈,张老大突然试探性地问道:“如果检举他人的命案能减多少年?”当得到“从轻、减轻甚至免予刑事处罚”时,张终于检举了:2003年2月8日晚,张老二和王某蒙面潜入某市一民宅,将70岁老太太杀掉,还轮奸了老太太年仅12岁的孙女。

另外,警方多次提审张氏兄弟及其外甥,使王某心理防线终于崩溃,他拼命地捶打着铁栏杆喊到:“政府,我要检举……”

狱友苟合 抢劫杀人

2001年被处以劳动教养的张氏兄弟在狱中经常受到身材高大的王某的“关照”,解教后3人昼伏夜出,每两天盗窃一次。王某提出“整大钱”,3人一拍即合,并合资买了一台破旧面包车,张氏兄弟又拉上了亲外甥。

几次抢劫之后,天伦丧尽的张氏兄弟决定将罪恶的黑手伸向家境富裕的姑妈。去年7月6日凌晨1时,张氏兄弟带领王某蒙面闯入姑妈家,将71岁的老人打伤,抢劫首饰4件,现金2000余元。

老王教案篇3

一、教学观:怎样“讲”才能让学生“会”?

教育实践告诉我们,教师的“讲”与学生的“会”不一定成正比例。教学评价的重点不在教师“讲”多少,而在学生“学”得怎么样。这不是说“讲”不重要,而是要基于学生能力的提升而追求“讲”得科学、艺术、有效。

新课程实施以前,我们的中小学教师绝大多数都是“讲师”,新课程实施十几年了,“讲师”少了一些,但是,“讲师”在一线日常教学中仍是主力军。王老师列举了教学效果不同的三个案例,基本上还是属于控制课堂的“讲师”式。教师1(学生答题正确率14%的科任教师)是典型的“文本印证派”。这种类型的教师潜意识中把文本奉为圣经,唯文本是从,他们的任务就是教“课文”。案例中的教师先“艺术地”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抽取出作者或编者在文中设置的现成的句子,然后再让学生到课文中印证。这种教学行为直接剥夺了学生独立思考的权利,这是机器式的教学,这样的“讲”永远都不容易让学生“会”,即使考死记硬背也不行。教师2(学生答题正确率42%的科任教师)是有点时髦的“预设暗示派”,他们的教学观在潜意识中和第一类教师相同,但是他们的教学行为在形式上有了一些变化,就是有了一点尊重学生的意识。案例中的教师不是直接印证答案,而是先让学生自主“试着概括”。但是,当学生真的自主概括出了一个不完美的答案时,他就开始要求学生“用文中的一个词来概括”了。从这个案例中我们看到,这位教师内心是有他完美的预设答案的,他视学生在他的“引导”下说出那个固定的答案为成功。也许也正因为那点尊重学生的行为,使得学生感觉在他的课堂有一点“我”,学得也就有点劲儿,所以死记硬背考查时“答题正确率”要比教师1高三倍。教师3(学生答题正确率25%的科任教师)有点像“能力培养派”。案例呈现了该老师教学的四个步骤,一二步都是能力培养的做法,其美中不足是缺少引导学生归纳提升的环节。但是,让人失望的是,第三四步暴露了他的本质教学观,还是如同教师1的控制观――教师通过课文控制学生。由此也可以解释了其第一二步为什么没有进一步的能力养成教育了,因为在他心目中学生说出的与“标准答案”不一致的答案都是“浮云”,还没有说出的“标准答案”还需要“启发”出来。

上面谈的是王老师文中列举的教师案例中所反映出的当前一些教师的教学观。王老师指出,“教师教学过程体现着他的教学目标指向”,“教学效果的差异,归根结底是教学目标指向的不同”[1],这无疑是正确的。但是,接着他说“三位教师的教学效果之所以存在这么大不同,根本原因就是他们的阅读教学目标指向不同”,这就值得商榷了。因为,从本质上说,所举三位教师的“教学目标指向”是相同的,核心都是崇拜文本。至于“教学效果”三个百分比的差异,也不能轻易说是不同,因为这涉及到评价的科学性。如果这个评价是不科学的,其结果的信度就不足为据了。

学生的“会”应该是形成自我的学习能力,而不应该只是背出现成的答案。因此,教师的“讲”应该着眼于培养学生形成自我的学习能力,而不是引导学生印证所谓的答案。从这一点上说,案例中三位教师的“讲”都是错误的,原因是教学观出了问题。

二、学生观:怎样“学”才有可能“会”?

一个教师的教学观决定着他的学生观。课本中心论者、教师中心论者、考试中心论者都是“目中无人”的学生观。在“考课本――教课本――听老师话”的逻辑体系内,必然会出现王老师式的“困惑”:“教师明明已经讲过,甚至重点讲过的东西,学生为什么还是不会”?

要学生“学会”首先教师要目中有人,尊重每一个学生。“育人”还是“育分”?教学实践不同于机器人的学习,它渗透着情感与态度;也不同于动物的训练,它渗透着社会性与价值观。“目中无人”的教学是单向性的,而不是相互交流的教学;是垂直性的,而不是平行性的教学;是给予性的,而不是探讨性的教学;是外面强加性的,而不是内部主动性的教学,这就是传统所说的“灌输式”教育。在灌输式教育中,教师把学生变成了“容器”,变成了可任由教师“灌输”的“存储器”。于是乎,教育就变成了一种存储行为。其极端做法就是把学生的创造力降到最低甚至抹杀其创造力,从而使学生成为真正学习的旁观者,这与培养学生成为具有完美、丰富的人性的人的教育使命是背道而驰的。

钟启泉教授的博士生曾经做了一个“中日课堂教学比较研究”,日本教师看了中国教师的教学录像后说:“中国的课堂似乎仍然受控于一种控制力”,“日本30年前的课堂也是这样的。但如今日本的课堂不是由教师的力量来推动课的进程,而是借助学生的力量来创造教学的”。该博士生发现,日本教师的角色定位是:“为学生营造自由的学习氛围,揣测学生的需求,引导学生的思考,辅助学生的活动。”他们把学生看作自主的、有足够认知能力和思维能力的人,他们有着与教师不同的情感体验、道德标准和人生准则。因此,在这些教师看来,学生应该得到最大限度的尊重。即便他们现在并不完美、并不成熟,但是,那是他们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的,是真正属于他们自已的学习和成长的[2]。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日本教师把学生置于中心地位,“独立思考”、“小组思考”、“全班思考”贯穿全程。通过反复阅读、思考、讨论,引导学生达到教师所期望的思想境界;中国教师旨在按照教师预设的逻辑顺序为学生铺就学习之路。前者的课堂是由学生讨论的观点来结束的,后者则是由教师预设的。王老师文中的三个案例就是“中日课堂教学比较研究”中中国教师学生观的代表。

尊重学生不是在口头上,而应该落实在课堂教学的实践中。近年来,这样的呼声从未停止过。王尚文教授呼吁我们语文老师“勇于放手让学生去实践,不能总是抱着走,背着走,牵着走。学生是学的主体,要尊重学生学的主体地位,要相信学生学的无限潜能”[3]。成尚荣指出:“学生的心智难免稚嫩、柔弱。教师要让它在阅读中、在亲历亲为中、在与人对话中、在思考中,慢慢充实、丰满、成熟”[4]。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建构内在心理表征的过程。教学并不是教师把知识从外界搬到学生的记忆之中,而是以学生既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的交互作用来建构新知识的。这种建构不是外界刺激的直接反应,而是借助已有的认知结构对新的信息进行主动加工而建构的。就是说,知识是学生作为学习主体“能动地建构”的,而不是教师灌输的。两种学生观,形成了两种根本不同的教学:听命于教师的“灌输式教学”与尊重学生能动性的“建构式教学”。作为文化遗产的知识,唯有在儿童自主地把它置于自身既有的知识体系之中并加以结构化,能够适当地用来解决问题或是应用于新的情境,才能达到理解,加以掌握。至于在知识基础上的能力养成,就更不是教师所能灌输的了。

看来,要解决怎样“学”才有可能“会”这个问题可能要更多着眼于学生的学习方式,而不是教师的“讲”,甚至“重点讲”。在学校教育活动中,关键的课题应该在于如何基于学生的经验,去建构自我的知识技能结构。

三、评价观:怎样“考”才能考出“会”?

评价是课改的瓶颈,十年课改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评价问题。评价包括的内容很多,从教学过程中的学生评价这个角度看,主要包括课堂教学的及时性评价和课后作业以及单元测试等形成性评价。王老师提供的三个案例中都没有反映出教师课堂教学中的及时性评价,这也不是他困惑的重点。王老师困惑的重点是单元测试这个形成性评价的结果。从这个单元测试的结果产生困惑并进而反思是可以的。但是,如果这个单元测试本身就有问题的话,这个反思可能就失去了立论的基础。

什么样的考试结果可以说明学生“会”了?首先要检核的就是用来考试的试卷的质量。不合理的答案只能将教学引向更混乱的局面,对不合理的答案的认可并进而以此来评价教学则可以说是反教育。典型的案例是流传甚广的一道小学填空题:“天空是( )的。”这道题的“正确答案”是“蓝蓝”,其他都错。比这更远更经典的是那道“雪花融化了,变成( )”,填“春天”算错。王老师他们用来考试的阅读题与此一类。所选材料共八句话,我们可以分别概括如下:

(1)概括介绍胡夫金字塔是古埃及修建的金字塔中最大的金字塔;

(2)介绍胡夫金字塔的高度;

(3)介绍占地空间;

(4)介绍建造材料及其数量、重量;

(5)形象解释所用石块的数量;

(6)介绍建造的质量(精密);

(7)介绍建造用工;

(8)介绍建造用时。

整个语段采用总分结构,(1)为总述,引出话题;(2)―(5)分说其外形高大宏伟;(6)―(8)分说其质量精密,耗费巨大。

笔者还做了个试验,让一所重点中学的高三竞赛班学生来做这道小学试题,没有一个学生的答案正好是“宏伟、精巧”,所有学生都关注到了最后两句,多数概括为“使用人力多,耗时长”。我们不清楚王老师他们批改的具体标准,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这些重点中学优秀高三学生的答案按照王老师他们的标准批下来“正确率”连1%也不到了。这个结果是不是说明这些重点中学优秀高三学生语文阅读理解能力一塌糊涂?显然不能这么说。结论恐怕只能是王老师他们的试卷不能检测学生的阅读理解水平,只能检测学生课堂“听话”的水平、课后“死记”的水平。新课程改革的原旨是,教师在使用课程标准的过程中,重点关注如何利用各门学科所特有的优势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健康发展,而非仅关心学生对某个结论是否记住,记得是否准确。

要想得出科学的结论来证明学生“会”了,需要我们以科学的态度来命制检测试卷。我们进行单元检测意在何处?它不是终结性的评价,而是过程性评价,因此它的主要功能是用于检测这个单元学习后学生所形成的能力,为下一步完善作参考。用于阅读理解能力检测的不应该是课文教学内容,而应该是课外的在能力点上与所教学课文有密切相关性的材料,这是考试评价的基本原则。尽管考试几乎是当前最重要的教学组成部分,甚至有时已经异化为终极目标,但是大大小小的命题严重缺乏科学性。用不科学的试卷去检测学生,得出教师教得不行或者学生学得不行,进而从此出发,讨论如何改进,是不是会导致一直绕圈圈的结果?

参考文献:

[1]王祥连.一道阅读题引发的思考[J].人民教育,2011,(18)49-50.

[2]钟启泉.“三维目标”论[J].教育研究,2011,(9):68.

[3]王尚文.说“让学”[J].语文教学通讯,2007,(5):7-8.

[4]成尚荣.为智慧的生长而教[J].人民教育,2006,(21):3-4.

老王教案篇4

一、重视新课导入设计,引入方式新颖贴切

这次展评的课件中,几乎全部老师都认真设计了导入情境。有的利用视频切入,有的设计歌曲插件导入,有的使用相关图片并配以文字设计引入……例如,江苏西交大附中王晨光老师(特等奖)通过插入一段“魅力昆山”的视频,在优美舒缓的轻音乐、绚丽纷呈的城乡景观的视觉变换中,很悠然地将学生注意力在不知不觉中引入“产业转移——以昆山为例”的学习中。这种导入不仅能强烈吸引学生注意力,也会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为后面学习“产业转移”做很好的铺垫。北京顺义二中计爽老师(一等奖)则设计了米糕、糍粑等稻米加工品及其制作过程的一些图片、文字,以引入对“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季风水田农业”的学习,这种导入贴近生活实际,学生熟悉又易于进入情境,产生浓厚学习兴趣。又如,新疆石河子第二中学王玉萍老师(特等奖)设计的课堂引入,利用石河子市貌、石河子玛纳斯河谷及其下游水库等一系列景观,并辅以解说,将本土的地理资讯设置为导入材料,使学生既感亲切又有认同感,能够迅速进入预设的课堂情境。

二、科学把握新课标,大胆利用本土案例

新版教材设置了很多案例,特别是必修三,基本上是案例教学贯穿始终。案例教学如何进行?案例怎样选择和处理?案例只是研究学习某一地理问题的载体,科学灵活地选择案例,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案例(增或减),可为课堂教学增添活力。例如,王晨光老师的“产业转移——以昆山为例”,让学生探究自已家乡昆山市,由苏南穷县变迁为苏南首富,历经了自费建经济技术开发区引资招商—发展出口加工区—转型升级—变“昆山制造”为“昆山创造”、“昆山服务”这样一个艰苦而卓越的过程。通过这种亲切自然、轻松惬意地学习探讨本土地理知识,会促使学生在激动与自豪中顺理成章地领会和把握产业转移的概念、影响因素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并在王老师创造性地设计明学“昆山的产业转移”,暗比“东亚的产业转移”,明暗两条线并行又交叉的教学中,将本地案例与地理教材呼应。王玉萍老师的“流域的综合开发——以玛纳斯河流域为例”则是另一个选择本土案例进行教学的典范。通过学习玛纳斯河流域的环境背景、研究和规划流域开发建设及综合治理方案,从而让学生掌握河流流域地理环境分析、流域综合开发治理基本方案与措施的探究方法;再引导学习教材“美国的田纳西河流域”之案例,以深入和深化学习。提倡创造性地使用案例,不能单纯、机械地理解为所有的案例都不用教材上而只用本土的或是其它地方的案例,应以实际情况而论。又如,北京计老师设计的“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即直接利用课本案例。但不是就案例论案例,而是通过学生一系列探究活动,归纳出季风水田农业的区位因素及其特点,进而推导出各类农业地域类型区位和特征的一般分析方法。因此,对必修二“农业地域类型”部分只讲“季风水田农业”,其它几类则通过学案引导学生自习探究完成,省时省力且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精心设置探究活动,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在新课程标准下,教师的角色应转变为指导者、引导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和主人。这种新理念虽然老师们知道,但要真正领会和付诸行动,却并非易事。这次观摩全国优秀课件展评活动,欣喜看到许多老师在这方面有所作为,而且取得了明显成效,很值得学习和借鉴。例如,江苏王老师设计的“角色扮演”活动,结合相关材料将招商局局长、迁移企业董事长、市长、环保局官员、外出农民工、省长等不同人物角色分配给学生,进行角色对话,让学生在各自的角色中尽情发挥、尽展风彩,进而加深对昆山产业转移的认识。辽宁大连李听老师设计的“课外调查”活动,将学生分成若干组,利用闲时调查大连的城市功能区分布,并填表和绘制分布图,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切身体验城市化的魅力及其带来的影响,激发学生深思如何解决城市化产生的负面问题。新疆王老师设计的“分组讨论”探究活动也很有特色,讨论的核心内容——水利部、农业部、工业部、监察部的工作重点,为学生研究或规划流域开发建设和综合治理提供具体的操作方法,在讨(辩)论的活动氛围中,学生不仅兴趣大增,积极性高涨,而且对相关知识的学习理解更生动、更深入。当然,探究活动的设计绝不能机械照搬教材,抑或设计活动越多越好。活动设计一定要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而定,注意探究活动的操作性和实效性。

四、突出重点、击破难点,彰显多媒体优势

这次课件展评活动一个很大的亮点是充分利用地理课件突重点、破难点,增大教学容量且省时省力。例如,“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在新课标中设定的教学时数为二课时,这部分内容一直以来都是地理教学中的重难点,教学中通常要用超课时才能完成,教学效果仍不一定满意。东北师大附中张福彦老师利用flash 3D技术设计“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课件,将“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这部分内容一课时轻松完成,并且通过直观、生动、形象的flash 3D动画演示,将抽象复杂的地球自转、公转及其引发的昼夜交替、昼夜长短与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等地理难题迎刃而解。广东广州王万里老师利用Dreamweaver和flash两种软件有机结合制作的“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课件,更是将网页与动画集于一体,生动直观地演示地壳运动的过程、地震、火山爆景等地理动态事物,且设置了菜单式操作方案,学生完全可以利用此软件自主化学习,可起到事半功倍之功效。新课标下的新教材中,正文的显性陈述内容少了许多,教材中的“案例”、“读图(材料)思考”、“活动”、“问题探究”等版块却大大扩展其地理学习容量,甚至很多基本的原理性内容也融入到正文以外的“活动”中。因此课堂教学恰如其分地辅以多功能的地理课件,可增加课堂容量、突出重点、击破难点,并收到省时省力的良好效果。

五、深入钻研课标教材,精心挑选地理素材

老王教案篇5

有关数据显示,全球范围大概有20%—25%的孩子会受到害,一些国家甚至高达35%。在我国,有关未成年人遭受害的最权威数据可追溯到2000年,全国妇联据来信来访统计,未成年人遭受害的个案就达3081件。近年的数据还没有披露。公安大学一次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儿童害案件每曝光一起,背后可能隐藏着7个没有披露的同类案件。女童被案件中,近七成受害者没满14周岁,其中在校学生占87%。调研发现,农村留守和流动人口中的女童,更容易成为犯罪分子的目标。 可见,未成年人的问题,已然成为社会发展之路上的一颗毒瘤。

近期有关教师女学生的报道实在太多了。“猥亵”、“奸淫”、“”这些肮脏的词汇落在教师身上,让人心里不仅难过,而且不由得怒从心生。长期以来我们对学生进行的更多的是知识教育,而忽视了人格教育、心理教育,孩子的身心健康被摆在了次要位置。我们的教育重在告诉孩子不要怎样,而很少告诉孩子自己有哪些权利任何人不得侵犯,也没有以恰当的方法告诉孩子如何不允许别人伤害自己,以至于孩子受伤害很长一段时间,因害怕或害羞而没有及时说出来。本期我们刊发了两个真实的案例,旨在为我们的教育再一次敲响警钟。

秘密背后是惊天大案

文 凤舞

一句话引发女孩们的秘密

2012年8月中旬,全球某著名通讯公司中国分公司的副总王莉带着10岁的女儿笑笑从北京回到老家安徽潜山县的天明村度假。村里跟笑笑差不多年龄的女孩,过来找笑笑玩。王莉在旁边开心地看着她们,仿佛回到了纯真的童年。

那天,笑笑一只手背在身后,对几个女孩笑着说:“我不告诉你们我手里有几个石子,这是个秘密。”王莉就笑着走过来,故意问:“你能有什么秘密呀?”笑笑装作生气的样子,王莉随口就说:“孩子一定不要为坏人守秘密。”这句话王莉经常对笑笑说,也是英国小学生守则中的一句话。

王莉所在的公司是英资企业,同事们经常在一起讨论孩子教育的事。一次,一位在英国留过学的同事说,英国的小学生守则跟中国的小学生守则差异太大了,什么“安全成长比成功更重要”“背心裤衩盖住的地方不能让人摸”。王莉觉得有道理,只要有机会,总会把英国小学生十大宣言中的内容讲给女儿听。

这时,一个叫贝贝的女孩慢慢收住了笑,眼圈红红的。贝贝13岁,长得清秀瘦削,刚上初中。王莉忙问贝贝怎么了,贝贝的眼泪一下就流了下来,说:“我,我有个秘密。”王莉想这么小的孩子,能有什么秘密,她搂着贝贝,说:“别怕,和阿姨说说。”贝贝信任地望着王莉,像是一下子找到了保护者,她慢吞吞地说:“杨校长,把我……”王莉的脑子一下子蒙了,杨校长叫杨启发,快60岁了,在天明村小学当了近15年校长。王莉摇着贝贝:“说,杨校长把你怎么了?”贝贝再一次哭了:“他把我侮辱了,要是大人,可能就怀孕了。”王莉只觉得天旋地转,天明村小学只有一到三年级,孩子四到五年级就要到另一个学校的辅导区继续上学。也就是说这是孩子在天明村上学时发生的事,王莉问:“是你几年级时发生的事?”贝贝泪水涟涟:“三年级。”王莉还是不敢相信,继续追问:“他是怎样侮辱你的?”贝贝断断续续地说:“一天放学后,他把我叫到办公室,抱住我放在了办公桌上……”贝贝哭作一团。王莉彻底崩溃了,她来回地踱着步,稍稍冷静下来,她再问贝贝:“后来他还侮辱过你吗?”贝贝没有抬头:“还有,很多次……”

就在王莉手足无措的时候,一个怯生生的声音说:“我也有个秘密。”王莉低头一看,是7岁的女孩心心,王莉看着她胆怯的眼神,有种不祥的预感,心心说:“我的秘密和贝贝的一样。”王莉只觉得眼前一片漆黑,胸口压抑得都不能呼吸,贝贝刚上一年级,身高还不到一米二,这么小的孩子,也逃不过杨启发的魔掌。心心说,杨校长侮辱过她四次,一次是她穿红裙子,一次是短裤,两次是穿白裙子。现在是8月份,也就是说这几次离现在都不远。

想来想去,王莉通知了两位孩子的家长,心心的妈妈当场哭昏了过去,贝贝的爸爸拿着斧头要去砍杨启发。随后,王莉和孩子家长一起报了警。

更多被小学校长猥亵

第二天,王莉陪孩子到潜山公安局刑警队做完笔录后,又陪孩子到了县妇幼保健医院做体检。检查完贝贝,医生摇摇头:“处女膜已经破裂。”当检查完心心时,医生叹息,在报告上写道:“严重炎症,陈旧性瘢痕,气味大,处女膜不完整。”

当天下午,杨启发被刑拘。贝贝脸上有了一丝笑容,但随即她脸上飘过一阵阴云,对王莉说:“以前我真想杀了他。”王莉紧紧搂着贝贝:“他会得到应有的惩罚。”贝贝紧紧抱着王莉,她又小声对王莉说:“其他女孩子也有这样的秘密,有个女学生叫小悦,经常被杨校长叫到办公室去。”王莉的脑子再一片空白。第二天,王莉约了小悦的妈妈,给她讲了孩子们的秘密,妈妈的脸一下子煞白,瘫倒在沙发上。

约一个小时后,小悦一家三口红着眼睛来到了王莉家,王莉一看,就知道事情不妙了。小悦11岁,上三年级,个子约一米三,面目清秀可人。她哭着说,杨校长侮辱了她很多次,从二年级就开始了。

小悦妈听不下去了,用头去撞墙:“这事你怎么不给我们讲?”小悦说:“杨校长说,给家长讲就得挨打。”

几天后,陆续又有6名女孩家长报案。其中一位女孩都19岁了,她说10年前就遭受杨校长侵害,此后一直得妇科病,现在结婚了,无法生育。

王莉的假期就要结束了,她的内心已经沉重得像铅一样。临走时,贝贝抱着王莉,睁大眼睛期待地问王莉:“杨启发会得到法律的严惩吗?”王莉坚定地点点头。

2013年2月,潜山县检察院却以杨启发猥亵罪公诉至潜山县法院,公诉书中不光将罪抹去,还将对学生的猥亵行为由多次改成一次,而且整个程序没有告知受害人家属。

王莉心痛极了,随后她将整个案件的过程发到了网上。

2013年6月25日,潜山县法院公开宣判,法院一审判处杨启发有期徒刑18年。

一个女孩挥之不去的噩梦

文卓凡

这是河南省原阳县太平镇的一个普通农家,妻子王平和丈夫常年在山西打工,家里只有80多岁的老母亲照顾着两个女儿。大女儿小文乖巧可爱,不但能帮奶奶照顾妹妹,料理家务,学习成绩也一直很好,然而就在一个午后,这个普通的农家,仿佛天都塌了下来。

2012年4月的一天,王平接到了女儿打来的一个电话,在电话里,她觉察到了异常,是谁在电话里吵嚷着呢?王平问女儿,小文不吭声,王平有点着急,家里发生什么事了?这时女儿的初中班主任老师王俊杰接过电话。王平有些吃惊:王老师,你来我们家是不是有事?王俊杰不说话,但在电话里,王平听到王老师在和女儿激烈地争吵着。正在王平着急时,女儿对着电话喊:妈妈,我跟你说,他不配当老师,他快把我逼死了。王平吓了一跳,有一种不祥的预感,赶紧问女儿:是不是他招你了乖?是不是占了你的身子了?女儿哭着“嗯”了一声,王平顿时晕了,人也整个瘫软下来。

怎能想象女儿经历的噩梦

噩梦般的事实就这样浮出了水面。匆忙赶回来的小文父母经过对女儿的进一步追问,才知道,原来早在四年前,女儿就一直饱受这个禽兽老师的折磨和摧残,看着清瘦的女儿哭倒在自己怀里,当妈妈的心如刀绞。

2008年,小文在原阳县太平镇第三中学读初一,当时班主任就是学校教务处的主任王俊杰,开学仅仅两个月,王俊杰就把小文叫到了他的办公室。那天,课代表小文把作业抱过去时,还有几个老师在办公室,王俊杰让小文等在那儿,一直等到其他老师都走了,他让小文闭上眼,趁小文没防备,亲了小文的脸。送趟作业,却被老师亲了脸,小文真是又怕又羞,但她没把这件事告诉任何人。为了保护自己,小文开始尽量避免和王俊杰单独接触,可王俊杰并没有因此罢休,反而轮番让其他学生在晚自习期间喊小文到自己的办公室去。

接二连三的有同学过来叫小文,小文都装作听不到或敷衍着答应。小文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心里充满了恐惧,她不知道该怎么办,低着头坐在教室里,叫她的同学说:你架子挺大呀,连班主任老师叫你都不去。没办法,小文最终还是去了。此时,王俊杰正在他办公室旁边的办公室等着小文,小文去他办公室一定会经过这个办公室的,看小文迟疑着走过来,王俊杰一把把小文拽进去了。用脚踢上了门,捂住了小文的嘴,随后王俊杰了小文。事情发生后,面对哭泣的小文,王俊杰厉声威胁道:不许告诉任何人,更不能走漏一丝风声,否则就杀掉你的全家。

在王俊杰的威胁下,小文不得不屈服,父母常年在外,家里只有年迈的奶奶和更年幼的妹妹。日子就在小文屈辱的眼泪里慢慢地熬着。初三的时候,小文发现自己怀孕了。由于不敢和家里人讲,她自己一个人找了家黑诊所,做了流产。那天,小文躲在黑暗里哭了很久,她是那么地害怕,可还不能和家人说。她怕自己给亲人带来不幸。那几天小文没上学,躺在床上,奶奶还以为孙女学习太累,生病了。此后,王俊杰从两周找小文一次,到两天一次发生,但小文不敢反抗。

2011年中考前,王俊杰威逼小文写下了一纸婚约,大致内容是:“我这辈子非王俊杰不嫁,并要为王俊杰生一个儿子,我欠王俊杰一个儿子……”王俊杰还威胁小文:要听话,不然不让她参加中考。小文被吓坏了,如果不参加中考自己就读不了高中,就不能圆自己的大学梦,最重要的是,未来也摆脱不了王俊杰的纠缠。

早点毕业,早点挣脱王俊杰的魔爪,成了小文唯一的希望,她更加拼命学习,发誓离开这个让她恐惧和屈辱的地方。

谁料,初中毕业升到另一所高中后,小文依然没有逃脱王俊杰的魔爪。他多次到学校骚扰小文,威胁小文,如不同意保持关系,将把婚约复印成多份印发到原阳县各学校,让小文永远无法做人。2012年4月份,王俊杰甚至拿着刀,找到小文就读的高中,逼她就范。被拒绝后,又找到她家里进行威胁。因为害怕奶奶和妹妹受伤害,小文这才将过往的事情告诉了家人。

一个母亲的自责

确认女儿受到了侵害,小文的父母瞬间觉得天都塌了,在他们心目中,学校是最安全的地方,他们做梦也没想到,小文在学校度过了三年噩梦般的日子,而且这种日子持续到女儿上高中还没有终止。可王俊杰怎么就能这么猖狂,怎么就能够在光天化日之下屡屡得手呢?学校的领导,其他的老师、还有那么多的学生,就真的一点也没有发现吗?王平回忆着女儿被侵害也不是没有蛛丝马迹,有几次自己在家时,女儿总是半夜哭醒,自己还以为孩子做噩梦了,女儿也没和自己说什么,第二天照常上学了。现在回想起来,自己当母亲是多么不称职。

母亲的粗心让小文失去了被保护的机会,而学校作为这些孩子的最后一道屏障,却对教师的可疑行为没有一点监管,这个失察,让小文再次失去了被拯救的可能。

小文的妹妹目前还在这所初中就读,她说:学生们都知道,王俊杰一直对漂亮女生动手动脚。“其中一个是我的同桌,跟我玩得比较好。她说老师经常对她动手动脚,有时候还摸她脸。”如果不是小文的妈妈报了案,王俊杰被立案调查,可能还会有更多的女孩遭遇噩梦。那么这四年间,是否还有其他女生遭到王俊杰的犯呢?

为孩子讨回公道

王俊杰毕业于新乡师范学院,已婚并育有一女。其实,当初得知女儿被老师侮辱后,小文的父母就曾找过校长李久聚,但校长的答复让小文一家彻底愤怒了。校长说:此事闹出去对谁都不好,建议让王俊杰出钱赔偿,双方私了。

女儿受了侮辱,一生都有可能活在阴影里,这种事情怎能私了呢?他们要求学校立刻向教育部门汇报,同时要追究王俊杰的刑事责任。

随后,多家媒体都对该事件进行了报道。2012年11月4日,在舆论的压力下,河南省原阳县教体局终于对这一事件作出了处理。一是免去李久聚太平镇三中校长、太平镇梁寨中心校校长职务,对教体局分管副职谈话。二是犯罪嫌疑人王俊杰刑拘在押,案件正在履行司法程序。三是在全县教育系统开展以师德建设为主要内 容的教育活动,提升全县广大教师的师德水平,避免此类事件再次发生。2013年1月7日上午9时许,原阳县人民法院开庭审理此案,以罪判处王俊杰有期徒刑十四年。

然而,小文一家仍被阴影笼罩着。小文沉默寡言,常常呆呆发愣。小文的妈妈王平经常从天明坐到天黑,天黑坐到天明,有时候想去人多的地方,但又不愿意见人。家里再没了欢笑,更不知道明天的日子要怎样地熬?

编后话:安全成长比成功更重要

从2013年5月8日海南开件到5月27日,不到二十天的时间里全国媒体公开报道了8起女生在校园里受到害的案例。实在是骇人听闻!为什么本来应该是快乐成长的校园,却变成了一些女孩的地狱?为什么本来应该是为人师表的老师,却变成了伤害女学生的魔鬼?谁来保护女孩子的人身权利,尤其是农村留守女童?此类案件频发于农村和教育落后师资匮乏地区,这类校园极端事件也往往被掩盖。无论猥亵还是,留在孩子心中都是永远的伤痛。那么,我们应该有怎样的制度对教师进行规范,我们该如何让自己年幼的孩子学会保护自己?毕竟“安全成长比成功更重要”。

请记住,每一个未成年的女童都将成为一个母亲,每一个母亲又将用自己健康的身心肩负起教育祖国下一代的重任。因而女童的身心健康将影响到国家未来的发展。也因此,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一个女童受到伤害,更是一个未来孩子的母亲受到伤害,也是担任培养下一代重任的母亲受到的伤害。这种伤害的危害性不仅仅是一个女童!

如何建立起家庭和学校对未成年女生的性保护安全屏障?

1.学校要在低年级设立性教育课。

2.家长要从小告诉孩子,身体的哪些部位是不可以遭到侵犯的,告诉他们如何保护好自己。

3.事情发生后,家长要敢于拿起法律武器,敢于报警。

4.严惩施害者。社会对这种犯罪,应该零容忍,发生一件处理一件。

5.通过媒体的呼吁,在农村设立专门的儿童和家庭教育工作者。为孩子们营造一个安全、清净、快乐成长的校园!

链接:

2013年6月1日,由中国教育学会,山东省中小学家长委员会项目组、北京爱加倍关爱家庭促进中心、近两百所中小学部分教师和家长共同完成了《中国少年儿童反六大要点》一书。

1.成人不把孩子交给不能确定完全可靠的人。

2.注意孩子异常举动——可能是被待或骚扰的信号。最好成人和自己孩子一起上下学,或送他们乘坐校车,按时去接。

3.采取措施避免女孩逛商场时被害。美国一些妈妈给女孩束上短皮带以防穿行商场时遭骚扰。

4.掌握男女交往礼仪,杜绝不合礼仪举动。这包括身体被内衣和背心覆盖的所有敏感部位不应被别人碰触;如果发生,儿童须先向父母报告。

5.不让青春期男孩照看小女孩。青春期男孩由于可能引发待。

老王教案篇6

王维忠代表会前身体不适,是全国人大“特批”的可请病假的人大代表,可王代表病躯前往,执意说:“必须去,那么多的农民等我的信呢!”

吉林代表团明令:保证王代表充分休息和治疗,谢绝一切记者采访。笔者驻会,是王代表的老朋友,前去探望,意外了解到王代表病榻上的“三农”情结。

“这缘于我的农村情结。出身农村,这些年心没离农村;看病的对象多为农民,体会到农民的难”。立志为农民做点事一直是王维忠的心愿。

王维忠出新闻,他是十届人大的“议案大王”,自当选全国人大代表以来,他写下了88份议案,今年上会,他又带来3份议案和15份建议。这些议案和建议中多数是涉及农村问题的,而他的职业身份是吉林大学第三医院的教授,而医学教授诊脉“三农”又是王代表的偏爱。

1938年出生的王教授已经在医院的领导岗位退下,除了带5名博士生,还搞些医学课题。其余的时间都交给人大了。王代表的人大工作突出的是“不务正业”,专往农村的贫困地区跑。翻翻去年采访王老师的采访笔记,他光一个秋季,就跑了一个半月,写下《制定〈国家粮食安全保障法〉的议案》、《制定〈村民委员会议事规则(条例)的议案》、《关于农民医疗保障状况的调研》等20个议案、17个建议,有3万多字。2005年11、12月份,在最冷的天气里他又跑了8个贫困县。

为什么爱调研?他体会是,“履行人大代表职责,必须心中有数。这个数,就是调研,没有调研,就没有数,就很难成为称职的人大代表”。他把自己的这个体会发表在《中国人大》杂志上。

王老师身体不算好,每年在农村一顿折腾,难免增加身体的负担。去年末到贫困县调研,他跟当地人大的同志说,别在农村吃饭了,自己带点,省得给农民增负担。经过两个月的又冻又饥的调研,王教授的身体终于吃不消了。

王代表的调研得到了各方面的关注,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云坤在王维忠代表的《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思考》报告上竟然批示了两次:“这份报告资料比较充实。请庆才同志阅。”又批,“看来王维忠同志下了很大功夫”。

老王教案篇7

《老王》这篇文章我教过两遍,前一次是照教参备课上课,主要是分析老王的形象和悲剧,最后再请学生找寻散文的文眼。虽然也清晰地了解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课堂设计主旨,但在课堂实际开展中,依然觉得是教师在牵着学生走,对文本的探讨也不深入。经过阅读杨绛先生的其他文章,我发觉这名中饱受苦难的女作家,她的散文却不见吐槽式的埋怨,而是宁静平和,似乎在和友人心平气和地追忆往事,语言虽平淡却处处透出淡定从容的人格力量。她的此篇散文也是语言平易浅显,却在不动声色中传达出对人生世相的深刻洞察和体悟。基于此,我设计了以追问教学贯穿整节课堂,力求让孩子们真正理解本专题“底层的光芒”的深层意蕴。

二、了解追问教学

“追问”,顾名思义就是追根究底地问,一环紧扣一环地问。与一般提问不同,追问是一个相对完整的教学过程,它是教师针对某一内容或某一问题,为使学生弄懂弄通,在学生有了一定的理解之后再次补充和深化,穷追不舍地问,直到学生能够理解透彻。

因为知识、经验的局限,高中生对问题的认识常表现出孤立、肤浅的思维状态,而追问主要是帮助学生拓宽思考的视角,启发学生从多个角度发散思维,提供科学的思维方法,通过适时的追问,搭设思维跳板,帮助学生开拓思路,突破难点,活跃思维,并在更高层次上继续思考,迸发出创新的火花。特别是当教师听了学生回答,发现其认识还是肤浅、粗糙、片面、零碎的时候,紧追不舍再次发问,促使并引导学生就原来的问题进行深入而周密的思考,由表及里,或由浅入深,或由此及彼,或举一反三,使学生水到渠成地完成对文本的解读。

三、追问教学具体操作

以下是我设计的四个教学环节以及设计理念:

(一)以疑问开始追问教学,由浅入深

第一环节:检查预习,聚焦讨论的核心话题“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教师问题引导:“幸运的人”是谁?(杨绛)那么“不幸者”呢?(老王)学生对这两个问题的回答是不假思索的。问题导入由浅入深,激发学生进入课堂氛围的兴趣。

运用学生疑问“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作为切入口来开展课堂教学,在师生互动中让学生掌握在文本中寻找依据的分析方法。

(二)反复追问,深入思索

第二环节:讨论不幸者老王“后者该是更深的不幸”。

“他也许是从小营养不良而瞎了一只眼,也许是得了恶病,反正同是不幸,而后者该是更深的不幸。”你怎样理解后者该是“更深的不幸”?教师引导这句话中的“后者”指什么?继而追问:谁说老王得了恶病?老王不老实吗?文中怎么说的?不知道老王害了什么病,又猜测老王不老实,这人没有依据凭什么污蔑老王?在生活中,有选择的情况下,你会坐老王的车吗?

一连串的发问,一问紧承上一问,让本来似懂非懂、仅仅停留在文字表面的学生恍然大悟。

(三)利用讨论问题,引导学生对文本精读细读

第三环节:讨论幸运者杨绛的“幸运”。

杨绛是幸运的人么?在我们课文中也有哪些地方能看出杨绛的不幸?

老王同情杨绛,坦然地帮助地位比他高的杨绛,太令人震撼了。一般说来同情是幸运者对不幸者发出的,而现在老王竟然也可以同情幸运的人,不能不叫人深思、触动。

我们往往喜欢泛读文章,因为轻松毫不费力,但所得相对也少。高中语文提倡精读、细读,教材需要反复阅读。较之于文本解读,更强调充分阅读,要求教师对文本所蕴含的丰富内涵进行充分挖掘,通过细读我们发现文本能逐渐变得丰满立体起来,琢磨其中的一句话、一个词,甚至一个字都能够达到窥一斑以见全豹的效果。例如“你还有钱吗?”“我不是要钱。”紧扣文本,从细微之言中读出深意。

(四)遵循学习规律,不急于给出答案

第四节:讨论杨绛的愧怍。

师追问:造成杨绛不幸是时代的原因,造成老王不幸是社会的因素,杨绛的愧怍是为什么?杨绛为这件事想了多长时间?(好些年)怎么明白的?老王说“我不吃”“我不是要钱”,那老王最需要什么?(尊严)可是临死前一天,他拖着将死的身体,极其艰难地爬到高楼处的杨绛家里得到的是什么?(钱)

怀着一颗纯净之心的老王,知道自己所剩日子不多,将家里最值钱的东西都拿来了,得到的依然是钱,而这最后的一次给钱,也许造成了老王致命的不幸,被最亲的人所伤害。因此,杨绛愧怍什么,也就有答案了。

四、追问教学反思

本节课设置的问题比较多,我的设计意图是希望学生除了感知并理解老王的善良本性和底层光芒外,还应当达到更深层次的人性领悟和社会思考。在追问过程中教师并不急于给答案,而是注重学习过程,引导学生在不断探索中得出结论,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体现。

老王教案篇8

[关键词]5~7岁幼儿;动机;告状行为;师幼互动

[中图分类号]G6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604(2007)09-0034-05

本文中的“幼儿告状行为”是指:“幼儿在幼儿园日常生活中为自己受到来自同伴某一方面的侵犯,或者发现同伴的某种行为与幼儿园的集体规则、教师的某项要求不相符合时,向教师发起的一种互动行为,这种行为的突出目的是要阻止同伴的行为。”笔者发现:告状是幼儿发起的九种师幼互动行为中发生频次最多的一种行为,所占比率高达26.4%。为什么幼儿如此热衷于告状?他们实施告状行为的动机是怎样的?厘清这些问题有助于我们认知真实的幼儿社会生活世界,也对幼儿教育实践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基于此,我们对5~7岁幼儿的告状行为进行了专门研究。

一、幼儿告状行为动机的类别与量化分析

(一)幼儿告状行为动机的类别界定

借鉴刘晶波在师幼互动行为研究中现场获得数据的具体方法,笔者在一所幼儿园的一个大班和一个中班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观察和记录,共获得231个幼儿告状行为有效事件,其中,大班115个,中班116个。通过对全部事件的整理与分析,并结合与幼儿园教师及家长的访谈记录,我们划分出七类幼儿告状行为动机。

1、寻求帮助。指幼儿发现同伴侵犯自己的利益或同伴的行为与自己的意愿发生冲突,但以自己的力量难以做成某件事情或实现某种意图时,借助教师的力量,让教师为自己想办法或帮自己解决。如陆雨涵试图把马详拉到“娃娃家”去,但马详就是不动。于是他一边拉马详,一边大声向教师告状:“老师,马详刚才不在建筑区。他在娃娃家,我拉他他还不动!”

2、试探教师。指幼儿自己不明确教师的要求或意图,不确定同伴的行为是否违背了教师的要求或意图而产生的告状行为。如在绘画课上,教师在教大家用几何图形画小房子,辛辛见伟伟在小房子旁边画了花草和小鸡,觉得挺好看的,于是举手报告:“王老师,伟伟在小房子旁边画了花草和小鸡。”教师说:“我只要求画小房子。画完了的,画上花草也可以。”辛辛听后,满意地坐下也画起花草来。辛辛的“告状”实质上是在向教师探问“我可不可以画花草或别的什么”。

3、表现自己。每个幼儿天生都具有“我要做个好孩子”的倾向,当看到同伴的“不当”行为时,幼儿会为了获得教师的好感、受到教师关注和认同而向教师告状,以此抬高自己在教师心目中的地位。如:“老师,你看她把书扔得乱七八糟的,我都收拾得干干净净的”;“老师,你看他把值日牌子弄掉也不知道捡起来,我把它捡起来了”,等等。

4、陈述情况。幼儿会察言观色,能根据教师的言语或行为进行判断,及时向教师告状,陈述一种事实。如:小朋友都忙着剪纸,而朱玉洁却还在一边看书,没等教师问话,一旁的张家其忙跑来伏在教师耳边轻轻地告状:“老师,她经常不做这样的作业。她的作业让她爸爸给撕了!她爸爸说除了做题目外幼儿园的其他活动都不重要,所以都给她撕了!”

5、报复他人。这是幼儿出于自己的嫉妒或报复心理而产生的告状行为。如:正在吃饭的陈泓听到王正宏在告自己的状,急忙放下手中的筷子狠狠地瞪着王正宏。不一会儿,陈泓也来到教师面前告状:“李老师,王正宏他妈妈说你批评人可厉害了,像只大老虎,而且王正宏他表现一点都不好,一直说脏话!并且说很脏的话!”

6、检举对方。这是幼儿为打抱不平或维护纪律而产生的告状行为。有的幼儿告状,既不是因为发生了纠纷,也不是为自己的行为寻找依据。而是代人告状或揭发他人的违纪行为。如张纪元跑来告状:“老师,你看徐建文把小雨的头放在椅子上乱敲!”其目的是求得教师对徐建文的批评和对小雨的安慰;某幼儿对教师说“我看见田田把美术角的纸藏在口袋里了”,则是出于对田田行为的不满。

7、嫉妒他人。当幼儿看到他人在某些方面比自己强,自己当时却无法拥有或胜过时,产生了不安、烦恼、痛苦、怨恨等负性情绪,并企图破坏他人的优越状况,这会激发幼儿告状行为。如葛月看到甜甜经常和教师在一起,她很嫉妒,于是向教师告状:“老师,甜甜最烦人了,每次她都是和你一起玩,你看看她老是跑来跑去,她一点也不好,你不要在她这儿了!”说完就上前要拉教师走开。

(二)幼儿告状行为动机在不同年龄班的分布状况

根据上述七类幼儿告状行为动机的分析,我们对231个告状行为事件进行了归类,得到了幼儿告状行为动机在不同年龄段的分布情况(见表1)。

表1中的统计结果表明,幼儿告状行为动机中发生频次最多的是“寻求帮助”,占总频次的30.2%;居第二位的是“表现自己”,占28.4%;第三位、第四位的是“陈述情况”和“检举对方”,分别占14.7%和14.3%;末三位是“试探教师”、“报复他人”和“嫉妒他人”,分别占5.6%、5.6%和0.9%。对七类动机发生的频次进行卡方检验,得x2=127.897,df=6,p<0.01。即各类动机发生的频次之间存在显著差异。

进一步的分析表明,七类告状行为动机的发生频次随幼儿年龄的变化而表现出一定的差异:“表现自己”和“寻求帮助”这两类动机随年龄的增长而减少;“报复他人”、“检举对方”和“嫉妒他人”这三类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多。这一差异可以这样理解:每个幼儿天生具有“我要做个好孩子”的倾向,中班是幼儿发展的重要过渡阶段,因此,中班幼儿表现自己的方法和手段很直接。这也是这个年龄段幼儿天真、正义感的自然流露;大班是幼儿从幼儿园向小学过渡的一个重要阶段,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心理逐步趋向“成熟”,因此同伴间的交往逐渐变得复杂起来,幼儿表明自己态度的方式也趋向间接化,如采用报复、取笑等手段。

二、幼儿告状行为动机的情境与类属分析

对幼儿告状行为进行定量分析,可以从总体上勾勒出幼儿告状行为的轮廓,揭示幼儿告状行为的基本特征和年龄发展趋势。但幼儿告状行为是发生在幼儿与幼儿之间、幼儿与教师之间的一种复杂的互动过程,笔者希望借助于情境分析,通过丰富、详实的案例展现幼儿告状行为动机发生、发展的脉络。与此同时,笔者还对幼儿告状行为动机进行了类属分析,将七类动机进一步归纳为五类。

1、“求助”型告状

这是幼儿为了求得教师公正解决纠纷或请求教师保护自己而产生的告状行为,它在幼儿的告状行为中占很大比例。在集体活动中,幼儿之

间可能出现意见不合、争夺玩具、互相冲撞、以强凌弱等事件。当这些事件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一方或双方就会向教师告状。例如,班里的方新平时很少说话,但她经常走到教师跟前“告状”:“老师,画画时小宝乱动,还碰我!”“老师,王正宏抢了我的插塑板。”……方新的这种“告状”,实际上是希望教师帮助劝说小宝别碰她,帮助她向王正宏要回插塑板,并不是希望教师惩罚被告。

案例1

游戏活动时,王华一人拿着两把小铲子。一旁的陈泓也想玩,但工具箱里没有小铲子了。于是他来到王华的身边大声说:“王华,你有两把小铲子,让我用一把吧!”王华对此不予理睬。陈泓又说了五六遍,王华仍置之不理。“你要再不给我一把,我就去告诉老师了!”陈泓威胁道。王华停下手中的工作狠狠地瞪了陈泓一眼,还是没有让给他一把。等了一会,陈泓跑到王老师面前告状:“王老师,王华有两把铲子,老师说一个人不能玩两把铲子的,但他一把也不让我用!”王老师正忙着其他事情,一时没有理会他。陈泓站在那儿不走,教师只好停下手中的工作,于是,陈泓急忙拉着教师来到王华面前。还没有等教师说话,王华就很不情愿地拿出其中一把小铲子给了陈泓。于是陈泓很得意地拿着小铲子走开了。

从此类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对于幼儿来说很困难的事情,只要向教师求助,通过教师的干涉,哪怕是一句话、一个微笑、一次点头就能迎刃而解。可见,教师的权威对幼儿的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幼儿往往会借助教师的权威行使一些凭自己的能力还无法行使的特权。这也是幼儿一遇到困难就向教师告状的原因之一。

2、“求赏”型告状

求赏心理是幼儿较为常见的一种心理,尤其是当同伴出现“违规行为”时,大多数幼儿一旦发现就会迫不及待地向教师告状。这往往是幼儿为了让教师关注自己的表现而产生的告状行为。如班里的小鱼儿经常向教师告状:“老师,庄周把值日生的牌子掉到地上了,也不知道捡起来!”说着赶紧把牌子捡起来,“你看我每次都会捡起来的。”小鱼儿的这种告状行为并不是为了要制止同伴的行为或者是为了惩罚对方,而是为了向教师表功,获得教师的赞赏。

案例2

今天午餐有小朋友最喜欢吃的虾。陈老师说:“小朋友要有秩序地去洗手,进盥洗室的时候要走着去,不要跑着去。我说过好多遍了,但还是有小朋友不听。还有个别的小朋友在盥洗室玩水,这样不好,知道了吗?谁要是表现好,老师就先给他盛虾!”接着教师忙着盛饭,幼儿则按小组有秩序地排队洗手。第一组的甜甜还没有洗完出来。第二组的小宝就急忙跑着去盥洗室。刚洗完手回来的庄周见状大声向教师告状:“老师,小宝没有听老师的话,他是这样跑着去盥洗室的!他不是像我这样慢慢地走进去的!”说着他做了个跑的动作,接着又慢慢地走了一圈,伸出自己的手让教师看:“老师,你看我的手干净吗?”教师忙着盛饭,没有回答她,只是往她的碗里放了个虾。只见庄周笑嘻嘻地端着碗回来,非常满意地坐在自己的位子上,还不时向别的小朋友炫耀:“你看老师给我虾了!”

很显然,本案例中庄周是为了求赏而告状的。当然在告状的同时她也没有忘记让教师赞赏自己:又是语言描述,又是生动形象的动作模仿,还怕教师看不到自己的“优势”,伸出干净的手让教师看。直到教师把虾放到她碗里,她才满意地回到自己位子上,还不忘向同伴炫耀自己:看,我先吃到虾了!表面看起来她是在维护规则,其实是求赏动机使然。

3、“求罚”型告状

案例3

在自由活动时,王华对陈泓通过告状使自己在教师的干预下把小铲子让给他的这件事仍然很气愤。所以,王华来到教师面前伏在教师耳边轻轻告状:“老师,今天陈泓表现一点都不好,跟别人抢东西!而且一直在背后说我不好的话,说很脏的话!”

本案例中的王华是出于报复心理而产生告状行为的。因为告状的内容与陈泓向他要小铲子这件事没有关系,他的“告状”既不是寻求保护,也不是表现自己,更不是关心他人,而是在“告发”。他对陈泓“借助教师的权威来向自己要小铲子”、“向教师告自己的状”这件事耿耿于怀,于是他顺势向教师告陈泓的状,以发泄心中的不满。

在此类告状行为中,幼儿告状的动机是报复或嫉妒,告状的目的是希望借教师的力量达到报复的目的。

4、“试探”型告状

这是幼儿为了试探教师的态度而产生的告状行为。有时幼儿并未和某人发生冲突,却告某人的状,其目的是想试探一下教师对这一行为的态度。假如教师对此持肯定态度,那么,告状的幼儿也会马上做出类似的行为来。

案例4

大班游戏活动时,由于桌子靠着墙,小朋友只能挤在一起玩。这时张贵元把桌子拉到中间,王加腾见状说:“老师没有说把桌子拉到中间,你这样是不行的!”但张贵元对他的话置之不理。于是王加腾转而向教师告状:“老师,你看他把桌子搬到中间了!”柴老师停下手中的工作,看了看情形说:“小朋友觉得挤的话,可以搬到中间!”“噢,老师说了,可以搬到中间!”说着王加腾急忙把自己小组的桌子搬到中间来。

案例5

中班自由活动时,由于部分幼儿要上英语课,于是王老师带着其余幼儿去活动室外面自由活动。有几名幼儿趁教师不注意,跑到其他班的活动区域去玩了。王彦看了看跑出去的同伴,又看了看教师,也想去。但她刚走了几步又回来,跑到活动室里面,大声向教师告状:“老师,你看他们跑到外面去了!”“去吧,只要不大声吵闹就行。”王老师说。王彦听到后像获得命令一样跑了出去。

上面两个案例中的幼儿主要是不能确定某些做法是否违反了规则,是否得到教师的允许,于是就采用询问、提示等策略向教师告状求证。如案例4中的王加腾看到同伴把桌子拉到中间,他也意识到这是解决拥挤的一种好办法,但没有教师的许可,他不敢轻举妄动。于是他采用提示这一策略向教师告状:“你看他把桌子搬到中间了!”在得到教师肯定回答后,自己也立即毫无顾忌地把桌子拉到中间。案例5中的王彦也是一样。看到同伴到其他班的区域去玩,她也非常想去,甚至已经走了几步,但又折了回来,因为她怕这样会违背教师的要求。于是她也采用同样的方式向教师告状,得到教师的肯定后才放心大胆地跑向其他班的活动区域。

5、“陈述”型告状

幼儿处于某一种情境中,能根据教师的言语或行为对当时的情境进行判断,及时向教师以告状的方式陈述一种事实或对同伴的行为进行评价(多为消极评价)。如看到教师走到还没有动手做电话机的小雨身边,小朋友纷纷向教师告状:“小雨是我们班最皮的,还什么操都不会做!他做的电话机不如我做的好!”“还有,他还把我的鼻子搞破了!他自己还吃手指,还抠鼻子!真是的!”……此类告状的目的并不是想引起教师对自己的关注,让教师赞赏自己,也不是想让教师惩罚对方,更不是与对方有利害冲突,只是希望教师能够意识到或者明白对方的行为,即他们告状的目的只是为了明辨是非或者说明一种情况,为了陈述而陈述。

案例6

大班的保育员在给每个幼儿分发牛奶、点心。不知什么原因,周和把自己的点心扔到一边,把牛奶倒到地上。小朋友见状纷纷向教师告状。朱洁跑来大声对教师说:“老师,刚才周和又发脾气了!她把牛奶倒在地上还用脚搓!她怎么经常这样呢?”“对,老师,她可不是好学生!她的脾气可大了,经常乱发脾气。”甜甜伏在王老师耳边悄悄说。王浩宇等小朋友也跑来向教师告状:“老师你看,周和又乱扔东西,她的脾气可大了,现在还改了好多呢!”“对,以前她的脾气可大了!像我爸爸那样!”

案例6中,大多数小朋友都发现,周和发脾气这一行为不符合教师的要求。同时他们也意识到“乱发脾气”是一种不好的现象,这种现象与幼儿自我认同的价值观念相违背。幼儿处于价值困境中,于是他们纷纷向教师告状陈述。

三、小结:幼儿告状行为动机的主导倾向――“求助”和“求赏”

上一篇:花钟教案范文 下一篇:祝福教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