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王教学设计范文

时间:2023-10-04 01:16:21

老王教学设计

老王教学设计篇1

笔者前几天开设了一堂校际公开课,课题是杨绛先生的叙事散文《老王》(苏教版必修三),该篇向我们展示了一位贫困而有良心的劳动者的形象。我在设计学案上的问题时,希望通过这篇文章的学习,让学生感悟老王的性格特点和思想感情,体察善良,关爱不幸者;揣摩文章的语言,深入领会语句的意味;关注底层人物的个人操守,从他们的人生追求和价值选择中认识人的尊严和崇高。因此我设置了如下几个探究题:

1、用一个字或词语来概括老王的生活状况,并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

2、用一个字或词语来概括老王的性格特点,并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

3、揣摩文章的语言,设定情景对话

思考问题:老李是怎么知道老王临死前的一天去了杨绛家的呢?

下面是一段老李与老王的对话,请结合老王的性格特点补全他要说的话,要注意深入领会语句的意味。

老李:你身体不好,怎么出来了呀?

老王:

老李:呦,这么大的鸡蛋和这么好的香油,是哪里来的呀?

老王:

老李:你这是往哪里拎呀,怎么不留给自己吃?

老王:

老李:你别自己去了,我帮你送吧。

老王:

老李:我去请他们来看你吧。

老王:

4、“我”一家给了老王哪些帮助?

5、一个幸运的大学教授与一个不幸的车夫会是什么关系?

6、“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结合文本分析作者为什么愧怍?

前四道题学生展示回答得非常好,可到第五道题的时候,学生的反应出乎我的意料,他们并没有按照我设想的思路走,完全抛开了教授身份的杨绛和车夫身份的老王,只是单纯地思考一个大学教授和一个车夫能有什么关系。有的回答是路人关系;有的回答是上层与下层的关系;有的回答是尊卑关系;有的回答是在一个大院,是邻居关系。我想要的答案是:作者和老王之间可以是雇佣关系,也可以是朋友关系,但却没有亲情关系,这样可以更好的引出下一道题。当然,接下来第六题答得也不好。我看到同学们的反应,知道自己在设置探究问题时难度太大了。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100条建议》中的第一条建议“请记住: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学生是鲜活的生命体,他的认知过程是个渐进的过程,在教学中就要设法为其搭设通向成功的各种台阶,问题的设计要有层次性。

所谓问题设计的层次性,就是问题设计要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通过设计多个台阶,强调问题间的内在关联性,解决一个问题又是解决下一个问题的前奏,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设计出真正的符合学生实际的问题才算成功。尽管我们不可能针对每一个学生设计不同的问题,但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实际情况设计出符合学生能力范围的问题。而我这一堂课出现失误的最大原因就是没有考虑到学生特点,只是根据自己的思维方向设了问题,忽略了学生的能力范围,结果问题太陡,学生不知往哪个方向回答,乱猜一气,总是靠不到我的要求上来。最后课堂一片死寂,我只好自问自答,草草了事。

语文教学由于强调感性,所以课堂的理性在很大程度上被很多授课者忽视,导致教学问题设计或者教学组织“脚踩西瓜皮”。其实我设的这几个题目,第一个和第二个题目是在初步感知课文后把握老王的形象,难度较低;第三个问题是对第一、二两个问题的进一步深化,要求学生把握住老王的形象后进行合理的想象,结合语境补全对话,由易到难;第四个问题是结合文本找出信息,难度也不大;设计第五个问题,我的目的是想让学生在“我”一家对老王的帮助中总结一下,体会“我”和老王的关系,“我”虽然关心照顾老王,但并没有从心里把他当作亲人看待。由此再引出第六个问题。想法本来是好的,可是问题梯度较大,学生不能理解。通过反思,我重新设计了学案,我把第五个问题又分解开来:

(1)结合文本“他蹬,我坐,”体会“我”和老王的关系。

(2)结合文本,“我常坐老王的三轮……路上我们说着闲话。”体会我和老王的关系。

(3)结合文本“我谢了他的好香油,谢了他的大鸡蛋,然后转身进屋去(拿钱给他)”。体会老王给“我”送香油、鸡蛋时的心情,及“我”对老王的心态。

(4)结合文本及以上三个问题,综合分析“我”与老王之间的关系。

不仅如此,我把第六个大问题也作了分解:

(1)一个“幸运的人”是谁?为什么是“幸运的”?

(2)“不幸者”是谁?又为什么“不幸”?

(3)“愧怍”又怎么理解?

这样通过几个小问题就把难度降低了,问题设计有了层次性,调整之后我第二天在另一个班又上了一节课,学生阅读兴趣浓厚,在彼此的交流中逐渐明确了老王这个人物形象的光辉,阅读感悟也随之而出。学生在层层推进中,自然而然地读懂文本,感受自身学习的乐趣,课堂效果很好,这不正是我们一线语文教师苦苦追求的吗?

语文教学,问题设计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好的问题设计,不仅能够牵一发而动全身,很顺利地带领学生走进文本,解读文本,深入领会文本的内涵和奥妙,而且能够有效引领学生走进学习的殿堂,启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享受学习的乐趣,体验合作、探究的成功。因此,在语文教学探究问题设置的时候,一定要根据学生的程度,多设置一些小台阶,并且适当地降低难度,分散难点,化难为易。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认知程度,把复杂的知识转化为几个简单的部分,使学生易于接受。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又促进了同学间的交流合作,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老王教学设计篇2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2410(2016)12-0012-01

一、牢固专业思想,不忘初心继续前行

很多体育教师随着工作时间的延长,逐渐出现了职业倦怠,加上工作环境特殊性,工作的激情和热情锐减,不能持之以恒地奔跑在操场一线。王老师作为教研员在日常的教研活动中不断对我们进行专业思想教育,要求我们不能离开操场。和孩子一起奔跑是最快乐的,看到学生健康成长是最有成就感的。课堂是教师的立足之本,一线教师要多上课,敢于上研讨课,敢于把自己做靶子,这样进步才快。王老师作为江苏省特级教师,同时又是教研员,敢于上“下水课”,承受了相当的压力,敢于解剖自己的课,彰显了体育人敢于亮剑的精神,王老师用自己的言行诠释了“不忘初心继续前行”的工作态度,再次激发了我们年轻教师的工作热情。

二、加强教材解析,依据学情设计教法

“教会学对”是我们体育课追求的目标,“强身健体敏捷身手”是体育课本质所在。体育教师在上课之前都要问一下自己,“这节课我想干什么?能给学生点什么?我该如何去做?”这就是王老师和我们平时教研活动讲得最多的话,相同的教材不同的教师,不同的教学风格,会有不同的教学呈现形式,但最后都必须是殊途同归,达到“教会学对”的目标。教法因教材而动,教法因学生而变,王老师在日常教研活动中,总是强调教材解析的重要性,说如果对教材研究不透,就会造成教学设计的偏差,教学设计思路就会跑偏,确定教材内容之后就要深入研究教材,从本身的技术结构、单元课时的安排,到对不同水平段学生的要求,进行细致全面的研究,只有对教材做到了然于胸才能使教学设计针对性强、效果好。王老师为了了解学生在学习该技术时会出现哪些困难,在班级中随机选取了男女各几名学生,进行相关交流,让学生模仿教师做动作,观察学生练习情况,及时记录下学生最真实的想法,这些都是获取的最真实的学情。依据学生的真实情况,设计出针对性强的教学干预措施,并用常规的器材解决教学中的重难点。

三、储备运动技能,提高技能示范质量

体育教师随着年龄的增加,很多技能动作容易出现难以完成的现象。王老师一直强调体育教师要尽量延长运动寿命,不能丢失基本功,要想运动技能水平能在较长的时间内保持良好的状态,只有一个字“练”。王老师用自己的言行在教育我们年轻教师,引导全区体育教师进行技能体能练习。我们经常在操场看到王老师跑步的身影,在单双杠上练习的场景。本节课中,王老师一个完整的示范动作和一个辅助练习的示范动作,赢得了全体学生自发持久的掌声,完全折服了所有的观摩教师,我们年轻教师自叹不如,这就是一直坚持体能技能练习的结果,王老师用他的肢体语言告诉了我们加强体能技能练习的重要性。

四、引领专业发展,清晰专业发展目标

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需要持之以恒的积累和科学的规划,王老师在和我们日常的交流中,经常说的一句话“体育教师心中要有目标,没有目标就是整天在混日子”,不论是课堂教学,还是业余训练,以及教科研学习,都要有自己合适的目标,一节课想给学生点什么,一学期想培养学生什么,运动队训练想要取得什么成绩。王老师经常现身说法,通过自己的专业发展经历,告诉我们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应该如何去进行积累,如何制定发展目标。这次他选择有一定难度的体操教材,是对他自己的一个挑战,更是给我们年轻教师做示范。在磨课过程中,他要求我们积极参加研讨,通过课堂的准备,使我们知道了要提前做哪些准备工作,如何发展自己的综合素养,提高专业化水平。如为了剖析教材技术规格,不把整套技术教死、教脱节,王老师要求我们去查阅资料学习体操动作技能的形成规律,通过一个教材能做到举一反三,这个过程对我们参与的年轻教师来说是受益匪浅的。

五、构建和谐团队,促进区域整体发展

老王教学设计篇3

王老师走进了课堂,开门见山地说:“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第二课―― 一件小事。”然后转身板书:一件小事。这闷头的一棍子,教室里果然出现了意料之中的情形:学生先是惊奇,继而小声嘀咕起来,很多学生赶忙翻查自己的课本。在确认自己没有弄错后,有学生大声喊起来:“老师,您写错题目了!”王老师微笑着说:“昨天晚上我在备课的时候,将课文读了一遍又一遍,发现课文不过写了作者童年时的一件小事,这跟我们在小学时写的作文――‘一件小事’一样,最多是‘一件难忘的事’,何必用‘走一步,再走一步’这样的句子呢?多麻烦呀!于是我决定把题目改了。不知你们是否同意我的看法?现在就请同学们默读一遍课文,然后发表你们的看法。”

学生默读课文后,王老师用热情的语言鼓励他们大胆发言,可是没有一个学生站起来发表自己的看法。课堂上静寂了足足三分钟,这确实出乎我们的意料。王老师脸上期待的微笑变得茫然起来。终于有学生打破了僵局,第一个站起来的说:“我赞成老师把题目改为‘一件小事’,因为这篇文章就是写‘我’爬上悬崖,又在父亲提示下爬下悬崖的小事。”第二个站起来的从课文第1自然段找到了佐证:“‘虽然时隔57年,可那种闷热我至今还能感觉得到。’所以我赞成把题目改为‘一件难忘的事。’”接着又一同学发表了意见:“从课文第22自然段中‘这是我永远忘不了的经历’看,我也赞成把题目改为‘一件难忘的事’。”

接下来又有几个学生发表了类似的看法,就是没有人提出反对意见。这一切跟我们备课时预想的完全相反。

王老师当即来了个补救措施,他要求学生齐读课文第18~22自然段,然后问:“同学们,你们找到反驳老师的理由了吗?”学生都埋头默读课文,没有人回答。在距下课只有5分钟时,王老师干脆来了个直抒胸臆:“同学们,莫顿・亨特是想通过爬悬崖这件小事,来阐述自己的人生经验的。作者之所以取‘走一步,再走一步’这个题目,至少有两层理由:第一‘我’是在父亲的指导下,一步一步爬下悬崖的,突出了克服困难的经历和过程;第二把艰难险阻分解开来,一步一步克服它,最后走向成功,是‘我’人生的经验……”

第二节课是写作训练,王老师出的题目是“一件难忘的事”,希望学生能模仿课文的写作方法进行作文。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王老师对课文的写作方法及作文的目的进行了简要讲解。这是学生进入初中后第一次作文,他们都及时交了作业。我们备课组立即对作文卷进行了批阅,并就“读写结合”这个目标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发现课文对学生的写作影响是微弱的。这说明前面的阅读教学课,是低效或无效的。

我们对王老师的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过程进行了深入剖析,寻找造成教学低效的根源,最后我们认为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

一、教师的先入为主禁锢了学生的思维。从课堂现场看到,教师单刀直入改换题目的做法,引起了学生的惊讶和猜疑,但这仅仅是因为老师把课文题目改换了,学生并没有因此去思考作者为什么把文章题目取作“走一步,再走一步”,以及它的真实意义。接下来教师对改换题目的解释,其目的是想激起学生思维碰撞,让学生来反驳自己,从而达到理解课文的目的。然而这一切与预想的恰恰相反,学生听了老师的解释后,接受了老师的观点,也就没有人来反驳老师了。

为什么看来极富性的切入方式,并没有让学生的思维飞扬起来呢?问题主要出在教师对学生缺乏了解上。我们面对的是刚刚从小学升入初中的学生,他们还未适应初中生活,情感上对教师有很强的依赖性,教师的话语有着绝对的权威,学生是害怕逾越的。因此教师激励性的解释,非但没有引发学生的思维碰撞,反而给学生画了圈子,禁锢了学生的思维。

二、把课文直接当作范文,忽视了学生的认知水平。备课组认为,把教学目标定在“读写结合”上是可行的,但直接把课文当作范文,难度高了一些。文章虽然写的是童年时的一件小事,其内容与学生的经历相近,但毕竟是作者“时隔57年”变成了一个有着丰富人生阅历的老者后所写的,作者对人生的认识和思考,作者的思想和艺术修养,是初中的学生无法企及的。现实中每个孩子都经历过不少事,很多事情中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但是以孩子当时的生活阅历,是难以发现其中蕴含的哲理的,即使少数孩子从他经历的事件中得到某种启示或教训,往往也是肤浅的。如果他记住了事件的经过,日后在人生的征途上不断反刍回味,才有可能得出启示人生的哲理来,就像莫顿・亨特那样。

备课组经过重新设计,把“读写结合”点放在“学习作者展示事件的过程、从过程中揭示事件意义的写法”上,在另一班作试验,效果比较好。从学生的作文看,有70%的学生达到了“学会重点叙述(或描述)克服困难的过程和心理经历”这个目标。

三、学生没有自主弄清、弄懂课文。从整个教学过程看,学生对老师的提问处于一种漠然的状态,这说明学生对课文很陌生。正是因为对课文的陌生,师生之间无法顺利进行交流沟通。大家认识到,尽管《走一步,再走一步》这篇课文在教师看来比较浅显,但对初一新生来说,读懂这篇课文并不容易,因此学生课前预习是十分必要的。对于初一新生,我们认为应该给予学生比较规范的自学指导:首先让学生通读全文,利用工具书和参考资料扫除文字障碍,参照课文导引、注释、课后思考题,从整体上感悟、理解课文;其次让学生细读课文,圈点重要的、难以理解的词句,弄清课文各部分之间的联系;其三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对课文进行理解分析,读出自己的问题。这样学生才有自己的主张,才具备与教师对话的资本。

我们认为,一个好的教学设计,并不一定就能在课堂中得到好的收获。在这次教学设计研究活动中,大家明白了一个道理:一个好的教学设计,必须根植于学生实际水平这块土壤之中,才能结出丰硕的果实。

老王教学设计篇4

课堂教学创新意识教学设计近年来,为实现政治课堂的优质高效,广大政治教师进行了积极地探索。空洞地说教、机械呆板的教学方式渐渐销声匿迹,课堂气氛也明显活跃起来。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参与者。教师的教学理念、知识储备、组织教学的能力、驾驭课堂的能力等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如何打造优质高效课堂,政治教师必须具备三种意识。

一、教师必须具备创造性使用教材的意识

学生不喜欢教师的照本宣科,学生喜欢猎奇,对教材中没有“出现”的内容很感兴趣。为此教师要吃透课程标准、深入研究教材、广泛了解学情。在此基础上,找出本节课教学内容的主线,然后对教材进行大胆的整合,围绕着教学难点和重点设计探究活动,这样的课堂才能出彩。记得有位老师在讲授《公司的经营》时,他设计了这样的教学情境:先是甲、乙、丙三人商讨共同出资(甲出资30万,乙出资20万,丙出资25万)准备办一企业或公司,请学生为其出主意办企业好还是办公司好?从而引出企业和公司的区别,学生经过分析、比较得到的结论是办公司好。接着又提出办什么类型的公司?又引导学生明确了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的区别,学生经过分析得到了只能办有限责任公司的结论。该老师话题一转,公司成立了如何才能经营好?进一步引出公司经营成功的三个因素。随着公司经济效益的提高,公司有意兼并一个经营不善的企业,请学生为公司的决策者出谋划策,想一想应注意哪些问题?这个问题教材没有现成的答案,但是学生很感兴趣,讨论也很热烈,发言也很积极,学生考虑的问题很多,有一些也是我们没有想到的,但是都是合理的。最后该公司因盲目扩张,经营不善,处于破产的边缘。再次回归到公司如何经营以及破产的两面性影响的问题。本节课教学环节环环相扣,通过一系列探究活动,学生对公司的模糊认识得到了澄清,也明白了公司经营背后的风险,从而自觉树立责任意识、风险意识,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了升华。

二、教师必须具备节约的意识

高效课堂不在于华丽的包装,而在于优质高效,过多的活动、事例、视频会让学生目不暇接,会冲淡课堂教学的主题。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力求通过一个事例、一段材料、一个故事来统领相关知识,避免情节、场景、视频的频繁转换给学生思维带来的不利影响。记得有位老师在讲解《征税和纳税》时,他讲了服装厂老板老王的故事。故事一:老王创业之初,资金周转出现困难,于是他找到同学税务员老李,希望免税;实在不行,能否根据所交的税款提供一定的利息?不能提供利息,打个折也可以。据此抛出问题一:如果你是老李,你将如何答复老王的三个要求?请说明理由。故事二:随着欧债危机的影响,老王的企业运转越来越困难。老王召集各部门负责人商讨对策。财务科科长:“做两套帐:一本内部帐,一本外部帐,多隐瞒收入,少开、尽量不开发票。”销售科科长:“尽可能拖。”办公室主任:“修改职工花名册,增加一些残疾人员,多享受一些税收优惠。”保卫科科长:“我们负责把税务人员挡在大门外。”问题二:上述四种行为属于何种行为?你如何评价?故事三:老李听说后对老王进行了税务教育。老王终于明白了纳税人必须自觉依法诚信纳税。问题三:假如你是老李,结合教材的相关知识,说说你是怎样说服老王的?故事四:经过老李的教育,老王将应缴的税款都交齐了,但老王心中又犯起了嘀咕,“我是自觉纳税了,我所缴纳的税款能不能财尽其用?”问题四:解决老王心中的困惑,公民可以做些什么呢?

本设计所用的故事情境符合实际,贴近生活;文字资料十分简约;所设计的四个问题,紧紧围绕教学重点、难点,抓住了相关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且环环相扣,真正实现了“知识问题化,问题生活化,生活情景化”的目标要求。课堂上学生讨论热烈,学习难点、学习重点一一破解,公民必须自觉依法诚信纳税的责任意识悄然树立,三维目标轻松达成,真正实现了优质高效的目标。

三、教师必须具备让学生动手的意识

老王教学设计篇5

一、设计趣味性的问题,激发学生阅读求知的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初中生思维活跃且充满好奇心,强烈的好奇心促使他们对外界信息的敏感。课堂提问如果只是一味直来直去,开门见山,就如一潭死水,一定程度上阻碍思维的发展。但假如我们把问题换一种方式提出,寻求学生兴趣与课堂深度的契合点,找出学生关注的热点和文章重难点的联系,柔和诙谐的语言,问题是否将有“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的效果呢?

给学生上《浪之歌》这一课时,初读课文,我问学生:“如果海浪(海岸)是你的恋人,你爱她(他)吗?”一说到“爱”,这让初中生最好奇也是最有兴趣的问题。一提出,学生可乐开了花,话匣子一下打开了,就连平常课堂上从不回答问题的学生也会蹦出几句。有的说:“当然爱,海浪那么热情,又对情侣海岸一往情深,忠贞不贰。”有的说:“海岸不错,对海浪不离不弃。”有的说:“海浪温柔善良”……这时,我就要求学生结合课文句子说说理由。因为设置的问题有趣,学生对此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急于想通过学习新知得到答案,从而使教学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后面对文中的“爱情”的理解也顺理成章了。整堂下来气氛活跃,课堂质量得到明显提高。这种提高明显归功于提问对学生兴趣的激发。问题刚好对准了初中生的胃口,他们觉得就是思考问题也没有压制自己的爱好和喜乐,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同时需要指出的是,设计趣味性问题要注意选择恰当的趣味内容,使其服务于教学内容,既要有活跃的思维,又要有冷静的思考,帮助学生理解文本。

二、设计梯度不同的问题,面向各层次学生的认识水平

有位教育家说过:“要把知识的果实放在学生跳一跳才能够得着的位置。”这个比喻告诉我们课堂提问既不能让学生望而生畏,又不能让学生不动脑筋就轻易答出。要让学生感到三分生,七分熟,跳一跳,才摘得到。我校为一所乡村学校,学生素质较差,口头表达能力、学习能力、知识的基础等都较差。在课堂上,教师对课堂问题设计必须要有一定的广度、深度、坡度,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出发,既要顾及接受能力强的学生,又要照顾学习较困难的学生。同时,提问还要“随意”进行,使每个学生都有被提问的机会。

如在教学《春酒》时,本人设计了以下环节:“根据拼音写汉字”“解释词语”“文学常识填空”“用一句话概括课文内容”“词句的赏析”“对中心思想的理解”等几道题,预设好层次不同的学生回答难易不同的题目。比如,让基础较差的学生回答基本问题,这样有利于问题的深入;安排勇于表达,开朗活泼的学生回答疑难问题,有利于气氛的酝酿和讨论的展开。适度的提问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学生通过积极的思维取得成功就能增强学习信心,保持对学习知识的兴趣。

三、设计灵活多样的问题,更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

维果茨基认为,教师提出的问题应接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而不宜停留在“已知区”或“未知区”,问题既不宜太浅也不宜太深,要问得“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不同的学生具有不同的学习态度、起始能力、已有知识和个性特征,这些能力和特征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学习效果。同样一个问题,因为学生的素质差异,提问方式也应有所不同。教师在提出问题时应考虑不同年龄特点的学生的心理因素。要灵活运用多种提问方式,把握好提问的尺度。

本人在一个班上《老王》时,循序渐进,从老王对“我们”做的事和“我们”为老王做的事讲起,再到老王品质的概括及“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文章主旨的理解,一路下来,“强拉硬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心中总觉得不是滋味,于是在下课十分钟经过一番思考我调整了思路,进另一个上课班级后,我把书放在讲台上,一边在黑板上书写一边说:“我们这节课上的是‘王老’。”同学们一下子沸腾了,大声地说:“错了,错了,是《老王》。”有几个调皮学生还偷偷地边笑边说:“课文题目都记不清……”这时我“恍然大悟”似的,然后一本正经“板”起脸提出问题:“‘老王’和‘王老’有区别吗?”学生开始思考。明确“老王”首先表示的就是年龄大,用在熟人之间的一种称谓了;“王老”呢,就是这人年纪也很大,但重要一点这人德高望重,肯定有什么过人的本事很值得人们敬重。于是紧接着第二个问题、第三个问题……对文中“老王”的“苦”与“善”,以及他的品质及文章主旨的理解就顺其自然了。改写了题目,轻松自然,降低了课文的沉闷感,让学生有话可说,活跃课堂气氛。引导学生体会从学识上讲,老王与杨绛不在同一个层面上,与下面的环节接轨。

提问要形成教学的思维链,从脆弱的部分入手,然后攻伐那坚硬的部分,促使学生能愉悦地理解各个问题并准确回答。“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做到“直问”与“曲问”相结合,“正问”与“反问”相结合,“明问”与“暗问”相结合。

四、掌握好课堂提问的节奏,留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和空间

课堂提问应把握好提问的节奏,控制好提问的频率和速度。当前,“满堂灌”走向了“满堂问”,部分教师认为提问越多,越有利于师生互动和交流,整个课堂气氛也热闹多了。其实不然,这“满堂问”还是走了“满堂灌”的老路,整节课掌握在任课老师的手里,而相应的分析和探究的时间就少了,学生的讨论也流于形式和表面。所以,课堂提问应找准切入点,精问巧问,以求“牵一发而动全篇”之效。

同时,每个提问之后要留有一定的思考时间,这样才符合学生思维规律和心理特点。学生在缺乏思考时间而产生的对所提问题不完全理解或不理解的情况下又急于争取教师提问自己,又往往容易造成他们的瞬间因紧张而遗忘。这在思维敏捷性差的学生身上更为多见。为了不冷场,性急的教师就会要求“换人”或是直接说出答案。长此以往,学生失去了答题的热情,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生智能的发挥,所以要控制好提问的频率,给予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

综上所述,问题设计是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改善课堂教学环境的重要方法,又是课堂教学中如何体现“以学定教”的重要途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若灵活巧妙地设计问题,可以改变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激活他们求知的欲望和学习的兴趣。在创造性的智力震荡中,使每个学生的生命潜能在课堂上得到最大限度的释放,使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和人文的魅力。

参考文献:

1.景鑫.初中语文课堂提问的技巧.2011(29).

2.郭俊雄.初中语文课堂提问技巧.2011(9).

3.语文教学通讯,2010(6).

老王教学设计篇6

2010年,生物学科教室的建立让王老师彻底打消了这种疑虑。学科教室让学生拥有了更多实验操作的机会,在动手实践中学生所迸发出的热情,呈现出的喜爱、专注与投入,给王老师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她决定颠覆以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

亲历经典实验,感受科学研究的魅力。生物学科教室建立以后,王老师加大了实验的力度,打破了教科书中对于经典实验的步骤陈述或教师仅用演示文稿进行效果呈现的传统授课模式,而是让学生重温科学家几百年前做过的实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兴奋于自己可以经历科学家的探究过程,更振奋于他们有新的发现、新的问题,同时能进一步完善科学家的实验。几百年前,科学家提出胚芽鞘的尖端含有植物生长素,对幼苗的出土有很大意义。多长叫尖端?从中学到大学的教科书中都没有说明,王老师的学生开始探究,在胚芽鞘上画一条竖线,在黑暗环境里让它直着长,于是,长得快的地方抻开了,实线变虚线。上面还是实线的部分就是尖端,长度大约是2毫米。“这个尖端长度永远不会在考试中涉及,但学生在此过程中形成的问题意识、探究能力和科学素养,远比考点与分数重要得多。”王老师说。

有了学科教室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真正的变革是转变学生的学习观念,让学生学会学习,体会学习的乐趣。

“我们现在的课堂几乎都是在为问题而争论。”最初,学生面对自主学习,有些茫然。王老师设计出“学习规划书”,明确单元学习的目标、重点,并以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开展自学。她把学生的问题作为每节课教学的起点,开展精讲、拓展。课上学生自主阅读、实验探究、小组讨论,课下学生梳理知识框图、制作模型,做巩固练习。面对小组讨论不起来,王老师在教室里拉出横幅——“讲给别人听是最好的学习方式”、“让思考成为一种习惯”、“让讨论成为一种常态”,这些话语激发着学生的热情,学生的能量被充分地挖掘。王老师开展小组捆绑式评价,让一个人的优秀带动全体的优秀,这种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影响着学生。现在的课堂,很多时候,学生的交流变成了一种争论。当学生全情投入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那神态太美了。王老师经常拿着相机给学生拍照,记录他们讨论问题时的严肃,得出结论时的惊喜,辩论过程的激烈,定格着他们每一个专注的神态。王老师由衷地欣赏着学生,并欣慰地说:“变革,让我的课堂充满勃勃生机。”

老王教学设计篇7

关键词:新课程;同课异构;评析

2013年9月5日至10月25日,我校组织开展了各学科“同课异构”教学研讨活动。为配合学校这一活动,在历史教研组长陈英老师的指导下,以提升历史学科任课教师教学设计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体现“有效课堂”理念,结合本组的特点(即跨学科较多,教师少)史地政组开展了历史学科“同课异构”的教研活动。重点在韦老师和王老师所带的同年级进度相同两个平行班做试点。他们俩讲课的教材内容是人教版必修一第15课《国共十年对峙》,在听后评课会上,同行们都认为这两课可以说是原生态的同课异构课,但都体现新课程的理念,是两节有效的历史课,虽是同一教学内容,授课教师都能从新课程的理念出发,从各自独特的角度进行教学设计,能够较好地把握教材,充分挖掘教材意图,创造性地利用教材,能够熟练使用各种媒体设备,独立制作多媒体课件,且应用灵活、恰当,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他们展示了同课异构的风采,体现出了较高的综合素质,使我体会到“同课异构”所诠释的“同中存异”“异中求同”“殊途同归”的全新理念,使我对本课有了新的认识,同样也带给我更多的思考,下面结合这一课例,从新课程理念的角度通过比较方法对同课异构中的历史教学谈一下自己的粗浅感受。

一、新课程理念下同课异构同中存异,异彩纷呈

1.从对课标要求来看:同课异“魂”

通常在每一堂历史课都有它的主题――即“灵魂”。但“灵魂”的确定是要有所依托的:(1)《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它是国家意志的体现,它规定了高中历史课程的性质、目标要求和内容框架,是教材编写、教学开展、考试命题和教学评价的依据。(2)教科书,它是连接课程标准与课堂教学的纽带,是落实历史知识和培养能力的重要载体。而“灵魂”就是能够统帅一节课的主要教学目标,应当能体现出为什么而教,应当能在较高层次上体现出一节历史课的价值。《国共十年对峙》一课的“课标要求”是: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历史史实;按照课标要求理解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国共两党的矛盾为主要矛盾是这一历史时期的主线,教材以中国共产党在国民革命运动失败后,武装反抗反动统治,继续探索新的革命道路为明线,以反动派对革命的镇压为暗线。教材从军事斗争、政权对峙等方面反映出这一阶段国共的对峙。同时在探索与实践过程中,中共领导开创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城市和全国革命胜利的道路。围绕这一主线韦老师侧重于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形成过程,而王老师侧重于“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开辟原因、经过、意义。两位老师理解到位,对教材内容进行了重新整合,并且根据自己对课标的理解各有侧重,各有千秋。

2.从教材处理来看:进行大胆整合

在新课改理念下,经常看到的跟使用教材相关的一句话就是“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的:“教材只能作为教课的依据,要教得好,使学生受到实益,还靠教师的善于运用。”两位历史老师要正确把握教材的功能定位,明确“教材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资源和工具”,对教材内容的处理要做到“抓住核心精神,大胆予以取舍”,创新课堂。在本节课中围绕“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开辟教学重点,对教材进行全新的删减整合:(1)教材标题整合:韦老师课文标题改为“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王老师的做法是教材标题改为“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开辟”。(2)教材内容进行删减:都把教材第三个子目去掉了,这样围绕国共十年内战时期以为代表中国共产党人开辟正确的革命道路为主题,以点带面,形成恰当的教学思路,设计合理的教学程序,使学生知识落实,学有所长。

3.从教学方法看:同课异法

新课程理念下主张教学方法应多样化,所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适合的就是最好的,韦老师主要利用谈话式教学方法,注重讲练结合、学法指导,注重课堂训练的实效。王老师采用问题式教学方法,总结归纳,适当补充,注重知识的拓展与提升。例如,韦老师在和学生平等交流完每个问题后,都及时进行达标练习,通过讲练结合来反馈课堂教学是否达标。王老师对所讲的每一个教学内容都以老师提出问题学生阅读课文思考后回答,最后老师进行归纳总结,在讲完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形成与实践的时候,及时总结历史学习的规律,它充分体现了理论来源于实践并对实践有指导作用的历史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进而补充史料回顾中国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以英日为师、以美为师、以俄为师,最后得出结论走自己的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正确性。这种在同课异构中产生不同教学方法所产生的不同教学效果,并由此打开了教师的教学思路,同时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4.从教学内容设计看:各自大显神通

在新课程理念下注重学习的过程而不是结果,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两位老师通过课前积极认真地准备,采取符合学生实际教学设计,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深入剖析教材内容,创造性地设计了贴近学生实际的各种任务型活动。

韦老师教学结构是:创设教学情境―提出问题―学生回答问题―教师总结。韦老师教学内容设计突出教材的重、难点,精心设计一个个问题,让学生在一个个的回答中悟出学习思路。由于几个巧妙的引导,重、难点也就解决了。在教学难点,可以大大降低学习的难度,学生也很容易理解。

王老师教学结构是:创设教学情境―提出问题―学生合作探究―教师点拨―得出正确结论。在教学情景的创设中充分利用各种史料,如视频、图片、历史歌曲、材料及地图来讲解,增强教学的直观性。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感知历史中不断积累历史知识,进而不断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过程,从而完成对知识的建构。

以上两位老师根据新课标要求和对教材的理解,围绕重、难点设计教学的各环节,本着历史课应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勇于提出问题,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改变学生学习方式,使学生获得基本的历史知识和能力,并从中培养良好的品德和健全的人格。

5.从板书设计看:同课异路

韦老师以多媒体教学为辅助手段主要体现在课件里,板书设计简单明了,他的板书设计是: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形成:一、南昌起义,二、土地革命,三、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形成与实践。王老师的板书设计是: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开辟:一、背景――南昌起义;二、过程:(1)八七会议;(2)秋收起义;(3)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三、形成――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形成:(1)内容;(2)实践。可以看出韦老师板书设计使课件知识结构简单明了,但没有发挥好黑板板书的作用。王老师板书设计充分利用黑板板书突出思维的引导作用,利用黑板列出本课线索,板书突出,应试关键词的板书方便学生应试,板书方便学生形成自己的思路。

6.从教师风格看:同课异素

由于两位老师上课都有独特的个人魅力与亲和力,加之教学设计中注重讲练结合,给学生的学习空间较大,两节课,学生都很配合,精神面貌饱满,表现得积极主动,课堂气氛都较为活跃。韦老师帅气,讲课富有激情,语言干练,教学基本功扎实,对教材的把握能力强,思路明确,知识要点、线索清晰,材料运用得当,重、难点突出,稳扎稳打,知识落实清楚;王老师身材高挑,人长得漂亮,更重要的是写了一手漂亮的板书,教学严谨,逻辑性强,有史料教学,注意引导学生,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专业知识广,知识过渡自然,知识讲授到位,能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去分析和解决问题。例如,韦老师在讲完课后进行知识拓展,与学生共同探究井冈山精神,使学生明白了在今天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道路上更应该把“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的井冈山精神弘扬下去,为实现21世纪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使学生的情感价值观得到了升华。王老师在讲课的过程中不失时机地穿插课外历史知识和故事,十大元帅、、和红四军的来历,的扁担故事等既使学生增长了知识,又活跃了课堂气氛。一节有效的历史课,是多种元素的融合与达成。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师的个人魅力,是影响课堂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不仅外在的气质吸引了学生的眼球,流畅的语言表达,偶尔不乏幽默的话语,也吸引着学生的耳朵,两位老师的亲和力都较强,人气与气场也都很有强度,体现了两位年青老师较好的个人素质,可以说是各领。

7.从课堂学习评价看:同课异评

新课程倡导对学生课堂表现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课堂学习评价应该是即时产生的,其主要目的是激励学生的发展。学生的课堂学习实际上是一个不断展现自我成就的过程,高超的评价是一门艺术,不管学生的理解是对还是错,都能够感到被鼓舞和被信任,并能产生更高的自我期待。在本节课整个教学过程中两位老师除运用课堂知识诊断性评价外,还突出表现对学生激励性评价,韦老师在课堂上对回答正确的学生发奖励卡,并说:“恭喜你答对了!”(原来在平时教学中韦老师把这种评价方式已经常态化,不仅用于课堂回答问题还用于平时的历史作业、各种形式的历史测试等);王老师对课堂上积极回答问题时不时用评价语言:我相信你一定能答(做)对!你的知识面那么宽,老师很佩服你!这个问题老师都没想到,你太棒了!你的答案很精彩,如果声音再响亮点就更棒了!总之,对高中生而言,除了考试对学生进行知识能力上的评价,教师也应注意在课堂上的情感评价,由于高中生对自身的认识已经较为客观,两位老师在教学过程当中适当的时间不同程度以对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形式、不同程度的表扬,对学生是莫大鼓励,收到很好课堂教学效果。我们应倡导激励性评价。

二、新课程理念下同课异构异中求同,殊途同归

1.从教学目标的达成看:殊途同归

两位历史老师都是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学习实际来制订教学目标的。

(1)设计三维目标的内容相同

在知识与技能方面:掌握南昌起义、土地革命,正确理解南昌起义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作用;用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观察评价土地革命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作用。在过程与方法方面:问题探究、矛盾分析、深化认识、延伸史实。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认识南昌起义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在“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和经济建设,赢得了根据地广大农民的坚决拥护。

(2)都实现了三维目标设计与教学内容的有机统一

从两位老师三维目标的预设与生成结果看,做到了二者的统一。例如,知识层次,结合南昌起义、八七会议、秋收起义、井冈山根据地的建立、“工农武装割据”、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等史实,剖析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革命胜利道路的正确性,由此探讨党的革命路线正确与否对革命的重要性;方法层次,两位教师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都利用文字材料、图片、地图等,为学生的探究提供历史背景,以引起探究的欲望。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和问题探究、师生的对话活动,引导学生探索,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层次,两位教师在教学中都有大量的德育渗透。学习在革命处于低潮的情况下,中共力挽狂澜、扭转乾坤等史实,培养学生面对重大事件时,处变不惊的人生态度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方法。两位老师都做到了在一个教学活动中,从这三个不同的维度予以设计,使之关联起来,做到三维目标与具体教学内容成为一个有机统一。

2.从教学效果看:异曲同工

一般情况下,由于教师的个人经历、社会背景、自身素质、知识水平及能力存在差异,因而对同一教材内容的理解和把握也会出现差异,这些差异会渗透在备课、上课等各个环节之中,会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我们说有差异就会有“异构”。所以同课异构课更有可比性。但是,我们从两位教师的同课异构中看到异曲同工,那就是在课后教学反思的过程中大家有着共同的话题,对问题的探讨也更加深入。通过同课异构活动,可以具体探讨某一类教材的教学方法,相互学习不同的教学理念和教学风格。研讨后写成课例分析,可以把这一反思活动延续下去,使课例分析成为教学反思的主要载体。

3.从教学手段看:都以多媒体教学为辅助手段

现代社会是信息时代,新课程改革下,信息技术在推动基础教育中的作用越来越大,特别是多媒体应用于教学越来越广泛。尽管两位历史的教学设计不同,但都实现了历史教学与信息技术进行整合,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在讲授中课件的使用会使课堂显得形象而生动,能极大地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主观能动性,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例如,韦老师的课件中《南昌起义》的视频运用得恰到好处,王老师讲到土地革命的必要性时出示《1930年江西永丰兴国土地调查情况表》,做到论从史出,运用十分贴切。

此次“同课异构”教研活动的好处是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参照和比较,让我们在对比中更容易学习到不同的教学风格和教学方法,也更容易区别和判断出怎样才是一节好课,所以说这是校本教研的一种有效形式。在这里也希望我校的“同课异构”能克服重重阻力,不折不扣地开展下去!

总之,“同课异构”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一种非常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同课异构教研模式能最大限度促进教师积极参与,有利于课堂教学的创新,促进了教师专业水平更快地成长,它打开了集体备课的新思路,使集体的智慧得以升华,有利于促进历史教学的高效发展,适应新课改的发展需要。教学无止境,只要我们把同课异构活动贯穿于平时的教学中,加强教学研究,互相取长补短,一定能提高备课组的整体教学实力,也一定能在整体教学能力提高的同时,出现更多的风格各异、各具特色的好课。

参考文献:

[1]黄爱华.关于“同课异构”的思考[J].学周刊:小学学术研究版,2008(03).

[2]高东红.“同课异构”校本教研与教师专业发展关系的思考.天津市瑞景中学,2013.

老王教学设计篇8

王爱胜老师:信息技术在很大程度上能帮助学生理解微妙的数学关系,高中数学显得特别重要。但是,高中数学与小学、初中很大的不同就是高中很侧重抽象思维和空间想像能力的培养。应该从哪些角度审视信息技术在此问题上具备的优势?

王陆教授:这个问题张景中教授有精辟的回答,信息技术能提供自动推理和符号演算的环境,有助于抽象思维的训练;信息技术更能提供动态的三维智能作图环境,有助于空间想像能力的培养。这是符合我们的教学实践的。我可以举两个例子来阐释这个问题:譬如我听过一个老师教旋转体的课。在上完课后,他为了提高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提出一个问题:平行四边形围绕任意边旋转,能得到旋转体吗?是个怎么样的旋转体呢?学生马上说,这是旋转体,应该是一个倾斜的柱子。后来这位老师说,大家能不能用我们的数学平台做一个实验来证明呢?学生们通过自己动手做数学实验,很清楚地看到这不是简单的一个倾斜的圆柱,而是将一个圆柱下部切出一个圆锥放在原圆柱的上部的物体。当时50个学生都不能凭空想像出来这个物体的模样,而利用信息技术工具做完数学实验后,一切就都了然于目。

信息技术在培养学生抽象思维和空间思维方面的确有独到之处,但是如何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关键的问题还是在教师的教学设计上。要提高自己的教学设计水平,教师必须首先具有基本的信息技术技能和教学设计能力,然后在不断分析其他教师成功的教学设计案例中了解和借鉴别人的做法,最后教师可以通过教学实践中提高教学设计水平。教师可以采用行动研究的方式:首先在教学实践前做出计划,然后在实践过程中不断观察,并调整。教学实践结束后的反思也是十分重要的。在反思的基础上做出新一轮教学计划,这是一个需要不断坚持的螺旋上升的过程,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观察教学的各个细节:譬如学生的反应是否和预期一致?信息技术的应用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而且也要关注其他老师的教学过程。对课堂进行摄像,在课后反复观看、反思,这也是提高快速教学设计水平的一个很有效的方法。

信息技术能提供自动推理和符号演算的环境,有助于抽象思维的训练。

信息技术更能提供动态的三维智能作图环境,有助于空间想像能力的培养。

王老师:新的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更加强调数学的实际应用和基础理论的结合,“整合”过程中如何体现这一变化?或者说,如何在信息技术支持下让学生充分体验数学的实际应用?

王教授:从90年代开始,我们倡导建构主义。通过十几年的教学实际应用,我们应该说有了自己一分为二的看法。建构主义理念的优势在于倡导以学习者为中心,但是却忽略或者没有重视到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在国外,随着学习理论的发展,有一种新的理论来弥补建构主义的缺陷:知情会意理论,它明确指出知识不是来自机械的任务的完成中,譬如老师演示一个例题,然后学生再练习几个类似的题目(这恰恰是以前我们一贯的教学方法),而是经常发生在日常的生活中,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该理论倡导将数学、物理等问题放在实际生活的场景中,创造一个情景故事来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综合运用知识,进行知识的迁移。美国在这方面有很多研究,譬如构建一个小故事,采用抛锚的方式进行教学的模式。

我们在教学实验中,有几个来自不同的学校的教师,他们一起研究平抛曲线的教学。他们先编了一个故事《新兵杰克的任务》,以海湾战争为故事背景,新兵杰克是美国的一个投弹手,他接到一个任务:炸掉一个军事目标。然后让学生扮演杰克,在执行任务前计算出按下按钮的时机(投弹点与着弹点的距离)。这个故事编出来后,各位教师发现,这不仅仅是一个数学问题,还包含物理问题(风速、阻力等),甚至还有人文问题,不能威胁到贫民住宅区。这实际上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不再是简单的已知什么,求解什么的模式了。这种已知、求解的模式是将具体问题抽象出来,学生还是要经过一个将抽象问题还原成实际问题的过程,一些学生缺乏这种还原能力,甚至妨碍到他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且,学生在解决这样一个涉及数学、物理、社会和人文问题后,他对解决这类问题或者其他问题时,就会有更多策略,这对于他们的能力是一种很重要的锻炼。

许多有实际意义的数学问题,由于计算量太大,或由于作图的困难,过去不能做,只能单纯讲讲理论。有了信息技术,这些问题的计算和图示变得容易了,学生可以不再把大量时间花在一些技术性的机械性的工作上,腾出精力从更高层次思考。

王老师:我们在做数学课件时过分地强调动态、色彩会一定程度地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减弱对抽象思维的培养,我们该如何处理这个矛盾?

王教授:现在一些教师在制作课件的时候,过多强调色彩、动态效果等,反而会产生一些像您提出的负面的影响。数学课件的最终的目的是为了解决教学问题,我们应该是把信息技术作为认知工具,一些动态的效果不一定要用。要处理这个问题,最重要的还是要提高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设计水平。我们在教学实验中,总结一种基于问题的模式:解决老问题-学习解决新问题-学会解决难题-使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如果是基于这个教学设计的课件,就会有很清楚的指导思想。有一个数学教师在这个教学设计下做的课件十分的简单,据他来说,几分钟即可以做完,而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学生借助教学平台在课堂上和他互动来完善的。这样他的课件不仅是他上课的工具,而且成为了学生表现自己的平台,取得的教学效果很明显。

这是课件设计的问题。必要的动态和色彩会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兴趣,促进思维。如果脱离教学目标,华而不实,单纯追求花哨,就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减弱抽抽象思维的培养。课件设计的水平与教师的素质密切相关,是一种创造性的教学活动,很难说有现成的答案。

王老师:现在基于信息技术下 的数学实验非常流行,相关平台也非常多。但在实际教学中发现,这类实验往往需要应用一些特定的其他数学知识,而这类知识相对教材又非常复杂,并非所有学生都能容易地完成这种综合性的设计。因此,往往造成了为学简单的知识而进行大量复杂活动的局面。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

王教授:数学实验带给学生大量的收获,譬如学习品质的改善,学习策略的增长,但是确实存在这个老师谈到的问题。信息技术整合与课程有一个最高的境界是了无痕迹。就向用铅笔学习写字一样,不是要先学习铅笔的构造、铅笔的原理,然后再学习写字的。我们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最终要追求的就是这种境界,但是由于技术原因我们现在还不能达到这种境界。我们还需要学习很多无用而复杂的知识然后才能应用这个软件,这是信息技术本身的问题。尽管现在一些数学实验平台还存在种种缺陷,不能完全人性化,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科学家和技术人员为此进行的努力,我们相信以后随着技术发展,一定能做到“了无痕迹”的。教师们在选择一种教学平台的时候,不仅要考虑平台的功能,为了掌握这个软件需要培训的时间也是应该考虑的问题。

目前有一些流行的数学教学平台,譬如几何画板,对平面几何的支持是非常完美的,但它对立体几何和解析几何的支持就比较弱;“Z+Z”平台是一个系列,有三角函数、平面几何、立体几何、解析几何等版本,用起来相对比较简单方便。譬如,画一个正十二面体。如果在黑板上画,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而某些平台,虽然也可以做到,却要学习很多复杂而无用的知识,“Z+Z”平台却可以用一条菜单命令完成,而且能从各个角度观察;TI图形器则在测速度、温度,然后把这些数据转变成图形,进行图形的检测、分析等有独有的优势,能方便地做一些物理实验。

这是因为开发平台的人的工作做的不到位,把大量的本来可以机械化的劳动留给了教师。好的平台这样的问题较少。例如,用几何画板或Authoware作一个旋转的正方体的图像,需要特定的其他数学知识和大量劳动。如果用“Z+Z立体几何”,只要动动鼠标,点点菜单就可以。

王老师:校网、因特网和资源库能为数学课提供应用案例、数据模拟以及常规知识,我们可以基于什么样的资源,又如何利用资源为数学教学服务?

王教授:基于资源,是数字化学习很重要的特征,但是现在一些教师进行的基于资源的学习是存在问题的。互联网是一个大容量的资源库,学生可以通过各种搜索引擎,用关键字、关键词来找到成千上万条有关信息。这样很容易造成学生认知上的过载,如一个学生通过“圆锥”这个词找到了1万条信息,他要从中找到有用的信息,那么就需要进行大量的判断、选择等工作,特别在学生的判断、处理信息的能力不很完善的情况下,最后这个学生甚至有可能忘记自己的最初任务了,我们叫这种现象为信息迷航,这是基于资源的学习很容易出现的现象,如何来克服呢?我和祝智庭老师正在进行这方面的研究,主要是关于资源共享和个性化。我们正在研制和实验个性化课件生成系统,该系统能通过用户对色彩、图形等的爱好偏向推荐相关信息,而由计算机来完成搜索和判断、选择大量信息的工作。老师还可以在其中加入自己的教学策略等。

另一个方面,资源库的普及,也存在很多问题,不开放性是最重要的一点。不能把资源库的信息移植到别的软件中,也难把别的资源加入到资源库。国家的关于资源的标准已经出台,这种现象应该会有很大的改变。总之,如何用技术来精确支持教学,是需要广大技术人员深入研究的问题。

这些资源量很大,但质不一定高。低水平重复的相当多。有时用现成的资源还不如自己开发。

应当有人来研究分析,为大家指路导航。

王老师:基于整合理念的数学课的检测如何进行?即,如何检测、评价学生学习的效果,以及与传统方式教学的效果应有哪些不同?

王教授:基于整合理念的数学课测试应该是一种评价,包括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综合性评价,也就是总结性评价。对于诊断性评价,可以借助支持整个评价过程的平台软件,譬如首师大虚拟社区,可以做到记录每个学生的学习路径,在某个知识点学习停留的时间和采用的途径等,并可以在后台对数据进行分析,做出诊断,甚至能判断出学生的某个概念性错误的原因。技术做出的诊断一方面是很精确,另一方面是很快。同时,应该积极鼓励学生的互相评价,两个人组成一个学习组,一个小组学习时,另一个小组会在旁边观察、记录,然后进行评价。另外,可以不用考试而用学生作品的方式来形成成绩。譬如,学生在学完“轴对称”后,可以利用一些平台做很有意思的动画,这也能说明他对这个概念的理解和掌握,这也应该成为学生成绩的一部分。

总之,技术在整合中应该扮演传统教学不方便做,也不容易做的角色,如传统教学不能记录每个学生的学习路径,而技术却可以轻松做到。

上一篇:电话销售技巧范文 下一篇:颜回的故事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