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务输出工作要点范文

时间:2023-10-20 21:01:47

劳务输出工作要点

劳务输出工作要点篇1

为进一步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壮大劳务经济,培育县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结合我县实际,特提出20*年劳务输出工作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以扩大城乡就业,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健全输出服务维权网络,强化宣传培训和组织输出工作,充分发挥劳务输出协会的作用,走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内外联动,多元化培训,一体化服务的劳务输出路子,不断做强做大劳务产业。

二、目标任务

20*年组织劳务输出6000人,其中:政府推动县外输出1000人,能人帮带、自发外出5000人;组织劳动力转移培训8000人,其中:技能型培训1000人,引导性培训7000人。累计在外务工人数达到3.4万人以上。实现劳务经济收入1.5亿元以上,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0%以上。

三、政策措施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我县劳务输出工作,发展势头良好,有效地促进了富余劳动力的跨地区、跨行业流动,切实增加了农民收入。但总体上看,目前我县劳务输出工作还难以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部分乡镇对劳务输出工作的认识仍不到位,措施不力,宣传培训滞后;外出务工人员缺乏技能,务工收入低,劳务经济效益不佳;全县劳务输出市场化、规模化程度不高,信息化、社会化服务水平偏低。因此,各级各部门要加强领导,进一步提高认识、更新观念,切实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高度重视劳务输出工作,着力培育壮大劳务经济,不断增加劳务收入对经济增长和农民增收的贡献份额。

(二)建立网络,完善机制。一是县、乡二级都要建立劳动力资源和外出务工人员信息库,对新成长的城乡富余劳动力和新增务工人员进行登记建档,做到性别、年龄、技能、学历都清清楚楚。及时组织针对性强的培训和推介,实现输出对象、培训机构、用工单位三方的便捷有效对接,提高输出促成率和稳定率。二是建立多元化的劳务输出机制。建立以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及能人带动“三结合”的多元化输出工作机制,积极探索市场化运作的路子。充分发挥群团组织开展劳务输出工作的积极作用,各乡镇要掌握辖区内在外务工人员中的能人情况,与他们取得联系,并建立档案,通过他们的地缘、人缘关系带领农村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20*年县财政补助能人带动奖励经费每个乡镇2000元,具体奖励办法由各乡镇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三)强化培训,培育品牌。一是要充分发挥现有培训机构的作用,积极鼓励用工企业到我县举办职业技能培训,多渠道、多途径吸引社会力量开展职业培训。县职业中学要以培养专业技能、适应能力及创业精神为重点,把劳动技能与思想道德、法律知识的培训有机结合起来。要按市场需求设置培训内容,对不同类别人员的培训,应各有侧重,因岗施教。拓宽“定单培训”渠道,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认真开展好引导性培训,重点培训劳务输出对象,目的是提高农民遵守法律和依法维护自身权益、进城务工二次创业的意识,树立新的就业观念,提高城市生存能力。二是精心培育劳务品牌。要树立劳务输出商品意识,精心培育有知名度的南涧缝纫工、电子青工等劳务品牌,增加地方特色和竞争优势。

(四)加大投入,增强服务。县财政要继续增加投入,保证培训经费和劳务输出工作经费,对驻省外劳务输出协会分会,每年补助工作经费10000元。省内外劳务输出协会分会每接收安置1人(签订劳动合同一年以上)奖励30元,列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考核中兑现。乡镇和县级有关部门的考核奖惩,列入“四个建设”考核。各乡镇各部门,特别是劳动力转移培训机构和驻外劳务输出协会分会,要加强对外出务工人员的跟踪服务,落实务工人员的劳动合同、社会保险、劳动保护、工资发放等情况,协调解决劳务纠纷,为务工人员提供政策、法律咨询服务,保障务工人员的合法利益。

(五)创新方式,发挥作用。要把推动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作为招商引资的重要途径,作为当地发展民营企业经济并吸纳富余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的重要方式,吸引有资金、懂技能的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形成外出务工与返乡创业双向流动的良性机制。县劳务输出协会和驻外分会要把劳务输出作为一项重点工作,及时调研市场需求,提供劳务信息,加强与各地的劳务交流与协作,帮助务工人员解决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劳务输出工作要点篇2

[关键词]对外劳务输出 国际劳务合作 规范

一、国际劳务合作与对外劳务输出概述

国际劳务合作实际上是指劳动力要素在国际间的重新组合配置,具体是指一国的劳务人员到另一国的政府机构、企业或个人提供各种生产性或服务性劳动服务,并且获得收益的活动。

按照劳动力移动的方向划分,可分为劳务输出和劳务输入。其中对外劳务输出是指一国(或地区)的企业或个人通过某种形式向另一国(或地区)的企业或个人提供各类劳务,并按合同要求进行的一种经济合作形式,是劳动力生产要素跨国流动的具体表现。

二、中国对外劳务输出的发展

经过多年来的发展,我国正逐步成为国际上的主要劳务输出国。目前,我国的劳务输出的范围非常广阔。从地域来看,我国与世界上187个国家和地区有国际劳务合作往来;从涉及的部门和行业来看,涉及建筑、冶金、交通、水利、电力、通讯、石油、广播、海洋捕劳、地质勘测、煤炭、林业、轻纺乃至电子、航天、核能等尖端产业,已初步形成了全方位、多行业、多层次的格局。从工程技术和业务能力来看,既能以劳务承包的方式从事工程项目的实施和设备的安装,也能以承建制劳务的方式提供各类型的工程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为生产厂矿提供技术服务,同时,还提供一些高级技术人员担任技术培训和生产管理。我国的古典园林和烹调技术,在世界上久享盛名,也是劳务出口的优势之一。此外,还可以为外国航运公司提供海员,也是劳务出口的重要途径。

然而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相比,距离相差甚远。世界上劳务输出人数多的国家年输出总数都在100万人以上,多的达300万人以上。菲律宾是一个劳务出口大国,目前劳务输出已增加到600万,占全国劳动力总数的21%,仅1996年共向国内汇回75亿美元,不仅缓解了本国的就业压力,而且大大促进了该国经济的发展。我国经过艰苦努力在今后几年若能把劳务输出总量增加到100万人,也只是把占目前世界劳务输出总量2500万人的1.12%提高到4%。这与上述劳务出口大国相比,与我国这样一个12亿多人口、劳动力十分丰富的国家相比,仍然是微不足道的。

三、我国对外劳务输出存在的问题

我国对外劳务输出人员侵权案件主要分为侵害我国对外劳务输出人员合同权益与侵害对外劳务输出人员非合同权益。

1.侵害我国对外劳务输出人员的合同权益

(1)侵害对外劳务输出人员的休息、休假权利。工作时间以及休息休假在劳务合同中作为主要合同条款应当明确规定。但在实际执行中,境外雇主常常故意违反,任意加班加点、延长或变相延长工作时间,剥夺对外劳务输出人员的合法休息休假权益,有的甚至采取各种措施强迫劳务人员加班加点,并且不按规定给予补假和支付加班工资。

(2)侵害对外劳务输出人员工资收益权。对外劳务输出人员出国务工其主要的甚至全部目的在于获得较高收入。因而工资收益是外派人员关心的重点,同时境外雇主也常常借故予以卡扣拖欠,从而导致劳资双方矛盾,侵害对外劳务输出人员合法权益。

(3)侵害对外劳务输出人员获得的劳动保护权益。许多国外企业在谈判和签约时,许诺提供优良安全的工作环境,但这往往是美丽的陷阱,许多承诺并不能兑现。对外劳务输出人员工作环境、工作条件往往较所在国本国工人工作环境条件恶劣,有些甚至存在重大安全隐患或直接有害劳工身心健康,从而导致许多工伤事故。

(4)侵害对外劳务输出人员的获得社会保险和职工福利待遇的权益和侵害对外劳务输出人员的接受职业教育权利。

2.侵害对外劳务输出人员非合同权益

侵犯对外劳务输出人员非合同权益主要有:(1)侵犯对外劳务输出人员人格尊严。外国用工企业往往凭借其经济政治优势地位,对对外劳务输出人员实行歧视,任意打骂、侮辱对外劳务输出人员,侵犯其人格尊严。(2)限制对外劳务输出人员人身自由.许多外国用工企业利用多种欺骗手段把对外劳务输出人员骗到企业后,为防止其逃离,或借口加强管理,而任意限制甚至剥夺对外劳务输出人员的人身自由。(3)非法限制对外劳务输出人员依法参加社会活动的权利。对外劳务输出人员应当与所在国公民在平等基础之上,有权参加其所在国的社会文化生活,并保持他们民族的文化传统,有权进行自己的宗教活动,坚持自己本国的风俗礼仪。但有些外国用工企业推行狭隘的民族主义,轻视甚至漠视对外劳务输出人员,非法限制对外劳务输出人员的社会活动,不尊重对外劳务输出人员的民族文化风俗习惯、,从而侵害对外劳务输出人员的各种非合同权益。

四、我国对外劳务输出存在的主要问题

1.我国政府对劳务合作的重视不够

主要表现在我国缺乏健全的外派劳务合作的法律、法规体系,仅靠行政手段和各部门规章来调整,致使劳务输出市场混乱,劳务人员的合法权益得不到真正的保护。

2.对外劳务输出法律的空缺,且立法层次低

从总体上看,我国至今尚未制定一部关于对外劳务的专门法律法规,并且没有专门的管理机构,对外劳务合作市场混乱。一些中外中介机构互相勾结、倒卖指标、加收费和保证金,甚至蓄意诈骗,导致大量劳务人员上当受骗或非法滞留,劳务人员的权益也很难受到应有的保护。

3.劳务人员自身权益保护的法律意识不强

劳务人员大多是文化水平不高的农民、下岗职工,信息渠道窄,辨别真伪能力差,自我保护意识弱,容易受不良中介蛊惑,对劳务输出的政策、法律法规不甚了解,对输入国相关法律制度一无所知。

4.对外劳务合同的内容不规范

跨越国境的劳务输出业务涉及到劳务输出公司、劳务输出国中介公司、劳务人员、劳务输入国的雇主、劳务输入国的中介公司等多方当事人,由于各国对劳务输出或输入的管制政策不同,一项国际劳务输出业务需要签订多份国际、国内合同才能顺利完成。

五、完善对外劳务输出的建议

1.增强政府在国际劳务合作中的作用

(1)建立灵活、高效的管理体制

我国对外劳务输出的管理工作涉及的部门较多,除原外经贸部以外还有外交部、公安部,存在着行政和业务上多头管理、部门和地方多头对外、协调工作不力的问题。在劳务人员出国审批手续上一直沿用与公派出国团组相同的方法,对外劳务输出人员大多持因公护照。一个劳务输出项目,从申请到立项、政审、申办护照直至把劳务人员送到国外工作地点,往往需要几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不仅如此,由于层层审批,造成管理费、手续费等中间费用增加,不但提高了劳动成本,浪费了时间,而且使很多项目贻误了时机,很多效益好但时间要求紧的项目我国公司不敢签约。我国政府应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原则和 WTO规则设计管理方面的职能,在劳务输出管理上要理顺体制,加强协作,设立专门的劳务输出管理机构,以便对我国外派劳务合作的总体规则、行业选择等方面进行统一协调和战略思考。

(2)积极开拓海外劳务市场

在正式加入 WTO以前,我国可以通过国内法律和双边协定、区域性协定等法律手段有针对性地与主要国家建立双边联系和磋商机制,运用政府影响,帮助企业开拓海外劳务市场,扩大劳务输出的规模。加入 WTO后,我国应充分利用多边磋商机制,降低双边谈判的费用,加强政府谈判力度,为我国劳务人员进入国际市场排除障碍。我国政府的有关商会也应主动出击,积极与劳务输入国商会、工会和一些有影响的国际行业工会(如 ITF)接触。通过联系和协商达成劳务合作协议,扩大输出,保护对外劳务输出人员的合法权益。

2.加强对外劳务输出立法,依法规范劳务输出活动

(1)制定专门的劳务输出法律

立法是解决目前对外劳务输出中纠纷的根本途径,因此,在综合现有部门规章的基础上,应尽快出台部级完善的、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有关劳务输出的综合性法律,将劳务输出的经营、管理和促进、劳务人员的培训及合法权益的保护等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

(2)立法须以保障对外劳务输出人员的合法权益为中心

应当以保障对外劳务输出人员的合法权益为中心立法,在涉及银行、劳动、保险、税务、海关、外事等方面建立和健全相应的法规和制度,为对外劳务输出人员免除后顾之忧,杜绝各类侵害对外劳务输出人员合法权益事件的发生,将我国外派劳务合作导入全面法制化的轨道。

(3)立法须与国际劳工公约相衔接

《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是目前国际上仅有的一个有关国际服务贸易的多边法律规则,其目的是要消除服务贸易各领域中存在的贸易壁垒,维护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平衡。

3.强化劳务人员的法律意识,更好地保护劳务人员的合法权益

按照国家的规定,所有的外派经营公司必须对外派人员进行出国前的培训,培训的主要内容是:雇主国家的语言、技能、风俗习惯、法律法规、外事纪律以及保护自身权益的办法等等。经过这样的培训之后,劳务人员就可以更快地适应国外的工作、生活环境,而且一旦遇到纠纷和问题,他们也知道通过什么途经来解决问题,来保护自身权益不受侵害。

4.规范劳务输出合同,加强合同的法律适用

涉外劳务合同发生纠纷不仅会损害当事方的经济利益,还可能伤及人格和情感,不可等闲视之。跨越国境的劳务输出业务涉及到劳务输出公司、劳务输出国中介公司、劳务人员、劳务输入国的雇主、劳务输入国的中介公司等多方当事人,由于各国对劳务输出或输入的管制政策不同,一项国际劳务输出业务需要签订多份国际、国内合同才能顺利完成。所以,通过外派劳务输出公司向境外输出劳务的情况较为复杂,至少涉及两个合同,三方当事人。一旦产生国际劳务纠纷后,各国通常依据国际私法处理涉外劳务争议,尤其是在劳务输出合同的法律适用上,在理论和实践中通常是首先适用当事人选择的法律,其次是适用有关国际条约。因此,在订立合同时谨慎选择适用的法律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姜颖.劳动合同法论.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

[2]王士俊.我国国际劳务合作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理论前,2000,(20).

[3]杨云母.新时期中国劳务输出发展与变革的制约因素.经济社会出版社,2006.

[4]储敏.国际劳务输出合同的特点及法律适用.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03.1.

[5]尹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劳务输出发展综述.人口学刊,2002.6.

[6]郭善玲,邹斌.对外劳务输出存在的问题及法律思考.企业经济,2008.8.

[7]姜爱丽.我国外派劳务关系法律调整理论与实务.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劳务输出工作要点篇3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

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劳务输出工作。一是成立了劳务输出工作领导小组和专项推进小组,由一名县处级负责人任组长,每年都召开大型劳务输出工作会议,具体研究部署劳务输出工作。二是加强考核。县政府两次派员对全县29个乡镇苏木进行了劳动力资源情况调查,对已输出人员从业地点、从事工种、性别、年龄结构进行了分类登记,建立起了全县劳务输出信息库。对其他剩余劳动力也从年龄结构、技能状况、性别、文化程度、求职意向等方面进行登记建档,做到了劳务输出情况清、底数明。在此基础上,县政府分别与29个乡镇苏木及就业、团委、妇联、工会签订责任状,把劳务输出工作纳入实绩目标考核。三是完善劳务输出工作体系。在县就业局成立了劳务输出办公室,统筹协调、指导全县劳务输出工作。工会、团委、乡企局成立了职业介绍所。29个乡镇苏木都成了劳务输出办公室,311个行政村建立了劳务输出工作站,目标细化分解,层层明确责任,形成了由政府调控,劳动就业部门牵头,相关部门参与,乡镇(苏木)、村具体实施的“打工经济”产业链条,建立了“上下互动、责任共负、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运行机制。

二、加大宣传,营造氛围

劳务输出是一个投资少、见效快的产业,对于我们这个农业基础薄弱的贫困县来说,更是一条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我县有15万剩余劳动力,劳务输出潜力巨大。尽管受旱灾、农产品价格等因素影响,农民增收缓慢,但部分农牧民却不愿“背井离乡”,对土地过分依恋。为此,我县充分利用各类新闻媒体,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大张县鼓的宣传,在县电视台、敖汉报开辟了劳务输出宣传专栏,劳动就业部门创办了就业信息,印发了上万本外出务工手册,各乡镇苏木利用电视插转台宣传劳务输出的重大意义,宣传打工致富和返乡创业的先进典型。今年,县劳动就业部门还与广播电视部门共同制作推出了“组织领导、脱贫致富、在外创业、回乡发展、打工情景、问题探索”的劳务输出系列报道,逐步转变了农牧民“小富即安”、“宁愿在家受贫,不愿外出打工致富”的观念,全县上下营造了一种“外出打工光荣,劳务输出快富”的浓厚舆论氛围。

三、加强中介服务组织建设,完善输出网络

一是充分发挥中介机构的主渠道作用。县就业局组建二个中心,即组建“信息服务中心”,主要负责输出输入地的劳务合作和信息传递;组建“维权援助中心”,依法维护劳务输出人员的合法权益。各乡镇苏木党委政府主要领导挂帅,一名领导主抓,配备专职工作人员,专职专责。各行政村都明确了一名村干部具体负责代办点的工作,专门负责信息传递和调查统计工作。工会、团委和妇联等团体的中介组织都在现有的基础上,拓宽输出渠道,增加输出总量,发挥了劳务输出主力军的作用。

二是充分发挥社会各方面的作用,鼓励和支持如民委、扶贫、工商、税务、统战、民政、科技、教育等政府各相关部门、企事业单位、各乡镇站口和个人依法成立职业中介组织或创办劳务输出经济实体,扩大劳务输出组织范围,扩大与外地劳务输出组织的联系和合作。

三是建立驻外劳务联络站。今年,我县将在呼市、沈阳、大连、海拉尔、北京五个大中城市建立劳务输出联络处,联络处一方面为外出务工人员提供各种服务和帮助,维护务工者的利益不受侵害,另一方面向县内反馈务工者的工作、生活情况,及时提供劳务动态和发展趋势,同时可以与基地直接达成输出协议或与外商洽谈招商项目,开展劳务输出和招商引资工作。目前此项工作正在筹备之中。我们还将在一些用人需求量较大的城市或用人单位设立信息联络点,聘请劳务信息员,形成内外呼应的信息网络,延伸信息触角。

四、实施外出务工人员培训工程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为提高外出务工人员的素质,拓宽择业空间,增强其市场竞争就业能力,谋求长远发展。几年来,我们把培训工作放在重要位置,积极整合县内外培训市场,建立了市民族技校、市商校、县电大工作站、县教师进修校30多个培训基地,开设了纺织、印刷、建筑、缝纫、家政服务、保安、食品加工等20多个培训项目。基本形成了以县就业训练中心为龙头,各职业学校为主体,乡镇苏木及基地企业网点为依托的培训网络,县委、县政府设立劳务输出培训专项资金,用于解决培训机构的培训补贴和农村特困人口、城镇下岗失业困难家庭人员的培训费问题。在培训内容上,一是对外出务工人员进行岗前教育。重点从政策法规、职业道德、社会知识等方面进行培训;二是开展技能培训。按照“以需定供,定向就业”的路子,向企业输出合格人才。近几年来,全县各类培训机构累计培训外出务工人员8万多人。培训后的外出务工人员的素质得到了明显提高,他们以诚信、勤劳、有技术、能吃苦在北京、大连、沈阳、呼市等大中城市树立起了“*劳务品牌”的良好形象。

五、建立基地,搞好协作

劳务输出基地具有输出人员集中、就业周期长、便于管理服务、合法权益有保障等显著特点,我们把开展劳务考察、开辟劳务基地、为全县提供输出岗位作为大事来抓,先后对北京、大连、天津、青海、沈阳、哈尔滨、呼市等30多个大中城市进行了劳务考察,与235个企业建立了劳务协作关系,达到了巩固老基地,开拓新基地的目的。在辽宁营口的华晨、青花两大耐火材料集团,每年都有1000余名*人在那里务工,有的整户迁到那里。在北京望京新城,活跃着一支以敖汉人为骨干力量的几千人的保安队伍,被当地居民誉为“望京守护神,居民好卫士”。在青海锡铁山铅锌矿有800多名敖汉外出务工人员,

六、搞好服务,保障劳务输出健康发展

一是构筑信息网络,拓宽劳务输出渠道。我县先后在东北、华北、华南三大劳务协作区建立了500多个信息联网点,聘请1000余名信息联络员,县直相关部门、各乡镇苏木、各中介组织也积极开展劳务信息交流活动,广泛收集劳务信息,近两年共收集各类用工信息近2000条,向社会提供就业岗位8万多个。

二是制定政策,调动农牧民外出务工的积极性。对外出务工人员在子女入学入托、“两工”使用、土地承包等方面给予扶持政策,外出务工人员可在自愿、依法、有偿的原则下转让承包权;对乡镇苏木干部带领群众外出务工,其本人工资、奖金照发,晋职、晋级优先。

三是依法维权,确保外出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严格按“信息收集、用工考察、用工洽谈、组织招工、教育培训、签订合同、专人护送、跟踪服务”工作流程操作,以“三份合同一张卡”调解劳动关系,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为外出务工人员办理外出人员就业卡,并及时处理劳资纠纷和工伤事故。几年来,我县为外出务工人员挽回工伤补偿金、医疗费、工资拖欠等共计150多万元,有力的保护了我县外出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

七、加强劳务经纪人队伍建设,扩大劳务输出成果

我们把培植劳务输出经纪人队伍做为劳务输出工作的重要环节来抓。通过召开座谈会、回访探望等形式鼓励那些在外打工时间较早、诚信度高、思想活跃、有一定组织协调能力的人员加入劳务经纪人队伍,搜集用工信息,带领乡亲外出务工。县政府每年都要召开劳务经纪人座谈会对工作成绩突出的经纪人给予奖励。有些乡镇还出台了奖励措施,如敖音勿苏乡,对劳务经纪人每带出1名外出人员,乡政府奖励经纪人20元人民币。几年来,通过宣传发动、鼓励引导等措施,劳务经纪人队伍不断得到壮大,并已成为我县劳务输出市场化运作的一支重要生力军。目前,我县大大小小的劳务经纪人已发展到410人,他们少则带出十几人,多则带出几百人,甚至几千人。据统计,近两年来,我县劳务经纪人已累计带出外出务工人员7万多人次,并且劳务经纪人带出的务工人员收入较高,月收入一般都在700元以上。版权所有

八、鼓励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

我们始终坚持把鼓励、支持、引导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做为发展劳务经济的重要工作,大力实施“归雁创业工程”,形成劳务输出与回流共振效应,直接反哺县域经济发展。我们将返乡创业人员与外商同等对待,国家允许个人开办的所有产业和行业都向返乡创业人员开放。在政策上实行“四优”,优先办理证照手续、优先在三个工业园区无偿划拨土地、优段免费、优先发放银行贷款。近年,我县已有80多名外出务工人员陆续返乡创业,引回创业资金近3000多万元,就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近6000多人。全县对打工返乡创业人员安置经营场所20多处,优税免费总额达500多万元,帮助解决贷款近1000万元。这些返乡创业者还积极牵线搭桥,为全县深化招商引资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劳务输出工作要点篇4

为了认真落实好地委、行署地委发40号《关于印发(陇南地区农村富余劳动力*年输转规划)的通知》精神,切实增加农民收入。地区妇联决定从今年起,利用三年时间,力争实现转移女劳力60000名的目标。现结合我区妇联工作实际,特作如下安排意见:

一、明确指导思想

指导思想:全区富余女劳务输出工作要以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针,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以大力输转女劳力增加农村妇女收入,帮助农村妇女脱贫致

富奔小康为重点,努力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外出务工人员素质,加强内创外联,不断拓宽社会就业渠道,为全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繁荣稳定做贡献。

二、发展方向和工作重点

要利用西部大开发和国家鼓励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和非公有制经济的机遇,继续向新疆、北京、天津、上海、兰州、广东、海南等省市自治区的大中城市转移。各级妇联要主动出击,广泛联系,积极寻找建立新的劳务基地,或与劳动部门联合有序输出女劳力,努力扩大输转规模。同时,要加大对农村富余女劳动力基本素质和职业技能的培训,提高劳务人员的素质,增强市场竞争能力。

三、保证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县、乡妇联要高度重视农村女劳动力输转工作,要把劳务输转工作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行动,作为妇女扶贫工作和增加收入的重点来抓,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任务,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劳务输出任务的完成。

(二)、建立健全劳务工作体系。要充分发挥妇联基层组织的优势,积极配合党委、政府搞好劳务输出工作。我区西和、礼县妇联已建立了较完善的劳务输出体系,其他县要借鉴她们的经验,尽快建立规范有序的劳务输出体系。同时,加强信息网络建设,广泛收集各类用工信息,为劳动力有序输转提供优质服务。

(三)、加强技能培训,提高就业能力。要加强对外出劳务人员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就业能力,扩展就业领域。尤其是输送的家政服务员,要进行岗前培训,让她们掌握现代家庭家电使用方法和护理老人、小孩的基本常识。

(四)、加强对外出劳务人员的管理。妇联自己组织输出的人员,要做好跟踪服务与管理,特别是对外出务工人员发生劳务纠纷,要加大法律援助力度,切实维护她们的合法权益。

四、具体要求

劳务输出工作要点篇5

一、大力推行培训、就业、维权三位一体的工作模式

(一)将农民工的职业培训、就业服务、维护权益三位一体作为劳务输出输入工作的总抓手,综合考虑,统筹安排,有机结合。

(二)大力加强对农民工的职业培训工作。将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作为职业培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新的生长点,重点规划,统筹部署。根据劳动力市场需求和农民工择业需求,有针对性地传授专业技能,培训一大批符合企业需求、具备相应技能的农村劳动者。充分发挥劳动保障部门管理的培训机构的作用,整合各种资源,建立一批农民工技能培训基地。继续组织实施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加强就业信息对职业培训的引导,“以输出带培训,以培训促输出”。

(三)加强和改善农民工就业服务。实施春风行动,把进城就业农民纳入公共就业服务的范围。城市各级公共职业介绍机构免费向农民工开放,积极为进城农民工免费提供就业信息和政策咨询,对求职登记的农民工免费提供职业指导和职业介绍服务。

健全县乡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和信息渠道,规范发展各类劳务输出组织,搞好劳务输出服务。搞好劳动力市场的清理整顿,严厉打击非法职业中介,维护求职农民的合法权益。

(四)切实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加快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进一步完善农民工劳动合同管理制度。及时处理农民工劳动争议案件。对因用人单位拖欠劳动报酬、工伤待遇等问题申请仲裁的案件,视情况减免应由农民工本人负担的仲裁费用。加大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对于侵害农民工合法权益的问题,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逐步建立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的长效机制。

(五)指导具体从事劳务输出工作的服务实体搞好培训、服务、维权三个环节的衔接,使三者有机结合。在劳务输出工作中积极创造和大力推行三位一体的工作模式,并从政策、资金等方面加以引导、鼓励和支持。

二、切实加强输出、输入双向对接

(六)推动输出地和输入地政府之间、职能部门之间、工作实体之间,围绕培训、服务、管理和维权等方面工作,加强信息沟通、政策协调和工作配合,建立双向对接的渠道和机制。

(七)省级劳动保障部门建立劳务输出输入交流平台,为各类劳务输出组织和培训机构与用工单位直接交易提供便利。

(八)指导民间机构加强对接,鼓励输出地和输入地劳务公司、培训机构等市场经济组织间开展多形式协作。

(九)研究制定劳务协作的相应制度,建立必要的激励约束督促机制。

三、制订和落实农民工职业培训、职业介绍补贴政策

(十)结合完善再就业政策,研究制订进城登记求职的农民工职业培训、职业介绍补贴政策,合理确定他们的职业培训和职业介绍补贴标准。

(十一)建立职业培训补贴与培训效果挂钩、职业介绍补贴与就业服务效果挂钩的机制,运用政府购买成果、招投标、培训券等市场机制配置资源,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防范道德风险。

四、大力发展有组织的劳务输出

(十二)充分调动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和各类劳务公司、职业中介机构的积极性,加大资金投入,支持、鼓励和引导他们大力开展有组织的劳务输出。

(十三)鼓励各类职业培训机构、农村基层组织、社会团体开展有组织劳务输出,积极开展劳务输出后续服务,逐步将自发外出人员纳入组织化轨道。

(十四)发挥农村劳务经纪人的作用,研究制定政策措施,进一步激发他们的积极性。

五、努力打造劳务输出输入品牌

(十五)抓品牌是搞好劳务输出输入工作的重要抓手。鼓励各地在已有工作基础上,加强对品牌的扶持,打造一批经得起市场检验、能够在区域乃至全国叫得响的劳务品牌和劳务输出输入服务品牌。

(十六)加大对劳务品牌和劳务输出输入服务品牌的宣传与推介,用品牌的良好声誉带动劳务输出工作质量的提高。

六、抓好劳务输出工作示范县建设

(十七)重视发挥县一级党委、政府在劳务输出工作中的作用。劳动力输出较多的省、自治区、直辖市,要将抓好劳务输出工作示范县建设作为推动劳务输出工作的重要措施。我部将根据省级劳动保障部门的推荐,于年内确定一批部级劳务输出工作示范县,并加强相关指导。

(十八)加强对劳务输出工作示范县的指导和支持,将劳务输出政策的制定贯彻和工作的推进落实抓细抓实。指导示范县在强化组织领导,健全县乡就业服务体系,推行培训、就业、维权三位一体工作模式,搞好与输入地以及用人单位的双向对接,大力发展有组织劳务输出等方面有新的突破。

(十九)充分发挥劳务输出工作示范县的典型引导作用,及时提炼和推广他们的经验做法,加强对其他劳务输出县的工作指导,使劳务输出工作的好经验好做法在更多的地方开花结果。

七、搞好贫困地区劳动力培训输出工作

(二十)认真贯彻国务院扶贫办、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加快推进贫困地区劳动力培训促进就业工作的通知》(国开办发[2005]68号),贫困地区劳动保障部门主动与扶贫部门加强协作,共同扩大贫困地区劳动力职业培训规模,有效促进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就业,做到“培训一人、输出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

(二十一)指导培训机构切实提高培训质量,指导职业技能鉴定机构积极做好职业技能鉴定和职业资格证书发放工作,加强对学员的就业服务,促进贫困地区劳动力培训后稳定就业,大力维护贫困地区转移劳动力的合法权益。

(二十二)加强与扶贫部门合作,建立定期协商制度。有条件和有必要的地方,共同成立专门领导小组。

八、进一步夯实劳务输出工作基础

(二十三)强化对劳务输出工作的组织领导,加大对劳务输出输入工作的资金投入。劳动力输出数量较大的地区,按照《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农民进城务工就业环境有关工作的通知》([2004]92号)要求,成立专门领导机构。

(二十四)制定劳务输出专项规划,建立劳务输出目标责任管理体系,加强督促和考核。

(二十五)研究制订推动劳务输出输入工作的政策措施,加快有关制度建设,规范有关业务流程,为劳务输出输入工作创造更好的环境。

(二十六)加强县、乡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并发挥村信息员作用,构建农民外出就业的可靠信息渠道。

劳务输出工作要点篇6

今天,在*镇召开乡镇劳动保障组织机构建设工作现场会,是大力促进我市基层劳动保障组织机构建设和劳务输出工作的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我们参观学习了*镇在劳动保障组织机构筹建、劳动力资源普查与管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劳务输出等方面的工作情况,*镇镇长郭立华同志做了工作经验介绍,市劳动就业管理局局长刘宝庆同志就劳动保障组织机构建设和劳务输出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所见所闻很受启发,希望与会同志认真学习和借鉴先进经验,进一步加强乡镇劳动保障组织机构建设工作,构建乡镇劳动保障平台,大力发展劳务经济,促进农村和谐社会的发展。下面,我就乡镇劳动保障组织机构建设及劳务输出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积极开展工作,确保乡镇劳动保障机构组建工作顺利进行

建立健全乡镇劳动保障组织机构是继城镇社区平台建设之后劳动就业工作的又一项重要举措,也是构建城乡一体化就业服务新格局的主要步骤,这项工作已纳入全省劳动保障总体发展目标之中。因此,我们必须给予高度重视,按照相关政策的要求,结合乡镇的具体情况,扎扎实实的把这项工作开展起来。总的看,我市劳动保障机构组建工作处于初始阶段,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自今年3月份,我市乡镇劳动保障机构组建以来,乡镇建所,村建站,并责成专人负责,机构和人员基本到位,取得了初步成果。但从前几个月的工作进展情况看,各乡镇的工作进度还不平衡,有的没有挂牌,有的没有办公场所,上级部门要求的具体业务还没有完全落实。因此,今天的现场会是推动我市乡镇劳动保障组织机构建设工作提档升级的大会,也是督促会,旨在通过学习借鉴*镇的工作经验,进一步推动各乡镇的劳动保障机构组建和劳务输出工作。会后,各乡镇要尽快行动,没有挂牌的要抓紧挂牌,没有办公场所的要抓紧确定场所;要切实加强基础工作,做到责任制度上墙,科学建立各种台帐,内部管理微机化,确保此项工作正常有效运转起来。

二、依托乡镇劳动保障机构,促进农村劳动就业工作

各乡镇劳动保障组织机构工作在第一线,常年面对农民群众,大家在一起感情上容易沟通,心理上也容易产生认同感。因此,基层劳动保障组织机构不能机关化,不能成为一个管人治人的小“衙门”,而是要零距离地服务到企业,服务到群众,真正成为帮助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的“助力器”,维护稳定的“稳压器”。为充分发挥乡镇劳动保障组织机构的作用,促进农村劳动就业工作,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是摸清底数,积极开展宣传。要在就业登记工作基础上,进一步摸清乡镇劳动力资源情况,切实做到“四清楚、四到位”,“四清楚”即家庭情况、技能特长、择业意向、就业去向清楚;“四到位”即指导到位、服务到位、关心到位、安置到位。要重点掌握乡镇劳动力输出的基本情况和有输出要求的劳动力的基本情况,全面建立起登记台帐,实施动态管理。同时,要利用多种形式大张旗鼓地宣传乡镇劳动保障平台建设和劳务输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切实提高广大干部职工的思想认识,增强做好工作的责任心和事业心;要积极宣传外出打工致富的先进典型及先进事迹,搞好思想教育工作,争取群众的理解、支持和积极参与,真正转变农村劳动力离土不离乡的就业观念,为进一步做好劳务输出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是加强培训,提高服务水平。为确保劳动保障组织机构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各乡镇要安排得力人员负责此项工作,以保证尽快进入角色。市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要根据工作需要,适时组织培训,对劳动保障组织机构工作人员在掌握政策文件、收集劳动力供求信息、提供政策咨询、技能培训、社会保障、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等方面进行业务指导,提高乡镇劳动保障组织机构工作人员的素质,提高他们的服务质量和水平。

三是加强信息沟通,实现城乡就业服务管理一体化。各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站之间一定要保证信息的畅通,逐步建立起市、乡、村三级网络服务系统。市与乡镇、乡镇与乡镇、乡镇与村、村与村之间要保持横向和纵向联系,达到资源信息共享。乡镇、村的劳动信息和数据要及时准确地报送给市劳动就业管理部门,形成完善通畅的报表机制,逐步实现城乡就业服务管理一体化。

三、突出抓好劳务输出工作,促进乡镇劳务经济发展

劳务输出是我市在经济转型中实现劳动力战略转移,安置下岗失业人员和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解决我市劳动力供求矛盾的有效途径。因此,我们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切实把发展劳务输出作为战略性产业来抓。要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积极联系外省市建立稳定的输出基地,与驻外机构联合开展劳务输出工作;要大力支持建筑施工企业和个人在外埠承揽工程带动输出,并鼓励劳动者自发流动输出,逐步建立起全方位、多层次、多渠道的劳务输出体系。同时,在全市的统一协调下,各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站要对准备进城务工的农村劳动力进行相关政策、法律、法规、安全常识、公民道德规范等方面的培训,特别是要加强输出前的岗位技术培训,提高输出人员素质,把输出重点由体能型向技术型转变,由输出普通农村劳动力向输出受过专业技术培训的青年农民转变。在大力开展职业培训的同时,各乡镇劳动保障机构还要加快劳务输出信息传播速度,及时把收集到的各地劳务需求信息反馈到群众当中去,确保城乡劳动力组织输送到相应的用人单位;要鼓励外出务工的成功典型回家乡创业,把外面的资金、技术带回来,在乡镇经济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各乡镇还要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制定扶持政策,为劳务输出工作提供必要的支持和保证。

四是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乡镇劳动保障组织机构建设和劳务输出工作要取得成效,关键在于领导的重视程度。前面介绍经验的*镇之所以搞得好,一条重要的经验就是*镇领导对此项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因此,各乡镇要把经济建设和劳动保障组织机构建设及促进劳务输出工作同时重视起来,特别是各乡镇的领导要充分认识劳动保障组织机构建设和劳务输出工作的重要性,主要领导要亲自挂帅,明确工作要求,层层落实责任,做好指导督促,务必抓出成效;要加大经费和人员的投入力度,真正把劳动保障组织机构建设和劳务输出工作落到实处。同时,由市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具体负责协调、指导、考核工作,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通力协作,在全市形成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的局面。

劳务输出工作要点篇7

──金马劳动保障所年工作总结

年,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做好劳动保障工作是农村经济增效、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我镇的劳动保障工作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的业务指导和关心支持下,在有关部门的通力合作下,认真学习和实践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以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积极贯彻落实中央、省、州、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就业再就业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县委、县人民政府的有关决定,切实加快劳动力资源开发步伐,做大做强劳动力资源开发这一目标和任务,坚持把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实现农民增收、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出发点,把扩大就业和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进一步扩大了劳动力转移规模。经过全镇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埋头苦干,创新实干,我镇的劳动保障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了总结经验,发扬成绩,再接再厉地做好年的劳动保障工作,在认真总结年工作的基础上,提出年的工作思路。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一、年的基本工作

针对我镇人多地少和剩余劳动力较为丰富这一现状,结合泸政发〔〕号和泸发〔〕号文件精神,镇党委、政府及时成立了金马镇劳务输出工作领导小组(金发〔〕号)文件,之后又制定了《金马镇关于年度劳务输出目标责任考核的实施意见》,及时下达《金马镇人民政府关于下达年度劳务输出指标的通知》(金政发〔〕号)文件,根据客观因素的影响,又出台了《关于认真做好年劳务输出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在这些文件中都将农村劳务输出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指导思想、目标任务、政策措施、奖惩办法等都作了明确规定,并且还把劳务输出工作列入中心工作目标责任考核。

在具体工作中,我镇主要是通过政策扶持,政府引导,能人帮带,充分利用泸西县金水建筑建材有限责任公司这一龙头企业,努力把金马的劳动力资源变为经济资源,提高农村劳动力就业率,加快全镇经济发展。全镇_年度计划向外省及省内输出农村劳动力人,比县委、县人民政府下达的任务数人增加人,农村劳动力在非农业比例提高到%。今年至月,全镇通过各种渠道共输出劳动力人,完成县下达任务数人的%。其中由县劳务输出公司输送人,累计已达人,就业中心输送人。输出省外人,省内人,县内人,输出人员主要是从事建筑、加工、运输或进厂务工等城市经济的各行各业中。根据统计数据分析,劳务输出不仅可以实现劳动力资源、知识、文化、经济的双向流动,从而达到缓解就业压力,促进经济发展的目的,还成为农民发家致富的重要途径。劳务收入已成为许多农民家庭收入的重要来源,好的村子出现了“外出一个,致富一家,外出一群,带富一方”的可喜局面,大大推进了人流、物流、信息流的发展,劳务输出已经逐渐提高了外出务工人员家庭收入和生活质量,推进了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加快了城镇化进程,还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

做好劳务输出工作,不仅可以使劳动者增长见识、转变观念、提高素质,还可以为家乡创汇,为家庭创收,同时还有有效地减缓就业压力。总之,我镇的劳务输出工作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通过全镇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已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同时了收到了良好的效应,其做法主要是:

(一)加强组织领导,把劳务输出作为一个新产业来抓

镇党委、政府认真领会县委、政府劳务输出工作会议精神,把劳务输出作为发展本地经济、增加农收入的一项重要工作列入议事日程,有计划、有步骤、有组织地抓紧实施,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相关部门配合抓”的良好工作局面,专门成立了镇劳务输出工作领导小组,紧紧围绕县委、县人民政府关于开发劳动力资源的决定,把劳务输出纳入对各村委会考核的重要指标。镇主要领导还经常深入到各村委会督促此项工作的完成情况,要求各单位、各部门密切协作,为劳务输出创造宽松的环境,同时还把劳务输出工作为扶贫开发的一项重要内容,切实加强对劳务输出的领导和管理。

(二)加大宣传舆论力度,积极营造良好氛围

为使县委、政府有组织地开展劳务输出这一决策深入全镇万多人民群众中,我们充分利用广播、墙报以及《金马快讯》和《今日金马》等刊物,树立典型,大力宣传劳务输出的成功经验和典 型事迹,让群众摒弃外出务工是羞人行为的思想,提高人们对劳务输出的认识,充分利用赶集天多形式、多层次、全方位的广泛宣传,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跟农户讲实惠,把县委、政府支持与鼓励劳务输出的有关政策宣传到农户家中,让更多的人认识到外出务工是一项学技能、长见识、增收入的有效途径,进而放下思想包袱,打消思想顾虑,转变择业观念意识,积极外出创业务工。在宣传中还通过身边的典型例子,让大家了解“靠土地增收有限,走出去创业海阔天空”的道理,从而形成了“走出家门闯世界,外出务工奔小康”的良好氛围。

(三)完善部门密切配合,相互支持的工作机制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各部门,需要各部门密切配合,相互支持,共同努力,形成推动劳动力转移的合力。镇政府为有效避免“人难找,事难办”现象的出现,召开了相关部门领导参加的会议,形成“统一领导,分工协作,部门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要求劳保所、派出所、计生、信用等部门要简化办事手续,认真做好各种服务工作。镇政府还与各村委会签订劳务输出目标责任考核,并把劳务输出考核纳入全镇中心目标考核范畴,还要求机关干部职工关心、支持外出务工人员,结合实施“云岭先锋”工程,做到“输出一个,帮扶一个,带动一片”,把劳务输出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手段来抓,努力营造“党委重视、政府主抓、各方参与、社会支持”的工作局面,为做好劳务输出工作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四)认真组织,严格把关,做好各种服务工作

为确保输出的务工人员安置得好、稳得住、干得好、有效益,对来报名的人员严把年龄、文化程度、身份证、身体条件、思想观念、综合素质等关口,真正做到符合条件一个,办理手续一个,面试合格一个,组织输出一个,这些硬件使务工者突破了行业、岗位的条件限制,从而有效地避免了安置不好、稳定不了或其他思想观念问题的产生。各村民委员会还经常与劳动保障所联系,做好务工人员家属的思想工作,把务工者的生活情况、待遇情况及时告诉其家属,耐心回答他们提出的各种问题,及时为外出人员带去身份证、毕业证等证件。扎实的工作使我镇输出人员的稳定率达%。

(五)按时上报劳动力资源和劳务输出情况报表。

为了及时了解掌握各阶段劳务输出情况,镇劳动保障所积极配合镇企业办切实做好劳动力资源的调查建档、职业培训和外出务工人员的跟踪管理服务,认真做好劳动力储备情况的调查,及时准确地上报农村劳务输出情况统计报表以及各种业务报表,没有一次漏报、缺报,并且还全面落实了我镇辖区范围内离退休人员数,认真做好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体系,切实抓紧抓好离退休人员的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已把全镇范围内离退休人员造册登记,还超额完成了县局分给我镇的报刊征订任务数。同时还认真做好技校招生工作,圆满完成县局下达的任务数。

(六)认真形势,加强业务学习。

学习是永恒的,只有不断学习,才会进步。乡镇自月份成立劳动保障所以来,由于人员少,事情又多,对劳动保障知识了解甚少,要做好劳动保障工作,就要学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以及劳动保障方面的业务知识,这就要求每个干部认真学习业务知识。因此,我们积极参加县局组织的业务知识培训,认真听了县局个科室主任讲解的业务知识,为做好劳动保障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对内增强了素质,对外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二、金马镇劳动保障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我镇的劳保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随着工作的进一步开展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和困难,与县委、政府的要求也还存在差距,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十分艰巨,这些都与主客观因素有关,主要表现在部份人员担心上当受骗,对陌生世界存在畏惧感和“家乡宝”观念较强,还存在着“在家千般好,出门万事忧,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草窝”等观念意识,这样就给劳务输出工作带来了问题和困难。

(一)思想认识不足,组织工作有待改进

从目前金马镇劳务输出的状况来看,村与村之间仍然存在着对劳务输出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出现村与村之间劳动力输出的数量和质量存在很大差距,部分地区的劳务输出仍然是民间自发的、无序的,缺乏有效的组织领导,致使劳动力输出效率不高,农民工的合法权益难以得到有效保护,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农民工的积极性。

(二)求职人员择业意识还未转变

在众多的求职人员中由于他们受传统择业意识的影响,很难找到工作,在他们心目中,唯有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是他们择业的标准,否则宁愿守在家里,也不愿到集体、私营企业中去做事,还有既使在国有单位几十元每月的工资,也不愿到每月几百元的集体、私营企业中去,形成有要人的单位找不到人,有人又打不到单位的反差,这样也严重影响了劳务输出工作的开展。

(三)现有的劳动力资源素质偏低,适应不了现代社会劳动的需求,严重影响劳务输出

劳动者素质偏低,是由劳动者的文化程度、职业培训、技术技能水平、思想觉悟和职业道德等多方面反映的。目前,全镇的农村劳动力素质普遍较低,难以适应现代社会对劳动力的要求,特别是面对城市的就业压力,农民工明显不具备竞争优势,难以适应乡镇企业不断发展高科技的客观要求,这样就使部份务工人员在返乡后就乱造谣,给劳务输出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阻力。

(四)受区域环境的制约,落后地区劳动力转移困难较大

由于交通不便、信息不畅、农民文化素质低,这样就给劳务输出带来了困难,主要是传统观念束缚着人们开拓新的发展空间,形成特有的满足现状的思想意识,不愿走出家门闯世界,形成小富即安的思想。其次是劳动就业不能与信息变化同步,失去许多就业机会。

(五)宣传力度还不大,广度深度不够,劳务输出工作还未形成社会的共识,广大农村劳动力对外出务工心存疑虑,怕这怕那,没有从“以地为生”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还停留在“宁守穷家安稳,不愿外出创业”的家乡宝观念

三、金马镇劳动保障工作下一步的工作打算

(一)提高对劳务输出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切实加强领导,强化劳务输出工作

镇党委、政府还要进一步把劳动力输出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解决农民增收,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来抓,从政策上、体制上为劳务输出创造有利的环境,并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把我镇的劳务输出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二)加强培训,提高我镇劳动力素质

加大对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投入,积极争取州、县培训资金,开展特色培训和对口培训,把用工需求与培训衔接起来,通过就业指导、技能培训、考核发证、推荐上岗等方式,实行先培训后输出。一方面要充分利用 现有的技校培养渠道,进一步加大技校招生力度,保证新增劳动力的素质,另一方面要利用金马职业中学,按照“定点培训,定性培养,定向输出”的要求,提高他们的职业技能和政策法规水平,加强职业中学的劳动技能课教育,针对性地组织劳动力上岗前的技能培训,做到先培训,后就业,提高我镇外出务工人员的综合素质,以适应劳动力就业的需要,从而突破行业、岗位的条件限制,进而实现量上的规模扩张和质的飞跃发展。这样既提高了劳动者的综合素质,同时又促使劳务输出的稳定和提高,为劳务输出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规范管理,完善服务,抓好典型,搞好示范

为保证外出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得到充分保障,我们将严格规范劳务输出秩序,合理引导劳动力流动,杜绝民工盲目外出、无证打工等现象的发生,积极探索政府引导、市场配置、企业订单、劳务派遣、项目拉动等多种形式,千方百计扩大转移输出的渠道和规模。抓紧实施好石缸冲村委会“劳务输出示范点”的建设工作,加大外出务工人员致富典型的宣传力度,用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来告诉那些持等待观望甚至怀疑态度的人,使他们尽快加入劳务输出的行列,早日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梦想。

(四)加快发展二、三产业,为劳动力的就地转移创造空间

一是加快中心集镇建设的力度,推动我镇二、三产业的发展。二是积极鼓励个体私营业主创业,提升现有乡镇企业的规模及经营管理水平。三是切实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特别是肉牛、蔬菜产业化发展。通过二、三产业的就业渠道及就业岗位的增加,为劳动力的就地转移创造条件。

(五)加快实施“异地转移”战略,拓宽农村劳动力跨区流动渠道

充分利用现有的某省、某省、昆明等劳务输出渠道,积极开拓新的输出市场,加快农村劳动力向大中城市和沿海经济发达的地区流动。一是加强与外地劳动力市场的沟通联系,为农民外出务工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二是加强劳务输出的市场管理,建立合法、有序、畅通的劳动力输出机制。三是做好输出人员的跟踪服务工作,切实维护他们的劳动权益,提高劳务输出效率。

(六)认真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努力提高干部队伍的素质。

劳务输出工作要点篇8

从我县的情况来看,仅有耕地77万亩,劳动力有46万,土地资源、水资源、生态资源人均占有量低,资源承载力十分有限。从战略高度思考,这46万劳动力,既是一笔宝贵资源,更是未来经济发展的宝贵财富,用好用活劳动力,不但可以快速提升县域经济水平,而且还可以提高农村人均资源水平,无疑将推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因此,认真做好劳务输出这篇大文章,不单是权宜之计,而且是发展的战略选择,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我县认真落实中央和市委关于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有关政策,通过全县上下努力,劳务输出迈出了可喜步伐。据统计,截至去年底,全县劳动力输出人数24.7万,外出务工总人数达到21.3万,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46.3%,而且外派劳务输出有2000多人,在市内有一定名气。输出劳动力每年创收10亿多,按我县农村人口78.9万计算,平均每人就增收近1500元钱,相当于全县人均纯收入40%以上。不难看出,劳务输出在县域经济中已经占有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对于增加农民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但是当前我县劳务输出仍然存在“小、散、弱、乱”的问题。所谓“小”,就是呈集团性输出规模小,虽然有21.3万的劳务输出,但不成整体,没形成品牌。所谓“弱”,就是市场竞争力弱,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到输出劳动力总数的53.4%,素质偏低,加之培训没跟上,导致在整个劳务市场中缺乏竞争力。所谓“散”、“乱”,就是我县劳动力在全国各地都有分布,输出还处于无组织状态,大多由老百姓自发、投亲靠友以及邻里相帮的形式在组织,政府在劳务输出方面的主导作用没充分发挥,相关部门在劳务输出力量整合上仍处于分散状态,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各自为阵。存在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就是我们主管劳务输出的部门、包括一些乡镇的领导,在加强劳务输出问题的认识上不到位,组织引导作用没有发挥好,在劳务输出力量整合力度不够,缺少联系环节。鉴于我县劳务输出现状的存在的问题,一些同志提出了很好的建议,我都赞成。我认为,还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作努力。

一、高度重视农村劳动力转移

要把农村劳动力转移真正作为我县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加以培育,从劳动力调查摸底到劳动力有计划组织培训,从劳务信息沟通到劳务订单签订,从有的放矢的组织输出到劳动力合法权益的维护,这一系列的问题都要从思想上引起高度重视,认真抓实抓好。县委、县政府的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人大、政协的联系领导,都要高度重视这项工作;县直各部门,特别是经济主管部门,都要把它当成分内之事;县农业主管部门,特别是劳务输出的牵头单位,要明确责任、落实措施。要开拓视野思考问题,对于发现的问题,不仅要当分析家,也要当实干家,如果只看病不处方,或者只处方不拿药,那就什么病也治不好。对于农村劳务输出这项工作,县委明确县农办牵头,县农办就要理直气壮的研究这项工作,履行这项职能,至少明确一个分管副主任,安排几位工作人员来专门做这项工作,力争抓出成效。

二、明确农村劳动力转移思路

从我县实际情况出发,我认为做好劳务输出应从几个方面入手。一是下决心以教育为基础,促进农村后续劳动力转移。农村劳动力转移不能只注重当前,更要注重长远。实践证明,转移一个高中生,就可以带动2名劳动力转移,转移一个大学生,就可以带动一家人走出去。过去有种说法,说搞基础教育不划算,培养的学生一旦成材,就不回来,就不能为家乡建设服务。我认为这个考虑没有必要,如果他走出,也就给留下了资源,这也是一种贡献。下一代农村劳动力决不能只是如今的小学文化,我们应把基础教育放在首位,要从娃娃们抓起,从高中教育突破,通过整合教育资源,提高教育教学管理水平,提升劳动者素质,让农村的后生们有能力走出、走向全国甚至走向世界。这是一个重大的战略转移,我们要下决心通过几年甚至十几年的努力,让我县的农村人口呈下降趋势。二是要以农村劳动力培训为抓手,增强劳务输出的竞争力。我县的职业教育与其它市县相比差距很大,在发展职业教育方面我们要重视,但还要有自己的主张。目前职业教育学校缺乏生源、发展困难怎么办?我们完全可以利用职教资源来开展农村劳动力和下岗失业人员培训,走自己的发展道路。这样做不但能完成上级交办的劳动力培训任务,而且有利于职业教育发展,何乐而不为呢?三是加强信息联络,畅通劳务输出渠道。各乡镇和相关单位要对劳务输出情况进行调查摸底,掌握劳务输出比较集中的地区和籍在外创业人员的情况,了解劳动力供求信息,引导劳动力有序流动,提高劳动力输出组织化程度。对劳动力输出比较集中的地方,县内分管领导和相关部门要去看望他们,和当地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取得联系,争取支持,为外出务工人员创造宽松的环境。

三、着力打创劳务品牌

把劳动力作为资源,作为商品,就一定要有品牌意识、精品意识。就象一谈到石刻就想到大足,一谈到木雕就想到江浙一样,我们不能没有自己的东西。的劳动力究竟具有什么样的特色?在哪些方面有潜力?从哪些方面去打造自己的品牌?这一系列问题请农办、劳动局和职教学校做进一步调研,进行深入论证,把着力点找准,并在认真分析市场的前提下,有的放矢的开展某个方面的专门培训,逐步打创劳务品牌。如果市场缺技术娴熟的电焊工,我们就培训焊工,如果缺车工、钳工,我们就培训车工、钳工,如果没有教学设备,我们可以向市里争取,可以跟那些技改企业联系,把他的淘汰车床买下来,只要确定了在哪个方面努力,花点钱是值得的。:

四、加大劳务输出服务工作力度

要从办证、信息、维权三个方面做好服务工作。一是完善劳务输出相关手续,为每个外出务工人员办理务工证。二是提高劳务输出信息服务水平,为外出务工人员提供准确用工信息。三是做好维权服务,司法部门,特别是法律援助中心,要把为外出务工人员维权服务作为重点,处理好外出务工人员工伤赔偿、维权投诉,保障外出务工者权益不受侵害。

五、努力吸引打工人员回乡创业

部分籍在外工作人员经过艰苦创业,已经积累了一定资本和经营管理经验,有了一定的投资实力,有很多项目正待开发,正需要这些能人回乡创业。要加强与籍在外务工并有一定名气和创业基础的人员的联络,了解他们的想法和要求,在认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形成与一套与我县招商引资接近或者相当的,针对回乡创业人员的优惠政策,尽可能为他们回乡创业创造条件,吸引他们回乡创业。

六、突破农村城市劳动力转移和城市失业职工安置薄弱环节

把社会稳定与民本民生有机结合起来,通过转移就业实现社会和谐稳定。一是要把城市开发中的失地农民就业问题作用近期劳动力转移的重中之重,由农办牵头,会同梓潼街道办事处、桂林街道办事处,对城市建设中的失地农民进行全面摸底调查,对其中的劳动力进行重点期培训,通过培训让他们实现就业。就业渠道可以是推荐到县内企业,也可以组织劳务输出,关键是有的放矢做好就业工作。二是要下决心解决城市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由农办牵头,会同经委、劳动局进行全面摸底调查,针对其就业能力和就业意愿进行组织培训,其就业渠道和方式与失地农民就业方式一致。要把下岗的转业军人培训就业作为重点,对那些伤残军人,有条件就业的进行重点安置,我想这算是给他们出台的优惠政策。要做以上两项工作,关键要把握三个环节:一是调查摸底要准确,调查摸底结果必须进行公示;二是在调查摸底基础上作好分类,确定好参加培训的范围,对有能力再就业鼓励他们参加培训,至于培训方式,农办和劳动局可以协商,如果职校今年招生有困难,我建议到职校去培训,相关培训经费,可以争取市里支持,在相关经费中列支。三是培训要拿劳务输出订单,在培训基础上必须保障就业。解决城市下岗失业人员和失地农民培训就业问题,是今明两年的硬任务,是今天开会落实的重要工作,是民生之要,民本之要,这反映的是一个执政理念的问题。相关部门一定要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杜绝表面跑,坚决沉下去,把这项工作落实好。

七、加强领导,形成工作合力

上一篇:学校运动会作文范文 下一篇:渔业安全生产工作要点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