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调查报告范文

时间:2023-11-13 08:02:03

食物调查报告

食物调查报告篇1

文章编号:1003-1383(2010)06-0753-02 中图分类号:R 595.7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3-1383.2010.06.059

2010年7月14日,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收治了22名因误食亚硝酸盐而发生食物中毒的患者。经过医院救治,患者痊愈出院。南通市卫生监督所在接到报告后,迅速赶到现场进行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调查资料

1.基本情况 本次发生食物中毒人员是南通市锦盛公司建筑工地的工人,该工地共有36人,平时均在该工地食堂就餐。 2010年7月14日11:30分在工地食堂共同就午餐,从11:45分开始,就餐人员中的22人陆续出现头昏、头痛、乏力、恶心以及口唇、耳廓、指甲紫绀等症状后至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就诊,其中2名患者症状较重,经医院全力救治,患者病情稳定,22名患者经住院治疗出院,无死亡病例。

2.流行病学调查

(1)个案调查:本次共调查22名就诊患者,症状以头昏、头痛、乏力、恶心及口唇、耳廓、指甲紫绀为主,其中紫绀、乏力22人,头昏、头痛19人,恶心15人。发病人员有共同就餐史,中毒餐次就餐时间为2010年7月14日11:30分,首发病例发病时间为11:45分,最后一人发病时间为13:30分,潜伏期15分钟至2小时,平均0.83小时(中位数)。

(2)食谱:2010年7月14日午餐食谱为:红烧肉、青椒炒茶干、冬瓜汤,红烧肉和青椒炒茶干加工完成后,发现食盐已用完,厨师(文盲)到仓库内取了一袋“食盐”用于煮冬瓜汤。其所用食盐为厨师在工地仓库里临时找到的一包类似于食盐的白色粉末。

(3)中毒餐次及食品:通过食物中毒处理人员的现场快速检测结果,依据流行病学调查、主要临床表现结合南通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测结果分析,中毒餐次确定为2010年7月14日午餐;根据个案调查发生中毒的人员均食用冬瓜汤、未食者不发病的情况,可确定中毒食品为冬瓜汤。

3.医院实验室检查、诊断及治疗 医院对22名患者进行了血常规、血生化和心电图等多项检查,诊断为亚硝酸盐中毒。在确诊基础上对22名患者进行了亚甲蓝静脉注射、补液及其他对症治疗,对危重患者进行了抢救,当时患者症状均已缓解,无新增病例,无死亡病例。

4.现场控制措施及快速检测 南通市卫生监督所监督员到达事发单位食堂和医院后立即对剩余食品:“食盐”及冬瓜汤进行亚硝酸盐定性测定,结果均为强阳性。南通市卫生局当场对该工地食堂的食品生产经营场所下达了卫生行政控制决定书,对所有剩余食品及原料、食品工、用具容器等进行了行政控制。

5.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样品采集及检测结果 南通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南通大学附属医院采集患者带来的剩余食品、盐及患者呕吐物共3件进行检测,样本亚硝酸盐检测结果均呈强阳性。

6.调查结果分析 亚硝酸盐中毒潜伏期较短,一般为10~20分钟,如系食入大量蔬菜或未腌透咸菜而引起的中毒潜伏期为1~3小时。中毒突出特征是皮肤青紫,特别是口唇、手指最为明显[1]。本事件22名患者在午餐后陆续出现头昏、头痛、乏力、恶心及口唇、耳廓、指甲紫绀等相似的临床症状,发病时间较集中,共同餐次、食品均明确,停餐后无继发病例,临床症状符合亚硝酸盐中毒的流行病学特征。且经南通市公安局开发区分局指挥中心排查,排除了刑事犯罪的嫌疑,确定为误食造成此次亚硝酸盐中毒。 因此,根据上述临床症状、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检测结果分析,依据《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技术处理总则》GB1493894和食源性急性亚硝酸盐中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WS/T861996),判定此次事件为误食含亚硝酸盐的冬瓜汤而引起的亚硝酸盐急性食物中毒。

讨论

本案中,由于食物中毒调查人员配有亚硝酸盐快速检测试剂,通过对样品的定性检测即判定为亚硝酸盐食物中毒,使患者的救治得以及时地有针对性地进行,避免了事态的进一步扩大。根据此次食物中毒处理笔者有如下思考:

1.由于亚硝酸盐和食盐性状相近,如无有效的手段监管,发生误食的风险很大,屡有食物中毒事件发生。因此,应该对亚硝酸盐(包括食品级和工业级)的生产流通和使用进行特殊监管,销售单位要特别提示亚硝酸盐的毒性,使用单位要建立专人专柜保管制度,降低误食误用风险,同时引导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和消费者尽量不使用亚硝酸盐[2]。食品添加剂生产厂家在不影响其作为食品添加剂的使用特性前提下,从外观,如颜色、形状上予以区分,也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手段。

2.食物中毒调查处理人员应尽可能配备齐全的食品中毒物快速检测设备及试剂,如毒鼠强快速检测试剂、桐油快速检测试剂、亚硝酸盐快速检测试剂等,以迅速确定或排除引发食物中毒的因素,以指导临床治疗。

3.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要加强食品采购的“索证”工作,不得采购来源不明或无检验合格证或化验单的食盐等食品。同时通过报刊、电视、网络等媒体平台对广大消费者进行亚硝酸盐相关知识宣传教育,宣传亚硝酸盐的危害,指导广大消费者辨别食盐等食品的真伪,不使用来源不明的食盐。

参考文献

[1]张 肃.1985年~2000年我国食物中毒情况重点分析[J].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02,14(5):26-28.

[2]吴 坤.营养与食品卫生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351-384.

食物调查报告篇2

1 流行病学调查

1.1 中毒经过 2007年9月18日中午12:30,该工厂2名职工出现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随后病人迅速增加,至下午3:30,共有18名职工相继出现相似症状;恶心(14/18)、呕吐(12/18)、腹痛(6/18)、头痛(5/18)、头晕(7/18)等;无腹泻、体温正常。此次中毒发病18例,住院12例,年龄在26-37岁,男5例,女13例。经过对症治疗,均在24小时内康复出院。

1.2 现场调查 该公司30多名职工午餐均在工厂食堂就餐,中午供应的菜肴有:炒芸豆段(芸豆、肉)、地三鲜(辣椒、茄子、土豆、肉),主食为馒头和米饭。烹调用的食盐、酱油、色拉油等都是以前用过的;水源为本地自来水公司的管网水。

根据对就餐者30人的调查,发病者18人均有食用炒芸豆史,其余11人不食用未发病。食用芸豆发病(18/19)与未食用芸豆(0/11)两组比较,经x2检验,x2= 26.32 ,p

根据以上调查结果,认为此次食物中毒为食用未烧熟的芸豆所致。

2 临床特点与实验室检验

2.1 临床特点 病人症状相似,主要为恶心、呕吐、腹痛,部分病人伴有头晕、全身无力、畏寒等,无腹泻、发热症状。潜伏期最短1小时,最长3小时。病人入院后,给予输液等对症治疗,均于24小时内恢复健康,预后良好。

2.2 实验室检验 病人血常规检查末见异常。采集的7份剩余食物及呕吐物经检验,均未发现副溶血弧菌、可疑菌落及肠道致病菌。调味品亚硝酸盐检验为阴性。呕吐物理化检验无阳性发现。

3 讨论

3.1 芸豆学名菜豆,因地区不同又称为豆角、梅豆角、芸扁豆等。是人们普遍食用的蔬菜。芸豆中的含毒成分尚不十分清楚。以前认为可能与皂甙有关。近年来,不少学者认为芸豆中的有毒成分为红细胞凝集素,其具有疑血作用,须经过高温才能被破坏。本次食物中毒,结合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检验、中毒者的发病潜伏期及临床表现,可以得出芸豆中毒的结论。造成该次食物中毒的主要原因是烹调芸豆时加热不够,没有彻底破坏其含毒成分。

食物调查报告篇3

在大城市里的孩子并不了解农作物的生长情况和农业生产的技术,对三农认识不多,更有甚者五谷不分,六畜不识,劳动能力和劳动技术急需培养和学习。因此广州市中学生劳动技术学校30年来一直坚持为广州市的中学生开设锻炼劳动能力,提高劳动技术,形成热爱劳动的观念,普及三农知识为目的的学农综合实践活动。

在学农之余利用广州市中学生劳动技术学校丰富的生物资源和该校长期农业生产实践积累的农生产设施设备和知识开展一系列的课题探究活动,以激发学生对劳动积极性与生物学习的热情。所以我们开始本课题的探究活动。

我们想要加深对平日里所见到、吃到的各种食物的了解,以此次学农为机会,实地调查,拍照取样和品尝,结合植物学知识,探究我们所食用的食物是来自作物的哪个组织、器官(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并对其了解分类。通过查找资料和咨询专家撰写研究性学习的报告并向全班同学做汇报,接受大家的咨询和质疑。

希望能达成:学农,爱农,做农的传人。

二、活动目标

1、本次探究通过实地考察农作物、了解其的名称及其生长情况、了解农业生产的技术。

2、探究各种农作物可食用部位来自植物的哪一组织、器官,以及其名称的由来,功能,价值和意义。

3、体验植物的魅力与神奇,感悟生命珍爱大自然。

三、活动实施的具体过程:

1、小组成员选取,指导老师进行课题的引入,并集合讨论课题研究方向、范围与规划。选取调查小组组长和成员分工。

2、由指导老师带领我们小组成员实地考察广州市中学生劳动技术学校农作物种植区(包括西作物区、水稻田、百谷圃、南作物区),辨认农作物种类并近距离观察作物生长情况,果实的形态,可食用部位。实地拍照、取样,并进行品尝农作物。实地考察31种农作物:萝卜、沙葛、姜、大蒜、芥蓝、大头菜、芋头、高粱、水稻、花生、辣椒、红皮萝卜、油菜、芋头、紫薯、向日葵、沙葛、小麦、大头菜、茄子、南瓜、番茄、蒲瓜、菠萝蜜、黄蛋果、番石榴、火龙果、枇杷、桑葚、香蕉、杨桃、柚子、释迦。在考察的同时小组成员充分感受田园风光。

3、讨论并查找相关资料(植物的器官、花的结构、果实的类型及其对应的水果)、对其进行了解并对调查取样的农作物分类。小组成员交流意见,提出疑问,并通过讨论得出初步的结论。

4、分组撰写调查报告。

5、补充调查广州市中学生劳动技校温室大棚种植的作物(番茄、苦瓜、蒲瓜、小南瓜、茄瓜)并对资料进行录入。

6、询问有关专家,提出改进意见。

7、针对专家提出的意见进行讨论并完善报告。

8、小组成员分享并向班级汇报。

四、结果与评价

结果:了解了不同植物的可食用部位的组织或器官的名称。分析其功能,作用和种类等。探究了农作物的进化发展过程、加深了对现代科学在农业发展和农产品品质提升的重要意义的理解。小组成员受益匪浅,开阔视野,巩固和拓展了基本的植物常识,体验了丰富的田园学农生活。

评价:在老师悉心的带领之下,冒着蛇与太阳的挑战,我们流着汗水,不断地探索,不怕艰辛不怕劳苦,顺利完美的完成了本次探究。感到很高兴很兴奋。让我们对植物有了根深的了解。

五、学生收获(可附学生作品):

一、实地认识的农作物和水果

农作物24种:番薯、萝卜、沙葛、姜、大蒜、芥蓝、大头菜、芋头、高粱、水稻、花生、辣椒、红皮萝卜、油菜、芋头、紫薯、向日葵、沙葛、小麦、大头菜、茄子、苦瓜、南瓜、番茄、蒲瓜

认识的水果12种:菠萝蜜、黄蛋果、番石榴、火龙果、枇杷、桑葚、香蕉、杨桃、柚子、释迦、木瓜、葡萄

二、可食用部分分析

1、食用部分为该植物的根:番薯、萝卜、沙葛、姜

2、食用部分为该植物的茎:大蒜、芥蓝、大头菜、芋头

3、食用部分为植物的果实:

三、指导教师的认识和体会

本次探究活动是在和校长的一次谈话引发,然后开始试着开展探究的活动。广州市中学生劳动技术学校常年种植大量品种的农作物,尽可能想多点办法让参与学农综合实践活动的学生多了解农作物的生长情况及其和品种;另外就是我们的食物的来源植物、动物或者其他界的生物(真菌,亦或发酵产品像是酒精)。结合高中生物让学生探究我们日常的食用的植物的可食部分是植物的哪一个部位(属于根、茎、叶、花、果实、种子)。本周同时两个探究一个是酸奶制作、一个是本课题的探究,在课题说明和自行分组过程中学生都倾向于酸奶的制作。好不容易把校长拉过来软磨硬泡把五个男生说服到这个组产于探究。探究过程中学生对于农作物的认知方面还是有一定的基础能说出一些农作物的名称,但是对于农作物的生长情况却不太了解,另外对于生长过程中的农作物还是表现出非常好奇和惊讶。我们通过实地调查选取了解到一部分的学生比较常接触和具有南方代表的农作物进行探究。

食物调查报告篇4

2012年6月27日5时许,县疾控中心接到县卫生局电话:我县某乡镇卫生院于26日晚―27日凌晨收治一批症状相似的急性胃肠症状病人,县疾控中心立即启动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组织相关人员在局领导的带领下赶赴现场,同时县食品安全委员会工作人员、食品药品监督所工作人员在县政府主管县长的带领下也赶赴到了现场,在事发地政府的配合下,对救治医疗单位和中毒患者的发生经过进行初步了解,疑似为一起食物中毒事件。现将流行病学和卫生学调查处理情况报告如下:

1 发生经过

2012年6月26日,某乡镇卫生院职工在本镇饭店为子女结婚举办喜宴,43桌,进餐人数400余人。 11时30分开始就餐,当晚22时,有急性胃肠炎症状病人到卫生院就诊,截止6月27日17时,共发病26例,均住院治疗,无重症和死亡病例。

2 流行病学调查

2.1 临床表现

本次中毒患者发病最短潜伏期为3小时,最长潜伏期为28小时,潜伏期中位数为13.4小时。发病初期多为腹部不适,腹痛部位多在上腹部和脐周围,多为阵发性绞痛;多为水样便和血水样便;恶心、呕吐,最多达5―6次,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发烧最高体温40.2℃,大多数中毒患者体温在37℃-39℃;脱水症状病人表现为抽搐,呼吸困难,手足麻木,全身乏力等。见表1。

2.2 中毒患者年龄及性别分布

中毒者最大年龄74岁,最小年龄23岁,平均年龄46岁。男性占46.6%,最大年龄74岁,最小年龄26岁,平均年龄47.7岁。女性占53.4%,最大年龄73岁,最小年龄23岁,平均年龄45.7岁。见表2。

2.3 治疗经过

中毒者经抗生素(庆大霉素)和对症治疗后均得到有效控制。除一名患者因有心脏病外,其他中毒者经3-4天治疗,病情好转,预后良好。

2.4 中毒者进餐食谱

喜宴食谱为主食米饭,副食扒鸡、炖鱼、芹菜炒粉条、盐水虾、干煸茧蛹、酱护心肉、黄瓜木耳凉菜、红烧肉豆腐泡、肉肠、蛋肠拼盘、扒猪肘、煮河蟹、辣炒龙虾。中毒者多以食用肉类和水产品为主。

2.5 未发病者调查11人,其中1人食用豆腐泡、粉条、黄瓜凉菜、炖鱼,其余10人均食用肉类和水产品。

2.6 卫生学调查

2.6.1 食谱原料来源与存放:河蟹、龙虾于25日从所属市食品批发市场购进,其余原料鸡、鱼、虾、茧蛹、芹菜、粉条、木耳、猪肘子、猪肉、大米于当地市场和本县食品批发市场新鲜购进,使用的油、盐等佐料为日常该店所用。所购原料均自然存放于店内货架、案台上。

2.6.2 加工过程:煮河蟹、炒龙虾25日16时加工,加热1小时,存放于冰柜内冷冻冷藏,26日9时重新加工加热,其余10个菜于当日5时开始加工制作,整个食谱加工过程中使用的刀、菜墩、盛放食品的盆、盘、洗菜池生熟不分,随意使用。

2.6.3 加工场所卫生:无单独设置的原料清洗修割间,半成品加工间,烹调加热间,所有喜宴食品均在同一室内制作,使用的工具、容器无生熟标志,冰柜内存放熟牛肉和生猪肉,6名从业人员无有效健康证明。

3 实验室细菌学试验

现场采集剩余食物5份,分别为扒鸡(熟鸡块)、龙虾、螃蟹(河蟹)、粉条肉(芹菜炒粉条)、护心肉(酱护心肉)和两名中毒患者的呕吐物及便。依据中毒者临床表现进行细菌学即致病微生物检验。

试验结果:剩余食物中两份护心肉和河蟹检出致病菌为副溶血性弧菌,其余三份:虾、扒鸡、粉条肉(芹菜炒粉条)未检出致病菌。一名中毒患者呕吐物中检出副溶血性弧菌,一份呕吐物中未检出致病菌,两份便中均检出副溶血性弧菌。

4 防控措施

4.1 县政府主管县长带领食品安全委员会、卫生局、食品药品监督所、县疾控中心工作人员赶赴到了现场,在当地政府的配合下,对救治医疗单位和中毒患者的发生经过进行了初步了解,疑似为一起食物中毒事件。市疾控中心领导带领流调专家也赶赴现场,对这次事件进行了专业技术指导。

4.2 县领导对各部门进行了职责分工。

4.2.1 食品安全委员会工作人员协调当地政府各职能部门的协调工作,保障各部门顺利开展工作。

4.2.2 某乡镇卫生院组织医务人员和药品积极救治住院病人,同时调动县级医院专家到达现场指导救治,对重症者转县级医院治疗。

4.2.3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负责,采取控制措施,对可疑肇事单位现存食品予以封存,并责令追回已售出的食品,对所购食品的来源进行索证追踪调查,对进餐者剩余食物进行追回销毁处理,责令停止供餐单位的一切食品经营活动。

4.2.4 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人员在卫生局带领下开展本次事件的流行病学调查和卫生学调查工作,对进餐中毒者和未中毒者进行个案调查,同时采集剩余食物和病人排泄物进行试验室检验。

5 结论

5.1 本次中毒是由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一起食物中毒即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

依据:

5.1.1 凡中毒者均有进餐喜宴食品史。

5.1.2 临床表现与副溶血性弧菌相似,潜伏期最短3h,最长28h,中位数13.4h。发病初期腹部不适,腹痛多在上腹部和脐周围呈阵发性绞痛,腹泻呈水样便或血水样便,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发热(大多在37℃―39℃)。

5.1.3 经细菌学试验,在剩余的两份食品中和2名中毒患者排泄物中均检出致病菌,即副溶血性弧菌。

5.2 引起本次中毒的副溶血性弧菌来源因供餐者未保留喜宴所供食品的原料和食谱样品,未能查出污染源。

5.3 造成本次食物中毒的食品及原因,供餐单位在食品加工过程中使用的工具、容器生熟不分,成品与半成品加工不分,使食品交叉污染,致使食用者食用水产品或肉制品均有食物中毒发生。

6 综合评价与小结

本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自发现首例病例报告26日凌晨至27日17时止,共发病住院26人。在超过该病最长潜伏期(最短潜伏期为26日14时30分发病)40小时后(截止到28日6时30分止)再无新发病例,无死亡病例发生。表明本次事件的控制处置措施及时有效。卫生部门在事件发生初期判断准确,确认为一起食物中毒事件。在政府和食品安全委员会的统一组织协调下,使得此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得以有效地控制,各职能部门尽职尽责,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高度重视,在查找致病因素的试验室方面给予了业务指导,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标准菌株种类较少,显色培养基种类不全的情况下查找出致病因子,使得本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性质得以定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肇事单位予以40天的停业整顿和罚款人民币2万元的处罚。所剩食品均予销毁,并赔偿中毒者医药费6万元。

7 预防措施

食物调查报告篇5

一、职责

(一)县级卫生监督机构

1、总结、统计分析本地食物中毒发生情况,上报市级卫生监督机构和同级卫生行政部门,并提出相应预防、控制措施。

2、对辖区内食物中毒和食源性疾患事故进行调查处理。

(二)各级医疗机构

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对因食物中毒事件致病的人员提供医疗救护和现场救援,对就诊病人必须接诊治疗,并书写详细完整的病例记录;对需要转送的病人,应当按照规定将病人及其病例记录的复印件转送至接诊的或指定的医疗机构。

二、食物中毒事件调查和控制的准备

(二)食物中毒事件组织准备

县卫生行政部门应做好法定报告人的食物中毒报告管理和培训工作,制订食物中毒

事件发生后的应急方案,落实人员责任制和紧急事件值班制度。

县卫生行政部门应指定有相应技术和能力的实验室做好随时接收和检验中毒样品的准备。

各有关卫生、医疗机构应制定食物中毒报告和抢救、处理制度,保证突发食物中毒事件调查和控制所需要的人员、交通、通讯、调查和采样设备的基本需要。

(二)食物中毒事件现场调查常备用品准备

表1食物中毒现场调查常备用品

种类主要物品

采样工具

注射器、肛拭子、消毒棉签、消毒纱布、调匙、勺子、镊子、剪刀、屠工用刀、酒精灯、标号用品、75%酒精、其他消毒灭菌器具等

样品容器灭菌塑料袋、广口瓶、灭菌试管、灭菌粪便盒、样品冷藏设备等

防护用品工作衣或隔离衣、口罩、白帽子、手套、靴子等

调查用表食物中毒个案调查登记表、调查结果汇总表、卫生监督文书等

检验设备毒物快速分析设备、深部温度计等

取证工具照相机、录音机、摄像机等

参考资料各种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食品卫生相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有关专业技术参考资料等

食物中毒现场调查常备用品应指定一个科室负责配备保管,并保持用品齐全,需要消毒用品由检验室负责消毒,每周消毒一次。检验室应常备毒物检验试剂,配制好的试剂应单独存放,国家法定长假和重大活动开始前,微生物检验室应准备充足样品保存液和培养基。

(三)食物中毒事件抢救物品准备

各级医疗单位应储备一定数量的催吐、洗胃、导泻设备和特殊治疗药品,并不断补充更××,用于食物中毒事件抢救和治疗。

三、报告登记

(一)报告

发生食物中毒或者疑似食物中毒事故的单位和接收食物中毒或者疑似食物中毒病人进行治疗的单位应当及时向县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发生食物中毒事故的单位、地址、时间、中毒人数、可疑食物等有关内容。

县卫生行政部门接到食物中毒或者疑似食物中毒事故的报告,应当及时填写《食物中毒报告登记表》,并报告县人民政府和上级卫生行政部门。

县卫生行政部门对发生管辖范围内的下列食物中毒或者疑似食物中毒事故,实施紧急报告制度:

1、中毒人数超过30人的,当于6小时内报告县人民政府和上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

2、中毒人数超过100人或者死亡1人以上的,应当于6小时内上报卫生部,并同时报告县人民政府和上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

3中毒事故发生在学校、地区性或者全国性重要活动期间的应当于6小时内上报卫生部,并同时报告县人民政府和上级政府卫生行政部门;

4、其它需要实施紧急报告制度的食物中毒事故。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干涉食物中毒或者疑似食物中毒事故的报告。

县卫生行政部门接到跨辖区的食物中毒事故报告,应通知有关辖区卫生行政部门,并同时向共同的上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二)登记

接报后,根据《食物中毒事故处理办法》要求,及时填写《食物中毒事故处理报告登记表》,记录中毒事故有关内容:

1、发生单位及地址

2、发病时间、中毒人数、死亡人数

3、可疑中毒食品及进食时间、进食人数

4、病人中毒表现、就诊或所处地点、救治措施及病人情况

四、组织开展现场调查

(一)食物中毒现场调查处理工作的基本任务和要求

1、尽快查明食物中毒事件发生经过:

确定食物中毒的病例。

查明导致中毒的食品。

确定食物中毒致病因素(病原)

查明造成食物中毒的原因(致病因素来源及其污染、残存或增殖原因)。

2、提出和采取控制食物中毒的措施。

3、协助医疗机构对中毒病人进行救治。

4、收集对违法者实施处罚的证据。

5、提出预防类似事件再次发生的措施和建议。

6、积累食物中毒资料,为改善食品卫生管理提供依据。

(二)调查前的准备

县卫生行政部门在接到食物中毒的报告后,应立即着手在2小时内组成调查处理小组,携带表1所列的调查物品赶赴现场。调查处理小组应由有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负责,由食品卫生监督人员、检验人员和流行病学医师组成。调查人员应分头对病人和中毒现场进行调查。

(三)现场卫生学、流行病学调查

调查内容包括:对病人、同餐进食者的调查;对可疑食品加工现场的卫生学调查;采样进行现场快速检验和实验室检查;根据初步调查结果提出可能的发生经过及防止中毒扩散的控制措施等。

对上述内容的调查应进行必要的分组和分工,各方面调查应尽可能同时进行,必要时组成现场领导小组,分别就病人抢救、现场调查、后勤保障等方面进行协调指挥。

1、对病人和进食者的调查

调查人员在协助抢救病人的同时,应向病人详细了解有关发病经过;重点观察与询问患者的自觉症状、精神状态、临床表现以及呕吐、排泄物的性状;登记发病时间、可疑餐次(无可疑餐次应调查发病前72小时或之前的进餐食谱情况)的进餐时间、可疑中毒食品及食用量等,并将调查结果认真登记在《食物中毒个案调查登记表》中。调查完毕后请被调查者在个案调查登记表上签字认可。

对病人的调查应注意以下环节:

对疑难中毒事故的调查应对有关可疑食物列表分别进行询问调查,调查时注意调查和分析发病者与未发病者的进食食物的差别。

应十分重视首发病例,并详细记录发病前的症状、发病的日期和具体时间。尽可能调查到所发生的全部病例以及与该起事件有关人员(厨师、原料处理人员和食品采购人员等)的发病情况。如发病人数较多,可先随机选择部分人员进行调查。版权所有

选择最了解事件情况的有关人员(包括病人),详细了解有关食物的来源、加工方法、加工过程(包括使用的原料和配料、调料、食品容器)、存放条件和食用方法、进食人员及食用量等情况。

通过调查综合提出以下信息:(1)发病人数。(2)可疑餐次的同餐进食人数及去向。(3)共同进食的食品。(4)临床表现及共同点。(5)用药情况和治疗效果。(6)需要进一步采取抢救的控制措施。

调查时应注意了解是否存在食物之外的其他可能与发病有关的因素,以排除或确定非食源性疾病。对可疑刑事中毒案件要将情况通报给当地公安部门。

2、对可疑食品的加工过程调查

向食品加工制作场所的主管人员或企业负责人详细了解可疑食物加工、制作的流程,将可疑食物各加工操作环节绘制成操作流程图,注明各环节加工制作人员的姓名,分析并标出可能存在或产生某种危害的加工操作环节。

对可疑食品加工制作过程进行初步检查,重点检查食品原(配)料及其来源,加工方法是否杀灭或消除可能的致病因素,加工过程是否存在直接或间接的交叉污染,是否有不适当的贮存(例如:非灭菌食品在室温存放超过4小时),以及剩余食品是否重××加热后食用等内容。

了解厨师和其他参与食品加工制作人员的健康状况,以排除或发现食物被食品加工人员所携带的病原污染的可能性。

请加工制作人员回忆可疑食物的加工制作方法,必要时通过观察其实际加工制作的情况或食品加工时间——温度的实际测定结果,对可疑食品加工制作环节进行危害分析。

按可疑食品原料来源和加工制作环节,选择并采集食品原(配)料、食品加工设备和工(容)具等样品进行检验。

对现场调查过程中发现的食品污染和违反法律、法规的情况进行记录,必要时进行照相、录像。

3、采集样品

现场调查人员应尽一切努力完成对中毒发生现场可疑中毒食品的样品采集工作,根据具体情况采集病人排泄物、血液等样本。食物中毒检验样品及采样方法见表2。

表2食物中毒检验样品及采样方法

样品种类采样数量采样方法

粪便2ml(g)置样品容器内

呕吐物50—200g置样品容器内

血液不少于3ml静脉无菌采样

尿液30-50ml取清洁中段尿

固体食品200—500g切取一部分置样品容器内

液体食品200—500g摇匀后置样品容器内

其他样品根据检验需要视情况采集可能含有毒物的样品

样品采集时应注意以下环节:

采样的品种

一般按病人出现的临床症状和检验目的选择样品种类。样本一般包括病人的呕吐物、血液、尿液、大便、剩余的食品、食品容器和加工用具表面涂抹等,可能条件下还应采集厨师和直接接触食品人员的手拭、肛拭等。

采样可根据现场具体情况进行,如:对腹泻病人要注意采集粪便和肛拭;对发热病人注意采集血液样品;对怀疑化学性食物中毒应采集血液和尿液;无剩余可疑食品时应采集相关容器、用具、抹布等涂抹样品。

采样方法样品应按照无菌采样方法采集。备检样品应置

冰箱内保存(温度通常控制在4℃左右);采样时应注明样品名称、来源、建议检验项目等。

采样人数版权所有

对一起发病规模较大的食物中毒事件一般采集10—20名具有典型症状的病人的检验样品,同时应采集部分具有相同进食史但未发病者的同类样品作为对照。

4、调查情况的初步分析

病例确定通过现场核实的发病情况和进食情况分析,提出确定病例的标准,按确定的病例标准对现已发现或报告的可疑病例进行鉴别。

病例确定标准可参考以下方面:(1)计算病人出现的各种临床症状与体征的频率,确定病人的突出症状与伴随症状。(2)按临床发病情况,确定病人中毒的轻重。(3)按是否有医师诊断确定病例是否为临床诊断病例。

对尚未报告或就诊的病例进一步进行登记调查。

对病例的初步流行病学分析(1)按病例发病绘制发病流行曲线,分析病例发病时间的分布特点及联系,确定可能的致病因素。(2)绘制病例发病场所或地点分布图,分析病例发病地区分布特点及其联系,确定可能的发病场所或地点。

分析事件可能的发生原因

根据确定的病例标准和病例流行病学分布的特点,应提出是否是同一起食物中毒事件的意见,并就食物中毒的致病因素、可疑中毒食品及其来源、中毒原因,进食可疑中毒食品的时间、地点等提出假设,以指导抢救病人和进一步开展的调查及中毒控制工作。

(四)中毒的控制和处理

对可疑食物中毒事件应尽早采取控制和预防措施

县卫生监督机构在接到食物中毒或者疑似食物中毒事故报告后,应当采取下列措施:

1、组织卫生机构对中毒人员进行救治;

2、对可疑中毒食物及其有关工具、设备和现场采取临时控制措施;

3、

组织调查小组进行现场卫生学和流行病学调查,填写《食物中毒个案调查登记表》和《食物中毒调查报告表》,撰写调查报告,并按规定报告有关部门。

县卫生监督机构对造成食物中毒事故的食品或者有证据证明可能导致食物中毒事故的食品可以采取下列临时控制措施:

1、封存造成食物中毒或者可能导致食物中毒的食品及其原料;

2、为控制食物中毒事故扩散,责令食品生产经营者收回已售出的造成食物中毒的食品或者有证据证明可能导致食物中毒的食品。

经检验,属于被污染的食品,予以销毁或监督销毁;未被污染的食品,予以解封。

县卫生行政部门应当按照《食品卫生监督程序》的有关规定对食物中毒事故进行调查处理,调查工作应当由卫生行政部门2名以上卫生监督员依法进行。

五、技术处理

(一)及时报告当地卫生行政部门。

(二)对病人采取紧急处理版权所有

1、停止食用可疑中毒食品;

采取病人血液、尿液、吐泻物标本,以备送检。迅速排毒处理,包括催吐、洗胃和导泻。对症治疗和特殊治疗。

2、中毒食品控制处理;

保护现场、封存中毒食品或可疑食品。采取剩余可疑中毒食品,以备检验。追回已售出的中毒食品或可疑中毒食品。

3、根据不同的中毒食品,对中毒场所采取相应的消毒处理。

六、食物中毒诊断依据

(一)中毒病人在相近的时间内均食用过某种共同的可疑中毒食品,未食用者不发病。停止使用该种食品后,发病很快停止。

(二)同起食物中毒病人的临床表现基本相似。

(三)潜伏期一般较短,病程以致病病原的种类和中毒个体差异而不同。

(四)一般无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传染。

(五)从中毒食品和中毒病人的生物样品中检出能引起与中毒临床表现一致病原。

(六)未取得足够的实验室诊断时,可判定为原因不明食物中毒,必要时可由3名副主任医师以上的食品卫生专家进行评定。

七、实验室检验

(一)送检样品应在适宜的保存温度和条件下,以最短的时间送检实验室检验。不能及时送样的应在现场对样品进行冷藏。

(二)检验项目的选择根据本起中毒病人临床和流行病学资料分析,尽快推断致病因素的性质和中毒原因,确定检验项目。

(三)实验室在收到中毒样品后应在最短的时间内开始检验,并尽快出具检验报告。当估计到实验室条件不足,应果断地请求有条件的部门予以支持。

(四)必要时对可疑中毒样品进行动物毒性实验,现场应急情况下可采用简易动物毒性试验。

八、综合分析和善后处理

(一)对食物中毒事件调查过程中收集的临床资料,流行病学资料,可疑食品加工制作情况调查资料和实验室检验资料应及时进行汇总分析,并按有关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判定依据和原则做出综合判定。

(二)按有关法律、法规和规定对中毒食品和肇事单位做出相应处理。

(三)根据中毒原因和致病因素对中毒场所及有关食品加工环境、物品提出消毒和善后处理意见。

(四)

食物中毒现场调查工作结束后,及时填报《食物中毒调查报告表》,并撰写食物中毒调查专题总结报告,存档备查并按规定报告有关部门。专题总结报告的内容应包括:食物中毒发生经过(中毒食品、致病因素及中毒原因)、临床和流行病学特点、治疗和病人预后情况、分析和结论、控制和预防控制的建议以及参加调查人员等。

食物调查报告篇6

迅速查明原因,为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食物中毒事件及其危害。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食物中毒事件的蔓延和事态的扩大,抢救中毒病人,保障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社会正常秩序,依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区实际,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

指食用了被生物性、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污染的食品或者食用了含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后出现的急性、亚急性食源性疾患。本预案所指食物中毒。

本预案适用于镇内突然发生的群体性的造成或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食物中毒事件的预防和应急处理工作。

三、工作原则

1预防为主。

2统一领导。由分管镇长任组长,卫生科长及卫生院院长任副组长。

3依靠科学。积极开展食物中毒的病原学检测,为食物中毒事件应急处理提供科技保障。重视与上级各级疾控机构间资源共享,积极合作,有效预防和处理食物中毒事件。

四、食物中毒时间的分级

对影响特别重大的食物中毒事件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报国务院批准后可确定为特别重大食物中毒事件(Ⅰ级)

一次中毒人数5人及以上或死亡1及以上。重大食物中毒事件(Ⅱ级)一次食物中毒人数超过100人并出现死亡病例;或出现10例以上死亡病例;或食物中毒发生在地区性或全国性重要活动期间。

一次中毒人数5人及以上。较大食物中毒事件(Ⅲ级)一次食物中毒人数超过100人;或出现死亡病例;或食物中毒发生在学校、幼儿园、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

未出现死亡比例。一般食物中毒事件(Ⅳ级)一次食物中毒人数30-99人。

五、应急组织体系及职责

1食物中毒事件处理指挥机构

由分管镇长任组长,食物中毒处理小组。卫生科长、卫生院院长任组长。

启动应急预案;组建与完善食物中毒事件监测和预警系统;组织预案演练;组织对疾病控制和卫生检验人员进行有关食物中毒事件应急处理知识和技术的培训。处理指挥部的主要职责是按照市卫生局有关规定和指令。

2应急处理专业技术机构

承担食物中毒事件的处理工作。卫生检验组、流行病学调查组、卫生消杀组在食物中毒事件处理指挥部的领导和指挥下。

2.1卫生检验组

负责食物中毒事件的病因学检测,建立食物中毒常规检测实验室。并将检测结果迅速报告卫生行政部门。

2.2流行病学调查组

负责辖区食物中毒事件的流行病学调查工作,卫生行政部门和市疾控中心指导下。迅速确定食物中毒事件的原因及危险因素,并及时将结果报送卫生行政部门。

能够开展食物中毒事件的流行病学调查工作。建立和培训能够胜任食物中毒事件应急处理工作的专业队伍和人员。

提高社会各部门和公众防范食物中毒的意识。开展预防食物中毒事件的健康教育。

对辖区的食物中毒事件进行上报。按有关规定。

2.3卫生消杀组

负责辖区食物中毒事件的卫生消杀、疫源地及污染源处理等工作。卫生行政部门和市疾控处理小组领导指导下。

五、报告

1报告时限

包括食物中毒事件发生单位、与卫生保健工作有密切关系的机构(如教育机构)等报告后,任何接到有关单位。立即报告处理小组;处理小组在2小时内报告卫生行政机构。

2报告内容

发生食物中毒单位、地点、时间、中毒人数、可疑中毒食物、实验室检测结果。

3报告方式

传真、电话报告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

六、应急响应和终止

1食物中毒时间的应急响应

卫生行政部门统一领导下,发生食物中毒事件时。迅速启动应急预案,落实各项防控措施,积极检测致病原因,同时按要求做好有关信息的报告。若为相关传染病,按传染病预防控制预案进行应急处理;如怀疑是以食物为载体的投毒案件,立即报告卫生行政部门及公安机关。

2食物中毒事件应急响应的终止

食物中毒处理小组根据市卫生行政部门指令决定是否终止。

七、食物中毒处理

1病理学调查组应迅速采集食物中毒样品。以便该机构开启检验快速通道对采集样品进行检验。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认为情况特殊,需延长出具检验报告时限的应向食物中毒处理小组报告。

2若为相关传染病。要按照卫生行政部门指令,配合疾病预防中心组织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卫生消杀。调查结束后,撰写技术分析报告,并按规定报送卫生行政部门和食物中毒处理小组。

(1)有无续发病例,对与中毒病人有共同饮食史而未发病的人,人群中有对照意义的健康人同样也要做好个案调查。

(2)向病人和接诊医生了解中毒发生的经过以及事件相关的情况。发病人数、经过,呕吐物、排泄物的性状,特别首发病例的情况。

(3)调查内容一般应由患者自述。可由其监护人代述。

(4)应尽可能对所有中毒患者进行个案调查。至少应调查80%以上人数;超过100人时,至少应调查60%以上人数。

(5)确定为细菌性食物中毒的中毒食品。指导其进行蒸煮15分钟后掩埋或焚烧;液体的还可加消毒剂杀菌后排放。

(6)确定为化学性、动植物性、真菌性食物中毒的中毒食品。严禁作为食品工业原料或动物饲料使用。

(7)根据不同的中毒因素。必要时应予以销毁。

八、总结与资料整理

卫生院要进行处理的评估、总结。将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检测等资料进行整理分析,食物中毒事件处理完毕后。建立食物中毒事件档案。

九、责任追究

有、失职、渎职等行为的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追究当事人的责任。对在食物中毒事件的处理过程中。

十、保障措施

1技术保障

提高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检测检验能力。采取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的形式,建立功能完善、反应迅速、运转协调的事件应急处理机制;改善应急处理专业技术机构基础设施和实验室设备条件;加强食物中毒应急专业队伍建设。组织开展食物中毒事件的应急处理演练。

2物资保障

应根据应急处理工作需要调用应急储备物资,应急处理专业技术机构要建立食物中毒事件应急处理的各类物资储备(包括诊断试剂、特效药物、消毒药械和检测检验设备等)发生食物中毒事件时。应急储备物资使用后应得到及时补充,以确保应急供应。

3经费保障

食物调查报告篇7

一、工作方法

(1)预防为主,常备不懈。执法人员在执行《食品安全法》的工作中要把学校食堂及周边餐饮安全作为重点对象,对可能发生的餐饮服务安全事故进行分析、预测,并有针对性地加强餐饮安全监督与知识指导、食品安全法制教育工作,防范重大餐饮服务安全事故的发生。当接到突发餐饮服务安全事故报告时,按照餐饮服务安全事故应急工作要求及时做好本职工作。

(2)属地管理,条块结合。根据餐饮服务安全事故发生地,按照日常工作划片分工,由分管执法人员直接负责餐饮服务安全事故应急处理,开展执法与控制工作。专项领导小组及时调动工作人力积极给予协助和支持,确保对突发餐饮服务安全事故事故的有效控制和快速处置。

(3)统一领导,科学控制。在XX市应急办公室的直接领导下,及时对突发餐饮服务安全事故进行现场应急控制;以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餐饮服务安全事故作出的《食物中毒流行病学报告》为科学支撑,根据《食品安全法》办理好突发餐饮服务安全事故案件。

(4)反应迅速,报告及时。突发餐饮服务安全事故时,执法人员到场反应迅速,处理得当,正确指导餐饮服务安全事故单位采取病人就医救治和现场控制措施,及时报告、通报工作情况,与其他部门通力合作,确保发现、报告、指挥、处置等环节的紧密衔接。

二、工作内容:

1、执法人员按照管辖范围,联合XX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人员,在两个月内对XX市学校食堂、幼儿园食堂及周边餐饮经营单位进行专项调查,建立健全工作本底档案。

2、分类监管,全面整治。对已持有《餐饮服务许可证》、有效《食品卫生许可证》)的加强执法管理,落实责任;对未ban证但经限期整改能基本达到发证条件的给予ban证,规范管理;对无条件ban证的动员企业转行,对经法制教育无效的违法经营者,则积极与工商部门配合,依法予以取缔。

3、配合XX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开展学校流行性疾病防控等安全工作。对学校及托幼机构传染病防治工作内容进行检查,包括组织与制度、学生晨检与因病缺课登记、疫情报告、预防保健措施、健康教育等制度措施的执行情况,并跟踪落实,确保不发生食源性疾病与传染性疾病流行。

4、要求学校开展学生体检、学生健康监护、学生饮用水供给、学校教学卫生、生活环境条件、设施等方面工作,依法加强学校有关饮食安全监督。

三、应急预案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有关规定,制定应急预案。

1、应急领导小组

成立XX市餐饮服务安全应急领导小组,贯彻落实XX市应急指挥部、食品安全综合协调办公室和学校食堂及周边餐饮单位专项领导小组办公室对XX市学校食堂及周边餐饮安全事故应急处理的各项指令,负责专项工作领导与案卷审报工作。

组长:XXX

组员:XXXXXXXXXXXXXXX

2、应急队伍及职责

XX市全体餐饮服务执法人员为应急队伍成员:按照《食品安全法》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负责XX市学校食堂及周边餐饮安全事件的应急响应、及时有效地控制餐饮安全事故,防止蔓延扩大;及时开展餐饮安全事故调查与违法行为的查处;对餐饮安全事故信息进行收集、分析、报告、立卷;完成上级交办的其他任务。

执法人员分工管辖责任:

一组:XXX(组长)XXXXXXXXXXXXXXX(组员)分管XX市东北片区(含XXXXXXXXXXXXXXX街道)

二组:XXX(组长)XXXXXXXXXXXXXXX(组员)分管XX市东中片区(含XXXXXXXXXXXXXXX街道)

三组:XXX(组长)XXXXXXXXXXXXXXX(组员)分管XX市东南片区(含XXXXXXXXXXXXXXX街道)

四组:XXX(组长)XXXXXXXXXXXXXXX(组员)分管XX市西南片区(含XXXXXXXXXXXXXXX街道)

五组:XXX(组长)XXXXXXXXXXXXXXX(组员)分管XX市西北片区(含XXXXXXXXXXXXXXX街道)

3、突发事件的确认和分类分级

本文“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的,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学生等群体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中毒、生活饮用水污染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群体健康的事件。

(1)、突发事件的确认

当突发事件发生,立即组织调查人员到现场调查核实。对食物中毒、水污染中毒、环境中毒等未被认定的突发事件进行初步确认。

必要时,经区专家咨询评估小组的科学分析与评估,初步判断突发事件的种类和级别。

(2)、突发事件的分类分级

依据食品安全等事故的性质、危害程度和涉及范围,将其分为四级。

1、特别重大安全事故(I级)

2、重大安全事故(II级)

3、较大安全事故(III级)

4、一般安全事故(IV级)

4、应急处理

(1)、接到报告

执法人员要认真填写事故报告登记表,并及时向主管领导汇报情况,应急处理小分队接到通知,必须30分钟内赶赴现场。

(2)、出发前准备

夜间及节假日:值班人员接到报告应当马上向领导报告情况,根据领导指示,通知相关人员、携带事故处理相关文书及器材赶赴现场进行调查及监督检查工作;同时上报XX市食品安全委会,协同XX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到现场采样。

工作日期间:接到报告者应当认真记录报告内容,及时报告领导,通知相关人员赶赴现场进行调查及监督工作;同时上报上报XX市食品安全委会,协同XX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到现场采样。责任应急处理的执法人员携带相关文书及器材快速赶赴现场,开展调查及检查工作。

(3)、现场监督检查

执法人员到达现场后,立即对事故现场进行保护和调查取证;对可疑食物、被污染的食品和物品采取临时行政控制;积极参与病人的抢救、治疗、转运;监督检查、预防和控制措施的落实;制作现场检查笔录,调查笔录,责令改正通知书、监督意见书等文书,依法依规对

违法行为的单位或个人做出行政处罚。

(4)、分析和报告

调查人员在调查结束后24小时内,汇总调查相关资料报专项领导小组审核并上报。

(5)、后勤保障

领导小组负责落实调查处理经费与调配车辆、必需物品支持。

5、信息保障

食物调查报告篇8

1.现场卫生学调查情况

该商务酒店于2011年6月获取相关部门发放的餐饮卫生许可证。8名厨师近1个月内均无感染或腹泻史,均有有效的健康证明或健康查体发票,酒店同时亦提供了其他32名员工健康查体证明。主要接待团队的2楼餐厅(6个就餐包间和1个就餐大厅)西侧相邻,设有约50m2的餐饮操作间,内设清洗切配、烹调区和一个独立分割的熟食小间。餐、饮具清洗后,放餐具消毒柜加热消毒烘干存放。整体布局和环境卫生状况尚可。但盛装熟食原料的冰箱内较脏,有生猪鸡肉和鱼虾等混放现象,午餐菜品为同一批原料制作而成,厨师并未按照原料进入、处理、半成品加工、分装及待配送的流程操作,操作中产生交叉污染食品的刀板和容器未有明显的生熟区分标识,凉菜也未在熟食小间调配,存在刀板生熟混用现象,厨师对刀板平时也无消毒处理的习惯。20日午餐和晚餐均无剩余食物,虽然配备留样冰箱和管理人员,但仅晚餐食品留有样品,午餐食品未留样。

2.样品采集检验

由于调查时,酒店餐饮操作间的食品加工制作台面、菜板刀具和食品容器等均已清洗,7月20日可疑午餐未有留样。仅采集了3份菜板样本、6名厨师的肛拭、9份7月20日晚餐留样食品(老醋花生、麻汁豆角、土豆烧排骨、菜花炒肉、西葫炒肉、莴苣炒鸡蛋、银丝山药卷、炸黄花鱼、西红柿炖豆腐)。经市疾控中心微生物所増菌检测,仅1份菜板样中分离出副溶血性弧菌,厨师肛拭和晚餐食品样中未分离出副溶血性弧菌。对市中医医院收集的6份接种有病人粪便标本的碱性蛋白胨水样、3份病人肛拭、2份病人大便样进行检测,3份碱性蛋白胨水检出副溶血性弧菌,4份病人粪便(肛拭)样本检出副溶血性弧菌。对以上分离的8株副溶血性弧菌,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其耐热直接溶血素基因(TDH)均为阳性。以上样本均未检出沙门菌、志贺菌、致泻性大肠艾希菌和金黄葡萄球。

二、讨论

对某酒店发生的腹泻病暴发事件的调查结果显示,41例患者有共同就餐史,发病急,时间相对集中,病程较短,无续发病例,患者均有腹泻、腹痛等肠道感染表现,符合食物中毒的特征。部分患者大便(肛拭)标本和清洗过的菜板上检出耐热直接溶血素基因(TDH)阳性的副溶血性弧菌。虽然未采集到午餐风险较高的凉拌豆腐皮和黄瓜拌猪肉凉菜样本,但结合流行病学调查、患者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验结果,根据GB14938-94《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技术处理总则》和WS/T81-1996《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可以确认这是1起由副溶血性弧菌所致的食物中毒。副溶血性弧菌极易在有盐食品上大量繁殖,由于该菌不产生蛋白酶类,食物中即使含有大量菌,也不会分解蛋白产生硫化氢等腐败变质的气味,因此食品是否受到污染并没有指示作用。中毒者常通过食入污染大量该菌的海产品感染,但也可以通过交叉污染的砧板或食品容器进而污染其它食品而感染。本起就餐者的午餐食品中没有海产品,也不能确定可疑食品,但从加工菜板上检出同样带有TDH毒力基因的副溶血性弧菌,可能因为加工过程中生熟不分造成的交叉污染,是引起本期食物中毒的重要污染来源。本期食物中毒事件由于酒店未及时报告相关部门,影响了调查的及时性,也未按照要求保存可疑餐次食品样本,导致污染食品不能确定。

为了及时溯源食物中毒致病因子,应统一规范食品安全事故信息报送渠道,进一步完善食源性疾病报告制度。卫生行政部门、食品安全监督机构、食品安全事故调查处置机构要明确责任,加强沟通协调,互通信息,实现各部门间资源共享和联动,按属地化管理的原则,切实做好食物中毒调查处置、信息报告和管理工作。一般情况下临床医生对小规模食物中毒不重视、不报告,或医院报告系统不完善导致报告延误,调查人员赶到时往往采不到样或已对患者应用抗菌药物进行治疗,影响调查工作的顺利进行。因此,医院应加强有关医务人员食物中毒处理法律法规的培训,落实食物中毒报告处理制度。食品卫生监管部门应加强对餐饮业的监督管理,对单位负责人和从业人员进行必要的卫生法规和卫生知识培训,建立并严格执行食品留样制度,加强食品卫生管理,确保采购、加工、供应、贮存等环节安全,避免交叉污染,最大限度地消除餐饮业的食品安全隐患,预防食物中毒的发生。

上一篇:药店调查报告范文 下一篇:数学调查报告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