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从何处来

时间:2022-07-14 01:52:41

食物从何处来

[对象浏览]

食物从何处来

一粒种子能长成参天的大树,一颗鱼卵能变成千斤的大鱼。它们的体积增大了千万倍,需要很多的有机物质来组成。一切生物,只要活着就要消耗能量。一个成年人,即使一点工作也不做,一天也要消耗1400大卡的能量。这些有机物质从哪里来?能量从哪里来?

原来,一切生物都需要食物。食物就是一种能够构成躯体和供应能量的物质,例如碳水化合物(包括糖、淀粉、纤维素)、蛋白质、脂肪等等,它们既能构成躯体,又能在呼吸时被氧化而放出能量。水和矿物质、盐类,虽然也是生物体所必需的,而且也参与躯体的组成,但是它们不能供应能量,跟一般食物不同。

一切活的生物都离不开食物。如何获得食物?这有两种不同的途径和方法。

一种叫自养:绿色植物都属于这一类,它们自己把无机物制造成有机的食物,满足生长的需要。

绿色开花的植物有庞大的惊人的根系,每条根的尖端都有很多根毛。每一个根毛就是一个最基层的原料采集站,大力地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无机盐等原料,经过运输干线――茎,源源送入叶子里,叶子就是一个食品工厂。叶子上面有着许多气孔。在阳光下,这些气孔一面排出氧气和蒸腾水分,一面还吸入大量的二氧化碳。

有时,一个气孔在一秒钟内能吸进25000亿个二氧化碳分子。

采集站送来的水和气孔吸进来的二氧化碳,就是合成有机物的两种最基本的原料。也许有人怀疑,这莫不是要制造汽水了?的确,汽水厂就是利用压力把二氧化碳压进水里,再加上些果汁香料之类,制成清凉可口的汽水的。然而植物不能靠喝汽水过日子,它们需要的是含有高能的食物。

二氧化碳和水在合成车间――叶绿体里,发生奇妙的变化。叶绿体是叶绿素和蛋白质等组成的小颗粒,一个叶肉细胞里,一般含20至100个。叶子的绿色就是它们的颜色。叶绿体吸收了太阳的光能,就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为含有高能的有机物质(主要是碳水化合物),同时放出废气――氧,由气孔排出。这就是赫赫有名的光合作用。看来很简单,实际上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

植物合成了这些食物,大部分都用来组成躯体和贮藏在种子或块根、块茎中,小部分经呼吸作用又被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同时,放出能量,供给生命活动之用。

另一种叫异养,所有的动物和大部分微生物都是这一类。它们自己不能制造食物,靠植物来生活。

例如,野兔靠吃野草来生活。狼以野兔为食物。狼一旦碰到了老虎,也就成了牺牲品。老虎死后,又成了细菌的乐园;不用多久,尸体就分解得精光,变成了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回到大自然中,又成了植物制造食物的原料。

所以兔、狼、虎、细菌,归根结底都是靠植物来生活。

人,每天除了要吃进一定分量的水和盐以外,还要吃淀粉、蛋白质、脂肪。我们皮肤上不会长出叶绿素,当然是属于异养型。吃荤也好,吃素也好,反正都是靠植物而生活。不过人是靠劳动获得食物的,能够用各种方式改造植物,使它更好地为人服务。很久以前,人们就懂得了农业,办起了绿色工厂,让庄稼来把二氧化碳和水变成食物。人们把其中营养最丰富的部分如种子、果实、块根、块茎等拿来做粮食;剩下的茎秆,糠麸也是有机物质,就再拿来办加工厂:养猪、养牛、养鸡。那些不好吃的东西经过猪、牛、鸡的消化吸收和转化,就变成了猪肉、牛奶、鸡蛋等高级食物。

所以,世界上除了极个别的细菌能不依赖阳光而靠化学来合成食物以外,其他一切生物都靠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来获得食物。全世界的植物,一年中能制造出好几千亿吨有机物,这真是一个无比巨大的合成工厂。

[佳句品读]

一粒种子能长成参天的大树,一颗鱼卵能变成千斤的大鱼。

根,原料采集站;茎,运输干线;叶,食品加工厂。

[生物点击]

一切生物都需要食物。如何获得食物?一种是“自养”,一种是“异养”。自养者,“自己把无机物制造成有机的食物”也;“异养”者,“自己不能制造食物”,靠吃其他动物或“植物来生活”也。

[感悟强化]

野兔靠吃野草来生活。狼以野兔为食物。狼一旦碰到了老虎,也就成了牺牲品。老虎死后,又成了细菌的乐园;不用多久,尸体就分解得精光,变成了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回到大自然中,又成了植物制造食物的原料。

[启迪智慧]

启迪写作主题:

异养的生物链与比喻的运用

启迪主题分析:

我家充满了“弱肉强食”的“火药味”,同时也时时酿造着浓郁的温情:爸爸“以大压小”,我和弟弟是“敢怒而不敢言”;妈妈“管制”着爸爸,对我和弟弟则无比关爱;爸爸呢,怕妈妈又疼爱妈妈(其实也非常地疼爱我们)。如何将这种错综复杂的家庭关系写出来呢?学习了课文《食物从何处来》之后,我的眼睛突地一亮――那条异养的生物链不正是专为我家而设计的吗?文中那一连串比喻的说明方法的运用,又使得本来比较枯燥的道理生动有趣多了。琢磨再三,我想,何不借文中的构思与手法来表现我家成员中的相互关系呢?

[智慧作文]

我家的食物链

湖北通山实验中学王瑶

食物链,你一定知道,在大自然中,有千千万万条。但你一定不曾想到,这种“链子”在我们家里也有一条。

像兔子这角色,只好由我和弟弟来扮演――谁叫我们是晚辈呢!

爸爸,是吃兔子的狼。给他这么一个角色是有原因的:一,爸爸在我们心中,确实像狼;二,不知为什么,他最近老是高歌“我是一只来自北方的狼”。

至于妈妈嘛,恰好是能管住老狼的狮子。

一天晚上,兔子在沙发上看电视,正看在兴头上,老狼出现了:“你看你们,啊,整天只知道看电视,也不想想学习,将来考不到什么好学校,统统给我回乡下去帮你爷爷放牛!”兔子正欲反唇相讥,但一想“好汉不吃眼前亏”,只好耷拉着耳朵往卧室走。还没走多远,只听老狼又喊了一声:“回来!”兔子以为老狼“良心发现”,允许他们看电视,于是“呼啦”一下便跳到老狼身边,谁知老狼手起手落,兔子嘴边的冰淇淋便移到了老狼嘴边。兔子满腹怨恨,却无从发泄,只好默默祈祷:狮子狮子快回来!

不多久,狮子真的回来了:“哈,你看你呀,整天只知道看电视,也不打扫打扫卫生,家里乱得像个狗窝了!”可老狼仍“两耳不闻狮子话,一心专注看电视”。这下狮子可火了:“嘿,你玩真的是吧?别以为我不知道,你表面上是在看电视,实际上是在看电视里那些漂亮小姐,你嫌我老了是吧?”这话可真奏效,此后两个星期,老狼不但天天做家务,而且很少看电视。即使看,也只是看那种没有小姐的节目,如拳击。

不要以为,食物链关系只有互相制约:大多时候,我们是其乐融融。

一天,天下着好大的雨。兔子、狮子、狼在回家的路上赶上了下雨。这时,只有狮子手中有一把伞,一见两只兔子被淋成“落汤鸡”,狮子心疼得不得了,赶紧把伞塞到兔子手中。兔子不想自己打伞,他人受灾,便说:“老狼,这伞给你好了,你昨天晚上还肚疼呢。”老狼说:“现在不疼了,你给狮子吧。”于是一把伞便在四个人头上转来转去。突然,狮子一声大吼:“兔子拿着快回家!”兔子只好遵命,快速跑回家,迅速拿回三把伞给狮子、老狼和另一只兔子送去。最后兔子一家便一人撑一把伞,排成一列纵队,在雨点的鼓乐下,“一、二、一”地回家了。

兔子听老狼的,老狼关心狮子,狮子又疼爱兔子。这就是我家的食物链。这就是我们一家子!

[经验展板]

家是温馨的,有时又“危机四伏”:读了《食物从何处来》,我被那狼吃野兔,一旦遇到老虎也就成了牺牲品所吸引。运用到《我家的食物链》中,一个和睦而富有现代气息的家庭也就展现了出来。

运用联想,就要善于展开想象――当你看到一粒沙子,就不应只仅仅想到沙漠,还要想到环保,想到像沙子一样普通的人。换言之,运用联想,就要有“捕风捉影”的能力,否则,就像行走在飓风中――寸步难行。运用联想还得有充实的内容,怎样充实?到生活中去攫取――孩子在家躲着看电视,被老子逮个正着,然后老子又说些谁都知道不可能的话来吓唬孩子,这是很平常的。但把它写入文中,稍加修饰,也正好与人物身份相符。

[切磋提高]

由一篇说明文中的“生物链”联想到家庭的“食物链”,小作者的联想可谓丰富。不同的是,《食物从何处来》中的生物链是为了说明自己不能制造食物的动物和大部分微生物的食物的来源;《我家的食物链》呢,则是以“链”为线索将家庭中的成员有机地串成一个整体。借他人之瓶来装自己的酒――聪明。

与《食物从何处来》相比,《我家的食物链》虽然借鉴了原文的比喻手法,但一样地赋予了自己的个性与创造――《食》文中的比喻,是运用大家所熟知的形象化的事例来说明抽象的科学道理,让人豁然开朗,进而获得有益的知识;《我》文中的比喻则使行文轻松幽默活泼,从而增强文章的生动性与可读性。

能做到形似而神不似――高明。

上一篇:清理文章脉络,把握写作顺序 下一篇:吃剩的月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