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志愿者心得体会范文

时间:2023-10-21 01:01:30

大学生志愿者心得体会

大学生志愿者心得体会篇1

一、活动的开始

活动的开始并没有什么盛大的场面,只有活动的发起者在台上向我们说了一些动员的话,这样也好,来这里参加志愿者,自然都是有了成为志愿者的心,比起听更多冗长的演讲,不如在实际上的共足够更能提高自己的热情。

二、活动中

在活动中,我们带着各自的劳动工具行走与大街小巷,将潜藏在街道中的垃圾都处理干净。而这次活动最先给我的感受就是,“震惊”。平时走在这条街道,虽然看着非常的干净,但是在队长的指点下,我们在绿化带里,死角当中,依旧发现了许多不容易被发现的垃圾!虽然环卫的叔叔阿姨们已经将街道打扫的非常干净了,但谁也不会轻易想到,在这样的死角当中潜藏着这么多的“潜伏垃圾”。

这让我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也有了新的看法,个人简历现在的这些有色垃圾,尤其是绿色的垃圾,往草丛里一丢,就直接和绿化带等地融为一体,几乎是要一点点的去搜索才能找到。我们应该更加的呼吁人们不要再在街道上乱扔垃圾。

三、活动的结束

经过了一天的努力,活动结束了。这次活动中,我们仅仅只是对垃圾进行了处理!并不是有偷懒,而是仅仅做完对街道等地的垃圾处理就花了一个下午的时间!

四、总结

大学生志愿者心得体会篇2

【关键词】 大学生;志愿服务;现状;对策

志愿服务,是指青年志愿者组织和青年志愿者自愿、无偿地服务于社会生产、生活,促进社会文明与发展的志愿服务行为。大学生志愿服务作为我国志愿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为奥运会、世博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但同时也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如:功利化,社会认同度低、缺乏专业培训、缺乏激励反馈机制。要高度重视这一问题,引导大学生志愿服务向正确的轨道发展。

一、大学生参与志愿活动的意义

1、锻炼自我,促进自身能力提高

大学生志愿者活动提高了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再者,大学生志愿者参与社会实践的过程也是克服困难,锻炼自己坚强意志的过程;最后,志愿活动也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学习的机会,提高社会适应能力、交际能力、学习能力。

2、展示自我,促进校园文化形成

志愿活动作为一种社会实践,能够为大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大学生可以在志愿活动中结合自己的特长,专业来发挥才能。大学生志愿者在帮助他人,服务社会的同时,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身边的每一个人,因而促成同学们建立互助互爱的理念,同时也能调动大学生参与高校建设的积极性。

3、奉献自我,促进社会精神文明建设

在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实施20周年暨第28个国际志愿者日之际,给志愿者回信:青年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勉励他们弘扬志愿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新的更大贡献。在人际关系功利化、世俗化的今天,大学生积极参与志愿活动,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深刻内涵,促进互助互爱的新型人际关系的建立。

二、大学生志愿者服务的特点

自1993年12月推出“青年志愿者行动”以来,大学生一直成为这项活动的重要力量。总的来说,我国志愿者活动有以下几个突出的特点:第一,大学生志愿者的总体参与度高。据统计,截至2013年11月底,已有2000多所高校建立了青年志愿者协会。调查显示参与过志愿服务的学生高达81.93%;第二,大学生志愿活动的地域范围广。从农村到城市、从东部沿海到西部山区,从广袤的中国到遥远的非洲,都有大学生志愿活动的足迹;第三,大学生志愿服务项目多。扶贫济困,社区服务、环境保护、抢险救灾,大学生志愿活动项目在不断地拓展。第四,大学生志愿服务成果大。如在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中,我国志愿者以饱满的热情参与到社会实践中,为奥运会、世博会的顺利进行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三、大学生志愿服务事业存在的问题

1、存在功利性心理

当代大学生志愿者的道德素质普遍是健康的,但在大学校园中,有些志愿者的动机存在功利性。例如:有些大学生就是为了综合测评加分,以获得奖学金,才参与志愿者活动的;有些学生热衷于参加大型体育赛事的志愿活动,如奥运会、残奥运等,他们参与志愿活动只是为了近距离接触自己喜欢的运动员,或是为了拿到纪念品。以上列举的例子都是大学生参与自愿活动存在功利性心理的体现,必须引起警惕。

2、缺少社会化认同

新时期大学生志愿者随处可见,社会上很多人也对大学生的志愿活动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但是广大群众对志愿者、志愿组织的认识还不够,有的甚至存在误解。一方面,部分人本身对大学生志愿者认识不到位。有些人没有看到志愿者活动的社会价值;另一方面,大学生志愿活动的宣传不到位。由于社会、媒体等对于志愿精神、志愿文化宣传不够,这样不利于激发志愿者的志愿活动热情。

3、欠缺专业化培训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大学生志愿者也在不断地发展壮大,社会对于志愿服务的要求也发生着变化。但是由于很多高校没有认识到这个问题,对志愿者缺乏专业化、系统化的培训,大学生志愿服务普遍存在着非专业性、低层次性、成效性低的问题,使得志愿者服务水平参差不齐,大众对于志愿活动的需求也得不到满足。大学生志愿者应该了解志愿服务对象的需求,提高专业化的服务,才能更好的做好志愿服务工作。

4、亟需激励反馈机制

由于社会普遍认为志愿活动本来就是无偿性的,不应该要求回报,因此高校、社会也不重视对大学生进行精神上的激励。如较少对优秀大学生志愿者给予表彰;再者,高校大学生志愿者组织松散,有些志愿群体是通过自己组织的,因此大部分没有建立志愿者反馈机制,开展志愿服务缺乏完整计划,也没有及时有效的反馈,降低了志愿服务的成效。

四、解决大学生志愿服务事业现存问题的有效途径

1、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普及志愿精神

应该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使志愿者端正参与志愿活动的动机,更加真诚积极地参与到志愿服务中。高校可以借助思想道德课或形势政策教育课对大学生进行德育,使大学生树立志愿服务的自豪感,认识到自己肩负的重任,更好参与到志愿服务中。如华南农业大学在进行列车乘务员志愿者培训的过程中非常重视对志愿者进行价值观的教育,使志愿者认识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树立认真工作的信心和责任感;另一方面,高校可以改变对大学生的加分奖励政策,重点奖励做出突出贡献、得到社会好评的志愿者,这样,不仅可以树立大学生志愿者的楷模作用,激励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到志愿活动中,而且可以使大学生志愿者摆正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道德价值与功利价值的关系,树立正确的志愿活动动机。

2、加大社会化宣传,加强大学生志愿服务品牌建设

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建设应当走品牌化的道路,这对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的构建有重要意义。大学生志愿者的社会化宣传可以分为两类,第一,通过大学生志愿者自身的力量来进行宣传。通过“建立一套志愿服务的视觉、听觉识别系统,包括服装、胸卡、队旗、手册、地图、海报等硬件,也要包括口号、歌曲等软件,形成理性共识与情感冲击力的结合”,同时还可以在平时的志愿活动中提供优质的服务,赢得社会人士的认同;第二,可以通过媒体的力量对大学生志愿者进行宣传,大力发挥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作用。传统媒体如:报纸、广播、电视等,新媒体如:微博、微信、论坛、手机app等网络媒体,这种方式能够更广泛、更有效地对大学生志愿者进行宣传。中国扶贫基金会组织的爱心包裹劝募志愿者通过海报、网络等传播途径,在2014年11月1日至12月14日每周六、日,64个城市、117个高校公益社团组织了超过50000名大学生志愿者走进公益体验站开展活动。

3、与大学生专业衔接,完善志愿培训体系

为了提高大学生志愿活动的质量,应建立完善志愿培训体系,大学生志愿者的重要优势就是其拥有较高的专业水平。因此,应该把大学生专业与志愿活动衔接,使大学生志愿者在热情参与,奉献自我的过程中,为社会提供更加专业化的服务,获得更大的志愿满足感。西部计划是一个引导高校毕业生到西部基层服务的重点项目。自2003年在新疆正式实施以来,来自全国各地的8226名大学生志愿者,在新疆从事支教、支医、支农、法律援助等14类志愿服务项目,以实际行动和骄人业绩赢得了基层各族群众的普遍欢迎。另一方面应完善大学生志愿者培训体系。通过集中辅导、座谈交流、案例分析等方式,对志愿者进行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通过专业化、系统化的培训,大学生志愿者才能为大众提供更好的服务。华南农业大学连续七年积极参与广州客运段的列车乘务工作,总结了丰富的经验,每年春运开始之前都会对志愿者进行列车乘务员工作理论和业务知识操作培训,有效的提高了列车乘务员志愿者的工作效率、工作质量,这一点值得各高校借鉴。

4、发挥学校主体作用,建立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激励反馈机制

为增强大学生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的荣誉感和使命感,应该建立激励和反馈机制。一方面,要根据对大学生志愿活动的真实反馈情况,表彰先进集体和个人,如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进行“杰出青年志愿者”评选活动。同时学校领导可以走访大学生志愿者,给予大学生志愿者学习、工作、生活上的关怀;另一方面,可以利用情感激励反馈法,通过组织志愿者进行交流和学习,记录志愿者活动中遇到的问题,让志愿者们一起讨论,交流经验,在增进感情的同时,不断提高自己的服务能力。华南农业大学春运列车员志愿者通过新年游园、观看新年节目以及撰写列车乘务员工作心得体会的形式,促进勤工助学中心的交流,通过这种方式,勤工助学中心也能够更好地了解列车乘务员志愿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以便及时高效地帮助列车乘务员志愿者排忧解难。

五、结语

大学生志愿者作为我国志愿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志愿者服务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以大学生这一群体作为切入点,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探索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工作机制和活动运行机制,也为推进中国志愿者服务制度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推动了中国志愿服务事业的繁荣发展。

【参考文献】

[1] 中国青年服务条例.2005.3.

[2] .青年一代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

http:///content/2013-12/06/content_9412488.htm.

[3] 王敏.中国志愿服务事业的崛起与发展[J].理论学刊,2008(12).

[4] 张志刚.品牌文化:我国NPO亟待树立的精神支撑[J]. 行政论坛,2005(5).

大学生志愿者心得体会篇3

关键词 大学生 志愿者 志愿服务 激励保障

中图分类号:G455.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5.06.085

Situation and Constitute Factors of Chinese University Volunteer Team

JIA Fang, BAO Lei, LI Na

(College of Applied Arts and Science of Beijing Union University, Beijing 100090)

Abstract In the early 1990s, the Communist Youth League system based volunteer corps of universities is becoming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community volunteer organizations and civil coexistence, over the north and south, has become a national volunteer organization. With the 2008 Olympic Games volunteer team of volunteer opportunities, the rapid development and expansion, the university team of volunteers increasingly standardized, voluntary service to a number of areas to expand the scope of charitabl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fire protection, stadium and so on. With the increase in the number of universities and university voluntary associations of quantity, the development of university volunteer team there have been some problems, but also face many difficulties. Such as social support system is relatively backward, lack of national security laws and regulations, voluntary organizations universities lack self-construction, management mechanism is not perfect, funding and other operational difficulties, and therefore be analyzed from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volunteer team building, problem summary, constituting factor analysis, master of college students in our volunteer team, and can foster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Universities volunteer team building and student volunteers capabilities.

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s; volunteer; volunteer service; incentive guarantee

按照联合国对志愿者(Volunteer)的定义,①我们可以把高校志愿者团队定义为“不以利益、金钱、扬名为目的,而是为了近邻乃至世界进行贡献的高校学生活动共同体”。虽然我国高校志愿者团队发展时间不长,但是团队的利他思想却古来有之,“仁者爱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等都是这些思想的精华。我国自1993年启动“中国青年志愿者活动”以来,由于志愿者切合了大学生的实际,大学生志愿者的队伍不断壮大,素质逐渐提高。高校大学生所具备的智力基础和科学背景以及高校对大学生的较强的动员和管理能力等因素在很大程度上直接促进了高校大学生志愿者团队的发展和志愿服务质量的提升。“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不仅体现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旨,也充分地体现了青春气息、时代精神和人文色彩,在志愿活动中更容易激发大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及无限潜能。

大学生志愿服务在社会建设中发挥了独特的扶持功能、疏导功能、教化功能和凝聚功能,是他们作为公民参与社会、服务社会的重要方式。它在沟通政府与民众的关系、弥补政府和市场的不足、提供社会服务、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对于大学生的发展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在志愿服务中,奉献爱心,有助于提升大学生个人文化道德修养,培养“仁、义、礼、智、信”等优良品德;有助于丰富大学生专业知识和提高技能水平,促进专业知识与实践运用的有机结合,为大学生提供了知识向能力转化的平台;有助于提高大学生个人能力和心理素质,通过锻炼、磨练大学生的意志,了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培养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和处事应变能力,增强大学生身心素质;有助于实现大学生的自我价值,通过培养奉献精神和提供无偿服务,触发大学生的心灵和拓展他们对人和社会的认识和理解,为社会发展提供力所能及的劳动的同时,引导他们展示自我、实现自我、超越自我等等。然而志愿者在2008年以前一直是以渐进性、积累式发展,到2008年呈现爆发性发展,也随之带来了诸多问题。

(6)法律保护意识及普及不足。高校大学生志愿团队在进行志愿活动时往往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其问题出现在大学生志愿者的物质权益、安全权益往往缺乏保障,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校内志愿服务组织以及大学生志愿者对于自身权益认识不清,没有权益保护意识;另一方面,是由于以志愿活动为主的大学生校内志愿服务组织本身运营经费不足,无力为志愿者提供物质上的保障。同时有的志愿团队有了足够的经费,却没有把经费更好的用于志愿活动中,而是从中谋其利益。

2 提升策略

(1)加强共青团的指导、思想教育、提高志愿服务意识。高校共青团应以动员广大师生广泛参与为目标,以建设大学生志愿者队伍为重点,以创新大学生志愿者工作体制机制为着力点,积极宣传志愿服务理念,大力弘扬志愿精神,广泛开展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努力构建具有时代特征、具有特色的青年志愿服务体系。

把对大学生志愿者活动的认识提高到一个国家发展的重大问题高度,以团委带头,其他相关部门相配合的大学生志愿者活动领导小组,采取有效措施,从建设志愿者服务基地、设计志愿者活动方案和项目、培育和聘请专业指导教师、拓宽经费渠道、保障资金和场地落实等,给予每一位大学生志愿者提供实实在在的支持和关心,为全体高校大学生志愿者开展志愿者活动营造良好的环境。具体措施中,应该在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一是,加强志愿者的服务。在招募志愿者前制定专门的招募方案,明确所需招募志愿者的专业、岗位、技能要求、人员数量等,公开招募流程、时间、地点、选拔方法,通过有效途径招募信息并进行宣传,严把质量关,本着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对拟接收的志愿者进行公示,全方位保证志愿者信息的畅通。招聘后,及时了解每个志愿者的兴趣、爱好、特长、掌握技能并做好记录,建立志愿者信息库,及时掌握志愿者的最新动态,为今后的志愿者服务奠定基础。二是,加强志愿者的培训。具体就是进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训,如邀请专业老师及优秀志愿者作报告,利用视听教材进行培训。并开展实际演练的志愿者精神培训,且注重测试评估,对志愿者的精神素质进行评估,培养志愿者的志愿服务精神。三是,加强志愿者的管理。在组织志愿者活动时,不仅要注意活动的社会效果,还要注意学生个人奉献精神、公德意识、能力和技能等综合素质的培养,从组织管理、团队建设、人员信息等对大学生志愿者进行培育,营造一个安全且具有归属感和联系感的环境,尊重志愿者的人格和权力,高校应不断完善制度、创新机制,实现可持续发展,实现志愿者与组织发展相互促进、相得益彰,⑤形成一个稳定性高、归属感强的志愿队伍,为各大学生志愿者组织开展活动和志愿者自身发展提供平台,对志愿服务行为、志愿者标识及使用进行规范,建立统一规范的大学生志愿者档案和志愿服务记录手册。

(2)明确志愿团队的服务目标,志愿活动的可行性。志愿活动要紧紧围绕以“奉献、友爱、互助、进步”为志愿服务目标,高校须积极整合社会资源,建立一支成规模、多门类、高效率的青年志愿者队伍,不断满足经常性志愿服务、重大活动志愿服务和应急性志愿服务的需求。努力实现青年志愿服务经常化储备、常态化服务、品牌化培育、社会化运作,推动青年志愿者服务理念深入人心、工作体制不断完善、志愿者组织不断壮大、志愿者队伍结构不断优化、志愿服务项目不断丰富、志愿服务成果广泛共享。大学生的首要任务是学习,高校考虑志愿服务目标的效果时,除了首先考虑活动与专业学习的关联性,鼓励大学生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在志愿者活动品牌和项目建设中,结合专业建立志愿服务实践基地之外。还应该考虑在实现服务目标的过程中,志愿项目的创新性、可行性,这不仅是志愿项目的创新性,还是项目创新性与大学生参与可能性的关联,考虑这种关联对于大学生志愿者常态化、专业化的作用。进而通过这些活动,增大社会责任感,最终使得大学生成为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

(3)政府部门应建立和完善法规政策,健全考核体系和激励机制。政府必须从法律上确定志愿者的地位,保障志愿者的合法利益和志愿服务的有序进行,倡导和激励公众加入志愿者的队伍。政府可以通过健全全国性法律,出台地区性法规,加快志愿者的相关立法的进度,保证我国公益事业的顺利发展。如通过法律落实给大学生志愿者购买人身意外保险,减少志愿者的财物损失及人身伤害的威胁。政府还可以通过完善志愿者考核体系和激励机制,使得大学生志愿者获得保障。在制度上规范激励过程的运作,包括对激励的对象、激励的标准、激励的内容、不同激励方式的搭配、执行的时间等等进行详细的安排与规定。具体措施应分为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激励方式与高校德育相结合,使得志愿活动与德育衔接上,如把志愿活动记录作为学生发展党员的指标,与奖学金、贷款、贫困生补助、学生的综合测评等挂钩。二是,实施差别激励,即精神激励和物质激励相结合的激励。通过对志愿者激励机制内在激励手段和措施的整合,用志愿者精神激励志愿者,用志愿者认同的目标、理想、信念等精神因素去强化工作动机,激发创新热情,激发工作的主动性,再通过对外在激励要素(如适当的表彰、良好的工作环境、良好人际关系、多彩的团体活动等)进行整合,使志愿者快乐地工作,对志愿者组织和志愿服务项目产生向心力和归属感,从而达到最佳的志愿服务状态。三是,有效的监督反馈和考核评价。对志愿者激励机制的各组成要素的激励效果进行有效适当的监督反馈,调动志愿者组织和志愿者个人的积极性。在监督反馈的同时,要对志愿服务项目、志愿者组织和志愿者个人进行考核评价,既可检验志愿者激励机制要素整合的实际效果,也为进一步推进和规范志愿者激励机制的要素整合提供依据。四是,提供资金保障。通过提供志愿活动的环境资源、资金资源等,弥补大学生无经济来源,志愿活动资源缺乏的问题,使得志愿团队保持清廉,不受利益诱惑,进行无偿服务社会,更好的投入到志愿服务中。

总之,当代大学生已成为青年志愿服务队伍中的主力军,高校青年志愿服务已成为新时期大学生的一项重要的社会实践活动,它能够满足人们的社会需求,增强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帮助他们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高校志愿者团队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大学生志愿者的不良影响。只有通过克服这些不良影响,才能使得大学生志愿者活动成为一个文明社会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标志着这个社会文明程度的进程。各个高校在开展志愿者活动时,应该根据社会、学校发展的需要,向大学生提供志愿者服务的社会资源,按照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和学校德育工作的任务,结合大学生志愿者自身的特点与实际,制定目的明确、计划清晰、可操作性强的志愿服务方案,有针对性地指导,使得各种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志愿者主题活动得以开展,取得预期效果。

*通讯作者:李娜

本研究由:国家教育部社会科学项目:NGO对我国大学生志愿者的影响研究(项目号:14JD710056)、北京联合大学社会科学类新起点项目:NGO对我国大学生志愿者的影响研究(项目号:SK10201404)等项目资助

注释

① 马克・缪其克・约翰・威尔逊.志愿者.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1.

② 卫敏丽.全国社区志愿者组织28.9万个 注册社区志愿者3100万.公益时报,2012-05-14.

③ 两会声音:全国政协委员提议建立志愿者服务循环体系.贵州志愿服务网.新民晚报,2009-03-12.

④ 陈瑛.对大学生志愿者活动机制的几点思考.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06(4):259-265.

大学生志愿者心得体会篇4

【关键词】志愿者队伍;和谐社会;体育特色

大学生志愿者是指大学生中志愿贡献自己个人的时间和精力,在不为任何物质报酬的情况下,为改善社会服务,促进社会文明传承发展提供服务的人。高等艺术院校的大学生志愿者知识层次较高,具有专业的艺术技能,志愿者队伍在弘扬“艺术、健康、奉献、友爱”的志愿精神同时,充分利用艺术的特色优势,传承关爱文化,丰富了志愿者服务的内容,促进了社会的进步。

一、高等艺术院校大学生志愿者队伍的特点

(1)艺术院校志愿者活动强化了大学生的社会艺术责任感,突出了艺术的特殊魅力,改善了社会上的艺术意识风气,将大学文化,艺术精神,青春气息融入到社会的志愿活动中,对于学生的学习热情起着极大的鼓舞作用。(2)通过志愿服务培训和实际工作的开展,改善了艺术生良性的协作意识、加强了团队精神和帮扶弱势的群体意识,培养人人服务光荣,艺术人人平等的健康概念,学会关心他人,博爱并延及整个社会的关心。

二、艺术院校大学生志愿者队伍建设思路

(1)以人为本,展现艺术魅力,加强志愿者队伍制度、文化建设。在艺术的氛围学习里,对于专业知识的学习,对好的志愿者队伍的风气的形成有积极的意义。艺术生本身具有活泼的思维,在良性的志愿者队伍制度文化的指引下,不论从事什么样的志愿活动,都可以有章可循,有度可守,同时增加艺术魅力,人体艺术色彩的志愿者队伍文化更能激发学生的内在驱动力,增强志愿者服务艺术人文的信息素养能力。良好的艺术魅力更好的展示了人本主义关怀,使大学生志愿者在服务社会,实现自身价值的同时,培养了集体主义精神和严谨认真的生活态度,不卑不亢,促进了社会和谐的高涨热情。“艺术、健康、互助、进步”是志愿者的格言,以人为本,以艺术榜样的力量努力调动大学生志愿者的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志愿者服务结束后,及时开展总结交流大会,总结志愿者活动中的体育文化展现,让每一位参与者切身感受凝聚的人性化思维,以榜样的力量带动身边的志愿者,并通过宣传栏、电台营造一种助人快乐,艺术无限的比学赶帮服务热情。(2)以艺术为内容,拓展素质,提高志愿者的服务质量。大学生志愿者的无常服务行为受学生动机的影响,而动机包括外驱力和内驱力两种,首先要以艺术为内容,加强大学生对志愿者队伍的归属感觉,才能从心底里为志愿者队伍贡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艺术本身就具有自己的优势,艺术的魅力极大的鼓舞着大学生志愿者高涨的学习热情,志愿者队伍文化建设合理,由艺术气息汇聚的凝聚力不仅能满足志愿者在生理和心理发展过程中的需要,而且能够促进理论成果的实际转化,使得大学生志愿者愿意,有意在实践中汲取营养,注重人本身的艺术文化,使志愿者队伍整体对外共鸣。用艺术的豪情,拓展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解决因家庭、心理产生的无偿服务时的孤僻冷漠感。通过艺术设计,逐渐进行怡情,开朗了性格,增加了艺术院校大学生志愿者队伍建设的整体活力。他们就会融入志愿者队伍中,产生亲近感和一种家的归属,志愿者队伍气氛也变得和谐起来,进而又推动了艺术在社会志愿者服务中的地位,相得益彰。志愿者队伍的凝聚力的形成就是一股强大的无形力量,通过艺术活动。在学生中实行艺术组长负责制,以一导三,通过学生亲自参与管理、设计与实施一些艺术有关的内容来锻炼艺术志愿服务的组织协调能力,通过纽带,增强团队整体意识,保障志愿者服务质量的提高。内炼艺术协调素质,外塑阳光艺术形象,以艺术特色文化为生活制度的抓手,把志愿者的整体表现纳入规范管理,整齐划一。通过艺术素质教育实践―拓展艺术素质测评,引导大学生志愿者从平时做起,一点一滴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处理问题的习惯。

三、总结

大学生志愿者心得体会篇5

大学生志愿服务心得体会范文一

在创建“魅力社区”的活动中,暑期我们大学生志愿者参与了农大东区社区“搭建大学生社区服务平台”项目的各项活动。

在这段时间里,我们与农大东区社区居委会的工作人员、居民以及其他志愿者一起与奥运同行,一起为创建魅力社区而努力。我们在为趣味运动会上服务的同时,也和居民一起共同享受这一充满欢乐和温情的体育盛宴;我们以生动的形式为巡逻队宣传平安奥运,和居民们一起参与奥运,共同守卫平安;建军节来临之际,我们和居委会工作人员一起慰问军烈属,一同体会那个铁马峥嵘的岁月;风采展示活动中,我们参与了活动的策划、筹备和开展,通过《微笑北京》的手语表演为奥运加油,展现出我们大学生志愿者的风采……我们大学生志愿者在社区度过了一个非常丰富而多彩、忙碌而快乐的假期。我们也共同见证了农大东区社区在“魅力社区”PK中高票胜出的可喜成绩。

在这里,我们的专业知识得到了施展;在这里,我们找到了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平台;在这里,我们更加体会到志愿服务的乐趣;在这里,我们感受到居委会工作人员的热情和关怀;在这里,我们从工作人员身上也学到了实际工作的方法和技巧……在这里,我们收获了许多感动,许多知识。

短短的一个月,我们与社区居委会的工作人员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我们也祝福农大东区社区能在此次“魅力社区”的评比中能够脱颖而出,一举夺魁。

大学生志愿服务心得体会范文二

爱心、奉献,不求回报,讲求付出,从中收获快乐。这是我们每一位大学生志愿者共同的理想和心愿。

我是xx级的一名青年志愿者,xxxx年9月,我加入了广西工学院鹿山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在学长学姐的带领下,组织并参与了一些校内外的公益活动,尽自己的所能去帮助需要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传递自己的快乐和爱心的同时,收获着我们自己的快乐和信念,并且让志愿者的奉献精神传承下去。

有人说,志愿者是“送人玫瑰,手有余香”。的确,加入志愿者协会两年多来,让我受益匪浅。首先,丰富了我的个人阅历。作为一名普通的大学生,不单单要学习,还要进行全方面的素质拓展,在学习中成长,在实践中成才。而现在我肩负着不单是普通大学生的责任,而是一名志愿者。作为一名志愿者,我比普通人更多的是激情、热心和奉献精神。只有做更多的志愿服务,才能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才能收获更多的快乐。其次,锻炼了我的协调能力。作为一名志愿者,这就要求我们能协调好自己的工作与学习时间,很多时候工作与学习时间是有冲突的。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我们不能只顾工作将学习落下,又不能只顾学习而不工作。在这两年的时间里,我学会了充分协调好工作与学习的关系,两者兼顾。更重要的是:我明确了社会服务的意义。作为一名志愿者,我们应该明白自己做的都是无偿义务活动,价值是不能用金钱来衡量的,是一笔无形的精神财富。我们要用实际行动告诉人们,用心服务,传承志愿者的无私奉献精神,让这精神像阳光一样洒满社会各个角落。

脚踏实地,坚持不懈,才能登上峰顶。踏踏实实的走好每一步,留下的足迹虽然会渐渐消失,但是却教会了我们学会积累。无论做什么事情,态度最重要。有时候我们真心的为每一件事情做好了腕足的准备,但却以失败告终,可是我们不会气馁,我们会逐渐从中获得爬起来的勇气。虽然失败了,却离成功更近了。我们青年志愿者在工作中,也有拼成失败痛楚的时候,但是我们需要做的,是整理好心理笔记,端正态度。只要一直保持着良好的态度,坚持努力不放弃,我们会慢慢成长,成熟,直至成为一个耀眼的星团。切实的为人们做实事,这便让人们心中温存了热,温存了让人快乐,让人感激的热。

进入青协一年以来,我们的干部干事秉着“我们是一家人”的思想,大家拧成一股绳,一起努力奋斗。家人,就是有困难的时候我们一起度过,快乐一起分享。这个家庭里,充满温暖,协作,宽容和快乐。我们一起工作,一起学习,一起帮助需要帮助的人,我们一起进退,青协的荣辱与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我们学会付出,让别人得到暖心热,我们学会宽容,让别人得到更多的机会,我们学会给予,让别人收到更多的甜果。青协是一个值得信赖的团体,我们相信,我们能用我们灼热的心,融化冷漠和无情,让世界处处充满爱,处处都有志愿精神。

我相信,只要人人都献出自己的一点爱,世界将变得更加美好。不论时间怎么变,我们助人为乐的传统美德没有变。不论人们怎么变,我们的爱心没有变。时间在前进,志愿者们的精神,也再前进。

大学生志愿服务心得体会范文三

我是一名大学生志愿者,我时时刻刻为我是大学生志愿团中的一员而自豪。

这次志愿者服务的经历也对我的人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作为在学校里的学生、作为在社会里的个人,我们也应该学会服从、付出、充满热情。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会继续努力,以党员的要求来要求自己,不断地完善自己,积极为人民服务。

青年志愿者活动是倡导团结友爱、助人为乐、见义勇为的社会风气,是当代社会注意一项十分高尚的事业。体现了中华民族助人为乐、扶贫济困的传统美德,是大有希望的事业。努力做好这项事业,有利于全社会树立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时代新风范。这是当代大学生的行动指南,是当代青年志愿者的使命,也是我们学习“三个代表”的具体体现。

我一直想做一名志愿者,其实我参加志愿者就是希望能给社会带来多一点的爱。很多时候,我们生活在现代社会总会觉得缺少了爱,缺少了被关怀。尤其是随着人渐渐地长大,接触到更多的人与事的时候,我们的思想就越来越复杂。同时我们会对这个社会越发不满,觉得现代社会就是一个很虚伪的社会。但是其实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会有一份爱,是一种对弱势群体的一种无名的爱。我相信凭着这心中的一份爱的种子,从我做起,从我们年轻人做起,我们可以让自己,让别人看到这个社会始终还是温暖的。所以从这方面看,我觉得我们更应该让更多的年轻人加入我们其中。参加协会,我希望得到的只是一份体验。

作为一个志愿者,在助人的同时,也是自助。在使其他生命活出色彩的同时,志愿者也可以从中得到思想上的升华,学会与人沟通,学会关爱他人,也更深刻地领会到生命的意义。而且,支援者的活动,也为我提供了一个接触社会的机会,提供了一个锻炼自己的机会。

青年志愿者活动是微小的,因为它涉及的范围太有限。它又是伟大的,因为他在有限的范围中让老人露出了笑容。让老人们感受到了社会的温暖与自身的价值。同时,它也提升了现代青年的精神道德,培养了现代青年的助人为乐、团结互助的高尚品德。彰显了我们青年的时代风貌和精神风貌。让我们为这一事业来奋斗吧!

大学生志愿者心得体会篇6

关键词:大学生 志愿服务 长效机制

志愿者被定义为 “自愿参加相关团体组织,在自身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在不谋求任何物质、金钱及相关利益回报的前提下,合理运用社会现有资源,志愿奉献个人可以奉献的东西,为帮助有一定需要的人士,开展力所能及的、切合实际的具有一定专业性、技能性、长期活动的人”

大学生志愿者作为青年志愿者的主力军,是促进高校与社会联系的桥梁之一,大学生充分利用业余时间, 结合自己的知识技能、资源和善心为他人、社区、社会提供非盈利性、非职业化的援助。在自觉、自愿基础上, 参与志愿者组织开展的各项活动,使大学生实现自身价值, 培养大学生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锻炼大学生的奉献精神、服务能力等整体素质,同时也传承了中华民族助人为乐的传统美德。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可以充分发挥社会教育的功能,有利于大学生克服自身的实践不足,能更好的激励青年深入基层锻炼,不断积累社会经验,为和谐社会建设作出贡献。此次调查的直接目的是了解现阶段大学生志愿服务现状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为推进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建设,进一步加强青年大学生志愿者工作力度,建立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机制,丰富动员方式和手段提供决策参考,进一步提升大学生志愿者工作质量提供参考。

青年志愿服务活动是社会志愿服务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社会志愿服务发展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大学生则是参与青年志愿服务活动的主力军。然而研究后不难发现,在大学生志愿服务如火如荼的展开的同时也暴露了不少问题。

一、志愿服务组织制度不健全、没有高度的志愿服务组织规范

志愿服务管理组织不健全是当代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暴露的突出问题之一。对志愿活动进行监督管理,对志愿服务的质量进行评估,建立一个规范化的服务流程非常有必要

二、大学生志愿服务缺乏专业性

某些组织招收志愿者的随意化使得志愿者整体质量下滑,志愿者未经培训就参加活动使得素质得不到提升。

三、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有一定程度的形式主义,存在功利性因素

在很多高校,青年志愿者行动大多注重形式上,大搞形式主义,并且有些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只为获得志愿服务工时。这样在损害志愿者形象的同时,更影响了活动的质量和效果。

四、缺乏足够的物质基础和维权意识

缺乏必要的资金支持和物质保障是制约大学生志愿者事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况且大学生进行志愿服务并不是廉价劳动力,不少占用志愿服务的活动屡见不鲜。

在诸多问题面前,建设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机制是非常必要的。长效机制,即能长期保证制度正常运行并发挥预期功能的制度体系,长效机制必须随着时间、条件不断进步。其应坚持的原则有两个基本条件:一是要有比较规范、稳定、配套的制度体系;二是要有积极推动和监督制度运行的组织和个体。

为促成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机制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建立健全志愿服务活动体系,完善激励机制

建立健全志愿服务体系,规范化志愿服务流程,能极大提升志愿服务效率。尽管大学生志愿者参与服务的目的并不是求得某种回报,但作为一种褒奖,体现出社会对志愿者工作的支持和肯定;

二、对志愿者进行专业化培训

大学生志愿者组织的发展需要依靠一定数量的合格的志愿者,兼有完善的管理才能造就一支优秀稳定的志愿者队伍。因此志愿服务组织对志愿者进行选拔培训非常有必要。对于一些需要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志愿服务项目,组织者要对报名者进行相应的选拔。

三、注重活动质量和效果,实事求是,减少甚至消除形式主义

形式主义浪费人力、物力,丧失了志愿服务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意义;志愿服务活动组织者不应追求形式上的效应,而忽视内涵的深入,志愿服务精神不应受到扭曲。要充分调动志愿者的积极性,而非浮于形式或过于追求题材的实效性、轰动性,让志愿者真正能够在志愿服务中找到归属感和自豪感。

四、完善对志愿者的各项保障机制。

志愿者并不是“廉价劳动力”为志愿者提供基本的安全保障与基本补贴,并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因此要通过加大义工宣传, 吸引社会各界对学生义工服务事业的重视和支持, 使学生义工服务得到一定的物质和资金帮助, 使全社会形成做义工、支持义工的风气,形成有事大家关注、有难大家帮助的互助氛围, 从而促进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

五、重视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理论研究。

为了确保青年志愿服务能够健康地可持续发展下去,就要加强和完善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的建设,重视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理论研究使大学生志愿服务日渐成熟,以更新的姿态呈现在人们面前。在培养时,加强对大学生志愿服务发展规律的认识,总结经验,不断探索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新途径和新方法,切实提高指导实践的能力。

此外,高校应依靠自身优势,发挥自身特色,创建品牌活动,服务内容要不断进行革新和补充。一部分学生表示学校提供的机会少,还没有碰到感兴趣的项目。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在校大学生参与志愿活动的积极性。我们应该用心发现学校、社会还需要什么,欠缺什么,用心去思考怎样去改变现状。

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大学生不是评论者,更不是旁观者,而应该是积极的参与者。我们应怀着一个崇高的理想去求实,怀着一个积极的心态去践行,服务社会,使身边的社会更美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帮助有困难的人,这是时代对当代大学生的要求,而我们大学生的所作所为也体现了我们的时代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我衷心地希望能够通过这次对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调查,进一步了解学生对志愿者活动的意见与建议。从而为志愿活动的改善提供数据支持与方法参考。希望我们当代大学生能积极通过贡献自己的力量为和谐社会建设增砖添瓦。

参考文献:

[1]北京志愿者协会,编.志愿者你准备好了吗[M].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6.

[2]北京志愿者协会,编.志愿组织建设与管理[M].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6.

[3]冯艾.大学生社会实践导读[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4]梁绿琦.志愿服务与大学生成才[M].北京教育(高教版),2005(11).

[5]吴鲁平.志愿者的参与动机类型、结构[J].青年研究,2007(5).

大学生志愿者心得体会篇7

1997年3月,我校正式成立北京汇文中学青年志愿服务大队,服务大队下设三十个志愿服务中队,近百个志愿服务小队,并建立了志愿服务地基。学生在参与志愿服务的过程中传递爱心、传播文明,学会关心、照顾和帮助他人,尽己所能,奉献社会,体现了“奉献 友爱 互助 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

志愿服务 贵在精神

北京市东城区培智中心学校是一所特殊教育学校,2003年正式成为我校长期志愿服务基地。我们以团支部为单位,定期开展活动,活动前学生认真签署志愿服务协议,愿意作为一名志愿者为残疾人的教育事业贡献力量。高一(9)班是第二个在培智学校志愿服务基地长期开展活动的团支部,寒假里,学生们为即将开学的学生准备一些新文具,他们准备在情人节开展一次卖花活动,并用卖花的收入去买文具。把温暖送给培智学校的弟弟妹妹们。北京晚报的一位记者曾对此事进行了报道。

近两年,校学生会、团委还组织开展了校园义卖活动,活动得到在校师生的踊跃参与,义卖全部所得用于北京市房山区的济慈之家盲童学校的建设发展。每年寒暑假,我校志愿者们都会到济慈之家盲童学校开展慰问活动,学生们在关爱和帮助盲童的过程中认识到,应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一切,同时作为一名志愿者应尽己所能帮助他人、奉献社会。

2011年10月,校团委与北京大学反贫困协会联合开展“反贫困 有你有我”为云南省宣威市东山镇中心学校捐书公益活动,学生积极响应,共捐书1600余册。值得一提的是,北京大学反贫困协会的联系人正是我校毕业生——原学生会主席梁禹澄同学。他在我校就读期间,参与了众多主题教育及志愿服务活动,为他今后投身志愿服务奠定了良好基础。2012年10月,校学生会联合中国麦田计划公益组织,进行了主题为“一本书,一份爱心,一个未来”的图书募捐活动,为北京市大兴区黄村镇邢各庄的打工子弟学校“向阳学校”筹建图书馆并设立“北京汇文中学图书角”。学生们共捐图书876本,还有近百份学生用彩色纸写下的赠言,激励他们热爱阅读,热爱学习。

2012年10月24日,我校金帆合唱团到北京市顺义区赵全营镇板桥村的“太阳村”进行慰问演出,探望在那里的一百多位服刑人员的未成年子女,合唱团的学生作为志愿者用歌声将爱传递。演出前,太阳村主任——从事这项公益事业多年的张淑琴老人为学生们生动地讲解了太阳村的故事,在随后播放的《太阳村往事》纪录片中,很多学生留下了感动的热泪。演出结束后,学生们参与了公益劳动,还将精美的校服、熊玩具、全套文具用品以及精心挑选的经典图书送给太阳村的孩子们。这次义演,学校放弃了华丽的剧场、音乐厅,而选择走进“太阳村”,学生们作为一名志愿者参与到活动中,通过自己的行动向更多的人传递着志愿服务精神。

志愿服务 重在习惯

多年来,学生们的志愿服务活动从没有间断,我校志愿服务活动在实践中不断规范和完善。近两年,我校加强志愿者队伍建设,突出服务职能,养成服务习惯,提高志愿者服务能力和水平,使学生志愿者队伍与时俱进,适应于更广泛的服务工作,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落实在教育活动中,实现志愿服务活动的常态化。

首先是建立服务职能突出的志愿者队伍。我校志愿者队伍目前由接待家庭、交流活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校史馆讲解和校园活动志愿者组成,职能清晰,志愿者们各尽其责,进一步拓宽了我校志愿服务的覆盖面。随着志愿者们出色地完成国内外友好校交流访问、校庆140周年活动、校园开放日、新生入学教育等工作,志愿者的服务获得了良好的社会评价。

第二,根据我校实际情况,研究制定了志愿者队伍体系和志愿者服务登记制度。建立不同职能的志愿者档案,并对该志愿者服务情况进行记录,规范志愿者服务记录、认证等工作。此外,志愿者工作专业培训也是我校志愿者队伍发展的重要保障。2011年,我校联合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小天使行动基金,邀请现任加拿大艾伯尼港市的人力资源与社区发展部经理——拥有近二十年社区工作经验的Theresa Kingston女士,为学生干部进行志愿服务讲座,还请专业志愿者培训机构进行志愿服务培训活动,有效提升了志愿者服务能力和水平。

第三,志愿服务常态化。校园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是我校将志愿服务活动常态化、长效化的体现。统筹设置校园志愿服务基地和岗位,使每个学生都能成为志愿者,都能参与到志愿服务活动中,并使学生在常态化的服务活动中形成志愿服务的习惯。团支部还针对校内某些的公共设置提出申请校园志愿服务岗并定期进行服务活动。同时学生在校园志愿服务活动中参与学校的发展建设,增强主人翁意识,进而增强了责任意识,养成良好的志愿服务习惯。

大学生志愿者心得体会篇8

【关键词】志愿服务,志愿活动,志愿服务保障机制

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中国上海世界博览会的成功举办使高校乃至全国的青年志愿者行动掀起新一轮的高潮,也给高校的志愿者工作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文中较为全面的分析了当代大学生志愿者活动的情况,以及对当今青年志愿者活动在策划和开展的过程中存在的一些不足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办法。

一、开展青年志愿者活动的目的和意义

对社会而言,青年志愿活动具有以下积极意义:一是传递爱心,传播文明。青年志愿者在把关怀带给社会的同时,也传递了爱心,传播了文明,这种 “ 爱心 ” 和 “ 文明 ” 从一个人身上传到另一个人身上,最终会汇聚成一股强大的社会暖流;二是有助于建立和谐社会。志愿工作,提供了社交和互相帮助的机会,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及关怀,减低彼此间的疏远感,促进社会和谐;三是促进社会进步。志愿工作正是鼓励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服务社会的行列中来,对促进社会进步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对青年志愿者个人而言,志愿活动具有以下积极意义:一是奉献社会。志愿者通过参与志愿工作,有机会为社会出力,尽一份公民责任和义务。二是丰富生活体验。广大青年学生朋友拥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基础,缺乏的是社会经验,每一个大学生朋友都需要经过社会的历练和洗礼,志愿者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不仅服务了社会,也锻炼了自己,能力与才华在志愿者活动中得到充分的展示和发挥。

对服务对象而言,志愿活动具有以下积极意义:一是接受个人化服务。志愿者服务,提供大量的人力资源的同时,更能发挥服务的人性化、个人化及全面化的功能,从而令服务对象受益。二是帮助融入社会,增强归属感。通过志愿者服务,能有效地帮助服务对象扩大社交圈子,增强他们对人、对社会的信心,同时,志愿者以亲切的关怀和鼓励,帮助服务对象减轻接受服务时的自卑感和疏远感,从而使其建立自尊心和自信心。

二、当代大学生青年志愿者活动存在的问题

(一)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积极性不高,动机多样。在校大学生志愿者多是跟随学院组织或社团组织,自主性、能动性较差。志愿者的参与动机分为三类,传统型动机(以责任感为轴心)、现代性动机(以发展为轴心)和后现代性动机(以快乐为轴心)。同时,大学生志愿者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动机多样:有些人认为志愿服务可以增强人际交往,实现自我价值,属于现代性动机;有些人认为志愿服务重在关爱他人,服务社会,属于传统性动机;有些人在志愿服务中也收获了种种快乐和感动,也愿意继续参与到志愿服务当中,属于后现代性动机。

(二)大学生志愿服务缺乏经济支撑和法律保障。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主要渠道是学院组织和社团组织,社团组织是大学生因志向相同或兴趣爱好相似而自发形成的学生团体。活动经费主要是向会员收取会费,而公益社团本着无偿性这一特质,活动经费更无保证。志愿服务分校内和校外,校外活动更多一点,可存在诸多安全隐患,对大学生的正常生活学习造成不便。

(三)社会活动造成的志愿者活动的盲从。雷锋月等一些节日的到来往往把志愿者活动推向高潮,这本是一件好事,可是不少的志愿者组织往往在这个时候盲目跟从,在不确定志愿者活动的是否必要的前提下,为了完成上级组织下达的服务任务,盲目开展活动,造成了“雷锋三月来,四月走”的笑话。曾经有媒体报道,说一个敬老院的老爷爷一到3月就恐慌,问其原因,说是每年三月,都会被洗好几次澡,洗的皮肤都起来了。这样的问题非常值得志愿者活动组织的思考。

(四)志愿者组织者个人原因导致的志愿者活动的不足。作为一个志愿者服务队的主要负责人,其思想决定了整个服务队的工作路线,他的决策影响着整个阶段的志愿者服务形式和服务内容,如果他的思想单一,缺乏创新,那么整个服务队便不能更好的服务社会。有时候盲目的学习其他服务队的活动,使得不能充分发挥自己服务队的优势,更不能较为正确、规范地服务于他人、服务于社会。可以说目前高校的志愿者队伍的管理很大一部分处于“需要就找,用时才管,完事就了”的状态,没有明确志愿者发挥作用的主要领域和方式,缺乏对志愿者的长期有效的管理,没有建立从招募、登记、日常管理到保障、激励的制度,无章可循,方式单调,不利于形成相对稳定的队伍,不利于调动志愿者的积极性,制约了进一步的发展。

三、解决当代大学生志愿服务中所存在问题的对策

(一)人员招募机制。建立一支具有一定的专业服务水平、扎实的工作态度、充满爱心和责任感的大学生志愿者队伍,是开展我院青年志愿服务的有利保障。因此完善其组织招募机制,让更多的学生青年参与到志愿者队伍,是青年志愿者事业发展的基础。志愿者招募机制包括了人员招募原则、宣传动员、组织建设、注册登记等工作制度,旨在规范管理工作,建立志愿者的队伍和个人服务档案,大力加强队伍建设。

(二)项目运作机制。青年志愿者活动项目运作的开始阶段到活动结束,这一过程需进行策划、评估、指挥、协调、实施、运行、控制、调节和评价等环节,以实现志愿者活动的目标,从而达到活动效果。同时,高校青年志愿者组织可以依托当地的大型门户网站,建立青年志愿服务活动专区,招募志愿服务者,宣传青年志愿者服务。我们要利用网络空间信息的瞬间传播和交互性,使活动信息可以瞬间到达所有青年志愿者,快捷高效地组织青年志愿者服务。

上一篇:改进工作作风心得体会范文 下一篇:学习先进心得体会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