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渠心得体会范文

时间:2023-12-04 04:59:14

红旗渠心得体会

红旗渠心得体会篇1

作为一个生在红旗渠畔,长在红旗渠旁的教育工作者。我时时都在感受着红旗渠精神。首先我想阐述一下我感受到的红旗渠精神。在上世纪60年代,有一群人,凭着一种精神、一种理想、一种信念,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他们就是林县人民,修渠引水是林县人的梦,他们用自己的努力和奋斗,修建红旗渠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在修建红旗渠的过程中,林县人民把中华民族精神与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结合起来,与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结合起来,既继承了勤劳、节俭、勇敢的优秀民族传统,又体现了当代共产党人和人民群众不畏艰险、科学求是的坚定信心和强大力量。红旗渠精神以自力更生为立足点,以艰苦创业、无私奉献为核心,以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为导向,是伟大民族精神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时代体现。红旗渠精神彰显了伟大的民族精神。

同志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中国精神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是中国道路、中国模式的精神内涵,代表着中国各民族的形象,体现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彰显着中国人的精神风貌。弘扬中国精神,就有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凝结剂和推进器,就有了超越自我,走向辉煌的强大精神力量。

实际上,红旗渠精神就是我们的民族精神,是中国精神。在当今社会,弘扬红旗渠精神有着极强的现实意义。一、红旗渠精神是兴国之魂、强国之魂

一个前进的时代,总有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一个发展的民族,总有一种积极进取的意志。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红旗渠精神。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任何一个民族只有物质和精神都富有,才能成为一个有强大生命力和凝聚力的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致富、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这个民族精神博大精深、根深蒂固,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精神力量。作为中国人,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一种骨气和胆识,齐心协力,攻坚克难,紧密团结在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为早日实现中国梦贡献自己应有的力量。

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红旗渠精神。有梦想,才有力量。正如所讲的,"中国梦是人民的梦,必须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为人民造福"."中国梦"不是党和政府的一个口号,不是一个经济发展指标,而是由每一个国人的梦想组成的,这是一个永久的主题。因为生命延续不止,梦想传承便生生不息,而以"中国梦"为主题的民族奋斗,也随之延续不断。在国家当前的发展阶段,13亿国人的梦想就是"全面小康、国家富强",当我们都在为提升自己的生活水平而奋斗时,也就为"中国梦"的实现献出了一份力。"中国梦"必须造福于人民,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之花,离不开奋斗的汗水浇灌。中国梦是人民的梦,实现中国梦需要有13亿国人的共同努力,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民族的复兴与崛起,离不开13亿群众弘扬红旗渠精神,努力奋斗。

二、红旗渠精神是形成新时代精神的基础。

红旗渠精神是新的时代精神的基础,影响着新的时代精神的思维品质和精神风貌。时代精神总是立足于现实实践的,总是在一定民族实践发展基础上形成的。正是因为中华民族精神具有爱国主义、自强不息的精神品质,我们才能够摆脱困境,走进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在改革开放的实践基础之上,我们才形成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种时代精神是根源于现时代的社会实践的,具有时代性特征、实践性特征,但这种时代精神深层次上是由民族精神所决定和影响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民族精神是时代精神的基础。而红旗渠精神正是我们民族精神的体现。

我们弘扬红旗渠精神,既要与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相承接,又要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把红旗渠精神的优秀传统熔铸到时代精神中去,红旗渠精神,会真正成为当代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强大精神动力。

三、弘扬红旗渠精神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们的思想文化之魂,必须使全体人民拥有共同的思想、理想和信念、精神与道德规范。弘扬红旗渠精神,有助于坚持集体主义的正确导向,弘扬社会正气。我们坚持的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的改革开放,我们发展的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其价值指向的重点是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如果每个人都只是关注个人利益,无视民族和国家的整体利益,整个社会就会成为一盘散沙,社会秩序必然失范,最终也难以保证个人利益的实现。因此,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必须继续弘扬红旗渠精神,发扬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和无私奉献精神,形成健康向上的价值导向,用以规范人们的行为。弘扬红旗渠精神,有助于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引导人们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显得尤为重要,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联系当前实际,广大社会成员特别是党员干部,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红旗渠精神为动力,积极投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艰苦创业,开拓进取,无私奉献,在艰苦的环境中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从而获得人生价值的最高实现。

四、弘扬红旗渠精神有利于实干兴邦

同志强调"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大兴务实之风。求真务实,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一贯的科学精神,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是党的优良传统和共产党人应该具备的政治品格,也是党和人民事业兴旺发达的关键所在。红旗渠精神体现着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精神和作风。能否在全党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是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重要思想保证。

讲,实现"中国梦"要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汇聚中国力量。红旗渠精神就是中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中国力量,在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关键时刻,探讨弘扬红旗渠精神对于今天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意义,十分必要。对于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实现中国梦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新的历史时期,弘扬红旗渠精神,一是要心怀梦想,坚守信念;二是要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三是要依靠人民,万众一心;四是要真抓实干,克难攻坚;五是要铭记历史,展望未来。

50多年来,红旗渠不仅仅给我们创造了丰富的物质财富,也给我们创造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如今,我们一方面要通过弘扬红旗渠精神不断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我们伟大的中国梦;另一方面要进一步深入挖掘红旗渠精神,让红旗渠精神在当今社会释放更大的能量。当前,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秉承"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服务人民"的原则,深入弘扬红旗渠精神,将其融入我们工作的方方面面,才能实现我们的中国梦。

每一次感受红旗渠精神,都可以荡涤思想、震撼心灵、启迪思想、增强党性,红旗渠精神将指引我们实现每个人的梦想,将指引我们共同实现中国梦。

学习红旗渠精神心得体会(二)

为了确保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不虚不空不偏,中央和省委明确要求,既要认真落实统一部署,把"规定动作"做到位,又要结合各自实际,灵活安排好富有特色的"自选动作".红旗渠是中国水利史上的经典工程之一,"红旗渠精神"实质就是为民务实清廉,是密切党和群众血肉联系的最好典型。参观红旗渠,把学习"红旗渠精神"作为教育实践活动的"自选动作",作为党员干部照镜子、正衣冠的生动教材,更容易反思自己、检查自己、激励自己,确保教育实践活动取得扎实的成效。

为了更好地学习弘扬"红旗渠精神",把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好,我结合自己参观红旗渠,感悟"红旗渠精神"的重要性,谈几点体会,与大家共勉。

一、深刻把握"红旗渠精神"内涵实质,自觉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不动摇

在红旗渠修建过程中孕育形成的"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成为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红旗渠精神"蕴含着党的领导、群众路线、干部作风、革命精神等十分深刻而丰富的内涵,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巨大凝聚力,体现了立足本地条件、依靠自己力量的自力更生精神,战天斗地、百折不挠的艰苦创业精神,顾全大局、齐心协力的团结协作精神,不计报酬、不怕牺牲的无私奉献精神。

红旗渠就像一部浓缩的历史,把人们带回到那段难忘的岁月。更为重要的是,它带给我们许多新的思考。时代在发展,社会在变革,在今天我们还需要学习弘扬"红旗渠精神"吗?这些困惑,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大家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更好地坚持共产党人的理想追求和党性原则,如何永葆党的先进性、纯洁性的思考。对此,郭庚茂书记明确指出:人们的思想观念会变,但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没有变;我们党的历史任务在不同时期会变,但党的性质和宗旨没有变;我们党的方针政策在不同历史时期会变,但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没有变;党的领导方式、工作方法会变,但党的群众观点、群众路线没有变;人们的价值理念会变,但我们党倡导的集体主义的价值导向、无私奉献的价值追求没有变;经济发展水平、物质生活条件会变,但我们党艰苦奋斗、迎难而上的政治品格没有变。从这"六变六不变"中我们可以看出,不管形势如何变化,党的性质、党的宗旨不能变,作为党性集中体现的"红旗渠精神"都会历久弥新。因此,我们一定要进一步增强学习弘扬"红旗渠精神"的自觉性、坚定性,从内心深处打牢为党和人民事业奋斗终生的思想根基。

二、对照"红旗渠精神",认真查找和整改作风方面的突出问题

认真落实省委指示精神的同时,切实对照"红旗渠精神",聚集""问题,搞好"四个对照".

一是对照"红旗渠精神",问一问自己是否坚持立党为公、一心为民、红旗渠的建造是共产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光辉典范。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一开局就制定了改进工作作风的八项规定,这是促进领导干部带头坚持和发扬党的群众路线的一个重要措施。

二是对照"红旗渠精神",问一问自己是否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红旗渠精神"体现了尊重客观实际、不说假话、不畏艰险、齐心协力、团结实干、敢于负责的求真务实精神。正是靠着这种精神,林州人民创造了人间的奇迹,把世世代代的期盼变成了现实。

三是对照"红旗渠精神",问一问自己是否坚持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红旗渠的建设正是林县人民依靠艰苦奋斗,想了常人不敢想的事,做了常人不能做的事,付出了常人难以付出的努力。创业时期需要艰苦奋斗的精神,生活条件好了同样需要艰苦奋斗精神。艰苦奋斗在不同历史阶段有不同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并不是要把艰苦奋斗与改善物质文化生活对立起来,也不是要把艰苦奋斗与贫穷落后等同起来,而是提倡积极向上,坚持与时俱进。

四是对照"红旗渠精神",问一问自己是否坚持无私奉献、廉洁奉公?

修建红旗渠,总投资近7000万元。这样的投资不仅在当时是笔大投资,就是放到今天,也算是不小的投资。如此大的投资,在如此长的时间内,建设如此大的工程,参与的大小领导干部又是如此之多,竟没有发生过一起请客送礼、挥霍浪费的问题,没有一个干部贪污挪用修渠资金,没有一个负责同志盗用修渠物资,没有一个干部为自己的亲属谋私利。学习弘扬"红旗渠精神",就是要像战斗在红旗渠建设工地的每位党员干部一样无私奉献、廉洁奉公。

三、弘扬"红旗渠精神",为实现中原崛起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党中央决定以整风精神在全党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新形势下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重大决策,是顺应群众期盼、加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的重大部署,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大举措。我们将弘扬"红旗渠精神"作为这次教育实践活动的"自选动作",目的是促使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改进作风,以作风建设的新成效凝聚起我们事业发展的强大力量,为实现中原崛起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与保障。

学习红旗渠精神心得体会(三)

一个人活着,需要一种精神;一个民族的繁荣昌盛,需要一种精神;任何一项事业的发展,都需要一种精神支撑。全市机构编制系统于8月上旬在林州市开展了"弘扬红旗渠精神"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笔者有幸作为红旗渠干部学院的一名学员聆听了在《百家讲坛》主讲红旗渠故事的李蕾作的红旗渠精神讲座,充分感悟和领会了红旗渠精神的丰富内涵及时代价值。通过参加这次活动,笔者感受很深,感悟很多,概括起来主要有三点:

一是很受触动。以前曾多次参观红旗渠景区,多次聆听红旗渠精神事迹讲解,观看过很多有关红旗渠的纪录片,在工作和生活中经常接受红旗渠精神事迹教育,对红旗渠精神有一定的理解和感受。但是,通过这次开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使我很受触动。一幕幕触动人心的情景,一个个无私奉献的人物,栩栩如生地展现在笔者面前。当年,新华社社长穆青在施工现场采访一位一只眼睛失明的民工时,穆青被眼前这位残疾人的一句话触动了。这句话就是:如果问我为何要修建红旗渠,我就是怀着报恩的心在修建红旗渠。面对艰巨的工作任务、恶劣的生存环境,我们的劳模怀着报恩的心态去工作、去付出、去奉献。他讲的"报恩"就是报答党和人民的恩情,报答社会的恩情。一个农民讲的报恩很朴实,也很真诚,而作为我们党的干部应该受到更深的触动,应该深刻反思:我们是抱着感恩的心在干工作、在生活吗?这对我们每个人都是个考问。一位领导曾经讲过,共产党没有亏待了我们,我们不能得过且过,更不能昧着良心做一些不该做的事情。

二是很受启发。越是艰苦的地方,越是复杂的环境,越是困难的事业,就越需要精神力量的支撑。我们党是靠艰苦奋斗起家的,也是靠艰苦奋斗不断发展壮大、成就伟业的。这使笔者感悟到,全市机构编制工作没有艰苦奋斗和埋头苦干的精神,就没有今天各项事业迅速发展的局面。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的干部职工经历了历次政府机构改革,面对方方面面的利益纠葛,受到各种压力和挑战,特别是市编办单设以来,领导班子率先垂范,发扬艰苦创业、敢为人先的精神,带领全体干部职工奋力拼搏、团结协作,认真细致、扎实高效地完成了每项工作任务,在体制机制改革、机构编制管理、干部队伍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既锻炼了队伍,又树立了形象,无愧于我们的事业,无愧于组织和人民的重托。

三是很受鼓舞。红旗渠精神是一面旗帜,催人奋进,是我们工作的动力,鞭策我们不能懈怠、不能偷懒。笔者所从事的机构编制工作,困难和挑战很多,在工作中,更要发扬红旗渠精神,迎难而上、锐意进取、奋发有为,做到敢于担当、勇于担当。当年修渠时,正处在三年特殊困难时期,修建红旗渠的决策者面对林县大地颗粒不收的现状,面对没有外界的任何援助,面对不少人悲观失望的情绪,面对需要穿越崇山峻岭的艰苦条件,他们没有退缩、没有回避,在关键时刻勇于担当、敢于担当,激发了全县人民"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干劲,经过十年苦战,终于建成了红旗渠。敢于担当是党的干部必备的素质。强调,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敢于承担责任,面对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争。担当大小,体现我们的胸怀、勇气、激情,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我们要具有敢于担当的品质,对工作带着激情,对生活满怀热情,对事业饱满感情。一个没有激情的人是干不好工作的,干事业就是要充满激情。对组织安排给我们的工作,要积极去干,主动干好。红旗渠的修建者对待工作和事业像对待自己的生命一样。这种有着饱满感情的工作精神,为我们干好本职工作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我们每个人把本职工作干好,单位的整体工作就干好了;每个单位、每个地区的工作干好了,我们的国家就强大了,中国梦就一定能够实现。

学习红旗渠精神心得体会(四)

红旗渠,这是个耳熟能详的名字。上小学时,看过《红旗渠》电影纪录片,唱过《红旗渠》的电影主题歌——《定叫山河换新装》。多年来,不止一次地梦想有一天,自己也能够亲身领略红旗渠的风采。初夏时节,参加局党校第三十六期党员领导干部进修班赴河南进行教学考察,有幸走进红旗渠,感受红旗渠精神。

我们到的第一站是分水苑,红旗渠纪念馆就建在这里。走进纪念馆,听导游讲解,红旗渠位于太行山脉,在河南省安阳地区林州市(原名林县),是河南、河北、山西三省交界处。红旗渠是"人工天河",动工于1960年,林州人民克服三年自然灾害带来的经济困难,依靠自己勤劳的双手,在太行山的悬崖绝壁上劈山修渠,如同愚公一样,经过十年鏖战,修建成长达1500多公里的大型水利灌溉工程。

修建红旗渠,从开始的第一天起,就决定了它是艰苦卓绝、甚至是残酷悲壮的。在每人每天只有六两粮食的情况下,民工们上山采树叶,吃的是糠菜团、喝的是野菜汤。没有机械设备,就靠一锤一钎一双手一副肩膀;没有参考资料,土专家就亲自勘测、精心设计;没有炸药水泥,就土法上马,自己研制炸药,生产水泥。他们靠着自力更生的精神劈山挖渠、开洞架槽。

红旗渠心得体会篇2

通过认真学习领会在*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深入研读《中国共产党简史》,我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波澜壮阔的伟大历史进行了回顾思考,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我们要大力弘扬红旗渠精神,让红旗渠精神焕发时代风采,彰显时代价值。下面结合我本人的思想和工作实际,交流一下红旗渠精神。

当前,国内外形势严峻复杂,各种困难挑战不断涌现,我们更加需要大力弘扬红旗渠精神,全面加强党的领导,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继承弘扬红旗渠精神,就要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加强党性修养,保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作风,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奋发有为,迎难而上,时刻准备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不断夺取前进道路上一个又一个胜利。

红旗渠精神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历久弥新,永远不会过时。修建红旗渠的初衷,是为了解决林县人民祖祖辈辈面临的吃水和灌溉问题。全县党员干部与民工们同吃、同住、同劳动,共产党员冲锋陷阵,不惜牺牲生命。

当年林县人有三分之二相继参加了修渠,党把30多万群众团结起来拧成一股绳。维护群众利益,坚持人民至上是修建红旗渠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红旗渠的修建过程彰显了共产党人*的宝贵品质,是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生动写照。

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奋斗历程告诉我们,越是形势严峻复杂,越是艰难困苦的时候,越要紧紧依靠人民。

当前,传承弘扬红旗渠精神,应牢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贯彻落实到做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中去,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激发人民群众干事创业的热情和活力,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破解发展难题,培育新形势下我国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确保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和脱贫攻坚收官战。

红旗渠的成功修建,实际上是林县人民追梦、圆梦、续梦的一部交响曲。红旗渠修建时间长达十余年,工程量浩大、施工环境恶劣,面临着缺钱、缺粮、缺水、缺技术等重重困难,但林县人民最终绝壁穿石、创造奇迹,靠的就是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坚定的理想信念,靠的就是那份忠诚和担当。

红旗渠修建期间,正值我国三年自然灾害的困难时期,林县人民不等不靠不向国家要,埋头苦干,顶住各种压力,依靠自身力量和广大人民群众的集体智慧,凭着自力更生的坚强意志和不向困难屈服的艰苦创业精神,一锤一钎劈开太行山,硬是修成了千里长渠,引来漳河水,解决了吃水问题,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艰苦奋斗、自强不息、战天斗地的拼搏精神。

红旗渠心得体会篇3

   党员干部关于红旗渠精神学习心得体会

   2019年8月xx-xx日,xx区委xx干部和党外干部(党外知识分子)培训班一行xx余人来到安阳林州,参观游览了红旗渠,一幅幅珍贵的历史照片,一个个沙盘模型,一件件简陋的工具,一身身破旧的棉衣,勤劳勇敢的十万林州人民,苦战十个春秋,一锤、一铲,一双手生生在太行山悬崖峭壁上修成了这全长1500公里被称为“人工天河”的红旗渠,创造了“世界第八大奇迹”。林州人民用勤劳的双手结束了十年九旱、水贵如油的苦难历史,用坚韧的意志孕育、形成、发展着“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用拼搏的激情建设了今天繁华富强美好的林州。红旗渠工程的浩大令人震憾,林州人民战天斗地的豪情令人倾倒,林州的领导集体“敬业、为民、踏实、奉献”的党风正气更令人折服。

   红旗渠精神给予我们当代党外干部(党外知识分子)的启示,成为我们为人做事的根本。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精神作支撑。在新的征程中,红旗渠精神依然是激发我们完成本职工作的有力精神武器,依然是鼓舞我们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的强大精神动力,依然是激励我们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宝贵精神财富。学习红旗渠精神,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弘扬爱岗敬业态度。敬业就是要用一种恭敬严肃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一个人不论从事什么行业,首先必须热爱自己的职业。只有这样他才会全心全意的投入。林州的领导集体正是因为拥有强烈的爱岗敬业的态度,才能不畏艰难险阻,打破地域理念,勇敢正确制定引漳济林的鸿篇巨制;才能克难攻坚,带领林州人民脱贫致富,创造繁荣富强的新生活。

   二、培养踏实工作作风。踏实是一种工作态度,是一种严谨的工作作风。踏实就是踏踏实实,就是以求真务实的精神、以百折不挠的韧劲,以旺盛的工作热情,提前谋划,提高效率,保质保量抓好每一项工作的落实。在工作中多动脑、勤思考,多动手、早行动,专业、务实地做好岗位工作,不抱怨、不折腾、不怠慢。认认真真地做好每一件事,兢兢业业干好每一分钟,一步一个脚印地往前走,多做好事、多做实事。把工作当作财富,把岗位当作事业的舞台,当作奉献社会的平台,科学客观地看待自身与工作岗位的关系,以端正认真的工作态度,扎实的工作作风发挥表率作用,赢取人生最大的成功。

   三、发扬无私奉献精神。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怎样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呢?就是要讲无私奉献。奉献是我们每一位党员干部和党外干部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素质。只有讲奉献才能少一些私心杂念,多一些无私无畏;只有讲奉献,才能少一些推诿扯皮,多一些尽职尽责;只有讲奉献才能少一些敷衍塞责,多一些真抓实干;只有讲奉献,才能少一些因循守旧,多一些开拓进取。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就应该将讲奉献进行到底,争做一名合格的公务员,争做人民的好公仆。

   红旗渠纪念馆中“发扬自力更生、创新求实精神,用知识和智慧建设祖国美好的明天”的碑文,是林州人民“敢教天地换新颜”“劈开太行山”的豪迈心声,也应当是我们用昂扬的斗志、奋进的态度去开拓创新、求实求效、构建未来美好篇章的坚定信念。

   党员干部关于红旗渠精神学习心得体会

   聆听了申军昌先生的《红旗渠精神的时代价值》演讲,参观了石板岩供销社纪念馆,让我深受震撼,“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全心全意为三农服务的奉献精神、艰苦创业的奋斗精神、不断创新的进取精神”的扁担精神一直鼓舞着我。通过学习,让我认识到作为一名学校的管理者,应该做到“抬头看路”,紧跟时代的步伐,用艰苦创业、不断创新的精神,探索并践行生命教育,走出一条特色化生命教育之路。要按照教育思想,用一种前瞻的眼光去思考学校如何发展,回答好学校教育的发展之问。紧紧抓住教育信息化的契机,提升学校的办学理念系统。“躬身行路”,踏着时代的节拍,用无私奉献、为民服务的精神,做好教师、学生、家长的“勤务兵”,不断提高自己的服务意识。特别是在智慧管理、智慧课堂、智慧校园的生命化、生活化、生机化、生态化建设的过程中,要躬下身来从细节入手、从小处着眼来做好服务工作,既关注教育教学本身,又关注师生的身心发展。“砥砺探路”,和着时代的旋律,用艰苦创业、团结奋进的精神,执著行路。教育不是一蹴而就,需要执著探索、宁静守望,按照教育本身的规律去落实生命教育,探索智慧教育,生成特色生命教育思想,从而实现学校的跨越式发展。

   “一朝闻道余恨晚,为有红旗立精贞”。几天的参观考察,首先深切感受到了红旗渠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这四个词有个统一的味道——“朴素、自强、协力、奉献”。再有就是对红旗渠切身的震撼,这震撼来自这太行山1500公里,只靠双手和肩挑斧凿出的,看似普通的河道。它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领导人民,一锤一凿,真真切切用血汗滴就的精神财富。

   今天的经济社会,物力丰达,不再是60年代的艰苦环境,老一辈的革命精神还要不要,还有没有实际指导意义,答案是肯定的。创业也好,做人做事业也好,都离不开红旗渠这样的朴素自强精神。尤其是我们做教育的,没有自强精神何以育人,没有奉献之念何以护育民族未来的重托。中华民族不缺精神粮食,无论是上下五千年的传统文化,还是新中国的革命传统精神,都是我们大中华的人文瑰宝。要传承,要力行。

   提出了民族复兴的中国梦,我想无论哪行哪业,要想有为于这个时代的感召,都一定离不开红旗渠这样的自强精神和为民族复兴奉献的热忱、执着。

   成人之体,当修圣道,成业之体,当考圣地。红旗渠真的没有白来,希望今后能有更多这样的机会,感受民族真正的力量,不断充实自己矫正自己,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更加有所作为。

党员干部关于红旗渠精神学习心得体会    红旗渠,是林州人民以集体智慧和力量,写就的一段有形的中国历史。20世纪60年代,安阳地区的林县人民在共和国最困难的时期和极其艰难的条件下,依靠自身力量,克服重重困难,连续苦干10个春秋,在太行山的悬崖峭壁上修建了举世闻名的“人工天河”—红旗渠。

   干旱缺水是历史上长期困扰林县人民生产生活的重大问题,在60年代极为艰苦的条件下,几十万林县人民为什么能够不怕流血流汗拼命修渠?正是因为当地政府修建红旗渠的决策代表的是林县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得民心、顺民意、去民忧的正确决策。“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更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红旗渠的修建成功,就是依靠群众力量,坚持走群众路线的真实写照。

   这里展示的一切启迪着我们:构思未来,需要智慧和前瞻的眼光,也需要大胆务实的憧憬和想像;实现梦想,需要敢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的胆识,敢挑重担,敢负责任的勇气,更需要脚踏实地,亲民爱民的情怀。

   没有记忆的民族是没有前途的,没有记忆的城市也无法拥有美好的未来。建立红旗渠纪念馆正是为了收藏、研究、展示、传承这样种记忆,回溯、瞻仰和坚守我们不变的价值追求和理想信念。

   通过林县人民战山斗地、开天劈地、引水入林的英雄事迹和“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培育全体干警敢于担当、务求实效、精益求精、提高质效的检察红旗渠精神,激发检察官干事创业热情,将内心的激情转化为工作的动力。

   在今后的工作中,要永记红旗渠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本职岗位上努力工作、无私奉献,为检察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党员干部关于红旗渠精神学习心得体会   针对2018年中共中央印发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同志对修订内容中重点做了详细介绍。在本次《条例》修改中,尤其在指导思想中增加了“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的明确表述,明确了主席在全党全国的核心地位以及该思想的重要指导作用。《条例》中明确指出,对于涉及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切身利益的问题能解决而不解决的是违纪行为,这为中国共产党努力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和切实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提供了坚实的保证。《条例》进一步强调了坚持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规定实施党纪处分应当遵循“宽严相济”的精神,做到查防并举、预防为主,保证对违纪案件的处理做到“宽要宽得恰当、严要严得适度”。《条例》中还指出,要落实并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来指导工作,体现了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指导思想,其中,《条例》明确要求经常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约谈函询,让“红红脸、出出汗”成为常态。

   ***同志旁征博引,以发生在河南安阳乃至全国各省市的各项违纪违法实例为依托,以通俗易懂、幽默风趣的方式,向与会党员及骨干教师详细解读了《条例》的各项具体内容,为广大干部同志以及党员同志敲响警钟。

   下午***学院教工一行徒步先后穿越劈山石、鹰咀山、虎口崖、神工铺、山碑等红旗渠重要地点最终抵达青年洞,全程近五公里、登高上百米,历时一个多小时。全程仔细聆听并考察学习了时任中共林县县委书记杨贵如何在三年自然灾害特殊的时期克服资金、粮食、技术问题、水源等困难,发挥共产党人的先锋模范作用,充分联系人民群众,调动人民群众的极极性,开展红旗渠建设。其中,重点学习了300名优秀青年经过一年零五个月的奋战,创造了连环炮、瓦缸窑炮、三角炮、抬炮、立炮等新的爆破技术,完成了总长616米,高5米,宽6.2米红旗渠建设最艰巨的地段青年洞的工程的事迹。

红旗渠心得体会篇4

党员干部关于红旗渠主题教育培训心得体会    七月初,****大学***学院教工来到河南安阳林州,参加红旗渠精神主题教育培训班。

   第一天的开班仪式,红旗渠教育教育培训基地张磊主任致辞,带我们领略了安阳的历史,红旗渠这一造福于人类四十余年、享用于世世代代子子孙孙的伟大工程。学院**书记做了开班动员,希望我们在红旗渠精神培训期间认真刻苦、学有所思、思有所悟、悟有所获!

   随后,王希安教授《红旗渠精神及其时代价值》的报告为我们详细介绍了红旗渠的前世今生,以及红旗渠精神宝贵的时代价值。红旗渠是20世纪60年代,国家经济困难时期,林县人民以“重新安排林县河山”的豪迈气概,在党的领导下经过十年艰苦奋斗,战胜种种困难建成的大型水利工程,是一部与大自然搏斗的壮丽史诗。红旗渠总长1525.6公里,林县人民一锤一钎削平了1250个山头,架设了152座渡槽,凿通211个隧洞,共动用土石方2229万立方米。红旗渠建成后,形成了以红旗渠为主体,南谷洞、引上水库及其他引、蓄水工程作补充调节,能引、能灌、能排、综合利用的水利灌溉网,使全县有效灌溉面积达到万亩,结束了林县世代十年九旱、水贵如油的历史。红旗渠被世人称为“人工天河”,不仅是现代工程史上的奇迹,更是当代红旗渠精神的摇篮。

   《红旗渠》纪录片的观看和红旗渠纪念馆的参观,让我们更直观的感受到了红旗渠工程的壮阔,一帧帧画面,一幅幅照片,一件件实物,一声声讲解,都让我们回味良久,深深被“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所感染。重走红旗渠,面对蜿蜒盘旋在悬崖峭壁间的人工天河,瞬间为60年代林州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所感染。

   今天的培训让我们深受教育,红旗渠精神虽然是在20世纪60年代形成的,但它的那种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和奉献精神,仍然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是共产党员先进性的体现。高校工作中,红旗渠精神就是坚定信仰,坚守精神家园,牢记高校教师“立德树人”的崇高使命;高校工作中,红旗渠精神就是在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国际化进程等多方面展现这种百折不挠、敢闯敢拼的坚持力;高校工作中,红旗渠精神就是贴近生活,融入实践,真真切切的为师生为群众为社会服务。

   红旗渠渠水还将哺育一辈辈英雄的后代,所孕育出的红旗渠精神将激励我们战胜中华民族复兴道路上遇到的一切困难,指引我们从胜利走向胜利。

党员干部关于红旗渠主题教育培训心得体会    红旗渠是20世纪60年代林县(今林州市)人民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从太行山腰修建的引漳入林的工程,被人称之为“人工天河”。它是毛泽东时代林州人民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自强不息、开拓创新、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精神创造的一大奇迹,全长1500公里的红旗渠,结束了林州十年九旱、水贵如油的苦难历史。遥想50多年前,当时修建红旗渠时,国家正值三年自然灾害时期,条件异常艰苦,没有国家的供给,没有先进的设备,仅靠双手,自制的土工具和炸药,在自身营养严重不足的情况下,以“宁愿苦战、不愿苦熬,宁愿流血、不愿流泪”的精神,不惜流血、流汗,甚至献出宝贵的生命。人民群众终于修建成这世界第八大奇迹。当时国家仅仅给予表现突出者一张奖状,然而,林州人民却倍受鼓舞,非常满足,这是什么力量支持着他们修建成这几乎不可能完成的奇迹?我想,是信仰,是为劳苦大众谋幸福、是中国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信仰!是信仰给予了他力量!

   从这次学习中,让我明白了信仰的力量,我的灵魂得到了洗涤,令我的信念更加坚定。人,缺少的不是物质,缺少的是精神。如果没有精神,没有信仰,怎么能创造出“新中国有两大奇迹,一个是南京长江大桥、一个是林县红旗渠。”那是一个时代的精神,那是信仰的力量。 这次参观已经超脱了简单的参观学习,这是一次红色之旅,一次心灵的洗礼。

   红旗渠已不是单纯的一项水利工程,它已成为民族精神的一个象征,成为了党和人民刻在太行山岩上的一座丰碑!可以说是信仰的力量成就了红旗渠,如今红旗渠精神也成为了我们民族的一种精神信仰!

党员干部关于红旗渠主题教育培训心得体会

   7月底的林州骄阳似火,行走在红旗渠旁却能感受到夏日山林间特有的清凉。如果没有来到实地,没有听到关于它的红色故事,恐怕很难将眼前水渠纵横、树木葱郁的景象同林州 “十年久旱,水贵如油”的悲惨历史联系起来。

   上世纪60年代,十万林县英雄儿女在县委的领导下,怀揣“重新安排林县河山”的雄心、“引漳入林”的梦想、“愚公移山”的决心,经历10年时间,在太行山悬崖峭壁上开凿总长1500公里的红旗渠。红旗渠又被称为“幸福渠”, 红旗渠水被林县人民誉为共产党引来的幸福水。半个多世纪过去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历久弥新,成为激励中华儿女继续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红旗渠的建成离不开党的领导,作为一名党务专干感触很深,谈几点体会。

   一、为民解忧,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林县县委深知,要建成历史上想都不敢想的红旗渠,必须依靠群众、发动群众、带领群众,激发出群众的内生动力。县委领导下乡调研,走村入户,与工地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学习,制定了符合林县实际的具体可行的施工方案,老百姓真切感受到党的政策的温暖,心甘情愿跟着党走,才形成了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上下拧成一股绳、齐心协力干事创业的好局面。

   二、无私奉献、敢于担当,做对党忠诚的好干部

   话剧《红旗渠》中,杨贵书记常说的“不讲条件、不讲客观”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以杨贵为代表的县委克服修渠意见不统一、跨省协调难度大、缺钱少物、技术落后等困难,顶住层层压力,下定决心,无论困难有多大,也要把水渠建起来。为了修建红旗渠,干部群众自带工具、自带粮食、自筹资金、挖野菜、住山洞,不向县委伸手要物资、谈价格,自造水泥、炸药、石灰及自修工具节约投资占总投资17.9%。吴祖太、路银等能工巧匠,自己测量、自己设计、土法施工,解决了很多施工新问题。市行政审批服务局是今年年初组建的单位,作为党务干部,在遇见种种新问题、新挑战时,也要拿出不向困难低头的决心,勇于直面困难、解决困难。

   三、强化意识,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

   建渠十年、投资近亿元的红旗渠工程,没有发生一起违纪违规案件,账单有整有零、清晰可查,红旗渠主干渠历经半个世纪仍在发挥作用。靠制度管理权、物、钱的措施,从源头上预防和杜绝了腐败,赢得了老百姓的信任。这对我们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启示是必须层层压实责任,强化法纪意识,守住权力边界,严格财务管理。

   四、提升机关党建工作水平,创造一流业绩

红旗渠心得体会篇5

红旗渠精神更是一种团结精神,红旗渠的建成,凝聚了几代人的热血,凝聚了几代人的力量,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更多人团结一心的付出才能创造出奇迹。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红旗渠精神心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红旗渠精神心得1

通过学习红旗渠将神使我体会到: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越是艰苦的地方,越是复杂的环境,越是困难的事业,就越是需要精神力量的支撑。我们党是靠艰苦奋斗起家的,也是靠艰苦奋斗不断发展壮大、成就伟业的。没有艰苦奋斗,就没有今天各项事业迅速发展的局面。大力弘扬红旗渠精神,必将在亿万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化为一种巨大的物质力量。

改革开放的30多年,让我们沐浴春风,感受到了改革带来的幸福生活。但是,随着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部分党员,尤其是部分党的领导干部,不愿再做艰苦的工作,不能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精神了,不能密切联系群众了,甚至有脱离群众,高高在上的现象。如果不坚决防范和克服这种现象,党的事业就不能向前发展,甚至会遭受挫折。不论我们党取得什么样的成就,都必须长期坚持艰苦奋斗的精神,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色和宗旨,密切联系群众,不断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样我们党才能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红旗渠精神的核心内容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这与目前进入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教育活动”的要求是完全一致的。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党员干部弘扬正气、抵御邪气、廉洁从政的有力武器。每个共产党员和国家公务人员,都应当把艰苦奋斗的传统美德作为自己的成事之基、立身之魂。

实践证明,什么时候保持和发扬了艰苦奋斗的作风,我们党就有号召力、战斗力、凝聚力、向心力,就能引领广大人民群众同心同德地干事创业,就能不断取得革命和建设的新胜利。当前,面对各种歪风邪气的侵袭,更需要积极倡导、大力弘扬艰苦奋斗的红旗渠精神。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红旗渠精神具有多方面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我们要充分发掘和运用红旗渠精神的时代价值,使红旗渠精神不断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红旗渠精神是一种无私奉献的精神。不论是坚韧的愚公,还是填海的精卫,不论是石大沟的郭变花,还是把最美的笑留在桃花洞的原海生,他们最美的诠释了无私奉献的精神,作为一名老师,更应该让祖国的花朵绽放在未来,为祖国的建设奉献他们的力量,为祖国的明天开启新的篇章

红旗渠精神心得2

20世纪60年代,在新中国成立后最难熬的困难时期,受太行山天然屏障所困的林县人不甘命运安排,难而不惧,自力更生,靠双手和双肩,靠锤头和钢钎,硬是在太行山悬岩峭壁上凿出了让世界震惊的红旗渠。

林县人民在修红旗渠中形成的红旗渠精神,像太行山一样雄浑,厚实和坚韧。

红旗渠精神,是林县人民的脾气,是一种值得敬佩的民族之魂。我作为一名林州教育战线工作者,应该怎样去弘扬和学习红旗渠精神呢?红旗渠精神是什么?是团结协作,是艰苦奋斗,是自力更生,是自强不息。教书育人是教师的神圣职责。我要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用这种精神去激励自己,把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综合素质作为出发点,用自己对红旗渠精神的理解去影响学生。我生林州,长在林州,我亲眼目睹了林州人民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巨大成就,我真正能理解林州人民战太行、出太行、富太行、美太行的含义。我虽没有经历过修渠,但从小时起就时常能听到有关修渠的故事,比如怎么打洞,怎么打天井,怎样背沙轻巧一些,其中有一个大爷讲到为了赶进度不落后,打洞时炮响以后,用人快跑的方式把洞里的烟带出来。过去自己只是单纯的听故事,今天再回想这些故事,我真为当时那些修渠人而感动。

进入新世纪,太行富了,太行美了,但林州人民没有迷失,没有困惑,而是在一座座新的无形大山和屏障面前挖山不止,奋斗不止。与时俱进,自强不息,这是新时代林州人民的脾气,比太行山还倔,还犟,这也是新时代林州人民赋予红旗渠精神的新的内涵。

结合红旗渠精神,我要立足本职工作,在我市正在进行的“珍爱生命线,重修红旗渠”大会战中,自觉对照差距,为林州的教育事业再添光彩。如今教育系统开展的“高效课堂”活动正在如火如荼进行中,“相信学生”,“给孩子们放手”“我的课堂我做主”,已成为师生的`座右铭,我要再转变观念,积极向课改标兵学习,积极的深入学生了解学生,把备教材和备学生紧密联系起来,力争实现高效课堂的目标“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

打开报纸,新华社长篇报道“守望红旗渠精神家园的太行人”一文,写出了我们红旗渠人的骨气,写出了我们林州人践行红旗渠精神的决心。文中那一个个鲜活的形象杨贵、任羊成、许存山、张福根、郭变花、李广元、桑中生、万福生等,他们只是百万林州人民的代表,林州人民在山多土薄,交通闭塞的太行大山中,凭着难而不惧,富而不惑,自强不已,奋斗不息的红旗渠精神大力改革,积极发展,现在已经跃居全省前八强,我想,这就是我们林州人的倔犟吧。

一个国家的真正财富,不仅在于拥有多少有形的物质财富,还在于拥有多少无形的精神力量。经济的发达,可以使一个国家贴上强大的标签,而唯有精神的力量,可以让一个国家扛得起伟大的字眼。

“精神立市”是林州新一届领导班子确定的发展战略,弘扬和发展红旗渠精神,给红旗渠精神赋予更多更典型的新时代内涵是每一个林州人的义务,热爱林州,建设林州,让林州红旗渠精神如万泉湖里的水一样永不断流。我是一名教师,我特别关注林州的教育发展,教育是一切发展的基础,是一个地区发展的不竭动力,我多么希望我的家乡能涌现出更多的像李太生这样的高端人才,涌现出更多像李广元这样的优秀企业家,涌现出更多像张福根这样的好干部,涌现出更多像王生英这样的好老师,涌现出更多像万福生这样的大慈善家。

难而不惧,富而不惑,自强不已,奋斗不息。勤劳朴实的林州人民,让我们团结起来,立足本职岗位,脚踏实地,为伟大的红旗渠精神注入新的活力而努力奋斗!

红旗渠精神心得3

10月30日至11月3日,我参加了自治区机构编制系统2017年党性教育培训班,专程赴林州市红旗渠干部学院学习培训。短短几天时间,通过现场实景教学、专家讲座、专题片播放、与当年劳模交流互动,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使我对新时期如何传承和弘扬红旗渠精神,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启发。这种精神永不过时,值得在新时期学习践行,也值得各个地方学习借鉴。

这次学员们首先进行了体验式教学,走红飘带,水长城;实地参观了红旗渠咽喉工程--青年洞;沿着蜿蜒崎岖的山路,仰望峻峭陡立的悬崖,看到水渠从地势险恶、石质坚硬的太行山穿腰而过,观摩“铁姑娘打钎”、“凌空除险”等重现的场景;零距离与红旗渠亲密接触,亲身感受和体验了那流淌在半山腰中、悬挂在绝壁上,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人间天河”的红旗渠;我心灵上受到了强烈的震撼,他们苦战10年,用苦和累、智与慧、;血和汗,用铁锤、钢钎,硬生生地在悬崖绝壁上凿出了全长1500千米的“人工天河”--红旗渠。回想他们当年工程建设的艰苦卓绝,使我深刻感受到“人民是创造历史的动力”这一真谛;体会到真正用风雨同舟、患难与共的实际行动来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真正做到无私无畏、身先士卒地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第一位,切实把群众关心的工作做好、做细、做实是第一任务。

其次学员们观看了《巍峨山碑杨贵篇》、《红旗渠》的纪录片、话剧。从当年红旗渠建设的总设计师、组织者和指挥者、原林县县委书记杨贵身上,从他心系林县50万苍生疾苦、敢于舍出身家性命为民请命、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崇高人格风范,大家深刻感受到了一名真正的共产党人的大智大勇、大爱情怀和对人民的赤子之忱,也一次次为他的事迹而感动、而落泪。想当年,林县老书记杨贵冒着极大的政治风险在县委常委会上,首次提出修建红旗渠的惊天构想,语惊四座,堪称天方夜谭,梦想神话。会场上惊讶者有之、感叹者有之、支持者有之、反对者有之,也有善意的劝告,此工程史无前例、凿山开渠从山西引水入林,战线长、障碍多、施工难、风险大,一旦功败垂成、必将身败名裂,建议他三思而行。“大家放心,出了问题我一人负责”杨贵在会上坚决表态,他敢想、敢干、敢担当,花了一年多时间,带领工程技术人员翻山越岭、调研勘探,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初步完成了红旗渠工程的设计和概算,可谓有备而来、胸有成竹,为浩大工程铸牢基石。在具体施工中,杨贵书记以求真务实、知错就改的风范赢得敬重,对设计方案中存在的问题,及时修正完善,并主动承担责任,作出自我批评,如此胸襟怎不叫人钦佩,何愁红旗渠不成。杨贵是一座不朽的丰碑,是红旗渠精神之魂。红旗渠的建成,正是以杨贵为代表的林县县委一班人,真正代表了群众利全益,顺民心、合民情,干群同心,因而大业必成、功在当代,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不能只是一种口号,而应当成为新时代广大党员干部谋事、干事、成事的执政原则,成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快速发展,早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执政责任。

红旗渠心得体会篇6

[关键词]高校学生;红旗渠精神;启示教育;研究

红旗渠是上世纪60年代在中国经济十分困难的条件下,林县人民苦干十个春秋用血汗修成的1500公里的“人工天河”,被誉为世界第奇迹。曾评价其为“新中国建设史上的奇迹”。在红旗渠修渠的10年中,人民不论受到多大苦,从来没有人偷偷地拿修渠的一分钱。大家伙自己动手,想办法来解决住房的难题。大伙没有地方睡,就想办法睡在大石下、石峰中,有人将石头垒在一起,有人挖洞口,有人直接睡石头上。睡的地方没有遮挡、更没有床,于是大家把杂草当铺盖,把破布当屋顶,就这样把睡的问题解决了。指挥部本是修渠的核心,但它却同样简陋,几块破布用树枝撑起来便是指挥部了。修渠工具太少,大家伙就从自己家里带。工人们从自己家里带着铁锹、榔头、推车,就是使用这些原始的工具,修建完成红旗渠这样如此庞大的工程。林县人民在建设这项惊天地、泣鬼神的伟大工程中,充分展现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红旗渠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与延续,对当今高校学子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有着很好的教育启示作用。

一、红旗渠精神的内涵

红旗渠精神是林县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长期艰苦创业伟大实践的结晶,被誉为“中华民族之魂”。红旗渠精神和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大庆精神一脉相承,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时代缩影,“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相结合的宝贵精神财富”①;同时它又具有自身独特深刻的内涵。具体而言,红旗渠精神,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红旗渠精神中的核心内容。红旗渠的修建,时刻展现着中国共产党及广大群众不畏艰险、努力奋斗的精神。 1960年,正是我国三年困难时期,国家不拨款,地方财政又十分困难,靠什么来完成红旗渠工程的?林县县委在当时提出了“以自力更生为主,国家扶持为辅”的建渠方针②。为了解决修建过程中费用的难题,大家都在想各种方法。作为社队,大家商量决定按使用面积出人力,根据干活多少进行记工分,大家按量分配;工人自己从家里带着工具,家里实在没有的,生产队负责提供,吃饭问题也是民工自行解决,如果有困难各队就分配集体口粮。蔬菜则是通过生产队分发给各个工段,每个工作日补贴2角钱。工具维修由队里来负责,针对各家工具损坏情况,集体进行补贴。一些大件的物料,比如炸药、水泥等都由县里负责购置。为筹措资金,县里组织了各级干部、社里的工程去各个地方承包工程,其中收入的5%―7%上交县财政。县政府各处打听求助,当得知洛阳有个水库停建,滞留不少炸药,便去请求上级拨点炸药,各个部门自己出经费用汽车来回运。在农业上国家分配的化肥硝酸铵紧缺的情况下,人民便找到大量锯末,自行制造炸药,光自己制造的炸药就节省了140多万,水泥、石灰全靠自己来造,无数的抬框都是大伙在山上割的荆条自己制作的。没有了钢条,就找来当年的老红军们去到部队求助,购买当年打仗所剩下的钢条、炮锤,把东西运回来后,焊接在钢钎上,节省开支,一物多用,炸药箱拆了做水桶、灰斗,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工具,整个的红旗渠工程,算起来一共投入工人3740.17万人,投入资金6865.64万,这里面有国家支持的1025.97万,大约占到14.50%,剩余则由自己筹备(其中包括工人工钱)。

(二)团结协作,无私奉献

红旗渠工程是林县所有人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结晶。为了尽快完成红旗渠工程,,林县人在太行山上手挽手、心连心、肩并肩,同呼吸、共命运,没有人去考虑自己的所得所失,更有甚者、为此奉献了自己的生命,这种不畏艰难,无私奉献,团结合作的精神时刻展现在红旗渠工程修建中。在当时的情况下,经费完全不够用,人民的口粮经常不够吃,所用的工具也是非常的落后;在这种无比艰难的时刻下,正是林县每个人团结协作无私奉献,才使得红旗渠修建完成。

在红旗渠工程修建中,林县县委和广大党员干部,能够坚持真理,实事求是,无私奉献,坚定不移地走群众路线③。当时因为技术落后,当技术层面出现问题工人很容易出现情绪不稳定,每当情况紧急的时候,指挥部都能够立刻掌握原因所在,并使用适当的方法解决问题,安抚大家内心的矛盾心情。最开始的拦河大坝修建,是整个工程中最危险的部分,但是各个党员都冲在最前面,做好带头的作用,大家伙自愿组织了以党员干部为主的500名年轻体壮的小伙,作为拦河大坝的尖刀队,冲在最前面,他们用血肉之躯挡在河流前面,建起了一道道英雄之墙,经过了将近一个月的艰苦努力,拦河大坝成功修建完成;在红旗渠修建过程当中,为防止工人们被山上的石头砸伤,,任命任羊成为除险队队长,带领着18名年轻小伙,爬在山上,除去有危险的石块,保证下面工人的安全。接到如此危险的任务,他们没有一个人退缩,因为大家都心系人民,不图名利,为了大家的利益,果断地奉献自己,甚至是自己的生命。哪里最苦最累,哪里最困难、最危险,哪里就有党员干部们忙碌的身影,广大人民群众看在眼里,暖在心里④。为了彻底改变家乡的落后局面,大家伙都是紧跟着党的步伐,不管多么苦,多么累,大家伙没有人埋怨,没有人退缩。他们的口号更是让人振奋“干部流汗水,我们就不怕流血水。党员干部搬石头,我们就有决心搬山头!”⑤大家伙为了红旗渠工程的建设不畏艰辛,努力奋斗,没有去想自己的得失,都是全心全意奉献自己,将所有的心思都放在了红旗渠的工程建设上,一切服从于建设安排,这期间有着太多的感人事迹。其中元金堂在红旗渠修建过程中,发现他人正面临危险,临危不惧,舍身救人,救起他人却奉献了自己的生命,让人肃然起敬,成为了林县人民团结协作、艰苦奋斗的榜样。细数一下,在红旗渠修建的过程当中,一共有81位同志将自己的生命奉献给了红旗渠,其中有老人,也有些未成年的少年。是他们的无私造就了如今的红旗渠,林县人民将永远不会忘记这些建设者的丰功伟绩。

二、红旗渠精神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作用

在快速发展的今天,信息交叉传递。各种的文化、价值观充斥在网络上,冲击着当代年轻人的心理,他们很容易被各种文化思想、价值观念所影响。当今高校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加强对高校学子进行红旗渠精神启示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它对当今高校学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有很好的启示作用,有利于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良性发展。

(一)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作用

现在部分大学生身上有着太多的不良生活习惯。首先,很多的学生从小到大一直是在比较优越的生活环境中成长,家长非常宠爱他们,这就导致了他们“天不怕地不怕”的性格,同时导致了他们思想上的懒惰。他们过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在学校自然不愿受苦,相对于学习的辛苦,他们肯定更喜欢开心轻松的校园时光。于是,在他们走出校门的那一刻,自然不会有太多努力奋斗的想法,只是想着家里人帮忙找点事做做。其次就是学校里很多学生喜欢攀比,喜欢虚荣,被拜金思想所影响,他们在思想上不想着进步、提高,而是纯粹的去追求物质。在当今社会,他们认为再多的努力,都不如走走后门,投机取巧来的快。如此消极的生活态度肯定对大学生的长期发展是不利的,长期处于这种消极的生活态度之中,只会越来越空虚,感受不到自己的社会价值,最后甚至会和社会产生一些内在矛盾,做出一些危害社会的事情,阻碍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意识是对客观事物能动的反作用。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应该对一些具有消极思想的学生进行思想的教育和引导。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一直是以艰苦奋斗作为民族优良传统的,红旗渠工程的修建成功更是⒅泄艰苦奋斗精神表现得淋淋尽致。20世纪末,在考察红旗渠时,更是高度赞扬了红旗渠:“红旗渠是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精神的典范,不仅给人留下了可以浇灌几十万亩田园的水利工程,更重要的是留下了宝贵的红旗渠精神,这不仅是林州的、河南的精神财富,也是我们整个国家、民族的精神财富。”这完全能够说明红旗渠精神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的重要性。让高校学生去红旗渠现场感受其宏伟壮丽的背后故事,去了解当年工人们艰苦奋斗的精神,让他们去实现自我的社会价值,为社会主义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这些对于大学生意识到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性,意识到社会的发展从来就离不开年轻一代的艰苦奋斗和努力,意识到在当今优越的生活条件下,只有保持艰苦奋斗的精神,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主义继承者。

(二)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精神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作用

当今高校学生几乎都是90后,很多是独生子女。所以在校园的集体生活当中,喜欢以自我为中心,不顾及他人感受,缺少团队合作、无私奉献的精神。除此之外,还会经常受到社会上一些功利主义思想的影响,严重缺乏无私奉献的精神。当下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太过看重一己私欲,毫无社会责任感,缺少诚信,无视纪律等现象并不少见。在社会分工逐渐细化的今天,只有得到了社会和他人的支持配合,一个人才有可能取得成功。因此,致力团队合作,勇于无私奉献,是成功的首要因素。

一个团体中大家如果都懂得互相合作,都具有奉献自我的精神,就可以顺利的完成任务。如果还没开始工作,大家伙就开始相互猜疑,勾心斗角,没人愿意无私奉献自我,这种团体合作注定要失败。红旗渠精神讲究的就是无私奉献、以团体利益为目标。如今,各个国家快速发展,原来的战争逐渐演化为政治、经济、文化之间的竞争。而作为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应该不断学习红旗渠精神,加强团队意识,发扬无私奉献精神。只有如此,才能够让红旗渠精神广泛地在高校中传播,使我国在国际竞争中更有竞争力,才能够在社会上形成既讲经济效益又讲社会效益、既讲价值规律又讲无私奉献的局面,提高高校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弘扬红旗渠精神

学习红旗渠精神,加强对高校学生艰苦奋斗精神的教育。艰苦奋斗是红旗渠精神的核心内容,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应大力宣传红旗渠精神,宣传在红旗渠修建的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感人事迹和为了党的事业和人民群众的利益而艰苦奋斗的革命气概,让红旗渠精神深深地烙印在当今大学生的心中,时刻鼓励、影响他们,为以后的工作学习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

学习红旗渠精神,加强对大学生团结协作精神的教育。红旗渠在修建过程中真正的表现出了“团结就是力量,这力量是铁,这力量是钢,比铁还硬,比钢还强”的强大精神力量,这种精神力量也是当今大学生所需要的精神营养。学校应该从各个方面加强对学生团体协作精神的教育,不能仅仅专注于对大学生专业技能的培训,因为没有人文精神的人才是无法适应社会发展的。因此,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应该继续探索红旗渠精神,领悟更加深刻的红旗渠精神。

红旗渠精神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着很好的启迪作用,当今社会,全球化、市场化和信息化发展迅猛,各种各样的信息、文化、价值观围绕在高校身边,学生对于各种价值选择感到困惑是无法避免的,加强对高校学生进行“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红旗渠精神启示教育,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为社会主义的发展培养优秀的接班人。

[注释]

①路阳.用地域特色文化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论“殷商文化、红旗渠精神”在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中的作用[J].安阳工学院学报,2012(5):108-110.

②赵玲.红旗渠精神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导向研究[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14(4):80-84.

③任晓飞.红旗渠精神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南昌航空大学,2012.

④郜绍辉.简论红旗渠精神在高校中的传承[J].安阳工学院学报,2015(5):5-7.

红旗渠心得体会篇7

在建党97周年之际,公司党委组织全体党员干部、积极分子于7月中旬奔赴太行山区的河南省林州市,参观了举世闻名的水利工程,被世人称之为“人工天河”的红旗渠。

红旗渠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林县人民在条件十分艰难的情况下修建的,从太行山的山腰引漳入林,这项工程被世人称之为“人工天河”,在国际上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红旗渠的精神震撼太行,感召岁月,巍巍太行山记录着林县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自力更生,无私奉献,艰苦创业的丰功伟绩。当年的自然环境极其恶劣,不仅缺少机械设备和技术水平,还有三年的自然灾害也给林县人民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困难,缺衣少粮十分艰苦。就是在这样极端恶劣的自然环境下,林县人民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不畏艰险、不畏困难、团结合作、无私奉献,用血泪和汗水浇灌出举世闻名的人工天河红旗渠,创造历史又一奇迹。红旗渠的建设不仅仅是建设了一个伟大的水利工程,更是树立了中华民族推动社会进步与发展的伟大精神丰碑。

如今走进林州人民用智慧和血汗创造的世界瞩目的人工天河红旗渠,走在干渠的堤坝上,看着绵绵流淌的红渠水,感受着红旗渠的宏伟壮丽,惊叹和敬仰红旗渠的建设者们。他们经过不断的艰苦奋斗,克服重重艰难险阻,穿越太行山的悬崖绝壁,险滩峡谷,遇山凿洞,遇勾架桥,开山劈路,历时十余年,于1969年修建完成。

身临其境参观了红旗渠,结合本职工作,主要有以下几点感悟:

一、红旗渠之所以能够克服重重困难历经十年艰辛最终修筑成功,团队精神是基础。要想把事情干好,没有清晰的思路、团结的集体不行。红旗渠是当年林县县委书记杨贵带领一群有梦想、有信仰的人共同建设完成的。这个团队很好,这是成功的基础。做任何事情,必须具有团队精神。保险理赔工作不是一个人的单打独斗,需要依靠团队的力量。公司客服部的员工是核心团队,公估公司和公司的代查勘人员也是团队的一部分。这是一个大的团队,只有团队各方面人员团结协作、同心协力,才能把分公司的客户服务工作做好。

二、红旗渠的建设体现着创新精神。红旗渠引的是山西漳河之水,把山西的水引到河南的想法,首先就是思路的创新。在整个修渠过程中,遇到了数不清的困难,也不断的涌现出各种创新的举措。所以做任何事情、在任何时候都离不开创新。目前我们公司处在发展初期,理赔服务基本上依靠代查勘,很多其他大公司的管理办法在这个阶段无法照搬使用,只能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创新出自己的一套管理方法,并不断的修正和完善。

三、红旗渠在建设过程中分工明晰、职责明确、人尽其才,充分体现了科学管理。科学管理的核心就是“明确分工和提高效率”。一个团队的每个成员都必须分工明确,我们公司也需要这样。每个岗位、每个小组、每个科室都要有明确的分工和岗位职责。分工明确了,每个人在各自的岗位上工作效率就提高了,科学管理就收到了实效。

通过这次参观红旗渠,使我身心倍受鼓舞,激发了对工作的热情,更加热爱本职工作,坚持发扬红旗渠精神,坚持学习文化知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努力提高工作能力和工作效力。作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时刻牢记党员身份,严于律己,宽于待人,时刻起到模范带头作用,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在实际工作中,作为党员积极牢记为人民服务这一宗旨,倾情奉献自己的力量,热情的为党和人民服务,做一名合格的优秀的共产党员,深刻领悟红旗渠精神的内涵,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尽一份力,为祖国发展和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红旗渠心得体会篇8

在中国共产党十六届四中全会刚刚闭幕,即将迎来共和国55岁华诞之际,我们将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弘扬红旗渠精神大型展览,纪念红旗渠通水4O周年,旨在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牢记“两个务必’’,进一步提高执政为民水平。这将是继延安精神和西柏坡精神展览后在京举办的又一个弘扬民族精神的大型展览。出席今天新闻会的领导有,中共安阳市委书记靳绥东,中共河南省委对外宣传办公室主任、河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主任姚立新,中共安阳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张笑东,中共安阳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宋凤仙,中共林州市委书记来亮。同时我们邀请了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北京电视台等70多家新闻单位,在此,对各位领导和新闻界的朋友们的光临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相信通过各家媒体的大力宣传,将会进一步提高红旗渠的知名度,扩大红旗渠在国际国内的影响。

上世纪60年代,在共和国最困难的时期,为了改善生存条件林县人民在党的英明领导下,不畏艰难苦战1O年,修建各种建筑物7193座,挖砌土石方1696.19万立方米,投资7154.7万元,建成了全长1500公里的大型水利灌溉工程人工天河——红旗渠。红旗渠的建成,彻底改变了林县干旱缺水的历史。红旗渠通水40年来,共引水85亿立方米,灌溉面积8000万亩次,增产粮食15.9亿公斤。同时,还带动和促进了林州各行各业的巨大变化。据统计,红旗渠年净创效益4000余万元,40年来共创效益17亿元,相当于建渠总投资的23倍。红旗渠被林州人民称为“生命渠”、“幸福渠”。

红旗渠成为我国水利战线上的一面旗帜,在国内外产生了深远影响,曾被总理称为“新中国建设史上的奇迹’’。在红旗渠修建过程中孕育形成的“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更成为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有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曾先后亲临红旗渠视察。1995年,同志视察红旗渠时指出:“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我们仍要继续弘扬当年的修渠精神,把红旗渠精神代代传下去”,1996年,同志在视察红旗渠时亲笔题词:“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红旗渠精神’’。

红旗渠是一座不朽的丰碑,红旗渠精神是一面永恒的旗帜,并不断赋予新的时代内涵。我们举行红旗渠通水40周年纪念活动,是为了进一步弘扬红旗渠精神,通过展览将全面展示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重新安排林州河山的光辉历史,充分展示红旗渠的壮观景象和林州的崭新形象,让世人更多的了解林州,认识红旗渠,感悟红旗渠精神。通过展览,充分展示设市十年来林州经济与社会取得的辉煌成就,展示林州人民不畏艰难、拼搏不止的创业风采,激发全市、全省乃至全国人民群众求真务实、干事创业的精神,共同努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上一篇:骨干教师培训心得体会范文 下一篇:远程培训心得体会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