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妍:走红旗路 铸红旗魂 圆红旗梦

时间:2022-10-28 05:16:12

春满征程红旗展,万绿丛中赏春妍。走红旗路,铸红旗魂,圆红旗梦。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它!为什么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开鲜花!几经风雨后,红旗依旧鲜艳,山河如此多娇。

齐鲁大地,人杰地灵,几千年来,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齐鲁文化闪烁着耀眼光芒,成为一道靓丽风景线。根植在这片文化沃土,在山东国防科技工业战线,山东红旗机电集团(原山东红旗机械厂)是一面不倒的旗帜。

它从诞生至今,以强军报国为己任,以国家发展大局为重,历经重重艰难困阻,特别是经过破产重组的严峻考验,奋力拼搏,改革创新,自强不息,经过几代人近五十年的辛勤耕耘,精心打造以“红旗路、红旗魂、红旗梦”为核心的企业文化,从走进深山到搬迁进城,再到崛起滨海,历经三次艰苦创业,走出了一条独具红旗特色的军工文化建设之路,舞出了一片军工文化助力强军富民的新天地。

责任担当:走好红旗路

历史的年轮,回溯到1970年。根据中央关于三线建设重大战略决策,第一代红旗人在“备战备荒为人民,好人好马上三线”的时代号召下,打起简单的背包,跋山涉水,从祖国的四面八方汇聚到革命老区沂蒙山,在茫茫深山,扎下营地,开始了工厂的建设。

他们中有各行业抽调的精英骨干,有大城市刚刚毕业的优秀青年,有刚刚复员的战士,红旗机械厂建设者们为共和国国防建设事业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他们献出了青春热血、献出了终身、献出了子孙后代,更有人长眠在这片曾经挥洒过汗水泪水、甚至血水的大山深处。在没有一问厂房、一台机器的山沟里,打山洞、架电线、盖厂房、安设备,劈山修路,挖沟埋管……往日寂静的山沟,红旗招展,号子整齐,歌声嘹亮,热火朝天。没有条件,创造条件,没有图纸,边设计边施工,实现了当年建厂、当年试制、当年投产的任务目标,受到了上级主管机关的表彰。山东红旗机械厂诞生了。

建成后的山|红旗机械厂横跨一座山梁,肩挑两个山沟,山梁开凿出两个横穿的山洞,东临大沙河。生产区域由7个生产车间、1个工装模具车间、1个机动设备科等组成,另有总成品库区和验收靶场。生活区分为一区(北沟)、二区(王庄、车队)、三区(南沟),同时建有职工子弟学校、职工医院、招待所、职工俱乐部、后勤大院等生活服务机构和设施,基本保证了当时生产生活需要,职工人数最多时达到2300人。

“让睡好觉”是三线建设最经典的口号,“靠山、隐蔽、分散”是三线建设主要原则。“简陋、艰苦、匮乏”是建设者工作生活环境的生动写照,“牺牲、奉献”是军工精神的主旋律。“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打硬仗、特别能奉献”是红旗精神的实质,是红旗文化精髓,它由第一代红旗人在那火热的年代中凝结,在青葱的岁月中升华。如今,伴随民族复兴号角吹响,伴随着文化复兴的汹涌大潮,伴随新一代红旗人脚步的不停追寻和上下求索,红旗精神融入新时代特征,并将鼓舞着一代代红旗人不断开拓前行。

坚定红旗路,凝聚红旗魂,圆我红旗梦!这就是红旗机电的文化核心和灵魂,是红旗机电不断战胜困难,取得胜利的利器!

激情岁月 铸就红旗魂

上世纪70年代建厂初期到80年代中期,是山东红旗机电集团历史上最荣光的岁月,也是红旗魂凝聚成形的重要时期。近20年来,红旗人在大山深处默默耕耘,满怀“军工报国”、“献了青春献子孙”的特殊情怀,为国家“三线”建设作奉献。从1971年正式批量生产到1985年上级不再下达生产计划的15年问,红旗厂的生产供应有力地支援了部队武器装备的配备。

这期间经历了山东红旗机械厂从无到有的建设历程,经历了主要产品从试制到规模化生产的过程,经历了西南边境作战,红旗厂产品首次用于战争,并受到前线将士好评。那段岁月,红旗人的心是火热的,脸上是荣耀的笑,胸中充满自豪。那段岁月,红旗精神得以凝结升华,“红旗、奉献、报国”成为红旗人的精神支撑,成为红旗文化的深厚底蕴,成为红旗人的军工精神基因。“红旗魂”激励着一代代红旗人奋行,前进。魂不灭、旗不到。“红旗”本身含义是红色旗帜,象征着前进和胜利,也象征着先进。红旗指处,所向披靡,无往不胜。

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随着形势变化,中国进入深刻变革时代。包括军工厂在内的国有企业调整转型,常规武器弹药生产企业首当其冲。实施“民”战略,走市场经济之路,并非易事。原有生产线都是为军品而建,转产民品很难很难!地处深山、交通不便,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参与市场竞争谈何容易?军品停产,开工不足,子女如何安置?深山才三日,世上已千年。经济大潮冲击下,人心思变,出山心切。红旗还能扛多久?严峻的选择摆在红旗人眼前。“搬迁?找死!不搬?等死!”有人这样说。在困难面前退后,不是红旗人的风格。这是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打硬仗、特别能奉献”的队伍,魂是“红旗、奉献、报国”。红旗人没有犹豫观望,迅速统一思想,坚定要走的道路,突围、出山、进城。明确思路,坚定方向。没有国家拨款,工厂自筹资金。1988年开始在山东潍坊开工建设新厂,开始建厂史上第二次创业。从选址、开设窗口,到1994年12月全部完成搬迁任务,历时近六年。除保留部分军工生产能力外,全体职工家属实现进城生活的愿望,红旗开启了新篇章。

由于工厂整建制搬迁带来的沉重债务负担,加上老军工企业沉重的历史包袱,企业搬迁后负债累累,举步维艰、连年亏损,职工的工资收入很低。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决定对山东红旗机械厂实施破产重组。曾经的国之骄子国有军工“大三线”企业要破产?阻力有多大!问题何其多!靠着红旗永不倒的心劲,靠着红旗精神的鼓舞,靠着红旗魂的凝聚,红旗厂的干部职工服从国家大局,听从党的指挥,经过阶段性剧烈阵痛,于2002年4月正式进入法定破产程序,8月完成清算,9月重组注册新公司,10月“山东红旗机电有限公司”挂牌成立。

公司成立后,以李成玉同志为董事长、总经理、党委书记的领导班子大胆改革,转换经营机制,深化三项制度改革,积极开发民品,坚定军民结合、协调发展道路,以红旗精神凝聚人心,以奉献报国的豪情面对压力。破产前,我们是军工人;重组后,我们还有军工魂!红旗厂破产了,红旗精神没有破产,红旗文化不能丢,红旗站着永不倒,成为红旗人永远的信念。企业重组后,实现当年盈利,扭转多年亏损的局面。

随着企业不断发展,原有厂区无论是工房还是设备,逐渐不能适应生产发展需要。为寻求更大发展空间,按照国家环渤海经济带发展战略和潍坊市退城进园政策,公司自筹资金在潍坊滨海经济开发区征地250亩,建设新厂区和员工宿舍楼。2008年9月完成搬迁滨海,实现出山、进城、亲海的三步跨越。2012年,公司再次在滨海开发区征地60亩,与日本鹤见株式会社合资合作,成立“山东鹤见红旗环境科技有限公司”,专门生产环保设备污泥脱水机,该产品已远销十多个国家和地区。2009年销售收入首次过亿元,2013年销售收入突破两亿元,员工收入连年提高。为做大做强红旗机电,民用产品农业机械先后开发中耕机、田园管理机、割草机、水稻插秧机等系列产品,年产量最高时达到2万台。为加强军品科研开发工作、实现集团化运营、树立企业外部形象,公司投资3000多万元在潍坊寒亭购置科技楼,设立集团总部,2015年5月正式入驻。改制后,经过15年团结奋斗,生产经营已形成“以军为主、军民结合”的格局,经济效益不断提高,企业迈进集团化发展轨道。

文化引领 圆了红旗梦

为强军报国,完成国家任务,红旗机电集团以“红旗路、红旗魂、红旗梦”为核心打造企业文化,把红旗文化融入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中,渗透到每个员工心中,使之成为行为规范和精神动力。集团公司党政工团齐抓共管,不断采取许多有效措施。几年来,集团公司党委以党支部标准化为抓手,通过开展党支部“五个好”党员“五带头”评优树先活动,教育动员全体党员继承发扬“把一切献给党”的兵工精神,永远听党的话。参加全省国防工业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活动,撰写上报军工文化题材论文并多次获奖。集团公司2015年制定了《企业文化建设纲要》,企业管理部全面负责企业文化建设部署落实,2016年推动实施《企业文化建设五年规划》,组织征集企业理念活动,确定“红旗机电,我们一直在超越”槠笠滴幕宣传标志性口号;每年组织书画摄影展,弘扬企业文化,丰富员工文化生活。工会组织积极组织送温暖活动,帮助救济困难职工,每年开展群众文艺体育活动,丰富职工业余生活,保持当年在军工厂文体生活开展出色的特点,保持发扬军工特色,传承红旗精神。团委成立青年义务志愿服务队,经常开展学雷锋活动。2014年12月,经过广泛发动和全面推进,公司通过精神文明建设单位达标现场验收,被山东省直属机关文明办授予“精神文明单位”荣誉称号。实践证明:“红旗机电”要做大做强,建成集团化上市公司,大力弘扬军工文化,进一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和软实力。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红旗在火红年代诞生,经历改革开放浴火重生,现已立稳脚跟、迎风展开、尽展风采。我们相信,在兵工精神激励下,在军民融合发展的时代舞台上,红旗一定会更加鲜艳、高高飘扬!

(作者:山东红旗机电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

上一篇:消防车辆维修问题及日常保养探讨 下一篇:浅析房建工程安全控制中工程监理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