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沟通论文范文

时间:2023-10-31 23:03:57

营销沟通论文

营销沟通论文篇1

    关键词:能力营销;营销方式;选择机理

    一、引言

    现有企业能力理论特别是营销能力理论很难解释产业市场上企业之间的营销沟通活动。因为在产业市场营销中,企业之间的沟通越来越聚焦于供应商的资源和能力,而不是当前所要销售的产品。例如,在资本类产品交易会上,参展商往往倾向于向客户介绍来自研发部门的技术人员和产品的技术发展趋势,而不是把当前所要销售的产品作为介绍的重点;在纺织品展销会上,参展商往往用各种时髦的时装表演来演示其产品能力,而不是展示各种具体的棉纱或羊毛等材料;在医疗器械专业展览会上,供应企业的技术人员一般喜欢讨论病理学的发展和研究技巧,而不是探讨各种器械本身的具体特点等等。由此看来,在实践中,许多参展商向顾客所展示和沟通的重点并非是各种产品,而是潜藏于这些产品背后的、能为客户带来增值甚至能弥补客户能力缺口的各种能力。

    而供应商或参展商为什么将营销沟通的内容聚焦于能力而非产品呢?这主要是因为,一方面,具体的产品太明显,顾客想要知道企业或产品中的各种技术和能力是如何支撑他们的业务活动以及能否支持特殊的创新项目。例如,在现场沟通过程中,我们甚至还能看到,一些企业为了证明那些难于演示的能力的可信度,还可以现场免费讲解和传教一些技术知识。另一方面,由于产品的生命周期不断缩短,顾客努力寻求一些相对不易贬值的要素(如战略性资源和能力)取代产品来评估和选择供应商。根据能力来评估供应商的价值创造潜力已成为客户企业采购与营销的一项战略活动。越来越多的管理实践也表明,产品和服务是客户评价供应商创造当前价值大小的核心要素,而企业的资源和能力是衡量其将来价值创造潜力的关键指标。因此,供应商有必要向客户推销、沟通和营销自己的能力。而主流文献,特别是企业资源基础观或能力基础观似乎并没有考虑到这些活动,它们把资源或能力(本文将资源和能力视为可替代使用)视为组织流程的输入要素或者看作具有价值性、稀缺性、不可转移性和不可替代性等特征的企业内部要素。特别是有关能力在要素市场上具有不可转移性的观点与实践中企业能力的沟通和营销现象存在本质上的冲突。很明显,利用现有的资源基础理论并不能解释商品交易会和展览会上的“能力沟通和营销”活动。为了澄清和解释这一冲突,一些学者结合企业的具体实际对上述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例如,Dyer and Nobeoka(2000)、Laseter(2001)分别以TOYOTA和HONDA为例探讨了日本汽车产业能力转移的成功做法。Prevot and Spencer(2006)采用案例对比研究方法比较了巴西物流产业、制药产业和电信产业的能力转移实践,发现能力转移的战略目标、所转移的能力类型和转移机制之间存在显着的相关性。nZerbini et al.(2006)也采用案例对比研究方法研究了意大利的纺织产业、汽车制造产业以及美国的IBM公司的成功实践,识别了能力营销的主要特征和机制。

    从实践来看,“能力营销”对企业的采购和营销活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但目前学术界对该领域的研究才刚刚起步,研究的内容主要聚焦在对企业能力营销现象的理论解释、概念界定和机制探讨,国内的研究还几乎是空白。为此,本文将在回顾能力营销研究的基础上重点探讨能力营销的方式及其选择机理,以从理论上揭示选择能力营销方式的情境条件和作用机制,为企业制定能力营销策略和有效开展能力营销活动提供理论依据。

    二、文献回顾

    “能力营销(marketing of competence)”概念最早是由Colfetto and Mazursky(2004)在哈佛商业评论发表的一文中提出来的,他们认为传统的营销研究并没有看到企业营销实践中一种特殊营销形式(如意大利纺织行业中的能力促销和销售现象)的存在,他们把这种特殊的营销形式称作为“能力营销”。Gibbert et al.(2006)也指出,企业能力基础观并不能解释产业市场中企业所开展的能力沟通和交易的活动。而且,他们也把这种现象称之为“能力营销”,并把它定义为“企业在产业市场中进行能力促销、转移和销售的工具和流程”。Moiler(2006)也支持“能力营销”的观点,并提出了另外一种解释。例如,企业为了强化核心能力建设往往把一些非核心的能力外包出去,那么这些合适的外购商在逻辑上就成为这些外包商的能力销售商,出售给外包商所需要的能力。Ritte(2006)认为,所有的市场沟通都是基于能力的沟通,但是能力沟通和营销的内容随着市场导向的类型和顾客需求的不同而改变。Blois and Ramirez(2006)也认为能力可以作为一项能够进行市场交易的资产。

    从概念来看,能力营销对资源基础观的逻辑基础提出了挑战。因为,传统的营销资源或能力研究遵从资源基础观逻辑,主要是解释消费者市场中营销能力如顾客关系能力、市场导向和优越的渠道设计技能等是如何影响竞争优势的。但是这种逻辑认为绩效的差异来自于所输入的或投入的要素在市场上不可移动、深深嵌入于组织程序之中,并且通常具有很强的粘性,从而很难在内部进行转移,更不用说在外部进行转移。而能力营销观认为,一些能力并不像资源基础观认为的那样不可流动,事实上,作为输出要素的营销能力在要素市场上能够购买到。这就表明传统认识对营销能力存在狭隘的理解,将营销通常作为一个形容词,因此,“营销能力”就成为了具体营销能力(如顾客关系能力、渠道管理技能等)的一般或统一标志。实际上,营销还可以作为一个动词,从这个意义来看,营销能力可以被理解为能力的促销、转移、销售和联盟。

    为此,上述观点引发了许多理论和实际问题需要重新进行思考和新的探讨。例如,从理论上看,既然企业能力可以进行“促销、转移、销售”和可作为“进行市场交易的资产”,那么相对于作为主流的产品或服务营销而言,能力从作为一个输入因素变为一个输出要素,这与资源基础观构成挑战,我们该如何理解它们之间的冲突?从实际来看,既然能力营销是“企业进行能力促销、转移和销售的工具和流程”,那么哪些因素会影响这些能力营销活动呢?开展这些活动的条件又是什么呢?本文将在总结能力营销活动或方式的基础上探讨能力营销方式的选择机理以回答适合能力营销的情境问题。

    三、能力营销的方式

    能力营销是企业进行能力促销、转移和销售的工具和流程。根据定义,我们可以看出能力营销可 以采取促销、转移和销售等方式。根据产业市场中的企业能力营销实践,结合上述文献,我们将企业能力营销归纳为三种方式:能力沟通与展示、能力销售和转移、能力联盟与共享。每种方式又有多种不同的具体手段。但在不同的情境下,能力营销的方式和手段具有差异性。

    1 能力转移与销售能力

    转移与销售是企业借助一定工具和手段为客户提高整体解决方案或直接为客户植入所需能力而进行的一系列相关活动。能力转移和销售可以采取人际沟通、编码传播、内嵌转移、人员交换、管理者迁移、团队工作、现场参观、业务外包等具体形式。这种方式对营销双方的互动程度要求较高,而且主要是以业务流程和管理活动为载体的互动,但对双方所需作的组织与流程调整以及制度变革的要求较低。

    2 能力促销与沟通能力

    促销不同于能力的实际销售,因为能力的角色是促销而不是销售。也就是说,在产业市场中,能力不仅自身可以作为一种产品或产品的附加价值能够被销售,而且还能像广告一样作为一种促销手段促进其他产品和服务进行销售。如一些纺织企业利用时装表演就是向顾客展示和沟通其生产的纺织材料制作下游最终产品的能力。产业市场中常见的能力促销与沟通手段有参与展销会、制造公共关系事件和邀请媒体宣传等。这种方式需要营销双方进行一定程度的沟通互动,但这种互动更多地使用介绍、讲解、演示和体验等手段,对双方所需作的组织与流程调整和制度变革的程度最低。

    3 能力联盟与共享能力

    联盟与共享是营销双方在资源和能力互补的基础上,基于某一技术、能力或市场开发等战略的需要共同所进行的能力研发、整合和共享的联盟活动。整合企业之间的能力并组建能力开发联盟可以采用组建跨文化团队、相互调整、任务标准化、流程定义、目标共享、发展共同的战略逻辑和标准以及共享价值观等具体手段,但是为各个联盟企业分配不同的角色是有效利用上述手段实现能力整合和联盟的前提。这种方式对营销双方的互动要求最高,不仅需要知识的讲解和培训,而且需要组建合作团队就研发项目进行职能分工和流程整合,同时,这种方式对双方的组织和制度调整与变革的程度和范围也最大。

    四、能力营销的选择机理

    根据知识管理理论,我们认为,能力营销是能力属性、营销双方特性、双方组织文化距离、双方关系质量以及顾客价值和企业价值等变量的函数,但这些变量与能力营销之间的作用机理并不相同,从而影响不同能力营销方式的选择,如图1所示。

    1 能力属性因素与能力

    营销能力是一系列复杂的内嵌于组织规则的技能和知识。能力的最终本质是知识。但知识的明晰性与默会性、简易性与复杂性均会影响企业之间的能力营销活动,特别是能力营销方式的选择。首先,知识的明晰性与默会性程度不同,会导致知识对其所依附的载体或环境具有不同程度的“粘性”。因为,一方面,默会性程度越高的知识就越难进行编码和表达,从而造成传播困难;另一方面,默会性程度越高的知识经常内嵌于企业的任务、规则、惯例和内部人际网络以及外部协作网络之中,它的价值只有在特定人际和组织环境下才有效,单纯模仿只能学到知识的表面,很难把知识与承载这些知识的单元分离开来,并把它注入到另外一个行为主体的知识基础。由此,默会性程度越高的知识,很难利用沟通和培训来向被营销方来分解、剖析知识的内涵和结构,因此不适宜像营销明晰性知识那样可以选择能力沟通和销售的方式,而应采取基于项目的共同开发的营销模式。合作双方利用某一项目共同开发能力,能够让双方都熟悉能力所依附的组织情境,了解能力产生效应的机制和所需搭建的支撑平台。这种共盟式的能力营销方式,不仅克服了一些默会性知识的“只可意会,难以言传”的特点,而且还有利于在被营销方企业中为所接收的能力,营造一个与其发展相匹配的“组织暖箱”。为此,我们认为:“营销”能力的知识明晰性程度越高,能力沟通、销售和转移的方式就越有效;相反,所“营销”能力的知识默会性程度越高,能力联盟与共享的方式就越有效。

营销沟通论文篇2

一、引言

现有企业能力理论特别是营销能力理论很难解释产业市场上企业之间的营销沟通活动。因为在产业市场营销中,企业之间的沟通越来越聚焦于供应商的资源和能力, 而不是当前所要销售的产品。例如,在资本类产品交易会上,参展商往往倾向于向客户介绍来自研发部门的技术人员和产品的技术发展趋势,而不是把当前所要销售的产品作为介绍的重点;在纺织品展销会上,参展商往往用各种时髦的时装表演来演示其产品能力,而不是展示各种具体的棉纱或羊毛等材料;在医疗器械专业展览会上,供应企业的技术人员一般喜欢讨论病理学的发展和研究技巧,而不是探讨各种器械本身的具体特点等等。由此看来,在实践中,许多参展商向顾客所展示和沟通的重点并非是各种产品,而是潜藏于这些产品背后的、能为客户带来增值甚至能弥补客户能力缺口的各种能力。

而供应商或参展商为什么将营销沟通的内容聚焦于能力而非产品呢?这主要是因为,一方面,具体的产品太明显,顾客想要知道企业或产品中的各种技术和能力是如何支撑他们的业务活动以及能否支持特殊的创新项目。例如,在现场沟通过程中,我们甚至还能看到,一些企业为了证明那些难于演示的能力的可信度,还可以现场免费讲解和传教一些技术知识。另一方面,由于产品的生命周期不断缩短,顾客努力寻求一些相对不易贬值的要素(如战略性资源和能力)取代产品来评估和选择供应商。根据能力来评估供应商的价值创造潜力已成为客户企业采购与营销的一项战略活动。越来越多的管理实践也表明,产品和服务是客户评价供应商创造当前价值大小的核心要素,而企业的资源和能力是衡量其将来价值创造潜力的关键指标。因此,供应商有必要向客户推销、沟通和营销自己的能力。而主流文献,特别是企业资源基础观或能力基础观似乎并没有考虑到这些活动,它们把资源或能力(本文将资源和能力视为可替代使用)视为组织流程的输入要素或者看作具有价值性、稀缺性、不可转移性和不可替代性等特征的企业内部要素。特别是有关能力在要素市场上具有不可转移性的观点与实践中企业能力的沟通和营销现象存在本质上的冲突。很明显,利用现有的资源基础理论并不能解释商品交易会和展览会上的能力沟通和营销活动。为了澄清和解释这一冲突,一些学者结合企业的具体实际对上述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例如,Dyer and Nobeoka(2000)、Laseter(2001)分别以TOYOTA和HONDA为例探讨了日本汽车产业能力转移的成功做法。Prevot and Spencer(2006)采用案例对比研究方法比较了巴西物流产业、制药产业和电信产业的能力转移实践,发现能力转移的战略目标、所转移的能力类型和转移机制之间存在显着的相关性。nZerbini et al.(2006)也采用案例对比研究方法研究了意大利的纺织产业、汽车制造产业以及美国的IBM公司的成功实践,识别了能力营销的主要特征和机制。

从实践来看,能力营销对企业的采购和营销活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但目前学术界对该领域的研究才刚刚起步,研究的内容主要聚焦在对企业能力营销现象的理论解释、概念界定和机制探讨,国内的研究还几乎是空白。为此,本文将在回顾能力营销研究的基础上重点探讨能力营销的方式及其选择机理,以从理论上揭示选择能力营销方式的情境条件和作用机制,为企业制定能力营销策略和有效开展能力营销活动提供理论依据。

二、文献回顾

能力营销(marketing of competence)概念最早是由Colfetto and Mazursky(2004)在哈佛商业评论发表的一文中提出来的,他们认为传统的营销研究并没有看到企业营销实践中一种特殊营销形式(如意大利纺织行业中的能力促销和销售现象)的存在,他们把这种特殊的营销形式称作为能力营销。Gibbert et al.(2006)也指出,企业能力基础观并不能解释产业市场中企业所开展的能力沟通和交易的活动。而且,他们也把这种现象称之为能力营销,并把它定义为企业在产业市场中进行能力促销、转移和销售的工具和流程。Moiler(2006)也支持能力营销的观点,并提出了另外一种解释。例如,企业为了强化核心能力建设往往把一些非核心的能力外包出去,那么这些合适的外购商在逻辑上就成为这些外包商的能力销售商,出售给外包商所需要的能力。 Ritte(2006)认为,所有的市场沟通都是基于能力的沟通,但是能力沟通和营销的内容随着市场导向的类型和顾客需求的不同而改变。Blois and Ramirez(2006)也认为能力可以作为一项能够进行市场交易的资产。

从概念来看,能力营销对资源基础观的逻辑基础提出了挑战。因为,传统的营销资源或能力研究遵从资源基础观逻辑,主要是解释消费者市场中营销能力如顾客关系能力、市场导向和优越的渠道设计技能等是如何影响竞争优势的。但是这种逻辑认为绩效的差异来自于所输入的或投入的要素在市场上不可移动、深深嵌入于组织程序之中,并且通常具有很强的粘性,从而很难在内部进行转移,更不用说在外部进行转移。而能力营销观认为,一些能力并不像资源基础观认为的那样不可流动,事实上,作为输出要素的营销能力在要素市场上能够购买到。这就表明传统认识对营销能力存在狭隘的理解,将营销通常作为一个形容词,因此,营销能力就成为了具体营销能力(如顾客关系能力、渠道管理技能等)的一般或统一标志。实际上,营销还可以作为一个动词,从这个意义来看,营销能力可以被理解为能力的促销、转移、销售和联盟。

为此,上述观点引发了许多理论和实际问题需要重新进行思考和新的探讨。例如,从理论上看,既然企业能力可以进行促销、转移、销售和可作为进行市场交易的资产,那么相对于作为主流的产品或服务营销而言,能力从作为一个输入因素变为一个输出要素,这与资源基础观构成挑战,我们该如何理解它们之间的冲突?从实际来看,既然能力营销是企业进行能力促销、转移和销售的工具和流程,那么哪些因素会影响这些能力营销活动呢?开展这些活动的条件又是什么呢? 本文将在总结能力营销活动或方式的基础上探讨能力营销方式的选择机理以回答适合能力营销的情境问题。

三、能力营销的方式

能力营销是企业进行能力促销、转移和销售的工具和流程。根据定义,我们可以看出能力营销可 以采取促销、转移和销售等方式。根据产业市场中的企业能力营销实践,结合上述文献,我们将企业能力营销归纳为三种方式:能力沟通与展示、能力销售和转移、能力联盟与共享。每种方式又有多种不同的具体手段。但在不同的情境下,能力营销的方式和手段具有差异性。

1 能力转移与销售能力

转移与销售是企业借助一定工具和手段为客户提高整体解决方案或直接为客户植入所需能力而进行的一系列相关活动。能力转移和销售可以采取人际沟通、编码传播、内嵌转移、人员交换、管理者迁移、团队工作、现场参观、业务外包等具体形式。这种方式对营销双方的互动程度要求较高,而且主要是以业务流程和管理活动为载体的互动,但对双方所需作的组织与流程调整以及制度变革的要求较低。

2 能力促销与沟通能力

促销不同于能力的实际销售,因为能力的角色是促销而不是销售。也就是说,在产业市场中,能力不仅自身可以作为一种产品或产品的附加价值能够被销售,而且还能像广告一样作为一种促销手段促进其他产品和服务进行销售。如一些纺织企业利用时装表演就是向顾客展示和沟通其生产的纺织材料制作下游最终产品的能力。产业市场中常见的能力促销与沟通手段有参与展销会、制造公共关系事件和邀请媒体宣传等。这种方式需要营销双方进行一定程度的沟通互动,但这种互动更多地使用介绍、讲解、演示和体验等手段,对双方所需作的组织与流程调整和制度变革的程度最低。

3 能力联盟与共享能力

联盟与共享是营销双方在资源和能力互补的基础上,基于某一技术、能力或市场开发等战略的需要共同所进行的能力研发、整合和共享的联盟活动。整合企业之间的能力并组建能力开发联盟可以采用组建跨文化团队、相互调整、任务标准化、流程定义、目标共享、发展共同的战略逻辑和标准以及共享价值观等具体手段,但是为各个联盟企业分配不同的角色是有效利用上述手段实现能力整合和联盟的前提。这种方式对营销双方的互动要求最高,不仅需要知识的讲解和培训,而且需要组建合作团队就研发项目进行职能分工和流程整合,同时,这种方式对双方的组织和制度调整与变革的程度和范围也最大。

四、能力营销的选择机理

根据知识管理理论,我们认为,能力营销是能力属性、营销双方特性、双方组织文化距离、双方关系质量以及顾客价值和企业价值等变量的函数,但这些变量与能力营销之间的作用机理并不相同,从而影响不同能力营销方式的选择,如图1所示。

1 能力属性因素与能力

营销能力是一系列复杂的内嵌于组织规则的技能和知识。能力的最终本质是知识。但知识的明晰性与默会性、简易性与复杂性均会影响企业之间的能力营销活动,特别是能力营销方式的选择。首先,知识的明晰性与默会性程度不同,会导致知识对其所依附的载体或环境具有不同程度的粘性。因为,一方面,默会性程度越高的知识就越难进行编码和表达,从而造成传播困难;另一方面,默会性程度越高的知识经常内嵌于企业的任务、规则、惯例和内部人际网络以及外部协作网络之中, 它的价值只有在特定人际和组织环境下才有效,单纯模仿只能学到知识的表面,很难把知识与承载这些知识的单元分离开来,并把它注入到另外一个行为主体的知识基础。由此,默会性程度越高的知识,很难利用沟通和培训来向被营销方来分解、剖析知识的内涵和结构,因此不适宜像营销明晰性知识那样可以选择能力沟通和销售的方式,而应采取基于项目的共同开发的营销模式。合作双方利用某一项目共同开发能力,能够让双方都熟悉能力所依附的组织情境,了解能力产生效应的机制和所需搭建的支撑平台。这种共盟式的能力营销方式,不仅克服了一些默会性知识的只可意会,难以言传的特点,而且还有利于在被营销方企业中为所接收的能力,营造一个与其发展相匹配的组织暖箱。为此,我们认为:营销能力的知识明晰性程度越高,能力沟通、销售和转移的方式就越有效;相反,所营销 能力的知识默会性程度越高,能力联盟与共享的方式就越有效。

除了能力的知识特性以外,能力营销还必须考虑所营销能力的复杂性。从能力的复杂程度来看,能力由低到高依次分为个体能力、职能能力、群体或团队层面的能力、跨职能间的能力和组织间能力。这些能力因其复杂程度不同,熟悉和掌握这些能力所需要的知识基础以及相互间所需要开展和介入的组织活动也不一样,因而其营销的方式也就不同。一般而言,所营销的能力越简单,对营销双方的沟通程度要求就越低,需要双方调整和变革(如对组织结构和流程的调整以及对制度和规则的变革)的范围和程度就越小,营销的过程也越简单,所需时间也越少;相反,所营销的能力越复杂,对营销双方的沟通程度不仅要求越高,而且对双方的变革和调整范围与程度也就越大,营销的过程也就越复杂,所需时间也就越长。例如,团队能力的营销并不像物流技能的营销那样可以采取分发和学习物流指导手册与操作流程等沟通和转移的方式就可以达到其目的,其最佳方式应该是组建咨询团队与客户企业员工一起工作、反复进行现场指导和跟踪。当然,这其中采用合适的团队组建方式(如师徒式工作、项目参与式工作等)是提高这种能力营销效率的关键,因为供应商利用合作项目派专人指导可以监测执行的结果和了解细小的不足与失败,进而能够让客户企业人员及时进行纠正。基于此,我们认为,所营销的能力越简单,能力沟通、销售和转移的方式就越有效;相反,所营销的能力越复杂,能力联盟与共享的方式就越有效。

2 营销双方的特性因素与能力

营销企业之间的能力营销方式选择还与能力营销双方的特性即意愿、目标和能力有关。双方的能力营销意愿强弱一方面反映了双方感知能力营销活动对双方各自战略目标的潜在重要性。一般而言,企业之间开展能力营销往往具有不同的目标,包括追求财务回报和利用外部能力等能够为营销双方创造直接效应的目标;寻求反馈效应、获取关系租金和共同创造能力等能够对双方能力产生间接影响的目标;转移公司战略和实施网络管理等对双方战略产生间接影响的目标。但是,实现上述不同的能力营销目标要求采用与之相匹配的能力营销方式。一般而言,能力营销对营销方的战略目标越重要,则营销方就会更加努力去控制能力营销的结果和倾向于采用互动要求高的营销方式,如能力联盟与共享等。另一方面,双方能力营销意愿的强弱反映了双方相互之间的了解和信任程度,而信任水平是企业之间开展长期能力合作的基础。因此,如果营销双方之间具有坚实的信任基础,同时双方均感知到能力营销对各自目标的达成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则双方更倾向于采用能力联盟与共享的方式;相反,若营销双方之间的合作时间不长,彼此还并不完全了解,开展能力营销对双方也没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则双方一般倾向于采用能力沟通、促销和转移的方式。为此,我们认为,营销双方的能力营销意愿越强,双方之间就越有可能选择能力联盟与共享的方式;相反,营销双方的能力营销意愿越弱,双方之间就越有可能选择能力沟通、促销和转移的方式。

除此之外,选择不同的能力营销方式还需要营销双方具备相应的能力如沟通能力、学习能力或者 吸收能力等加以支撑。因为营销双方的沟通能力、学习能力和吸收能力越强,则双方开展能力营销的方向、努力程度和速度就更符合所制定的计划和预期。一方面,营销双方之间的学习方向一致,表明双方的能力发展战略和积累路径大体相同,这会提高能力销售和转移的便利性;另一方面,双方之间的沟通能力越强、学习努力程度和速度越大,则能力转移的过程就更为简洁、沟通的效果就更好。相反,双方的沟通能力、学习能力较弱,这种以培训讲解和模拟操作为主的授教式方法可能难以奏效,需要双方采取项目合作,利用干中学等实践操作的方式才能达到能力营销的目标。为此,我们认为,营销双方的沟通能力、学习能力越强, 双方之间就越有可能选择能力沟通、销售和转移的方式;相反,营销双方的沟通能力、学习能力越弱,双方之间就越有可能选择能力联盟与共享的方式。

3 营销双方的组织文化距离与能力

营销文化距离(Cltural Distance)是一个企业的共同价值观念和标准不同于另一个企业的程度。在不同文化情境中的企业之间进行跨边界的能力营销要比处于相同文化中的企业之间营销更为复杂和困难。因为能力转移和营销本质上是一种跨文化管理形式,是一种跨文化交易行为。另外,文化距离还可以增加资源和技能分配与知识的粘性,因而可能会增加能力营销过程的复杂性从而对能力营销的效率产生负面影响。学术上一般均采用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权力距离、不确定性避免、长期导向与短期导向等文化维度,因为它们反映了社会的差异性特征和人们处理信息的不同方式,本文也采用这些维度来分析文化距离是如何影响能力营销方式的选择。

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维度是一个社会强调个人或集体成就以及人际间关系的程度。研究表明,这个维度影响个体分享其知识和能力的意愿。来自或处在集体主义文化中的人特别强调对组织的认同,不太倾向于与组织之外的成员分享知识和能力,而处于个体主义文化中的个体为了树立自己的权威和获得他人的钦佩,喜欢在他人面前表现自己和宣传自己的实力,因而更乐于与组织之外的成员沟通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权力距离维度强调社会中人们之间的平等或不平等的程度。在权力距离大的文化里,人们认为社会不平等和呈等级形态是很自然和正常的社会规则。权力距离的存在导致企业之间的能力营销往往讲究门当户对。在权力距离大的企业之间, 他们的行业和社会等级观念非常强烈,更倾向于开展能力沟通、转移和销售等营销活动;而在权力距离小的企业之间一般更容易产生能力合作研发等联盟行为。不确定性避免维度是指社会对不确定性的容忍程度。具有高不确定性容忍的个体因能接受更高的风险而更愿意沟通和转移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因而更倾向于选择能力沟通和转移等方式。长期导向与短期导向维度关系到营销双方对能力营销意义的战略认识。持有长期导向的企业一般有较强的关系营销观念,将对方视为自己的战略合作伙伴,更倾向于与对方进行能力共享和联盟等长期活动;而持有短期导向的企业往往有较强的交易营销观念,更倾向于与对方开展能力沟通、销售和转移等短期项目。基于以上分析,我们认为,均为个体主义文化的、权力距离大的、不确定性避免程度低的或持短期导向的企业,更容易进行能力沟通、销售和转移活动;均为集体主义文化的、权力距离小的、不确定性避免程度高的、或持有长期导向的企业,更容易发展能力联盟等项目。

4 营销双方的关系质量与能力

营销关系营销理论表明,企业关系是企业获取外部知识和技能的主要方式,因为它们有助于激活特殊的关系流程和机制,从而推动和刺激双方之间的互动以及甚至最复杂的和默会性能力的转移。这种观点为理解一些顾客为什么向供应商寻求技术知识和技能支持提供了一个新的解释,也为企业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成长路径。

但是,企业与合作伙伴之间的不同关系质量(如正常的业务交易关系与密切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决定能力营销的方式选择。正常的业务交易关系只是追求短期利益最大化的营销行为,并没有长期合作的持续关系导向;而且这种交易关系主要受市场价格等信息的影响,是纯粹的产品交换活动,或为支撑产品使用而提供相关的能力和技术方面的沟通和转移等服务,除此之外,并不含有任何其他额外能力的输出和联盟等内容。这就意味着只要价格稍微发生变化,企业就很有可能更换或改变合作伙伴。然而,密切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并不会因市场的变化而更换合作伙伴,因为合作伙伴之间的相互投入使相互之间的依赖程度很高,㈣他们已经为合作和融合的需要而对各自的组织、流程和制度作了适度调整和变革,这意味着他们的知识基础和主导逻辑越来越趋向一致,因而更容易产生能力的合作与共享等长期性的联盟行为。基于此,我们认为,有一般业务交易关系的营销双方更倾向于选择能力沟通、销售和转移等方式;有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营销双方更倾向于选择能力联盟与共享的方式。

5 顾客价值、企业价值与能力

营销上述所讨论的因素如能力属性、营销双方特性、文化距离以及关系质量等虽然能够影响能力营销的方式,但最终所要营销的能力到底用何种方式,主要还是受企业对顾客价值和企业价值的综合权衡而决定的。例如,企业对先进制造技术进行投资在价值回报上就有两种方式可供选择:第一种方式是将先进制造技术作为产品生产效率和质量提高的驱动要素,也即采用能力转移的方式;第二种方式是将其作为可交易的资产或者作为交易物的组成部分,也即采用能力销售的方式。但是在实践中,我们通常发现,企业在安装和引进先进制造技术后的初期,往往采用能力转移的方式,即将其作为一项提高产品生产效率和改进产品质量的驱动因素,但是到了利用这项技术能够获得预期的规模经济效应的时候,企业就会采用新的方式如能力销售的方式将其作为可交易的资产来直接利用它。譬如有的企业看到一些客户一直实施标准化的零部件采购模式而苦于回避昂贵的非标准化部件采购的做法时,企业就会使用这项新技术来进行定制化生产,而且以更低的价格将零部件提供给顾客。从而这种方式直接降低了顾客的成本或者使顾客从其客商那里获得了更多的回报。因此可以看出,企业对能力选择何种营销方式来源于对顾客价值的观察,特别是对顾客价值中的成本与利益成分的识别。因为,供应商必须思考它所拥有的任何一种能力对降低顾客价值中成本成分或提高利益成分的潜在贡献。如果所拥有的能力或拟投资开发的能力具有能够对顾客价值直接做出贡献的潜力,那么将能力采用销售的方式就具有很大的可能性。

但是,能力应为顾客价值做出贡献只是能力营销方式选择的一个必要条件,只有在这种营销方式还能够提高企业自身创造价值能力或价值获取能力的情况下,能力才有可能用这种方式来营销。因为虽然理论上认为,企业存在的目的是帮助其他企业顾客创造价值,但是只有在它们预测能够获得或分享其中一部分价值的时候,企业才有可能帮助其他企业或个体创造价值。因此,供应商需要从顾客和自身的观点来评价每种能力的价值创造潜力,在对能力选择何种营销方式之前,供应商必须对因向顾客提供更大附加价值而所获利益与因此而造成收入减少的损失进行权衡。总之,不论企业所拥有的能力属于何种类型,营销双方的意愿和能力有多强,双方的组织文化有多接近和双方的关系质量有多高,对顾客价值和企业自身价值的贡献是企业最终决定营销方式选择的两个前提条件。基于此,我们认为,顾客价值与企业价值能够对能力属性、营销双方特性、文化距离和关系质量等因素与能力营销方式之间的关系产生调节作用。

五、结论

本文在总结能力营销方式的基础上探讨了能力营销方式的选择机理和影响因素。其主要结论有:

1 就能力营销的客体属性而言,能力的默会性和复杂性影响知识的可沟通性和能力与组织环境的粘性,因而,对所营销的能力而言,其知识明晰性程度越高或越简单,能力沟通、销售和转移的方式就越有效;其知识默会性程度越高或越复杂,能力联盟与共享的方式就越有效。

2 就能力营销的主体特性而言,企业之间的能力营销方式选择还与能力营销双方的意愿、目标和能力有关。双方的能力营销意愿强弱,反映了双方感知能力营销活动对双方各自战略目标的潜在重要性。一般而言,营销双方的能力营销意愿越强,双方之间就越有可能选择能力联盟与共享的方式:相反,营销双方的能力营销意愿越弱,双方之间就越有可能选择能力沟通、转移和销售的方式。另外,选择不同的能力营销方式还需要营销双方具备相应的能力如沟通能力、学习能力或者吸收能力等。因为营销双方的沟通能力、学习能力和吸收能力越强,则双方开展能力营销的方向、努力程度和速度就更符合所制定的计划和预期。因此,营销双方的沟通能力、学习能力越强,双方之间就越有可能选择能力沟通、销售和转移的方式;相反,选择能力联盟与共享的方式更为有效。

3 就能力营销的文化情境而言,营销双方之间的文化距离及其不同维度是影响能力营销方式的重要情境变量。我们发现,均为个体主义文化的、权力距离大的、不确定性避免程度低的或持短期导向的企业,更容易进行能力沟通、销售和转移活动;均为集体主义文化的、权力距离小的、不确定性避免程度高的、或持有长期导向的企业,更容易发展能力共享和联盟等项目。

4 就能力营销主体的关系质量而言,营销双方之间的不同关系类型反映了双方之间的相互依赖程度以及对关系发展的投入和承诺水平,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双方对能力营销方式的不同选择。有一般业务交易关系的营销双方更倾向于选择能力沟通、销售和转移等方式;有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营销双方更倾向于选择能力共享与联盟等方式。

5 就营销双方的目的而言,顾客价值与企业价值是能力营销的前提条件,能够对上述因素与各能力营销方式的关系产生调节作用。

营销沟通论文篇3

[关键词] 精准营销 CRM 4C 个性营销 客户价值 客户增殖

60年代初,麦卡锡将营销组合中的众多因素概括为四大要素,即产品、价格、分销、和促销,简称为“4P”,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创新的市场营销理论体系。

传统市场营销理论要求企业围绕4P制定营销战略,开展市场营销活动。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营销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一方面,是产品的同质化日益增强,另一方面是消费者的个性化、多样化日益发展,于是美国营销学者劳特明在90年代提出了著名的4C理论,即顾客(consumer)、成本(cost)、便利(convenience)和沟通(communication)。

4C理论认为,对现代企业来讲,重视顾客要甚于重视产品;追求成本要优于追求价格;提供消费者的便利比营销渠道更重要;强调沟通而不仅仅是促销。因此,企业必须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为消费者提供满意的产品和服务,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进入21世纪,世界经济的全球化、知识化、信息化、数字化和网络化使世界经济逐步迈向“无国界”的新经济时代。在全球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和广泛应用的推动下,电子商务已成为众多企业之间、企业与消费者之间进行信息沟通和贸易活动的重要形式与消费者的生活联系越来越密切。这种态势对企业的经营理念和营销方式构成了强大冲击,以网络和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精准营销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将取代传统的营销方式,逐步成为现代企业营销发展的新趋势。

菲利普•科特勒认为:“具体来说,就是公司需要更精准、可衡量和高投资回报的营销沟通,需要更注重结果和行动。”

营销是市场经济的产物,营销的目的就是为企业找到市场,通过营销活动为企业带来效益。

我们认为精准营销就是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现的个性化营销活动,通过市场定量分析的手段(marketing test)、个性化沟通技术(数据库、CRM、现代物流等)等实现企业对效益最大化的追求。

一. 精准营销核心思想

精准营销(Precision marketing)就是在精准定位的基础上,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立个性化的顾客沟通服务体系,实现企业可度量的低成本扩张之路!

精准营销有三个层面的含义:第一、精准的营销思想,营销的终极追求就是无营销的营销,到达终极思想的过度就是逐步精准。第二、是实施精准的体系保证和手段,而这种手段是可衡量的。第三、就是达到低成本可持续发展的企业目标。

Precision的含义是精确、精密 、可衡量的。Precision marketing比较恰当地体现了精准营销的深层次寓意及核心思想。

1、精准营销就是通过可量化的精确的市场定位技术(market test )突破传统营销定位只能定性的局限;

2、精准营销借助先进的数据库技术、网络通讯技术及现代高度分散物流等手段保障和顾客的长期个性化沟通,使营销达到可度量、可调控等精准要求。摆脱了传统广告沟通的高成本束缚,使企业低成本快速增长成为可能;

3、精准营销的系统手段保持了企业和客户的密切互动沟通,从而不断满足客户个性需求,建立稳定的企业忠实顾客群,实现客户链式反应增殖,从而达到企业的长期稳定高速发展的需求。

4、精准营销借助现代高效广分散物流使企业摆脱繁杂的中间渠道环节及对传统营销模块式营销组织机构的依赖,实现了个性关怀,极大降低了营销成本。

二、 精准营销的个性化体系

1、精准的市场定位体系

市场的区分和定位是现代营销活动中关键的一环。只有对市场进行准确区分,才能保证有效的市场、产品和品牌定位。

通过对消费者的消费行为的精准衡量和分析,并建立相应的数据体系,通过数据分析进行客户优选,并通过市场测试验证来区分所做定位是否准确有效。赢家同盟在精准营销的实践中借助自己开发的《Marketing Test》营销测试系统很好的实现了对产品的精准定位。

《Marketing Test》系统采用复合的数字理论模型,在模拟的真实市场环境中得到真实实验数据。数据模型是以求证营销为蓝本设计的,在小的真实市场环境下模拟大规模销售。模拟的市场环境包括:货架实验 网络实验 用户走访 DM模拟等。(有时还可以采用模拟报纸投放来实现)

对一个大规模上市的产品投入很少的测试费用就可以知道上千万投入的效果。这就是精准定位的魅力。

2、与顾客建立个性传播沟通体系

从精准营销的字面上大家就可以看到它采用的不是大众传播,它要求的是精准。这种传播大概有以下几种形式:DM、EDM、直返式广告、电话、短信、网络推广等。这些东西并不新鲜。DM就是邮件,EDM就是网络邮件 。

直返式广告是对传统大众广告的改良。一般的传统广告主要是讲自己的产品怎么好,鼓动大家去什么地方购买。有的也给些打折让利什么的优惠。这需要很大的篇幅去做,需要的广告费当然也不少。而直返式广告主要是宣传一个活动让感兴趣的人参与。

直返式广告的设计核心是活动诱因设计,原则是让我们精准定位的人群对广告感兴趣,设计这部分人群感兴趣的活动,感兴趣的东西达到让他们参与的目的,实现我们下一步一对一的沟通。活动诱因指让特定的客户感兴趣的东西。它更多涉及到消费心理研究、购买行为研究。

3、适合一对一分销的集成销售组织

精准营销的销售组织包括两个核心组成部分: 精准营销颠覆了传统的框架式营销组织架构和渠道限制,它必需有一个全面可靠的物流配送及结算系统,另一个顾客个性沟通主渠道 CALL CENTER。

便捷快速的物流配送体系和可靠的结算体系是制约精准营销的两个主要因素,赢家同盟在精准营销的实践中借助国家邮政网络来实现货物配送及货款结算。

传统营销关心的是市场份额,而精准营销关心的是客户价值和增殖。精准营销的运营核心是CRM。

CALL CENTER是通过网络技术和电话建立起来的实现和顾客一对一沟通的平台:它的主要职能是处理客户定单、解答客户问题、通过客户关怀来维系客户关系。

精准营销摆脱了传统营销体系对渠道及营销层级框架组组织的过分依赖,实现一对一的分销。

4、提供个性化的产品

与精准的定位和沟通相适应,只有针对不同的消费者、不同的消费需求,设计、制造、提供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才能精准地满足市场需求。

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定制。以戴尔为例:计算机本身标准化很高,要全方位地满足客户对计算机性能、外观、功能和价格等各方面的综合需求,相对比较容易。通过综合运用先进的供应链管理、流程控制、CALL CENTER、电子商务等多种手段,戴尔能够实现按需生产,即大规模定制。

而对于其它标准化程度不高、客户需求更加复杂,既要实现大规模生产,实现成本最优,又要适应日益差异化的客户需求,就必须有选择地满足能够实现规模和差异化均衡的客户需求。通过精准定位、精准沟通找到并“唤醒”大量的、差异化的需求,通过个性化设计、制造或提品、服务,才能最大程度满足有效需求,获得理想的经济效益。

精准的、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体系依托的是现代化的生产和流程管理,包括供应链管理、ERP、BPR等。如BMW(宝马)已经实现了按照客户订单来完成整车配置并及时送达的精准生产模式。

5、顾客增殖服务体系

精准营销最后一环就是售后客户保留和增殖服务。对于任何一个企业来说,完美的质量和服务只有在售后阶段才能实现。同时,营销界一般认为,忠诚顾客带来的利润远远高于新顾客。只有通过精准的顾客服务体系,才能留住老顾客,吸引新顾客,达到顾客的链式反应。

三、实现精准营销的核心---CRM

我们经常看到一些小商小贩们在经营中会记个小本子,有顾客名字和购买产品信息,其实这个小本子就是一个原始的CRM。CRM客户关系管理,是伴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和电子商务的大潮进入我们视野的。

1、CRM是面向客户,关心客户,一切围绕客户为中心来运作的管理体系,它通过一套软件来实现企业的管理思路和管理模式。

2、CRM系统的核心是客户数据的管理 CRM包括:Internet和电子商务、多媒体技术、数据仓库和数据挖掘、专家系统和人工智能呼叫中心等等。

3、CRM的焦点是自动化并改善与销售、市场营销、客户服务和支持等领域的客户关系有关的商业流程。

4、CRM可以做到:深度开发目标客户,支持公司发展战略,实现会员信息的管理与应用,建立客户为中心的集中式营销管理平台,实现业务与管理规范化,效益最大化。

它的运营有几个主要模块:第一、数据管理:把内部信息与数据接触点管理起来,实现数据的跨区域跨部门的集中管理与共享应用;第二、流程管理:实现相关业务流程管控和自动处理,固化管理流程;第三、智能管理:实现企业分析智能,据此对外为客户提供有效的客户关怀服务,对内为企业提供有效的准确的分析决策依据。

安德逊顾问公司(Anderson Consulting)针对六个产业的研究也显示,若能在客户管理上改进百分之十,十亿美元的企业每年就能增加四至五千万美元的税前收益。简洁的说,由于缺乏有效的客户关怀服务,本来可以花更少成本在忠实客户上赢得的利润被减少了。

CRM是在顾客数据库基础上运营的,很多人提出数据库营销其实也是CRM。

四,精准营销的理论依据

精准营销应该由以下四个主要理论构成

1、4C理论

4C理论的核心:强调购买一方在市场营销活动中的主动性与积极参与,强调顾客购买的便利性。精准营销为买卖双方创造了得以即时交流的小环境,符合消费者导向、成本低廉、购买的便利以及充分沟通的4C要求,是4C理论的实际应用。

①、精准营销真正贯彻了消费者导向的基本原则。4C理论的核心思想,便是企业的全部行为都要以消费者需求和欲望为基本导向。精准营销作为这一大背景下的产物,强调的仍然是比竞争对手更及时、更有效地了解并传递目标市场上所期待的满足。这样,企业要迅速而准确地掌握市场需求,就必须离消费者越近越好。这是由于,一方面,信息经过多个环节的传播、过滤,必然带来自然失真,这是由知觉的选择性注意、选择性理解、选择性记忆、选择性反馈和选择性接受所决定的;另一方面,由于各环节主体利益的不同, 他们往往出于自身利益的需要而过分夸大或缩小信息,从而带来信息的人为失真。精准营销绕过复杂的中间环节,直接面对消费者,通过各种现代化信息传播工具与消费者进行直接沟通,从而避免了信息的失真,可以比较准确地了解和掌握他们的需求和欲望。

②、精准营销降低了消费者的满足成本。精准营销是渠道最短的一种营销方式,由于减少了流转环节,节省了昂贵的店铺租金,使营销成本大为降低,又由于其完善的订货、配送服务系统,使购买的其它成本也相应减少,因而降低了满足成本。

③、精准营销方便了顾客购买。精准营销商经常向顾客提供大量的商品和服务信息,顾客不出家门就能购得所需物品,减少了顾客购物的麻烦,增进了购物的便利性。

④、精准营销实现了与顾客的双向互动沟通。这是精准营销与传统营销最明显的区别之一。

2、让客价值

世界市场学权威、美国西北大学教授菲利普•科特勒在其1994年出版的《市场营销管理———分析、规划、执行和控制》中,提出了“让客价值”的新概念。这一概念的提出,是对市场营销理论的又一发展。“让客价值”是指顾客总价值与顾客总成本之间的差额。其中顾客总价值是指顾客购买某一产品或服务所期望获得的一组利益,包括产品价值、服务价值和形象价值等。顾客总成本是指顾客为购买某一产品或服务所支付的货币及所耗费的时间、精力等,包括货币成本、时间成本及精力成本等等。

由于顾客在购买时,总希望把有关成本降至最低,同时又希望从中获得更多的实际利益,因此,总是倾向于选择“让客价值”最大的方式。企业为在竞争中战胜对手,吸引更多的潜在顾客,就必须向顾客提供比竞争对手更多的“让客价值”。

精准营销提高了顾客总价值。精准营销实现了“一对一”的营销,在这种观念指导下,其产品设计充分考虑了消费者需求的个性特征,增强了产品价值的适应性,从而为顾客创造了更大的产品价值。在提供优质产品的同时,精准营销更注重服务价值的创造,努力向消费者提供周密完善的销售服务,方便顾客购买。另外,精准营销通过一系列的营销活动,努力提升自身形象,培养消费者对企业的偏好与忠诚。

其次,精准营销降低了顾客总成本。消费者购买商品,不仅要考虑商品的价格,而且必须知道有关商品的确切信息,并对商品各方面进行比较,还必须考虑购物环境是否方便等。所以,工商企业为了扩大商品销售,提高自身竞争力,既要考虑商品价格的制定能否被消费者所接受,更要考虑消费者在价格以外的时间与精力的支出。这些支出我们在这里称之为交易费用。它的大小,直接制约交易达成的可能性,从而影响着企业营销效果。因此,降低交易费用也便成为营销方式变革的关键动因。精准营销方式,一方面既缩短了营销渠道,又不占用繁华的商业地段,也不需要庞大的零售商业职工队伍,因而降低了商品的销售成本价格,也就降低了顾客购买的货币成本;另一方面,精准营销通过直接媒体和直接手段及时向消费者传递商品信息,降低了消费者搜寻信息的时间成本与精力成本。另外,在家购物,既节省了时间,又免去了外出购物的种种麻烦,也使这两项成本进一步降低,因而减少了交易费用,扩大了商品销售,成为众多企业乐意采用的营销方式。

3、一对一直接沟通理论

两点之间最短的距离是直线,所以精准营销在和客户的沟通联系上采取了最短的直线距离。

精准营销的线性模式:沟通是直线的,双方向的互动交流过程,它包括三个重要的概念:①既然是历程就有时间性,也就是在一段时间内进行,②而且是有意义的,③同时是互动交流的;沟通的主要元素:情境.参与者.讯息.管道.干扰.回馈

1973年,领导行为理论代表人物、美国行为科学家明茨伯格H.Mintzberg指出“管理工作有10种作用,而沟通和人际关系占3成。”明茨伯格首先创立了经理角色理论,指出“爱用口头交谈方式”和“重视同外界和下属的信息联系”为经理角色六个特点中非常重要的两个特点。直接强化了直接沟通。

从泰勒科学管理初始探索下行沟通开始,管理沟通理论的发展历程主要经历了从研究“行政沟通”,向研究“人际沟通”发展、从以“纵向沟通”研究为主,向以“横向沟通”研究为主,进而向以“网络化沟通”研究为主发展、从以研究“单一的任务沟通”为主,向“全方位的知识共享沟通”研究发展等一系列过程。

20世纪80年代以来,管理思想随世界经济政治的变化发生了重大的转变,管理沟通理论的研究也遇到新的挑战,主要表现信息网络技术在沟通中的应用,学习型组织及知识型企业的建立等等。伴随现代管理理论呈现出的管理理念更加人性化、知识化、管理组织虚拟化、组织结构扁平化、管理手段和设施网络化、管理文化全球化等总体趋势,管理沟通理论也出现了企业流程再造沟通趋势、管理更加柔性化的文化管理沟通趋势、知识管理沟通趋势、网络经济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管理沟通的国际化趋势。

精准营销的直接沟通,使沟通的距离达到了最短,强化了沟通的效果。

4、顾客链式反应原理

①精准营销关心客户细分和客户价值:精准营销的CRM体系强调企业对与客户之间的“关系”的管理,而不是客户基础信息的管理。关心客户“关系”存在的生命周期,客户生命周期(Customer Life Cycle)包括了客户理解、客户分类、客户定制、客户交流、客户获取、客户保留等几个阶段。管理大师Peter Drucker说:“企业的最终目的,在于创造客户并留住他们”。一个完善的CRM应该将企业作用于客户的活动贯穿于客户的整个生命周期。

而以前的大多数营销理论和实践,往往集中在如何吸引新的客户,而不是客户保留方面,强调创造交易而不是关系。当前,企业争夺客户资源的竞争加剧,而客户总体资源并没有明显增长。在这种情况下,实现客户保留无疑是目前企业最关心、最努力要实现的工作。

② 精准营销关心客户忠诚度:客户理论的重点在于客户保留。客户保留最有效的方式是提高客户对企业的忠诚度。商业环境下的客户忠诚(Customer Loyalty)可被定义为客户行为的持续性。客户忠诚是客户对企业的感知(Perception)、态度(Attitude)和行为(Behavior)。它们驱使客户与企业保持长久(Long-term)的合作关系而不流失到其它竞争者那里,即使企业出现短暂的价格上或和服务上的过失。客户忠诚来源于企业满足并超越客户期望(Expectation)的能力,这种能力使客户对企业产生持续的客户满意。所以,理解并有效捕获到客户期望是实现客户忠诚的根本。

③ 精准营销着重于客户增殖和裂变

物理学关于链式反应是这样解释的:铀核裂变时,同时放出 2 ~ 3 个中子,如果这些中子再引起其它铀核裂变,就可以使裂变反应不断地进行下去,这种反应叫做链式反应。

我们把物理学的链式反应引入对精准营销的研究,精准营销客户保留价值更重要的是客户增殖管理,传销是一种典型的链式反应过程。她通过“一传十,十传百”形成爆炸发展。而精准营销形成链式反应的条件是对客户关系的维护达到形成链式反应的临界点。这种不断进行的裂变反应使企业低成本扩张成为可能。

多米诺骨牌是一种非常古老的游戏。人们按照自己的意愿将骨牌码成千奇百怪的图形,调整好骨牌间的位置,然后只需轻轻弹动手指,推倒第一张牌,后面的骨牌便会一个接一个地倒下去,并且推动他的“邻居”。

精准营销的思想和体系使顾客增殖这种“链式反应”会不断地进行下去,并且规模越来越大,反应越来越剧烈。

结语:

精准营销是当今世界营销界的一个热点问题,对精准营销的体系理解也存在很大差异,由于实践的局限性对精准营销的研究很不深入,高度分散物流局限和结算信用缺失限制了精准营销的发展,笔者有幸在国家邮政从事此项研究工作,中国邮政遍布全国的邮政物流服务体系及国家信誉,为精准营销在中国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空间。笔者长期从事精准营销研究及实践,现把自己多年来对精准营销体验心得和大家分享,希望对精准营销理论体系的完善起到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Don E. Schultz, Stanley I. Tannenbaum, and Robert F. Lauterborn,《The New Marketing Paradigm: Integrated Marketing Communications》,NTC Business Books, 1996

[2]E. J. McCarthy, 《Basic Marketing: A Managerial Approach》, Irwin, 1975.

[3]Al Ries, Jack Trout, 《Positioning: The Battle for Your Mind》, McGraw-Hill Companies,2001

[4]J. Lampel and H. Mintzberg, “Customizing customization", Sloan Management Review, 1996. Vol. 38 No. 1, pp. 21-30.

[5]T. Levitt, "The industrialization of service",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Sep-Oct. 1976

[6] Henry Fayrol, Administration Industrielle et C, eneraIe, Pads, Dunod, 1916

[7] C. I. Bamard, The Functions of the Executive,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48

[8] Herbert A. Simon, Administrative Behavior: A Study of Decision Making Processes in Administrative Organization, New York: Macmillan Co., 1947

[9]Bryan Eisenberg and Jeffrey Eisenberg,《Call To Action: Secret Formulas to Improve Online Results》,Wizard Academy Press,2005

[10]Tom Foreste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Revolution》,MIT Press,1985

[11]D.A.雷恩.管理思想的演变[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12]韩平.沟通管理:新经济条件下管理变革的基本趋势[J].延安大学学报.2003,(1).

[13]陈亮、林西.管理沟通理论发展综述[J].中南大学学报,2003,(12).

[14]吴芸.企业管理中的沟通理论及其运用[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3,(3).

[15]菲利普•科特勒、洪瑞云等:《市场营销管理》(亚洲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

营销沟通论文篇4

【关键词】中职 市场营销 教学 营销理念 策略

市场营销具有实践性强的特点,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重视培养中职学生的营销能力与实践调查能力,并强化营销理念,以便可以让学生能够准确认识市场,并学会在营销理念的指导下正确总结市场供求变化规律,由此应用销售策略占据更多市场份额。本文分析了在市场营销的课程教学当中培养中职学生营销理念的常用方法,旨在使市场营销的课堂教学过程获得良好效应。

一、运用模拟教学法,培养个性化、知识营销理念

个性化市场营销与知识营销是常用营销理念,个性化市场营销指的是在开展营销工作的过程中将消费者个性需求作为出发点,利用消费者信息档案或数据库等提供具有针对性、人性化特点的营销服务,并在全面把握市场动向的基础上满足顾客需求。知识营销指的是利用科普宣传的方法让消费者了解新科技产品带来的有利影响,由此强化产品概念及刺激购买欲。为了有效培养中职学生的个性化、知识营销理念,可以应用模拟教学法。模拟教学法能够在课堂中为学生构建出与真实情况相近的市场营销环境,使学生在模拟环境中更好地掌握如何了解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并学会如何运用知识营销理念增加市场份额。首先,应采用模拟演示法进行教学,在模拟演示时可以采用VCD资源及网络资源等为学生讲解如何针对消费者的个性需求选择广告营销方式。例如,可以为学生播放国内外经典广告,包括戛纳国际广告节获奖作品、中国国际广告节及纽约广告节获奖作品。在模拟演示后引导学生分析广告表达手法、分类与特点、适用范围等,让学生能够在模拟情境中增强个性化与知识营销理念。此外,可以采用沙盘模拟的教学方法培养个性化与知识营销理念。在教学中教师可对学生进行分组,4人~6人组成一个公司,各个公司互为竞争对手,引导学生采用个性化的市场定位方法与知识营销策略开展营销大战,让学生在模拟实战环境中学会提高顾客的忠诚度及改善企业形象、提高销售业绩。

二、应用探讨教学法,培养创新、绿色营销理念

绿色营销是一种被广为提倡、符合市场发展趋势的营销理念,具体指将环保元素及环保理念融入到市场营销的各个环节中,保证营销的服务或商品与道德准则相符,且具有无污染及有益身心的特点,让消费者在接受服务或购买商品时可以形成绿色环保型消费习惯与消费心理。创新营销理念指的是优化企业所采用的销售模式,以新型销售模式确保产品能够实现快速清库及提高销售额。培养中职学生的创新营销理念时要强化创新营销技能、营销组织、营销产品教学。为了培养中职学生的创新营销理念及绿色营销理念,可以采用讨论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参与课堂讨论的过程中积极创新营销思维,并了解如何使营销过程体现出绿色环保理念。为了维持课堂中的讨论秩序,教师需要做好课题导入工作,同时对班上的学生进行合理分组,确保讨论过程具有一定的竞争性与针对性。对于讨论的话题,应避免设问空洞或问题简单,可以从企业营销失败教训及成功经验、企业家战略思想及营销实践方面入手,保证讨论话题具有培养创新及绿色营销理念的作用。另一方面,在提供探讨话题时,应选用中职学生感兴趣及符合学生实际能力的话题,避免问题太浅或太深,一般可采用引申或扩展连锁问题的探讨教学法。此外,应针对创新营销理念与绿色营销理念的培养要求提供广泛的营销教学探讨素材。例如,可以让学生关注央视《对话》、《消费主张》、《市场分析室》等栏目,或订阅《商界》等报刊,以便让学生的视野变得更广,从而为课堂上的探讨教学提供更多市场营销素材。

三、融入案例教学法,培养综合性营销沟通理念

综合性营销沟通是适用范围较广及较为常见的市场营销理念,指的是利用公共关系、广告反应、销售促进等多种沟通形式对产品营销现状进行综合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综合性利用各类分散信息开展营销工作,在市场营销中应用综合性营销沟通理念可以有效改善销售效果。对此,在市场营销的课程教学中要重视培养中职学生的综合性营销沟通理念。由于营销沟通过程较为复杂,为了使中职学生能够更快掌握营销沟通技能,可以将案例教学法融入到课堂当中,在选择案例时要保证时效性、专业性、本土性及深浅适宜。例如,在对品牌营销策略进行教学时,可以选择苹果公司、耐克公司的相关业务作为案例。在组织案例教学时还应注意在培养行动能力的基础上强化综合性营销沟通理念,保证在课程教学中教师能够顺畅将信息传递给学生,学生在接收到信息后可以积极与教师或同学交流,由此把握案例所采用的营销沟通理念,并在学习案例的过程中形成市场营销职业能力、社会能力等。例如,在对营销环境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将中国地区沃尔玛市场环境作为案例,并通过引申案例说明沃尔玛所采用的营销沟通理念。在说明沟通理念后,可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设计营销方案,将综合性营销沟通理念运用到所制定的营销方案及策略当中,从而在培养营销理念的同时有效训练专业技能。

综上所述,培养营销理念是增强中职学生市场营销理论知识应用能力的有效措施。为了有效培养营销理念,教师应采用案例教学、模拟教学等多种新型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王美娜,吕萌.创新市场营销教学方法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0(02).

[2]冯文荣,周建涛.市场营销理念的深层创新[J].企业改革与管理.2005(06).

[3]夏建友.试探广告在市场营销课程教学中的运用[J].价值工程.2010(17).

[4]李刚.高职高专市场营销课程教学模式的探讨与思考[J].成功(教育).2010(09).

营销沟通论文篇5

[关键词]关系营销;营销现状;解决对策

[中图分类号]F2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4)9-0029-02

1 关系营销的基本理论

1.1 关系营销的定义

菲利普·科特勒是这样定义关系营销的:“关系营销是与关键成员(顾客、供应商、分销商)建立长期满意关系的实践,目的是保持他们长期的业绩和业务”。

1.2 关系营销的特征

(1)相互沟通。即在关系营销的沟通过程,沟通不是一方面的,而是双方的信息互换的一个过程,只有实现信息的共享和信息的双向沟通,才能使得双方达到互利共赢。

(2)合作。通常情况下,双方合作,彼此信任,是互利互惠的前提。

(3)双赢。即关系营销的目的在于通过合作、沟通来增加各方的利益,最后实现友好合作,互利共赢。

(4)密切联系。关系营销最后所能达到的效果,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达到的,这需要营销人员的持之以恒。

2 关系营销在企业营销中的作用

2.1 客户资源利用率明显提高

企业可以通过积累的客户资料对多年来积累下来的老客户进行回访,及时将回访信息录入信息系统进行分析筛选,并推出一系列回馈活动,吸引到了大批老客户进行产品购买,这是关系营销思想指导下的客户关系有效管理带来的切切实实的应有回报。

2.2 可以降低交易成本

企业可以通过和其关系商,比如供应商建立合作关系,通过长期的合同,来取得更加优惠的价格,同时可以减少与其他供应商的转换次数,减少一些不必要的浪费,降低运营成本。

3 我国企业关系营销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1 我国企业关系营销的现状

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开始思考如何建设和维护与顾客的良好关系、建立并提高顾客满意度等问题。企业从关系营销方面来寻求企业的发展之路,将关系营销的相关理论作为企业的指导实践。

虽然一些企业在运用关系营销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是也存在关系营销运用不当的地方,因此人们对关系营销失效的原因进行了研究,以便更好地开展关系营销。

3.2 我国企业开展关系营销时所存在的问题

(1)缺少正规的关系营销的理论作为指导。目前我国大部分企业对关系营销的理解还比较肤浅,没有形成一种正确的理念。

(2)忽略企业内部的关系营销。企业内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对于企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企业应该重视对于企业内部员工的管理,重视企业内部的关系营销。

4 改善关系营销现状的对策

4.1 改变关系营销的理念

企业要取得成功,必须要改变其对于关系营销理念的认识,不局限于对于关系营销理念的表面的含义,深入了解关系营销的内涵,将其运用的恰到好处。

4.2 提升企业潜在的价值,使客户更加忠诚

企业可以通过对老客户的梳理,充分利用先有的资源,提升企业潜在的价值,同时企业可以通过设计差异化的产品,提供个性化的服务,使客户更加忠诚。

4.3 不断强化与客户的关系,培养客户忠诚度

(1)保持员工忠诚。忠诚的员工会在工作上发挥最大的潜能,为企业创造更多的利润。员工忠诚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员工对于工作尽职尽责;二是员工不会经常跳槽,企业需要时刻保持员工的忠诚并及时给予帮助,使员工感受到温暖。

(2)挖掘客户的潜在需求,提高客户满意度。营销大师菲利普·科特勒认为,顾客满意是指“一个人通过对一个产品的可感知效果(或结果)与他的期望值相比较后,所形成的愉悦或失望的感觉状态。”顾客越满意,就会购买更多产品,对企业越忠诚。因此企业应该注重一些细节,挖掘客户的潜在需求,提高客户的满意度,使客户更加忠诚。

(3)重视客户所提出的意见,妥善处理客户提出的不足。客户抱怨是不能避免的事,但是我们要重视客户抱怨,每次处理客户的抱怨都是我们学习的机会,通过沟通不断提升我们的专业度。处理客户抱怨不仅是处理客户的问题,也是解决和发展企业自身的问题,通过客户抱怨,真正的了解到自身与企业所存在的不足。

(4)增加客户的转移成本。企业应尽可能多的掌握客户的信息,分析客户的现实需求与潜在需求,进而增加企业与客户的联系,增加客户的转移成本。客户转移的原因通常有三个:一是技术质量的原因;二是服务的原因;三是价格的原因。

但有时候我们发现即便是有技术、服务和价格这些原因,而且客户已经不太满意了,但是他仍然不流失。其中的原因之一是客户感觉你的竞争对手比你也强不了多少,第二个原因就是客户在你这里的转移成本太高,一旦离开因此而付出的代价太大,大于得到的好处。但这是一种假忠诚,此间客户会搜索和评估市场可替代供应商的价值,积极寻找能补偿转移成本的新的供应商。如果公司不能及时采取合适的修复,这种客户关系随时都有退出的可能。企业可以通过使自身的产品差异化和自身的服务差异化、举办会员俱乐部、办理会员卡等多种途径来增加客户的转换成本。

4.4 对客户进行等级划分,区别管理

4.4.1 对客户的价值进行分析,划分客户的等级

企业可以根据客户的一些行为特征和消费的额度对客户的价值进行分析,确定不同消费群体所能够创造的更多的价值。市场分析表明,一些客户虽然每次的消费额比较低,但是他们频繁的购物,他们所创造的价值远比一次性购物多、很少购物的客户所创造的价值高得多。因此企业必须对客户进行等级划分,区别管理,使其发挥出真正的价值。

不同的客户,购买目的不同,因此与企业的关系也就不一样。根据客户与企业的关系,可以将客户分类如下:

(1)一般零售消费客户。这类客户一般是个人或者家庭,一般购买是满足自身消费。他们的特点是购买稳定,消费额不高,这类消费者是企业稳定销售的基础。

(2)B2B(business to business)客户。这类客户购买商品目的是通过再加工或者附加其他功能,再次销售,获取利润。他们对于质量要求高,价格要求低。

(3)企业内部客户。这类客户有的购买是为了自身需要,有的则是为了再次销售,这类客户的特点是独立核算,自负盈亏。

4.4.2 对不同的客户价值进行提升

对于一些有价值的客户开展关系营销,以提高其客户的水平,并最终提升客户的购物中的生命周期。企业应建立有效的顾客意见反馈机制,对于客户所提出的一些意见和建议,及时予以回答。公司要想获得关系营销的更好的成功,就必须长期的跟踪了解顾客的期望,顾客预期的公司绩效和满意度,另外也需要不断的监测竞争对手这方面的情况。

4.5 提高销售人员的专业水平,提升企业形象,使员工更加忠诚

4.5.1 创建良好的企业文化与氛围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和管理实践活动中形成的企业精神、价值观念、经营战略、职业道德、文化氛围及其他精神和物质文明建设的总和,是企业精神的深化和丰富,是一种经营哲学和经营理念的延伸。一个企业,它之所以引起人们的注意、人们之所以会记住它,是因为它有自己特有的性格、风格、品牌和市场层面。

4.5.2 满足员工不同层次的需求,让员工更加忠诚

马斯洛提出非常经典的五层需求理论,他指出,人的需求从较低的层次到较高的层次,依次为:生理的需求、安全的需求、归属与爱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这五层需求理论广泛应用在各个领域,并收到了较高的实际价值,尤其在企业中应用得最为普遍和深入。

在组织中,这五类的需求涵盖了员工在职场中的各种需求。只有了解、把握和满足员工的不同层次的需求,才能够更好地实现企业的目标。换一句话说,满足员工的需要,也就是满足企业的需要。

生理需求,包括衣食住行等各方面,是人类赖以生存下来的最基本的要求。只有满足这方面的需求,才能满足更高层次的需求。安全需求包括人类的自身安全、生活稳定、免受痛苦、疾病等方面的需求。在满足前两者的需求的基础上,归属与爱的情感上的需求显得更加重要,如有渴望伙伴、团队、爱与被爱,希望归属于一个群体的需求,希望自己成为群体中的一员。再高一层的需求是尊重的需求。在这个需求中,人希望自己的能力和成就能够得到社会的认可。这还包括自尊和被尊重的需求,前者是指一个人希望能够在生活的情景中拥有实力、充满信心、独立自主,后者主要指一个人希望有地位、有威信,能够受到周围人的尊重和好评。最高一层的需要是自我实现,即实现个人的理想、抱负,以及发挥个人能力到最大程度,成为自己所期望成为的人。

任何一个人都有不同层次的需求,在满足了较低层次的需求之后,人会有更高层次的需求。因此,作为领导者,一定要明白职员的普遍需要,对症下药,才能够更好地处理好员工关系,更好地激发出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4.5.3 企业内部的沟通更加通畅

沟通看起来很简单,但能否按正确地方式沟通,让员工心悦诚服非常关键。概括起来说,沟通中的35%是来自语言沟通,而65%是依靠非语言沟通。记得有人说过,沟通的关键不是沟通的内容而是如何用对方可以接受的方式来沟通。企业的员工与老板本身就是不同利益的两个主体。对企业老板来说,因为承担的风险和压力都很巨大,认为根本无须与员工沟通,尽职尽责是其本分,而员工截然不同。他看到的都是作为老板所享受的特权:比如吩咐下面的人做事,而自己可以不做;可以迟到早退;可以决定员工的生杀大权……

5 结 论

对于中国企业关系营销的现状,本文从营销理念、效率、如何提高管理效率以及消费者行为、市场营销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营销和管理策略。只有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增加企业维护的附加值,时刻保持与消费者良好的关系,更加注重差异化管理,提高企业自身人员的专业水平,才能使得企业更加地成功,未来的道路也更加的顺畅。

对于中国这个高度重视关系的国家来说,相互信任显得尤为重要,越来越多的企业的关系营销需要实践的关系营销理论作为指导。因此,企业真正的从根源来丰富关系营销的内在,然而中国的很多企业对于关系营销的认识仅存在于一个浅显的程度,未来的研究方法应该更加的科学,理论联系实际,进一步充实关系营销的概念和内涵;中国关系营销是建立在中国文化的基础上,与西方的关系营销有所不同,所以中国应该寻找更加适合自己的关系营销的策略及相应的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营销沟通论文篇6

关键词 市场营销 学生能力 培养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近几年,在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经济水平的迅速提高下,我国企业所面临的市场营销环境将更加复杂,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在这种环境下,市场营销教育一定要紧跟时展的步伐,为企业培养出大批的市场营销人才,在学习和实践市场营销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相关的专业知识,还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市场营销实践能力。

1市场营销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1教学模式较单一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和发展,各个院校都开始积极响应号召对教学模式进行改革。目前,绝大多数的学校已开始把多媒体教学引入到课堂教学中,既丰富了课堂内容,又增添了许多教学知识,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形象。不过现阶段,大部分的学校在面对市场营销这门学科时,专业教师的教学模式仍然以传统的灌输式教学为主,教学方法十分单一,教师在课堂中照教材内容进行宣讲,罗列出市场营销专业的教学重点提纲,而学生则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完全与教师没有任何的交流和互动。即使在硬件设施较好的学校中,教师在市场营销教学过程中运用了较为先进的教学方式,但是却没有将先进教学方式的作用真正地发挥出来,只是形式上使用先进的教学方式而已,比如在使用多媒体技术时只是代替传统黑板的作用而已,虽然在课堂教学中会应用与市场营销有关的案例,但也仅仅是为了活跃课堂气氛。这样单一化的教学模式,很难使市场营销教学达到理想的效果,甚至会给市场营销的教学质量带来严重影响。

1.2忽略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市场营销创新水平的高低与市场营销的职业能力水平息息相关。不过现阶段绝大多数的学校在进行市场营销教学中,教师受传统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的影响较深,在市场营销课堂教学期间只是一味地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灌输,却忽略了培养学生的市场营销能力,特别是对学生市场营销创新能力的培养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学生在走进社会参加工作后,就会深刻地体会到,在市场经济运行的大环境下,虽然能够掌握丰富的市场营销理论知识,却不能在实践中得到很好的运用。

2市场营销教育中学生能力的培养路径

要想培养出优秀的市场营销专业技能型人才,在市场营销专业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必须要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一名优秀、合格的营销人员一定要在理论知识、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上具备一定的修养。

2.1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对于市场营销教学来说,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其发展的主要方向。当今社会更多的需要市场营销实战型人才,学习市场营销教材的理论知识固然重要,但是实践能力的培养却是巩固理论知识的必要途径,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所学习的理论知识一定要通过实践活动才能够得以巩固和运用,这样才能够达到市场营销专业的实际教学效果。

市场营销教学需要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该学科的理论知识,并且能够把这些理论知识很好的应用到实践活动中,为企业解决市场营销中所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需不断训练学生的基本技能,让学生在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下,根据企业所面临的实际问题进行分析、思考,这样可以锻炼并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教师可利用课下时间,组织学生进行市场营销教学实践。把当前热点问题和学生感兴趣的商品结合在一起,让学生进行大胆尝试,对商品进行设计、包装,并在校园内或者社会上对该商品进行销售。在这样的实践尝试过程中,可以提高学生的销售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从而调动学生学习市场营销的积极性。

2.2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名优秀的市场营销人员通常都具有独到的见解,并具备不依赖、不人云亦云的特点。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期间就要不断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具有和别人不一样的思维方法,能够进行大胆创新和改革。另外,教师还要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性,让学生可以在学习期间具有广阔的胸怀和认真学习的态度。

2.3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

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和高效率的工作机制下,市场营销人员不但要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要具备优秀的沟通能力。为了让学生在校期间可以提高自己的沟通能力,教师在市场营销教学中,要重点培养学生和客户、和竞争对手、和同事之间的沟通能力,让学生学会怎样推销并展示自己,鼓励学生敢想敢说敢参与,让学生能够真正意识到沟通的重要性。

沟通能力在市场营销中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倾听能力。就是要了解客户所表达的含义和需求。(2)表达能力。要让客户明白自己所表达的意思。(3)设计能力。就是通过对产品的设计达到客户的实际需求。学生在市场营销课堂中和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是很有必要的,教师要让学生学会怎样在社会中处理人际关系,并学会怎样欣赏他人和赞赏他人,这样学生的沟通能力才能得到进一步提高。比如,在市场营销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角色扮演的活动,让学生扮演产品的销售者和消费者,并为学生设置多重障碍。让学生通过实践学会倾听并感受客户的实际需要,再运用自己对产品的设计最终达到客户对产品的需要,另外在沟通过程中还要用各种赞赏的语言来说服客户,最终完成交易。在此期间,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提问和讨论中,这样不但提高了学生的沟通能力,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3结语

总而言之,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市场营销能力的培养中,要让学生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积累丰富的经验,增强人际沟通、待人处事等各个方面的能力和技能,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积极性,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最终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张超武,胡月英.市场营销专业应用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7).

[2] 杨永超,敬丽华,包忠明.基于隐性知识的高职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研究[J].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13(2).

营销沟通论文篇7

[关键词] 网络营销;沟通;语言;技巧

[中图分类号] F274[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6-5024(2008)02-0086-03

[作者简介] 周建良,丽水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电子商务。(浙江 丽水 323000)

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网络营销作为一种营销活动形式,在企业整体营销战略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它以电子信息技术为基础,以计算机网络为媒介和手段,进行各种营销活动(包括网络调研、网络新产品开发、网络促销、网络分销、网络服务等),利用Internet对产品的售前、售中、售后各环节进行跟踪服务,贯穿于企业开展网上经营的整个过程。网络营销在很多地方都与传统营销存在较大的差异,语言沟通就是其中之一。

一、网络营销沟通与传统营销沟通的不同之处

网络营销与传统营销在语言沟通上的不同,是由于它们的沟通方式不同,以及由此带来的营销理念的转变引起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沟通方式的不同。传统营销主要通过信函、电话、面对面、电视、广播、书刊等方式进行沟通,企业通过它们将营销信息推送给顾客和利益相关者,在沟通过程中,尽管在某些情况下企业与顾客之间有互动,但他们之间的互动通常非常有限,信息主要是从企业到消费者的单向流动;而网络营销将互联网络作为主要沟通方式,通常是由顾客在网站上搜索信息发起联系,故网络是一种拉式媒介,与传统沟通相比,营销者没有那么多控制权。另外,在互联网络这个虚拟的世界里,双方都无法知晓对方的表情、语气等交流信号,不能及时得知对方的反映,所以不能像传统交流一样及时调整交流策略。

2.沟通理念的不同。传统营销中的营销人员在和消费者沟通时,更多的倾向于说服消费者接受自己的观念和企业的产品。但在网络营销中,由于企业的营销理念从原来的以企业为中心转变为真正的以消费者需求为中心,所以企业在和消费者沟通时,主要是从消费者的个性和需求出发,寻找企业的产品、服务与消费者需求之间的差异和共同点,并在适当时候通过改变企业的营销策略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3.沟通时空限制的不同。传统营销中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沟通具有明显的时空限制,但在网络营销中,企业与消费者在任何时刻、任何地点都可以通过互联网络进行交流,并且这种信息交流是实时进行的。

4.一对一的沟通在网络营销中得以普及。由于互联网络本身的特性,使在传统营销中因高成本而较少采用的一对一个性化沟通方式得以普及。企业可以根据消费者的个性特点,通过电子邮件等方式,进行个性化沟通。网络营销沟通可使供需双方在互动沟通过程中,更趋向于信息对称,从而实现供方和需方一对一的深层次双向沟通。和传统的以消费者群体为单位进行的沟通相比,这种一对一的个性化沟通效果要好得多。

二、网络营销过程中的沟通技巧

网络营销中的信息沟通与传统营销存在很大不同,一些在传统营销中使用的沟通技巧在网络营销中不一定适用,因此网络营销过程中的沟通技巧值得探讨。笔者认为,网络营销中沟通技巧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把握。

1.商品名称。站点搜索工具在搜索商品时,往往根据商品名称和消费者所提交的关键词相匹配情况来得到搜索结果,所以,在确定商品名称描述信息时,尽可能将买家会使用的、与本商品密切相关的关键字都写到标题中,这样可以大大增加被消费者搜到的机会。在B2B、C2C等网络中介商品信息时,这种做法显得更为重要。例如,卖笔记本电池的商家将他的产品取名为“联想(lenovo)昭阳E660/E280笔记本电池,全新原装”,这样,消费者在用“联想”、“lenovo”、“昭阳”、“E660”、“E280”、“笔记本电池”等多个关键词都可以搜索到该产品。

使用该命名策略时要注意的是,商品名称中使用的关键词必须是与商品本身密切相关的,不要为了增加被搜索到的机会而机械添加无关紧要关键词,这样会在一定程度上误导消费者,引起消费者的反感。

此外,为商品添加一个形象、富有个性的分类名称。好的商品分类能起到和商品名称同样的效果,可以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提高消费者对商品的兴趣,有效激起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2.商品介绍。商品介绍信息对于用户了解商品、有效激起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商品信息的介绍包括网页上的信息介绍和顾客与店主交流过程中的信息介绍。

商品信息介绍首先要保证其真实、明确,让消费者看后能够明白商品的主要指标、性能,不产生歧义。

其次,从市场营销的角度来说,网站提供的有效信息越详细,用户的满意程度越高,越容易激起消费者的购买欲望。所以在描述商品信息时,要尽量提供详尽的、和商品有关的各种信息。例如,有家卖面包的网上商店在介绍它的面包时,能够介绍从小麦产地的土壤、气候开始,直至面包的加工、烘烤、包装为止的整个过程,让人看后觉得自己已经是个面包专家,自然就对产品有了兴趣。值得注意的是,商品信息的详尽并不等于繁琐,信息介绍时要把握重点,突出商品特点。另外,如何将各种信息进行整理、组织也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最后,应对商品的特点和利益进行形象描述。对商品的介绍,如果仅仅局限于产品的各种物理性能,是难以使顾客动心的。要使顾客产生购买欲望,需要在介绍产品的性能、特点的基础上,勾画出一幅美好的图景,以增强吸引力。正如一句推销名言所说:“如果你想勾起对方吃牛排的欲望,将牛排放到他的面前固然有效,但最令人无法抗拒的是煎牛排的‘滋滋’声,他会想到牛排正躺在铁板上,香味四溢,不由得咽下口水。”

3.价格描述与磋商。调查显示,价格上的优惠是顾客上网购物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价格的描述上,一定要给消费者充分的吸引力,让他感觉到和传统购物相比,在网上购物确实得到了实惠。很多网上商店中都将商品价格分为市场价、普通会员价、VIP会员价。这样的价格描述让消费者意识到,与商店的关系越密切,得到的价格实惠就越多,而这种密切关系是通过经常购物和交流来实现的,所以有利于顾客忠诚度的提高。

在顾客下订单之前,尤其是C2C交易中,顾客与店主之间的价格磋商是在所难免的。在价格磋商中,当顾客压价时,店主需要注意一些必要的技巧:①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说明你的商品价格在同类商品中已经偏低了,同时再次强调商品的质量;②自己掌握主动权。在买家问价格是否可以优惠时,马上反问:您要几件?把问题又抛给他。别小看这一句话,作用是巨大的。因为你知道对方只要一件,但是你这样问了,对方的回答在他们看来是不令你满意的,这样不自觉地就理亏,好像没有什么理由让你便宜。气势上先输给你,卖家自然更胜一筹。③薄利多销。在一定程度上的让利有时是避免不了的,但是可以从通过诱导他购买第二件商品等方面弥补回来。④此时无声胜有声。此招一般用在你看到买家是必买这件商品,只是在价格上想便宜些的情况。这时候你最好什么都不说,这也是一个暗中较量的过程,谁先按捺不住说话,谁就算败了下来。

4.信息宣传、促销过程中的交流。在这个过程中的交流,主要是希望扩大企业、品牌或商品的知名度,让消费者在一定程度上接受所宣传的商品。在这个过程中消费者所得到的有关商品的描述信息,会与购买后的实际商品的性能、功效等进行对照,如果差别较大,则会有一种上当受骗的感觉,消费者心目中企业的形象就会受到影响。所以,在信息宣传、促销过程中,首先要保证诚信,不宣传虚假信息,不夸大产品功效。

对于不同的客户,既要有个性化的表达沟通,迎合顾客的口味,又必须掌握许多共性表达方式与技巧,以体现企业的整体形象。沟通过程中要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用语应当尽量选择体现正面意思的词。

在信息宣传过程中,与顾客沟通的渠道和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方式,其沟通的技巧会有所不同。

(1)通过网页传递信息。以网页的形式向用户传递信息,要求站点有良好的导航,让用户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他所需要的信息;要求页面简洁明了,没有过多的东西干扰用户的注意力;要求高质量的信息,详尽但不繁琐,让用户看后有明显的收获;要对内容进行很好的组织,如果内容很多,则以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不要在一个页面中放置过多的信息,以免用户看完后一头雾水,除非这些信息是不可分割的整体。

(2)通过电子邮件传递信息。写邮件时,尽量将主要的信息安排在第一屏可以看到的范围内;将宣传内容的核心(如文章的标题)作为邮件的主题,尽可能让主题富有吸引力,激发起用户打开邮件的欲望;邮件书写应当简洁明了,以易于浏览和阅读,内容越短越好,尽量少占用收件人的时间。

(3)通过BBS、新闻组传递信息。通过BBS、新闻组传递信息最关键的是能够吸引用户进行浏览。首先要给自己的文章取一个好的标题,这是吸引人的第一步;其次,要提高内容的质量,让用户看后感觉有比较大的收获;第三,在信息内容的最后,要留下快捷的联系方式,一般是E-mail地址、电话、企业地址等,在联系人信息中不要留全名,以免带来不必要的麻烦;第四,不管是BBS还是新闻组,内容都有明显的类别区分,一定要将信息在相关的栏目中,以免引起用户的反感;第五,要注意信息的频率,重复的信息要注意内容和表达上的变化;最后,经常在相关的地方张贴用户有用的信息或回复别人的消息,从而提高自己在组里的知名度也是很重要的。

5.售前、售中、售后服务中的交流。售前、售中、售后服务中交流的一般都是购买过企业产品、或即将购买企业产品的消费者,在交流过程中除了要注意一般事项外,尤其要尽量选择正面的词句,给消费一个明确的意思表达,不要模棱两可,以免消费者产生歧义,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售前服务是营销和销售之间的纽带,其作用至关重要。营销人员应当尽量提高素质和思维严谨度,详细落实核心问题,以免在交易过程中出现一些不必要的麻烦。企业可根据日常售前服务中的一些常见问题,形成一套就特定业务和客户沟通时必须要沟通清楚的问题的一套程序化文案,从而保证和客户在事先沟通中就相关可能产生纠纷的问题沟通清楚,以杜绝在执行中产生纠纷和影响。

售中服务是指在产品销售过程中为顾客提供的服务。营销人员需要热情地为顾客介绍、展示产品,详细说明产品使用方法,耐心地帮助顾客挑选商品,解答顾客提出的问题等。售中服务与顾客的实际购买行动相伴随,是促进商品成交的核心环节。

在售后服务中,对客户的问题要抱有良好的心态,必须心怀对客户的感激之情,认真倾听客户意见和要求,以诚恳的态度为客户解决问题,站在客户的角度为客户的利益多考虑,在快速处理问题并答复的同时,做好各项后续服务。企业要把售后服务看作是与顾客沟通的过程,在售后服务中把握一定的技巧,有利于提高客户的满意度和增强企业的服务水平。首先要注重感情联络,售后服务的大部分过程就是和客户感情联络,一旦成为企业的客户,就是企业的朋友,就有必要进行定期的感情交流,如定期发信、或节假日有促销活动时主动与客户联系,还可以在适当时候给客户送小礼品或提供其他附加服务等;其次,还要做好信息的收集,通过为客户提供售后服务,发掘有价值的客户,了解客户的心态和需求,为挖掘潜在客户和留住老客户做资料上的准备。

6.注重网络礼仪。网络礼仪是指在网上交往活动中形成的被赞同的礼节和仪式,是人们在互联网上交往所需要遵循的礼节。网络上的信息传播比传统途径更加迅速、范围更广、影响面更大,在网络营销中的信息交流要十分注重网络礼仪,以免引起消费者的反感,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在网络营销中,一般要注意以下问题:①记住别人的存在:千万记住和你打交道的是一个活生生的人,如果你当着面不会说的话在网上也不要说;②网上网下行为一致:网上的道德和法律与现实生活是相同的,如果以为在网络中就可以降低道德标准,那就错了。③入乡随俗:不同的站点、不同的营销对象都有不同的交流规则,所以在不同的场合,交流的方式和语气应该是有区别的;④尊重别人的时间和带宽:不要以自我为中心,充分考虑别人在浏览信息时需要的时间和带宽资源,这也是对消费者的尊重;⑤给自己留个好印象:因为网络的匿名性质,别人无法从你的外观来判断,每一言一语都成为别人对你印象的唯一判断,注意自己的言行将有助于树立良好的网络形象;⑥分享你的知识:这不但可以增强自己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好感,还有助于提高消费者对所营销商品的兴趣,有效激起消费者的购买欲望;⑦心平气和地争论:在网络交流中争论是正常,要以理服人,不要人身攻击。⑧尊重他人的隐私:企业应该充分尊重消费者的个人隐私,不随意泄露用户个人信息,这不仅是在保障消费者的利益,也是在保持自己的良好形象;⑨不要滥用权利:相对而言,在营销中企业掌握着更多的信息和权利,企业应该充分珍惜这些信息和权利,为消费者服务;⑩宽容:面对消费者所犯的错误,企业应该保持宽容的态度。

7.开展即时交流。为进一步促进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交流,提高企业的客户服务水平,可通过网络开展多种形式的即时交流,如在线咨询和解答系统、QQ在线服务等。在设立在线即时交流时要注意保持通道的畅通,回答迅速,不要让消费者久等;尽量让用户直接点击代表服务人员的头像就可以咨询,而不需要进行任何别的安装工作。

另外,开辟专门的社区供用户交流,并有专人进行维护和解答;制作专门页面介绍用户感兴趣的重点信息等等,都是比较受消费者欢迎的交流方式。

三、结束语

网络营销是与传统营销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的一种新的营销方式,在网络营销中与消费者的沟通要注重互联网络本身的特点,掌握好网络营销过程中的沟通语言技巧,对于企业的市场开拓、经营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周建良,卢菊洪.电子商务实用教程[M].北京:海洋出版社,2006.

[2] 张传玲.论网络营销技巧[J].集团经济研究 ,2006,(12)(上旬刊).

[3] 晋一.略论中小企业网络营销的具体对策[J].学习论坛,2003,(5).

[4] 张京宏,沈宗南.企业管理:从案例浅谈企业的售前服务问题[EB/OL].,2007-04-15.

营销沟通论文篇8

4C理论不是把读者作为一个被动的受众,而是强调与读者的沟通,“向读者销售的不是我们出版的图书,而是读者需要的图书”,这是4C理论在图书整合营销中最重要的理念。选题作为图书出版的基础,是出版社首先要考虑的问题:什么是读者需要和关心的?图书是给读者看的,因而选题策划自然就要紧密结合读者的心理需求和时代背景而展开。只有从读者的视角出发,与时代主题相结合,才能策划出一个具有前瞻性、创新性、可行性的图书选题。幸福是老百姓非常关心的一个话题,所以,与幸福相关的书总能引起读者的兴趣。2011年,各地政府在“两会”期间将“提升人民幸福指数”作为阶段性的主要目标,“幸福”一词被列入我国的“十二五”发展规划。自此之后,“幸福”成为大众流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关键词。白岩松的随笔集《幸福了吗》紧扣“幸福”这一时代主题,迅速引发人们的关注。这部作品自上市短短五个月销量突破70万册,可见读者对该书的认同与共鸣。新书封面印了这样一句话“一个人和一个时代的成长与困惑,这个人,也是你”,甚至白岩松自己也说,“我希望这个书名会变成很多人内心的流行语”。如果封面是书的面孔,那么主题则是书的灵魂,“幸福了吗”顺应了时代的潮流,抓住了大众的心理,大大增加了读者购买的可能性。如此贴近时代主题和读者内心的图书选题,是这本书走向成功的第一步。

二、作者是谁?

名人效应是《幸福了吗》这本书使用的另一重要营销手段。名人的出现所达成的引人注意、强化事物、扩大影响的效应,或人们模仿名人的心理现象统称为名人效应③。在图书出版领域,名人效应法的推销原理是利用读者的慕名心理对图书产品进行推销。《幸福了吗》的作者白岩松,是中央电视台著名的主持人、新闻评论员、专题评论员。在书还没有上市之前,白岩松就已经在各大媒体上推销自己的书,图书上市之后更是展开一系列的作者营销手段。读者拿起这本书就会看到,满脸幸福的白岩松赫然出现在书的封面,作者的自我推销意识可见一斑。不仅如此,央视主持人李小萌、段暄等纷纷利用电视、微博的渠道推荐白岩松的新书。可以说,在《幸福了吗》一书的营销中,名人效应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发挥。毋庸置疑,读者是喜欢相信和追随名人的,部分持非常喜欢态度的消费者正是生产者要寻求的目标市场。名人效应正因具备了一部分人非常喜欢的潜质而被许多出版社和经销商看好,成为时常使用的营销方法之一。④

三、图书如何合理定价?

为图书进行合理定价是出版社在经营中能否获利的关键。出版社在给图书定价时,采用的多为成本导向定价法,成本一般为稿费、印刷费、管理费、发行折扣率等之和。可是从4C理论来看,这是本末倒置的定价,因为它将读者需求排斥于价格体系之外。消费者的购物成本,包括时间、体力、精力以及风险承担等“顾客总成本”,而读者总是期望获得更高的价值。读者在选购时会选出价值最高、成本最低的图书⑤。所以在制定价格营销策略时,尽管出版社可采用询问定价、差异定价、会员制定价、集体议价、捆绑销售等多种方法,但核心原则不变:即运用整合营销的基本理念,权衡兼顾相关利益者。出版物定价时首先要考虑读者支持的价格。长江文艺出版社对《幸福了吗》的定价是29元。为了向读者的心理价位靠拢,首先采用的是尾数定价策略(又称奇数定价、零头定价),即是利用消费者在数字认识上的某种心理制定尾数价格,使消费者产生商品价格较廉、商家定价认真以及售价接近成本等信任感。其次,考虑到白岩松的铁杆粉丝多集中于文化、传媒领域,这部分的读者经济状况良好,29元的价格兼顾了读者与出版社自身的双重利益。最后,出版社很注重为图书创造价值,提高产品附加值。《幸福了吗》随书附赠的DVD“白岩松2009年应邀赴耶鲁大学演讲的全文《我的故事以及背后的中国梦》”具备很高的收藏价值,无形中提高了消费者对此书的期望价值,令读者觉得物超所值。

四、如何为读者打开便利之门?

4C理论中的便利原则(Conve-nience),要求出版社在进行图书营销时,尽量为读者的选购和阅读提供方便。运用到《幸福了吗》的整合营销中,长江文艺出版社在销售渠道选择和图书形式设计两个方面为读者打开了便利之门。在销售渠道的选择上,出版社首先挑选了国内读者熟悉的卓越、当当、亚马逊等网络渠道,这种方便快捷的B2C电子商务很为读者看重;为了给读者以最大的购物方便,出版社与各大实体书店积极进行沟通协调,将图书、宣传海报置于书店最为醒目的位置,并联系作者白岩松多次举办现场签售。同时,为了减少读者阅读时的精神和体力耗费,也为了让更多年轻人读到《幸福了吗》这本书,长江文艺出版社于2011年推出此书的“口袋本”,内容不变但价格低廉。作为一名资深新闻人,白岩松深谙国际通行的出版规律和传播之道,因此《幸福了吗》口袋版的问世早早就在白岩松的出版规划之中。

五、如何通过沟通创造价值?

与读者进行双向沟通,建立读者对出版社品牌的忠诚,是4C营销理论强调的另一重点。贺剑锋在《图书的4C营销策略》中提到,沟通情感比销售产品更为重要⑥,包括:1、建立与读者进行直接沟通的渠道,弄清读者所有的接触通道并挑选关键通道进行接触;2、建立读者数据库,为公司创造个性化服务提供条件;3、各类媒体、宣传工具的整合,为读者掌握出版信息提供渠道。以整合营销4C理论为指导,长江文艺出版社非常注重与读者的直接沟通,积极根据读者的信息反馈做出策略调整,并综合运用现场签售、电视媒体、网络宣传的传播手段,对《幸福了吗》一书进行包装营销。早在图书上市之初,作者白岩松便开展了一系列与读者沟通的营销活动。包括在各大书店办签售,参加第二届西安图书交易博览会并签名售书;做客当当网,当当网是图书网络销售的主要阵地之一;做客新浪网,并将个人珍藏的一张应邀赴耶鲁大学演讲的完整版DVD附于书内赠送给网友;接受全国各大纸质媒体的采访⑦……这一系列的读者见面会和采访,都是为了增加图书的曝光率,让大众知道并了解这本书,进而增加读者的购买意愿。出版社方面,为了响应读者要求,9月份图书上市伊始,长江文艺出版社即开通了《幸福了吗》官方微博,及时公布与该书有关的系列活动信息,并将其作为收集读者反馈的重要平台。《幸福了吗》一书的营销活动中,出版社和经销商自觉把读者作为服务主体,将沟通视作与读者建立良好关系的桥梁,其最终目的是为读者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让读者能满意地获得所需要的图书信息。由此可见,加强作者、出版社、经销商与读者间的沟通对于提高出版社的服务质量和销售业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六、结语

分析《幸福了吗》一书的成功之处,我们发现4C营销理念贯穿始终。4C营销理论的落脚点是如何从顾客的角度出发,实现消费者满意程度的最大化,紧贴读者是这本书成功的最关键因素。作者首先以切合时代的视角和文笔记录下我们生活的、身边的世界,成功吸引了大众的目光,出版社和经销商紧随其后,从成本、价格、渠道、反馈等因素入手,提高读者的价值期望和满意程度。事实上,如果作者创作、出版社出版、经销商销售时,都能把读者利益视为最高追求目标,那么对于读者来说,这何尝不是一种幸福。

上一篇:篆刻艺术论文范文 下一篇:数学艺术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