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文化论文范文

时间:2023-11-18 00:30:16

森林文化论文

森林文化论文篇1

关键词森林文化 森林旅游 可持续发展 

 

森林旅游是利用森林所特有的环境、奇丽的景观和美学价值为社会提供服务,为人类提供享受,同时为林业部门提供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旅游行为,因追求健康、释放压力、缓解疲劳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近年来,我国森林旅游业迅速崛起,成为最热门的新兴行业之一。但其发展的速度和质量参差不齐,部分森林旅游区的文化内涵贫乏、档次较低等问题已严重影响了我国森林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笔者认为,必须进一步发掘森林旅游中的森林文化,充实森林旅游的科普和文化内涵,进而提高森林旅游的质量和品位,并引导其向可持续方向发展。 

1森林文化 

1.1我国传统的森林文化 

森林是人类的发源地,森林哺育了人类,千百年来,人类在与森林的接触中,产生了森林文化与森林旅游。森林文化诞生于人类在森林中进行的实践,是指人对森林(自然)的敬畏祟拜与认识,是建立在对森林各种恩惠表示感谢的朴素感情基础上的反映人与森林关系中的文化现象。 

森林与人类有着天然的依赖关系。先民们在草莽未开的森林中采“树木之实”或捕猎森林中的动物为食,或“构木为巢”以栖息,可以说森林是人类的摇篮。进入文明社会之后,人们并未忘记自己的发祥地之一——森林,而把森林美景、山水名胜作为游览赏视的对象。我国历朝历代都有许多旅游家、地理学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来到森林跋山涉水、游览名胜,进行各种性质的森林旅游活动,其中有的专门以赏心悦目、探胜寻幽为目的,欣赏森林之美、追求山水之乐;有的在旅游途中路经森林,抒发所见所闻;有的遭受贬斥,不满现实,寄情于山水林木。他们陶醉于风景名胜,游山玩水、歌咏自然,或修身养性、著书立说,乐此不疲。他们在森林旅游过程中留下无数描绘美好自然风光的游记、山水诗词和音乐绘画,构成了内容丰富的文化遗产和人文景观。数千年来,在中华民族的传统文明中,以森林和自然山水为主要对象的旅游活动及其所形成的一系列相关的文化现象,构成了我国传统森林文化的基本内容。 

1.2现代森林文化 

自现代工业文明诞生以来,人类的文明得到迅猛的发展,城市化水平越来越高,但也产生了一系列问题。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被进一步打破,人类掠夺式地向大自然索取资源,肆无忌惮地向大自然排放废弃物,在人类发展与环境保护相背离的道路上走了近300年。工业文明这把双刃剑,既给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福音,也造就了各种各样的环境问题,大自然也因此以其独特的方式警戒人类,如臭氧层空洞、厄尔尼诺现象等。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正在悲剧性地淡化。但同时,人类也开始越来越理解自然对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作用和意义。学者们开始对工业文明进行反思,不断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尤其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类回归自然的欲望更加强烈,这种普遍的心理追求必然带来文化上的影响,成为文化的追求,人们在绿色的宁静中寻求心理的和谐与身体的健康。在现代人看来,森林作为人类生存环境中的重要一环,它的价值不仅仅在于提供林产品。森林的生态作用,森林对于人类的存在与发展的意义进一步为人类所重视,森林的生态意义决定了它的文化意义,而森林的文化意义是森林存在与发展的重要条件。 

2森林文化提升森林旅游的质量 

在森林旅游过程中,自然景观或雄伟壮观、或奇绝灵秀、或妩媚多姿、或浩渺迷濛,无不给人以美的享受。然而这种自然美若和人类的文化历史融合在一起,其内涵就更加丰富多姿、绚丽夺目,景观更能名扬四海、令人神往。这就是所谓的“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或“山借人名”。纵观中国的名山大川,经过几千年文明的熏染,已经十分紧密地与人文积淀融为一体,谁也无法将它们的自然景观和文化分离开。不用说中华五岳因帝王封禅而天下为尊、因文人墨客登临赋咏而神妙无比,也不用说四大佛山因精美的佛殿建筑和神秘的传说故事而灵光活现,即便是以景色奇绝著称的黄山、庐山、雁荡山、天目山、武夷山等天下名山也无不具有悠久的人文历史和丰厚的文化底蕴。在诸多景观中,有的因古老的历史遗迹而让人膜拜,有的因蕴含着文化精髓和民族魂魄而给人启迪,有的因飞扬着宗教气息而名声远扬。也许有些山并不高,水也不深,但因与名人贤士或一些文化史实紧密相关而蜚声于世。正是异彩缤纷的人文内涵提升了自然景观的审美品位。 

>

自然山水因人而名,因人而胜。古人早就窥见了其中的奥秘。“山水文章各有时运,山水藉文章以显,文章亦凭山水以传。”明代文学家尤侗在《天下名山记钞序》中说的这句话很符合辩证法,它不仅深刻地说明了山水与文章之间的关系,而且说明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之间的关系。虽然古人不是以发展旅游事业看问题,但他们精辟的见解,对于今天开发旅游资源却很有启示。 森林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不断认识森林,调整人与森林、自然相互关系的必然产物,是森林人格化的真实体现,是森林生态建设、文明社会建设和实施林业可持续发展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森林旅游是人们从文化与文明的角度对森林的欣赏、审视经营,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种重要形式。其核心目标是休闲游憩、普及自然科学知识及可持续发展,森林旅游的过程也是森林文化交流的过程。正是由于森林文化始终贯穿在森林旅游过程中,从而促使森林旅游成为一种高品味、高层次的休闲活动。没有森林,就没有森林文化,也就没有森林旅游。森林旅游与森林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3森林文化引导森林旅游向可持续方向发展 

森林旅游是旅游者在天然或人工森林环境中从事的,集知识性、参与性、观赏性及社会责任感于一体的旅游活动。它以生态学理论为指导,以合理利用森林资源、优化森林生态环境为目的。因此,这旅游行为本身就属于文化的范畴,森林文化是森林旅游的灵魂。独特的森林文化是森林旅游资源最深层的内涵和最本质的特征,是森林旅游形象设计的基础和依据,在森林旅游开发理念中起着方向性的指导作用。 

可持续的概念源于生态学中森林等可再生资源的经营战略,如将森林资源的一部分收获,另一部分留下进一步繁殖生长,使其新增加的部分足以弥补所收获的数量,即做到“青山常在,永续利用”。目前学术界比较公认的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是“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把可持续发展理论引伸到旅游业,则提出了旅游可持续发展或可持续旅游,其核心内容是指平衡保护旅游环境、开发利用旅游资源与经济增长需要之间的关系。从严格意义上讲,可持续旅游不是某一种单纯的旅游方式,而是一种重要的发展理念。它既是旅游的发展目标,又是指导旅游活动的工作准则,贯穿于旅游业的各个方面和旅游的各环节、全过程。 

森林旅游在为游客提供植物或生物资源特色外,还应当作为一种对生态和文化有着特别感受的带有责任的旅游,传递与呈现森林生态的讯息与整体观念,展现森林与人类存在发展的关系,体现森林的价值。也就是说,森林旅游具有这样一种文化责任,即引导旅游者关注人类的生存环境,使之为改善目前日益恶化的环境而努力。笔者认为森林文化具有这样一种人文关怀,即它关注的是人类生命摇篮与生命之源——森林的现在与未来,并为保护与改善人类的生活质量作最深层的关注,应当说对人类生存未来的关注的文化倾向性是森林文化的最高目标。 

森林文化在理念上引导森林旅游向可持续方向发展,同时在指导实践过程中也发挥着诸多功能和作用。保护功能可以说是森林文化的特征功能。它强调人们必须尊重自然、保护自然,转变人类自我中心和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的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环境教育功能是森林文化的另一重大功能。教育对象也不仅是游客,而是包括所有旅游受益者,如开发者、决策者、管理者等。对于广大旅游者来说,走进森林参观、体验和享受自然与文化资源,充分认识它们的价值,受到保护环境的教育,是一件顺理成章的事。这种教育效果是学校教育所不能比拟的,而且,从数量上讲,游客的人数恐怕比在深奥的学术殿堂攻读生态学著作的人要多得多。因此,森林旅游是游客接受环境教育的好课堂,也是实施环境教育的好老师。尤其是对于越来越多地出生、成长于城镇的儿童和青少年来讲,森林旅游可以使他们获得关于植物、动物、生态、文化和历史、地理等多方面的直观知识,特别是有助于使他们理解人类社会面临的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和解决的出路在于走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其意义是十分深远的。 

 

4参考文献 

[1] 徐高福,钱小娟,胡奕锋.浅议森林文化与森林公园建设[j].林业调查规划,2006(3):161-163. 

[2] 文红,戴美琪.论中国森林旅游的历史文化特征[j].求索,2004(12):159-161. 

[3] 赵树利.简议森林旅游与生态文化[j].华夏文化,2004(4):6. 

[4] 文红.森林旅游资源开发的文脉分析[j].民族论坛,2007(6):15-17. 

[5] 胡坚强,张佩成,梅艳.论我国森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j].浙江林

学院学报,2004,21(2):194-197. 

[6] 王柳云.森林旅游文化简论[j].林业经济问题,2001(5):99-101. 

[7] 黎德化,刘娅群.论森林的社会价值及文化表达[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7(1):11-15. 

森林文化论文篇2

论文关键词:二类调查,森林资源,动态变化

 

两次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结果显示,仪征市森林覆盖率已由1987年的8.5%上升到2008年的18.26%。本文拟从各类林地、林木蓄积量、龄组、树种结构等4个方面进行比较研究,在宏观上把握全市森林资源现状以及动态变化,为全市制定和调整林业建设的方针政策提供依据。

1 各类林地变化

2008年与1987年两期二类调查相比,林业用地面积增加了11302.70hm2,增长了344.38%;有林地面积增加了9109.20 hm2,增长了401.52%;疏林地面积减少了81.80 hm2,减少了100.00%;灌木林地面积增加了1322.68 hm2,增长了7721.42%;未成林造林地面积增加了1229.98 hm2,增长了892.58%;苗圃地面积增加了68.86 hm2,增长了85.65%;宜林地面积减少了346.22 hm2,减少了49.73%,详见表1。

表1各地类面积变化情况 单位:hm2

 

时间

有林地 疏林地 灌木林地 未成林造林地 苗圃地 无林地

1987

2008

±

2268.67 81.80 17.13 137.80 80.40 696.20

11377.87 0.00 1339.81 1367.78 149.26 349.98

森林文化论文篇3

论文摘要:为探讨森林文化学的概念及其学科体系的组成,该文通过对中外森林文化思想的产生和我国森林文化研究发展历程的考证,提出了一个森林文化学的定义,即森林文化学是研究在物质、制度和精神层面上的森林文化现象及其相互关系的科学。文章考虑了一个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森林文化学学科体系应该涉及的范围,认为森林文化学课程是林学等相关专业的主要专业基础课。森林文化学有益于学生知识结构的改善、人文素质的提高和人格的培养。生态文化学科群的建设,将对我国高等林业教育的跨越式发展起到决定性作用。同时文章建议我国应建设面向世界的森林文化学术组织和研究机构。

随着全球资源与环境状况的不断恶化,人口众多、耕地稀缺的中国更是出现了日益严重的资源和环境问题。近20年来,我国林业教育的重心也逐步转移到了国家生态建设、森林的可持续经营与管理、生物多样性与国家生态安全保护、高效低污染的林业工程等方面,并在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一批新兴的林业学科群。其中,由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和森林文明建设的需要,森林文化这个新学科应运而产生和发展。在此,笔者根据现有森林文化的概念,提出一个森林文化学的定义,并探讨其内涵、外延、学科体系及在高等林业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森林文化学研究的发展历程

(一)林学家森林文化思想的产生

森林是人类的摇篮,从人类诞生之初,我们的祖先就从生活实践中认识到了森林对人类的重要性。但笔者认为,真正把人与森林的关系作为一个文化问题来研究,还应该是在林学产生之后。

世界林学的创始人、德国林学家柯塔在大约200年前出版的((森林经理学》一书中指出:“森林经营的一半是技术,一半是艺术。”同时,150多年前,在德国产生的森林纯收益学说强调了森林的文化属性和价值。

我国林业科学与林业教育的奠基人、中华人民共和国首任林业部长梁希院士对林业所描绘的一个美丽的远景是:“无山不绿,有水皆清,四时花香,万壑鸟鸣,替河山妆成锦绣,把国土绘成丹青,新中国的林人,同时是新中国的艺人。

由此可见,从中外林学的形成之初起,森林的文化意义和文化价值就被中外林学家认识到了。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来看,整个林业的确一半是技术,一半是艺术,林学家同时也是大地艺术家。所以,森林文化的思想应该是从中外林学的奠基人那里就开始产生了。

(二)我国森林文化研究的发展历程

从正式文献看,我国森林文化的学术研究始于20世纪末。郑小贤等人于1999-2001年间,先后发表了3篇论文,首次从人类对森林的需求和认识这两个不同角度提出了两个森林文化的概念,并就森林文化的属性、类型划分、研究目的和意义,以及森林文化对森林经营的作用等问题进行了探讨。这可以认为是我国森林文化研究的开端。

2002年1月,蔡登谷从人类历史的角度提出了一个森林文化的概念,并就森林文化的起源、内涵、与人类文明进程的关系、表现形式和构架体系等问题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2002年3月,江泽慧提出森林文化是人类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不断认识、调整人与森林、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必然产物,是森林人格化的真实体现。森林文化有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它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走过了漫长的历程,影响并推动着经济发展与社会文明进步。

2002-2003年,但新球分别就森林文化的社会、经济及系统特征和中国不同历史时期森林文化的展进行了讨论。他提出了一个人类对森林文化的认识与需求关系图,形象地解释了森林文化的特征。

2004年,苏祖荣和苏孝同出版了一部名为《森林文化学简论》的专著。该书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层面系统论述了森林文化的概念、内涵与外延、基本构成、发展历程、文化形态与运动形式、新时期森林文化的特点及目标和任务、森林文化产业和森林文化的时代构建等问题。

另外,近年来各地作者还就森林文化的某个具体分支领域,如不同树种、不同民族、不同花卉的森林文化现象和森林美学等发表了不少论文,积极地推进着森林文化研究的健康发展。

综上所述,我国森林文化的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已初步形成了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森林文化学框架,并在全国林学和社会科学工作者中引起较大反响和积极参与的热情。

二、森林文化学的概念及学科体系

(一)森林文化学的概念

森林文化学是在人类对森林文化现象的认识上升到了理性阶段而产生的一门跨文理的综合性学科。

2004年,苏祖荣和苏孝同提出了一个森林文化学的概念。他们认为:“森林文化学是研究森林文化现象及文化规律的一门科学。这是一个非常简明、准确的定义。

但由于社会公众和绝大多数林学家、林业政府部门官员对森林文化分为技术领域的森林文化和文学艺术领域的森林文化不太了解,他们只有文学艺术领域的森林文化的概念。同时,他们对文化包含物质、制度和精神等三个层面的深刻含义也同样不十分了解,多数人把森林文化误解为纯精神层面的文学艺术范畴。因此,为了表达森林文化的多重性,强调它与森林可持续经营、林政管理、政策法规等技术、制度领域的密切关系,笔者在此对森林文化提出如下定义:森林文化学是研究在物质、制度和精神层面上的森林文化现象及其相互关系的科学。它是人类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认为,这个定义更能体现世界与我国林学奠基人柯塔和梁希对森林文化意义及作用的理解。它的内涵是自然林学与人文林学的相互交叉渗透,包含了生态性、人文性、民族性、地域性、统一性和社会性等。它的外延可以扩展到包括竹文化、茶文化、桑文化、果树文化、园林文化和花卉文化等在内的广义的森林文化。

(二)森林文化学的学科体系

由于森林文化学是属于哲学、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等多学科领域交叉的边缘学科,所以,它的学科体系也是由多学科领域共同组成的,而且这些相互交叉的学科领域也是处于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中的。一般说来,学科的建立往往是滞后于实践的。学科由理论、技术和社会需求三部分组成。目前,森林文化学的理论与技术还不成熟,也还没有形成完善的体系。

笔者认为,建立森林文化学学科体系应该考虑到的学科和领域包括:森林哲学、森林伦理学、森林人类学、森林社会学、森林文化史学、森林文学、森林艺术(以森林为背景的音乐、美术、摄影等各类艺术)、森林美学、森林旅游学、森林经理学、景观生态学、土地利用规划、森林培育学、林业工程学、园林文化学、花文化、竹文化、茶文化、桑文化、果树文化等多学科或领域。随着研究的深人,森林文化学的学科体系会逐步形成,并逐步得到完善。

三、森林文化学在高等林业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森林文化学的地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由于国民经济建设急需大量木材,我国的林业建设形成了以木材采运、加工利用和迹地更新为主体的格局。为适应这种以木材生产为主体的林业建设需要,我国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的高等林业教育在学科、专业和课程设置上也以森林工程和营林为主。近20年来,随着我国林业工作的重心向国家生态建设的转型,我国高等林业教育的重心也转向了与生态建设和林业可持续经营管理有关的学科和专业,同时,也分化和整合出一些新兴的学科领域,生态文化学和森林文化学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

本文的第二作者,在北京林业大学提出建设8大学科群的构想,其中之一便是今后要以人文学院为基础,建设生态文化学科群。就目前教育部制定的我国高校学科体系来讲,虽然生态文化和森林文化还没有被正式列人其中,但我们可以通过不断的努力来逐步建立这个学科群。将来,森林文化学的地位应该是定位于生态文化学科群下面的二级学科。森林文化学既不是纯粹的林学分支,也不是纯粹的人文科学分支,应该把它看成是一个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相互交叉融合的综合性学科。

当然一个学科要经历较长时间的发展才会成熟,我们可以先依托森林经理学科和人文学科,分别从林业技术领域和人文社科领域这两个不同的角度开设本科生的森林文化学课程,把森林文化学作为林学和人文相关专业本科生的必修课程或选修课。例如,北京林业大学森林经理学教授郑小贤已经为林学专业本科生开设了森林美学等课程。对非林学专业背景考人林学相关专业的硕士生、博士生而言,森林文化学应该是他们的补修课程。最后应积极创造条件,把森林文化学逐步建设成为具有硕士、博士点的交叉性、综合性的二级学科。

由于森林文化学是一个交叉性、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必须打破院系的界限,由有关林学学科和人文学科的专家、学者共同参与建设这个新学科,大家都是这个学科中平等的一员。其中,林学家侧重研究技术领域的森林文化学,人文学家则侧重研究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森林文化学,然后再交叉融合。

我们相信,将来在高等林业教育中,森林文化学将会成为继林木遗传育种学、森林生态学、树木生理学和数理统计学之后的第5门主要专业基础课。从而成为森林经理学、森林培育学、水土保持学、园林设计、花卉学和林业工程等主要专业课的重要理论基础。

(二)森林文化学的作用

1)对学生的作用。从本质上看,东方人比西方人更亲近自然。我国古代“天人合一”的思想就是中华民族自然观的典型代表。但由于科举制度的传统影响和现代高考、就业制度的压力,我国高校学生普遍缺乏对自然的亲近感和认同感,在美育和与自己专业有关的文化领域接受的教育非常有限。所以,在我国林业高等教育中开设森林文化学课程,将对学生知识结构的改善、人文素质的提高和人格的培养起到关键的作用,它将培养学生在今后森林经营管理中的文化意识。使我们培养的学生不仅是林业工程师,而且还是大地艺术家。实现梁希先生“新中国的林人,同时是新中国的艺人”的夙愿。

2)对学科和课程建设的作用。生态文化、森林文化学科群的建设,将对我国高等林业教育的跨越式发展起到决定性作用。哲学、人文社会科学与传统林学的交叉与结合,将使我国高等林业教育的学科体系产生根本的变革,林学学科体系将从单一的工程技术性学科体系,逐渐融合成为工程技术与哲学、人文社会科学交叉的复合型学科体系。各相关学科在边缘部分将会有较大的重合与交叉。这正是21世纪高等教育学科体系的典型特征。从课程建设的角度看,森林文化学作为专业基础课的开设,将促进林学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程的建设,使得林学专业的课程体系真正成为由文、理、生物技术共同组成的综合课程体系。

四、建议

森林文化论文篇4

近日,国家林业局主要领导作出批示,同意2010年上半年在武汉市举办第七届中国城市森林论坛。这意味着我市具备了国家森林城市条件,明年将承办第七届中国城市森林论坛,实现国家森林城市的创建目标。今天市委、市政府召开创森工作会议,主要是总结前段创森工作,通报考察评估意见,全面部署第七届中国城市森林论坛筹备工作。等一会,涂书记、张市长还要作重要指示,提具体要求。根据会议安排,我先就前段全市创森工作情况、落实考察评估意见及全力做好第七届中国城市森林论坛筹备工作做个简要汇报。

一、回顾前段创森工作,充分肯定创建成效

全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各区、各部门高度重视,精心制定方案,强化工作责任,注重宣传发动,扎实有效推进,取得了显著成效。剔除水面后,我市森林覆盖率达到35.56%,城市森林建设38项指标全部达到或超过“国家森林城市”标准。

(一)组织领导坚强有力。自20*年初全市创森动员会议后,各区、市直各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强力推进。一是全面动员发动。按照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和要求,各区、各部门及时召开常委会、办公会和动员大会,成立领导小组,组建工作专班,制定实施方案,层层动员部署。二是责任目标落实。市目标办将全市创森工作纳入各级政府绩效目标管理,制定了目标责任状,确保了创森工作责任落实。三是保障措施到位。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加大综合协调和检查督办力度,确保了创森目标任务的顺利推进。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加大生态建设资金预算,多次协调解决创森规划、建设资金以及工作经费等问题,全力支持创建活动。

(二)三镇绿岛景观提升。中心城区按照见逢插针、增加绿量、完善层次、丰富景观的要求,加大公共休闲绿地和小森林建设。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7.42%,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9.21平方米。一是城镇绿量质量提高。市园林局大力实施“三小”绿地建设,改造提升道路和社区绿化,开展了送万盆鲜花进社区活动。汉阳区充分利用新区建设和旧城改造契机,加大拆迁建绿力度。青山区调动辖区单位参与绿化建设,提高绿化档次和规模。二是立体绿化加快推进。江岸、江汉、硚口、武昌等区大力开展立交桥、屋顶、墙面、阳台等立体绿化,目前完成垂直绿化1万米长,屋顶绿化近3万平方米。三是湿地水网建设加强。市水务局大力实施江河堤防绿化,提升江滩绿化档次,着力构建生态水网,水岸绿化率达85%。市政府已将《武汉市湿地自然保护区条例(草案)》提请市人大审议,年内有望颁布实施。

(三)城乡绿化整体推进。远城区以森林生态、林业产业、绿色通道和绿色家园工程建设为载体,大力实施植树造林,有力推动了城乡绿化建设。一是生态工程全面完成。结合实施退耕还林、长江防护林、碳汇造林、低产林改造等国家、省重点生态项目,共完成人工造林12.8万亩。蔡甸、洪山等区完成山体复绿面积约100万平方米。二是绿色家园稳步推进。全面完成20*年度500个建制村村湾绿化任务,植树460多万株。江夏区积极发展花卉苗木产业,重点实施以107国道沿线村湾庭院绿化建设。三是林业产业发展迅猛。全市新建林果茶产业基地5.62万亩,完成低产林改造工程任务3万亩。四是绿色通道进展顺利。已完成绿色通道绿化里程121.1公里,完成主要国省干线行道树的绿化补植长度195公里。

(四)生态文化丰富繁荣。近年来,围绕“创森为了人民、创森依靠人民、创森成果人民共享”的指导思想,广泛深入开展生态文化活动。一是广泛开展义务植树。全市共开辟了17个义务植树点,近400万人参加全民义务植树活动。江岸区组织开展市民“三自”形式的义务植树活动,认建认养树木和绿地。硚口区组织全省500名“1+8”城市圈共青团干部和青年,种植“城市圈青年友谊林”。二是大力弘扬生态文化。武昌区在辖区范围内开展花园家庭、森林单位、生态社区评选等丰富多彩的生态文化活动。蔡甸区结合义务植树,启动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纪念公园建设。东西湖区联合武汉晚报在四季吉祥景区,举办“读者林”义务植树活动,在湖北经济电视台制作播放题为《打造生态人文社区,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专题片。三是深入开展科普教育。全市建立森林或湿地生态科普教育基地15处,开展了“茶文化节”、“梅花节”、“爱鸟周”等生态科普活动62场,参与活动人数14.3万人次,调动了广大市民参与创森的热情。团市委积极组建“绿色志愿者服务队”,开展创森知识竞赛等活动。市气象局启动实施负氧离子监测工作。市科协在市科普馆组织开展生态文化图片展览。市创森办组织开展摄影大赛、征集创森主题歌曲等活动,生态文化不断得到繁荣发展。

(五)宣传造势氛围浓厚。各区、各部门通过广泛宣传发动,营造了全社会参与创森的浓厚氛围。一是宣传组织有力。市委宣传部成立了创森宣传领导小组,专项制定细化宣传方案,组织市属媒体开辟创森专栏,在武汉电视台播放公益广告,制作播放创森专题片等。二是社会宣传到位。市城管局积极协调户外广告宣传,落实市容环境保洁措施。市教育局以生态文化教育为重点,在中小学广泛开展爱绿植绿护绿宣传活动。市创森办在市交委支持下启动了1.5万台出租车电子显示屏播发创森公益广告。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江汉、武昌、东西湖、江夏、黄陂、新洲等区在重要路段安装了一批大型户外公益广告牌,营造了浓厚的创建氛围。三是媒体宣传深入。省、市新闻媒体在总体规划评审、专家考察评估等活动期间,对我市创森工作作了大量深度报道,有效扩大了创森社会影响,提高了创森知晓率和支持率。

二、全面落实评估意见,纵深推进创森工作

全市上下按照市委、市政府动员会议要求,认真做好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专家考评组的评估工作,考评工作进展顺利。

(一)考察评估情况。6月9日至12日,国家林业局派出综合考察组对我市举办第七届中国城市论坛的综合条件和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工作进行了全面考察评估。考察组一行先后听取了市政府的工作汇报,实地抽查了我市湖泊湿地及其沿岸绿化、河流水岸整治与绿化、透绿建绿、森林公园建设、通道绿化,以及城市街道、居民小区、郊区农村的绿化情况,查阅了相关文件、图片、数据资料,对市民进行了抽样问卷调查。考察组各位专家对我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对我市大手笔建设森林生态工程,推进城乡绿化一体化建设等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希望武汉市成为我国森林城市建设的一个样板。考察期间,考察沿线的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江汉、武昌、汉阳、东西湖区以及市公安局、市城管局、市文化局、市旅游局、市卫生局、市接待办等单位为顺利完成考察评估工作做了大量细致而卓有成效的工作。

(二)落实评估意见。考察组在充分肯定我市创森工作成效的同时,对下步创森工作提出了具体建议。各区、各部门要结合实际,抓好整改落实。

一是要进一步加强城市森林的健康经营。要按照近自然理念来经营道路林带,对已建成的188公里环城林带,在树种选择、配置上,不仅要考虑人的需求,还要考虑鸟类等动物的需求,鸟类及各种生物的丰富,更能体现森林的健康程度。同时还要提前考虑间伐更新的问题,提高森林质量。

二是要进一步注重城市森林生态服务功能。增加建设更多的森林廊道,满足市民休闲、出行的需要,让森林更好的为市民服务;在六湖连通等湿地水网和湿地公园建设过程中要注意防止血吸虫问题,避免血吸虫进入湖区;对道路林带的树种组成、空间配置要兼顾考虑行车安全和景观效果。

三是要进一步加强对乡村绿化的指导和提高投资比重。要加强对乡村、镇的绿化规划,进一步加大乡村绿化投入,大力推进村湾绿化。同时要多发展林业与果、菜、瓜、药等混作的,具有多种价值的树种。

四是要进一步加强城市水体、山体治理。要加大水岸绿化力度,多应用去污能力强的树种,提高水岸林带质量,充分发挥森林对水质的净化作用。同时要加强市域范围内山体森林资源的保护与恢复,特别是采石场和公路沿线的第一重山体保护和复绿。

五是要进一步加强部门联动,协调城乡绿化管理。森林城市创建不仅仅是一个部门的工作,而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林业、环保、城建、园林、水务、交通、旅游、农业等多部门要充分发挥各自职能作用,密切配合,协作推动。同时,要从管理机构、绿化规划上进行统筹,改变城乡绿化建设的二元结构,推进城乡绿化一体化建设。

(三)考察评估结果。考察评估结束后,考察组在向国家林业局的专题汇报中,明确表示:武汉市具备承办第七届中国城市森林论坛的条件,城市森林建设各项指标均达到“国家森林城市”的标准,建议在今年底前正式复函,同意湖北省人民政府的申请,2010年上半年在武汉市举办第七届中国城市森林论坛,并授予武汉市“国家森林城市”称号。7月15日,国家林业局主要领导在“武汉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考察报告”上作出明确批示:“同意2010年上半年武汉市承办第七届中国城市森林论坛,同时授予国家森林城市称号”。近日,阮成发市长、涂勇副书记、张学忙常委副市长均作出重要批示,充分肯定创森工作,要求继续做好跟踪落实。

三、全力筹备森林论坛,体现特色办出水平

今天市委、市政府创森工作会议的召开,标志着我市创森工作重点已经从前期创建阶段转移到论坛筹备阶段,标志着第七届中国城市森林论坛筹备工作正式启动。举办好论坛既是对我市创森成果的一次检验,也是充分展示武汉形象的机会。按照市领导举办一届高水平、有特色的中国城市森林论坛的要求,现就论坛前期筹备有关工作简要汇报如下:

(一)确立论坛主题。目前结合我市实际,经多方征求意见,初步拟定了5个备选论坛主题,即:

1、城市森林•两型社会;

2、森林•城市•湿地;

3、城市森林•城市综合竞争力;

4、城市森林•生态文明•科学发展;

5、水乡林城•统筹城乡。

下一步,我们将根据市委、市政府确定的意见,商国家林业局正式确定论坛主题。

(二)论坛时间地点。拟定于2010年4月下旬在香格里拉大酒店举办论坛。

(三)拟邀参会人员。按照国家林业局的要求,参照历届论坛惯例,论坛参会人员总规模约500人。拟邀参会人员有:国家领导人和主办、承办单位领导;各省(区、市)林业厅(局)长与代表;国内外城市市长及专家、学者代表;企业家、绿色志愿者和市民代表;中央、省、市新闻媒体记者。

(四)论坛组织机构。成立第七届中国城市森林论坛组织委员会和组委会执行委员会。组委会执行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在市林业局办公,内设综合协调组、接待组、会务组、材料组、宣传组、线路组、外事组和安全保卫组。各组办公地点设在组长所在单位,每组成员由相关部门人员组成。

(五)论坛日程安排。初步拟定日程安排如下:第一天,参会代表报到,下午召开论坛新闻会。第二天,上午第七届中国城市森林论坛开幕式,下午实地参观考察。第三天,上午召开市长论坛,下午召开专家论坛和闭幕式。第四天,外地代表离汉。

(六)工作进度安排。按照“抓早、抓细、抓实”的要求,我们初步列出了筹备工作时间表,具体进度安排如下:

1、2009年7月份:下旬召开全市论坛筹备工作第一次会议,部署启动论坛筹备工作,讨论、修改论坛工作方案。

2、2009年8月份:制定《第七届中国城市森林论坛总体工作方案》,商国家林业局确定第七届城市森林论坛主题。

3、2009年9月份:《第七届中国城市森林论坛总体工作方案》报市委、市政府及国家、省相关部门审批。

4、2009年10月份:召开论坛筹备工作第二次会议,成立综合协调、接待、会务、材料、宣传、线路、外事、安全保卫等8个工作专班,开始运行。

5、2009年11月份:市主要领导在《人民日报》或中央电视台相关栏目发表森林城市建设方面的理论与实践文章或主题节目。编制2010年论坛专项资金预算。

6、2009年12月份:协调国家林业局对省人民政府正式复函,在武汉承办第七届中国森林论坛活动。召开论坛筹备工作第三次会议,全面部署启动论坛会务筹备工作。

7、2010年1至2月:召开论坛筹备工作第四次会议,全面启动论坛对口接待及培训工作。按照一个成员单位对口接待一个省代表团的原则,落实对口接待工作。

8、2010年3月:国家林业局和市政府在京召开第七届中国城市森林论坛新闻会,启动论坛宣传工作。

9、2010年4月:论坛期间在中央主要媒体对我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进行大篇幅深度报道。

(七)责任分工建议。为了切实做好论坛筹备工作,按照市领导的要求,结合各区、各部门职能,现就有关责任分工提出如下初步建议:

一是关于会务工作安排。由会务组负责。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负责综合协调,具体负责审定市领导论坛讲话稿、演讲稿、致辞等,组织召开协调会,督促协调论坛各项筹备工作。市财政局负责论坛专项经费落实。

二是关于参会人员的邀请。由综合协调组和外事组负责邀请落实。其中国家领导人、国家部委领导,省领导、省直有关部门负责人,相关省、副省级城市林业部门主要领导由国家、省林业局负责邀请。市领导、直辖市、省会城市、副省级城市、相关地级市、武汉城市圈城市市长由市政府办公厅负责邀请。市民代表由市林业局负责邀请。有关国外城市市长、领事馆官员、国际组织和国外专家代表由市外事办负责邀请。

三是关于参观活动安排。由线路组负责。市交委负责论坛参观考察用车。市建委负责相关地段市政基础设施维修、临街建筑立面整治等工作。市城管局负责论坛期间夜景灯光照明和户外广告协调等工作。市水务局负责参会代表游览江滩公园的接待等工作。市环保局负责论坛期间环境质量监测和噪音、尾气等污染源的管理。市旅游局负责落实参观讲解员及培训工作,联系接洽与会代表会后参观考察。市园林局负责城区绿化改造、补植等工作。

四是关于会务接待工作。由接待组负责。市卫生局负责卫生防疫、医疗保障工作。市外事办负责落实同声传译和翻译人员等相关外事工作。市文化局负责论坛期间文化活动的组织落实。团市委负责落实绿色志愿者,参与论坛志愿服务工作。

五是关于宣传报道工作。由宣传组和材料组负责。市委宣传部负责宣传报道工作,做好市主要领导在中央媒体有关文章的发表。负责做好论坛新闻会,邀请落实省市新闻媒体,落实中央媒体记者在汉活动。市广电局负责电视新闻宣传工作,滚动播放电视公益广告,录制、播放创森专题片。

六是关于安全保卫工作。由安全保卫组负责。市公安局负责交通保畅工作,负责开幕式安检及会场、考察点(景点)和参会代表驻地周边治安安全保卫工作。

森林文化论文篇5

关键词:森林文化 小学生 5W理论

森林是人类诞生的摇篮。原始人类依靠本能的指引从森林中获取生存资料,森林是人类的安家之所、立命之地。中华文明正是一部农业发展的史书。农业始于林业,森林是整个中华文明产生的源泉,也是飘荡古老文明背后的绿色丝带。

森林不仅给人类提供众多的物质产品,也对整个地球发挥重要的生态作用。森林具有环境调节功能,被誉为地球之肺。保护森林不只是一句空口号,而应落在实处。小学六年义务教育阶段正是小学生独立意识形成之时,采用拉斯韦尔的5W理论对小学生传播森林文化,有助于激发他们参与环保的热情。

一、Who:谁来传播森林文化

传播的源头是传播者,即传播行为的主体和引发者。传播者的职责是先期收集、筛选、整合、加工丰富信息,最后将有效信息传达给受众。传播森林文化属于感性层次的情感教学。教师作为小学教育的主导者,首要挑起传播森林文化的重担;林业工作人员和森林文化的专家学者也有义务向小学生宣传讲解森林文化。

教育的本质就是传播知识,传播森林文化首先向学生讲授森林文化的基本知识。教师是小学基础教育的主导者,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策划者和控制者。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中传播者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教”的主体地位,影响教学质量与效果。小学教师不是专业的森林文化研究员,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认真备课还要积极主动接受与森林文化相关的培训及讲座,习得森林文化的专业知识,才能在讲解森林文化的课堂上回答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教师还应依据讲解的具体内容,安排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让学生更直观了解森林文化。老师需要具备控制课堂秩序的能力,并将自己的经验、感悟融入课堂,达到活跃课堂气氛与教书育人的功效。

林业工作人员与森林文化专家学者,因有系统的林业专业知识和相对丰富的森林文化知识,作为森林文化的第一相关人员,可以采取举办讲座和开展活动等形式向小学生传播森林文化。专家学者在向小学生传播森林文化之时应注意将专业术语转化为通俗易懂的语言,便于小学生的理解与应用。在举办各种与森林文化有关的活动之时,也应考虑到小学生心理与生理,抓住学生的好奇心,把抽象的文化概念转化为具体的现实事物。森林文化研究员也应定期与小学教师交流与沟通,既可以及时获知小学生的学习情况,又可以通过相互学习改进传播方法及加强传播效果。

二、Whom:对谁传播森林文化

传播中既然有传播者放送信息,就会有接收信息的受众。现代传播系统中,受众已不是被动地接受信息馈予,而可以通过双向互动在接受信息的同时又传递信息,使自己在受众与传播者两个角色中转换。对小学生传播森林文化,主要的受众就是小学生,还包括小学教师与学生家长。

小学教师欠缺森林文化的专业知识,通过其他途径获取森林文化的信息,这时小学教师就是传播森林文化的受众。教师经过知识的消化与编辑,调整森林文化的内容与改进森林文化的传播方式,使其更符合小学生的理解水平。

对于主要受众小学生来说,按其心态可以分为三种受众类型。第一种是等待型受众,该类学生可能占受众比例较大。森林文化不是小学教育的主要科目,不需要强制性学习。这类学生会以消极心态对待森林文化,仅将学习森林文化作为一项课业任务。第二种是参与型受众,这类型的学生善于接触新事物,愿意尝试学习不同的有益知识。这类学生会在课堂上提问,也会参与相关的森林文化活动,也会利用其它时间去补充理解森林文化。第三种是进取型受众,该类学生在整体受众中或许占很小的比例,他们富有自主思想,能够在课堂听讲中独立思考。课后进取型学生会主动深入学习森林文化,并转化成森林文化的宣传者。

学生家长也是受众之一。小学生在学校里接触到新事物,比较愿意与家长分享心得体会。在向家长转述森林文化之时,学生变成传播者,家长则变成受众。这也是使森林文化由学校向家庭的横向传播。家长在接收到森林文化的信息,也可能主动增加孩子接近森林的机会,例如森林旅游,植树绿化等。

森林文化传播者要研究受众群体,不断把握受众的心理、需求和兴趣,做到有的放矢,使森林文化的传播从内容到形式都贴合小学生,让森林文化的传播与受众的需求融为一体,取得更好的效果。

三、What:传播什么内容

森林文化传播内容包括广义和狭义的森林文化。森林文化依托森林为背景形成一种文化现象和精神表述,又以木竹为载体和林产品组成一个物质生产体系。狭义上的森林文化指精神系列,如林学理论、森林美学、绿色哲学、森林伦理等,这些森林理念、精神汇集成森林文化的核心。广义上的森林文化指物质系列,即森林文化的背景或载体等广泛外延,如森林树木、茶果药竹、公园园林、花圃草坪等自然、社会现象,这是森林文化的前提和基础。

森林文化以森林为存在前提,又以森林理念、精神得以延续。森林文化涵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等三个层面。物质文化层面是指人类智慧和创造在物质材料层面上的凝固,包括生产和生活资料。制度文化层面指山林区非物质形态文化。精神文化层面从结绳记事、竹简文化延续到纸张文化,依托纸张为载体,包括以森林为题材的林谚、山歌、神话、诗词、散文等文学形式和书法绘画。

人类通过劳动与森林产生联系,人的精神和品格融入森林,使森林人格化;森林的特性印入人类,使人格自然化。森林文化体现一种独立包容的人文精神,是人与自然、人与森林之间所建立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融合的关系,也是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总和。人类敬畏、尊重、热爱森林,利用森林之时也感受到生存意义,并集结这些意义达到精神高度。森林文化的核心内涵和终极目标就是表达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四、Which Channel:传播森林文化的媒介

传播森林文化需要一定的传播平台,即传播媒介。目前在学校教育中常常采取口传、手抄、印刷、电子等四类媒介,显示学校教育中使用丰富多样的媒介手段。

口传媒介是学校教学中最常用的媒介,即指教师对学生的口传面授。口传媒介属于人体媒介,传输口头语言符号。手抄媒介是口传媒介的辅助手段,多以板书的形式出现。手抄媒介承载文字符号和图形。印刷媒介在学校教育中起骨干作用,学生的教材、试卷、辅导书、教育资料都属于印刷品。电子媒介作为一种新兴教育手段也被广泛运用,如投影仪、幻灯机、多媒体电脑等。

四类媒介各有特点,学校应尽力提供各种媒介给教师使用,方便其传播森林文化。同时,教师也要深入了解各种媒介的使用特点及适应场合,合理灵活的交叉使用各种媒介,已达到传播森林文化的最佳效果。

五、What Effect:传播达到什么效果

传播目的就是在受众身上得到期望效果。一种传播是否有效就要看传播的内容在受众中获得的反响。传播森林文化首当其冲考虑森林的利益及其森林对人类的贡献,反思人与森林的关系,森林与社会的关系,森林与自然的关系。

森林文化是中华传统民族文化的一部分,也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一部分。向小学生传播森林文化,使他们在初等教育中接受相关的森林知识,提高他们对森林与环境保护的认知水平。传播森林文化对小学生有三个层面的影响。首先,环境认知层面。学习森林文化可以让小学生正确认识环境问题与生态危机,对周围环境做出相应的判断。其次,价值形成与维护的层面。教师在传播森林文化时,会将美丑善恶、进步落后等价值判断融入传播内容之中,促进学生形成保护森林与生态的价值观。最后,社会行为示范效果。教师不仅直观传播森林文化,还应将爱护森林与保护环境带进日常生活与实践活动中,起到良好的示范带头作用。

人类重视森林的物质功能,却忽视森林的文化内涵。传播森林文化就是全面真实的展现森林,帮助小学生认识森林文化发展的历史脉络,理清人与森林、森林与自然等关系,使他们对森林有更深刻的理解,激发他们的环保意识,承担他们的历史使命。

参考文献:

[1]苏祖荣、苏孝同.森林文化学简论[M].上海:学林出版社

[2]赵晓春.农业传播学[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3]高蕴琦.教育传播学 [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4]蔡登谷.森林文化初论[J].世界林业研究

[5]刘海波、陈晓霞.学校教育的传播学分析[J].科教文汇

森林文化论文篇6

论文摘要加强森林生态文化建设,对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总结分析了天水市秦州区森林生态文化建设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指出需进一步强化宣传、理清思路、突出重点,切实推动森林生态文化建设可持续发展。

森林生态文化博大精深,内涵包罗万象,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内容,也是林业三大体系建设和构建小康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1]。加强森林生态文化建设,对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拓展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弘扬生态文明,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近年来,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在大力发展林业产业建设的同时,积极发展森林生态文化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困惑,现就秦州区城市森林文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探讨如下。

1全区森林生态文化建设现状

秦州区地处甘肃省东南,扼陕、甘、川交通要冲,地跨长江、黄河2大流域,是天水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素有“陇上江南”之称,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和气候特点,在植物文化、园林文化、森林旅游文化、花卉文化、城市森林文化等方面颇具特色。

多年来,秦州区高度重视生态建设,把林果业定为全区的主导产业,作为破解“三农”问题的突破口,紧抓西部大开发这一历史机遇,积极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三北4期、长防2期、两山绿化、生态公益林、中德财政合作造林等一批重点林业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全区森林面积、活立木蓄积和森林覆盖率逐年增加,迄今林地面积10.06万hm2,活立木蓄积31.7万m3,森林覆盖率34.3%。有木本植物87科224属804种,繁衍栖息着30多种野生动物。城区森林面积0.71万hm2,人均绿地246.67 m2,省级森林公园2个,市级园林公园11个,珍稀植物园1处,农家乐30个,年旅游人数35万人次;庙宇景点以市区伏羲庙、南郭寺、玉泉观、李广墓为核心,周围向城郊四周延展;古树是秦州悠久历史文化的见证,是“活的化石”,现有文物古树17种,共277株。目前全区森林公园、农家乐、花卉观光等产业蓬勃健康发展,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充分体现出“三生态”发展理念,繁荣了先进文化,增强市民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意识,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夯实基础。

2城市森林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森林物质文化领域方面。森林文化所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渗透于各种专门文化形式之中,作为一门独立的文化现象来研究在秦州区还是首次,由于没有专门研究组织机构,森林文化产业探索开发还处于起步状况,亟待纳入政府城市发展规划之中。另外,全区森林资源结构不够合理,还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生态需求和产品需求。

(2)森林精神产品领域方面。秦州区虽然有着丰富的森林文化遗产,但在森林艺术方面创新还很少,森林文化理论很少有人去研究和开发,可以说还是空白。一是许多地方传统森林文化(包括生物遗产)濒临灭绝,没有人去抢救、保护和挖掘;二是森林文化中的纯精神产品少之又少,尤其是森林文学、森林音乐、森林绘画等几乎是空白,没有自己的风格;三是森林文化宣传教育还是空白,现实生活中,很少有人知道森林文化,就是大家享受到了森林文化,也不知道这是森林文化的成果。  (3)森林组织与制度方面。当前,从林业行政能力角度看,一是林业在社会中地位不高,生态文化还只是一个摆设的花瓶;二是林业行政机构职能定位不科学,一些林业行政机构职能界面过宽,责任泛化,模糊了责任主体,导致推诿扯皮、效率低下和不作为、乱作为;三是行政成本意识淡薄。一些领导以破坏环境资源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为代价,热衷于搞各种“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四是林业从业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缺乏足够的履行政府职能的能力。

3推进森林文化产业建设的对策和措施

(1)广泛宣传,唱响主旋律,营造全社会重视的浓厚氛围。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宣传活动,使森林生态文化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特别是林业部门要结合生态工程建设,深入林区乡镇举办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文化,潜移默化地让广大村民领悟森林生态文化的意义,感受森林与人类息息相关的内在联系。同时,也要结合辖区旅游景点,八方联手,按四季精选休闲观光线路,引导城市居民饱览眼前自然风光,知晓森林生态文化的内涵。在全区范围内每年举行1次大型的征文活动,内容涵盖整个森林生态文化,从思想认识上唤醒人们崇尚自然、爱护家园的意识,树立牢固的生态道德[2]。

(2)高度重视,明晰思路,加大投入,建立森林生态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政府要把森林生态文化建设纳入城市发展计划之中,确立适合秦州区的开发指导思想和分年度发展计划,制定硬指标作为政绩考核内容,并成立专门机构组织、监督、实施。要把森林生态文化建设经费纳入财政预算,设立专项资金,确保工作的正常开展。并要结合全民义务植树,统筹造林绿化费,设立专项进入财政预算,从根本上解决资金匮乏问题。同时,要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拓宽融资渠道,吸收社会闲散资金,广招社会贤达人士,投资兴办生态文化产业,繁荣生态文化市场[3]。

(3)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创立示范点,总结经验,全面推广。要以推进森林生态文化建设为重点,以一庙(伏羲庙)、一寺(南郭寺)、一观(玉泉观)、一墓(李广墓)为核心,不断规范整顿现有的庙宇景点、农家乐、森林公园,注入森林生态文化精髓,打造精品工程,以点带面,扩大影响。

(4)结合农村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拓展森林生态文化空间。秦州区林地资源相对丰富,发展“三生态”有雄厚的物质基础,按照“明晰所有权、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保障收益权”的指导思想,稳步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实现“山有其主、主有其权、权有其责、责有其利”,促进森林经营多元化发展,丰富森林生态文化内容,走出一条独具秦州特色的森林生态文化建设之路[4]。

4参考文献

[1] 房西文.依托森林公园加快森林生态文化建设[J].陕西林业,2008(4):14-15.

[2] 肖君.福建森林公园森林生态文化建设现状与对策[J].林业勘察设计,2009(1):49-51.

[3] 马朝阳,王瑞明,魏兵祥,等.泥功山森林生态文化旅游资源及开发利用研究[J].甘肃农业,2009(6):87-89.

森林文化论文篇7

【编者按】:入团申请书频道为您提供调查报告范文参考,以及调查报告写作指导和格式排版要求,解决您在调查报告写作中的难题。

选题依据:森林旅游是伴随20世纪70年代世界环境认识运动而迅速发展起来的,它是在不采伐、不破坏森林的条件下,充分发挥森林的生态功能,是越来越受各国游客欢迎和重视的一种生活方式。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文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传统的观光旅游一统天下的局面已发生改变,越来越多的游客转向休闲、自由、经济的森林旅游。开展森林旅游,不仅有利于提高人们走进自然,欣赏自然的兴致,也有利于提高自然旅游在旅游业中的地位和赚取外汇的份额。在看到森林旅游发展前景较乐观的同时,我们也应看到森林旅游业对环境造成的近期和远期的危害,森林旅游面临着森林旅游资源的粗放开发和盲目利用、森林旅游区生态环境系统失调、森林旅游区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因此,我们应对森林旅游的真正内涵加以研究,结合我国的实际制订出森林旅游的法制法规和管理措施,充分认识到森林旅游是一种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与自然环境相和谐的旅游。我们也应处理好保护对象与森林旅游的关系,处理好保护区内群众关系,把握适度的开发速度,控制接待人数,增强环保意识,使森林旅游成为对旅游者进行生态教育的一所大学校,以此来保护我们的自然景观与文化遗产,使森林旅游业成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产业。可行性论述:根据实际情况提出解决好森林旅游所面临问题的对策,大力发展森林旅游业,是林业体制改革,扩大对外开放程度,调整产业结构增强经济活力的重要措施,是尽快绿起来、活起来和富起来的重要手段。因此,森林旅游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国内外经济热点问题。

相关手段和方法: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相结合;对比论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演绎分析等方法。主要通过图书查询;实地访谈;网上浏览等方法来收集资料。运用林业经济学、生态经济学、管理学、区域经济学等相关知识来撰写论文。

本论文拟分以下几个部分撰写: 第一部分:森林旅游的概述通过对森林旅游的现状,作用和地位及国内外森林旅游发展的现状的简单阐述来对森林旅游的概况作一个简要的叙述。第二部分:森林旅游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原因拟对森林旅游面临的主要问题及相关原因进行剖析,通过对问题的剖析来达到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作用。同时介绍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第三部分:解决好森林旅游面临的问题的对策通过对森林旅游现存面临的主要问题的剖析来寻找并找到问题的根源所在,然后相应地采取解决问题的措施来对现存问题加以解决。

2005年10月20日—2005年11月10日,收集资料,拟订论文题目,撰写论文提纲并与指导老师进行交流。2005年11月11日—2005年11月30日实地调研,相关访谈,拟草稿。2005年12月01日—2005年12月20日撰写论文初稿。2005年12月21日—2005年12月30日修改论文,撰写论文第二稿。一周内根据指导教师的点评,完善论文,并做好答辩前准备。2006年06月19日—2005年06月20日左右进行答辩。

森林文化论文篇8

P键词:森林文化;旅游价值;生态文明;新疆地区

森林文化属于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各个民族性格形成及成长有着巨大的作用及影响,而国家对生态文明的重视,森林城市等概念也进入到人们的视野当中,这些概念实际上是一种对森林文化的升华和拓展。新疆远离海洋,干旱少雨,森林资源、水资源紧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承载能力有限。新疆166万平方公里国土面积,真正可供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生产生活的绿洲面积仅占全疆国土面积的5%,96%(2246万人)的新疆人生活在不到8万平方公里的绿洲上。新疆单位绿洲面积的人口分布并不低于内地一些地区,生态承载压力非常的大。针对新疆的实际情况,自治区党委提出在新疆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在推进“四化”进程中,坚持“环保优先,生态立区”和“两个可持续”的发展理念,要坚决保护森林、冰川,坚决保护河流、湖泊,坚决保护湿地、植被,坚决保护绿洲、草原,提出要建设美丽绿洲、美丽城市、美丽乡村、美丽林区。新疆地区近些年来不断的发展森林文化旅游,而其旅游价值中孕育着新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及现代森林文化。

一、森林文化范围的界定

所谓森林文化是以森林作为背景,以人与森林的和平共处作为文化体系,属于传统文化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森林风物、林业文学作品、森林绘画、森林旅游文化、民族森林文化等内容。虽然当前对于森林文化的范围界定尚未明确,但是本质来看都是对森林的进一步认识和利用,从一个地区来说森林文化具有民族性、地域性及人文性、生态性等特点,在民族地区的旅游开发中森林文化就具有了实用功能及审美功能。

二、森林文化、旅游价值二者的关系分析

旅游与文化是分不开的,人们旅游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文化追求及享受的过程,所以从文化领域上来讲,旅游的根本就是文化精神活动,能够很好的满足旅游者在旅游中的审美文化需求。森林文化是沉淀于自然空间的内的一种自然文化,那么旅游者在进行森林旅游的时候就能够感知到不同于传统旅游形式的文化体验,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核心价值,森林文化能够让森林旅游成为森林旅游的内涵,作为一种生态文化,其关注的是人与森林发展的和谐性,强调的是尊重自然、爱护自然,这些都是森林旅游得以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究其二者的关系,我们可以将其概括为下面的五个方面:

1.在旅游中森林文化表现出了一定的经济价值:森林旅游是一种体验式的旅游文化,从当前新疆森林旅游的发展来看,其是非常重视利用森林文化来有效提升旅游文化内涵的的过程,这就能很好的去吸引旅游者的注意力。也就是说当前的新疆地区已经将森林文化作为了一种不可复制的、重要的旅游资源,那么森林旅游业的发展必然会为旅游增加收入,产生一定的经济价值。

2.在旅游中森林文化表现出了一定的生态价值:究其本质森林文化属于生态文化,那么在旅游开发中森林文化的生态价值就体现在了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对生物多样性的有效保护、对森林生态功能的有效维护,旅游者在旅游的过程当中还借助于蕴含在旅游当中的森林文化,就能在了解自然、认识森林的基础上,提高生态意识。

3.在旅游中森林文化表现出了一定的认同价值: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社会文化价值,而这些价值对一个地区的民族特色、民族思维方式、民族价值观念等的形成有着深刻的影响。森林文化作为这些价值观的一个重要部分,主要承担的是规范生态价值、保护生态行为的重任。旅游者在森林旅游的过程当中就可以体验到新疆地区的民族文化及风俗人情,从而受到森林文化的影响,产生文化上的认同,有效的规范及调整自我的行为。

4.在旅游中森林文化表现出了一定的科研价值:在人类利用森林和认识森林的过程中森林文化折射出了、科学技术等,也见证了少数民族地区历史、文化、科技等的进步,而基于森林文化的森林旅游则能够让旅游者更好的了解森林生物的生长规律,有效的满足旅游者的求知欲及好奇心,从而使得森林文化体现出了一定的科研价值。

三、新疆少数民族地区基于森林文化的旅游价值分析

由于地形等原因,新疆地区的森林覆盖率还是比较低的,新疆活立木总蓄积量3.1亿立方米,森林面积197.8万公顷,森林蓄积量2.8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为1.92%。其中原始森林多覆盖在天山、阿尔泰山区等地区。基于森林文化所发展起来的新疆森林旅游,体现的旅游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森林文化透过旅游体现出的认知教育。森林旅游通过森林景观、民俗风情等将新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森林物质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表现出来,从而有效的影响旅游决策,使得人们更好的受到旅游教育。而旅游者通过旅游就能够对旅游文化有更好的认知,对新疆的森林文化有所认同及感知。

2.森林文化能够有效的改善旅游者的旅游行为。旅游文化对旅游者有着很强的感染力,这一方面表现了旅游者的文化品味提升,另一方面还能够有效的减少旅游者对森林的破坏,很多旅游者在旅游的时候在“不随意攀折树木”、“不在森林中乱丢垃圾”等行为方面都有了认可,所以森林文化在一定意义上就有效的改善了旅游者的不文明旅游行为。

总结:

21世纪是生态旅游的世纪,森林生态旅游作为生态旅游的主体,必将成为林业一项支柱产业,也将成为拉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一项强劲产业。少数民族地区的基于森林文化形成的森林旅游,表现出了一定的经济价值、生态价值、认同价值及科研价值,对于旅游者来说有着认知教育及旅游行为改善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于冬镟.刘双兴.论森林文化旅游产品体系构建[J].林业调查规划,2012.12(6):78-82.

上一篇:文化产业管理毕业论文范文 下一篇:侨乡文化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