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高血压理论文范文

时间:2023-10-07 07:40:18

护高血压理论文

护高血压理论文篇1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8月-2014年8月就诊于我院老年高血压患者156例,均符合高血压诊断标准,随机分为IHN组和常规组。IHN组78例,男41例,女37例。年龄60~82岁,平均年龄(71.7±1.8)岁。平均病程(3.8±1.1)年。常规组78例,男39例,女39例。年龄61~83岁,平均年龄(72.4±2.1)岁。平均病程(4.1±1.5)年。

1.2方法

两组均给予常规护理,提供舒适、安静的科室睡眠环境,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对于失眠状况严重的患者,可合理予以镇静剂,提高睡眠质量;叮嘱患者按时按量遵医嘱吃药,向患者耐心讲解擅自停药或间断服药的危害性,提高患者服药配合依从性。对于有严重意识障碍的患者,让其卧床休息,密切关注其生命体征变化,并配合医生予以扩血管剂、降压、脱水药治疗。定期监测患者血压水平及各化验指标,做好定期随访复查工作。IHN组同时给予IHN护理包括(1)心理:老年患者因年龄、身体、退休等原因,易产生孤单、失落、烦躁、易怒等不良情绪,引起血压升高,不利于血压控制。针对性与老人交谈,排解老人心理失落感,稳定情绪,控制血压;(2)饮食:患者生活方式、饮食习惯存在差异。详细了解饮食习惯,为患者制定个性化食物清单,搭配营养均衡、搭配清淡、少脂肪、多纤维食物,降低钠盐食入量;(3)健康教育:老人知识水平存在差异,对高血压和自身疾病缺乏认识。针对性制定高血压健康图册,设计老人易于理解的图案,宣传高血压危害、预防、治疗,消除高血压认识的片面性;(4)生活:对患者加以开导,鼓励患者参加适当体育活动,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自我调整,改善睡眠质量。(5)巡视:早晨全面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注意其情绪调节,最大限度地预防相关并发症;(6)出院随访护理:出院时指导患者及家属如何测量血压、饮食及运动需要的相关注意事项,消除老年患者的后顾之忧,出院后随访1年。

1.3观察指标

(1)监测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BP、DBP的变化;(2)并发症发生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对观察指标采用SPSS18.0作统计学分析,血压采用(x±s)表示,t校验,并发症采用n(%)表示,χ2校验。分析统计结果,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血压控制对比

护理前,两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均显著下降(P<0.05);IHN组血压控制优于常规组(P<0.05)。

2.2并发症对比

IHN组心律失常、血肌酐升高、肾功能损害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心绞痛发生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临床上将高血压分为继发性和原发性,原发性指临床主要表现为血压升高但具体原因尚未明确,继发性指病因明确且高血压只是临床症状之一。研究[4]发现只有少数继发性高血压可通过手术联合药物治愈,原发性高血压一般难以治愈,因其致病因素较复杂,只有通过药物和饮食等来控制病情发展。临床上越来越多应用IHN护理,IHN极具针对性,它既强调个体化,又重视人性化特点,个体化是指人有差异性,护理同样因人而异,用药、护理方式、服务模式等都不能墨守成规。从患者的生理、心理、家庭各方面特点入手,予以有针对性的个体化护理;人性化侧重于进行人文精神护理干预,以人为本,一切以服务患者为根本宗旨,满足患者需求为根本追求。IHN与传统护理模式相比,更注重对高血压患者的心理需求,在护理中注意进行心理护理,在改善心理状态的同时,提高患者与护理工作者之间的信赖度,提高其治疗信心,这对慢性终身性疾病具有重要价值[5,6]。本文经IHN与常规护理对比治疗,两组SBP、DBP比治疗前均降低(P<0.05),且IHN组控制效果优于常规组(P<0.05);心绞痛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并发症IHN组均低于常规组(P<0.05)。笔者总结出IHN优点有:(1)监测血液流动学,了解患者个性化特点,有针对性地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可稳定患者情绪,降低恐惧焦虑心理,稳定血压;(2)过量的钠盐摄入是高血压最主要的危险因素之一,钠盐引起收缩压升高,心脏左室负荷增加,心肌正常收缩舒张功能,诱发心力衰竭,控制饮食并治疗心功能,可预防心律失常的发生;(3)老年患者缺乏高血压健康知识,对自身病情及治疗状况了解欠佳,影响血压的控制。通过健康宣教,提高对高血压的认识度,掌握控制方法。

综上所述,给予老年高血压患者IHN护理模式,对血压的控制比常规护理更显著,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护高血压理论文篇2

我院的老年内科综合病房2007年10月~2009年10月共收治高血压患者140例,其中,男108例,女32例,年龄最大93岁,最小66岁。其中合并脑出血的8例,脑梗死126例,脑卒中16例,心衰31例,肾衰17例。文化程度:大专8例,高中46例,初中78例,小学27例,文盲11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文化程度等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

2.护理

2.1心理护理

针对老年患者焦躁、抑郁、易激动等心理特点,护理人员应以诚相待,消除他们的陌生感,耐心听取他们的主诉,深入了解患者存在的各种思想顾虑,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导,教会患者掌握一定的心理应急方式,减轻压力,保持心理平衡,学会自我调节,提高承受能力,尽量避免高血压诱发因素,以维持血压的稳定。

2.2饮食指导

老年人味觉功能下降,口味偏咸,活动量减少,应选用清淡易消化和低盐、低脂、低胆固醇食物,少食多餐,盐摄入每天应<5g,多吃水果及绿叶蔬菜、豆类食物,适当饮用牛奶,要保证摄入足量的钾和钙。体形肥胖者控制摄入总热量,减少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冠心病者应低脂饮食,脂肪每日摄入量30~40g,禁食肥肉、蛋黄,限制动物脂肪摄入;胆固醇高者禁食动物内脏、蛋黄、鱼籽等。向老年人讲解烟酒对身体的危害,鼓励戒烟,少饮酒,寻求家属帮助,互相监督,以戒除不良嗜好。食物应多样化,以谷类为主,常吃粗粮,少吃加工过的腌制的食物,忌暴饮暴食,预防便秘,保持大便通畅。

2.3应用药物治疗的护理

在采取药物降压时,必须做到温和、适度,药物用量从青壮年用量的1/3~1/2开始,在数周内逐渐加量,2~3个月缓慢达到降压目标。在护理过程中要注意各类降压药的不良反应,如老年人服药后有晕厥、恶心、乏力应立即平卧,并取头低脚高位以增加脑部血流量。服药后不要站立太久,用药期间不宜太快,动作不宜过,外出活动应有人陪伴,以防晕倒引起外伤。

2.4生活指导

指导患者自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证合理的休息及睡眠避免劳累,适当地进行体育活动,尤其对心率偏快的轻度高血压患者,进行有氧代谢运动效果较好,运动中须注意安全,最好有人陪伴。对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者可适当使用镇静剂。严重高血压患者应卧床休息,高血压危象者则应绝对卧床。夜间是血压波动的低谷阶段,夜间起床会使患者血压骤升,起床后应先清醒片刻,然后缓慢坐起,再下床站立,防止发生脑供血不足而晕倒摔伤。要保持居室环境清洁,空气清新,避免噪音,早睡早起,冬天注意防寒保暖,夏天注意防暑降温。

2.5健康教育

2.5.1疾病知识指导

向老年患者及其家属解释引起高血压的生理、心理、社会因素及高血压对机体的危害,以引起高度重视,坚持长期的饮食、运动、药物治疗,保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将血压控制在正常的水平,以减少对靶器官的进一步损害。

2.5.2用药指导

重复告诉患者及家属药物的名称、剂量、用法、作用、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直至能准确的描述;协助制定服药时间,指导坚持服药,建立长期治疗的思想准备;服药剂量必须按医嘱执行,不可随意增减药量或突然撤换药物。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学会自我观察及护理。

2.5.3自我监测指导

教会患者或家属正确测量血压,定期门诊随访复查,告诉患者门诊随访的意义,若出现头晕、头痛、恶心、肢体麻木等病情变化时立即就医。

3.体会

老年高血压具有以下特征:①老年人高血压的血压波动比较大,特别是收缩压。这主要是因为老年患者血管压力感受器敏感性减退所造成的,所以要注意监测血压,规范用药时间。②老年人高血压易受变动的影响,性低血压的发生率较高,特别是在抗高血压药物治疗中更易发生,这与压力感受器敏感性减退有关,所以动作要缓慢。③老年人由于动脉硬化容易出现假性高血压现象,这类患者对抗高血压药物的耐受较差,易导致严重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所以降压速度不应太快,不应降得太低。④老年人对药物作用不了解,缺乏自我保健意识,加之记忆力减退,易遗忘特点,导致服药依从性差,所以要加强相关知识的多次,重复健康教育。针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特点,正确指导其了解高血压病的知识,合理饮食、适当活动、调整良好心态、坚持合理的药物治疗,提供优质护理,加强护患之间的交流对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降低患者的伤残率和病死率等方面具有深远的意义。

护高血压理论文篇3

医学论文写作是有一定的要求的,不是我们随便在网上找一些观点套到论文里,医学论文是科技论文的一种,有其独特的属性,即科学性、创新性、理论性、规范性、可读性、简洁性等。下面是学术参考网的小编整理的关于医学论文写作要求,给大家阅读借鉴。

㈠、科学性所谓科学性就是要求论文资料详实、内容先进。科学性是医学论文的生命。如果论文失去了科学性,不管文笔多么流畅,辞藻多么华丽,都毫无意义,只能是人力和时间的浪费。

资料详实,指论文内容、材料、结果必须是客观存在的事实,能够经得起科学的验证和实践的考验。要对每一个医学概念、数据等准确无误的理解和运用,坚持唯物辨证法的立场,实是求是,保持严肃认真的态度,做到立论客观,论据充分,论证严谨。不能主观意断,更不能为达到“预期目的”而歪曲事实,伪造数据。

内容先进,要求论文理论和实践水平能够代表当今国内外医学发展水平,如果失去了这一点,论文也就失去了价值。

㈡、创新性创新是医学论文的灵魂。能否为促进医学发展作贡献是衡量论文水平的根本标准。医学论文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有新创见、新观点。医学论文不同于教科书及综述讲座之类的文章,而是在于学术交流,报到新发现,发表新方法、新理论。因此在内容中必须突出“新”字,对于已为人知的观点不必复述,而应突出阐明自己新的观点。

㈢、理论性医学论文不仅是医学科学研究的总结,而且是一个在创造的过程。它不同于一般的科研记录或实验报告,而应提炼出指导医学科研活动及临床实践的经验教训,发现规律,并上升为理论,反过来指导实践。

㈣、简洁性医学论文要求简洁,这不同于一般的文学作品,需要各种修辞手段和华丽的词藻,它要求行文严谨,重点突出,文字语言规范、简明,能用一个字表达清楚的就不用两个字,不滥用同义词和罕见词。文章尽可能简短,材料方法部分应简明扼要,结果部分可用较少的图表说明较多的问题,讨论部分不赘述已公认的东西,不重复已有的讨论。总之,用最短的文字说明要阐述的问题,以减少阅读时间,使读者用较短的时间获得更多的信息。

㈤、逻辑性论文的逻辑性是指论题、论点、论据、论证之间的联系一环扣一环,循序撰写,首尾呼应,顺理成章,并做到资料完整,设计合理,避免牵强附会,虎头蛇尾,空洞无物。

㈥、可读性写论文的目的就是进行学术交流,最终是给人看的,因此,论文必须具有可读性,即文字通顺,结构清晰,所用词汇具有专业性,而且是最易懂,最有表达了的字眼。使读者用较少的脑力和时间理解所表达的观点和结论,并留下深刻的影响。

医学论文范例欣赏:

【摘要】目的转变患者对高血压的认识,提高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方法收集xxxx9年1月—xxxx0年1月之间我院收治的104例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心理状态进行分析,从而有针对性地制定具体护理措施。在护理过程中,注意建立护患关系,亲切而又耐心的解释并尽可能地解决患者存在的思想问题,创造良好的医疗环境,鼓励患者自觉配合各种治疗。结果患者由最初对疾病认识不足出现异常到引导患者对疾病的正确认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从而提高护理质量。结论良好的护理指导对防止血压升高起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高血压;心理护理;措施

高血压病是指在静息状态下动脉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增高(>=140/90mmhg),常伴有脂肪和糖代谢紊乱以及心、脑、肾和视网膜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以器官重塑为特征的全身性疾病。休息5分钟以上,2次以上非同日测得的血压>=140/90mmhg可以诊断为高血压。高血压是中老年常见病、多发病。是常见的代谢失常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积极防治高血压是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环节,应对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指导。

1.临床资料

我国高血压患者每年以300万例的速度增长,使许多人深受其害,即我院从xxxx9年1月~xxxx0年1月共收治104例高血压患者,其中男64例,女40例,年龄40~50岁38例,50~60岁52例,60岁以上14例,如何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及措施,可将其危害降至最低点。现将对高血压患者的心理护理及措施浅谈如下:

2.心理护理

2.1心理护理基本概念

心理护理与心理治疗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心理护理强调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紧密结合护理实践,发挥护士与患者接触最密切的职业优势,注重心理护理,使之成为心身康复的增强剂。心理护理与躯体护理的目的都是促进康复和增进健康。实践证明,心理护理只有与躯体护理紧密地结合,才能在护理的全过程中增进服务对象的身心健康。但心理护理不同于躯体护理,例如腹壁结肠造口的护理,要求护士教会病人自行处置腹壁肠造口的操作技巧(躯体护理),并对病人关心、体贴(心理护理)。

2.2心理护理的重要性

人的心理因素与全身生理活动有密切的联系,情绪能影响免疫功能,如恐惧、紧张可使机体的“免疫监视”作用减弱,反之,良好的心理因素具有治疗价值。因此从整体看待病人是护理工作的基本出发点;重视对病人心理的研究,做好心理护理是提高护理质量的重要环节。高血压患者的心理表现是紧张、易怒、情绪不稳,这些又都是使血压升高的诱因。患病后,由于生理功能的紊乱,大都存在情绪稳定性降低,暗示感受性增高,对自身行为控制能力降低等倾向。因此,患者容易出现消极反应。心理护理的目的就是要通过美好的语言、愉快的情绪、友善的态度、优美的环境、使紧的心理状态得到松弛,增强机体抗病能力。可以使患者可通过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培养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的良好适应能力,避免情绪激动及过度紧张、焦虑,遇事要冷静、沉着;当有较大的精神压力时应设法释放,向朋友、亲人倾吐或鼓励参加轻松愉快的业余活动,将精神倾注于音乐或寄情于花卉之中,使自己生活在最佳境界中,从而维持稳定的血压。使患者对疾病有一个正确认识,对待已出现的症状进行解释。让患者解除由疾病伴随而来的不愉快情绪和各种顾虑,积极配合治疗。

2.3心理护理措施

护士要必须做到对病人家庭环境、文化水平、生活习惯、病情变化、思想情绪等有所了解,在护理过程中采取疏泄、劝导、解释、安慰、暗示、保证等手段,并要因人而异、因势利导、有的放矢,进行心理护理。还必须十分注意自身的素质修养,通过语言、表情、态度、行为来影响患者的感受和情绪,使之感到温暖,增强信心,减少顾虑,振奋精神,从而在治疗过程中保持最佳的心理状态。这就是良好的医德在护理工作中的重要价值,也是对一个责任护士的严格要求。

2.4.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尊敬患者、爱护患者、耐心宣讲住院规则、周围环境、作息时间。部分患者的隐私要保密、解除思想负担,使患者感觉到住院如在家里一样。视患者为亲人、朋友,从而使患者对医护人员产生信任、理解,对患者不论身份、文化水平、社会地位高低均应同等对待。良好的护患关系是一切治疗成功的保证。

2.5创造良好环境

病房舒适、环境幽雅,给患者以赏心悦目的感觉,病房要求清洁、整齐、舒适、美观、空气清新,尽量做到轻重患者分开,以免互相干扰。恢复期患者病房可配电视或收音机以分散患者注意力,使患者感到生活在富有生活气息的环境里,增强患者对生活的热爱和与疾病作斗争的信念,使患者早日恢复。

3.护理措施

3.1适量运动

有句话说:“年轻时,用健康换取金钱,年老时,用运动换取健康。”运动除了可以促进血液循环,降低胆固醇的生成外,并能增强肌肉、骨骼与关节僵硬的发生。运动能增加食欲,促进肠胃蠕动、预防便秘、改善睡眠。但高血压患者不宜进行剧烈活动,以免血压突然升高而加重心脏负担,可根据患者的体力、病情、心功能情况量力而行,开展适合自身活动的有氧运动项目。坚持长期做有氧运动同减肥一样可以降低血压促进血液循环,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如:散步、慢跑、太极拳、骑自行车和游泳等有氧运动。但患者在进行运动的时候应注意勿过量或太强太累,要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来增加活动量。进行运动时,切勿空腹,以免发生低血糖,应在饭后2小时。

3.2戒烟限酒

吸烟会导致高血压。研究证明,吸一支烟后心率每分钟增加5-20次/分,收缩压增加10-25mmhg。这是为什么呢?因为烟叶内含有尼古丁(烟碱)会兴奋中枢神经和交感神经,使心率加快,同时也促使肾上腺释放大量儿茶酚胺,使小动脉收缩,导致血压升高。尼古丁还会刺激血管内的化学感受器,反射性地引起血压升高。长期大量吸烟还会促进大动脉粥样硬化,小动脉内膜逐渐增厚,使整个血管逐渐硬化。同时由于吸烟者血液中一氧化碳血红蛋白含量增多,从而降低了血液的含氧量,使动脉内膜缺氧,动脉壁内脂的含氧量增加,加速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因此,无高血压的人戒烟可预防了高血压的发生,有高血压的人更应戒烟。

与吸烟相比,饮酒对身体的利弊就存在争议。不时出现各种报告,有的说饮少量酒有益,有的说有害,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大量饮酒肯定有害,高浓度的酒精会导致动脉硬化,加重高血压。

3.3自我管理

患者应学会自我管理,应定期测量血压,1-2周应至少测量一次。

治疗高血压应坚持“三心”,即信心、决心、恒心,只有这样做才能防止或推迟机体重要脏器受到损害。定时服用降压药,自己不随意减量或停药,可在医生指导下根据病情加予调整,防止血压反跳。条件允许,可自备血压计及学会自测血压。除服用适当的药物外,还要注意劳逸结合、注意饮食、适当运动、保持情绪稳定、睡眠充足。老年人降压不能操之过急,血压宜控制在140-159mmhg为宜,减少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如患者服药后出现血压升高或过低,血压波动大并伴有出现眼花、头晕、恶心呕吐、视物不清、偏瘫、失语、意识障碍、呼吸困难、肢体乏力等现象应立即到医院就医。如病情危重,请求120急救中心救助。

3.4合理膳食

“民以食为天”。合理的膳食可以使你不胖也不瘦,胆固醇不高也不低。要做到合理的膳食,首先要控制能量的摄入,提倡吃复合糖类,如:淀粉、玉米等。少吃葡萄糖、果糖及蔗糖。这类糖属于单糖,易引起血脂升高,限制脂肪的摄入。烹调时,宜选用植物油,可多吃海鱼,海鱼含有不饱和脂肪酸,能使胆固醇氧化,从而降低血浆胆固醇,还可延长血小板的凝聚,抑制血栓形成,防止中风,还含有较多的亚油酸,对增加微血管的弹性,防止血管破裂,防止高血压并发症有一定的作用。其次,还要适量摄入蛋白质。高血压患者每日蛋白质的量为每公斤体重1g为宜。每周吃2-3次鱼类蛋白质,可改善血管弹性和通透性,增加尿钠排出,从而降低血压。如果患者高血压合并肾功能不全时,应限制蛋白质的摄入。多吃含钾、钙丰富而含钠低的食品,如土豆、茄子、海带、莴笋。含钙高的食品有牛奶、酸牛奶、虾皮。少吃肉汤类,因为肉汤中含氮浸出物增加,能够促进体内尿酸增加,加重心、肝、肾脏的负担。再次,要限制盐的摄入量。如每日应逐渐减至6g以下,即普通啤酒盖去掉胶垫后,一平盖食盐约为6g。这量指的是食盐量包括烹调用盐及其他食物中所含钠折合成食盐的总量。适当的减少钠盐的摄入有助于降低血压,减少体内的钠水滞留。最后,应多吃新鲜蔬菜。水果每天人体需要b族维生素、维生素c,可以通过多吃新鲜蔬菜及水果来满足。每天可吃1-2只苹果,有益于健康,同时,水果还可补充钙,钾、铁、镁等。每天吃新鲜蔬菜不少于8两,水果2至4两。最好在适当增加海产品摄入,如海带,紫菜,海产鱼等。

3.5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高血压病患者由于动脉压持续性升高,引发全身小动脉硬化,从而影响组织器官的血液供应,造成各种严重的后果,成为高血压病的并发症。高血压常见的并发症有冠心病、糖尿病、心力衰竭、高血脂、肾病、周围动脉疾病、中风、左心室肥厚等。在高血压的各种并发症中,以心、脑、肾的损害最为显著。如有头晕、头痛、心慌、手指发麻、心动过速等一系列症状时,应及时配合医生给予及时处理,同时要防止院内交叉感染

小结:

高血压是一种典型的身心疾病,对其进行心理护理与药物治疗在我们护理工作中是同等重要的,家属也要与之密切配合,共同营造一个温馨和睦的家庭,以缓解患者紧张、焦虑、孤独之情绪。同时要细致观察患者的不同心理,在病情许可的条件下投其所好,教会患者进行自我心理调适,帮助指导其建立健全的人格与正常的情绪反应,生活规律,以便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申涛.防治高血压从点滴做起[j];医药与保健;xxxx5年08期;17

[2]夏泉源.内科护理学[m].第1版.人民卫生出版社,xxxx4:97~102.

[3]韦公远.静默练习治疗高血压[j];健康科学;xxxx6年02期;37

[4]王文,刘力生.血压水平与脑卒中再发的关系-1520例脑血管病患者随访4年.高血压杂志,xxxx3,11:106~108.

护高血压理论文篇4

方法:将在我院就诊的200例高血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法,观察组实施纽曼保健系统模式护理。出院半年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压情况及生活质量评分。

结果:观察组血压控制情况及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结论:纽曼保健系统模式对高血压患者控制血压有一定的辅助作用,适合在高血压患者的护理过程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纽曼保健系统 高血压 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6-0334-01

高血压是当今社会上中老年人的多发病、常见病,可导致脑梗死、脑出血、冠心病及心肾功能衰竭等多种结局[1],严重影响人类的健康。纽曼保健系统模式由美国护理学理论学家Betty Neuman提出,是以格式塔心理学为基础的综合的动态的开放系统,它还应用了Eertalanffy的系统理论、Selye的压力与适应理论以及Caplan三级预防理论[2,3]。本研究中,我们对高血压患者应用纽曼保健系统模式进行治疗和护理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研究中的200例研究对象均为2011年5月至2013年4月在我科就诊的高血压患者,其中男性104例,女性96例,平均年龄为(56.3±9.2)岁,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患者。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及基础血压、用药等极限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纽曼保健系统模式,具体方法如下:①与患者一起找出其所存在的压力:包括由缺乏高血压的相关知识、存在不良情绪、难以坚持长时间用药及社会和家庭所带来的压力等。②帮助患者正确的面对这些压力:对患者进行高血压相关知识的普及教育,向其介绍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及并发症等;协助患者戒除烟酒,控制食物中食盐的摄入量,建议其低脂饮食,不进食动物内脏;保持一定的运动量,合理安排休息时间;疏导患者的不良情绪和心理,保持居室内的安静防止患者血压的波动;指导患者每日自行监测血压,告知患者降血压的目的、坚持用药的重要性;与患者进行交流,使其对护理人员产生信任感,提高本组患者对该保健系统的依从性。

1.3 观察指标。患者出院半年后,复查其血压情况,并根据《护理健康教育学》评价其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和总生活质量[4],并进行对比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采用SPSS19.0进行统计分析,频数资料进行卡方检验,计量资料行t检验,以P

2 结果

2.1 血压控制情况。半年后,观察组收缩压和舒张压平均值分别为(122.4±7.8)mmHg和(77.8±7.1)mmHg,对照组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平均值分别为(139.5±8.3)mmHg和(91.4±6.0)mmHg,两组比较P

2.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100例观察组的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和总生活质量评分分别为(2.5±0.3)分、(2.6±0.3)分、(1.8±0.5)分及(7.0±1.1)分;100例对照组的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和总生活质量评分分别为(1.5±0.4)分、(1.5±0.5)分、(1.2±0.6)分和(4.5±0.9)分,两组比较P

3 讨论

高血压若没有得到合理的控制容易诱发心肌梗死、冠心病和脑血管意外等,此疾病与遗传因素有一定的关系,此外不良的饮食、生活习惯对该疾病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纽曼保健系统模式是护理人员通过对患者进行一定的干预,改变其不良生活习惯而实现控制疾病恶化、防治并发症发生的干预目的,延长患者各器官系统最适宜状态的时间。纽曼保健系统模式通过对患者进行高血压相关知识的宣教,使其充分认识到自我保健的重要性,从而能够更好的配合医生和护理人员控制血压,提高患者满意度。

本研究显示,采用纽曼保健系统模式护理的观察组血压控制情况、生活质量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说明纽曼保健系统模式对控制患者血压有辅助作用,适合在高血压患者的护理过程中进行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刘国仗,刘力生.加强对高血压的临床研究[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95,23(5):323

[2] 杨新月.对《护理学导论》中纽曼保健系统模式教学方法的研究[J].护理研究,2004,18(4):1201-1202

[3] 万晓阳,张颖,路莉莉,等.纽曼保健系统模式在老年高血压病护理中的应用[J].武警医学,2006,17(12):945

护高血压理论文篇5

高血压病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是诱发脑出血、冠心病、脑梗死、心肾功能衰竭等重症的重要因素[1],对患者的机体健康影响极大。纽曼保健系统模式是一种以格式塔心理学、Selye压力与适应理论、rtalanffy系统理论及Caplan理论为指导的综合化的动态护理应用模式[2]。临床研究发现,纽曼保健系统模式应用于高血压病患者护理干预,可以降低心脑血管发病率[3]。本文选取160例高血压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着重分析探讨了纽曼保健系统模式在高血压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具体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60例高血压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性90例,女性70例;年龄60~85岁,平均年龄为(71.5±6.4)岁;平均舒张压为(102.2±2.5)mmHg,平均收缩压为(168.4±4.5)mmHg。所有患者的临床症状均符合WHO制定的高血压病诊断标准[4]。按照数字抽签法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8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血压指标等一般资料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以纽曼保健系统模式为指导对患者进行行为干预。健康教育:对患者进行高血压疾病知识宣教,介绍高血压发展因素及危害。生活习惯指导:观察患者病情发展的同时叮嘱其戒烟戒酒、合理安排膳食、多休息,饮食环节要控制食盐摄入量,还要合理安排作息时间表,进行适当的锻炼(运动时心率要控制在130~150次/min[5],心率一旦超过150次/min即刻停止锻炼),控制体重。心理疏导与治疗:针对患者病情分析给予科学的心理治疗,并宣教正确的心理疏导方法,帮助缓解患者焦虑、抑郁情绪。休养环境的营造:减少病区周边噪声,合理装饰病房,争取为患者营造一个舒适、安静的休养环境。保证护理干预的规律性与稳定性:将二、三级预防作为重点,尽量保证服务系统的平衡与稳定性,为患者的血压控制提供便利条件。每天检测血压,观察了解患者的血压波动规律与特点;着重讲解降压药物服用的重要性,并讲解降压的目的;引导患者家属掌握正确的应对方法,如督促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劝慰患者放松心情,减轻心理压力。

1.3 观察指标 护理2周后观察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6个月后采用我院自制的生活质量评估表评估患者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及总生活质量。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5.0数据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相关资料行t和χ2检验,用P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血压控制情况比较 护理后研究组患者血压指标稳定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

表1 两组患者血压控制情况比较(x±s)

注:与对照组相比,*P

2.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研究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

表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x±s)

注:与对照组相比,#P

3 讨 论

纽曼保健系统模式具体包括应激源、机体防御及护理干预三大部分[6],其中护理干预主要以三级预防为中心环节。高血压病患者护理过程中,主要进行血压控制,以降低冠心病、心肌梗死、脑血管意外、充血性心力衰竭等并发重症的发生率。高血压发病机制中,饮食习惯、嗜好及生活方式等因素的作用不容忽视。生活习惯的改善可以推进高血压病防控工作。临床研究发现,纽曼保健系统模式可以指导防控护理工作,为护理工作的开展提供目标,优化护理干预措施,间接推进患者健康状态的维持进程,应用价值尤为显著[7]。本文160例临床研究结果显示,纽曼保健系统模式应用后患者血压的稳定性明显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研究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该结果与文献报道结果一致[8]。

护高血压理论文篇6

关键词高血压患者;护理;个性化延续护理

高血压不仅患病概率高,同时致残概率也相对较高,给人们生命和健康带来直接影响[1]。本研究对高血压患者护理中个体化延续护理应用效果进行具体探讨,通过研究发现,高血压患者选择个体化延续护理有明显效果,报告如下[2,3]。

资料与方法

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高血压患者60例,无脑卒中、肾功能不健全等疾病,并在患者自愿参与和家属同意的情况下,将6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30例。对照组男12例,女18例;年龄50~85岁,平均(67.5±2.4)岁;病程7~26年,平均(16.5±3.3)年。试验组男13例,女17例;年龄51~86岁,平均(68.5±2.3)岁;病程6~25年,平均(15.5±3.2)年。两组性别、年龄和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方法:对照组:高血压患者在入院后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常规健康宣导以及常规护理方法,其中包含观察日常血压检测,观察饮食量与运动次数等;2个月后对患者进行复诊,填写相应的生理机能调查表,且收集与保存。试验组:在高血压患者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个体化延续护理,具体流程:①撰写患者健康手册:通过对高血压治疗资料的分析与研究,我院高血压专家利用德菲法进行讨论,最终确定适合我院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手册。②组织个体化延续护理小组:以本次研究为基础,对护理人员的标准进行选择:拥有数十年护理经验且2年以上责任护士经验;专科护理人员;沟通能力较强;急诊科骨干护理人员。对选择的护理人员进行系统化地培训,并对护理人员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进行考核。③护理流程:对高血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调查分析,同时对出院患者采用24h血压动态测试仪检测,叮嘱患者在24h之内出现的异常状况应详细记录;出院第2天,护理人员对血压动态测试仪进行回收,患者主治医师对患者的血压动态值与异常状况进行分析,制定针对性与个体化的护理流程;出院第3天,对患者进行电话回访,针对患者的血压状况和用药情况判定,给予正规指导意见;出院第10天,对患者家属进行家访;出院2个月后,对患者的复诊情况进行判断,并填写相应的生活质量调查表。观察项目:观察护理前后血压情况和护理后生活质量,其中生活质量包括精力和社会功能、健康情况以及生理功能等,评分越高说明患者生活质量越好。统计学方法:利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两组数据用t检测。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两组血压情况比较:护理前,两组收缩压、舒张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均衡性。护理后,对照组的收缩压、舒张压明显高于试验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两组生活质量比较:护理后对照组的精力和社会功能、健康情况以及生理功能的判定标准明显低于试验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讨论

个体化延续护理属于我国新型护理方法,医护人员可以通过家庭方式、电话随访等方法,对较为严重的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治疗,能对患者治疗后的实际病情进行稳定,是根据患者实际要求进行有效护理的一种方法[4]。根据相关数据统计,我国高血压患者在1亿人以上,同时世界上有10亿患者受到高血压疾病的侵蚀,预计到2025年,世界上共有高血压患者15.6亿[5]。在对高血压患者基本资料分析时发现,我国高血压患者年龄在35~45岁,占总高血压患者的43%。高血压患者经过临床治疗出院后,随着时间的增长,治疗效果大打折扣,造成血压的升高,从而引发各种高血压并发症的发生。个体化延续护理是指对高血压患者发生急性周期治疗或出院治疗中采取的护理方法,通过个体化延续护理方法的应用,能够满足患者对护理的需求,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6]。本研究结果显示,高血压患者护理中采用个体化延续护理方法,能够有效改善患者高血压情况,有助于生活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吉云兰,崔秋霞,殷晓红,等.个体化延续护理在急诊高血压病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18(36):291-292.

[2]马艳.个体化延续护理对改善高血压患者生存质量的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6,16(33):238-239.

[3]王玉霞.个体化延续护理对改善高血压患者生存质量的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6,16(38):238-239.

[4]穆文霞.个体化延续护理对改善高血压患者生存质量的疗效观察[J].吉林医学,2013,34(27):5712-5713.

[5]李慧莹.个体化延续护理改善高血压患者生存质量的效果分析[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4(8):178-179.

[6]朱秋霞.个体化延续护理对改善高血压患者生存质量的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8):255.

护高血压理论文篇7

[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心理护理;血压;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 R39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0)-9-022-03

The effect of psychological nursing for the blood pressure and complication Speciality: nursing

WANG Li-hong

[Abstract]ObjectivePsychological care of patients with essential hypertension,to improve the therapeutic effect.MethodsThe medical and nursing staff for non-m alignant hypertension and secondary hypertension patients in the non-spiritual support,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mental training, mental relaxation, improve the environment in areas.Such as effective psychological care,then were compared changes in blood pressure and complication in patients with essential hypertension.ResultsPatients had a stable emotion and cooperated treatment,blood pressure keeps relatively stable decreased and had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s compared with usual treatment.ConclusionThe psychological care in primary care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has an important role.

[Keywords]Primary hypertension patients; Psychological nursing; Blood pressure; Complication

高血压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不仅患病率高,而且可引发严重的心、脑、肾并发症,是脑卒中、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目前,我国高血压病人已达1.3亿,但有调查表明,男、女遵医服药率仅为25.65%和48.9%,这无疑会导致患者血压得不到有效控制,影响其生活质量与身体健康。

按起病缓急和病程进展,可分为缓进型和急进型,以缓进型多见。

高血压可以损伤心、脑、肾,造成脑出血、脑卒中、中风、心肌梗死、肾功能衰竭甚至尿毒症等致残、致死的严重后果。

心理护理是指护理程序中,由护士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包括应用心理学理论和技术),积极影响病人的心理活动,从而达到护理目标的心理治疗方法。心理护理强调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紧密结合护理实践,发挥护士与病人接触最密切的职业优势,注重心理护理,使之成为心身康复的增强剂。关于心理护理的做法:例如病人做朋友;取得病人信任;配合心理医生等。一个人生病后,其社会角色也随之而发生改变。由于突然充当病人角色以及生活环境、人际关系的改变,病人往往难以一下子适应,会出现一些心理问题,这就需要通过心理护理,帮助病人创造有利于治疗和康复的最佳心理状态。心理护理不但有利于病人康复,还能贯穿于对病人实施的整体护理中,提高护理效果。也有利于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使病人早日康复。

目前心理护理对原发性高血压病人血压及并发症的影响的研究不是很多,所以研究此课题,以了解心理护理对原发性高血压病人血压及并发症的影响。

按病因种类,高血压可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本研究中的高血压指原发性高血压,它以动脉血压升高为主要表现,是一种心身疾病,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极易产生焦虑、抑郁、恐惧、孤独等负性情绪,而负性情绪是影响高血压病发生、发展、治疗、康复的重要因素。

心理护理是临床护理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内容,它是运用于护理领域的独特概念,与其它护理方法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其主要实施形式为有形和无形两种。临床心理护理的实施原则可包括:强化护士的心理护理意识,构建科学的专业理论体系,借助先进的科学研究方法,探索适用的临床规范模式。

本研究中的心理护理指通过对原发性高血压病人实施心理护理的措施改善病人负性情绪,减轻病人心理压力,消除各种不良的心理障碍,帮助病人建立较为现实的认识问题的思维方法。打断原发性高血压病发生、发展的恶性循环。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心理护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它配合药物和手术治疗以及基础护理可以提高疗效,并能促进患者疾病康复及护患之间的友谊。

血压是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作用于血管壁的压力,它是推动血液在血管内流动的动力。心室收缩,血液从心室流入动脉,此时血液对动脉的压力最高,称为收缩压。心室舒张,动脉血管弹性回缩,血液仍慢慢继续向前流动,但血压下降,此时的压力称为舒张压。

并发症是指一种疾病在发展过程中引起另一种疾病或症状的发生,后者即为前者的并发症。本研究中指高血压并发症,主要是大小血管的病变。心、脑、肾等器官是高血压的损害对象,在医学上被称为高血压的靶器官。可以引起心肌肥厚及心力衰竭,长期的高血压还会使心室扩张,形成高血压心脏病;可以引起脑动脉硬化,最后引起中风,包括脑梗死和脑出血;可以引起肾动脉硬化,影响肾功能,甚至会导致尿毒症。

高血压是我国心血管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们健康的心身疾病。不仅患病率高,而且还可引起严重的心、脑、肾并发症,是脑卒中、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随着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越来越重视心理因素对健康的影响。而社会环境、应激因素、心理因素与不良行为对其发病的影响已为现代心身医学所证明。因此,心理护理在高血压的防治中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通过此项研究,护理人员应该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通过护患间的人际交往,帮助病人消除心理问题或缓解心理压力,使病人心情愉快地接受治疗和护理,促进病人身心全面康复,心理护理与生活护理、技术护理相辅相成,有机结合。现将心理护理措施及健康指导总结如下。

1高血压患者的心理特征

1.1焦虑、紧张:表现在患者入院时情绪低落、紧张,通过交谈,了解到患者对自己的身体状况、治疗和预后持有疑虑、精神紧张。内心充满担忧。

1.2情绪不稳定:一部分新入院患者由于劳累、情绪激动、环境及角色的改变,从而引起血压升高。

1.3恐惧心理:患者常因精神紧张、恐惧而使血压升高,担心自己的血压是否能降下来,是否要终身服药,是否会因血压过高而引起脑出血、脑梗死等疾病和留有后遗症而致残,使生活质量下降,失去正常的工作能力。

1.4抑郁心理:患者担心自己的病久治不愈,影响家人的工作和生活,终日忧心忡忡,白天情绪低落、消极、悲观失望,夜间难以入睡。

1.5固执心理:患者固执己见、不随和,多见于有一定的医学知识,对治疗似懂非懂,按自己的见解生搬硬套书本知识,以此来要求医务人员,并总有一种不理想、不信任、不安全的感觉。

2心理护理措施

针对患者不同的心理,护理人员应主动热情地与患者交流,了解其生活习惯、兴趣爱好、心理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1)精神紧张焦虑:护士应向其详细讲解引起高血压病的可能原因,讲解紧张、焦虑对高血压会产生不利的影响,从而使患者正确认识疾病,保持良好心态,训练自我控制能力,提高战胜疾病的信心。(2)情绪不稳定的患者,护士在护理工作中应十分注意,及时调节患者的思想情绪,为患者建立安静、舒适的病室环境,做好晨晚间护理,保持床单位的整洁,使患者处于安静、舒适的状态,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心理紧张刺激因素,保持情绪稳定。而患者一旦精神受到刺激,情绪激动,护理人员要克制忍让,做到心平气和,和颜悦色,避免使之受到强烈刺激,导致血压升高而引起不良后果。(3)对恐惧心理的患者,从入院开始就要以诚相待,解除恐惧、焦虑心理。护理人员要像对待亲人般诚恳、周到的服务,以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尽可能满足其合理要求,充分理解和同情他们,维持他们的自尊,使患者从入院就对护理人员产生一种亲切感、信任感和安全感。(4)在与有抑郁心理的患者进行交谈时,的保健知识宣教,讲解心理因素对此病的影响,从而达到减轻心理压力的目的,还可在保证不影响他人休息的情况下,经常播一些患者喜欢听的情景音乐和舒缓音乐,以改善患者的焦虑情绪,达到降压的效果。

3研究设计

3.1研究设计:类试验研究

3.2研究对象:随机抽样,对2008年1月~2009年1月间天津市蓟县人民医院收治的260例确诊为原发性高血压的患者为实施心理护理对象。诊断标准参照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的高血压病标准[1]。

3.3研究工具

3.3.1一般资料调查表,见表1。

表1患者的一般资料调查表

3.3.2血压计厂家:上海玉兔。

3.3.3心理护理指导方案:(1)以诚相待,解除恐惧、焦虑心理。从患者入院开始,我们如对待亲人般诚恳、周到的生活服务,为患者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耐心听取他们的主述,给予充分的同情和理解,注意维护他们的自尊,尽可能满足他们的合理需求,使患者从入院就产生一种亲切感、安全感;在他们情绪不佳、出言不逊时,护理人员要克制忍让,做到心平气和、和颜悦色,避免使之受到强烈刺激。在取得他们信任的前提下,尽快解除他们的恐惧、焦虑心理,使他们的心理障碍得以解决,增强他们战胜疾病的信心。(2)稳定情绪,消除对药物依赖心理。情绪的变化直接影响到血压的变化。当病人情绪上受到刺激或积极参与交谈时,血压则升高;相反,血压则降低。在护理中十分注意及时调节患者的思想情绪,一旦情绪障碍成为机体症状的促成因素,便可导致求医行为。因此,高血压患者,既有治疗疾病的需要,更渴望得到情感的交流和精神上的支持鼓励,通过这一方式使情绪发生转换,以保持心理上的相对平衡状态。高血压患者一般对自己的血压数值非常敏感,一旦发现自己的血压升高均要吃药,但病人情绪直接影响着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各个环节。病人愉快乐观,药物则易发挥治疗作用,烦躁,不思饮食、难以入睡,必然影响药物疗效,使血压难以下降,甚至更趋升高。通过诱导,尽可能减少他们对药物的依赖心理,依靠保护性医疗制度,不向病人报告血压数值,使他们从心理刺激的被动记忆中解脱出来,同时运用新的医学模式理论向他们宣传情绪调节可以治病的道理。(3)环境的调节。来自环境的任何刺激都可以作为一种信息,经过人体相应的感受传入神经,传到大脑进行加工和整合,并产生一定的情绪反映和生理变化。对高血压患者来说,建立安静舒适的病室环境,做好晨晚间护理,保持病床单位的整洁,使病人处于安静舒适的状态,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心理紧张的刺激。实践证明,这种安静舒适的心理效应胜过药物的作用。环境和自身的调节对积极抵御消极心理和稳定血压能产生良好的效果。

3.4研究步骤

3.4.1收治病人:2008年1月~2009年1月间,天津市蓟县人民医院收治的260例确诊为原发性高血压的患者。

3.4.2病人分组:随机分为实验组130例和对照组130例。实验组接受系统心理护理,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

3.5效果评价:2008年1月-2009年1月间,通过治疗结果可知,心理护理在缓解原发性高血压方面疗效显著。

3.6资料分析:统计学方法观察数据以(x±s)表示。统计分析采用SPSS10.0软件包进行统计。两组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

4结果

男158例,女102例,60岁以下95例,60岁以上患者165例。平均血压(160/100±13.5)mmHg。随机分为观察组130例和对照组130例。通过两组患者的心理及生理指标的比较,心理护理在缓解原发性高血压方面疗效显著。

5讨论

心理因素是导致原发性高血压的一个重要因素,而且二者互为因果[3]。研究显示高血压患者抑郁焦虑的合并率高[4],存在明显的抑郁焦虑等负性情绪,与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呈正相关关系,影响着血压改变的程度。因此,心理护理干预作为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的一个重要辅助措施,可以改善病人负性情绪,减轻病人心理压力,帮助病人建立较为现实的认识问题的思维方法,消除各种不良的心理障碍。打断原发性高血压病发生、发展的恶性循环。防止不良心理因素强烈、持久的使神经、体液、内分泌等系统血压调节机制被破坏而导致持久性血压升高。除了药物治疗外,一些心理行为治疗可使血压保持在理想的状态,并可减少药量,减少药物副作用[5]。本研究显示,经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总有效率达93.8%,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3.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病人血压控制得更理想,疗效更满意。有人研究[6],高血压病人出院后血压控制不稳的原因与心理因素、错误理念、服药依从性差有关。患者心理状态与其治疗的依从行为有密切关系,通过心理护理,可以改变患者的认识、态度,大大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7]。我们认为,经过合理的心理护理干预,能改变患者错误认识,治疗依从性提高,积极配合治疗,也是观察组总有效率提高的原因。

6推论及建议

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发病、致残和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如何安全、有效地控制血压,减少高血压的危险因素是原发性高血压防治及康复的关键。在常规降压药物的基础上辅以健康知识教育、身体锻炼、用药知识、饮食及心理指导等。结合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降低血压,减少高血压并发症及死亡发生,从而使高血压的治疗获得满意的效果。本文通过对260例患者进行比较,发现实验组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及药物治疗的依从性明显增强。血压控制明显优于对照组,且高血压并发症、致残及死亡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由此可见,护理干预在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2004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实用本)[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4,32(12):1060-1064.

[2] 刘国仗,胡大一,陶萍.心血管药物临床实验评价方法的建议[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98,26(1):7-8.

[3] 刘翠香,朱爱莲,刘喜平,等.心理因素与高血压病发生的关系探讨[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3,1(8):485-486.

[4] 殷莉,李京亮,张岚.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个性、情绪因素的研究[J].华西医学,2004,19(4):542-543.

[5] 顾忠杰.心理因素与原发性高血压[J].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05,18(2):180-181.

[6] 于俊娟,严静玲,付博.高血压病人出院后血压控制不稳的原因分析[J].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2002,2(6):401.

[7] 刘庆伟,姚海云.高血压病患者心态及心理护理后依从性改变的分析[J].山东医药,2005,45(16):70.

护高血压理论文篇8

关键词:老年高血压;社区护理;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47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4-0483-01

1 老年高血压病具有以下特点

1.1 血压波动较大,同时易受变动的影响:由于老年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器官退性病变,体内各种血管压力感受器敏感性减退,导致老年人血压波动大,尤其是收缩压波动明显。

1.2 隐蔽性及假性高血压现象:由于有些老年人高血压常是原发性高血压,通常没有太多不适,因此很少去就诊,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往往到了病情严重时患者及家属才意识到高血压的存在.

1.3 并发症及合并症多见:老年高血压以收缩压升高为主,对心脏危害件更大,易发生心力哀竭也易发生脑卒中.另外老年人由于生理机能减退,心、脑、肾等靶器官在长期的高血压作用下,病变逐年加重而引起一系列并发症。

2 资料与方法

2.1 对象2005年1月,我们随机抽取了社区范围内的老年高血压患者76例,均BM(I体重指数)≥25,BMI=体重/身高的平方,BMI≥24是超重,BMI≥28是肥胖,BMI是用于判断人体超重与肥胖的重要生理指标。体检及实验室检查均未提示心、脑、肾等器官损害,随机将患者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用药物治疗加护理干预,对照组进行单纯药物治疗。观察组男20例,女18例,年龄60岁~70岁;对照组男22例,女16例,年龄60岁~74岁。2组血压入选条件符合WHO制定的原发性高血压诊断标准:收缩压≥140 mm Hg(1 mmHg=0.133kPa),舒张压≥90 mm Hg,2组性别、年龄、体重、血压、药物治疗情况等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2.2 方法

2.2.1 成立社区护理干预服务网由社区医护人员及街道、居委会和家庭组成,社区服务人员都经过专业理论和知识培训。

2.2.2 收集社区有关患者的资料由医护人员发放调查通知和调查表,到患者家中调查、摸底,对患者的血压和主要生活方式进行评估,制定服务计划、个人血压档案。

2.2.3 进行无偿护理干预干预患者的主要生活方式,自编患者监测记录卡,包括姓名、年龄、体重、生活方式、运动情况,每周定时测血压1次,测血压前患者都休息10 min,测量坐位右上肢血压,取3次平均值,每季度对记录内容整理;对照组只是按上述测量血压方法,每周定时测量血压并记录,每季度对记录整理。

2.2.4 药物治疗依那普利10 mg/片,1 d 1次,1次1片;北京降压0号1片,1 d 1次,1次1片。

2.2.5 统计学方法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

3 护理干预方式

3.1 健康教育:目前国内外学者一致认为,健康教育是控制和预防高血压的重要手段[5],教育形式为观察组38例患者每人1本高血压防治宣传手册;每月组织1次例会,宣讲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如肥胖、不合理饮食、吸烟、饮酒等,以及高血压的发病原因、临床表现、对人体的危害和如何监测血压等;同时对患者家属进行健康教育。

3.2 饮食干预:控制热量摄入,主食以谷类、大米为主,每天250~300 g;早晨60 g左右燕麦粥,中、晚餐以大米为主,多吃青菜、芹菜,可选用鱼类、瘦猪肉、兔肉、豆制品、牛奶,蔬菜宜选用含维生素高的新鲜蔬菜,水果宜选用含钾高、维生素高的如香蕉、西瓜、山楂、柑橘等,食用油宜选用植物油,少吃动物油。对于吸烟者制定戒烟计划,在家人的配合下,采取全部戒烟或逐日递减,对饮酒者特别是饮酒量在150 ml/d以上者,开始3个月内控制在50 ml/d,第4~5个月控制在30 ml/d,以后逐步全部戒酒。

3.3 情绪干预:避免患者受到任何精神刺激和创伤,防止过度疲劳、情绪激动、寒冷刺激,保持愉快心情,多听音乐、看报读书,禁止熬夜,保证每天8 h睡眠。

3.4 体重干预标准:体重(kg)=身高(cm)-105。对体重超标者因人而异,制定减肥计划,根据体重、工作性质,估计每日所需热量,三餐热量分配2/5、2/5、1/5。对肥胖者增加运动量,每天增加1~3个单位运动强度,每日测量体重并记录。

4 结果

6个月后比较2组疗效, 干预前后体重指数、血压有显著性差异,见表1。

5 讨论

表1显示,干预后2组血压、体重指数均有显著下降(均P

单纯护理干预治疗老年临界高血压,在理论上也不难找到依据,据有关文献报道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大多数与肥胖、不良饮食习惯、吸烟、嗜酒等因素有关。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发病基础,其发病除与年龄、遗传等不可抗拒的因素外,更重要的是和不良生活方式有关,如吸烟者,烟草中烟碱和微量元素镉含量较高,吸入过多的镉和烟碱可致高血压。饮酒者酒可使交感神经系统兴奋性增高,使皮质激素、儿茶酚胺释放,前者致钠水潴留,后者使小动脉收缩,长期饮酒使血管阻力增高。综上所述,采用药物治疗加护理干预治疗老年高血压是安全有效的。

参考文献

[1] 张芸,张刚.社区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调查[J].护理杂志,2004,21(11):33

上一篇:老年饮食护理论文范文 下一篇:早产儿护理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