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酸检测医生总结范文

时间:2023-11-17 10:10:55

核酸检测医生总结

核酸检测医生总结篇1

  

  “电话发我!”短短四个字,让“深圳卫健委”的词条迅速冲上了微博热搜第一。

  事件起源于1月8日,深圳一位市民Prnliy在“深圳卫健委”微信公众号上留言求助:“昨晚9点在龙华中心医院做的核酸,产妇等着住院要核酸证明才能入住,什么时候能出结果啊?12小时了。能不能优先安排,因为真的挺急。”不到一分钟内,深圳市卫健委火速在留言区回复称:“电话发我。”

  紧接着,经过深圳市卫健委、深圳市龙华区中心医院、第三方检测机构争分夺秒地协调和安排,一个半小时后,该市民收到了后方上传的核酸检测报告,而后孕妇也顺利办理了住院。

  网友纷纷点赞,并表示 “感动”“好感拉满”“好酷,深圳速度”。有网友称,这是 “2022年目前看到的最霸气的四个字”。

  昨天下午,深圳市卫健委宣教处处长王岭向记者表示:“我们只是做了应该做的。”

  【事件】

  不能入院!

  孕妇核酸检测未出结果

  王岭介绍,她作为深圳卫健委公众号的负责人,会时常关注后台的留言信息,对于存在紧急情况的留言及时给予回复,并安排处理。

  1月8日上午10点57分,她在后台收到一位市民求助称:“昨晚(1月7日)9点在龙华中心医院做的核酸,产妇等着住院要核酸证明才能入住,什么时候能出结果啊?12小时了。”在该留言下方,她回复了一句:“电话发我。”

  王岭表示,要到留言的何先生电话以后,她把何先生反映的问题转交龙华中心医院进行处理。医院相关负责人告诉王岭:“昨晚的标本结果已出来,正在做上传处理,但数据量大,还是有延迟。”

  1月8日11点17分,医院门诊部联系何先生询问采样过程,并请他提供夫妻二人姓名与身份证号码。医院查询后发现,何先生提供的信息在医院未查询到结果。何先生称,采样地点是在“大门进来左边往中医科那条路”。

  医院发现,何先生所说的是一个医院设置的临时采样点,采样后标本被送到第三方检测机构。而医院为入院患者专门设置了采样点,都是由医院自己实验室检测的。于是王岭又问询第三方检测机构,得到回复称:“结果已出,但因人手不足未经审核,马上审核。”

  当天12点28分,何先生及爱人的核酸检测报告被上传到系统。王岭立即将消息发给何先生,并收到何先生的回复短信:“好的,已收到。感谢。”

  【结果】

  “电话发我”!

  霸气回复显速度更显温度

  截至1月9日10时许,深圳市卫健委这则简短回复已收获2万多次点赞,话题阅读量已高达2.8亿。

  对此,有网友表示:“电话发我”彰显霸总气场,并广为流传。“电话发我,2022年目前看到最霸气的四个字”……

  昨天下午,何先生向记者证实了此事,新华社也对他进行了采访。

  何先生表示,夫妻俩来深圳4年多,这是他们的第一个宝宝。留言求助之后,很快就接到了来自龙华中心医院的电话并查到了核酸结果,粤康码也出来了,他的太太顺利入住了医院。目前孕妇的情况稳定,正在深圳市中医院进一步治疗。

  “感谢深圳市卫健委及时帮忙联系了做核酸的医院录入了结果,(我们)顺利办理了入院。”1月8日,何先生在微博上留言透露,他爱人怀孕8周左右,应该是孕妇,不是产妇,但情况还不稳定,医院建议住院观察治疗,当时他在“深圳卫健委”微信公众号留言是想加快核酸录入。“希望宝宝坚强健康留下来,以后也去‘深圳卫健委’当小编。”

  王岭称,目前深圳市正在进行大规模核酸检测,无论是单方个人采集还是集体采集,报告结果出来的时间可能会较平时稍有延迟,“我们作为官方公号后台与市民有直接联系的渠道,如果遇到紧急情况,当然也要紧急处理,回复也好,协调也好,我们也只是按照国家要求做了应该做的。”

  【专访】

  应该做的!

  服务型政府就是服务民众

  对于深圳市卫健委的这一处理方式,网友们纷纷点赞。

  “深圳市政府是服务型政府,简单来说就是服务民众。当时我们没有想那么多,只想着尽快帮助市民解决问题就好。”1月9日,深圳市卫健委宣教处处长王岭接受采访时表示。

  王岭介绍,根据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的讲话,深圳市召开了疫情防控新闻会,提出了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就医服务保障工作,督促各类医疗机构不能以任何借口推诿拒收患者,对透析患者、放化疗等肿瘤患者以及孕产妇、新生儿等急需就医的,建立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确保就诊救治需求得到充分保障。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王岭回顾了此事的经过,“深圳卫健委”微信公众号有1400万粉丝,平时收到很多网友留言求助,8日上午,她看到这一单求助比较紧急,就马上回复网友:“电话发我。”拿到电话以后,她直接发给了医院方面,敦促落实处理。

  从市民发出求助,到事情顺利解决,前后花了不到两个小时。

  “深圳人比较务实,没有太多道理可以讲。对我来说,就是发了个电话给医院,督促医院落实。后面主要是医院在处理,行动力很强。”王岭告诉记者。

  王岭表示,后续深圳卫健委将会继续认真做好封控管控区域的生活保障工作,充分运用此前社区小区防控保障经验,组建专门服务保障团队,开通专门热线电话,认真做好粮食蔬菜、口罩等基本生活物资和防疫物资保障工作,对隔离人员中的“老幼病残孕”特殊人群,将建立“一对一”或“一对多”服务机制,加强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特别是将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就医服务保障工作,督促各类医疗机构不能以任何借口推诿拒收患者,对透析患者、放化疗等肿瘤患者以及孕产妇、新生儿等急需就医的,建立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确保就诊救治需求得到充分保障。

  【经过】

  1月8日上午10:57,“深圳卫健委”微信公众号后台收到市民求助,要到市民电话以后,转交深圳市龙华区中心医院进行处理。

  11:17,医院门诊部根据截图中市民Prnliy在10:57发到公众号留言中的电话号码,与市民Prnliy联系上,问询采样的过程,并请Prnliy提供姓名与身份证号码。

  11:20,市民Prnliy发来两个身份证号码,在医院未查询到结果。

  12:07,市民短信提示采样点是“在大门进来左边往中医科那条路”(指的是医院核酸采样点旁边的临时采样点)。医院发现,这是一个医院设置的临时采样点,并非医院为入院患者专门设置的采样点,采样后标本被送到第三方检测机构。入院患者的都是由医院自己实验室检测的。

  12:26,问询第三方检测机构回复:“结果已出,但因人手不足未经审核,马上审核。”

  12:28,上传核酸检测报告。

核酸检测医生总结篇2

【关键词】流行性感冒;流行病学;病原学;监测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甲、乙、丙3型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由于流感病毒特别是甲型流感病毒的血凝素和神经氨酸酶等抗原的不断变异,以至目前全世界还未能有效的控制该病,人群对变异株普遍易感,控制难度大,所以容易迅速导致世界性的流感大流行,病死率较高[1]。流感早已被列为21世纪我国重点防治的传染病之一[2]。在三型流感病毒中,甲型(A)和乙型(B)流感病毒对人类威胁较大[3]。流感的流行程度取决于流感病毒的毒力、人群的免疫水平、从季节性流感病毒感染获得的交叉保护作用以及宿主的个体因素等[4]。长期、连续地开展流感监测是及时掌握流感流行趋势及规律,发现病毒变异株,优势株的重要手段,是指导流感防治工作的科学依据[5]。现将内蒙古自治区2010年流感流行病学以及病原学监测情况做如下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内容:对我区2010年流感监测数据进行分析,较全面的揭示我区流感流行特征。

1.2 资料的收集

1.2.1 数据来源

全部数据均来源于“中国流感监测信息系统”中的内蒙古自治区报告的流感样病例(ILI)和流感样本病原学检测结果。

1.2.2 监测点

我区流感监测哨点医院的监测诊室包括阿拉善中心医院、巴彦卓尔市医院、包头市中心医院、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赤峰市第一医院、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二连浩特市医院、和林格尔县人民医院、呼和浩特市第一医院、呼和浩特市回民区卫生防疫站、呼伦贝尔市人民医院、满洲里市第一医院、内蒙古医学院第一附院、内蒙古医院、内蒙古自治区妇幼保健院、通辽市医院、乌海市人民医院、乌兰察布市中心医院、锡林郭勒盟医院、兴安盟人民医院共20家。

1.3 研究对象

1.3.1 流感样病例(ILI)[6]:即发热(体温≥38℃),伴咳嗽或咽痛之一者。流感样病例并不是疾病的诊断名称,确切的说是一个检测病例,是为了从流感样病例的发病变化情况来分析流感的发病趋势,相对流感,流感样病例在疾病判断上易于实际工作操作,无需实验室诊断依据[7]。

1.3.2 流感样病例监测标本[6]:发病3天内且没有服用过抗病毒药物的具有流感样症状的患者的咽试子或者漱口液。

1.4 研究方法[6]

1.4.1 流感样病例(ILI)报告:哨点医院监测诊室的医务人员,按照流感样病例的定义,每天按科室登记各年龄组的流感样病例数和门急诊病例就诊总数,由哨点医院主管科室每日收集、汇总后,于每周一将本院各监测诊室数据录入到“中国流感监测信息系统”。

1.4.2 病原学检测方法:哨点医院监测诊室的医务人员采集发病3天内且没有服用过抗病毒药物的具有流感样症状的患者的咽试子或者漱口液3~4ml送流感实验室进行病毒的分离培养和鉴定。采集和检测方法参照《全国流感监测方案》和《全国流感监测技术指南》[6]。

1.4.3 统计方法

对哨点医院报告的流感样病例数据以及采集样本的流感病毒核酸检测结果采用Excel、Spss进行汇总分析。

2 结果

2.1 流行病学监测结果

流感样病例就诊百分比(ILI%):指某一时间段ILI数与监测诊室就诊人数的百分比,目前许多国家均以此作为反映流感流行趋势的指标。

2.1.1 流感样病例的时间分布

2010年流感样病例(ILI)共26446例,ILI%均值为1.985%,以周为单位,各周ILI%波动在0.754%-6.446%之间,本年度ILI%仅出现1个高峰,最高峰出现在第7周,数值为6.446%,最低峰出现在第41周,数值为0.754%。2010年我区流感流行季节(1-3月、10-12月)[6]的ILI%为2.256%,非流行季节为(4-9月)[6]的ILI%为1.748%,流行季节与非流行季ILI%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2=439.941,P

2.1.2 流感样病例的年龄分布

内蒙古地区2010年0岁~,5岁~,15岁~,25岁~,60岁~各年龄组流感样病例年龄构成比分别为54.28%,21.12%,6.26%,14.24%,4.09%,各年龄组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2=27300.912,P

2.1.3 流感样病例的地区分布

内蒙古地区分为东部中部西部三个地区,2010年,内蒙古东部地区ILI为7963例,ILI%为1.254%,中部地区ILI为16385例,ILI%为2.803%,西部地区ILI为2098例,ILI%为1.866%, 2010年内蒙古东中西部地区ILI%相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2=3733.211,P

2.2 病原学监测结果

2.2.1 时间分布

2010年流感病毒核酸周阳性检出率介于0-31.447%之间,本年度流感病毒核酸阳性检出率呈明显的冬春季双峰分布,最高峰值位于第46周(31.447%),第二高峰值位于第3周(23.871%),最低峰位于第24、25、27、29、30、31、32、33、34、35、37、38、39、40周,数值为0。2010年我区流感流行季节(1-3月、10-12月)的流感病毒核酸阳性率为18.680%,非流行季节为(4-9月)的流感病毒核酸阳性率为5.390%,两者流感病毒核酸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2=133.305,P

2.2.2 性别分布

2010年内蒙古地区共采集咽拭子标本3926份,阳性546份,阴性3380份,男性阳性292份,男性阴性1917份,男性阳性率为13.219%,女性阳性254份,女性阴性1463份,女性阳性率为14.793%,男女两性流感病毒核酸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2=2.001,P>0.05)。

表二 内蒙古自治区2010年实验室检测性别分布

2.2.3 年龄分布

2010年,内蒙古地区各年龄组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构成比0岁~为32.784%,5岁~为32.051%,15岁~为9.890%,25岁~为22.711%,60岁~为2.564%,各年龄组流感病毒核酸阳性检出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2=246.461,P

2.2.4 流感病毒亚型分布

流感季节类型[8] :指某一时间(季节)范围内,所分离的流感毒株中,同一型或亚型流感毒株所占比例达到75%以上的为优势毒株,该期间的流感季节类型即为该优势毒株的流行季节;若多型(亚型)流感毒株同时流行,且分别占有相当比例,则该季节类型为混合型。从流感季节类型的变化可以看出病毒的型别分布特征。2010年共检测3926份样本,阳性546例,阳性率为13.907%,本年度为混合型(B型35.348%、H3N2型32.418%、H1N1型15.934%、A(H1N1)pdm09型5.311%),本年度出现一例混合型样本,为B型与A(H3N2)混合;

2.2.5 流感病毒变化趋势

2010年B型流感病毒主要出现于冬春季节,在1-4月份占全年的绝大多数,在5月份开始下降并消失,到本年11月份又开始上升一直延续到下一年。H3亚型流感病毒主要出现在本年度的冬季,并且构成比在10月-12月份居各亚型之首。季H1亚型流感病毒主要出现在5、6、11、12月。A(H1N1)pdm09主要出现在1月份。

2.2.6 流感病毒各亚型的地区分布

2010年东部地区B型流感病毒共检出45例,占本年度B型流感病毒的23.438%;中部地区B型流感病毒共检出106例,占本年度B型流感病毒的55.208%;西部地区B型流感病毒共检出41例,占本年度B型流感病毒的21.354%,各地区B型流感病毒核酸阳性检出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2=62.203,P

2010年东部地区季H3亚型流感病毒共检出18例,占本年度季H3亚型流感病毒的9.730%;中部地区季H3亚型流感病毒共检出158例,占本年度季H3亚型流感病毒的85.405%;西部地区季H3亚型流感病毒共检出9例,占本年度季H3亚型流感病毒的4.865%,各地区季H3亚型流感病毒核酸阳性检出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2=226.388,P

核酸检测医生总结篇3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类风湿因子;抗核抗体;中西医结合疗法

[中图分类号] R72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6)09(c)-0072-04

类风湿关节炎作为一种以对称性、危及多个关节滑膜组织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好发于20~45岁人群,发病率高达0.35%~0.45%[1]。患者由于该病早期临床症状多不典型,极易被误诊或漏诊而延误最佳治疗时机致使患者关节功能异常,甚至丧失劳动能力,危及相关脏器诱发血管炎等[2]。儿童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早期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往往不同程度地增加了早期诊断难度[3],一旦丧失黄金治疗时间,此类儿童可出现不可逆性的骨关节破坏、畸形而对其身心健康及生长发育造成恶劣影响[4]。因此,本文试图筛选部分指标以对儿童类风湿关节炎进行早期诊断,从而为早期有效治疗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2013年8月~2016年2月在本院治疗的38例儿童类风湿关节炎患儿作为观察组(分为观察Ⅰ组、观察Ⅱ组,每组各19例),其中男14例,女24例;年龄3~15岁、平均(10.20±3.00)岁;病程4~12个月;分型:全身型18例,多关节炎型11例,少关节炎型9例;患儿均出现不同程度关节受累,大关节受累28例,小关节受累10例;发热16例,发热伴皮疹13例。同期再选取38例非类风湿关节炎结缔组织病儿童作为对照组。采用分层区组随机化分组方法分组,观察组与对照组以及观察Ⅰ组与观察Ⅱ组患儿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儿家属均知情同意本研究。

1.2诊断标准

①发病年龄6周。④根据起病最初6个月的临床表现确定临床类型:多关节型,受累关节5个或>5个;少关节型,受累关节4个或

1.3排除标准

①心肺肝肾等重要器官功能严重异常;②血液系统疾病、免疫缺陷性疾病、感染性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活动性消化道疾病;③接受过类似研究;④依从性差以及病历资料不全等退出本次研究。

1.4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儿类风湿因子、抗环瓜氨酸肽、抗核抗体、抗Sm抗体、抗RNP抗体、抗双股DNA抗体。其中类风湿因子采用乳胶增强免疫投射比浊法检测,严格按照仪器使用说明操作(IMMAGE特定蛋白仪,美国贝克曼公司),类风湿因子>30 IU/ml提示(+), 25 U/ml示(+),

1.5治疗方法

观察Ⅰ组采用西医治疗方法,即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免疫抑制剂,非甾体类抗炎药物选取双氯芬酸钠肠溶片(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1021640,规格:25 g/片),0.5~3.0 g/(kg・d),分3~4次口服;免疫抑制剂选取甲氨蝶呤(上海信谊药厂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1021423,规格:2.5 g/片),每周10~15 g/m2口服,如口服效果不好或出现恶心、呕吐,可改为皮下注射。

观察Ⅱ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即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免疫抑制剂+中医辨证施治,其中非甾体类抗炎药物选取双氯芬酸钠肠溶片(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1021640,规格:25 g/片),0.5~3.0 g/(kg・d),3~4次口服;免疫抑制剂选取甲氨蝶呤(上海信谊药厂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1021423,规格:2.5 g/片),每周10~15 g/m2口服,如口服效果不好或出现恶心、呕吐,可改为皮下注射。中医辨证施治,寒湿痹阻型选用麻黄15 g、制川乌30 g、黄芪30 g、白芍15 g、甘草6 g,寒热错杂型选用桂枝15 g、芍药12 g、麻黄12 g、白术15 g、生姜三片、甘草6 g,肝肾亏虚型选用独活15 g、秦艽15 g、防风15 g、桑寄生20 g、杜仲20 g、牛膝15 g、当归20 g、熟地黄20 g、党参20 g、肉桂6 g、白芍15 g、川芎15 g、茯苓15 g、细辛3 g、甘草6 g,气血两虚型选用黄芪30 g、芍药15 g、桂枝15 g、生姜3片、大枣6枚;上述中药水煎服,每日一剂,早晚温服。4周为1个疗程,共观察5~6个疗程。

1.6治疗效果评价标准

显效:晨僵、疲劳、关节疼痛等症状消失,关节肿胀显著改善,类风湿因子转阴,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恢复正常;有效:晨僵、疲劳、关节疼痛等症状缓解,关节肿胀改善,类风湿因子、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等指标改善;无效:上述症状、指标无变化,甚至加重[6],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7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符合正态分布的采用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用四格表计算类风湿因子、自身抗体、抗环瓜氨酸肽诊断类风湿关节炎的特异度及灵敏度,以P

2结果

2.1两组患儿自身抗体检测的比较

观察组类风湿因子、抗环瓜氨酸肽、抗核抗体、抗Sm抗体、抗RNP抗体、抗双股DNA抗体阳性率高于对照组(P

2.2类风湿因子、自身抗体、抗环瓜氨酸肽特异度及灵敏度的比较

抗环瓜氨酸肽灵敏度低于类风湿因子、抗核抗体、抗Sm抗体、抗RNP抗体、抗双股DNA抗体(χ2=3.507,P=0.043),而抗Sm抗体、抗双股DNA抗体特异度高于类风湿因子、抗环瓜氨酸肽、抗核抗体、抗RNP抗体(χ2=3.100,P =0.049)(表2)。

与类风湿因子、抗核抗体、抗Sm抗体、抗RNP抗体、抗双股DNA抗体比较,aP=0.043;与类风湿因子、抗环瓜氨酸肽、抗核抗体、抗RNP抗体比较,*P=0.049

2.3观察组Ⅰ、观察Ⅱ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的比较

观察Ⅱ组总有效率为94.74%,高于观察Ⅰ组的78.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类风湿关节炎临床上早期多无典型症状,且不明显、进展缓慢,往往需1~2年后得以确诊,与此同时,大部分患者均已出现不同程度关节损伤且呈不可逆性改变,所以对患者生活质量等造成严重影响,甚至引起较高致残率[7];而儿童类风湿关节炎发病形式更是多样,给临床早期诊断造成一定困难,导致患儿脏器受累,因此延误了临床早期治疗,其效果不佳、预后不良[8]。研究显示类风湿关节炎病情发展最快的是发病后的第1年,该时间段存在一个最佳的短暂治疗窗口(发病初期1~2个月为窗口期)[9],此期类风湿关节炎的炎性改变是可逆性的[10]。由此,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成为处理该病的主要原则和途径。

鉴于此种情况,积极探索、筛选出早期敏感性高、特异度强的诊断指标具有重要临床价值。查阅大量文献发现,关于类风湿因子、抗环瓜氨酸肽、抗核抗体、抗Sm抗体、抗RNP抗体、抗双股DNA抗体等指标的研究颇多,但主要集中于成人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中[11]。例如,研究显示类风湿因子作为一种抗球蛋白抗体,是最早被用于该病的诊断中,但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类风湿因子水平的升高还存在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其他结缔组织疾病中,部分健康体检人员中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升高,所以类风湿因子在该病诊断中的特异度不高,且其灵敏度为5%~8%[12],早期应用效果不满意;对于抗环瓜氨酸肽抗体的研究表明,该指标作为类风湿关节炎的特异性抗体,在其诊断中具有较为满意的灵敏度(51%~92%)和特异度(72%~98%)[13-14],所以常被应用于成人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中;自身抗体包括抗核抗体、抗Sm抗体、抗RNP抗体、抗双股DNA抗体,其中抗核抗体作为细胞核成分的抗体以及抗双股DNA抗体可见于类风湿关节炎中,抗RNP抗体属于抗核抗体,可见于混合性结缔组织疾病中。根据以上指标及其意义,本文将其应用于

综合上述指标,本文认为抗环瓜氨酸肽在儿童类风湿关节炎的早期诊断中并无过多的临床价值,而类风湿因子联合抗核抗体、抗Sm抗体、抗RNP抗体、抗双股DNA抗体既可弥补类风湿因子的早期诊断短板,又能提高儿童类风湿关节炎的早期诊断率,因此可视为具有重要临床价值的筛选指标。

对于类风湿关节炎,目前尚无彻底根治方法,但早期干预、规范化治疗能明显控制病情进展、改善临床症状[16]。本文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干预类风湿关节炎且与单纯西医治疗方法加以对比,结果显示中西医结合疗效显著明显优于单纯西医治疗,与相关研究一致[17]。因为该方法是以西医治疗为基础(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免疫抑制剂)联合中医辨证施治,通过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途径,起到协同作用,从而可有效改善患儿病情,达到增效减毒、标本兼治的目的,因此收效甚佳。

总之,自身抗体的检测可作为儿童类风湿关节炎早期诊断的有效筛查指标之一,而根据早期诊断结果,抓住“窗口期”予以有效治疗对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儿生活质量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李翠俐.类风湿关节炎的早期诊断与个体规范化治疗[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9(11):154-155.

[2]周明权.RF及抗CCP联合检测用于类风湿关节炎的早期诊断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2,33(24):3048-3049.

[3]刘亚芝.探讨抗体检测在类风湿关节炎早期诊断中的意义[J].中国医药指南,2011,9(24):292-293.

[4]]董桂香.自身抗体与类风湿因子联合检测在幼年型类风湿关节炎早期诊断中的意义[J].山东医药,2011,51(9):67-68.

[5]李胜君,王明芳.RF及抗CCP 联合检测用于类风湿关节炎的早期诊断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28):3173-3174.

[6]栗占国,张奉春.类风湿关节炎[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9-11.

[7]李蕾,王洪源,赵金霞,等.Logistic 回归分析在建立类风湿关节炎早期诊断模型中的应用[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2011,5(10):2940-2943.

[8]游其勇,易朝阳.抗CCP抗体与RF联合检测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价值[J].实用预防医学,2011,18(8):1554-1555.

[9]万萍,钟兵,邹庆华,等.类风湿关节炎早期诊断指标的筛选及鉴定[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2,34(15):1564-1567.

[10]武萍,姜敏,汪红云,等.抗CCP 联合RF 检测对类风湿关节炎诊断的意义[J].中华全科医学,2012,10(4):620- 621.

[11]陆孝成,邓柳兰,杨扬.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急性进展期40例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5,7(6):80-81.

[12]龙红,李蓉蓉.类风湿因子检测在幼年型类风湿关节炎早期诊断中的意义[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 14(333):227-228.

[13]赵瀛,黄斐,宋斌斌,等.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检测新进展[J].中国临床医学,2014,21(5):620-623.

[14]廖义清,陈笑云.抗CCP抗体检测在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中的临床意义[J].2015,15(6):71-72.

[15]杨达人,董青.相关白身免疫性抗体对类风湿关节炎早期诊断的意义[J].中国医疗前沿,2013,8(9):101-119.

[16]黄成辉,曾颖瑜,陶怡.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生活质量及病情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1):71-72.

[17]胡美兰.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47例临床观察[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5,15(8):22-23.

核酸检测医生总结篇4

【摘要】 目的 掌握医疗机构使用酸性氧化电位水生成器消毒的现况。方法 采用现场问卷调查及实验室检测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调查。结果 17家医疗机构的26台设备中有6台生成的酸性氧化电位水pH值、氧化还原电位和有效氯含量均合格,合格率为23.08%,检测酸性氧化电位水消毒后的230件样本的细菌总数、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等致病菌,合格率为98.26%。结论 酸性氧化电位水生成器在医疗机构中尚未普及,酸性氧化电位水质量不稳定,医疗机构在设备使用上存在不规范,需加强对医疗机构酸性氧化电位水生成器的使用监管及规范操作,加强对生产企业的监管。

【关键词】 酸性氧化电位水生成器;卫生质量;消毒效果

[Abstract] Objective To master current status of health care facilities using electrolyzed oxidizing water (EOW) generator to disinfect.Methods Survey of health care facilities and laboratory study was performed.Results EOW generated from 6 generators of 26 equipments in 17 health care facilities were qualified on pH,oxidation-reduction potential and chlorine content,with a pass rate of 23.08%.And the passing rate of 230 samples detected in bacteria,hemolytic streptococcus,staphylococcus aureus,pseudomonas aeruginosa after disinfection of EOW was 98.26%.Conclusion EOW generator in health care facilities is not popularizing.EOW quality is instability.Improper operation could be found during disinfection procedures in health care facilities.It needs to strengthen inspection on use of EOW generator in health care facilities and strengthen supervision of equipment enterprises.

[Key words] electrolyzed oxidizing water generator;product quality;efficacy of disinfection

自1995年酸性氧化电位水生成技术引进我国后,卫生部已将酸性氧化电位水生成器纳入消毒产品进行管理,该产品须获得卫生部颁发的消毒器械卫生许可批件方可用于消毒。目前,酸性氧化电位水生成器已在医疗机构内被广泛应用于医疗器械、内窥镜、环境物体表面、手等对象的消毒[1]。为掌握医疗机构使用酸性氧化电位水生成器消毒的现况,评价酸性氧化电位水生成器在使用中的产品卫生质量和消毒效果,2008年对医疗机构使用酸性氧化电位水生成器消毒的情况进行了调查。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整群抽取8个区的医疗机构,对区内所有使用酸性氧化电位水生成器用于消毒的医疗机构进行调查,共计17家医疗机构。

1.2 方法 调查采取现场问卷调查及实验室检测相结合的方法。

1.2.1 现场调查 对医疗机构酸性氧化电位水生成器的配备情况、日常管理情况、使用情况等内容进行现场问卷调查。

1.2.2 实验室检测 (1)产品卫生质量:对每台设备采集现制的酸性氧化电位水,然后送实验室按照《消毒技术规范》(2002)的方法和要求对酸性氧化电位水的pH值、氧化还原电位(ORP)和有效氯含量进行检测。(2)消毒效果:按照《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15982-1995)、《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2004年版)规定的采样方法对酸性氧化电位水消毒后物品进行消毒效果的采样,然后将样品送实验室进行培养,检测细菌总数、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等致病菌等项目。(3)评价:以酸性氧化电位水生成器的卫生许可批件核准的技术参数为评价依据。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2.1.1 医疗机构 调查的17家医疗机构中三级医疗机构9家,二级医疗机构6家,一级医疗机构2家。设备主要设置科室见表1。酸性氧化电位水生成器产生的酸性氧化电位水主要用于胃肠内镜、呼吸机螺纹管和一般物体表面如诊疗台、床头柜等消毒。表1 酸性氧化电位水生成器在科室中的分布

2.1.2 酸性氧化电位水生成器基本情况 17家医疗机构共配备酸性氧化电位水生成设备27台,其中25台为酸性氧化电位水生成器,2台为内置酸性氧化电位水生成器的内镜全自动清洗消毒机,分别由3家生产企业生产。调查时,26台处于正常使用状态,有1台出现故障已经停用。

2.2 设备日常管理情况 日常管理主要包括物资管理、维护保养、故障维修和自身监测。医疗机构设备的物资管理部门多为设备科或护理部,由使用科室负责设备的保养,出现故障后由设备的生产企业专业人员负责维修,医院对故障维修进行登记。17家医疗机构均能开展pH值、有效氯含量等理化项目的日常自身监测,12家开展消毒效果的微生物监测,占70.5%。在日常自身监测中有5家医院发生过不合格的情况,主要表现为pH值高、有效氯含量低等理化项目不达标的现象,有1家医院曾发生过微生物监测不合格的情况。

2.3 产品卫生质量 对正常使用的26台设备产生的酸性氧化电位水进行pH值、氧化还原电位、有效氯含量的检测,结果显示6台设备能达到产品卫生许可批件核准的技术参数,3项理化指标均合格的合格率为23.08%,有20台设备不能达到产品卫生许可批件核准的技术参数,不合格项目见表2。表2 理化用指标不合格项目分析

2.4 消毒效果监测结果 共采集17家医疗机构使用酸性氧化电位水消毒后物品的230件样本进行细菌总数、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等致病菌的检测,结果226件合格,合格率98.26%,未检出致病菌。酸性氧化电位水作用于不同的消毒对象的消毒效果情况见表3。表3 酸性氧化电位水消毒效果监测结果

3 讨论

3.1 医疗机构使用酸性氧化电位水生成器消毒的现状

3.1.1 酸性氧化电位水生成器在医疗机构中尚未普及 尽管酸性氧化电位水具有杀菌效果好、杀菌作用快速、无环境污染、对人体皮肤无刺激性等优点[2],但是,调查发现医疗机构在酸性氧化电位水生成器的使用上并未达到普及的程度,在抽取的8个区内仅有17家使用这类设备,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且以三级、二级综合性医疗机构为主,一方面可能与设备的价格偏高有关,另一方面这类产品相比传统的化学消毒剂而言是新兴的消毒剂,因此医疗机构尚处于尝试和接受阶段。

3.1.2 酸性氧化电位水质量不稳定 经实验室检测,6台设备现制的酸性氧化电位水理化指标(有效氯含量、pH值、氧化还原电位)合格,合格率仅为23.08%(6/26)。20台设备生成的酸性氧化电位水理化指标出现不合格,提示酸性氧化电位水生成器的产品质量可能不稳定;另外,可能由于现制的酸性氧化电位水在医疗机构采集后送到一定距离外的实验室检测,虽然做到避光、密封、隔热等保护措施并及时送样,但样品仍难免经受路途上的颠簸,时间的延长、振荡[3]都会造成有效氯的损失、pH值上升和氧化还原电位下降[1],因此,对于使用中酸性氧化电位水生成器的产品卫生质量监督监测方法,还有必要做进一步的探讨。

3.1.3 医疗机构的内镜消毒方法不符合卫生许可批件的规定 在调查中发现,有部分医疗机构在内镜消毒时有缩短作用时间的现象。按照卫生许可批件核准的内镜消毒时间应至少为40 min,而三级、二级医院的诊疗量大,使医疗机构仅消毒10~15 min即再次进入临床使用,这是内镜在不同消毒对象中消毒后合格率较低,为89.28%(25/28)的原因之一,也是导致部分医疗机构将原用于胃肠镜消毒的设备改为台面等一般物体表面消毒的主要原因。因而,酸性氧化电位水生成器在内镜消毒上的应用与医疗机构的实际需求还存在一定距离。

3.2 今后的监管建议

3.2.1 加强酸性氧化电位水生成器的使用监管 酸性氧化电位水生成器尚属于较新型的消毒器械,从本次检测结果来看,还需要加强对医疗机构使用中的监管,包括探索更适合使用中酸性氧化电位水生成器的产品卫生质量即酸性氧化电位水的监督监测方法,以科学合理地开展产品卫生质量的监管、继续跟踪评价酸性氧化电位水的消毒效果、规范医疗机构的消毒方法。

3.2.2 加强对操作人员规范操作的培训 酸性氧化电位水生成器的使用需具备一定的操作知识和维护常识,并且熟悉酸性氧化电位水的理化性质,因此,医疗机构要加强操作人员规范操作的培训,尤其是内镜的消毒,应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要求、按照卫生许可批件规定的消毒时间操作,以保证消毒效果。

3.2.3 加强对设备生产企业的监管 目前,酸性氧化电位水生成器在我国还处于不断探索的阶段,在与其他消毒产品生产企业相同的监管要求基础上,还需要督促企业履行好对医疗机构的使用操作指导及售后服务职责,在确保产品卫生质量和消毒效果的同时也能更多、更全面地了解酸性氧化电位水生成器在临床上的使用效果、发生故障以及操作等方面的信息。

【参考文献】

1 王文清,陈红梅,张选明,等.酸性氧化电位水制备和杀菌机理的研究进展.现代化工,2008,28(11):24-28.

2 张志成,董晓峰,孙晔.酸性氧化电位水杀菌效果和稳定性试验观察.中国消毒学杂志,2007,24(1):57-58.

核酸检测医生总结篇5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基因芯片;结核病诊断

[中图分类号] R378.9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01(b)-0123-03

国内每年有将近13万人因结核病死亡[1],且有将近12万新发耐多药结核病患者,未来数年内可能出现耐药菌为主的流行态势[2]。目前,结核病诊断的标准方法主要包括分枝杆菌分离培养、抗酸菌痰涂片镜检、菌种鉴定和药敏试验等,但是其普遍存在特异性差、灵敏度低或需时长的缺点[3],本院引进国内最新的结核诊断技术——晶芯结核分枝杆菌生物芯片诊断系统,是近年发展起来的进行大规模遗传多态性检测的新方法[4],其应用于临床诊断结核病,提高了时效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2013年3月1日~2013年9月30日接受诊治的结核病临床疑似病例共685例,其中男性363例,女性322例;年龄9~76岁,平均(34.51±2.28)岁;其中临床诊断结核病病例681例,包括185例痰结核菌培养阴性肺结核,157例痰结核菌培养阳性肺结核,193例结核性脑膜炎,95例结核性胸膜炎,51例骨结核。非结核分枝杆菌病4例。

1.2 试剂与仪器

Extractor 36核酸提取仪、BioMixerⅡ芯片杂交仪、Slider Washer芯片洗干仪、LuxScan 10 K-B芯片扫描仪、晶芯分枝杆菌菌种鉴定试剂盒、晶芯结核分枝杆菌耐药基因检测试剂盒,均购自博奥生物有限公司。

1.3 方法

1.3.1 标本的处理 以痰样本为例(其余样本同痰样本处理方法):①向痰液中加入等体积10%NaOH,涡旋振荡,充分液化均匀,也可37℃液化30 min后再振荡;②取1 ml液化后的痰液转入1.5 ml Eppendorf管中,12 000 r/min,5 min,弃去上清;③加入1 ml生理盐水,涡旋振荡后12 000 r/min,5 min,弃去上清。

1.3.2 核酸提取 ①向处理好的标本管内加入80 μl核酸提取液,用加样器混匀后转入核酸提取管内;②用核酸快速提取仪振荡10 min,然后95℃水浴5 min。

1.3.3 PCR扩增 ①从B试剂盒取出PCR扩增试剂,自然解冻后轻摇,迅速离心后分装18 μl至八联排管中,加上盖,标上编号;②加入2 μl样本核酸溶液,用加样器吸打混匀;③上机扩增。

1.3.4 芯片杂交 ①将PCR产物置PCR仪扩增95℃变性5 min,随后立即放入冰水混合物中,骤冷冰浴3 min;②取9 μl杂交缓冲液至八联排管中,再按样品顺序加6 μl PCR产物;③准备杂交盒,将14 μl杂交混合物加入芯片点阵中,完成后且金属封条密封杂交盒;④放入杂交仪内50℃杂交2 h;⑤将芯片洗干,甩水。

1.3.5 芯片扫描结果判读 开启扫描仪,预热激光10 min,输入芯片编号,样本信息,选择样本,开始扫描,并判读结果。

2 结果

2.1 结核分枝杆菌基因芯片检测对结核病的诊断结果

本组结核菌基因检测685例临床疑似病例中,阳性患者135例,阳性率为19.7%,通过基因芯片检测结果显示,结核患者131例,非结核患者4例,阳性率为19.1%。

2.2 结核分枝杆菌基因芯片法耐药基因变异的检测结果

随机选取68例阳性患者进行耐药基因检测,通过基因芯片检测结果显示,12例患者发生基因突变,总突变率为17.6%;其中11例患者为利福平和异烟肼双重基因突变,双重基因突变率为16.2%,另1例只发生利福平基因突变;耐多药率为16.2%。利福平总突变率为17.6%,其中9例为531(C-T)位点突变,3例为526(C-T)位点突变;异烟肼总突变率为16.2%,其中7例患者为katG 315(G-C)位点突变,3例为inhA-15(C-T)位点突变,1例为katG 315(G-A)位点突变。

3 讨论

结核病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已经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重大社会问题和公共卫生问题[5]。目前,结核病诊断的主要方法包括分枝杆菌分离培养、抗酸菌痰涂片镜检、菌种鉴定和药敏试验等,存在极易漏检、敏感性低或时效性差的问题,培养法需要4周左右才能获得结果,而药敏试验法则需要8周,耐药性不能尽早检出结果,不仅会严重延误诊断,更会引起临床治疗推迟,甚至导致治疗失败[6],同时,也助长了耐药结核分枝杆菌的传播及流行,可能造成出现耐多药结核,从而加剧了预防和控制结核病的艰巨性,因此,临床上能够找到快速诊断结核感染和耐药结核病的新型诊断工具对结核预防控制的有效性有重大意义[7]。目前,基因芯片技术已经被应用于临床,其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快速检测和高通量的特点,为有效预防和控制结核病提供了一个新的快速、高效、实用的分子诊断平台[8],同时为结核病的筛查、合理用药和疫情监控提供了准确且高效的应用指导。

本院采用晶芯结核分枝杆菌生物芯片诊断系统诊断结核病,是博奥生物与结核病国家参比实验室经过对分枝杆菌菌种快速鉴定和结核耐药快速检测开展的合作研究,研制的分枝杆菌菌种鉴定试剂盒和结核分枝杆菌耐药基因检测试剂盒,是国内最新的结核诊断技术。与传统的检测方法相比,基因芯片法具有检测时间短和通量高的特点[9]。分枝杆菌菌种鉴定试剂盒能够快速检测结核等17种临床上多见的分枝杆菌,结核分枝杆菌耐药基因检测试剂盒能够快速检测利福平和异烟肼的耐药性,同时可将6~8周的常规检测时间缩减到6 h[10],这两款试剂盒能够成功应用于临床实践,明显缩短了复杂疑难疾病的确诊时间,同时对结核耐药做到早期筛选,并可指导患者合理用药。

晶芯结核分枝杆菌的菌种鉴定和耐药基因检测采用的是DNA微阵列芯片技术,可通过对常见临床样本中的分枝杆菌核酸进行检测,快速获取临床常见致病分枝杆菌的准确种属信息。该产品主要用于结核病和非结核分枝杆菌病的辅助诊断,也可用于流行病学调查等领域,具有灵敏、准确、快捷、先进、高效的特点。

综上所述,采用晶芯结核分枝杆菌生物芯片诊断系统用于临床诊断结核病及其耐药性,能够缩短诊断时间,提高临床时效性,得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谢士达,刘永成,张凤池,等.基因芯片技术快速检测结核分枝杆菌异烟肼、利福平耐药性[J].临床肺科杂志, 2008,13(2):147-149.

[2] 国务院办公厅.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2011-2015年)[Z].2011-11-17.

[3] 王峰,桂静,赵广录,等.基因芯片检测结核分枝杆菌利福平异烟肼耐药性的应用评价[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2012,35(12):1125-1129.

[4] 万逢洁,何敏,张志勇.结核菌耐药基因突变及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J].现代预防医学,2003,30(3):406-408.

[5] 戎奇吉,吕火祥,孙爱华.基因芯片快速检测结核分枝杆菌katG基因突变及其与异烟肼耐药相关性[J].中国共患病学报,2011,27(3):233-237,253.

[6] 李卫彬,李新旭,张彤群,等.基因芯片检测技术检测结核分枝杆菌异烟肼和利福平耐药的实际应用效果评价[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2,6(16):4666-4670.

[7] 白广红,李耀军.结核生物蛋白芯片技术在结核病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探讨[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1,32 (5):597-599.

[8] 李锋,李凫坚,陈园园,等.应用DNA芯片法检测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的研究[J].医学研究杂志,2011,40(1):115-117.

[9] 欧维正,骆科文,王燕,等.基因芯片和比例法药物敏感性试验检测结核分枝杆菌对利福平和异烟肼耐药性的比较研究[J].检验医学,2013,28(5):404-407.

[10] 康丽菲,朱桂云,李秀武,等.基因芯片技术检测结核分枝杆菌对利福平和异烟肼耐药性的研究[J].河北医药, 2012,34(16):2412-2414.

核酸检测医生总结篇6

【摘要】目的 对噬菌体生物扩增法检测痰标本中的结核分枝杆菌在涂阴肺结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进行评价分析,为今后的临床及检验工作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方法 抽取在2009年1月~2013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临床确诊涂阴肺结核患者200例,对其痰液标本分别展开噬菌体生物扩增法和罗氏培养法进行结核分枝杆菌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经对比发现,噬菌体生物扩增法对结核分枝杆菌的检出率较罗氏培养法检出率显著升高(p<0.05)。结论采取噬菌体生物扩增法检测痰标本中的结核分枝杆菌的临床价值显著,可使肺结核诊断率得到显著提高,降低误诊和漏诊发生率。

【关键词】噬菌体生物扩增法 结核分枝杆菌 涂阴肺结核 诊断 临床价值

【Abstract】ObjectiveBy phage amplification method to detect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in sputum specimens in the diagnosis of smear-negative pulmonary tuberculosis to provide reliable theoretical basis for clinical and inspection work. Methods

The sputum samples of 200 cases of clinical diagnosis of smear-negative pulmonary tuberculosis patients from January 2009 December 2013 in our hospital were used to detect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by phage amplified biologically assay and the Roche culture method. Results

It suggests that a phage biological amplification method for detection of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is more better than roche culture method (p< 0.05). ConclusionThe clinical value of phage amplified biologically assay sputum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is remarkable, and the tuberculosis diagnosis rate has been significantly improved, which reduces the incidence of misdiagnosis and missed diagnosis and wo should pay attention.

【Key words】 Phage amplification method,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Smear-negative Tuberculosis,Diagnosis, Clinical Value

【Author′s address】Jiangxi Chest Hospital, Nanchang, Jiangxi, 330006, China

doi:10.3969/j.issn.1671-332X.2014.12.031

随着结核病全球回升,肺结核病已成为一个全球关注,关系到民族兴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在诊断上传统的痰涂片抗酸染色法阳性率低只有20%~30%[1],每毫升痰标本中结核分枝杆菌量小于1万条时普通抗酸染色法不易被检测出,培养又费时、且阳性率也不高,大多数肺结核病仅依靠临床诊断,易出现漏诊,使传染源不能早期发现,延误治疗时机,导致一方面未能及时的采取有效的控制传播措施,另一方面影响患者的肺功能和愈后,最终加重了患者、家庭及社会的经济负担。近期有研究显示[2],噬菌体生物扩增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的临床价值显著。本次研究中出于对噬菌体生物扩增法检测痰标本中的结核分枝杆菌在涂阴肺结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进行评价分析的目的,对200例涂阴肺结核患者展开了痰标本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中资料来源于我院收治的涂阴肺结核患者,抽取其中的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包括有男105例,女95例,年龄24~76岁,平均(43.6±11.9)岁,所有患者均符合临床《肺结核诊断和治疗指南》[3]中涂阴肺结核诊断标准,自愿接受临床研究,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1.2.1研究方法对以上统计的200例研究对象的痰标本分别采取噬菌体生物扩增法和罗氏培养法进行结核分枝杆菌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1.2.2标本采集本次研究中研究对象痰标本采集均为患者晨起后清水漱口后用力咳出的深部痰液,收集在已经消毒的塑料容器中,立即送检。

1.2.3检测方法①痰涂片抗酸染色法:采集脓样、干酪样痰液标本约0.05~10.1 ml,均匀涂抹为10 mm×20 mm卵圆形痰膜,将痰膜向上静置,自然干燥之后染色。所用抗酸染液由BASO公司制造,具体根据实际说明书展开操作。利用100倍油镜进行检查,淡蓝色背景下抗酸菌为红色,其他细胞为蓝色。②罗氏培养法:所有痰液标本在培养后均接受传统的生化法进行鉴定,若是鉴定证实为结核分枝杆菌则视为培养结果阳性,所有培养与鉴定操作菌严格遵照《结核病诊断实验室检验规程》[4]进行。③噬菌体生物扩增法:按照试剂盒具体操作步骤操作。结核分枝杆菌噬菌体裂解法检测试剂盒包括琼脂粉、培养粉、补充生长因子、杀毒剂、冻干噬菌体、冻干敏感细胞以及反应管等。其他试剂包括有:浓度为2.9%的枸橼酸钠溶液、浓度为4%的氢氧化钠溶液、0.067 M的磷酸盐缓冲溶液,pH值为6.8。

1.2.4结果判定

结果判定标准为[5]:存在0~19个菌斑视为检测结果阴性,存在20个或以上菌斑,甚至是全部融合者视为检测结果阳性。

1.3数据处理

相关数据采取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取均数加减标准差(±s)形式表示,对比中采取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取?2检验,p<0.05时视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诊断率

经统计发现,200份痰标本经噬菌体生物扩增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阳性者127例,阳性率63.50%,罗氏培养法检测结核分支杆菌阳性者101例,阳性率为50.50%,显然噬菌体生物扩增法对结核分枝杆菌的检出率较罗氏培养法发生显著升高(p<0.05)。

2.2两种检测方法检测结果比较

经统计发现,两种检测方法均阳性者96例,阳性率为48.00%,检测结果均为阴性者68例,阴性率为34.00%,两种检测手段检测结果总符合率为82.00%。

3讨论

根据2000年第四次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估算,我国目前有活动性肺结核患者450万,其中涂阳患者150万,而涂阴患者300万,占2/3,因此涂阴患者接触人数将远远超过涂阳患者的接触者,如不能及时的诊断和治疗,被传染的绝对人数有可能增多[6]。噬菌体生物扩增法检测肺结核患者痰标本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同时简便、快速,全程只需48小时,加上本法检测的是活菌,因此可为活动性肺结核的诊断提供有力依据,这对早期发现传染源、积极治疗和采取有效的控制传播措施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为结核病的诊断提供一种新的实验室检测手段,且不需要特殊的仪器设备,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便于推广运用[7]。

噬菌体生物扩增法(PhaB)检测原理是分枝杆菌噬菌体能感染活的分枝杆菌,未进入感染菌体内的噬菌体被随后加入的杀毒剂灭活,已进入菌体内的噬菌体不受影响。噬菌体在感染菌体内大量增殖,并将菌体裂解,释放的子代噬菌体可感染随后加入的指示细胞,并将其裂解,在琼脂平板上出现透亮的噬菌斑。因此,只要根据噬菌斑的情况即可判断待检标本的检测结果[8]。采用噬菌体生物扩增法检测临床痰标本中的结核分枝杆菌,只要痰标本中有少量的结核分枝杆菌(200~500条/ml)即可被检出[9],此方法简便、快速,全程只需48小时。本研究旨在通过探讨噬菌体生物扩增法在快速并提高涂阴肺结核的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探索一种肺结核早期快速的诊断方法,提高肺结核病的诊断率,减少误诊与漏诊,有利于肺结核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从而控制结核病的传播[10]。

本次研究中出于对噬菌体生物扩增法检测痰标本中的结核分枝杆菌在涂阴肺结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进行评价分析的目的,对我院收治的200例涂阴肺结核患者痰标本分别采取噬菌体生物扩增法和罗氏培养法进行结核分枝杆菌检测,经对比发现,噬菌体生物扩增法检测结果阳性率为63.50%,罗氏培养法检测阳性率为50.50%,显然噬菌体生物扩增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的阳性率较罗氏培养法发生显著升高,两种方法的总符合率为82.00%,这一结果与相关文献报道结果一致,证实了噬菌体生物扩增法在涂阴肺结核患者痰标本结核分枝杆菌检测中的临床价值显著,可为临床诊断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值得关注。

综上所述,采用噬菌体生物扩增法检测临床痰标本中的结核分枝杆菌,只要痰标本中有少量的结核分枝杆菌(200~500条/ml)即可被检出,且方法快速、简便,可以提高肺结核病的诊断率,减少误诊与漏诊,最终节省了大量的医疗资源,具有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在今后的临床检验工作中应对其给予重视并积极推广,为临床肺结核的诊断、治疗方案的选择等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以达到改善临床疗效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黄婉莹,方毅敏,陈志成,等.研究噬菌体裂解法对肺结核病的诊断应用价值[J].重庆医学,2009(3):332-333.

[2]高灵宝,沙阿云,田凤喜,等.痰结核菌噬菌体生物扩增法与抗酸染色法的相关性分析[J].现代检验医学杂志,2008,23(1):40-41.

[3]刘百歌,刘鹏,郑岚,等.噬菌体裂解法快速检测胸水中结核分枝杆菌的研究[J].中国实验诊断学,2009,13(4):533-534.

[4]万义福,熊国亮,张周云,等.噬菌体生物扩增法检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胸水临床应用研究[J].实验与临床医学,2009,27(1):5-6.

[5]张会强,马永昌,席秀娥,等.噬菌体裂解法快速鉴定结核分枝杆菌的临床价值[J].中国民康医学,2008,20(2):84.

[6]边泽源,何川,涂少华,等.噬菌体法直接检测痰标本中结核分枝杆菌利福平耐药性的研究[J].实验与检验医学,2009,14(2):1109-1112.

[7]王庆,徐东芳.噬菌体生物扩增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氧氟沙星耐药性研究[J].中国防痨杂志,2011,24(1):342-344.

[8]崔幸琨,田艳生,李红光,等.噬菌体生物扩增法快速检测临床标本中结核分枝杆菌及其耐药性[J].检验医学,2010,26(1):75.

[9]许卓卫,谭青云,罗少霞,等.涂阳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者筛查模式探讨[J].现代医院,2014,14(2):150-151.

核酸检测医生总结篇7

【摘要】目的探讨液基夹层杯法、荧光染色法和抗酸染色法检测痰液分枝杆菌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液基夹层杯法、荧光染色法和抗酸染色法分别检测311例临床痰液标本,统计分析3种不同方法的分枝杆菌阳性检出率。结果

夹层杯法、荧光染色法和抗酸染色法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5.8%、20.9%、11.9%,其中荧光染色法阳性检出率最高,且操作简单快速,夹层杯法次之,抗酸染色法阳性检出率最低。结论总体来说,荧光染色法操作简单、快速、阳性率较高,是直接检测痰液分枝杆菌比较理想的方法。

【关键词】夹层杯法 金胺O荧光染色 抗酸染色 分枝杆菌

doi:10.3969/j.issn.1671-332X.2014.11.032

结核病是对人类最具威胁性的感染性疾病之一,是单病因所致的感染性疾病中病死率最高的疾病。在我国,结核病仍是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据WHO估算每年新发活动性肺结核患者130万例,其中传染性肺结核58万例,病原学检查是发现传染源、诊断和治疗结核病的关键[1],是结核病诊断和化疗方案的重要依据。痰液中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MTB)培养虽为肺结核诊断的金标准,但出结果时间需要2个月左右,周期太长,难以满足临床需要。因此,快速简单、灵敏准确的细菌学检查方法研究成为国内外学者所关注的课题[2]。本研究通过液基夹层杯法,直接涂片法的金胺O荧光染色法(简称荧光法)和直接涂片法的抗酸染色法(简称抗酸法)对疑似肺结核患者痰液标本进行检测,并对三种不同方法的阳性检出率进行比较,以评价3种不同方法在结核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现报告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311份痰液标本均来源于广州市胸科医院住院和门诊就诊患者,其中243例为确诊结核,68例为其他,包括肺炎25例,肺气肿23例,支气管扩张症20例。同时以结核分枝杆菌标准株H37Rv为质控菌株。

1.2材料

TQ-12自动离心涂片机,快速干片机,夹层杯均购自天骑医学新技术有限公司;药物振荡器购自常州诺基仪器有限公司;ZEISS荧光显微镜,OLYMPUS电子显微镜。分枝杆菌抗酸染色液购自珠海贝索生物技术有限公司。金胺O荧光染色剂参照有关文献配制[3]。

1.3实验方法

对每例痰液标本同时采用液基夹层杯法、直接涂片法荧光染色法和直接涂片法抗酸染色法进行检测。直接涂片法参照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痰涂片镜检标准化操作及质量保证手册》操作[4] 。荧光染色方法操作如下,将痰涂片用荧光染液染10 min,水洗后用5%盐酸酒精脱色1~2 min至外观无黄色为止,水洗后用反衬液染1~2 min,水洗后晾干待检。液基夹层杯法的操作方法如下,①消化:取痰1~2 ml,加入2~4倍标本量消化液,轻摇。吸取消化好的标本5 ml于夹层杯-Ⅰ 中,盖紧杯盖,至震荡器震荡3 min后,4 500 r/min,离心5 min。②固定:取出夹层杯-Ⅰ ,去掉上清液,烘干水份,加无水乙醇固定数秒。③染色:加抗酸染色液A,于干片机内加温至60 ℃ 保持5 min,流水沿杯壁冲洗,沥干。滴加B液,脱色至无色,流水冲洗,沥干。滴加C液,染色1~3 min,水洗,烘干。④封片镜检:取片针将夹层杯-Ⅰ 内基片顶出,夹出基片,烘干,标本面向下,用中性胶封片镜检。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液基夹层杯法、直接涂片法的荧光染色和抗酸染色的阳性率分别为15.8%(49/311)、20.9%(65/311)和11.9%(37/311)。三种方法阳性率比较,结果见表1。

3讨论

一百二十多年前,由德国科学家ROBERT ·KOCH所创立的直涂法至今仍然是结核病细菌学实验室诊断的主要方法之一。相对于临床和实验室的其他诊断方法来说,直接涂片找抗酸杆菌法具有特异性高、技术相对简单、成本低廉和报告时间短等优势[2]。直接涂片法中的荧光染色法和抗酸染色法的原理相同,都是利用了MTB的嗜石炭酸性,在染色剂中加入了石炭酸作为媒染剂。而荧光染色是加热后荧光染料渗入抗酸杆菌菌体内,从而使抗酸杆菌呈现继发荧光。如表所示,同是直接涂片法的荧光染色阳性率(20.9%)明显高于直涂法的抗酸染色的阳性率(11.9%)。究其原因,一是某些长期服用药物的患者其MTB的抗酸性被破坏但荧光染色性仍保留,结果在抗酸染色中为阴性,而在荧光染色中呈阳性[5]。另一原因是荧光染色中亮绿色荧光的MTB与暗色背景对比明显,不易漏检。由于荧光染色仅需要在40×的高倍镜下观察,视野较大,对阴性的判读只需选择50个视野内未发现杆菌即可,显著加快了判读速度,使报告结果变得简单、快捷[6]。而抗酸染色阳性的MTB与背景对比不太明显,杂质较多,容易漏检,标准操作中要求在显微镜下寻找300个视野看不到MTB才能报告MTB阴性。用普通显微镜长时间镜检容易造成观察者视觉疲劳, 相比之下荧光镜检不易视觉疲劳,因而有明显优势。

液基夹层杯法作为近年来开展的新方法而受到广泛的关注[2,5],其原理是使用特制的消化液消化痰液,并高速震荡,使痰液标本充分液化而有利于其中的抗酸杆菌沉淀于特制彭氏杯底部的菌膜上,再进行抗酸染色、读片。因此基于液基夹层杯法检测MTB,具有集菌效果,因而其阳性率比抗酸染色法要高,我们的研究结果也与有关学者的报道结果基本一致[2]。由于液基夹层杯法操作时破坏了背景细胞,造成整个观察视野均为白色背景,比较刺眼,不利于观察者的观察,反而更容易漏检。而其染色也是采用抗酸染色,不利于抗酸性被破坏但荧光染色性仍保留的MTB患者的检出。所以液基夹层杯法的阳性率(15.8%)也是明显低于直接涂片法荧光染色的阳性率(20.9%)。我们的调查结果显示平均每张抗酸染色法的阅片时间为4.5 min,平均每张荧光染色法的阅片时间为2 min,荧光染色法的阅片时间明显低于抗酸染色法而具有较大优势,能减轻观察者负担,并能为患者及早和准确地提供实验室检查结果,荧光染色法在工作量大的地区优势更加明显。在经济效益上考虑,开展液基夹层杯法需要配备自动离心涂片机、快速干片机、药物振荡器、电子显微镜、抗酸染液以及每份标本一个的夹层杯;而直涂法荧光染色只需配备荧光显微镜、荧光染液可自行配制。从长远计,直涂法荧光染色的经济效益要比液基夹层杯法的高。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我国结核病疫情严重,迫切需要快速、简单、高效率的检测方法对MTB进行快速诊断,以利于疫情控制及患者治疗。综合考虑,直接涂片法的荧光染色具有快速、简单、检出率高、成本比液基夹层杯法低廉且阳性率比后者高的优势,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刘晓燕,林健雄,郑惠聪,等.三种方法组成的结核病快速诊断技术的评价[J].现代医院, 2011,11(7):33-35.

[2]刘海波,邵玉.3种检测痰抗酸杆菌方法的比较研究[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8(9):1548.

[3]中国防痨协会基础专业委员会.结核病诊断实验室检验规程[M].中国教育文化出版社,2006:30-37.

[4]中国防痨协会.结核病诊断细菌学检验规程[J].中国防痨杂志,1996,18(1):28 -31.

[5]齐兴峰,曾德华,郑智勇.金胺O荧光染色和抗酸染色在结核病诊断中的联合应用[J].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10,26(6):763-764.

核酸检测医生总结篇8

关键词:糖尿病;血尿酸;监测分析

【中图分类号】R4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9-0133-01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不断的提高,生活方式也在不断转变。糖尿病也出现逐年上升的趋势,糖尿病常见症状为:多食、多饮、多尿、消瘦等。本文对2009年5月至2011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8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其血尿酸的临床检测结果,对糖尿病血尿酸水平的临床检测进行如下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整合2009年5月至2011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糖尿病患者68例,男58例,女10例;年龄18岁~83岁,平均年龄52.57岁;病程1年~31年,平均11.57年。长期服用一些影响糖代谢药物者、血脂异常、高血压以及早发冠心病者除外,按照血尿酸水平分为2组:高尿酸血症组和非高尿酸血症组。

1.2 诊断标准: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对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对患者进行检测:患者空腹血糖FPG≥7.0 mmol/l;男性≥418 μmol/L,女性≥347 μmol/L 为高尿酸血症状[3]。

1.3 方法:选择2009年5月至2011年10月在我院治疗糖尿68位患者均禁止进食12小时以上,翌日便进行空腹静脉血抽取血样,待血清分散后,完成检测结果。利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空腹血糖、血尿酸、甘油三酯、血肌酐、总胆固醇和胆红素等进行临床观察。

1.4 统计学方法:运用统计学原理对相关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临床结果,按照Student t分布检测,当P

2 结果

68例糖尿病患者的血尿酸检测指出,尿酸为309.6~671.3μmol/L,平均值为(457.79±87.79)μmol/L,其中整合高尿酸血症13例,非高尿酸症55例。综合两组数据显示其结果无明显差异,高尿酸血症的总胆固醇、血肌酐、甘油三酯和体重指标均比非高尿酸血症组高出许多[2]。

3 讨论

近年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同时生活方式也得到了很好的改善,而各种疾病的病发率也逐渐增高。根据大量资料研究发现,肥胖症、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都具有氧化功能和导致血管受损的异常,而在受损过程中,人们越来越注重体内的血尿酸水平发生的变化。核酸新陈代谢最终的产物是尿酸,血尿酸的含量与人体的肾排泄速度,核算的新陈代谢有关。据研究观察指出,高尿酸血症除了引发急性关节炎、尿酸性尿路结石和慢性间质性肾炎以外,还可预防糖尿病慢性并发症,起到提醒作用,产生的原因可能与肾病的进展和胰岛素的抵抗相关联。

经研究发现,糖尿病高尿酸血症的发病率为29.21%,其主要机制时,胰岛素在体内发生抵抗导致某些中间产物造成转移现象,促使尿酸不断增加;而因胰岛素发生抵抗所产生来的连续性高胰岛素血癌,增加的胰岛素对近距离的肾小管钠造成排泄率减少现象,由于肾脏的排尿量减少,血尿酸就不断升高;糖尿病的发生导致肾微血管产生病变,促使患者体内肾血流降低和肾缺血,减笑了尿酸的排泄[4]。本文对2组研究发现空腹血糖在比较过程中,无明显差异性,高尿酸血症组的总胆固醇、血肌酐、甘油三酯和体重指标与非高尿酸血症组相比相对较高,按本文所论述的肾功能减弱可促使血尿酸水平逐渐增强相一致。人体血液中,尿酸的溶解度较低,如果尿酸的浓度提升时,较易分离出微结晶,其沉淀在血管壁中,直接对血管内膜形成损害[5]。

本文在分析糖尿病患者时,发现发病率较高的是高尿酸血症,与血中脂蛋白过高、脂质代谢异常和肥胖密切相关,在并发症产生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血尿酸水平在糖尿病并发心脑血管、高血压、结核病等疾病发生能及时对人体提出警告。因此,糖尿病患者应该避免肥胖,进行适量的运动和控制饮食,除此之外,每位患者也要做好自我检测血糖日记,养成每天记录的良好生活习惯,对预防各式各样的并发症发挥着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白杨,陈艳梅,李颖华,王熙然,于丽云,武云涛,裴育.2型糖尿病患者高尿酸血症的相关因素分析[J].临床军医杂志,2010,(04):567-569

[2] 李晓华.糖尿病患者血尿酸水平表达及与大血管病变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1,(09):53-54

[3] 王嫘,赵心,王涤非,范姝丽.血尿酸与老年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J].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1,(13):1522-1524

[4] 傅晓英.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二甲双胍时血尿酸水平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附480例报告[J],新医学,2010,(02):77-79

上一篇:幼儿园家庭社区总结范文 下一篇:公益活动走进社区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