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酸门诊工作计划范文

时间:2023-11-03 08:16:24

核酸门诊工作计划

核酸门诊工作计划篇1

[关键词] 门诊药房;管理;特点;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 R95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4721(2010)04(c)-111-02

药品是用于预防、诊断、治疗疾病的特殊商品。药品的正确使用直接关系到人们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而医院门诊药房是反映医院医疗素质的直接窗口,是医院保证医疗服务水平的一个重要环节。门诊药房不仅负有监督、指导医生和患者安全、有效、合理地使用药品的责任,还担负着向医师提供药学情报、介绍新药知识、协助医生选药、向患者提供药物咨询服务、监察不合理用药、收集药品不良反应等诸项任务。随着药学技术特别是各类边缘学科逐渐向药学领域渗透,大量新药、新技术、新设备在医院药学工作中获得广泛应用,导致门诊药房工作职能范围不断扩大,专业技术性不断增强,这就要求门诊药房的管理需相应提高以适应发展的要求。笔者结合多年门诊药房工作的体会,就门诊药房的管理谈几点看法:

1 门诊药房业务特点

1.1 多样性

门诊药房直接服务于患者,为患者提供划价,药品调配工作,工作量随门诊患者的数量、病种等情况的不同而不断变化;患者来源的多样性,决定了门诊药房工作的多样性。

1.2 规律性

虽然门诊药房的药品划价,调剂业务呈现一定的随机多样性,但各个地区、各个季节患者的发病率都有一定的规律。应在充分考虑门诊患者用药品种和数量随机浮动的同时,科学总结本院门诊用药规律,制定合理的药品工作计划。

1.3 终端性

门诊药房的药品调配是门诊患者经诊断后,进行药物治疗的最后1个环节,具有终端性质,因此门诊药房要严格操作规程,严防差错事故。要加强对不合理用药的监察,同时也要做好药品不良反应的收集工作。

1.4 咨询服务性

随着医药科技的迅猛发展和药学专业的细化,门诊药房逐渐从药品单纯供应型向技术服务型转变,咨询服务在门诊工作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在确保药物疗效、减少不合理用药和降低药物不良反应等方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1]。

2 门诊药房存在的问题

2.1 硬件问题

有些医院不重视门诊药房硬件的改善,药房空间狭小、药品陈列柜不足,致使药品堆放无序;无避光、降温、除湿设备,在炎热的夏季和潮湿的梅雨季节,药品的质量很难保证。

2.2 制度落实问题

药房药品管理制度有的形同虚设,药房药品陈列混乱,内服药与外用药、易串味药品未按要求严格分柜摆放;不按制度要求填写真实完整的药品进货检查验收及养护记录。

2.3 人员素质问题

不少医院门诊药房缺乏高素质的药学专业技术人员,工作人员缺乏基本的药品鉴别常识及管理意识,容易造成药品使用环节出现假冒伪劣药品。有些药师药学知识匮乏,业务不熟练,缺乏工作经验,对患者的咨询回答不得要领,不能满足患者的要求,甚至会引起患者的不满,给医院造成不良影响。

3 完善措施

门诊药房是医院药学服务的一个重要窗口,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医疗保险事业的不断发展和完善,门诊药房传统单一的供应模式已不再适应新的形势,这就要求工作人员认真思考,开拓创新,充分发挥门诊药房的职能特点,开展以患者为中心的全面的药学服务。

3.1 提高硬件水平

医院应加大经费投入,改善门诊药房环境和设施,确保药房规范整洁,医院应配备保证药品质量的温湿度调控设备,避免药品因环境的影响而发生质量问题,同时根据实际需要增加药房面积,增添药柜、冰箱等必要设施。

3.2 药房管理的制度化

从实际出发制定一系列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如:门诊药房的工作制度、药品的购进验收制度、药品的调剂制度、差错登记制度、交接班制度、考勤制度、学习培训制度等;同时制定相应的奖惩措施及量化考评指标,使每一项工作每一个岗位都能将工作落实到人,责任落实到人,使药房管理工作者有章可循[2]。

3.3 规范工作程序

门诊药房直接面对患者,只有严格执行收方、审方、调配、核查、发药一整套程序,才能保证整个调配工作的顺利进行。处方中的药名、规格书写是否正确,用药的剂量、用法是否合理,有无随意涂改等情况,对患者安全、有效用药至关重要。为确保患者用药准确无误,必须严格按“药品调剂常规”规范操作[3],在把药品发给患者时,药师一定要把每一种药品的使用方法、注意事项、不良反应以及药物的配伍禁忌等逐一详细地告诉患者,并当面核准药品。例如:胃动力药多潘立酮、胃复安等应饭前服;中和过多胃酸的药物氧化镁、氢氧化镁应饭后服;而抗酸药甲氰咪胍、奥美拉唑等应睡前服;快克与感康同时应用(通用名都为复方氨酚烷胺胶囊)为重复用药;舒林酸与阿司匹林同时应用会降低疗效。这就要求药学人员,必须具有丰富的药学知识和工作经验。

3.4 提高人员素质

工作人员的素质对于提高药房工作质量尤为关键。首先,要加强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教育,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牢记“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宗旨;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才能得到患者的信任和理解,才能同患者的关系更加融洽;同时,也要加强业务学习,提高业务素质,药房工作人员应重视继续教育的培训,采用多层次多渠道的在职学习,以提高和更新专业知识,药房也可定期组织业务学习,开展一些专题讲座来提高药房人员的整体水平,使药师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3.5 运用现代化科技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日益普及,药房管理计算机化也日趋成熟。计算机管理可提高划价的准确率,减少因人而异出现的划价错误。发药时把处方,药品与计算机资料核对无误后才可将药发出,同时在计算机上对所发出的药品进行确认,计算机就会对发出的药品的库存量作相应的扣除,这样就做到准确无误;每种药品都可以应用计算机根据日常用量设定相应最低库存报警线,及时提醒到药库领药;每种药品的实际库存、计算机库存、实际消耗都可以进行实时监控,这对于特殊药品和贵重药品的管理更具有重要意义[4]。

总之,门诊药房管理工作是集管理学、心理学、药学、经济学等为一体的一项综合性的工作。用药合理、治疗有效、服务满意,这是所有患者希望在医院就诊时享有的合理待遇,也是医院药学服务的发展方向,每个药房工作人员只有在日常工作中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总结经验,才能更好地做好门诊药房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陈东堂.门诊药房药物咨询的体会[J].中国执业药师,2006,27:40-41.

[2]陆俊杰.谈医院药房质量管理的规范化建设[J].中国药房,2007,18(13):983-984.

[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国家医药管理局.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Z].2002.

[4]范震洪,葛亚彬.以现代化管理理念推动医院中药房管理水平的提高[J].中国药事,2007,21(7):464-465.

[5]唐巧萍,赵翠玲.关于门诊药房工作的几点体会[J].中国医药导报,2008,5(3):152.

核酸门诊工作计划篇2

一、工作进展

自消除疟疾行动计划正式启动和实施以来,我市消除疟疾工作取得了重要进展,至2015年全市已连续4年无本地感染病例,区、清浦区、涟水县、盱眙县、金湖县达到并通过消除疟疾考核评估,但境外输入性疟疾病例呈逐年上升趋势,威胁我市消除疟疾行动计划的推进和成果巩固。

二、年度目标

2016年我市将继续推进消除疟疾考核评估,及时、有效应对输入性疟疾疫情,确保达到以下目标:

(一)继续保持无本地感染病例。

(二)对区(含开发区)、淮阴区、洪泽县进行消除疟疾达标考核。

三、防控措施

(一)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为消除疟疾工作提供保障

各地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对消除疟疾工作的领导,按照省、市消除疟疾行动进程和各地消除疟疾实施方案,落实本地区消除疟疾各项工作任务,确保按时达到本地区消除疟疾的阶段目标。

(二)进一步加强病例管理,提高传染源管理和疫点处置工作质量

1、规范传染源管理措施

我市将继续全面推行消除疟疾“1-3-7”散发疫情处置工作模式,确保传染源管理和疫点处置工作的及时有效开展。

(1)病例报告

各级医疗和疾控机构对发现的所有疟疾病例(包括实验室确诊病例和临床诊断病例)均应在24小时内进行网络直报。

所有网络直报的疟疾病例均应进行实验室检测,每例病例在抗疟治疗前应至少采制厚薄血片3张、滤纸血2张(每张2大滴血样,每滴约60μl)和抗凝全血5ml,并电话报告省寄研所。县(区)疾控机构应尽快将2张厚薄血片、2张滤纸血和抗凝血样本(如采用快速诊断试纸条诊断的,包括检测后的试纸条),送省寄研所疟疾诊断参比实验室进行镜检和核酸检测复核,不能立即送样的可将抗凝血样本置-20℃保存,由市疾控中心收集后统一在每月月底送省寄研所。

为鼓励及时发现和报告病例,我市将继续实行报病奖励制度。

(2)病例复核与流行病学个案调查

病例报告地县级疾控机构在3日内完成对网报疟疾病例血片的镜检复核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重点核实是否为疟疾病例并判断是否为本地感染病例。所有疟疾病例应在报告后3日内填写完成专报系统中的《疟疾病例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完成《流行病学调查报告》并通过寄生虫病防治信息管理系统进行网络报告。对镜检复核阴性的临床诊断病例和镜检复核与初检结果不一致的实验室确诊病例应及时将样本送省寄研所进行核酸检测复核。个案流调时对病例的判定应严格按照《省消除疟疾监测方案》中监测相关定义进行。

市疾控中心负责及时对辖区内所有网报疟疾病例的血片进行镜检复核,并用显微摄影系统拍摄镜检复核所见疟原虫图片,并报送至省寄研所;同时,负责将县(区)未及时寄送的滤纸血、抗凝血和复核后的厚薄血片在每月月底前寄(送)省寄研所。经市、省实验室复核后病例诊断结果如发生变更,应由病例报告地县级疾控机构或病例报告单位及时在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订正。

(3)病例随访

在规范治疗结束次日,由病例现住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在病例完成疗程后,对服药和转归情况进行随访并补充填入疟疾病例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2016版),再次采制厚薄血片和滤纸血各2张,送省寄研所检测,以观察抗疟治疗效果。病例报告地与现住地不一致的,由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协调完成报告病例的随访工作。

(4)疫点调查与处置

病例居住地县级疾控机构应在病例网络直报后7日内组织完成对病例所在自然村或居民点的调查,确定疫点是否存在传播疟疾的条件,并按照《消除疟疾技术方案(2011年版)》的要求完成疫点处置,在7日内完成专报系统中“疫点调查与处置表”的信息录入和上报。市疾控中心需加强对疫点调查和处置的技术指导,协助省寄研所参与所有疑似本地感染疟疾病例、境外输入间日疟病例、国内其他省输入病例以及重症病例的现场核实和疫点调查。

疫点调查时,对疑似本地感染病例,需对病例所在自然村或居住地周围100米范围内的居民进行疟原虫镜检或快速诊断试纸条(RDT)检测筛查,并采制滤纸血标本;对输入性间日疟病例,需对病例的家属及四邻采用厚薄血片显微镜检查或RDT检测筛查,并采集滤纸血标本;对境外输入的疟疾病例,需对在境外有疟疾感染史的同批返回且出现发热症状的人员进行疟原虫镜检或RDT检测筛查,并采制滤纸血标本。对近5年内无媒介调查资料的县(区),如疟疾病例出现在疟疾传播季节,疫点调查需增加媒介按蚊种群调查内容。

疫点处置包括病例治疗、健康宣教和媒介控制。在疫点调查中新发现的实验室检测阳性者按规定网报,并给予抗疟药规范治疗,并向居民发放疟疾防治宣传材料。对在流行季节(5-10月份)出现的疟疾病例,应对病例所在的自然村或居住地周围100米范围所有住家采用菊酯类杀虫剂进行室内喷洒。

所有疟疾现症病人资料要符合《省消除疟疾监测方案用表》和《市2016年疟疾现症病人档案》要求。

2、完善疟疾疫情通报制度

为及时了解疟疾疫情动态,有效应对和处置突发疫情,县(区)疾控机构在发现病例时需电话报告省寄研所,并按规定在3日内将疟疾病例核实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结果上报省寄研所。

为进一步加强信息沟通,督促各地落实消除疟疾工作各项关键措施,省、市卫计委2016年将继续定期对消除疟疾工作进展情况进行通报,请各地对照通报,认真查找并改进消除疟疾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努力提高消除疟疾工作质量和效果。省、市年度通报结果纳入年终考核。

(三)进一步加强业务培训,提高疟疾病例诊治能力

1、进一步加强传染源发现能力

(1)各级医疗和疾控机构要继续加强疟原虫镜检能力建设,配备相对稳定通过上级业务机构培训合格的镜检人员,二级以上医院至少要配备两名以上熟练掌握疟原虫镜检技术的镜检人员。重点加强乡镇级医疗机构疟原虫镜检设备的配备和技术人员的培训,逐步加大快速诊断试纸条在基层医疗机构的推广应用;市、县(区)疾控机构要有独立的、能正常开展镜检工作的疟疾中心镜检站,并有专人负责对辖区发热病人血检工作的督导和质量控制。

(2)为按期达到《市消除疟疾行动计划(2010-2020年)》确定的知识与技能培训工作指标,各地要继续采取逐级培训方式,分批组织,开展对本辖区的相关医疗、检验、防保专业人员知识与技能培训。

2、进一步提高疟疾病例救治能力

(1)充分发挥疟疾诊治专家指导组的作用,加强输入性疟疾病例的临床诊治,提高临床诊断、治疗、抢救能力和水平。市将根据实际情况,指定重症疟疾定点救治医院,并成立本市疟疾诊治专家组。市、县(区)疾控机构需加强对本辖区内各级医疗机构医务人员的培训,提高输入性疟疾的诊断能力和危重恶性疟病例救治能力,尽量避免因误诊误治导致输入性恶性疟病例死亡。

(2)为提高疟疾病例治疗及时率并进一步规范使用抗疟药,市、县(区)疾控机构应按《省消除疟疾行动计划(2010-2020年)》和《省抗疟药物使用和管理方案》要求储备抗疟药品,并加强对药品的保存和使用管理,定期报告药品使用和储备情况。对发现的所有疟疾病例均应按照原卫生部制定的《抗疟药使用原则和用药方案》进行规范治疗。全省继续对网络直报的所有疟疾病例实施免费抗疟治疗,并按要求实行全程督导用药。

(3)在疟疾传播休止期,由洪泽县(1例)、盱眙县(4例)、区(1例)、淮阴区(2例)、区(7例)疾控中心分别组织对2015年度发现的所有间日疟、卵形疟和三日疟病例进行休止期根治,并对在疫点调查中发现的实验室检测阳性患者自然村开展休止期扩大治疗。

(四)完善监测体系,巩固消除疟疾工作成果

根据我市当前疟疾发病的形势和消除疟疾的进程,按照《全国消除疟疾监测方案》要求,我市将对已通过消除疟疾考核评估地区开展疟疾再传播风险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进一步调整和完善全市消除疟疾监测网络。各地应根据省监测方案的具体要求,开展监测工作,保障和巩固我市消除疟疾的成果。

1、疟原虫检测和质量控制

(1)为保证“三热”病人血检工作的顺利开展,省卫生计生委将逐步为我市及县(区)疾控机构镜检站和县级综合医院、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镜检站配备或补充必要的镜检设备,并统一发放血检染色试剂等耗材、发热病人血检登记本和快速诊断试纸条。

(2)按照《市消除疟疾行动计划(2010-2020年》要求,全市所有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乡镇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要全年开展“三热”病人疟原虫血检工作,全市所有县(区)年血检任务数不低于辖区人口的0.2%;在输入性疟疾较多地区,要重点加强对外出务工归国人员的发热病人血检工作。所有已检血片应至少保存一年备查。各地要继续做好疟疾门诊镜检站(检验科)和县级疟疾中心镜检站台账工作,有条件的县(区)要向各镜检站配备镜检耗材收纳盒。

(3)市、县(区)疾控机构中心镜检站应按要求对所辖县(区)二级以上综合医院、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镜检质控督导,保证“三热”病人血检工作质量。县(区)级中心镜检站要复核辖区内各医疗单位10%的已检阴性血片和所有网报疟疾病例血片,上半年一次、第三和第四季度各一次,及时通报血片复检和互审结果;市级中心镜检站要抽检本市各县(区)10%的已复核阴性血片和所有网报疟疾病例血片,并负责将所有网报疟疾病例血片和滤纸血及抗凝血按要求送省疟疾诊断参比实验室复核,同时不定期对乡镇门诊镜检站已检血片进行抽检。各级疟疾中心镜检站需按《消除疟疾技术方案(2011年版)》要求保留抽复检的血片和工作记录。

2、主动病例侦查

疑似本地感染疟疾病例的疫点,应对疫点内所有居民采用厚薄血片显微镜检查或RDT进行筛查,并同时采集滤纸血标本进行核酸检测;所有县(区)必须对输入性间日疟病例的家属及四邻采用厚薄血片显微镜检查或RDT进行筛查,并采集滤纸血标本进行核酸检测,如主动病例侦查新发现带虫者,则进一步扩大对疫点内所有居民采血检测。疫点主动病例侦查新发现的确诊病例或带虫者均按照确诊病例上报、规范治疗,并按本监测方案要求进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和报告。2016年进行消除疟疾达标考核的县(区),还需在本地区最后一例本地病例所在村对200名居民采用厚薄血片显微镜检查或RDT进行检测,并采集滤纸血标本进行核酸检测。

3、哨点监测

根据省要求,今年将选择输入病例相对较多的区,在该区选择1家发热病人门诊量较大的县以上医疗机构和3-5家重点乡镇卫生院作为哨点医院开展发热病人血检工作。乡镇卫生院年发热病人血检比例不低于年门诊发热病例数的10%,二级医院不低于5%,三级医院不低于1%。

(五)开展健康教育,提高居民疟防意识

各地要结合4月26日“全国疟疾日”活动,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宣教,广泛宣传国家消除疟疾政策和疟疾防治知识,改变居民不良生活方式,提高居民自我防护意识和参与疟疾防治工作的积极性。各级疾控机构还应配合教育部门,加强对中小学疟疾防治知识健康教育工作的指导。

各县(区)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要按照原市卫生局、市商务局和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关于做好对外劳务输出人员输入性疟疾防治工作的通知》(淮卫发〔2010〕11号)要求,高度重视输入性疟疾防控工作,主动加强与出入境检验检疫、商务局和公安等部门和机构的联系,及时掌握输入性疟疾疫情信息。要将《致赴非洲、东南亚等疟疾高发区务工等人员的一封信》,通过市、县、乡、村四级防保网络发放到每一位近一年内到国外高疟区劳务输出、经商、旅游等回国人员和仍在非洲等高疟区务工等人员的家属手中,张贴在每一个村级/个体医生卫生室和医院的健康教育宣传栏内,要把联防联控工作落到实处,共同做好我市输入性疟疾的应急处置工作,并向市疾控中心按时上报《致赴非洲、东南亚等疟疾高发区务工等人员的一封信》发放情况统计表。

(六)有序推进消除疟疾达标考核

2016年我委将组织开展对区(含开发区)、淮阴区和洪泽县进行县级消除疟疾达标考核,以确保如期实现我市消除疟疾阶段目标。为做好疟防资料的归档保存,迎接省对我市消除疟疾工作的评估,我市将逐步开展消除疟疾工作资料的电子化整理归档工作。

核酸门诊工作计划篇3

一、院感办自2020年12月18日开始组织全院工作人员进行考核,目前为止已考核三批共计177人,包括医护人员、收费人员和卫生员护理员,不合格38人已进行院内通报和经济处罚并进行了补考直至考核合格;剩余人员计划本月底考核完毕,本周已对检验科核酸检测实验室考核32人完成实操考核,考核全部合格。

二、对书记、院长每日工作重点细化清单33个方面153个关键点工作形成表格化清单,由院领导分工负责,每日带领职能科室负责人下点位督导检查,并形成工作台账,发现问题及时协调解决,保证问题整改落实到位。

三、人群采样工作,我院严格落实进入人员核酸报告查验工作,要求三级预检分诊处均落实预检分诊五项工作;严格执行住院病人“3+2”核酸检测模式;医院工作人员包括服务外包人员三天一次的采样工作均已将责任落实到人。

四、我院定期组织各点位消杀工作执行人进行培训考核,对各消杀区域进行三定(定人、定责、定区域);室外环境消杀执行地区专班提出的消杀标准,将含氯消毒液浓度从500mg/L提高至1000mg/L;院感办定期对消毒效果进行检测,各点位院感监督人员每日对消毒效果进行评价,确保消杀工作落实到位。

五、核酸检测实验室的生物安全、场所安全、队伍安全严格按照地区要求的十项工作要求,医院党支部扩大会议研究制定了十项工作具体落实措施,并由分管院领导亲自安排落实;院感办已指派专人定岗定责,负责核酸检测实验室质控工作。

六、医院针对各级指导检查组推送的问题成立由书记任组长,院长任副组长的院感防控问题整改领导小组,并成立问题整改办公室由专人负责推送问题的整改落实;问题整改办公室定期将推送问题及自查问题形成问题清单下发至各科室、部门进行“举一反三”的整改落实,科室将整改落实情况上报办公室进行核查。

七、院感防控委员会下设监督检查组,对医院院感防控工作开展日常监督考核,严格按照《新冠肺炎防控方案第七版》及自治区、地区对院感防控的相关工作要求进行监督考核;自开展日常考核监督工作至今已出院感防控通报五期,共通报处理162人次,处罚措施有经济处罚和行政处罚。

八、**人民医院及发热门诊留观医院对重点部位,重点场所合理配备工作人员并安排轮休,确保一线工作人员身心健康、不厌战、不松懈。

核酸门诊工作计划篇4

 

扬州疫情扩散蔓延,凶险的德尔塔变异毒株是“元凶”,但更要看到疫情背后部分党员领导干部思想懈怠、组织不力以及部分市民防护不足等风险漏洞。

 

1 扬州疫情处于“高峰平台期”,病例主要集中于两条传播链

 

自7月28日出现本轮疫情第一例确诊病例以来,短短半月内,病毒在扬州快速传播,当前每天确诊人数仍以两位数增长。8月13日,扬州疫情风险等级再调整,调整后中高风险地区37个,其中高风险地区有9个。

 

警方通报显示,7月21日,扬州1号确诊病例、64岁的毛某宁从南京到扬州,居住在邗江区双桥街道念四新村的姐姐家中。之后,毛某宁出现咳嗽、发热等身体不适症状,7月27日到扬州友好医院就诊并被控制,7月28日被诊断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自此,扬州本土确诊病例呈直线上升趋势。

 

当前扬州疫情处于“高峰平台期”。“高峰”,代表疫情增速依然很快,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复杂;而“平台”指的是随着防控措施加强和一轮又一轮核酸筛查的开展,预计病例增长会相对平稳。8月12日13时开始,扬州启动了主城区第七轮大规模核酸检测。截至8月12日24时,第七轮已累计采样144.935万人,完成检测38.543万人,当日大规模筛查检出阳性6例。

 

扬州本轮疫情主要集中在两条传播链上:一条是“室传播链”,扬州1号确诊病例频繁活动在室等人员密集场所。除了在室与病例直接接触会感染外,还有很多没去过室的人,由于接触了曾去过室的人而感染,造成病毒迅速蔓延。比如,确诊病例38号曾去过室打牌而感染病毒,随后有40人都与其密切接触过,虽然其中大部分人未曾去过室,但仍被感染。

 

还有一条是“核酸检测点传播链”。广陵区湾头镇联合村核酸检测点人员交叉感染,发生聚集性疫情,导致至少35例确诊病例,并且已经出现三代传播。

 

扬州市纪委监委8月8日通报,7月底,湾头镇财政结算中心工作人员王强感染新冠病毒。在对王强核酸检测混采阳性进行复检的过程中,邗江区有关方面相关环节工作失职,没有及时隔离管控混检结果为阳性的王强,使其仍参与广陵区一核酸检测点的相关工作。广陵区湾头镇联合村核酸检测点设置不规范、现场组织混乱,在该采样点与王强密切接触的多人感染,造成严重后果,多名干部因疫情防控不力被问责。

 

2 老年人在本轮疫情中频频“中招”,警惕核酸检测点变“感染点”

 

室这样人多、密闭的空间,为病毒扩散蔓延提供了“温床”。而平时去室的也大多是老年人,他们频频“中招”,成为本轮疫情中的高危群体。

 

梳理扬州确诊病例可以发现,老年人在全部确诊病例中占比约一半,年龄最大的89岁,其中重症、危重症多为60岁以上老年人。

 

“德尔塔毒株传染性强、治疗时间长、容易发展成重症。”扬州市卫健委副主任王劲松说,老年人体质本来就比较弱,再加上大多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等基础性疾病,一旦感染就容易发展为重症。

 

60岁以上老年人接种疫苗率偏低,也是重症高发的一大原因。“许多老年人本身患有基础疾病等接种疫苗的禁忌症。”江苏省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成员、扬州大学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吴峰说。

 

截至7月22日,扬州市累计完成新冠病毒疫苗接种450多万剂次,其中18岁-59岁人群接种覆盖率超70%,60岁及以上老年人接种覆盖率尚未达到40%。根据扬州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当地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达26.01%,高于全国18.7%的平均水平。

 

“从近期通报来看,年轻确诊患者也在出现,其中最小的感染者只有十几个月、二十几个月。”据央视《新闻1+1》报道,这说明出现了一个变化:之前老年病例的增长是由于室线性的传播,当前则出现了点状的家庭聚集性传播。

 

“由于家庭的聚集,打麻将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在家里传播给了孙辈、子女等。”扬州市新冠肺炎定点收治医院临时党委书记束余声说。

 

核酸检测本是疫情防控的重要一环,但由于思想麻痹、组织不精细、工作不规范等原因,反而成为病毒的“突破口”。在南京此前公布的确诊病例轨迹中,曾有居民在排队做核酸检测时与确诊病例近距离交谈。

 

在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傅华看来,核酸检测点之所以会发生聚集性感染,主要有三方面原因,“首先在于德尔塔变异毒株的传播特性,第二在于检测点管理漏洞,第三在于一些市民防控意识薄弱。”

 

开展全员核酸检测是快速发现病毒感染者、有效切断传播途径、防止疫情扩散的重要手段之一。如何做好核酸检测点的组织和防护工作?近期,国务院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医疗救治组《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员核酸检测组织管理工作的通知》,其中提到“要加强采样现场的组织引导,避免人群聚集,加强医疗废物清运,严格落实采样点感染防控各项要求,确保全员核酸检测时没有漏采人员,没有因现场人群聚集造成疫情传播。”

 

傅华也提到,首先需要对工作人员做好流调工作、提供防护措施,同时增加对检测点的消毒频次。在组织管理上,也需要时刻提醒群众佩戴口罩,注意安全距离,有必要时还需分时段、分地域进行核酸检测,减少人员聚集。

 

3 防控举措不断加强,全力保障居民正常生活

 

为了尽快遏制疫情,扬州的防控力度正在加大。

 

从8月8日下午开始,扬州防疫管控再次升级,封闭管理小区严格实行“足不出户”,封控管理小区每户每3至5天限一人外出采购。

 

随着交通、物流等疫情管控不断加强,外界对于扬州如何协调区域内物资保障,保障居民生活需求、保企保供等问题十分关注。

 

8月11日上午,扬州市举行第十三场疫情防控专题新闻会。针对市民关心的农副产品供应及价格问题,扬州市发改委党组成员、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副局长黄学东表示,目前扬州市区重要生活物资供应比较充足,价格稳中有降。扬州市区联谊批发市场(当地大型农副产品集散地)每天的蔬菜进场量、出场量均在1000吨左右,现有库存6000多吨;大型超市粮油、牛奶等物资库存也较为充足,能够满足市场需求。

 

为了保障居民的正常生活,当地快速打通疫情期间物资运输通道,短时间迅速补充货源,确保米、面、油、肉、蛋、奶以及蔬菜等生活物资供应。“为保障隔离小区供应,我们成立物资保障组,专门建立隔离小区物资保障队伍;遴选生活物资供应商,确保物品物美价廉;推出供应套餐,由居民自主选择,并由志愿者根据订单送货上门。目前,区内4家养老机构也被纳入了订单服务范围。”扬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侯承海说。

 

“为加强价格管理、确保价格稳定,我们建立了生活物资保障供应每日报告制度,通过监测系统全面掌握零售市场价格运行情况,联系重点商贸流通企业汇总民生保供物资进、销、存情况。”扬州市发改委党组副书记、副主任姜开圣介绍,市发改委组织20名党员干部、10个工作小组,每天早晨7点分赴主城区10个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和大型商超采价。与此同时,每天研判市场价格趋势、查找问题,并形成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扬州市广陵区是老城区,开放式老旧小区比较集中,辖区内行动不便的老年人等困难人群较多。针对这些特殊群体,广陵区专门成立区援助居家独居老年人疫情防控应急志愿队,帮助老年人解决物资、助餐、送医、代买药品等事务。截至8月4日,共赠送6000个口罩,电话慰问居家养老服务对象2500人次;送餐、送生活物资、代购药品50人次。通过电话、视频等方式,广陵区4家居家养老服务商每日联系独居、孤寡等困难对象,了解老人需求,关注老人身心健康。

 

4 纪检监察机关加强对疫情防控措施落实情况监督检查

 

疫情发生后,扬州市纪检监察机关把疫情防控作为最重要的任务,围绕重点工作、重点环节加强监督检查,督促相关职能部门落实好疫情防控工作,并依规依纪依法查处失职渎职等问题,压实防控责任。

 

扬州市纪委监委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疫情防控监督工作的通知》,明确八项监督重点,严明疫情防控纪律要求,从严查处疫情防控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严查不担当、不作为、不落实及推诿扯皮、临阵退缩等行为。

 

扬州市纪委监委成立4个监督检查组,按照集中隔离、采样检测、流调溯源等工作内容划分职责。为了不影响疫情防控,监督检查组采取“四不两直”方式奔赴一线,对全市疫情防控工作开展监督检查。监督检查组每天发现的问题,当天下午5点前统一汇总交市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相应的工作小组进行整改反馈。

 

扬州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围绕管控落实情况、居民生活物资保障情况等下沉一线、靠前监督。为严防哄抬物价,扬州市纪委监委第十八派驻纪检监察组通过约谈提醒、实地查看等方式,重点对防疫物资和生活必需品价格监管、食品安全监管和保障供给等工作开展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形成清单,督促相关部门及时整改,查漏补缺。

 

核酸门诊工作计划篇5

一、规范孕产妇系统管理工作,提高保健服务质量。

1、围产期保健工作是妇幼保健的重要内容,一直以来政府都给予高度重视,特别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极大地提高新法接生率和住院分娩率,孕产妇和新生婴儿的生命安全得到大力保障。我乡大力开展孕产妇系统管理工作,村级妇幼保健人员对辖区内的孕产妇进行摸底排查,卫生院妇幼保健门诊负责孕产妇的建卡建册及孕期保健工作,按孕早、中、晚期、产褥期所规定的检查项目进行系统检查、监护和保健指导,及时发现高危情况,以确保母亲安全。

2、高危孕产妇的管理工作:严格按照上级文件精神,开展对每一位孕产妇进行妊娠风险评估工作。全年本院共初诊建卡建册166人,复诊340余人次,分别进行了风险筛查工作。首诊妊娠风险筛查阳性89人,筛查阳性率53.6%,对筛查阳性166人分别进行五色分级,专案管理,定期追踪随访至平安分娩,高危住院分娩率100%。

3、《母子健康手册》发放:按照县级文件要求,我乡2019年共发放《母子健康手册》101人,将健康教育贯穿整个孕产期,及时解决孕产妇的思想顾虑,使每个孕妇安全度过孕产期。

4、各项保健指标工作完成情况:当年妇幼年报常住孕产妇数84人,活产数124人,常住孕产妇系统管理115人,系统管理率100%,门诊建卡建册166人,孕产妇签约159人,其中普通孕产妇签60人,高危门诊建卡建册89人,高危孕产妇签89人,孕产妇产前检查340人次;高危门诊登记89例;产后访视115人,访视率92.74%,住院分娩活产数124人,住院分娩率100,孕产妇死亡0例,低出生体重3人,低出生率2.4%;巨大儿8人,巨大儿出生率6.45%。艾、梅、乙咨询登记69人;叶酸发放128人,从上述上报情况可以看出,妇幼保健工作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特别是外出流动孕产妇、出生等情况方面,还存在很多漏洞甚至是空白点,如何加强孕情跟踪,尽量或减少漏报,是我们下一年度工作中应着重加强的重点。

二、加强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工作。

1、艾滋病、乙肝、梅毒母婴阻断工作

按《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工作实施方案》的相关要求,制定了以分管院长为组长、相关负责人为成员的协调领导小组和技术指导小组,加强制度建设,制定了项目工作实施方案,并按“实施方案”要求,加大对孕妇艾、梅、乙项目知识的宣传、咨询、检测工作,确保每一位孕妇在孕期能够进行艾梅乙的检测,争取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加强健康教育宣传,确保每一位在家计划怀孕对象能够在孕前就能免费服用叶酸;孕期做好定期保健,确保绿色通道畅通;加强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宣传,确保母婴安全。2019年全年HIV免费咨询、检测69人,孕期梅毒免费咨询、检测69人,乙肝免费咨询、检测69人,乙肝阳性1人,乙肝阳性检出率1.49%。

2、农村孕产妇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项目

按照《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项目管理方案》要求,以县妇幼保健院作为全乡项目技术指导核心。同时开展了以下工作:

(1)、加强项目的宣教工作。加强项目宣教是“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项目的重要内容。我乡通过采取宣传栏,印发宣传资料以及利用电视、各种形式的培训等宣传准备怀孕农村妇女及孕早期妇女补充小剂量叶酸的好处及领取叶酸的程序。通过宣传提高广大育龄妇女对于孕早期服用小剂量叶酸知晓率。

(2)、加强村级对项目知识的培训,要求对辖区内的待孕妇女进行摸底造册,并组织发放小剂量叶酸片,做好发放登记及信息上报工作。大力宣传小剂量叶酸增补相关知识,提高待孕妇女的优生优育的意识,尽量为减少新生儿神经管畸形出生缺陷的发生做好预防工作。2019年我乡共发放待孕妇女及早孕妇女128人,发放叶酸316瓶,并对其进行了健康教育,签订了知情同意书,使服药对象正确了解相关知识,提高叶酸的服用率和依从率。

3、积极做好妇女病普查普治工作,改善妇女整体健康状况,保护劳动力资源。

我乡按照县文件精神的要求,制定了大石布依族乡2019年妇科病普查普治实施方案。规范检查流程,注重检查细节,安排好项目进度,提高检查人员的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努力减少误诊、漏诊,确立专人对疑似病例和阳性病例进行追踪管理。因条件有限,两癌筛查无法完成。我乡从2019年9月22日开始,10月6日全面普查工作结束,共对我乡适龄妇女普查262例。明年争取上级协助完成两癌筛查工作。

4、充分发挥乡村级妇幼保健队伍,做好网底工作。为了稳定乡村级妇幼保健队伍,确保乡村级妇幼信息资料的真实、准确,我们积极向领导汇报,确保村级妇幼保健人员的工资到位。

5、健康脱贫工作:积极配合上级领导安排,全面落实健康扶贫工作,2019年度,大石布依族乡贫困孕产妇共264人,贫困孕产妇3人,贫困儿童36人,全部实施免费检查服务。共对60人贫困育龄妇女实施了免费的妇科病筛查。

三、不断加强业务知识学习,提高服务质量。

根据我县妇幼保健中心的安排,积极组织村级业务技术人员进行各类项目知识的培训,提高业务人员的技术水平。重点针对孕产期保健,高危筛查,产后访视,母乳喂养等方面进行业务培训,以便各村更好的完成产后访视工作。通过业务培训,不但是高了其业务素质,还促进了妇保人员不断进行业务学习,武装头脑,更新知识。每月例会各村保健员均能及时到会,风雨无阻,让我们及时领会上级文件精神及工作上一些新的技术要求,并整理出各项表卡的填写规范及注意事项,从而促进各项工作的规范化、系统化。

四、加强对村级督导考核与指导。

年初制定督导考核方案及指导计划,实施一年至少四季度的村级考核和指导,采取入户调查,随机电话抽查、面对面的讲解等方式考核真实性。对督导结果采取全乡通报,作为绩效考核指标实施奖惩措施,真正体现多劳多得,调动村级人员工作的积极性。

五、存在的主要问题

1、村级网底相对薄弱,妇保人员兼职其他业务较多,不便行使保健员职责,群众落后的思想仍然存在,许多产妇及家属不理解、不支持、不配合外还有我们的工作人员宣传不到位导致出生缺陷发生率仍然存在。

2、对村级保健人员的管理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和提高。除业务技能指导培训外,工作责任心的教育不容忽视。只有通过严格监督指导、考核管理和培训才能保证收集原始数据客观、真实、及时,工作质量不断提高,达到预期的项目实施效果。

3、孕产妇的外出流动性较大,无法确保外出流动的孕产妇得到规范的保健管理。影响系管率,同时也增加出生漏报率。

六、明年工作思路

1、加强对外出流动人口中孕产妇的保健管理。

2、加大健康保健知识的宣传力度,增强全民健康意识,提高人民群众的自我保健意识和利用健康保健服务的能力,加强妇女病普查普治工作,努力降低妇女常见病、多发病的发病率。

3、解决村级保健人员的待遇问题,从根本上调动工作的积极性。

核酸门诊工作计划篇6

随着全国多个省份近期陆续出现新增确诊病例。教育部日前连发多份通知部署教育系统疫情防控工作,各级教育管理部门持续跟进。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关于中国农业大学疫情防控措施2021最新,欢迎大家来阅读。

中国农业大学疫情防控措施出入校全面实行审批制

中高风险地区学生暂不返校

从8月1日0时起,学生出入校全面实行审批制,所有学生出入校门均需通过查验“一卡通”或人脸识别进行身份验证。现将近期学生管理等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全体学生

1.非必须不出境、不去中高风险地区及其所在城市、旅游热点地区旅行或出差;在京学生近期减少出京,确诊病例所在街道和单位人员原则上不允许出京,如需出京,须持“健康宝”绿码和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2.所有学生依托“疫情防控常态化学生管理系统”内的“疫情通”模块坚持每日17:00前上报个人情况,申请出入校、离校返校前未连续14天打卡疫情通的学生暂不可获批;

3.未接种新冠疫苗的学生申请返校,需备注说明未接种原因,以供学院结合行程、健康信息等综合判断;

4.进一步增强个人防护意识,科学佩戴口罩,做到非必要不聚集,以及勤洗手、常通风、“一米线”等卫生习惯;

5.密切关注各地疫情形势变化和新增病例活动轨迹情况,如有相关旅居史或接触史,立即向学院、社区报告,主动配合排查、核查工作,配合做好隔离观察、核酸检测、健康观察等处置工作。

目前在校的学生

1.坚持“非必要不出校、非必要不出京”原则,尽量减少出校,并避免聚集;

2.确有需要临时出校(当天往返)的学生根据事项提前通过中国农业大学企业号“疫情防控常态化信息管理系统”中的“学生出入学校申请”模块申请(限当天出入),学院审批后方可出校,必须在当日24点前返回学校;

3.需外出1天以上的学生提前在“在校生离校申请”模块提交临时离校申请,经批准后方可执行;

4.在校学生如出现发热等症状应立即按照校园疫情期间应急处置流程处理。

目前不在校的学生

1.目前在中高风险地区及全域实行封闭管理的学生,暂不返校;如确需返校的,要进行单独审批,并按疾控部门要求严格落实隔离观察、核酸检测等,解除隔离后方可转入正常学习生活;

2.旅居地为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县市其他地区的学生,如确需返校的,须持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健康宝”绿码和通信大数据行程绿卡申请返校;

3.目前在国内其他低风险地区的学生需凭“健康宝”绿码和通信大数据行程绿卡申请返校;

4.境外学生入境严格落实“14+7”政策,完成入境集中隔离观察14天、2次核酸检测都是阴性的学生方可申请返校,返校时须凭入境时间证明材料、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健康宝”绿码和通信大数据行程绿卡入校。

入境不到14天的学生申请返校,需要先到学校健康观察点集中观察满14天后方可申请;

5.校外学生如有疫情相关及其它个人特殊情况发生,应立即到发热门诊就诊,并及时向所在院系和社区报告。

注:若疫情形势变化或上级要求有新的调整,学校管理政策也会有相应调整,届时会另行通知。暑假后老生返校和新生入学的工作安排及要求依据疫情变化另行通知。

中国农业大学简介中国农业大学(China AgriculturalUniversity),简称“中国农大”(CAU),坐落于北京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和北京市共建的一所全国重点大学,位列“双一流”建设高校、“985工程”、“211工程”,入选“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2011计划”、“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为中国―加州大学系统"10+10"合作科研联盟成员高校。

中国农业大学肇始于1905年成立的京师大学堂农科大学。1949年9月,北京大学农学院、清华大学农学院和华北大学农学院合并成立北京农业大学。1952年10月,北京农业大学农业机械系与华北农业机械专科学校、中央农业部机耕学校合并成立北京机械化农业学院,同年11月,平原农学院并入北京机械化农业学院,1953年7月更名为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1985年10月更名为北京农业工程大学。1995年9月,北京农业大学和北京农业工程大学合并组建中国农业大学。

截至2021年3月,学校占地125万平方米,校舍面积123万平方米;设有19个学院,开办本科专业72个;有全日制本科生12747名,全日制研究生9882名;有专任教师1933人;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2个;馆藏图书近200万册。

大一新生入学必备物品清单一、证件资料类

1.录取通知书、高考准考证

2.身份证正反两面复印件4份、户口本户主页和本人页复印件4份(部分高校院系报到需要)、兵役证(符合条件的新生,部分高校报到时需要)

3.团员档案(团员证以及转团组织关系)、学籍档案(非常重要!要从高中拿来,切记不可开封)

4.免冠一寸照片至少12张,两寸照片2—4张(学生证、团关系转接证、学生档案转借手续证、军训表现录入表、社团会员证、学生会入会申请表、体检单等都需要用)

5.户口迁移证明(想把户口迁到学校的同学需要带,关于户口迁不迁,利弊请点这里查看)

6.少量现金(虽然现在大多数地方可以刷卡或在线支付,但还是带点以备不时之需)

7.银行卡(至少一张。

部分学校随通知书发了银行卡,随身携带即可)

8.贫困证明材料(这个在申请助学金的时候会用到)、生源地贷款回执单(借着生源地贷款的同学一定要记得带上)

二、生活用品类

1.两季衣物和鞋、衣架、挂钩(下雨天晾衣服或者在床铺上挂点零碎的小东西)

2.洗漱用品、护肤品、防晒霜(如果不想带太多的同学,可以提前做好调查,到校后购买)

3.床上用品(有些学校会统一采购,提前关注学校通知书里附带的入学须知即可)

4.其它用品(针线包、带钥匙的小锁、毛巾、面巾纸、雨伞等)

注:其实一些小东西是可以到了学校在卖的,因为有些同学离家里路途遥远,东西太多也不方便嘛。

三、医药用品类

1.创可贴(伤口比较复杂的情况下建议及时就医。

)

2.防中暑药、感冒药、止泻药(以防水土不服拉肚子)、退烧药

3.外伤药品(气雾剂、碘酒、医用棉签、纱布、绷带等)

核酸门诊工作计划篇7

一、科室基本工作

我科目前以内分泌科、老年病科为主,目前现开放床位23张。现有医生6人,其中副主任医师1名、主治医师2名,住院医师3名(执业医师1名、执业助理医师2名),护理人员8人,其中副主任护师1名、主管护师1名、护师1名、护士5名。

2021年01月01日至2021年11月30日,共诊治住院患者 人,出院人数598人,住院收入1701016.91,其中药品收入276358.4,药占比16.25%;业务收入853992.07,占64.3%;平均住院天数8.28天,平均住院费3089.8元,床位使用率59.92%;诊治门诊病人5129人,治愈好转率达99.25%,死亡率0%。

2021年度无投诉、无医疗纠纷事件发生。

二、2021年工作整体情况

(一)强化思想政治建设,增强法律意识

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问答》、《改革开放简史》、《社会主义发展简史》知识,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信念而奋斗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识中国共产党,就要认识我们党所信仰的主义、认识我们党为之奋斗的伟大事业,坚定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念。加强全科人员医德医风建设,加强党风廉政和行风建设的学习与落实,依法执业,廉洁行医,积极营造风清气正、团结和谐、奋发向上的团队氛围。加强爱岗敬业教育,贯彻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服务理念,提高职业道德水平和整体素质,以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为宗旨,以病人满意为标准,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

认真组织学习《新冠疫情防控个人防护能力培训》、《新冠肺炎诊疗方案(第八版)》、《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及核酸采样理论学习培训》、《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的培训、《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宪法》、《民法典》、《国家安全》、《行政法》、《疫情防控》、《安全生产》等相关法律法规,科室医护人员全部完成了《全国医师定期考核》。并积极参加医务科、护理部组织的各项培训及学习。如院感知识培训,职业防护知识培训等。提高每位医护人员法律意识,增强安全保护意识,认真落实十八项核心制度。

(二)加强医德医风教育,提高服务质量

1.认真开展医德医风教育活动。教育和引导科室人员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思想,强化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把患者和群众的需求当作一切工作的出发点,把追求人民满意当作一切工作的落脚点,进一步完善服务措施,改进服务态度,提高服务技术,讲究服务艺术,努力为病人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2.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和行风建设。继续开展整顿医疗秩序活动,用制度和纪律教育人、约束人。严禁医务人员在医疗服务活动中接受患者“红包”、物品和宴请;不得外转病人和处方;坚决杜绝药商代表到临床促销药品和各种形式的药品回扣;不得以任何理由与患者或家属争吵和打骂;坚持做到因病施治、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收费;做到文明礼貌、热情服务、态度和蔼、不推诿、训斥和刁难病人;努力杜绝非医疗原因造成不良现象和事件。

3.注重医患沟通,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继续深入开展"三好一满意"活动,强化便民惠民医疗服务措施,加强与病人的沟通和交流,保护患者知情权和隐私权,关心、爱护、理解、尊重患者。在医疗服务活动中,坚持使用文明用语,加强医患和谐、护患和谐、医护和谐、科室之间和谐,团结协作,提高服务质量和病人的满意度,提升科室良好形象。

(三)强化质量管理、保障医疗安全

1.认真贯彻落实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核心制度,包括首诊负责制度、三级医师查房制度、疑难病例讨论制度、会诊制度、危重患者抢救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与管理制度、交接班制度等。强化“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培训,严格执行诊疗技术操作规范,遵循诊疗常规,实行患者病情评估制度、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和评估结果适时调整诊疗方案。加强运行病历监控与质量管理,落实三级医师负责制,保障治疗安全、及时、有效、经济。对危重病人严格执行我院制定的危重病人的管理规定行,提高抢救成功率。

2.加强质量控制,严格落实制度。坚持每月一次的科室质控自查,由科主任、护士长和科室质控员进行质控。对质控中存在的问题运用PDCA管理办法,实行持续质量改进,提高医护质量水平。

3.做好危重病人的管理,做到熟练掌握危重患者急救技术,抢救程序及抢救药械的使用,提高了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急救药械设有专人负责管理,做到四固定、三及时,急救药械完好率达100%。

4.加强病房管理,做到病区环境的整洁,努力为病人创造一个清洁、整齐、安静、舒适的住院环境。护士长每天参加早会,并对早会交班质量进行点评,强调安全医疗和当天护理工作的重点。

5.开展了以病人为中心的健康教育,成立了糖尿病病友会,开展床边教育,通过护士的言传身教以及发放健康教育手册,让病人熟悉掌握疾病防治,康复及相关的医疗,护理及自我保健等知识。今年由于疫情影响未开展集中宣教。参加医院义诊活动共5次。

(三)疫情防控及疫苗接种

接县卫健委通知,我科负责“朵什卫生院疫苗接种救护工作”,在科室人员紧张的情况下,全科医护人员近5个月没有休息,下夜班后赶到朵什卫生院,积极进行疫苗接种相关工作及救护工作,并在闲暇时间对当地群众进行义诊,对糖尿病、高血压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进行相关知识宣教,收到卫生院领导职工及当地群众好评。

疫情期间科室全力配合医院工作,抽调5名医护人员参加大规模核酸采样工作。

疫情期间加强科室管控,做好病区门禁管理。强化院感工作,按照要求做好病区消毒工作。

(四)学习专科知识,提升医疗服务水平

1.每周四科内业务学习,加强对糖尿病、甲状腺相关疾病、内分泌科相关疾病的学习,提高科内医护人员的专业知识及技术水平,提升了科室的知名度,提高团队协作精神,加强科室凝聚力。

2.在科室人员紧张、工作繁忙,仍派1名主治医师到甘肃省人民医院进修学习。

科学制定了学习计划和制度,每月2次的业务学习,营造了浓烈的学习氛围,加强三基技能的培训和考核。利用周四科周会开展业务知识讲座36次,使科室医护人员熟练掌握了糖尿病及内分泌相关专业知识,能更好地为广大患者解除病痛。

3.利用科室医护人员休息时间,“在松山镇卫生院”为乡镇卫生院、村医进行内分泌科相关专业知识讲座、培训,让基层医护人员对内分泌科相关疾病更加了解,当地患者更加方便就诊。

4.科室所有医生完成了网上“全国医师定期考核”培训及考核。

5.应用糖友微信群网,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和院外指导工作,及糖尿病相关知识的宣教。

(五)积极开展新技术、新业务

积极开展糖尿病足的诊疗,在1年时间中治愈“糖尿病足”患者4名,转我科手术1名。

积极参与建设我院“MMC”建设

三、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医护人员应急处置能力不足

原因分析:

1.科室年轻医护人员多,对其他专业危重患者的应急处置救治能力不足;

2.科室医护人员缺少外出培训学习机会;

3.人员自学能力差,缺乏自主学习精神。

整改措施:

1.计划2022年度选派1名住院医师前往省级医院接受专科医师培训,完善医疗人员梯队建设,拟进修名单已上报医务科;

2.科室定期组织全科开展业务学习,督促大家学习。

(二)科室业务收入低

原因分析:

1.由于门诊处方用药量由原来的30天量调整为80天用量,所以,门诊患者同期减少1800人次;

2.我科治疗项目少、耗材成本高,收费低,经济效益相对低。

整改措施:

1.定期开展电话随访,掌握出院患者居家血糖管理情况,预约门诊及住院患者;

2.积极开展中医适宜技术,选派1名护士到省级中医院学习,提高科室业务收入及患者满意度;

3.严格管理成本耗材支出,科室人员有节约意识。

(三)健康宣教工作形式单一

原因分析:因疫情影响,科室原有健康大讲堂及糖尿病保健操处于暂停状态,影响患者治疗效果。疫情期间,科室设立缓冲病房,将原来库房搬至糖尿病活动室,现没有固定场所开展糖尿病宣教及活动。

整改措施:向医院申请活动室隔壁房间作为库房,腾出活动室开展活动。利用健康宣传资料发放讲解,开展一对一健康训教,主管医生及责任护士反复多次讲解,让患者掌握糖尿病糖尿病知识,出院后更好的做自我管理。

四、2022年工作计划

(一)加强科室人才梯队建设

1.加强科内业务学习,提高团结互助精神,全面提高医护质量和个人素质;

2.提高团队协作精神,加强科室凝聚力;

3.加强科间会诊和相互协调工作,实现科与科之间共同进步和快速发展;

3.选派1名医生到上级短期培训感觉阈值测定、神经传导速度测定的操作,便于及时开展工作。选派护理人员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糖尿病护理宣教及中医适宜技术,便于更好、更优的开展工作。

(二)积极开展新技术、新业务

1.积极开展新业务和新疗法,计划选派一名医生和一名护士到上级医院学习糖尿病的诊疗知识和健康教育知识;

2.积极开展新业务和新疗法,全面提高业务技能,提高患者的救治率,降低患者的转诊率;

3.开展糖尿病足的诊疗、在糖尿病足诊疗中、可以行负压吸引治疗、富血小板凝胶治疗等新业务的开展。

(三)持续做好医护质量持续改进

1.及时总结分析科室内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持续整改,总结经验,精益求精;

2.积极加强硬软件设施、努力学习提高管理水平,树立打造全县专科品牌;

3.加强省市级医院、乡卫生院和村诊所医生的合作,做好双向转诊工作。

(四)树立县域内专科品牌,加强专科品牌效应宣传

1.加强患者宣传教育、健康指导和出院随访工作,让患者成为我们最好的宣传员;

2.应用互联网医疗模式,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和院外指导工作;

3.充分利用我们的宣教室和示教室,让患者有种温馨的感觉,让同志们有自己的学习工作室;

核酸门诊工作计划篇8

【关键词】

处方点评;用药分析;合理用药

作者单位:542400广西桂林平乐县人民医院

2010 年2 月10 日卫生部下发了《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以下简称《点评规范》)的通知,规范医院处方点评工作。为了解目前某院门诊处方的合理用药情况,随机抽取2011年1~10 月的门诊处方,对处方中不合理用药进行统计分析,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某院2011 年1~10 月的门诊处方进行抽样统计和点评,按《点评规范》中规定的1%抽样率,随机抽取每月100张,共计1000张。

1.2 方法

依据《点评规范》中的规定,参照处方点评工作表的相关要求制定表格[1],利用Excel 表对处方中可统计部分,如患者性别、年龄、诊断、抗菌药物及注射剂使用情况、不合理情况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不合理情况的判断依据为《点评规范》、《处方管理办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临床用药须知》、《新编药物学》、《药物联用禁忌手册》等专业书籍和药品说明书,并对不合理情况中书写的规范性、用药不适宜性及超常情况进行统计并分类点评。

2 结果

抽取的1000 处方中,不合理处方197张,占19.7%,处方合格率80.30%。其中,不规范处方96 次(11.6%),用药不适宜频数104 次(13.6%),超常处方频数5 次(0.5%)。

3 分析与讨论

本文通过对近1000张处方统计分析后发现,不合理处方的具体情况有以下这些:项目填写不全及不规范处方前记缺项或错误,常见有漏写门诊号、科别,年龄;临床诊断不明或漏写诊断,修改处医师未签名或未注明日期;医生字迹潦草不可辩;未注明皮试结果;未注明滴速;处方完毕后空白处未划斜线;药剂调配或核对人员未签名盖章;药物名称不规范,例如使用商品名、使用拉丁名、简写药品名称;临床诊断名称书写不规范,用中文缩写名称如“上感”等书写,均违反了处方管理规定;药物使用错误,违反了说明书的给药要求及《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药品使用超标准用量时没有写明原因并签名;单张处方使用的药品超过5种;药品无剂型,缺“用法”;用法含糊,未具体注明克霉唑软膏外用,应注明用法、用量和药物使用次数,以便于药师交代患者正确使用;诊断与药品适应证不相符,主要出现在同时开具2种以上药品的处方中,医师开具处方时只写一种疾病的诊断而漏掉另外一种或几种;不合理配伍用药,例如10%葡萄糖、维生素C、肌苷注射液静脉滴注。肌苷注射液pH值一般在8.5~9.0之间,呈弱碱性,10%葡萄糖注射液pH值在3.2~3.5之间,偏酸性,而肌苷在酸性条件下易析出结晶且分解成次黄嘌呤核酸,维生素C与肌苷在混合前应先稀释,勿以浓溶液混合;药物使用不符合经济学,重复使用同类药品,例如左氧氟沙星与洛美沙星葡萄糖联用。两者均为喹诺酮类,两者联用不能产生协同作用,但却可增加毒副反应;无抗菌药物使用指征或是单纯病毒感染时使用抗菌药物;治疗全身性感染或脏器感染时没有避免局部应用抗菌药物,这样可能易引起过敏反应或导致耐药菌产生。所以,不合格处方引发的不合理用药行为既耽误患者治疗,又造成医药资源浪费,增加患者经济负担;还会增加药物不良反应和潜在药源性疾病的发生率,严重危害患者身体健康[2]。因此通过对医院不合理处方及不合理用药的点评,可大大减少问题处方的比例,使医院的药品管理、处方开具和调剂工作以及医疗费用控制等更加科学、合理、规范,进一步提高医疗服务水平[3]。

参 考 文 献

[1] 梁东升,张鲁峰,赵国磊,等.处方点评巡查情况分析.实用医药杂志,2009,2(26):36-38.

[2] 周权,李天元,颜小锋,等.建立处方点评质量管理制度的实践.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8,24(8):546.

上一篇:戒烟门诊工作计划范文 下一篇:慢病门诊工作计划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