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票管理制度范文

时间:2023-10-24 11:23:31

发票管理制度

发票管理制度篇1

2.计财科应根据销售部门的业务量,采取用定量控制领换普通发票的办法,其它部门需开具发票一律由计财科掌握开具,不得领取。

3.领换时必将已开具的发票留底联逐笔打出总金额定时交计财科。经办人对有关部门领换发票必须严格登记,并实行签名。

4.计财科若发现存根撕毁一份或若干份,甚至将整本留底发票联遗失所造成的后果,按发票管理所的规定进行处罚。

5.定于每月25—29日各使用发票的部门必将开完的发票留底联或此本正在用,而未使用完的空白发票全部一并交计财科,不得拖延。

6.销售部门填制一式几联的发票时,必须填写清楚齐全购货单位、年、月、日、数量、金额、开票人、收款人,如有销售折扣与折让,需在同一张发票反映,且将记帐联附在销售汇总单后。

7.单位或团体购书严禁乱吊部门帐,必须当时用现金或转帐的形式结清。确因特殊情况需凭单位介绍信或单位协议、合同等,同时购书单位经办人在发票签上姓名,限一定时间结清或交计财科划帐、托收等结清,手续不全计财科有权、有责任拒绝受理。

8.开具的发票应加盖单位发票专用章,作废的发票应该是一式三联(不得少张)并加盖“作废”字样交计财科,发票的使用按顺序号开具,不得涂改、撕毁、缺号、跳号、倒写使用。

9.发票不得转让(转让性代开)、严禁开具假发票和将空白发票撕给他人或其他单位使用。

10.增值税发票统一由计财科指定专人负责填制和管理,发票的开具严格按税务部门有关规定。

11.违反以上1—10条款者,视情节轻重对有关科、室、门市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处于罚款、行政处分等,触犯法律的由司法部门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发票管理制度篇2

一、发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发票管理的现状是发票管理循环管道不闭合,发票管理职责不明确,难以实现系统的发票管理和检查;一些纳税人受经济利益驱动,无视税收法律、法规,利用发票管理上的漏洞,采取各种手段进行偷、逃税和各种违法犯罪活动,不但造成了税款的大量流失,而且破坏了正常的经济秩序,不利于整个社会的诚信程度的提高。目前,地税部门在发票管理上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基层税务机关发票管理制度不健全《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虽然对发票从印制、领够、开具、保管、检查、罚款等做了相应的规定,但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没有对发票管理的各个环节做出具体的规章制度。在日常工作中,由于制度不健全,内部管理衔接不畅,使发票管理环节偏松。突出表现在放票把关不太严密,许多发票管理制度得不到贯彻,如发票验旧换新制度、存根联缴销制度、发票管理期限制度、发票填开制度、填开发票登记备查制度等。在实际工作中没有一个可操作的具体的发票管理办法,发票管理的随意性较大且不统一,还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发票管理体系。

(二)各级地税机关对发控税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

地税部门对发票管理在思想上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认为地税发票犯不了大错误,不值得花太多的精力,对当前地税发票中存在的制假贩假和使用假发票、白条入帐、拒开发票、不使用发票等的危害性认识不足,在日管工作中,一部分税务人员对发票控税在思想认识方面还有一定的差距,错误的认为,税务机关应以征收管理为主,在税款征收入库方面投入的精力大,而在发票管理的各个环节上重视不够,特别是在日常的征收管理中缺少了发票的监控管理。

(三)地税部门对发票的科学管理滞后。

近几年来,国家税务总局对增值税专用发票的管理采取了许多新的措施,研究制定了不少制度和办法,实施了金税工程,建立了全国协查系统。但对地税普通发票的管理措施还相对滞后,不管是防伪水平,还是检验系统,都与专用发票有很大距离。还没有一套切合实际工作需要的严密细致的发票管理制度,没有建立强大快速的真假票检验系统。

(四)发票检查力度跟不上在基层税务机关中没有设立专门的发票管理机构,不能经常性开展发票的专项检查和日常检查。在征收管理工作中,我们只侧重了涉税的检查,而对发票的检查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管理人员和征收人员在工作中发现纳税人有发票违法违章的行为,由于多种原因,未能完全按《税收征管法》和《发票管理办法》的规定进行处罚,或着久拖不办。在发票检查方面,我们还缺少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加之内部执法责任制度不健全,造成税务机关对发票违法违章行为的检查力度不够,没有形成有效的震慑作用。

(五)个别用票单位内部发票管理制度不健全。

个别用票单位内部发票管理制度不健全,又对《发票管理办法》及实施细则以及近年来颁发的加强发票管理的规定不够了解,从而导致内部发票管理的混乱,在工作中分不清哪些行业用国税发票,哪些行业用地税发票,对真假发票识别不准,把“白条”当发票充当原始凭证记帐也时有发生,经常调换发票管理员,几年来用了多少本发票,缴销了多少本发票,经手人是谁不够清楚,这给发票管理和检查带来了很大困难。

(六)纳税人的纳税意识薄弱。

虽然经过多年的税法宣传,但依法纳税、诚信纳税在一部分纳税人头脑中没有真正形成,“查出来我倒霉,查不出我赚着”的思想还有一定市场。个别纳税人为了达到偷税的目的,不惜以身试法,利用发票大肆偷税。特别是随着金税工程的深入开展,国税发票管理进一步加强,一些制假分子就把目标投向了地税发票是上,具调查,在有的地区地税假发票泛滥相当严重,且有曼延之势。

(七)消费者索取发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实行“以票控税”是要以用票量来反映纳税人的经营收入,让每个消费者都索取发票是至关重要的,虽然我们采取了一系列的宣传措施,效果也很明显,但是,由于我们人力、物力、财力有限,宣传的广度、深度都不够。至使消费者不能从维护国家税收利益和经济秩序角度出发积极索取发票,也没有清楚地认识到消费索要发票即是自己的义务更是自己的权利。目前,还有很多消费者索取发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消费后只要方便、快捷、节时、节钱,便一走了之。据调查,在个体私营经济中,消费量较大的餐饮业要票率为40%左右,洗浴业要票率为20%左右,娱乐业要票率为10%,这说明“以票控税”工作的潜力还很大,应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消费者的索票率。

二、加强发票控税管理的主要措施和设想

对发票究竟应该怎么管,才能让广大纳税人安全有效地取得和使用发票,也让税务部门能最大限度地实现以票控税,一直是我们地税部门研究和探索的课题。尽管各地采取了一些相应的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措施单一,效果不明显,未能从根本和源头上解决问题,发票管理客观上要求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将发票管理的各项内容、各个环节有机的结合起来,形成完整的管理体系,切实加强发票管理,以确保税收收入的实现和经济秩序的稳定。

(一)加强制度建设,堵塞发票控税管理漏洞。

当务之急,应当及时修订出台新的《发票管理办法》,把近几年来税务机关探索形成的行之有效的成功经验,以法规的形式确立下来,使得管理行为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同时,针对基层发票管理制度落实不严的问题,将发票管理工作进行量化、细化,坚持从严、从细、从实的管理,制定具体的发票管理办法。并把发票管理工作与征管质量考核相结合,与岗位目标责任制考核相结合,实行严格的考核和奖罚制度,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通过严格落实发票管理制度,把好发票领、用、存的审核和管理关。按照“哪出哪回”的原则,在发票的发售环节,应制定和实行严格的发售管理办法和程序,针对不同纳税信誉等级、不同性质、不同规模的纳税人,做好发票的限量发售和验旧换新等发售制度、发票的定期缴销制度和填开发票登记备查制度,在发票发售环节既要方便纳税人依法纳税,又要防止发票泛滥失控,要从源头上预防各类发票违法违章行为的发生。按照“谁管理谁负责”的原则,在发票管理环节做好发票的日常管理、检查和监督辅导工作,把发票违法违章现象遏制在萌芽状态。按照“谁的责任谁受罚”的原则,在发票管理的各个环节上明确岗位责任制,防止发票管理工作中出现的责任心不强或权利滥用现象的发生。再有,对用票单位和个人也应根据有关规定制定各项制度,如发票管理员制度、发票领购制度、发票填开制度、发票保管制度、发票缴销制度、发票管理奖惩制度等。只有建立统一规范的发票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才能确保发票管理的各个环节衔接畅通和良好循环。

[NextPage]

(二)提高发票控税管理的思想认识要提高税务人员对发票管理工作的认识,切实把发票管理提高到是提高征管质量和抓好税收收入的高度来认识,决不能认为完成了税收任务就是管好了税收。我们应该认识到,发票作为经济生活中的收付凭证,在整个社会经济生活中,特别是在税收征管及财务管理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它是进行税源控管和计税的依据。发票这道防线一放松,就会扰乱整个发票管理秩序,就会给经济领域的违法犯罪打开方便之门,给我们税收征管工作带来很大的难度,导致国家税收的流失。要充分认识到税务机关管好了发票,也就控制了税源,挖掘了税收潜力,管住了税收。

(三)加强发票检查,严厉打击发票违法违章行为。

在基层税务机关中成立发票的专管机构,集中精力,集中力量管好发票。坚持日常发票管理与发票检查相结合,管理与检查并重。在做好日常发票管理的基础上,加强发票检查工作,要认识到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将发票检查与整顿和规范经济秩序相结合,把发票检查作为向管理要收入的突破口,定期开展发票专项检查,切实做好发票的日常检查,以查促管,进一步堵塞发票管理漏洞。一是在发票检查中对纳税人取得的不符合规定的票据,坚决从成本费用中剔除,并依法给予处罚。二是对拒开发票、开假票和使用非法发票、票据的纳税人,要给予严厉的惩处。针对个体私营业户分布广泛,纳税意识淡薄,税务机关难于管理的特点,我们要建立发票违章举报、奖励制度,设立举报电话,集中专人,昼夜值班,保证随时接到举报,随时进行查处。凡举报发票违章经查实后,对举报人每次给予一定的奖励,以鼓励举报人的积极性。三是明确检点,确保检查质量。针对部分业户使用假发票现象,把查处重点放在集中打击假发票上。结合整顿经济税收秩序,定期开展大规模的发票打假、制假活动。四是注重检查方法,保证检查效果。针对个体私营业户发票违法违章行为隐蔽性强,取证难的特点,检查中先从一些应酬多、会议多、对外联系多、取得发票多的单位查起,根据他们取得的、已入账的违规票据,顺藤摸瓜,查处违规开票单位,能取得好的效果;或者按照行业进行专项检查,这便于发现问题和总结经验。在发票检查中,对违法违章单位和个人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进行处罚,严厉打击利用发票偷税的不法行为,以维护税法的尊严。

(四)加强部门配合,加大管理力度。

加强各个部门之间的有效配合,形成对发票齐抓共管的局面。一是在税务机关内部,发票管理机关要将发票管理的新规定和新要求及时传达给基层税收管理单位和稽查单位,使他们在日管和检查中落实、宣传好这些规定和要求。同时,要求基层税收管理单位和稽查单位要将工作中发现的发票管理中的问题及时反馈到发票管理单位,使他们采取有效措施,堵塞管理漏洞。二是税务机关应与财政、审计、监察等部门取得联系和配合,要求各单位在进行消费时,必须严格按照消费行为索取合法发票;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取得的票据要严格审查,对不符合规定的坚决不予签字报账,严格控制违规票据入帐。三是与司法机关搞好协作,加大执法力度。借助公安机关的执法力量,联合出击,共同查处发票违法违章的大案、要案。对拒不履行税务机关处理决定的,移交法院强制执行。严厉打击发票违法违章行为,净化税收环境,整顿税收秩序。

(五)强化服务意识,加强宣传辅导工作。

在以前的税收管理工作中,我们只注重了发票管理事后的监督检查力度,而忽略了发票管理事先的宣传辅导工作。当前,党的十六大作出了支持东北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和改造的重大战略部署。我们税务部门应当优化税收服务,调整思维方式,在发票管理上也要增强服务意识,作好发票使用的宣传辅导工作。一是要提高用票单位和广大纳税人对发票的认识,在充分利用好广播、电视、报刊、公告、标语、专栏、传单等固定媒体的基础上,积极创造条件,采取各种渠道和形式把发票法规知识宣传好,使广大消费者和用票单位能真正了解发票的用途和发票取得、使用、保管以及如何识别真假发票等方面的知识,鼓励消费者在消费时索要发票,积极动员社会各界力量支持协助搞好发票管理工作,目前我们正在实行的发票兑奖活动就是一种很好的宣传和普及发票知识的方式。二是提高用票单位和财务人员、发票管理员和开票员的发票业务知识水平。要求企业发票管理的岗位尽量固定,不得随意调整,税务机关要定期举办发票管理培训班,向他们系统地讲解发票管理法规和有关业务知识。使他们能够真正懂得如何管票、用票、识票,督促和帮助他们建立健全内部发票管理机制。三是在日常税收管理工作中,加强对纳税人正确使用发票的辅导工作,作到服务到户,宣传到位。通过宣传要提高纳税人依法用票的自觉性,鼓励消费者索取发票的积极性,形成全社会共同协税、护票的良好氛围。

(六)积极开展发票兑奖活动。

2004年08月24日国家税务总局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税收征管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提出:加强发票管理,运用“以票控税”管理手段,坚持有奖发票制度,充分发挥发票控管税源作用。根据文件精神,我们也应该转变观念,大胆解放思想,开拓创新,采取有效的措施,进一步加强发票控税力度,实现税款应收尽收。针对部分个体私营经济分布广泛,行业众多,而且有部分行业消费量大,税源分散,基层税务机关难于管理,群众索取发票热情不高的特点。我们应积极组织开展发票兑奖和抽奖活动。在发票开奖时举办大型税法宣传活动,进一步增强了消费者依法索取发票的积极性。

而且因地制宜地在消费领域,尤其是在第三产业中开展发票兑奖活动,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地税税务部门也由此探索出了一条税收专业性管理和社会群众化管理相结合的道路。在多方面起到了促进作用:一是实行发票兑奖的办法来“以票控税”,可以通过发票用量较真实地反映纳税人的实际经营收入,从而真实体现纳税人应缴纳的税款,在购票环节直接扣税,实现税款的应收尽收。二是实行发票兑奖的办法来“以票控税”,将逐渐取代过去典调核税、定期定额的征收办法,改变了个体定额一统天下的局面,解决了核税不准、税负不公的问题,使税收征管进一步加强;三是由于不办理税务登记就不能购买发票,在消费者积极索取发票、税务机关严厉打击发票违章行为的情况下,那些不办登记进行逃税的业户会主动到税务机关办理登记和领用发票,解决了漏征漏管户的问题,使税收管理进一步加强。四是可以调动人民群众参与税收监督、举报不法经营者不按规定使用发票的积极性,极大地弥补了税收征管的不足和漏洞。五是把实施发票有奖管理作为强化税收征管手段的具体措施来加强,逐步扩大实施范围和加速实施步骤,从而使发票有奖管理办法适应了从定额征收到查账征收过渡的要求,也适应了国家全面推广税控机的要求。

(七)推广应用税控收款机加强对税源真实性监控。

税控收款机实质上是一种电子发票,2004年4月29日,国家税务总局、财政部、信息产业部、国家质检总局联合下发了《关于推广应用税控收款机加强税源监控的通知》,这对于我们地税系统加强税源监控,堵塞税收漏洞,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减少税款流失必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我们应当把握好和利用好这个有利契机,先在规模较大的宾馆、餐饮、服务业进行试点推广,并逐步扩大使用范围。税控收款机的使用解决了原有手开式发票中二次复写、大头小尾、发票随身携带、随意填开等缺陷,使营业收入能够真实的得到反映,也使开票方杜绝了使用假发票的违章行为。

(八)研发建立广域发票查询信息系统。

发票管理制度篇3

发票的内部管理首先要保证发票的安全,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安全意识,应制定详细的《发票应急预案》,确保在运输途中发生的各种突发事件以及存储过程中发生的被盗、火灾、鼠咬、霉变等事故中都能及时有效地处置。

(一)运输过程中的突发事件处置

在各类发票的运输中,必须按照有关规定专车运输、专人看管,坚持“四不”原则(票不离人、票不开箱、不携票留宿、不携票办事)。

(1)为保障发票运输安全,在运输发票前要认真检查车况,车辆必须是全封闭铁皮车,保持通讯畅通;

(2)当运输过程中发生交通事故或车辆故障时,要在第一时间向本单位的主管领导和发票管理部门报告;在发生有人受伤的情况下,及时通知“110”和“120”,在抢救受伤人员的同时,请公安部门协助,确保发票的安全;

(3)如果事故与故障不能及时排除的情况下,单位的主管领导和发票管理部门要安排接应车辆或联系最近的税务机关协助,以确保发票安全。

(二)突发被盗事件的处置

增值税专用发票库房设在办公楼内,库房出入口应安装防盗门,在发票库房安装电子保安防盗系统,同时配备报警器。每次发票管理员进入库房时都要提前通知相关人员解除警报,出入库房时要双人双锁。一旦发生被盗要按以下程序办理:

(1)向公安机关报案。值班人员、保安人员、管理人员及在场的本单位人员一旦发现发票被盗、被抢丢失,首先保护好现场,及时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

(2)向上级机关报告。在向本机关领导报告的同时,必须在二十四小时内上报到省局,同时查明票证字轨、号码和数量。

(3)向友邻税务机关发出协查函件,请求帮助协查。

(4)确实无法追回的,要报上级机关审批核销,并在有关媒体上声明作废。

(三)突发火灾事件的处置

发票库房应安装防爆灯,配备应急照明灯;安装自动烟雾报警装置,同时配备2个可供20——30平方米房间灭火的干粉灭火器。

(1)一旦发生火灾,报警系统会报警,报警后,保安和发票管理员应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立即切断电源,同时按报警程序通知有关部门;

(2)在消防人员到来之前,以本单位兼职消防人员为主,其余人员均有义务参加扑救。听从现场指挥人员的指挥,迅速组织人员开展自救,控制火势漫延;

(3)消防车到来之后,一切听从消防指挥人员的指挥,配合消防专业人员扑救或做好辅助工作;使用灭火器、水桶、脸盆、铁锨,水浸的棉被等;积极参与灭火,把损失减小到最小。

(四)突发鼠咬、霉变事件的处置

为了防止发票因潮湿发生霉变,在发票库房安装防潮排风扇,暖气加罩,防止漏水造成发票的损毁,平时禁闭库房门,并定期撒放灭虫、灭鼠药,防止虫、鼠咬破发票。发生鼠咬、霉变后,要利用防潮排风扇进行通风,情况严重时,在有人看管的情况下进行晾晒。

二、树立管理意识

认真执行发票管理的有关制度,落实动态管理办法,保障发票的合理、有序的供给。

(一)发票印制管理

(1)普通发票的印制管理

按照省局集中印制,分级管理的原则划分印制权限。县、区局按季向市局报送下一季度普通发票使用计划,市局按照适度库存(掌握在5%-10%),保障供应的原则,向省局上报印制计划。

(2)企业衔头发票的印制管理

需要印制企业衔头发票的单位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有固定生产经营场所、财务和发票管理制度健全,且统一发票格式不能满足经营需要的,可以申请印制有本单位名称的发票。印制企业衔头发票,必须是机打发票,开票软件必须有发票购领、开具、结存、作废、缴销和丢失等记录和查询功能,打印发票领、用、存月报表功能,逐笔开具发票信息导出报税务机关功能。开票软件必须报主管税务机关备案。符合上述条件的企业可向当地税务机关提出印制申请。印制数量应以一季度使用量为准,最长不得超过半年的使用量。印制前,各县、区局对每户印票单位进行调查预测,对印制数量进行严格审查,避免发票存量过大。

(3)增值税专用发票和增值税普通发票的印制管理

增值税专用发票和增值税普通发票的印制由国家税务总局指定企业印制,县区局于3月31日以前将下半年的印制计划报送市局,8月31日以前将下一年度上半年的印制计划报送市局,上报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与增值税普通发票印制计划必须以局发文形式报送;市局于4月5日前将下半年使用计划审定汇总后报送省局,9月5日前将下一年度上半年使用计划审定汇总后报送省局。

(二)发票领购管理

发票的领购包括上级领入、下级领购、退回上级等。上级领入即向上级领入发票入库,按照“先入先出”的原则由征管信息系统自动出号;退回上级按照“后入先出”的原则进行。下级领购发票出库时,双方必须核对出库单与实物的代码和号码,核对无误后,方可出库。需退回上级的发票,上级通过征管信息系统查询确认调出发票的单位及票种,调出单位将发票退回上级。

(1)普通发票和企业衔头发票的领购

普通发票和企业衔头发票的领购实行按季领取的原则,各县区局应按照领购计划原则上一次领取,如有特殊情况可存放市局库房;每季度要对企业衔头发票的领购、使用、结存情况进行分析,对印制较多的企业要采取限量供应或其他有效监控措施,杜绝各类问题的发生。

(2)增值税专用发票和增值税普通发票的领购

市局每季度到省局领取下一季度的发票,县区局原则上按季领取,特殊情况可随时领取,并对增值税专用发票和增值税普通发票进行入库验收,可采取随机抽样方法开箱检验其质量,对有缺号、重号、缺联、重联、漏章、错章、上下联错位、无防伪标识或防伪标识不全、不清等问题的发票应另行造具清册,由税务机关封存,报告上级机关处理。

(3)及时掌握税收政策动态和征收管理变化情况,合理制定发票计划,保障发票满足供应

密切关注经济发展形势,掌握发票用量变化,保证供应各类发票;及时了解税收政策和征管改革动向,掌握新政策、新措施对发票使用的变化影响,尤其是新启用票种,要提前做好发票计划,对发票进行预储,随时掌握发票用量的变化,并做好发票用量的预测。

(三)发票的日常保管

(1)普通发票的保管

普通发票实行专人专库保管制度,做到“三清、三专、六防、六不准”。“三清”即手续清、帐目清、责任清;“三专”即专人、专库(柜)、专帐;“六防”即防火、防水、防盗、防潮霉变、防虫蛀鼠咬、防丢失;“六不准”即不准相互转借、转让发票,不准出现帐实不符现象,不准擅自调账,不准擅自处理空白票,不准擅自销毁发票,不准在发票仓库违章堆放其他物品。

(2)增值税专用发票和增值税普通发票的保管

在做好上述保管制度的同时,增值税专用发票和增值税普通发票还要做到以下几点:

(a)应按规定建立增值税专用发票管理制度;

(b)增值税专用发票实行两名以上专人管理,建立专用发票帐册,及时记载专用发票的领购、发放、结存情况,做到帐实相符;

(c)必须建立专门存储专用发票的库房,不得与其他票证混库;

(d)增值税专用发票坚持每月盘存一次,并填写增值税专用发票盘存报告表;

(e)库房必须达到存储安全标准,具备“防火、防盗、防水、防虫蛀鼠咬、防潮霉变、防丢失”条件。库房内配备防潮、防鼠、灭火装置、安装防爆灯、应急照明灯,安装防盗自动报警装置、报警装置系统运行正常;

(f)增值税普通发票按增值税专用发票要求进行保管。

做好各类发票的入库、调拨、退库工作,准确登记有关帐表,每月月末做好库房盘存,做到帐实相符。

(四)发票缴销管理

由于发票换版、次版、毁损等原因而需要销毁的发票由县区局发票经办人员填写《发票核销申请审批表》,经本单位领导和主管局长审批后上报市局统一审批核销。做到按时上报,及时销毁,严防失控。

(五)发票库存管理

(1)建立发票需求大户联系制度,及时掌握发票需求信息;

(2)根据历史记录确定监控点,重点注意节假日等特殊时间点发票需求的变化;

(3)掌握因税源变化对发票需求的影响,随时掌握新开业户和注销户的的增减变化情况对发票需求的影响;

(4)密切关注例如本地区国民经济增长、税收任务的增加、税收政策的变化等因素对发票需求的影响。

(六)发票库房的日常监管

在日常工作中,要严格落实发票库房保管制度及业务规程,定期、不定期或出入库房时巡查库房的各种安全设备和用具,注意各种设施的完好有效程度,提高防范意识,对已接近老化的设备要做好预防措施,保证设备运行正常,并根据季节的变化预防各类灾害和事故的发生。

三、树立协调联动意识

发票管理不单单是一个部门的责任,涉及到征管部门、流转税部门、财务部门等,要想把发票管理好,就要和各有关部门建立起协调联动机制,树立协调联动意识。

(一)与征管部门的协调联动

征管部门是普通发票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票种的增加、减少和启用都由征管部门做出决定,这就要求我们进行协调联动,为合理制定普通发票计划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与流转税部门的协调联动

流转税部门是增值税专用发票和增值税普通发票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金税工程”也由流转税部门负责,一般纳税人的增减决定着增值税发票和增值税普通发票的使用量增减,这就要求我们进行协调联动,为合理制定增值税专用发票和增值税普通发票计划提供依据。

(三)与财务部门的协调联动

财务部门负责发票工本费用的结算,年初要进行全年发票工本费用的预算,这就要求我们进行协调联动,为合理制定发票预算提供可靠保证。

发票管理制度篇4

【关键词】银行承兑汇票内部控制机制搭建

【中图分类号】F832

随着我国金融业的迅速发展、金融产品品种的进一步开放和市场化,票据业务尤其是银行承兑汇票(以下简称汇票)业务已成为商业银行扩大信贷业务、企业扩大融资渠道的重要手段。

作为一种信贷支付手段或融资媒介,汇票管理过程中存在多种内外部风险因素。对于一般企业来说,其面临的汇票风险主要包括票面风险,交接、背书、贴现、托收以及保管风险,这些风险覆盖了票据流转整个链条。针对以上风险,很多企业的通常做法是从自身制度层面、组织保障层面、相关岗位人员素质层面加强对汇票风险的管控。部分企业甚至采取风险规避态度,即在销售时尽量少收汇票,以回避、停止或退出蕴含风险的汇票业务。然而,这种保守型的风险管理策略或多或少有些因噎废食,企业的明智做法应该是在保证合理经济利益的前提下,通过各种措施防范使用汇票带来的风险。2006年6月国务院国资委颁布的《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以及五部委后续联合的《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具体指引等都为企业风险控制管理提出了制度性要求并提供了可操作性指南。

一、理论基础

(一)风险管理整体流程和步骤

2004年COSO的《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 Enterprise Risk M anagement,以下简称ERM),将风险管理分为八个要素,即内部环境、目标设定、事项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和监督,这要素紧密配合,关键步骤形成闭环,持续进行。2006年国务院国资委颁布《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以下简称指引),将风险管理分为初始信息收集、风险评估、策略选择、解决方案制定、监督和改进、组织体系、信息系统和风险管理文化等八个要素。指引和ERM内容基本相同,区别在于所反映的理念存在差异,ERM强调内部环境和目标设定,指引强调信息收集。

考虑多年来商业和经营环境的变化,COSO又于2013年了《内部控制――整合框架》(以下简称内控框架),指出评价内部控制有效性的五个原则,即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和监控,原则的部分具体内容如表1:

通过比较分析可见,ERM和内控框架是互补的,而无论是ERM还是内控框架,都非常重视在既定目标下风险管理控制活动的流程化以及流程的持续改进,而这又得益于风险管理流程和风险管理体系如组织结构、信息沟通等有机融为一体。因此,中国企业在进行风险管理时,需要强化目标意识、把握流程控制、注重内控体系的细化和持续更新。

通过借鉴ERM和内控框架对风险管理的制度性规范和要求,企业在进行汇票风险管理时,需要结合自身实际,把握流程控制这一核心,在汇票流转的全过程进行风险控制,同时以信息系统、组织保障等形成内外部环境支撑,实现汇票风险控制管理流程的持续优化和改进。

(二)金融产品的风险管理

汇票作为金融产品,具有无形性、价值本质和风险性等特征,其风险管理是一种微观层面的金融产品管理。金融产品存在各种不同的风险,而不同性质的风险,需要不同的措施来加以防范,李翔(2005)通过将金融产品的风险进行分类,针对不同风险,采取不同的手段进行风险控制,具体如表2所示:

庄新田,黄小原等(2001)认为在进行金融产品风险管理时需考虑企业对风险的不同态度,进行风险管理的效用分析,进而实现不确定环境下金融产品投资组合决策。此外,金融产品市场瞬息万变,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又为金融产品风险管理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与保障(刘海龙,王惠,2009)。

作为一种金融产品,由于汇票实物只是票据权利的载体,汇票有价证券的属性决定对其管理有别于有形资产。汇票权利中隐含着信用风险、经营风险,企业要保障票据权利,需要注重票据要式、票据交易的真实性与合理性,同时加强汇票实物管理,以便于后续行使票据权利(许祥彬,2012)。

总之,汇票的金融产品属性要求在进行汇票风险管理时,针对不同性质风险制定不同应对措施,以利于采取更有效的措施来防范或控制风险;同时汇票和其他有价证券一样,其实物管理与价值管理可以适当分离,这也是汇票可以进行集中托管的原因,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汇票管理效率,保证汇票安全。

三、企业银行承兑汇票风险管理机制的建设

针对目前汇票使用的风险,企业应基于风险管理框架及金融产品特殊性的考虑,建立汇票风险管理机制。

(一)明确定位

企业应准确进行目标定位,明确汇票风险管理的提升目标,即在汇票管理风险控制的要求下,优化汇票风险管控的制度环境、信息与沟通以及相关控制活动,以确保在满足生产经营和安全管理需要的前提下,实现汇票管理环节的完善、汇票安全与风险控制,提升汇票管理的效率和效益。

在内部环境层面,建立完善的汇票管理制度,加强内部控制,以防范风险。根据企业生产经营实际,对不满足公司现状或不符合安全风险控制的制度条款加以完善、修改,对出票人、出票银行资质范围进行规定以从票据流转源头控制汇票风险。

在信息与沟通层面,利用企业内外信息系统,实现信息共享与汇票在线管控。对内,通过信息化手段,搭建与营销技术支持系统、银行票据系统端口的对接平台,实现汇票信息共享和数据实时查询,实现汇票在线管理数据与实物的一致性,提高汇票实物管理的安全与风险管控能力。对外,由于汇票信息获取渠道较窄,无法防范假票、克隆票风险和不能及时了解汇票权利的不利变动,企业应积极与银行机构合作,利用金融信息平台与专业服务系统,实现汇票的在线收取、票据库登记、真伪查询、转移支付、到期承兑等功能,实现汇票在线全过程管理,防范汇票持有期间信息不对称风险。

在控制活动层面,通过流程再造统一规范汇票操作流程,改变汇票管理模式,实行汇票集中管控。利用信息化技术实现汇票电子化管理,对汇票业务全部流程梳理后再造,从企业层面规范并固化汇票从收取、托管、转移支付至到期解付的全过程管理,优化收票审核环节,设置出票验证三级审核环节。重新设定岗位操作权责,优化人力资源配置,通过内部控制来强化汇票安全管理,降低汇票安全风险。

(二)风险识别与评估

企业内应进行风险识别和评估,明确企业在汇票管理过程中存在的各种内外部风险因素。从企业自身角度来讲,汇票管理制度需要根据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进行不断修改、完善以实现经营业务端与票据财务端的有效对接。受快速变化的经济形势的影响,企业的经营活动不断出现新问题、新变化,而企业的汇票管理制度却难以同步更新,进而导致依存于并同时反作用于经营活动的汇票业务由于缺乏相应的制度规范而难以满足企业经营活动的需求。

汇票业务流转需要企业内部各个部门与银行协同进行,在这个过程中会由于双方的原因而影响汇票流转的效率。如托管银行在办理汇票收支业务时手续繁琐,效率不高,失误率高;而缺乏信息化技术手段,不仅导致难以有效鉴别票据真伪、票据权利监控乏力,又会导致相关信息无法共享,企业内部和托管银行提供汇票数据滞后且存在时间性差异,汇票信息、汇票实物难以实时管理,汇票流转轨迹无迹可寻,监管难度大,最终导致汇票管理高成本。

(三)风险应对

在科学、合理地进行风险识别与评估的基础上,针对具体情况制定风险应对措施。针对优化汇票风险管控内部环境目标,企业根据汇票安全管理要求,及时完善汇票相关制度规定,对汇票管理办法中不符合安全风险控制的制度条款加以完善、修改,从制度层面规范汇票业务的管理。

针对优化信息与沟通目标,企业应本着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汇票“统一收取、统一支付、集中管控”的理念,银企互联积极打造汇票管理平台,积极与银行开展“票据在线托管信息系统”协作开发,借助银行已有的“票据池”管理功能,实现汇票出入口安全管理,全面提升公司汇票安全管理水平。在此过程中,双方按照各自责任、权利和相应功能点,分别开发相关功能。企业可借助第三方资金结算平台,搭建财务管控系统与银行系统的接口,实现双方功能对接,增加汇票管理在线安全管理和信息处理功能,实现真正意义的数据自动化管理。

针对优化流程目标,一方面推广业务标准流程,对各项业务进行全面彻底的梳理与改进,解决流程管理、政策执行标准不统一等问题。结合汇票管理中发生的实际问题和银行票据管理功能,对汇票全过程管理中的真伪验证环节和客户缴纳汇票后的后续责任加以强化,对汇票收取、背书转让、支出、余额库存管理、账务处理等展开研讨、梳理、统计,对汇票收支管理的关键环节设定多重审核控制点,增强汇票的安全管理,降低风险。另一方面对票据集中管控,实施开发“票据在线管理信息系统”,创新打造“汇票集中”在线管理模式。对汇票实物采取金融机构托管的制度,并通过财务管控系统与银行端口对接,进行汇票信息全过程管控,实行银行集中托管,企业统一对外支付、承兑、贴现,按照托管协议行使追索权以妥善处理汇票纠纷。

至此,汇票风险管控机制方可得以落地实施。概言之,企业应坚持以汇票安全管理为核心,以信息化管理为手段,对汇票资源进行全面整合,构建汇票集中管理模式和风险防范体系,实现汇票集中收取、集中支付、全面安全监控的全过程集中管控目标。

主要参考文献:

[1]COSO,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2004.

[2]COSO,企业内部控制――整合框架,2013.

[3]丁家丰,新版《内部控制――整合框架》的主要变化及其对我国企业的启示,财务与会计,2014(2):62-63.

[4]商迎秋,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框架比较研究,审计月刊,2011(1):50-51.

[5]张琴、陈柳钦,论全面风险管理框架体系的构建,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5)(2):15-20.

[6]李翔,浅议衍生金融产品风险管理,经济工作,2005(21):108-110.

[7]庄新田、黄小原、李冰,不确定环境下金融产品投资组合的模型与优化,系统工程,2001,19(2):1-4

[8]刘海龙、王惠,金融风险管理,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

[9]许祥彬,银行承兑汇票业务的发展与风险防范,金融市场,2012(9):61-64.

[10]郭莉,浅析银行承兑汇票在企业中的应用及风险防范措施,财金论坛,2012(8):183.

[11]魏涛、刘义、杨荣,激辩:中国“影子银行”与金融改革,金融发展评论,2013(2):1-51.

发票管理制度篇5

【关键词】 票据管理 高校 问题 对策

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不断深入,我国教育事业快速发展,高校的规模和数量不断增加,相应的收费事项也越来越多,票据的使用量也随之增加。在高校的财务管理工作中,收费管理是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而票据管理则是收费管理的关键,科学的票据管理制度是高校收费规范化的保障,有效的保证高校资金快速运转,促进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健康发展,从而实现高校的快速发展。本文简要分析目前我国高校票据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促进我国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健康发展。

一、高校在票据管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1、对票据管理工作不够重视,缺乏相应的制度

目前我国部分高校的财务管理工作中没有意识到票据管理对财务管理的重要性,缺乏票据管理的意识,对票据管理工作不够重视,在实际的工作中票据管理工作混乱。大部分高校没有设立专门的票据管理制度,票据管理无章可循,存在乱用、混用的现象。高校没有设置专门的票据管理人员,在票据的领取、使用、保管、核销过程中没能够进行监督,部分高校收费票据随意堆放,保管不力,出现丢失、损毁、被盗等现象,票据的结报、稽核不及时,出现有票据但无款项等违法事件的发生。

2、票据管理方法落后

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电子计算机在各行业的广泛应用,促进了财务管理的快捷化,提高了财务管理的效率。随着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大,各高校的收费项目也增多,票据的类型和种类随之增加,但是票据的管理方法还停留在原来的手工管理阶段,没能够满足现代票据管理的要求。财务管理没有实现电算化,票据的领用、发放、稽核、查询等工作的进行还是靠传统的手工方式,不仅造成票据管理人员工作的繁杂、重复,还严重影响票据管理的效率,不利于票据管理人员及时的了解票据的使用情况并督促尽快上缴所收资金,与此同时工作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差错,影响高校的财务管理工作,没能够实现高校的信息化发展。

3、票据的使用不规范

高校的票据使用人员由于缺乏相应的票据使用方法的培训,不了解票据的使用方法,综合素质不够强硬,工作方法不够灵活,责任意识不够强,对票据的管理能力不足,在票据的使用过程中没能够严格按照要求规范使用,导致出现票据填写不规范、字迹不清楚、应填的内容没有填完整,随意转借票据、随意涂改票据、开人情发票以及票据的上下联不一致等不规范现象。一些高校甚至自制收费票据,自立收费项目违规收费。票据的使用者或者财会人员对高校收入的性质不熟悉,不能够准确的分辨进款项是属于学校经营性收入还是财政性收入或者一般往来的款项,导致在开具票据的时候出现乱用票据、混用票据或者串用票据等现象,严重影响了票据使用的规范性。

4、票据的购、领、缴、存等管理环节存在纰漏

票据管理人员管理意识淡薄,责任心不强,工作态度不认真,导致在票据的购、领、缴、存等方面经常出现问题。如在票据领、缴的过程中没有做到及时的催缴,导致票据领的多而缴的少;在票据核销的过程中没有详细的记录票据信息;票据的存根联没能按照要求进行存放,票据随意乱放,导致票据丢失、损毁、被盗的现象发生;在票据的领用和核销的过程中监督力度不足,核销的过程中对作废、退费票据的处理手续不齐全,审核控制的力度不足;在收缴票据的时候对无法收回的票据没能够进行追究处罚,导致部分人员故意不上缴;票据管理人员更换的过程中移交项目不清楚,出现的问题没能及时发觉处理,导致责任追究难以进行等。

5、票据的稽核工作有待加强

票据的稽核是票据管理工作的重要部分,是保证票据与上缴款项一致、防止贪污挪用等违法行为的关键,能够更好的促进高校票据的正常使用,保证高校资金的有效运转。但是,现阶段我国高校票据管理过程中的稽核工作却存在很多问题。首先,高校财务管理部门对票据的稽核不够重视,没有设置专门的稽核人员负责票据的稽核,票据审核监督力度不足,导致一些使用过的票据没通过审核便被销毁。其次,对上缴的款项是否足额审核和监督不力,导致部分收费人员在收款后,票据和所收款项没有及时上缴或者不上缴,所收款项被私吞、或者某些部门私设小金库等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

二、加强高校票据管理的措施

1、转变观念充分认识票据管理的重要性

各高校应该加强票据管理的教育工作,转变票据管理人员的观念,提高对票据管理的重要性的认识。从财务管理部门领导抓起,提高领导对票据管理的认识,起到模范带头的作用。票据管理是高校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是高校财务管理的关键,票据管理是规范高校收费行为的有效途径,做好票据管理工作就从根源断绝了乱收费、贪污、挪用公款等违规行为的发生,有效的维护学生的合法利益,保证高校财务安全。同时,学校财务管理部门应该加强票据使用和管理的宣传,通过海报、宣传手册、学校网站、知识讲座等,向高校师生讲解票据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流程,使广大师生了解票据的基本知识,养成交费索要发票的习惯,抵制交费不给发票或者发票不规范现象的发生,提高广大师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收费人员正确使用票据的意识。

2、建立健全的高校票据管理制度

健全的票据管理制度是做好高校财务管理的保证,各高校应该根据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快高校票据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规范收费过程中的票据使用行为,监督票据使用、管理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财务管理部分应该设立严格的票据领用、上缴、核准制度,保证票据领用的规范、合理,确保票据的上缴与钱款上缴数额相一致,避免出现只上缴票据而没有收入款项现象的发生。高校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符合本校特色的票据管理制度,制定严格的处罚制度,同时财务管理部门应该设置票据管理监督人员,监督票据使用过程,对票据使用不规范或者出现错误的情况予以惩罚。明确票据管理人员管理内容和职责,设置专门的票据管理人员,负责票据管理过程中的购、领、缴、存工作,对于工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管理人员应该担负主要的责任,确保管理的过程中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将票据管理的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3、推行高校票据电算化管理

伴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的规模也在不断的扩大,高校收费过程中所用票据的种类和数量也不断增加,传统的票据管理方法和管理模式已经不能够适应时代和高校快速发展的要求。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电子计算机和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现代高校应该加快财务管理模式的转变,积极的利用现代的财务管理方法和技术,利用电子计算机、互联网等技术将票据的购买、发放、上缴、汇总、核销、查询等联合在一起,实现票据管理的智能化、快速化、电算化。电算化管理的应用可以实现票据记录的时效性,能够有效地保证票据的发放、核销、汇总的高效性、准确性,同时利用电子计算机技术建立票据数据库,方便票据的存放和后期的查询,避免出现票据存放损毁、被盗等现象,同时大大减轻了劳力,减少手工出现的错误,提高票据管理的效率。

现在社会上有很高关于票据管理的软件,它们能够实现票据管理的智能化,将票据的每一个环节的情况存储在系统的数据库内,可以实现票据管理的实时监督,同时方便查询,很大程度的提高了高校票据管理的效率。各高校应该积极引进相应的票据管理软件,提高票据款管理的水平。此外,各高校也可以自行开发相应的票据管理软件,提高自身的票据管理水平。

4、加强对票据管理人员的培训

各高校应该不断的加强对票据使用和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其综合素质,提升其工作能力。在票据的管理过程中,票据使用人员的能力和素质决定着票据管理质量的好坏。各高校应该加强对票据使用和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定期的对票据管理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培训,增强其对票据管理重要性的认识,提高其票据管理的专业技能,同时增强对票据管理人员的法律教育,培养其法律意识和识别违法犯纪行为的能力。

同时加强对票据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使票据管理工作人员树立较高的职业道德意识,严格遵守国家的相关规定,自觉接受相关部门的检查,敢于同收费过程中的违规行为作斗争。

5、加强高校票据的稽核工作

票据的稽核是保证高校财务管理工作正常运行的关键,做好票据的稽核工作可以促进高校资金的运转,保障高校各项收入的全面实现,实现高校的健康发展。加强高校票据管理的稽核工作的主要内容有:首先,检查票据的填写是否规范,票据上金额的书写是否正确,上下联是否相同;其次,检查票据汇总后的数据是否正确,票据所记总金额是否与上缴金额一致;再次,核查票据的购入、发放、上缴、存放数量是否一致,确保所有票据的完整和安全。

完善的票据管理制度是保证票据管理的基础,各高校应该不断的加强票据管理工作,保证票据使用过程规范化,同时不断的提高票据管理工作的水平,保证票据管理的准确性、高效性,保证高校各项收入的完整,促进高校资金的有效运转,实现高校财务管理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冯妍:高校收费票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财经界(学术版),2014(20).

[2] 黄焕敏:论高校收费票据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3(5).

[3] 莫天奇:加强高校财政票据管理的新思维[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3(4).

[4] 廖文萍、陈秀奇:细化高校票据管理工作实践探索[J].会计师,2013(8).

发票管理制度篇6

一、制度约束背景下微观主体几种制度创新途径

(一)通过非法途径突破现有制度框架

虽然现有票据制度明确限制了融资性票据的发展空间,但事实上经过“技术操作”披上真实贸易背景的融资性票据大量充斥市场。据宁波市一项调查:2004年宁波市商业银行办理的商业承兑、贴现业务,表面上虽有购销合同、增值税发票等证明文件,但实际上有80-90%无真实贸易背景。当前非法突破现有制度框架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商业银行分支机构采取开新票还旧票的方式对没有真实交易背景的出票人滚动签发银行承兑汇票;二是为无效商品交易合同签发银行承兑汇票;三是超商品交易额签发银行承兑汇票;四是银行承兑汇票的出票人、贴息申请人为非贸易合同的签订人;五是为贸易合同不真实或者无贸易合同和增值税发票的承兑汇票办理贴现;六是为同一号码的增值税发票办理多笔贴现等。这些现象早已存在,而且随着企业结构的不断变化而更具隐蔽性。

(二)通过合法的渠道突破现有制度框架

主要体现在关联企业或者集团企业相互做票。一是出票人申请签发银行承兑汇票,由关联企业作为持票人申请贴现后再将资金转回出票人;二是企业集团向下属企业签发银行承兑汇票,下属企业向银行贴现后再将资金转回集团企业;三是同一法人代表各个企业之间签发票据,由持票企业申请贴现后再将资金转回出票企业。这些行为显然不符合当初《票据法》的立法初衷,但由于不违法,且缺乏监管法律依据,从而为融资性票据发展提供了变通空间。

(三)通过地下渠道突破现有制度框架

在当前我国正规渠道票据融资功能不足的情形下,民间票据融资以其信息、效率、成本的优势对正规票据市场起到拾遗补缺的作用。钱涛(2005)对浙江永康民间票据市场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表明,浙江永康存在大量的“钱票”交换式的民间票据交易,“目前永康民营企业手中的银行承兑汇票的年流转量约为45-50亿元,永康民间票据交易的规模约为15亿元”,“民间贴现利率比同一时期银行贴现利率更低”,资金宽裕的企业通过购买票据来投资获利,永康地区的流通票据更多地成了一种投融资工具。另有资料表明:拥有众多煤矿出口企业的山西省,票据贴现需求一直十分旺盛,在正规票据市场无法满足的情况下,民间票据融资交易非常活跃。据统计,2005年,山西全省民间票据融资额占全部民间融资额的比重达40%以上。民间票据贴现的主体大多是银行关系人和资金充裕的企业,交易时可以不要求提供贸易背景合同和增值税发票等必要文件,采取“一手交钱,一手交票”方式,手续简单,方便快捷。山西省一位长期从事票据买卖的“银行关系人”表示,经他办理的票据贴现资金一般48小时之内就可以到账。在利率方面,民间贴现利率也低于商业银行贴现利率,一般在32%以下,而商业银行的贴现利率一般在35%-38%左右。

(四)通过正式制度供给突破现有制度框架

作为票据市场的行动主体,央行正不断增加制度供给,使票据市场潜在的“外部收益”内部化,这不仅推动了票据市场制度边界扩张,而且也支配着中国票据市场制度创新的进程。2004年10月18日,央行了《证券公司短期融资券管理办法》,允许符合条件的证券公司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向合格机构投资人发行短期融资券;2005年5月24日,央行《短期融资券管理办法》以及《短期融资券承销规程》、《短期融资券信息披露规程》两个配套文件,允许符合条件的企业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向合格机构投资者发行短期融资券。央行推出的企业短期融资券,实质上是一种融资性的无担保商业本票,类似于国外的商业票据,弥补了融资性商业本票的空白。截至2005年底,全国共有61家企业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短期融资券79只,筹资金额1424亿元,短期融资券的融资规模远远超过同年企业债、首发、配股等筹资额。另外,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完善票据业务制度有关问题的通知》精神,转贴现自10月1日起可不再对买入票据是否具有真实贸易背景进行审查,转贴现开始回归其资金业务面目,这也可以看作中央银行突破现有制度框架的一个举措。

以上票据制度创新可用图1的灰色区域表示,它存在于真实票据制度框架外、融资性票据制度框架内,表明一部分初级行动团体通过各种合法或非法的制度创新正不断突破现有制度框架,获取存在于融资性票据制度内的潜在利润,它也预示了今后票据制度的变迁方向。

二、我国票据市场发展趋势及制度变迁路径

根据以上票据制度创新实践分析,并结合国际票据市场经验,可以认为,在当前我国票据市场存在制度供给滞后于制度需求的非均衡状态下,票据市场发展也即票据制度变迁的方向,应是建立以票据无因性理论为基础的票据制度体系,通过有序发展融资性票据来推动票据市场发展。这一结论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内涵:一是票据种类日益齐全。不仅包括现在的银行承兑汇票,还包括商业承兑汇票,更包括企业为筹集短期流动资金而发行的纯粹融资性票据。二是票据市场的参与主体日趋广泛。不仅包括中央银行、国有及股份制商业银行、大型企业,还包括中小金融机构、中小企业和居民个人。三是票据市场的功能日益得到充分发挥。票据市场的功能不仅包括现在的交易、结算功能,更包括票据市场的融资功能及货币政策功能。四是票据市场的监管规则发生相应变化。过去的真实贸易审查标准将逐步弱化,除必要的票据在签发环节进行真实贸易背景审核外,其余环节和其他票据将不再审查真实贸易背景。

总体来看,我国票据市场发展将有以下的变化:一是票据市场的功能定位将发生变化,将更多考虑繁荣票据市场、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等,融资性票据将获得合法经营权,经过一段时间市场检验和合理引导,将逐步占领市场的主导地位。二是票据市场电子化程度将日益提高,可以预见,无纸化票据(即电子化票据)将逐步在票据市场流通。今后一段时期,电子化票据和纸质票据并行流通也将成为市场的基本特征。与此相应,必要的配套法规如“电子签章法”、“电子票据规章”等也将逐步建立起来。三是随着票据市场的逐步繁荣,央行在票据市场上的货币政策操作将增多,票据市场利率将逐步成为货币市场的基准利率。四是短期贷款票据化、商业票据证券化将成为票据市场的一个主要特征,以进一步解决商业票据的流动性问题。

为减少票据制度变迁过程中的组织成本、协调成本,减少制度变迁的机会成本和震荡成本,快速高效地实施制度变迁,金融管理当局在制度供给中会依照渐进的制度变迁路径进行,即先试点后铺开,以增强制度变迁的可测性和可控性。具体来说,票据市场制度变迁大致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在坚持票据真实交易的政策背景下,加大对票据市场金融创新的支持力度,在关注风险的前提下,逐步放松对真实票据制度的管制,有意识引导融资性票据的发展,具体来说可先行试点,形成经验后再予以推广,以积极培育更多的初级行动团体。第二阶段:融资性票据合法化,与真实交易背景票据并行。在此期间,融资性票据取得了合法的地位,以前的灰色地带变成了阳光地带,但由于初期管理当局经验不足,各地市场发育程度和信用环境存在差异,各地金融管理部门可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同时,由于市场对融资性票据有不断认知和熟悉的过程,因此,融资性票据的发展也需要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融资性票据处于从属地位。第三阶段:融资性票据占主导地位。随着相关制度日趋成熟,融资性票据的前期发展对市场其他主体产生了正向激励和示范作用,融资性票据也越来越得到更多主体的认同,票据的流动性显著增强,发行量显著增多,融资性票据已占据主导地位,票据市场成为货币市场中最重要的子市场。票据制度变迁可用图2表示。

三、相关政策建议

(一)在无因票据理论基础上修改完善《票据法》及相应规章

一是启动《票据法》的修订工作,除确有需要真实贸易背景的票据情形以外,确立票据无因性的基本原则。同时,也要相应的修改与《票据法》相适应的具体行政法规,比如修改现有的《票据管理实施办法》和《支付结算管理办法》有关真实交易背景的条款等。二是考虑到电子票据的发展问题,将电子票据纳入《票据法》的规范和调整范围,同时,针对此前

提到的《票据法》中关于持票、等方面的制度缺陷一并修改调整。三是相应补充、修改、调整涉及到融资性票据监督管理的有关法律规章。

(二)培育和完善票据市场主体

通过相应的制度供给,放宽对市场主体的限制,广泛吸纳中小企业、中小商业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参与票据市场结算、融资,推动市场多元化。扶持和鼓励信用状况良好的企业和公司发行商业汇票,培育和发展票据专营机构,进一步繁荣票据市场。

(三)继续强化信用建设,为票据制度变迁奠定坚实基础

一是强化立法约束,对不守信用者以及票据欺诈和违法行为予以坚决打击,做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二是加强道德规范。道德规范作为一种非正式的制度,对其他的制度安排有着广泛、深刻而持久的影响。三是加强对失信企业的执法力度。对没有正当理由拒绝付款或有意延票、压票的行为要由监管部门严密监管并在全国统一的信用信息库中予以披露,视其情节轻重处以警告、罚款直至取消其票据市场参与资格。四是加快建立全国统一、完备的信用信息系统,为信用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四)充分引导各制度变迁主体进行积极的制度创新

营造鼓励和支持制度创新的社会环境和法制环境,减少制度创新的外部性,充分激发各微观主体创造性。监管部门应逐步改变监管理念和方式,更加注重处理金融监管与金融创新的关系,不应过分注重监管而忽视金融创新,监管部门自身应在制度变迁过程中扮演日益重要的初级行动团体角色。

(五)规范资本市场,增加股票市场投资性,逐步打通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连通渠道,实现金融市场一体化

目前我国股市内幕交易以及操纵市场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股市还存在诸多不规范的地方,主要表现为投机性过强、股市波动大,这也是吸引票据市场短期资金大规模流入股市的重要原因。因此,严查股市内幕交易和操纵市场等违法行为,增强股市的投资性,也是开放融资性票据的一个重要前提。

(六)完善票据中介机构及其各种功能

发票管理制度篇7

关键词:财政票据管理;重要性;现状;改进措施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28(2012)09-57 -02

一、财政票据管理的重要性

(一)财政票据是规范政府非税收入管理的最基础环节

政府非税收入是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参与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的一种形式。从财政票据开具的资金构成来看,主要是行政事业性收费、罚没收入等政府非税收入;从资金性质来看,体现着政府对社会事务进行管理的职能。财政票据是政府非税收入形成的源头和关键环节,加强政府非税收入的管理,就要狠抓财政票据“源头”管理,充分发挥财政票据的“龙头”作用,增强其规范政府非税收入管理的基础保障功能。

(二)财政票据是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有效遏制腐败的重要举措

通过规范财政票据管理,大力整顿、规范收费秩序,可以有效遏制“三乱”现象,大大减少擅自收费、搭车收费、超标准收费等行为,为市场经济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通过规范非税收入管理,强化财政对收费全过程的监督,还能有效防止收费中的“暗箱操作”,遏制执收执罚和财务管理中的不正之风,增强非税收入管理的透明度,从而为治理和预防腐败,促进党风廉政建设,改善执收执罚部门形象,树立党和政府的威信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财政票据是检验政府部门是否依法行政的重要依据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部门在代表政府履行职能或提供公共服务时,要依照依法行政的要求,向缴费单位或个人开具合法合规的财政票据。财政票据是检验政府部门是否正确履行职能职责,是否依法行政、公正执法、文明服务、清正廉洁的重要依据,涉及面广、社会影响大。通过规范财政票据管理,可以充分展示政府履行职能和提高公共服务的水平。

二、财政票据管理现状

(一)往来款票据使用五花八门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资金流动进出频繁,往来票据使用量不断增长:用往来款票据替代税务发票开具资料费、培训费、咨询费、住宿费、会务费等经营服务性收费项目;用往来款票据替代非税收入一般缴款书收取卫生费、管理费、学生借读费等;用往来票据替代捐赠票据收取捐赠款项;用往来款票据替代社团会费票据收取会费等。目前,从中央到地方没有一个立法层次高、涵盖面广、可操作性强的权威文件或法规来规范往来款票据的使用范围和开具内容,就成了目前使用范围最广、存在问题最多的票据,增加了监管难度。

(二)票据使用上存在重“用”轻“管”的现象

随着政府非税收入收缴制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作为政府非税收入首要环节的财政票据在一些单位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一是使用过期票据或老版票据的现象时有发生;二是台帐设置不够完善,有些单位未按规定设置票据台帐,或者以表代帐;三是未按规定规范填开票据;四是收入上交不及时,主要是一些部门或单位采用集中汇缴方式收费的资金先入单位帐户,未及时足额上交财政专户,有的存在以收抵支的情况;五是票据遗失现象时有发生:有的在使用过程中遗失;有的未按规定期限保管票据和存根在库房随地堆放,在保管过程中遗失;有的票据管理员调离时未及时办理交接手续,责任归属不明。

(三)票据管理员的业务素质参差不齐

单位票据管理人员有不少为兼职人员,社团单位财务人员多为外聘,流动性大,或者无会计资格上岗证,缺乏基本的财务知识,大部分人认为社团以行业协调、服务为主,不存在经营宗旨,与“税”无关,所以社团开展的很多业务活动,票据乱用现象较为普遍,不利于财政票据的规范使用和管理。

(四)捐赠票据使用管理面临新情况

一是捐款人主体混淆,试举一例,比如5.12汶川大地震后,大部分法人单位都会动员员工进行捐赠,而这些捐赠,实质上是若干自然人的捐赠合计,由其所在法人单位代为转交民政、慈善机构,但针对这部分善款,接收部门所开具“捐赠人”一栏,往往是法人单位名称,若该单位用这张捐赠票据入帐列支,并且进行税前抵扣,意味着国家的税收将无形中流失。二是捐赠人不要求开具票据,接收捐款的各级民政部门、红十字会、慈善总会等机构开票方式、内容各有不同。

针对以上种种票据使用管理存在的诸多问题,我觉得必须对财政票据管理上的一些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及对策。

三、财政票据管理改革的措施及对策

(一)建立健全财政票据管理工作制度

财政票据管理是一项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工作量大的工作,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完善,政府职能也在逐步转变,政府非税收入管理改革进一步深化,作为构建法制社会公共财政的重要组成部分,财政票据管理也应与时俱进,建立健全财政票据管理制度,从制度上保证财政票据管理规范化、程序化,进而法制化。

(二)加强财政票据监管

1、科学合理归并票据

自2008年至2009年归类合并以后,财政票据的种类已大大减少,有通用票据、专用票据、罚没票据 3大类36种,财政部对政府非税收入管理范围的界定,它包括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罚没收入等10大类,收入种类繁多,且我国正处在改革时期,政策变化频繁,必然引起财政票据需求的不断变化,几乎每年都有新款财政票据,财政票据种类仍较多,不利于监管。根据政府非税收入业务的变化,财政票据也要与时俱进,归并、简化票据种类,根据实际需要设置票据要素,科学设计财政票据版面。

2、规范票据使用范围

(1)准确界定财政票据适用范围。首先要明确财政票据与税务发票的适用范围;其次再根据单位性质、资金性质、执收执罚特点,准确地界定各类财政票据的适用范围,杜绝混用票据、借用票据、违规用票和不法用票现象的发生。

(2)规范使用财政票据。财政票据使用必须做到内容真实、项目明确、代码准确、填写完整、字迹清晰、印章齐全、大小写一致、一次复写,确保票据的合法性和真实性。

3、票据的精细化监管

全面掌控非税收入来源,建立非税收入资源库,了解掌握政府资源和公共资源等非税收入来源。实现对用票单位票据领用、开票、资金缴交、票据核销等票据管理业务的全程动态监管,对票据的管理细化到每一个具体的号码,可以随时查询每种票据任何一个号码的当前状态及走向,以票控收,杜绝人为截留,私设小金库;规范行为,避免转移资金,确保非税收入及时足额缴交入库

(三)建设非税收入管理信息系统

近年来,通过推行“银行代收制”、“电子化开票”等收缴和票据管理改革,从收费政策、财政票据、资金缴交等方面入手加强政府非税收入的源头管理,积极探索“以票管收”、“以票促收”的非税收入征管新机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由于非税收入管理的复杂性,原有管理模式及电子化开票管理系统还存在些许不足:比如在票据管理方面,由于不少用票单位仍使用手工开票,目前电脑开票量仍不足,今后,我们必须按照财政部门的要求,千方百计地开展票据电子化建设,拓展用票单位电脑开票的空间,朝着全面实时监控财政票据的方向努力;在资金管理方面,尚未能实时监控资金收缴情况,存在应缴未缴或缴交不及时、不准确等现象;在公共服务方面,拓宽多渠道缴费,主动提供社会公共服务,进一步提供便民服务等等。

1、非税收入管理与金融机构密切配合。研发适合银行操作、满足非税收入管理、完善国库对帐的银行联网代收系统,将执收执罚单位、缴款人、银行、国库等进行联网,充分借助网络和银行资源,实现非税收入的应收信息、实收信息进行实时采集,彻底解决银行代收二次录入数据差错和管理滞后的问题。

2、实现网上核销票据。依托非税收入管理信息系统对用票单位的开票信息、执收项目、执收标准、票据使用数量、收取金额、资金缴库等情况自动核实,实现财政票据网上核销业务。

3、拓展缴费方式,建设便民服务平台。通过信息系统的建设,进一步拓展银行柜台缴费,多媒体自助终端缴费,网银自助缴费,手机缴费等多种缴费方式,加快非税业务办理速度,进一步提升便民服务水平。

4、降低票据印制成本和票据存根保管成本。通过扫描记录各类财政票据的票样图像,保存各类财政票据信息,即每张票据从入库、领购、使用、核销过程的详细信息,形成票据信息档案。用户可以通过各种查询途径调阅票据信息资料,随着数据电子档案的日益完善,以后可以考虑取消票据的存根联,节约票据印制成本和用票单位存根保管成本。

(四)健全和完善财政票据年度检验制度

制定财政票据管理年度检验实施办法。财政票据年检的范围为购领票据单位上一年度之前购领的所有财政票据,包括政府非税收入票据、医疗票据、社会团体会费票据、往来结算票据和其他财政票据等。对年检不合格的用票单位,必须提交整改报告,财政部门根据单位整改情况予以复检,对复检不合格的单位停止供票。对票据年检中发现有严重违规行为或年检不合格的购领票据单位,财政部门可组织专项稽查,督促单位限期整改,问题特别严重的,依据《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五)加强队伍建设

财政部门应成立财政票据管理机构,以强化财政对票据的监管职能。财政票据管理机构内部要充实力量、增加人员,把责任心强、办事认真细致、业务精通的人员安排到票据管理岗位,合理设置票据管理岗位,规范管理,实现票据保管发放、核销审验、稽核监督“三分离”,明确票据管理岗位权限和责任,建立票据购领发放、审验核销、稽核监督的工作流程,公开办事指南,规范操作程序。用票大户必须有专人管理财政票据,基层用票单位要建立使用与复核的监督机制,正确使用财政票据,确保所收资金及时、足额入库。同时,还要制定一系列票据管理员的业务培训制度,培训时间要充足,内容要丰富,培训方法要务实,以此提高票据管理队伍的整体业务素质,提格执行票据管理规章制度的自觉性和责任心,确保票据使用管理规范有序。

综上所述,加强财政票据管理工作,是财政非税收入及时足额收缴的前提和保证,也是保证财政资金安全问题的重要举措。在逐步健全财政票据管理制度的同时,为财政资金安全提供良好的宏观环境,树立加强票据管理意识,从而可以防范经济上的违法违规行为,为财政资金安全发展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朱云飞,张波.我国非税收入管理规范化改革研究[J].改革与战略,2010,(10).

[2]王克萱.规范财政票据管理 加强非税收入源头控制[J].中国经贸,2011,(22).

[3]赵婧.浅议事业单位的票据使用和管理[J].中国集体经济, 2010,(31).

作者简介:

发票管理制度篇8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as the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invoice as the important proof of enterprise's economic activity, enterprises must pay attention to the management. The author discusses and analyzes the management of the free text invoice in the new era, accord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free text invoice management, puts forward the relevant management measures and how to take legitimate tax avoidance in the management of free text invoices.

关键词: 普通发票;管理;控制

Key words: free text invoices;management;control

中图分类号:F25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09-0188-02

0 引言

发票不仅是记录企业经济活动的一项重要依据,同时也是消费者维护自身消费权益重要凭证,企业报销所需的重要依据,企业必须要加大对发票的管理工作,发挥其正确作用。本文笔者就当前我国普通发票管理工作的现状进行探讨和分析,根据其重要性,提出有关管理控制措施。

1 新时期普通发票管理工作的现状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在一些日常的经济活动中,人们关注的重点常常都是有价证券或者直观的现金,由于这些资产的流动性较强,在企业的财务管理和控制中一直是处于核心内容,导致其对发票管理和控制工作的忽视。目前我国普通发票管理工作存在的缺陷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在企业内部,使用和购买发票通常都是由一个人来完成的,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交款的数量和发票的数量不相符合,存在很大的漏洞。一些企业通过保修卡、销售清单和收款依据等“票据”,来代替正规的税务发票将其发给消费者。第二,一些企业的普通发票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同时企业纳税人对依法使用发票的认识比较浅薄,在发票管理上比较混乱,没有按照要求来使用发票,或者通过各种理由来拒绝开发票,从而达到漏税偷税的目的。第三,在社会市场中,发票制假行为比较严重,一些不法分子通过互联网、短信以及电子邮件等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来制售发票。此外,市场对普通发票的防伪技术比较低,企业和消费者不能直观鉴别发票的真假,导致假发票的流通性加大。第四,企业对使用和索取发票的重要性宣传力度不够,很多人对发票缺乏一个正确的认识。第五,在日常生活中,有关税务机关对普通发票的检查和监督不够及时,相关的税务工作人员对发票监督认识的不足,在进行管理和检查的时候不够严格,审核发票过程过于形式化,没有对企业用票额度、数量以及具体内容进行仔细地核对等。

2 新时期普通发票管理工作的具体措施

2.1 从源头入手对普通发票进行管理,完善管理制度

实施普通发票管理的第一步就是核定票种,根据相关的管理要求对其进行规范,坚决不能使用不规范的票种,采用精细化管理方式,全程监控普通发票的使用、领购以及缴销。企业在进行普通发票管理工作的时候,要制定相关的管理制度,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在保证企业经济利益的前提下,严格按照管理制度对普通发票进行管理,并且在实际管理工作中,不断地健全其管理制度,使其能够满足社会市场经济的需求。

2.2 合理地配置相关管理机构,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企业在进行普通发票管理的时候,应设置合理的管理机构,通过设立专业的普通发票管理岗位,选用业务熟练和责任心强的管理人员,明确管理人员的职能,严格按照相关的普通发票管理法规政策来实行管理,不断完善管理制度,认真进行监督检查、计划管理、票种核定、出入库管理等工作,将管理工作落到实处。同时在日常普通发票管理工作中,构建相关的日常检查制度,对发票加强日常的管理。此外,企业应该加大对管理人员素质的培养,增强其职业道德素质,促使企业员工能够更为地为企业经济效益服务。

2.3 在普通发票管理过程中企业如何合理避税 合理避税和税款征收长期以来一直是企业比较关注的一个问题,由于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的税收负担比较沉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规模扩大的发展,而合理避税也成为了目前企业实行普通发票管理必须考虑的问题之一。

所谓合理避税其实就是指纳税人按照政府税收政策的导向,合理安排交易活动和经营结构,优化选择纳税方案,从而来减轻企业的纳税负担,获得正当税收利益。合理避税具有三个方面的特征,即非违法性、超前性、综合性。其中非违法性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第一是具有合法性,企业纳税人根据其自身条件对税收进行科学地筹划;第二是不违法,实行合理地避税。超前性主要是指企业纳税人对投资和经营活动事先进行计划、安排和设计。其中合理避税、偷税和避税之间存在的区别主要如表1所示。

①在筹划税收的时候,可以从节税空间大的税种和纳税人的构成入手,采用转移定价法,对国家免税政策进行合理地运用。比如企业在采购物资过程中所产生的运输费约7%要进项抵扣,企业普通发票管理人员应该向运输单位索取相关的运输发票,从而减少企业的税收。

②改变其合作模式,简而言之就是将平销变为代销,有效降低企业的税收。同时规范和加强普通发票的代开管理,如果遇到免征税并且其代开数额比较大的情况,可以采用备案制度,其中代开的普通发票必须要进行实名制,并定期查询、分析代开发票的信息,实时监控抵扣类型的普通发票,根据企业的实际业务,认真分析相关金额。

③在普通发票管理过程中,严格按照“交旧供新,验旧供新”等相关制度来实行管理,其中企业纳税人领购的发票应在三个月范围内进行验旧,对于一些没有使用过的空白发票不能将其剪角作废,应在审验登记以后由企业纳税人继续使用。同时还要加大对税务干部的监督和教育,增强对普通发票管理的重视,同时加强普通发票管理人员的责任心。全面实施责任追究制度,构建发票管理的长效制度。

④把强化税源和普通发票的管理相协调统一,使发票管理能够贯穿于税源管理、税务稽查、税收分析和纳税评估等工作的整个过程,通过对发票管理来控制其税收,充分发挥出管理作用,实现合理避税的目的。

2.4 加大对普通发票相关知识的教育和宣传 在进行普通发票管理工作的时候,首先要增强企业员工对普通发票的认识,通过电视、报刊、网络、专栏或者公告等媒介,采取不同的形式来教育和宣传普通发票管理的重要性,促使企业员工能够正确认识发票,使人们能够了解一些相关的发票知识,比如如何使用发票、如何取得发票和保管发票以及怎样辨别发票的真假等,同时鼓励人们在消费时索要发票。此外,还要向管理人员系统地传授有关业务知识以及发票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便于企业更好地构建管理制度,促使其能够更好地实施管理工作。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对于普通发票的管理越来越重视。企业在实施普通发票管理工作的时候,必须要先让企业员工明白普通发票的重要性,促使员工对发票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从源头入手进行管理,构建一个健全的管理制度,并且对相关管理机构进行合理地配置,加强管理人员综合素质的培养。此外,在进行普通发票管理过程中,企业还要采取相应措施,促使企业在不违法的情况下,合理避税,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刘国栋.加油站普通税控发票打印及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石油库与加油站,2012,(2):27-33.

[2]杨丑贵,毛八仙,赵成锁等.普通发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J].政府法制,2010,(7):59.

上一篇:学校卫生管理制度范文 下一篇:停车场管理制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