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潜伏期范文

时间:2023-11-05 03:00:21

新冠肺炎潜伏期篇1

一、HCMV的流行病学

HCMV为常见人体感染病毒。在美国,3~10岁儿童每年血清HCMV抗体阳转率为3%~6.2%[1],在英国,青年人HCMV抗体阳性率为10%~15%,中上阶层成年人中达40%~60%,下层人群中达80%;发展中国家,3岁以下儿童抗体阳性率达80%,成年人群中几乎达100%[2]。HCMV的传播发生于人之间的直接接触和体液传播,多数HCMV感染是在围生期和婴儿期,或在成年期通过性接触。HCMV可通过胎盘,因此可发生先天感染。90%HIV感染者发展成临床症状时会发生HCMV感染。抗病毒药可使AIDS患者HCMV感染的危险性下降50%[3]。器官移植患者最常见的感染是HCMV,发生其感染和疾病主要是通过供体器官传播或受体潜伏的HCMV激活。接受器官移植的HCMV阴性血清患者,HCMV感染为53%~73%。HCMV病在肾、肝、心、心肺移植患者的发生率分别为8%、29%、25%、39%[4]。HCMV肺炎是免疫抑制患者最严重的并发症,免疫抑制是它发展的必要前提[5]。骨髓移植患者发生率最高(17%),但是否发生于AIDS患者尚有争议。直到十多年前,HCMV脑炎还认为是少见病。然而,自首例从AIDS尸检报道以来,HCMV脑炎在AIDS患者中已常见,1.6%的HIV感染者有HCMV脑炎[6]。

二、HCMV的致病机制

一旦发生HCMV感染,常终身带毒,免疫功能正常时,感染常无症状,病毒潜伏持续存在。HCMV几乎感染所有器官,在人体的主要潜伏部位尚不清楚,目前看来,血管系统(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可能是其主要的潜伏部位[7],另外循环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和多形核白细胞、上皮细胞、成纤维细胞都可含潜伏病毒。HCMV病常发生于CD4细胞计数<0.1×109/L的患者[8],CD4<0.05×109/L时,发病率为30%~40%[9]。一旦病毒进入细胞,病毒衣壳粘附于胞膜,病毒基因组与宿主细胞核结合。最近研究显示HCMV感染人体细胞后使花生四烯酸释放,通过环氧合酶(COX)催化产生反应性氧物质(ROS)[10]。另外,HCMV即刻早期(IE)基因产物(IE72和IE84)能转激活COX-2的启动子,进而通过COX而使ROS产生。HCMV通过这两种途径刺激ROS的产生,ROS激活胞浆内非活性状态的核因子kB(NFkB),后者引起与免疫和炎症反应有关的多种细胞基因、病毒基因的表达。作为COX的抑制剂和ROS的清除剂,阿司匹林和消炎痛可能正是通过这两种机制减少HCMV所致的ROS产生[11]。因此,阿司匹林有望在抗病毒治疗和与HCMV感染有关的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中应用。HCMV感染比它所致疾病更普遍。组织及体液中查到HCMV表示存在感染并不必定致病。免疫功能不成熟或缺陷时,原发性HCMV感染、潜伏病毒重新激活或新HCMV毒株的感染都可引起病毒大量繁殖,导致损伤和疾病。大多数HCMV病是由于潜伏病毒重新激活所至。

三、HCMV所致疾病

人体内多种组织器官都查到HCMV的存在。正常人急性感染HCMV常发生单核细胞增多症,先天HCMV感染易导致严重后遗症。目前研究发现,HCMV确与多种疾病的发生有关,并不断有HCMV与另外一些疾病相关的报道。

(一)免疫低下时的HCMV致病 免疫低下见于AIDS、器官移植、肿瘤放疗和化疗、恶病质等。所致疾病有HCMV视网膜炎、肺炎、脑炎、胃肠道病等。HCMV肺炎致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Morris[5]认为肺功能受损和肺结构破坏是肺炎发展的关键,免疫机制使病毒易于导致肺炎并促进其发展,放疗及化疗增加了HCMV肺炎的危险。免疫致病在HCMV肺炎中的作用尚有争议。HCMV肺炎是一个严重的问题,有效处理只有低毒性抗HCMV药成为可能时方有希望。HCMV脑炎患者的多种神经细胞都查到巨细胞和HCMV,脑脊液中可查到其DNA,血清和和脑脊液中查到其抗体。主要病理改变为微神经胶质细胞小结和脑室脑炎。微神经胶质细胞小结主发生于器官移植,脑室脑炎无一例外发生于HIV感染和CD4计数少于100/ml的患者。HIV感染者迅速出现进行性脑功能障碍应想到本病,有非中枢神经系统HCMV感染史更值得怀疑。

此外免疫功能低下时,HCMV还可引起肝炎、鼻窦炎、卵巢炎、前列腺炎等。

(二)HCMV与血管壁病变 Fabricant在1973年提出疱疹病毒在动脉粥样硬化(AS)形成中发挥作用。1983年他发现用Marek病病毒(一种疱疹病毒)感染正常胆固醇鸡而发生广泛AS。之后人们对HCMV在人及动物血管壁病变中所起作用进行了大量体内外实验研究。许多资料提示HCMV在AS、移植器官AS、动脉狭窄中起了一定作用。1.AS:HCMV使鼠的血管壁脂质沉积增加、脂质代谢紊乱以及白细胞粘附。AS的动脉平滑肌中查到HCMV抗原和DNA,高滴度HCMV抗体与临床AS有关。用聚合酶链反应发现严重的AS病变较轻者HCMV DNA检出率高。尽管HCMV在AS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不明了,但至少可认为HCMV是AS多种致病因素中的一种。2.动脉狭窄:Epstein等[12]发现血管平滑肌细胞中的HCMV与该细胞中的P53相互作用而干扰P53的抑制功能,狭窄部位的平滑肌细胞表达IE84蛋白,该蛋白与P53相结合而抑制P53的转录活性,HCMV感染的小鼠冠脉损伤时内膜对损伤的反应比无HCMV感染时强。在行冠脉成形术中的研究中,有过HCMV感染更易发生狭窄。且发现血管壁的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氧化型LDL与含有IE基因启动子前体的单核细胞一起培养时,使该启动子活化,而血中单核细胞是HCMV的潜伏部位。3.移植器官AS:有HCMV感染时,移植心脏更易发生AS。HCMV阳性患者移植后5年生存率仅为32.2%,阴性患者则为68.3%;阳性患者因AS而丧失移植器官达68.8%,而阴性患者则为36.8%。心脏移植后一年,31.3%的HCMV阳性患者发生冠状动脉病变,而阴性患者只有8.6%发生。

HCMV急性感染期血中可见HCMV感染的内皮细胞,这些细胞经血可达全身各处,潜伏期可在平滑肌细胞查到HCMV基因组。小鼠实验显示,感染HCMV后,正常血管平滑肌无HCMV复制,但当血管受损时,增生的新生内膜平滑肌内可见HCMV复制。尽管HCMV的复制在其致病中尤为重要,但仅有IE基因的流产感染也对疾病发生起作用。人成纤维细胞感染HCMV时释放刺激内皮细胞生长的一组因子,HCMV还增加血小板生长因子(FGF)-BB mRNA、碱性生长因子mRNA、酸性FGF mRNA和表皮生长因子的表达[13],抑制Hela细胞的程序性细胞死亡。如果这种效应也发生在平滑肌细胞,凋亡的抑制会使HCMV感染的平滑肌细胞积集而发生动脉狭窄和AS。HCMV感染增加血管壁脂质沉着,增加平滑肌细胞摄取氧化型LDL,引起高凝状态。

目前还没有充分的证据说明HCMV与动脉狭窄和AS存在因果关系,但大量事实已说明HCMV在动脉狭窄和AS中起了作用,HCMV感染是动脉狭窄和AS的一种危险因素。

(三)HCMV与人体肿瘤 血清流行病学和肿瘤组织中HCMV DNA的存在显示了HCMV感染可能与多种人体肿瘤的发生有关。HCMV DNA和RNA以及抗原可在30%~60%的人体肿瘤中查到。HCMV感染在宫颈癌(34.3%)中比在宫颈炎(5.3%)中更常见。人乳头瘤病毒DNA阴性患者中,HCMV感染是宫颈癌的明显危险因素[14]。HCMV与宫颈细胞转化的相关性在鼠动物模型中也得到证实。此外HCMV感染也与血管肉瘤、Kaposis肉瘤、结肠肿瘤、前列腺腺癌、Wilms肿瘤以及常发生于儿童的成神经细胞瘤有关。它的感染在某些疾病中还导致类似于肿瘤的表现,如在HCMV结肠炎、肛部病变、胃部病变、直肠病变等。

HCMV可转化多种哺乳动物细胞株。Albrecht和Rapp最先显示UV灭活的HCMV能转化仓鼠胚胎成纤维细胞,此外还可转化人胚胎肺细胞、人内皮细胞、猪肝细胞和狗胚胎肾细胞。长期传代后这些转化细胞大多不能查到HCMV抗原和DNA,但肿瘤源性却保持。HCMV含三个多态转化区(mtrⅠ、Ⅱ、Ⅲ)。含mtrⅠ和重组质粒可引起原始Wistar鼠胚胎细胞和NIH3T3细胞转化。mtrⅡ和mtrⅢ能独立诱导啮齿目细胞肿瘤性转化。HCMV不编码任何癌基因,因此它在导致肿瘤时可能是通过干扰细胞特定蛋白表达的调理。IE产物也激活感染细胞,转激活多种同源细胞启动子,包括转激活那些涉及细胞增生、分化酶的表达。HCMV可诱导类似于生长因子的细胞外大分子产生,这些细胞因子可刺激感染细胞本身及周围组织中细胞的生长。HCMV诱导细胞支架和表面受体改变,进而增加癌细胞分散和移动。HCMV还阻碍MHCⅠ类抗原装配而缺乏CD8+T细胞的细胞毒作用。总之,HCMV感染能导致细胞生长率、粘附、移动性、分化及免疫源性的改变,进而可发生肿瘤[15]。

然而HCMV与肿瘤间的因果关系尚未确定,HCMV特异成分在长期肿瘤组织亚培养后未能查到,由于HCMV在大多正常人体有潜伏,因而难以解释肿瘤中的HCMV。

(四)其它 HCMV还与横断性脊髓炎、多神经根炎[16]、Guillain-Barre综合征、心肌炎、血小板减少症、溶血性贫血、自身免疫性肝炎、各类血细胞减少、继发性硬化性胆管炎、静脉血栓形成、Jouberts综合征、糖尿病、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病综合征、Menieres病、类风湿关节炎等有关。

四、小结

HCMV感染在临床致病中正不断得到新认识,越来越多的人体疾病都认为与它的感染有关,因此临床工作者应警惕HCMV所致的临床疾病。作为一种病毒,目前尚缺乏有效的对付措施。人们早已着手疫苗的研究工作,但到目前为止尚无令人满意的结果。抗病毒治疗常用aciclovir、ganciclovir、foscarnet、cidofovir(HCMV RNA抑制)[17]、HCMV免疫球蛋白以及单克隆抗体等[18],这些也都有待进一步改进。

参考文献

1 Yow MD,White NH,Taber LH,et al.Acquisition of cytomegalovirus infection from birth to 10 years:a longitudinal serologic study.J Pediatr,1987,110:37-42.

2 Wang PS,Evans AS.Prevalance of antibodies to Epstein Barr Virus and cytomegalovirus in sera from a group of children in the Peoples Repubic of China.J Infect Dis,1986,153:150-152.

3 Spector SA.McKinley GF,Lalezari JP,et al.Oral ganciclovir for the prevention of cytomegalovirus diserse in persons with AIDS.N Engl J Med,1996,334:1491-1497.

4 Patel R,Snydman DR,Rubin RH,et al.Cytomegalovirus prophylaxis in solid organ transplant recipients.Transplantation,1996,61:1279-1289.

5 Morris DJ.Cytomegalovirus pneumonia-a consequence of immunosuppression and pre-existing lung damege rather than immunopathology?Respir Med,1993,87:345-349.

6 Kure K,Liena JF,Lyman WE,et al.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1 infection of the nervous system:an autopsy study of 268 adult,pediateic,and fetal brains.Hum Pathol,1991,22:700-710.

7 Melnick JL,Hu C,Burek J,et al.Cytomegalovirust DNA in arterial walls of patients with atherosclerosis.J Med Virol,1994,42:170-174.

8 Lucht E,Brytting M,Bjerregaard L,et al.Shedding of cytomegalovirus and herpesviruses 6,7,and 8 in saliva of human immunodeficieney virus type 1-infected patients and healthy controls.Clin Infect Dis,1998,27:137-141.

9 Walmsley S,ORourke K,Mortimer C,et al.Predictive value of cytomegalovirus(CMV) antigenemia and digene hybrid capture DNA assays for CMV disease in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infected patients.Clin Infect Dis,1998,27:573-581.

10 Shibutani T,Yu ZX,Ferrans VJ,et al.Pertussis toxin sensitive G-proteins as mediators of the signal transduction pathways activated by cytomegalovirus infection of smooth musele cells.J Clin Invest,1997,100:2054-2061.

11 Speir E,Yu ZX,Ferrans VJ,et al.Aspirin attenuates cytomegalovirus infectivity and gene expression mediated by cyclooxygenase-2 in coronary artery smooth muscle cells.Circ Res,1998,83:210-216.

12 Epstein SE,Speir E,Zhou YF,et al.The role of infection in restenosis and atherosclerosis:focus on cytomegalovirus.Lancet,1996,348:S13-S16.

13 Lemsteom KB,Aho PT,Bruggeman CA,et al.Cytomegalovirus infection enhances mRNA expression of 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BB and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beta 1 in rat aortic allografts:possible mechanism for cytomegalovirus-enhanced graft arteriosclerosis.Arterioscler Thromb,1994,14:2043-2052.

14 Koffa M,Koumantakis E,Ergazaki M,et al.Association of herpesvirus infection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genital cancer.Int J Cancer,1995,63:58-62.

15 Cunatl Jr J,Cinatl J,Vogel JU,et al.Modulatory effects of human cytomegalovirus infection on malignant properties of cancer cells.Interviology,1996,39:259-269.

16 Anders HJ,Goebel FD.Cytomegalovirus polyradiculopathy in patients with AISD.Clin Infect Dis,1998,27:345-352.

17 Studies of ocular complicatons of AIDS Research Group,in collaboration with the AIDS Clinical Trial Group.Parenteral cidofovir for cytomegalovirus retinitis in patients with AIDS:the HPMPC peripheral cytomegalovirus retinitis trial.A randomized,controlled trial.Ann Inter Med,1997,126:264-274.

新冠肺炎潜伏期篇2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河南省;社会心态

2020年1月中下旬以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不断蔓延,防控形势日益严峻。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1月25日农历正月初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召开专门会议,对疫情防控特别是患者治疗工作进行再研究、再部署、再动员。指出,要全面动 员,全面部署,全面加强工作,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来抓。河南省委、省政府紧急行动,多次召开专题会,及时作出防控部署,并于1月25日启动了河南省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后盾就是支持。根据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全省上下都在为防控疫情积极贡献力量,作为专业的心理学工作者,我们深知此次疫情是重大社会应激事件,不仅对社会大众造成身体损害,也会给不同人群带来各种心理冲击。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心理支持援 助工作,调节大众情绪,避免社会恐慌,维护人民群众心理健康,我们责无旁贷。

1 当前河南省省社会心态的总体状况

为了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加强舆论引导,增强群众自我防病意识和社会信心”的决策部署,根据河南省疫情防控工作“十个坚决到位”,积极响应“舆情引导要坚决到位,引导公众科学认识疫情”的工作安排,我们紧急联合省内多位心理专家,组织研讨,针对此 次疫情的特点,设计了包括66个题目的社会调查表,对河南省民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的“信息获取”“认知与辨别”“预防知识”“身心状况”“非理性倾向”“心理援助需求”和“参与防治意愿”等七个方面进行调查。该调查主要通过手机微信平台进行,自1月27日17时上线以来,截至1月29日17时,河南省共有16604人作答,删除答题时间过短等无效样本后,共获得有效样本数13541人。全省18个地市皆有分布,平均每地在750人左右,其中信阳最多,为2050人,漯河最少,为237人;平均年龄32±11岁,最大77岁,最小16岁;男性占32%,女性占68%;高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占21.7%,大专文化程度占20.4%,本科及以上文化程度占57.9%。通过对13541人作答结果的评估和统计分析后,得出河南省社会心态的总体判断:当前,河南省民众对疫情高度关注,防控知识知晓率高,预防措施执行到位,团结凝聚齐心抗疫,但部分民众出现了一定程度上的身心症状和非理性行为(倾向),有接受心理援助的需要。

2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河南省社会心态的调查结果

2.1河南省民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信息获取情况

(1)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信息来源。74.4%的民众通过互联网获取关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相关信息,21.1%的民众选择通过电视获取信息,2.5%的民众主要依靠社区通知(如居委会、村镇广播等)来获取关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信息。

(2)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信息关注度。78.6%的民众每天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相关信息的关注时长大于20分钟,接近三成的民众(28.3%)每日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信息的关注时长则超过了1个小时。

(3)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信息鉴别度。66.3%的民众知道如何辨别谣言和实情,33.7%的民众认为不具备对谣言和实情进行有效甄别的能力。

2.2 河南省民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认知与辨别

(1)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症的认识。95.4%的民众认识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一种传染病,93%和93.7%的民众知晓该肺炎的潜伏期和传播途径,但只有75.6%的民众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症与普通感冒的症状区别。

(2)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认识。94.2%的民众清楚了解目前的疫情状况,但只有69.5%的民众了解该疾病的研究进展;仅有18.8%的民众认为疫情得到了控制,另有13.8%的民众认为疫情呈全面爆发态势,46%的民众认为疫情处于持续发展阶段,21.5%的民众认为疫情处于潜伏期。

(3)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危害的认识。99.1%的民众都认识到该疾病具有较高的传染性,77%的民众认为该疾病有一定的致死率,86.2%的民众认为该疾病可被治愈。

(4)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初始反应。

89.3%的民众在面对疫情时或多或少会感到恐慌。

排名前十位的心理感受分别是可怕、恐慌、害怕、恐惧、恐怖、紧张、人心惶惶、传播、危险、传染。

2.3 河南省民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预防知识掌握度

(1)对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日常行为的认识。59.9%的民众坚信佩戴口罩是预防疾病传播的有效方法,96.2%的民众在外出时都会佩戴口罩;84.4%的民众了解正确洗手的步骤;84.2%的民众认为亲友聚会是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风险行为。

(2)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预防方法有效性的认识。大部分民众认识到外出带口罩、减少“串门”与聚会、注重个人卫生、减少外出娱乐和避免乘坐公共交通等方法预防的有效性。但有19.7%的民众错误地认为使用保健品和药物可以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传染。

(3)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预防意识与行为。当民众自身出现发热或咳嗽症状时,依照国家卫健委的建议判断,77.6%的民众具有预防意识并能够采取正确的行动,其中42.5%的民众选择去附近的医院或卫生所检查,35.1%的民众选择自行隔离观察,0.6%的民众 选择向他人求助。但同时还有20.7%的民众选择直接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定点医院,1.1%的民众选择靠自身治愈,这都属于不恰当的行为。

2.4 河南省民众当前的身心状况

(1)身体状况。绝大部分民众无明显的身体不适。只有2.5%、3.9%的民众表示自己的食欲、肠胃功能变差,但有6.8%的民众表示睡眠质量变差。总的来说,96.7%的民众认为自己身体状况很好。

(2)心理状况。有31.6%的民众认为自己所处的日常生活环境比平常更不安全,32.6%的民众表示无法和以前一样安心学习和工作。43.9%的民众表示精神紧张,19.0%的民众表示自己情绪低落,13.2%的民众比较焦虑,表现出强迫行为倾向。目前,河南省89.3%的民众认为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良好。

2.5 河南省民众当前的非理性倾向

(1)非理性思维。23.6%的民众怀疑自己感染上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31.2%的民众希望离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区,到安全的地方去;58.7%的民众戒备与人接触;10.6%的民众怀疑周围的人可能就是病毒感染者;20.4%的民众有其他疾病也不愿去医院。

(2)非理性行为。32.9%的民众储备了过量的食物和药品,50.6%的民众控制不住去搜寻疫情相关信息,24.3%的民众强迫自己每天测量两次以上的体温。

(3)主要担忧。出现非理性思维和行为,主要还是源于对疫情的担忧。河南省民众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担忧主要集中在个人的身体健康(61.6%)、生活资源供给(12.3%)以及社会资产损失(10.4%)上。

2.6 河南省民众当前的心理援助需求

(1)民众心理援助需求意向。78.8%的民众认为在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防治过程中需要心理学的力4河南省心理学会: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时期的河南省民众社会心态量参与,24.3%的民众希望得到心理援助,69.5%的民众认为自己知晓获得心理援助的途径。

(2)民众心理援助需求内容。63.7%的民众最想咨询关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医学问题,36.3%的民众想咨询一些负性情绪、强迫性思维或非理性行为与躯体化症状相关的心理问题。具体来说,10.8%的民众想咨询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有关的负性情绪,如:恐慌、焦虑、害怕和恐惧;17.2%的民众想咨询担心自己和家人被传染的强迫性思维,如反复确定自己是否被传染了疾病;2.2%的民众想咨询关于非理性行为和躯体化症状的问题,如囤积药品、茶饭不思,肠胃功能紊乱;6.1%的民众想咨询关于被隔离引起的疑虑、恐慌、愤 怒、孤独、寂寞、无助等情绪问题。

(3)民众心理援助工作部门。34.6%的民众赞同由心理学学术团体承担,24.7%的民众认为应由健康教育专业机构承担,22.5%的民众表示该由卫生部门承担,10.2%的民众提出由大众媒体承担,8%的民众认可教育部门或者民政部门承担心理援助。

2.7 河南省民众参与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意愿

非常时期,社会大众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意愿不仅是社会正能量的体现,更是取得最终胜利的关键。98.3%的民众表示愿意在疫情防治期间从事义务工作;99.4%的民众愿意为保持社会秩序稳定做出自己的贡献;99.7%的民众愿意积极配合政府的疫情防治工作。

3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的社会心态现状

3.1 高度关注疫情信息。河南省民众主要通过互联网、电视、社区通知等渠道获取有关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信息,但在信息甄别方面稍有欠缺,约三成的民众不具备对谣言和实情进行有效甄别的能力。

3.2 防控知识知晓率高。普遍知晓该疾病的症状、潜伏期、传播途径、危害性等知识,但在相似呼吸道疾病的辨别、疫情的发展态势、死亡率等知识方面需要加强;部分民众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恐慌心态。

3.3 预防措施执行到位。河南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措施到位,民众执行程度高,总体上较好地践行了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方式方法,但有部分民众对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仍心存疑虑,信心不足。

3.4 身心机能反应正常。当前疫情下,河南省民众身体状况较为正常,但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心理应激反应。面对突发疫情事件,出现应激反应是正常的,但心理应激在短期内如果没有得到合理调节,长期存在的话(超过1个月),就会影响正常的心态,损害身心健 康。

3.5 适度非理性待调整。疫情面前,河南省民众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担心、疑虑、戒备、逃避等非理性思维和固执、冲动、强迫等非理性行为,对这些非理性的过度忧虑和无效的行为不加干预的话,将会加重紧张情绪,进而影响他人,造成不必要的社会恐慌。

3.6 心理防护必不可少。随着疫情加剧,负面情绪的蔓延、累积对疫情防控的大局极为不利,近八成民众赞同解决心理问题与防控疫情都很重要,四分之一的民众有心理援助需求,民众建议由心理学学术团体、健康教育机构和卫生主管部门共同承担这项工作,但心理援助的获得性有待提高。

3.7 众志成城齐心抗疫。多难兴邦,疫情让民众变得更加团结,增加了社会凝聚力,河南省民众参与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意愿强烈,都愿意积极配合政府工作,为疫情防治和保持社会秩序稳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4 引导和塑造当前社会心态的对策建议

4.1 信息传播方面。一是继续发挥互联网与电视等大众传媒在传递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信息渠道中的主力军作用,同时,兼顾特殊人群需要,发挥社区在信息传递中的作用,确保民众拥有及时获取疫情信息的有效渠道。二是要注重发挥传统媒体渠道的独特作用,如发挥纸质媒体信息来源的作用,开设连续专栏,发出权威声音,供新兴媒体转载传播,快速传播关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准确信息,以事实击退谣言,减轻民众分辨信息的负担。三是要扩大优质网络资源的开放程度,如优质网络课程、影视作品(电影、电视剧、纪录片 等),分散民众注意力,降低对疫情的过度关注,以轻松愉快的方式减轻其心理负担。

4.2 知识普及方面。一是在继续普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知识的同时,采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广泛宣传介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症与普通感冒的区别,以减轻民众的焦虑感;二是邀请权威专家,介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发展演化历程,以减轻民众心理上的不确定感;三是加强心理常识普及力度,向民众传递在灾难和疫情面前,恐慌、害怕等心情是正常的应激反应等理念。四是创新宣传方式,发挥电视媒体信息全面的作用,策划专门栏目,常态化播放有关抗击疫情,防控疾病,疏导心理的普及性、操作性内容,提高知识传播普 及效用。

4.3 应对措施方面。一是在继续普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预防知识的同时,增加预防措施效果的宣传,如正确选择和佩戴口罩对预防疫情作用重大;二是重点宣传介绍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或普通呼吸道疾病时应该采取的措施,以缓解民众紧张、焦虑的不良情绪,引导民众理性对待疾病,既不浪费医疗资源,又防止疫情扩散;三是关注和监测民众对科学研究结果片面性的理解和认识,及时邀请权威专家跟进解读,提醒民众目前还没有专门用于预防和治疗新型冠状病毒的药物,避免造成不必要恐慌和抢购。

4.4 身心维护方面。一是在做好疫情防治工作的同时,号召大众保持正常的生活节奏和稳定的生活状态,维持合理的作息时间与日常的饮食习惯;二是鼓励开展居家运动,通过各种媒体渠道介绍传授一些适宜在家中开展的运动;三是当出现焦虑、抑郁、烦躁等情绪时,引导大众采用积极的情绪宣泄方式,如向家人倾诉、做瑜伽、练习正念太极等。

4.5 平和心态方面。一是在普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知识的同时,根据民众的关注点不同,有侧重地介绍“防”“控”“治”等方面的实例,让民众对疾病有直观的了解,在此基础上理性接纳事实;二是要着力保障物资供应,确保民众的日常生活,打造坚定的抗疫信心,不加剧紧张氛围;三是要加大政府相关临时政策的宣传力度,如疫情期间的医保政策、人事和劳动关系政策调整等,消除群众顾虑和压力源,减轻他们的心理压力。

4.6 心理援助方面。一是虽然绝大多数民众自评心理健康状况与平常一样,但还是存在一定程度的心理恐慌,因此有必要对公众的恐慌情绪给予关注,及时向公众传播新型冠状病毒的病理知识和预防手段,同时传播心理健康知识,以科学专业知识来化解民众对未知的恐慌情绪;二是邀请更多心理学专业力量,介绍疫情期间以及以往重大社会事件期间民众心理变化历程和有效的心理应对方式,进行心理公益宣传,并开通更多的心理援助热线,以使公众有渠道来获取心理学知识,使其正确认识自己的情绪,有效控制自身不良情绪, 防止社会性恐慌的发生;三是注重生理与心理的密切联系,在疫情面前须着重发展医疗,在加强医学救助知识支持的同时关注社会心理,但拒绝夸大心理援助功能,将心理援助作为医学救助的辅助手段,以预防后期社会不良心理氛围的产生;四是在心理援助工作部署时 ,应考虑到公众对其专业性的认可度,充分参考心理学学术团体和健康教育专业机构的建议与意见,同时多个部门协同传播心理专业知识,以期营造更加积极健康的社会心理氛围。

新冠肺炎潜伏期篇3

一、什么是冠状病毒?

冠状病毒是一个大型病毒家族,已知可引起感冒以及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和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等较严重疾病。2019年12月以来,湖北省武汉市发现多起病毒性肺炎病例,经相关病毒分型检测,2020年1月7日,实验室检出一种新型冠状病毒。某些冠状病毒可以在人与人之间传播,通常是在与被感染的患者密切接触之后,例如在家庭、工作场所或医疗中心。

人感染冠状病毒后会有主要症状:症状取决于感染病毒的种类,但常见的症状包括呼吸道症状,发热、咳嗽、呼吸急促和呼吸困难。在更严重的情况下,感染会导致肺炎和严重的急性呼吸道综合症。

针对冠状病毒,公众应减少疾病的暴露和传播,例如在流感流行季节尽量少去人群密集的地方、出门戴口罩、饭前便后洗手等,并在可能的情况下避免与有呼吸道疾病症状(例如咳嗽和打喷嚏)的人密切接触。

二、什么是新型冠状病毒?

新型冠状病毒是以前从未在人体中发现的冠状病毒新毒株。如近期中国武汉发现的新型冠状病毒,2020年1月12日,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将造成武汉肺炎疫情的新型冠状病毒命名为“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

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临床表现有哪些?

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乏力,呼吸道症状以干咳为主,并逐渐出现呼吸困难,严重者表现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碍。部分患者起病症状轻微,可无发热。多数患者为中轻症,预后良好,少数患者病情危重,甚至死亡。

四、出现早期临床表现是否意味被感染?

如出现发热、乏力、干咳表现,并不意味着已经被感染了。

但如果出现发热(腋下体温≥37.3℃)、咳嗽、气促等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状,且有武汉旅行或居住史,或发病前14天内曾接触过来自武汉的发热伴呼吸道症状的患者,或出现小范围聚集性发病,应到当地指定医疗机构进行排查、诊治。

五、去医院就医需要注意什么?

就医时,应如实详细讲述患病情况和就医过程,尤其是应告知医生近期的武汉旅行和居住史、肺炎患者或疑似患者的接触史、动物接触史等。特别应注意的是,诊疗过程中应全程佩戴外科口罩,以保护自己和他人。

六、什么是密切接触者?‍

与发病病例(疑似和确诊病例)有如下接触情形之一者属于密切接触者:

(一)与病例共同居住、学习、工作或其他有密切接触的人员;

(二)诊疗、护理、探视病例时未采取有效防护措施的医护人员、家属或其他与病例有类似近距离接触的人员;

(三)病例同病室的其他患者及其陪护人员;

(四)与病例乘坐同一交通工具并有近距离接触人员;

(五)现场调查人员调查经评估认为符合条件的人员。

七、为什么密切接触者要医学观察14天?‍

目前对密切接触者采取较为严格的医学观察等预防性公共卫生措施十分必要,这是一种对公众健康安全负责任的态度,也是国际社会通行的做法。

参考其他冠状病毒所致疾病潜伏期、此次新型冠状病毒病例相关信息和当前防控实际,将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期定为14天,并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居家医学观察。

八、公众如何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

(一)保持手卫生。咳嗽、饭前便后、接触或处理动物排泄物后,要用流水洗手,或者使用含酒精成分的免洗洗手液。

(二)保持室内空气的流通。避免到封闭、空气不流通的公众场所和人多集中地方,必要时请佩戴口罩。咳嗽和打喷嚏时使用纸巾或屈肘遮掩口鼻,防止飞沫传播。

(三)医院就诊或陪护就医时,一定要佩戴好合适的口罩。

(四)良好安全饮食习惯,处理生食和熟食的切菜板及刀具要分开,做饭时彻底煮熟肉类和蛋类。

(五)尽量避免在未加防护的情况下接触野生或养殖动物。

九、近期去过武汉怎么办?

回到居住地之后,可在2周内注意加强身体防护,关注自身身体状态。

如果接到疾控部门通知,需要接受居家医学观察,不要恐慌,不要上班,不要随便外出,做好自我身体状况观察,定期接受社区医生的随访。

如果出现发热(腋下体温≥37.3℃)、咳嗽、气促等急性呼吸道感染早期临床症状,请及时到当地指定医疗机构进行排查、诊治。

十、世卫组织对各国有什么建议?‍

世卫组织鼓励所有国家加强对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SARI)的监控,认真检查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或肺炎病例的任何异常流行情况,并向世卫组织通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任何疑似病例或确诊病例。

鼓励各国继续根据《国际卫生条例(2005)》加强突发卫生事件防范。

新冠肺炎潜伏期篇4

1适用范围

1.1本预案适用于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事件的应对和处置。

1.2本预案与《突发群体性事件应急预案》相互补充。本预案归口管理部门为综合部。

2风险分析与事件分级

2.1风险分析

本节所述内容参考了人民日报和卫生委等官网上的信息。

2.1.1本预案所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指: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网站28日凌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四版);具有以下病原学证据之一者:呼吸道标本或血液标本实时荧光RT-PCR检测新型冠状病毒核酸阳性;呼吸道标本或血液标本病毒基因测序,与已知新型冠状病毒高度同源。

2.1.2根据《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三版)》显示,新型肺炎以发热、乏力、干咳为主要表现。鼻塞、流涕等上呼吸道症状少见。具体如下:

(1)一般症状:发热、乏力、干咳、逐渐出现呼吸困难,部分谢性酸中毒、出凝血功能障碍。

(2)多数患者为中轻症,预后良好,少数患者病情危重,甚至死亡。

2.1.3普通感冒和新型肺炎的区别

根据国家防疫站专家李兰娟的电视采访资料,目前二者早期的症状是非常相似的,有的发烧、有的干咳,有的呼吸道症状,发烧以后乏力,甚至有的还有点消化道的症状。医学鉴别需要咽拭子取个样,做病毒检测然后区分甲流、乙流还是新型冠状病毒。

2.1.4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临床表现包括:

突然起病,畏寒高热,体温可达39°C~40C,多伴头痛、全身肌肉关节酸痛、极度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常有咽喉痛、干咳、鼻塞、流涕、胸骨后不适等。

2.1.5传播途径

传播方式:口腔飞沫传播、接触传播(包括手污染导致的自我接种)结膜传染以及空气传播。

飞沫可以通过一定的距离(一般是1米)进入易感的粘膜表面。由于飞沫颗粒较大(大于5um),不会长时间悬浮在空气中。

日常面对面说话、咳嗽、打喷嚏都可能造成飞沫传播。如果周围有疑似新型冠状病毒患者,记得戴口罩并尽量保持1米的距离。口單使用后应当正确丢弃,与患者接触后应该用肥皂和流动水等彻底清,患者起病症状轻微,可无发热。

(2)严重者: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出凝血功能障碍。

(3)多数患者为中轻症,预后良好,少数患者病情危重,甚至死亡。

2.1.6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潜伏期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潜伏期平均在7天左右,短的在2~3天,长的10~12天。将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期定为14天,并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居家医学观察。

通过以上分析,该传染病隐蔽期长,发病症状和普通感冒有共同处,不易鉴别,症状变化因人而异,需要14天的观察和医学检测,综合判定风险较大。

2.2事件分级

(1)特别重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事件

印尼爆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波及分部区域,分部内有2名及以上人员被诊断患病,与其接触人员被隔离,造成大面积停工,员工正常生活受到严重影响;

(2)重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事件

分部所在地区及周边未爆发疫情,分部内出现一例确诊病例,或者雅万高铁项目部范围内出现一例确诊患者,分部人员有与其接触史;

(3)较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事件

印尼发现疑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疫情控制尚可,分部出现1人或以上疑似病例、或出现接触其他疑似病例人员;

(4)一般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事件

印尼发现疑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疫情控制尚可,分部现场生产、生活未受到影响;

3组织机构及职责

分部应急组织机构由应急领导小组、应急办公室、现场应急指挥部组成。

3.1应急领导小组

组长:XX

副组长:XXX

成员:XXX、XX、XXX、XX

主要工作职责:

(1)审定分部的'应急预案;

(2)全面指导分部的应急救援工作;

(3)落实政府及上级单位有关应急工作的重要指令;

(4)负责组建应急指挥部或指定人员到现场指挥应急抢险工作,对应急抢险重大问题进行决策;

(5)审定对外和上报的事件信息;

(6)负责审定下达和解除预警信息,负责下达应急响应程序的启动和终止指令;

(7)应急响应结束后,安排相关部门和人员进行事故调查、评估和总结。

3.2应急办公室

组长:XX

副组长:XXX

成员:分部安质部全体人员、分部综合部全体人员

主要工作职责:

(1)负责传达、贯彻落实上级应急管理工作的有关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及一系列文件指示精神和本单位应急领导小组的会议决议、有关要求等;

(2)负责24小时应急值守,接收各类突发事件的报告,跟踪事件的处置状况,收集相关信息并做好上报工作;

(3)负责应急预案的管理工作,组织总体应急预案和专项应急预案的制定、修订、审核、和管理备案等工作;负责制定、报批和组织实施应急演练、培训计划;

(4)负责应急资金计划的制定和应急项目的审批;

(5)负责应急物资储备库的建设,负责应急物资储备库管理制度的编制、落实,制订应急物资和装备配备计划,负责应急物资的定期检查等;

(6)负责应急队伍建设,制定并实施应急队伍的培训与演练计划等;

(7)组织应急演练、应急培训、应急物资和抢险救援队伍等,并对施工情况进行考核评价管理。

3.3现场应急救援队伍

现场应急救援队伍是由应急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各应急救援工作组,分工协作有序开展现场处置和救援工作。工作组可根据实际进行增减调整,主要包括现场抢险组(救援、疏散、警戒等)、后勤保障组、善后处理组、事故调查组。

(1)现场抢险组

组长:XXX

成员:各部门负责人

主要职责:实施现场救援方案确定的各项救援措施以控制事态发展,减少事故损失;负责现场感染人群的救护,设置隔离区域;负责.协助外部救援和医疗队伍开展工作。

(2)善后处理组

组长:XXX

成员:各部门负责人

主要职责:负责患者的后续医疗救治;负责核实患病人员情况及其亲属的接待、安抚、住宿及日常生活工作;负责赔偿的洽谈以及死亡人员的善后工作;负责保险索赔事宜;负责恢复现场办公、生活等基本功能。

(3)事故调查组

组长:XXX

成员:各部门负责人

主要职责:负责保护事故现场,搜集事故资料;负责事故调查,确定事故损失、性质、原因、主要责任人,提出预防措施和处理意见等。

4监测与预警

4.1风险监测

4.1.1工作职责

应急办公室负责本单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风险监测工作。负责与当地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联系,获取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信息,当收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预警信息时应及时向上一级单位应急办公室报告。特殊情况可越级上报。发现传染病疑似病例后,疑似病例所在部门立即向应急救援日常管理办公室人员汇报,应急办公室根据疑似病例、是否有发热病人或疫情接触情况综合分析判断,向应急领导小组汇报,预警通报,通知各部门作好应急准备。

各部门每天定时向应急办公室汇报本部门疫情情况(是否有发热病人或疫情接触情况),如出现疑似病人由应急办公室联系医院进行甄别和处置。

4.1.2监测方法

4.1.2.1判定疑似病人主要通过询问其是否有以下几项接触史。

1)可疑暴露者是指暴露于新型冠状病毒检测阳性的野生动物、物品和环境,而且暴露的时候未采取有效防护(如戴口罩)。

2)密切接触者是指与可疑感染者或确诊感染者有过如下接触情形之一:

3)与病例共同居住、学习、工作或其他有密切接触的人员;

4)诊疗、护理、探视病例时未采取有效防护措施的医护人员、家属或其他与病例有类似近距离接触的人员;

5)病例同病室的其他患者及陪护人员;

6)与病例乘坐同一交通工具并有近距离接触人员;

7)现场调查人员调查后经评估认为符合条件的人员。

8)对于密切接触者,需要在家进行医学观察。不要上班不要随便外出,做好自我身体状况观察,定期接受社区医生随访。

4.1.2.2注意通过以下几项区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和普通疾病:

1)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发热、乏力、干咳等为主要表现,并会出现肺炎。但早期肺炎可能不发热,仅有畏寒和呼吸道感染症状,但CT会显示有肺炎现象。

2)流感以高热、咳嗽、咽痛及肌肉疼痛等为主要表现,有时也可引起肺炎,但不常见。

3)普通感冒以鼻塞、流鼻涕为主要表现,多数患者症状较轻,一般不引起肺炎症状。

4.1.2.3观察以下这些体征和症状:

1)发烧。每天两次测量的体温。

2)咳嗽。

3)呼吸短促或呼吸困难。

4)其他需要注意的早期症状包括畏寒、身体疼痛、咽喉痛、头痛、腹泻、恶心/呕吐和流鼻涕。

5)如果出现发热、咳嗽等异常症状,及时向部门、单位负责人报告,负责人报告应急办公室后,统一联系医生,到指定医疗部门进行排查、诊治。如果发热超过38.5C,同时有以下三种情况之一:

1)伴有呼吸困难、明显的胸闷气喘;

2)接触过新型肺炎或可疑新型肺炎的病人;

3)本身就有高血压、心脏病等心脑肝肺肾等基础疾病的病人。建议及时到医院就诊,必要时在医院隔离处理。

4.2预警信息

应急办公室接到疑似病人的预警信息后,上报应急领导小组,应急领导小组结合医院诊断结果,研判可能造成的后果,综合判断情况的紧急程度,确定预警级别。由应急办公室采用电话、QQ平台、微信平台、whatAPP平台、短信等方式预警信息,预警信息包括可能发生事件时间、地点、可能影响的范围以及应采取的措施等。

4.3预警行动

各应急救援工作组接到预警信息后进入待命状态,做好应急响应准备。

4.4预警调整和结束

应急办公室根据急性传染病事件的变化情况,报请应急领导小组批准后,调整或解除预警信息通知。

5应急响应

5.1信息报告

5.1.1发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事件后,事发单位负责人应立即向印尼代表处应急办公室报告,并及时向附近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者医疗机构报告。

5.1.2当发生较大及以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事件时,应急办公室需按规定向电建国际总部应急办公室报告。各应急教援工作组在现场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按照分工,相互配合、密切协作,共同开展应急处置和救援工作。由属地政府统一协调指挥的急性传染病突发事件,应遵其安排。

5.1.3报告内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名称、发生地点、发生时间、波及人群或潜在的威胁和影响、报告单位、联系人及通讯方式。并尽可能提供以下信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性质、范围、严重程度、可能原因、已采取的措施,病例发生和死亡的分布及可能发展趋势。

5.2应急处置措施

5.2.1较大及以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事件应急处置措施主要包括:

(1)发现传染病人、疑似传染病人时,必须在24小时以内报告,并向当地卫生主管部门、疾病控制中心报告。

(2)对传染病人、疑似传染病人在做好自身保护的前提下,应及时将其送往医疗急救中心(医疗部门)进行救治。发现人应尽可能避免与患者直接接触或近距离接触,并离开患者生活、工作的房间或办公室等场所。在现场附近把守,防止人员进出,等待应急组织其他人员的到来。

(3)对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传染病病人污染的场所、物品,做好消毒处理,必要时请疾病控制中心进行专业消毒。对发生确诊或可疑病人的疫区、空间、交通工具、病人接触过的物品、呕吐物、排泄物,进行有效消毒;对不宜使用化学消杀药品消毒的物品,采取其它有效的消杀方法;对价值不大的污染物,采用在指定地点彻底焚烧,深度掩埋(2米以下),防止二次传播。

(4)与传染病人或疑似病人密切接触者,应隔离进行临床观察。

对需观察隔离的员工设置专门的隔离区,负责安排好被隔离人员的生活必需品的配给。食堂采买要避开病毒源,保证食品的安全性。

(5)对易感人群应采取应急接种,预防性用药,群体防护措施。

需要进行隔离的病人、疑似病人和密切接触者,应主动配合有关卫生部门采取医疗措施。

(6)照顾患者时应佩戴口單防护服等,口罩用后应统一回收处理,与患者接触后应用肥皂等彻底清洗双手;

(7)充分考虑发生传染病疫情及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期问可能带来的人手紧缺问题,合理调配人力资源,保证正常生活、工作秩序。

(8)及时公布本次发生疾病的传播方式,传播规律,有效的预防方法,如何正确对待,使广大职工进一步了解相关疾病的预防知识。

以消除职工、群众的恐惧心理,稳定职工情绪,保证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9)禁止非本单位人员乘坐本公司车辆,随时对公司属车辆进行消毒。根据需要派出专用车辆参加救援工作。

(10)做好患者亲友的接待、安抚工作

(11)对健康的未受感染的人员进行集中居住,统一食宿,减少.外界接触,以保障上述人员不被感染。

5.2.2一般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事件应急处置措施主要包括:

(1)号召全体人员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保持办公、生活场所的卫生。

(2)控制人员出入,同时对出入人员进行健康状况检查,发现疑似急性传染病人员立即隔离观察。在营地入口设立体温检查点,进.出人员进行体温检查。尤其是对外来访问人员检查体温,发放口罩,并进行登记。

(3)消毒灭菌。冠状病毒对热敏感,56C30分钟、乙醚、75%酒精、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和氯仿等脂溶剂可以有效灭活病原体。对营地、办公区、宿舍、会议室等进行消毒,定时打开门窗自然通风,改善室内空气质量。营地内禁止长期露天堆放垃圾,垃圾场及时清理垃圾,杜绝污水横流。

(4)如果能做到单人居住最好,如果做不到,尽量做到和家人保持一米远的距离,另外,单间隔离的房问,东西越少越好,戴好口單,做好通风;在隔离期间,注意多饮水。

(5)加强食堂卫生管理,入口处设置洗手点,服务人员使用口罩,公用器具采用消毒柜消毒,员工存放碗筷的柜子定期进行消毒清洗。单独碗筷单独消毒,洗碗池保持清洁卫生。食材方面,不要吃活禽、野味,保持营养均衡;

(6)卫生间使用完毕之后,做好消毒和通风。完善卫生间洗手池、洗手液烘干器等设施,加强卫生管理,保持厕所清洁卫生。建议使用蹲便器。每天清洁所有「高频接触的物体表面,如柜台、桌面、门把手、洗手问固定装置、厕所、手机、键盘、平板电脑和床旁桌子。另外,清洁可能带血、体液和/或分泌物或排泄物的任何表面。

(7)分部全体人员包含分包队人员,每天上午上班前和下午下班前测量人员体温。出现发热人员,体温超过38.5°C,伴有全身不适症状,服用退热药物,如乙酰氨基酚,并进行隔离观察;

5.3扩大响应

在当前应急措施难以应对、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时,现场应急指挥部应及时请示印尼代表处应急领导小组调整响应级别,向上级单位请求支援,同时充分寻求属地政府或救援机构的支援。

5.4应急结束

在分部范围内,应隔离时间段内,已隔离病员均得到有效治疗,患者生活、工作场所已消毒;且未发生新增疑似病例及确诊病例时,由应急救援日常管理机构负责人报告应急救授指挥部。应急领导小组组长根据上级统一部署,宣布本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事件应急响应结束。

6后期处置

6.1应急响应结束后,按照把事故损失和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的原则,及时做好生产、生活恢复工作。

6.2财务部负责牵头核算救灾发生的费用及后期保险和理赔等工作。

6.3事件调查组必须实事求是,尊重科学,按照“四不放过”原则,及时、准确查明传染病疫情的原因,深刻吸取事故教训,制定防范措施,落实责任制,防止类似事件发生。

6.4应急办公室负责收集、整理应急救援工作记录、方案、文件等资料,组织各部门对应急救授过程和应急救援保障等工作进行总结和评估,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并将总结评估报告报上级主管部门。

7应急保障

7.1应急队伍

分部应急队伍参见3.3,由应急领导小组组建现场应急救援队伍,主要包括现场抢险组(救援、疏散、警戒等)、后勤保障组、善后处理组、事故调查组,各组人员由专业相关各部门人员抽调组成,相关人员均应参加相应的应急预案演练或者培训活动。

7.2应急物资与装备

应急办公室、分部设备物资部组织储备适量的应急防护设施,如防护手套、口罩、消毒液、红外线温度仪等。分部有一辆救护车,有中巴车、小车若干辆,应急期问优先保障应急需要。

7.3通信与信息

新冠肺炎潜伏期篇5

北京林业大学是教育部直属、教育部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下面是小编整理的2021北京林业大学疫情防控措施_北京林业大学疫情防控最新安排,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2021北京林业大学疫情防控措施出入校园实行审批制

中高风险地区学生暂不返校

北京林业大学《关于调整学生出入校园管理要求的通知》,自8月5日12时起,学校严格校园管理,学生出入校园实行审批制。且全体学生“每日报平安”上报个人身体健康状况等。

1.在校的学生要按照“非必要不出校,非必要不聚集”的原则,尽量减少出校,并避免聚集。

如因必要事由确需临时出校的,应至少提前2小时在“学生出校申请”系统中申请,如实填写出校事由、出校时间和返校时间,出校后全程开启手机定位;经学院审批通过后出校,并须在出校当天夜里12点前返校。“非当天返回”和“出京”同学均按照离校学生处理,按照第2条管理办法执行。

2.目前在京不在校和已经离京的学生,坚持“非必要不返校”的原则。

非中高风险地区的学生,如因必要事由确需返校的,至少提前3天与学院辅导员联系,经学院审核同意返校后,提前1天在“学生返校申请”系统中申请,上传北京“健康宝”绿码和行程码截图,如实填写相关信息,经学院审批通过后入校。

3.当前处于中高风险地区及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市的学生暂不返校。

因故到过中高风险地区或所在地风险等级有变化的学生,要第一时间向学院报告并在“每日报平安”系统中更新相关信息,并按照属地疫情防控要求做好相关工作。

北京林业大学学校简介历史积淀深厚。学校办学历史可追溯至1902年的京师大学堂农业科林学目。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北京农业大学森林系与河北农学院森林系合并,成立北京林学院。1956年,北京农业大学造园系和清华大学建筑系部分并入学校。1960年被列为全国重点高等院校,1981年成为首批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1985年更名为北京林业大学。1996年被国家列为首批“211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校。2000年经教育部批准试办研究生院。2001年获教育部和国家林业局共建支持。2004年正式成立研究生院。2005年获得本科自主选拔录取资格。2008年,学校成为国家“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项目试点高校。2011年与其他10所行业特色高校参与组建北京高科大学联盟。2012年,牵头成立中国第一个林业协同创新中心——“林木资源高效培育与利用”协同创新中心。2016年,学校“林木分子设计育种高精尖创新中心”入选北京市第二批高精尖创新中心。2017年,学校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行列,林学和风景园林学两个学科入围“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2019年,生态修复工程学、城乡人居生态环境学入选北京高校高精尖学科建设名单。

办学特色鲜明。学校以生物学、生态学为基础,以林学、风景园林学、林业工程、草学和农林经济管理为特色,是农、理、工、管、经、文、法、哲、教、艺等多门类协调发展的全国重点大学。长期以来,学校秉承“知山知水,树木树人”校训,践行“替河山装成锦绣,把国土绘成丹青”理念,为国家培养了20余万名高级专门人才和一批外国留学生,其中包括16名两院院士为代表的一大批杰出科技专家和管理人才,他们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林草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学科实力强大。学校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授权可自行审定教授任职资格的高校,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授权一级学科内可自主设置博士、硕士二级学科及交叉学科的高校。经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林学和风景园林学两个一流建设学科位居A+档位。拥有1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含7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6个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学科(一级)、3个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培育学科、2个北京市高精尖学科、3个北京市重点学科(一级)(含重点培育学科)、4个北京市重点学科(二级)、1个北京市重点交叉学科。截至2019年底,学校共有7个学科领域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

人才培养体系完备。学校现有17个学院,65个本科专业及方向,25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16个专业学位授权点,8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7个博士后流动站。在校生25276人,其中本科生13693人,研究生6712人,各类继续教育学生4871人。实施导师制、主辅修制,拥有国家理科基地、国家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梁希实验班、创新实验班、中外合作办学等多种拔尖创新人才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模式。有18个部级一流专业建设点,8个省部级一流专业建设点,2个北京市重点建设一流专业。获得部级教学成果11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7项、优秀奖1项),省部级教学成果奖51项,部级一流课程12门,北京高校优质本科课程8门。5篇博士学位论文入选“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北林学子在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国际学生风景园林设计竞赛、德国红点奖、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国际大学生ICAN物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等国际大赛中获重量级奖项,在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环境生态科技创新大赛、“外研社杯”全国商务英语实践大赛、全国农林研究生学术科技作品大赛、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等部级竞赛中屡获佳绩。近五年本科毕业生就业率在90%以上,研究生就业率在94%以上。

学生假期疫情防控注意事项1、疫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

紧急行动起来,切实把疫情防控作为当前的一项重大任务。抓好重点地区、重点部位、重点人群防控工作,加大排查筛检,强化传染源控制,切断传播途径,聚焦规范处置,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努力把输入性疫情风险降到最低。

2、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可防、可控。

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已经不是单纯的医疗卫生问题,而是关系全局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必须以对人民群众健康高度负责的态度,全力抓好疫情防控工作。要加强市场监管,全面禁止市场销售活禽。一律取消大型公众聚集性活动,暂时关闭公共娱乐场所。

3、时值新春佳节,人员大范围密集流动,疫情防控形势严峻,为确保全市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我们建议市民朋友在日常生活中做好个人防护。

避免前往人员密集区,避免接触发热呼吸道感染的病人,春节期间尽量留在家中,减少走亲串友和聚餐聚会,出门时要佩戴口罩。要坚持勤洗手、勤通风,不信谣,不传谣。

4、温馨提示:为扎实做好我市新型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我们建议市民朋友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加强锻炼,规律作息,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不要随地吐痰,打喷嚏、咳嗽时用纸巾或袖肘遮住口鼻。

5、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可防、可控。

为扎实做好我市新型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我们建议市民朋友注意饮食安全。避免接触野生禽畜,不食用野生动物,肉、蛋类食物食用前要彻底煮熟。

6、温馨提示:健健康康过大年。

春节期间,请您密切关注自身健康。如果出现发热、咳嗽、气促、胸闷等症状,尤其是有接触过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史的,请及时就医,以免错过治疗时机。要配合当地疾控部门做好密切接触人群的追踪和排查等工作。

7、为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遏制疫情蔓延势头,确保广大市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我们倡议积极参与爱国卫生运动。

主动开展环境清洁活动,搞好房前、屋后的公共卫生和室内卫生,掌握了解卫生健康知识。

8、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潜伏期最长约为14天,病例存在人传人情况,参照SARS和MERS的防控经验判断,潜伏期可能无传染性。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可防、可控。让我们增强责任意识和防护意识,齐心协力,群防群控,共同打赢这一场防疫阻击攻坚战!

9、坚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通力开展市民宣传教育,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

请正确佩戴口罩。医用外科口罩:可以阻挡70%的细菌如果去公共场所不与病人接触,佩戴医用外科口罩就足够。医用防护口罩(N95口罩):可以阻挡95%的细菌,如果会接触病人则应选择这种。

10、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临床表现有哪些?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乏力,呼吸道症状以干咳为主,并逐渐出现呼吸困难,严重者表现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碍。

部分患者起病症状轻微,可无发热。多数患者为中轻症,预后良好,少数患者病情危重,甚至死亡。

11、冠状病毒不耐高温。

56℃的环境下30分钟即可灭活病毒此外,乙醚、75%的乙醇含氯的消毒剂,都可以有效地灭活病毒。要坚持勤洗手,还要正确洗手。洗手时应使用肥皂或含有酒精成分的手消毒剂。

12、打喷嚏时要遮挡。

可使用一次性纸巾或手帕遮掩口鼻,用完后将纸巾丢进有盖的垃圾桶,并及时洗手若没有纸巾和手帕。请用衣服的袖子遮盖口鼻穿着短袖时请抬起手臂,对着胳肢窝打。

13、公众如何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保持手卫生。

咳嗽、饭前便后、接触或处理动物排泄物后,要用流水洗手,或者使用含酒精成分的免洗洗手液。保持室内空气的流通。避免到封闭、空气不流通的公众场所和人多集中地方,必要时请佩戴口罩。咳嗽和打喷嚏时使用纸巾或屈肘遮掩口鼻,防止飞沫传播。

14、公众如何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医院就诊或陪护就医时,一定要佩戴好合适的口罩。

良好安全饮食习惯,处理生食和熟食的切菜板及刀具要分开,做饭时彻底煮熟肉类和蛋类。尽量避免在未加防护的情况下接触野生或养殖动物。

15、近期从武汉回家后,可在2周内注意加强身体防护,关注自身身体状态。

如果接到疾控部门通知,需要接受居家医学观察,不要恐慌,不要上班,不要随便外出,做好观察,定期接受随访。如果出现发热(腋下体温≥37.3℃)、咳嗽、气促等急性呼吸道感染早期临床症状,请及时到当地指定医疗机构进行排查、诊治。

16、冠状病毒是自然界广泛存在的一类病毒,因形态类似王冠而得名。

研究发现,冠状病毒可引起人和动物呼吸道、消化道和神经系统疾病。除本次新型冠状病毒外,已知感染人的冠状病毒还有6种。其中4种在人群中较为常见,致病性较低,一般仅引起类似普通感冒的轻微呼吸道症状;另外2种是我们熟知的SARS和MERS。

17、什么是密切接触者?与病例共同居住、学习、工作或其他有密切接触的人员;

诊疗、护理、探视病例时未采取有效防护措施的医护人员、家属或其他与病例有类似近距离接触的人员;病例同病室的其他患者及陪护人员;与病例乘坐同一交通工具并有近距离接触的人员;现场调查人员调查后经评估认为符合条件的人员。

18、针对冠状病毒,公众应减少疾病的暴露和传播,如在流感流行季节尽量少去人群密集的地方、出门戴口罩、饭前便后洗手等,并在可能的情况下避免与有呼吸道疾病症状(例如咳嗽或打喷嚏)的人密切接触。

19、去医院就医需要注意什么?就医时,应如实详细讲述患病情况和就医过程,尤其应告知医生近期的武汉旅行和居住史、与肺炎患者或疑似患者的接触史、动物接触史等。

特别应注意的是,诊疗过程中应全程佩戴外科口罩,以保护自己和他人。

20、钟南山:新型冠状病毒跟SARS病毒相比,尽管有很多的同源性,但是是平行的,完全不同的病毒,只是某些方面有近似的地方。

新型冠状病毒的感染正在爬坡,但是相比SARS传染性没那么强。

21、报国务院批准同意,国家卫健委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纳入法定传染病乙类管理,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各级人民政府、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其他政府部门、医疗卫生机构可以依法采取病人隔离治疗、密切接触者隔离医学观察等系列防控措施,共同预防控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传播。

22、科学预防,不信谣不传谣!喝双黄连抗病毒口服液和板蓝根,能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放烟花爆竹形成的二氧化硫能杀灭病毒?吸烟的人不易被病毒感染,因为烟雾在肺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在家用铁锅熬白醋能熏死空气中的病毒?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这些都是谣言!

23、戴口罩前要把手洗干净,把鼻子、口、下巴罩好,将金属片夹紧鼻梁,防止出现缝隙;

尽量不要用手触碰口罩内面。当口罩被鼻涕污染后就应立即更换,一次性口罩佩戴4小时后就要丢弃,不要重复使用。从医院出来后应将口罩丢弃到医疗废弃物垃圾袋(黄色)中;从外面回家在摘除口罩后,一定要进行手卫生消毒。

24、新型冠状病毒的易感人群有哪些?所有人都易感,老年人、免疫功能比较低下的、有慢性病的这些人,更容易感染,或者变重症。

目前,针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无特效抗病毒药物,治疗主要是对症治疗。给患者一定的营养,一定的休息,对症治疗为主。

25、七字洗手口诀“内-外-夹-弓-大-立-腕”要牢记:餐前便后、外出回家、接触垃圾、抚摸动物后要洗手。

新冠肺炎潜伏期篇6

各位考生注意啦!2022年1月浙江省选考和学考将于1月6-8日举行,考试防疫有哪些具体要求?先来了解清楚并提前做好准备,下面给大家分享关于2022年浙江省选考学考疫情防控要求公布,欢迎阅读!

2022年浙江省选考学考疫情防控要求有关考生注意啦!2022年1月浙江省选考和学考将于1月6-8日举行,考试防疫有哪些具体要求?先来了解清楚并提前做好准备。

提前领码,自我监测主动报告

考生须于考前14天通过“浙里办”或“支付宝”APP完成浙江“健康码”(浙江省内各市“健康码”可通用)的申领,并应如实申报考前14天内本人健康状况。考生要自觉遵守当地疫情防控规定,并做好个人防护,避免人员聚集和与不必要的人员接触,非必要不出省。

考生于考前14天开展自我健康监测,如出现“健康码”为非绿码或有发热(≥37.3℃)、干咳、乏力、咽痛、腹泻等症状,应及时向所在中学或当地教育考试机构报告,并按规定到定点医院进行诊治。考前14天内有省外活动轨迹或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县(市、区)活动轨迹的考生要及时向所在中学或当地教育考试机构报告。

参加考试前,考生须如实填写《考生健康状况报告表》,在每场考试进入考点学校时主动上交。

以下情况,提供检测证明材料出现以下情况的考生,须于考前向考点学校提供我省医疗机构出具的考前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材料:

1.考前14天内有省外活动轨迹或中高风险地区活动轨迹的考生;

2.属于既往的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的考生;

3.处于日常健康监测期的考生;

4.考前14天内出现发热(≥37.3℃)、干咳、乏力、咽痛、腹泻等相关症状的考生。

进场赴考,严守考点防疫规定

考生每次进入考点时,均须配合测量体温,进入考点和考场时注意控制入场速度,保持人员间距,防止人员拥挤。候考期间人员间隔1米以上,不扎堆聚集聊天。考试结束后按监考员的指令有序离场,不得拥挤,保持间距。

考生在非考试时段应佩戴口罩。防疫备用考场考生须全程戴口罩。考试期间出现相关症状者,应立即戴好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无口罩的由考点提供。考生若健康监测异常或在考试期间出现发热等症状,应主动配合考点管理,按要求受控转移至临时隔离室进行排查,再按照相关规定处理。

考生和家长请高度重视交通、住宿、饮食安全和自我防疫保护,并自觉服从考点学校疫情防控工作规定和要求。及时关注报名地的疫情防控规定,如遇疫情形势发生变化,防控要求有新规定时,按新规定执行。

疫情防控注意事项1.什么是新型冠状病毒?

此次流行的冠状病毒为一种新发现的冠状病毒,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命名为SARS-Cov-2。因为人群缺少对新型病毒株的免疫力,所以人群普遍易感。

2.新冠肺炎由什么引起?

由SARS-Cov-2冠状病毒引起,WHO将SARS-Cov-2感染导致的疾病命名为COVID-19,其中多数感染可以导致肺炎,就称之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

3.新型冠状病毒病原学特点是什么?

冠状病毒为不分节段的单股正链RNA病毒,由于病毒包膜上有向四周伸出的突起,形如花冠而得名。

该病毒对紫外线和热敏感,56℃30分钟、75%乙醇、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和氯仿等脂溶剂均可有效灭活病毒,氯己定不能有效灭活病毒。

4.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染源是什么?

目前所见传染源主要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患者。无症状感染者也可能成为传染源。

5.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途径是什么?

经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是主要的传播途径。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长时间暴露于高浓度气溶胶情况下存在经气溶胶传播的可能。由于在粪便及尿中可分离到新型冠状病毒,应注意粪便及尿对环境污染造成气溶胶或接触传播。

6.新型冠状病毒的易感人群是什么?

人群普遍易感。

7.什么是飞沫传播?

飞沫:一般认为直径>5um的含水颗粒,飞沫可以通过一定的距离(一般为1米)进入易感的黏膜表面。

飞沫的产生:

(1)咳嗽、打喷嚏或说话;

(2)实施呼吸道侵入性操作,如:吸痰或气管插管、翻身、拍背等刺激咳嗽的过程中和心肺复苏等。

8.什么是接触传播?

直接接触:病原体通过黏膜或皮肤的直接接触传播。

(1)血液或带血体液经黏膜或破损的皮肤进入人体;

(2)直接接触含某种病原体的分泌物引起传播。

9.什么是气溶胶传播?

气溶胶传播是指飞沫在空气悬浮过程中失去水分而剩下的蛋白质和病原体组成的核,形成飞沫核,可以通过气溶胶的形式漂浮至远处,造成远距离的传播。

10.什么是密切接触者?

与病例(观察和确诊病例)发病后有如下接触情形之一者:

(1)病例共同居住、学习、工作或其他有密切接触的人员;

(2)诊疗、护理、探视病例时未采取有效防护措施的医护人员、家属或其他与病例有类似近距离接触的人员;

(3)病例同病室的其他患者及陪护人员;

(4)与病例乘坐同一交通工具并有近距离接触人员;

(5)现场调查人员调查后经评估认为符合条件的人员。

11.新冠肺炎患者有什么临床表现?

基于目前的流行病学调查,潜伏期1至14天,多为3至7天。以发热、干咳、乏力为主要表现。少数患者伴有鼻塞、流涕、咽痛、肌痛和腹泻等症状。部分儿童及新生儿病例症状可不典型,表现为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或仅表现为精神弱、呼吸急促。轻型患者仅表现为低热、轻微乏力等,无肺炎表现。从目前收治的病例情况看,多数患者预后良好,少数患者病情危重。老年人和有慢性

基础疾病者预后较差。儿童病例症状相对较轻。

12.在临床上怎样识别观察新冠肺炎病例?

疑似病例:

结合下述流行病学史和临床表现综合分析:

1.流行病学史:发病前14天内有武汉市及周边地区,或其他有病例报告社区的旅行史或居住史;

发病前14天内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核酸检测阳性者)有接触史;发病前14天内曾接触过来自武汉市及周边地区,或来自有病例报告社区的发热或有呼吸道症状的患者;聚集性发病(2周内在小范围如家庭、办公室、学校班级等场所,出现2例及以上发热或呼吸道症状的病例)。

2.临床表现:发热或呼吸道症状;

具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影像学特征;发病早期白细胞总数正常或降低,淋巴细胞计数正常或减少。

有流行病学史中的任何一条,且符合临床表现中任意2条。无明确流行病学史的,符合临床表现中的3条。

确诊病例:

疑似病例同时具备病原学或血清学证据之一者:实时荧光RT-PCR检测新型冠状病毒核酸阳性;病毒基因测序,与已知的新型冠状病毒高度同源;血清新型冠状病毒特异性IgM抗体和IgG抗体阳性(血清新型冠状病毒特异性IgG抗体由阴性转为阳性或恢复期较急性期4倍及以上升高)。

13.新冠肺炎的临床分型有哪些?

分为轻型、普通型、重型和危重型。

14.新冠肺炎如何鉴别诊断?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轻型表现需与其他病毒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相鉴别;新冠肺炎主要与流感病毒、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其他已知病毒性肺炎及肺炎支原体感染鉴别;还要与非感染性疾病,如血管炎、皮肌炎和机化性肺炎等鉴别。

15.新冠肺炎有哪些防控措施?

(1)标准预防措施;

(2)空气传播预防措施;

(3)接触和飞沫预防措施:勤洗手,出门戴口罩;

(4)房间通风换气;

(5)清洁、消毒:新型冠状病毒对热敏感,56℃热水浸泡30分钟、75%酒精、含氯消毒剂,氯仿等脂溶剂均可有效灭活病毒。

新冠肺炎潜伏期篇7

【关键词】 社区; 获得性肺炎; 临床观察; 治疗

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是一种最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之一,由于致病菌不同,CAP临床表现和特征也不尽相同,容易与肺部其他疾病混淆,目前临床上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患者主要依靠经验性治疗。本文对我院在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接诊的86例明确诊断为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并且痰培养阳性的患者,对患者的致病菌、临床特点、抗菌药物的使用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对我院在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接诊的86例明确诊断为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患者,其中男性患者49例,女性患者37例,年龄最小23岁,最大90岁,平均年龄73岁;合并基础疾病:冠心病例18例,脑血管意外21例,心功能不全10例,2型糖尿病8例,慢性阻塞性肺病40例,慢性肾功能不全2例,其他2例,部分患者一人合并多种疾病。

1.2 住院标准 存在下列一或一个以上指征的患者应住院:(1)意识改变,定向障碍,木僵或昏迷;(2)严重的水电解质紊乱,或代谢紊乱;(3)怀疑化脓性肺炎;(4)生命征极不正常,脉搏>140次/min,收缩压< 90mmHg,或呼吸频率>30次/min;(5)除肺炎外合并其他急危重病;(6)动脉血氧分压<60mmHg。

如无以上指征,存在以下两个或两个以上条件应视为高危肺炎患者而收住院:(1)发热>38.5℃;(2)高危险病原体感染:如革兰阴性杆菌,葡萄球菌,吸入性或下呼吸道梗阻性肺炎;(3)免疫抑制;(4)年龄>65岁;(5)原有糖尿病,肾功能不全,充血性心力衰竭,1年内曾因肺炎住院。

1.3 治疗方法 患者入院时均留痰行细菌学检查且培养阳性。在抗生素治疗前采集患者痰液标本,嘱咐患者先行漱口,指导或辅助患者深咳嗽,留取患者脓性痰送检。合格痰标本两次及以上培养出同一菌种且为优势菌者视为病原菌:同时严格参照NCCLS标准进行作药物敏感试验,采用纸片法,结果可靠。

患者入院后给予祛痰、止咳、抗感染,对症及支持治疗并治疗合并疾病。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3.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疗效标准 无效:症状无好转或加重,X线检查炎症病变未吸收或增多;好转:症状明显改善,体征减轻,X线检查炎症病变大部分吸收;治愈:症状及体征消失,X线检查炎症病变基本消失。

2.2 结果 该组86例患者中:治愈45例,占全组52.3%;好转26例,占全组30.2%;未治愈6例,占全组7.0%;死亡3例,占全组3.5%;自动出院6例,占全组7%。

3 讨论

3.1 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特点 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是指在医院外罹患的感染性肺实质炎症,包括具有明确潜伏期的病原体感染而在入院后平均潜伏期内发病的肺炎。往往具有以下特点:是:(1)新近出现的咳嗽、咳痰或原有呼吸道疾病加重,并且出现脓性痰,伴或不伴胸痛;(2)CAP发病的主要表现:精神状态差、表情淡漠、意识障碍、活动能力降低、嗜睡、食欲不振等;(3)肺实变体征和(或)闻及湿性罗音;(4)WBC>10*10^9/或

3.2 社区获得性肺炎的预防及治疗 对于基础病严重的患者,出现不好解释的或原发病治疗无效的发热,肺部新出现的音,长期应用激素或化疗,气管切开或插管后气管分泌物增多,口腔内容物吸入者等应及时常规摄胸片,反复痰培养,及时、早期明确诊断,并及时行相关治疗,缩短住院时间,早日康复。在护理及治疗操作上应做好医护人员手的清洁、消毒工作, 诊疗器材应及时严格消毒、灭菌,执行无菌操作制度和定期病房空气消毒、隔离。对意识障碍患者要加强口腔护理,采用半卧位,注意翻身等,防止误吸和气管阻塞,加强人工气道、置胃管等的护理,减少侵入性诊治手段带来的感染机会,尽可能缩短人工气道机械通气的时间,减少鼻胃插管或缩短留置时间,提倡经口插管。临床用药应严格掌握适应证,尽量依据药敏结果选择抗生素,尽早、足量、联合用药,避免预防性或慢性感染长时间用药。

3.3 合理选择抗生素 在抗生素的选择上排前四位的是三代头孢菌素、左旋氧氟沙星、青霉素族加酶抑制剂、大环内酯类。符合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初始经验性抗菌治疗建议。但疗效欠佳者根椐药敏调整用药率并不高。精确的病原学诊断不仅是确诊依据,也是合理选择抗生素、确立疗程、实施转换治疗和调整抗菌治疗的基础与主要参考条件。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呼吸学分会.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示(草案).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9,22(4):199.

[2]徐凯峰,柳涛,高瑞通.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治新进展[J].中华内科杂志,2008,41(5):348.

[3]康健,陈文彬,何礼贤,等.当前肺部感染诊治的难点及对策[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9,21(7):385.

新冠肺炎潜伏期篇8

流行性感冒病毒

病毒简介:流行性感冒病毒,简称流感病毒,经飞沫在人与人之间直接传播,每年10月到次年3月是流感的高发季节。流感病毒分为甲(A)、乙(B)、丙(C)三型,可引起人和动物(猪、马、海洋哺乳动物和禽类等)流行性感冒,其中甲型流感病毒在引起人类流感流行上最为重要,是反复流行最为频繁和引起真正全球流行的重要病原体。甲型流感病毒又可根据H和N抗原不同,再区分为若干亚型,已鉴定出16个H亚型(H1~H16),9个N亚型(N1~N9),近一个世纪在人间流行的只有H1、H2、H3和N1、N2几个亚型,比如2009年爆发的甲型H1N1流感就是甲型流感的一个亚型。乙型、丙型流感病毒至今尚未发现亚型。

发病特点:流行性感冒传染性强,潜伏期为1~4天,往往突然发病,有发热、畏寒、头痛、肌痛、乏力、鼻塞、流涕、咽痛、咳嗽和厌食等症状。患者发热可高达38~40°C,持续1~5天,小儿温度往往比成人高,可发生抽搐。年老体弱、免疫力低下、心肺功能不全者和婴幼儿感染后5~10天易发生细菌性继发感染,特别是肺炎,常危及生命。

呼吸道合胞病毒

病毒简介:呼吸道合胞病毒是一种RNA病毒,可通过手、污染物品和呼吸道传播,每年冬季均有流行。据统计,到4岁时,几乎每个人都受过感染,是引起婴幼儿严重呼吸道感染的最重要病原体。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后,人体产生的免疫力不强,不能防止再感染,就连母体通过胎盘传给胎儿的抗体亦不能防止婴儿感染,因此至今未有安全有效的预防疫苗,灭活疫苗接种反而会使感染更加严重。

发病特点:学龄前儿童及婴儿,特别是1~6个月龄的婴儿感染几率较高,症状亦较重,成人和较大儿童的病症表现类似普通感冒或气管炎。对于婴幼儿来说,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以后,支气管和细支气管坏死物与黏液、纤维等结集在一起,很容易阻塞婴幼儿狭窄的气道,导致严重的细支气管炎和肺炎,造成死亡。

副流感病毒

病毒简介:副流感病毒属黏液病毒科,无处不在,不过在外环境下不稳定,在物体表面只能存活几个小时,肥皂水易使其失去活性。该病毒往往通过飞沫或人与人接触传播,被病毒污染的物品接触了人的眼睛、口鼻黏膜后也会发生感染。副流感病毒有四个血清型,其致病性仅次于呼吸道合胞病毒。

发病特点:副流感病毒可造成反复发作的上呼吸道感染,如感冒和喉咙痛;也能引发严重的反复感染的下呼吸道疾病,比如肺炎、支气管炎和细支气管炎,常见于儿童,成人往往不会累及肺部。发病情况因病毒的血清型不同而异,Ⅰ型副流感病毒可引起严重的喉炎、气管炎或支气管炎;Ⅱ型与Ⅰ型引起病症的临床表现相似,但不严重;Ⅲ型是婴幼儿细支气管炎和肺炎的主要病因;Ⅳ型引起的病症较轻。

腺病毒

病毒简介:腺病毒是一种具有双链DNA的动物病毒,约有100个血清型,其中能感染人类的至少有42个型别,分为A~F六个亚组。主要通过呼吸道、胃肠道和密切接触而传播,还可通过手将病毒传播到眼睛,消毒不充分的游泳池还能引起腺病毒感染的暴发流行。与绝大多数呼吸道病毒相比,机体对腺病毒的再感染能产生有效的免疫。正常的健康人一般具有多型抗体,母亲的抗体能保护婴儿免除严重的腺病毒呼吸道感染。

发病特点:人体的呼吸道、胃肠道、尿道和膀胱、眼睛、肝脏等均可感染腺病毒而发病。其中呼吸道感染后的典型症状是咳嗽、鼻塞、咽炎,同时伴有发热、寒战、头痛和肌肉痛等,可分为四种不同的综合征。一是急性发热性咽喉炎,通常为婴儿和儿童发病,出现咳嗽、鼻塞、发热和咽喉部溃疡等症状;二是咽结膜热,症状与急性发热性咽喉炎相似,但同时发生结膜炎,有暴发流行倾向;三是急性呼吸道疾病,以咽炎、发热、咳嗽和全身不适为特点,常在军队新兵中流行,多因突然紧张、劳累、聚集等所致;四是肺炎,腺病毒肺炎约占儿童期肺炎的10%,青年人腺病毒肺炎的病死率达8%~10%。

单纯疱疹病毒

病毒简介:单纯疱疹病毒属于疱疹病毒科a病毒亚科,病毒质粒大小约为180纳米,根据抗原性的差别目前分为I型(HSV-I)和Ⅱ型(HSV-Ⅱ)两种。该病毒在全球广泛分布,是最易侵犯人的一种病毒,人群中感染极为普遍,潜伏和复发感染者较多,患者和带毒者是该病的传染源。病毒经呼吸道、口腔、生殖器黏膜以及破损皮肤进入人体内,潜居于人体正常黏膜、血液、唾液及感觉神经节细胞内。

发病特点:单纯疱疹病毒I型主要引起生殖器以外的皮肤、黏膜(口腔黏膜)和器官(脑)的感染。Ⅱ型主要引起生殖器部位皮肤黏膜感染。I型病毒原发性感染多发生于婴幼儿和学龄前儿童,感染局限在口咽部,尤以龈口炎多见,临床表现为牙龈和咽颊部成群疱疹、发热、咽喉痛,破溃后形成溃疡。此外还可引起脑炎、皮肤疱疹性湿疹,成人可引起咽炎和扁桃体炎。II型病毒原发性感染主要引起生殖器疱疹,主要表现为水疱性溃疡损伤,可并发生殖器外损伤和无菌性脑膜炎。

SARS 病毒

病毒简介:SARS病毒是一种冠状病毒,传染性强,是2002年冬到2003年春肆虐全球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的元凶。该病毒通过呼吸分泌物排出体外,经唾液、喷嚏、接触传染,并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感染高峰在秋冬和早春,该病死亡率接近11%。

发病特点:患者以发热、干咳、胸闷为主要症状,严重者出现快速进展的呼吸系统衰竭,是一种新的呼吸道传染病,极强的传染性与病情的快速进展是此病的主要特点。

禽流感病毒

病毒简介:禽流感病毒属于甲型流感病毒,甲型流感病毒多发于禽类,一些亚型也可感染猪、马、海豹和鲸等哺乳动物及人类。主要经呼吸道传播,通过密切接触感染的禽类及其分泌物、排泄物,受病毒污染的水等而感染。一般认为任何年龄均具有易感性,但12岁以下儿童发病率较高,病情较重。

发病特点:人感染禽流感后,早期表现类似普通感冒,主要为发热、咳嗽、咽痛、全身酸痛不适,体温大多持续在39°C以上,热程一到七天,也可伴有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约半数患者会出现肺部病变,轻症病例预后良好。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时,临床症状重,部分患者病情进展迅速,可发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感染性休克等并发症,重症者甚至死亡。

上一篇:交警马路市场整治方案范文 下一篇:马路市场卖菜整治方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