殡葬管理条例范文

时间:2023-11-03 01:15:17

殡葬管理条例

殡葬管理条例篇1

一、近年来我县殡葬改革工作的具体情况

为推进全县殡葬改革的开展,根据国务院《殡葬管理条例》的规定和中央、省、州的有关文件精神,1997年我县下发了《××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县殡葬管理实施办法〉的通知》(×政发〔1997〕58号),该《办法》规定:莲城镇城区和通公路的村寨,××、××、××、××、××等乡(镇)所在地及其到县城公路沿线的村寨划定为火化区。辖区内的机关、学校、部队、企事业单位的干部、职工,由民政部门发放抚恤金的人员、农民、居民和外来人员死亡后一律火葬。我县采取积极的措施认真贯彻《××县殡葬管理实施办法》,一是认真宣传国务院《殡葬管理条例》,中央、省、州的世界秘书网版权所有,有关精神和县的《办法》,使国家干部职工、城镇街道居民和公路沿线群众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二是认真加强县殡仪馆内部管理,增强殡葬干部职工业务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不断提高殡葬管理水平;三是坚决贯彻殡葬法规和政策,不断提高殡葬火化率,1997年全县火化遗体91具,2000年火化遗体106具,2003年火化遗体142具,2004年火化遗体158具,2005年火化遗体201具,遗体火化率逐年上升,群众丧葬观念不断改变,殡葬改革工作不断深入。为加快殡葬改革步伐,2004年2月,我县下发了《关于要求全县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带头实行火葬、简办丧事的通知》(×办发〔2004〕4号),全县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分别签订了带头实行火化保证书,为推进全县移风易俗的深入开展起到了积极模范带头作用。2003年12月《云南省殡葬管理条例》施行和2004年12月《×××殡葬管理办法》施行后,我县掀起了《条例》和《办法》的宣传高潮,充分利用“三月法制宣传月”和殡葬宣传日(清明节),采取张贴标语、发放宣传单、用车辆和录音带巡回各乡(镇)、县城播放等形式加大殡葬法规的宣传,共发放2万份宣传资料。同时,县人民政府制定了《××县调整划定殡葬火化区方案》上报省、州审批,把全县通公路(含殡葬车可以通行的农村简易公路)、用殡葬车接送遗体可以当日往返殡仪馆的乡(镇)和农村等区域划定为火化区。

二、贯彻省、州殡葬改革工作会议精神和落实工作责任书的情况

为认真贯彻2005年和2006年召开的省、州殡葬改革工作会议精神,不断强化我县殡葬管理工作,推进全县殡葬改革稳步发展,县委、县人民政府采取措施,加强领导,加大投入,把殡葬改革成效作为各乡(镇)政府领导政绩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狠抓各项任务的落实。一是加大力度宣传《国务院殡葬管理条例》、《××殡葬管理条例》、《××殡葬管理实施办法》,发放××州殡葬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的《殡葬管理政策法规汇编》2100份和《云南省国家公职人员违反殡葬管理法律法规行为行政处分暂行规定》挂栏400份,掀起了殡葬法规宣传的新高潮,有效提高了人民群众文明办丧事的意识。截止今年10月份,共火化遗体164具,完成州下达任务546具的30%。二是成立领导和管理机构,形成县、乡、村一体化管理殡葬工作的体制。为着力解决好有人抓、有人管的问题,县、乡两级人民政府成立了由分管领导为组长的殡葬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县级成立了××县殡葬管理执法队,人员编制为5人;各乡(镇)专设了殡葬管理员,村(居)民委员会设置殡葬管理专(兼)职协管员,村(居)民小组、住宅小区设置殡葬管理兼职信息联络员,为推进殡葬改革提供了组织和人力保证。三是层层签订责任书,把殡葬改革硬任务落实到单位,落实到人。在今年全县经济工作会议上,县人民政府县长与各乡(镇)人民政府乡(镇)长签订了殡葬管理目标责任书;在全县民政工作会议上,县民政局把殡葬管理工作列入对各乡(镇)民政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进一步完善了奖惩责任制。四是加强县殡仪馆内部改革,强化管理,加强殡葬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升殡葬服务质量和档次,为全县殡葬改革提供必要的条件,从而使殡仪馆服务质量和火化率有了明显提高。为加大殡葬改革力度,我县在全州率先实行殡仪馆馆长竞聘制;为进一步建立健全法规政策体系,县民政局起草了《××县殡葬管理实施细则》,经多方征求意见修改完善形成草案,于2006年×月×日县人民政府第64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县殡葬管理实施细则》已于2006年×月×日公告,并从2007年×月×日起施行,进一步完善和规范了我县的殡葬管理工作;为改善殡葬基础设施建设,县人民政府计划今年搬迁新建县殡仪馆,由县国土资源局征用54亩土地无偿划拨作为新建殡仪馆建设用地,目前,土地征用丈量工作已经结束,征用手续正在上报办理过程中,项目前期各项筹备工作基本就绪;同时世界秘书网版权所有,,县人民政府在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将殡葬改革工作经费纳入地方财政预算,并拨款15万元为县殡仪馆购买了1辆殡葬车,解决了殡葬用车紧缺的燃眉之急。

三、贯彻全州殡葬改革工作几点重要指示的落实情况

根据省督查组指出我州殡葬改革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州委常委、副州长徐爱民同志对当前我州殡葬改革工作作出的八点指示精神,我县及时制作了《丧葬用品市场和活人墓统计表》下发到××个乡(镇)进行调查统计,全县有墓碑、围坟石制作点33个,涉及13个乡(镇);有花圈、筒钱制作点20个,涉及9个乡(镇);有活人墓2冢,涉及2个乡(镇)。针对以上情况,10月26日上午,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同志召集民政、国土、林业等部门的领导进行传达布置工作,一是由县民政局起草了《关于规范丧葬用品市场和清理整顿活人空墓的通告》;二是由县人民政府责成有活人空墓的××、××两个乡(镇)人民政府做好坟主的思想工作,由坟主自行平毁两冢活人坟墓。

殡葬管理条例篇2

关键词:现状与问题;阻力 法律环境 觉解

一、农村殡葬改革的问题与现状

(一)土葬以不合法但合理、合俗的形式存在

中国古代的丧葬以土葬最为普遍,并已经相沿成习。以河南省某县为例,殡葬改革虽早已开始,但该县出现了很长时间的停滞,近年才开始落实。据当地居民透漏,当地村民在进行土葬时一般是趁着夜色偷埋,有的民政机关止步于伦理道德的阻碍,只会对其进行罚款,罚款不交也没有相应的机构进行管制。全县96万人,共有19个乡镇和3个街道办事处,按千分之六的火化率预算,每年应火化遗体5760具,但实际每年仅火化1300具左右。2012年全县已规划并落实土地的村及公墓287个,已建成37个,在建131个。从这些数据来看,此县的土葬率没有降低,公益墓地的数量少且建设滞后,使得该县的殡葬改革处于初步阶段,这几年行政机关掘坟现象在河南也多发起来。所以,在该县的殡葬改革基本上还是管制型的。

(二)火葬污染大,骨灰二次葬普遍

该县目前有火化机2台,均是80年代的产品,技术含量低,耗能高,已严重老化,且火化遗体时,大量浓烟、灰尘滚滚从烟囱里冒出,骨灰四处纷飞,污染严重。并且该地明显存在骨灰二次葬现象,在祖坟里埋葬(可能祖坟已经成了别人家的承包田),一般用砖块砌坟,然后用一种水泥材质的棺材装骨灰盒下葬,堆砌坟头。2010年12月2日,民政部副部长窦玉沛强调,要不断深化殡葬改革,集中精力着重解决骨灰“装棺二次葬”①,时至今日,根本还是各干各的。

(三)殡葬产品价格混乱,殡葬服务质量低

1.等级分明、服务质量不高

在许多地方,普通炉、豪华炉等级分明,价格不等。在某县土葬改为火葬后反而增加了不少费用,主要是火化费。殡仪馆有的烧不完,夹带着骨头,有的可能跟别的死者的骨头混杂。遗体家属在遇到这种情况时,一般是忍气吞声。

2.殡葬产品的价格相当混乱。

虽然不像城市的殡葬业一样,出现所谓“天价”。但因为对于殡葬行业有一种天然的“抗拒”,所以农村殡葬业从业人数少,而形成了小范围的垄断,但这种小范围的垄断使得农民消费者的议价能力越来越低,即使有反垄断法恐怕在这个方面也是难以触及。如所调查的该县某村的情况是这样的,所谓“殡葬服务商”就是一家人私人办的,且没有任何营业执照,甚至连殡葬车都没有牌照,交通部门也不管(殡葬车无人检查)。他们提供的殡葬产品质量差价格高,以次充好,粗制滥造。一件寿衣的成本只有50块钱,转手就卖400元,火化费在2011年11月份只有400元,2012年上半年就涨到700元,2012年8月份就涨到了800元,抬尸费400元。当地民政局曾经在2005年时收到过对于这家农村私人殡葬服务商的投诉,但是只是给予口头训诫。

(四)农村殡仪馆出现亏损

殡葬行业暴利人皆知,但不知在农村,尤其是土葬大行其道的地方,殡仪馆往往亏损严重。殡仪馆的干部职工从事的是特殊行业,在农村,由于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对这种职业都有着某种偏见,认为这种职业“不详”。在大城市殡葬行业是牟利行业,可是在该县,该县的殡仪馆在很长时间内严重亏损。据该县殡仪馆调查报告指出:其每个职工只能住一间小瓦房,厨房是用石棉瓦搭建的简易棚。工人工资除5名同志是财政全供的,其余24名系自收自支人员,每人每月工资仅600元,虽然火化工是特殊工种,应该有特岗津贴,但是因馆内效益不好,还得负债更新设备。

二、农村殡葬改革阻力

(一)传统丧葬作为一种民俗由来已久,百姓固守

“丧”字在甲骨文中就出现,并且原意为“采桑”,它包含了四种说法,失去,死去,尸体和哀葬死者的礼仪,而“葬”字是掩埋死者的象形文字。将死者的遗体掩埋在草丛或者用井字型的棺木装殓起来埋葬。② “葬”字在甲骨文中的写法和意义,体现了从弃尸之俗到土葬的演变。

“婚嫁固然张扬,但尚不及丧葬”“丧葬之中,葬又看得清淡一点,因为坟茔都在乡间,葬的时候没人瞧见,丧之中尤以殡最为铺排,因为这是从街坊经过的,看见的人最多。”③ 可见,丧葬应该包含了丧,殡,葬三个过程。其中,殡作为最铺张浪费的环节也已成俗久矣。在农村又讲究孝道,加上丧葬是小辈为长辈办的,因此有时候铺排甚于婚礼。

(二)传统思想的流变

土葬就是最能体现死者生前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古人在几千年前就已经料想,虽然人已经不在,但他的尸骸却穿越了几千年重新回到世界的舞台。儒家“养生送死”的孝道观,与历代帝王所倡导的以孝治天下不谋而合。土葬满足了人们情感的需求是远远超过理性的。皇帝主张“以孝治天下”其实也是中国“家邦”社会制度的总体要求。隋唐佛教盛行,出现了火葬,跟儒家“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思想冲突,于是他们极力反对。宋以后的帝王也是禁止火葬。

(三)农村缺乏有力的监管

该县地处北方,从殡葬改革的进度上来看,殡葬改革才刚刚起步,作为中华文明的发源地,被称为百家必争的中原地带,土葬还是其主要形式,土葬依然大行其道无人管,其监管漏洞已然形成,农民消费者深受其害。

三、农村殡葬改革法律环境分析

(一)殡葬法律体系内部的不调和性

1.殡葬法律规定不完善

我国的殡葬法律体系是由国务院制定的《殡葬管理条例》和地方性法规、地方政府规章构成。《殡葬管理条例》其本身由国务院颁布,效力已经大大降低,其规定也并不合理。国家法律的眼里土葬就是封建思想愚昧的象征,少数民族的习俗得到尊重和保护,否则就是破坏民族团结,那汉民族几千年的习俗就要彻底革除吗?

2.殡葬法律规定的权威性缺失

各地的殡葬管理规定、办法也相当混乱。有的由当地政府规定,有的由当地人大常委通过,各级政府又有规定。以该县为例,其殡葬管理暂行办法中规定要积极推进火葬,提倡树葬、花葬、草坪葬等。该县政府殡葬改革工作实施方案中竟然规定“对村民偷埋土葬”的,由所在乡、村、组做好工作,在限定时间内可以强制火化。一方面规定这样的强制措施,另一方面执法时又存在随便罚款了事的现象,法律的权威性大打折扣。

(二)民俗与国家法律的冲突

1.立法上与民俗的冲突

有民才有俗。殡葬风俗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沿袭多年的传统民俗。1985年的殡葬改革虽然已经实行多年,在农村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早在唐朝末年,火葬在一些地区就已经存在是自然选择的结果,以至于统治者要屡加禁止。该县的政府殡葬改革规定里赫然有这样一条“对村民偷埋土葬的,由所在乡镇(办)、村、组做好工作,责令其家属限期自行起尸火化。如在限定时间内不起尸火化的,由所在乡、村组织配合县殡葬管理部门强制起尸,强制执行费由丧主负责”。

2.执法上与民俗的冲突

有些地区,执法简单粗暴。按国务院1997年颁布的《殡葬管理条例》,殡葬改革的重心是土葬改革,是节约土地。可是在执法过程中,有些地方出现了掘坟等事件。河南省项城市高寺镇人张某74岁的父亲张勋峰去世后,按当地风俗土葬,谁知1个月后被项城市民政局组织上百人,于凌晨趁家属不在突击掘坟。《殡葬管理条例》中并没有规定民政执法部门有这样掘坟的权力。此举不但违反《殡葬管理条例》,而且也违背了道德和民俗的要求,更加触犯刑法。

四、农村殡葬改革对策觉解

(一)市场引导

在城市,之所以会达到100%的火化率,最主要的原因是没有多余土地可以埋葬,也可以说城市人已经找不到自己的“根”了,而农村生与死都在自己的土地上,势必还是广大农民所认同的。政府要合理的引导而不是强制。近年来,多所城市也倡导海葬、花葬等各种生态葬形式。但是,对于农村而言,海葬不太可行。可以将树葬这种形式改造成农田葬。树葬是把骨灰深埋在一棵指定的大树下,或将骨灰撒在土壤里,上面种上一棵树作为纪念,即为树葬。以树代碑,骨灰成为树的肥料,这种形式固然好,但在农村,祖坟多已经被改造成农田,把骨灰埋在农田 ,成为农田的养料不失为一种好的选择。政府应引导农民不要砌坟和埋棺材,避免二次葬。

(二)法律规制

民政部近日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殡葬服务收费管理有关问题的指导意见》。意见除再次强调基本殡葬服务实行政府定价,延伸实行政府指导价外,还要求对殡仪馆销售的骨灰盒、花圈、寿衣等殡葬用品依法实行政府指导价或采取其他必要方式管理。各个部门都表示,根本没法管理,因为他们的管辖范围之内,都不是特别具有针对性,所以最后导致的监管空白造成了暴利链条的形成。各职能部门要明确职责,监管到位。

(三) 政策导向

1.尊重民俗就是尊重社会规律

生死乃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殡葬习俗是民俗中的重要一节。政府贸然的移风易俗应该不是长久之计。中国古代朝廷为储备粮食备战备荒曾多次禁酒,历代有禁酒之例,烟花爆竹也遭遇禁放,但很快又解禁。

在农村民风淳厚,殡葬政策未落实,并不是当地居民造成的,虽然入土为安的思想影响最大,但民政执法部门也执法不力,对于殡葬改革的落实,宜奖不宜罚,对自愿进行火葬的村民免除火葬费,并予以奖励。但对于依然按风俗进行土葬的不宜进行强制起尸和火化。

2.广泛开展惠民殡葬

民政部今年提出全面推行惠民殡葬政策,“发改委也要求各地基本殡葬服务收费标准实行政府定价,殡葬延伸服务实行政府指导价,对价格明显偏高的,必要时依法进行干预和处理。2007年审计署首次对殡葬业进行了选择性审计。全国已有14个省92个地级市实行了该政策,惠及5亿人群”④。关键在于政策的落实,政策不惠及农民,不惠及到农村就不算真正地“惠及”。对于火葬,我认为完全可以实施全免费制度,在殡葬改革有困难的地区还可以进行奖励制度。另外可以给予殡仪馆补贴,更新设备,将服务规范化。(作者单位:西南大学法学院)

参考文献:

[1] 《走进中国民俗》高奇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 《民间丧葬习俗》陈淑君 陈华文著,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年版。

[3] 《中国民俗学古典文献辑论》武文著,民族出版社,2006年版。

[4] 《典藏民俗学丛书》叶春生、施爱东著,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5] 《关于当前农村殡葬改革的调查与反思:以河南为例》,崔家田著,原载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一期。

注解

① 民政部:集中精力着重解决“装棺二次葬“2010年12月2日http:///gn/2010/12-02/2695630.shtml

② 徐吉军:《中国丧葬史》,江西高校出版社,1998年版,第2页。

③ 叶春生、施爱东:《典藏民俗学丛书》,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55页。

殡葬管理条例篇3

各地级以上市党委、政府、纪委、监察局,各县(市、区)党委、政府、纪委、监察局,省委各部委,省直各单位党组(党委)、纪检组(纪委),省各人民团体党组、纪检组,中直驻粤各单位党组(党委)、纪检组(纪委),省直机关纪工委,省教育纪工委,省纪委各派驻纪检组:

近年来,我省各地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殡葬管理条例》和省的有关规定,在推行火葬、治理乱埋乱葬、深化葬法葬礼改革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目前涉及殡葬工作的问题还比较突出。如有的地方重视不够,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出现了弄虚作假的行为;一些乡镇违规收钱默许土葬、借殡葬改革之机敛财的问题时有发生;少数领导干部未能发挥带头示范作用,群众对此反映强烈;个别地方对违规殡葬行为查处不力,导致出现“有钱”、“有势”遗体就可以土葬的现象,严重干扰了我省的殡葬改革工作,侵犯了人民群众的利益,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近日,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作出批示,明确要求殡葬改革工作要从各级干部做起,凡是违反规定搞土葬的干部一律以党纪政纪论处。为严肃纪律,进一步巩固和深化我省的殡葬改革工作,加快我省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建设和谐广东,现提出要求如下:

一、提高认识,重视和加强对殡葬管理工作的领导。各级党委、政府要从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文明新风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谐广东”、“绿色广东”的高度,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重视和加强对殡葬管理工作的领导。要把殡葬管理工作目标纳入社会经济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总体规划,作为年度工作考评的重要内容和评选文明单位、文明村镇的重要条件,严格要求,规范管理,切实抓出成效。要实事求是,严禁弄虚作假,坚决反对以虚假数字追求殡改工作政绩。要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和动员党员干部群众支持殡葬改革,提高依法治丧的自觉性。要加大对殡葬事业投入,方便群众文明、节俭办丧事,让群众体会到实行殡葬改革的好处。各地区、各部门要认真落实殡葬管理工作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对发生严重违反《殡葬管理条例》和弄虚作假行为的,除严肃处理直接责任人员以外,还要追究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的党纪政纪责任。

二、严格管理,规范共产党员、国家工作人员落实殡葬改革的行为。在深化殡葬改革工作中,党员、国家工作人员要严格要求自己,自觉遵纪守法,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带动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支持殡葬改革工作。现重申如下几点要求:一是共产党员、国家工作人员去世后一律实行火葬;二是共产党员、国家工作人员的直系亲属去世后凡不按规定实行火葬,违规进行上葬的,要追究该党员、国家工作人员的纪律责任;三是共产党员、国家工作人员要积极革除丧葬陋习,不得大操大办或在丧事中造谣惑众、诈骗财物和搞封建迷信活动,违者除按殡葬管理有关规定处罚外,还要追究当事人的纪律责任。涉嫌违法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三、严肃纪律,加大监督检查和查办案件的力度。各级行政主管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加强对殡葬改革工作的监管。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落实殡葬改革工作的监督检查,认真查核群众反映的问题,对违反殡葬改革政策、规定的行为,坚决查处,决不姑息。要重点查处那些无视国家和省殡葬管理的法规以及政策规定,违规收费默许土葬,借殡葬改革之机敛财的行为;搞假火化、虚高火化率、骗取殡改政绩等弄虚作假行为;共产党员、国家工作人员违反殡葬改革有关规定的行为等。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和人民群众的监督作用,坚决纠正殡葬改革工作中的不正之风,确保我省殡葬改革工作顺利进行。

殡葬管理条例篇4

关键词: 农村 二次土葬 主要原因 对策

1997年7月21日国务院颁布了《国家殡葬管理条例》,正式揭开了我国殡葬管理的序幕。《条例》指出,殡葬管理的方针是积极地有步骤地实行火葬,改革土葬,节约殡葬用地,革除丧葬陋俗,提倡文明节俭办丧事。《条例》规定人口稠密、耕地较少、交通方便的地区,实行遗体火葬,并以骨灰寄存的方式,以及其他不占或者少占土地的方式处理骨灰。近年来,随着殡葬改革的深入发展,农村居民的殡葬观念得到了很大的转变,以笔者调查的皖北某县为例,从2004年至2008年7月止实现了遗体100%火化,其中80%是农村人口。但由于对骨灰处理的环节没有跟上,骨灰堂建设滞后,二次土葬成为该地农村极为普遍的一种现象,死人依然与活人争地。据笔者调查发现,绝大多数村庄的人去世了,除大操大办丧事外,还将火化后的骨灰装入棺材,然后堂而皇之地埋葬。当地政府对此不闻不问,理由是只要你将遗体火化,随后怎么处理骨灰就是村民自己的事。村民的理由是死人入土为安,且土地私有化了,旁人无权干涉,一口坟占不了多少土地。在这种错误思想的影响下,经常可见良田中不时冒出新坟点点、黄土堆堆,个别坟还占地不少,等等。这一处理骨灰的做法与国家殡葬管理的宗旨相悖,严重影响了殡葬改革的进一步深入。

一、骨灰二次土葬现象存在的主要原因

1.有关部门对殡改工作认识不足,没有正确把握《国家殡葬管理条例》的宗旨。农村二次土葬现象的存在,与有关部门对殡改工作的认识不足有关。国家颁布条例的目的是为了杜绝丧葬陋习,提倡节俭文明办丧事,节约土地,提高土地利用率。但是有关部门没有把握其深刻宗旨,他们认为只要抓好尸体火化,提高火化率就万事大吉了,对乡镇村干部的考核也以火化率来进行衡量。这样一来村干部就一味重视火葬率,只要交了钱火化,至于后面骨灰怎么处理就不再重视,因而对二次土葬便视而不见、见而不管。这种只是为了火化而火化的做法,就大大失去了殡改的实际意义。

2.农民“入土为安”思想根深蒂固。“尘归尘,土归土”,入土为安,这观念影响了农民数千年之久,似乎只有这样,祖先的灵魂才能得到安息。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遗体火化已经不容易,再要骨灰不入土埋葬,彻底杜绝死人与活人争地的现象,大部分农民从思想上还不能彻底接受。

3.公墓、骨灰堂等相关建设滞后,无法满足实际需求。据笔者调查,该县由于经济相对比较落后,目前还没有所谓的公益性的公墓或经营性公墓,仅在县城南部有一个不太大的骨灰堂。据了解该骨灰堂条件较差,离农村又相对较远,而且收费不低,大多数农民不愿把骨灰存放于此。这样一来对农民而言这座骨灰堂就成了摆设,只有县城居民不得已才把骨灰存放于此。

4.相关部门宣传不得力,使农民缺乏对骨灰处理办法的了解。据了解,部分村民对大张旗鼓地把骨灰装棺入葬还是比较反对的,认为这样既达不到节约土地的目的,又增加了农民的支出。还有一部分村民不想装棺入葬,但除了存放骨灰堂外又找不到更好的处理骨灰的办法,“总不至于把骨灰放在堂屋吧?这样也太吓人了,再说对死者也不太尊重呀”。很多人有这样的困惑,不得已只有随大流也采取装棺入葬的方式。千百年来,中国人一直讲究的是“入土为安”,若不允许“入土”,将有更多的人不知道该如何处理骨灰,才能让先人瞑目,让后人安心。

二、解决二次土葬的几点对策

1.相关部门从思想上改变认识,建立新的相关考核方式。各级相关部门要深刻认识殡葬改革的伟大意义,不能单一地为火化而火化,为追求火化率而放弃《国家殡葬管理条例》的宗旨。在对相关部门进行考核时,要摈弃以火化率来衡量业绩的不恰当做法。同时要把工作监管的重点放到后续环节,即骨灰的处理当中。

2.加大殡葬改革宣传力度,努力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入土为安”的传统丧葬方式在广大农村和农民中经过了多年的历史沉淀,要革除陋习,让村民从思想上自觉接受新的殡葬方式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因此要杜绝二次土葬现象,使丧葬新文明成为农民的自觉行为,必须加大宣传力度,让农民从思想上认识到实行丧葬改革的深刻意义。在宣传中要广泛运用多种宣传手段和工具,深入宣传实行殡葬改革的长远意义。在宣传形式上做到电视有形象,广播有声音,报纸有文章,村中有标语,给村民灌输新的思想,推行花葬、草坪葬、海葬、河葬等多种不占或少占土地的埋葬方式,以达到更好地节约耕地的目的,从而以浓厚的舆论氛围向村民说明二次土葬的严重危害,以及实行新的丧葬方式的重大意义。

3.加大资金投入,改善县级骨灰楼条件,建设镇村级骨灰楼。在经济不太发达的县城建立骨灰楼虽然从资金上看暂时有一定的难度,而且存在着后续的管理问题,但从长远来看,乡镇骨灰堂占地面积小,对土地要求有限,维护费用相对较低,可循环使用,而且离群众较近,方便群众祭拜。建设骨灰堂不仅可以解决长期以来农村骨灰的处理和安置问题,而且可以帮助农民形成科学、健康、文明的丧葬观念。

4.加强村干部的表率作用,在其带领下形成良好的殡葬风尚。在农村,村干部的行为基本上就是村民行动的风向标。在笔者调查的地方,有许多村民就是看到村干部把家人骨灰装棺入葬才跟风行动的。笔者认为,在农村,村干部的言行直接影响到村民的做事方式和方法。在整个殡改过程中,村干部要以身作则,带头执行殡改政策,带头移风易俗,破除迷信,节俭办丧事。本人及直系亲属逝世后,必须实行火化。火化后的骨灰入公墓或安放在骨灰堂,严禁土葬或骨灰盛棺二次土葬。长此以往,才有可能在农村形成良好的殡葬风尚。

殡葬作为社会生活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在农村要积极、有步骤地实行火葬,杜绝骨灰装棺二次埋葬,推行以花葬、草坪葬等不占或少占土地的丧埋方式,努力营造社会主义新风尚。

参考文献:

[1]张丙君.建立乡镇骨灰堂,加快新农村建设[J].社会福利,2008,(06).

[2]王学居.新农村建设中殡葬改革的现状与思考[J].社会福利,2006,(12).

[2]祁晓霜.农村殡葬改革和新农村建设[J].当代经济(下半月)2007,(06).

殡葬管理条例篇5

关键词:廊坊市;殡葬业;殡葬企业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05-0066-01

1殡葬业的发展背景

民政部的《2011年殡葬业绿皮书》要求:“十二五”期间将加快建立殡葬业救助保障制度,争取期末时将向所有居民提供免费的基本殡葬业服务。目前我国惠民殡葬业政策覆盖人口达4.73亿,每年投入资金总量为7.91亿元。全国所有地级以上和城区人口10万以上的县城所在地都将设有殡仪馆,全国将建立起以殡仪馆为核心、乡镇街道殡仪服务站为依托、城乡公益性骨灰安葬设施为保障、村(居)委会红白理事会为基础的殡葬业服务网络。同时,民政部将出台惠民殡葬业政策,并加快建立殡葬业救助保障制度,从重点救助对象起步,逐步扩展到向辖区所有居民提供免费的基本殡葬业服务。

但从总体上看,殡葬业与人民群众的需要、社会的期望、党和政府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与发达国家的殡葬业相比也有较大差距。特别是到了市场经济转型的重要时期,殡葬业的改革却开始放缓,也不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作为中小城市的廊坊同样也面临同样的现状与问题,加快发展廊坊市的殡葬业具有重要意义。

2廊坊市殡葬业发展现状分析

殡葬行业产业链基本包括殡仪馆、民营殡葬经营企业、墓地等环节。廊坊市目前的产业链结构较混乱,分工较不明确,存在较多问题,市场经营也无规可循,总体上来看,不能很好的满足廊坊市人民的殡葬行业需求。

2.1廊坊市殡仪馆现状

廊坊地区有殡仪馆、火葬场等共计9座。其服务分为基本服务(运尸、火化、骨灰寄存)、一般服务(遗体告别、遗容化妆)、特需服务(摄像、主持等)。

定价方面,一般服务执行省级定价,价格较低,例如骨灰寄存,按年收费,每年30元。但由于选择一般服务与特需服务的相对较少,在账务上看,殡仪馆的年收入较低,有的年份甚至存在亏损。

服务方面,在对消费者的走访中,有超过半数的消费表示“有很多想象中的葬礼方式,但殡仪馆提供不了”。这说明消费者市场还是巨大的,只是缺少相应的经营机构与服务。与北京、天津等一线城市比较,廊坊市各馆都没有所属的殡葬用品超市,目前仅出售骨灰盒。

2.2廊坊市民营殡葬企业现状

廊坊市区内的民营殡葬经营企业主要分布在各大医院周围,据走访调查大约有16家,其中包括没有店面的流动车的个体店。

经营管理上,这些店面普遍较小,但是经营范围很广。有些店面甚至打着所谓“一条龙”服务旗号,进行非法运尸,给私埋乱葬现象提供了可乘之机。但在政府规定中明确指出,只有殡仪馆是唯一合法的运尸服务提供者。

定价方面,首先各个店铺私自定价,不存在统一的价格标准。其次,他们采购半成品的纸质用品进行加工,加工完成的纸质用品价格很高。以纸质金银摇钱树为例,成本价仅2.3元一棵,店铺却卖到了10元左右,利润惊人。

2.3廊坊市殡葬从业人员现状

从业人员素质方面,从业人员素质普遍偏低是消费者最不满的问题。在针对殡葬从业者的调查问卷中,针对学历的调查题目显示:高中学历的从业者占37%,初中学历占24%,小学学历占39%。

在职业选择上也能看出来,由于找不到工作才选择此行业的占最大比例,所以这部分人对于殡葬服务纯属门外汉,技能的掌握只能来源于工作实践。对于新进的设备他们无法操作,适应性也很差。而且从业者中,“近亲繁殖”和“关系繁殖”现象很严重。缺少专业的殡葬知识和现代化的操作技术,这就造成了许多现代化的管理设备处于停滞状态。对多家殡仪馆的调查显示,专业人才稀缺是普遍诟病。

3廊坊市殡葬业的发展对策研究

针对廊坊市殡葬业的现状分析,本文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来发展廊坊市的殡葬行业。

3.1引进竞争机制

《殡葬管理条例》第九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经批准,不得擅自兴建殡葬设施。在政策的条条框框下,使得殡仪馆的特性与铁路、电力行业非常类似,具有自然垄断行业的性质,缺乏竞争机制,这是造成殡葬服务业服务水平普遍偏低的主要原因。殡葬用品店数量少便会减弱其相互间的竞争意识,服务质量得不到保证。

因此,政府应该引进企业竞争机制,使殡葬业健康有序竞争起来,在另一角度讲也可促进从业人员素质的提高和项目价格的定价规范。

3.2提倡企业化改革,不断加强自身管理与建设

殡仪馆虽然作为民政局下属机构的事业单位,但是其运行机制和管理方式亟待改变。体制僵化、效率低下,从工作人员的招聘与培训、到服务的多样化改革、再到日常运行管理,其存在较大弊病。

对于殡仪馆的改革,国家还应该加大力度,有形的手再放开些,多依靠无形的手去调节。走企业化改革之路,或进一步进行股份责任制改革,将所谓的馆长变为企业法人,其他岗位公开招聘,竞争上岗,工作效率和盈亏状况一定会有很大改善。其自身应当制定自身发展规划,朝着标准化、专业化方向发展,来满足巨大的消费市场。

3.3提高创新意识,更新观念

无论是殡仪馆还是殡葬用品公司,在经营体制和思想观念上都有盲点,要改变总是静态眼光看问题,缺乏长远规划和通盘考虑的方式。创新技术,改变产业始终在低端徘徊的状态和不思进取的心态和实用主义的价值标准。做到积极开发和利用现存优势,提升投资人力资源的成本、鼓励技术研发。

为了满足消费者日益提高的对服务业的要求,殡仪馆或者有相关仪式的墓地经营企业也应该重新进行企业定位,改变无序竞争的状态,借鉴发达国家的殡葬服务业经验,结合我国国情,进行资源重新整合,弥补市场空缺。

参考文献

[1]朱金龙.论市场经济对殡葬业变革的影响[J].殡葬业文化研究,2003,(2).

[2]葛玉红.中国殡葬业改革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对策研究[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3).

殡葬管理条例篇6

根据国家、省、市、区民政部门在清明节期间的统一部署计划,为了更好地推动我处殡葬改革工作,进一步加大我处对滇池面山乱埋乱葬的整治力度,促进黑林铺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按照《五华区关于开展清明节期间殡葬改革工作宣传活动方案》五民[2009]35号文件精神,结合黑林铺实际,就开展清明期间殡葬改革宣传活动,特制定工作方案如下: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构建和谐五华、建设绿色五华为主题,广泛深入地宣传殡葬改革的方针、政策,大力营造领导重视、政府主导、社会支持、群众参与殡葬改革的良好氛围,确保我处殡葬管理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促进我处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二、领导小组

组长:康宁街道办事处主任

副组长:赵武街道办事处副主任

姚庆街道办事处副主任

何才中街道办事处副主任

汤蕾街道办事处副主任

倪红昆黑林铺派出所所长

袁志坚海源派出所所长

成员:储毓华行政办公室主任

尹勇城建监察中队队长

李华街道综合治理办公室主任

冉意辉城市建设管理科科长

张斌农业综合服务站站长

马朔烽社区建设办公室主任

范林华团山社区居委会主任

李绍先海源社区居委会主任

段永文昭宗社区居委会主任

周惠黑林铺社区居委会主任

段彩娥眠山社区居委会主任

董玉林龙院社区居委会主任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社建办,办公室主任由马朔烽担任。三、宣传主题

以“文明祭祀、平安清明”为主题,传播先进殡葬文化,树立现代殡葬理念;宣传移风易俗,文明殡葬;倡导科学、文明的殡葬行为,营造治理滇池面山乱埋乱葬的良好氛围,为建设绿色殡葬、和谐五华服务。四、宣传时间

2009年3月20-2009年4月15日。五、宣传地点

办事处在班庄村老坟地上山路口、黑筇路三碗水湖路口、黑筇路转玉案山公墓路口等处开展宣传;

团山、眠宗、海源三家社区在各社区护林防火宣传点开展宣传;

黑林铺、龙院、眠山三家社区在辖区内人员密集场所设点开展宣传。六、宣传方式

采取印发宣传资料、悬挂布标、接受群众咨询、出黑板报等形式。七、宣传内容

一国务院《殡葬管理条例》、《云南省殡葬管理条例》、《昆明市殡葬管理条例》、《昆明市人民政府关于整治乱埋乱葬的公告》及《昆明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行移风易俗促进文明殡葬的若干规定》;

二进行骨灰进公墓,处理多样化的宣传;

三提倡移风易俗,革除丧葬陋俗,积极推行火葬;

四宣传绿色生态葬法和创建文明祭祀新风尚的典型事例;突出重点宣传公益性生态墓园建设,深入推动骨灰处理多样化的经验;

五进行禁止毁坏山林、耕地,占用土地私建坟墓的宣传;

六进行禁止在经营性公墓、农村公益性公墓以外建造坟墓及违法修建活人墓的宣传;

七宣传殡葬改革对于净化社会风气、节约土地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减轻群众办丧负担,加快发展循环经济,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八、工作要求

办事处负责印制宣传材料和宣传布标,并发动参加清明节期间护林防火的办事处全体干部职工进行殡葬宣传活动

团山、昭宗、海源三家社区要将清明期间的殡葬宣传活动与护林防火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在上坟扫墓必经路口悬挂布标,发放宣传材料;

黑林铺、眠山、龙院三家社区在辖区内公共户单位、农贸市场、学校周边进行广泛宣传,并发动志愿者参与宣传活动。

各社区在宣传活动结束后,于4月13日前以简报形式将工作开展情况向办事处社建办上报,并附电子文档和照片。

殡葬管理条例篇7

各位领导、各位委员:

大家好!

近年来,我县从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出发,坚持科学的发展观,促进人与自然、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城市建设突飞猛进,城市面貌日新月异,村镇建设规划和环境整治效果显著,各民族之间团结友爱,社会稳定,经济繁荣,为人民群众创造出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使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都有明显的提高。

在殡葬管理工作上,我县坚持以人为本,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政协委员多次提出有关殡葬管理方面的建议,县政协通过建议案的形式上报县委,县委高度重视,2008年初,成立了由县长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加强了对殡葬工作的领导。县委、县人民政府就公墓规划建设、殡葬管理所改制等问题多次召开会议,专门下发了会议纪要。一年来,主要做了以下工作:一是加强了殡葬改革方面的宣传,引导教育群众规范殡葬行为;二是对殡葬管理所进行了改制,进一步明确了我县殡葬管理执法和服务工作的主体,同时,投入一定资金对公墓和殡仪馆进行了绿化,改善了殡葬服务环境;三是对城市公墓建设进行了规划选点,按照“总体规划,逐步开发”的原则,确保殡葬事业健康发展;四是为了便于管理和美化市容,拟在县殡仪馆南侧建一个统一的殡葬管理用品市场,加大对殡葬、丧葬用品的管理力度。

总之,在殡葬管理上,我县已做了许多工作,但是殡葬管理是个牵涉到千家万户、系统性的公益性工作,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目前还有许多不和谐,不和事宜的事,需要我们做长期的努力。借此机会,就我县的殡葬管理谈一些看法和建议,以供参考。[本文出自-]

1、为加快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各族人民安居乐业,富裕幸福,建议按照自治区《殡葬管理条例》,对我县墓葬管理现状,制定出《**县殡葬管理办法》。该办法中应包括号召党员领导干部及公职人员带头移风易俗,鼓动家人和周围群众实行火葬;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对实行火葬者,给予优惠政策,加以鼓励;根据我县城市市容及交通状况,规定出殡车辆活动路线等条款。

2、对殡葬管理制定一个详细规划。**县是一个以汉族为主的多民族聚居地区,目前只有城镇一个公墓规划点,而各乡镇却没有一个统一的殡葬规划点,群众到处乱葬,墓葬用地越占越大,甚至出现了民族和汉族混埋现象,而且混埋有扩大的趋势,寺坊的坊民反映强烈,很容易发生民族间的纠纷。另外,墓葬无规划点,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人与自然的不和谐状况。为此,有必要在殡葬管理上制定出一个全县的详细规划,对现有墓地进行整治,尤其是要对汉族和民族混埋墓地进行认真处理(解决)。严禁乱葬乱埋,违者予以必要的处罚。对有条件的个人或单位参与殡葬管理工作给予支持,按照“总体规划、逐步开发”的原则,在规划地,通过竞标,实行谁投资谁受益的方式,以高标准、高规格建立殡仪馆和花园式墓地。

3、殡葬管理规划化,加大宣传教育的力度,引导群众规范殡葬行为。要求将殡葬管理内容纳入村规民约中,反对在丧葬中从事看风水、攀阴亲、出大殡等封建迷信的丧葬陋习,倡导节约,文明办丧,依法加强殡葬管理,维护殡葬经营秩序,使殡葬事业健康有序地发展,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谢谢大家!

殡葬管理条例篇8

关键词:公墓;价格失调;价值平衡

中国是一个注重死的地方,格外讲究死后能入土为安,丧葬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早在战国时期荀子的《礼论?十九》中就将丧葬作为“礼”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把死者生前地位与墓地规格划分了三六九等。而至今,随着现代公墓的兴起,丧葬不但与群众的利益息息相关,也逐渐由私事变成了一件公事,成为衡量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部分。可在新闻和报道中不断出现 “墓价高于房价”、“活人死不起”的言论将很多质疑目光吸引到此处,笔者也不禁疑问:公墓价格是否合理?法律的相关规定是否到位?为此,笔者以长株潭三地公墓为例进行调研。

一、墓价失调

笔者走访了长株潭三地的公墓,很多公墓宣称自己收费很多是依照物价局的规定进行收费,不存在乱收费的现象。笔者在调查中了解到:公墓收费内容主要分为4块:墓体墓碑工料费,安葬费,墓穴费,护墓费(每年60左右),其中,安葬费、墓穴费、护墓费主要由物价局核定,并规定墓体碑工料费按公墓实际消耗工料收取,实质上是公墓方根据市场自我调节,价格也令人心惊。

三地墓地价格范围:

由上表中可知,虽然法律赋予价格管理部门监管职权,墓价却实质处于无调控状态。生态葬和壁葬虽价格低廉,但由于观念问题普及困难,实地调查中几乎无人问津,壁葬的墓地使用率不足10%,而作为主要出售渠道的墓穴价格的上下区间十分大。当然天价墓地更多是由于一些人的陋习孕育而成,像长沙那座16.28万元的“天价墓”所占比例并不高,《湖南省殡葬事业单位管理办法》也规定:“中低价的墓位不得低于整个墓区墓位的85%”。采访中湘潭某地的公墓管理人员透露,大多数群众一般愿意选择价格在30000-40000这个中价位区间的墓地,而合葬则是70000-80000元为主。据国家发改委统计,而直至2010年,湖南省城镇年人均可支配收入才为16556元,农村人均纯收入为5622元。对比湖南省的人均收入,墓价基数过高,才是影响群众消费购买的直接动因和争议所在。

墓地买卖中是否有暴利存在与成本也息息相关,在采访中,工作人员说成本项目太繁杂无法清楚计算,只是强调其墓地建设、绿化、管理、征收所需成本巨大,建筑材料费用也很高,利润没有外界人员想象的那么夸张。但通过相关人员了解调查,一块大理石墓地所需要的主要建筑材料大理石一共不过上千元,即使是汉白玉为主要建筑材料,成本也只有几千元。而一个大理石的墓地一般在万元以上,而汉白玉为主原料的墓地更是价值不菲,巨大的利益空间显然是存在的。墓地价格主要由价格主管部门进行调节,而公墓由民政部及其下属社会事务处进行管理。如今价格居高不下,物价局的管理没有起到遏制墓价的作用,民政部门也没有出台相应政策对墓价限制。以上的现象令人担忧,引发人们对殡葬法律的探究。

二、供需失衡

墓价失调本身是一种“价值失衡”的体现,即价格与价值不相匹配,价格没有按照价值规律正常波动,实然价格远高于应然价格。市场无法有效地分配商品和劳务,政府也没有充分发挥管理职能进行调节。我们不得不通过完善立法,调整分配好各部门职能,政府同时可以以合理方式介入市场活动,缓解市场自发性与群众公益性的冲突,以保障法律的威严性和广大群众的利益。

自2002年以来,湖南省根据《殡葬管理条例》、《关于进一步加强公墓管理的意见》和自身发展状况颁布了《湖南省殡葬事业单位管理办法》、《关于进一步加强殡葬服务机构管理的通知》、《湖南省实施办法》、《湖南省殡葬服务价格管理办法》等一系列地方法规、办法。但在实施过程中,墓价仍居高不下,相关法律供给无法满足现实需要,笔者将从价格和体制两个方面对条文进行分析。

1.供需失衡,对墓价的明文规制不到位

法律是生产方式的规则化,规则必须以国家的强制力为盾,以清晰、有效为矛,直击问题。而相关条文中对价格的规制不具体,特别是条文的实施缺乏强制性,例《湖南省殡葬服务价格管理办法》中规定:“正常遗体存放及整容、悼 念厅(堂)租用、盛放遗体器具和公墓墓穴(骨灰存放格位)以及殡葬用户没有同类经营者可供选择的殡葬服务项目,实行政府指导价管理。”政府指导价是指政府根据它的权限和市场现状,给出的强制性的价格范围。该规定形式上确对价格有所规制,但实施起来并不容易,各地公墓只须向物价部门提供公墓价格表进行核准,而物价部门并没有对价格的合理性进行实地调查,也没有实行最高限价制度,以致该条文形同虚设。

其次,相关规定缺乏对墓价的切实规制和处罚办法。墓价过高,条文中基本没有针对性条文,一些处罚规定还需要依据其他法律。《殡葬管理条例》中没有为价格过高提供处罚办法,而《湖南省殡葬服务价格管理办法》中的处罚办法全部是以其他法律为依据,法律实施的效率和针对性被削弱。

另外,听证实施不到位,而且范围过于狭窄。《湖南省殡葬服务价格管理办法》规定:“实行政府定价的殡葬基本服务项目价格的制定或调整应实行价格听证制度。”以民主监督限制墓价的方法本应该取得一定效果,可由于此办法本身位阶低,三地之中只有长沙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听证,且只对一些基础服务项目进行调研听证,并无真正触及殡葬暴利核心的墓价。听证制度的“折扣”,及相关法律规定对听证范围限定过于狭小,不能充分民主监督在制度实施过程中的作用。

最后,公墓管理费用作为墓地的衍生费用近期也进入人们视线。1998年国务院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公墓管理的意见》中规定“今后墓地和骨灰存放格位的使用年限原则上以20年为一个周期。”近两年,大部分公墓经营单位开始以此为由向群众征收公墓管理费,引发了很多群众不满。“法不溯及既往”,收费是否过早已有异议,此项收费的标准以及收费的范围也没有法律依据,由公墓自行拟定,无法可依加剧了公墓不合理收费形势。

2.法律规制不当,导致价值目标偏离

权衡事物利弊时需以价值的大小为依据,在价值追求为复数时要两害取其轻。殡葬业的本质是公益性的,是利民的,其目的是引导健康的民族殡葬意识形态,而客观规定导致了殡葬业的“事业性”而非“公益性”。《殡葬管理条例》中规定,“国务院民政部门负责全国的殡葬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民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殡葬管理工作。”此类规定令殡葬行业实质上停留在过去的计划经济中。调查中发现,长沙和湘潭的民政局下设有直接管辖的公墓,民政局自营、自管的管理模式具有很明显的垄断性,以致企业的管理效率低下,资源分配不公平,墓价难以调控。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除开民政部门麾下的公墓,国家也支持私营墓地的发展,但是行政垄断限制殡葬行业的技术革新与新鲜资本的注入,不能形成市场的良性竞争机制来维护广大消费者的权益。

法律规定民政部门对殡葬行业享有审批、管理和经营权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公墓过于私利化。国家从殡葬行业的发展方向出发,但规定中的问题却致使行政权力过于膨胀,民政部下社会事务管理部门职能蜕变,法律价值取向也偏离其正常轨道。墓地价格自然难以公平、合法、诚实信用为基础,为民众谋福利。殡葬法律的不健全,实施不到位,需要对社会关系进行具体考虑后对法律进行系统的改良。

三、法律与墓价的内在平衡

殡葬法律价值目标偏离,导致了行政权力的膨胀;法律的自身不明晰,引发行政自由裁量权不断滥用,群众权利难以得到保障。这是宏观发展脱离社会与民众切身利益而产生的矛盾,是忽视权力制衡产生的弊端。

殡葬法规作为行政法的一部分,它的应然状态是保证行政权与公民权处于平衡。行政权作为一种支配权力必然会导致行驶行政权力的人与行政相对人的不平等。这时,法律的确定性和解释单一性是限制行政权力的重要手段。而法律对价值追求的回归以及对行政权力的制衡分权则是保障法益的必要途径。

法律追求的行政平衡是“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平衡以及效率与公正的平衡” ,看问题不能单从“官方立场”,也要从“民间立场”出发,关注“民间的烟火与戒规,俗民的悲戚与欢欣” 是一部公益性法律的重心。

在此笔者建议:

(1)借鉴国外殡葬管理制度,平衡盈利与公益。这点广东省对日、韩的考察可以作为湖南省榜样。经验是对日常的一种归纳,从他人的成型的体系吸取经验,可以使殡葬业符合新时代的要求。如日本对公墓管理者的经营权进行了限制,将其定义为纯粹的服务者,只能凭当事人的许可证(政府部门审批提供)提供服务,这样即有效防止天价豪华墓的出现,也可以有效防止墓地费用的飞涨。另外也需结合实际,从自身出发,完善听证制度扩大其效力和范围,充分考虑民众的心声,强化民主制度在法制运行中的作用。

(2)政企分离,限制行政权力,保护民众利益。法律给予民政部门监管权无可厚非,但是应该在条文中限制其经营权,“政企分离”才能更好保证政府的中间姿态和行政效率。不过值得一提的是株洲的殡葬改革,政府基本放弃了管理,除下设殡葬管理大队,基本对殡葬行业放权,但是株洲却是三市火化率最低的一个地区,“放权”不是“弃权”,殡葬需要各个部门发挥对国家、人民高度负责的高度责任感,不是进行“全面管制”而是提供充分的“公力救济”,以提高该行业市场竞争的优化,体现殡葬公益价值。

(3)完善罚则,平衡“硬规则”和“软规则”。现今的法规之中,罚则过于单薄,大多以倡导性法律法律来进行规制,或者以其他法律为处罚依据,如《价格法》,这样以一般处理特殊,不能体现殡葬行业自身的特殊性,也会过于片面不能切实满足供需协调。法律的实施不但需要“软规则”的提倡性引导,也需要“硬规则”对损及广大群众合法权益的行为进行处罚,将罚则完善有利于法律的贯彻执行和平衡“软规则”和“硬规则”在法律体系中的比重,保障法律的健康实施。

上一篇:森林防火条例范文 下一篇:考试卷家长签意见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