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暑急救措施范文

时间:2023-09-22 23:05:30

中暑急救措施

中暑急救措施篇1

为切实保障职工群众的合法权益,有效预防和控制中暑及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根据XXXX下发的关于防暑降温工作的通知,我场高度重视,立即部署进一步做好高温天气防暑降温工作,保证了农场的正常生产,实现了高温中暑事件零发生的目标。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统一认识,强化管理 ,完善防暑制度 

高温季节是事故易发、高发季节。农场党委要求各部门坚持以人为本,关爱职工生命和健康的理念,坚决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高度重视夏季劳动保护和防暑降温工作。各部门摆正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的关系,结合自身实际修订与完善了各自的劳动保护与防暑降温工作措施及应急预案,确保了防暑降温工作的有效开展。通过加强对防暑降温工作的指导和监督检查,强化统筹协调和部门合作,确保了平安度夏在具体工作实践中的落实。

二、宣传教育,增强意识,提高应急能力 

加大防暑降温知识和中暑急救知识宣传,提高职工群众安全防范意识,使每人都能了解、掌握防暑降温的安全小常识。充分利用宣传栏、广播等形式,教导职工群众正确的施救方法,在发生中暑等情况时,及时进行急救,增加作业人员对这种情况的应急处理能力,提高了职工群众的安全意识与自我保护意识。急救箱配齐各类防暑降温药品,要求现场工作人员随身携带清凉油等防暑降温物品。同时,针对高温天气易引起火灾的特点,为进一步强化广大职工安全防火意识,提高扑救初起火灾的能力及遇到火灾时自救逃生能力。

三、以人为本,多管齐下,做好健康保障 

一是领导重视,各生产部门把防暑降温工作作为当前保障安全生产的头等大事来抓,结合本单位实际,积极采取切实有效的防暑降温措施。二是从基础抓起,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将下午上班时间改至13:30,避开高温时段作业,在施工车间关键部位安装电风扇,并确保电扇的正常使用,做到随坏随换,保证了车间内部空气流动。

中暑急救措施篇2

一、 本预案是针对施工中各种不同的紧急情况所制定的,保证各种应急资源处于良好的备战状态;而且可以指导应急行动按计划有序进行,防止因行动不力或现场救援工作的混乱而延误事故应急,从而降低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施工中的紧急情况是指具有突发性,造成或可能造成较多人员伤亡、较大经济损失的各类建筑工伤事故。

二、成立施工紧急情况应急领导小组,负责应急救援工作的指挥、协调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项目经理周建锋负责落实,若本人外出,由项目副总黄国兴担任副组长给予落实,当副组长不在的情况下,由安全员王俊伟进行落实。实施救援工作的展开,具体人员安排详见应急预案组织机构。

三、当在工程施工中发生高温的各种紧急症状情况时,接到紧急情况报告后,应立即启动本预案。在第一时间分别向项目部应急救援领导小组、“120”救护中心求助,并向市安全生产监督局、总工会等相关部门通报情况。紧急情况发生后,还应不间断的向有关领导、部门反馈后续情况。

四、在施工中紧急情况发生后,项目部即视情况成立救援现场指挥部,并成立以下保障小组:

1、安全保障(警戒)小组。对撤离区和安置区内的治安工作,由安全员王俊伟担任组长并组织队员负责对险情发展状况进行监控,防止影响施工工期,并对各班组人员加强安全教育,以进一步提高安全意识且组织现场管理人员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检查,消除安全隐患,以预防恶性事故的发生以及一旦发生事故时如何将事故影响控制在最小范围。

2、现场医疗救护小组。当事故发生时,由组长组织组员对伤员进行现场分类和急救处理,负责在第一时间对伤员实施有效救护;并及时向医院转送。救护人员的主要职责是:进入事故发生区抢救伤员;指导危害区内人员进行自救、互救活动;集中、清点、输送、收治伤员。根据具体情况,迅速制定应急处理方案并组织实施。

3、后勤保障小组。由组长庄少俊负责组织调集抢险人员、物资设备,督促检查各项抢险救灾措施落实到位。

五、在施工中紧急情况发生后,救援现场指挥部根据具体情况,可就近从附近工地调集救援队伍、人员、物资设备。同时专业救援队伍、物资设备从应急预备救援队伍中调集。

六、各类紧急情况发生后,需调集的主要专业救援队伍、应急救援物资。主要物资及人员职责安排如下:

1、人员、物资准备:

项目部物资的购置由材料员负责,主要药品及医疗救护器具如下:

⑴、药品:感冒药、发烧药、腹泻药、消炎药等治疗药品及仁丹、十滴水、茶、降火凉茶、绿色保健食品等。

七、施救方法:

按病情的轻重一般可以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重症中暑三种。

1.3.1救护

1.3.1.1采用物理降温和药物降温等方法迅速降温;

1.3.1.2根据水、盐损失情况而酌量补充,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紊乱;

1.3.1.3呼吸衰竭者立即注射呼吸兴奋剂,血压下降者给予升压药物,防治休克。

七、善后处理工作:

1、根据事故“四不放过”原则,认真做好事故的调查处理工作,采取针对性强的防范措施,加强对各班组的宣传、教育,使每人都掌握夏季施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做到每人都懂得保护自己;懂得救护他人。总结经验教训,杜绝同类事件的再次发生。

具体防范措施如下:

⑴、后勤保障小组,应能随时保证作业人员现场的饮水、紧急药品。

⑵、由防暑降温应急救援机构依具当年的气温情况制定出一套合理、有效的“人员作息时间表”避开每天气温的最高时间(13:00 ~14:00)段进行施工作业。经项目部讨论,特制定本项目部夏季(依据常州市历年高温月为6月~9月)施工作息时间表,具体如下:

项目部现场人员作息时间

上午:6:00~10:00 (四个小时)

下午:15:00~19:00 (四个小时)

附:遇赶工期或其它特殊情况需加班时,再做另行通知。

⑶、对项目部各班组进行安全教育,增强作业人员对各种情况的应紧处理能力。加强对夏季施工安全宣传工作,使每人都了解、掌握防暑减温的安全小常识,提高作业人员在实践中的应变能力与处理能力等。

八、应急恢复、重新进入

当应急恢复后,重新进入之前必须对危险区进行评价,并且应对事故进行分析,待危险区已确定安全时方可进入现场,继续操作。

九、应急演练

应急预案和应急计划确立后,经过有效的培训,项目部或公司每年夏季到来前进行大型救援演练一次。每次演练结束,及时作出总结,对存有一定差距的,在日后的工作中加以提高。

中暑急救措施篇3

【关键词】 中暑;抢救;降温;呼吸道通畅;留置导尿管

中暑是指高温作业环境下,由于热平衡和水、盐代谢失调引起的以中枢神经、心血管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疾病。近年来,随着全国多地去高温天气的持续,中暑病例报道逐年增加。由于我县地处全国高温区吐鲁番地区,县城山南区即位于火焰山区域,6~8月最高室外温度50度以上,6月份是哈密瓜人工采摘时节,劳动强度大,常常要顶烈日工作,仅我院近3年就诊的中暑病例就有上百例,其中重症中暑患者21例。现将本人抢救治疗体会汇报如下。

1 一般资料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共21例,其中男13例,女8例,年龄38~52岁,平均43岁。既往无其他病史。21例患者入院时表现为:高热、无汗,体温均大于39.5℃,超41℃3例,昏厥16例,昏迷5例,休克14例,5例伴有不同程度心、肺、脑、肝、肾功能不全,其中2例出现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白细胞总数和中性比例增多,出现蛋白尿和管型尿,血尿素氮、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乳酸脱氢酶、磷酸肌酸激酶增高,血pH降低。

2 治疗方法

①迅速采取各种降温措施:物理降温包括头颈、腋下、腹股沟置冰袋,反复全身酒精擦浴;病盐水灌肠;14例使用降温毯,均采用双毯,体温降至直肠温度38℃左右,可停止降温,并密切监测体温。②治疗ARDS:紧急给予气管插管(后气管切开)、人工呼吸机辅助通气:通气模式为容量控制,呼气末正压为2~4 cmH2O。吸入氧浓度由100%逐渐降至40%;酌情使用糖皮质激素。③治疗DIC:迅速建立静脉通道,补充血容量、血小板(静脉滴注浓缩血小板);补充各种凝血因子(静脉滴注冰冻新鲜血浆);抗纤溶治疗(静脉滴注止血芳酸)。④纠正代谢性酸中毒、水电解质紊乱。⑤防止脑水肿:给予静脉滴注甘露4 d,Q12 h,125 ml/次。⑥预防应激性及缺血性溃疡:奥美拉唑共40 mg,Q12 h。⑦抗感染治疗:根据痰培养药敏结果选用抗生素。⑧其他治疗:鼻饲营养液、静脉补充能量。⑨持续监测生命体征、留置导尿观察尿量、动态观察血气分析、凝血酶原时间、APTT、血小板计数等。

3 结果

本组21例,19例好转出院,平均住院天数13 d。2例死亡。

4 讨论

中暑在我区属于常见病多发病,尤其6~8月份常见,各常驻劳动企业均有较强防暑意识,本地工人也有一定防暑常识和教训,但外来企业和务工人员多数对我区酷暑严重性认识不足,防暑意识不强,为追求经济效益,超体力劳作,是中暑高发人群,预防的关键是加强这类高危人群的防暑宣传,对新驻企业进行防暑防暑监督,重点宣传,使避高温合理安排工作时间,从而预防发病。

医疗机构接诊重度中暑患者,要高度重视,积极抢救,多措施降温是关键,疗效最佳是冰水降温和使用降温毯。

本组21例患者在高温环境中进行高强度劳动后,出现典型热痉挛、热衰竭症状,最终导致热射病(故诊断为重症中暑)并引起DIC、ARDS、代酸、水电解质紊乱、肝肾功能损害等多种严重并发症。 抢救成功的经验为:准确掌握病史,及时考虑到各种并发症,积极给予相应处置:如积极有效降温以消除高热对各脏器的直接损害;治疗DIC时考虑到血小板减少程度严重、明显肝肾功能损害及有出血倾向时未应用肝素治疗,而是给予补充血小板、血浆及抗纤溶治疗为主;治疗ARDS时要及早应用机械通气,如用PEEP,同时应尽早、足量、短程采用糖皮质激素;同时保护脑、肝、肾等脏器,防治感染、加强营养。另外,本例诊治过程别要注意气道、泌尿道及皮肤等护理,使患者免于不必要的并发症。

综上所述,有效的预防完全可以避免中暑发生;重度中暑,要早发现、早脱离热环境、早就医、早降温、规范抢救,可以有效降低致残率、死亡率。

参 考 文 献

[1] 季蓝辛.影响重症中暑患者预后因素及其原因分析.中国危重急救医学,1999,11(5):280—284.

[2] 欧阳骅,戴作元.中暑的发病机理及预防措施.预防医学杂志,2000,18(2):149—151.

[3] 张峰铭,米军丽,吕志斌,等.重症中暑11例治疗分析.临床军医杂志,2006,5.

[4] 庄永泽,魏丽芳,赖国祥,等.重症中暑患者急性肾损害的临床分析,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9,2.

中暑急救措施篇4

近日连续高温天气给项目在建工程带来新“烤”验,项目持续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不断改善施工环境,给奋战在高温烈日下的一线员工送去防暑降温药品、绿豆汤、老冰棍等物资。为防止因高温天气引发的各类生产安全事故项目部将持续推进以下工作:

一是认真做好各项防暑降温安全防范措施,及时高温天气信息到各作业班组。组织施工作业人员及时进行健康检查,对身体状况不适合高温环境作业的人员调整作业岗位;二是合理制定、及时调整作息时间,减轻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日最高气温达到40℃以上,停止当日室外露天作业;三是做好防止高温中暑应急准备工作。制定高温中暑应急预案并组织演练,对施工人员进行高温防护和中暑急救宣传教育,增强自身防范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四是加强高温天气施工质量控制,加强原材料的存放管理,严禁各种原材料外露暴晒,确保夏季高温季节施工安全、质量可控。

通过开展“为一线工友送清凉”活动,将“我为群众办实事”落到了实处,向不畏酷暑、一如既往坚守工作岗位的一线员工致敬,极大鼓舞了一线员工的工作士气。截至目前,本项目所有在建工程都在安全、快速推进。

中暑急救措施篇5

2月17日上午10点29分,35岁的深圳某公司管理人员梁娅倒在深圳某地铁口的台阶上,并保持这一姿势达50分钟。监控录像显示,在梁娅倒下后有发出求救的动作。3分钟后,有市民发现并告知地铁工作人员。随后地铁工作人员赶到,民警也在25分钟后赶到,但都没采取任何措施。11点18分,急救人员到达现场,发现梁娅已经死亡。梁娅的死亡在社会上引起了人们的热议,一方面是责怪路人的冷漠,一方面是责怪地铁工作人员和路人不懂急救知识。

旁人晕倒、家人不慎患急症等等,也许有那么一天就有人需要我们伸出援手,那么我们该怎样给予他们合理的救助呢?本刊特约湖南省人民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兼重症医学科呼吸治疗专科主任韩小彤主任医师给大家普及一堂急救知识的课程。

猝死急救

2014年3月26日《羊城晚报》报道,在过去的一年内,广东全省有29名民警因公殉职。在他们中间,有21人是在超负荷连续工作后突发疾病猝死。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兼心律失常诊治中心副主任华伟在2010年的“中国心脏大会暨北京国际心血管病论坛”上指出,中国每年心脏性猝死人数达到54.4万。中国心脏性猝死总人数位居世界之首,远远超过美国每年的30万~40万的死亡数字。在所有猝死的人中,有人根本不知道自己患有心脏病,还有70%的人因为没有得到急救而失去了宝贵的生命。近年来,关于猝死的新闻也屡见报端。那么,什么是猝死?遇到这种意外情况,人们应当怎样应对呢?

韩小彤:猝死又称突然死亡,系一种临床综合征,是指平素看来健康或病情已基本恢复或稳定者,在很短时间内突然发生意想不到的非创伤性死亡,往往来不及救治,属于临床急症。一般以症状出现到死亡历时多长时间定为“猝死”的标准,目前意见尚不统一。世界卫生组织定为急性症状发生后6小时内死亡者为猝死。因猝死的高峰多发生在发病后1小时内,因此心脏病专家将发病后1小时内死亡定为猝死的标准,一般不超过6小时。

许多疾病、剧烈运动、某些药物等都可以造成猝死,其中多为心源性猝死。这其中又以冠心病最为常见,其次为心肌炎、原发性心肌病、风湿性心脏病、原发性心室颤动、心室停搏,其他如QT间期延长综合征、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二尖瓣脱垂综合征、先天性心脏病等心脏疾患,都可导致心脏突然停止有效收缩,造成全身供血严重不足而引发猝死。

多数人猝死前无明显预兆,或发生在正常活动中,或剧烈运动中,或在安静睡眠中。有些患者以前有过心绞痛发作史,心绞痛又突然加剧,表现为面色灰白,大汗淋漓,血压下降,特别是出现频繁的室性早搏,这一切都是猝死的先兆。此外,有时还会出现原来没有的症状,如有明显的疲乏感、心悸、呼吸困难、精神状态突变等,随后,由于心跳骤停,又表现为神志不清、高度紫绀、痉挛、瞳孔固定而散大,或出现几次喘息样呼吸而进入临床死亡。以上症状如不及时发现、不及时进行心脏复苏抢救,病人将很快进入不可逆的生物学死亡。

医学研究表明,如果心跳和呼吸骤停,脑细胞在常温下对缺氧的耐受极限通常为4分钟;4~6分钟,脑部损伤不可逆转;超过8分钟抢救成功的可能性非常小;超过15分钟基本就“没救”了。所以,“4分钟”也被称为“黄金4分钟”,这4分钟内的急救至关重要。

一旦发现猝死患者,现场第一目击者应立即使其平卧在床上或地上,严禁搬动,马上进行心肺复苏术,并速请就近医院前来救治。只有当患者呼吸、心跳恢复后,才能以妥善的方式护送到医院继续治疗。具体心肺复苏的方法为:

1.胸外按压。按一般的急救常识,很多人可能认为猝死首先是要保证患者的呼吸,其实对于猝死来说,胸外按压应是整个急救的关键,也是首要步骤。如果有两名施救者在场,第一名施救者立即实施胸外按压,另一名在第一名施救者完成30次胸外按压的过程中准备开放气道,第一轮按压一结束紧接着进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的方法为:两手掌重叠置于病人胸骨中下段,掌根置于胸部正中(两连线的中点),以保持主要按压力放在胸骨上,减少肋骨骨折的发生,按压时肘伸直,压力需足够大,按压深度至少需达到5厘米,然后突然放松,速率至少100次/分钟,每次按压后确保胸部回弹,连续按压不间断。由于胸外按压使胸廓变化,胸腔内压改变,使胸腔内外动静脉压力发生压差,能促进循环恢复。

2.开放气道。首先应使气道通畅,必须将患者放置在硬的平板上,取仰卧位,撤出枕头及垫在头部的衣物等。救护者双手将患者头部后仰,托住下颌关节,清除口腔异物,使由鼻孔经咽喉部至气管的气道保持通畅,使松弛的舌根不至于后倾堵塞气道。

3.人工呼吸。在首次30次胸外按压和开放气道后和胸外按压同时进行,一般采用30∶2的按压通气比进行。简单的方法是口对口吹气,即救护者深吸气后将气吹入患者口中(一手捏紧患者鼻孔),所有人工呼吸(无论是口对口、口对面罩、球囊-面罩或球囊对高级气道)均应该持续吹气1秒以上。

此外,对于有心脏病患者的家庭,有条件的还可以配备家庭电击除颤仪(AED自动体外除颤仪),提高由室颤引起的猝死救治。

急性中毒的急救

2014年3月19日,云南丘北县一所幼儿园发生毒鼠强中毒事件,致2名女童身亡,多人出现中毒症状。

2013年11月底,东营市广饶县缪某因收快递而中毒身亡,公安部门经大量工作,作出“符合氟乙酸甲酯急性中毒死亡”的结论。

关于急性中毒造成的悲剧,我们还可以追溯到十年前,2004年5月11日,广州市共有53人因食用假酒而导致甲醇中毒,其中11人死亡。

在我们身边,急性中毒的事件屡见不鲜。甚至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由于法制不完善而造成的急性中毒事件也越来越多。急性中毒发病快、变化快,因此给人们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且由于相关急救知识的欠缺,而让很多本可以获救的生命而逝去。那么发生急性中毒后,要如何尽快促使毒物从体内排出呢?

韩小彤:对于急性中毒的家庭急救要掌握以下三个原则。

首先应了解急性中毒的途径。急性中毒,毒物往往通过三个途径进入体内。一是呼吸道,如一氧化碳、毒气等的中毒;二是消化道,如误服药物、洗涤剂,以及食物中毒等;三是经人体皮肤吸收到体内发生中毒。

其次是认识急性中毒的一些临床表现。当家中成员出现急性不明原因的昏迷、晕厥、紫绀、惊厥、呼吸困难、胸痛、恶心、呕吐、腹泻、吐血、便血,口腔和咽喉疼痛时,都有可能是发生了中毒。另外,一个群体中有多人同时发病,更应考虑中毒的可能。

第三是应尽早进行力所能及的救治。了解中毒时间、毒物的种类和数量、中毒途径,是进行正确救治的前提。原因不明的中毒应仔细了解患者接触毒物的机会,推测可能是哪一类毒物的中毒。在家庭救治过程中,应首先让患者停止毒物接触,观察患者的神志、呼吸和心率,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其次再依据中毒途径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方法。

经皮肤途径吸收毒物的中毒,应尽早将患者移开毒物污染场所,除去污染衣物,用清水、肥皂水反复冲洗接触毒物的皮肤20~30分钟,并注意清除毛发及指甲里的残留物。若眼睛受到污染,宜用温水由眼内角往眼外角冲洗15~20分钟。不要由眼外角往眼内角冲,因为眼内角有一小管通往鼻腔,会把有毒物质冲进鼻腔,进入胃肠道内,造成另一途径的中毒。

经消化道途径中毒的患者,最好最快的救治办法就是催吐,其目的是把胃内毒物排出体外,阻滞毒物的进一步吸收。催吐的方法就是让患者饮用300~500毫升的水后,用手指、牙刷柄或不锈钢匙柄放入患者的舌根部位,刺激咽喉使其呕吐。如此反复进行,直至胃内容物完全吐出为止。

但若是误服像洁厕剂这样强酸或强碱性毒物时,因其极易对食道和胃造成较大的化学性烧伤,严禁催吐和洗胃。应服下牛奶、鸡蛋清并立即送医院救治。

此外,昏迷的患者,催吐时极易让呕吐物呛入气管,造成窒息。孕妇如果催吐,可能会因为腹部压力上升,导致流产。因此,上述几种状况均不宜催吐。另外,经消化道中毒者也不可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以免毒物吸入救治者体内造成中毒。

经呼吸道中毒的以一氧化碳中毒为常见。此时应立即将门窗打开,将患者移到空气流通的地方;对昏迷的患者,要清除口内呕吐物,让患者侧身,保持呼吸道通畅;对呼吸停止者应迅速施行人工呼吸,然后将患者送医。怀疑煤气泄漏时,应迅速关闭控制阀,打开窗户,切勿开灯、点火,以免形成火花,引起爆炸。如果空气中有剧毒的化学物质,则必须戴好专业防护面罩方可救人,否则往往施救者也会中毒昏迷,甚至造成死亡。需要注意的是,纱布口罩对气体或化学气体几乎没有防护功能,因此不可只戴纱布口罩进入现场救人。

以上几种途径中毒的患者经现场处理后,应迅速护送至医院救治。如果患者昏迷,需侧卧送医以免自然呕吐时,将呕吐物吸入气管,造成气道梗阻。送医时,如果可能,请将毒物带往医院,准确向医务人员提供中毒时间、毒药品种数量、中毒途径,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解毒措施,使患者脱离危险。

溺水的急救

原卫生部的数字显示,中国每年有57000人溺水死亡,相当于每天有150多人。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实际数字可能比这还要高。更让人震惊的是,溺水事故与交通意外事故成为除疾病以外的“两大杀手”。

炎热的暑期即将到来,到游泳池或池塘里享受夏日的清凉是很多人的最爱,但若有人不慎溺水我们该怎样急救,让他们幸免于难呢?

韩小彤:溺水是由于大量的水灌入肺内,或冷水刺激引起喉痉挛,造成窒息或缺氧,若抢救不及时,4~6分钟内即可死亡。因此,必须争分夺秒地进行现场急救,如果急于送医院的话可能就会等到医院时为时已晚。

抢救溺水者,具体可分为以下4步。

1. 立即清除口鼻内污泥、杂物或假牙等,保持呼吸道通畅。

2. 迅速进行控水:把溺水者放在斜坡地上,使其头向低处俯卧,压其背部,将水控出。如无斜坡,救护者一腿跪地,另一腿屈膝,将患者腹部横置于屈膝的大腿上,头部下垂,按压其背部,将口、鼻、肺部及胃内积水倒出。还可将溺水者双脚提起,使溺者呈倒立状,用手轻拍溺水者背部。即使排出的水不多,也应抓紧时间施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千万不可因倒水而延误了抢救时间。

3. 对呼吸已停止的溺水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方法是:将溺水者仰卧位放置,抢救者一手捏住溺水者的鼻孔,一手掰开溺水者的嘴,深吸一口气,迅速口对口吹气,反复进行,直到恢复呼吸。人工呼吸频率宜每分钟16~20次。

4. 如呼吸心跳均已停止,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

溺水者经现场急救处理,在呼吸心跳恢复后,立即送往附近医院。在送医院途中,仍需不停地对溺水者作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以便于医生抢救。

动物咬伤急救

据2014年3月26日新华网常州频道报道,3月20日下午4点多,75岁的匡老太到蔬菜地里去拔野草。没拔几把草,忽然觉得左手一痛,匡老太抬起一看,居然有一条灰灰的蛇咬在左手食指上被一起拎了上来。

随着天气的转暖,蛇类也会逐渐出来活动了,尤其是到了夏季,医院更是经常会收治被蛇咬伤的患者。且一些家庭经常会养一些猫狗等宠物,因此临床也常可见一些被其它动物咬伤的患者。不管是被蛇咬伤,还是家里的宠物咬伤,正确的急救都很重要。那么咬伤急救要掌握哪些原则呢?

韩小彤:动物咬人时,常可能因病菌从动物口中进入伤口而传染疾病,如狂犬病、破伤风,故必须做适当处理。

1. 猫、狗等咬(抓)伤:①立刻用大量清水冲洗伤口,冲净留下的唾液;②局部伤口不做一期缝合,不包扎,不涂抹软膏,不用粉剂,以利于伤口排毒。随后应立即到当地疾病控制中心就诊,注射狂犬疫苗或高效免疫血清。即或是出现局部或全身反应,也要在对症治疗的同时继续注射不应中止。

2. 蛇咬伤:若咬人的为毒蛇,被咬者伤口处会肿胀变色疼痛(如为无毒蛇,只会引起微痛,伤口不变色);此外,还会出现头晕、胸闷、乏力、流涎、视力模糊等现象,严重者会肢体瘫痪、休克、昏迷、惊厥等。若发现自己或他人被毒蛇咬伤后,要立即采取以下急救措施:①要保持镇静,力争在几分钟内进行急救处理,排除毒液,防止吸收和扩散。切勿拼命奔跑去就医,因为奔跑时肌肉加快收缩,可促使血液循环加快,加速毒素吸收。应当立即用止血带在患肢伤口近心端5~10厘米处绑扎,以阻断静脉回流,减少毒素的吸收、扩散。绑扎应松紧适度,不宜过紧。若无止血带,可用鞋带、领带等代替。绑扎要在咬伤后2~5分钟内完成,此后每隔15分钟放松1~2分钟,以免肢体因血循环受阻而坏死,进行急救处理后要立即送医院注射抗蛇毒血清。②将被咬肢体放低,可用冰袋局部冷敷,无冰时可用冷水或井水代替。可用吸乳器,或在伤口拔火罐吸出毒液。必要时,也可用嘴吸出。但一定要注意,吸吮者口腔黏膜必须无损伤、破溃,没有龋齿,否则,可引起施救者中毒。同时,应尽快到最近的医院急救处理。

晕厥急救

据媒体报道,地铁工作人员反映,早高峰时,在地铁口晕倒的乘客越来越多,这主要与他们不吃早餐有关。同时,随着网络媒体的发展,我们也经常可以看到路人晕倒的相关新闻。

近年来,路人晕倒没人救助成为一种常见现象,一方面是因为怕给自己惹来麻烦,另一方面是他们确实不知道如何救助。那么,当路遇有人晕倒时,到底应该如何实施合理的现场救助呢?

韩小彤:晕厥是大脑一时性缺血、缺氧引起的短暂的意识丧失,是临床常见的综合征,在正常人中也可能出现。晕厥者常是突然出现的短暂的意识丧失、摔倒、面色苍白、四肢发凉,一般无抽搐及舌咬破和尿失禁现象。晕厥具有致残甚至致死的危险。

人发生晕厥的原因可能很多,如脑血管病变、心律失常、性低血压、低血糖等。情绪紧张、疼痛、过度疲劳、看见出血及处于闷热和通风不良的环境之中、空腹等都可能诱发晕厥。避免上述诱因和加强体质锻炼有助于预防晕厥的发生。为防直立性晕厥(直立性晕厥发生在人们快速坐起或站立时),睡眠时可将枕头抬高,以利于晨起时血压调节,坐起或站立动作宜缓慢,防止脑部血液突然快速流向躯干而出现脑部暂时缺血缺氧;为防排尿性晕厥(多见于老年人,由于过度紧张时,回心血量减少造成),平时不要储尿过久,尽量避免站立排小便。

如果遇上有人晕厥,我们无法辨别他们晕厥的原因,可以采取以下急救措施:

1. 立即将患者放平,松开紧身衣扣,并将双下肢抬高,呈头低脚高位,以利于畅通呼吸和增加脑部血液供应,同时查看患者呼吸和脉搏。

2. 让患者处于空气流通处,立即掐人中、中冲、合谷穴,有助于患者恢复意识。

3. 清醒后,如有条件,可让患者饮热咖啡一杯。如果怀疑晕厥和低血糖有关,可适量饮糖水。

4. 晕厥好转后不要急于站起,以免再次晕厥。必要时由人扶着慢慢起来。

5. 如发现晕厥时患者面色潮红、呼吸缓慢有鼾声,脉搏低于40或高于180,则可能是心脑血管疾病所致,应及时拨打120,以免贻误时机,造成严重后果。

6. 如果跌倒者意识不清,同时口吐白沫,伴有剧烈的抽搐,估计是癫痫发作,这种情况主要应保护好患者,防止患者受伤和窒息,等他发作停止后自己苏醒。

中暑急救

中暑是指由于高温或引起高热的疾病使人体体温调节功能紊乱而发生的综合征。

中暑的原因很多,如在高温作业的车间工作,如果再加上通风差,则易发生中暑;炎热的天气进行农业及露天作业时也可引起中暑,空气中湿度的增加则易诱发中暑;在人群拥挤,产热集中,散热困难的场所,也易中暑。睡眠不足、过度疲劳、过量饮酒等常是中暑的诱因。中暑轻者数小时可恢复,重者可以致死。因此,若身边有人中暑,对他们及时实施救治很重要。

韩小彤:根据中暑症状的轻重,又可以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和重症中暑。

先兆中暑者一般出现轻微的头晕、头痛、耳鸣、眼花、口渴、浑身无力及行走不稳,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如果迅速卸下中暑者的负重,解开腰带,敞开上衣,扶到阴凉通风处,给予冷开水、淡盐水或糖盐水后,短时间内症状即可消失。

轻症中暑除有先兆中暑症状外,还有面色潮红或苍白、恶心呕吐、出冷汗、脉搏细而快。按先兆中暑的方法处理,口服人丹、十滴水、霍香正气水等,一般在半天内即可恢复。

重症中暑者常突然昏倒,体温快速升高至38.5℃以上,可出现嗜睡、神志不清、呼吸困难等。对于重症中暑者应迅速将中暑者转移至阴凉通风处,仰卧安静休息,并采取一切办法尽快降温。物理降温可采用冷湿毛巾或冰袋敷头颈部、腋下和,也可用冷水擦拭全身。经以上简单急救处理后,及时送往医院治疗。

儿童常见意外急救

儿童生性好动,整日跑跑跳跳,非常容易受到意外伤害。如果家长缺乏基本的急救常识,处理不当,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因此,掌握一些儿童意外伤害的急救知识,非常重要。

外伤出血急救

韩小彤:如果是浅表的划伤和擦伤,可先用肥皂和干净水清洗伤口后用碘油、酒精涂伤口周围的皮肤,然后涂上抗菌软膏,再贴上创可贴或扎上绷带。

如果出血较多、伤口较深,可用无菌绷带或干净的衣服牢牢地压迫伤口。伤口在腿上或手上,要抬起受伤肢体,使伤口高于心脏。经过3~4分钟的直接压迫后,检查一下血是否止住;如果血没有止住,应该继续压迫伤口。一旦血止住,用肥皂和干净水或无菌的布轻轻地清洗伤口,涂上抗菌软膏,以防感染和减少结疤的可能性,然后用无菌绷带包扎伤口。当然,对于大而深的伤口,父母最好是及时带孩子去医院做局部清创处理,并注射破伤风针剂。此外,擦伤面积太大,伤口上沾有无法自行清洗掉的沙粒、脏物等也应带孩子到医院处治。

烫伤急救

韩小彤:如果发生了Ⅰ度烫伤,出现皮肤潮红、疼痛,可在家处理,受伤后用冷开水冲洗或自来水浸泡或用纱布湿敷,可起到止痛的作用。但要注意避免皮肤破损,以免感染。

如果是Ⅱ度烫伤损害到了真皮,大约烫伤30分钟后会起水泡。这个时候可先用冷毛巾敷,但切记不可涂药膏、酱油或在创面上覆盖不洁的布类等,这样容易污染伤口,因为Ⅱ度烧伤创面无菌要求高。在家简单处理后,应及时到医院就医。

窒息急救

韩小彤:对于3岁以下的婴幼儿窒息可以采用以下方法急救。

1. 将幼儿脸朝下放在前臂或大腿上,用手托着幼儿的下巴和头。然后另一只手呈空心掌,在幼儿肩胛骨之间用力快速地拍打5次。

2. 如果梗塞物没被吐出来,可以让幼儿面朝上躺在手臂或大腿上。将食指和中指放在婴儿胸骨中央,大约是距离下方1.6厘米的位置,用力快速地挤压胸部5次,然后再拍背5次,轮流交替着做,直到梗塞物被吐出来为止。

中暑急救措施篇6

今年7月以来,我市大部分地区出现连晴高温天气,气温显著偏高,降水明显偏少,土壤失墒加快,伏旱开始露头。7月17日上午,市政府召开会议专题研究了抗御伏旱工作。经市政府同意,现就抓好抗御伏旱工作紧急通知如下:

一、认清形势,高度重视抗御伏旱工作

近期出现的连晴高温天气,对低海拔地区正处于孕穗、抽穗扬花期的水稻、灌浆期的玉米以及蔬菜、果树等的正常生长发育均有一定影响。据市气象部门近日会商测报,全市大部分地区从7月中旬末到7月下旬初开始有25天左右的伏旱,部分区县的伏旱可超过30天,长江沿线地区略偏重,极端最高气温39℃,个别地区可达40℃以上。未来10天左右全市旱情将从目前的“插花旱”迅速扩展到大部分地区,干旱强度将进一步加大,旱区特别是今年已经遭受严重夏旱的东北部地区群众的生产生活将受到严重影响。对此,各区县(自治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有关单位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视,务必把抗御伏旱工作作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行动,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作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保障,积极主动做好抗御伏旱各项工作,全力以赴抗旱夺丰收、保稳定。

二、突出重点,落实抗御伏旱措施

(一)切实加强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和科学调度。要按照“先生活、后生产,保重点、讲效益”的原则进行水资源的管理调度。在城镇,要优先保证城镇居民生活用水和重点工矿企业用水,落实节约用水措施,制订应急供水预案。在农村,要认真做好蓄水保水工作,着力解决农村人畜饮水困难。要抓紧修复水毁抗旱设施,及时补缺堵漏,努力减少水源损失。有条件的地方要抓紧建设应急水源工程,通过堵溪截流、抽水入塘、引水入库等措施,尽可能多地增加抗旱水源。要充分发挥抗旱服务组织的作用,做好为重旱区缺水群众拉水、送水的服务工作,确保旱区群众有水喝。要把水产养殖和抗御伏旱有机结合起来,科学安排群众用水,维护用水秩序,避免出现有水不放和有旱不抗的情况,严防水事纠纷发生。

(二)不失时机地开展人工增雨作业。人工增雨作业是抗御伏旱的有效措施。要高度重视人工增雨作业工作,充分发挥人工增雨在抗御伏旱中的重要作用,全市人工增雨作业人员、高炮、火箭从现在开始就要进入并保持临战状态。市和各区县(自治县、市)人降机构要对现有人工增雨作业装备进行一次再维护、再检修和保养,备足人雨弹,安排好作业计划,合理布局作业点,严阵以待,抓住一切有利时机开展人工增雨作业。要搞好作业前的培训和调度工作,确保空域、地面及作业装备的安全。

(三)切实做好防暑降温和疫病防治工作。要做好户外高温环境工作人员作业时段调整、公共场所防暑降温、中暑人员紧急救护等工作,引导广大群众安全、文明消暑,尤其是要高度重视并着力解决暑期中小学生游泳安全问题。要认真做好供电设施的检测维修和电力调度工作,尽最大可能保证电力供应,满足防暑降温需要。由于干旱覆盖面广,水体等环境易污染,从而导致疫病的暴发流行,各地要认真落实卫生防疫措施,及时消除隐患,确保清净无疫。

(四)切实抓好高温伏旱期间的防火工作。要加强森林防火知识的宣传教育,增强林区群众及外来人员的森林防火意识。在高温伏旱期内,林区要坚决禁止一切野外用火,加大监测巡查密度,进行全天候、全方位的监测巡查,做到有火及早发现、及早扑灭。对违规用火引发森林火灾的,要严惩不贷。在抓好森林防火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和警惕城镇火灾,进一步落实消防责任、预案,组织开展防火安全大检查,对高层建筑、地下工程、石油化工、交通枢纽等重点单位和宾馆、饭店、商场、影剧院、歌舞厅、集贸市场等人员集中场所进行重点检查,及时发现并坚决整治各种火险隐患,防止火灾安全事故发生。

(五)切实落实生产自救措施。抗御伏旱要坚持以抗灾补损、农民增收和发展经济为目标,遵循自然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切实帮助旱区群众开展生产自救,力争夏季损失秋季补、农业损失非农产业补、灾区损失非灾区补,把伏旱可能造成的损失和影响降到最低程度。要加强在土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田间管理,千方百计抗旱保墒,科学防治病虫害,加大节水灌溉、覆盖保墒、根外喷施磷酸二氢钾、使用旱地龙抗旱剂等旱作农业技术措施的推广力度,综合运用工程、农艺、生物、化学措施,增强抗旱实效。要早研究、早部署、早计划,把晚秋生产作为抗灾夺丰收的最后一道防线,提早做好土地、种子、肥料、技术准备,大力调整晚秋生产种植结构,扩大高效作物种植规模,确保晚秋生产种植面积到位、技术措施到位、后勤服务到位和产后开发到位。要积极开展多种经营,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组织好劳务输出,广开农民增收门路。

三、加强领导,打好抗御伏旱总体仗

中暑急救措施篇7

夏季高温和汛期即将来临,台风、雷击、暴雨、酷热等恶劣天气给安全生产带来许多不利因素,为切实做好夏季和汛期安全生产工作,防范各类事故和自然灾害引发的灾难,确保安全度夏,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落实各级责任。

夏季高温和汛期是事故多发、由自然灾害引发事故灾难高发的时期,各单位要深刻认识做好夏季高温和汛期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性,以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以及对党和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精神,在思想上更加重视安全生产,在责任上更加抓好分工落实,在行动上更加自觉做好安全防范措施的落实,加强组织领导,针对本辖区、本行业和本单位夏季高温和汛期安全生产的特点和实际,采取切实可行的有效措施,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领导责任、管理责任、行业监管责任和综合监管责任,认真部署,广泛宣传,有针对性地加强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加强危险源监控,强化隐患整改,努力减少和控制各类事故的发生。对因忽视预防、疏于管理、责任不落实、人员不到位而造成生产安全事故的直接责任人和有关单位主要领导,要依法追究其责任。

二、明确重点,强化监管,深入开展隐患排查治理。

(一)危险化学品及涉毒作业行业。各村、各单位要结合夏季高温和汛期气候特点,加强对危险化学品行业的安全监督检查。要督促、指导危险化学品企业认真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重点做好各类设备、安全设施的维护保养,以及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生产经营场所的防雷、防汛、防高温等有关安全措施,加大巡查,治理隐患,防范各类危险化学品事故的发生。要加强有毒、有害作业场所的职业危害防治的监督检查,督促企业落实职业危害防范措施,防止职业危害事故的发生。

(二)砖瓦行业。要随时了解掌握气象、汛情和水情等信息,制定完善灾害性天气应急应变措施,加强开采现场安全管理,防止滑坡、坍塌等事故发生。

(三)建筑施工行业。要加强对施工现场模板、脚手架、塔吊等重点设备设施,以及土方、临时用电等的安全检查和管理,严格落实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的规定,切实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

(四)烟花爆竹行业。要严格按照《安全生产法》、《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加强烟花爆竹批发、经营单位运输、储存、销售安全管理,实行高温时段烟花爆竹停运制。严厉打击非法运输、非法销售等经营行为。

(五)人员密集场所。要加强对商场、客运车站、宾馆饭店、娱乐场所、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的疏散通道、消防设施、应急广播和照明以及火源、电源等的全面检查,督促生产经营单位认真落实突发事件预案以及人员控制和疏导措施。

(六)其他行业。电力、供水、供电、供气、水利等部门和单位,要加强监督检查,做好设备设施检修和维护工作,及时发现和消除事故隐患。

三、采取措施,加强防护,做好防暑降温。

各单位要认真做好防暑降温工作。高温、露天、高空等作业岗位,要合理调整作息时间,防止疲劳作业。加强职工个体防护,有辐射热的车间作业场所,要合理调整热源布局,加强内通风,预防中暑事故。同时要积极为职工提供良好的休息场所,做好清凉饮料的供应工作,对高温作业工人要进行健康检查。要落实中暑病人的应急救援措施,设立急救室,备好必要的急救药品,确保职工生命健康。

四、加强预警,严格值班,做好应急抢险准备。

各单位要严格落实值班制度,确保信息畅通,遇有突发事件按规定及时、准确的报告有关部门,并及时、有效地处置。对迟报、漏报、谎报、瞒报等行为要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同时要加强组织领导,充分做好应急物资准备,进一步落实各项应急措施,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

五、认真部署,扎实开展夏季百日安全竞赛活动。

中暑急救措施篇8

为预防公司员工在高温气候环境下作业出现中暑现象,保证公司生产顺利进行,确保员工出现中暑等紧急情况时,能迅速有效的启动应急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保障员工的身体和生命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2、职责及适用范围

公司安全管理委员会为预案执行责任部门,本预案适用公司所有部门,重点防范单位是:定型工序、复合工序、检验工段、仓库、锅炉房、设备动力部、食堂等。

3、应急预案启动

以当地报纸刊登的当日最高气温为依据,连续三天最高温在37℃以上或当日最高气温达38℃时自动启动应急预案,公司所有部门按应急预案执行各项工作措施。

4、应急预案实施

(1)设备动力部应加强夏季水电供应的管理,保证车间生产的用电和用水需要。如遇特殊情况需停电、停水,应事先通知相关部门,并根据具体情况制订相应的预防方案。

(2)广泛宣传中暑的防治知识,使员工掌握防暑降温的基本常识;车间管理干部每天应加强车间生产情况的巡回检查,及时了解车间的高温环境和职工身体状况,及时处理出现的问题,将事故苗头消灭在萌芽状态。

(3)设备动力部负责预先采购一批降温药品,按要求将药品分发给各工序各岗位。公司在各饮水处设立凉茶桶,保证每天有凉茶供应。

(4)车间各重点工序和重点高温岗位配备降温风扇。每天上午10:30分和下午2:30分安排员工到阴凉通风处休息20分钟。

(5)公司食堂每天应向车间生产一线供应冰水二次,时间分别在每天上午10:30分和下午2点钟。每天中午免费向员工供应两桶紫菜蛋汤。具体由公司办公室负责落实。

(6)公司车队应保证随时预留一辆小车并配备好司机,以应付突发事件的处理需要。具体由公司办公室负责。

(7)中暑施救方法:

轻度患者:公司员工在正常作业时出现头昏、乏力、目炫现象时,应立即停止作业,防止出现二次事故,其他周边员工应将症状人员安排到阴凉、通风良好的区域休息,供应其凉水、药品、湿毛巾等。并通知车间或部门领导。

严重患者:(昏倒、休克、身体严重缺水等)公司员工出现中暑时,作业周边人员应立即通知车间或部门领导,并及时将事故人员转移至阴凉通风区域,观察其症状,以便于医疗人员来临时掌握第一手医治资料。公司办公室立即组织救援人员在第一时间将中暑患者转移到最近的医院进行观察、治疗。并上报公司。

附:中暑临床表现:

轻症中暑:临床表现为头昏、头痛、面色潮红、口渴、大量出汗、全身疲乏、心悸、脉搏快速、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体温升高至38.5℃以上。

重症中暑:包括热射病、热痉挛和热衰竭三种类型,也可出现混合型。其中:热射病(包括日射病)亦称中暑性高热,其特点是在高温环境中突然发病,体温高达40℃以上,疾病早期大量出汗,继之"无汗",可伴有皮肤干热及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等。热痉挛主要表现为明显的肌痉挛,伴有收缩痛。好发于活动较多的四肢肌肉及腹肌等,尤以腓肠肌为著。常呈对称性。时而发作,时而缓解。患者意识清,体温一般正常。热衰竭起病迅速,主要表现为头昏、头痛、多汗、口渴、恶心、呕吐,继而皮肤湿冷、血压下降、心律紊乱、轻度脱水,体温稍高或正常。新晨:

(8)紧急事件应急处理流程:

正常工作时间及假日:

事件发生---通知部门或车间领导---办公室---安排车辆送医院救治---处理和善后工作

夜间:

事件发生---通知组长或值班干部---公司保安队长---安排车辆送医院救治---处理和善后工作

上一篇:十八届一中全会公报范文 下一篇:十六届三中全会公报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