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唐诗歌词范文

时间:2023-11-28 06:20:54

读唐诗歌词

读唐诗歌词篇1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在中国诗歌史上,唐宋http://时期是一个需要巨人并且产生巨人的伟大时代。唐诗宋词是中华民族文明史上最珍贵的宝藏之一,这里星河灿烂,群星闪烁。《唐诗宋词选读》作为高中生的一门重要选修课程,力图让他们“在诵读涵泳中感受作品的意境和形象,获得情感的体验、心灵的共鸣和精神的陶冶;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学习从创意和构思、意境和意象、语言技巧等方面对唐诗宋词作品进行赏析,感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获得丰富的审美感受;在个性化阅读、多元化鉴赏中努力开拓创新阅读鉴赏的空间”(徐志伟《感受唐风宋韵——苏教版选修教科书〈唐诗宋词选读〉介绍》)。

但在实际操作中,往往因教师的引导方法不当,偏离了本课程的根本宗旨,违背了诗歌教学的美学要求,戕害了诗歌鉴赏的审美品质,扭曲了诗歌欣赏课轻松愉快、怡情养性的美好形象,败坏了学生品尝诗歌的胃口,使众多学生逐渐丧失了诗歌学习的信心与兴趣。《唐诗宋词选读》的教学误区突出地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要求学生机械背诵,纠缠于不同版本的字形默写。《唐诗宋词选读》精选了60多首有代表性的名篇佳作,共12个专题,内容多,跨度大。有的教师纠缠于不同版本的字形默写,做无意义的消耗,对学生提出了过于苛刻的要求,如辛弃疾的“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李清照的“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似黄花瘦”、李煜的“独自莫凭阑,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苏轼的“回首向来萧洒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些句中的加点字,不允许学生写成其他版本的字形。其实,《唐诗宋词选读》的选篇来自不同的版本,谁也无权规定哪种版本是最好的,高考也并没有指定任何一种版本,只要是认可的版本即可。加之高二小高考的挤压,很多学校把语文课挤到边缘地位,压缩课时,甚至停课。实际上,真正用于《唐诗宋词选读》教学的时间是少得可怜的。相对于小高考课程的急迫与重要,在学生的心目中,《唐诗宋词选读》的朗读与背诵无异于浪费时间,浪费感情。他们普遍认为,高考时最多考一两句诗歌默写,何必花费那么多时间在这上面呢?况且有那么多的学科要读要背,各科教师逼命似的催促。因此,学生的抵触情绪很大,当然,常常是消极抵抗。强制学生机械背诵诗词,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增加了学生的心理压力,毁掉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伤害了《唐诗宋词选读》的学科形象。

2.教师一讲到底,完全漠视学生的存在。相对于要求学生机械背诵,教师一厢情愿的讲解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在极其有限的课时内,在学生对文本知之甚少甚至一无所知的情况下,教师的讲解对于学生又能有多少收获呢?况且有的教师机械地照搬资料,乐于做“二手贩子”,学生自然是悠闲地边听边做其他活儿,一切似乎和他们没有关系。教师的一味讲解,代替了学生主体的鉴赏活动,没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唐诗宋词选读》变成了遥远的浮云,教师疲惫,学生乏味。

3.就地取材,把诗歌加工成鉴赏练习。有的教师深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把活生生的一首首诗词切割成碎片,做成诗歌鉴赏题目。表面上既完成了《唐诗宋词选读》的教学,又与考试接轨,提高了学生的应试技能,一举两得。实际上,以考试做题的心态学习唐诗宋词,学生也够痛苦的了,何谈怡情养性与审美愉悦?只有一声声无奈的叹息。

4.象征性地挑选几首,其余置之不理。正因为这门课程的特殊性,师生们普遍有一种误解:高考不会直接考《唐诗宋词选读》课本上的默写,诗歌鉴赏也非常灵活,难以把握。这本书甚至这门课似乎可有可无,还不如选几首大家都熟悉的作品,随意讲讲背背就可以了,把宝贵的时间腾出来背诵字音、字形、成语、病句等基础知识,考试时最能抓分。有的教师在《唐诗宋词选读》的教学中压根儿就没教几首,学生当然更是知之甚少。漠视《唐诗宋词选读》的教学,是一种狭隘的、功利主义的短视与偏见。它无视学生的精神成长与审美需求,急功近利地追求短期效益,从长远利益看,它最终导致了学生心灵世界的枯萎与人文底蕴的薄弱。

让我们来倾听学生们的心声吧!“这样‘鉴赏’的固定套路真的陶冶了我们的情操了吗?即使真的陶冶了,除了能拿来应付考试,还有什么用呢?我们能从诗词中体会到作者的情感吗?我们能从诗词中获得审美的体验吗?或许,等我们结束了高考,进入了大学,我们就会把接触过的唐诗宋词忘得一干二净,抛到九霄云外吧。如果真是这样,我宁愿在刚看到唐诗宋词这座王国的轮廓时,就远远跑开。”

《唐诗宋词选读》教学上的误区,是教师对这门选修课的误读与扭曲。《唐诗宋词选读》教学中的浅阅读,是一种短视行为,没有真正把握诗歌教学的内在品质,也违背了教材编写者的赤诚苦心。事实上,《唐诗宋词选读》的教学是“一种文化消费活动(这是从支付一定的阅读成本而换回某种精神收益的角度来说的),但深一层看,它又是一场读者将其心灵放飞在诗词中的快意旅游。”(杨海明《试论普通读者对唐宋词的阅读欣赏活动》)

“以高中学生为例,他们正值青春年华,本该享有一生最快乐和最浪漫的时光。然而现实境况却正好相反:面对巨大的升学压力,身背繁重的学业负担,再加上很多学校所实际推行的换汤不换药的‘应试教育’,这就使这批青年学子变成了全社会中最感疲惫的群体之一。而在此同时,他们周遭的文化环境也不免令人担忧:校园附近的书摊上摆放着大量庸俗不堪的书刊和碟片,网吧则更以‘高科技’的魔力诱惑着意志不坚的青少年到其有害的虚幻世界里,这些不良文化必然会对高中生的身心带来不良影响。故而有相当多的高中生的人格实未得到健全的培育,而其人文素质则尤其显得薄弱。这种情况突出表现为以下两点:一是他们一心只想着升学,而对其余的事情大都漠不关心,故而在一定程度上患有了‘感情冷漠症’和‘爱心稀薄症’;二是在审美鉴赏方面,往往误把某些庸俗之美当成时尚来起劲追逐……一方面,唐诗宋词中丰富的‘真、善、美’资源,既能培育人们的真情、爱心和社会责任感,又能使其提升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而对高中生来说,因为他们正处于长知识和开发心智的关键时期,就更能对其稚嫩的心灵起到雨露滋润禾苗般的灌溉作用。另一方面,由于诗词能‘以情动人’‘以美诱人’,它不靠说教与灌输的手段和方式而用感化及熏陶的方法去影响读者,所以它尤其会对求知欲强、易被感动和天生爱美的高中生产生亲和力与诱惑力,且使他们在阅读快感的同时受到精神文化方面的潜移默化。”(杨海明《试论普通读者对唐宋词的阅读欣赏活动》)唐诗宋词的当代意义被阐释得如此深刻透彻,值得每一位急功近利的语文教师深思。

转贴于 http://

《唐诗宋词选读》教学的要义在于引导学生把握诗歌精髓,研读诗词经典,提升审美境界。优秀的语文教师,应该学http://会引领学生进入一个声色俱美的诗词世界,在有声、有色、有思想、有韵味的语言世界里流连忘返,透过美的语言窥见美的心灵、美的世界。

1.诵读名篇佳作,感悟诗词韵味。诵读要建立在有情趣、有兴致的基础上,弃绝功利,抛却目的,让学生放松身心,放飞心灵。有效诵读,反复品味,能很好地培育学生的语感,让他们深切感悟到诗词特有的情致与韵味,实实在在地受到美的熏陶。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它磅礴大气,韵律铿锵,读来让人荡气回肠。高適的《燕歌行》是唐代边塞诗中的杰作,气壮山河,撼人心魄。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雄奇奔放,瑰丽多姿。杜甫的《兵车行》沉郁顿挫,哀伤欲绝。李贺的《天上谣》诡谲奇异,璀璨多彩。柳永的《八声甘州》情景交融,摧人脏腑。苏轼的《江城子·记梦》凄婉哀伤,催人泪下。岳飞的《满江红》豪情万丈,吞天沃日。优秀的诗词,意境高远,韵律和谐,气韵飘荡。对于学生来说,这一次又一次视觉与听觉的冲击,将会永久地留存于他们的记忆中。孟子说:“我善养吾浩然之气……至大至刚……塞于天地之间也。”“腹有诗书气自华”,优秀的唐诗宋词能开阔读者的胸襟,提升人们的精神品质。

2.积累清词丽句,丰富语言库存。“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辽阔壮丽,令人神往。“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雄浑阔大,幽静秀丽。“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写景如画,幽清明净。“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音韵铿锵,飘零孤苦。“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意象鲜明,以乐写哀。“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铺陈设喻,黯然神伤。这些优秀的诗句一旦印记在学生的头脑中,必将丰富他们的语言库存,成为他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资源。为什么有的学生语言干枯无味,每次写作文如此痛苦?归根结底是他们的语言库存太空虚,才导致他们作文像挤牙膏一般的艰难。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优秀的唐诗宋词能丰富学生的语言库存,增强他们的人文底蕴。

3.领悟人生哲理,探究生命情怀。优秀的唐诗宋词承载着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蕴含着唐宋思想家对社会人生的深沉思考,铭刻着他们的思想轨迹,记录着他们的心路历程。唐宋先贤们留下的血泪结晶,能引导我们理性地探究生命的本质与意义。摆放在我们面前的唐诗宋词,并非一个个僵死的文本,它们凝聚着诗人的心血,蕴含着诗人跳动的心脉与沉思的灵魂。王维的《山居秋暝》空灵澄澈,幽清明净,于诗情画意中寄托着诗人高洁的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热切向往。从李白的《月下独酌》中,我们可以清晰地听到一个孤傲超俗的灵魂在低声吟啸。刘禹锡的《西塞山怀古》,流露出诗人对大唐王朝被繁荣假象所遮蔽的重重危机的深沉忧思。苏轼的《定风波》中,面对风雨,诗人高声唱道:“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人生低谷中,诗人不改豪杰之志,不敛疏放之态,得失、荣辱、生死皆能泰然处之,这是何等的雍容大度!透过诗篇,我们能够深切触摸到一个特立自由、通达乐观的思想家的心魄。苏轼的人生态度,成为后人景仰的最高境界:进退自如,宠辱不惊。

4.研究诗词大家,解析经典文本。《唐诗宋词选读》选取的是唐宋时期最有成就的大家名作。这里名家辈出,群星耀眼。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精选一位自己喜欢的诗人,开展研究性专题学习,探究他们深刻的思想与杰出的艺术。单是李白与杜甫就有说不完的话题。“李白是盛唐文化孕育出来的天才诗人,其非凡的自负和自信,狂傲的独立人格,豪放洒脱的气度和自由创造的浪漫情怀,充分体现了盛唐士人的时代性格和精神风貌。盛唐诗歌的气来、情来、神来,在李白的乐府歌行和绝句中,发挥得淋漓尽致。他的诗歌创作,充满了发兴无端的澎湃激情和神奇想象,既有气势浩瀚、变幻莫测的壮观奇景,又有标举风神情韵而自然天成的明丽意境,美不胜收。李白的魅力,就是盛唐的魅力。”(袁行霈《李白诗歌与盛唐文化》)杜甫的身上,“集中了中国文化传统里的一些最重要的品质,即仁民爱物、忧国忧民的情怀”(袁行霈《李白诗歌与盛唐文化》)。在《唐诗宋词选读》的教学中,学生们对研究性专题学习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纷纷撰写小论文,如《李白的月亮》《手执琼觞的诗仙——论李白的酒与诗》《刘禹锡的历史情怀》《李商隐无题诗研究》《论李煜词风的变化》《梦境与恋情交织的小山词》《倚花细看东坡词》《金戈铁马龙腾虎掷——论稼轩生平及词篇创作》等,都达到了一定的思想深度和学术高度。通过专题研究,学生们已经理清了诗歌的发展脉络,走进了诗歌的辉煌大厦,相信这些略显稚嫩的小作者将来一定会迈进辉煌的文学殿堂。

“喧嚣扰攘的生活使大家的心情变得很浮躁,很疲劳,活得很累,他们需要休息,‘民亦劳止,汔可小休’,需要一点清凉,一点宁静,或者像我以前说过的那样,需要‘滋润’。”(汪曾祺《〈汪曾祺小品〉自序》)流光溢彩的唐诗宋词不就是滋润我们心田的那点“清凉”与“宁静”吗?

读唐诗歌词篇2

《唐诗宋词选读》第一专题的题目为“‘风神初振’的初唐诗”,在进行这一专题的学习之前有同学问道:什么是“风神初振”?“风神”指的是什么?初唐诗为何会被称为“风神初振”?专题序言这样说道:“初唐前期,诗歌创作仍然受齐梁诗风的影响,以绮靡婉媚的诗风为主。”同学们在读过这句话之后,更摸不着头脑,究竟齐梁的绮靡婉媚诗风是怎样的呢?教材没有给出诗歌来诠释。为了让同学们了解这种诗风的特点,我首先向他们介绍了梁简文帝萧纲的一首诗歌《咏内人昼眠》:

北窗聊就枕,南檐日未斜。

攀钩落绮障,插捩举琵琶。

梦笑开娇靥,眠鬟压落花。

簟文生玉腕,香汗浸红纱。

夫婿恒相伴,莫误是倡家。

这首诗歌是齐梁宫体诗歌的代表,描写的是萧刚的一位“内人”中午睡觉的情形,这首诗歌极尽描摹之能事,用工笔画的手法,细致地将宫闱女子慵懒柔媚的姿态展露出来,同学们在欣赏过这首诗歌之后对绮靡婉媚的诗风有了初步的了解。在此基础上,我又向同学们介绍了齐梁宫体诗的发展概况和一些代表人物,这样“绮靡婉媚的诗风”也就容易理解了:“绮”,绮丽;“靡”,颓靡;“婉媚”,柔婉妩媚。这也就是“初唐四杰”力图要突破的依然笼罩在初唐诗歌上空的所谓“绮靡婉媚”的“宫廷诗风”。

那么究竟什么是“风神初振”呢?序言提到的初唐诗人的诗歌特点和创作主张正是对“风神”一词的注解和诠释,“风”即风骨或风貌,就是陈子昂所提倡的“风骨兴寄”的传统和刚健飞动的诗风,是对以“三曹”为代表的建安诗风的继承和创新。“神”即精神或神韵,是唐人在诗歌中所表现出来的浓郁情感和壮大意象,是生活在强大的唐王朝的诗人们所具有的一种特有的自信昂扬的精神风貌。专题为何会选取杜审言的诗歌呢?序言中并未提及此人,但杜审言和序言中所提到的沈期、宋之问等人一样为律诗的成熟与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杜审言的这首诗歌也让同学们对律诗成熟之后所体现出来的属联工整,格律谨严和炼字精妙的诗歌风貌窥见一斑。

专题教学需要进行知识的迁移和拓展,具体到单篇诗歌的教学中更应该如此,同学们在研习文本的基础上,只有在多首诗歌的比较中才能更好地理解每首诗歌的独特性。

在和同学们学习陈子昂的《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一)》这首诗歌之前,我仔细阅读了参考书,参考书给出的教学建议是:“教师应在引导学生揣摩具体词句的同时着重体会其于沉静之中见深挚情感的艺术境界。”如何让同学们体会到这种“沉静中又饱含深挚情感的艺术境界”呢?这也是这首诗歌与其他送别诗的不同之处。教参建议将这首诗歌与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进行比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我还补充了另一首诗歌,梁代徐陵的乐府诗《长相思》:

长相思,望归难。传闻奉诏戍皋兰。龙城远,雁门寒,愁来瘦转剧,衣带自然宽。念君今不见,谁为抱腰看。

三首诗都是写离情别绪。我们可从两个角度进行比较:

首先,从情感抒发的角度将陈子昂的诗歌与徐陵和王勃的诗歌进行比较。有同学说徐诗写得露骨,特别是“谁为抱腰看”这句,感觉很轻浮,像是靡靡之音。这种感觉是对的,徐诗抒情的直露和情感上的柔媚正对比出陈诗的深挚雄大。有同学说从王诗的最后一句“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可以看出王勃抒发离别之情也是比较直白的,但好像他抒发的情感中没有离别的惆怅和伤感。这种感觉也是对的,王诗的直白豁达也正对比出陈诗的内敛沉静。

如果从诗歌风貌的角度,将南朝诗人徐陵的离别诗与初唐诗人王勃和陈子昂的诗歌进行比较,我们可以看出徐诗以女子口吻写出,直白,多哀婉之语,哀怨柔婉,代表了齐梁的婉媚诗风,而王勃和陈子昂的这两首离别诗突破了这种柔婉的诗歌风貌,正体现出初唐诗歌“风神初振”这一专题的内涵。

这样的拓展比较既可以让学生体会到每首诗歌的独特性,也可以进一步加深对专题内涵的理解。

教师如果想让学生从不同侧面领会《唐诗宋词选读》这本选修教材的独特之处,就应该花心思去引导学生进行文本之间的比较阅读,加深对单篇诗歌文本内涵和多篇整合后的专题内涵的深度理解,就能从多角度探究发掘作品的内涵和意蕴。学生这种多维探究能力的培养同时也是选修课能力培养的要义。

读唐诗歌词篇3

概念阐释

古体诗,亦称古风,是指在中国唐朝之前的诗歌,而唐朝之后盛行的是绝句和律诗。

古体诗不讲对仗,不讲押韵,形式比较自由,篇幅长短不拘,少则可以是两三句,每句字数没有限制,或三、四、五、六、七言,以至十一言,其中以五、七言体较为常见。五言古诗是古体诗的正统,写的人很多。七言古诗不是古体诗的主流,这是它起源较晚的缘故。五言古诗和七言古诗,都是字数整齐的古体诗。另外,还有一些每句字数不一的杂言古体诗。

经典阅读

登幽州台歌

[唐]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选自《全唐诗鉴赏辞典》)

阅读手记

诗人驻足于幽州台上,以全部的心神去搜索幽州台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现实意蕴:悠悠的历史长河啊,你孕育了多少明君和贤臣,成就过多少丰功伟业;你又见证过多少悲凉和激愤,洗刷过多少罪恶和耻辱!悠悠的历史长河啊,在你的面前,个人的生命何其短暂!无论贤愚,都是匆匆过客。而可悲的是:我竟连这短暂的人生都无法好好地把握。怀才不遇,思之怆然,怎不令人涕下!这首古体诗文辞的凝重与情感的慷慨悲愤、意境的雄浑深远相得益彰,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是历来传诵的名篇。

金缕衣

[唐]杜秋娘

劝君莫惜金缕衣,

劝君惜取少年时。

花开堪折直须折,

莫待无花空折枝。

(选自《中国古代文学作品》)

阅读手记

此诗的含意很单纯――“莫负好时光”。大家熟悉的劝人惜时名句“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是以直言相劝,而非委婉地表达。在劝人的诗句之中,很少有像《金缕衣》这样含蓄的。这首古体诗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让读者去体味,别出心裁,令人耳目一新。

阅读目标

1.利用工具书掌握古体诗中生字的读音及字形字义,能够正确地、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在反复朗读中体悟古体诗的特点,结合诗歌的创作背景和注释掌握诗歌的意思。

3.在朗读中分析,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品读演练

诗经・硕鼠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

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

硕鼠硕鼠,无食我麦。三岁贯女,莫我肯德。

逝将去女,适彼乐国。乐国乐国,爰得我直。

硕鼠硕鼠,无食我苗。三岁贯女,莫我肯劳。

逝将去女,适彼乐郊。乐郊乐郊,谁之永号。

(选自《中国古代文学作品》)

阅读感悟

这是一首出自《诗经》的四言古体诗,诗歌语言生动且很口语化,不讲究用韵,似乎就是在与人对话,显得非常自然而真实。诗歌创作于奴隶社会,那时的统治阶级占据着土地和生产工具,他们不从事任何生产劳动,却霸占别人的劳动果实,对劳动者的生活不管不顾,被劳动者愤恨地称为“硕鼠”。这首诗写出了劳动者的心声:离开“硕鼠”,去寻找自己的“乐土”!

阅读思考

1.解释下列黑体字的意思。

女:_______________ 去:______________ 无:_______________

2.诗歌中的“硕鼠”指的是社会中的什么人?

3.你认为诗歌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近体诗

概念阐释

近体诗,又叫今体诗(“近”和“今”都是就唐代而言的),讲求严格的格律,是唐代形成的律诗和绝句的通称,句数、字数和平仄、用韵等都有比较严格的规定。

近体诗有四项基本要求:一是句数、字数有规定;二是按规定的韵部押韵;三是上句和下句各字之间要求平仄对立和相粘;四是规定某些句子之间用词要对仗,即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等。(前句为出句,后句为对句)

近体诗分为两大类:

1.律诗,由八句组成,五字句的称五言律诗,七字句的称七言律诗。

2.绝句,由四句组成,五字句的称五言绝句,七字句的称七言绝句。

近体诗每两句为一联,分别叫做“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经典阅读

登高

[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选自《全唐诗鉴赏辞典》)

阅读手记

这首近体诗写诗人登高所见秋江景色,抒发常年漂泊、老病孤愁的感情。首联写俯仰所见所闻,一连出现六个特写镜头,渲染了秋江景物的特点,读时节奏感要强,注意表现整个画面的气氛。颔联写远望所见,要读得气势开阔,有包容宇宙之意,“萧萧”和“滚滚”要读出长音,再现木叶和江水的形象,表现诗人不尽的愁绪哀思。颈联上句写长年漂泊之苦,“悲”“常”二字要重读。下句写老病孤愁,“病”“独”二字要重读,以加重悲苦情绪,读出漂泊之感。这一联形象地概括了诗人后半生的生活状况。由沉吟往事说到今日登高之举,基调是沉重的,宜缓缓读出。尾联“艰难苦恨”一语紧承上联,而后以白发增多、酒杯新停轻轻完结全诗,含无限凄凉意于言外,应读得更加缓慢、沉重,仔细体味诗人此刻百感交集的心情。

玉阶怨

[唐]李白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选自《中国古代文学作品》)

阅读手记

在学习近体诗的过程中,同学们很容易发现近体诗比古体诗更讲求严格的格律,句数、字数、平仄、用韵等都有很大的进步。这首诗就明显地体现了这一特点。这首诗题目中有“怨”字,诗中却全不见“怨”字。前两句写无言独立玉阶,露水浓重,浸透了罗袜,主人公却还在痴痴等待,显示了她的痴情。后两句写寒气袭人,她回房放下窗帘,却还在凝望秋月,以月亮的玲珑,衬托人的幽怨。全诗无一语正面写怨情,然而又让人感到愁思飘然而至,有幽邃深远之美。

阅读目标

1.认真反复朗读,掌握近体诗的内容,并达到诵读的水平。

2.在反复朗读中进一步体悟近体诗的特点,结合诗歌的创作背景理解诗歌所要表达的意思。

3.在朗读中分析、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丰富自己的知识。

品读演练

逢入京使

[唐]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

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

凭君传语报平安。

(选自《唐诗三百首》)

阅读感悟

诗人要去遥远的安西任职,回头向东眺望千里之外的家乡,涕泪擦了又擦依然不干。途中与入京使者相遇,在马上无法写家信,就请使者捎个口信,给家人报个平安。这首诗的优点就在于不加雕琢,信口而成,而又感情真挚。诗人善于把许多人心头所想、口里要说的话,用艺术手法加以提炼和概括,使之具有典型的意义。这为同学们写作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榜样。

阅读思考

1.试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故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歌中的“路漫漫”和“泪不干”是在向人们诉说什么?

3.这是一首_________言_________(绝句、律诗),押_________韵,韵脚是_________。

基础巩固版

乐府诗

■曾凡婧

概念阐释

“乐府”本是官署的名称,负责制谱度曲,训练乐工,采编诗歌民谣,以供朝廷祭祀宴享时演唱,并从中观察风土人情,考察政治得失。

在中国古代的汉魏两晋南北朝时期,中央政府一直设置着管理音乐和歌曲的专门官署乐府,负责采集和编制各种乐曲,配诗演唱。这些配乐演唱的诗歌,就称为乐府诗,也简称乐府。

乐府诗句式灵活自由,语言自然流畅,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生活气息非常浓厚。这种淳朴的诗歌风格,文字简单清新,弥漫在诗里的感情不但具有普遍意义,而且纯真自然。乐府诗是诗歌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它象征着文人诗的开始,象征着诗人开始追求个性自由和发出个人化的心声。乐府诗中的诗,可以真正地称为抒怀的诗。

在我国浩瀚的文学史上,涌现了大量的优秀乐府诗篇。阅读经典篇章,品味中华民族的不朽文化,提高文化素养,增长艺术才气。

经典阅读

十五从军征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望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选自《中国古代文学作品》)

阅读手记

《十五从军征》是一首暴露封建社会不合理的兵役制度的汉代乐府叙事诗,诗歌反映了劳动人民在当时黑暗的兵役制度下的不平和痛苦。作品真实、深刻、令人感愤,催人泪下。描绘了一个“少小离家老大回”的老兵在返乡途中与到家之后所见到的情景,通过描写老兵的情感变化,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

战城南

战城南,死郭北,野死不葬鸟可食。

为我谓乌:“且为客豪!

野死谅不葬,腐肉安能去子逃?”

水深激激,蒲苇冥冥;

枭骑战斗死,驽马徘徊鸣。

梁筑室,何以南?何以北?

禾黍不获君何食?愿为忠臣安可得?

思子良臣,良臣诚可思。

朝行出攻,暮不夜归!

(选自《乐府诗集》)

阅读手记

这是一番战争之后萧条的景象:城南城北到处都充满着浓郁的血腥之气,死尸横七竖八凌乱地倒在地上,鸦群飞过,哀鸣深深;骁悍的军士已在战场中如秋花般凋谢,只剩下那迷途的老马在叹息。而这一切都是谁造成的?贪婪的人啊,我们为你建筑了豪华的宫殿,提供了华美的宴席。你为什么还让我们出征命丧黄泉呢?诗歌控诉了统治阶级的贪婪与残暴,反映了劳动人民的悲惨境地和渴望过和平安定生活的强烈愿望。

阅读目标

1.反复朗读,疏通文意。要掌握诗歌的内容,就要在预习的基础上反复朗读,在朗读中品味语言,结合所学的古诗文翻译的方法疏通文意,并结合诗歌的创作背景,掌握诗歌所要表达的思想内容。

2.品味语句。在轻声诵读中品味诗歌的意蕴、情感并谈出自己的阅读感受,重点放在品味语句上,以品味重点语句为突破口,以点带面,达到理解全篇的目的。

3.吟唱诗歌。乐府诗歌本来就是传唱的,可以根据诗歌的内容和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以我们熟悉的类似歌曲旋律的方式来试着进行吟唱,以达到深入理解诗歌的目的。

品读演练

江南

江南可采莲,

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

鱼戏莲叶北。

(选自《乐府诗集》)

阅读感悟

乐府诗起源于人们的劳动、生活,所以具有极浓的生活气息,有好多诗句非常口语化:人们正在愉快地采莲,碧绿的荷叶一望无际,鱼儿游动在荷叶之间。一会儿鱼儿在荷叶的东边嬉戏,一会儿又追逐在荷叶的西边,一会儿鱼儿在荷叶的南边跳,一会儿又窜往荷叶的北边。同学们的作文也应如此,来源于生活,是生活、情感的记录与升华,而不应为“作文”而作文。

阅读思考

1.诗的前两句写了什么?

2.你认为作者是在写鱼儿吗?如果不是,那作者在写什么?

概念阐释

词,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词又称曲子词、长短句、诗余,是配合宴乐乐曲而填写的歌诗,类似于今天的歌词。作为诗歌的一种,词是唐代兴起的一种新的文学样式,到了宋代,经过长期不断的发展,词进入了全盛时期。

词,根据风格不同大体上可分为婉约派和豪放派。婉约派的词,其风格是典雅委婉、曲尽情态,像柳永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晏殊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等名句都是情景交融的抒情杰作,艺术上颇有可取之处。豪放词作是从苏轼开始的。他把词从宴乐娱宾的天地里解放出来,发展成独立的抒情艺术。山川胜迹、农舍风光、优游放怀、报国壮志在他笔下都成为了词的题材,使词从花间月下走向了广阔的社会生活。从我们今天读者的情趣来看,像“大江东去”之类的豪放派的作品更易于人们接受。

词的形式有以下几个特点:

1.每首词都有一个表示音乐性的词调(词牌)。一般来说,词调并不是词的题目,只能把它当做词谱看待。到了宋代,有些词人为了表明词意,常在词调下面另加题目,或者写上一段小序。

2.词一般都分两段(叫做上下片或上下阕),不分段或分段较多的是极少数。

3.一般词调的字数和句子的长短都是固定的,有一定的格式。

4.词的句式参差不齐,基本上以长短句为主。

5.词中声韵的规定特别严格,用字要分平仄,每个词调的平仄都有所规定,且各不相同。

经典阅读

虞美人

[南唐]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选自《中国古代文学作品》)

阅读手记

这首词是李煜被俘到汴京后所作。一江指长江,用一江春水来形容愁,跟南唐故国金陵在长江边相结合,充满了怀念故国之情。整首词真实地反映了有亡国之痛的人的心情,担负了所有这些人的感情痛苦。这正说明这首词具有高度的概括性、代表性,也正是这首词的杰出所在。人们的愁思虽然内涵各异,却都可以具有“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那样的外部形态。由于“形象往往大于思想”,李煜此词便能与读者产生共鸣而得以千古传诵了。

阅读目标

1.诵读。宋词最大的特点是情韵并美,同学们应在诵读中熟悉作品,理解内容,体味感情,感受韵律。在预习的基础上诵读。对宋词进行逐层深化的音读、意读、情读和美读,以达到理解内容、体味情感、感受韵律并熟读成诵的目的。

2.挖掘。根据所学的词的知识和词后所附的注释,挖掘出有关本首词的相关知识,如词牌名与词名、押韵与韵脚、上下片的内容与联系、词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等,以达到理解作品内容的目的。

3.品味。在诵读中品意蕴、品情感、品诗句并谈感受,重点放在品味语句上,以品味语句为突破口,以点带面,达到理解全篇的目的。

4.分析。通过合作学习,结合词后的注释,边读边了解词的内容,分析字句、分析典故、分析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及表现手法等,以达到提高分析、鉴赏、评价诗词能力的目的。

品读演练

卜算子 我住长江头

[北宋]李之仪

我住长江头,

君住长江尾。

日日思君不见君,

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

此恨何时已?

只愿君心似我心,

定不负相思意。

(选自《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阅读感悟

全词以长江水为抒情线索。悠悠长江水,既是双方万里阻隔的天然障碍,又是一脉相通、遥寄情思的天然载体;既是悠悠相思、无穷别恨的触发物与象征,又是双方永恒相爱与期待的见证。随着情节的发展,它的作用也不断变化,可谓妙用无穷。上下阙意思承接自然,浑然一体,表达出了深深的情谊。

阅读思考

读唐诗歌词篇4

一、唐诗的文学性

(一)诗歌的语言之美

唐诗的文学性是毋庸置疑的,唐诗不仅是我国古代文学的重要遗产,而且是世界上不可多得的重要文化。在语言上,唐诗的歌词代表着中国传统的思想文化和观念,其语言或轻快或深沉,都代表着我国古代人们的思想感情和审美情感。而在语言上,唐诗的词也是比较新颖独特,别具一格的。李白的“天子呼来不上船”,看似通俗简单的语言,却洋溢着李白这位大诗人的张狂和自信。我国古代诗歌的语言美,还表现在语言的凝练上。我国唐代的诗歌在语言的表现上是极为凝练的,诗人们为了追求语言的精确和简练,也是苦苦思索,不断地探索和追求才达到的。为达到字字珠玑的境界,古代的诗人呕心沥血。杜甫的“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贾岛的“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等都是古人炼字的明证。唐代的如柳宗元的作品《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诗人以寥寥的20字,描绘出了一个幽静的环境。在“千山”“万径”的寥廓空旷之中画一“蓑笠翁”,在“绝”“灭”的死寂冰冷之中着一“钓”字,使全诗境中有人,静中有动。这种通过语言的简洁却达到诗意的丰富内涵的诗歌,在唐诗中比比皆是。

(二)诗歌的意境之美

不论是古代的诗歌,还是当代的诗歌,能否给人感受到深刻的意境,是评判诗歌是否是好诗的一个重要标准。唐诗在意境上的独特和韵味,已经达到了一个很高的高度。唐诗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之高,也是因为唐诗的意境独特,深刻且耐人寻味,唐诗的这种意境,与现代意义上的歌曲的意境相似,都有着美且优雅的意味。唐诗虽然短小精悍,但是在意境上却是以简单凝练的语言表达出了诗人丰富的感情以及所描写景物的深远意境。白居易的《暮江吟》:“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这首诗通过一系列的物来表现出秋夜江边的迷人景色。残阳将要落去,还留有一半在水中,这种宁静美好的景色使人感到悠然舒适,而江水也表现出半江红艳艳的,看上去非常美好。而随着时间的流逝,夜深了,露珠像珍珠一样挂在江边的草丛树木上,一弯月亮,高高的悬挂着。这种如画一般的宁静意境,使人深深地感到大自然的美好,内心变得安静和悠然。二、唐诗本身就具有音乐特性在唐诗中有着音乐的特性是很普遍的,而音乐进入唐诗也是当时的一种风尚。古代的诗人们有很多不仅是诗人,更是当时的音乐家,对音乐有着一定的造诣和修为。他们探讨音乐,甚至亲自去表演乐曲演唱等。据不完全统计,在唐代流传下来的五万余首诗歌中,有近两千首的内容都与音乐有关。许多著名诗人不仅仅是文学大家,同时也对音乐很有研究,精通音律善于作曲。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维等唐诗名家,都写下了大量与音乐有关的诗篇。唐诗有着规律的节奏,唐诗的这个规律使它与音乐是极为相通的。在音乐中,也要讲究一定的节奏和韵律感。而唐诗本身就拥有着节奏感。唐诗在句式上是整齐的,读起来的时候就好似在唱歌,而古代的诗歌,在当时所在的环境中,也不是像现代的说法“读诗”,而是“吟诗”,其中就有唱的成分在其中。唐诗的节奏与它的韵律和平仄是分不开的。唐诗的韵味之美使它有一种非常强烈的音乐美感。而唐诗的平仄,是唐诗读起来和好听的一个关键。唐诗,尤其是律诗,在平仄上是相当讲究的。宫商角徵羽,这种古代音乐的表现方式,与唐诗的结合,押韵是指在韵文的创作中,在某些句子的最后一个字,都使用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使之相互呼应,以便在朗诵或咏唱时,产生铿锵和谐感。声律是中国古代文学家据汉字单音节的特点,以宫、商、角、徵、羽分韵,以五声配字音。对偶是将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或相似的两个词组或句子成对地排列起来的修辞法。在唐诗中,正是由于在押韵、声律、对偶等方面都很讲究,使得诗句有规律地高低起伏、长短变化,音节组合整齐,节奏对称,平仄交错,读起来朗朗上口,极富节奏感,吟诗如同高歌,很有音乐美。

三、唐诗在艺术歌曲中音乐文学特征的展现

(一)取材唐诗的语言

取材是诗人在创作诗歌的时候对客观事物的选取,从而确定要描写的内容。对于诗歌来说,诗歌的素材是极为重要的,唐诗在我国现代歌曲中的表现之一,就是唐诗的语言是现代歌曲的取材。如李白的诗歌《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这首李白的七言绝句,是很多人都耳熟能详的作品。甚至被后代人称为七绝之冠,在这首诗歌中,用词简练却又意境深远。早上诗人离开白帝城。江流湍急,甚至夸张到一日千里的地步。而在小舟之上,听到河岸上的猿的叫声,但是却没有等到看到岸上的猿,小舟却已经轻快地跨越了重重山川。这首诗,无论是立意,还是语言和意境,都有着很强的画面感和音乐感,仿佛是一首跳动的音符。这首诗歌无论是从语言上还是从意境上出发,都是可以进行谱曲后演唱。作曲家秦西炫根据这首诗歌的意境,配之轻快的音乐,使诗歌的那种单纯却又明媚的语言和意境显得更加鲜明和生动。另如李商隐的《相见难》:“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这首诗歌无论是韵律上,还是语言上都非常优美,这首诗被著名的曲家马思聪、何占豪采用,分别作了两首《相见难》。

(二)结合唐诗的韵律

唐诗作为诗歌,是有着一定韵律的,诗词的韵律是中国诗人们长期积累的艺术结晶。唐诗进入现代的歌曲创造,本身就是文学性和音乐性相互结合的表现,而唐诗作为歌词,其韵律是其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在唐诗作为歌词上,五律和七律是其中最常选用的诗歌,因为五律或者七律,比较容易谱曲入词。唐诗的平仄和韵律,使诗歌本身就有一种节奏的美感,而将这种诗歌的节奏美感应用在艺术歌曲中,将诗歌的节奏感和音乐的节奏感相互结合起来,使唐诗在演唱的时候显得更加跌宕起伏,富有韵味。如大家耳熟能详的诗歌,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首诗歌属于平声韵,但是却并没有用到五律的那种方式,而是一种不局限于平仄的诗歌,但是,分为二三句式读起来却是朗朗上口,而将之谱曲进行演唱,更是可以很好地演绎出这种节奏的美感。而在唐诗的韵律和气势上,李白的《将进酒》是其中比较有着气势的:“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这首诗歌在音韵和节奏上都显得铿锵有力,开头的两句就显得很有气势,读起来使人觉得如同黄河之水从天而降的感觉,雷霆万钧不可阻挡,而第二句则立马转向有点悲观情绪的“高堂明镜悲白发”,有种节奏逐渐降低,变缓的感觉。在这首诗歌中,全诗气运流畅飞动,一气呵成,正如严羽评点“李集”时所说:“一往豪情,使人不能字句赏摘,盖他人作诗用笔想,太白但用胸口,一喷即是,此其所长。”

(三)运用唐诗的意境

意象和意境都是唐诗中极为重要的内容。诗人通过一些意象来表达一种意境,而中国古代无论是对于诗歌,还是中国画,都是非常强调意境的。在唐诗里,意境的那种悠远被广泛地展现和使用。杜牧的《山行》,也是众多被选入歌曲中的一首,“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在这首诗中,远山小路的斜,而居住的人几乎到了白云飘浮的地方,显示出山的高远,石头小路的绵长。但是即使在这样的深远山上,却有着二月花一般红艳的枫叶,诗人情不自禁地停下车子,然后慢慢地欣赏这美丽的景致。在这首诗歌中,那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轻缓舒适和美好,在诗歌中缓慢地展现了出来。曲作家罗忠荣《秋之歌》中采用了这首杜牧的诗歌,用徐缓的音乐和清澈的音调,来表现这首诗歌中的意境,将听众带到一个令人沉醉的世外桃源般的美景之中。

四、结语

读唐诗歌词篇5

[关键词] 探究式教学;高中语文;《唐诗宋词选读》课;课堂应用

探究式教学,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和点拨下,充分调动主观能动性,自主进行知识探索,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最终获取知识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

新课标强调全面培养学生的素质水平,重点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鼓励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具体到高中语文《唐诗宋词选读》课,采用探究式教学,不仅有利于改变沉闷窒息的学习模式,提高教学的灵活性和多样性,而且有利于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帮助学生充分调动已学的知识并搜集更广泛的知识进行自主学习,与此同时,还有利于学生处于自主开放的状态,在鲜活的实践活动获取更广泛的知识。因此,从探究式学习的定义和特点着眼,我们不难发现其与素质教育的结合点,高中语文《唐诗宋词选读》课开展探究式教学十分必要。

高中语文《唐诗宋词选读》课堂上,如何开展探究式教学活动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试述一二,供方家指正。

一、兴趣与积累是探究的基石

诵读方面,古今结合。

知古:在中国古代,诗乐是一体的,诗与词都配合乐谱歌唱,后来逐渐脱离乐谱,但字词仍然保留着铿锵的音乐性。吟诵的基本要求,必须要掌握诗词的格律,包括押韵、平仄、节奏、音节等。其中,吟诵律诗、绝句,要分清平声和仄声;吟诵词,则要注意调式的变化和音节的切分。学生通过抑扬顿挫、一唱三叹的吟诵,必然陶醉在诗词的美好意境里,枯燥乏味的古典诗词教学就会立刻变得兴味盎然。

古为今用:听歌赏文、配乐填词。唐诗宋词,本身就是一首首美妙的乐章,教师不妨将唐诗宋词与音乐融合在一起学习。不少流行歌曲是直接取材于古典诗词的。《但愿人长久》来自邓丽君的《古词绝唱·淡淡幽情》专辑,其余的11首歌曲的歌词也来自宋词。再如舒锦霞融合越剧、昆曲元素,用现代歌曲演唱的《声声慢》,歌词取自于宋代注明女词人李清照的《声声慢》。另外还有《华章雪韵》用昆曲演唱17首唐诗宋词,也是相对容易找到的教学素材。让学生在悠扬的歌曲旋律与唱腔中,亲身体会古典诗词意境,激发学生对古典诗词的探究兴趣。

掌握诗词鉴赏的基本方法。

知古论今:让学生掌握诗词鉴赏的基本方法,例如“以意逆志”、“知人论世”、“情景关系”等。“以意逆志”的鉴赏方法,是指在理解诗词的字句含义的基础上,学生需要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把自己当作诗人,由表及里地去领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和主旨。然而“诗人不同,诗风各异;境遇不同,诗情有别;时代不同,精神迥异”,要正确体会诗人的情感、深入理解诗词的含义,“知人论世”的鉴赏方法必不可少。这就要求学生探究诗人的生平遭际、理想追求以及他们所处的社会大环境。“情景关系”的鉴赏方法,要求学生掌握“借景抒情、融情于景、以景结情”三种情景关系,以及 “以乐写哀、以哀写乐、以哀写哀、以乐写乐”等四种形式。

第二、掌握多样探究方法。

对比。对比的方法,可以采取不同的角度,比如,比较同一作者在不同时代所写作品;比较同一个时代,不同作者的写作风格;比较同一个题材,不同作者的写作风格;比较同一个风格,不同作者的写作特色,等等。比较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种探究方法,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认真掌握,并在探究实践中灵活运用。

质疑。设置疑问,激发探究。教师在课堂上需要有目的地设计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问题的设置难度要适中,既符合学生已掌握的知识水平,又要有一定的难度,让学生能够“跳一跳”摘到果子,获取成功感。

下面,笔者以《九日齐山登高》一课为例,演示探究式教学在《唐诗宋词选读》课程中的实施。

首先,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很多人评价杜牧《九日齐山登高》这首作品是“抑郁之思以旷达之语出之”。请同学们分组讨论,是否同意这一个评价,并且列出依据填写下表。

探究式教学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前提是要独立思考。因此,每一位同学都要运用所学习过的“以意逆志”、“知人论世”、“情景关系”等鉴赏方法,对诗词进行自主解读和赏析。

然后,教师将全班同学分为若干个小组,五到六人为最佳,每个小组要选出小组长、资料整理员、讨论记录员。教师指导学生学会自主搜集资料,获取信息的渠道是多种多样的,既可以是互联网,也可以是图书馆,小组成员要群策群力,发挥各自的优势。在讨论过程中,遇到问题,学生定时开展小组讨论,把无法解决的问题整理好,由组长向老师请教。小组长将组内同学的活动成果汇总,以书面形式向全班同学报告。

在教学《唐诗宋词选读》时,教师可以采取专题的形式,将题材、风格相同的篇目放在一起学习,采用对比的探究方法,以“以点带面”的方式让学生避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现象。因此,在学习杜牧《九日齐山登高》时,教师可以将其与柳宗元的《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李商隐的《安定城楼》放在一起,整合成“登高诗”专题。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同学们,你认为这几首登高诗的情调会是怎样呢?抒发哪些情感呢?为什么诗人登高才会产生这种情绪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纷纷讨论起来,认为登高临远,使人感触到个人的渺小、人生的短暂,因此,登高诗的感情基调是各种“愁”,包括壮志难酬之愁、漂泊他乡之愁、牵挂家人之愁、担忧国家朝廷之愁,等等。

教师继续引导学生思考:“至古以来,我国就有九月重阳登高习俗,其实,我们古代文人不单重阳节才登高,其他时间也爱登高,不仅喜欢登高山,而且喜欢登楼、登亭阁、登遗址。每次登临完,文人必然会诗兴大发,临高写诗作赋,寄寓情怀,因而留下很多登高诗。请大家分组讨论,探讨一下这三篇诗歌的异同,完成下表。”

在探究学习过程中,学生运用所掌握的方法,分析问题、讨论问题,在交流和研究中,自然而然地提高对诗词的理解和认识。

除了整合《唐诗宋词选读》内的登高诗之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搜集和整理以前学过或者课外遇到的登高诗,比如,崔颢的《登黄鹤楼》,杜甫的《登高》、《登楼》、《登岳阳楼》,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王安石的《登飞来峰》,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等等,仿照上述作品的比较方法,作一次较为系统的登高诗探究。

由此可见,主题活动其实就是一种探究性教学,学习的主体不再是教师,而是学生,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被调动起来,不再是死记硬背,而是围绕一个主题,进行一系列的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学,不但记得牢,而且实用性强。

关于探究式教学,还有很多问题值得同行深入探讨,限于笔者水平,故搁笔于此,希望本文能达到抛砖引玉之效。

参考文献:

[1]刘儒德主编.探究学习与课堂教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2]皮连生主编.学与教的心理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赵毅.语文探究性教学的策略[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3(10)

[4]王庆.哭泣的缪斯——中学古诗词教与考的困境[J].中文自修.2010(02)

[5]章建良.高中古诗词阅读的诵读与点拨[J].阅读与鉴赏(教研).2006(12)

读唐诗歌词篇6

怎样阅读欣赏古诗(安庆怀宁)3月20日 不少同学很喜爱古诗,觉得这些诗读起业琅琅上口,越念它越觉得有味道。 初一两册语文课本,选了十六首古诗,其中绝大多数是唐诗。唐代正是我国诗歌空前繁荣、空前普及的时代,涌现出许多杰出的诗人,为我们留下了数以万计的优秀诗篇。根据记载,当时连放牛娃都会吟诗。唐诗,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一颗闪烁的明珠。它哺育了后代许多杰出的诗人,象郭沫若、艾青、郭小川等,都谈及过阅读唐诗的好处。当代著名数学家苏步青,也说自己每天必读唐诗。这正如一位著名哲学家说的:读诗使人灵秀。多读好诗,既能陶冶情操,又会使头脑变得灵敏。因此,初中生多读诗歌,对于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培养想象力,好处是很大的。 当然,读诗不象读散文,诗比散文难懂,原因在于诗歌这种体裁很特别。清代诗论家吴乔普经说:“意思犹五谷也,文,则炊而为饭;诗,则酿而为酒。”法国诗人梵希乐说:“散文是散步,诗歌是跳舞。”这两个比喻准确地道出了诗歌的特点:诗歌的素材和语言是经过提炼浓缩的。因此凡是对表达语意无重大关系的词语都可省去句与句之间过渡性的说明也可以不表。在诗歌中,句子成人的省略、句子的紧缩都是很常见的,有时出于格律音韵方面的需要,甚至打乱了句中词语的排列顺序,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诗歌的“跳跃性”。很多诗歌从外表看似乎句与句之间毫不相干,上句与下句之间缺少必要的联系,这样,学生阅读诗歌就觉得它的含意远不及散文的含意那样紧密和顺畅,“难懂”主要表现在这里。这就需要读者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去填补诗句之间的空白,完整地领会一首诗的含意,然后在反复诵读中进入诗人给我们描绘的艺术境界,领略诗“意境美”。下面,试以李白《静夜思》为例谈一谈。 李白这首诗只有二十字,可它既有描写,又有抒情,言简意繁。开始,我们可参照李白生平,把它改写成一则散文来读,体会一个明月当空的夜晚远离故乡的诗人深深的思念之情,先在心理上有所准备,然后很快就能理解背诵。至于象《卖炭翁》这样具有情节的叙事诗,采取以上方法,效果尤其显著。同学们记忆力强,如果真正能心领神会课本中优秀的诗篇,并初步具备阅读古诗的能力,那么,这种能力对于你们今后的学习与写作,还将进一步发挥巨大的作用。 (载1986年第2期《初一课程辅导》报)

读唐诗歌词篇7

我国的诗和歌是同源的,原始的诗歌是在劳动中产生的。人们在劳动中,为了协调动作、发力一致、减轻疲劳,自然而然地发出有节奏的呼声,这种呼声铿锵有力、和谐顺畅,可以鼓舞劳动,激励人们,这就是原始的“诗歌”。西汉《淮南鸿烈》在“道应训”篇中,翟煎答惠王有这么一段话:“今夫举大木者,前呼邪许,后亦应之,此举重劝力之歌也。”凡“歌”皆有词,以表示实在的意思,这种歌词便是“诗”。《诗・大序》开篇即言:诗者,志之所之。在心为志,发言为声。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这是说诗、歌、舞是一体的。“歌”与“诗”是不可分割的。所以我国古代称诗歌,也叫歌诗。

以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而论。其中的内容,都是歌曲的歌词。墨子对孟子说过这样一段话:“颂诗三百,弦诗三百,歌诗三百,舞诗三百。”(《墨子・公孟》)意谓诗歌和音乐在其初原是合而为一的。继诗经之后是楚辞,楚辞也是以楚声唱的歌。只是宋玉之后,楚辞走上与赋结合不能歌唱的散文之路了。而后是汉乐府,乐府诗是由乐府机关制作、搜集、保存因而流传的,当然都是歌诗。而后是隋唐燕乐与唐诗绝句的结合,其间“开元以来”的“胡夷里巷之曲”的传入,使词逐渐兴起,宋词都是可以歌唱的“曲子词”。宋词穷,而后元曲兴。可以这么说,古代的诗基本上是可以配乐歌唱的。

古人吟诗和唱诗是同一的。据汉儒董仲舒《春秋繁露》记载,远在五帝时代,已有“成钧之学”。“成钧之学”就是音乐教育。春秋之后,虽有官学、私学之分,但是,无论官学、私学,诗歌吟诵成为必修课。作为“五经”之一的《诗经》都是可以吟唱的歌,《诗经》中“十五国风”就是当时民间歌谣的总民称,它和后来汉乐府的“街陌歌谣”都是一脉相承的的民歌。继《诗经》之后的《楚辞》文化色彩鲜明,想象丰富、文辞华美、风格绚丽,句式有五言、七言,多用三字一顿的节奏,在句中或句尾处,多用“兮”字,帮助调节音节和节奏,舒缓语气,吟唱的旋律和节奏更为丰富。

在古代,“吟”和“唱”基本是没有多大区别的。《诗・周南・关雎序》中说道:“吟咏情性,以风其上。”唐孔颖达疏曰:“动声曰吟,长言曰咏,作诗必歌,故言‘吟咏情性’也。”《说文解字》曰:“吟,呻也。”而对“呻”的解释则是:“呻,吟也。”段玉裁注:“按呻者,吟之舒;吟者,呻之急。浑言则不别也。”简言之,吟也是一种唱。我国的诗与歌,从《诗经》《楚辞》到汉魏《乐府》,以及唐诗、宋词、元曲等等,无一不是可歌可唱的乐章。

因为诗与歌是同胎同源的,所以诗中含有许多音乐元素,音乐中也含有浓郁的诗意。

音义同构是汉字的特色,也是诗与音乐共生的先天原因。中国诗是用中国方块字写成的,每个方块字的构成形式有其独特之处,音义同构便是一个显著特色。譬如“刚柔、阳阴、欢悲、天地、东西、动静、官民、男女、重轻、安危、外内、宽狭、前后、大小、高低、有无、公私、山谷、粗细、善恶、贤愚、进退、笑哭、爱恨”等等,“刚、阳、欢、天、东、动、官、男、重、安……”这些阳性字的发音,都很阳刚,都是响亮、厚壮的,开口都比较大;相反,“柔、阴、悲、地、西、静、民、女、轻、危……”这些阴性字的发音,都是阴柔的,都是沉钝、拘谨的,开口比较小。由于这种音义同构,诗作通过声音表现的感情极富音乐性。

诗歌中充满了音乐的旋律性,体现了亦诗亦歌的特点。旋律是音乐的灵魂。音乐旋律的统一性表现在调性的一致性上,这个统一性用在诗歌中就体现为“押韵”。“押韵”的诗读起来琅琅上口,回环往复,极具音乐的韵律感。音乐中的旋律呼应现象,犹如提问与应答。它在结构上的特点就是明显地分为上、下两个部分,这两部分相辅相成或相反相成,互相依附,对立而又统一,从而造成音乐的运动。诗歌到了唐朝,发展到了顶峰,人们发现了汉字的四声,通过一定的规律调整,便会产生一定的音乐性,于是就刻意去追求这种效果,这就出现了以平仄为核心的格律诗(即近体诗)。格律诗通过平仄的有机组合,使诗歌的整体都具有了音乐的呼应性,从而增强了诗歌的整体乐感。所以人们常说,读格律诗就如同歌唱一般。

诗歌中的音节停顿,体现了音乐的节拍和节奏。节拍、节奏是音乐最基本的元素。诗歌也很讲究节拍、节奏。如前分析,诗歌通过平仄和押韵,构成了诗歌的韵律。而韵律则又必须通过节拍、节奏方能完整地表达出来。诗歌的节拍基本上是两字一拍,剩余的单尾字也为一拍。当然,这是指七言诗而言。如遇四言、五言、六言、杂言等诗,则需另行调节。每个汉字都有四声音调。音调和节拍、节奏的结合,在字词的意义中,显现出或激越高亢、或低昂沉郁、或简淡清亮、或重浊宏迈的乐章,其音韵之美变化无端,这也是音乐的魅力。

唐代是我国诗与歌结合得最好的朝代。正因为如此,诗作之盛、诗人之多也是空前绝后的。唐诗的繁荣,固然得益于经济繁荣、政治安定、文化昌盛、思想自由,但是诗和音乐的紧密结合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特别是“唐代几个有权力的皇帝,不仅都爱好文艺音乐,并大加提倡。”“太宗先后开设文学馆、弘文馆,招延学士,编纂文书,倡和吟咏。高宗、武后,更好乐章,常自制新词,编为乐府。中宗时代,君臣赋诗宴乐,更时有所闻。”“到了玄宗,这种风气更盛。”白居易死后,宣宗作诗怀念他,诗中有这么两句:“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从这些材料可以看出唐诗与音乐是密不可分的,唐代是我国诗与歌结合得最好的朝代。

到了宋朝,诗与歌开始明显地分道扬镳,“宋诗不歌”已成为一种文学现象。“宋诗不歌”的主要原因,是宋人的音乐不适合歌诗。中国诗歌史一向表明“歌诗依附于乐”。乐变则诗变,如果诗不变,就不能入乐。在宋代,由于音乐的需要,填词蔚然成风。不少诗不能配入时乐歌唱,而成为案卷阅读的“徒诗”。而词成为音乐文学的一统天下。所以说,不是宋人不愿歌诗,而是不能歌诗。”此其一;其二,宋诗也不适宜歌唱。歌词的主要功能是抒情。唐诗继承了诗歌抒情的特性,适宜歌唱。“到宋代,律诗性质大变。它一改以往诗歌的抒情特性,变成以说理为主,追求理趣。充满质理的诗,流布歌喉,不仅拗口,且晦涩难懂不美听,因此,不易入乐,而适合案头阅读。”

读唐诗歌词篇8

(一)先唐文学接受的个案研究

先唐文学接受的个案研究主要有《庄子》、《楚辞》、《史记》和陶渊明等的接受研究。杨柳《汉晋文学中的〈庄子〉接受》(巴蜀书社2007年版)从庄子生命意识、理想人生境界和言说方式三个方面来探讨汉晋文学对庄子的接受,著者认为《庄子》强烈的生命精神及由此生发的诗性精神是汉晋士人和文学对其进行选择接受的一个主要兴奋点。白宪娟《明代〈庄子〉接受研究》(山东大学博士论文2009年)从文学、注本和理性阐释三个方面来探讨明代《庄子》接受的纵向走向。《楚辞》的接受研究虽然还没有专著出版,但也有不少论述文章。如刘梦初《论贾谊对屈原精神的接受》(2004)、孟修祥《论初唐四杰对楚辞的接受与变异》(2002)、《论李商隐对楚辞的接受》(2002)、《试论刘禹锡接受屈骚的契机与必然》(2004)、姚圣良《初唐革新派诗人对〈楚辞〉的接受》(2005)、蒋方《唐代屈骚接受史简论》(2005)、张宗福《论李贺对〈楚辞〉的接受》(2008)、叶志衡《宋人对屈原的接受》(2007),等等。这些文章主要是探讨唐人对屈原《楚辞》的接受情况。

陈莹《唐前〈史记〉接受史论》(陕西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9年)和俞樟华、虞黎明、应朝华《唐宋史记接受史》(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分别对唐前、唐代和宋代的《史记》接受情况进行了个案研究。李剑锋《元前陶渊明接受史》(齐鲁书社2002年版)把元代以前的陶渊明接受分为三个时期,即奠基期(东晋南北朝)、发展期(隋唐五代)和高潮期(两宋),并且力求从共时形态和历时形态两个层面上来进行陶渊明接受史的探讨。刘中文《唐代陶渊明接受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按照唐诗的发展线索,全面而有重点地描述了唐人对陶渊明思想与艺术接受的历史特点,阐述了陶诗与唐诗之间复杂的、深层的关系。田晋芳《中外现代陶渊明接受之研究》(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10年)则探讨了现代的陶渊明接受情况,包括中国和外国的接受,视角较独特。此外,唐会霞《汉乐府接受史论(汉代—隋代)》(陕西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7年)、罗春兰《鲍照诗接受史研究》(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05年)、王芳《清前谢灵运诗歌接受史研究》(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06年)分别对汉乐府、鲍照诗歌、谢灵运诗歌的接受情况进行了研究。

(二)唐五代文学接受的个案研究

唐代文学接受的个案研究主要有李白、杜甫、韩愈、柳宗元、李商隐、元稹、白居易、姚合、贾岛等人的诗歌接受研究。台湾杨文雄《李白诗歌接受史》(五南图书出版公司2000年版)是第一部古代文学接受个案研究的著作,对李白诗歌接受进行史的梳理和分析。后来,王红霞《宋代李白接受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则对宋代李白的接受作了较为具体详细的论述,按宋初、北宋中后期、南宋前期、南宋后期等四个阶段加以探讨。台湾蔡振念《杜诗唐宋接受史》(五南图书出版公司2002年版)对杜诗的唐宋接受进行了史的梳理和分析。黄桂凤《唐代杜诗接受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6年)则专注于唐代杜诗的接受研究,把唐代杜诗接受分为盛唐、中唐、晚唐五代三个时期。杜晓勤《开天诗人对杜诗接受问题考论》(1991)、《论中唐诗人对杜诗的接受问题》(1995)等论文则专门论述了中唐诗人对杜诗的接受。谷曙光《韩愈诗歌宋元接受研究》(安徽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一书通过大量的文献梳理系统地探讨了韩愈诗歌在宋元的接受情况,认为“以文为诗”是韩诗与宋、元诗人在艺术上息息相通的中心线索。

查金萍《宋代韩愈文学接受研究》(安徽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则从韩愈的儒学思想、文学思想、诗歌与散文四个方面全面论述了宋人对韩愈的接受情况,指出宋代对韩愈文学的接受是在北宋时期,到南宋则渐趋衰弱。刘磊《韩孟诗派传播接受史研究》(武汉大学博士论文2005年)对韩愈、孟郊等人的诗歌传播接受情况进行了探讨。杨再喜《唐宋柳宗元文学接受史》(苏州大学博士论文2007年)探讨了唐宋时期柳宗元的接受情况,特别是宋代的接受研究尤为详细,先是总论,后是分古文和诗歌两方面来论述。刘学锴《李商隐诗歌接受史》(安徽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一书分为“历代接受概况”、“阐释史”、“影响史”三个部分来探讨李商隐诗歌的接受史,重点是“历代接受概况”,以大量的文献梳理排比了一千多年来的接受历程。米彦青《清代李商隐诗歌接受史稿》(中华书局2007年版)认为李商隐诗歌在理学盛行的宋、元、明三代并没有被广泛地接受,清代才是李商隐诗歌接受的重要时期。全书从虞山派、娄东诗派、黄任和康雍诗坛、黄仲则及乾嘉诗坛、桐城派及曾氏家族、吴下西昆派、樊增祥、易顺鼎、清代女诗人等地域文学、家族文学和女性文学几方面来探讨清代对李商隐诗歌的接受。

李丹《元白诗派元前接受史研究》(武汉大学博士论文2005年)对白居易、元稹、张籍、王建四人的诗歌在唐五代和两宋时期的接受情况进行了详细的研究。此外,尚永亮《论宋初诗人对白居易的追摹与接受》(2009)、赵艳喜《论北宋晁迥对白居易的接受》(2008)等论文对白居易的宋代接受进行了论述。陈文忠《〈长恨歌〉接受史研究》(1998)、陈友康《〈长恨歌〉的文接受史分析》(2000)等论文则对白居易的名篇《长恨歌》的接受情况进行了探讨。此外,白爱平《姚贾接受史》(陕西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6年)对贾岛、姚合并称接受进行了史的梳理和研究;张朝丽《论宋末元初文人对李贺诗歌的接受》(2004)、陈友冰《李贺诗歌的唐宋接受》(2008)等论文对李贺诗歌接受进行了探讨;李春桃的博士论文《〈二十四诗品〉接受史》(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05年)对司空图《二十四诗品》的接受进行了论述。五代时期文学接受的个案研究以《花间集》为典型。李冬红《〈花间集〉接受史论稿》(齐鲁书社2006年版)对《花间集》的接受进行了史的梳理。范松义《宋代〈花间集〉接受史论》(2010)、范松义、刘扬忠《明代〈花间集〉接受史论》(2004)等论文也对《花间集》接受进行了研究。

(三)宋金元文学接受的个案研究

宋代文学接受的个案研究主要有苏轼、柳永、周邦彦、辛弃疾等人的接受研究。张璟《苏词接受史研究》(光明日报出版社2009年版)注重于“变”的立论点,从文体正变、词史流变、词风消长、时运盛衰、才性各异等各个方面,对苏词在宋金元明清的接受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论述;仲冬梅《苏词接受史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3年)对苏词接受情况也进行探讨。陈福升《柳永、周邦彦词接受史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4年)梳理和研究了柳、周二人之词在历代的接受情况。程继红《辛弃疾接受史研究》(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探讨了辛词的接受情况,上编从南宋庆元以前到当代各大学通行的词选本中,选择最有代表性的18种选本作为抽样调查的对象,以总结归纳历代辛词接受与消费的规律;下编通过自南宋至近代王国维的评论,探讨批评史中的辛词接受情况。朱丽霞《清代辛稼轩接受史》(齐鲁书社2005年版)则对清代辛弃疾词的接受进行了研究;李春英《宋元时期稼轩词接受研究》(山东大学博士论文2007年)对宋元时期辛弃疾词接受进行了探讨。陈伟文《清代前中期黄庭坚诗接受史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7年)对清代前中期的黄庭坚接受情况进行较为详细地的研究。金元时期的文学接受个案研究以元好问和《西厢记》接受研究为代表。张静《元好问诗歌接受史》(中国社会出版社2010年版)一书把元好问诗歌接受史分为三个时期,即形成时期(金元)、曲折发展时期(明代)、高潮时期(清代)。全书主要是梳理各个时期诗评家对元好问诗歌的阐释、诗人创作受到元好问诗歌影响的情况,并辅以选本、集本的效果和传播研究。伏涤修《〈西厢记〉接受史研究》(黄山书社2008年版)从刊刻、选本与曲谱收录、演唱、本文批评、题评考订、改续之作、文学影响等各方面探讨了《西厢记》在明清时期的接受情况。

(四)小说接受个案研究

古代小说的接受研究成果很少,最早以接受来研究小说的专著是刘宏彬《〈红楼梦〉接受美学论》(1992),但该书更多的是美学意义上的探讨。高日晖、洪雁《水浒传接受史》(齐鲁书社2006年版)对《水浒传》的接受进行了研究,把《水浒传》接受史分为明代、清代、清末民初、现代和当代几个时期。郭冰《明清时期“水浒”接受研究》(浙江大学博士论文2005年)则对明清时期的“水浒”接受进行了探讨,分统治者、文人和民众三个层面来论述。宋华伟的博士论文《接受视野中的〈聊斋志异〉》(山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8年)对《聊斋志异》的接受进行了论述,分古典接受阶段、建国前的现代接受、建国初期的接受阶段、新时期的接受阶段几个时期,并考察了《聊斋志异》的域外接受情况。

二、古代文学接受研究的反思

无庸置疑,古代文学的接受研究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就,特别是在借鉴外来的接受美学作为古代文学研究的理论指导方面,经过磨合、融通和拓新后,广泛地运用到古代文学研究当中,不仅使外来理论得到了本土化转换和运用,而且开拓了从读者接受视角研究文学的新视野,促进了古代文学研究新的学术生长点,其学术价值和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同时,古代文学接受研究十分注重经典作家作品的接受研究,这既充分体现了“经典”的艺术价值、艺术魅力和艺术影响力,也展示了研究者对于“经典”研究对象选择的学术锐敏性,有助于几千年的文学经典作家作品的艺术成就和艺术价值得到当代重估和转化,有助于传统文化在当代复兴和繁荣。然而,我们也应该看到古代文学接受研究所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

一是接受理论的进一步转化和深化问题

接受研究强调从读者视角来研究文学的传播问题,而读者接受往往是与文本传播相伴而生的,因此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如何区分文学接受与文学传播也就成了研究中的现实难题。如张静《元好问诗歌接受史》虽题为接受史,但一些章节内容涉及到传播的问题,如元好问诗文集编定、刊刻显然是属于传播范畴。而有些问题的讨论则很难区分是传播还是接受。像元好问诗歌的选录研究,从元好问诗歌本身来看,它是传播范畴;从诗歌选录者来看,它又是接受范畴。再如清代元好问诗歌的评点与笺注,从评点与笺注者来看,属于接受范畴;从元好问诗歌本身来看,又属于传播范畴。尽管有些学者已经对文学接受的理论作过一些探讨,并且有过文学接受研究的学术反思,但这些理论和反思所提供的答案尚未圆满解决研究中的难题。因此,从理论和实践上进一步理清接受与传播、接受与研究的本质区别,这样才能真正深化古代文学的接受研究,开拓研究新境界。要真正解决传播与接受的区分,突出文学接受,还是应该抓住“读者接受”这一核心观念。因为文学传播本质上是离不开读者接受的,没有读者接受就没有文学传播,在读者接受这一核心观念下,既可以厘清传播与接受的区分,也可以对传播材料作接受解读,从而深入探讨文学接受之于传播的价值和意义。

二是接受研究实践进一步拓展和创新问题

古代文学接受研究以经典文学作家作品的个案研究为主,同时也有一些宏观上的接受研究。其中,个案研究主要涉及到《庄子》、《楚辞》、《史记》、陶渊明、李白、杜甫、韩愈、柳宗元、李商隐、元稹、白居易、姚合、贾岛、苏轼、柳永、周邦彦、辛弃疾等。无疑这些个案研究突出了中国文学的经典性,特别是唐诗和宋词的经典性。但无论是时代的分布上,还是研究对象的数量上,个案研究中经典作家作品都不具有广泛性,采集面显得较为狭窄。因此,突破唐诗宋词的视阈局限,进一步拓展经典作家作品对象采集是个案接受研究努力的方向。宏观研究也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正如前面综述所论,其研究也在存较大问题。宏观研究一方面要从时间视阈出发进行通代或断代接受梳理,探讨中国文学的通代或断代接受情况;另一方面也要从空间视阈出发进行某一地域文学的接受情况,探讨某一地域文学的接受或被接受情况。同时,宏观研究还可从作家群体接受、作家流派接受、文学家族接受等方面来创新。宏观研究需注意主流文学与次流文学、主要作家与次要作家之间关系处理,否则宏观的接受研究就容易变成为个案研究的拼盘,而显示不出宏观接受研究所具高屋建瓴的学术价值和意义。

三是接受研究的文化视阈问题

文学的接受选择离不开时代的文化背景、地域的社会风气和作家的主体思想等文化导向问题,因此接受研究不只是简单梳理一下某一作家作品的接受史或地域分布,同时还要关注其接受的文化本质倾向,要从文化哲学的理性高度审视文学接受的内在规律和外在原因,这样才能真正透彻地对文学接受进行深入研究。如高日晖、洪雁《水浒传接受史》有些章节很注重文人接受《水浒传》的文化心态研究,如从遗民文化探讨了清初文人接受《水浒传》的时代情况。但这种文化哲学的探讨并未贯通全书,如对金圣叹的《水浒传》接受研究,尽管较为详细地分析了金氏的接受情况,却未揭示金氏“腰斩”《水浒》的文化成因和主观目的。任何文学接受都有其外在的文化背景和内在的主观目的,作为文学接受研究应该对此作深入挖掘,这样才能凸出读者接受的意义,而不仅仅关注于文本的传播。总而言之,古代文学接受研究既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就,也存在一些现实困难和问题,相信经过学界的总结、反思和创新,会有新的突破和质的飞跃。

上一篇:道德讲堂主持稿范文 下一篇:企业年会主持稿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