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化教学总结范文

时间:2023-09-29 11:35:58

初三化学化教学总结

初三化学化教学总结篇1

一.说说经验

1. 乐于折腾不畏难

今年教研室要求我们第一个学期基本完成两本书的教学,我觉得

这是一个很不错的做法。这就势必驱使我们要动脑筋想新的办法,在课时数不增加但教学内容增加了两个单元的情况下,如何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今年我们就特别在如何整合上下功夫,并且精准把握新授课所要达到的目标,做到夯实基础、详略得当。事实也都证明:因循守旧,只能停滞不前;乐于折腾,才能走得更远,看到更美的风景。

2. 用实验吸引眼球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在学生眼中,实验的,就是有趣的。作为教师,一定要保护好学生的这份好奇心,让他们对化学的喜欢越陷越深。除了课内实验,我们还可以适当增加一些课外实验,学生初学化学,我们可以降低实验的难度,帮学生找寻一些生活中的化学小实验,鼓励他们实验,激发探究欲望并记录过程。从一开始就让学生有机会自己琢磨着去探究,学生慢慢地就会走入探究的轨道。爱琢磨的老师也会培养出同样爱琢磨的学生。

3. “渗透”与“舍得”

经验告诉我们:要学会蹲下来看学生,用他们的视角去看问题。

我们有时很生气,但学生做错的背后很可能是我们没有做足“渗”的工作,却急于达成“透”的效果。所以,不急于求成,甚至允许学生暂时的“慢”,不仅是一种观念,更是一种胆识和胸怀。

探究教学、学生为中心、小组合作……有很多教学方式方法,我们不是不认可,而是不肯花时间来做。我们应转变课时观,其实,舍,才能得。无论新授还是复习阶段,我们都应舍得用各种方式将一个重要知识或者易错知识彻底渗透。

4. 常规工作精细做

虽然备课组只有两人,但是我们的集体备课一点都不含糊。我们取长补短,备内容、备方法,正所谓“一个人的智慧不够用,两个人的智慧用不完”。课堂上我们始终保持激情,并为学生提供各种展示的机会,努力培养学生在课堂上大声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思考和想法;提高学生思维的参与度,确保全体学生在课堂上张弛有度,无开小差、打瞌睡的学生。

关于作业,值得庆幸的是,我们的较多一部分学生都会首先做化学作业,因为我们每晚的作业不会超过二十分钟,每个双休日的作业也不会超过四十分钟,也许这也是保持兴趣的一个做法。但我们的家作绝对是精心挑选的结果,布置之前,我们自己会以学生视角认真先做一遍。批阅过程中,重视记录典型学生、典型错误,做到针对性讲评与辅导。非典型性错误,为节省时间,有时会将解题分析以书面形式写在学生的错题旁帮助其订正。也曾是一个学生的我觉得学生是会很重视老师在本子上留下的字句的,哪怕是只言片语。总之,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作业是否独立认真是我始终最为重视的两点要求,一刻都不得放松。

二.反思不足

各项精细工作的背后是时间的紧张、甚至不够用,我们虽坚持也非常支持自编教学案,但教学教育工作的琐碎与繁重使得我们来不及广泛搜罗好的资料,而且化学中有各种符号、各种图,有时脑袋里有好的想法但计算机水平有限,最终难于呈现在教学案上。不过我坚信,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年又一年,我们资料的质量会越来越好。

初三化学化教学总结篇2

第一步: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大家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实践中,兴趣对人的活动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一旦对学习发生兴趣,就会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浓厚的兴趣将是人们刻苦钻研、勇于攻关的强大动力。学生只有对化学感兴趣,才想学、爱学,才能学好,从而用好化学。因此,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也是我们教学的第一步。

1、化学这门课已经给学生吊足了“胃口”学生都已经入学两年了,但是还没有接触过化学,对此学科会有一定的期待和好奇,针对这一特点,我们在初三化学的第一课《化学使世界变得绚丽多彩》,就会给学生展示一个新奇的新世界,让学生大开眼界,让学生知道生活中的衣食住行都与化学息息相关,学习化学会使人们的生活品质得以提高,化学还创造出了许多神奇的事物,等等,这样谈一堂课之后,大多数学生都被化学这一新的学科所吸引,她会带着强烈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去学习这门课程的。

2、上完第一课之后,接下来的第二课的学习并没有给学生带来失望,仍会给学生带来新鲜的事物,那就是演示实验。当你拿着各式各样的化学仪器走进教室时,学生的眼神都会变得亮起来,期待着会有一个什么好玩的事情发生,这样的一堂课也会非常成功的把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的。用实验来吸引学生,是我们化学学科的一个法宝,在一年的学习中,先接触演示实验,再让学生在教室动手实验操作,之后再让学生进化学实验室循序渐进的一步一步的让学生的学习走上正轨。

通过上面的方法学生的兴趣都有了,但是光有兴趣是不够的,这个时候就要教会学生学习化学的方法。

第二步:让学生有信心学习化学。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充分体现了启蒙性、基础性。初中化学的教学是对现代的青少年(未来社会的劳动者)进行“科学教育”的主渠道,是实现化学教育社会化、科学化的重要环节。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要让每一个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去认识多姿多彩、与人类息息相关的化学,形成持续的化学学习兴趣,增强学好化学的自信心。在实际教学中,我常常运用“需要原则”。首先,选择能够满足学生现实需要的内容,先引起学生兴趣;其次,在学生对这些知识已经掌握的基础上,适当增加一些有点超越常规但又在情理之中的问题内容,再次引起的学生兴趣,因为这样的问题能够激发学生了解的欲望;最后再提出一些具有一定难度的问题。如此循序渐进。力争做到让每位学生都对自己的未来的化学学习充满信心。

第三部: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比如关键的记忆法。要学好化学,记忆很关键。初中化学内容多而散,需要记忆的内容比较多。我们应采取以下方法加强记忆:①理解记忆。理解记忆是建立在对事物理解的基础上依据事物的内在联系,运用有关的经验所进行的识记。如对质量守恒定律的记忆,应理解“参加”的含义是完全反应。“守恒”是反应前后各物质的总质量相等。理解质量守恒的原因是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都不发生改变。再进一步理解得出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也不改变。②要点记忆。对复杂的概念、性质、操作可概括成要点,使记忆的内容简单化。如过滤的操作,概括成“一贴、二低、三靠”。氢气还原氧化铜的步骤归纳为“氢——灯——灯——氢”。③规律记忆。化学知识是有规律的,掌握了规律就能记忆知识、理解知识、应用知识。应注意总结规律、发现规律。如学习盐酸、稀硫酸的化学性质后,总结出酸的通性;通过实验,总结出金属跟酸、盐反应的规律。这样,记忆就很深刻,运用就更灵活。

第四步:打好基础。

初中的化学就化学学科的基础,因此抓基础就尤为重要。课本上的一些知识比如元素符号,化学方程式,前20号元素等都是要求学生必须会,如果不会的话,接下来的学习学生就会没有兴趣,没有动力,和老师以及其他同学之间的共同语言就越来越少了,慢慢的变成差生。为了防止这样的学生出现,我们利用考试本来解决这个问题。每天的课前5分钟都是考试的时间,在前一天告诉学生要考的内容,考完一定要及时反馈,一般我们都在当天就反馈,通过每天的这次小考,对每一位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都了如指掌,有针对性的进行辅导,并根据学生的知识情况制定下一步的教学,绝不赶进度,直到学生扎扎实实的掌握了基础知识我们才进行后面的学习。这样后进生的产生就减少了。但是由于时间有限,我们的进度总是很慢的,到最后的总复习的时间就很紧。所以,现在我们将这样的教学方式在上学期应用。

第五步:及时总结和反馈。我们教研组在教学中非常的注重及时的总结和反馈。总结分为课堂小结,作业总结,考试总结,实验总结,单元总结等,每一项总结都是在集体备课时我们将每个班的情况进行讨论后,再共同拿出一个共同的方案,再根据自己班级的情况做适当改动和添加。比如,单元总结,我们化学课本中共有12个单元,这每一个单元的总结形式都不同,比如第一单元我们就以道实验室做实验的方式进行总结,如果实验操作规范就一堂课通过,如果存在问题回到教室再强调相关问题,使学生即使出现了问题也能及时改进;再比如第六单元的总结,这是一个大单元,内容多且杂,学生每次都会在这里出问题,所以,这个单元的总结我们就会分两步,第一用知识脉络图给学生展示出来,再将各物质间的关系逐一讲解,学生边记边听,将所记内容当做书签放在第六单元的卷首,以后会一目了然。最后再强调一点,第六单元与三有关。第二用化学方程式总结第六单元,将所有的本单元的化学方程式进行组合用箭头将它们之间的关系表示出来。经过这样的总结学生的知识会掌握的很扎实。所以,总结对学生的帮助是很大的。

再就是“反馈”在我们的化学教学中也占着很重要的地位。尤其是考试的反馈,每次考试对学生来说就是分数,从考试中吸取经验教训的学生没有几个,所以老师一定要让学生养成从考试中吸取经验教训的习惯,而养成这样的习惯就得从考试的反馈中进行,我每次的考试后反馈课上的都非常的热闹,与平时的课堂教学有不同,学生可以随时说话,针对自己在本次考试中遗憾的事情可以和其他同学分享,看到有的学生捶胸顿足,有的学生沾沾自喜,感觉学生真的是很可爱的。只要老师把反馈看的很重要,慢慢的学生也会从考试中吸取经验教训了。这样反馈的目的就达到了。

初三化学化教学总结篇3

【关键词】初中化学;科学方法;化学教育

初中生在九年级首次接触化学课程,也是他们思想的转变时期。这时需要培养他们的思想方法和思维习惯。化学这门课程联系现实中的物质的组成变化,比较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在一定的基础上可以让学生动手操作实验,这对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能力有一个很好的导向作用。因此在化学的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教育的科学方法。对几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如下:

一、教学方法的依据

学生将来都要走向社会首先要顺应社会的需要。随着科学信息的发展,不能只掌握书本知识,而是要在大量信息中高效的处理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社会信息进行教育,让学生能够对获得的信息进行判断和分析。其次掌握学生的心里,初中生在此阶段是一个转型期,思维方式正在发生改变,但是在组织性、灵活性和逻辑能力等方面还有很大欠缺。初中化学的中的实验课恰能弥补这方面的不足。在实验课时让学生结合课本进行观察、分析、对比和总结等,提高学生自身的综合能力。再次,化学是研究物质组成变化的一门自然科学。实验、观察和资料收集是初中化学的三个重要学习途径,实验中充满了很多的未知,学生能够进行推理、比较和归纳,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教学的原则

根据新教学大纲的提出,教师越来越重视科学教学,根据自身的经验提出以下教学原则:首先,理论联系实际,现代教育不仅要把教材内容较好还要求紧密结合实际。知识和实际情况结合一起才能让学生容易理解和掌握。其次,由浅入深,科学教学方法的学习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教师在授课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教学,要针对不同学生认知能力来制定相应的方法。比如说:学生在刚开始接触化学时,可以先通过几个有趣的化学实验来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在以后的过程中让他们进行推理分析。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操作基础和知识基础之后,可以让他们自己进行简单的试验设计。再次,师生互动,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题,通过老师的指导,让学生积极的参与课堂教学,发挥他们的主管能动性。初中化学本来就是倾向于实验课,老师通过实验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进行讨论。

三、教学方法

初中化学的学习为以后的高中、大学的学习奠定基础,这门课程是以实验和简单原理为基础,比较容易被学生接受。下面结合几年的教学经验总结了几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在教学过程中科学方法的教育,每一门课程的编排都蕴含着科学的思想。初中化学的教材中也是如此,在的学习中首先是每一个具体环节的学习,最后是归纳总结。这种思想是以知识为载体的,这个过程能够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化学讲述的是物质的构成、性质和本质特征,化学的各个知识点都在不断的完善中,并且每一个知识点都有严谨的科学性,每一个概念都蕴含着科学方法,教师在讲课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分析能力来传给学生。

第二,联系实际进行科学教育,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加深学生理解科学方法。科学方法的教育意义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一定的实验基础上进行实际操作,使他们了解科学方法。教师在上课过程中创建合理的问题情境,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比如说让学生对酸碱盐的反应的试验进行自行操作,并归纳总结规律性;还有自然界的“鬼火”是怎么形成的?这都能锻炼学生的认知能力。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运应开放性思维方式进行思考问题。

第三,在实验中进行科学教育方法,化学的进步都离不开化学实验。在初中化学的课本上有很多的实验示例,课后讨论题也大多数涉及到实验的研究。比如:通过典型的实验让学生进一步体会;通过试验进行对比、归纳和总结;对特殊试验进行更充分的科学教育;对于化学发展史上的实验进行验证和优化;在安全可靠的基础上自己设计实验。

第四,形成知识网。化学知识内容分散,需要理解的内容较多,而且有些知识容易混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持久性不够好。所以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要注重知识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将知识系统化,形成一个让学生容易理解的网络结构。

四、小结

本文从教学的依据、教学的原则和教学方法上总结了这几年的教学经验。总之,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学生自身的认知能力和心里状况、联系实际等进行教学,培养学生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认识到科学的重要性,尽快适应社会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郑丽岩.初中化学老师的定量认识思维现状调查分析[J].

[2]梁青.初中化学高效课堂建设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以烟台市为例[J].

[3]阮明.初中化学中科学方法教学研究[J].

作者简介:

初三化学化教学总结篇4

关键词:数学思想;抓基础;重实践

作为初中数学老师,旨在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包括其创新和创造力、抽象思维能力、空间想象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因此在数学教学中,一定要注意时刻渗透数学思想,培养学生抓住数学的本质的学习意识,从而提高学生的能力。作为初中学生,掌握数学思想,有利于学生知识的迁移,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及学习能力。初中数学思想包括:函数与方程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思想、化归与转化思想等。教师不论是在基础知识的教学中,还是在复结过程中,都要积极加强深化数学思想。以下是笔者对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的一点见解。

一、抓基础、重概念,渗透思想

中学数学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数学基础知识是指数学中的概念、性质、法则、公式、公理、定理以及由其内容所反映出来的数学思想方法。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不能为教学而教学,要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就要注重数学中的概念、性质、公理、定理等基础知识的推导形成过程。只有使学生掌握其形成发展的过程,才能真正理解其中所蕴含的数学思想,从而灵活运用数学思想,解决数学问题,提高数学能力。

案例1:在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多边形的内角和”定理的教学中,教师要借助图形来进行推导,一定要让学生自己参与到推导中,引导学生自己动脑、动手,真正体会到数形结合的思想。我在教学中先从四边形的内角和定理的证明导入,如图1,从四边形的一个顶点可以引几条对角线?分成几个三角形?那么四边形的内角和是多少?然后类推五边形、六边形、n边形的内角和。这样让学生自主合作进行下面的推导,得出结论,从而使学生学到类比的思想及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总小结、统复习,提炼思想

数学思想是客观世界在人们思维中的意识反映,且贯穿于数学中的各个知识点。要使学生真正体会并运用数学思想,就要在教学过程中重复揭示、提炼出其思想方法。因此教师在单元总结教学、复习教学中要帮助学生提炼思想,强化渗透数学思想。在单元复习时,教师要及时总结、及时提出,使之表层化,从而使学生真正意义上掌握数学思想,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培养良好的数学思维与素养。

案例2:在学习完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章“整式的加减”后,进行单元小结。教师可以让学生先小组合作学习,把本章节的知识结构梳理一下,并提问:(1)学习本章节后,你总结出多少相关的数学思想?(2)这些数学思想分别体现在哪几部分的教学上?(3)对于本章节的学习还有哪里不明白?然后教师再带领学生进行知识梳理,在梳理过程中教师要着重提出本章节涉及的数学思想,使之巩固加深理解,使学生明白整式的加减运算实质上就是合并同类项,因此就是其系数的加减运算,从而体现了化归与转化的思想,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本章节的知识,灵活掌握本章节的知识点。

三、勤习题、重实践,深化思想

要学习好数学,就要使学生准确灵活地运用数学思想,提高解题能力,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何促进学生准确灵活地运用数学思想?教师要注意归类总结,把涉及同一数学思想的数学习题归类练习,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学习效果。不论题目、条件怎样变化,都能抓住习题的实质,准确解决。在习题实践中体验数学思想,深化数学思想。

案例3:例题:已知y=x3的图象,求解x3-x2+1=0。

从本题目中可以看出,有x的三次方和平方,并且没有x,但是有图象,单从方程式的角度考虑此题并不好解。因此可以应用方程与函数相结合的数学思想。利用函数图象来解决方程式。已知y=x3,x3=x2-1,把两个方程式的图象画出来,如图2,取两个方程函数的交点,这就是答案。这样不仅直观形象,也大大减少了解题的步骤与繁琐并且十分准确,真正体现了方程与函数相结合的数学思想。因此只有在解题中才能真正体会数学思想、深化思想。

总之,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对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数学思想教学是数学教学中的核心部分。教师要抓住学生的心理和思维发展特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

参考文献:

[1]邓悦.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数学思想方法[J].考试周刊,2013(74).

初三化学化教学总结篇5

关键词:复习课程;教学方法;实证分析;初三数学

一、初三数学复习课教学方法

初三数学复习课常用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问答法、发现法、自学辅导法、综合分析法、归纳演绎法、数学习题案例法等。问答法具有一定的探究性,能够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并且有利于学生调控教学进程,教学效果非常好,在复习课堂上利于帮助学生突破学习的重点与难点;发现法其特点在于将学生学习过程纳入到教学的主导位置上,要求教师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加到其自身知识形成的过程中,使学生的能力在积极的探索实践中不断提高,使学生在“乐”中学习,发现法在初三复习课堂中起到的作用越来越明显;综合分析法在初三数学复习课上占主导性作用,可以帮助学生加强对知识联系的认识,可以帮助学生有效地建立思维线索;归纳演绎法能够帮助学生将知识系统化,有利于促进学生认知结构的稳定完善,并且促进学生思维的拓展与深化。

二、教学方法及具体应用

1.问答法及具体应用

初三数学复习课上采用问答教学法主要通过问答式谈话和启发式谈话进行。问答法需要教师在课前做好充足的准备,且教师在课上提出的问题应该切中要害、明确具体、难易适中,教师在整个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初三数学复习课上,复习“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章节时,教师可以采用问答教学法,具体情境如下:首先:复习提问(1)写出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式和求根公式。(2)解方程①x2-5x+6=0,②2x2+x-3=0。其次,教师利用“(口答)判定各方程后面的两个数是不是它的两个根等问题”形式,对关于“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关系”的应用例题,进行联系与问答。

2.发现法及具体应用

初三数学复习课上,教师采用发现法进行教学,主要是通过创设情景和学生争论总结来实现。例如,在复习“平面直角坐标系”章节时,具体操作步骤:①创设情境。教师提出“一、三象限内,两坐标轴夹角平分线上的点,其横坐标与纵坐标相同;二、四象限内,两坐标轴夹角平分线上的点,其横坐标与纵坐标互为相反数”的规律,要求学生举例说明该规律。②引导学生作出解答和假设。学生争先恐后地回答问题。③学生交流与争辩。④教师总结。教师举例子,进一步深化学生对该规律的理解,并相应地引入和复习对称的概念。

3.自学辅导法及具体应用

自学辅导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主的,结合教师指导与检查的教学方法。初三数学复习课上,教师采用该方法教学主要是“三个本子进行教学,即课本、练习本、答案本。例如,在复习“平面图形”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课本及其记忆总结关于“圆形、圆锥侧面、扇形、正多边形等面积计算技巧”,并引导学生结合有关联系体,进行相关的简单运算。

4.综合分析法及具体应用

初三数学复习课上,教师采用综合分析的方法教学主要目的是对各个知识点进行综合。例如,运用综合分析法总结“与圆形有关的知识点”;运用综合分析法总结“二次函数的特征”运用综合分析法总结“与数有关的知识点”。

5.数学习题案例法及具体应用

数学习题案例法直接以例题讲解的模式复习基本知识点。其特点是教师引导学生在解题中复习与巩固所学。例如,教师可以以例题“在ABC中,BC=14厘米,AC=9厘米,AB=13厘米,它的内切圆分别和BC,AC,AB切于点D,E,F,求AF,AD和CE的长。”分析与回顾切线长定理。

三、教学方法选取

教学方法是工作在教学一线的优秀教师对教学工作不断总结、完善而形成的劳动成果。在具体的初三年级复习课教学过程中选取教学方法,要考虑到下面三方面因素:

1.新课程标准带来的新教学理念

新课程标准强调基础教育要注重素质教育,并且强调教学要坚持以人为本,在初三复习课程上,教学方法的选取要比以往更加注重以学生为本,更加注重学生的个体发展和学生思维的发展。

2.复习课程的具体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

复习课程的不同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决定了教师选取的教学材料和学生接受知识的方法,从而决定了教师教学方法的应用。

3.初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学习特点

学生的心理特征、学习态度以及知识基础情况等等,该因素是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这种相互工作连接的关键点。

参考文献:

[1]黄素芳.初中数学复习教学的要点及方法分析[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1.

[2]颜庭飞.初中数学复习课有效教学方法新探[J].初中数学教与学,2011.

初三化学化教学总结篇6

天津市初高中使用的都是人教版课本。但在实践中发现,高中化学教学中普遍存在一种现象,教师不知道学生在初中都学习了哪些内容,知识学到了什么程度,特别是对课改后的课本不是很了解,不清楚初中的教学情况和高一学生已具备的知识结构,在教学环节中带有一定的盲目性。我们对全区初三和高一的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教师们普遍认为,使用课改实验教科书的初中毕业生在升入高中学习后,由于所掌握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与学习高中化学课程所需要具备的知识要求差距较大,给教师教学带来了困难。另一方面,高中课本内涵丰富,教学要求高,进度快,容量大,难度深,不可能像初中教学那样通过反复练习、反复强调来排异解难。此外,许多从高三回到高一任教的教师,在教学中会有意无意增加很多高考知识和例题,而很多学生不适应这种教学方法,听课时不容易跟上节奏。

另一方面,对学生访谈结果的分析表明,多数高一学生认为高中化学内容多、理解困难、习题难做,学习兴趣不高;部分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依赖性大,习惯于被动接受的方式,主动分析、理解较少,一旦遇到困难,就动摇了学习的信心。初高中化学在教学内容和课容量上都存在着非常大的差异,一些高一的学生因不能及时改变学习习惯和调整学习方法,完成当天的学习任务都有困难,更不可能及时预习、复习、总结,影响了学习效果,形成恶性循环。在调查中,我们还发现,初高中化学学习衔接处出现问题的学生中,在有不少是初中时化学学习的佼佼者,他们在进入高一化学学习时却落伍了,失去了学好化学的信心。这种高一学生学习化学时出现的严重滑坡和分化现象,不仅严重影响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也不利于学生化学学科素养和实践能力的提高。

为实现初高中化学有效衔接,我区多所学校进行了校本实践与探索。不少完中校分别对初三和高一化学教学提出教学衔接的目标,要求初中化学教学主动考虑衔接问题,不以初中毕业的最低要求作为学习标准,同时加强高中所需基础知识技能的教学。很多学校在高一年级采取各种方式开设“衔接教学”课,有的在新生录取后开学初集中补课,有的在高一先划出一定课时复习初中化学,也有的采取“用到什么,复习补充什么”的方法在高中教学中复习补充初中学习的化学知识。这些校本实践策略,都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提高了学生在高一学习的适应性。

二、初高中化学内容分析及衔接策略

(一)初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知识层次等因素分析

初中化学课程与高中化学课程有着不同的培养目的和标准,初中化学更强调基础性与一般性,要求学生拥有作为一名未来社会公民必需具备的最基本的科学素养,高中化学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实施的较高层次的基础教育。新课程标准对初高中化学教学的侧重点不同,提出的目标与要求也不一样,需要对初高中教学目标进行优化衔接。例如,在“化学反应与能量”模块中,关于“化学反应的速率和化学反应的限度”,高中的课程标准是通过实验认识化学反应的速率和化学反应的限度,了解控制反应条件在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的作用。在初中只有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没有明确提出反应快慢问题,只有二氧化碳和水的反应的出现,也没有明确指出可逆反应问题。

从知识层面上来说,初中化学主要要求学生掌握简单的化学知识、基本化学实验技能、简单化学计算及化学在生活、生产及国防的某些应用,以要求学生“知其然”为主;而高中化学知识要求学生不但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从知识体系上来说,初中化学的知识体系不是很系统和完善,课本着重于从感性认识总结归纳理性认识去构建初中化学知识体系;而高中化学则以实验为基础,以基础化学理论为指导,加强对化学知识体系的构建,探究化学的基本规律与方法,加强了化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同时,密切联系生产、生活,寻求解决实际生产、生活中的化学问题的方法。课本着重于从“生活实际化学实验化学原理问题探究方法化学规律”来构建高中化学知识体系。

(二)初高中化学教学内容分析及衔接策略

从教学内容上,初中化学内容以感性认识、记忆知识为主,内容较简单,而高中化学内容较多,且理性知识较复杂,知识向着系统化、理性化靠近,知识容量和思维难度远远高于初中。如,高一学生普遍认为氧化还原反应是一个学习难点,学生在初中阶段只能从得氧、失氧的角度认识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而氧化剂、还原剂等概念初中课本未涉及,学生不能从化合价的角度认识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初三教师在讲这部分内容时应该让学生形成“氧化还原是一个整体”的印象,对课本加以整合,在讲授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判断氧化剂和还原剂,让学生明白应该从反应物中判断。而高一教师在讲“氧化还原反应”这一节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通过复习原子结构知识,补充化合价的概念,增加化合价的练习,讲清化合价的升降与电子得失或偏移的关系,从已学的“氢气还原氧化铜”等反应来讲,帮助学生搭建学习的“脚手架”,顺利完成初高中学习的过渡。

在实现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过程中,教师既要注意课本内容的衔接,又要关注学生认知心理的衔接,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使学生由以记忆为主要特征的学习方法转到以抽象思维为主要特征的学习方法上来。教师在教学设计(方法的选定、过程的安排、媒体的选用)和教学活动组织等方面进行衔接优化, 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找到新知识的生长点。同时,教师应不断加深对专业知识的学习,转变教育观念,熟悉初高中课本对学生能力及其化学知识的要求,注重对衔接点的认知和优化,注重学生化学学科素养及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的区域教研策略

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优化,以文献研究、联合教研和同课异构教研为实施策略,引导教师提高衔接意识,熟悉初高中课本的体系和内容,在教学方法上有的放矢,既要根据课本内容选择教学方法,又要关注学生的认知心理,对学生加强学法指导,帮助学生构建基于初高中化学衔接点的学习策略,促进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师教学方式变革,提升教学质量。

(一)引导教师对初高中化学衔接内容进行分析和总结

组织全区初三和高一年级教师对初高中课本全部知识点进行衔接梳理与总结,组织骨干教师分别对初高中课标要求进行梳理及分析,对典型衔接点进行主题教学分析与设计,总结提炼在衔接教学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并对初高中教师分别提出教学建议。如元素周期表教学单元有关元素符号的识记问题,在高中阶段的学习中,需要根据原子序数推断具体元素,或是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推断元素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这些都需要学生熟知1~20号元素的原子序数和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但九年级课标中没有相关的要求。有些高一学生因为这部分基础知识的学习存在问题造成后续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存在困难。建议初中教师加强对学生识记的方法指导,高中教师在引领学生复习初中相关知识基础上,加强对学生化学本质规律的认识,掌握高中化学学习方法。

(二)引导初高中教师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

引导教师帮助学生明确初高中化学不同的学习和发展目标,梳理总结初高中化学课程体系的区别和联系,了解初高中化学学习的不同特点,为学生学好高中化学提出有效的应对策略和学习方法。如分类法,初中提及了物质分类的方法,高中化学还将物质分类的方法用于指导学生学习元素化合物的物质,引导学生把众多物质分成不同的种类,直接研究一类物质具有的性质,而不需要逐一研究物质的性质,这为研究物质性质提供了十分便捷的途径。此外,教师还可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概念的核心词,透过实验现象分析实验本质,对知识进行归纳整合等方式,帮助学生了解高中化学学习的规律性,顺利度过初高中衔接的适应期。

(三)通过联合教研引导教师进行衔接教学实践创新

初三化学化教学总结篇7

1 深挖传统课堂教学结构弊端

长期以来,传统教育教学理论下的课堂教学结构一直机械沿用"五环教学法",即组织教学――复习提问――讲授新课――巩固练习――布置作业。初中化学学科的教学自然也走不出这个僵化模式。而从"应试教学"转向素质教育的今天,"五环教学法"弊端也就逐步暴露出来,概括起来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l) 它不能把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结合起来。在这一模式的束缚下,教师成了课堂的"权威"、"中心",学生不过是盛知识的"容器"。教学过程只有教的积极性,而没有"学"的主动性,更谈不上学的创造性, (2) 它违背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智力的开发; (3) 它不符合初中化学学科的教学规律。初中化学教材是学生初次运用规律性联系认识物质世界的一种特殊教材,所以它有自身的特殊结构和特殊要求。这就决定了我们在初中化学教学的过程中,要适应"三个面向".围绕新课程标准要求,探索一条适合学生实际,突出教材特点的新路来。为此我们必须改革过去单调死板的课堂教学结构。

2 寻找课堂教学结构改革的依据

"五环教学"的教学结构确实已不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了,新的教学结构亟待形成,在新的课堂教学结构形成过程中应遵守以下三条依据:

(一)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茧的决定》是课堂教学结构改革的总依据。《决定》指出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这是初中化学课课堂教学结构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

(二) 围绕提高素质的目的,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真正体现质量第一,切实实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改思想。

(三) 初中化学教材的特殊结构和特殊要求是初中化学课堂结构改革的现实依据。

3 设置台理的课堂教学结构

课堂教学结构改革的目的是要破除僵化、死板的"五环教学"模式,建立起适合学生实际、生动活泼,让学生主动发展的新结构,以期普遍提高初中化学教学的质量,培养出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人才。为此,这就要求改革后的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结构必须具有灵活性、实用性,也就是说教学结构要适合教材实际和学生特点。

初中化学课型是依据教材内容划分的,而它的课程结构是根据知识的内在联系、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识规律来确定的,包括九种课型:绪言课、具体物质课、理论课、概念课、计算课、化学用语课、学生实验课、单元练习课、复习课。

(一) 绪言课:初中化学绪言课是把学生引入一个奇妙的化学世界,是'开宗明义"的一课。

(二) 具体物质课:它在初中化学课中占重要地位。它突出让学生观察实物和动手实验,侧重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独立操作能力。具体物质课的结构包括:质疑――观察、实验――阅读、讨论――分析、归纳――得出、结论――练习、应用。

(三) 理论课:它具有严密的逻辑性,讲授时要抓住教材的内在联系,充分用实验、模型、幻灯、图表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能力,形成科学分析的学习方法。理论课的结构:质疑――讨论――分析――培养方法――运用结论。

(四) 概念课教学的重点是概念的形成和运用。概念课的结构是:概念的现象――概念的本质――分析对比形成概念――练习运用深化概念。

(五) 计算课:是通过有关化学计算知识的讲解与练习,使学生掌握解题的格式,总结规律,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化学知识解题的技能。

(六) 化学用语课:化学用语是国际通用的一种工具,它是从属于物质及其组成、结构、性质和物质变化的一种特殊的思想形式,是学生学习化学知识、发展记忆力和思维力不可缺少的工具,教学过程中可采取先分散、后集中的方法让学生逐步掌握并熟练运用。

(七) 学生实验课:学生实验课要充分体现教师为主导和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实验课的结构包括:实验前指导:学生口述操作步骤,强调注意事项;操作、观察、记录;讨论、分析、归纳结论;利用结论研究新课题;完成实验报告。

(八) 单元练习课:以学生练习为主,教师解析疑难问题和总结规律为辅进行小结。目的是使学生把知识和技能结合起来变成熟练的技巧,重在培养学生归纳、运用知识的能力。

初三化学化教学总结篇8

[关键词]初中化学 教学质量 经验对策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而在很多地区衡量一所初中教学质量高低的主要依据是中考成绩。化学成绩是中考总成绩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而历经九年的中考化学成绩却真切地反映了我校的化学教学质量状况。对我校中考化学成绩进行合理的分析,不仅有助于提高我校的初中化学教学质量,而且也期望能抛砖引玉,以引起其他兄弟学校的思索。

一、ZP中学历年来考化学成绩的状况

从1999年到2007年,在昆山市25所学校中ZP中学中考化学成绩的排名情况如下:平均分排名分别为25、25、18、15、19、17、、22、11;及格率排名分别为25、25、20、15、19、16、21、22、13;优秀率排名分别为23、22、18、15、16、20、25、19、9。

从中可以看出:从1999年到 2000年,我校的中考化学成绩是很差的,平均分与及格率都是全市最后一名,优秀率也排在倒数四名之内;从2001年到2004年期间,我校的中考化学成绩虽然也有过小波动,但总趋势是取得了可喜的进步;从2005到2006,我校的中考化学成绩又明显后退;直到2007年,我校的中考化学成绩才大踏步回升。

二、追寻ZP初中化学教学质量滞后的原因

2001年以前的连续几年里,ZP中学中考化学成绩排在了全市最后一名。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我通过仔细调查,查出原因如下:

1.化学师资力量薄弱。当时一个初中化学教师至少要带三个班级的化学课,而且有两个没有学过化学教育专业。他们忙于应付备课和批改作业,根本谈不上提高教学效率。

2.课堂效率低。教师对课堂的管理不到位,部分学生不愿与教师配合,甚至有的学生故意扰乱课堂纪律。这样的课堂状况是不可能有高效率的。

3.课后督促不够。据当时的两位初中化学教师讲,那时讲完课就万事大吉,不去管学生掌握的程度如何,更不高兴去搞什么面批、个别订正之类的辅导活动。

三、总结ZP中学提高初中化学教学质量的成功经验

从2001年到2004年期间,我校的中考化学成绩取得了可喜的进步,其成功经验在于以下几点:

1.加强了初中化学师资力量。连续几年的全市最后一名,引起了昆山市教育局的高度重视。教育局帮助我校引进了一些优秀的化学教师。同时学校内部也作了适当调整,强化了初中部的化学教师,聘请化学教研员到我校进行调研,促进初中化学组迅速强大起来。

2.组员精诚团结共进步。一个团结、奋进的教研组,有利于发挥集体的力量,最大限度地发挥组内每位老师的长处。初中化学教研组的教师经常集体备课,共享教学资源,相互帮助、共度难关。比如,有的教师做了优秀的课件或精选了习题,其他人都可以用。

通过教师与教师之间所教授内容的互动,教师们可以互相启发,互相补充,实现思维、智慧的碰撞,从而产生新的思想,使原有的观念更加完善和科学。教师合作摆脱了教师成长的孤独境地,调动了教师成长的积极性,有利于学校共建专业成长的氛围,实现教师专业成长。ZP校初中化学组在上学期被评为“苏州市青蓝文明岗”,精诚团结是取得进步重要的原因。

3.注重提高课堂效率。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阵地,提高课堂效率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我校初中化学教师是从以下两方面来提高课堂效率的:

首先,管好课堂纪律。纪律是提高课堂效率的保证。该让学生在课堂上讨论的问题,就让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热烈讨论;在教师讲解时,就要管好学生闭上嘴,让他们用心去听;该让学生做实验或练习题时,就要让学生认真操作。

其次,加强师生之间的合作教学。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师生合作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在课堂教学中,所有的教学活动都是为学生而展开的, 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

4.抓好课后督促工作。课后督促学生是提高初中化学教学质量的必要保障。初中生爱动、好玩,缺乏自控能力,常在学习上不能尽心尽力。为此,我们初中化学教师力争做到:凡是布置的作业,必定检查或批阅;发现有不做作业的“漏网之鱼”,必定查出来补做;发现学生在作业中出错,必定让他们订正;尽量多给学生面批,加深他们的印象。抓好课后督促工作,促使过去我校初中化学成绩取得了可喜的进步。

四、促使我校初中化学教学质量再上台阶的对策

由于我校距离昆山市内近、所在镇的经济发展快、三镇合并后学生规模扩大等现实要求我们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就初中化学教学而言主要有以下措施:

1.保持优势,迎难而上。对于提高初中化学教学质量,我校已经有一些成功经验。我们不但要保持这些优势,而且要认清当前的困难:要把二流甚至三流、四流的学生培养成一流的学生。

2.帮助找回信心。自信是成功的保证。然而从小学升到我校来的学生,大多数基础不太好。化学要到初三才学,那些其他功课差的学生,早已没有学习信心,帮助学困生找回信心是初中化学教师必须解决的难题。

第一,采用“攻心战术”。作为初三化学教师,我每接一个班时,都先让学生明确化学是新科目,没有任何基础障碍,大家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都可以学好化学。第二,对于其他科目差的学困生,化学教师应该多给他们关注和鼓励。每当他们达到一个较低要求时,就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3.培养学习兴趣。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现在的初中化学新教材编排得丰富多彩、生动活泼,活动与探究、观察与思考、拓展视野、练习与实践闪亮登场,五颜六色、栩栩如生的画面点缀其中。这些都为我们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提供了很好的素材。我们要利用好新教材的丰富内容,并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读书指导法、演示法、探究法、讨论法等,努力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进而提高学生的化学成绩。

4.建立学习档案袋。在档案袋里,主要记录学生在化学课堂上的学习行为和学习化学的状况,如记忆哪个化学符号较困难,学习哪些知识点时难以理解和掌握,做哪类练习题时容易出错,探究实验中的得与失,作业完成准确率,测验成绩,学习成绩自我评价、教师评价,学习心得体会及思想变化等。化学学习档案袋的建立,促使学生关注、重视并且正确对待化学学习与发展,给学生提供了对自己学习行为和化学学习状况进行自我评估和反省的机会。

总之,我们ZP中学已经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使初中化学教学质量有了显著的提高,为学校的生存与发展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坦.合作学习的理念与实践[M].中国人事出版社,2002.7―8.

[2]陈佩遐.中学教师合作教研的个案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

[3]叶澜,郑金洲,卜玉华.教育理论与学校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297.

上一篇:急诊科实习医生总结范文 下一篇:神经外科医生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