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范文

时间:2023-03-20 01:53:57

初三化学

初三化学范文第1篇

关键词:初三化学:教学

初中化学的特点是知识点较散,内容抽象,特别是新教材观点新、内容新、体例新、标准新“四新”。学生更难以适应。因此,作为化学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正确引导他们独立思考,下如何搞好初三化学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就这门学科的教学谈几点体会,大家共同探讨。

一、创设情景。以奇“激趣”

初中学生对新鲜事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只要我们在教学中一直抓住学生这一心理,课堂中不断创设情景,用生动的语言讲解自然界的一些奇特现象,如“鬼火”、“天火”、“溶洞”等形成;用奇特的趣味实验把学生带进多姿多彩的化学世界,如“写密信”、“粉笔炸弹”、“雨落花开绿叶出”、“无中生有”、“魔棒”、“瓶吞鸡蛋”、“水中生火”等奇妙实验,再加上教材本身安排的一些“神奇”的化学实验。就能激化学生的兴趣,并能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学习的欲望,使学生能感受到学习化学的愉悦性。

二、以实验和化学问题为突破口

1.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化学实验对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探究能力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化学实验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我们在平常实验教学中要改变只是教师的演示实验或要求学生按统一要求完成实验的模式,多给机会让学生动手做实验和实验设计。体验通过实验进行观察和研究的过程和乐趣,切实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这样就能更有效地让学生掌握实验基本操作外,更能使学生在实验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化学教学中的一些“化学问题”尽量让学生自主探究,这样能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以及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素养。在学习金属的防护时,我们身边的金属常锈蚀,我们如何来防止呢?让学生自主学习,通过学生的查阅资料和相互交流,学生能有效的掌握金属防护的各种方法,让学生体验到了学习的乐趣和实效性。又如,学习“水的净化”时,联系我们身边河流受到污染,那我们如何净化呢?让学生带着要“探究”清楚这一过程的问题,学习“水的净化”的全部过程,认识到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总之,让学生自主探究“化学问题”有利于积极开展科学探究活动,对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三、尊重学生个体。要做到因材施教

初中学生个体差异较大,具有不同的发展潜能。在教学我们总怪学生“笨”,到底是学生“笨”。还是我们的教学方法有问题呢?在教学中要据学生认知情况,思维水平和课程标准的要求,不断改变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和教学方法,更要关注和尊重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方式,优化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备好学案。

1.教师要鼓励学生根据本身的兴趣爱好,挖掘自我潜能,制订各自的学习计划和学习目标。

2.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已有的知识水平、能力发展水平以及兴趣、爱好和潜能,加强对学生学法指导。

3.要加强学生思想沟通,多找学生交心、谈心,帮助学生解决实际困难,加强学生的个别辅导。在教学中要重视每位学生,循序渐进,因材施教,要让学生学习有劲头,保持学习化学持久、稳定、强有力的动力和兴趣。

四、课堂教学要做到“精”讲"精”练

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为了提高教学质量。要求我们教师必须向课堂四十五分钟要效益。如果教学中采用满堂灌、注入式的教学方式,教师台上讲得津津有昧,学生台下可能个个昏昏欲睡:如果教师放任自流,学生各行其是,可能这堂课大多数学生无所事事,这都不能保证教学质量。教学是师生的共同活动。在教学过程中应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必须是在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下才能真正做到。课前教师要充分吃透教材,了解掌握全体学生,充分把握教学三维目标,精讲重点,设疑破难,带过一般,创造思维情境。让学生思维始终保持最佳状态,只有这样学生学习才轻松并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练是巩固知识的途径之一,练要“精”练,练前教师要精心设计一些针对性较强,知识面广的问题以及学生容易出现的问题,引导学生在分析研究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教会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学生就能熟练的掌握化学知识和应用化学知识。

五、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积极开展活动

化学是一门源于实践,又要回到实践中的学科,在化学教学中加强理论联系实验,有意识地在课堂上联系所学内容,介绍有关的化学知识及日常生活中所用到的化学知识,用化学视角去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使学生感到生活之中处处有化学,从而提高了学生的求知欲,激发了他们学习化学的积极性,提高了教学效果。积极开展化学二课堂,让学生进行土壤分析,净化处理饮用水,合理的使用化肥、破解一些化学魔术等,让学生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更能掌握化学知识,更大限度激化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崇尚科学的态度。

在教学中,我们要不断的改变课堂模式,不断的改变教学方法,不断的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有效的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教师不管用什么方法教学。其目的都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每一个知识点,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化学教师只有认真学习和掌握各种教学方法和理论,才能在处理各种教学问题上游刃有余,从而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冉光涛,浅谈初三化学教学[J],吉林教育(教科研版),2007/05)

初三化学范文第2篇

一、消除学习化学的心理困惑,培养学生化学的兴趣

惧怕化学,对它敬而远之,这种消极的心理状态对化学这门功课的学习无疑是有害的。为什么会产生恐惧化学的心理?第一、初三化学的学习,思维量大,能力要求高,比较难学,这是客观存在的因素。第二、有些学生化学基础比较薄弱,基础不好,当然会影响到化学的学习。第三、进入初三后,经过一次或多次模拟考试的失败,从而产生恐惧化学的心理。消除这种心理,要有战之必胜的自信心,要有学习化学的浓厚兴趣。自信是成功的前提与条件,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美国有位心理学家说过:“我们坚定不移的信念,常常是取得胜利的唯一法宝。”自信心和兴趣并非与生俱有,要靠平时的悉心培养。

1.从分析基础题着手,从解题成功中找到乐趣,找到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心。

2.化学是一门特殊的学科,它与生产、生活关系密切,可以多关心生产、生活中的化学现象,试着用学过化学知识加以理解,在应用中体检学习化学的价值。

3.把解化学题看成是一种享受,把解完每一道题(特别是难题)看成是一次自我超越,是一次人生价值的体验。坚持每天做一道综合题,既能锻炼思维又能从中找到成功的快乐。

二、扎实搞好总复习

(1)认真听课

与教师同步。有些学生以为进入初三了,有了一定的学习能力,搞单干,教师在台上一套,自己在台下搞另一套,这是初三总复习最忌讳的。教师是有备而来,初三教师一般都有丰富的经验,课前已经深入研究过课标、考纲,研究过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法,课上专心听讲可以少走弯路,少花胡乱摸索的时间。

积极思考。初三的课堂容量大,思维密度大,学生的思维必须紧跟教师的节拍,学生不是简单的信息接收系统,而是信息处理系统,要把接收的知识信息条理化、系统化,存入自己的知识体系库。要多问几个为什么:老师为什么这样做,怎么想到这样做,有没有其它做法等等。

(2)加强记录

初三化学总复习无记录绝对不行,但把黑板上什么都抄下也不行,这样会分散听课的精力,可采用三点式记录:重点(重点知识、重要方法)、疑点(疑惑之处、需整理消化之处)、闪光点(感觉特别巧妙,使自己豁然开朗之处)。

(3)有效作业

有些学生把作业看成任务,这种任务式作业是消极的,不同的学生做完同样多的作业后,感觉是不一样的,教师布置的作业会考虑到复习哪些知识点,巩固哪些解题方法,培养哪方面的能力,做完每道题后要认真体验教师的良苦用心。这里说的有效是指能通过作业达到预期目的,不动脑子仿效式的作业是收不到好的效果,做作业一定要做出效果来。

三、化学解题中的几种意识

1.守恒意识

(1)在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等于零的意识。

(2)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的各反应物的质量之和等于各生成物的质量之和,或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且各元素的原子数目相等的意识。

(3)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得到的电子数与还原剂失去的电子数相等的意识。

(4)在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总数与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总数相等的意识。

(5)在电解中,通过阴极的电量(电子数)与通过阳极的电量(电子数)相等的意识。

质量守恒是化学的主线,贯穿于中学化学教学的整个过程。简单的应用在普通化学方程式的配平,还有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电子守恒应用于配平,其实体现的都是这一守恒的基本定律。

所以,学生们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有意培养自己的质量守恒意识,善于用质量守恒的观点简化解题。用守恒的观点思考问题是化学一种重要的方法,学生们要注意加强这方面的训练,使之成为解决化学问题的首选工具。

2.合理推测意识

根据近几年中考题型,不难发现推理题可以采用推测的解法。因为有些学生不能直接从题干得出物质的化学式,但是却可以推出物质的类别,于是用常见的物质直接代入就成为一种好办法。这种方法经过我的实践证明,学生的得分率明显提高了。

3.实验意识

一些学生在解答实验题特别是综合性实验题时,不去认真分析题给信息,得出实验目的、原理和方法。因此,他们往往不知道题中的实验在做些什么,为什么这样做,题目自然解答不出来。所以,在解答实验题时,应具有以下意识:

(1)分析题给信息,确定实验目的、原理的意识。

(2)根据实验目的和原理,确定实验方法的意识。

(3)根据实验方法,确定实验步骤的意识。

(4)根据实验步骤,确定实验装置和实验仪器的意识。若题中已给出装置或仪器,则要根据实验步骤,确定装置中各仪器的作用或各仪器的连接顺序的意识。若有气体生成或用气体进行反应的实验,则要根据实验步骤来确定气体流向的意识。

(5)实验规范操作的意识。

(6)实验废品处理的意识。

(7)分析实验误差以及实验成败因素的意识。

4.题后回顾意识

在化学解题过程中和解题以后,应及时做好归纳总结,对自己解题活动加以回顾、分析与研究。解题的目的并不是单纯为了求得问题的结果,真正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解题能力,培养创新精神,而这一目的主要是通过回顾解题过程来实现的。回顾过程是解题的最后阶段,也是解题的“最高阶段”。回顾时要做到“异中求同”,不同的习题加以比较、归纳,找出同类问题的解题方法,同时做到“同中求异”,把“形同质异”的问题加以比较,从中找出本质的区别。通过回顾,能更好地发挥例题的迁移作用,收到“解一题,带一片”的效果。

初三化学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初三化学总复习 复习策略 基础知识 专题讲解 查漏补缺

初中化学总复习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优化复习策略往往会收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如何提高复习课的课堂教学效益,提高学生的中考成绩,是摆在初中化学老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下面是我对初三化学总复习的一些思考和实践。

初三化学复习分为三个阶段:一过基础知识关,第二阶段专题讲解,第三阶段查漏补缺。

一、过基础知识关

化学中考的基础题占70%左右。对于基础知识复习,有三种方式:按照课本重新讲一遍;总结各章的知识点,编写各章知识点填空题,让学生填写;让学生自己讲,教师点拨。三种方式中,第一种以教师为主角,第二种方法学生翻书所用的时间偏长。针对这一现象,可以在原来编写的知识点填空上稍微做改进:在每一题前注明该知识点在课本上哪一页。

案例1:(P2)在古代,一些文明古国的化学工艺已经有相当的成就。例如,我国?摇 ?摇、?摇 ?摇的冶炼和应用、?摇?摇 、?摇 ?摇都是举世闻名的。

这样既能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同时又能大大节约课堂时间,提高课堂效率。第三种方法对学生自身的要求比较高,考虑到不同层次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和时间的有限,要提高这种方法的可行性,我们可以把学生分成几个学习共同体,基础好的和基础薄弱的组合成一小组,然后请本小组的代表上讲台讲,每堂课请一个代表,其中讨论以作业的形式让学生课后完成。

二、专题讲解

复习课的目的是让学生内化知识,实现知识网络化,为实现这一目标,必须进行第二轮专题复习,可分以下专题:《基本概念及基本理论》、《元素化合物知识》、《化学实验》、《化学计算》、《化学与STSE》分三步进行:知识梳理常考题目例题讲解分析随堂训练。《基本概念及基本理论》和《化学计算》中的很多知识点在中考中的考查形式几乎是不变的。

案例2:(2009扬州)1.“诗画瘦西湖,人文古扬州”是旅游宣传语,清澈的瘦西湖水属于(?摇)。

A.混合物 B.纯净物C.单质 D.化合物

案例3:“有关物质的组成和结构”的知识网络:

对于《元素化合物知识》、《化学实验》、《化学与STSE》这三个专题,我们可以在知识梳理之后,设计一些与科学、技术、社会、环境有关的综合题,将零散的知识点串联在一起,从而达到复习强化的目的,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以提高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

案例4:气体的制备、收集、净化、验证及尾气处理知识梳理(其中装置图省略)

一、气体的制备

装置:固体加热型和固体+液体不加热型

二、气体的收集

1.方法:A:排水法B:向上排空气法C:向下排空气法

2.装置:

三、气体的净化

1.干燥:浓硫酸(酸性)和氢氧化钠固体或碱石灰(碱性)

2.除杂:常见除杂剂:浓硫酸(酸性)NaOH溶液(碱性)碱石灰(碱性)灼热铜丝灼热CuO

四、气体的验证

1.验证剂的选择:CO 、氯化氢、水蒸气、CO、O、H

2.验证、除杂连接顺序的确定:一般顺序:验证水先,除杂水后

五、尾气处理

1.燃烧法

2.酸碱反应法

3.水溶解法

4.气球收集

总体思想:

案例5:石头纸是一种新型、环保纸张。它与传统的木浆纸不同,是将碳酸钙粉末加上15%的聚乙烯和5%胶合剂,经特殊工艺处理制成。为了测定石头纸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设计如图装置(聚乙烯、胶合剂等均不与酸反应)

(1)装置B中盛放稀盐酸的仪器名称为?摇?摇?摇;放石头纸的仪器名称为?摇?摇?摇。

(2)装置B中生成气体的化学方程式?摇?摇?摇;装置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摇?摇?摇。

(3)装置A的作用是?摇?摇?摇;装置C的作用是?摇?摇?摇;装置E的作用是?摇?摇?摇。

(4)设计的实验步骤为:

①准确称量石头纸质量为m,检查装置气密性;

②打开弹簧夹,鼓入空气,称量装置C质量为a;

③关闭弹簧夹,滴入稀盐酸,直至无气泡产生;

④再打开弹簧夹,?摇?摇?摇;

⑤再次称量装置C质量为b。

(5)石头纸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摇?摇;若稀盐酸改成浓盐酸,则测得的数据?摇?摇(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设计意图:实验装置的连接是围绕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碳元素”守恒来设计的。防止空气中碳元素(即CO)的影响,引导学生找出辅助装置,并能说出各自的用途。舍去辅助装置A、C、E,剩下的就是关键装置,即隐藏有关反应物与生成物物理量的装置B和D。再通过化学方程式或关系式求出CaCO质量。

追问:

(1)实验结束后,若向D装置内的溶液中滴加CaCl溶液,现象为?摇?摇;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摇?摇?摇。

(2)完全沉淀后,过滤、洗涤、烘干后的固体质量为?摇?摇,判断沉淀洗涤干净的实验操作及现象?摇?摇?摇。设计意图:再次明晰 “碳元素守恒”:CaCO(石头纸中的)―CO―NaCO―CaCO。通过追问,学生可以从已学知识中去搜集方法,并在新情景下得到拓展提升,使这些知识、技能得到应用和巩固,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提升思维的灵活性,提升语言表述能力,提升自主有效学习的能力。

三、查漏补缺

查漏补缺分两方面:教师和学生,首先我们自身要对照考纲和知识点,以及近几年中考试题的特点,分析在教学过程中哪些地方存在着缺陷,其次要考虑从批改学生的练习题中发现的问题,以及学生在知识、思维和能力方面存在的缺陷,然后有针对地进行编选练习题。

复习课设计形式和策略因人而异,一定要以学生为主体,根据学生情况综合考虑,复习过程中要以大纲要求为导向,基础知识为依据,化学实验为核心,能力培养为宗旨,突破重点和关键。

参考文献:

[1]江苏新中考化学.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美术出版社.

初三化学范文第4篇

从学生方面看,受过去教学模式的影响,学生的依赖心理太强,部分学生复习的主动性差,不肯动脑思考,只愿意接受现成的知识,学习效率低。

科学的复习方法,能提高复习效率,能使学生的智慧得到充分发挥,能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经过教学实践证明,采用“专题复习学案教学模式”能有效的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提高复习效率。

一、专题复习学案和实施

1、专题划分

根据初中化学知识的特点和时限性,按知识的系统性,将课本的知识结构重新调整、组编,以专题形式帮助学生从纵横两方面对知识进行归类、叠加、联系。通过对不同概念的揉和,不同类型知识的对比,从结构到性质、推论,达到对知识的掌握应用、触类旁通的目的。专题划分要遵循以下两个原则:

(1)要体现知识梳理与能力培养能力相结合的原则。根据这一原则可将初中化学分为基本概念和原理、元素单质及化合物、化学实验和化学计算四个大专题。每个大专题下又划分出若干个小专题,一般一课时一个小专题。在此要不断给学生提供构建新的认知结构的途径。

(2)要突出重点知识复习与培养能力相结合的原则。选择提高学生素质的重点、关键点、难点、疑点和常考点进行专题编排和设计。例如化学实验专题复习中包括以下内容:①常见仪器的使用与实验基本操作;②常见气体的制取与检验、除杂与转化;③酸、碱、盐等物质性质、制备、鉴别;④酸碱盐推断、提纯与转化;⑤化学实验设计与评价

2、学案设计

每个专题一般包括以下五个内容:(1)中考复习要求(2)基础知识回顾(3)重点疑点精析(4)解法方法指导(5)知识能力训练。

设计学案一般要注意知识、方法、能力有机结合,各有侧重,具体如下:①中考复习要求根据教学大纲和中考说明制定出便于操作的具体要求,目的使学生明确复习的重点和方向。描述复习要求时一般要使用“记住”、“学会”、“会写”等行为动词。②基础知识回顾:将每个专题所涉及到的基础知识设计成填空式、图解式、图表式学案,帮助学生回顾和梳理知识,一般要做到基础、全面、系统。基础是指立足教材,突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复习;全面是指要全面覆盖本专题所涉及的知识,不要漏掉任何一个知识点;系统是指对知识进行归纳、比较与梳理形成网络,有利于学生记忆和掌握。③重点疑点精析:将本专题的重点、疑点、关键点等设计问题式学案,引导学生通过思考、讨论等方式,找准重点,抓住关键,突破难点,消除疑点。目的是启迪学生思维,侧重于思维能力的培养。④解题方法指导:精选或设计有代表性的例题,例题题干所涉及的知识主要是本专题复习的知识。学案只写题目,不写分析和解题过程,目的是指导学生学会审题,形成解题思路,总结归律和技巧,达到解答的归范性,侧重于培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⑤知识能力训练:为了保证练习的质量,不增加学生课业负担,要精选设计组编练习题。一般要注意以下几点:a要尽量涉及本专题知识,兼顾知识和综合运用,有利于学生自学能力、实验能力、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创造能力的培养。b各种题型合理搭配,题目顺序一般按识记与理解、掌握与巩固、拓展与迁移,由易到难分层次组编。C习题数量以每课时多数学生当堂完成80%左右为宜。练习题量小不成;练习题量过大,则会花费学生过多的课余时间,势必要加重讲解时间,练习中可给出答案或必要的提示。

3、学案实施

(1)明确复习要求:教师设计好的学案下发后,指导学生明确复习目标,了解复习重点,激发学习动机。(2)回顾梳理知识:指导学生通过填写“基础知识回顾”部分的学案达到知识的系统化,对相似的问题、易混的概念进行比较、归纳。另外要采取各种方法鼓励不同层次的学生积极参与,扎扎实实地使学生对每个概念都要达标。

具体要求:优等学生不看教材;规范、迅速地填写;学困生提倡对照教材、规范做答。(3)抓重点释疑点: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帮学小组为主体,让各层次的学生相互交流、讨论、探索学案中设计的问题,从而达到突出重点,抓住关键点,消除疑点的目的。对学生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可由教师点拨,力求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以悟为果。(4)指导学生学会解题:学生能尝试,尝试能成功。这部分例题可由学生自己尝试解答,教师巡视,注意学生的解题思路是否正确,书写是否规范,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可让学生去讲解,把自己的正确思路讲给同学们,激发兴趣。也可采取师生共同讨论;通过一题多变指导学生学会审题,形成解题思路一题多解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让学生改编例题,训练学生的综合能力。设计典型错题,让学生寻找错误步骤分析错误的原因。无论采取以上哪种方法,最后都要反思解题过程,理顺解题思路,总结规律和技巧。(5)加强练习,形成能力。练习是促进知识迁移,形成技能技巧,培养能力的基本途径和有效方法。课堂上要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进行练习,同时,教师可指导,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给学生指点迷津。

二、注意的问题

1、专题复习学案的设计要重点突出,注重基础知识回顾、学习方法指导和能力的培养相结合。专题学案的时间安排上不一定拘限于一课时,应在保证知识的系统性和符合学情的前提下尽量最少的课时完成。习题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考虑到程度较高的学生,可以适当编写一些选做题目,使他们吃得饱,从而拓宽他们的视野也有利于初高中知识衔接。

2、教师在教学时一定要放权于学生,要以学生为立足点,引导他们独立思考、分析讨论,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决不能包办代替。

初三化学范文第5篇

【关键词】难点 课堂 教材

复习阶段是使学生的学习产生质的飞跃的重要阶段。其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梳理知识,使之条理化、系统化、结构化;巩固应用知识、贮存重要的知识和信息,教会学生学会分析问题。灵活调用自己贮存信息,以解决化学问题;教会学生一些重要的学习方法和解题思路,训练正向、逆向、发散和收敛思维,学会正确的思维方法和知识的迁移的本领;通过规范化科学训练,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各项能力。不仅要学生“学会”,而且要学生会学。

复习的思路是:突出重点、强化热点、突破难点、讲清疑点、不留盲点。从学生实际出发,深入研究本校学生的学习现状、认知水平和能力结构、思维层次和行为特点;深入理解和熟练掌握《中学化学课程标准》和化学中考考纲,对《课标》和中考考纲内容描述和界定,对能力及其品质的要求等要准确无误的把握,“考什么”、“怎么考”要做到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在教学中加强针对性、科学性、减少盲目性和随意性,使复习工作有的放矢。在教法和学法的统一中,不断改进课堂教学,优化课堂结构,完善并健全基本练习,在能力培养上狠下功夫。对复习效果的评价不在于教师讲了多少,而在于学生掌握了多少。

这里主要讲三个问题:

一、依纲扣本,深化基础,加强了双基教学,仍是当前复习中重中之重

课本是学生复习的蓝本。日常复习不能脱离课本,应在课本上下功夫,找出每个考点在教材中的落脚点,指导学生通过自己阅读、探究、思考、质疑等获得知识,解决问题、培养自学能力,挖掘教材内在规律、使知识系统化、结构化,近几年中考试题的知识要求没有超出中学化学课本,选择题和填空题对学生基础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考核,占绝对优势。化学计算题也没有脱离对概念的考查,因而,复习时应充分发挥基础试题在巩固双基中作用,重点训练学生的审题、析题、解题的习惯和能力,解题后在适应的范围内加以变换,改造和延伸以达到“基础知识熟练化”的要求。

指导学生多读课本。学生总觉得课本上的内容太浅显不屑一顾,结果是概念不清,基础不扎实。教师一方面要强调化学因为具有某些文科的学科特点,因此要多读课本,另一方面适当在课后将适合学生自己归纳的内容,布置下去,让学生归纳课本某一章(节)或某一部分的内容。在练习中发现基础知识上存在含混不清,应指导阅读课本相关内容,告诉学生,在复习阶段可把课本当作辞典来查。

教师还要注意指导学生学法。比如针对学生“一听就懂、一看就会,一做就错、一考就糟”的情况,告诉他们要把握好“理解不等于掌握,掌握不等于永远掌握”的辩证关系,听课时在老师或同学的帮助下度过了某个难关,不等于自己已克服了这个难关;就算是今天自己闯过的难关,时间长了,可能因为遗忘难关又摆在你面前。因此对做错的题要做上记号,多做几遍,经常温习。

二、加强集体备课,做到集体教案讲义化,基本课型模式化,科学训练规范化

1.教学实践证明,提高初三化学复习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发挥集体的力量和群体优势。注重集体备课的实效。集体讨论,分头实施。做到“章节知识专题化,集体教案讲义化”。

2.教学中努力探索出不同课型的教学模式。知识点复习课型模式三环节:①理清概念,找准规律,形成网络;②讲解范例,学会运用;③巩固开拓,提高练习;④讲练结合,相得益彰。

习题讲评课步骤:①学生自评,自我诊断;②学生间相互讨论;③教师重点讲评;④变式训练,巩固提高。

3.科学训练是提高能力重要途径、中考致胜的法宝。练要合理规范,控制强度、保证频度、提高效度;评要点睛,评是考的继续,练的补充,试题评析应科学正确,评出试题特征,有利开阔视野,启发思维;讲要升华,讲思路要突出抓住关键题示,找准突破口,使之逐渐升华为技能方法。讲解题方法的探索过程,让学生从思维过程中学会思考、领悟思想方法,并不断积累,逐渐内化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三、谈谈如何上好化学讲评课

习题与测验是学生学习情况检测的重要手段,测验或练习后的讲评则是重要的教学过程。讲评课的质量对学生知识的掌握与思维能力的提高起着关键性作用。

好的讲评课,应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思维为核心的教学思想。应当体现教师的示范性,学生思维的启迪性及知识应用的综合性与灵活性。

讲评课中应把握好以下四个原则:

1.针对性原则。即针对中考考纲、针对教材、针对学生实际,“重其所重,轻其所轻”。对中考考纲与教材中要求掌握的重点内容,对学生思维易造成障碍,学生理解与应用较为困难及普遍易错的内容,要作重点讲评。

2.思维性原则。思维能力是认识能力的关键,讲评课中要注意避免学生只会对教师所教内容与方法的呆板模仿,生搬硬套,从而成为教师思维的简单重复与整理。这就需要教师不能仅满足于审题、析题的讲解及解题方法与解题技巧的传授,还应重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与有效训练。

3.训练性原则。通过讲评课,使学生无论从审题、解题,还是知识的整理、深化与强化上都能得到再训练与提高。

初三化学范文第6篇

关键词:初三 化学 教学 方法

化学教学是研究化学教学规律的一门学科。它的研究对象是化学知识系统和化学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联系、相互作用及其统一。初中化学是启蒙教育,它有许多化学的专用语言,比较枯燥,弄不好学生就当做第二外语,因此要充分利用它与人们的衣、食、住、行等的密切联系来进行教学。同时,初三化学又是学生参加中考的重量级科目,所以抓好初三化学的教育教学工作成了初三化学老师肩上的重任。

一、关于初三化学教育的几点反思

1.初中化学学习始于初三,经过不到一年的时间就要迎接中考,教学的任务非常紧,在这几年中,我们的化学新课都是最后一门结束,综合复习时间比较短,因此存在赶课现象,都想及早结束新课进入复习。为了留更多的复习时间而在平时教学中拼命赶进度的做法必然造成学生对知识的消化不良,甚至使部分学习跟不上的学生对化学失去兴趣。

2.在元素化合物的教学中,由于时间短、内容多、综合性强,部分学生不能适应,没有形成知识的网络,教学手段和教学效率还有待提高。

3.在往年的中考中,我发现学生对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的运用,以及书面表达能力还有一定的欠缺,为此教学中要不断加强科学思维方法的渗透,并从规范学生的口头表达训练开始,逐步形成严谨正确的书面表达。

4.化学实验开展得较少,学生动手操作实验的能力没有充分得到训练;再加上由于赶着要把新课上完,没有更好地组织学生复习,一些基础知识学生掌握得并不牢固,缺乏必要的训练,考试下来的成绩并不理想。学生各科学习的任务都较重,多数时候忙于应付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很少有时间去复习、预习,也没有时间思考学习过的内容,因而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相对较差。

二、改进初三化学教学的主要方法

1.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育心理学指出:“构成学生学习动机的重要成分主要是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对学习产生的直接兴趣。”在教学实践中,我很注意每一节课的引入,从复习旧课导入新课,使新旧知识衔接好;很重视新课程理念的贯彻,让学生通过探究获得知识。在教学实践中,应坚持面向全体,讲课时紧扣课本,力求学生听懂听明白,对大部分学生坚持不讲难题、偏题,重点放在基础知识上。

2.发挥化学实验的作用

化学学科有它自身的优势――化学实验,它能使学生产生兴趣,在课堂教学中,我认真组织好实验教学,在演示实验时,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实验现象,学会在实验中观察和思考,引导学生了解现象与物质的本质及其变化规律;结合教材内容,组织学生进行相关的实验探究,让学生通过亲身的探究性实验活动,激发化学学习的兴趣,增进对科学的情感,理解科学的本质,学习利用实验进行科学探究的方法,初步形成一些科学探究的能力。

3.努力做好复结工作

初三化学是中考科目,要想提高教学质量,一方面,学生要有扎实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另一方面,学生的应变能力一定要强。另外对于学生作业基本上要做到全收和及时批改,在作业上针对个人提出要求和意见。

4.重视获取知识的过程和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

要提高学生的能力,就要在教学中加强学生科学素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平时的教学与复习不能“重结论,轻过程,重简单应用的机械操练、轻问题情景和解答思路分析”,而应该重视获取知识的过程,让学生掌握学习化学的“基本学科思维方法”。

5.深化课堂教学改革,钻研教学大纲(化学课程标准)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教育战线一件非常重要的工作,我们学校虽然还没有实施化学新课程标准,但老师们都已经开始研究新课程的特点。因此,教师除了要用新的教学理念武装自己以外,还要提前在初三化学的教学中参考和渗透“新课标”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走进新课程[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4.

[2]刘新知,王祖浩.化学教学系统论[M].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11(1999.3第3次印刷).

[3]吴俊明,王祖浩.化学学习论[M].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11(1999.3第3次印刷).

[4]孔笑春.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迁移能力[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0(7).

[5]阮桂栋.浅谈初中化学专题复习学案设计与实施[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0(10).

初三化学范文第7篇

在从事初三化学的教学过程中,笔者通过对近四年学生成绩的分布情况的分析,发现学生成绩分布状态存在着明显的“共振效应”现象。下面是对成绩单情况的分析总结:

这种表格的罗列我们还不能立即发现问题,经过仔细的数据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在近4年的学生成绩里,第一学期期中考试成绩均分到第一学期期末考试的总成绩均分上升10个百分点,而到第二学期期中则是近5个百分点,到第二学期中考也是5个百分点。这说明,在第二学期期中前半个学期学生成绩的普遍上升很快,应该是某种因素在起作用。经过和人教版初三化学教参中的教学进度表比对我们可以发现:

经过比较可以认为,从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开始,学生的成绩有较为明显的提高,这引起了我们的思考。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的特点是规律性强,多次反复同一规律,这使我们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学生容易接受有规律的教学,规律性容易举一反三,这也往往是学生成绩提高的突破点。

为了验证这个结论,2009年4月,带着这些疑问,笔者分发了问卷,让学生对这四个部分作出评价,我们发现学生的反应如下:

我们可以清晰地发现,从5-8单元开始,学生对化学的接受程度上升到了一个飞跃的程度,“不太容易接受”和“非常难以接受”的比例大幅度降低。这固然是学生成绩逐步提高的结果,但是也反映了学生心理上的细微变化:成绩的提高,大大增强了学生对学习化学的信心。

那么学生对同一课程内部不同内容掌握程度、兴趣的变化,给我们带来哪些启示呢?总结起来有以下几点:

第一,学生的成绩提高和对化学的心理、兴趣上,有着相互一致的“共振”关系,即成绩提高了,兴趣也就提升了,反过来又能够促进化学的进一步学习,因此要重视课堂上的疑难清扫。以往为了留出更多的复习时间,多数的化学教师拼命赶教学进度,造成部分学生对知识的消化不良,甚至使部分跟不上的学生对化学失去兴趣,或丧失信心。因此,我们需要适当控制进度,重视教学目标的堂堂清,重视学生的预习和课堂学习效率,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落后面,避免了过早的化学学习两极分化。

第二,以规律性现象为切入口,重视学生对规律性现象的培养,不断使学生强化“化学很简单”、“化学很有规律”的意识,从而在教学中渗透多变思想,引导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活学活用,要培养学生迁移能力从而使学生遇新不惧、处变不惊,克服畏惧心理。特别是在初三化学的复习阶段,能够使大批中低水平的学生挽回对化学的兴趣。在复习中,我们应该注重对学生的高层次学习兴趣进行培养,让他们对揭示化学原理、探索物质变化规律等产生学习欲望。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水平是不均衡的,有的也不一定经历由低到高的发展。教师的责任是在不同的学习阶段对学生进行兴趣的挖掘和培养,而且要提醒和帮助兴趣水平低的学生向高层次发展,使学生在学习中能够充满好奇心和探究欲。复习使学生对学习进行再次的认知,体验学习的内容、过程、方法等等具体环节的感受。学习的大门是给每个学生敞开的,给予自信的肯定能激励学生迈入科学殿堂。同样,通过科学复习、磨练意志,可以让学习成绩不够理想的学生恢复学习化学的信心,克服学习的困难,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

第三,获得规律性考试内容的重要途径是纠错本的使用,通过这种方法可以提高学生对命题规律的认识,减少犯错的机会。学生在化学学习中面临的最大的敌人就是“遗忘”,要克服遗忘,战胜它的有效武器一是“理解”,二是“重复”。要想迅速提高成绩,最聪明的做法就是“认真改错”。不是简单地将a改成c,而是弄清楚a、b、d为什么都不对,而c为什么就对,并找出错误的根本原因是对哪一个知识点的疏漏或解题方法没掌握而造成的,然后找相似的题再强化训练。训练中,我们运用“模拟测试加评讲”的方法,引导学生总结一些好的解题方法和技巧,同时分析自己的不足,有针对性地加以改进,着力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培养良好心态。对学生的练考卷,除认真批改评讲外,还十分重视督促学生纠错,一般问题卷面上纠错,典型问题专用纠错本纠错。学生自我纠错的习惯与能力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得到升华,学生的应试技巧与能力也在不断的锤炼中逐步得到提高。

第四,重视班级“小学习环境”的建设,利用成绩优秀学生的带头作用,以优帮差,形成规律性成绩“共振”效应。此外,通过一个自然、合适的复习情景来唤起学生的学习记忆,不是通过练习来强化记忆。强化记忆的短期效应,不仅使得化学学习有点功利性,而且造成学生两极分化明显,记忆力差的学生容易失去学习信心。教师要把记忆性的知识点放置在一定的情景中,使学生有兴趣通过情景不断回忆已有的知识点,在不知不觉中修补好遗忘点,提高记忆质量。复习情景的创设来引起学生没有注意的问题,不是被动接受学习任务。

第五,重视复习阶段的查缺补漏作用,形成全面的系统的知识结构。目前初中化学复习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复习内容上过分依赖教师或完全抛弃教师忙于做题,忽视复习的反思和小结,复习状况被动,没有针对性;复习追求短期效应,训练搞题海战术,题目重复率高,学生产生学习障碍,学习兴趣下降,在考试压力下,学生心理素质变得脆弱,意志薄弱。通过有效的复习,学生不再是知识、信息重复地接受者,而是致力于更多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探索者。复习课还是应以学习者为中心,教会学生学习,教会学生创造,使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其核心是培养具有现代科学素质、具有开拓意识和创造能力的人才。

新的课程理念要求我们关注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能力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以前的初三化学教学讨论,过于强调以教师为主的模式,忽视了学生接受的模式讨论,是一种相对低效的方式。通过对初三化学学习的“共振效应”的应用,能够不断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深化学生对有关化学概念、性质、原理的认知,能够大大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也有利于学生掌握学习化学的“学科思维方法”,提高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1]史永存. 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j].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08,(09)

[2]钟荣基. 初三化学的教学体会[j]. 中小学电教(下半月),2008,(01)

[3]孙荣梅. 浅论初三化学的研究性学习[j]. 考试周刊,2008,(15)

[4]张英华. 化学课堂中的思路教学[j]. 中小学教学研究,2009,(01)

[5]黄玲. 初三化学复习[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8,(16)

[6]王学宏. 对初三化学教科书的一些看法[j]. 中小学教学研究,2005,(04)

[7]蔡文华. 初中化学概念的教学[j].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教研版),2006,(05)

[8]李生让. 浅谈初三化学复习课[j]. 科技资讯,2008,(25)

初三化学范文第8篇

关键词:初三化学;学困生;转化;策略

所谓的学困生是相对于优等生、中等生而言的,也就是说学困生不是一成不变的,是可以转化的。所以,在初三化学教学过程中,转化学困生,使学困生的成绩能有所提高也就成为我们的主要任务之一。但是,该如何转化呢?该从哪些角度入手呢?该选择哪些策略呢?为此我们进行了相关的研究,也对相关策略的应用进行了总结和探讨。本文就以以下几种策略的应用为例,对如何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进行研讨,以为学困生学习效率的提高做好前提性工作。

策略一:纠正学习态度

态度决定行为,只有有了正确的学习态度,才能促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之中,才能为学困生的转化做好基础性工作。也就是说,如果一名学生没有正确的、积极的学习态度,即便是教师选择转化策略再有效也提高不了学困生的化学学习效率。在学困生转化时,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端正学困生的学习态度,使每位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课堂活动。那么,我们该如何端正学困生的学习态度呢?在本次课题的实验研究中,我们总结出了以下几点来端正后进生的学习态度。具体如下:分析造成学生消极对待学习的原因。比如:一些学生因为初三化学比较难,跟不上,所以,干脆放弃;还有一部分学生不喜欢学习,排斥学习等。明确原因,提出策略。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方法。以“认为初三化学比较难”这一部分学困生为例,在端正其化学学习态度时,我会选择一些比较容易的问题让他们回答,这样做就是要重新燃起这部分学困生的自信心,慢慢地使学生的学习态度得到转变,同时也能帮助这部分学生掌握一些基础的化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化学学习效率。

策略二:养成自主学习习惯

有教育家说过:教育就是习惯培养。在转化学困生的过程中,我们要改变这部分学生的不良学习习惯,要通过恰当活动的组织来帮助这部分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例如:在教学《常见的酸和碱》时,为了调动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为了使学困生得到转化,更为了培养学困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在这节课的预习时,我借助微课专门为学困生录制了课前预习的视频,视频中主要包括:(1)生活中常见的酸和碱的化合物。(2)简单展示了使用酸碱指示剂区分酸溶液和碱溶液的过程。这一视频的录制主要是针对学困生的,目的就是让这部分学生初步了解下节课的学习内容,这样上课时就不至于因为不知要学习的内容而感觉恐慌,而且,酸碱指示区分酸碱溶液的过程展示有助于强化学生的理解,对学生突破本节课的重难点也有着重要作用。当然,借助微课进行复习对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形成也有着重要作用。所以,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不仅能够提高学困生的课堂参与度,提高预习课的质量,而且对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形成,对学生自主学习习惯以及预习习惯的养成都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当然,这一视频其他学生也可以观看,或者是其他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结合教材或者学案进行自主预习,这样也能使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策略三:做好教学目标的分层

教学目标的分层可以说是转化学困生时教师需要考虑的重点,因为学习目标的完成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肯定,也是帮助学生找回化学学习信心的关键因素。所以,在教学时,我们要立足于教材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分层,以为学困生学习效率的提高做好前提性工作。本文以教学《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为例对如何对学困生的教学目标设计进行分层进行简单阐述。首先,按照教学大纲对全班的教学目标进行分层。即:按照优等生、中等生和学困生三个层次将整体的教学目标进行划分,即:优等生的学习目标为:熟练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掌握计算的格式和步骤;在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基础上,能够对一些难度较大的计算题进行解答;掌握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质与量的关系。中等生的学习目标为:熟练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掌握计算的格式和步骤;能够借助化学方程式的计算解答一些中等难度的试题。学困生的学习目标为:熟练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掌握计算的格式和步骤;能够借助化学方程式的计算解答一些简单的试题。这一教学目标的分层就是为了要明确学困生整体上应该达到一个怎样的目标,之后,再针对不同的学困生进行教学目标的分层,所以,我们将学困生又分为了A、B两个层次,并针对不同层次进行了学习目标的重新划分:A层(有一定基础的学生):熟练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掌握计算的格式和步骤,能借助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计算。B层(基础差的学生):熟练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掌握计算的格式和步骤即可。之所以,对学困生的学习目标再次进行分层,目的就是使学困生逐层递进的,没有人能够一蹴而就的,也没有人能一口吃成胖子,我们需要设定一个个的小目标才能帮助学生逐渐建立自信,才能在完成一个个的小目标的过程中积累知识,进而为化学教学质量的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

策略四: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只有恰当的教学方法才能真正打造出精彩不断的化学课堂,所以,在学困生转化的过程中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就成为最有效的策略之一。因此,在本次课题的研究中,我们将重点就放在了教学方法的选择和应用上,目的就是要找到适合我校、我班学困生转化的方法,以为学校化学教学质量的大幅度提高做好前提性工作。本文以“探究式”教学法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为例。在提出借助探究式教学法来进行后进生转化,提高后进生的化学学习效率的时候,很多教师都表示疑问,这一方法在优等生教学中的应用应该会更合适吧。归根到底,大部分教师认为对学困生进行“讲授式”教学法才是最好的选择,因为这部分学生不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没有扎实的基础,应用探究式教学法就是浪费时间。但是,不论是优等生还是学困生的好奇心都强,具有一定的探究意识。所以,在《二氧化碳的制取》这一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便对学困生实施了探究式教学法,目的就是让学生在好奇心的推动下去探究如何在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该选择哪些实验器材等。因此,在后进生转化时,我先于学生一起分析本次实验可能用到的药品,引导学生明确本次实验的目的以及实验原理,之后,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选择相关的药品进行自主实验,最后,学生在表述实验结果的过程中就能掌握本节课的重点内容。事实证明,这样的自主实验探究不仅满足了学困生对化学实验的好奇心,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自主实验现象的分析也会帮助学生记忆相关理论知识,这样的效果要比命令式的要求学生死记硬背的效果好得多,同时,当学生看到化学实验的神奇后,这些学困生对化学学习的态度也会随之发生转变,进而,也为学困生学习质量的提高做出相应的贡献。当然,除了探究式教学法之外,我们还可以借助微课辅助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来调动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进而使学困生的学习效率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策略五:设计恰当的习题

习题的设计也是转化学困生,激发学困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方面。所以,在实际化学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做好习题的设计,所选择的试题不要过难,否则,会打击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以教学《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这节课为例,从上文可以看出,我们将学困生也进行了分层,所以,在设计练习题的过程中,我们也要设计不同层次的习题供学生进行练习,以巩固学困生的学习效率。组织学生在这样的习题设计中尝试解答,对于分出来的层次教师不要刻意强调,鼓励B层的学生要尝试对A层的习题进行解答,并与学生之间交流自己的想法,这样不仅能够在取长补短中掌握知识,而且也能让学生在尝试中消除对化学的恐惧,进而促使学困生以积极的态度走进化学。

策略六: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

评价对于学困生来说相较于优等生来说更是不可缺少的,我们要通过完善的评价体系的建立来保护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找到自信心。所以,在学困生转化的过程中,教师对这些学生的点滴进步都要进行表扬,并将他们的闪光点进行扩大,这样一来能够帮助他们树立信心,二来也有助于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因此,我们在转化后进生的过程中,必须要建立完善的评价机制,并通过鼓励性评价来给学困生营造一个积极的、向上的学习氛围。还以上述的设计恰当的习题为例,我们要对那些做了A层试题的B层学生进行大力的表扬,目的就是要保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困生转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正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对于学困生来说也是一样,一线教师要做好分析工作,要通过这些恰当策略的应用来调动学困生的学习热情,同时,有效策略的应用对整个班级、学校化学教学质量的提高,对学生的发展,对高效课堂的实现都做好了保障性工作。

参考文献:

[1]翟素珍.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转化后进生[J].中小学教师培训,1999(5):46.

[2]唐玉兴.初中化学后进生转化的几点措施[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34):156,159.

初三化学范文第9篇

一、在试卷讲评课中要注重抓好基础知识,巩固学习的基本环节

学生在学习中往往只注重化学学习的难点,却忽略了基础知识与概念的掌握与运用,导致在解题中由于基础知识掌握不清晰而经常出现误区.学生往往从分值的角度分配学习与练习的时间,由于概念类题目的分值相对不大而忽略了这一类题目的分析与训练.但学生却没有发现基础知识是综合性题目解决的基础与关键,没有一个良好的基础学生在解题中会寸步难行.因而,我们在进行试卷分析的时候要对基础知识进行有重点的分析与讲解,帮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做好基础知识学习的任务,帮助学生建立一个良好的化学学习理念.

例1下列关于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切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B.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C.分子是不能再分的粒子

D.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例2经实验测定,某物质中只含一种元素,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该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B.该物质一定是单质

C.该物质一定是混合物

D.该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

我们在对这类基础性题目在进行试卷评价教学的时候要帮助学生进行系统的总结分析,以便学生形成一个良好的知识体系,为学生化学知识的学习建立一个完整的知识系统.在试卷讲评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对这类概念性的题目产生足够的重视,为学生的解题提供保障,并为日后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在试卷讲评的过程中注重综合性知识的总结与分析

初三化学教学不同于前几年的教学,它是一个知识综合运用的阶段.在训练的时候学生会遇到很多综合性问题,我们在进行试卷讲评的过程中要注重为学生分析、总结、归纳这类题目.帮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化学有一个系统的掌握,建立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在初三学习阶段是对之前化学知识的总结运用阶段,试卷分析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化学问题,同时建立一个完善的化学学习体系.因而,我们在进行试卷讲评的时候要注重对这类综合知识进行分析与总结.

例3取13.8 g R2CO3(R为未知金属元素)固体完全溶于水中得到100 g溶液,加入一定质量溶质质量分数为32.4%的氢氧化钡溶液,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得到沉淀19.7 g.向所得的滤液中加入20 g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溶液刚好变为无色.请计算:R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所加氢氧化钡溶液的质量;最后所得RCl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解(1)碳酸根离子是-2价金属元素R的化合价为+1价,

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R2CO3+Ba(OH)22ROH+BaCO3

R2CO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n:n=138

R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R=39

(2)设参加反应的氢氧化钡的质量为x, x=17.1 g,则所加氢氧化钡溶液的质量为52.8 g.

(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后的生成物质量为166.6 g则滤液质量为146.9 g.

可得ROH的质量为11.2 g,生成的RCl的质量为14.9 g.

最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47.8%.

在这类题目中综合了几个化学知识,学生在化学学习中要对化学知识有一个系统的掌握以便更好的解决问题.我们在进行试卷讲评时就是为学生建立一个综合性解题理念的过程方便学生对这类问题的分析理解.

三、试卷讲评要从问题出发,寻求解决方法

我们在进行试卷讲评的时候要有重点、有主次的进行讲解,教学的过程中不是仅仅应当把学习重点放在难题上.同时我们应当从试卷中对学生容易出现的问题与误区进行重点的解释与分析,这才是我们进行试卷讲评的关键所在.作为教师要帮助学生从试卷出发总结问题,试卷是老师了解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并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分配的有效依据.我们在进行试卷讲评的时候要从学生试卷中出现的问题出发进行点评,这使我们充分提高教学的效率,建立高效化学教学课堂.

在教学中很多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怕学生出现问题,见到问题就进行批评而不从正面角度解决问题.这种教学的态度是不正确的,学生在试卷中所暴露的问题恰恰是我们学习的宝贵资源.我们在进行教学中要从学生的试卷中进行及时的分析总结,从学生试卷中反馈的问题出发安排教学,有针对性的进行分析训练,帮助学生建立一个良好的化学学习课堂,高效地进行化学教学.

初三化学范文第10篇

指导思想

教学是一个塑造人类灵魂的过程,教学工作的效果直接关系到下一代人的成长,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兴衰,所以我们要以“三个面向”为政治导向,使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够适应时代,并使他们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超越时代,真正能够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要努力去实践“三个代表”,去做学生的贴心人,积极投入到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中去,将新课程的理念贯彻到教学实践中去,争取将教学工作推上一个新的台阶。

我们的学生状况

本期我所任教的几个班级中,2班学生相对基础较好一些,学生的学习已经形成了良好的习惯,班级学风较为浓厚,大多数学生都有很强的上进心和学习积极性,有极强的求知欲,这就为本期的教学提供了较好的教学素材,也对老师的教学工作提出较高的要求;但相对来说,113却是全校里较差的一个班,有的是因为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兴趣,有的是因为在生理上有一定的不足,而导致这些学生对学习产生了厌倦情绪,这就给教学工作的开展带来了较大的难度,对于不同这样差距比较大的学生,我们只能因材施教,对寄宿班和普通班做不同层次的要求,使学生能够各取所需,在不同层次上得到充分的发展,同时又能轻松适应较园生活,做到真以人为本。

教材分析

初三年级的化学教材为新教材,分为上下两册,其中上册为本期的教学内容,它由七个单元组成: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从三个方面向学生介绍了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通过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将学生带入化学的殿堂,从而很自然地接受这门新的课程,并Ji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首先从学生最熟悉的物质空气着手,研究了空气的组成,学习了空气中与人生命息息相关的一种气体——氧气,并探究了氧气的实验与工业制法。

第三单元 自然界的水 从水的组成,导入到微观世界,了解了分子和原子,为使书本知识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又对水的净化与水资源的保护进行了分析。

第四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这一单元抽象地向学生介绍了物质的微观构成,使学生学会去理解物质是怎样构成的,为今后的探究打下基础。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这一单元让学生懂得物质不生不灭的道理,学会写化学方程式,并初步引入了化学计算。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从学生比较熟悉的碳元素组成的一些物质着手,对形成物质最多的一种元素进行学习,并探究了二氧化碳的制取。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从燃烧的现象开始,去探究燃烧的条件,同时得出灭火的方法。让学生从身边去发现化学知识,了解燃料的种类以及燃烧对环境的影响。

学习方法

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注重实验教学,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要使得学生能在实验中用探究的方法去学习,领会知识的内涵,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学会去发明创造。

教学目的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领域内的探索成果关系到生产力的发展,通过初中化学的教育,Ji发学生探索自然变化规律,加强学习化学深层理论打下坚实的基础,锻炼学生的独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阅读、思考与理解能力,提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做到学一行,精一行,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课时安排

走进化学世界 5小时

我们周围的空气 6小时

自然界的水 7小时

物质构成的奥秘 8小时

化学方程式 6小时

碳和碳和氧化物 6小时

燃料及其利用 5小时

复习 5小时

上一篇:化学平衡常数范文 下一篇:陶氏化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