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英语知识点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05 03:12:20

八年级下册英语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下册英语知识点总结范文第1篇

一、复习课教学思路:

课标对中考提出的原则:要注重考查学生综合语言的运用能力

具体地讲就是应该考查学生在英语方面的听、说、读、写等四种语言技能以及灵活运用语言知识、词汇知识和语法知识的能力。

因此,在总复习阶段,通过一本书的单元整合复习的方式进行分册复习,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始终坚持大量训练学生的听和说,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从而达到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复习教材的效率的目的。

活动设计——引导学生进行听说练习,始终关注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

归纳总结这几个复习单元的重点知识、内容——通过学生小组活动来阅读这几个单元,抓出这几个单元的重点内容,补全在活动中呈现的单元知识内容;

课堂练习——发现学生的易错点,形成反馈的内容

二、总复习阶段遇到的困难。

1.复习时间有限。由于本学期开学时间晚,又有3个单元的新课教学,因此,进入总复习第一轮教材复习的时间就在4月上旬。

2.由于时间紧,就难以有更多时间训练学生的听、说技能,长期这样,学生语感缺乏。

3.在复习过程中教师备课量特大,基础很差的那部分学生令老师耗费大量时间却无多大的成效。

三、教材的基本概况。

人教版英语共有五本书,七年级上册:starter unit1-3, unit1-12.

七年级下册:unit 1-12

八年级上册,unit 1-12

八年级下册: unit 1-10

九年级全册:unit 1-15

其中,七年级上下册和八年级上册比较简单,主要是词汇量的积累,简单的口语表达,八年级下册,九年级着重是语法,阅读。

指导丛书中要求,在语言知识方面,学生学会使用四会单词和习惯用语或固定搭配;在听力技能方面,能听懂有关日常生活中的熟悉的话题;在阅读技能方面,能阅读各种体裁和题材的简短的书面材料;在写作技能方面,能使用所学语言基础知识,以语篇为单位,清楚,连贯地进行控制性和开放性写作;在口语技能方面,能使用所学的语音,语法和词汇等基础知识,以口头的形式清楚,流利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因此,根据考试的内容和考试的难易度比例,合理安排复习时间和复习方法很有必要的。

那么,如何有效实施初三英语的现阶段教材复习教学呢?

一、紧扣教材进行知识点梳理,温故而知新。

依纲扣本,整合课本内容,梳理知识结构,巩固基础知识,训练基本技能,要求学生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搞好基础知识的复习。因为万变不离其中,如果没有最基本的词汇和语法,从何谈能力。所以课堂上主要以教材为主,以《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复习指导》为辅,引导学生按教材顺序复习各单元的知识点,这一轮不是炒“冷饭”,而是“温故而知新”。

(一)勤梳理。不能像上新课一样,逐条慢慢复习。对在教材中多次出现和辅导材料中一再提及、反复强调的部分,应视为重点。在英语语法方面,不是用语法分析英语语言,语法知识的语用目的和语境应视为重点。

(二)重引导。

1.引导学生学会课外整理、归纳知识 点。教师总结为辅,学生复习为主。

2.引导学生学会课上归纳、对比、穿 插、联想的方法运用。

3.引导学生创设与知识点相关的问题,寻找专项练习。项目有专练,人人有所得。

但是要特别注意:对学生已掌握的内容少讲或不讲,对学生不够熟练的要重点讲。

(三)活方法。让复习课“亮起来”。

方法一:小组活动,露一小手。四人小组,各有分工,强调人人必须动脑、动手、动口,复习课上得紧张活泼而不松垮。

方法二:写常规作业,每天做一点,不急功近利。鼓励学生做纠错本,重点本,常看常思。备考提倡“不温不火”。持之以恒是英语学习、中考英语复习的关键。

二、提升集体备课有效性

通过集体备课可以想办法在教学的有效性、教学智慧、教师语言等进行拓宽,在教学的反思、教学的环节的更改、教材的新解读等方面有所扩大。

三、灵活运用基础知识和重点词汇

早自习要求学生在教室里大声朗读,早读的材料可以是课本,单词表和课后的听力材料,也可以是练习册中的作文或平时阅读时发现的写得好的一些文章,同时注重词汇,词组,句型的过关,每天早自习下课前的十分钟,对学生所复习的内容进行检测,课后通过配套练习,巩固所复习的内容。

四、在复习过程中强调学生的主动性

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课堂上引导学生归纳知识点,并与其它知识做横向、纵向比较,帮助学生巩固运用。一方面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及时查漏补缺,巩固好基础知识。加强综合复习课、复习讲评课的有效性的探讨,在复习过程中强调学生的主动性,避免课堂枯燥。

五、抓好A卷,着重做好七、八年级的分册复习

1.在复习过程中归纳整理单词、短语、功能句型等,对学生进行分层要求,减轻学生负担。

2.注重长篇阅读的高频词汇、短语以及重要句子结构的把握。

3.对相应语法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归纳清晰、总结精当,并适当进行低难度的单项练习和综合性较强的练习。

六、面对中考新题型,复习的方法

1.让阅读成为复习的一种习惯;

2.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能力成为每堂课的习惯;(听说读写贯穿每堂课)

3.训练学生解题技巧成为一种习惯。

七、抓好踩线生辅导

1.踩线生的定位:

根据学校本身的实际情况,学校通常合格率上下浮动5%——10%,划定为踩线生的范围。

2.踩线生的辅导方式与内容:

面对面、一对一、小组互帮的辅导,每次辅导内容都要有一定的针对性。

总结

教学是辛苦的,总复习的教学就更辛苦。但只要我们能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讲究复习的方法,付出辛勤的劳动就一定会有收获。

八年级下册英语知识点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初中 英语教材 整合 策略

2012年起牛津英语教材在进行一次较大的调整后成为9年制义务教育初中英语教材。调整后的教材虽然在难度上比牛津英语教材有所降低,但全册仍有8个单元,每个单元8个板块,按教学计划要求,1个单元需要7-8课时,加上一些必要的复习课和习题讲评课等,按每周5个课时规定,1个单元大概需花2周左右时间,这就产生了课时紧而任务重的矛盾。《英语新课程标准》提出,“教师要善于结合实际教学需要,灵活地和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教材的内容、编排顺序、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适当的取舍或调整”。因此,英语老师在开展实际教学时要用整体观审视教材,在纷繁复杂的语言内容中抓住主线,科学高效地整合教材,避免出现时紧时松现象,实现课堂效率的最大化。

一、初中英语教材整合的原则

教材整合不能盲目根据个人喜好随意进行,要充分考虑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实际教学的需要。N格兰特曾经在‘Making the Most of Your Textbook’一书中列出了教材重组与整合的4个原则:1.体现交际性原则;2.体现相关性和目的性原则;3.满足学习者需求原则;4.体现语言材料真实性原则 。程晓堂教授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教材整合的5点要求:1.使教学活动更具有可操作性;2.使教学活动的挑战性更加适合学生水平;3.使教学活动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4.使教学活动的步骤繁简适当;5.使教学活动的形式更加符合实际情况。

二、初中英语教材整合内容

根据教材整合原则,对教材进行整合包括内容的增删、调整和对内容先后顺序调整两大方面。

1.教材内容的增删调整。

(1)教材内容的增。教材内容的增可以指从其它教学参考资料中挑选部分内容进行补充,使教材内容体系更完整、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以义务教育教科书初中英语八年级上册为例(Unit8 Natural Disasters),阅读文章是关于台湾大地震的,在实际教学中可以补充一些有关近年发生地震的内容,如日本地震、雅安地震和最近发生的甘肃定西地震等,这样不仅可以丰富教学内容,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再如Unit4 Do it yourself中study skills板块内容是否定前缀un-,in-和im-,在教学中可以补充否定前缀dis-,和ir-等,使学生的知识体系更加完整。

(2)教材内容的删。这种调整主要将教材前后内容极其接近的内容删除,包括在前一册教材中已出现过的内容。如Unit 5的Grammar板块A部分,内容是情态动词may表示可能的用法,有关情态动词在七年级下册Unit 7中已出现过表示许可用法的内容,在七年级下册Unit 3 Comic strip板块出现过Maybe we can order a pizza的内容,句型中有了maybe表示“也许”的用法,教学时已经辨析了maybe 和may be的用法,在七年级下册2次出现may的用法,所以八年级上册就可以作为复习,简略即可。再如,Unit 3 Grammar板块B部分主要讲授的内容是反身代词,而这一知识点在七年级下册Unit 5 Amazing things 中的Reading板块中已经有所涉及,学生也接触过了类似enjoy oneself等一系列不同形式的有关反身代词的用法搭配,所以在这里只要作总结、归纳、复习即可。

2.教材内容先后顺序的调整。教材内容先后顺序的调整主要包括同一单元、不同单元以及不同年级内容之间的调整。

(1)同一单元内容的调整 如Unit 1 Integrated skills的听力部分的主题是Future plans,叙述的是自己将来的计划,而Speak up的主题是What’s he like? 叙述的是介绍自己的朋友,这两部分内容相去较远,很难融合在1节课中教学,而本单元Welcome to the unit板块的主题是Qualities of a good friend,与Speak up主题较为接近,也较容易结合,将它们整合在一起教学效果相对较好。再如,Unit 1 Study skills内容是词汇的归类,如花1个课时讲授,显然内容较少、课堂容量过少,而本单元Task板块My best friend A部分表格里首先列出Words about people,可以将study skills 部分的内容与之整合,让学生通过brainstorming 来列出词汇,并自然而然归类。

(2)不同单元内容之间的调整 如八年级上册的语法重点之一是比较级和最高级,这些内容横跨了3个单元,Unit 1是形容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Unit 2 是数量的比较级、副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Unit 3 是as…as…的用法。如果分三3个单元讲教授,很难形成完整的体系,将它们整合在一起讲授,不一定要化1个课时,可以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分几个课时连续讲授。首先从Unit 3 as…as…的同级比较再到形容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同时穿插与之相似的副词比较级和最高级,最后到数量的比较,能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再如,有关动词不定式的语法也分2个单元讲授,Unit 5 的2个语法知识点may 和动词不定式作宾语,是2个相对独立的语法项目,反而和Unit 6的动词不定式作目的状语和动词不定式作宾语补足语相关。之前提到的may的用法可以作简略处理,这样就可以将Unit 6的语法内容提前归类讲授。

(3)不同年级内容间的调整 这类调整主要出现在对教材内容的浅层拓展上。如在Unit 6 Study skills板块的内容是后缀-er,-or和-ist,这个知识点与七年级下册Unit 2 Integrated skills 板块的内容 Different jobs 相关,在七年级下册教学时可以适当拓展,这样再次遇到这个知识点的时就可以简略处理。

总之,初中英语教材通过整合后更加符合学生语言的接受能力和认知规律,使学生更易理解与接受。帮助学生找出教材内在规律,更容易形成语言知识体系,同时也增加了英语教学的开放性和灵活性,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实效。教材整合的过程是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综合优化的过程,是对教师教学智慧的挑战。教师只有深入理解教材,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才能有效整合教材,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效率。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教师读本(修订本)[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35).

[2]Grant,N.Making the Most of Your Textbook[M].London: Long-man,1987(62).

八年级下册英语知识点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英语;教材;修订;容量;话题

中图分类号:G6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1-0118-03

2011年,根据修订后的国家《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教材的实验情况,《义务教育教科书?摇英语》(七至九年级)教材开始了新的一轮修订。截止到2013年,整套教材的修订已经基本完成。修订后的教材仍以单元话题形式编排,以主要人物的活动为主线,各单元、各册之间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衔接,教材的内容贴近学生的学校、家庭等日常生活和活动,但是话题更为广泛,体裁也更为丰富,结构也更加清晰。修订教材到底有哪些具体变化呢?现就本人工作角度的一点认识,分析如下。

一、教材容量和难度减低了

1.总体编排体系。初中阶段教材编写继续采用教案式编排,但修订后原九年级上下册合并为全一册。其中,七年级分为上下册,每册8个单元;八年级分上下册,每册8个单元;九年级全一册,共10个单元。这样,原来的初中阶段6册调整为5册;原有整套教材44个单元降为42个单元;新授课由原有308个减为252个,适当降低了教材容量。

2.单元结构。在保持教材原内容特点和教案式编排等风格基础上,每单元由7+1模式改为6+1模式,即将原来的7个新授课加复习课改为6个新授课加复习课,以方便老师在实际教学中安排教学计划。

3.具体内容。本次修订对语法、语音、词汇等进行了更为系统的梳理。改写或替换了部分课文内容,对语法、词汇、功能意念的呈现重新进行了梳理和安排,删除了部分超标词汇和超标语法项目。初中阶段词汇在小学阶段掌握423个核心词汇的基础上,学生能使用1500~1600个单词和200~300个习惯用语或固定搭配,达到英语五级目标要求。语法教学从七年级上册开始系统介绍,采用归纳法展示语法规则,并对语法项目进行小结。从七年级上册开始,在复习课中听与说部分增加语音练习,引导学生发现读音规则,及时总结归纳。

修订后的教材在保证教材语言地道生动的基础上,同一单元话题下的重点词汇、语法和功能项目出现得相对集中,在全书的呈现中做到螺旋式上升。教材的难度也相应降低,便于学生学习和掌握。

二、话题更为丰富了

本次修订参照修订后的国家《英语课程标准》的24个话题项目表,重新调整本套书的话题。七年级上册的话题基本没有变动,只是将第8单元的话题由“讲英语的国家”改为意义更加广泛的“国家”;七年级下册的话题调整比较大,将原有1~4单元的旅行浓缩到1~2单元,北京之旅改成了围绕丝绸之路的中国之旅,使得故事发展的节奏加快,并扩展了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学习。增加了学校生活、课外生活、英语学习三个单元,就饮食、音乐、服装、学校课程设置等多方面进行中西方的文化交流,使话题更为丰富。

八年级上册第6单元话题改为交通话题即Go with Transportation;八年级下册的话题对原有八年级下和九年级的话题进行了进一步整合,比如:将The Olympics 单元改为Be a Champion!删除对获奖个人和团队介绍的素材,增加了反映奥运历史和奥林匹克精神的相关内容;Internet话题中补充液晶电脑的图片,增加网络搜索信息、网络博客、视频聊天等内容;Know Our World单元减少地理内容,增加不同国家的社会风俗及文化的内容,使得对geography的理解不是记忆地名,更是对一个社会在地理位置、历史发展、风土人情等因素上的综合理解。

九年级全一册在原有九年级上下册基础上做了较大整合,例如:去掉了DNA作为单元的内容,压缩与重新整合,将其并入Look into Science单元中;将Pardon Me!和Culture Shapes Us合并,使相关话题更为精练;改编原书单元题目You Can Write Poetry为Poems and Stories,通过增加寓言和童话故事,丰富文学题材;新增加了Movies and Theatre,Communication等单元。通过这些调整,教材话题更加精练、深入。这些话题切合学生的生活和他们的认知水平,结合自然地道的语言,在螺旋上升中层层展开,能够自然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总体安排如下:本次修订中通过调整教材单元和内容,使其和小学内容衔接得更自然,题材更为充实多样,更具时代感。

三、结构更为系统清晰,操作更方便了

1.修订后的教材结构清晰、系统完整。教材以话题为单位进行设计,每单元设计6课。每个单元围绕一个话题展开学习活动,在整套书中部分话题不断有重复和螺旋上升。每个单元围绕主话题设计了课文,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段学习目标,围绕单元话题,以教材人物之间的对话或故事展开话题,逐步过渡到深入探讨单元主题。整个单元沿着浅入深入浅出的认知循环,语言信息逐步深入,话题逐渐展开。以八年级下册第7单元为例:

新授课两页对开,左面是内容丰富的课文,右面是形式多样的活动。每篇课文都是主话题下面的一个子话题,最后一篇课文是对话题的回顾和总结,复习单元所学。新授课设计有Think About It!(课前思考)部分;另外根据内容适度穿插了Dig In(学习研究)等板块。复习课引导学生对词汇、语法等单元重点进行横向复习,并归纳、总结。

2.教材听说读写等活动融入了教科书中。原有在实验教材中与课文相配套的活动另外成册,由于各地情况不同造成了学生活动方便。新修订的教材每课内容安排遵循“新授+活动”的形式,新授课文后面增加的活动即Let’s Do It部分,便于学生及时巩固所学内容。Let’s Do It!中设计了与新授课相结合的活动,每一个活动都经过精心设计,分别从听、说、读、写等多种技能的角度帮助学生及时巩固所学内容。活动数量控制在3~5个,分别从课文理解、听力训练、基础知识、小组对话活动及项目(Project)等几个方面着手,每个单元各有侧重并保持整体平衡,语用练习的形式多样,有效控制学习过程的难度和进展幅度。

3.小知识板块,增加教材弹性。根据单元具体内容,适时增加了Dig In(学习研究),Culture Tip(文化点滴),Learning Tip(知识点拨),Hands on Activities(动手做一做)等板块,和教材内容自然穿插?其中,Dig In引导学生就课文中关键内容作进一步思考;Culture Tip对课文中的文化背景或文化差异给出必要的说明,渗透跨文化意识;Learning Tip是对课文中知识点的解释和说明,便于学生能更好地把握语言要点;Hands on Activities则强调学生在动手完成规定任务的过程中,实现对语言的理解和掌握。

四、体裁多样,时代感更强了

经过十年的实验,教材原有一些时事性的话题随着时间的变化显得陈旧。修订中对教材的内容进行了及时调整,将原有单元中时事性内容删除,增加体现单元主题的内容。教材呈现方式以对话和故事为主,结合海报、问卷、报刊电子邮件、网络视频、论坛、博客及微博等多种体裁。如:七年级上册第30课,詹妮的奶奶过生日,詹妮用微博的方式写出;七年级下册第11课,詹妮从丝绸之旅回国后,用论坛的形式介绍中国的饮食文化;七年级下册第13课王梅和詹妮用网络聊天工具交流学校生活,七年级下册第26课Alicia和老师用网络视频电话交流英语学习。这些更有现代化的交流手段,丰富了体裁,紧紧抓住时代的脉搏,具有浓烈的生活气息,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同时,教材提供了全方位、多角度的话题素材,为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语境支持,便于学生用语言思考并做事情,对同一话题可进行多方面、深入的探讨,以此发展语言能力、思维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五、更加有利于学生的整体发展

本套教材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课堂的主体地位,注重引导学生发现、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有意识地在各种活动中引导学生的创新、合作精神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良好的学习策略。

1.进一步明确了学习目标。原有单元页以图片等非语言信息,帮助学生理解单元主题;本次修订在保留这一特色基础上,增加了We Will Learn板块,将本单元的主要功能、语法和句子结构列到单元页,使学生对本单元的重点一目了然,明确自己的学习任务,凸显了学生的作为学习者的主体地位。

2.活动科学系统,有利于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培养。在安排每课的活动练习时,根据不同的学习目标,有的侧重于合作学习,有的侧重于个体的思考。二者互为补充,相得益彰。从八年级开始,每单元以对话教学为起始课,适当加大了教材中语篇的长度,适量增加了针对语篇的阅读训练,培养学生对语篇结构进行分析,对篇章信息和主旨大意进行分析理解,对写作方法进行比较,设计了改写、缩写、仿写、访谈、问卷调查等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对学生的语言技能进行综合训练。

3.自我评价更加科学。单元复习听说部分中系统安排了对语音知识(读音、重音、语调、连读等)的学习和归纳;拓展欣赏部分与单元主题紧密结合,在轻松的氛围中对单元知识作适当拓展。评价部分由原有的Do You Know?改为Self-Evaluation,采用发现式的方法呈现,不再是对学习目标的陈列,而是提纲挈领,要求学生自己归纳和总结本单元所学主要内容,同时评估自己在这些方面的完成情况。

4.学习策略指导更为细致。教材有意识地帮助学生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通过多种板块引导学生发现、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有意识地呈现学习英语的多种手段和方法,鼓励学生动手动脑查找相关学习资料,丰富学习资源,收获成功的喜悦;适时对比和总结英语语言的规律,如:英、美词汇的差异,合成词的示例,帮助学生借助联想和归纳来记忆词汇。鼓励学生通过网络、图书或求助于老师、家长甚至是同学来使问题获得解决。

5.教材进一步丰富了文化内涵。在英语国家文化基础上适当补充了其他国家文化的介绍,并增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比重,渗透了传统文化、爱国主义教育和道德教育素材。通过引导学生了解中外文化风俗、饮食习惯、禁忌幽默等,使学生开拓视野,理解和尊重外国文化、增强世界意识,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同时更加热爱祖国的文化,树立良好的价值观,发展健全的人格。

八年级下册英语知识点总结范文第4篇

摘 要:教材对教学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本文根据教材内部评估标准,通过教材结构、任务类型、素材真实性和任务实用性四方面,对人教版英语教材八年级下册进行了评价和分析,并提出了课堂教学中对教材使用的改进意见。

关键词:教材 评价 分析

一、引言

教材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英语教材包括所有有目的用来提高学生知识和经验的输入材料,英文常被称作materials,其中包括教学中所使用的教科书,及与之配套的教辅资料,如练习册、录音带、卡片、教学多媒体等等。与之相对的是狭义的教材,即英文所称的textbook或者coursebook,主要指代传统观念上的教学课本或教科书,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主要依据,常作为语言课程的基础进行系统学习。本研究主要是针对狭义上的教材。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广和实施,我国也将逐步实现教材多样化。目前,市场上初中英语教材主要有外研版,人教版,仁爱版,冀教版,译林版,牛津英语等。面对眼花缭乱的教材市场,我们应该具备教材评价和分析能力,作出科学的调整和取舍,整合各种资源,真正实现用“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二、英语教材的评价标准

为了更好地发挥教材的作用,更加科学地认识各种教材的优缺点,我们应该了解英语教材的评价标准。只有有了客观的评价标准,才能真正做到根据学生的需要和教学的实际,来对教材进行革新性、批判性地使用,以致有效实施课程,达到预期目标。《初中英语新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建议,中学英语教材应该具有发展性、拓展性、科学性、思想性、趣味性、灵活性和开放性的特点,并且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心理特征和认知发展水平。同时,教材应该做到语言真实、内容广泛、题材多样;教材应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阔学生视野、拓展学生思维方式。一般而言,英语教材的评价主要由内部评价(internal evaluation )和外部评价(external evaluation )构成。内部评价是指教材本身的或内在的科学性、合理性和有效性,外部评价是指教材对某一群体的适用性。笔者主要从内部评价标准出发,结合《课标》对人教版Go for it 教材八年级下册七单元“How do you make banana milk shake ?”为例进行分析与评价。

三、教材分析与评价

本单元的语言目标是:describe a process follow instructions ,笔者对应《课标》(四级)发现,课标提出的目标要求有以下几点:

分级目标能合作起草和修改简短的指令等。

听能听懂连续的指令并据此完成任务。

说能根据提示给出连贯的简单指令。

写能写出简单的文段,如指令、规则。

本单元的任务的设计是否能够有助于学生达到《课标》以上要求,笔者将通过以下几方面对本单元进行分析:

1.教材的结构。人教版教材go for it 主要以话题为主线,采用任务型语言教学模式,兼顾交际功能和语言知识结构的学习,引导学生学会运用英语有目的地做事情。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一共有10单元,每个单元的内部结构完全相同,分为Section A, Section B, Self check 三部分,并且各有侧重点,笔者以七单元为例进行分析,详见表(一):

表 (一)

从上表我们可以发现,section A部分为基础知识和重点词汇的学习,section B部分则强调学生应用知识的学习,检测学习效果,shelf check部分主要是对所学知识进行复习巩固。可以说,教材这样的结构设计在层次分明的同时,又使学生明白了已掌握的知识点与能力和须待弥补的地方,有助于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相关语言知识点。

2.任务类型。本单元任务涉及到听、说、读、写、做五个方面的,详见表(二):

表(二)

从表二我们不难发现,本单元更注重听、说、写,尤其是写共有12个相关练习。这与我们《课标》是相符的:分级总目标要求学生在学完本单元后能合作起草和修改简短的指令等,这其实就是对写的要求,《课标》同样对听和说也给出了相应的要求,所以,相对来说听、说、写的练习要多。但是,我们也知道,英语教学不能仅仅拘泥于《课标》,读和做也要融入,由此可见,本单元任务类型的设计能够有助于学生达到要求。

3.素材的真实性。 由于教材编写素材的获得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教材中难免会出现一些编者自己编写的、 或录用一些已过时的语言材料,这样教材中就会存在不真实、不地道、不合时宜的语言材料。同样的,为了模仿练习相关语言知识点,有很多对话练习也缺乏真实性。如在Section B 1b练习中有这样一个对话:

A:Do you like lettuce in sandwiches?

B:Yes ,I do .

A:Do you like tomatoes?

B:No ,I don’t .

这段对话明显缺乏真实性,首先两个人的对话不会直接没有任何铺垫直接就进入“Do you like...”这个话题。其次,在对话中B简单地回答“yes”“no”,这显然这不是一个真实场景的对话,这不符合正常交流时话轮转换原则。实际生活中,B 肯定会积极引出新的话题,不然给人一种不情愿、不乐意的感觉,无法进行正常的交流。

3.任务的实用性。 本单元中一些语言材料书面表达偏浓,缺乏真实的、有实际交际意义的语言操练活动,与学习者语言交际实践存在距离, 制约了学生真正的语言实践能力的培养。如本文的主要目标是练习如何给出指令、按指令做事,我们也不难发现,本单元出现了大量地对话练习,旨在让学生在不断练习中学会运用相关语言规则和知识点。本单元题目:How do you make banana milk shake ?学生在学完本单元之后到底都多少学生真正知道怎样制作“banana milk shake ”,可能有很大一部分同学能够对相关句型或者知识点倒背如流,但却做不出一个“banana milk shake ” ,学生就会感觉学习英语跟我们的生活没有关系。《新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英语学习的目的是要以“能够用英语做什么”为评价标准,所以,仅仅是本单元相关的任务,不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会让学生体会到英语的实用性与生活化。笔者针对此现象给出自己的建议:老师在对本单元进行教学时,给学生布置两个任务:第一,让学生到附近超市把所看到的蔬菜或者肉类全部用英语表达出来;第二,让学生周末回家录一个自己做饭的视频,同时用英语描述。学生根据自己录制的视频再开展活动:如配音、猜谜、补充字幕,大家相互PK。最后让学生写一个菜谱或者写一个烹饪过程小作文。通过这两个活动,不但本单元的教学目标能够快速达成,还让学生真真切切感受到我们能够用英语做事,能够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与动力。

四、结论

本文对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七单元教材进行了评价分析,希望通过以上评价与分析,教师能将教材评价和选择、调整与取舍的理念植入和运用到实际教学中去,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使教材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需要是教师教学的要求。通过对教材的评价、分析、调整与取舍,总结出相对稳定的经验、规律,从而探索出一条适合自己英语教学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 程晓棠.英语教材分析与设计[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

八年级下册英语知识点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初级中学英语 英语阅读教学 英文写作教学 结合

在英语学习的各个阶段,写作能力都是一项衡量英语综合水平的重要指标。现今教育部推行的初级中学英语新课标中明确指出:进行写作教学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整理思路、组织素材、遣词造句等基本写作技能,让学生能够灵活用英语表达事实、观点、情感和想象力,能交流信息,能形成规范的写作习惯。初级中学学生英语写作应内容充实,语法句法正确,词汇丰富,能使用较复杂的句子结构,并具有创新思想。

一、课前――准备知识点

1.构思――展示、运用已学知识点。如何让学生迅速进入阅读文章的情境是教学的首要突破点,只有学生们进入文章的语言情境中才能进而对文章进行分析与消化。所以在教学之前教师一定要尽量构思出有利于学生进入的情境,让学生产生阅读兴趣,甚至对文章的走向有自己的猜想,这样既能勾起学生的求知欲,又能培养学生在写作时的构思。例如在进行人教版教材《Go for it》(八年级下册) 第六单元 Section B 3a篇(龚亚夫等,2007)的阅读教学时,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兴趣引入教学,如 collect stamp,do something dancing,singing等,进而推进到“Ellen’s hobby”的教学。

2.预测――融入教学知识点。另一条激发学生们阅读兴趣的有效途径是先让学生观看课文的周边内容,例如插图,相关事件与趣闻等等,学生们就会自然地对课文内容进行猜想、预测。

总之,在文本阅读前为学生积累丰富的词汇,可以为学生的写作储备丰富的语言知识,从而使他们在落笔之前做到“胸有成竹”。

二、课时――融化知识点

1.粗读全文,把握文章主旨。仅靠知识点的铺陈教学是不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并不仅仅是知识点的单纯陈列。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还须进一步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深度解析,指导学生对文章的脉络进行全面分析,进而掌握文章的主旨,培养学生迅速把握文章命脉,分析文章结构的能力,这对学生在写作时的结构布局安排能力的培养颇有帮助。例如进行人教版教材《Go for it》(八年级下册) 第九单元阅读材料“Have you ever been to Singapore?”一文教学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们粗读全文,在引导学生对每一段的段落大意进行归纳总结,进而再引导学生根据每一段的段落大意写出作者的行文提纲。

2.查找关键,按题材、体裁分析文章。阅读中的一项关键技巧就是迅速在文章中锁定关键信息,这也是教师应着重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一种。初级中学英语教材涵盖各种文体,包括记叙文、应用文(如信件、广告、新闻等等)。在教学时,教师应对各种问题进行分类,让学生分别对不同的问题有所认识,对不同的体裁进行训练。例如进行人教版教材《Go for it》(八年级下册) 第九单元阅读材料“Have you ever been to Singapore?”进行教学时,告诉学生该文章属于应用文,是一片对新加坡的风貌作介绍的文章。甚至可以引导学生以课文为范文自行写一篇介绍某个地方的英语作文。

3.细读全文――具体分析文章。即对课文进行精读,具体分析课文中的每一个细节内容、知识点。这是学生对文章知识点进行理解和运用的重要过程,教师甚至可以引导学生对文章中的重点内容进行记诵,这样学生不仅能在阅读时能准确辨析出知识点,也能在写作时运用知识点。

4.通读全文,全面掌握文章。做好之前的工作之后,再回过头来通读全文,学生可以采取大声朗读的方式来增强英语语感,深化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甚至可以让学生更加熟悉文章中的句法结构。

三、课后――阅读辅之以写作练习

1.回忆课文。让学生复述课文内容,检验学生对文章的主旨理解是否准确,锻炼学生运用已学知识点的能力时也锻炼了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

2.重写课文。引导学生们用自己的语言将文章重新展示出来,或是换一种文体,或是换一种情景,或是换一种人称,或是换一种形象等等,让学生们在实践中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强化知识点的运用能力。例如进行人教版教材《Go for it》(七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Section B 3a“Runner eats well”进行教学时时,让学生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将Sandra Clark的经历重新写出来,并加入自己的经历。如此一来学生在日后的类似的记叙文写作中便可手到擒来了。

3.仿写课文。在了解了文章的语篇类型和行文结构后,引导学生用相同的模式进行写作,直接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

八年级下册英语知识点总结范文第6篇

关键词: 考试 试卷分析 反思

教学质量是学校生命力的体现。考试是检测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考试后反馈提供的信息让老师们清晰教学情况、明确改进方向。因此,进行试卷分析很重要。那么如何进行试卷分析呢?

下面以2015-2016学年我校八年级期末英语试卷中听力部分和书面表达为例作分析。

一、试卷分析的概述

本套试卷由邱老师命题。本套试题适用于八年级学生第二学期期末英语考查。考查内容按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八年级英语教材Unit 5-8中应实现的“四级目标”而定,考试的目的是对八年级学生的英语学习有比较全面的了解。

二、试卷分析的内容

试卷的分值结构:总分值100分,题型包括:听力部分(满分20分),笔试部分(满分80分):单项选择(15分)、口语运用(5分)、完形填空(10分)、阅读理解(15分)、词汇运用(5分)、综合填空(10分)、看图写句(10分)和书面表达(10分)。

试题的特点:这份试题符合课标的考查要求及目标,能从课标对八年级的“四级”目标要求出发,很好地紧扣教材,较全面地反映和体现课程内容;覆盖面广,从Unit5-8中的词汇、短语、基本知识点、话题内容、话题功能、语法知识等都有考虑并起到了很好的导向作用;难易度适中,中等难度题和稍难题的比例也有体现;能立足基础,面向多数学生,确保大多数学生能掌握语言知识最基本的用法和最基本的语言技能;关注了对学生在英语方面的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发展状况的评价,也关注了学生获取英语信息的能力;时代感强,文化气息浓厚,贴近考生生活,关注热点,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三、统计考试结果的有关数据

本次考试全区平均分为56.98,优秀率为27.79%,及格率为49.80%,低分率为23.5%。我校实考人数306,其中90-100分数段63人、80-89分数段59人、70-79分数段26人、60-69分数段25人、50-59分数段26人、40-49分数段22人、40分以下人数86人。平均分为62.41,及格率为56.62%,优秀率为40.07%,低分率为17.88%。

四、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听力部分:20分共计20小题。

小结:本大题能充分体现课标要求中的高频率功能性话题的应用。比如个人情感体验、交通规则、请求许可与应答、做计划、赞美与应答、饮食与爱好的基本情况等,所有这些都是八年级下册教科书中Unit 5-8的话题内容。考查面广、紧扣教材,考查学生获取生活细节信息的能力和对事物的判断能力,以及考查学生对词汇的记忆掌握情况,体现了课标对八年级学生的目标要求;第12、14、15及16-20题得分率较低,标准差大,难度系数稍大,体现了本套试题的难易度适中,中等难度题和稍难题的比例已体现,从答题情况反映了学生对词汇掌握得不好,在语境中获取信息的能力不够,体现了八年级学生产生了比较严重的两极分化现象;第2、6题考查内容重复,可以进行修改,难度适当降低。

教学建议:

1.加强语音练习,训练和增强学生辨音的能力,比如听音、意群、重读,还有难于辨别、易混的且容易引起听力困难的语音,如brother-banana,ship-sheep等;

2.加强听、说、读、写相结合训练,增强语感:听和说互动、听和读融合、听和写结合;

3.加强听力技巧指导:包括听前预览、注意所提问题、留意关键词、边听边记及预测能力、获取主旨大意和细节信息的能力;

4.加强逻辑推理训练:逻辑知识和语法知识是正确理解和判断的必要条件。

五、书面表达(10分)

小结:本题是开放式题型,具有很强的时代气息。得分率0.55、平均分5.50、难度0.5、标准差2.08。存在不理想之处:拼写、标点、句法、语法等错误;字迹乱,词数不符合要求;无法表达思想、观点等;有些直接抄写试卷中阅读短文等。从图表看,学生学习程度不等,两极分化严重。

这种题型跨度大、句型式样多,时态各异、句型多样,不但要求所学基础知识要扎实,还需具备较强的审题能力、把握和灵活应用知识的综合能力,以及较强的语言组织和写作能力、写作技巧,还要很好地注意细节问题。因此,要做好写作题,切实平时需要下一番苦功,积累好英语知识。

教学建议:

1.加强词、句、段、章的积累、背诵。

2.多训练。对每个话题中的Section C}D进行改编,让学生在理解、熟背后写一篇自己的短文(即仿写),并在课堂上进行评改。

3.写作技巧、审题能力指导,如三段式短文:点题或综述:概括性强、经典句――正文(论证/事例――主要内容:层次性强,一定要有过渡型连接词)――总结(紧扣主题、简短,尽量升华如谚语、名言等)。

六、对今后教学的启示

从本套试题看,它呈现一个很明显的特点:从听力部分、单项选择、口语应用到综合填空(来源于课本文章),试题难度小,得分率教高,但从完形填空开始,词语应用、看图写话到最后的书面表达,一题比一题得分率低,因为能力的需求一题比一题高。因此,教师在今后教学过程中,在打好词、句、篇章及语言知识的基础上,要注重训练和培养学生解题的能力及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

八年级下册英语知识点总结范文第7篇

1. 概念、性质与定理的阅读

对于数学课本中出现的概念、性质、定理、法则等知识点,由于其本身具有较高的严密性、逻辑性和推理性,因此对这一类知识的阅读就需要咬文嚼字了,宜对它们的表达方式反复推敲,逐步弄清楚结论成立的条件,准确把握结论的内涵。例如,对于七年级上册《一元一次方程》中课本提到的“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需抓住方程是“等式”且“含有未知数”这两个特点来理解这个概念。再如对于七年级下册《垂线》中的“在同一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这一性质时,要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规定“有且只有”呢?是什么意思?而“过一点”中的这一个点与“已知直线”有怎样的位置关系呢?这个位置关系会不会影响这一性质呢?接下来,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推理认证,要让学生明白:“有且只有”是有的意思而且是具有唯一性的,“点”与“已知直线”的位置关系并不会影响这个性质,即不管这个点是在已知直线上还是在直线外,过这个点都有而且只有唯一的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互相垂直。此外还应提示学生对于课本中加框或者加彩字的内容,也应该细细推敲,因为这些内容也是重点,具有帮助理解、扩展知识等作用。

2. 数学课本的阅读材料的阅读

数学课本中出现的阅读材料的学习内容,它既富有挑战性又蕴含着丰富的哲理,能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而且非常接近学生认识的发展区,有利于学生主动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根据这些特点,我们应当深入挖掘其内涵,引导学生开展这些学习内容的探究。

案例分析: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十五章出现的观察与猜想“x2■+p+qx+pq”,它可以作为学生开展数学活动的素材。

教师:(引言)我们知道,在学习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中,从课本第148页的练习题2这里,可以知道x+px+p=x2■+p+qx+pq,而整式乘法相反方向的变形就是因式分解,故可知x2■+p+qx+pq为x2■+p+qx+pq=x+px+p。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与常数项在因式分解中各有什么特点。

最后师生归纳结论:二次项系数为1的二次三项式分解因式时,常数项为其某两个约数的乘积,而一次项系数恰好为这两个约数的和。

3. 例题的阅读

数学课本中的例题绝大部分都是通俗易懂的,隐含着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及数学思想、方法,而且对下一节课的知识也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例题的阅读至关重要。在指导学生阅读例题时先让学生仔细审题,分析解题的关键步骤并尝试解题;再让学生试着用其他方法解题,尽量做到一题多解;最后引导学生总结解题规律,以提高学生解题的速度。

案例分析: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17.2实际问题与反比例函数”,对于例3和例4的内容,鉴于学生在物理学科上还没学到,对此较为陌生,教师通常都是直接告诉学生这是“杠杆定理”,让学生记住,然后讲例题,这样学生都较难接受。所以我在讲授这节课的内容时先把学生引入问题情境后再来完成教学任务。

师:同学们,大家都有玩过跷跷板吗?

生:玩过。

师:好玩吗?

生:好玩。

师:那我们回忆一下玩跷跷板的样子,好吗?

生:一高一低,一起一落。

师:暖羊羊和美羊羊能在一起玩跷跷板吗?

生:可以(不可以)。学生的回答出现了分歧。

师:既然大家的意见不同,那我们来看看一个视频吧(暖羊羊和美羊羊在一起开心地玩跷跷板)。她们玩的跷跷板与我们玩的跷跷板有什么不同呀?

生:……(七嘴八舌地回答)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将继续学习“17.2实际问题与反比例函数”,请大家翻开阅读课本51至53页的内容。

待学生阅读完后,教师简单地将例3、例4的原理讲解一遍,并让学生解决两道例题所附带的的问题。

学生经过阅读课本,发现问题后开始进行组内交流。如果还存在不能理解或者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再对它们加以引导和讲解。这样,学生便可以渐渐地学会如何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了,不但能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相联,而且还能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4. 提示与说明的阅读

数学课本中相关知识或者练习题的后面附有小括号的提示语千万不可忽视,往往解题的关键正是在这里。例如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十九章“习题19.2”的练习题16,如果不看后面的提示语,对于这道题学生根本无从下手。这个提示语在这里起到关键的作用,从这里学生可以想到用“三角形中位线”这一性质来解决这一难题。

5. 章头图、教学活动与小结的阅读

每一章书的开头都有一个章头图,它让学生对本章所要学的内容有了一个大概的认识和了解,做到心中有数,明确目的;而章后的小结阅读则是一个归纳、总结、提升的过程,能使学生学会自我总结;教学活动的阅读与探究则是对本章所学过的知识的一个延伸、拓展的过程,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来说,是知识点中难点的精华提升。例如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十九章的“教学活动”中的活动3:当四边形变成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时,其中点四边形也会随之而变。让学生一一证明它的结论,既可以让学生进一步熟悉特殊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性质,又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发现其结论。若能把这些结论掌握并记住的话,在以后碰到这一类型的题目时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八年级下册英语知识点总结范文第8篇

[关键词]课堂教学;关键点;教学实效

[中图分类号] G633.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19004601

大部分学生难以在一堂课里从头到尾都保持高度专注,在课堂开展的过程中,学生会不自觉地分散注意力。因此,把握住课堂上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时间段,尽可能地延长学生的专注时间,对教师来讲至关重要。笔者认为,教师应当抓住课堂关键点,用“四两拨千斤”的技巧,通过课堂的关键点来“撬动”整堂课。要实现这一目的,教师就要善于捕捉关键点并将其呈现给学生,以提高教学实效。

一、主题导入,核心抛出

教师在课堂的热身环节,可以将单元的主题作为导入话题,在课堂的最开始就将该堂课的核心内容抛在学生面前,这对于抓取学生的注意力很有效。比如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八单元“When is your birthday?”的主题是“生日”,教师可以在课堂一开始就提问学生:“有没有这个月生日的同学呀?有的请举手。”教师可以再提问学生是否知道自己的父母/朋友的生日。当“生日”这个主题被抛出来之后,其延伸问题,如一年中12个月的英语单词是什么、日期的表达方式是什么、要向寿星表达生日祝福时应该怎么说等,以及这些语言知识背后所蕴含的语法知识,比如序数词的用法、基数词变序数词的方式、名词所有格形式、一般疑问句、疑问副词when的用法、以how old开头的特殊疑问句的用法等,就可以逐步引出。这些不仅是教材的知识重点,也是教师开展课堂教学时要着重讲解的部分。“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在n堂的最开始就将当堂课、该单元的核心知识抛出来,学生一下子就能够捕捉到课堂的关键点。

二、要点罗列,目标明确

教师在上课之前,事先将该堂课所要讲解到的所有知识以表格的形式呈现,这种一目了然的即视感能够给学生非常明确的目标,通过这种方式来抓住课堂的关键点也是一种不错的教学方式。以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How do you get to school?”为例,教师可以将知识点梳理成以下几大部分:词组,包括get to school, take the subway, leave for, hundreds of, think of, ride a bike, how far, come true等。句型,包括How do you get to school? How does she get to school? How far is it from your home to school?Does Jane walk to school?等。语法,包括由how引导的特殊疑问句等。当教师在课堂上以这种表格的方式来罗列出所有的学习要点时,课堂的关键点就凸显出来。教师带领学生每学习完一个要点后,就打钩或者划掉,这种“通关升级”的感觉也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

三、难点突出,强化训练

教师在课堂上,应将该堂课最大的重难点、学生最薄弱的知识点找出来,进行专题强化训练。以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I’m going to study computer science.”为例,该单元里最重要的一个知识点就是be going to 句式结构。这是一个使用频率非常高的句式,在肯定句、否定句、疑问句、特殊疑问句中都有其变形。学生需要在看到相应的句式时,有较高的识别能力。除此以外,be going to 与同样都表示将要发生某事、将要去做某事的will又有区别,这就是课堂的关键点,教师要将其抓出来做重点讲解与训练,通过专题的练习来帮助学生强化这个知识点。

四、精华小结,思维沉淀

教师在结束一堂课之前,还应当对课堂上的精华知识进行小结。随着教学方式的多元化,越来越多的教师在课堂上采取有别于传统板书教学的新型教学方式,比如情景模拟教学法等,这些灵活有趣的教学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会分散知识点,因此,教师需要对这些零散的、分散在各个教学环节的知识点进行小结。以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What were you doing when the UFO arrived?”为例,教师在教学时可能采取故事分享会的方式,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用英语来表达当外星人到达地球时自己在干什么。故事分享会过后,教师要对知识点进行一次梳理与小结,包括该课涉及的情态动词、各个词组、过去进行时在陈述句/否定句/一般疑问句/特殊疑问句等句型里面的运用。在学生以活泼轻松、好玩有趣的方式学习过后,教师对于知识关键点进行总结,无疑能起到很好的补充与强化作用。从思维的角度来讲,对学生而言,这也是思维从分散到聚拢沉淀的过程。

八年级下册英语知识点总结范文第9篇

关键词:思维导图;提高;能力;实效

思维导图具有人类思维的强大功能,被誉为21世纪全球性的思维工具。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对它的了解和熟悉,被广泛地应用于学习、工作、生活的各个方面。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可视化发散性思维工具,已经被用于英语教学中,而且它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将会不断拓宽。近几年来,笔者将思维导图这种形象且直观的思考和表达方式引入到英语教学中,做了一些尝试,取得些许成效,借此与同行们分享。

一、思维导图理论概述及优势

思维导图(Mind Mapping)是由托尼・巴赞(Tony Buzan)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他在《思维导图:放射性思维》一书中对思维导图是这样定义的:“思维导图是放射性思维的表达方式,因此也是人类思维的自然功能。它是一种非常有用的图形技术,是打开大脑潜能的万用钥匙。思维导图可以用于生活的各个方面,其改进后的学习能力和清晰的思维方式会改善人的行为表现。”思维导图的核心思想就是既运用左脑的词语、数字、逻辑等功能,同时又运用右脑的色彩、图像、符号、空间意识等功能,将思维痕迹用图画和线条形成发散性的结构,从而把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很好地结合起来。

初中生正处于思维活跃,易于接受新知识、新事物,且充满好奇心的阶段,在英语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可以将复杂的知识以视觉形式呈现出来,大大降低了语言所带来的抽象性。同时,还能帮助学生梳理学习内容,筛除杂乱信息,保留重要内容,锻炼学生思维的能力,而且还帮助学生将新旧知识进行融合。其次,思维导图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由于大脑神经是一个发散的网状神经元,所以,大脑思维也跟着呈现出发散的网状图像,而人的记忆是通过这一系统机能来进行的,初中生学习英语知识之所以容易遗忘,是因为其在存贮信息时,未对信息进行深层次的加工,未把它们纳入到已有的经验中去,运用思维导图,可以将所学知识进行深层次加工,并对知识之间的联系进行不断地思考和总结,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最后,思维导图可以让学生产生无限的联想。人的思维过程具有创造性,思维导图能够让学生在思维的过程中产生联想,能够让学生把复杂的、层次不清的知识有组织地联系在一起,能够更加充分地调动学生的视觉,促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加以比较和鉴别,并理解和记忆。因此,将思维导图运用于初中英语教学中,可以成倍提高学习效率,从而提高英语教学的实效。

二、思维导图运用于初中英语教学的尝试

在英语教学中,巧妙运用思维导图,构建知识网络,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记忆能力,提高英语教学的实效。将思维导图在运用到英语教学中,笔者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尝试:

1.运用思维导图进行词汇教学

词汇教学既是英语教学的一个重点,又是一个难点。因此,在英语词汇教学中,如何加强词汇教学的直观性、增强词汇教学的趣味性、突出词汇教学的整体性显得尤为重要。语言学家发现,英语的词汇并不是一系列独立的个体,而是都有着各自所归属的领域或范围的,他们因为拥有某种共同的特征而被组建成一个语义场。用思维导图的方式,画出这些单词的脑图,有利于学生分类记住这些单词。例如在新目标Go for it 七年级下册Unit7 “What does he look like”第一课时,笔者按照自己的教学设计,运用简单生动又有趣的线条来描述一个人的外表,一步步呈现本课时的新词汇,同时也对原有词汇如long,short等进行了复习,并拓展了两个新词汇bald和earring,最后在黑板上形成了以下思维导图:

运用思维导图,让学生在大量信息中迅速掌握重点、明确层次,而且增强他们的思维能力,提升注意力与记忆力。在第二天的复习检测中,我发现绝大部分的学生都能清楚地画出这个思维导图。可见,这种教法的效果是显而易见的。

另外,我也常用思维图归纳总结词汇,在八年级下册Unit 4 学了be in good health短语后,我运用思维导图对health这个单词的用法进行了归纳总结:

运用思维导图,把这些零星散乱的词汇形成一个有相互关联的整体,从而以图像的模式印在学生头脑里,形成了稳固的记忆,并且当学生学习了更多新词汇后还能不断拓展。

2.运用思维导图构建语法知识网络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对于零星分布于各单元的语法知识掌握不牢固,特别是不能够形成知识网络,更不能够比较深刻地了解各知识点间的联系,这是学生学习困难的一个主要原因。而运用思维导图能帮助我们形成整体观念,在头脑中构建出全景图,进一步加强对所学内容的整体把握,使之更加系统、科学、有效。例如在九年级时态复习时,我和学生们一边回顾,一边根据各种时态的构成形式画出以下思维导图:

运用思维导图有效地扩大了课堂容量,在复习知识点的同时帮助学生构建了语法知识的网络。我们还可以运用同样的方法构建被动语态、宾语从句、定语从句、代词、冠词等语法知识网络。

3.运用思维导图提高阅读能力

阅读是英语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在传统的英语阅读教学中,许多教师会把大部分时间、精力放在解释生词、词语搭配、语法讲解上,过多地重视语言形式而忽视了内容的理解,课文被肢解得支离破碎,影响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文章主旨,从而导致英语阅读教学出现了“费时多、成效少”的现象。

新目标英语教材的阅读文章内容丰富,主题鲜明,但有些文章篇幅较长,给学生阅读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思维导图能把复杂的语言用简洁的文字符号代替,这样既能简化文章内容,又能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使学生系统地理解课文,从而提高学生阅读理解的能力。例如在新目标Go for it 八年级下册 Unit 9 “Reading Have you ever been to Singapore”的教学中,我的板书设计以思维导图为基础,以它的动态形式与形状充分地展示了文章的结构与脉络。

运用思维导图分析文章,使复杂的内容变得清晰,帮助学生整体感知教材内容,梳理文章脉络,从而更深刻地理解文章的内容,也能够更加容易地记住文章内容。所以在阅读课之后,让学生记忆所学的文章内容,也不再需要逐字逐句地“背”英语,而是以思维导图为线索“说”英语。例如:在教授新目标Go for it 八年级上册 Unit 4 Section B 3a “How do students around the world get to school”时,我设计了以下思维导图:

有了这个思维导图,文章的脉络一目了然,降低了记忆难度。学生复述课文的完整性和准确率都大大提高,对课文也有整体性的认识,篇章意识增强,而不仅仅只停留在语言知识的层面上。长此以往,学生从文章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将大大提高,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4.运用思维导图搭建写作框架

学生在英语写作时,普遍觉得“不知从何下手”。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如果在写作教学中巧妙地运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学会在写作前使用思维导图进行思路整理,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构思文章的能力。例如:上完新目标Go for it八年级下册Unit9 Reading “Have you ever been to Sing apore”后,我要求学生模仿这篇阅读文章,介绍一下我们的家乡――台州。同时要求在写作之前先画一个思维导图作为写作框架,大部分学生都能够模仿上文提到的介绍新加坡的思维导图,给自己作文的画出思维导图。下面是其中一个学生的思维导图:

由思维导图可以看出文章结构一清二楚,思路清晰,写作要点齐全。

又如在八年级上册写作复习中,要求学生写一篇话题为”Healthy lifestyle”的文章,我要求学生们先将与健康有关注意事项进行分类、归纳,最后形成以下思维导图作为写作框架:运用思维导图教学生写作,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他们对作文的畏惧感,而且可以引导学生把握整篇结构,谋篇立意,从而写出优质的作文。

三、实践反思

运用思维导图辅助教学之后,学生对学习英语更有兴趣了。学生普遍认为思维导图直观、形象,有助于记忆,是英语学习的好帮手。反思整个教学实践过程,笔者认为,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教师在设计画思维导图时,一定要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能力水平等,设计出符合学生实际水平导图结构。另外,要根据课堂内的动态生成情况,适时调整导图结构,使之更真实、有效。

②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应该让学生理解思维导图的功能、特点和使用方法,提供典型示例给他们学习。待学生充分了解了思维导图之后,应积极放手鼓励他们自创思维导图,使其自主性学习得到充分体现。

③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应该是逐渐养成的。所以开始阶段不要过分的要求学生,要学会逐步养成这样的思维方式。此外,除了英语学科外,其他学科以及其他的事务也可以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来清晰表达,将这种思维方式广泛应用到生活的各个方面。

④不是所有的课程内容都适合画思维导图。教学方式不是一成不变的,思维导图不是万能的,不能机械地、生硬地使用,而需要在具体的教学环境中灵活应用,任何一种教学方式,都不能照搬照抄,否则只能流于形式,收效不大,甚至走入误区。

总之,思维导图是一种直观教学手段。它是提高英语教学实效的途径之一,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有意识地运用思维导图,发挥其功效。

参考文献:

1.托尼・巴赞.思维导图――放射性思维(第二版.世界图书出版社,2004.

2.陈皑莎.浅谈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2011(02).

3.吉桂凤.应用思维导图训练小学生的英语发散性思维.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13(08).

4.沈燕.注重学习策略培训,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以思维导图构建初中英语教学模式.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06).

八年级下册英语知识点总结范文第10篇

【关键词】英语 自主学习 阅读能力

对于每一位学生来说,阅读理解是英语试卷中的一个重点。那么,在课堂上,我们应如何上好英语阅读,最终能有效提高学生英语理解能力和写作水平,从而达到综合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材料,内容和题材广泛、信息密度高、语言文化知识丰富,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主渠道。上好英语阅读课,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关键。

一、精心设计导入。注重理解性练习

兴趣是学好英语的关键,精彩的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求知欲,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在学生阅读之前,适当讲解与本课有关的背景知识,也可以充分利用文中的插图设计导读语言,还可以通过提问设置悬念。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的内容,为随后的阅读做准备。课堂导入的方式很多,如使用故事导入法、音乐导入法、背景知识导入法,形式多样化。

精心设计理解性练习,提出更深、更细致的问题,以便检查学生对文章的理解程度。提问的方式可多样化,如多项选择、判断对错、找出答案、填空等。但无论提问方式怎样变换,这时的问题要包括文章的具体内容和细节。在指导学生通过第二次阅读查找答案时,我们要着重指导学生训练在阅读时的技巧。要求学生带着问题从阅读材料中寻找答案。如记住要查找的材料;选择寻找的线索,如词语、符号、字母和数字的顺序等;快速移动视线。进行寻找;阅读含有线索的部分,分析所寻找的资料。

二、自主学习与探究相结合

自主学习在英语课堂中的主要方式是速读,速读就是教师指导学生在指定的时间内自主学习,带着问题进行搜索式阅读和跳跃式阅读,以获取相关信息,了解文章大意,在总结知识点的基础上,让学生回答有关问题。也可以让学生做正误判断练习,以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这一环节侧重培养学生的快速阅读能力,使之变被动阅读为主动阅读,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

比如,我在教学八年级英语下册Unit7阅读教材Would you mind turningdown the music时,利用让学生找主题句方法;八英下册Unit 3中Do you re-member what you were doing?通过每自然段的第一句去了解文章;八年级英语下册Unit l通过标题和图片预测信息。总之,速读让学生明确目标后再进行效果极好。

自主学习后,学生对文章的大意和思想有了整体理解,但对于文中的一些细节,包括部分词汇和句子的意思会不清楚,这是教师就应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学习,在学生阅读时,对文中尚未学过的生词、短语及惯用句式,教师可鼓励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根据上下文,利用已学知识去猜测,以培养学生独立分析、独立思考、逻辑推理的能力以及用英语思维的习惯。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设计一些具有推论性、概括性、评价性和启发性的问题。

如八英下册Unit 4,通过上下文了解生单词意思,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去思考,让他们发挥想象。我总结以下阅读的规则:

1.自己速读之前启发讲。即在学生自主阅读之前,简明扼要地揭示阅读要求和重点

2.重点地方着重讲。对材料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之处,在学生自读、自悟的基础上进行重点讲解,该挖掘处必挖掘,该品味、该讲深讲透的地方,必须讲深讲透。

3.疑难问题明确讲。当学生在材料理解上遇到疑难时,教师要鲜明地讲,从而为学生解难释疑,让学生正确理解、领悟材料内容。

4.合作中提示讲。当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不能抓住要点进行有效合作时,教师要进行提示性讲解,以使合作有效、深入。

5.总结时补充讲。在总结一节课、一篇材料的阅读情况时,在学生概括、总结的基础上,教师要及时进行补充,以进一步进行提炼和归纳,从而使总结更加完整、准确。

三、基础能力的培养

英语教学中,学生的基础能力培养,主要是听、说、讲的能力,这需要以学生自己实践为主,教师发挥引领的作用。

1.听说练习

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探究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分组对抗的形式,进行语言操作,由教师当裁判点评各组表现。对故事性强的课文,还可以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听说练习的开展,既可以解决学对课文的理解程度,还能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2.复述和讨论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和练习过程中涉及的问题,引导学生复述课文,对所学的内容进行巩固。复述过程,是一个理解和记忆的过程,是使用英语思维的过程,也是学生自我完善的过程。

讨论是一种非常有效的交际活动。讨论活动的开展,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跳出课文,自我表述的机会。对教师来说,可以弄清楚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例如,八年级上册在学完Unit 7 How do you make a banana milkshake后,我讲了这样的讨论话题:How d0 you make dumplings――通过讨论,学生们获得大量的交流机会,他们畅所欲言、各抒己见,不仅使学生思维开阔,更充分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

上一篇:英语八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范文 下一篇:八年级下册单元知识点总结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