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艺节目主持稿范文

时间:2023-11-04 16:36:01

综艺节目主持稿

综艺节目主持稿篇1

电视文艺节目主持人这个称谓出现在中国的电视节日中,只有短短的二十年左右的时间。这期间也是中国电视事业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时期。电视文艺节目主持人这个“舶来品”随着中国电视事业改革的步伐,已逐渐成熟起来。那么,在中国电视事业发展日臻成熟的今天,中国的电视文艺节目主持人如何在实践中不断地总结经验,按照中国的国情和广播电视的性质、任务,向具有高素质、具有个性化的主持方式及气质的方向发展,已成为从事电视文艺主持人这一职业的电视人的重要课题。

一、通过语言表达个性化的主持方式

文艺节目主持人是以“我”的身份出现在观众的面前。既然是以“我”的身份与观众交流,那么就应该带有“我”的气质、“我”这个个体的个性。没有个性化的主持方式,节目及主持人在观众心中只能留下朦胧的印象,观众的感情无从寄托,这样的节目及节目主持人就不能说是成功的了。要创造自己的个性化的主持方式,不但要从节目的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人手,而且,要从节目的主题确定、内容编排到语言表达上也不能忽视。语言的个性化与节目的风格相吻合,主持人的个性化的主持方式就容易形成,节目也就成功了一半。

通过语言来表达个性化的主持方式。它是一个综合性的体现,也是主持人内在素质(包括主持人气质、文化底蕴、个人修养、语言表达能力等等)的流露。电视文艺节目主持人各有各的独特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可以表现不同的语言个性,形成不同的个性形象。播音员担任文艺节目主持人固然有语言上的优势,但也有语言上的劣势。这就是在长期的单调的播音过程中,已经习惯以转述者的身份去朗读或播别人写的稿件,虽然读得很流畅,但却形成了缺少思想、个性及情感变化的“播音腔”。转任文艺主持人后,有了讲自己话的机会和权力,却不会讲自己的话了。这就要求主持人根据稿件的内容,在不违背编导意图的情况下,自己试着重新组织语言,进行二度创作。这样,时间久了就会逐渐达到自如流畅、不拘一格,进而也显示出自己的个性化的主持方式。

语言要有自己的个性化,它会决定你的主持方式。节目主持人要根据自己所主持节目的特点独立思考。在主持节目前,对稿件进行认真的分析和思考,是非常必要的,它可以使自己的个性与稿件很好地融合在一起。看看自己的想法和认识是否同编导一致,讲话的语气、自己的情绪等是否符合节目的内容。在此基础上尽可能将稿件吃透,用自己的话来转述。这样可以使自己的情绪与语言表达紧密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自己的表达能力,从而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主持方式及气质。

二、通过口语化的语言表达个性化的主持方式及气质

电视文艺节目主持人在主持日常的节目时,其实就像与自己平等亲密的朋友谈话应当口语化。不能像给人家念文章说一些书面语言。口语化的语言通俗易懂,是广播电视对语言的要求,更是对节目主持人的基本要求。一提到口语亲切,好像只要加些语气词“啊、吗、呢”等就行了。其实不然,甚至物极必反。文艺节目主持人也应当有语言基本功底,语言要过关,普通话要纯正,表达生动准确,突出个性化,才会吸引大批观众,为节目增光添彩,成为节目的真正的代言人。相反,认为文艺节目主持人的语言要求比播音员低,以不标准的语言来主持节日,节目会备受影响。但这里所主张的节目主持人的口语化,并不是把日常生活的语言原封不动的搬到节目中,这样即使很生活化,却相对缺乏自己的个性化语言。它是进行一番去粗取精的雕琢,把日常生活中不准确、不规范、不通顺、不精确的语言去除,避免随意性,提炼出适应节目的准确、生动、鲜明、富于活力的口语。只要平时多注意学习,口语多采用双字词、短句等,这方面的规律就不难发现。口语中若能再加上自己所特有的语言,如:文采、哲理、诙谐幽默、活泼自然、灵活多变等等的语言,听起来引人入胜、耐人寻味,随着主持经验的不断丰富,而逐渐形成的主持风格,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个性化的主持方式及气质。

三、内在情感的表达彰显个性化的主持方式及气质

电视文艺节目主持人要想体现个性化的主持方式及气质,不仅要体现特有的个性化的语言,它还包括内在情感的个性化。因为作为独立性文艺节目主持人不论在采访、编导和主持中,都需要投入自己的真情实感的,而这种情感也会贯穿于节目的之中,所以主持人的主持方式及气质很容易影响节目的风格。即使是播音员转型做文艺节目主持人,也因参与节目的策划或通晓编导的意图,在主持的过程中也会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观众通过主持人的语气、神情、态度等来感受节目所要传递的信息。当然这种情感应该是真诚的,真诚度越高,感染率越高,这两者是成正比的。而文艺节目主持人的情感比播音员的情感更有其接受性的特点。播音员的情感是通过稿件中的字里行间、事件的发展顺序和意义,经过分析理解,进行间接感受。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播音员是处于“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的心理状态之中。尽管播音员与客观事物之间缩短距离,但毕竟是通过稿件而得到的感受,它只能靠调动思维的积极性和灵活性去进行丰富的想象和深刻的体会而加以表达的。而文艺节目主持人通常会参与或独立完成从选材、构思、采访、编排、语言运用直到最后的制作播出的整个过程,这样节目中就会融进或完全融进主持人个人的思想感情、认识见解、气质修养和编导、主持技巧,以至主持人情感的个性化影响节目的风格,这样的节目观众是可以信赖的。

另外,文艺节目主持人要有分寸的把握自己的情感。现在有些主持人在情感的把握上处于方寸之地孤芳自赏的位置,乍一听似乎是动情,可是从整个节目来看就是不协调。当然这里的原因很多,其中一个突出的原因就是主持人没有根据节目的内容、主题、意义来确定情感和表达方式,让人看起来觉得别扭。电视文艺节目主持人最忌讳的是卖弄情感,播音理论上常讲这样一句话:“情动于衷,故形之于声”,播者不动情,听者也无情。情感从内心自然流露,才会收到较好的效果,才能形成自己独特的内在情感的个性化。

综艺节目主持稿篇2

关键词:播音主持 语用形式 人才培养

语言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社会现象。语言本身就具备它的美感,而作为有声语言的传播者――主持人,更是对语言进行深层次美化的过程。对于主持人来说最初的语言习惯都是照稿件来播报的,被称为了“播稿”的形式,而随着电视行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主持人的要求也更多,众多的艺术院校以及综合院校在开设播音与主持专业的同时,也增设了即兴评述、现场报道等这类课程,而这些课程的加入,让主持人能够逐渐从“播稿”形式到真正的介入到了节目当中,不再是一个旁观者的身份,而是能够真正的拥有更为客观、独立的见解。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的培养则成为了众多高校的关键所在。

一、主持人的语用形式体现

“播音与主持艺术”是我国高等院校专门为培养播音员与主持人所开设的专业。然而,从播音与主持艺术这个专业的字眼上来看,播音与主持又是不可分割的两部分,它们各自有自己的特点,但是同时却也是相互服务于主持人和节目的。而无稿播音则更需要主持人的临场应变能力,需要主持人能够根据节目的整体需要进行适当的语用,也就是教学中的“即兴口语”,考验的不仅仅是主持人的应变能力,更多的还需要主持人要有更广泛的专业知识[1]。

主持人在节目中作为了一个整体的主导者,作为第三人称的形式进行播读,随着人们对节目的不断需求,更多的节目对主持人的要求也更为严格,而我国高校设置的主持人的课程却与我国电视业主持人的培养存在一定的矛盾,而这种矛盾的解决,则需要在今后的培养过程中,能够对学习播音与主持艺术的学生提高专业技能的同时,能够更好的提高即兴口语的语用形式,从而能够适应更多的节目形式,不拘泥于播读的节目类型,也能够更具有自己节目的风格、主持的风格[2]。

二、增加思维训练、提高应变能力

电视节目呈现了多种多样的节目类型,对主持人的要求也不断提高。比如,现在较为流行的脱口秀节目、大型相亲节目等都需要主持人对现场的一个把握,这也就需要各高校在开设播音与主持课程的时候增设思维训练相关课程,在学习训练中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

应变能力是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在沟通场域中口语生成的关键,面对突况的快速反应能力有一部分是与生俱来的本能反应,但更多的是经过快速思考过程之后做出的某种决策。对于娱乐节目来说,则需要主持人最为灵活的反应能力,我们最为熟知的《快乐大本营》,何炅、维嘉、谢娜、杜海涛、吴昕五人组成的“快乐家族”搭档主持。五个主持人都担当了自己不同的职务,在节目的进行中,何炅起到了整个节目的主导作用,谢娜虽然我们总是觉得她是一个古灵精怪,以搞怪为主的身份,但是在节目中如遇到突发状况,谢娜总是会以她独有的方式化解这种尴尬,而吴昕则是以一种淑女的形象出现在观众的面前,与谢娜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的同时,在节目中遇到突发状况,她则代表了一部分的宅女、淑女们做出了选择,以温情为主。而维嘉和杜海涛则较为理性,在节目中遇到突发状况,海涛总是能以自嘲的方式化解,让观众和嘉宾都转移了注意力,将尴尬化为了笑声,为观众带来了轻松。因此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过程中也要加入这类培养其应变能力的课程中得到更多的实践与锻炼,为学生将来在走入一线后才能拥有更好的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三、提高播音主持专业学生文学素养

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是一种相对拥有“话语权”的角色[3]。这才能够真正的符合了人们心目中对主持人的形象的定位。而随着播音主持专业的火爆,众多院校纷纷开设了播音与主持专业,而其要求学生的文化课分数却相对较低,更多的是注重了专业素养。

文化内涵的缺失势必会影响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在沟通场域中口语表达的生成。对主持人来说,面对不同的电视节目应该具有不同的状态,同时也应该具有不同的文化知识,从而才能够将节目做得更丰富,更富有内涵。如果只是一味的按照编导所给设计好的稿件来进行播读的话,对节目中出现的突发状况,则会缺少了一定的节目丰富性。通过这点,则对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文学素养的提高成为了关注的重点所在。我们也不凡看到,许多著名的主持人,在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历练之后,都会选择进行幕后深造,充实自己的同时,能够拥有更广的知识面,观众也希望能够观看到一个具有高品质的电视节目,也希望能够看到更具品味的电视节目主持人。文学素养不容忽视,语言和文字是相辅相成的,文学内涵的积淀对于主持人在沟通场域中口语表达的生成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应该提高播音主持专业学生的文学素养。

注释:

[1]韩菊.广播电视专业化与播音主持教学[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02 (9).

[2]张潇潇,谭天.论我国节目主持人培养模式改革[J].现代传播,2007 (6).

[3]敬一丹.提高播音员与主持人的核心竞争力[J].声屏世界,2006 (6).

参考文献:

[1]韩菊.广播电视专业化与播音主持教学[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02 (9).

[2]张潇潇,谭天.论我国节目主持人培养模式改革[J].现代传播,2007 (6).

[3]敬一丹.提高播音员与主持人的核心竞争力[J].声屏世界,2006 (6).

综艺节目主持稿篇3

一、树立个性化的主持风格

现在的播音主持行业呈现小众化趋势,因而播音主持人员的个性化特征显得尤为重要,具备突出性格特征与主持风格的主持人才能够获得大众的喜爱。个性化的主持风格主要体现在播音主持人员的着装、发型,声音特点、气质以及学识修养等。首先,播音主持人员应重视外表美,根据外貌特征选择服饰搭配,表现出大气优雅的效果。播音主持应具备个性化的主持风格,在播报时注重对稿件内容进行深入的理解,并运用语言、肢体动作生动地将其表达出来,转变以往单调枯燥的播音气氛。其实,播音主持是隔着屏幕与观众进行交流的,播音主持应保持良好的播音状态,在屏幕前要集中注意力,持端庄的播音仪态,以自然的状态向观众播报,从而拉近与观众的距离。

二、从音色、音质方面进一步挖掘自身的声音特点,同时还要注意在播音过程中语调、语速的变化,使之符合观众审美

1.语音标准

这是从事艺术语言表达工作的第一要素,播音员主持人的发音过程贯穿始终,语音的标准规范程度是节目创作中的硬件问题,要掌握吐字发声技巧,吐字清晰,语言优美,声音富于活力和感染力。播音员应善于把控声音,通过语速强弱、快慢,投入感情的言语等手段来不断提升听众的注意力。

在播音节目中,要尽量解决掉一些常见的语音问题如尖音、团音、唇舌无力、声音干涩闷暗、气息不畅、表达平淡等,一些多音字、易错字要提前做好功课。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想获得真正的嘴上功夫,台下功夫要多下。作为播音节目的直接传导者播音主持,应善于把控声音,通过语速强弱、快慢,投入感情的言语等手段来不断提升听众的注意力。

2.语言表达要有表现力和感受力

支撑主持人语言能力的,首先是自身素质,包括政策水平、价值观念、敬业精神、文化修养、情感表达、人品道德、思想理论等;其次,主持人还必须具有把握自己身份位置和调节语言行为的能力。主持人在学习中主要解决的是创作道路、分析理解稿件、具体感受稿件、语言表达中的内部技巧、话筒前的状态等问题。语言表达的表现力和感受力要通过备稿、情景再现、挖掘内在语等来实现,也要通过停连、重音、语气、节奏等外部技巧来助力。内部技巧和外部技巧的合理運用,在播音主持的创作中赋予鲜明的形象性、严谨的逻辑性,帮助我们把稿件更积极、更生动、更清晰、更完美地表达出来,使稿件的语言变成播音员主持人自己要说的话,在这种运动的状态下,创作才有灵魂,播音主持创作艺术语言才有活力。要求播音员主持人的发音在规范、准确、清晰的情况下,而且还要有较强的感染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在这样的要求下,观众听过一次之后就可以抓住话语的重点和关键部分。在此基础上,专业的播音员主持人通过自己的创新和再创作,通过内外部技巧将文字内容灵活准确地展现给受众,对于那些内容量大、综合感强的新闻节目,播音主持就应当适当调整语速,使观众能够接收更多的信息;对于那些只是播报新闻消息、气氛庄重的节目,播音主持就应该调整语速,将播音速度放平缓,使观众更能准确地掌握新闻内容。

三、语言表达要为节目形式服务

比如新闻节目的语言特点是朴实、明快、清晰、流畅。新闻语言表达方式可以分为播讲式语言规整、吐字干净利落,是较常见的表达方式;宣读式音色偏高,吐字力度强,用声偏厚、实声为主,节奏明快,态度严正、明朗;说新闻日常说话聊天式,亲切自然,轻松随和。除此之外,一定要把握整个节目或者稿件的宗旨和主题思想,也就是要确定基调。基调是指整个节目或者是稿件作品总的感情色彩和分量,以及播音员主持人的具体态度。这就要求播音员主持人要从稿件的人物、事件、作者倾向及其风格特点等因素,去分析、研究作品总的感情色彩,通过主持人技巧的运用传达丰富的感情,产生震撼人心的感染力。有时候播音员需要通过在播报中加入个人感情才能够使新闻更具感染力,同样是例子中的新闻,如果播音人员在播报时只是平淡一概描述,所有的听众都不会对这个新闻太感兴趣。

播音主持艺术语言基本训练是一项艰苦的劳动过程,要想提高,必须做到这样几点: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工作作风、严格的时间观念。坚持多听多看,积极思考,提高听辨能力,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利用科学方法上

综艺节目主持稿篇4

关键词 新时期;播音主持;创新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6)09-0102-02 

时代的进步和发展,使我国广播电视行业发展迅速,积极运用了一系列现代化的广播电视设备,在较大程度上提升了节目制作能力与质量。同时,人们欣赏水平的提升,对播音主持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体来讲,播音主持指的是传播主题借助于有声语言和副语言传播所开展的传播活动,文本语言、口头语言组成了有声语言;而播音主持人的表情、眼神、装扮等则构成了副语言。 

1 播音主持创新的意义和作用 

进入21世纪之后,传媒业之间存在着日趋激烈的竞争,播音主持人发挥着桥梁作用,有机联系起广播与受众,在竞争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国相关部门的领导也曾经讲过,在广播电视发展迅速的大形势之下,播音主持人的工作具有较大发展前景,担负着重要责任;甚至播音主持人的水平,会直接决定到广播电视工作水平。近些年来,在广播电视报纸的基础上,网络媒体也涌现出来,特别是网络文化的影响范围不断加大,出现了虚拟主持人,在较大程度上挑战到了播音主持人。那么为了促进播音主持行业的发展,就需要正面现实,大力创新,提升个人主持水平和综合素质。 

2 播音主持艺术发展现状分析 

2.1 播音主持从业人员需要提升职业化和规范化程度 

广播行业发展速度的加快,要求播音主持从业人员具有更高的职业化和规范化程度;播音主持人除了专业知识比较丰富,专业技能水平较高之外,职业道德素养也是必须要具备的。要想在激烈的广播行业竞争中生存下来,就需要不断提升职业化和规范化程度,这样也可以促进播音主持工作的创新。 

2.2 播音主持从业人员需要具备全面能力 

现阶段媒体行业之间存在着激烈的市场竞争,且受众素质越来越高,对播音主持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那么,播音主持从业人员就需要具备全面能力,坚持创新,将全新多样化的节目内容提供给受众,促使受众多样化的需求得到满足。只有这样,广播节目的受众群体方可以得到扩大,获得健康 

发展。 

2.3 播音主持从业人员需要承担更大的职责 

播音主持行业的发展,要求播音主持从业人员承担更大的职责;不能够只待在演播室里,还需要结合市场发展需求,将采访、策划、编导等职责融合起来,提升个人素质。 

3 新时期电台播音主持创新的实施策略 

3.1 理论创新 

研究发现,现阶段我国播音主持理论还比较的落后,存在着诸多的问题,需要深入研究。特别是播音主持行业的进步,需要深化理论研究,以便与不断变化的新形势所适应。 

首先,充分重视播音主持理论。部分播音主持人因为存在着职业倦怠心理,或者是有一定的优越感,导致出现片面认识,以为只需要将稿子字正腔圆的读出来,避免有错误出现于节目主持过程中即可。但是在时间推移的过程中,逐渐出现了一些问题,虽然有些播音主持人在岗位上工作多年,但是没有接受过系统培训,理论知识较为欠缺,业务水平需要进一步提升。还有一些播音员则仅仅会念稿子,发挥传声功能,如果改变了工作内容,就无所适从。因此,播音主持人只有具备了丰富的理论知识和较高的文化知识水平,方可以结合时展要求,积极创新。 

其次,对传统播音主持理论有机改进。有声语言经过了较长历史的发展,播音主持的时代烙印较为明显。在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所出现的播音主持理论,政治色彩较为浓厚,而新时期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结合节目类型与内容,改变传播形式,进一步完善播音主持理论。 

3.2 实践创新 

首先,创新形式。现阶段,十分详细的划分了多媒体、网络等传播方式,主动性和选择性较强,但是却没有改变受众接受规律与民族审美心理特征。要将播音主持的特色体现出来,就需要积极创新形式。播音主持艺术创作中,要勇于解决困难,适应、优化和统一形式,通过不断改变,有机结合播音创作的共性,创新播音主持形式,焕发生命力。 

其次,创新内容。一般来讲,有专门的人员来撰写稿件与文案,播音主持人往往是播报记者、编导设计好的节目,个人选择余地较小。但是在具体实践中,播音主持人需要理解、消化与吸收原有稿件和文案,用自己的语言和风格合理转化,通过二度创作,将个人一些创意与见解加入进来。要对播讲目的正确把握,将个人思考和创意适当融合进来,方可以有效提升播音效果。以某电台节目为例,基本上属于知心大姐类型,但是主持人一反常态,采取了直接的回答语言,果断干脆,部分人员甚至接受不了,但是这档节目的受众规模却一直扩大,主要原因就在于其创新了语言特点,贴合了受众需求。 

最后,创新风格。新时期下,对主持人的个性化特点要求更高;在激烈竞争之下,播音主持人只有具备了个人特点和独特风格,方才被观众认识和记忆。要结合节目类型与特点,找准个人位置,发挥独特魅力。很多主持人会对成名之人盲目的模仿,不仅个人特点遭到埋没,还会引起观众的厌恶;如部分节目主持人盲目模仿台湾综艺节目主持人小S,无法令观众接受。因此,只有科学创新,树立风格,方可以获得竞争优势。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科学技术的革新,对播音主持艺术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虽然内外部形势不断变化,但是在未来的发展中,有声语言的传播依然有广阔的发展天地,播音主持艺术需要不断创新,方可以满足受众不断变化的需求。对于播音主持从业人员来讲,需要不断提高能力,提升个人综合素养与专业水平,树立独特风格,找准定位,创新形式、内容等,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参考文献 

[1]生军.新时期电视播音主持创新的思考[J].科技传播,2015,7(6):195,180. 

[2]高虹.广播电台播音主持风格的培养思路研究[J].新闻研究导刊,2015(7):30. 

综艺节目主持稿篇5

《读库》的出版人张立宪说过一句经典的话:“人活在世,许多时间和精力都是用来跟别人比,最大的追求,最大的快感,就是‘我有,而你没有’,‘你有,我比你还有’,诸如金钱、地位、学问、见识、面子、脑子、房子、大房子、性感、感性、手表、项链、袜子、内裤,概莫能外。”

而等级,则是攀比的一般等价物。你开的是奔驰E300,我开的是奔驰S600,万一遇到一个不懂车的,不是亏大了吗?所以最清楚明了的办法莫若微软员工的等级制:李开复刚进微软时是15级,唐骏离开微软时比李开复还低3级,诸如此类把攀比简化为简单的数学题,从而搞清楚彼此的相对地位。

若是不同国界、不同体制的人相撞,又要把各自的等级体系进行“翻译”,才能对号入座。有微软员工这样翻译过微软和中石化高管之间的级别关系:微软的亚太区总裁,相当于海外部的副总裁,大致相当于中石化的副局级管理人员,而微软大中华区,隶属亚太区,大中华区总裁,比亚太区总裁低一级,相当于中石化的正处级干部;而中国大陆总裁又要低半级,相当于中石化的副处级干部。无独有偶,我遇到过一位中国的镇长也试图搞清楚我的级别。当我告诉他我供职于英国的《金融时报》时,见他不懂,便跟他说这是份很有名的报纸。他想了一下,问我:“你们报纸是什么级别的呢?”在他的思维逻辑里,有没有名,并不能成为确立地位的因素,只有换算成和《人民日报》一样的级别,他才能将我准确定位。

级别高的人当然就有了很多特权。以台湾的综艺电视界为例,如果是新人,偶尔上一次电视节目,会被主持人整得很惨:让你表演能否吃得到自己的脚趾头,让你站在高台上回答问题,答不出来就会被推到下面的水池中去,出外景节目时会被要求吃油炸蚂蚱,等等。当然,这些情节并不是为了整你,而是为了节目效果,为了收视率。但等级高的艺人可以拒绝此类苦差,就像王菲或者周杰伦一样,只需要坐在沙发上回答问题即可,而且遇到不想回答的,还可以拉长脸小小地发个脾气。

在综艺电视节目十分发达的台湾地区,就连采访大牌艺人的机会也要看采访人的等级。通常只有名主持人才有机会采访他们,这些名主持一般都有自己坐庄的周播或日播节目,经常邀请大明星来访谈。因为双方在各自领域的等级不相上下,看上去很有点把酒言欢的架势。知名度低的主持人只能作为助理主持出现,而且是和其他的助理主持轮流出现。万一在节目录制过程中不当插话或者故意抢话,搞不好还会被主持人雪藏。中国大陆十年前尚无此类综艺节目,那时的电视刚刚市场化,年轻的电视记者完全搞不清楚该对刘德华这种等级的明星提供什么提问待遇,对他就像对其他等级的明星一样直来直去地问:“你真的没有结婚吗?”让天王巨星很下不来台。后来刘德华对台湾的综艺界主持人提到这段经历时一脸的无奈。

有些行业等级是相当隐蔽的。拿我熟悉的写作来说,等级最高的,像海岩,他写的剧本不仅别人不敢改,他甚至还可以指定谁来演;等级最低的,有的人写了东西,连自己的名字都没资格署。稍微有点知名度的,会被媒体邀请开个专栏;完全没有知名度的,可以选择投稿,这很像如今的海选,别忘了当年海岩还是从“文字海选”这条路上成名的。搞不清楚这种隐蔽等级的外行人,就会问出一些像新人电视记者一样的话来。比如有其他行业的朋友问我:“我要是退休了,就到你们媒体开个专栏……”看在熟人的面子上,我不好发作。其实我很想对他说:“就凭你?还专栏呢。你投了稿,我有没有空看还不一定呢。”

综艺节目主持稿篇6

从短训起步到实现跨越式发展

伴随着节目主持人的诞生,30年来,我国主持人教育从零起步,从小到大,不仅办学规模不断扩大,而且社会影响日增,实现了超常规、跨越式发展,令业界关注,令社会瞩目。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国节目主持人诞生伊始至八十年代末期,主持人教育还只是停留在开办短训班、培训班一类的非学历教育阶段,培养对象主要是面向广播电视媒体的播音员、主持人和编采人员。进入九十年代以后,像北京广播学院(现中国传媒大学)在原播音系的基础上成立了播音主持艺术学院,招收主持专业本科生、研究生;国际新闻传播学院,从2000年起招收英语主持本科生、研究生。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开办播音与主持专业的大专院校有近三百所,国内除青海、外,其他各省(市)、自治区均办有该专业,仅吉林省就有近二十所。专业学历有高职、专科、本科、双学位、研究生等多个层次。在这场主持人办学竞争热中,不仅有不少高校和知名学府、众多普通高校,还有许多民办大专院校。

30年来,我国主持人教育经历了初创期、发展期,如今已进入了品牌建设期。如果说初创期旨在不断尝试、探索办学之路,发展期重在扩大办学规模,形成社会影响,那么品牌期贵在注重内涵建设,提升办学质量,提高专业品牌。

2010年春,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明确提出“有特色才有优势,有优势才有实力”的办学思想,指出学科品牌是核心竞争力,立志打造“国际知名、有中国特色的、中国第一的、有绝对权威影响的播音主持艺术学科”。①该院在制定“十二五”规划中,要求人才培养类型化、多样化、规格化,培养精专型、高水准、实践性、复合型人才。

透过主持人教育发展历程,我们不难发现这门新兴的朝阳专业呈现的诸多新变化、新亮点、新走势:办学时间短、发展速度快、层次结构多元化;特色鲜明、形式创新、魅力各异。一言以蔽之,我国主持人教育实现了超常规、跨越式发展,意义深远。

从探索教学到创新教学思路

主持人教学是个新课题,如何按照培养节目主持人的规律特点,实施有针对性的教学,以期达到有效提升教学质量的效果,各地院校主持人专业通过不断的教学实践,探索到了一条行之有效的教学新思路、新方法,即“说、播、写、操”一条龙的教学。重点抓好说话(口语表达)、播音、写作、操练四个层次和环节的教学。

“说”――学会用标准的普通话“说话”的技能,包括有稿说话和无稿说话。前者是指有稿但不是念稿、播稿、背稿,而是采用“说话”的方式准确地表达稿件的神韵气势;后者是指要按照提纲或按现场情景即景即席说话,学会“说什么”,做到出口成章,声情并茂。提高说话艺术,重在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和快速反应能力。

“播”――节目主持人和播音员一样,“应该模范贯彻国家关于语言、文字方针,成为语言文字规范化的宣传者和实践者,积极为广大听众起示范作用。”②主持人必须学好普通话,用标准的规范化的普通话播讲。提高播音播讲水平,贵在平时加强对学生的语言训练,“声音训练,关键是练,是实践。”要以“练为战”,③常练不辍,打好扎实的语言基本功。不光课堂教学要教学生“练声”,平时还要抓好每天的“晨练”。

“写”――写作是说话的基础,写得好方能说得好。主持人不仅要学会写新闻稿、写评论稿,还要学会写节目串词、写节目策划稿。提高写作水平,贵在平时多练笔,要常写不辍,多写常写必然熟能生巧,笔下生花。

“操”――指实际操练与动手能力。课堂教学采用边讲课、边观摩(节目)、边交流、边操练的方法,学以致用,有效提升学生的主持技能和实践能力,凸现应用性。

综上所述,“说、播、写、操”一条龙的教学方法,摒弃了“灌注式”教学满堂灌、静止的、单向传播的弊端,符合培养以“说”“谈”“聊”“侃”为主,集采编播评论于一体的应用型、复合型主持人的规律特点,值得肯定赞许。

按照“说、播、写、操”的新理念、新思路的培养模式,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安排要充分体现“一条龙”的教学体系,以起到循环发展,互相渗透,相得益彰的效果。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师生间双向传播、互动交流的优势,形成一种生动活泼、平等探讨的教学氛围。既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思维能力,又要提高动脑、动口、动手、动笔的实践能力。

从面临的挑战到实施人才培养创新策略

当前播音主持专业教育面临的挑战,一是“学院派”为主的播音主持队伍“一统天下”的局面被打破,越来越多的“非播音主持专业”出身的人才加盟到主持人队伍中,如崔永元、白岩松、朱军、水均益、毕福剑、沈冰、陈鲁豫等。二是目前高校播音主持专业培养人才不能满足媒体快速发展和对从业人员更高要求的需求。

据有关调查数据,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到2000年,“学院派”的主持人在中央电视台所占比例超过七成,之后形势则发生逆转。现在央视205名主持人中,“学院派”主持人不过84名,比例不足四成。对中央电视台15个频道中的9个频道进行统计发现,“学院派”主持人比例最高的分别是新闻频道和文艺频道,分别为47%和46%,而在其他频道,“学院派”占有比例大致在35%左右。也有频道,如法制频道的四名主持人,没有一个是学习主持或播音专业的。而在新闻频道的“学院派”主持人所担纲的节目主持以播报类为主,比如《新闻联播》《晚间新闻》等。这些数据表明了当前主持人教育存在的弊端,“其中重要的原因是‘学院派’教育体制已经不能满足目前日趋专业的节目类型”的需要。为此主持人教育实施了一系列创新改革。

首先是从学生实际出发,针对学生思想实际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我国众多设有播音主持专业的高校,摈弃“千人一面”的培养模式。他们根据播音主持工作性质特点的要求,针对学生们的思想实际和专业实际的需要,大胆改革创新,不断探索培养特色人才的新途径,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是要把“人文关怀”和“以人为本”的思想贯穿教学始终。要教会学生懂得爱、尊重人,教会学生如何富有同情心、爱心。现在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他们自我意识强,自尊心强,特别在意别人如何尊重他,很少考虑去尊重他人;特别在意别人是否关心他,爱护他,很少主动去关心爱护他人。许多高校主持人专业教育,在给学生传授知识技能的同时,根据学生的这些思想实际状况,加强对播音主持专业学生的“人文关怀”教育,培养他们处处关注人、尊重人的“以人为本”的思想,就显得尤为迫切,具有特殊的意义。

二是要把德育放在专业教学的首位,注重教会学生如何做人的道理,引导学生正确理解缩小“主持”,放大“做人”的道理,让他们懂得必须先做好社会中普通的人,先做一个合格的好公民,方能做好主持人的深层内涵。不少青年学生带着对主持艺术的向往和追求,学习播音主持专业,渴望自己早日成才,实现自己的“明星梦”。要教育他们摆正位置,不要好高骛远;要脚踏实地,通过勤奋努力实现“明星梦”。

其次实施实践性教育的创新策略,尽快让学生掌握技能,提高主持艺术,这是职业上岗的必要条件。艺术人才的培养,应当是实践性教育、技能型教育和理论性教育有机结合的综合模式,贵在突出应用性。对播音主持专业学生的培养模式也是如此。

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利用自身的独特优势与有利条件,长期聘请中央电视台知名播音员、主持人,如李瑞英、海霞、敬一丹、白岩松、李咏等为兼职教授到校授课,经常面对面地传授主持经验、主持技巧,并安排学生到央视等有关媒体进行实习锻炼,收到了明显成效。同时,该院还与众多省市广播电视台建立了教学实训基地,为学生的实习实训乃至就业搭建了广阔平台。

第三,创新完善课程改革的举措。诸如改变专业课主要集中在“口语传播”和“非口语传播”等以技巧性训练为主的教学培养方式,完善主持人的知识结构,除专业知识外,还要增加基础知识、辅助知识等。增加文化知识课量,提高知识内涵修养及整体素质。又如提出将专业与专长相结合的“2+2”教学模式的全新尝试,即2年播音主持专业学习和2年非播音主持专业学习,旨在培养“一专多能”“知识扎实”的主持人。

透过主持人教学办学热,不难发现,国内众多高校主持人专业为避免同质化竞争,普遍实施差异化、个性化的创新人才培养策略。他们以市场为先导,以特色为抓手,充分利用各自优势,不拘一格探索人才培养新思路、新构想、新途径。当前我国主持人教育尽管还存在着一些值得注意、需要引起重视的问题,尚需通过不断深化教学改革,逐步加以解决,但可以预料,新世纪我国主持人教育正焕发出勃勃生机,前景看好,必将绽放出更绚丽的花朵,给人们带来新的惊喜。(作者系江南影视艺术职业学院副院长,教授)

栏目责编:曾鸣

注释:

①《中国传媒大学校报》,第350期。

②《孙家正部长在全国广播影视语言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国广播电视学刊》,1996(11)。

综艺节目主持稿篇7

【关键词】文学副刊 创新 《平原》

对于报纸而言,新闻为攻,副刊为守。此言可谓切中报纸副刊的“命脉”。然而,进入全媒体时代,与当代纸质媒体的新闻版面强势扩张相比,传统副刊版面开始逐渐被挤压,出现了一些困境。但副刊不副,是阅读的延伸和补充。报纸的魂之所系——也就是副刊,只有在内容和形式上与时俱进,嫁接新媒体,融入新时代,才能在新的变化中立于不败之地。

在全国文学副刊萎缩、副刊作者数量减少、文学副刊总体发展式微的大背景下,阜阳日报文艺副刊《平原》栏目荣获安徽省副刊好作品专栏2011年度一等奖,这项殊荣实属来之不易。

阜阳日报《平原》栏目诞生于1958年1月,称得上是一个老栏目了。创办以来,该栏目始终定位为综合性文艺副刊,主要编发散文、诗歌、随笔、杂谈、篆刻等。创办之初,编发了许多革命故事、散文,还有农民版画、快板书、打油诗、顺口溜等,以民间文学的形式反映了那个时代革命和建设的火热生活。50多年过去了,虽然目前阜阳日报的文艺副刊版面已经增加到十几个,但《平原》作为重点栏目始终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一个如此高龄的文学副刊栏目是如何形成经久不衰的品牌,并且能够与时俱进,焕发青春的呢?现介绍阜阳日报专副刊中心打造《平原》这个品牌的主要做法。

定位和风格适当调整

《平原》是一个综合性文学副刊。这个刊发散文、随笔、诗歌、小说、杂文的板块,一直受到文学爱好者的喜爱。但在新的情况下,我们针对网络时代的特点和人们阅读习惯以及口味的变化,做了微调。

经过分析,我们发现现在党报读者对文艺副刊的期待,不再单纯是“培养作家的摇篮”、文学家的“沙龙”、文艺家的“乐园”。他们期待从副刊中,获取更多的营养和知识,获取更多的趣味和快乐,副刊已不仅仅是“休闲”的版面。正因为以上原因,许多都市报的副刊已经抛弃了“纯文学路线”,走向平民化,内容以读者的身边人、身边事为主,作者群不再局限于知名作家。党报副刊要不要这样做呢?显然,在传统操作手法逐渐落伍的情形下,党报副刊也需要转型。经过研究,最终确定《平原》副刊的风格,既要保持文学性,也要淡化文学味,增加现实性、贴近性、平民化。

与许多党报的副刊不同,《平原》抛弃了那种自娱自乐的文人办报、精英办报的思路,让广大普通老百姓走到报纸版面上来,讲述他们的“身边人、身边事”。注重题材的现实性,引导作者关注时代、关注变化,写出读者身边事、身边人的新面貌。以本地作者为主,引导他们写本土风情民俗、本地人物故事。写作形式上力求摒弃辞藻华丽、无病的纯文学做派,作者构成上也不以名家稿约为主,而是以草根作者为主,突出平民化写作风格。

重视本地作者库建设

在副刊全面本地化的大势驱动下,文学栏目的作者群也相应发生着变化。

编辑对目前的本地作者队伍做了分析:目前阜阳日报副刊的本地作者群主要由教师、公务员、大学生、企事业单位人员构成,其中教师,尤其是乡镇教师占据了半壁江山。他们分布在全市的基层乡村,视野相对较窄,写作风格也比较单一,纯文学的写景、记事往往是他们创作的主要风格。

在全民写博客、织微博的大背景下,很多网民已经成长为一支新的创作队伍,他们可能对外并不宣称热爱文学,但他们始终坚持写自己、表达自己的个性和声音。在这种情况下,过去那种纯文学、曲高和寡的套路显然不适应目前的现实发展,所以,我们把发稿门槛降低,使得《平原》副刊不单只是文学青年的阵地,而是所有读者手写我心、表达见解、发出声音的园地。

在副刊作者流失较严重的背景下,如何拓展新的创作队伍是个大问题。我们在发稿的同时要求作者附上个人简介和创作经历,积极建立本地作者库。目前这项工作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本地作者库的作者已经达到近200人。这里的本地作者既包括所有土生土长的阜阳人,也包含了在阜阳工作、学习过的人,或是曾经到访过阜阳的人。

加强编写往来

一是采取回复的方法接近读者、沟通读者。很多副刊的投稿邮箱往往没有回复,或者即使有回复,也是邮箱的自动回复。而《平原》副刊的编辑,尽量回复每一位作者的来信、来稿,虽然这项工作的工作量很大。但为了争取作者,一旦有新的读者投稿,只要编辑觉得对方的文笔还可以,都会第一时间给他回复,把《用稿要求》和栏目设置同时发给他,让他对阜阳日报的副刊产生一个好印象,从而继续投稿。

有的报社副刊用稿后往往不通知对方,用了就用了,不重视与作者的及时沟通,不利于建立一个长效的编写互动机制。而《平原》副刊的编辑,采取发送《拟用稿通知》和《用稿通知》的办法,有效地弥补了这个缺失。《拟用稿通知》除了通知对方该稿件拟采用,如果该文章已经在他处发表过请他通知编辑,还提示他耐心等待,不要再把此稿投往他处,这样就避免了一稿多投的情况。很多读者来信说:这封《拟用稿通知》犹如给作者一个定心丸,接下来的事情就是静候刊发的佳音了。《用稿通知》信则是在用稿之后,把具体见报时间及电子报链接发送给作者,同时邀请他继续投稿和支持。

二是建立阜阳日报业余作者群。除了公布《平原》副刊的电子邮箱(专用投稿邮箱)外,《平原》的编辑还开通了工作QQ号, 2011年《平原》建立了《阜阳日报》文学作者QQ群。目前已经吸纳了近百人入群。该群的入群条件既宽松而又严格,主要吸收有写作热情、写作功底较好的本地作者。该群严格执行实名制,维持群内言论的纯洁性,保持群的健康发展。QQ群里,编辑会及时公布用稿信息,第一时间约稿信息,征文启事、近期写作选题和注意事项等。作者有何建议也可以在里面提出,并且为广大文友之间提供了一个互相交流的良好平台,对编写互动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三是做到以心换心,和作者真诚地交朋友。只有善于交朋友,真诚地对待作者的报纸编辑,才能收获一份友谊,也才能收获广泛的稿源。经常给通讯员发信息、打电话,向他们约稿,这是十分重要的。在人们的印象里,以前的党报副刊编辑常常是成年坐在办公室,等待作者投稿,但现在的全媒体时代如果编辑不能主动出击,所编版面可能是死水一潭,缺乏生机,也没有充足的好稿源。编副刊的过程就是交朋友的过程,只有全力投入,和作者建立起朋友关系,才能有主动投稿的作者。

当今副刊,丰富了广大读者的生活,既是报纸联系广大作家的纽带,也是报纸吸引广大读者的窗口。长期以来,在《阜阳日报》副刊上,大量的名人、名家在这里发表过自己的得意作品。也有许多人从这里起航,很多初出茅庐的青年作家都在这儿发表过他们认为很有影响的作品。所以,《平原》副刊一直是《阜阳日报》的名牌栏目之一。

《平原》栏目的三个坚持

一是坚持导向正确、不庸俗不媚俗。眼下许多副刊都走上了浅阅读的路线,堪称快餐副刊。我们的副刊编辑始终秉持选稿的高标准,立足本地,坚持乡土风情,力争每期都给予人们一种美的享受,这种美,来自文字本身,更来自文章中蕴含的深情和哲理。

二是坚持本地化,拒绝千人一面的职业。我们要求原创首投,坚持首发,坚持本地特色。

三是坚持扶植草根作者,不断推出新人。每周一期的副刊力求推出一到二个新面孔。通过努力,这片园地走出了张晓玲、谢登峰、洛水、李红军、蔡明菊、金涛这样的本土作家和乡土诗人。

《平原》还坚持向一些有影响力的本土作家约稿,比如邢思洁、时春晨、崔波、苗秀侠等,但是不设专栏,原则上不会因为对方的名气而降低对发稿字数的要求,作品原则上不超过2500字。

《平原》副刊的创新做法

单篇文章的字数少,单版的文章篇数多。在意文章的长短,在意内容与生活的贴近程度,单篇字数一般控制在1000字以内。单篇篇幅小了,版面上的文章篇数就多了,这与大多数党报的一般做法不同。提高文章的易读性,并力求做到文章短、文句短、段落短,让语言浅显易懂,便于读者阅读、利于读者理解,符合读者的兴趣和需求。

文章题材种类多,合理搭配栏目。《平原副刊》除传统栏目“文峰漫笔”、“小小说”之外,又开设“颍水之滨”、“诗路花语”等新栏目。不单用摄影图片,还采用篆刻、剪纸、书法等多种形式点缀版面,同时使用栏花、刊头设计等元素使版面语言错落有致、富有变化。

重视策划,重视和读者的互动交流。一是不定期推出征文活动,比如每年的一些节日如母亲节、父亲节、国庆节等,都会组织征文,或者根据当前社会、生活的热点不定期推出一些主题征文,如近期开展的“中国梦我的梦”征文等。每次征文,读者都十分踊跃。二是积极组织编者和读者的联谊活动,如每年的通讯员联谊会邀请35名优秀作者参加,会上表彰一批热心作者,大家进行交流和采风。三是经常举行优秀征文评选活动,对作者进行物质奖励。四是定期给各位作者寄送阜阳报业的内刊,让他们了解阜阳日报的工作动态和宣传重点。这些活动都鼓励和保护了广大作者的投稿积极性,促进了和作者的互动。

面对丰富多彩的现代生活,面对快速更新的现代资讯,党报副刊需要在保持文化品位和求新求变之间找到新的平衡。《平原》栏目在创新中获得了源源不断的活力,这些年,不变的是它的品位,对高标准的坚持;变的可能是它多了些时尚,多了些平民化,多了些写实性。

在《平原》的编辑过程中,笔者的体会是,只有与读者更近,与生活更近,与心灵更近,与美和艺术更近,党报副刊的创新与发展,就不再是问题。相信《平原》副刊会走得更远。

综艺节目主持稿篇8

(1)纯美术:色彩头像、命题创作、速写、素描静物、设计素描、四格漫画、立体构成、平面构成、设计色彩、素描头像、素描半身像、色彩静物等。

(2)美术(中国画):素描、速写、书法创作等。

(3)美术(书法):书法临摹、书法创作等。

2、传媒类

(1)播音主持:语音基础、自备稿件播读、指定稿件播读(新闻、文艺作品)、发声技巧、思维训练、主持艺术、即兴语言表达、节目策划、模拟主持、试镜训练等。

(2)影视编导:文学作品(文学常识)、命题编讲故事、即兴评述、电视节目分析及创作、语言表达、视觉语言、编导思维散文写作、面试技巧、特长训练等。

(3)影视表演:语音基础、台词技巧、声乐演唱、形体舞蹈、小品表演、舞蹈表演、影视拍摄、特长训练等。

3、音乐类

(1)音乐师范(含音乐舞蹈、舞蹈表演):声乐、钢琴、乐理、视唱练耳、形体训练、舞蹈表演、舞台表演、特长训练等。

(2)音乐表演(含美声、民族、歌剧演唱、流行音乐、器乐演奏):声乐演唱、器乐演奏、乐理、视唱练耳、舞台表演、特长训练等。

(3)音乐理论及作曲(含作曲、录音艺术、音乐治疗、音乐学、艺术管理等):钢琴、乐理、视唱练耳、和声、作曲、音乐史论等。

4、空乘类

主要课程:模特表演与造型(台步)、应考舞蹈(才艺)、礼仪化妆、基础化妆、面试技巧、航空综合知识、乘务礼仪等。

上一篇:一周年庆典致辞范文 下一篇:个人自查自纠整改报告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