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方案格式范文

时间:2023-11-08 08:20:35

会议方案格式

会议方案格式篇1

一、召开动员会议。

局高度重视,区动员大会局开以后。专门成立了相应的工作机构,成立了行政执法评议活动领导小组。所立即召开全所人员会议,认真学习了全区动员大会精神,明确了开展评议活动的重要意义、评议内容和方法步骤,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对评议活动进行了具体部署,制定了执法评议活动实施方案。加大宣传力度,把开展评议活动的信息在局接受群众监督。

二、拓宽评议渠道。

并公布投诉举报电话,一是醒目位置设置投诉箱。接受群众的来信来电。二是山价格信息网设立投诉邮箱,从网上广泛征求群众对价格执法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三是推行价格行政执法反馈制度,即在检查工作结束后,把行政执法征求意见表留置管理相对人处,由管理相对人的负责人如实填写意见后,交局纪检监察室。广泛征求管理相对人对价格行政执法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四是聘请了行风监督员,经常听取他对价格执法工作意见和建议,并主动地征求服务对象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工作方法。

三、对照评议标准。

用制度规范行政执法行为1加强制度建设。

并层层签订了执法工作年度责任状,所制定了详实的依法行政工作方案。一级抓一级,切实做到谁主管谁负责,把工作责任落实到每个窗口,每个岗位。按照《行政执法责任制》错案责任追究制》执法公示制》和《执法监督制》执法“四制”工作要求,逐步健全和完善了首问负责制度》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执法奖罚制度》案件集体审议制度》等,建立了用制度规范执法行为、靠制度执法办案的有效机制,从源头上减少和杜绝执法工作的随意性,为营造良好的依法行政环境提供了保障。

规范了行政执法工作程序2严格执法。

规定执法人员必须严格依法行政,为严格执法程序。并将执法程序公开上墙。为加强执法工作,配备了专职法制工作人员,专门负责我局的行政执法工作的审理与监督。加强价格执法工作程序的规范化,一是价格监督检查从立案到结案程序的规范化,每一程序严格按照《价格监督检查工作程序规定》执行,明确各自分工,该审批的及时报领导审批,该集体审议的及时进行集体审议。二是案件办理的规范,坚持“职权法定、程序合法、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处理恰当”二十四字办案方针。实施价格监督检查案件的主办制度,做到谁主办、谁负责”对案件的程序、事实、定性负责,并负责做好案卷的整理归档。价格举报工作的规范,从案件的受理到办结,严格按照《价格违法行为举报规定》和《江苏省价格举报工作暂行规定》要求进行办理,严格按照规定时限进行登记、呈报、办结、回复,做到必备文书齐全,及时在价格举报信息系统反映案件的办理情况,及时整理归档。

提高执法能力3加强了执法队伍建设。

努力提高价检队伍政治素质。坚持周一上午的政治学习制度,一是加强政治学习。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同志关于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理论。二是加强业务学习,努力提高价检队伍业务素质。积极组织执法人员参加法制部门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组织的各项业务培训

年初制定了2008年法制学习计划,所为切实推进依法行政工作。努力提高价检队伍行政执法水平。法制学习制度化,规定每周一下午为法制学习日。学习内容系统化,紧密结合价格监督检查工作实际,对价格法规体系进行系统地学习,做到学以致用。学习内容注重适应形势变化的要求,增加了说理式价格文书制作的学习内容。学习方式灵活多样。采取集中学习、自学等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为强化学习效果的考核,年底组织一次考试,并把考试成绩作为公务员年度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

树立了良好的执法形象。4加强了执法队伍的廉政建设。

组织执法人员认真学习国家省市有关廉政工作的有关文件规定,一是积极开展廉政教育。开展“七慎”自教自律专题教育,算好“三笔账”活动。二是建立廉洁监察制度,专门设立纪检监察员,受理廉政建设方面的有关投诉,并建立了执法人员廉政档案。三是开展“诺廉、家庭助廉”活动,检查所代表全所人员与局签定了廉洁承诺书。局向全体执法人员发出倡议开展家庭助廉活动,全体执法人员家属与局签定家庭助廉承诺书。近年来,所未出现一起违纪和不廉洁行为的投诉,执法人员都能够做到廉洁自律,秉公文明执法,依法办案,杜绝了吃、拿、卡、要”现象的发生,有力地维护了执法队伍的良好形象。

四、针对执法存在问题。

执法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通过自查自纠。

市场上大量的不规范价格行为没有得到有效的监督1价格监督检查工作重点转移仍尚未完全实现。

这主要是针对我国商品和服务价格已经放开,从1998年起国家就提出价格监督检查要将工作重点从检查具体价格水平转移到检查各类价格行为上来。价格形成机制发生了重大变化,95%以上的商品和服务价格由经营者根据市场供求自主定价,这一实际情况,作出的决策。但是从这几年实际工作情况来看,真正实现这一转移并非那么容易。如:反暴利由于反暴利界定难,实际工作进展不大;反价格欺诈仍停留在政策宣传提醒阶段,目前市场价格行为最基本的规范仍是明码标价工作,但这一块工作由于明码标价具有反复性大特点,工作回潮现象严重,就查处力度来讲,也有值得进一步加强的必要。

2执法“不到位”

检查难、处理更难,价格行政执法力度不够。以至于办案上造成不少屡查屡罚屡犯的现象,因为处罚结果尚不足以让违法者为其违法行为付出沉重代价,也就是说违法成本不高,起不到警示作用,更谈不上“罚一儆百”往往是查过查不透,罚过罚不痛”实际工作中对于违法行为仍采用主要手段是没收违法所得,有时违法所得也是打折,有的7折、6折,甚至更低的也存在罚款就低不就高,现实中工作仍然存在三重三轻”现象,也就是重检查轻监督,重处罚轻教育,重效益轻效果”

地方保护主义影响价格执法3说情风盛行。

必然损害一些人、一些部门或地区的利益,价格执法实施行政处罚。因而在这过程中遇到说情开脱是常见的事。

整改意见是

加大政府价格行政执法力度1制定完善价格法律法规。

增强价格执法的可操作性,国家应加快出台与《价格法》向配套的各项法规和规章。增加价格行政执法行之有效、切实可行的行政措施。当务之急在立法上赋予主管部门执法上采取强制措施的权力,指具有同工商、税务等其他行政监管部门同样的法定职权,从根本上解决价格行政执法难的问题。

加大执法力度2规范执法行为。

因此在执法中,规范执法行为使加大执法力度的前提和保障。首先必须严格执行“职权法定、程序合法、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处理恰当”24字办案方针,确保行为规范。其次,要构建更加严格的执法机制,建立和完善立案审批制度、检查结论制度、案件回访制度、案件集体审理制度、错案追究制度、渎职问责制度等,并不折不扣执行,从制度上杜绝“人情案”关系案”三要加大处罚力度,严肃查处价格违法案件,对乱收费的单位,不仅要给予经济制裁,还要会同有关部门追究直接责任人的责任。

3理顺执法体制

受当地政府直接领导,物价部门又属于地方管理。检查办案中容易出现地方政府的干预,执法“不到位”问题就难以解决。建议价格执法进行采取垂直管理模式,减少地方干预。

提高执法效能4创新工作方式。

建立一个系统内部适用的逐步递进的量化尺度,一是建立价格处罚递进模式。违法所得收缴比例和罚款额度方面。主要根据违法的情节区分初查初犯,再查再犯,屡查屡犯的收缴比例和罚款额度。用这种递进式来适当限制价格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的幅度,通过逐步加大价格行政处罚力度,制约违法行为的反复,有效遏制屡查屡放现象,提高行政执法的效能。

但我认为不是唯一方式。目前价格法律尚不健全的情况,二是执法方式多样化。处罚是执法的主要方式。常常遇到一些无法适用法律法规进行处罚的新问题。因此应当建立一种价格处罚为主,以调查、协商、调解等为辅的多样化的价格执法方式。如对一些找不到法律依据,而又明显不合理的市场价格行为,实行介入调查制度,通过新闻媒体公布调查结果等方式进行监督制约。对一些影响小、危害小或价格纠纷,可实行协商调解制度,简化办理程序,通过双方协商,居中调解等方式,尽快为群众和基层解决纠纷,以提高执法效能。部分举报案件尤为适用。

建立查案数据库,三是执法手段现代化。要充分利用计算机等现代化的工作手段。开发检查工作软件,运用电脑查帐查案。目前要尽快将法规、价费标准等查案用得上的必要资料存到电脑中建立数据库,以备查案中直接运用。以达到办公自动化,办案现代化,办事科学化,进一步提高行政执法效率。

5建立和形成有效的权力内控机制

外出查案时做到及时向领导报告查案进度、查出问题和金额等情况。其次是公开处理阶段中的集中审议、公开陈述申辩,首先办案检查人员价格检查过程中实行定期报告制度。实行查处分离制度,也就是立案的不查案,查案的不审案,审案的不定案,定案的不结案,达到互相制约、配合、促进的工作流程,具体的流程是专设案件审理执行科室,将查案与处理分两个部门人员进行。同时也可实行查案主办员制度,也就是定期评定主办员,查案由主办员带队为组长,实行办案员负责制。

五、以评议促工作。

会议方案格式篇2

一、召开动员会议,部署开展行政执法评议活动

区动员大会局开以后,我局高度重视,专门成立了相应的工作机构,成立了行政执法评议活动领导小组。我所立即召开全所人员会议,认真学习了全区动员大会精神,明确了开展评议活动的重要意义、评议内容和方法步骤,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对评议活动进行了具体部署,制定了执法评议活动实施方案。加大宣传力度,把开展评议活动的信息在我局网站上公布,接受群众监督。

二、拓宽评议渠道,广泛征求群众的意见和建议

一是在醒目位置设置投诉箱,并公布投诉举报电话,接受群众的来信来电。二是在__山价格信息网设立投诉邮箱,从网上广泛征求群众对价格执法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三是推行价格行政执法反馈制度,即在检查工作结束后,把行政执法征求意见表留置管理相对人处,由管理相对人的负责人如实填写意见后,交局纪检监察室。广泛征求管理相对人对价格行政执法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四是聘请了行风监督员,经常听取他们对价格执法工作意见和建议,并主动地征求服务对象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工作方法。

三、对照评议标准,对执法工作进行梳理排查

1、加强制度建设,用制度规范行政执法行为

我所制定了详实的依法行政工作方案,并层层签订了执法工作年度责任状,一级抓一级,切实做到了谁主管谁负责,把工作责任落实到每个窗口,每个岗位。按照《行政执法责任制》、《错案责任追究制》、《执法公示制》和《执法监督制》执法“四制”的工作要求,逐步健全和完善了《首问负责制度》、《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执法奖罚制度》、《案件集体审议制度》等,建立了用制度规范执法行为、靠制度执法办案的有效机制,从源头上减少和杜绝执法工作的随意性,为营造良好的依法行政环境提供了保障。

2、严格执法,规范了行政执法工作程序

为严格执法程序,我们规定执法人员必须严格依法行政,并将执法程序公开上墙。为加强执法工作,我们配备了专职法制工作人员,专门负责我局的行政执法工作的审理与监督。加强价格执法工作程序的规范化,一是价格监督检查从立案到结案程序的规范化,每一程序严格按照《价格监督检查工作程序规定》执行,明确各自分工,该审批的及时报领导审批,该集体审议的及时进行集体审议。二是案件办理的规范,坚持“职权法定、程序合法、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处理恰当”二十四字办案方针。实施价格监督检查案件的主办制度,做到“谁主办、谁负责”,对案件的程序、事实、定性负责,并负责做好案卷的整理归档。价格举报工作的规范,从案件的受理到办结,严格按照《价格违法行为举报规定》和《江苏省价格举报工作暂行规定》的要求进行办理,严格按照规定时限进行登记、呈报、办结、回复,做到必备文书齐全,及时在价格举报信息系统反映案件的办理情况,及时整理归档。

3、加强了执法队伍建设,提高执法能力

一是加强政治学习,努力提高价检队伍政治素质。坚持周一上午的政治学习制度,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同志关于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理论。二是加强业务学习,努力提高价检队伍业务素质。积极组织执法人员参加法制部门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组织的各项业务培训,我所为切实推进依法行政工作,在年初制定了20__年法制学习计划,努力提高价检队伍行政执法水平。法制学习制度化,规定每周一下午为法制学习日。学习内容系统化,紧密结合价格监督检查工作实际,对价格法规体系进行系统地学习,做到学以致用。学习内容注重适应形势变化的要求,增加了说理式价格文书制作的学习内容。学习方式灵活多样。采取集中学习、自学等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为强化学习效果的考核,年底组织一次考试,并把考试成绩作为公务员年度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

4、加强了执法队伍的廉政建设,树立了良好的执法形象。

一是积极开展廉政

教育,组织执法人员认真学习国家省市有关廉政工作的有关文件规定,开展“七慎”自教自律专题教育,算好“三笔账”活动。二是建立廉洁监察制度,专门设立纪检监察员,受理廉政建设方面的有关投诉,并建立了执法人员廉政档案。三是开展“诺廉、家庭助廉”活动,检查所代表全所人员与局签定了廉洁承诺书。局向全体执法人员发出倡议开展家庭助廉活动,全体执法人员家属与局签定家庭助廉承诺书。近年来,我所未出现一起违纪和不廉洁行为的投诉,执法人员都能够做到廉洁自律,秉公文明执法,依法办案,杜绝了“吃、拿、卡、要”现象的发生,有力地维护了执法队伍的良好形象。

四、 针对执法存在问题,认真落实整改

通过自查自纠,我们在执法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价格监督检查工作重点转移仍尚未完全实现,市场上大量的不规范价格行为没有得到有效的监督

从1998年起国家就提出价格监督检查要将工作重点从检查具体价格水平转移到检查各类价格行为上来,这主要是针对我国商品和服务价格已经放开,价格形成机制发生了重大变化,95%以上的商品和服务价格由经营者根据市场供求自主定价,这一实际情况,作出的决策。但是从这几年实际工作情况来看,真正实现这一转移并非那么容易。如:反暴利由于反暴利界定难,实际工作进展不大;反价格欺诈仍停留在政策宣传提醒阶段,目前市场价格行为最基本的规范仍是明码标价工作,但这一块工作由于明码标价具有反复性大特点,工作回潮现象严重,就查处力度来讲,也有值得进一步加强的必要。

2、执法“不到位”

价格行政执法力度不够,检查难、处理更难,以至于办案上造成不少屡查屡罚屡犯的现象,因为处罚结果尚不足以让违法者为其违法行为付出沉重代价,也就是说违法成本不高,起不到警示作用,更谈不上“罚一儆百”,往往是“查过查不透,罚过罚不痛”。实际工作中对于违法行为仍采用主要手段是没收违法所得,有时违法所得也是打折,有的7折、6折,甚至更低的也存在,罚款就低不就高,现实中工作仍然存在“三重三轻”现象,也就是“重检查轻监督,重处罚轻教育,重效益轻效果”。

3、说情风盛行,地方保护主义影响价格执法

价格执法实施行政处罚,必然损害一些人、一些部门或地区的利益,因而在这过程中遇到说情开脱是常见的事。

我们的整改意见是:

1、制定完善价格法律法规,加大政府价格行政执法力度

国家应加快出台与《价格法》向配套的各项法规和规章,增强价格执法的可操作性,增加价格行政执法行之有效、切实可行的行政措施。当务之急在立法上赋予主管部门执法上采取强制措施的权力,是指具有同工商、税务等其他行政监管部门同样的法定职权,从根本上解决价格行政执法难的问题。

2、规范执法行为,加大执法力度

规范执法行为使加大执法力度的前提和保障,因此在执法中,首先必须严格执行“职权法定、程序合法、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处理恰当”的24字办案方针,确保行为规范。其次,要构建更加严格的执法机制,建立和完善立案审批制度、检查结论制度、案件回访制度、案件集体审理制度、错案追究制度、渎职问责制度等,并不折不扣执行,从制度上杜绝“人情案”、“关系案”。三要加大处罚力度,严肃查处价格违法案件,对乱收费的单位,不仅要给予经济制裁,还要会同有关部门追究直接责任人的责任。

3、理顺执法体制

物价部门又属于地方管理,受当地政府直接领导,在检查办案中容易出现地方政府的干预,执法“不到位”问题就难以解决。建议价格执法进行采取垂直管理模式,减少地方干预。

4、创新工作方式,提高执法效能

一是建立价格处罚递进模式。在违法所得收缴比例和罚款额度方面,建立一个系统内部适用的逐步递进的量化尺度,主要根据违法的情节区分初查初犯,再查再犯,屡查屡犯的收缴比例和罚款额度。用这种递进式来适当限制价格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的幅度,通过逐步加大价格行政处罚力度,制约违法行为的反复,有效遏制屡查屡放现象,提高行政执法的效能。

二是执法方式多样化。处罚是执法的主要方式,但我认为不是唯一方式。在目前价格法律尚不健全的情况,常常遇到一些无法适用法律法规进行处罚的新问题。因此应当建立一种价格处罚为主,以调查、协商、调解等为辅的多样化的价格执法方式。如对一些找不到法律依据,而又明显不合理的市场价格行为,实行介入调查制度,通过新闻媒体公布调查结果等方式进行监督制约。对一些影响小、危害小或价格纠纷,可实行协商调解制度,简化办理程序,通过双方协商,居中调解等方式,尽快为群众和基层解决纠纷,以提高执法效能。部分举报案件尤为适用。

三是执法手段现代化。要充分利用计算机等现代化的工作手段,建立查案数据库,开发检查工作软件,运用电脑查帐查案。目前要尽快将法规、价费标准等查案用得上的必要资料存到电脑中建立数据库,以备查案中直接运用。以达到办公自动化,办案现代化,办事科学化,进一步提高行政执法效率。

5、建立和形成有效的权力内控机制

首先办案检查人员价格检查过程中实行定期报告制度,外出查案时做到及时向领导报告查案进度、查出问题和金额等情况。其次是公开处理阶段中的集中审议、公开陈述申辩,实行查处分离制度,也就是立案的不查案,查案的不审案,审案的不定案,定案的不结案,达到互相制约、配合、促进的工作流程,具体的流程是专设案件审理执行科室,将查案与处理分两个部门人员进行。同时也可实行查案主办员制度,也就是定期评定主办员,查案由主办员带队为组长,实行办案员负责制。

五、 以评议促工作,价格执法工作再上新台阶

通过开展执法评议活动,有力地促进了我所执法工作,今年以来,我所先后开展了节日市场检查、涉水价格专项检查、惠农价格和收费政策执行情况专项检查、医疗服务和药品价格重点检查、教育收费专项检查等行政执法活动,共查处价格违法案件9件,查处违法所得180余万元。有力地规范了市场价费秩序。共受理价格举报案件8件,办结8件,办结率100%,我们本着“群众利益无小事”,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积极化解各类价格矛盾。对待举报者,我们坚持做到服务周到,热情接待。对每一件群众举报,不论是上级移交办的还 是我所受理的价格举报案件,我们坚持做到反应快、处理快、结案快,做到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从反馈的情况来看,群众对我们的处理结果均表示满意。为政府排了忧,替群众解了难,有效地维护了价格部门的良好形象。行政执法更加规范,未发生一起行政复议和行政案件,案卷质量显著提高,在市法制办组织的全市案卷评比和市局组织的执法案卷检查中,受到市法制办专家和市局领导的高度评价。 徐__市__区物价检查所所长:

会议方案格式篇3

检察建议是我国检察机关在开展检察业务过程中探索出来的一种监督方式,按照《人民检察院检察建议工作规定(试行)》的有关规定,“检察建议是人民检察院为促进法律正确实施,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在履行法律监督职能过程中,结合执法办案,建议有关单位完善制度,加强内部制约、监督,正确实施法律法规,完善社会管理服务,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的一种重要方式”。

二、检察建议的适用情形

在实践中,检察建议主要适用于以下三种情形:

(一)对于符合抗诉条件的民事裁判,经协商一致,人民法院同意再审的,或者虽然符合民事诉讼规定的抗诉条件,但人民检察院根据案件情况,认为不宜采用抗诉方式纠正的案件,适用检察建议。这类似于一种简化的抗诉程序。

(二)对于不属于抗诉范围的民事案件,原裁定确有错误,但依法不能启动再审予以救济的,适用检察建议。如调解违背了自愿合法原则,当事人提出申诉,检察机关确认属实的,可以以检察建议的方式建议法院纠正。除此之外,对确有错误的支付令等民事执行中的裁定,也可以适用检察建议的方式,建议人民法院纠正。

(三)对于检察机关、单位中机制不健全的制度漏洞提出整改意见的检察建议。

三、检察建议性质的转变

修改前的检察建议在性质上属于一种的诉讼外的监督方式,并未获得立法的正式认可,即检察建议具有法律监督的性质,却不具有法定法律监督的形式。它更大程度上是一种检察院、法院内部的工作机制,级别不高、权威性不强,具有“软法”的性质,对彼此缺乏明确的约束力。

修改后的民事诉讼法将检察建议作为一种新的检查监督方式确立下来,特别是将再审检察建议正式列入民事检察监督方式之中,作为民行抗诉和启动再审的重要补充,以此来弥补目前单一再审抗诉监督程序的局限性。至此,检察建议的性质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从一种检察事实行为转变为检察职权行为。检察建议的落实不再取决于建议机关和被建议单位的合意和协作,而被赋予完全的强制性。这对于填补民事监督的空白,构建合理完整的民事检察监督体系具有重大意义。

四、将检察建议纳入检察监督的优势分析

(一)弥补民事抗诉在程序上的不足

由于法律对民事抗诉程序规定过于原则,所以现行的抗诉监督方式周期长、程序多,占用了大量司法资源。依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检察院办理民事申诉案件的法定审查期限为4个月零7天,而上级检察院从受理提抗之日起到提出抗诉的期限又是3个月,法院受理抗诉案件后的再审时间就更长了。如此一来,办理民事抗诉案件耗时很长,再加上抗诉改判率不高或抗诉再审后久拖不决的问题,无形中削弱了法律的时效性,增加了当事人的诉累,也容易引起当事人的上访,增加了社会的不稳定因素。而检察建议形式灵活,程序简单,不受抗诉审级的限制,可以简化不必要的程序,缩短办案时间,节约司法资源,既有利于检法两家工作协调,共同维护好司法公正,又有利于提高办案效率。

(二)实现同级监督

基层法院与社会接触更为广泛,与群众的联系也更为密切和频繁,实践中大量案件的审判和执行都发生在基层。但依据我国现行立法,只有上级人民检察院才有抗诉权,也即基层人民检察院不能采取抗诉这一监督方式,这样就不可避免的产生了一个矛盾:多数提起抗诉的民事案件被迫积压在了上级检察院,直接接触案件的基层检察机关却不直接办理抗诉案件,基层检察院的检察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办案结构呈现出“倒三角”的现象。而检察建议不受抗诉审级的限制,对作出生效判决、裁定法院的同级或上级检察院均可提出。将其作为一种有效的监督手段,向有错误裁判的同级人民法院发出检察建议,督促人民法院及时改正错误,这种同级监督的实现可以缓解上级检察院的办案压力,实现办案资源的合理配置,节约了司法资源。

(三)扩大监督范围

检察院民事抗诉案件的范围锁定在“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上,范围十分狭窄。将检察建议作为抗诉手段的手段之一,可以对一些确有错误的判决,但却不宜抗诉或不必要抗诉的,采用检察建议方式促使法院主动纠正。修改后的民事诉讼法新增了适用检察建议对调解书违反国家、社会公共利益提起再审的规定。除此之外,例如违反管辖规定受理案件、先予执行与财产保全存在问题,以及强制措施使用不当等现行法律规定不适用“抗诉”的一些情形和事项,都可以适用检察建议。

(四)落实监督效果

抗诉是启动人民法院再审的检察监督方式之一,但这种方式在实际操作缺乏柔性机制,显得比较对抗。目前大多人民法院都实行“办案责任制”、“错案责任追究制”等制度,所以人民法院对于抗诉这一监督方式存有抵触情绪。大量的抗诉案件会加大法院的压力,若检法双方缺乏沟通机制,将会出现抗诉案件久拖不决和改判率低等现象,使检察监督的效果大打折扣。而检察建议相对抗诉而言, 是一种比较温和的监督方式。它不是由检察机关强制启动再审程序,而是由人民法院自行启动再审程序,属于人民法院内部自我纠错的范畴,这种监督方式比较灵活,更容易被配合和执行,有利于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统一,在法院和检察院之间建立良好的工作机制。

(五)罢访息诉

如前所述,抗诉时间长,过程繁冗复杂,绝大部分当事人对法律程序并不了如指掌,他们来请求检察机关,是想要自己的正当权益得以保障,并希望在最短的时间看到结果。检察建议无严格的期限要求,对于不能提出抗诉的情形也适用,并且短时间就能出现效果,申诉人当然不会诉个不停,访个没完。恰当的适用检察建议,可以息访罢诉,安抚当事人的情绪,营造良好的社会效果。

五、完善检察建议的具体建议

(一)厘清其与抗诉的关系,明确适用范围

从立法规定的逻辑性与技术性角度上看,作为新增且不同于传统抗诉监督方式的检察建议,如果没有自己特定的适用条件以及专门的适用事项,或者说在监督的条件与适用的事项上与传统的抗诉方式相互重叠以及混淆,从立法规定科学性的角度上看,这种规定显然是不科学的。所以,应当厘清其与抗诉的关系,明确其适用范围,避免“检察建议”与抗诉两种监督方式适用混淆。

在具体条件与事项的确定上应当把握这样一个原则:检察建议适用情形应当是现行法律规定不适用抗诉的一些情形与事项,也即一些判决确有错误但却不宜抗诉或不必要抗诉的。例如法庭调解违背自愿、合法原则,当事人向检察机关提出申诉的,原判决、裁定的内容确有错误或存在程序性瑕疵但不能通过再审予以救济的,法院的执行活动存在违法情形的,督促支付、公示催告、企业法人破产还债等特别民事审判确有错误,当事人请求检察机关行使法律监督权的等等。如此检察建议与抗诉两种监督方式才能够相得益彰,充分发挥这两种检察监督方式各自的功能与作用。

(二)赋予其程序上的强制力

如前所述,修改后的民事诉讼法将检察建议作为了一种新的民事检察监督形式纳入,检察建议在性质上就发生了转变,由诉讼外成为了一种诉讼内的监督方式。作为一种诉讼内的监督方式,在程序上必然要求赋予其必要的强制力。否则在实践中将难以确保其得到有力的执行。为此,无论从民事诉讼程序法律规定的角度还是诉讼监督实践的角度上看,都应当从程序立法的角度上赋予检察建议必要的强制力。

对于抗诉案件,根据现行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人民法院在收到抗诉书之日起的30日内,必须做出再审裁定。既然将检察建议纳入到检察监督的正式范畴中,那么也应当赋予其程序上的强制力。具体来说,应当要求民行检察部门要做好再审检察建议的发文和登记工作,建立健全检察建议的管理制度。对无正当理由拒不接受检察建议的,可向上级检察机关反映,请上级主管部门帮助解决。法院收到以检察建议方式提出的抗诉后,应当在法律规定的期限内做出再审的裁定。在检察建议不被法院采纳的情况下,要及时通过抗诉程序进行监督。

(三)严格检察建议的管理机制

由于检察建议是在检察实践中产生的一种监督方式,长期以来未取得立法的的正式规定。目前实践中确实存在检察建议总体回复率偏低的现状,为此应当严格检察建议的管理机制,改变长期以来缺乏刚性的习惯,提高检察建议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具体来说,应当统一内容格式和编号、规范制作程序。在检察建议的内容上应该加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提升检察建议的质量。在存放上也应当实行集中管理,存底留档。重视检察建议的后续工作,而不能一发了之,对于检察建议的落实情况要及时进行跟踪监督。

(四)规范检察建议的制作

作为司法建议,检察建议只有针对性、指导性强,说理充分,可操作的检察建议才能被采纳。否则将使检察建议流于形式并徒增被监督者对检察机关的反感与抵触情绪,此必将有损检察机关的严肃性与权威性,而且在一定的程度造成司法资源的浪费。因此,检察部门在制作检察建议书时要一针见血地直击问题要害,提出有深度、高质量的切实建议,唯有如此,才能使被监督者信服并乐于整改。

一般来说,检察建议书应至少涵盖以下内容:一是问题的来源或提出建议的起因,二是提出建议所依据的事实与依据,三是针对问题而提出的详细建议内容,四是实现建议内容或督促建议落实而向受文单位提出的具体要求。另外,如前所述,因为检察建议适用的情形不止一种,所以在操作中应当提出检察建议之目的不同,检察部门在制作检察建议书时须针对不同的情况灵活运用、区别对待、措辞适当。

(五)统一检察建议的发放流程

针对检察建议管理混乱的情况,应从关键环节入手,健全机制,实现检察建议制发流程的规范化。首先,要严格执行审批制度,杜绝滥发检察建议状况。凡是制发检察建议,必须由案件的承办人或者部门指定人员制作,由部门领导初步审核后,报分管检察长签发。对于一些重要的或者有可能产生重要影响的检察建议,应当提交检委会讨论后再送达。其次,要严格执行检察建议的登记、备案等工作规定。检察建议应由办公室统一负责登记、编号、盖章,并进行备案以及对备份的检察建议进行保管。最后,建立科学、合理的考评机制,发挥良好的导向作用。过分看重数量不顾质量的考核办法必须摒弃,必须建立起数量和质量并重的新的考评机制。在新的考评机制中,制发的数量、回复情况、格式规范化程度、内容的针对性及可操作性情况等均可以作为考核指标。

会议方案格式篇4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对旅游法草案进行第三次审议,针对景区门票涨价、“零负团费”、强迫购物等社会上反映最为强烈的旅游市场秩序混乱和旅游者维权困难等热点问题,作出更加严格的修改。

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经研究,建议增加控制景区门票等价格上涨的程序,规定利用公共资源建设的景区应当严格控制门票和另行收费项目的价格上涨,拟提高价格的,应当举行听证会。

草案还规定,违约责任和解决纠纷的方法,旅游者可以选择发生纠纷时向其住所地人民法院提讼。

此前,旅游法草案已经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三十次会议两次审议。

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刘思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针对旅游法草案三次审议稿中所作的修改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修改一

严控门票随意涨价

旅游法草案三次审议稿强调,景区门票价格不能说涨就涨,应严格规范程序。

旅游法草案二次审议稿规定:利用公共资源建设的景区的门票收费和景区内的游览场所、交通工具等的收费,实行政府定价或者政府指导价。审议中,一些常委会委员提出,现在一些利用公共资源建设的景区随意涨价的问题突出,应当加以限制。

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经研究,建议参照价格法有关规定,增加控制景区门票等价格上涨的程序,规定利用公共资源建设的景区应当严格控制门票和另行收费项目的价格上涨,拟提高价格的,应当举行听证会,论证其必要性、合理性;不得通过增加另行收费项目等方式变相涨价;另行收费项目已收回投资成本的,应当相应地降低价格或者取消收费。

草案明确规定,景区提高门票价格应当提前6个月公布。草案同时提出,公益性的城市公园、博物馆、纪念馆等,除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珍贵文物收藏单位外,应当逐步免费开放。

专家观点

景区提高门票价格应当提前6个月公布,这主要是为了适应海外市场,目前外国游客来华游览都是至少提前半年以上签订旅游合同,如果景区签订合同后再提价会对入境游市场造成一定影响。

修改二

严惩违规导游领队

旅游法草案进一步规范了导游和领队的行为,同时加大惩戒力度。

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经研究,建议增加规定:导游和领队从事旅游活动,应当遵守职业道德,尊重旅游者的风俗习惯和,并严格执行旅游行程安排,不得擅自变更旅游行程或者中止服务活动,不得向旅游者索取小费,不得诱导、欺骗、强迫或者变相强迫旅游者购物、参加另行付费旅游项目。

违反本法规定被吊销导游证、领队证的导游、领队和受到吊销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证处罚的旅行社的有关管理人员,自处罚之日起未逾三年的,不得重新申请导游证、领队证或者从事旅行社业务。

修改三

严规遏制“零负团费”

针对社会上反映强烈的旅游市场“零负团费”现象,旅游法草案三次审议稿作出了诸多修改和规定。

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经研究,建议将二审草案中第35条修改为:“旅行社不得以不合理的低价组织旅游活动,诱导、欺骗旅游者,并通过安排购物或者另行付费旅游项目获取回扣等不正当利益。”

“旅行社组织、接待旅游者,不得指定具体购物场所,不得安排另行付费旅游项目;但是,经旅游者要求、双方协商一致,且不影响其他旅游者行程安排的除外。”

在审议中,有些常委会委员和一些地方、部门提出,实践中旅行社不向导游、地接社支付服务、接待费用,甚至要求导游交费“买团”,这也是产生“零负团费”的重要原因,应当予以禁止。 因此,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经研究,建议增加规定:旅行社应当全额向导游支付导游旅游费用;旅行社不得要求导游垫付或者向导游收取任何费用;组团社应当向地接社支付不低于接待和服务成本的费用。

专家观点

其实“零负团费”的操作模式本身也是一种商业模式,却被一些无良的旅行社和导游严重异化了。完全杜绝购物是不现实的,旅行社在搞低价竞争,购物店为当地的地方政府拉动着经济收入。谁按照规定去做都有可能承受不起。因此这其实是行业管理上的问题,而且不止涉及旅游一个部门,工商等部门也应该有相应的管理办法。

修改四

旅游开发须保护资源

环境保护和文物安全如何和旅游事业协调发展在三次审议中一直都是讨论中涉及最多的方面之一,新的旅游法草案对此作出明确规定。

草案规定,对自然资源和文物等进行旅游利用,必须严格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关于资源保护的规定,符合资源保护与文物安全的要求,有关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资源保护和旅游利用状况的监督检查。

同时,草案还针对完善促进旅游业发展措施作出相关规定。提出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旅游发展规划,可以编制重点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专项规划,对特定区域内的旅游项目、设施和服务功能配套提出专门要求。此外,草案还增加了推进旅游休闲体系建设以及扶持革命老区旅游业发展的规定。

修改五

旅游者有权向多方索赔

旅游法草案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保护旅游者权益的措施。

为了便于旅游者索赔,新草案明确规定了由于地接社、履行辅助人的原因造成旅游者人身损害、财产损失的,旅游者可以要求地接社、履行辅助人承担赔偿责任,也可以要求组团社承担赔偿责任。

草案进一步规范了旅游合同。新增规定要求旅行社在旅游行程开始前向旅游者提供旅游行程单,旅游行程单是包价旅游合同的组成部分。同时规定了违约责任和解决纠纷的方法,旅游者可以选择发生纠纷时向其住所地人民法院提讼。

专家观点

首先,多方索赔问题的提出是一个进步,这其实在其他行业领域已经很普遍。而在旅游行业领域,往往地接社是不负责任的,同时由于旅游者是和组团社签的合同,因此一般也都会找组团社维权。新规定中明确指出可以找地接社维权,这无疑为游客提供了更加丰富的维权途径。

现场

委员热议景区门票涨价

4月23日下午,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分组审议旅游法草案三审稿(下称草案)时,多位常委会委员就如何规范景区门票提出了意见、建议。

委员表示,因为古城不全是公共投资的,其中有一部分是私人投资的,所以不完全适用于第43条的规定。他建议对景区或者项目定义得更清楚些,以便在处理类似凤凰古城收费这种案例时有适用的条文。

会议方案格式篇5

[关键词]SCORM运行时环境,流式视频,点播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1)01-0129-03

一 引言

SCORM运行时环境(SCORM Run-Time EnvironmenttSCORM-RTE)一项重要的任务就是完成对内容对象的,暨把具体的学习内容对象涉及到的各类媒体文件传输到浏览器上,使得浏览器能够正确的展示。内容对象是SCORM运行时环境基础要求,当前流行的各种SCORM系统在这方面都进行了实现,能传输几乎所有的媒体类型,但其在对流式多媒体支持上都还存在不足,特别是对流式视频媒体来说,这些系统大都只能采用提供下载的方式来展示,不利于较大的视音频在线浏览体验。本文就将对此原因进行分析,以期找到解决方案来实现SCORM运行时环境支持流式视频点播,提升SCORM系统媒体展现能力。

二 问题分析

当前SCORM运行时环境不能很好支持流式视频的原因来自于两个方面:

1 是流式视频实现技术的原因

当前主要的流式视频技术在浏览时需要专有技术支持,这不仅包括了浏览器方面的技术要求,大多还包括了专有网络传输协议的要求,例如RealMedia流式视频技术需要RTSP协议支持,微软的流式视频技术需要MMS协议支持,完整功能的FLASH流式视频技术也推荐采用RTMP协议。而要在SCORM运行时环境中部署这些协议的支持本身就是一件十分复杂的事情,这不仅是实现这些协议需要专门的服务器端软件,而且还要使得这些服务软件和基于HTTP协议的SCORM运行时环境协调一致的来提供内容对象。这其中的难点在于协议变化时确定内容对象的URL问题,这又涉及了原因的另一个方面。

2 SCORM内容包装模型自身要求

SCORM内容包装模型要求限定了打包在内的资源实体访问路径是相对于清单文件的相对路径。当然对不打包在资源包中的引用类资源不在此限,即对链接引用方式提供的资源你可以直接提供完整的URL路径(可包括协议头)。因为打包在内的内容对象实体路径是相对于清单文件的相对路径,而且一般SCORM运行时环境都是基于HTTP协议的普通WEB服务,所以最终的内容对象实体路径普遍表现为HTTP协议URL,这使得其天生就比较排斥其他协议。

三 解决思路

解决SCORM运行时环境支持流式视频的关键就是能够正确的定位流式视频的URL,并提供传输服务,对此可以从以下方面探寻解决问题方案。

1 稳定URL链接方案

对流式视频采用链接引用的方式这样可以提供稳定的URL链接,从而解决定位流式视频的问题。但这个方案的局限性很大,因为URL是外部链接引用,使得SCORM运行环境提供的内容对象服务支持不完整,受限于其他外部服务的稳定性。试想在SCORM内容访问时,若有一个外部链接失效造成学习内容不能正确访问,学习者是否会把它归罪于当前这个SCORM运行时环境(系统)?另外对这样的SCORM内容供应商来说,其生产SCORM的成本也会增加,因为其还需要对流式视频提供长期稳定的流式点播服务。由此这个思路不可取。

2 整合流式视频支持服务方案

让SCORM运行时环境整合流式视频支持服务,这又包括了两个可选的具体方案。

(1)整合原生流式视频服务子方案

这个方案就是让SCORM运行时环境中整合进流行原生流式视频支持服务,如在SCORM-RTE中整合RTSP/MMS/RTMP协议中的一种或者多种,在请求资源时由一种算法把原来基于HTTP协议的请求转换为基于某种流协议的资源请求实现播放。当前可以通过客户端脚本动态替换来转换,例如一个SCO主展示页面中需要一段视频点播,它是基于RTSP协议的,点播的文件和主展示web页面相对路径为mediaPatl/filename.ext,主展示web自身的URL是http://serverhost/seoPatlffweb,ext,则媒体文件真实的http协议下URL为http://serverhost/scoPath/mediaPath/filename.ext,这时通过协议头替换,把http协议头转换为具体要求的rtsp协议头就可以了,这个计算是一个简单文本替换,完全可以在客户端中利用javascript脚本语言方便实现。但这并不是一个完美的解决方案,它有较大的局限性。这种转换的前提条件是SCORM运行时环境提供了对应的服务协议支持,而且路径关系和http协议服务路径关系一致或者按一定规则进行固化。这加大了SCORM运行时环境部署的难度和成本。因为很好实现这些协议的服务都是成本高昂的商业软件,要完全支持所有的协议必然使得SCORM运行时环境部署成本急剧增大。从SCORM生产商来说这种解决方案下产生的SCORM包是和特殊SCORM运行时环境耦合度很高的特殊SCORM包,这违背了SCORM设计就是要尽量解除SCORM包与具体SCORM运行时环境耦合的初衷。试想一个这样的SCORM产品只能适应某些昂贵的专有SCORM运行时环境,它的应用范围必将受到很大限制。

(2)整合支持HTTP协议的流式视频点播实现技术方案

这个方案的要点是找一种支持HTTP协议的流式视频点播实现技术,这样就从根本解决了SCORM运行时环境支持流式视频点播的问题。流式视频点播技术的要点就是所有内容的传输都是基于HTTP协议的,不涉及其它协议,而且它不同于普通http内容传输,允许视音频内容边下载边展示,而不需要等到所有内容下载完后再展示(极大减少了下载缓冲时间),从而提高了用户体验。当前还没有完全的HTTP协议流式视频技术实现,但仅从支持流式点播来说还是有系列技术有这样的雏形或者说是实现。一种是基于flash Video技术的实现,它包括了flash Video媒体http协议服务器端支持和对应的客户端实现要点,这两个要点当前都已成熟的技术,大多数视频点播网站都采用了这类技术,它其支持flashVideo和H.264的mp4视频格式。另外一种是新兴的HTML5技术,但这类技术还不如flashVideo HTTP流式技术成熟,比如其支持的编码格式还没有确定,而且支持的浏览器还都处在开发阶段。由此可见采用基于flash Video技术来实现HTTP协议

流式视频点播从而解决SCORM运行时环境支持流式视频点播问题更可取。

四 基于flash Video技术SCORM运行时环境支持流式视频点播实现介绍

1 实现介绍与举例

实现SCORM运行时环境支持流式视频点播包括了两个方面,其一是SCORM运行时环境对应的http协议服务支持flashVideo技术流式播放,其二是SCORM打包中以flash Video技术流式播放支持的格式集成相应的视音频内容,并且提供客户端播放支持。对于第一点已有成熟的实现方式,例如常见的SCORM运行时环境提供软件Moodle在部署到Nginx平台时,就可以利用Nginx的ngx_http_flv_module模块实现的flashVideo技术流式点播支持,从而提供流式视频点播服务;再利用nginx_mod h264 streaming模块扩展支持mp4流式点播,类似还有基于lighttpd的部署实现。对于第二要求,则只需要在客户端实现中集成(开发)一个flash Video客户端播放应用程序,并把需要展示的内容都转换成flv格式或者mp4格式来打包即可;这都有成熟的实现,比如采用JW-player这样的开源flash Video播放应用程序来集成,对于格式转换也可以采用Mplayer开源项目中的Mencoder工具或者FFMPEG开源项目中的转码工具转化成nv格式或者mp4格式。

2 方案优势介绍

这种基于flash Video技术SCORM运行时环境实现支持流式视频点播方案有较多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涉及技术成熟

无论是服务器端技术还是客户端技术,这一方案中涉及的技术都比较成熟,对于内容的产生打包来说也是这样,而且开源实现比较多,部署和维护成本都容易控制。这在前面介绍中已经举例了具体实现技术,就不再展开了。

(2)案兼容性好

它充分发挥flash Video技术自身一个特性使得方案兼容性十分好:这个特性就是当前flash Video对HTTP协议流式播放有两种程度的支持,一个是渐进式流式播放支持。更高程度的是可重定位流式播放支持。前面提到的Nginx利用ngx_http_fly_module模块和nginx_mod_h264_streaming模块支持流式点播实现到可重定位流式播放支持,而渐进式流式播放支持几乎所有HTTP协议服务器都直接支持了。这样打包的视音频点播就不存在环境兼容性问题了,都能正常观看,只是依据不同SCORM运行时环境对flash Video流式点播支持程度的不同观看效果不同,而这个不同也仅仅是是否支持随机点播定位而己,不影响完整的观看内容。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样的打包实现才是真正运行时环境无关的,是完全符合SCORM内容打包要求的。

(3)网络穿透性好

这种技术方案网络穿透性能最好,因为只涉及http协议,而只要能应用SCORM运行时环境的网络条件都提供了HTTP协议支持。

3 方案局限性

这种基于flash Video技术SCORM运行时环境实现支持流式视频点播方案的主要局限有两个方面,其一在于其流式视频点播支持性能上一般没有专门技术优良,毕竟这种方案不像那些专有流式视频支持技术在实现流式点播支持上进行了专门优化。此外就是只支持flv或者rap4格式,其他类型视频需要转换成这两种类型,这一定程度增加了SCORM生产成本:但这个转换成本相对于一般视频内容生产总成本来说所占比例较小,而且也不是一直都会有,如果采用的可直接输出为这两种格式视频生产工具就没有了再次转换成本。

五 小结

会议方案格式篇6

【关键词】 机制完善;检察建议

中图分类号:D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2)04-052-02

一、检察建议的法律性质及其功能

目前,检察机关检察建议的主要法律依据是《人民检察院组织法》第四条和《刑事诉讼法》第二条等规定,但也只是原则性的规定,就其性质,检察建议是检察机关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重要手段和形式之一,是人民检察院在依法行使检察权过程中,针对有关单位存在的影响社会治安和综合治理的问题,以书面形式向该单位提出的建议。检察建议主要有三大功能:一是纠错功能。主要将执法机关在遵循法律、执行法律和适用法律的过程中,已经发生的违反法律或者不符合法律相关规定的做法和行为,纳入到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范畴中,由检察机关通过检察建议的方式进行纠正和督促。二是整改功能。检察机关结合所办理的案件,针对案发单位在某个或某些方面的违反法律管理方式,或其在财务制度、经营管理、安全保卫等体制、机制、制度上存在的漏洞和问题等,帮助相关单位或其上级部门完善相关制度、强化管理,从而维护法制。三是预防功能。将检察办案与预防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主要针对同一系统内职务犯罪案件的作案手段、方法、发案规律大体一致的情况,通过对已经出现的职务犯罪案件进行专题调研,分析出该系统内职务犯罪形成的原因、特点、机制、规律,从而找出单位或系统在制度和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及时向其提出检察建议,督促相关系统及其上级主管部门采取预防措施。

二、检察建议在实践中主要存在的问题

1.对检察建议的针对性和重要性认识不足。由于缺乏明确的质量要求,某些办案人员对检察建议的针对性缺乏足够的重视。制作前不作仔细查,制作时也比较轻率,对问题把握不准,改进措施不够具体明确,检察建议的总体质量不高。这不仅使检察建议流于形式,也让被建议单位难以接受,从而影响其整改的积极性。

2.检察建议的发送对象不够明确。虽然相关法律法规对检察建议已明确规定,其作为检察机关的非诉讼法律文书,适用的对象仅为除政法机关以外的企业、事业单位,但司法实践中,检察建议的发送对象已远远超出此范围,扩展到公安机关和法院,有的甚至还存在越级发送的现象。

3.检察建议的制作、签发、审批环节存在诸多不规范、不统一的情况,这给其成文、发送、管理、查阅、效果反馈等相关机制、工作都带来不利的影响。司法实践中,有的检察建议以人民检察院的名义发出,有的则以各内设职能科室的名义发出;在审批机制上,有的检察院是检察长、部门领导(主诉、主办检察官)、办案人员三级审批,而有的检察院则是二级审批。

4.对检察建议的跟踪落实工作不够。因缺乏相关制度规定,一些办案人员不重视检察建议的后续工作。在检察建议发出后,认为即完成任务,对其执行情况漠不关心,不闻不问,也不主动征求被建议单位的意见,了解相关执行情况和整改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这客观上不仅造成了司法资源的浪费,也使得检察建议丧失实际意义。此外,还影响了检察机关的形象。

三、检察建议工作机制的完善

1.明确检察建议的适用对象。检察建议的对象单位应该是检察机关在行使检察职权过程中所涉及到的,与犯罪行为有关系的单位。一是发生犯罪案件的单位。就是作案地点在该单位,其中有可能作案者是该单位的成员,也有可能不是,该单位仅是被犯罪行为所侵害的对象。在职务犯罪案件中,因为主要作案者都有职务上的联系,一般都是该单位的成员。不管以上怎样一种情况,检察机关在刑事诉讼活动中,都对这些单位有所涉及,对这些单位中存在的引起犯罪的各种原因有所了解,这些单位确实有加强防范预防犯罪的改进之处。二是与发生犯罪案件有联系的单位。该单位虽然不是犯罪案件发生的单位,但与发生的案件有一定的联系,暴露出防范方面的薄弱之处。例如贿赂犯罪案件中的行贿人单位,虽然没有追究行贿人的刑事责任,但是与发生贿赂犯罪案件有直接的联系,需要加强监管或对相关人员作出相应处理。还有些单位既不是案件发生的单位,也不是受害单位,但由于疏于管理为犯罪作案提供了条件等等。三是与犯罪案件线索有关的单位。检察机关在对案件线索进行初查之后,虽然因各种原因没有立案,但却发现线索单位确实存在监督管理等方面漏洞,有需要改进之处的。强调这一规则是为了防止适用对象上的“滥用”。不能对与犯罪案件或线索毫无关系的单位,也不能对行使检察职权时尚未涉及到的单位,更不能对情况尚不了解的单位轻率发出检察建议。

2.规范检察建议的内容。检察建议是检察机关依职权而发出的正式文书,具有相当的权威性,必须强调内容的规范性。一是建议的内容要有针对性。检察建议要根据特定的事件(案件),特定的环境条件,特定的单位和人员,进行认真仔细的调查研究,根据实际情况指出问题所在,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二是针对的问题要明确具体。检察建议必须要根据对象单位微观上存在的问题,建议以国家规定、合同约定的标准建议改进,而不能提出太过宏观、一般单位不能自行解决的工作建议。三是建议的预防措施不能有争议。建议中提出的解决方法要符合现行法律法规,建议的解决方法应该是成熟的、专业的,并已经过实践检验是切实可行的,而不应该是仍然在探索过程中、还存在较大争议的方法。

会议方案格式篇7

一、控制内容

从严控制行政成本,着力控制以下事项:

(一)机构编制和人员;

(二)公务用车购置和管理;

(三)会议、庆典、论坛;

(四)出国、出境、出省考察;

(五)楼堂馆所建设。

二、工作目标

按照编制管理机构批准的“三定”方案,完善机构编制管理与财政预算管理相互配套的协调约束机制,推行机构编制实名制,实行行政编制数、实有人员数、财政供养数相对应,严格控制财政供养人员规模。按照财务管理制度管理权限,加强财务管理和监督,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坚持经费保障与行政成本控制相结合、行政责任与加强监督相结合,确保行政成本控制工作健康有序开展。,实现因公出国(境)经费零增长,公务用车购置经费零增长,楼堂馆所一律不新建,会议、庆典、论坛和出省考察经费压缩20%。

三、控制方式

(一)实行严格的机构编制管理

严格执行编制部门批准的“三定”方案。坚持机构编制的集中统一管理,凡涉及机构设置、人员编制和领导职数的事项,报经县编委按规定程序和权限审批。不擅自设立机构和提高机构规格,不超编进人,不超职数、超机构规格配备领导干部,不以虚报人员的方式冒领财政资金。能够采取政府购买服(来源:文秘站 )务方式办理的事项,不聘用临时人员。

(二)严格公务用车购置和管理

公务用车的配备和使用,严格遵循公务用车配备和使用管理规定,严格遵循公务用车编制管理。严格执行《县统计局公务用车管理使用制度》,明确专人管理本单位公务用车,执行公务用车统一保险、使用审批登记、公务用车加油里程核算和定点维修制度。

(三)严格控制会议的数量、规模、规格和经费

1、严格执行会议审批制度。召开全县综合性会议应提出书面预算报告,局办公会议讨论决定;专业统计工作会议由各业务股室提出申请,交分管领导审定,办公室根据申请计划及相关经费规定安排会议场所及食宿,会后根据会议名册,按照批准的标准、人数、天数报销。会议标准按县财政局规定的标准执行。

2、大力精简会议数量、规模、时间和经费支出。积极推行电子政务,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改变会议召开方式。除必要的学习培训、数据联审评估、经济运行分析和布置年度统计工作外,一律不得集中召开会议,原则上每个股室每年会议不得超过两次,严格控制会议规模和时间,不发放资料袋、笔记本、笔等。各股室应积极推行信息化办公,充分利用现有网络资源优势,采用网络形式布置一般性工作。

3、严格执行会议定点接待制度。严格执行《县统计局接待制度》及会议费开支标准,在政府采购服务范围内,实行会议定点接待,不到县外和旅游风景区开会,同城参会人员不住会。规模在60人以下的系统内部会议在局会议室召开。

(四)严格控制出国、出境、出省考察

1、强化因公出境的内部审批管理。从严控制出访团组的出访任务、人员结构、行程安排等事项,因公出访必须有明确的公务目的和实质内容,不得借机公费旅游,出访计划不得超过上一年度的执行出访团组数、人数和经费。必须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支出标准和要求办理因公出境经费审批、核销手续,对每个因公出境团组的所有经费应建立专账进行核算。

2、建立出省学习考察报备制度,规范经费审批报销手续。制定年度出省学习考察计划,出省学习考察的人数和时间不得超过上年度水平,经费一律压缩20%。严格执行差旅费管理办法,规范出省学习考察的审批报销手续,按照审批的人数、天数、路线、公务活动情况以及经费计划进行核销,不得核报与公务无关的开支和计划外发生的费用。

(五)严格控制楼堂馆所建设

严格控制行政机关办公楼等楼堂馆所建设,继续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优良传统,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维护党和政府形象。

四、实施步骤

1、4月30日前,局效能政府四项制度领导小组办公室制定本部门行政成本控制制度工作方案,报县政府自身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审计局、监察局、财政局、发改局、人事局、编办等部门备案,按照《县统计局政府信息公开网站》向社会公开 ,接受社会监督。

会议方案格式篇8

一、正确理解我国《立法法》对设区的市的立法程序规定

立法程序究竟从哪个环节开始? 包括哪些环节?对于这些问题,无论是在实践中还是在理论上都有着不同的看法,存在着争议。通说的观点认为,立法程序是宪法、法律规定的立法步骤与方法。根据《立法法》的规定,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立法程序包括提出法律案、审议法律案、表决法律案、公布法律等四个方面。同时,按照《立法法》第七十七条的规定地方性法规案、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案的提出、审议和表决程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参照本法第二章第二节、第三节、第五节的规定,由本级人民代表大会规定。实践中,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在制定地方立法条例等立法规则时,基本上都参照《立法法》的规定,把提出地方性法规案、审议法规案、表决法规案、公布法规等这四个程序阶段作为制定地方性法规的立法程序。从这个意义上理解的立法程序将时间范围界定为地方性法规的确立阶段,只包括了提出地方性法规案、审议法规案、表决法规案、公布法规四个阶段,不包括地方立法的准备和立法后的完善阶段。这种认识是基于我国当前《立法法》的规定,也符合大多数国家对立法程序的认识。它与我们从通常意义上理解的立法程序主要包括立项、起草、审议、表决、报批、公布、备案等阶段的认识有着显著的区别。

本文认为,设区的市的地方立法权由于被《立法法》严格限定在城乡建设与管理、历史文化保护、环境保护等三个方面,同时结合《立法法》第七十二条关于设区的市的地方性法规需要省、自治区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的程序规定要求。仅就设区的市的地方立法权行使而言,地方立法程序是指设区的市的地方立法机关( 市、州人大及其常委会) 在立法活动中所必须遵循的,有关地方性法规案的提出、审议、表决、报批、公布等严格法律意义上的法定步骤、方法( 本文姑且将其定义为严格法律意义上的立法程序) 和它在关于制定地方性法规的立法中,结合实践需要规定的其他地方立法步骤、方法的总和。这个地方立法程序的定义包含了国家法层面规定的五个环节的立法程序规定,也包含了设区的市根据地方立法实践需要,在具体立法运行上所作的程序规定,这些规则大多集中规定于设区的市的制定地方性法规条例中。这个定义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第一,地方立法程序在形式上体现为地方立法活动过程中的次序、步骤、方法。在设区的市的地方立法活动过程中,以地方性法规的形式加以规定的那一部分步骤和方法属于地方立法程序,地方立法的提案程序、审议程序、表决程序、报批程序、公布程序等是地方立法程序的集中体现。在整个地方立法过程中,地方立法程序居于核心的阶段,这些法定的次序、步骤、方法是评价地方立法行为合法性的基本标准之一。

第二,地方立法程序是相关法规对地方立法机关立法行为的强制性规则。地方立法过程的不同阶段都存在各种各样的步骤和方法,但并非所有阶段的步骤和方法都是地方立法程序规范的对象,只有有规范必要的关键步骤和方式才是地方立法程序规范的对象。地方立法权运行过程中的这些关键步骤和方式,一旦由地方性法规作了规定就属于地方立法程序,成为了地方立法机关必须遵守的工作步骤、方法,它在法律上属于强制性规则,不能选择或者变通适用,集中体现在法规案的提出、审议、表决、报批、公布等程序规定中。

第三,地方立法程序的规制主体主要是地方立法机关。按照有权力必有监督的法学原理,立法权属于公权力,同一切权力一样它也具有天然的扩张性,因此对其进行制约有天然的必要性。从这个意义上理解,地方立法程序主要是对地方立法主体( 设区的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 行使立法权力的行为进行规范和制约的集中体现。反之,如果立法程序未被严格遵循,地方立法行为必将失去其合法性和合理性,导致立法权的滥用,从而对立法结果产生重要影响,致使立法结果有可能被改变或者撤销。

因此,根据地方立法程序的上述属性,按照《立法法》第七十七条规定,设区的市的地方立法机关在参照《立法法》规定建构地方立法在建构地方立法程序机制时要贯彻落实好以下几个方面的法律要求:

一是关于法规案的提出、审议、表决等程序规则制定权的规定。《立法法》规定,法规案的提出、审议、表决等程序应当由设区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进行规定,这是《立法法》第七十二条第二款授权设区的市在城乡建设与管理、环境保护、历史文化保护等三个方面事项地方立法权的同时,对制定规范地方立法活动的程序规定的单独授权。

二是地方立法程序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 以下简称《组织法》) 进行规定。《组织法》对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审议议案等的程序规定,均适用于对地方性法规案的审议。

三是地方立法程序参照立法法关于法律案立法程序进行规定。法律案与地方性法规案的审议程序虽然有所区别,但是基本原则和程序则是相通的,因此立法法没有必要、也难以对地方性法规案的审议程序作出统一规定,而只是原则规定可以参照法律案的审议程序。那么,参照什么呢? 对参照本法作出规定的正确理解是可以变通,而不是不得违背或者抵触。主要是参照法律案审议程序中,有关保证立法的民主性、公正性和科学性,保证立法质量等方面的规定。具体来讲,法律案审议的三审制、专门委员会审议制度、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制度等,可供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审议地方性法规案的参照。

四是应当组织进行统一审议。《立法法》第七十七条第二款规定地方性法规草案由负责统一审议的机构提出审议结果报告和草案修改稿。对地方立法中的统一审议制度作的义务性规定,因此地方立法机关应当成立负责统一审议地方性法规草案的机构,在立法实践中这项职能由人大法制委员会具体承担。

二、设区的市的地方立法中应当始终突出程序主导理念

在地方立法中,我们应该树立这样的立法程序理念: 地方立法程序是行使地方立法权力的轨道,无程序无立法、无完备程序无良好立法。具体而言,我们应从以下几方面认识和运用程序主导理念:

( 一) 科学设置地方立法程序,保障立法权力在法制轨道内运行

中共中央十八届四中全会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根本保障。就立法程序而言,它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在立法工作中集中体现,立法的民意代表性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立法程序的民主性来彰显和体现的。此外,立法程序从形式上看就是制度化、规范化的程序性规定。对设区的市而言,关于建立和完善党对立法工作的领导,发挥人大及其常委会在立法工作中的主导作用; 加强人大对立法工作的组织协调,健全立法机构主导、社会各方有序参与立法的途径和方式; 健全立法起草、论证、协调、审议机制等立法工作均离不开规范化的程序性制度设计。这些程序制度设计既涉及到严格法律意义上的立法程序设置,又涉及到除此之外的立法工作程序设置,在地方立法机制的建构中应对这两种程序设置给予足够重视并进行持续不断的发展、完善,以保证两者能共同发挥程序的功能与作用,始终规范立法权力运行的全过程。其中,对提出地方性法规案、审议法规案、表决法规案、报批法规案、公布法规等立法行为的程序设置均应当参照《立法法》的规定,结合本地的地方立法实际进行规定,并符合《组织法》等法律的程序要求,这些程序在性质上属于严格法律意义上的地方立法程序; 对严格法律意义上的立法程序之外的程序设置则必须在遵循民主立法、科学立法的价值要求下,结合立法工作实践需求,由市人民代表大会作出规定。从现在各设区的市制定的地方立法条例等立法程序规则来看,很多设区的市在参照《立法法》及相关法律规定的基础上,除了对严格法律意义上的立法程序进行规定之外,还将地方立法的准备与立法后的完善阶段的相关工作从严、从细进行了规范,实现了相关立法工作步骤、方法的地方法定化、精细化,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地方立法程序规定,这些做法符合法治精神,值得学习、借鉴与推广。

( 二) 把好地方立法程序关键环节,细化立法审议程序规定

立法审议是立法程序的关键点,它关系到地方立法质量的高低、地方立法的成败。因此,在制定地方性法规的立法程序规定时,必须对地方立法审议程序精雕细琢,细之又细,以保证充分发挥人大及其常委会在立法中的主导作用。一是地方立法的审议制度。在地方立法实践中,目前,最常用的二审制和三审制,其中采用二审制的地方较多。笔者认为无论是采用二审制抑或三审制,都要对适用一审通过的地方性法规草案和适用二次以上审议、三次以上审议等多次审议地方性法规草案的情形进行规定,并完善相应的程序启动、审议内容等规定。在设区的市的地方立法中,鉴于法律对地方立法权限限制、地方性法规报批等法定制约因素,笔者倾向于设置二审制的审议制度,即地方性法规草案经过二次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后直接提交表决或者提交下一次常委会会议表决的审议制度。这样规定的优点在于:

一方面对于成熟的地方性法规草案可以决定在二次常委会审议之后直接交付表决,另一方面对于地方性法规草案在第二次会议审议后仍然存在较大争议或者分歧的,可以决定提交下一次常委会会议表决,以便于人大法制机构对争议或者分歧进一步开展论证调研,保证有充分的时间对地方性法规草案进行研究、完善,从而确保地方立法的质量。

二是明确地方立法审议中各审次的审议重心与内容。就三审制而言,第一次常委会审议要着重审议地方性法规草案的体例、框架、结构和重点、焦点问题,由有关专门委员会作专门委员会审议意见的报告,常委会分组审议地方性法规草案; 第二次常委会审议由法制委员会作地方性法规草案修改情况的汇报,常委会会议分组审议法规草案修改稿,对草案的条文进行审议; 第三次常委会会议表决,由法制委员会作法规草案审议结果的报告,常委会会议表决法规草案表决稿。

三是注意区分各类审议制度的设置目的。人大有关专门委员会的审议重点是立法的必要性、可行性,突出立法的专业性、特色性; 常委会会议的审议则是对地方性法规草案的全面审议; 法制委员会的审议是统一审议,目的在于维护法制统一,保证地方性法规文本的科学、规范、严谨,整合和协调各方面意见以形成共识,从而提出地方性法规草案修改稿和表决稿。这三种审议共同构成了地方性法规草案修改的前提和基础,其中坚持人大有关专门委员会分别审议,发挥其专的优势与坚持人大法制委统一审议,发挥好其统的功能,统筹好专与统的关系,则是地方立法审议制度建构的核心和关键所在。

( 三) 领悟立法程序独立价值,自觉接受程序价值约束

除我国《立法法》与《组织法》等法律规定的严格法律意义上的立法程序之外,立法运行过程中的其他立法环节或阶段是地方立法程序存在的广泛创新空间,但是制度创新的空间不能突破《立法法》关于民主立法、科学立法等原则的樊篱,必须符合立法程序的价值取向,有利于地方立法质量的提高。理论界通说认为,现代法治国家的立法程序主要有民主、平等、理性、效率、协调等价值,因此地方立法运行过程中的程序创新也应符合这些价值的内在要求。例如,深圳市在2016 年开展的对《深圳市制定法规条例》修改工作中,按照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的要求,将立法辩论制度作了创新性规定,实际运作之后效果明显。由于这个创新完全符合科学、民主立法要求,有助于提高立法效率和立法质量,因此是可取的。可见,立法程序价值是在进行地方立法程序制度建构和实际立法操作过程中应当遵循和实现的价值目标。这些价值既决定着严格法律意义上的地方立法程序的设置,也影响和制约着除此之外的地方立法运行过程。就设区的市而言,在对严格法律意义上的地方立法程序之外的地方立法运行环节的程序设置或者创新中,应着重突出以下几项要求:

一是关于民主价值的要求。立法运行过程要突出足够的参与性,发挥社会主体各自的角色作用,主动提供民主讨论、公开议事的机会,让各方充分表达利益诉求,集中和正确地体现人民的意志。对立法过程和立法结果要向社会公开,使广大公众有机会了解地方立法过程、获取立法资料与信息,以便更广泛、更深入地参与到地方立法中。

二是关于理性价值的要求。人们常说真理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因此要重视少数人的意见和建议,立法过程中要善于倾听、包容异见,如若必要应及时组织进行论证与分析,决定取舍,从而使多数人的意见能形成合意,少数人意见受到尊重,形成地方立法的公约数。此外,要突出问题意识,重视调查研究,找准地方立法中的焦点与难点,将立法决定建立在对有关资料、意见、主张的理性认识与分析判断的基础之上,做到理性认识、平等对话、理性说服。

上一篇:零售会议记要范文 下一篇:会议方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