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识别技术论文范文

时间:2023-10-24 02:43:30

自动识别技术论文

自动识别技术论文篇1

关键词:自然辩证法;人类社会;发展概述

中图分类号:B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1-0266-01

一、自然辩证法发展概述

自然辩证法是以人和人类社会为指向的人文文化体现为内容,对人类自身和人类社会生活的内向观察,以及对人的生存方式、价值和意义的探索。科学技术哲学则是主要研究自然界的一般规律等基本方法、科学技术及其发展中的哲学辩证的问题与科学技术及社会的相互作用等内容。

二、自然辩证法与诸学科之间的关系表现

我们知道,自辩法诞生于19世纪中叶绝不是偶然的,而是当时三个方面的重大变化和发展冲击着人们原有的自然图景和思维方式,为其创立提供了客观基础。表现如下:一是大机器生产带来的人类生产活动的高度社会化,加强了人们之间的社会联系和交往,改变着人们旧有保守的、静止和孤立的思维习惯和方法;二是自然科学的一系列伟大发现展现了自辩法发展的本性和规律,冲击着人们业已形成的机械的、形而上学的自然观;三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创立,为自然辩证法的创立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基础,使自然观的革命有了理论指导。自然辩证法就是在这种历史条件和诸多因素下,辩证唯物主义哲学与自然科学和技术相结合的一场伟大的理论革命。自然辩证法揭示了自然科学发展的内在逻辑、人对自然界的能动关系等,建立了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思想观点等,诸多体现具有划时代的变革。

综上所述,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于自然界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一般关系的学说。与此同时,自然辩证法作为马克思主义的自然哲学、科学技术哲学、社会学等研究,不仅具有哲学属性,而且也具有交叉学科的性质。

三、自然辩证法对人类社会发展的贡献

当代自然辩证法以科学、技术、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为研究对象,所要揭示的是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中的一般规律以及科学技术发展中的一般规律,而不是自然界中个别的过程,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个别领域或者科学技术个别学科的特殊规律。这个一般规律也正是哲学研究区别于科学技术研究的特殊之处。自然辩证法一方面是辩证唯物主义的普遍原理在自然界中的具体表现和科学技术领域的具体应用,另一方面又是对科学技术及其发展的哲学概括。

自然辩证法作为关于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科学技术及其与社会关系的已有成果的概括和总结的哲学学科,不仅对于整个哲学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而且对于指导人们正确认识和改造自然,发展科学技术,协调人与自然以及科学技术与经济,社会的关系,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在理论价值上,不仅为科学的世界观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而且为认识论和方法论提供具体的理论论证。与此同时,为哲学价值观增添丰富的科学内容,是事实与价值的统一。从实践价值,一方面,对正确处理和解决全球性问题,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具有实践价值。另一方面,为科学技术活动提供正确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指导。最后,对于实现科学技术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理论指导意义。

总之,当代自然辩证法以科学、技术、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为研究对象,所要揭示的是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中的一般规律以及科学技术发展中的一般规律,而不是自然界中个别的过程,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个别领域或者科学技术个别学科的特殊规律。

四、自然辩证法在社会发展中的思考

自然辩证法的创立与发展同哲学与科学技术的进步密切相关,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及其与社会关系的已有成果的概括和总结。由于科学技术在发展过程中同社会发展的关系越来越密切,所以也是协调人与自然、科技与社会关系的需要。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人类对客观世界认识的最高概括,也是现代科学技术(包括科学的社会科学)的最高概括,钱学森将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状况,归纳为十个紧密相联的科学技术部门。这十大科学技术部门的划分方法,正是钱学森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是系统论对科学分类方法的又一创新。因而在我们的学习中,需要自然科学、哲学、社会科学和现代科学方法等多重知识结构,需要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和科学技术工作者合作联盟,才能取得卓有成效的研究成果,让自然辩证法能够成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桥梁。

参考文献:

[1]吴国盛.中国科学技术哲学三十年.天津社会科学. 2008.07.

[2]谈新敏、 安道玉.自然辩证法概论.郑州大学出版社.2007.09.

自动识别技术论文篇2

[关键词]微带天线;射频识别;工作原理;协议设计

中图分类号:TP39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17-0260-01

一、对射频识别技术的概述

射频识别,英文为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简称为RFID,是非接触的自动识别技术。RFID技术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由于超大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90 年代才进入实用化阶段。RFID系统采用了无线电与雷达技术,数据交换不是 通过电流的触点接通而是通过电场与磁场,即通过无线的方式通信。与其他的识 别方式相,RFID技术能对移动的多个项目进行识别,因而应用更广泛。RFID技术的实现主要由以下三个部分组成:存储信息的应答器(电子标签)、标签读写器、后台数据库处理系统。RFID的关键技术着眼点在于采用什么技术来实现标签信息的可靠读出。射频识别技术作为作为一种新兴的自动识别技术,在中国很快普及。我国射频识别产品的市场是非常巨大的,射频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商业自动化、交通运输控制管理等众多领域:汽车、火车等交通监控、高速公路自动收费系统、停车场管理系统、物品管理、流水线生产自动化、安全出入检查、仓储管理、动物管理、车辆防盗等等。

二、微带天线作用分析

射频识别卡天线主要用于接收射频识别卡的射频能量及信息,并发射射频识 别卡的相关信息。发射时把高频电流转换成电磁波,接收时把电磁波转换为高频电流,射频识别卡和读写器是通过天线进行数据交换的。天线作为通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通信系统的指标,在选择天线时必须首先注重其性能,第一是选择天线类型;第二是选择天线的电气性能。选择天线类型的意义是所选天线的方向图是否符合系统设计中电波覆盖的要求,选择天线电气性能的要求是选择天线的频率带宽、增益等电气指标是否符合系统设计要求。按照RFID系统的工作方式或工作频段不同,射频识别卡的天线一般可分为近场感应线圈天线和远场辐射天线。

由于RFID卡的廉价、尺寸限制使得一般的天线如:螺旋天线、喇叭天线、反射面天线等都不合适,廉价、剖面低、重量轻、体积小、易共形、易制作的微带天线成为更好的选择。微带天线又称为印刷振子或印刷偶极子是微带天线中除了微带贴片外的又一类微带辐射元。对微带天线的主要封装方式就是平面介质加盖。因此封装特性考察的主要内 容就是不同形状、不同厚度、不同介电常数的介质平面对于微带天线性能的影响,或者进一步地考虑两层以上介质的平面封装模型。为了保持接收信号的稳定,终端功率控制方案也是一项关键技术。

三、射频识别系统的分类

1.按作用距离的远近来分类

(1)密耦合。具有很小作用距离的射频识别系统。典型的范围从0 到1cm这种系统称为密耦合系统,即紧密耦合系统。必须把应答器插入读写器中,或者放置在读写器为此设定的表面上。

(2)遥耦合。把写和读的作用距离1cm至1m的系统称作遥耦合系统。所有遥耦合系统在读写器和应答器之间都是电感磁耦合。遥耦合中又分为近耦合(典型距离为15cm)和远耦合(大约距离为1m)。

(3)远距离系统。远距离系统典型的作用距离是从1m到10m,个别的系统也有更远的作用距离。所有远距离系统都是在微波范围内用电磁波工作的,发送频率通常为2.45GHz。

2.按系统的性能分类

按数据载体的存储能力、处理速度、作用距离和密码功能等分类,射频识别 系统可从低档到高档构成整个谱系。

3.射频识别系统协议和频率

对射频识别系统来说,最主要的频率在0~135kHz以及ISM(Industrial-Scientific-Medical)频率6.78MHz、13.56MHz、27.125MHz、40.68MHz、433.92MHz、869.0MHz、915.0MHz、2.45GHz、5.8GHz和24.125GHz。

频率13.553MHz~13.567MHz 处于短波范围,在这个频率范围内的传播条件允许昼夜横贯大陆联系。该频率范围的使用者是不同类别的无线电服务机构,例如新闻机构和电信机构。在这个频率范围内,除了电感射频识别系统,其他的ISM应用有遥控系统、远距离控制模型系统、演示无线电设备和传呼机。

四、RFID系统的工作原理

电子标签进入磁场后,如果接收到阅读器发出的特殊射频信号就能凭借感应电流所获得能量发出存储在芯片中的产品信息(无源标签或被动标签)或者主动发送某一频率信号(有源标签或主动标签)阅读器读取信息并解码后,送RFID系统的识读过程。阅读器将设定数据的无线电载波信号经过发射天线向外发射。当射频标签进入发射天线的工作区时,射频标签被激活后即将自身信息代码经天线发射出去。系统的接收天线接收到射频标签发出的载波信号,经天线的调制器传给读写器,读写器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解调、解码,送后台电脑控制器。计算机控制器根据逻辑运算判断射频标签的合法性,针对不同的设定做出相应的处理和控制,发出指令信号控制执行机构的动作。从而完成有关信息查询、统计、管理等功能。RFID可以极快的速度在阅读器和电子标签之间采集和交换数据:具有智能读写及加密通信的能力,唯一性密码,极强的信息保密性,这对于军队保密等要求准确、快速、安全、可控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技术途径。无论我们使用的各类系统、收发公文处于任何环节,相关人员都可以实时掌握其信息和状态。

五、RFID技术身份识别系统认证协议设计

无线射频技术的安全性至关重要,因此读卡器和电子标签之间的认证流程和通信安全性需要特别设计,本文采取的认证机制运用了读卡器和标签的互相认证。在这种认证机制中,读卡器与电子标签卡在出厂设置时都会存储一个公共的认证密钥K,并认为这个公钥是安全的,此公钥用于计算随机通信密钥,每次通信交易的密钥都会有所区别,无法被其他设备所复制。

鉴别机制的执行过程如下:

(1)读卡器向射频卡发送认证请求命令。

(2)信息卡返回初步认证数据。

(3)读卡器接收响应后,产生随机数A并且和公共密钥K加密运算用形成公钥信息发送给射频卡。

(4)信息卡接收到读卡器的公钥与已有的公钥比较,相同则解密随机数A并产生随机数B,用公共密钥和B进行加密形成二次认证数据发送给读卡器;不相同则认证失败。

(5)读卡器成功接收后将接收的二次验证信息利用随机数B运算产生的数据再一次发送给信息卡,并用公共密钥解密,解析出随机数A′并与之前的随机数A对比,相同则认证成功;否则认证失败。

结论

RFID射频识别是一种非接触式的新型认证技术,它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作为身份认证技术非常合适,以后会在更多的领域得到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 杨庆霞,刘哲.射频识别(RFID)技术趋势与展望[J].学术理论与探索,2013(04):23.

[2] 冯新亮,顾伟.解析无线射频(RFID)技术[J].学术理论与探索,2012(06):15.

[3] 刘元奇,李雅琦.射频识别识别系统及应用前景[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03):06.

自动识别技术论文篇3

办公自动化管理知识经济制度创新

一、技术还是管理?

对于一个社会,管理和技术同等重要,但技术和管理的结合部比二者更重要。这是最新的“知识经济”理论提出的振聋发聩、发人深省的创见。它明确地表达了这样一种一直被混淆的观点:人类的首要和终极目标不是为了追求技术而是为了追求知识,知识只有在具有创新能力的情况下才能被获得。此外,现实的情形是,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本身并不能直接转化为生产力,人们可以买到技术但却不能仅靠金钱买到效率,(我们有太多的用钱堆砌起来的信息系统,在那里人们见惯了高技术与低效率畸形并存)。但尽管世人对技术成果必须经由管理创新才能发挥作用不持异议,但如何使技术成果特别是信息技术成果实现管理创新却是令所有人困惑的问题,而“知识经济”理论所提出的“知识管理”的探讨,令人信服地抓住了问题的关键之处与核心精神。

二、知识与创新

在信息技术时代,知识与创新具有怎样的特征与意义?美国《福布斯》杂志1998年4月22日题名为“迎接知识经济”的文章1很好地阐述了这一论题。主要内容如下:

(一)信息技术时代的“知识”

知识与信息

文章指出,知识不同于信息,并且,“知识的首要目标不是技术”。在信息技术时代知识的具体涵义和目的是:把信息与信息、信息与人、信息与过程联系起来以促进创新。其产生的过程及在信息时代的运用的具体目的是“信息与人类认知能力的结合才导致了知识的产生。它是一个运用信息创造某种行为对象的过程,这正是知识管理的目标”。

无形资产胜于有形资产

知识可分为显性的和隐性的,正是隐性知识对发展具有潜力,但是目前能管理隐性知识的技术却很少,知识管理的创造性就是体现在使隐性知识发挥巨大潜力的过程中,知识管理要开发提供处理隐性知识的技术“把隐性和显性知识进行处理用一种适合于用户和商业环境的方式表现出来”。从上述意义而言,在信息技术时代,人们将重视无形资产更甚于有形资产。

(二)知识管理

关于知识管理的概念文章提出了如下几点特征:

知识管理不是信息管理,其重点不是“技术和信息的开发”,而是“个人创新和集体的创造力”;

知识管理“不是一门技术而是各种可行解决办法的一种综合”,“是通过知识共享、运用集体智慧提高应变和创新能力”;

知识管理属于管理经营范畴,其实施在于建立激励共享知识的机制,培养集体创造力。作者特别指出“创新和创造能力属于经营过程,但是以前几乎没有那个公司持这种观点”。

三、知识管理与管理创新

(一)成就与反思

自1985年以来,我国制定了办公自动化建设与发展的国家规划,政府各部门开始了大规模的信息技术的引进和信息系统的建设的进程。1996年,国务院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开始制定《国家信息化“九五”规划和2010年发展纲要》,显示了我国为在下个世纪初的全球信息化浪潮的发展中走在前列而为之奋斗的决心。此后,在这十多年来的发展历程中,政府部门的办公自动化经过了奠基、初创的阶段,已进入成熟期,然而,办公自动化的建设是否在实质上提高了我国政府的管理效率?在那些具体的方面提高了效率?在那些方面没有?从投入与产出的分析来看,目前的办公自动化建设是有效益的还是低效益的?我们应当如何评价政府办公自动化系统的效益,包括当前的和潜在的效益?

上述问题很少被认真提出,而且也很难回答。众所周知,我国的办公自动化是靠技术设备的配置为主体,而不是以管理理论、管理思想特别是管理方案的创新为支撑点。以这样的方式实行的办公自动化是高投入和低产出的。目前我国政府的办公自动化的效益既没有被重视也没有被普遍地进行评估。在政府管理领域内缺乏新理论和新思维。

不容否认,我们对上述问题尚未能作出科学和明确的回答。特别是当研究的领域不仅仅涉及纯技术层面而且涉及到政府管理以及其间的复合关系时。对于在政府领域内,如何使技术与设备的投入转化为效益成果,当前特别需要各领域专家作跨学科的综合性的探索与创造性的思维。从国际的经验来看,技术要转化为生产力必须经过管理的创新。前述知识管理就正好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思考复杂问题的切入点,是任何变革都必须具有的理论准备。

(二)管理体制变革的征象

人类社会仍处于前信息社会,在发达国家,为信息技术时代所作的管理变革也只是初露端倪,但我们已经能够发现一些特定的征象,它们表现在如下一些方面变革:

组织结构的改变

由于信息传输方式的根本改变,建立在逐级上传下达方式基础上的传统金字塔式等级制的科层制组织结构(包括政府组织和企业组织)正在逐步解体,有时可能会发生突变。七十年代,以阿尔文.托夫勒等为代表的未来学家对社会信息化特征作出过预测2,这些远见卓识的观察和判断以惊人的准确性预言,将产生符合时代节拍的新的组织形式,组织结构呈现出频率越来越快的不稳定性,非常规部门快速增长,职能部门依然存在,但越来越多为解决一个专门问题而一用即弃的小组在其中“时隐时现,快速来去。”新的组织形式将是暂时性很强、适应信很强、变化迅速的,充满着稍纵即逝的基本单位和流动性极强的个人。相应的信息系统体系的建设也应是具有灵活性和强适应性的体系,特别是它导致重要的观念改变:过去一直认为并强调人――机系统要适应人和机构的要求和工作特点,而现在,情况变得模糊了,人和系统要更多地适应信息时代的变化性的特点,更具体的说,是人在改变、要求人作更多的改变。

2工作岗位的流动与业务过程的多层面交互性

组织结构的变化也会带来工作岗位的不稳定性。例如,今天美国的工作场所的非全日制工作岗位越来越多,同时,衡量工作结果的方式和观念也大大改变,目前已有3/4的比率的工作脱离了按“岗位付酬”的旧观念与旧制度,转而为按“业绩付酬”。

传统官僚组织包括政府和大企业组织的科层制的典型特点是严格的专业分工、部门分工下的业务过程,在信息技术时代将大大改观,取而代之的方式是跨专业学科、跨部门和跨地域的多层面的交互式业务过程。体现在软件开发方面,有大量的关于“群件”的产品出现,适合不同层面的交互性业务过程:一项设计或一个总体方案是由不同地域不同部门的人实时交互进行的,教师与他的学生动态、交互式完成授课,商家更多地与顾客群体一起在相互切磋的情况下完成交易。在所有这些活动的背后的支撑基础设施是环球信息网络。

知识型工作人员的工作方式

“知识型工作人员需要领导但不承认等级”,这是被称为美国管理理论界的泰斗的彼得.德鲁克早在30年前就指出的。3他说,知识与任务而不是与等级相关,“任务决定一切而不是取决与姓名、年龄,或科目的预算,或从事这项任务的个别人的等级……所以知识必须象一个小组一样地组织起来,其中由任务来决定谁负责、什么时候、负责什么、负责多长时间”。

(三)支持管理创新的系统特点

由上述信息时代管理体制变革的征象得出的初步结论是真正的管理创新必须是与这些变化相一致的,具体而言,包括以下几个特点:

1灵活应变性

无论是组织机构还是信息系统结构都应以灵活应变性作为主要性能指标,单纯数量上的增减并不能显示改革成就的主要性能。英国《经济学家》杂志1993年9月一期对美国政府改革的评论文章4中指出“改革需要策略变化,消减工作人员只是精简机构的短期设计,当时间到来时,需求会使机构增加,这种作法不甚明智”。同样的意见也可适用于我国今天的政府改革。

开放交互性

同样,业务变化以及相关的信息系统都以能适应和支持开放性和交互性为性能衡量指标。其长期潜在的好处是这样的系统和工作特点是促进知识交汇同时也是促进知识创新的。

知识中心性

等级威权正在信息时代的面前逐步瓦解。知识威权重于等级威权。对以知识为中心的工作的组织管理和支持是管理科学研究和信息系统构造的中心课题。与我国传统的尊重知识分子的观念不一样,知识分子只是一种身份,有时还演变为一种等级身份,而知识管理不重视等级身份重视的是知识,一切围绕知识组织起来,既不为等级所阻隔也不为专业所阻隔。围绕知识的任务一旦完成,组织的使命也就结束。所以,支持知识中心的组织机构或信息系统是最有创造性的系统。

(四)知识管理系统与网络

上述关于支持管理创新特征的系统,即具有知识管理能力的下一代办公自动化系统一定是一个基于Internet的系统,正是因为只有在Internet上才具有支持我们所说的创新特征的充分能力:灵活应变、开放交互和知识中心性。现在正是需要我们对基于Internet网的“网上政府”或“网上办公管理”作前瞻性思考的恰当时机,需要实际地去预见其潜力和风险,作出我们的积极响应与对策。

四政府与管理创新

政府能够对管理创新产生巨大的推动力量。其主要作用不是拨款花钱而是建立促进思想和理论的制度创新机制。另外,政府本身也是管理创新思想理论的巨大源泉。例如,美国克林顿政府在93年起相继宣布了被称为“重塑政府”理论的改革总计划,报告中宣称,需要将政府带入信息技术时代,改革的核心是在政府领域内引入市场文化。。改革依据的理论大纲是奥斯本和盖布勒的《重塑政府》一书。其正式文件是副总统戈尔办公室于93、94年的三个重要文件5,《国家绩效评价报告:创造优异的领导与管理》、《国家绩效评价报告:政府服务的改革建议与行动》6、《国家绩效评价报告:顾客至上――为美国人民服务的标准》7。上述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美国多年来第一次出现趋近于收支平衡的局面。众所周知,美国近年来经济的良好态势主要是来自于两方面的成果:一是美国在信息技术方面的领先优势,二是美国政府改革成功地减少了政府赤字,提高了政府效率。此外,美国企业界围绕信息技术也提出过很多相应的管理创新理论例如“重理”理论等,其作用都使技术方面的成果经由管理创新转化为生产力。比较我国的情况,在理论界几乎没有提出过有代表性和有影响的围绕信息技术的管理新思想和新理论,人们习惯于把管理与技术问题分开来,由不同的人去处理,衡量技术标准的焦点主要是放在技术的新、高程度方面,而忽视了管理创新才能产生的知识开发与知识运用。这应该说是我国自从1985年信息化进程中最大的不足。

自动识别技术论文篇4

关键词 图像识别;无损检测;视觉传感器

中图分类号:TP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4)07-0120-01图像自动识别技术,就是对各种各样不同模式的目标或者对象,通过计算机来对其图像作出分析和理解以及有效的处理。在现阶段的无损检测行业当中,其主要是利用人工来对图像进行识别工作,并没有让无损检测达到自动化的标准。

在使用超声波自动检测对焊缝进行检测时,经常出现由焊缝的偏移而导致的超声波探头并没有对准焊缝进行工作,从而接收不到能够反映出焊缝质量的回波信号,容易出现漏检的情况。如果能够自动跟踪焊缝,通过计算机对焊缝的偏移距离作出自动识别并且向超声波探头的控制单元进行反馈,将超声波探头所检测的相关位置进行调整,让超声波探头可以收到有效的回波信号,从而有效的反映出焊缝质量的具体情况。对焊缝所做的自动跟踪这一检测方法,能够保证正确有效的进行检测,最大限度的减低漏检的发生率。现阶段有许多进行焊缝跟踪的方法,通常都是在焊接之前进行的跟踪,而且只能做到对焊缝的跟踪的单一作用。在本文中使用了从正常的光源照明之下所产生的最直接的视觉图像,并从中直接提取出焊缝的直线,然后通过图像识别技术对焊缝进行自动识别,从而达到对焊缝实施自动跟踪的效果,这样既可以将焊缝的偏移距离及时反馈,有能够对焊缝进行外观上的检测以及判断,当焊缝表面有异常情况时能够输出异常信号,这种手段能够有效的补充对焊缝质量进行的无损检测。

1 关于图像自动识别技术

图像自动识别技术,是在有效的结合了图像处理技术和计算机模式的识别技术以及视觉技术,再通过对图像进行分析、处理以及理解,从而对相关图像进行智能化的处理。在图像识别的过程中,通常是先通过检查以及分离出图像中所显示的物体,准确的对物体中各部分的纹理特征以及形状提取出来,也就是对原始图像的特征进行提取。常常在特征提取的过程当中也会包括对图像进行的处理。然后通过图像样本模式与所提取的特征作比较,运用模式识别理论所提供的这一项技术对图像进行分类,针对其结构对整个图像进行分析。

1)图像处理。图像处理一般包括图像编码、压缩、增强、分割以及复原等主要内容。图像分割,就是从图像的背景当中将各个对应的物体分割出来。在图像处理各个环节当中,无论是输出还是输入其相对应的都是图像。

2)特征抽取。特征抽取阶段,也就是对物体多进行的度量阶段。度量,指的是某一个物体当中某一个可度量的性质的度量值;特征,即多个或者一个度量的函数。计算特征是针对于物体在某一方面所对应的重要特征而做出的度量估计。在进行特征抽取的过程当中,每产生一组特征按照一些相应的规章进行组合,这就是特征向量的形成方式。图像信息在一定数量的减少对于后期的分类决策起到了重要作用。

3)图像的识别分类。在图像的识别分类中,图像的输出就是决策,就是将每一个物体所应该归属的类别进行确定。在图像识别这一环节当中,输入的一般都是处理过的图像,而输出的是对图像的结构分析以及类别的划分。

2 关于图像自动识别技术在焊缝自动检测当中的应用

在使用超声波自动检测对焊缝进行检测时,有时会出现由焊缝的偏移而导致的超声波探头并没有对准焊缝,从而接收不到能够反映出焊缝质量的回波信号,容易出现漏检的情况。如果能够自动跟踪焊缝,通过计算机对焊缝的偏移距离作出自动识别并且向超声波探头的控制单元进行反馈,将超声波探头所检测的相关位置进行调整,让超声波探头可以收到有效的回波信号,从而有效的反映出焊缝质量的具体情况。该过程如图1所示。

图1 焊缝自动识别跟踪过程示意图

3 关于图像自动识别技术在无损检测行业的其他应用及发展

现阶段,图像自动识别技术在对于无损检测行业的相关应用等方面还处在初期的发展阶段。早在1997年的美国,内梅隆大学Gunatilake P等对远程视觉检测系统做出了初步的设计,针对飞机表面的腐蚀状况以及表面的裂纹进行检测。而在1999年的加拿大,滑铁卢大学Paul W.Fieguth等,利用闭路电视所截取到的图像,针对地下管道的表面所产生的裂纹进行了检测,为能够及时对其进行维修提供了有效的依据。

有关于钢管内壁质量所采用的无损检测方法通常是使用视频涡流检测法,就是使用涡流穿过式探头并且进入管子的内部的检测方法。在涡流穿过式探头的同时与视觉传感器有效的结合,在进入钢管内壁获取详细的状况。而视觉传感器做起到的作用就是坚实管子内部出现的状况,其坚实的过程一般有工作人员来完成。然后进行图像自动识别的步骤,通过计算的自动判断来确定钢管内壁是否存在异常,这一步骤不需要依赖于工作人员的进行,可以尽量的杜绝因为工作人员用眼疲劳而导致的漏检,从而更加可靠的对钢管内壁的状况进行全面的分析,有效的对钢管内壁进行检测。

从实例中发现,图像自动识别技术能够应用于无损检测行业的各个方面还存在着很多的不足,其应用前景还需要我们进一步的挖掘以及提高,在无损检测行业当中自动化以及智能化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4 结论

在我们对有关焊缝偏移以及图像自动识别技术的有关应用的研究分析中确定认,图像自动识别技术能够有效的达到焊缝自动识别的相关标准以及作用,有效提高其自动化与智能化的相应水平。在关于图像自动识别技术相关的应用分析能够确认,该技术的合理应用能够有效的降低依赖工作人员相关经验的进行检测的可能,还能够减低人眼疲劳导致的漏检现象。虽然该项技术在现阶段无损检测行业的应用还不够广泛,但是其应用与发展的前景却是巨大。

参考文献

[1]蒋秋月.轮对缺陷超声检测图像自动识别算法实现[D].西南交通大学,2013.

[2]徐志刚.基于多特征融合的路面破损图像自动识别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12.

自动识别技术论文篇5

关键词:技术科学;技术;技术哲学

前苏联以及现今俄罗斯的重工业技术和军事技术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究其原因我们不能回避其发达的技术科学在其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其实早在前苏联时期,学者们就对技术科学哲学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其相关研究具有鲜明特色,不但代表了前苏联技术哲学的主要成就,也极大丰富了当今占主导地位的西方技术哲学体系。

一、技术科学哲学问题研究背景

前苏联和俄罗斯的科学技术哲学是世界技术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指导思想、研究纲领和研究重心都与中国和西方科学技术哲学有着显著的区别,因而成为我国乃至世界科学技术哲学界特别关注的研究领域。值得一提的是,上个世纪我国学者在前苏联自然科学的哲学问题的研究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对于作为前苏联科学技术哲学重要组成部分的技术哲学的研究却大相径庭。之所以存在上述状况是因为,一方面,正如俄罗斯学者指出的:“哲学显然很晚才开始研究技术现象。……相对于实践认识和实践理性,哲学更偏好理论认识、理性和理论规则,显然,这种偏好成为哲学很晚才转向思考技术现象以及技术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的一个原因”[1]。的确,相对于其他哲学分支学科,技术哲学本身起步较晚,现代技术哲学就其本身而言仅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到目前为止发展也不是很完善,诸如技术的本质、技术是否是价值中立的焦点问题,以及技术哲学的奠基人物和奠基性著作还没有形成压倒多数的、相对统一的观点。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前苏联时期的技术哲学往往被视为资产阶级哲学加以批判。苏俄技术哲学研究开始于19世纪末,那时“П.К.恩格迈尔(П.К.Энгельмейер)在自己的小册子《19世纪技术的总结》(1898)中提出了技术哲学的任务。同时他的许多著作被用德语出版”[2]。但是,自1917年十月革命胜利后,前苏联技术哲学研究开始转向一个特殊时期。正如俄罗斯学者所评论的:“技术哲学在俄国的命运非常悲惨。关于技术哲学必要性的思想,是由П.К.恩格迈尔提出的。П.К.恩格迈尔是俄国工程师,他是技术哲学第一个研究纲领的提出者,这个纲领于1912被提出来。1929年,当恩格迈尔不得不再次号召建立技术哲学时,他遇到的是不理解和公开的反对。恩格迈尔在《我们需要技术哲学吗?》一文中发展了技术哲学重要性的思想。而在这个杂志的同一期中还收录了Б.马尔科夫(Б.Марков)的文章,在这篇文章中技术哲学遭到批判-‘现在没有,以后也不可能有独立于人类社会和独立于阶级斗争之外的技术哲学。谈技术哲学,就意味着唯心主义的思考。技术哲学不是唯物主义的概念,而是唯心主义的概念’。从这时起在长达几十年的时间里,把技术哲学斥为唯心主义,在苏联哲学界已成定论,尽管马克思就是19世纪有兴趣从社会—哲学方向研究技术的一个创始人”[3]。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技术哲学”的提法在前苏联时期被禁止,但是对于“技术”的哲学思考在前苏联却从未停止过。那时(也包括现在)有一大批学者长期致力于技术哲学问题的研究,其中比较重要的人物有:В.М.罗津、В.Г.高罗霍夫(В.Г.Горохов)、Г.М.塔夫里江(Г.М.Тавризян)、Г.И.舍梅涅夫(Г.И.Шеменев)、И.Т.弗罗洛夫(И.Т.Фролов)、В.В.切舍夫(В.В.Чешев)和В.С.斯焦宾(В.С.Стёпин)等人。他们的研究成果颇丰,而且具有不同于西方技术哲学的典型特色,因而这些人的思想和成果成为我国学者和西方学者极为关注的研究课题。

В.М.罗津等在《技术哲学:历史与现实》一书中曾写道:“苏联时期对于技术的研究开始于世纪初(指20世纪初-笔者注)。由于П.К.恩格迈尔,技术哲学在俄罗斯获得极大发展。后来在我国,这一学科被视为资产阶级科学而被禁止研究。但是却发展起一系列研究或讨论技术不同方面的学科,并且,如今它们被部分地纳入到技术哲学中来。首先就是技术史。……研究技术的第二个领域被称为‘技术的哲学问题’。恰恰在这里讨论了技术的本性和本质,……第三个领域在苏联时期急剧发展-这就是技术科学的方法论和历史。虽然这门学科属于科学学和方法论,但如今它们被包括到技术哲学中来。……第四个领域是设计和工程技术活动的本性和历史。……正如我们已经发现的那样,如今这些研究领域不仅仅单独发展,而且还处于技术哲学的范围之内。”[3]因此可以说,前苏联时期学者们把技术史、技术的哲学问题、技术科学的方法论和历史、设计与工程技术活动的方法论和历史等问题不同程度地纳入到技术哲学的研究范围内。在这四个组成部分中,对于技术科学方法论的研究最为充分,并且具有鲜明的俄式风格。

二、技术科学哲学问题研究重心

前苏联学者非常重视对技术科学认识论的研究,这主要包括技术科学的起源、对象、结构、功能、任务等问题,其中技术科学理论的结构问题成为学者们关注的焦点。

1.技术科学起源的内外史要素

前苏联学者普遍认为:“技术科学是关于有目的地将自然物质和过程改造成技术对象,关于构建技术活动的方法,同时也是关于技术对象在社会生产体系中起作用方式的特殊的知识系统。”[4]关于技术科学的产生,前苏联学者们的观点可以概括如下:技术科学的产生有外史和内史两方面因素。从外史方面看,人们的生活、生产(特别是机器生产)为技术科学的产生和发展提出研究的课题,并决定技术科学的研究方向。从内史方面看,一方面,技术科学是技术知识的系统化、逻辑化的结果,它是人们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在对象活动中所形成的对习惯、概念、认识的思考和概括;另一方面,有一部分技术科学的产生源于对基础科学的应用,是从基础科学中分化出来的;此外,还有一部分技术科学源于不同知识、模型、概念和原则的大综合,是这些要素横向搭构的结果。

2.技术科学对象的两重性

关于技术科学对象,前苏联学者们认为,技术科学对象具有两重性,即技术科学对象有“天然的”和“人工的”区分。而且其中技术科学的“天然性”对应着技术与自然、技术与自然科学的关系;而技术科学的“人工性”对应着技术与人、技术与人文科学的关系。正如В.Г.高罗霍夫和В.М.罗津在《技术科学的哲学方法论研究》中指出的:“在技术科学中可以统计出两个技术对象:自然的技术对象和人工的技术对象。……技术对象的人工性在于,它们是人类活动的产物。它们的天然性首先在于,所有人造对象归根到底都是由天然的(自然界的)材料制成的。”[4]而这种观点也得到А.Н.鲍戈柳波夫(А.Н.Боголюбов)的认同,他指出:“技术科学不仅与自然科学(这决定了技术科学的‘天然的’特征)相联系,而且它还与经济学和人文科学有着不同的、极为重要的交叉(而这一点相对于它的‘人工的’特征)”[5]。

3.技术科学理论的三种结构要素

在对比自然科学理论和技术科学理论的结构时,前苏联学者认为,自然科学理论和技术科学理论的结构均可分为三个基本组成部分:本体论模式、数学工具和概念工具,但其含义却有很大差异。其中自然科学的本体论模式是指在一定的理想化实验中的理想对象的总和。而技术科学理论的本体论模式可分为三个基本层次:以数学描述为目标的函数图像;在工程对象中进行的自然过程的连动模式;表现为构造参数和工程计算的结构模式,即研究对象的结构。此外,在自然科学理论中,数学工具首先是为了实验计算,它们是建立和证明所获得的理论知识的手段。而在技术科学理论中,数学则具有多方面作用:第一,用它来对工程对象的结构和工艺参数进行工程计算;第二,用它来分析和综合技术的本体论模式;第三,用它来研究发生在工程对象中的自然过程[6]。可以看出,技术科学理论结构中的三个要素要比自然科学理论结构中的要素更为复杂。其原因恰恰在于技术手段具有特殊性,它是主体和客体相互联系的中介,而且它往往比自然科学理论更多兼顾实践的方面。

4.技术科学功能的工程指向性

与此相联系,在对比自然科学理论和技术科学理论的功能时,前苏联学者认为,自然科学理论的功能主要是反映自然过程,研究理论问题,以预测和描绘理论发展的未来状况。而技术科学理论功能的起点和归宿,都是为了对工程对象的技术结构和工艺参数进行理想描述。而且技术科学理论功能的实验层次不仅仅包括实际上是以概括工程师的工作经验为目标的结构技术和工艺知识,还包括特殊的实践方法知识。当前工程研究的目的是:把在技术理论中获得的理论知识形成实践方法的形式,提出新的科学问题。这些问题是在建立工程对象的各个阶段中,在解决工程问题的过程中产生的,而且它们将会传播到技术领域当中去,以实现技术理论的功能[6]。

5.技术科学任务的实践特征

技术科学与自然科学结构与功能的差别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两者在科学领域中所担负任务的不同。作为科学知识集合的自然科学的任务在于:揭示和研究新的自然规律,预测自然过程的发展;而作为技术知识集合的技术科学的任务在于,从实践上利用这些自然科学成果,研究自然规律在技术设备中的作用,以及运用知识和计算保障工程技术活动[4]。尽管前苏联学者认为技术科学的任务在于实践,但是他们仍然强调不应将技术科学的形成与技术科学在工程中的应用混为一谈。В.Г.高罗霍夫和В.М.罗津指出,技术科学的形成与技术科学应用于工程实践是有区别的:前一种情况说的是独立学科的建立,这意味着各种不同科学知识、模型、概念和方法被应用于一定的研究对象,并建立起理想模式及其转换程序,形成现有学科所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和任务;而后一种情况指的是在解决具体的工程任务过程中,各种科学知识、方法、模型和原理的系列化和组织化的过程[7]。

三、技术科学哲学问题研究特点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前苏联学者习惯从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价值论四个角度分析自然科学哲学问题,这一传统也影响到技术科学哲学问题的研究,即学者们往往从技术本体论、技术认识论、技术方法论和技术价值论角度来研究技术科学的哲学问题。因此可以说“师从自然科学哲学”是前苏联技术科学哲学研究的重要特点。

在前苏联学者看来,自然科学方法论之所以能够类推至技术科学领域是因为,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都是科学的组成部分,因此较为发达的自然科学方法论当然可以成为技术科学方法论研究的范例。这正如前苏联学者们指出的:“技术科学与自然科学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无论是在起源方面,还是在起作用的过程方面。技术科学最初的理论原理、认识客体和概念的方式,恰恰是从自然科学向技术科学传递过来的;同样,技术科学自身科学性的规范、知识理论结构的确立、理想对象的结构和数学化,恰恰也都是从自然科学借用到技术科学中来的。”[4]尤其针对技术科学的数学化,А.Н.鲍戈柳波夫指出:“知识数学化的问题是历史性的问题,从广义上讲,未必能够在科学史和技术史的框架之外去研究它。特别是相对于技术科学,更是如此。多亏技术科学与自然科学的紧密联系,才产生出将适合于自然科学的数学化模型转移到技术科学中去的可能性,并且同样产生出利用自然科学数学化历史来了解数学在技术知识发展中所起(或者说它应当起)作用的可能性”[5]。正是基于这一点,前苏联学者更关注自然科学对技术科学和技术科学哲学问题的影响。

概括说来,前苏联时期,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前,人们通常只是在科学哲学的背景下研究技术哲学,把技术哲学混同于规范的科学哲学的附属物,并且仅仅从自然科学知识附属物的角度来研究技术。技术被归结为科学的附属物,而技术哲学则被归结为运用于技术知识结构的科学哲学和科学方法论研究的简单附属物,这就是20世纪50至60年代的特点[1]。如果说这一时期运用科学哲学手段研究技术哲学是自发的,那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前苏联学者就开始自觉地借用科学哲学和科学学的方法研究技术哲学,特别是研究技术科学的哲学问题。В.Г.高罗霍夫和В.М.罗津在《技术科学的哲学方法论研究》一文中指出:“虽然很早以前,技术知识的不同方面就引起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们的兴趣,但只是在最近五六年才开始形成新的研究方向,在这个方向范围内提出一个目标:就是用科学学和科学方法论的手段来系统地研究技术科学。”[4]他们还补充道:“技术科学方法的特点暂时揭示得还不太清楚。一方面,应当注意专业方法独特的多样性,另一方面,要注意广泛地应用一般科学的认识方法(如分析、综合、模型化、实验)。”[4]在此不可否认,分析、综合、模型化、实验等方法最先都是在研究自然科学的哲学问题时成熟壮大起来的。

可见,由于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自然科学充当了技术科学的基础,因此我们不能脱离自然科学孤立地研究技术科学;但是我们同时也要看到技术科学相对独立的特点,正如前苏联学者鲍戈柳波夫指出:“技术科学从本质上应当与不断发展的技术相适应,并且最佳的情况是应当超前于技术。……技术科学、实用科学和基础科学是知识具体化和概括化的不同层次。因此,技术科学在其自身发展过程中能够变成实用科学(如果技术科学的应用范围超出技术框架外),甚至变成基础科学”。这表明,在技术科学与技术的辩证关系中,技术科学应当具备先验的预测功能,而且技术科学、实用科学与基础科学之间存在着转换关系。这是技术科学发展过程中的又一个重要特点。

总之,通过上述研究我们能够看到,前苏联技术科学哲学问题研究是其技术哲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斯大林高压意识形态统治时期技术哲学研究的主要成绩,其相关问题研究(如技术科学的起源、对象、结构、功能、任务等问题)即使在技术哲学日趋走向成熟的今天看来,仍然具有重大价值。

参考文献:

[1]Отредакции.Философиятехники[J].Вопросыфилософии,1993(10):24-26.

[2]СтёпинВС,ГороховВГ,РозовМА.Философиянаукиитехники[EB/OL].(2006-06-20)[2007-08-02]..

[3]РозинВМ,ГороховВГ,АлексееваИЮ,etal.Философиятехники:историяисовременность[EB/OL].(2006-06-28)[2007-08-02]..

[4]ГороховВГ,РозинВМ.Философско-методологическиеисследованиятехническихнаук[J].Вопросыфилософии,1981(10):172-178.

[5]БоголюбовАН.Математикаитехническиенауки[J].Вопросыфилософии,1980(10):81-82.

[6]ГороховВГ.Структураифункционированиетеориивтехническойнауке[J].Вопросыфилософии,1979(6):90-101.

自动识别技术论文篇6

关键词:中分分词;词典匹配;基于统计;基于理解;未登录词

中图分类号:TP391.1

0 引言

文档是企业内部信息共享与信息挖掘的重要依据之一。企业文档中蕴含了丰富的技术知识以及企业自身方方面面的业务知识。在企业内部,文档记录了大部分的企业知识资源。这些资源有经营活动的具体记录、有提高员工工作能力的工作指导、也有关系企业发展命脉的技术与宗旨。高效利用企业文档信息,可以推动企业发展与创新,也可以切实为员工服务,因此一个高效企业级文档搜索引擎的设计显的尤为重要[1]。中文分词技术是搜索引擎系统的关键技术之一。分词效果直接关系到搜索结果的精准与否。中文分词技术引起侧重点不同,所使用的具体算法也是千差万别。本文将分析企业文档信息的特点,并针对企业文档特点设计一个针对企业文档的高效中文分词算法。

1 中文分词的发展现状

基于汉语分词技术近年来的研究成果,国内已经开发完成许多分词系统。代表作品有:SCWS、ICTCLAS、Paoding [2]、MMSEF4J[3]、分词等等。这些分词系统非常成熟,但是基于基础理论模型的局限性似的这些系统具有先天的不足,即无法良好的解决歧义和未登录词的问题。

CDWS(The Modern Written Chinese Distinguishing Word System)[3],即现代书面汉语自动分词系统。该系统使用最大匹配算法进行中分分词,并且采用词尾字构词纠错技术。但是这种分词方法比较机械,处理歧义问题效果差。

SEG系统是由清华大学开发的优秀分词系统,该系统找出中文文本串的所有可能的切分结果,并选出最佳切分结果作为最后的分词结果。SEG系统具有带回溯的正向、反向、双向最大匹配法并首次提出全切分的概念[4]。这种分词方法比CDWS在歧义处理方面有提高,但仍存在歧义问题。

ICTCLAS[4]分词系统是由中科院开发制作并对外提供API的目前被广泛使用的一套分词系统。ICTCLAS系统建立了各种常识知识库,例如地名资源知识库,识别规则库。利用语料库对层叠隐马尔科夫模型进行训练,并结合各种规则和上下文信息将中文分词、词性标注、未登录词识别、歧义识别和歧义处理集成到一个完成的系统中,实践证明该系统取得了较为满意的分词和标注结果。

2.中文分词处理的理论基础

在目前的自然语言处理技术中,中文分词技术要比西文分词技术落后的多。这是因为中西文本身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在英文搜索引擎中,由于英文中词与词之间是用空格隔开的,所以,对单个词汇的提取要简单的多。而中文词语没有特定符号标志词的边界,字与字紧密连在一起,从句子中划分出词语具有较大的难度。中文分词系统是利用计算机对中文文本进行词语自动识别的系统。一个高效的、性能优良的中文分词系统应该具备以下几个要素:分词精度、分词速度、系统可维护性、通用性、适应性[5]。

基于汉语分词技术近年来的研究成果,国内已经开发完成许多分词系统。如SCWS、ICTCLAS、Paoding、MMSEF4J、分词等等。但是基于基础理论模型的局限性似的这些系统具有先天的不足,即无法良好的解决歧义和未登录词的问题。

如今已有的分词算法可分为三大类:基于词典匹配的分词方法、基于统计的分词方法和基于规则的分词方法。

2.1基于词典匹配的分词方法

这种方法的基本思想是:把需要识别的字符串与词典中的词条进行比对,如果匹配成功,那么就可识别出一个词。

基于词典的匹配的分词方法利用词典作为主要的资源。这种分词方法的关键是要有高质量的词典,它不需要考虑领域的自适应性问题。这类方法不能很好的解决歧义性问题以及未登录词问题,而这两个问题恰恰是分析技术所面临的主要难点。在没有未登录词的简单文本中,切分精度可以达到80%以上[6],但考虑未登录词和歧义处理的时候,这种方法的切分准确率严重下降。

基于词典匹配的分词方法可以划分为两大类:最大匹配法(MM);全切分与路径选择方法。最大匹配法,又可以划分为正向最大匹配法、逆向最大匹配法以及双向最大匹配法等。

2.2 基于统计的分词方法

这种方法的基本思路是:字与字相邻共现的频率能够较好的反映是否为词的概率。即这种方法认为,词是由稳定的字组合而成的,相邻汉字同时出现的次数越多,这些相邻汉字成词的可能性就越大。

基于统计的分词方法是近年来主流的分词方法,这种方法不受待分词文本领域的限制,不需要构建词典等。它采用已经切分好的分词与了作为主要的资源,这种方法在歧义识别和未登录词识别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7]。但是它需要针对不同的领域训练不同的统计分词模型,并且要为这种分词方法提供相应领域的分词训练语料,而分词语料的获得是需要大量人工参与的,代价昂贵。

常用的统计量有词频、互信息、t-测试差,相关分词模型有最大概率分词模型、最大熵分词模型、n-grame元分词模型、有向图模型等。 一种基于统计的分词模型――互信息统计模型互信息是信息论里的一个信息度量,可以用来衡量两个事件集合间的相关度。假设x 、y为相邻的两个汉字,P(X,Y)表示x,y之间的互信息值,则P(x,y) = log2 p(x,y)/(pxpy)p(x,y)为 x,y在语料库中共现的频率,px以及py分别为x,y在语料库中出现的频率。互信息越大,表示相邻汉字的相关程度越高,成词的可能性越大;反之,互信息值越小,表示相邻汉字相关程度越低,成词可能性越小。

2.3 基于理解的分词方法

这种方法的基本思路是:在分词的过程中同时进行句法和语义的分析,在句法和语义的信息反馈中处理歧义现象。

基于理解的分词方法在理论上是最理想的分词方法,它模拟了人类理解语句的思维模式,能理想的处理歧义次和未登录词[8] ,但其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还存在着不少的缺陷,如个人对规则的理解不可能很完善[9],不同的人对规则的任何和理解的差异性。

3面向企业文档的中文分词算法分析与研究

3.1 面向企业文档的中文分词算法研究重点――未登录词识别

企业文档的高效管理、以及文档包含信息的精准提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企业本身的竞争力。在知识经济时代,如何有效地开发利用企业的知识资源已成为企业成功的关键,知识管理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10]。文档是一种极为重要的信息承载工具。伴随着信息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信息需要依赖于电子文档进行存储与交流。

而在分档搜索过程中,汉语自动分词是中文信息处理的基础环节[11]和关键环节,分词技术是关系搜索结果是否能达到用户期望的关键技术之一。文档中存在着大量人名、地名以及专有名词,即未登录词。能否很好的识别企业文档中的未登录词直接关系到企业文档信息获取的精准性[12]。

大多数研究者把那些在词典中不存在而实际存在的词成为未登录词。未登录词是降低分词切分准确率的主要原因之一。有统计数据表明,近60%的切分错误是由未登录词所引起的,未登录基本可以分为两大类[13]:第一类是只新涌现的通用词或者专业术语等。这类未登录词一般是可以预期的,并且在发现之后可以通过人工操作将其收录到词典中。第二类,专有名词,如中国人名、外国译名、地名、机构名等。这类未登录词往往数量巨大且不能预期,无论词典多大,也不可能完全包括在内。所以未登录词识别的重点应放在第二类未登录词上,而在第二类未登录词中中文人名的出现频率比较高。在《人民日报》1998 年 1 月的标注语料库中,平均每 100 个字包含未登录词 1.192 个(不计数词、时间词),其中 48.6%的未登录词是中国人名[14]。中文人名地名等未登录词识别是中文自动分词中的重点和难点所在

3.2未登录词识别方法

识别第一类未登录词一般是先根据某种算法自动生成一张候选词表( 无监督的机器学习策略) ,再人工筛选出其中的新词并补充到词表中。该方法需要大规模语料库支持。第二种常用办法是: 首先依据从各类专有名词库中总结出的统计知识( 如姓氏用字及其频度) 和人工归纳出的专有名词的某些结构规则,在输入句子中猜测可能成为专有名词的汉字串并给出其置信度,之后利用对该类专有名词有标识意义的紧邻上下文信息如称谓,以及全局统计量和局部统计量参见下文,进行进一步鉴定[15]。归纳起来,未登录词解决方案有两大类: 专用方法与通用方法。专用方法主要针对特定领域的未登录词如中文人名、中文地名、中文机构名等识别,此类方法主要基于专有词库与规则展开。通用方法则重在解决所有类别的未登录词识别问题,前面列举的机械分词、理解分词、统计分词方法就是一种通用方法。

专有名词库是指对中文人名、地名、机构名等分别建立词库,该方法需要搜集特定资源并制定特定算法,信息集成难度大。启发式规则。通过前后缀的修饰词发现人名等未登录词。如“先生张三”,前面“先生”就是一个特定的修饰词,一般后面紧接着是人名。

通用解决方案是指不针对特定的未登录词设计算法,适用于各种类型的未登录词。前述三种主流分词及组合算法则属于通用解决方案。

4结论

分词技术的选取关系到用户能否获得满意的精准文档信息。而对不规则的未登录词由于其规律的复杂性和无常形,往往难于定位,出现未登录词未识别或者是识别错误的现象。本文首先介绍了文档信息处理的意义,并给出了它所涉及到的研究领域以及已有成果,然后简要阐述了中文自动分词概念、方法、文档新词处理主要面临的问题和针对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法。

参考文献:

[1]吴珊珊, 知识管理视角下企业文档管理研究[J].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

[2]刘开璞,中文文本自动分词和标注[M].北京:上午出版社,2000:10-35.

[3]奉国和与郑伟, 国内中文自动分词技术研究综述[J]. 图书情报工作, 2011(2): 41-45.

[4]龚汉明,周长胜,汉语分词技术综述[J].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学报,2004,19(3):53-55.

[5]义天鹏与陈启安, 基于Lucene的中文分析器分词性能比较研究[J]. 计算机工程, 2012(22): 279-282.

[6]瞿锋与陈纪元, 汉语自动分词算法综述[J]. 福建电脑, 2006(4): 23-25.

[7]蒋才智, 中文自动分词及人名识别技术研究[J], 2011, 合肥工业大学.

[8]岳中原.词典与统计相结合的中文分词的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2010,5.

[9]黄江平, 黄理灿与徐玲, 基于Lucene的PDF文档的全文检索的实现[J]. 工业控制计算机,2012(5): 103-104.

[10]李钝,曹元大,万月亮,Internet中的新词识别[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2008,31(1).

[11]俞士汶,计算语言学概论[M].商务印书馆,2003.

[12]宗成庆,统计自然语言处理[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13] 张丹.中文分词算法综述[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2, (8): 206-209.

[14] 龚凌晖. 中文命名实体识别与歧义消解研究[M].2011,复旦大学.

自动识别技术论文篇7

关键词:社会建构论;科学技术建构;异质性建构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07-0112-02

瑟乔・西斯蒙多是加拿大女王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副教授,1993年获得康奈尔大学科学技术学博士学位;1993-1996在女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此后留校任教,他是日本关西学院大学,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以及美国纽约大学的访问学者。《科学的社会研究》编辑,著作有《科学技术学导论》《科学的艺术》《没有神话的科学-论建构,实在和社会知识》,他的研究领域主要是科学技术理论以及计算机模拟的哲学社会问题。

一、西斯蒙多的社会建构理论简介

科学、技术与社会(STS)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成为学术界研究的一个专项领域,成为一种多元错综复杂的理论研究,探索思考及社会实践活动。现今STS领域的研究及其哲学领域问题,也不断引起了国内外研究学者们的重点关注,不断探索和思考,是很多学者颇为感兴趣的一项哲学研究学术课题。

在20世纪70年代,爱丁堡学派的一群哲学家,社会学家和历史学家,着手用社会学来解释科学知识的内容,倡导的科学知识社会学的研究范式和哲学观念,在STS领域有重要影响。

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社会建构这个词在科学技术学中变得越来越常见(比如Medelsohn 1977;Van den Daele 1977; Latour and Woolgar 1979)爱丁堡学派的精神领袖布鲁尔(Bloor,1976)提出新的SSK的研究范式和哲学观念。在此之后,有一些非常重要的文献资料都宣称要揭示事实,知识、理论、现象、科学、技术以及社会的社会建构,因此,社会建构就理所当然地成为了代名词,他将科学技术学的众多不同成分充分地联系到一起,形成一个共同体。然而社会建构论也成为一些历史学家、哲学家和社会学家猛烈攻击的对象。

西斯蒙多在社会建构论上有新的看法和要求,他认为社会建构论为科学技术学提供了三个重要预设。第一,科学是社会的。第二,科学技术是主动的,建构着隐喻的活动。第三,科学技术并没有提供一条从自然关于自然的思想直接通道,科学技术产品本身并不自然。

在科学技术学中,有着众多不同的“社会建构”,它们的含义也有所区别。西斯蒙多进行了细致的分类,便于学者们的思考。由于实在论的直觉告诉我们,真理更多地取决于世界而不是谈论真理的人。世界是以某种方式存在着,解释和表象世界是可能的。但到底科学的真相是什么,想真实地表达出来,展示出来,实在论者之间存在不同的争议。正因如此,也许实在论更多的是一个否定的概念,而不是肯定的立场,人们是在某种反实在论的情况下开始争论的。

二、西斯蒙多社会建构理论的八种形态

(一)社会实在的建构

社会建构的许多思想都来源于古典社会学和哲学,来源于马克思、韦伯(Max Weber)、涂尔干(Emile Durkheim)等人的分析。科学技术学聪伯格(Peter Berger)和卢克曼(Thomas Luckmann)的《实在的社会建构》(1966)引入了“社会建构”一词。

伯格和卢克曼他们所感兴趣的主要是社会实在及制度和结构――它们因为人的活动和态度而出现。社会世界这些特征之所以存在,是因为社会众多成员知道他们存在,并依此行事。对于科学技术学而言,知识、方法、认识论、学科边界以及研究风格,所有这些都是科学家和工程师的社会轮廓的核心特征。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些对象是社会建构的,就是认为他们是这时的社会对象,虽然其实在性具有偶然性。如果一位科学家或工程师在行动中不能对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做出交代,就会遇到同行的抵抗,这意味着那个事实具有社会实在性。

然而指出这一点绝不是要批评科学技术,知识以及围绕知识的实践的社会实在性是进步的前提条件。如果不存在足够稳固的东西,便没有了建设的地基。科学技术往往会平添给它一个主动的维度,去理解观察社会建构的过程。不断地接受这件事情,通过正面引用,反面引用,质疑它。建构实施的是科学家而不仅仅是科学。

(二)事物和现象的建构

被建构的不仅仅只有表象和社会实在。也许,科技史学的建构论视角的最大创新是,科学家和工程师所研究和使用的许多事物都是非自然的。各种形式的操作带来的结果是,源于实验室的知识是事物的知识,而这些事物明显是非自然的。他们是建构出来的,尽管是实实在在地,完全物质性的架构。关于技术,人们有什么可担忧的。人设定科学目的在于原原本本地展示自然,而技术则不同,它赋予了旧物质以新的形态和新形式,并制造着有用而别致的对象。事实上,技术设计实实在在的,物质性的建构形式,把自然放弃在一边,这是人们所预料到的。

(三)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科学技术建构

科学事实和人工物对物质世界产生了巨大影响,这正是人们对他们产生兴趣的原因。在一定的立场上可以说,科学技术推动了众多环境的建构。技术起到了很大的效果,他们可存在于意料之中,也可存在于意料之外。汽车、火车、轮船的成功有助于确立城市和乡村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状态。计算机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加速了人们沟通的距离,拓宽了人们的视野。同样科学塑造着世界,在人们生活当中,公众对性别的看法和对性别的研究,产生了理解的差异化。公众对这一话题颇感兴趣,对于研究男女大脑的差异的生物学研究,相关报道众多。同样科学也塑造着政策,政府的行为越来越面向科学依据。不管是在经济、文化、卫生、环境还是国防等领域都参与其中,科学研究至少会对公共政策产生一定的影响,而公共政策也会对物质世界和社会世界产生一定的影响。科学就像技术一样,有助于建构我们的环境。

(四)理论的建构

在科学技术学当中,社会建构隐喻着直接的应用,是描述科学家和工程师如何构建说明、模型和理论;基于数据,基于从数据想表象的方法;自然的表象与自然联系在一起,然而表象并不必然符合自然。科学在几何学意义上是建构性的;先实际找到固定点,然后再画图。

科学在数据的基础上建构表象,也许是逻辑实证主义的核心主张。在实证主义面前,科学理论之类的东西本质上具有偶然性。对于任何适当的科学理论,都可以另外提出一个,它同样可以清晰地对数据做出说明。范・弗拉森说:“我用建构这个词是想表明我的立场,科学活动是建构而不是发现,建构模型必须与现象,而不是与设计不观察植物的真理的发现相适应。”对于实证主义者来说,科学表象的偶然性在相当程度上可以通过事先选择的框架加以消除;逻辑主义之所以是逻辑的,因为存在这样一个假设:科学家要对他们在其中工作的逻辑框架进行选择。科学技术争论展示出了代替性的表象,展示了建构理论的基本方法,他们可以揭示导致争论的某些力量。

(五)异质性建构

成功的技术活动运用了多种类型的资源,同时参与到了多个领域,工程师的出现,推动了知识、社会事物以及物质和社会世界的建构。同样对于技术建设者需要做的工作,技术建设者必须同时建造他们的工作环境,这些工作不可能独自开展。科学工作是异质性的,科学家和工程师的区分仅仅是传统的科学边界所致。然而科学网络把物质世界创造了一个有序世界,所以网络世界的架构就是秩序的建构。科学网络把物质世界的各个独立部分组合起来,实验室设备,既定的知识、资金、资助、机构等等。从意义上说,体现出了异质性的建构。异质性建构是物质世界和社会世界的同时塑造,从而使二者相互匹配,呈现出一个“共同建构”。异质性建构涉及我们提到的所有建构形式,他综合了说明的建构,部分社会实在的建构,现象的建构,以及宏观环境的建构。

(六)种类的建构

唯名论者认为,类是世界的真实特征,类的边界很模糊。对于唯名论者而言,唯一实在的东西是个别事物,因为很难解释普遍性质的实在性。唯名论者承认类外在于人。在科学技术中,建构隐喻是兑现唯名论的一种方式。如果类不是世界的特征,那他们就是建构出来的。建构他们的是人,所以说是社会建构。

(七)自然的建构

唯名论距科学技术学中最强硬的社会建构隐喻只有一步距离,后者主张,表象直接塑造了对象,根据这种建构论,当科学家就某个主张达成共识的时候,他们就使得该主张真实的为真。世界追随者=共识,而不是共识追随世界。新康德式的建构论很难让人接受。这种建构论的核心主张是康德提出的,其温和形式归结为一种个人主义认识论;个体把结论赋予他所有理解的世界。对于康德主义者而言,个体与物质世界的分离意味着,谈论现象之外的东西都是没有意义的。

“社会实在论”主张可以促使人们去关注科学技术的偶然性,并引导研究者去追问偶然性的原则。如果看作隐喻,这种激进的新康德主义在研究科学技术的过程当中,可以作为一种有价值的工具。

(八)五花八门的建构

社会与建构话语遍及科学技术学的同时,它在整个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中也流行起来。社会建构的话语已经河用于各种各样的事物之上,性别、情感、身份和政治运动仅仅是其中的一点。科学技术学要对社会架构话语的广泛流传承担部分责任。主张科学知识的社会建构就是一个很激进的说法。在心理学、地理学、环境学、教育学、管理学、文化学等领域看到明显的借鉴科学技术学建构论资源的情况。

建构论研究的是,科学家和技术家如何把知识和事物置于社会当中。科学的力量部分来源于他操作和测量自然反应的能力,以及跨时空地把这些测量转移到别的实验室和场合的能力。因此,实验室和其他技术推进了客观性和客观知识。建构论的科学技术是可以支持某种实在论,尽管这样的实在论并不意味着存在对实在的直接认识,也不意味着存在一组完备的真理。

参考文献:

[1]Sergio Sismondo. Some Social Cons ructions[J].Social Studies of Science ,1993 ,(23) :5162540.

[2]Sergio Sismondo. Science Without Myth ――On Constructions,Reality , and Social Knowledge[M].New York :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 1996.

[3]Sergio Sismondo.The Handbook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tudies,3rd Edition――Science and Technology Studies and an Engaged Program.

[4]Sergio Sismondo.An introduction to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tudies[M].Blackwell publishing, 2004:69.

[5]Sergio Sismondo. Pharmaceutical company funding and its consequences: A qualitative systematic review[J].Contemporary Clinical Trials,2007,29(2).

[6]Sismondo Sergio. Ghost management: how much of the medical literature is shaped behind the scenes by the pharmaceutical industry?[J].PLoS medicine,2007,4(9).

自动识别技术论文篇8

1 上海自然科学领域科技发展的学科结构与绩效评价 1)生物学、化学、物理学占据上海自然科学领域科技发展与学科建设的主导地位。 上海自然科学领域中生物学、化学、物理学分别名列前三位,占据上海自然科学领域学科发展的主导地位。排在后面的依次为信息与系统科学、地学、数学、天文学和力学。除生物学、化学、物理学三个学科科技发展的主成分得分为正外,其他五个学科科技发展的主成分得分均小于零,表明上海自然科学领域的多数学科的科技发展低于整体水平(见表1)。 表1 上海自然科学领域学科发展的综合评价 投入 产出 综合 排序生物学 1.7461 0.98206 1.79619 1化学 0.87113 1.18576 0.83031 2物理学 0.81642 1.32005 0.76775 3信息与系统科学 -0.41952 -0.77932 -0.37558 4地学 -0.54201 -0.6447 -0.52783 5数学 -0.71232 -0.20092 -0.7645 6天文学 -0.88765 -1.14172 -0.84543 7力学 -0.87214 -0.7212 -0.8809 8 2)上海自然科学领域的科技发展与学科建设在全国具有明显优势,但与北京差距明显。 在自然科学八大学科中,上海除地学外,其他学科国际科技论文数均进入前三名,其中数学、力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生物学六个学科在大陆排名第二(仅次于北京),信息与系统科学国际科技论文数排在北京、湖南之后,名列第三(见表2)。虽然上海自然科学领域各学科国际科技论文数均位居前列,但与北京相比,差距明显,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除天文学外,上海其他学科国际科技论文数均不足北京的1/2。在国内科技论文方面,上海自然科学领域中的力学、物理学、化学、信息与系统科学、天文学和生物学有明显优势,数学与地学国内科技论文未能进入前三名(见表2)。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除数学外,上海其他学科国内科技论文均不足北京的1/2。 表2 2001年自然科学领域各学科国际国内前三名地区 国际论文 国内论文 第一名 第二名 第三名 第一名 第二名 第三名数学 北京 上海 江苏 北京 & nbsp; 江苏 湖北力学 北京 上海 陕西 北京 上海 陕西信息与系统科学 北京 湖南 上海 北京 湖北 上海物理学 北京 上海 江苏 北京 上海 安徽化学 北京 上海 江苏 北京 上海 江苏天文学 北京 上海 江苏 北京 江苏 上海地学 北京 湖北 江苏 北京 江苏 湖北生物学 北京 上海 湖北 北京 广东 上海 资料来源:2001年度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年度研究报告),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002,23-24。 3)知识流动不足、系统失灵是制约上海自然科学领域科技发展与学科建设的瓶颈。 科技发展与学科建设的效率,就其实质而言,是新的知识在一个系统中创造、流动和利用的效率。它取决于诸创新要素的创新动力、能力和互相之间相互作用的效率。而决定创新要素的创新动力、能力和互相作用则取决于经济科技制度的安排,政策体系的设计,基础设施建设的水平和创新文化的氛围。建设知识创新体系,提升学科建设与科技发展能力的关键是通过制度、政策和环境的作用,提高创新各要素的创新动力、能力和达到创新目标的要素间的互动。从本质上看,创新体系是由存在于企业、政府和学术界的关于科技发展方面的相互关系与交流所构成的。在这个系统中,相互之间的互动作用直接影响着创新的成效和整个经济体系。创新体系的核心内容是科学技术知识的循环流转。表3所示上海自然科学领域R&D项目按项目合作单位分组情况,2/3左右的项目为独立完成,表明知识流动不足、系统失灵成为制约上海自然科学领域科技发展与学科建设的瓶颈,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加速知识流转、战胜科技发展与学科建设中的系统失灵是上海自然科学领域知识创新体系建设面临的长期任务。 表3 上海自然科学领域R&D项目按项目合作单位分组情况 项目数 项目参加人员全时当量 科学家和工程师 项目经费支出与境外机构合作 114 343 275 5122与国内高校合作 127 305 221 7258与国内独立研究院所合作 107 243 17 7 2526与境内注册外商独资企业合作 38 127 118 2360与境内注册其他企业合作 915 2103 1895 25427独立完成 2545 4408 2707 32311其他 26 124 102 1384 资料来源:上海市全社会R&D资源清查工作小组。上海市R&D清查数据汇编,2001,72。 2 上海工程与技术领域科技发展的学科结构与绩效评价 1)学科在国内的比较优势。 在工程与技术科学领域20个学科的国际科技论文排名中,北京包揽了20个学科的第一名,上海只有材料科学、冶金与金属学、机械与仪表、动力与电气、电子通讯与自动控制、计算技术、化工、土木建筑、交通运输9个学科排名第二(仅次于北京),上海能源科学技术和环境工程两个学科国际论文排名第三(见表4)。 表4 2001年工程与技术科学领域各学科国际国内前三名地区 国际论文 国内论文 第一名 第二名 第三名 第一名 第二名 第三名工程与技术基础学科 北京 河北 山西 北京 陕西 江苏测绘科学技术 北京 四川 陕西 北京 湖北 江苏材料科学 北京 上海 辽宁 北京 上海 陕西矿山工程技术 北京 江苏 湖南 北京 湖南 江苏冶金、金属学 北京 上海 辽宁 北京 辽宁 上海机械、仪表 北京 上海 陕西 北京 江苏 陕西动力与电气 北京 上海 江苏 北京 湖北 陕西能源科学技术 北京 湖北 上海 北京 山东 黑龙江核科学技术 北京 安徽 &nb sp; 四川 北京 四川 甘肃电子、通信与自动控制 北京 上海 陕西 北京 陕西 上海计算技术 北京 上海 江苏 北京 江苏 上海化工 北京 上海 湖北 北京 江苏 上海轻工、纺织 上海 北京 四川 北京 广东 上海食品 北京 江苏 广东 广东 浙江 江苏土木建筑 北京 上海 江苏 北京 上海 江苏水利 北京 湖北 江苏 湖北 北京 江苏交通运输 北京 上海 江苏 北京 上海 湖南航空航天 北京 陕西 黑龙江 北京 陕西 江苏环境 北京 江苏 上海 北京 江苏 上海安全科学技术 北京 湖南 安徽 北京 湖南 江苏 资料来源:2001年度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年度研究报告),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002,23-24。 在工程与技术科学领域20个学科国内科技论文排名中,北京有18个学科排名第一,只有食品和水利分别由广东和湖北名列第一,而上海只有9个学科进入前3名,其中材料科学、土木建筑、交通运输3个学科名列第二,冶金与金属学、电子通信与自动控制、计算技术、化工、轻工与纺织、环境工程名列第三(见表3)。 2)上海工程与技术科学领域科技发展与学科建设占主导地位的学科。 上海工程与技术科学领域中占据科技发展主导地位的8个学科依次是电子通信与自动控制、机械与仪表、航空航天、材料科学、化工、计算技术、动力与电气、交通运输。上海工程与技术科学领域科技发展最为薄弱的5个学科是测绘科学与技术、水利、矿山工程技术、安全科学技术和食品。特别值得注意的是2/3的学科科技发展的主 成分得分小于零,表明上海工程与技术科学领域60%的学科科技发展低于平均水平(见表5)。 表5 上海工程与技术科学领域学科发展的综合评价 投入 产出 综合 排序电子、通信与自动控制 2.93105 2.48946 2.96681 1机械、仪表 1.38674 0.06872 1.29458 2航空航天 1.16586 -0.81414 0.98384 3材料科学 0.57576 1.29195 0.67626 4化工 0.61197 0.94682 0.66216 5计算技术 0.35117 1.86971 0.51358 6动力与电气 0.49477 0.42028 0.50252 7交通运输 0.45473 -0.19787 0.40005 8土木建筑 -0.32659 0.6906 -0.23377 9工程与技术基础学科 -0.26822 -0.66067 -0.31811 10冶金、金属学 -0.46472 0.25968 -0.40773 11轻工、纺织 -0.46716 -0.475 -0.47954 12环境 -0.69617 -0.31043 -0.67619 13核科学技术 -0.72349 -0.79265 -0.75082 14能源科学技术 -0.79072 -0.50098 -0.78198 15食品 -0.76882 -0.90066 -0.80184 16安全科学技术 -0.81005 -0.84276 -0.8 3462 17矿山工程技术 -0.8642 -0.85314 -0.88633 18水利 -0.89218 -0.8347 -0.91028 19测绘科学技术 -0.89975 -0.85423 -0.91858 20 3)上海工程技术领域科技论文产出与北京差距悬殊。 在工程与技术科学领域国际科技论文方面,上海排在前3名的11个学科中,除材料科学与土木建筑两个学科外,冶金与金属学、机械与仪表、动力与电气、电子通信与自动控制、计算技术、化工、交通运输、能源科学技术和环境工程9个学科的国际科技论文数均不足北京的1/2。 在工程与技术科学领域国内科技论文方面,上海进入前3名的9个学科,除材料科学、轻工与纺织两个学科外,土木建筑、交通运输、冶金与金属学、电子通信与自动控制、计算技术、化工、环境工程等7个学科国内科技论文均不足北京的1/2。 4)加强产学研合作、战胜系统失灵是上海工程技术领域科技发展与学科建设面临的基本任务。 表6所示上海工程技术领域R&D项目按项目合作单位分组情况,70%左右的项目为独立完成,表明知识流动不足、系统失灵成为制约上海工程技术领域科技发展与学科建设的瓶颈,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加强产学研合作、战胜系统失灵是上海工程技术领域科技发展与学科建设面临的基本任务。 表6 上海市工程与技术科学领域R&D项目按项目合作单位分组情况 项目参加人 项目数 员全时当量 科学家和工程师 项目经费支出与境外机构合作 201 3341 2169 74523与国内高校合作 437 1762 1415 21865与国内独立研究院所合作 644 3021 1745 24587与境内注册外商独资企业合作 94 854 608 19073与境内注册其他企业合作 1431 4551 3454 52744独立完成 6934 22836 15879 219665其他 293 1592 1198 10703 资料来源:上海市全社会R&D资源清查工作小组。上海市R&D清查数据汇编,2001,75。 3 上海农业科学领域科技发展的学科结构与绩效评价 1)农学和水产学占据上海农业科学领域中科技发展与学科建设的主导地位。 上海农业科学领域中占据科技发展主导地位的学科是农学和水产学,林学、畜牧与兽医科学相对薄弱(见表7)。 &nbs p; 表7 上海农业科学领域学科发展的综合评价 投入 产出 综合 排名农学 1.21943 1.45978 1.26327 1水产学 0.28854 -0.26992 0.2164 2畜牧、兽医科学 -0.3714 -0.38479 -0.37749 3林学 -1.13657 -0.80507 -1.10218 4 2)上海农业科学领域各学科与国内先进地区有相当差距。 在农业科学领域4个学科国际科技论文排名中,北京的农学和林学、甘肃的畜牧兽医、湖北的水产学国际科技论文排名第一,上海在农业科学领域各学科国际科技论文无一进入前3名(见表8)。在农业科学领域4个学科国内科技论文排名中,北京的农学、浙江的林学,江苏的畜牧兽医、山东的水产学国内科技论文排名第一,上海在农业科学领域各学科国内科技论文无一进入前3名(见表8)。无论是国际科技论文、还是国内科技论文,上海农业科学领域各学科与国内先进地区都有相当大的差距。 表8 2001年农业科学领域各学科国际国内科技前三名地区 国际论文 国内论文 第一名 第二名 第三名 第一名 第二名 第三名农学 北京 浙江 江苏 北京 江苏 浙江林学 北京 黑龙江 安徽、福建、 浙江 北京 福建 广东、陕西畜牧、兽医科学 甘肃 云南 北京 江苏 北京 甘肃水产学 湖北 山东 广东 山东 广东 福建 资料来源:2001年度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年度研究报告),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002,23-24。 4)知识流动不足是上海农业科学领域科技发展与学科建设相对薄弱的重要原因。 表9所示上海农业科学领域R&D项目按项目合作单位分组情况,64%的项目为独立完成,表明知识流动不足是上海农业科学领域科技发展与学科建设相对薄弱的重要原因,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加强产学研合作、战胜系统失灵是加强上海农业科学领域科技发展与学科建设面临的重要任务。 表9 上海农业科学领域R&D项目按项目合作单位分组情况 项目数 项目参加人员全时当量 科学家和工程师 项目经费支出与境外机构合作 24 46 &nbs p; 38 229与国内高校合作 25 72 45 613与国内独立研究院所合作 48 86 68 442与境内注册外商独资企业合作 2 5 4 18与境内注册其他企业合作 69 124 99 506独立完成 312 420 269 3716其他 9 8 3 25 资料来源:上海市全社会R&D资源清查工作小组。上海市R&D清查数据汇编,2001,73。 4 上海医药科学领域科技发展的学科结构与绩效评价 1)上海医药科学领域科技发展与学科建设在全国具有明显优势,但与北京仍有相当差距。 在医药科学领域6个学科国际科技论文排名中,北京的预防医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中医学四个学科排名第一,上海的药物学和特种医学两个学科排名第一。此外,上海的基础医学、临床医学排名第二,中医学排名第三(见表10)。在医药科学领域国际科技论文方面,上海除药物学和特种医学外其他4个学科与北京均有一定的差距。 表10 2001年医药科学领域各学科国际国内前三名地区 国际论文 国内论文 第一名 第二名 第三名 第一名 第二名 第三名预防医学 北京 浙江、广东 北京 广东 上海基础医学 北京 上海 广东 北京 广东 上海药物学 上海 北京 江苏 北京 广东 上海临床医学 北京 上海 广东 北京 广东 上海中医学 北京 云南 上海、江苏 北京 广东 江苏特种医学 上海 北京 广东 北京 陕西 上海 资料来源:2001年度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年度研究报告),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002,23-24。 国内科技论文排名中,北京包揽了6个学科国内科技论文的第一,上海除中医学国内科技论文未进入前三名外,预防医学、基础医学、药物学、临床医学和特种医学国内科技论文均排名全国第三(见表11)。在医药科学领域国内科技论文方面,上海6个 学科与北京均有一定的差距,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中医学和特种医学国内科技论文不足北京的1/2。 表11 上海医药科学领域学科发展的综合评价 投入 产出 综合 排名临床医学 1.495 1.583 1.56579 1药学 0.89727 -0.15227 0.79183 2基础医学 -0.33507 0.84777 -0.246 3中医学与中药学 -0.21555 -0.8431 -0.27284 4预防医学与卫生学 -0.69136 -0.64275 -0.70052 5军事医学与特种医学 -1.1503 -0.79264 -1.13826 6 2)上海医药科学领域中占据科技发展主导地位的学科是临床医学和药学。 上海医药科学领域中占据科技发展主导地位的学科是临床医学和药学,中医学与中药学、基础医学、预防医学与卫生学、军事医学与特种医学科技发展相对薄弱。 3)知识流动不足是影响上海医药科学领域科技发展与学科建设的制约因素。 表12所示上海医药科学领域R&D项目按项目合作单位分组情况,85%的项目为独立完成,表明知识流动不足是上海医药科学领域科技发展与学科建设相对薄弱的重要原因,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加强产学研合作、战胜系统失灵是加强上海医药科学领域科技发展与学科建设面临的重要任务。 表12 上海医药科学领域R&D项目按项目合作单位分组情况 项目参加人 项目数 员全时当量 科学家和工程师 项目经费支出与境外机构合作 37 124 114 7510与国内高校合作 142 258 170 1607与国内独立研究院所合作 113 234 171 1921与境内注册外商独资企业合作 6 10 7 119与境内注册其他企业合作 97 195 166 2343独立完成 3074 4857 3192 20038其他 139 125 100 724

上一篇:过程控制系统论文范文 下一篇:自动控制技术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