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察情况报告范文

时间:2023-12-09 20:46:46

考察情况报告

考察情况报告篇1

==和地区是我省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人大工作开展的相对也比较活跃。为认真搞好学习考察工作,我们在考察前进行了认真分析研究,确定了需要学习的主要内容:一是围绕市委(区委)工作中心开展监督工作的主要做法;二是提高人大常委会审议质量的基本做法;三是开展代表及代表小组活动的方式方法;四是加强人大常委会自身建设的有关经验和做法。按照学习内容,我们考察组分别进行了详细座谈和询问。这四个市区人大工作的主要特点是:

一是始终做到围绕中心工作履行职权。四个市区都始终坚持遵循党的中心工作就是人大的工作中心这一指导思想,积极服务服从于经济建设这个大局,做到改革到哪里,人大工作就延伸到哪里,并且都注重了将全面监督和重点监督有机结合起来,抓大事、议大事、管大事,紧紧围绕党的中心工作、人民普遍关心的大事、社会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来确定监督的重点和内容。如==市、==市把对经济工作的重大问题的监督作为监督工作的重点,每年都对重点技改项目、招商引资、重点城市建设工程等工作进行审议、视察、调查,做到了时间保证、人员保证、质量保证。==区把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和财政运行情况作为重点,每年两次听取汇报进行审议。==区通过建立行政执法责任制的办法,强化对行政机关的监督,通过开展个案监督的方式加强对司法机关办案的监督力度,在软环境建设和法制环境建设上取得了明显成效。在对干部的监督上,四个市区都开展了述职评议工作,==区在每年=次评议副区长工作的同时,还将其分管的委、办、局长一起纳入评议范围,取得了评议一条线,促进一大片的效果。==市为增强干部述职评议工作的力度,还将评议结果纳入了全市政绩考核,有效地提高了评议的权威性,取得了十分明显的成效。招商引资工作是各地重点工作,四个区人大在招商引资工作上都拿出相当的精力靠上抓,常委会副主任、委室主任人人头上有指标,有的市区在干部指标之外,机关也分有指标,==市人大拿出==%精力来进行招商引资工作。四个市区多数人大的领导同志也都承担了挂包重点工程、重点项目的工作。我们感到,四个市区的人大工作尽管各有千秋,但都紧密围绕党委中心工作,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实事求是,做到了一盘棋、谋大事、干实事。

二是提高常委会审议质量上方式灵活、效果明显。提高常委会审议质量问题是各地人大普遍关注的重点工作,四个市区在这个方面有许多值得借鉴的经验。通过座谈了解,==区、==区、==市人大常委会会期一般是半天或一天时间,==市人大一般在二到三天时间。为提高审议质量,四个市区都普遍抓了会前调研、会中审议、会后督办三项工作。==市人大在这方面工作比较突出,主要是增加了常委会预备会议这个环节。在常委会前利用半天时间召开预备会议,常委会全体组成人员参加,一是研究召开常委会的有关事项,二是汇报开展会前调研的情况。三是听取“一府两院”有关部门负责人汇报上次常委会审议意见的落实情况。通过增加常委会预备会议,有效地解决了常委会议汇报内容多、审议时间少的问题,同时也强化了“一府两院(更多精彩文章来自“秘书不求人”)”贯彻落实审议意见的重视程度和办理时效,增强了人大常委会督办工作力度。在会前视察工作中,==市人大还采取临时改变视察路线,随时增减视察内容或者由大主任带队分组直接下到基层暗访等形式,较好地解决了看亮点多、看问题少的问题,提高了对审议内容的认知、了解深度和广度。在会中审议方面,==市、==区、==市在会议审议中采取先分组审议、然后集中汇报审议意见的方式进行。==区人大在会议审议中,除听取各有关部门的汇报材料以外,还要印发人大常委会的书面调研报告,==区在会议审议时,由有关委室主任宣读调研报告,分管主任作补充,从而较好地解决了委员、列席人员发言不足的弊端。四个市区人大还都改变了审议意见的撰写方式,==市、==区都把原来的审议意见改为审议意见书,改变了过去既谈成绩和优点又谈问题和建议的做法,主要谈存在的问题和改进建议,==市和==区也在“一府两院”贯彻落实审议意见方面提出了时限要求,建立了审议意见反馈制度,提高了审议监督工作的水平。

三是代表活动丰富多彩,代表工作有声有色。搞好闭会期间的代表活动,夯实基层基础工作是保证代表权利、发挥代表作用的关键环节,四个市区在开展代表活动方面都由一些独特的做法。首先,四个市区人大都在年初对全年代表活动提出要求,作出部署。==市是由各代表组上报年度活动计划,人大常委会代表工作委员会全程参与,每年活动不少于四次。==区人大==个街道代表联组(小组)都由街道党工委书记任组长,在每季度活动开展以前向代表发出活动建议,征求代表建议活动的内容,采取视察调查、学习参观等各种方式开展活动,每次活动时,都吸收辖区的全国、省、市人大代表一同参加。去年==区还在代表中开展了“三个一”活动,即“引进一个好项目、提一条好建议、为弱势群体做一件实事”活动,并利用人代会结束后的半天时间召开会议进行表彰奖励,有效地调动了代表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在代表建议的办理方面,==市人大常委会每年=月份召开由政府各委办局和法院、检察院的一把手参加的代表建议、委员提案办理工作交办会议,人大主任、政协主席和政府市长分别发表讲话,提出要求,明确办理质量和办理时限。建议办理结果必须由部门一把手亲自面复代表,或由副职上门答复代表,面复率必须达到===%。在建议办理之后开展“回头看”活动,邀请提建议代表到部门召开座谈会听取汇报并进行现场视察。为加强对难度较大的代表建议办理工作的力度,==市人大还将每年=月份作为重点代表建议督办月,由常委会领导同志带队,吸收委员参加深入到部门进行督办,保证了一些重点代表建议的办理效果。除了人代会提出的代表建议以外,还在市人大机关、各镇办、各代表小组设立代表热线,广泛征求广大群众的意见建议。==区人大常委会每年两次听取政府办理代表建议情况的汇报,加强对建议办理情况的督促检查。在评选优秀人大代表工作方面,四个市区都开展了评先树优活动,制定了实施意见和评选标准,对评选出的优秀代表进行表彰奖励。为更加深入扎实地做好这项工作,==区人大常委会还组织了优秀人大代表事迹宣讲团,深入到基层进行广泛宣传,进一步增强了广大代表的荣誉感,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述职评议和代表评议是强化代表履职意识,发挥代表作用的责任感、调动积极性的一种好形式,去年地区各区县人大都普遍开展了代表向选民述职工作,==市人大规定全体市人大代表每年年底都要向选民进行书面述职,在届内要向选民口头述职一次。==市、==市市委对干部述职评议和代表评议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每年对人大常委会开展评议工作提出建议,并由市委、政府联合下文对政府部门接受评议工作提出具体要求,评议结果纳入政绩考核,评议工作邀请组织部门派人参加,对评议后三名的负责人由主要领导同志进行谈话,极大地促进了评议工作的开展。在加强基层人大工作方面,由于市各级人大主要负责人都不是兼职,====年换届后==市为每个镇、办配备了人大主席,为正科级实职,除招商引资奖金享受乡镇党政一把手==%以外,其他待遇相同,形成了基层党委、政府、人大三驾马车并行的格局,今年又为=处乡镇配备了专职副职,极大地调动了基层人大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区人大在==个街道办事处设立了专职人大主席,并配备了一名人大工作兼职联络员。各地在基层人大管理考核等方面都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市、==区均制定了镇、街道人大工作考核暂行办法,把竞争机制引入人大工作,==市还通过积极努力,将基层人大的评选也列入了年终政绩考核范围,有效促进了基层人大工作的开展。

四是全面加强了常委会自身建设。常委会自身建设是搞好人大工作的基础。四个市区在自身建设方面既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之处。一方面,四个市区都把加强对法律法规和业务知识的学习,作为加强自身建设的首要任务,建立起了学习制度,定期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组织业务知识、法律法规知识和市场经济知识的学习。==区人大今年以来实行法律知识讲座制度,年初制定出日程表,利用常委会结束后的半天时间,邀请有关法律专家、学者为常委会组成人员、机关工作人员和列席的“一府两院”、基层人大负责人进行法律法规的培训,有效地提高了人大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在机关工作机构的设置上,四个市区均采用工作委员会的格局,一般都是一办五委或者一办四委,为正局级单位。在人员配备上,除办公室一正两副之外,一个工作委员会多数为两人,少的只有一人,在政治、经济上同区直部门享受相同的待遇。在机关的管理工作中,四个市区均加强了常委会的制度建设,制定并实施了机关各项工作制度,严格加强管理,规范工作人员的行为,==区人大常委会还制定出台了机关考核办法和人大办公室工作考核办法,坚持注重工作绩效、量化工作指标,考核结果和评先树优、干部使用挂钩,有效地激发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另一方面,我们在学习考察中了解到,四个市区党委和政府对人大常委会在办公用房、办公自动化设置、机关车辆配备、经费开支、干部交流、机关福利等方面都给予了充分重视和支持,人大常委会经费保障充足,各项工作开展比较顺利。

二、主要体会

这次学习考察活动尽管时间比较紧,但是我们感到学习的内容丰富实在,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取得了比较好的成效。通过学习考察,我们主要感到有三个方面的体会:

一是开阔了视野,开拓了工作思路。通过实地学习四个市区人大工作的经验、实地参观各地的经济和城市发展情况,大家普遍对地区发展态势有了感性认识,更增强了发展我区经济紧迫性和重要性的认识。同时,也更增强了做好新时期人大工作的自觉性和责任感。大家感到形势逼人,不进则退。

二是对加大监督力度、注重监督实效的体会十分深刻。可以概括为四个字,即:“精、严、深、实”。精:就是对常委会审议的议题,确定调查的课题求精,做到服务中心、突出重心、体现民心;严:就是监督工作求严,监督计划细致严密,监督程序依法,执法检查严格;深:就是调查研究深入,会议审议有深度,审议质量高,提出建议有针对性;实:就是调查了解实事求是,监督注重实际效果,致力于整改情况的检查督促,保证审议的意见建议切实得到落实。代表工作也是有亮点,有创新,有许多工作值得我们借鉴学习。

考察情况报告篇2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全区城镇化工作会议精神和自治区党委储波书记、自治区人民政府杨晶主席在我市视察工作时的指示精神,从10月10日到10月17日,由市委、市政府组织全市旗县区委书记,分管城镇工作领导和有关部门负责人,利用7天的时间,赴通辽、赤峰、呼和浩特和鄂尔多斯四市就农牧业产业化和城市建设、城镇化工作进行了考察学习。通过几天的考察学习,耳闻目睹了东部盟市城镇建设的巨大成就,感受了东部地区在抓城镇建设方面的宏伟气魄和实干精神。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这次考察学习真正起到了学习经验、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寻找差距、启迪思路的效果,可以说是深受教育、受益匪浅。现将本次考察学习情况报告如下:

一、所考察地区城市建设和城镇化基本情况

通辽市坚持城镇建设带动产业发展、产业发展促进城镇繁荣的思路,统筹人口聚集和产业发展,完善城市功能,增强吸纳、辐射和带动能力。按照大城市、大产业、大框架的构想,突出中心城区的提质扩容,抓好新城区建设。通辽市在城镇化建设中的突出特点是实施产业带动,用产业支撑城市发展,有效地搭建信用平台,以企业的资金打造城镇。重点规划了两个品位高、面积大的工业园区,而且引进了一大批企业进驻园区,诸如通顺铝业、霍宁炭素、梅花味精、金锣火腿等。一批具有农畜产品加工、能源转化和医药化工等优势产业的工业园区逐步形成规模,通辽市正在由农牧类型为主的农业城市向以工业为主导的现代城市迈进。

赤峰市紧紧围绕建设百万人口城市的目标,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以推进工业化和发展服务业为依托,强化产业支撑,科学规化,合理布局,突出发展中心城市,加快发展旗县城镇,有重点地发展小城镇。2004年,全市城镇总人口达到145万,城镇化率为31.6%。在抓好市区建设的同时,逐步建设形成了建昌营、八里罕、汐子、热水等一批基础设施完善、产业特色鲜明的小城镇。赤峰市在城镇化建设中的突出特点一是高品位规划新区,园林、广场等规划特色鲜明;二是向国内外企业招标,设计、建设了一批高水准的高楼。这些企业不仅高质量地完成设计和建设,也为当地建筑企业带来了新的建筑、销售理念;三是广泛融资,搭建发展平台。

呼和浩特市按照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发展思路,坚持以工业化带动城市化,以城市化促进工业化,利用区位、资源、科教等优势,着力培育壮业、电力、IT制造业、生物制药、冶金化工等优势特色产业。在充分发挥首府作为人流、物流、信息流的枢纽作用的同时,加快了市辖旗县的小城镇建设步伐。特别是和林格尔县高起点、大手笔地规划建设了盛乐园工业园区,现在36平方公里的园区已实现道路、管网等配套,引进了蒙牛、蒙羊等一大批企业。并且内蒙古师范大学新校区也落户园区,为园区的发展注入科技活力,形成互动的良性循环机制。

鄂尔多斯市围绕建设能源重化工基地的目标,坚持“三化”互动发展战略,优化城市体系,进一步加快城市化进程。目前,全市城镇人口达到73万,城镇化率达到50%。该市在推进城镇化建设中的突出特点是投融资渠道抓得实,市政府成立了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公司,采取企业化开发,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在康巴什新区开发建设中,一次性征用32平方公里土地,通过城司向国家开发银行融资12亿元投入新区,供水、雨水、中水、污水、供热、排污、供电、通讯八种管网一次性下地,道路系统一步到位,将“生地”变成“熟地”,实现了土地的增值。目前土地挂牌价格升到20万元/亩,预期收益30多亿元。并且鄂尔多斯市委、市政府大胆地把市政府所在地迁到康巴什新区,带动新区的发展。该市新成立了城市发展公司,通过经营开发工业区,城镇新区新的经营模式,有效地解决了资金瓶颈,步入以城建城的良性发展。同时,加快了市政公用事业市场化步伐。全市中心城区和旗县将公用设施进行公司制改造,筹集了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改善了经营管理。

二、收获与启示

(一)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是城镇化的重要前提

从我们考察的地区来看,凡城镇建设有大手笔、大气魄的地方,都是思想解放、观念更新的地方。各地在解放思想中统一认识,在转变观念中完善思路,开拓创新、敢为人先,提出了符合当地实际的城镇化发展思路。如通辽市跳出了就资源论资源的圈子,巧妙地将技术、资金、环境、资源等有机地进行整合,以产业化推动城镇化,搭建信用平台。他们所上的一些产业,好多原料基地并不在本地,而当地党委、政府敢于大胆开发利用,铝厂和奈曼旗的化工产业均是这样形成的。有了这些产业的支撑,有力地促进了通辽市的城镇化进程。再如赤峰市和鄂尔多斯市,两地在城镇化投资体制上采取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大胆负债建设,有效解决了资金“瓶劲”问题,步入“以城建城、以城养城”的良性发展轨道,推动了城镇建设的快速发展。

(二)搞好城镇规划是城镇快速、高质量发展的前提

城镇规划是城镇发展方向的指南,良好的规划是城镇建设的龙头和灵魂,是城镇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在我们此次考察的几个城市中,凡城镇建设搞得好的地方,都是城镇规划好的地方。他们的规划不但舍得投入,而且理念开放,并与当地特有的民族文化相结合。例如赤峰市在对城市进行总体规划时,仅规划设计费就投入近1500万元,鄂尔多斯市在规划设计方面投入近5300万元。他们的规划不单是就规则论规划,而是树立了大规划理念,将工业产业布局、城镇布局、人口布局、资源及外部条件、基础设施等经济发展重要要素都纳入了城市规划体系,所有的规划成龙配套,而且规划起点很高。像鄂尔多斯的康巴什新区就采用了国际招标,保证了规划的上水平,上档次。赤峰的城市建设处处体现了当地的特有文化内涵。

(三)产业支撑是城镇发展的内在动力

城镇发展与经济发展是相互依托、相互促进的。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要求城镇化与之相适应,没有城镇化的相应发展,经济发展就会失去依托、受到制约。产业发展和聚集是城镇建设与发展的物质基础,没有产业的支撑,城镇化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城镇化不是单纯的农牧民进城,不是城镇规模的盲目扩大。城镇化是经济生活空间的转移,是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城镇发展必然要以产业发展为支撑。在这方面表现最为明显的是通辽市和呼和浩特市的和林格尔县,通过产业的集聚,带动了人流、物流、信息流、扩充了城镇的规模,提高了城镇水平,有效地加速了“三化”互动进程。

(四)优化发展环境是推进城镇化的重点

环境也是生产力。从近几年实践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企业投资与否,农民进城与否,归根到底是一种利益的选择。若有利于企业的投资环境、政策环境、人文环境、法制环境、信用环境等,企业就会投资;农牧民如果有利可图、有钱可赚,就会自觉进城。反之亦然。在我们考察的这些城市中正是用这样的环境优势和利益导向机制吸引企业投资、农牧民进城。在这方面,优惠政策最特别的是鄂尔多斯市。当地对各类企业制定了优惠政策,从税收、规费等方面均给予了极大优惠,不仅调动了企业投资积极性,也扩大了地区影响力。同时,鄂尔多斯市在对失地农牧民给予补偿的基础上,还参照转制企业职工入保的办法,将失地农牧入纳入社保,最大限度地消除了进城农牧民的后顾之忧。

(五)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扩展城镇容纳力是加速城镇化进程的重要条件

城镇化的过程,是各种生产要素不断在城镇集聚,促进城镇发展由量的扩张到质的提高的过程。推进城镇化进程,必须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扩展城镇容纳力。城市的规模上去了,城镇的功能才能充分发挥和体现,城镇综合竞争力才能增强。从我们考察的城市来看,赤峰新区基础设施投入14—16亿元,鄂尔多斯新区投入12亿元。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为接纳更多的要素进城聚集创造了条件。

三、今后我旗城镇化发展的思路

纵观我旗的城镇化工作,近几年虽然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是与先进地区相比,还存在许多不足和差距,突出表现为:一是思想观念还不够解放,创新不足,有所作为、勇于作为尚有差距。二是规划和定位工作明显滞后,尤其是可操作性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建设性详细规划以及功能区规划等有待于尽快解决。三是受财力等因素制约,城镇投入严重不足,城镇化进程缓慢。由于跑项目前期经费少,加之力度差,全旗上下跑项目的积极性没有调动起来。四是小城镇的经济基础、特色主导产业等还需要加大培育力度。特别是在引进非资源性项目上有差距,没有树立“立足资源,不唯资源”的理念。五是小城镇的管理体制和管理水平还需下大力气完善和提高。六是在经营城市方面理念不新、方法不活,尤其在城市建设用地、收储方面和城市建设体现文化内涵方面差距很大。这些问题的存在,给我们的城镇化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也明确了今后的努力方向。

今后,我们要围绕“实施城镇化战略,促进城乡共同进步”这一目标要求,抓住“十一五”期间的良好发展机遇,重新审视和定位旗情,发挥优势、扬长避短、抢抓机遇、加快发展,紧盯国家、区、市对城乡基础设施投资倾向,坚持“三化”互动,举全旗之力,用城镇化带动我们即将全面实施的“生态保护

,收缩转移”战略,用城镇化带动农牧业产业化,用城镇化带动工作的发展。精心打造“草原边贸旅游城”,把旗政府所在地——海流图镇作为旗域城镇化建设的重点,努力构建以海流图镇为中心,以甘其毛道口岸、金泉工业园区、中心集镇、小康村建设为辐射的一体化旗域城镇体系,加快推进旗域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步伐。

(一)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不断拓宽推动城镇化的思路

思路决定出路,观念决定办法,思想的解放程度决定着城镇化进程。今后,我们要充分运用好这次考察成果,用四市的发展事实,教育引导全旗各族干部群众,统一思想,形成合力,认真查找思想、工作、作风上存在的差距,进一步解决想不想干的精神状态问题、敢不敢干的思想观念问题、会不会干的发展思路问题、能不能干的工作作风问题。各级党委、政府要树立危机意识和实实在在做事的思想,要破除在发展上的传统观念和思维定式,勇于创新,敢为人先;要破除封闭保守的落后意识,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扩大开放,充分利用好旗内旗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要破除盲目自满、固步自封的思想,学习新知识、接受新事物、总结新经验;要破除“官本位”思想,营造“有为才有位”的用人环境,力戒“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无为意识。从明年开始,旗委、政府将重新定位工作考核的项目指准,要重点对四个方面的工作进行考核,一是新上项目;二是发展个体、民营经济情况;三是养殖业;四是生态建设。

(二)加大投入力度,搞好城镇规划,进一步提高城镇品位

实践证明,城镇化发展,规划必须先行。一个全面、科学、合理、超前的规划,不仅有利于避免资源浪费和重复建设,也利于吸引城乡生产要素的优化集中,促进社会经济更快发展。在城镇规划方面,我们还没有引起足够重度,没有真正树立规划是最大节约的理念。虽然从去年开始我旗陆续拿出123万元规划费,聘请有关专家修编完成了《海流图镇城市总体规划(2004—2010)》、《甘其毛道口岸建设规划》、《开发蒙古国资源、铁路、公路、支线机场等交通规划》和《金泉工业园区建设总体规划及各种产业规划》、《海镇新区建设2平方公里的控规和0.5平方公里的修建性详规》,但这些规划与所考察地区的规划相比,最大的不足就是我们的规划不成龙配套,我们只做了一个层面的规划,就规划论规划,规划设计的深度还远远不够。今后,我们要加大规划投入力度,不仅要修编总体规划,还要搞好控制性详规和修建性详规以及城市设计。要跳出就规划论规划的思维模式,用我们经营农业的经验去谋划城镇,把工业化、产业化等有机纳入总体规划,用一张图去指导工作的开展。要有远见卓识和战略眼光,广泛听取包括专家学者在内的各方面意见和建议,充分考虑未来城镇发展的新趋势和我旗经济社会发展对城镇化发展要求,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地编制出具有超前性、科学性的城镇发展规划,留足城镇发展空间,确保规划几十年不落后。重点要对海镇的道路、排污、园林绿地等城镇基础设施进行全面统筹规划,使地面建筑与地下设施、平面布局与立体景观、经济效益与环境质量等协调统一,做到分区科学、布局合理、特色鲜明、设施配套、功能完善、环境优美。要结合海镇新区开发建设工作,把党政部门综合办大楼、以整合上市公司为主的商务楼、政府广场、人民广场、博物馆等项目建设到新区,真正把海流图镇建成体现地区特点、民族特色和人文特色的舒展、生态、宜居地区,增强吸引力,精心打造草原边贸旅游城。甘其毛道口岸要根据互市贸易和利用蒙古国资源的特点,重点完善配套物流服务功能。要本着“经济重心”向山前转移的原则,把德岭山镇、乌加河镇定位在建设重化工基地和实现农牧业产业化这一目标上,来搞好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特别是重点服务功能设施要有超常规的建设力度。

(三)加大融资力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扩展城镇的容纳力

城镇建设的难点是缺乏资金的投入,没有投入上的保障,就难以取得较快的发展。而依赖等、靠、要,城镇建设也是发展不起来的。因此,我们一定要多想办法,多出点子,把城镇建设与招商引资、盘活土地资源等有效结合起来,既可以通过政府的投入引导,也可以靠市场机制和优惠政策。今后,在融资渠道方面,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一是争取上级的城建投资项目和资金;二是争取银行贷款和发行债券;三是经营城镇重点是搞好土地的收储和招拍挂;四是财政挤一部分,特别是要将各种规费和城建维护税全额用于城镇建设。在资金使用上,要突出重点,不能撒胡椒面,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要按照适度收缩,相对集中的原则,将一些项目整合打捆,重点用于海镇的基础设施建设。并将甘其毛道口岸的一些贸易功能也转移到海镇。在融资方式上,我们主要依靠国有资产营运公司,按照“一个口子进水,一个池子蓄水、一个龙头放水”的原则,大力实施“以地生财、以财建镇、以镇发财、滚动开发”的模式,努力改善城镇的环境,扩大城镇的容量。按照这些思路明年我旗城镇基础设施重点实施七项工程,计划总投资10545万元。主要是投资735万元新建改造4.9公里道路;投资150万元完成5公里配套给排水设施;投资80万元种植400亩城防林和对新修改造街道两侧进行绿化;投资300万元改造1万平方米的海流图广场;投资4000万元实施集中供热工程;投资250万元统一实施人行道硬化工程;投资360万元实施给水工程;投资700万元实施路灯改造工程;投资4000万元实施房地产开发工程。

(四)制定优惠的政策措施,进一步强化政策的驱动力,以引导建筑企业投资和农牧民进城创业

我们属于边境少数民族欠发达地区,人口规模小,基础薄弱。要想推进城镇化建设没有一定的优惠政策显然是不行的。年内我们制定以下三个方面的优惠政策:一是要给建筑企业制定一定的优惠政策,特别是在税收和规费的收取上要给予一定的优惠,以促使其开发更多的经济适用性住房和廉租房来满足进城农牧民的需求。二是要制定一定的优惠政策,按照统一规划、统一设计、分户建设的原则,在城镇区域内划出一定的土地,分户标准建成住宅园区,以激发大家投资建房的积极性。三是要为农牧民进城制定一定的优惠政策,重点在户籍制度改革和劳动保障等方面要出台具体的政策措施,实现由“离土不离乡”向“离土又离乡”,“人随户口走”向“户口随人走”,“先买票后上车”向“边上车边买票”的历史性转变。今后,我们要结合正在实施的“收缩转移”战略,重点对牧区的牧民实行分批次的一次性转移。我们的总体思路是实行“三三三”制的发展方式,即三分之一的牧民转移到适宜地区从事种养业,促进传统畜牧业方式的转变和产业转移;三分之一的牧民加入城镇户,从事二、三产业或加入社保,为城镇经济的发展聚集人气;其他三分之一的懂经营、擅管理的牧民有偿使用退牧户和流转户的草场,实行保护性措施,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养殖效益。通过实行“三三三”制,最终达到老年牧民入社保、中年牧民转产业、贫困牧民入低保、学生保入学的社会保障机制,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和谐统一。

(五)要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坚持产业立城建镇,进一步提升城镇的经济力

小城镇的发展过程,实际上是农牧区资源合理配置的过程,只有繁荣经济,小城镇才能永续发展。与此次考察的四市相比,我旗的产业化可以说是相形见绌。虽然我们资源丰富,但产业化水平较低,没有形成大气候。今后,我旗要坚持“立足资源优势而不唯资源”的原则,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要制定相适应的政策,推动一些产业在城镇区域内集聚,形成产业聚集区,做强做大支柱产业。海镇重点发展农畜产品加工,并整合口岸的贸易功能,力争把海镇建成商贸旅游名镇。德岭山要做好与工业园区的对接工作,要把镇区与园区的规划统筹结合起来规划建设,工业强镇。乌加河建成经济重镇,石哈河镇建成绿色产业特色经济镇,甘其毛道口岸建成西部地区向蒙古国开放的国际大通道。

(六)加大城镇管理力度,促进城镇健康和谐发展

考察情况报告篇3

一、合川市农业产业化机构设置沿革

xx年,合川市在机构改革时没有设置畜牧局、水利局、蚕业局,其行政管理职能生猪业、蔬菜业、葛业、水产业分别由农业局履行、蚕业由外经贸委履行。合川市农业产业化以市农办为主,由市农办全面负责,具体工作由市农业局和市外经贸委施行。

xx年9月,为了突出发展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根据具体情况,合川市将其五大产业从相关部门单列出来,由编委核编,重新设立五个产业办公室,即生猪产业办公室、蔬菜产业办公室、葛产业办公室、水产产业办公室和蚕业产业办公室,为市政府直属局级(副处级)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每个办公室核编5—9人,从相关单位抽调,受市政府委托主管全市相应产业的发展并履行相应管理职能(具体内容见附件)。

五个产业办公室的设置,对促进合川市五大产业壮大规模、提升档次,起到了较大的作用。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运行中的弊端逐渐显现出来,一是五大产业办公室的设置与重庆市规定的机构设置不符,上下不对口,且上级不认可,属擅自设立机构;二是在向上争取项目时,职能部门与各办不能统一协调,各自为阵,导致力量互相抵消甚至产生冲突,对争取项目不利;三是各办人员待遇难以落实,利益之争时有发生。

根据运行中上述存在的问题,xx年4月,合川市对农业产业化工作机构进行了整合,即统一成立一个农业产业化办公室,设在市农办,撤销五个局级事业产业化办公室,蔬菜、水产、生猪行政管理职能划归农业局、葛产业划归农办、蚕桑产业划归市外经贸委。在农业局、农办和外经贸委分别设立相应的蔬菜科、水产科、生猪科、葛业科和蚕业科,主抓全市相应产业的发展,农业产业化办公室对这些部门,进行督促、指导和协调。以前五大产业办公室人员原则上回原单位,由于性质变化及其他原因无法回原单位的人员,该市成立农业综合执法大队,为农业局下属机构。

二、十二项重大任务的目标管理情况

xx年,合川市提出大项目带动、大产业培育、大城市建设“三大战略”,确定了事关合川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十二项重大任务,实行了“分项负责,目标管理”新举措,即将每项重大任务确定一名市级领导为第一责任人,1—2名市级领导协助,搭建专门工作班子,建立单独考评机制,实行重点目标考核,每项任务每年奖金20万元共240万元,直接纳入市财政预算。

该市十二项重大任务目标管理主要有这样几大特点:

1、四大机构领导工作由市委统一安排,按照各自能力、经验、特长确定主抓工作,对领导力量进行有效整合。

2、每项重大任务确立一名主要负责人和1—2名助手,明确具体目标和工作责任,严格实行奖惩,有效地将责、权、利捆绑在一起,避免了职责交叉、多头管理,提高了工作效能。

考察情况报告篇4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以来,国家税务总局按照中组部《关于在组织系统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通知》的要求,坚持学在深处、谋在新处、干在实处,深入领会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不断总结干部政绩考察经验,积极探索干部政绩考察方法,力求在干部政绩考察的制度建设和制度创新上迈出新步伐。一年来的实践与探索,我们在干部政绩考察工作中,初步形成了一套比较切合税务部门实际的政绩考察机制和制度,有力地推进了干部政绩考察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进程,促进了干部执政能力建设。现将在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办法和措施

为了提高干部政绩考察工作质量,在干部政绩考察工作中,我们立足于构建科学合理的干部政绩考察机制,注重综合考察干部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在干部政绩考察工作中,坚持“五个原则”、做到“三个结合”、实行“两个制度”。

(一)坚持客观公正的原则,做到平时考察与定期考察、任职前考察相结合。为抓好干部日常政绩考察,我们组建了总局巡视组,对全国省级国家税务局的人事财务管理情况、党风廉政建设情况、税收法律法规执行情况进行全面巡视检查,并建立考察档案,将巡视检查的结果作为干部政绩日常考察的一项重要内容;在一年一度的公务员年度考核中,我们运用个人述职、民主测评、分管领导评述等方式进行干部年度考核,把干部年度考核作为定期考察的常规性工作;我们把后备干部的考察作为干部任职前考察的一项基础环节来抓,如今年4至10月,我们在总局机关和国家税务局系统副厅级后备干部集中选拔工作中,总局抽调了108人组成18个考察组,分赴各省市对经考试入围的401名人选进行了考察,通过单位推荐、民主测评、个别谈话、专项调查等多种形式和渠道全面考察后备干部人选的政绩情况。我们综合干部的日常考察、年度考核和任职前考察等各项考察结果,确保对干部政绩进行客观、公正、准确的评价。

(二)坚持群众公认、注重实绩的原则,做到领导和群众、定性考察与定量考察相结合。每次干部政绩考察前,我们都事先制定详尽的考察实施细则,对考察方式、考察内容、考察程序、考察结果的评价与运用、考察机构与考察职责等作出详细规定,力求做到标准细化、指标量化,便于操作。在制定考察内容、量化指标时,我们区别不同层次的干部,制定不同侧重的考察标准。对每个方面确定一定的分值,既从质的方面进行定性分析,又从量的要求上加以把握,做到定性考察与定量考察有机结合,增强考察的科学性。我们采取领导和群众相结合的方法,既重视领导意见,又尊重群众的意愿和呼声,如在干部政绩考察中,我们对省级局领导、总局司局级领导、总局和省局处级以下干部等若干层面,区分现职干部、后备干部两种类型,制定不同的考察办法和评分标准,并分别不同层次人员的测评分数确定一定的折合比例,把领导的评价和群众的评价结合起来,全面准确地了解和评价干部。

(三)坚持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做到当前业绩与长远发展、协调发展相结合。我们坚持用科学的发展观引导正确的政绩观,在进行干部政绩考察过程中,通过设置科学的政绩考察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完备的政绩考察评价标准,形成正确的发展导向。如在对系统干部税收业务的政绩考察中,我们淡化收入任务的硬指标,不简单地把税收任务大小、超额多少作为评价干部政绩优劣的唯一标准,而是综合考虑其所在单位的税收征管质量、税政管理水平和税收管理效率,并在全系统试行征管质量的“六率” 考察指标(登记率、申报率、入库率、滞纳金加收率、欠税增减率、处罚率),不断完善干部任期内的工作实绩考察。在干部任用中,我们坚持干部任用试用期制,对新提拔的干部一律实行试用一年,在试用期间全程跟踪考察,确保全面真实客观地反映干部的德才表现。

(四)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实行干部考察公示制。在干部考察工作中,我们坚持实行干部考察公示制,充分发挥群众在干部考察工作中的监督作用。做到既注重积极发扬民主,让群众充分发表意见,又坚持在民主的基础上集中,形成正确的决策,并将考察结果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公示。如在干部选拔任用的考察中,我们坚持凡考察的干部,都在确定的考察范围内进行为期7-10天的公示。部分省市国税局还在年度考核中,对经考察定为“优秀”等次的人员,在其所在单位进行为期一周的公示。在公示期间,考察组对群众来信来访进行认真调查核实,对群众反映强烈,经查实存在问题的干部,及时予以调整,真正体现干部考察工作的公开性和平等性,增加干部考察工作的透明度。

(五)坚持与时俱进的原则,实行干部考察工作责任制。我们把政绩考察工作与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紧密结合,坚持在干部政绩考察上与时俱进,强化干部考察工作责任制,增强干部考察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提高考察工作质量。一是强化干部任期考察。我们在部分省市试行干部任期制,通过对干部任期内的政绩考察,确定干部是否连任。对在任期内业绩平平的干部,及时中止任用,予以调整。二是完善干部任职考察。我们把公开选拔、竞争中的任职考察与后备干部的考察有机结合,针对公开选拔、竞争上岗中出现的部分作风优良、群众威信高、实绩突出的干部由于笔试成绩不理想导致竞争失败的现象,为克服公开选拔、竞争上岗的这种局限性,确保真正把人选准,我们结合实际,改变过去一个位置选一个人的做法,通过选拔一定数量的后备干部,对一个职位的多个后备人选进行跟踪考察,综合培养,以政绩考察促进公开选拔、竞争上岗的准确性。三是尝试建立政绩考察的制度体系。我们根据国税的实际,在干部考察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文件规定,使政绩考察工作逐步规范化、制度化。在干部考察中强化考察责任,对考察程序、谈话范围、测评方法、保密工作等考察纪律进行明确规定。同时,与监察部门一起联合开展干部政绩考察,使干部考察工作始终置于党的监督之中,很好地保证了考察工作的公正公平。

二、取得的成绩和效应

对干部政绩考察的探索实践,使我们深深地体会到,科学合理的政绩考察机制,对于引导广大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激励广大干部落实好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形成重实干、求实效的工作作风,都具有很强的推动作用。具体地讲,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的提高上:

(一)提高了政绩考察工作的导向性。通过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政绩,以长远的利益考察政绩,有力地提高了政绩考察工作的导向性。一是形成了正确的发展导向。在政绩考察中突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引导干部树立起科学的发展观,形成了聚精会神抓改革、一心一意谋发展的良好氛围,税务系统各级领导干部精心“做秀”的明显少了,潜心干事的明显多了。二是形成了正确的政绩导向。引导广大税务干部树立起正确的政绩观,有效地扼制了“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短期效应”等现象。三是形成了正确的用人导向。在实践中,我们将政绩考察结果运用到干部日常管理工作中,使那些潜心干事、实绩突出的干部得到了重用,促进了干部选拔任用机制的完善,真正做到了凭政绩用干部,从而形成正确的用人导向。

(二)提高了政绩考察工作的针对性。由于在政绩考察中综合运用定性与定量的结合、近期与远期的结合、领导与群众的结合,尤其是对干部的政绩考察区分不同岗位、不同层次进行,使得政绩考察的结果更具针对性,个性化的特征更加突出。

(三)提高了政绩考察工作的准确性。在干部政绩考察中,我们综合考虑了客观环境、基础条件、突发事件等因素对政绩的影响,这样把考察对象的主观努力情况与实际工作环境进行综合分析,用全面、发展、辩证的观点评价干部政绩,既看干部的主观努力,又充分考虑了客观因素的存在影响,正确地把握了主观与客观、集体与个体、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机遇政绩与实干政绩等关系,从而提高了干部政绩考察的准确性。

(四)提高了政绩考察工作的可操作性。在干部政绩考察中,由于对考察程序、考察方法、考察内容都作出了较全面的规定,制定了相应的量化标准,使干部政绩考察的可操作性较以前有了很大提高。

三、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干部政绩考察工作是一项细致而复杂的工作。在实践中我们感到,目前干部政绩考察中依然存在着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政绩考察的内容难以统一。由于政绩的个性特征十分鲜明,对行政与业务、行政中政务与党务等不同岗位的政绩考察都各不相同,在对干部进行政绩考察中,如何确定干部政绩考察的内容,哪些工作应列入重点考察范围,哪些工作不需要列入重点考核范围,对每一个考察对象都存在差别。

二是影响干部政绩的不确定因素多,在干部政绩考察中不好把握。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对一些影响干部政绩的外部因素了解不足,往往陷入“以成败论英雄”的圈子里。

三是干部政绩考察中对各项指标量化的标准不好统一。对干部政绩考察,应该坚持德、能、勤、绩、廉综合考察,重点考察工作实绩。在实际操作中,各地大都将德、能、勤、绩、廉等各项考察指标人为地确定一定的分数或计算权数,但如何科学合理地确定这些量化分数或权数,目前还缺乏一个科学统一的标准。

考察情况报告篇5

开展“五带动”(党风带民风、支部带全部、党员带全员、党内带党外、先进带后进)活动,加强党员、干部的教育管理。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精选最新学习考察基层党建情况报告。希望大家喜欢!

XX月XX日至XX日,县委组织部组织部分镇、村党组织书记,赴XX考察农村基层党建工作。考察组先后到XX所辖的XX、XX、XX等X市、X县、X个行政村进行了参观考察,实地听取了当地组织部干部和镇、村党组织书记关于基层党建工作的情况介绍。此次考察时间短,内容丰富,安排紧凑。通过一路看、听、议、比、思,深有感触,深受教育,倍受启发。现将考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学习考察主要见闻

通过为期X天的学习考察,更加近距离、直观全面地感受和体会到了XX农村党建的特点特色。

一是党组织设置形式进一步完善。所考察的XX、XX、XX等地,在解决党组织设置全面覆盖、有效覆盖问题上,有思路、有方法、有成效。以行政村为单位设置党支部的单一模式已经改变,该建立党委的建立党委,该建立总支的建立总支,该重新划分支部的重新划分,有效解决了村党支部“小马拉大车”以及组织设置、隶属关系不合理等问题。在XX全市XX个行政村中,已有XX个村设置了村党委或村党总支,占X%。村党委(党总支)下设的党支部,有的按党员从业性质划分为工业党支部、农业党支部、合作社党支部;有的按党员年龄特征划分为青春党支部、夕阳党支部、综合党支部。

二是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全面推进。XX、XX、XX等地针对农村基层党建实际,围绕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大胆探索,积极创新,勇于改革,形成了特色鲜明、活力迸发的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比如XX村推行便民服务“三办”(直接办、办、指导办)制度;XX村建立“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片组户”民情联系机制;

XX村健全网上网下联系农户工作机制,推行为民服务“五承办”(群众点题集中承办、联系群众经常承办、住夜走访上门承办、错时上班及时承办、驻村一周现场承办)制度,建立村便民服务中AB岗、错时上报、轮流值班等制度。所考察各村均建立起高标准便民服务大厅、党员民情站、群众说事室,积极发挥互联网、微信等新媒体作用,全力打造基层服务型党组织。

三是党员干部教育管理创新规范。XX市在全市开展“五带动”(党风带民风、支部带全部、党员带全员、党内带党外、先进带后进)活动,加强党员、干部的教育管理。XX村通过开展“五带动”活动,充分发挥党员示范带动作用,全面提升村干部素质水平,连续多年实现群众零上访、干部零违纪、公务零招待、违规收入零入账,受到XX等中央领导同志的肯定。

XX区为规范村干部管理,开展了“三合适”村干部队伍建设,出台了村干部作风建设“十项规定”,印发了走在了全国各地前列的村干部言行负面清单,借鉴管理机关干部的方式探索农村干部规范管理经验,打造出一支“说合适的话、用合适的方式、做合适的事”的农村干部队伍。

同时,一些村在此基础上,借助先进科技手段,开展“数字”先锋活动,XX村推行数字电视远教入户工程,XX村利用微信平台打造“指尖上的堡垒”,推行在职党员两地报道、双岗服务。考察所到各村普遍建有远程教育学用广场,安装户外全彩显示屏,在远教平台上推出党建、村务、科普等信息化服务,为党员群众提供了有效学习服务平台。

四是美丽乡村建设内涵不断丰富。把基层党建工作和美丽乡村建设有效结合,充分挖掘利用基层党建资源,拓展丰富美丽乡村建设内涵,创造乡村“美丽经济”。XX村以党员干部“五带头”(忠诚于党我带头、服务群众我带头、美丽创建我带头、创业致富我带头、家风家教我带头)活动为载体,以“群众满意”为标准抓基层党建,以“打好工、种好地、创好业”抓经济发展,以“养好老、教好小、家和万事兴”抓乡风文明,以“每个村庄像果园、打造乡村植物园”抓生态文明,大力建设“世外桃源”式新农村。

XX村开展了党员干部美丽乡村建设承诺活动,绘制了“民情五色图”,在醒目位置张贴了村规民约,设置“做人五字经”、“静思语录”,征集梳理出家训家规,设置了“家教寓意”式精小石雕。XX村建起了党建主题公园,依靠党员带头,建设美丽乡村。很多村依靠本地资源发展观光旅游,形成春有枇杷、夏有杨梅、秋有柑桔、冬有红薯的特色果蔬链。

五是基层基础投入得到有效保障。XX省在XX年就印发了《进一步完善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机制促进村级组织建设的意见》,XX年XX月,省直X个部门又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保障的通知》,从全面落实村级组织运转经费、建立健全村干部报酬正常增长机制、集中解决基层组织活动场所问题、落实党组织服务群众专项经费等方面,再次进行了统一规范。XX、XX、XX等地更加注重对农村基层党建工作人财物等方面的投入,把对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视和支持转化为实际行动,这些农村党建氛围浓厚,活动规范,特色明显,党员干部干劲十足。

同时,这些地区把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作为基层基础投入保障的坚实后盾,把“围绕发展抓党建和抓好党建促发展”有机结合,互促共进。参观的X个村年集体经济收入平均X万元,这些村的基层党组织能够真正担起推动经济发展的责任,通过厂房出租、土地流转、特色基地、村办企业、盘活资源等方式积极探索壮大集体经济的办法,通过发展集体经济有效保障党建投入。

二、学习考察收获启示

通过这次外出学习考察,对于加强我县基层党建,颇有启示意义。

一是要摆正位置抓党建。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农村基层党建与乡村振兴紧密相连,与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紧密相连,与“四个全面”战略目标紧密相连。XX、XX、XX等地能够按照在XX工作时提出的“执政重在基层、工作倾斜基层、关爱传递基层”要求,重视基层,狠抓基础,牢牢把农村党建工作抓在手上,一以贯之地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夯实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XX经验证明,农村基层党建强,各级党组织就更有力量,经济社会发展就更有保障。农村党建始终具有基础性、战略性地位作用,抓好基层党建关乎全局,任重道远,一定要把基层党建工作摆上更加突出位置,与时俱进地抓实抓好。

二是要开拓思路抓党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抓好基层党建工作,必须拓展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法。XX、XX、XX等地把改革创新贯穿农村党建的全部,能够在服务中心、服务大局中,抓住具有牵引性、代表性、普遍性的问题,树立问题导向、效果导向,推动农村党建工作创新突破。XX区开展的“指尖上的堡垒”活动,将微信平台作为党组织与党员之间的桥梁,一个微信群就是一个活动场所,一个微信群就是一个流动党小组。通过“微课堂”“微活动”,做到外出党员日常联系不间断、组织生活不间断、教育管理不间断,使党员教育管理便捷化、组织活动多样化、信息沟通多向化、服务党员立体化,有效破解了党员日常教育难、监督管理难、流动党员教育缺位等党建难题。

三是要强化责任抓党建。按照从严治党、大抓基层的要求,各级党组织书记决不能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必须真正强化抓基层党建责任,真正形成一级带着一级干、一级做着一级看、层层有担当、人人有责任、善抓会抓常抓基层党建的新格局。XX市建立的县、镇、村三级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责任清单,就是促使各级党组织书记一定要先干好党务工作,管好自己的“责任田”,始终坚持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抓基层实心实意,抓党建尽心尽力。

四是要持续用力抓党建。夯实基层党建工作,功在平时,利在长远,必须坚持一以贯之,久久为功。XX区在XX年首创的驻村指导员等工作制度,已经坚持了10多年。XX村在几十年实践中不断探索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30年如一日坚持每月10号“党员学习日”制度,每季开展党员“先锋指数”考评,促使每名党员始终保持着先进性。XX村开展服务群众“五进五不出”活动,对农村干部一年四考。对面貌改造提升等一些重点任务,必须坚持一任接着一任干,对后进村转化、发展党员等重点工作,必须一年接着一年抓,对发挥党员作用、提升党组织服务水平的载体活动,必须坚持一个主题一个主题推进。

三、改进提升几点建议

难事始于易,大事始于细。我们要以这次考察为契机,围绕XX、XX、XX等地有效做法和成功经验,主动借鉴、拓展思路,把握重点、落实责任,突出抓实抓细,推动全县基层党建工作整体提升、全面过硬。

一是以落实为目标强化党建主体责任。XX、XX、XX等地能够准确把握党建工作新常态,深刻认识到越是加快发展、深化改革,越要强化党建主体责任,把基层党建工作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建立的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责任清单制度,将党建主体责任目标化、具体化,便于操作落实。我县各级党组织要学习借鉴这一做法,按照从严从实抓党建的要求,进一步健全完善基层党建责任制,建立党组织书记抓农村党建问题清单、任务清单、责任清单,采取党委书记谈党建、党建专项述职、季度党建通报和项目化管理等方式抓好落实。

二是以体系建设为抓手凝聚党建工作合力。XX省基层党建成果丰硕,更主要的一方面得益于各部门齐抓共管。XX纪检部门通过推进村监会建设,建立党风政风监督检查制度体系;综治部门通过开展民情通,建立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体系;农工部门通过开展五议两公开,建立起民主科学决策体系;民政、司法等部门通过修订村规民约,建立起农村社会依法依规治理体系。我县应借鉴XX统筹抓党建的经验做法,建立县委牵头抓总、组织部门具体主导、职能部门各司其职、基层党委全面落实的大党建工作格局。

三是以科技为载体创新党员教育管理。党员教育管理是基层党建的一项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工程。党员教育管理要向科学化、信息化目标发展。我县各级党组织要有效借鉴XX、XX、XX等地先进做法,探索利用先进科技、信息手段教育管理党员,和现有教育管理模式逐步融合,开展智慧党建工作。拓展网上服务阵地,推行网络服务,建立线上线下交流服务模式;利用LED全彩显示屏,丰富党员教育管理内容;建立QQ群、微信群,解决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缺位问题;建立便民服务信息超市,拓展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功能。

四是以惠民为重点建设服务型党组织。XX省以便民、利民、惠民为目标,全面建设服务型党组织,畅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实现了强村惠民。我县在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上,要进一步完善服务体系,以便民服务中心(站室)建设为重点,在扩面、提质上下功夫,确保每个镇村都有功能完备、运行规范的便民服务机构;要进一步拓展服务内容,结合简政放权,尽可能多的将便民职能下放至便民服务中心(站室);要进一步创新服务载体,深化党员联系群众服务模式,完善在职党员进社区制度,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形成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工作格局;要进一步健全服务机制,规范村干部坐班值班制度,开展“一句话服务承诺”活动,促进干部党员便捷高效的为群众提供服务。

五是以监督为手段完善乡村治理机制。建立健全乡村治理机制、促进基层治理法治化,是XX省树立问题导向,推动农村党建工作创新的一项重要突破。XX等地建立健全党组织领导下的村务监督机制,有效地激发了农村基层活力,推动形成了群众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的良好局面。我县在全面推行村党支部、村委会、村代会、村监会“四位一体”治理架构的基础上,应从强化村代会决策职能、发挥好村监会的监督职能入手,在制定具体操作规程、规范工作职责、完善工作机制、全面发挥监督职能上下功夫,确保村代会、村监会真正发挥作用。

六是以经费为保障加大基层基础投入。目前,我县农村集体经济普遍薄弱,基层党组织无钱办事、缺钱办事问题突出。基层党建投入不足,直接影响和制约了党建工作整体水平的提升和工作创新。XX省采取财政投入为主、党费投入为辅的方法,建立起稳定的基层组织经费保障机制。

仅村级组织活动场就开展过多轮提升建设,目前村均面积达到430平米,全省基本实现活动场所建设标准化、规范化,并推动了镇包村干部到村综合服务大厅驻点服务、村主职干部到村综合服务大厅轮流坐班等便民服务活动开展,满足了居家养老、文化娱乐、医疗卫生等多样化需求。因此,全面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必须保障经费投入,全面落实基层组织运转经费、基层干部报酬、服务群众专项经费、活动阵地建设等“四项经费保障”制度,推动人财物资源向基层倾斜。

七是以产业为支撑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村级集体经济薄弱,村级组织服务能力、办事能力就会软弱。大力发展集体经济,增强村级组织自我保障和服务群众能力,是一项十分重要而又紧迫的任务。XX省坚持自力更生和政策扶持相结合的方法,加大现代农业和农村二、三产业扶持力度,增加集体经济发展内生动力。我县XX、XX村通过发展特色苗木种植、销售,形成“以绿养绿”的绿色循环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就是通过发展特色产业壮大集体经济的有效探索和尝试。

考察情况报告篇6

一、关于**等镇建设与发展的基本经验

**等五个试点镇大多都为老建制镇。而且均为九十年代初期开始先后被确立为省乃至部级综合改革试点镇的。近十年来,它们抢抓机遇,乘势快上、强化改革、加速发展。客观上已成为所在县、市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的扭带和桥梁,极大地促进了农村第二、三产业发展,缩小了城乡、工农差别。镇域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得到健康快速发展,城镇整体功能明显增强,城镇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前不久召开的全省小城镇改革与发展工作会议上,这五个镇均被省政府命名为“小城镇改革与发展先进单位”。

1、科学论证,合理规划,制定城镇建设发展目标。

为使小城镇建设健康有序进行,上述五镇根据《**省小城镇“十五”总体规划》,结合各自实际,都调整、制定了自己发展规划,为本镇长远发展奠定了较好的基础。***镇投资50万元,聘请清华大学建筑设计专家来镇实地考察,研究制定规划,确定了高起点、高标准,按照县城规模10万人口,设计了50年不落后的明城镇建设总体规划。科学地提出了城镇建设发展方略,即:“改造旧区、开发新区、全面推进、共同发展”。明确了近、远期城镇建设发展目标。**镇投资10万元,对本镇的原来规划进行了科学、合理地调整,与此同时,按照环境园林化、街道柏油化、住宅楼房化、管理城市化的“四化”标准,建设小城镇。在执行规划上,始终坚持“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建设一盘棋、管理一个法”的原则,坚持城乡一体化,统筹安排、协调发展,坚持做到宁可不建,也不乱建。各镇在实施小城镇规划中,都能够严格执法,对无视总体规划,挤占红线、标准较低、不分功能和私建、乱建,都强行制止、严格处罚,有力地维护了规划的法律性和严肃性。

2、不折不扣地落实上级赋予小城镇建设的各项优惠政策,不断增强镇政府管理城镇功能。

从1995年开始,省委、省政府先后制定下发了《鼓励和扶持“十强镇”综合改革试点若干政策》、《关于加快省“十强镇”改革与发展的若干政策》、《关于进一步推进小城镇改革与发展意见》。应该说,这些政策为小城镇建设与发展创造了一定条件。上述五个镇所在县(市)党委、政府不失契机,不折不扣地落实了这些政策。具体说向镇里下放了五项权力:一是下放了城镇规划建设管理权。县(市)党委、政府明确规定,小城镇规划、建设和管理由镇委、镇政府负责实施,除建筑工程参加县(市)建设部门组织的公开招、投标外,其它各项工作均由镇政府直接管理;二是下放了财税管理权。各镇财政都自设金库,与县(市)财政之间严格实行分税制,超收分成,赤字不补,充分调动了镇政府当家理财的积极性;三是下放了建设项目立项审批权。凡在镇域内建设的项目,镇政府与县(市)政府享有同等的立项审批权,凡是县(市)政府能够立项审批的项目,一律下放给镇政府立项审批;四是下放了机构设置和人事管理权。镇委、镇政府内部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完全由镇委、镇政府根据需要研究决定,只需报县(市)有关部门备案;五是下放企业、事业单位管理权。凡是县(市)企业、事业单位在镇境内的,能下放给镇里,下放后对小城镇发展有利的,一律下放给镇里。除公安、工商、税务、金融等部门外,其它行业驻镇企、事业单位全部放给镇里。既扩大了镇委、镇政府的权力,又明确了镇与县(市)之间的利益关系,镇委、镇政府可以放开手脚大胆工作。借助这些政策的落实,各镇采取得力措施,全面实施了财税、户籍、城建、土地、教育、卫生等项综合改革,推动了小城镇建设健康有序向前发展。

3、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城镇整体功能增强。

在小城镇建设实践中,各镇始终都坚持把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城镇整体功能作为首要任务,常抓不懈,重点围绕与老百姓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舍得投入,建成或改造了一大批道路、桥梁、供水和排水、市场等设施项目,增加了镇区绿化面积,城镇面貌发生明显变化。昔日萧条、破烂景象正在被繁荣、整洁、规划有致的形象所代替。***镇按着城镇总体规划,投资2,500万元,新建一条长3000米,宽40米,双向三排车道的吉港大街。建设了环城外环路及主要街巷路,完善了路上、路下基础设施。投资5000万元建立、完善了农贸、轻工、牲畜、建材、煤炭、车辆等七个专业市场。其中,肉牛市场已成为东北最大肉牛交易市场。城镇基础建设的完善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兴起,建筑、运输、建材、饮食、服务等行业解决了大批劳动力就业问题。同时,在提高农民素质、改善生活质量、扩大内需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4、发展支柱产业,壮大镇域经济。

各镇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断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它们从本镇实际出发,充分挖掘自身资源,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培育和发展支柱产业,并初步形成规模。***镇坚持“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的发展方向,立足资源,突出特色,积极培育了养牛、造酒等六大支柱产业,走出了一条“工业推动农业,城镇推动农村”的发展之路。**镇充分利用本镇资源,发展重工业,先后引资10亿元,新建了**水泥公司,两个企业已成为**镇支柱产业,推动了全镇经济健康发展。**镇投资5000万元,新建一处畜牧养殖厂,该厂投产后,效益相当可观。**镇2002年实现社会生产总值33.4亿元,国内生产总值9.55亿元,全口径财税收入4,180万元,农村人均收入3914元,成为全省小城镇发展的排头兵。

5、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加强。

在考察中,我们深深地感到这五个试点镇还有一共同点就在实施农村城市化过程中,他们既注重城镇建设、发展经济,又十分注重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坚持做到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坚持以人为本,从提高人的综合素质入手开展工作,用城市标准规范人们的行为。与此同时,各镇加大了对教育、科技、文化和卫生等方面的投入。“普九”义务教育工作全部达标,小学入学率达100%,中、小学巩固率达98%以上。镇卫生院达一类标准,普遍开通有线电视,计划生育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均取得较好成绩。各镇内基本上形成了事业兴、人气旺、商气浓、二个文明协调发展的良好氛围,为促进小城镇建设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关于我市小城镇建设与发展存在的的主要问题

就我市的小城镇建设而言,应该说,经十多年的实践,有了长足发展,取得一定成绩。各镇分别成为国家、省、通化市的综合改革试点镇,各方面指标和工作均居全市乡镇(街)之首。客观上已成为***市西、东、南部区域经济中心。但严格地讲,按综合改革试点镇要求,和上述试点镇比,我们的小城镇建设工作还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试点镇领导有的思想解放程度不够,改革发展意识不强,实施小城镇建设积极性不高,工作存有短期行为;二是上级赋予试点镇各项优惠政策落实的不到位。如试点镇应享有部分县级经济审批权始终没有完全到位,致使工作出现严重两层皮现象。城建项目管理、审批等权限还没有放下来。驻镇企、事业单位管理权限不明确,今天放权,明天上划,随意性大,镇级管理权限不稳定;三是投资体制不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匮乏,严重制约发展;四是管理人才短缺,政府及所属部门管理人员思维方式滞后于形势的发展,缺乏现代思维意识和现代管理城镇能力;五是缺乏科学规划。据了解,只有***搞了简单的建设发展规划,其深度和水平远远不够,***镇还没有一个成型的建设发展规划,小城镇建设无所遵循;六是土地管理、户籍管理等项制度尚需改革等等。这些问题涉及到方方面面,既包括了经济基础的微观改造,又关系到上层建筑的全面改革。因此,我们一定要按上级的有关要求,借鉴兄弟试点镇经验,搞好小城镇建设,防止出现“新城镇、旧体制现象”。强化改革,积极探索,重点突破,全面推进。

三、关于小城镇建设与发展的建议

加快小城镇建设与发展,是实现“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解决“三农问题,改变城乡两元经济结构和加速城镇化的重要途径。***作为一个县级城市,加快小城镇建设与发展更具有特别重要意义。根据我们工作存在的差距,参照兄弟试点镇经验,建议在今后小城镇建设与发展实践中,坚持做到”六抓”。

一是抓思想。就是说,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充分认识加快小城镇建设与发展的重大意义,从而增强各级领导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实施小城镇综合改革是认真贯彻十四届五中全会精神提出的,十多年的实践证明,是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成功之路,是深化农村改革,解决农村深层次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其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难度大。因此,各级领导,特别是市镇两级主要领导一定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抢抓机遇,真抓实干。切实把小城镇建设与发展工作纳入重要日程,以此统领农村工作全局。

二是抓领导。根据兄弟试点镇的成功经验,试点成功的一个重要保证,就是各级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因此,我们要切实加强对小城镇建设工作的领导。主要领导应给予足够重视,亲自抓负总责。要把此项工作摆上位置、抓在手上。试点镇的事不仅仅是镇里的事,也是市里的事。因此,市、镇两级主要领导要自觉把小城镇建设当作重中之重,抓紧抓好,抓出成效。版权所有

三是抓重点。目前看,各小城镇建设与发展积极性空前高涨。针对这种情况,我们的工作一定要有针对性,要突出重点。总的原则应是抓好部级试点镇带动省“十强镇”和**市试点镇,指导一般镇的综合改革工作。实行重点突破,梯式推进的工作模式,力争把全市的小城镇建设和发展工作推向一个新的阶段。

四是抓落实。就是要进一步落实国家、省关于小城镇建设与发展的优惠政策。特别是(吉发[1995]22号)、(吉政办发[1997]1号、(吉办发[1999]36号)、(吉发[2000]7号)等文件精神,要不折不扣地给予落实,使试点镇真正做到有权有责、权责挂钩。市直相关部门应着眼大局,彻底解决政策不到位问题,理顺市镇之间关系,增强镇政府管理城镇功能。具体说,市委、市政府应给试点镇下放如下权力:(1)建设项目立项审批权;(2)凡镇内市属企、事业单位管理权(垂直管理部门除外);(3)城镇规划建设工作管理权。包括建设项目审批、工程监理,独立执法等权限。

五是抓考核。为确保小城镇建设与发展顺利进行,建议市委、市政府对“试点镇”实行主要领导负责制度,部门联系制度,工作汇报制度,建立动态监测管理系统,引入竞争机制,将试点镇综合改革,城镇建设,经济发展总目标,年度任务,阶段性成果纳入到小城镇建设考核内容,强化考核标准,实行目标管理。

六是抓规划。科学合理规划是保证小城镇建设上规模、上档次、健康发展重要基础,是改革、建设、发展懒以遵循的法律依据,也是一项功德无量、利在千秋的伟业。因此,市里应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帮助各镇从实际出发,认真研究制定小城镇建设与发展规划,要立足优势,面向未来,突出特点,产生合力。使改革、发展、建设在规划上融为一体,三者成为有机整体。同时注意强化特色意识,突出本地资源、地理、交通、人文等优势,形成各具特色、类型各异的小城镇经济发展模式。此项工作应在10月末前全部结束,确保小城镇建设与发展健康有序进行。

考察情况报告篇7

为了给区内资产项目以及如皋地区其他资产项目提供优质高效的企业后勤与资产运作服务,以市场化的资产运营管理办法提升服务水准和资产回报水平。2020年11月6日至7日,XX集团副总经理石勇带领资产运营事业部XXX一行四人,赴苏州科技企业股权服务有限公司、港华商业管理有限公司、苏州工业园区国际科技园产业管理有限公司、上海海鸿福船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四家企业进行实地考察学习,主要就物业项目运营情况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广泛的交流,使考察人员受益匪浅。现将有关情况及总结分析汇报如下。

一、 考察基本情况

苏州科技企业股权服务有限公司坐落于东沙湖基金小镇,是全国唯一由交易所转型发展而来的专业投融服务机构,依托元禾控股和东吴证券两大股东的资源禀赋,从一个基金公司发展成为拥有200个基金公司入驻的基金平台,为科创企业提供值得信赖的资本服务。苏州科服主要通过托管的方式为基金小镇的入驻企业提供服务,包括大楼建设、招商引资、企业服务、后勤保障等。

苏州工业园区国际科技园产业管理有限公司是为了适应国际科技园的迅速发展,为入驻的高科技企业提供更好的服务应运而生。该公司目前所管辖的物业项目范围涵盖金鸡湖区域项目、独墅湖区域项目以及正在建设中的桑田岛项目,经营范围涉及体育健身、工程承接、美食广场、商务会所的建设及运营。该公司将保安、保洁、绿化等常规物业管理项目外包,更多的精力致力于研究对科技企业的深度服务,使科技园的产业管理向专业化、集约化方向发展。同时他们将设施设备等资产上印有二维码,全部实现了信息化,使得资产保值增值有数据体现。目前国际科技园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停车难的问题,他们采用“定车不定位、常停车和临停车分开”的方式。该公司的服务定位是成为科技创业企业的服务商,从企业孵化阶段一直服务到成熟阶段,不断优化投资环境,使得苏州国际科技园能够真正成为创业企业的摇篮。

苏州港华商业管理有限公司是苏州港华燃气有限公司出资成立的全资子公司,主要承接写字楼及厂区的物业服务项目,目前拥有15人的管理团队,其中2人负责大厦的招商。考察了解到港华燃气原先的物业全部外包,在实际管理过程中港华掌握了物业管理的精髓,于是成立自己的物业公司。目前由于传统燃气业务不断萎缩,为了适应市场新要求,港华公司不断摸索,采取“一纵一横”两条线同时抓,一方面是经营好主营的燃气业务,另一方面以专业的物业管理服务为依托,考虑提供增值服务,拓展新业务。苏州港华商业管理有限公司属于国资企业,他们指出在自营物业管理的过程中也会遇到不少问题。物业本身属于劳动密集型的行业,流动率较高,且从业人员的素质普遍不高。作为国资性质的企业,他们用人都严格按照国家劳动部门相关法律法规,经常会因为用工方面的问题导致诉讼风险。港华徐总建议用人方面还是采用外包或者与专业的物业公司合作等方式更为灵活方便。

上海海鸿福船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是由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所属上海江南造船厂投资参股的股份制专业物业管理企业。该公司获得上海市第一批工业园区标准化试点物业企业称号,具备服务中船江南长兴造船基地项目、南通滨海园区项目、南京红枫科技园等大型企业和园区管理经验,拥有相对成熟的工业园区标准化管理体系及运作模式。海鸿公司主要致力于用专业的物业管理方法服务园区新开发的楼宇、办公楼、厂区以及住宅等。

二、 开发区当前物业管理业务情况分析

目前资产运营事业部所管理的不动产有:新悦广场、北郊商业街、区域内剩余店面房、新生民营小区、宝林工业园、安置小区、宏皓水处理公司等。通过招投标程序,目前为我们服务的物业公司包括采林、鼎盾、蓝盾、臻诚、海鸿、印木,共六家单位,每年支付给第三方的物业管理服务费用约450万元。

结合各家第三方物业服务的现状,总结出如下当前物业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1.服务的物业公司较多,管理较为分散,不利于统一管理。

2.外包物业公司以盈利为目的,服务质量难以控制。外包物业公司为了保证自己的利润,在招投标的价格基础上,通过严格控制自身的成本投入,这就导致物业服务质量普遍不高。

3.物业公司不负责收费,都是由政府负责收取所有的费用收取整理后交由物业公司管理,没有充分发挥物业公司的价值。收取费用牵扯了国有公司人员过多的精力,即使有物业公司,但是也没有把国有公司人员从繁杂的事务中解脱出来。

三、相关想法与建议

通过对以上几家服务型企业的走访,总结发现以下两点:一是业务模式不断升级。由物业管理后勤服务为基础,渐渐向外辐射,通过纵横合作,不断拓展业务,逐渐升格为综合运营,利润前景更高;二是物业管理后勤服务逐步成为国有公司放弃的业务类型,一般都是将物业管理专项服务业务委托给更加专业性的服务企业。

本着“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惠互利、联动发展、风险共担”的初衷和原则,经过此次调研与考察,我们认为,通过与市场上有经验有成绩的优质物业公司合作更加符合我们现阶段园区业务的发展需要。

考察情况报告篇8

一、考察情况

1、修水县职业中专

修水县职业中专采取的是政府主办,各部门共同参与,集全县之力做大做强公办职业教育的模式。(1)投入:采取“以政府投入和企业投入为主体,其他投入为补充”的多元投入方式,县财政坚持“预算内保证、预算外倾斜”的原则,从20*年起每年安排专项经费100万元以上,政府和社会累计投入资金2000余万元,给县职业中专增加划拨土地100亩。该校目前已成为校园环境整洁优美、配套设施齐全、教育技术装备现代化的中等职业学校。(2)规模:现有在校中专生2700人,短训学员1000人。累计培训技能人才6000人,培训实用型农民4万余人次。开设专业16个,与日本住友财团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开设了4期赴日研修班。毕业生就业率在97%以上。尤其是针对新农村建设和特色产业发展开办了蚕桑、茶叶、林果、畜牧、水产、矿产加工、水利电力、农业机械技术推广、城镇规划设计等十个重点专业班,学杂费由县财政全免,并适当补助生活费,毕业后主要安排在县内就业和创业。(3)师资:该校原有师资80余人,近年面向社会公开选调、选聘了50余名优秀教师。教师工资由县财政全额负担,并实行职教津贴制度,对专业教师普遍上浮两级工资,还创造条件逐步解决教师住房问题,使该校成了全县教师最向往的学校。(4)管理:该校由县政府直接管理,县长亲任第一校长,分管教育副县长任第二校长,财政局、教育局、劳动局局长分别兼任第三、四、五校长,具体主持工作的第六校长是通过公开竞聘后,由人事局一名副局长担任,彻底打破了部门资金协调难问题,真正做到集全县之力办一所优质职校。该校先后被评为“*省重点职业学校”和“*省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并成功申报全国“星火学校”。

2、崇阳县职业教育中心

崇阳县职业教育中心是政府主导,公办为主体,民办为补充,部门齐配合,多元化投入的股份制学校。(1)投入:该校政府出资1400万元征地174亩,并完成“三通一平”工程。20*年浙江客商陈定模投入2000多万元建设了综合大楼和教学楼、宿舍楼,劳动局投入900万元建设了短训大楼,阳光电脑(民营)投入800万元开办中专部,本地建筑商投资360万元建设食堂(以30年经营权作抵回报),总投入5500万元,建筑面积4.5万平方米,有12个标准化专业实训室,可容纳学生5000人。20*年,县政府将崇阳卫校及众望高中公有股份折价后抵给陈定模,让其退出职教专心办普高,还差陈定模600多万元债务由县教育局认领。政府和教育、劳动部门是最大控股股东,参与管理,但不参与分红。(2)规模:该校同时加挂了崇阳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职业高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湖北仪表学校崇阳分校、广播电视大学、人力资源市场,现有在籍学生2700余人,其中中职学生1462人。(3)师资:该校现有教师126人,其中公办教师48人,公办教师财政预算全额工资,校长和管理人员是在全县公办教师中公开竟聘产生。(4)管理:20*年全省职教工作会后,县委常委会决定成立职教中心项目指挥部,分管教育的副书记任指挥长,各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一年后,发现普教、职教混合办学有诸多弊端,于是今年6月,县长办公会又决定作通陈定模思想工作,让其退出全部股金和普高部。改成政府主办的股份制职业学校,实行统一招生、统一管理、统一安排就业,整合教学资源,整合专业设置,整合教师队伍。目前,县政府已决定从2007年下年起,将阳光工程、雨露计划、春风行动等多种职业培训资金全部集中到职教中心,断绝其他零散民办技校的补助,将该校做大做强。

3、嘉鱼县东方红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嘉鱼县东方红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是政府免费提供土地,通过招商引入的一所民办职业技校。(1)投入:20*年3月,县委、县政府为了彻底解决职教发展滞后问题,决定在新城区以每亩3万元包干的办法征地300亩,引进广东省增城市松田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马云珍)创办该校。20*年8月正式动工,第一期工程现已投入8000多万元,竣工总面积8.2万平方米,建有教学楼、行政楼、培训楼、实验楼、实训楼、图书馆、学术报告中心、多媒体教室、标准运动场、学生公寓。(2)规模:该校可同时容纳在校学生5000人,年培训3000人次。2007年9月首次招生,现有学生1359人,32个教学班,开设了12个专业。(3)师资:该校现有教师88人,其中有37人是教育局从公办教师中选拔抽调的,平均每班有1名公办教师,工资保持不变;校长是教育局推荐给董事会聘任的。(4)管理:该校由董事会自主管理,实行校长负责制。县政府在引进该项目时除了无偿配送300亩土地外,还配套了其他优惠政策,如协助投资方办理筹建相关手续;各职能部门应收缴的行政规费,由县行政服务中心统一收取,按每平方米不超过10元包干;前三年每班配备1名公办教师,保留公办待遇,三年后公办教师愿留的脱离公办身份,不愿留的返回公办学校;政府负责将水、电、电信、电视、公路通到学校门口;政府协调相关部门将劳动力转移培训、职业岗位培训等项目主要委托给该校举办。

二、考察思考

通过考察三县三校三种不同的职教发展模式,我们感受深刻,启发很大,虽然这三种发展模式各有所长和所短,但都得到上级领导和部门的充分肯定,取得了较成功的经验,值得我县学习和借鉴。

1、统筹管理是关键。三县县委、县政府都高度重视职教统筹发展,思想高度统一,步调高度一致。县委、县政府主管领导和分管领导自始至终把职业教育发展和项目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与经济建设和招商引资同等对待。修水县在统筹发展上是做得最好的,各职能部门高度配合和支持,资金高度集中,政策空前优惠,财力全力支援,管理全面完善,打破了部门互不卖帐的格局,摆脱各方利益关系相互竞争、相互拆台的困惑,办学效益、就业质量迅速上升。

2、整合资源是前提。三种模式都是为了全面整合职业教育资源,集中力量,集中资金,集中管理办好一所优质中职学校,使其成为集招生、教学、实训、就业于一体的职业学校。崇阳县劳动局在职教中心建设的短期培训大楼就是最成功的办法,不愿意整合进来的民办职业技校只会被自然淘汰出局。

3、服务经济是目的。三县发展职教的目的都是为县域经济发展服务,非常重视针对在县内就业和高质量就业的专业设置,注重了各种项目资金的效益管理,使职业教育更好地为新农村建设和兴工强县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资源。修水县就特别侧重为地方招商引资服务的专业建设,资金集中后不撒胡椒面,不搞重复补贴,就读县内就业专业的学生不仅不交一分钱,还有生活补贴,而向县外就业的专业补贴相对要轻得多,既解决了县内企业“劳工荒”问题,同时降低了学生县外实习成本和企业员工培养成本。

4、因地制宜是原则。三县为什么选择三种不同的模式?这主要是站在各自的县情基础上考虑的。修水县职业中专原来虽然规模不大,但始终保持了公办职校这面红旗,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因此该县确定集中力量办好公校。问题是政府投入压力很大,每年100万元的预算与新的职教政策要求相比明显偏慢。崇阳县公办职校与民办技校都有一定的基础,因此采取以公办为主,民办补充的股份制合作办学,既保留了各自品牌,又壮大规模。问题是政府已投入的征地成本和教育局承担的债务压力较大,只有期待学校出效益后,能得到上级更多更大的项目资金来填补。我县情况与崇阳比较接近,不同的是我县民办学校过多过滥,资源过于分散,整合难度要远高于崇阳。嘉鱼县职业教育在20*年前基本上处于停滞状态,没有品牌和规模,而是采取招引外资来发展。问题也是政府承担了高额的征地成本,各部门资金难以协调,教师难以招聘,且面临较近的赤壁粮校、咸宁技校等强劲对手,投资者要收回成本最少在30年之后,投资风险很大。我县能否遇到这种大商完全要靠机缘,300亩以上的征地困难也可能比嘉鱼更大。

第二部分职教发展现状与问题

据调查,全县职校共有15所,其中公办3所(职教中心、农广校、驾校),企办1所,民办11所。共有校园面积180亩(含租赁),固定投资近2000万元,教职工285人(专业教师124人),年培训能力5000人。根据《民办教育促进法》第十一条规定,我县民办职业学校都只能承担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资格培训,不能承担中等职业学历教育。只有县人民政府主办的,经市级教育主管部门批准的通城县职业教育中心,才是全县唯一合法的具有中职招生资格的公办职教学校,已经教育部确定为“部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全市仅2所)。该校现占地61亩,建筑面积14680平米,教职工102人(含专业教师28人),在籍学生1843人(含电大269人,职高生848人,联校726人),共设了电子电器、机械、中西医、数控、模具、旅游等11个专业,其中电子电器为省级重点专业,今年职业高考质量再次排全市第一位。

由于当前体制、机制等多方面的原因,使全县职业教育整体水平与经济发展需求极不适应,主要表现:

1、多头管理,无序竞争,导致招生环境恶化,生源外流。农广校属农业局主管,职教中心属教育局主管,驾校属公安局主管,其他民办技校属劳动局主管。民办技校审批单位只有一家,但能够给钱的单位涉及到教育、劳动、农业、团委、扶贫办、妇联等多个部门,重复补贴。各职教学校普遍存在着散布虚假广告、攀高招生回扣,互相抵毁、挖夺生源等问题,学生和家长茫然不知所措,有的干脆选择县外职校,今年外流生源高达1500人以上,职校“招生难”与学生“择校难”同时并存。

2、设施落后,师资不足,导致教学质量低劣,品牌不优。绝大多数学校固定资产投入少,且设备陈旧,专业教师严重缺乏,加之学校又没有规范的培训教材,没有科学合理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教师教学效果低微,技能培训纸上谈兵,这对于文化功底本来就弱的学生来说如同雾里看花,不知其然。因此,70%以上学生毕业后反映“学不到什么东西”。即使是县职教中心要达到部级中职办学标准,还需新增80个教室、435间寝室、28间实验室、8个实训车间和1个图书馆等。

3、重复办班,变相办学,导致就业质量不高,声誉下滑。如计算机、财会、机电、电子、文秘等热门专业和低成本专业重复率达到80%以上,有的职校只要学生说想学什么专业就开什么专业,根本不考虑自己是否具备相应师资和设施设备。有些学校办学变成了“职业介绍所”,过分延长实习时间,并将企业支付的实习工资违法霸占,打着职教旗帜,变相贱卖学生劳动力,使职校社会诚信声誉迅速下滑。

上一篇:网络市场调研报告范文 下一篇:调研分析报告工作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