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终护理论文范文

时间:2023-10-22 06:22:08

临终护理论文

临终护理论文篇1

临终关怀(hispice care)是指由社会各层次(护士、医生、社会工作者、志愿者以及政府和慈善团体人士等人员)组成的团队向临终患者及其家属提供的包括生理、心理和社会等方面在内的一种全面性支持和照料。临终关怀护理是对那些已不能治愈的病人在生命即将结束时所实施的一种积极的身心整体护理。其护理目的是以整个人为对象,提供精心照料,解除躯体痛苦,缓解对死亡的恐惧,维护其做人的尊严,提高其尚存生命质量,并给予家属心理关怀、最终使逝者死而无憾,生者问心无愧。

1 临终护理的发展

临终关怀组织是桑得斯博士1967年在伦敦首创的“圣克斯多弗临终机构”。1988年天津医学院建立了我国大陆第一所临终关怀研究机构,随后在上海、北京、西安、沈阳等地相继展开,1992在北京成立我国第一所民办临终关怀医院――松堂医院。1998年由香港著名企业家李嘉诚先生捐资在汕头大学医学院建立了临终关怀医院,开始了国内临终医疗服务。从2001年开始,李先生又每年捐资2000万元给国内20家重点医院,创立了临终关怀病房。据资料报道,至2003年3月,全国接受临终医疗服务的病例已超过了800例。为关爱生命,造福社会,启迪人类爱心,促进社会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2 临终关怀的困惑

临终关怀措施很难在短期内见到效果。在我国,由于受传统观念中生命神圣论、死亡观的影响,死亡一直是人们忌讳谈论的问题。对死亡和濒死持否认、不接受的态度。从崔以泰等对大陆居民调查中也进一步证实,因人们对死亡有很高的排斥性,人们基于心理的防卫系统,往往在不知不觉中对他人的死亡表现出漠然的忽视。不少人误将临终关怀认为是“安乐死”,所以临终关怀在国人中难以推行。

3 影响临床开展临终关怀护理的因素

3.1 传统死亡观的影响

“生死荣衰”是中国传统的社会习俗,人们用逃避的心理,非理性地对待生命的终结。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人认为死亡是不幸和恐惧的,对死亡始终采取躲避的负面态度,甚至忌讳谈论死亡。一些医护人员也受此传统观的影响,也忌讳谈论死亡,对临终关怀的哲理原则知之甚少,甚至有对临终关怀产生错误的理解。在对我国三甲医院护理的调查中发现,64.7%的调查对象表示从没听说多姑息护理这个概念,更不了解临终关怀的哲理与原则。试想,医护人员本身就没有树立正确的死亡观,对临终关怀护理的理念知之甚少,又何谈对临终者、国人提供死亡教育,给以精神抚慰,实施全方位、高质量的临终关怀护理呢。

3.2 传统孝道观的影响

“百善孝为先”传统的孝道观早已深深融入了中国人的价值观中,使国人对临终关怀尚没有做好足够的心理和情感上的准备。他们在情感上无法接受临终关怀,在现实中排斥临终关怀。在现实生活中,如子女想对亲人进行临终关怀,他们通常将要承受来自两方面的压力,一是来自于自己内心世界的自我良心谴责;二是来自于社会的评价,比如“久病床前无孝子”、“养儿防老”等。因此,国人普遍认为:父母临终时子女只要守在老人身边就是孝道,反之则视为不孝,不愿将老人送到专门的医疗机构接受临终关怀服务;不惜一切代价地延长患者的生命是为孝道,这往往忽略了患者的意愿,造成患者的身心痛苦。实际上,临终关怀的原则是“不以延长生命为唯一目的,而以减轻临终患者的身心痛苦和提高生活质量为宗旨。从这个意义上说,尊重、满足临终患者的个体需求才是真正的孝道。

3.3 传统生命观的影响

临终关怀、尊重死亡是一个自然的过程,不加速也不延迟死亡。重视生命的质量必然就要放弃一些无效的救治,这与传统的护理观存在差异。传统的护理观轻视临终关怀,认为放弃一些治疗是对患者的不负责,而过分期望和过度给予根治性治疗。在很多人的观念中,只有治疗才是负责任的表现。

4 发展临终关怀事业需树立正确的临终关怀理念

尽管临终关怀护理在我国刚刚起步不久,发展较为缓慢,存在许多因素的制约,但它是社会进步和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因此,我们要充分认识这些影响我国临终关怀发展的伦理因素,引导国人及医护人员树立正确的临终关怀理念。

4.1 加强正确的生死观教育

在死亡观教育中,引导人们正确看待死亡,并理性接受死亡,取代迷信、愚昧、落后的观念,使人们认识到生命结束是一种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学会坦然的面对、接纳死亡;使人们认识到一个人的寿命长短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如何珍惜现有的生命质量,生活的更加健康、快乐,对社会更有价值。对于开展临终关怀护理的护理人员来说,更要树立正确的死亡观,需要开展死亡知识毕业后教育,纳入医学继续教育范畴,并进行死亡知识的定期培训、考核与资格认定,以保证临终关怀在实践中有效推行。

4.2 要树立现代的医疗观

医学一直以来就被人们认为是救人性命的,医护人员的根本职责就是救死扶伤。人们也一直信奉哪怕已经没有生存的希望,也要尽100% 的抢救及治疗。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且不说是对医疗资源的过度浪费外,一旦医护人员做出对病人放弃治疗、终止治疗的决定,反而会被家属所不容,会被传统生命观推崇的医德原则“审判”,面临道德及社会的谴责。

4.3 明确护理人员在临终关怀护理中的主导地位

对于医护人员来说,服务的对象是濒临死亡的患者,进行临终关怀的护理人员角色较为复杂,他们主要为照护者、健康教育者、心理疏导者、丧葬咨询者等,因此护理人员要具备娴熟的护理操作能力、广博的知识、高度的职业道德、正确的死亡观、现代医疗观,明确自己在临终关怀护理过程中的重要性及主导地位,才能更好地为临终患者服务。

4.4 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临终关怀伦理观

临终关怀具有很强的文化和伦理特色,不同的文化、伦理观对临终关怀产生不同的认知、解释和关怀模式。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千差万别,但是一些较为成熟的临终关怀理念和服务内容值得我们借鉴。在西方发达国家,对于丧亲的家属会有专业的团队,包括医生、护士、神职人员、社会工作者等为其提供居丧服务,服务内容包括协助家属处理后事、心灵抚慰与疏导等。

参考文献

[1] 吴清爱.临终关怀护理发展的探索[J].大众科技,2010(2).

[2] 周玲君, 赵继军. 癌症儿童的临终关怀[J]. 现代护理,2006,12(1):93.

[3] 孙慕义.弃治疗与生命质量[J].医学与哲学, 2000,6(21):1-3.

[4] 焦蝶英,崔以泰.我国临终关怀的实践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1993,25(2):70.

[5] 映兰,欧阳玉燕.我国的临终关怀模式探讨[M].现代护理,2002, 8(11).

[6] 卢人玉,龚爱珍,肖清秋.宁养院临终关怀工作及护士素质要求[J].实用护理杂志,2002,18(11):215.

[7] 杨建兵.在我国推行临终关怀的必要性及其护理伦理原理[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1(6).

[8] 黄艳琼.OREM自力学说在临终关怀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2000,2:27.

[9] 赵冰.临终关怀与中国传统文化[J].中华护理杂志,1997, 32(4):240.

临终护理论文篇2

【关键词】 临终关怀;善终教育

随着我国人口结构的老龄化,我国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老龄化国家。据预测到2025年,中国人口中几乎14%将是老年人,其中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数量增长迅猛,老龄化高峰将于2030年前后来到并将持续20余年[1]。临终病人数目日益增多,呼唤着临终关怀。中国是个有着自己独特文化背景的国家,临终关怀很大程度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尤其是保守、负性观念的影响,束缚了临终关怀的发展。进行临终关怀的“善终”教育,转变人们的观念,促进临终关怀事业的发展是很有必要的。

1 临终关怀与善终

临终关怀一词源于中世纪,又称善终服务、安宁照顾、终末护理、安息护理等。临终关怀(hospice care)是指由社会各层次(护士、医生、社会工作者、志愿者、以及政府和慈善团体人士等人员)组成的团队向临终患者及其家属提供的包括生理、心理和社会等方面在内的一种全面性支持和照料。

善终:把事情的最后阶段工作做完做好,指好的结果,好的结局;亦指人正常的死亡,老死,而不是死于祸患,死于刑戮或意外的灾祸。引申为无痛苦、舒适地走完人生的最后旅途。善终服务(Hospice),指为垂死病人及其家属提供全面的照顾。

2 死亡观的影响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儒家、道家、佛家思想的长期历史积淀,人们对死亡的看法也是受这些思想的影响,对死亡始终采取否定、蒙蔽的负面态度[2],甚至不可在言语中对死亡有所提及,它是不幸和恐惧的象征,因此听吉利语、说吉利话也就顺理成章。而西方文化主要受基督教的影响,基督教由耶稣之死来升华对“天堂”、永生的信念,他们认为死亡就是昄依天父(returning to the heavenly father in peace)。他们这种对死亡的看法比中国人传统的看法积极。中国人对死亡的讳莫如深,使人们无法在日常生活中接受死亡,“善待”死亡,面对死亡较多表现出的是恐惧,而非面对现实的接受。

如何在中国这个有着独特文化背景的国家因地制宜地开展适合我国国情的善终教育应是我们医务人员的当务之急。杨晶等人对北京某两所三级甲等医院从事临床工作的医护人员436名进行死亡观的调查显示,在家中能“很公开”地谈论死亡情况的仅占37%[3],多数人认为晦气、不吉利。因而,对医护人员进行死亡教育是迫切需要的,医护人员正确的死亡观是开展临终关怀的基础,护士对临终关怀的认识限制了临终关怀的发展。随着老龄人口日益增多,越来越多的病人最后的家是医院的病房。最后接触的人是护士[4]。根据英国国家统计局对死亡率的统计,有超过一半的临终病人会在医院度过他们生命的最后时刻[5]。病人的临终阶段实际上是以医疗为主的治疗转向以护理为主的照护。临终护理体现着新的生命理念,善终照顾的是人,而不是病,它突出质量,而不是寿命[6]。

3 善终教育

3.1 护士教育 救死扶伤是医护人员的天职,救命要尊重生命,善待生命,热爱生命,热爱生命是否就意味着义无反顾的拒绝死亡呢?完整的生命过程应该包括死亡过程,这是不容置疑的客观事实,完整的尊重生命应包括尊重死亡。可见,发展临终关怀,对护士传统的思维定势有一个强大的冲击。需要我们彻底更新观念,自觉地进行自我死亡教育,目的在于帮助濒死病人克服对死亡的恐惧,学习准备死亡,接受死亡,面对死亡;还可帮助医护人员认识到临终关怀是对生命性质和死亡意义系统深刻理解基础上的专业服务。树立起正确的临终关怀观,主动给予临终病人无微不至的关怀,让其在生命的最后阶段满意地到达生命的终点。

有人做过本科护生死亡观、死亡照护意向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发现不同年级的护生死亡认识态度及照护意向存在着差异[7]。研究中发现大三护生对死亡的态度最为客观积极,可能的原因是这些学生们刚刚学习过死亡伦理课程,对死亡有着较为深刻的认识。可见,死亡教育对临终照护起到直接的促进作用。

教育的内容包括临终护理的目的、特点、对护士素质的要求;临终病人的生理,心理特点,临终病人家属的心理特点,病人各种躯体症状的护理等,知识涉及心理学、伦理学、社会学、宗教、护理学、营养学等学科。有研究发现:采用自编教材对全科护士进行临终护理知识培训及考核。一年的回访结果,社会反响良好,临终患者家属问卷满意度由过去52%提高到97%[8]。

3.2 病人教育 善终教育就临终病人而言,首先要增强临终病人追求幸福的意识。临终病人最容易丧失生存的意义和追求幸福的勇气,伴随而来的是一系列负性心理表现。帮助临终病人克服这些心理困扰,寻求生命意义,提高其临终期的生命品质,才能有尊严的死去[9]。

幸福通常是一种使人心情舒畅的境遇和生活,这种生活能给人一种称心如意的感觉。常人对于幸福的追求偏重于物质方面,而临终病人对于幸福的追求更偏重于精神方面,例如:疼痛得到缓解是一种幸福;得到医护人员和社会的关注与尊重是一种幸福;临死之前完成心愿是一种幸福;能在家人的陪伴下走完人生的最后一程也是一种幸福。因此,护理上应注意多陪伴,多关注,引导临终病人多回忆人生中美好的记忆,帮助了却其未了心愿等。

有人调查分析恶性肿瘤病人对临终关怀认识及需求结果显示[10]:得知病情真相后,73.1%表现出消极的心理反应;当谈到死亡时23.1%的病人感到恐惧,31.7%的病人表现为悲伤,15.3%的病人认为解脱,29.8%的病人表示能自然面对。因此,教育病人时应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内容与方式:对于恐惧型病人可因势利导,循循善诱,通过语言文字图像,采用语言开导法或释疑解惑法[11],解除病人因为对死亡的无知引起的恐惧;针对悲伤期的病人难沟通的特点,护士应注意多满足病人的非语言行为需求,将其注意力转移到与大自然的融合,宁神静志。鼓励病人做喜欢的事情,和病人讨论他们感兴趣的话题,从中获得满足的体验;对于解脱型,护士不能放弃心理关注,教育病人“人命至重,有贵千金”,所以不要放弃自己,“夕阳无限好,不怕近黄昏”,死亡是庄重的、无遗憾的。重视“死亡意识”和“意义感”[12]在这一期病人的应用;对于平静面对型的病人应充分尊重,适当肯定,采用顺情从欲法,顺从病人意志和情绪,尊重病人的一切合理的安排[11]。

3.3 家属教育 护士应指导临终病人家属参与护理工作:除了为病人提供精心的护理外,亦应重视其家属的作用。家属对临终病人的心理状态、生活习惯、性格最了解。在临终病人的内心深处,家属的关心和照顾是其他人不可替代的[13]。

人生最大的悲哀莫过于失去亲人,面对即将离开的亲人,临终病人家属的内心是极度压抑的。在护理临终病人过程中,心理负担和经济负担往往打乱原本的生活秩序与工作秩序。护士应充分理解和同情临终病人家属,鼓励其表达心中的压抑,选择适当的行为方式排解负性情绪,可采用家属座谈会的教育方式指导病人家属之间互相安抚、支持、交流,安排好工作与生活,缓解压力;其次,护理人员应向临终病人介绍患者的病情和发展过程,可能出现的变化,让家属充分了解治疗、护理过程和效果,并让其参与护理计划的制定。教导家属简单的护理技术,让家属参与基础护理,如:喂饭、翻身、擦浴、按摩等。使其在照料亲人的过程中获得心理慰藉,同时让患者感受到亲人的关怀。这样可以让病人与亲人一起度过临终的美好时光,形成良性互动,促进彼此心理健康[8]。

临终病人备受煎熬,陪伴探视人员多,往往很难遵守医院的探视等各项制度。为此,临终病人的病房以小单间为宜,根据病人的性格、喜欢布置病室,可摆放绿色植物、盆景及自带生活用品;浴室、卫生间齐全,尽量家居化,护士要指导家属尽量给病人以家庭的温暖,满足临终病人安全感的需要。

3.4 社会教育 临终关怀的深层价值主要体现在对自我生命之安顿、社会道德建设之促进以及国家福利事业之启示这三个维度[14]。临终关怀是一种“全人”、“全方位”、“全过程”的护理关怀,需要医护人员、病人家属及社会人士的积极参与。家人无声的陪伴,朋友的一句贴心问候,医护人员的细心照料,都是在对临终病人实施关怀,都是在帮助临终者获得“幸福”[9]。

对于临终护理,整个医疗保健系统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积极的善终大环境。这势必影响本来数量就不多的从事临终护理事业人员的士气,削弱我们发展临终护理的观念力量,起了一个消极涣散的不良作用[15]。发展有利于临终关怀的善终大环境,仅仅靠医生、护士是远远不够的,它需要整个社会系统人员的共同努力。

有研究显示,在临终关怀知识来源方面,大部分来自于广播电视、报刊杂志,说明大众媒体在临终关怀科普教育中影响较大[10],应利用各种媒体广泛宣传临终关怀知识和开展国民的死亡教育。使大部分临终病人能较快接受现实,减少心理痛苦,战胜自我,当死亡不可避免时能泰然处之。

美国自1960年起开始在学校教育中实施死亡教育,英国、法国、日本等许多国家目前也在进行相应研究,并在其大、中、小学开设了临终关怀及死亡教育课程[16]。但是我国对死亡教育的研究起步较晚,很多人对死亡教育不理解、不认可,处于边探索边实践阶段。

临终关怀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慢性病人数的增多,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追求以及对有尊严死亡的愿望越加强烈[17],社会对临终关怀服务的需求日益增加。作为一项有待深入拓展的金色黄昏事业,临终关怀是我国21世纪健康发展的大趋势,需要整个社会的共同参与。关键是形成正确的死亡观,而教育则是形成观念的重要途径。要想帮助临终病人“善终”,达到人生“幸福”,家庭和谐,社会文明。临终关怀知识的普及是基础,只有将知识进行广泛而有效的宣传,才能使大多数人真正了解这项事业,才能将临终关怀的初衷实现于病患者的期望。

参考文献

[1] Gunten CF.Financing palliative care.Clinics in Geriatric Medicine,2004,20(4).

[2] 靳风林,郭清秀.传统文化中等死亡归属理论与临终关怀学.中国医学伦理学,1996(6).

[3] 杨晶,张金环,刘玉春,等.医护人员对待死亡及临终关怀的调查.中华护理杂志,1998(10).

[4] 冯国琴,谢华琴.癌症晚期病人的临终护理[J].全科护理,2009,7(9B).

[5] 牛洪艳,王培席,周新明,等.从利物浦护理路径看我国临终护理的发展方向.护理研究,2011(2).

[6] 张鹏.临终关怀的伦理困境及重构[J].求索,2007(11).

[7] 加那克斯·乌述尔,侯晓静.护理本科学生死亡观及其照护意向的现场调查.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10).

[8] 李桂馨,康筱玲,高彦滨,等.临终护理知识在晚期肺癌患者中的应用.临床肺科杂志,2008(10).

[9] 刘锦秀.临终关怀与幸福悖论.医学与社会,2009(1).

[10] 赵锦秀,赵秀梅,罗羽.恶性肿瘤病人对临终关怀认识及需求的调查分析.西南国防医药,2009(1).

[11] 罗珊,王芳,徐静静,等.中西医结合应对临终患者的心理.中医临床研究,2010(22).

[12] 刘超,郭永玉.死亡意识、意义感在临终关怀中的作用[J].心理研究,2010(1).

[13] 王云.60例晚期肿瘤患者临终关怀护理的探讨与分析.吉林医学,2011(8).

[14] 迟西琴.从以人为本看临终关怀的当代价值.中国医学伦理学,2012(2).

[15] 丁焱.临终关怀发展中的伦理问题.中华护理杂志,2000(10).

[16] 张玲.护理学中的死亡教育.当代护士,2010(1).

临终护理论文篇3

>> 临终关怀护理进展 晚期癌症患者的临终关怀及护理进展 社区老年癌症患者的临终关怀护理 晚期癌症患者社区临终关怀护理探讨 临终关怀护理探讨 浅谈临终关怀护理 临终关怀的护理 社区临终关怀26例体会 浅谈临终关怀的护理体会 临终关怀的护理体会 浅谈临终关怀与护理 肿瘤患者的临终关怀护理 老年患者临终关怀护理体会 晚期肿瘤患者临终关怀护理 浅谈临终关怀及护理 癌症患者的临终关怀护理 扩张型心肌病患儿临终关怀的护理进展 社区护理工作中的临终关怀实践 社区针对老年恶性肿瘤患者开展临终关怀护理效果探讨 浅谈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开展临终关怀护理的重要性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刘喜珍. 老年人的临终需求及其临终关怀的伦理原理[J].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07, 20(4): 48-51.

Sepúlveda C, Marlin A, Yoshida T, et a1. Palliative care: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s global perspective[J]. J Pain Symptom Manage, 2002, 24(2): 91-96.

Department of Health. End of life care strategy-promoting high quality care for all adults at the end of life[R]. 2008. https://www.gov.uk/government/uploads/system/uploads/attachment_data/attachment_data/file/136431/End_of_life_strategy.pdf.

Gomes B, Higginson I, Calanzani N, et al. Preferences for place of death if faced with advanced cancer: a population survey in England, Flanders, Germany, Italy, the Netherlands, Portugal and Spain[J]. Ann Oncol, 2012, 23(8): 2006-2015.

Grunier A, Mor V, Weitzen S, et al. Where people die: a multilevel approach to understanding influences on site of death in America[J]. Med Care Res Rev, 2007, 64(4): 351-378.

Stajduhar KI, Davies B. Variations in and factors influencing family members’ decisions for palliative home care[J]. Palliate Med, 2005, 19(1): 21-32.

朱孔东, 王革, 谭景琛. 社区卫生发展及筹资与补偿政策[J]. 中国卫生经济, 2007, 26(7): 18-20.

蔡明, 王国斌. 对肿瘤患者临终关怀的思考[J]. 医学与社会, 2007, 20(6): 9-10.

钟宁, 孙伟, 王海琴.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施临终关怀的SWOT分析及策略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 2012, 15(31): 3589-3591.

朱利军. 浅谈社区临终关怀的护理工作[J]. 医药前沿, 2012, 8: 284-285.

辛喜萍. 社区临终关怀服务的护理与实践[J]. 青海医药杂志, 2013, 43(3): 73-74.

孙旭海, 路奇, 金琳, 等. 晚期癌症患者社区居家临终关怀服务效果观察[J]. 中华全科医师, 2013, 12(11): 904-905.

赵玉蓉. 浅谈癌症患者的社区护理[J]. 心理医生(下半月版), 2012, 18(10): 251.

刘春玉. 社区护理学[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2: 159-160.

邓若云, 葛文娥, 丁振华, 等. 音乐疗法辅助吗啡减轻肿瘤患者疼痛的效果[J]. 中华现代护理, 2010, 16(30): 3624-3625.

Bradt J, Dileo C, Grocke D, et al. Music interventions for improving psychological and physical outcomes in cancer patients[J]. 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 2011 Aug 10;(8):CD006911. doi: 10.1002/14651858.CD006911.pub2.

Huang ST, Good M, Zauszniewski JA. The effectiveness of music in relieving pain in cancer patients: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 Int J Nurs Stud, 2010, 47(11): 1354-1362.

刘琳琳. 临终关怀的护理进展[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1, (35): 274-275.

于海燕. 社区临终护理研究[J].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2, 3(14): 140-141.

陈爱鱼. 晚期癌症患者的临终关怀护理[J]. 基层医学论坛, 2012, 16(8): 1066-1067.

曹韵贞. 名医会诊艾滋病[M]. 上海: 上海文化出版社, 2006: 23-25.

谢新永. 老年肿瘤患者临终关怀护理的探讨[J]. 实用医技杂志, 2008, 15(4): 518-519.

周玲君. 癌症患者临终关怀准入系统的构建研究[D]. 上海: 第二军医大学, 2009: 33-34.

The Royal College of Nursing. The community nursing workforce in England[EB/OL]. [2012-05-05]. .uk/direct.

肖丽, 孟凡红. 探讨影响社区护理服务内容的因素[J]. 中国农村卫生, 2013, 6(2): 208.

李映兰, 欧阳玉燕. 我国的临终关怀模式探讨[J]. 现代护理, 2002, 8(11): 880-881.

蔺晓贤. 21世纪中国临终关怀事业展望[J]. 浙江中医学院学报, 2001, 25(6): 73-74.

陈春燕, 罗羽, 谢容. 当前我国临终关怀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护理管理杂志, 2005, 5(2): 26-28.

刘晴暄, 陈竹卉. 国外临终关怀发展动向[J]. 中国社会工作, 2013, 15(21): 26-28.

孙晓, 田梅梅, 施雁. 社区护士社区护理相关技能实践现状及培训需求调查[J]. 中华现代护理, 2012, 18(33): 3974-3979.

邹敏, 徐燕, 袁长蓉. 三甲医院护士姑息护理知识掌握现状的调查[J]. 护理研究, 2006, 20(12): 3133-3134.

宋莉娟. 英国社区护理人员培养和使用的启示[J]. 护理杂志, 2013, 30(22): 60-62.

陈秀明. 长春市社区护士姑息护理认知现状的调查[D]. 长春: 吉林大学, 2011.

卫生部. 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J]. 中国护理管理,2012, 12(2): 5-8.

卫生部. 2012年推广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方案[J]. 中国护理管理, 2012, 12(5): 5-6.

施捷. 上海3年内完成临终关怀服务全覆盖[N]. 新民晚报, 2014-4-24(A6-7).

唐美芳. 在社区开展临终护理的重要性[J]. 中外医疗, 2010, 29(24): 132.

张玉. 对社区内建立临终关怀机构可行性的调查与研究[J].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12, (12): 4-9.

施永兴, 王光荣. 缓和医学理论与生命关怀实践[M]. 上海: 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 2009: 191.

临终护理论文篇4

关键词:临终关怀;社会保障制度;伦理观

中图分类号:?R0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723(2012)06-0052-04

随着临终关怀引入中国,中国的临终关怀事业得以起步和发展。临终关怀对于中国人而言,不仅仅是一个新名词的引入,它对于中国人的传统伦理观、价值观、死亡观念、医疗观念都是一个革命性的转变。正是这种转变,使临终关怀事业在中国举步维艰。中国社会保障制度中关于临终关怀的现行政策,正是中国目前伦理价值观的体现。这是我们讨论现行政策和未来政策发展时所不能回避的。

一、影响我国临终关怀事业发展的伦理因素

(一)传统死亡观的影响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无论是先秦百家,还是后来传入的对中国人思想影响很大的佛教,都不愿意直面死亡。无论是儒家的“天命论”还是道家的“天人合一”还是佛家“轮回说”,实际都把死亡这一问题淡化回避。死亡理论是中国科学理论的盲区。人们一般认为死亡是不幸和恐惧的象征,因此,对死亡采取消极、逃避的负面态度,尤其忌讳在言语中提及。直到今天大多数人对死亡仍然讳莫如深,无法在日常生活中接受死亡、善待死亡。“1991年天津医学院在南开大学等一些大学生中统计,对死亡有正确认识的仅占22%,许多人对死亡的认识还很原始,停留在恐惧和孤独痛苦的层次上。可见,调查的对象换成其他人群,那么对死亡有正确认识的比例可能会更少。实际上,许多医护人员同样受到传统文化的深刻影响,也没有树立正确的死亡观,杨晶等对北京某2所三级甲等医院从事临床工作的436名医护人员进行死亡观的调查显示,在家中能‘很公开’地谈论死亡情况的仅占37%。”(邱高会,2008)而临终关怀的理念和宗旨要求真正的临终关怀必然是帮助患者积极面对死亡,使死亡在患者、家属、医务人员之间公开化,对情感的强烈冲击使人们难以适应。因此,传统的死亡观或多或少与“不以延长生命为目的,而以减轻身心痛苦为宗旨”的临终伦理原则相冲突,这势必影响临终关怀在我国的深入发展。

(二)生命神圣论的影响

“脑死亡标准的推行、安乐死的立法和实施、器官移植的发展、生殖辅助技术的应用、人类胚胎干细胞的研究过程中遇到的一系列伦理难题,归根结蒂在于‘生命神圣’这一不可逾越的命题。”(程新宇,2003)由于生命是无比神圣的,是不允许侵犯的,因此病人的生命利益和健康利益高于一切,“生命至重,贵于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的医学信条一直指导医生要无条件的维持人的生命。毕达哥拉斯(约公元前582~前493年)曾说:“生命是神圣的,因此我们不能结束自己和别人的生命”。这句话集中反映了生命神圣的人道主义论者对于生命的态度:不允许对生命和死亡有任何的触动、侵犯,也不允许对自然形成的神圣的人体进行任何改进和修补。“生命神圣论是一种道德主义。它的直接后果就是偏重生命的数量,而不顾及生命的价值和质量。如果过分强调这种观点就会和临终关怀的宗旨即不以延长临终患者生存时间为目的,而是以提高患者临终前的生命质量相违背,就会严重影响临终关怀的实施和开展。”(邱高会等,2006)

(三)传统医学人道主义的影响

无论是传统医学还是伦理学,“救死扶伤”一直是医务人员所恪守和维护的宗旨。无论在任何的情况下,维系病人的生命,只要有一丝活下来的希望就要进行百分百的抢救是一个医生所应尽的义务。而临终关怀却不以维系病人生命为目的,它的存在就是让病人平静而又有尊严的去面对死亡。这对医务人员来说本身就是一个不小的价值观方面的挑战。这对以救死扶伤为宗旨的医务人员的心理不可避免地产生一定程度地震撼,从而导致医务人员潜意识里对临终关怀的抵触情绪。

(四)传统伦理“孝道”的影响

中华文化中对于“孝道”的实施不外乎集中于老,病,死三个方面。赡养老人,生病陪护,死后重葬,一直都被认为是尽孝的最佳体现。特别是生病时,对孝的宣扬近乎极端和变态:“如《太仓州志》载:某孝子为治母病,‘刺左胁割肝和药以进母’(肝本在右侧,却云刺左胁,疑其不实)。类似的记载还有《宋史·孝义传》所载的王翰抠跟,《资县志》所载的宋代龙海孙剔肺,《嘉兴府志》所载的宋代陈四剖心等等。做出此种举动的“孝子”或因其愚昧无知,或由于某种丧失理智的反常心态。”(李祖扬,2001)送老人进临终关怀医院,无异于给他们判死刑,这对于处在社会舆论压力下的子女而言是很难接受的。他们情愿花费高昂的代价进行无用的治疗。而医护人员往往顺应这种“孝道”的“善意”,只把病情告诉家属,对患者则避重就轻,以避免更多的心理打击。这就造成了患者的求医动机较为主动迫切,使家属更加难以决定放弃治疗改为临终关怀。这既不利于临终关怀的开展,也不利于提升患者临终阶段的生存质量。

综上可见,发展临终关怀所面临的伦理问题,相当尖锐而发人深省。而我国关于临终关怀现行的相关保障政策,脱离不了中国目前的伦理价值观。

二、中国现行的临终关怀社会保障制度

(一)现行有关临终关怀社会保障制度的内容

临终护理论文篇5

(声明:本站文章仅给需要的医务工作者提供交流学习参考。翰林医学论文网免费提供。部分资源由工作人员网上搜索整理而成,如果您发现有哪部分资料侵害了您的版权,请速与我们后台工作人员联系,我们将即时删除。客服qq:88970242.后台工作qq:928333977)

【摘要】

以采用现象学研究法解释肿瘤科护士在护理临终病人时的经验历程,采用立意取样,以半结构式的深入会谈法对四所省级医院10 位肿瘤科护士进行访谈。对访谈的资料采用阅读、分析、反思分类、提炼五个步骤进行分析,提炼出主题。肿瘤科护士对待死亡的态度影响临终关怀涵盖3个主题:分别是情绪反应、认知表现、行为表现,因素有:宗教文化、病人死亡时的情景、护理病人死亡的经历、怕面对与死亡有关的护理工作、病人死亡对护士身体和生活的影响、丧失至亲的痛苦体验、职业神圣感有关。

【关键词】 护士 死亡态度 临终关怀 现象学 肿瘤科

护士在临终关怀中担任着重要角色,但大多数护士面对病人的垂死过程往往存在着焦虑、失落、恐惧心理,她们会有意或无意地躲避病人,这无形中增加了病人的孤独感和被抛弃感[1]。实际工作中,护士害怕面对垂死和死亡病人的护理,她们不喜欢有病人在自己班内死亡,有逃避、厌恶临终护理工作的现象。本次研究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描述杭州市四所省级医院肿瘤科护士临终护理的经历,以期为今后量性研究肿瘤科护士对待临终病人死亡的紧张,提供基础。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 象

采用立意取样的方法从杭州市四所省级医院肿瘤科工作的注册护士中选取10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条件为:工作年限分别为5年以下、5~10年、10~15年、15年以上;本人自愿同意参加本研究;有过护理病人死亡的经历;能用普通话表达经历;有助于了解研究主题;能协助达到研究目的的护士。10位护士中位年龄27.5岁,基本情况见表1。

1.2 访谈员培训

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法。在本次研究前先组成研究小组,小组成员曾接受过专门的质性研究方法的培训,掌握了访谈技巧、半结构式的深入会谈法的资料收集和分析的方法,于2003年9月选取2例研究对象作预访谈,将资料撰写成文,共同反复阅读、分析。2004年11月开始正式访谈。

1.3 资料收集

采用半结构式个人深入访谈法收集资料,根据年龄、护龄、经历选择访谈对象。访谈前先向四所医院护理部和所在科室的护士长申请并征得同意,共选取10名进行访谈。

根据事先拟订的访谈指引进行访谈,访谈指引涉及以下问题:(1)你第一次接触濒死病人(或其他人)是什么时候?请你详细说明当时的情形,你当时的感觉,你当时是怎样处理的?(2)请描述你印象最深的一次护理濒死病人过程中:你当时看到了什么?你的感受是什么?你做了些什么?你的感觉是什么?你看到病人的死亡过程是怎样的?(3)根据你的护理经验,你觉得这段时间病人需要什么帮助?你觉得由谁来提供帮助最合适?为什么?(4)你在护理濒死病人时,希望有谁来帮助你?为什么?你觉得有哪些原因会影响你对病人的护理?为什么?(5)在你的护理工作中是否经常遇到临终病人? 每次有什么不同?每次有什么相同?(6)每一次护理死亡病人,带给你的感觉是什么?(7)你觉得死亡是什么?(8)死亡对你意味着什么?(9)如果再次遇到濒死病人,你会怎样去做?为什么?

访谈本着自愿、保密和方便的原则,双方预定会谈时间、地点;向受访者详细说明研究目的、方法及保密原则,说明现场录音的必要性,以获得同意后签署知情同意书,采用无记名的方式对访谈内容进行描述和分析。

访谈场所是受访者自己选择的安静的自然场所,访谈时充分运用有效沟通技巧鼓励研究对象描述其面对死亡时的体验,表达其感受。访谈者对其谈话内容不加任何评价。访谈内容在征得参与者同意后全程录音和适时记录,认真倾听并仔细观察访谈过程中受访者的情绪变化。

通过反复听取录音、阅读记录,将录音资料整理成誊写本,采用编辑分析型的方式对资料进行反复阅读、分析、反思、编码、归类和提炼主题的方法进行分析。

2 结 果

本研究中10名护士均为女性,均无。将每一个受访者对临终病人的护理经历中相似的含义分类后,用研究者的语言归纳形成了三个主题,即:情绪反应、认知表现、行为表现。受访护士面对患者死亡表现的态度如表2。

护士面对患者死亡的情绪反应主要包括:哀伤反应、失落感、痛苦感、心情郁闷、身感疲惫、焦虑、恐惧、厌恶,其中以哀伤反应为最高(占100%)。

护士面对患者死亡的认知表现主要包括:感觉晦气、世俗观念、消极回避、能正性面对,其中以感觉晦气为最高(占100%)。

护士面对患者死亡的行为表现主要包括:怕面对与死亡有关的护理工作和对日常生活的影响,这两方面的表现率相同(占90%)。根据本研究所呈现的结果提示,护理人员在临终关怀工作中,存在着矛盾心理,对死亡的认知既有正性的一面,又有负性的一面,表现出心情郁闷,情绪低落,身感疲惫的生理心理不适反应。在临终护理工作中,护士对死亡的认知表现直接影响到工作中的情绪反应与行为表现,而情绪反应和行为表现会直接显露护理人员对临终病人的关怀质量。访谈时,所有受访护士认为死亡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有生便有死,有死才有生,但也认为碰到病人死亡是晦气的,不吉利的,需要去烧香或买等方式消除晦气,这些观念不仅影响临终关怀工作,同时也影响着护士的心身健康。

3 讨 论

肿瘤科护士对待患者死亡的态度,影响临终关怀的因素是护士的情绪反应、认知表现和行为表现,而认知表现、情绪反应和行为表现三者之间又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即不同的认知表现会产生不同的情绪反应,不同的认知表现和情绪反应又有不同的行为表现[2]。

3.1 与认知表现有关——受死亡观的影响

死亡观,即对死亡的认识和立场,是人形成死亡态度及其相关行为的根本因素[3]。护士的死亡观受众多因素影响,10位参与者虽然都无,但也受其周围世俗观念的影响,由于宗教文化对死亡所形成的那种神秘、敬畏、害怕的色彩,极大地渲染了死亡的可怕性,导致了护士对死亡的恐惧,影响了护士的死亡观。传统文化观念对护士有着深远的影响,包括佛教的轮回和因果报应的观点及道教的“顺乎自然”的观点[4],儒家的生死观及基督宗教的观念[5]。由此体现出不同的宗教观念会引导人们(护士)思考不同的死亡认知[6],护士对死亡的认知所产生的情绪既有逃避、恐惧和不幸感的负性情绪,同时把这种情绪所产生的行为一直带入临终关怀工作之中。

3.2 与情绪反应和行为表现有关

在临终关怀工作中,护士对死亡的认知直接影响着护士的情绪,而情绪又能直接激发和指导行为,但受下列因素影响。

受病人死亡时的情景影响:参与者认为病人在死亡前后所弥漫的伤感、悲凉的气氛常常使人不寒而栗,其表情、身体异味、家属的悲伤情景导致护士产生悲哀、害怕、恐惧、反感等负性情绪。有研究显示大多数护士经历这个过程后会情绪低落、心情郁闷[7,8]。

受护理病人死亡的经历影响:每个参与者认为在第一次接触死亡病人时都非常害怕、恐惧,但随着护理死亡病人的经历增加,其恐惧心理逐渐少,慢慢感到习以为常。有研究显示随着护士接触过危重患者越多,死亡恐惧越低,持回避态度的越少,其负性情绪也就降低[7,9~12],而负性情绪的降低,护士护理临终病人的主动行为就增加,这有助于提高临终关怀的质量。

受病人死亡时对护士身体和生活的影响:参与者认为做得久了,觉得有身感疲惫的感觉,心情不痛快,情绪会低落,对有些事情就提不起兴趣,这是由于病人在死亡前的护理工作繁忙而紧张,长时间持续这种体力和脑力劳动,会使护士身心疲惫、筋疲力尽,影响工作和生活,表现出焦虑、忧郁的负性情绪[8]和强烈的失落感[13]。这种低落的情绪和行为也是影响临终关怀质量的因素。

受职业神圣感的影响:护理人员常因抱着助人、救人,并使经历生与死的人能更舒适、更没有伤害的理念,在护理濒死病人时是持续地面对着分离、焦虑、挫折、失落及死亡,护士的这种敬业精神仍无法阻挡病人一日一日的消逝,那种无力阻挡病人死亡的专业无能与无奈感,面对着濒死病人和家属强烈的情绪感受,也会表现出相同的焦虑不安,感受到相同的无助、无用等挫折感,使护士产生了失落无助的负性情绪,这种情绪所产生的行为影响临终关怀的质量。

受丧失至亲的痛苦体验的影响:访谈资料显示所有受访者均有丧失至亲的痛苦经历,虽然她们的亲人离世已有多年,但在谈及丧亲过程时,受访者仍然无法控制个人丧失至亲的悲伤情绪,均出现流泪、哽咽、暂停叙述等表现。哀伤感受不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完全消失,在工作中,哀伤的感受、触景伤情的现象仍然会发生[14]。受访者认为看到病人的死亡情景会联想到自己亲人的死亡,或者是联想到自己也有可能发生的经历,觉得难以接受,并且认为越少接触死亡越好,避免自己碰到晦气、不吉利的事情给自己带来伤心、失落,为此,多数护士不愿意选择在临终关怀病房工作。

3.3 开展临终关怀教育的重要性

临终关怀现已经逐渐被重视,既往的医学教育存在一定的缺陷,忽视了社会人文学科的教育,只注意培养医生、护士诊断治疗疾病和延长生命,而对治疗无效病人的照护技术给予的关注却很少,使护士对临终关怀尚无完整的概念,以致实践中感到困惑。资料中反应出参与者临终关怀知识的不足,在面对临终病人有关生死问题的讨论时,会故意岔开话题,回避病人的问题,答非所问,不知说什么好,无法与病人真正讨论预后及死亡情况,参与者认为接受心理学和死亡观等方面的教育对护理工作和濒死病人有帮助[7,13,15~17]。

所以,建议今后在护理教育中及早增设临终关怀课程,而在职护士可以通过专题讲座、培训班、网络、杂志、书籍等方面的学习途径进行自学和互学,获得死亡教育知识,在面对死亡时,保持合理的态度,坦然探讨和面对死亡,这不仅有利于护士自身的身心健康,更是增进临终关怀质量的根本。

【参考文献】

[1] 李向东. 护理与临终关怀[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8.

[2] atkinson等著. 孙名之,梁实勇,葛鲁嘉, 等译. 心理学导论[m]. 台北:晓园出版社,1994.521-1038.

[3] 米光明, 郭清秀, 赖建强. 1393名居民死亡态度与死亡教育调查分析[j]. 中国健康教育,1994,10(6):14.

[4] 董平, 王晓燕. 道家生死论与临终关怀的文化对策[j]. 医学与哲学,1995,16(9):172.

[5] 吉广庆. 中西方文化之死亡观探析[j]. 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00,1(3):42.

[6] 徐宗良.略论中国传统死亡观[j]. 中国医学伦理学,1995,44(6):47-48.

[7] 孙建萍, 吕巧云, 牛建华. 临终护理中护士心态的调查分析[j]. 中华护理杂志,1996,31(3):159.

[8] 曾四元, 罗惠玲. 病人死亡对护士心理健康影响的调查[j]. 护理研究,2003,17(7):751-753.

[9] 杨晶, 张金环. 医护人员对待死亡及临终关怀的调查[j]. 中华护理杂志,1998,33(17):605-607.

[10] 杨晶, 张金环, 刘春玉. 医护人员对待死亡的态度及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j]. 护士进修杂志,1999,14(4):48-49.

[11] payne, dean, kalus. a comparative study of death anxiety in hospice and emergency nurses[j]. jonrnal of advanced nursing, 1998,28(4):700-706.

[12] 张拓红, 王晓春, 梁鹏程. 医护人员对待死亡和垂死患者的态度及与其经历的关系[j].中国社会医学, 1995, 57(2):51-53.

[13] 简雪冰, 余颖仪, 蒋丽冰, 等. 镜湖医院护士对病患死亡的冲击之探讨[j]. 澳门护理杂志, 2003,2(1):34.

[14] 邱秀渝. 临终护理[m]. 台北:汇华图书出版有限公司, 1998.141-174.

[15] 黎群武. 西方死亡观与医学观的历史对照[j]. 医学与社会, 2003, 16(5):41-44.

[16] 顾艳秋. 护理人员死亡态度及面对濒死病人因应行为之探讨[j]. 安宁照护会讯, 1999,35:29-39.

[17] 孙慧琦, 施永兴. 医护人员对临终关怀知识的调查[j]. 上海预防医学, 1999,11(8):367-368.

临终护理论文篇6

关键词 体验式培训 社区护士 舒缓疗护

中图分类号:R4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1533(2016)22-0010-04

Practice and effect of the experiential-based pre-post training about palliative treatment and care for the community nurses

LIU Yingyan1, MING Xing2, YANG Min1, ZHU Boqin1, JIANG Shenzhen1, LI Ning1, JIANG Changying3, MEI Jiuhong1(1.Yingbo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of Pudong New District, Shanghai 200125, China; 2. The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of Medical Technology of Sanda University, Shanghai 201209, China; 3. South Ferry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of Pudong New District, Shanghai 200125,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the experiential-based pre-post training about palliative treatment and care for the community nurses. Methods: With the purposive sampling method, 40 community palliative nurses were chosen and given the experience-based training combined with theory and clinical practice such as the application of scenario simulation, case sharing, summing up experience and practical application. The self designed questionnaire of community nurses’ knowledge about palliative care and the interpersonal reactivity index questionnaire were used to evaluate the effects of the training for nurses before and after the training, respectively. Results: The total score of hospice care knowledge of the nurses was higher after training than that before training(P

KEY WORDS experiential-based training; community nurse; palliative care

舒缓疗护是随着临终关怀运动逐渐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种全新护理方式[1]。研究显示[2],我国护理人员对舒缓疗护的理念、原则及内容认识不足,缺少必要的知识和技能储备。2012年上海市开展了舒缓疗护服务实事项目[3],在全市17个区、县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试点舒缓疗护服务,2014年又增加了舒缓疗护病床1 000张,虽然从床位数量上有了飞跃式发展,但舒缓疗护服务的质量才是决定该项目能否顺利推进和发展的关键。

社区护士作为舒缓疗护的服务主体,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提高社区护士舒缓疗护理论知识与适宜技术的培训迫在眉睫。体验式教学是通过情景创设、实际操作、体验感悟为过程的教学方法,可以激发、调整、升华学生知、情、意、行等方面的素质与潜能,是对“体验”的重视[4]。本研究采用体验式培训对40名社区护士进行舒缓疗护知识、技能及共情能力的培训,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取目的抽样方法,于2015年1月至7月自上海市浦东新区14家试点舒缓疗护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594名护士中,选取40名作为研究对象开展培训。40名社区护士均为女性,平均年龄(35.55±5.45)岁,35岁及以下20名(50.0%);其中本科护士25名(62.5%);主管护师25名(62.5%);平均护龄(16.03±6.06)年,其中年资11~20年的27名(67.5%);已婚者35名(87.5%);有者4名(10.0%)。

1.2 培训方法

1.2.1 培训方案构建

本研究通过系统文献分析,在结合临床实践经验及案例的基础上,仔细研读《上海市社区舒缓疗护(临终关怀)工作规范》[5],该方案修订稿形成后进行专家认证最终定稿。其内容涵盖身体、心理、社会、灵性4个方面,其中,灵性是使包括生理、心理、社会在内的生命得以统一的力量,根据个人不同信仰,它可以含有或不含有宗教成分[6]。

培训的理论教学内容包括舒缓疗护概论、躯体症状护理、患者心理护理、灵性关怀技巧、家属哀伤辅导、护理书写规范、品管理、疼痛评估。实践教学内容包括个案管理计划、护理病例书写、患者心理疏导、家属哀伤辅导、尸体料理规范、沐浴床、洗头机的使用。

1.2.2 培训方式

该培训共70学时,每学时45 min,包括理论与实践教学2部分。理论教学安排30学时,实践教学安排40学时。

1)理论情景模拟体验

所有理论课程讲授以案例导入的方式展开,案例均来源于临床,涵盖患者入院评估、诊断、护理、患者离世前、后对家属的哀伤辅导,以视频、照片及文字形式呈现,涉及到关键知识点时会预设问题。授课结束后预留10 min让学员进行思考,然后进入情景模拟体验阶段,即请学员分组轮流扮演医生、护士、患者、家属等角色。

扮演患者的学员尽可能再现癌症患者躯体疼痛失能、听力、视力有障碍时的表现,面临死亡时的恐惧、不舍及表达未了心愿时的状态;扮演护士者尽可能真实体现照护者的照护方法,重点回答教师在案例展开时提到的问题;扮演家属者尽可能再现面临家人进入临终状态时的无助、担忧、心痛以及对于医护人员的期许。小组学员完成角色扮演后,其他小组学员就其表现、特别就护士进行照护的方法进行点评并分享其感受和观察结果,最后由授课教师进行总结、归纳,以帮助学员进行反思、总结。

2)实践病房跟师学习

实践教学阶段安排学员到舒缓疗护病房跟师学习,根据培训方案先由教师讲解规范要求并亲自示范,选择目标患者及家属。随后学员分组到患者床边进行护理实践体验,将所学理论知识和技能在实践中得到再认识与提高,通过沟通、交流切实感受不同患者及家属的躯体与心理痛苦,以此发现护理问题制定相应措施,完成护理个案照护计划及各项书写要求。每位学员在护理实践后进行反思总结及小组互评、点评。

1.2.3 评价工具

①一般资料调查问表:采用自设问卷,包括性别、年龄、学历、职称、护龄、婚姻状况、等。②社区护士舒缓疗护知识调查问卷:由研究者自行设计,内容包括4个纬度、45个条目,其中舒缓疗护概述11题、临终者躯体症状与护理15题、临终者心理护理与灵性关怀技巧9题、家属哀伤期心理护理10题。每项内容选项为:对、错、不清楚,正向题分别赋值为1、0、0,反向题赋值0、1、0分。每项得分相加求和,得分越高表示知识掌握情况越好。采用得分率对结果进行统计,得分率=(实际得分/可能最高得分)*100%。经5位专家对问卷内容进行评定,问卷的内容效度(CVI)为0.893。40位护士问卷测评后内部一致性Cronbach a为0.792。问卷信、效度在可接受范围。③人际反应指针问卷(Interpersonal Reactivity index,IRI-C):该量表由台湾地区学者吴静吉等[7]于1987年依据Davis的人际反应指标修订,已经作为共情能力评估量表广泛应用于中国人群[8]。量表共包含4个维度(同情关怀、观点取代、幻想力、身心忧急)、22个条目,总分在0~110分之间,总分越高说明共情能力越强。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介于0.53~0.78间,重测信度介于0.56~0.82之间。采用李克特5级评分法,由“不恰当”至“很恰当”,分别赋予0~4的分值,反向题则相反进行计分。

1.2.4 资料收集

调查问卷由项目组成员逐一向研究对象解释条目内容,说明填写要求,当场填写并收回。发放问卷40份,回收有效问卷40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100.0%。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描述性分析采用均数±标准差,组间比较采用LSD-t检验。P

2 结果

2.1 干预前、后护士舒缓疗护知识得分

干预前、后比较发现,社区护士的舒缓疗护知识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干预前、后人际反应指标比较

干预前、后比较发现,社区护士的人际反应总分较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3.1 体验式培训可有效提升护士的知识水平与共情能力

2013年,何静等[9]通过对上海市6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11名护士调查后发现,仅19.0%的护士对舒缓疗护知识掌握情况达到良好,其余被调查者对知识掌握的程度仅处于中等或中、下等水平。然而,良好的掌握舒缓疗护知识是护士开展服务的基础。本研究结果显示,采用体验式培训方法前、后,护士的舒缓疗护知识与共情能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2 体验式培训可有效提升护士心理和灵性照护知识水平

舒缓照护的核心理念是整体护理,整体护理强调生理、心理、社会、灵性各层面的整合,其目标是满足患者各层面需求,以达到身-心-灵和谐,肯定生命的价值和意义[12],而心理和灵性照护是舒缓照护的一个核心组成部分[13]。

本研究结果显示,心理护理与灵性关怀知识维度得分在培训前、后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3 进一步探索提升护士躯体症状护理知识水平的有效培训方法

舒缓疗护适用于对各种康复性治疗无效的患者,最首要的问题就是镇痛及缓解患者的各种不适症状[15]。护士作为和患者接触最多、最直接的医疗服务人员,被视为症状管理最主要的参与者。王京娥等[16]于2012年调查98名从事癌痛治疗的医护人员,结果显示社区医护人员对于WHO倡导的癌症三阶梯止痛指导原则的知晓率很低。王晓庆等[17]也指出医护人员的癌痛、镇痛知识缺乏,混淆了止痛药物成瘾性、耐药性和依赖性的概念,同时忽略了对患者癌痛的控制。由此可见,提升舒缓疗护护士的疼痛控制等躯体症状护理知识水平对提升临终患者的生命质量而言是关键所在。

本次使用体验式培训方法对于改善患者的躯体症状控制知识没有显示出效果。分析其原因可能是单纯采用情景体验、案例讨论和小组交流的方法对于躯体症状护理技能的掌握可能有一定效果,但对于理论知识的掌握则更适合用直接讲授和技能示教的方式。因此,建议采用多种方法相结合的培训,以期达到更好的效果。

3.4 研究行之有效的哀伤知识辅导方法

哀伤辅导指协助哀伤者在合理时间内引发正常的悲伤,并健康地完成悲伤任务,以增进重新开始正常生活的能力。国内哀伤辅导的发展与舒缓疗护的兴起与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哀伤辅导属于舒缓疗护服务的一部分[18]。当疾病发展到终末期,患者不得不面临死亡,其亲人也将承受身体和精神的双重压力,此时哀伤辅导显得尤为重要,而国内哀伤辅导发展较为缓慢。护士作为与患者接触最多的医务工作者,在哀伤辅导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对于哀伤相关知识的掌握是较好参与此服务的关键和基础。本研究采用的体验式培训方法并未在提升哀伤服务知识水平上显效,提示该培训方法尚存在不足,需进一步探索行之有效的方法,以真正达到舒缓疗护服务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戴红霞, 殷磊. 姑息护理―新型的护理方式[J]. 护士进修杂志, 2002, 17(2): 103-105.

[2] 邹敏, 徐燕, 袁长蓉. 国内外姑息护理认知现状的研究与思考[J]. 护理杂志, 2006, 23(6): 50-51.

[3] 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关于做好2012年市政府实事舒缓疗护(临终关怀)项目的通知[沪基层(2012)10号][EB/OL]. (2014-04-09)[2016-08-02]. http://wsjsw. /wsj/n2006/n4081/n4082/n4083/n4152/u1ai137760. html.

[4] 钟启D, 陈向明. 体验式课程的教学知识[M]. 重庆: 重庆大学出版社, 2012.

[5] 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关于印发上海市社区舒缓疗护(临终关怀)工作规范的通知[沪卫基层(2013)1号][EB/OL]. (2013-01-09)[2016-08-02]. http:/// dfzc/10003.jhtml.

[6] Baldacchino DR. Teaching on spiritual care: The perceived impact on qualified nurses[J]. Nurse Educ Pract, 2011, 11(1): 47-53.

[7] 詹志禹. 年级、性别角色、人情取向与同理心的关系[M].台湾: 台湾政治大学教育研究所, 1987: 7-14.

[8] 张凤凤, 董毅, 汪凯, 等. 中文版人际反应指针量表(IRI-C)的信度及效度研究[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0, 18(2): 155-157.

[9] 何静, 徐蓉, 陈慎, 等. 社区护士临终关怀知识和态度情况调查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 中国护理管理, 2013, 13(6): 73-75.

[10] Brunero S, Lamont S, Coates M. A review of empathy education in nursing[J]. Nurs Inq, 2010, 17(1): 65-74.

[11] Hope-stone LD, Mills BJ. Developing empathy to improve patient care: a pilot study of cancer nurses[J]. Int J Palliat Nurs, 2001, 7(3): 146-150.

[12] Lunder U, Furlan M, Simoni? A. Spiritual needs assessments and measurements[J]. Curr Opin Support Palliat Care, 2011, 5(3): 273-278.

[13] Peteet JR, Balboni MJ. Spirituality and religion in oncology[J]. CA Cancer J Clin, 2013, 63(4): 280-289.

[14] 董凤齐. 灵性照护在终末期癌症患者中的研究进展[J]. 护士进修杂志, 2015, 30(20): 1853-1856.

[15] 苏永刚. 中英临终关怀比较研究[D]. 济南: 山东大学, 2013.

[16] 王京娥, 黎莹. 社区医务人员癌痛治疗相关知识调查[J].实用临床医学, 2012, 13(2): 120-121.

[17] 王晓庆, 段培蓓. 癌痛控制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J]. 护理管理杂志, 2012, 12(6): 406-407.

临终护理论文篇7

1 临终关怀的概述

1.1 临终是生命过程即将终结阶段,临终的判定标准:自然衰老,各主要脏器衰竭,生活不能自理者、各种意外伤害,生命垂危无抢救意义者、无治疗意义的晚期癌症病人、慢性疾病末期,存活3~6个月者。

1.2 临终关怀的概念:WHO对临终关怀服务的概念为:为晚期患者及家属提供全面积极的全人照顾服务哲理是:以照料为中心,维护人的尊严,提高临终生存质量,共同面对死亡。

1.3 临终关怀的发展和现状:1967年桑得斯博士在英国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所临终关怀院,1988年我国在天津成立了第一个临床临终关怀研究中心,同年10月,上海南汇县创建了我国第一所临终关怀医院,1998年10月,香港李嘉诚基金会先后在全国各地20家大型综合医院中创办宁养院。据资料报道,至2003年3月,全国接受临终医疗服务的病例已超过8000例,为关爱生命,造福社会,启迪人类爱心,促进社会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1]。

1.4 临终关怀的组织形式:临终关怀专门机构具有医疗、护理设备,娱乐设施,家庭化的病房设置,配备一定专业人员。综合医院内附设临终关怀病房:利用医院内现有物质资源,提供临终患者医疗、护理、生活照料。综合医院里散在各科专用病床:利用病房的条件,为临终患者提供单间或双人间病房。居家照料:医护人员根据临终患者的病情,每日或每周数次探视,提供临终照料,具体内容包括对临终病人注册登记,提供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给病人及家属全面的身心照顾与支持,使病人留在自己家中,与亲人共度人生路程的最后站。

2 临终病人的护理

2.1 心理反应及关怀:临终病人已病入膏肓,不可救药,心理反应起伏很大,当他们意识到生命即将结束,自己的事业尚未完成及对家庭承担的责任时,表现出痛苦、孤独、悲观绝望等心理反应,陷入极度的悲哀和沮丧中,变得沉默寡言,情绪极度消沉、压抑,为即将失去生命而情绪失控[2]。因此,需给病人以耐心细致的心理疏导,方法是:(1)让病人倾诉的痛苦和悲哀:我们充分理解病人,以高度的同情心和耐心多接近病人,多与病人交谈,耐心倾听,让其把心中不满的情绪尽量地发泄出来。(2)消除孤独、恐惧感,面对现实:在生命的最后关头,渴望得到亲人的关怀,因此,我们要安排最亲近的家属陪伴,与病人一起,互相安慰,使家属和病人均得到满足,让逝者无憾,生者无愧[3]。

2.2 控制疼痛:据WHO统计,在晚期癌症病人中,60%~90%的病人有不同程度的疼痛,疼痛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美国护理协会在有关倡议中明确指出:“只要能控制病人的疼痛,任何药物,任何剂量及任何给药途径都可以”。处理原则是主动防治,而不是被动压抑。可按WHO三阶梯镇痛法:第一步:选用非麻醉性镇痛药,如阿司匹林。第二步:选用弱麻醉性镇痛药,如可待因等。第三步:选用强麻醉性镇痛药,如吗啡、度冷丁。对于持续剧烈疼痛者可安置镇痛泵止痛,用药同时还要做好心理护理,通过与病人交谈、 鼓励、 听音乐等方式分散其注意力,尤其是优美婉转的乐曲对人体各系统均产生良好的心理效应,能使疼痛得到有些控制。

2.3 加强死亡教育:目的在于帮助濒死者克服恐惧,学习“准备死亡,面对死亡,接受死亡[4]”。帮助病人及家属适应病人病情的变化和死亡,帮助他们缩短悲痛过程,减轻悲痛程度。死亡教育可从四个方面进行:(1)打破传统的思维方式,更新观念。(2)讲述死亡本身并不痛苦,痛苦的是疾病的折磨。(3)死亡是人生发展的必然结果。(4)顺其自然,不要惋惜,更无须后顾之忧,亲人自会平安生活,未竟事业也会后继有人。

3 道德要求

3.1 加强道德教育,使护士具备更高尚的职业道德:但我们有的医护人员对临终病人往往采取逃避、 厌恶的态度,护士难以妥善地护理濒死病人。因此要加强职业道德教育,要有责任感,懂得尊重病人,尊重生命的价值。

3.2 加强护理技能训练,提高临终病人的生活质量:英国圣瑟夫临终关怀医院院长曾论述,“正如出生的过程,死亡亦需要高度熟练的医护照顾”。积极有效地控制疼痛,细致入微地基础护理,为病人创造一个良好舒适的环境,才能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3.3 接受心理学教育,掌握心理护理技能:当病人知道自己的生命接近死亡时,其心理反应是十分复杂的,Ross博士总结了濒死病人的五个心理反应阶段,即否认、 愤怒、 讨价还价、 沮丧及接受阶段。而且这些反应受年龄、 文化程度、 性格、 社会背景 经济因素影响。要减少或消除病人对死亡的恐惧何不安,护士必须掌握心理学基本理论,接受心理学教育,了解临终病人的心理活动及变化规律,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支持与疏导。

4 对临终病人家属的护理进展

4.1 病人家属的心理反应:悲伤反应四阶段理论[5]:麻木阶段: 丧失亲人的第一个反应是麻木和震惊,特别是突然或意料之外的死亡,一般维持2周左右;渴望阶段:麻木之后是悲伤、渴望和思念已逝去的亲人,希望死去的亲人能够回来,失去亲人2~4周颓丧阶段:开始接受这个永久的损失,但人会变得颓丧,感到人生空虚平淡,对一切事物不感兴趣,失去亲人5~9个月;复原阶段:悲伤渐渐减弱,并开始探索他可以面对的世界,意识到只有放弃原有的“自我”,重新建立一种新的生活取向,才能恢复正常生活,时间1年左右。

4.2 病人家属的护理:创造机会使家属宣泄内心的悲伤,诱导他们说出内心的感受并认真倾听同时给予理解和支持;指导家属参与护理计划,鼓励家属陪病人一起度过人生的最后时光教会家属一些保持健康,保存精力及进行心理自我疏导的方法并鼓励其必要时进行身体检查充分利用社会支持系统,鼓励家属互相安慰尽量满足家属的合理要求帮助死者家属尽早接受亲人已死亡的事实重新建立人际关系,鼓励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建立关系,逐步恢复正常生活采用信件、电话、访视等与家属保持联系。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医学科学的发展,重视和加强临终病人家属的护理已成为一种必然,护士在帮助临终病人舒适、安详、有尊严地走完人生最后旅程的同时,切不可忽视为家属提供生理、心理关怀及生活帮助的立体化社会卫生服务,从而真正做到使“逝者死而无憾,生者问心无愧”这正好适应医学模式的改变,也是在临终护理中贯彻整体护理理念的体现[6]。

5 我国当前临终关怀模式及现状分析

5.1 我国当前临终关怀模式:自1998年天津医学院成立第一个临终关怀研究中心以来,临终关怀事业在我国得以快速发展,其具体实施的模式有多种,近年来,比较公认的有李义庭的PDS 模式[7] (onepointthree dire ction subject) 和施榕的施式模式[8]PDS模式―全面构建1个中心,3个方位,9个结合体系,即解除病人病痛为中心;在服务层面上,坚持临终关怀医院、 社区临终关怀服务于家庭临终关怀相结合;在服务主体上,坚持国家、集体、民营相结合;在费用上,坚持国家、集体、社会相结合。施式模式―主要着眼点在农村,其核心是家庭临终照护,他认为21世纪中国临终关怀事业在乡村大有发展,上述二者的共同核心是将家庭临终照护与社区临终关怀相结合作为临终关怀的主要形式。目前,我国临终关怀的具体形式为包括独立的临终关怀医院,综合医院的临终关怀病房,家庭临终关怀。

5.2 现状分析:(1)以上2种模式在实施时于我国国情有较大冲突,PDS模式涉及面极广,是趋于理想化的模式,然而在具体实施上参与机构和人员却有限,使之过于简单化,要想达到一种真正适应社会的临终关怀目标(满足人们的需求为标准),就我国国情而言,还需要一段时间。(2)现存的家庭临终关怀形式存在不足,表现在收治对象标准不合理,护理工作程序未系统化,工作内容单一,没有确定的护理目标。(3)未能合理利用现有人力资源和动员社会力量的参与,未能最大限度地减少经济因素对临终关怀效果的影响。(4)临终关怀对象的覆盖面小,关怀机构少。

参考文献:

[1] 李向东.护理临终关怀[Μ].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1998.78.

[2] 杨建兵.在我国推行临终关怀的必要性及其护理伦理原理[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1,6:26.

[3] 金向晖,姜冬久.希望理论在临终关怀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2003,3:51.

[4] 卢人玉,龚爱珍,肖清秋.宁养院临终关怀工作及护士素质要求[J].实用护理杂志,2002,18(11):215.

[5] 孟宪武,崔以泰.临终关怀[Μ].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282.

[6] 刘振荣,时红梅.肺癌患者的临终关怀 [J].中国乡村医药杂志,2004,11(5):55.

[7] 李映兰,欧阳玉.我国的临终关怀模式探讨[J].现代护理,2002,8(11):880.

[8] 蔺晓贤.21世纪中国临终关怀事业展望[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1,25(6):73.

临终护理论文篇8

【关键词】非语言行为;临终患者;观察护理

客观现实是人心理活动的源泉和内容。患者对个体来说是应激源,它使人感到可能丧失或即将丧失某些有价值的东西的威胁,因而感到焦虑、痛苦、情绪低落、沉默寡言等。心里应激引起的心理反应,表现为种种消极情绪和行为,从感知、情绪、性格等方面都会产生某种程度的变化,临床患者表现更为突出。对于临床患者的护理由于患者消极情绪导致其缺乏或者不愿和护理人员之间进行语言沟通,而缺乏有效的沟通,是医护质量受影响的重要原因之一。这是通过细心观察患者的眼神、表情、体态、姿势等非语言行为,可更好的了解患者的心理活动及具体要求,更有利于我们对患者采取恰当有效的医疗护理措施,提高临终关怀的质量。我院自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对临终患者62例实施了非语言行为的观察和护理,取得了理想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非语言行为的观察和护理

1.1眼神 有学者指出人们之间的沟通最多应用的是眼神,这说明心理活动可以从眼神变化中观察出来。例如:患者女,61岁,幽门癌,由于病情恶化而进入临终阶段,但患者意识清醒,在她生命的临终阶段,每当听到床边有人走动,总要睁眼张望,然后又闭上眼睛,本人观察到她好像等着什么人的到来,经了解,患者最疼爱的一个孙女一直没有来探望她,经本人和家属协商后,派人接来患者孙女,当见到疼爱的孙女时,患者眼光中流露出欣慰的光芒,是护理人员和家属都很感动。

1.2面部表情 一般来说,面部表情是内心情感喜怒哀乐的真实表露,护理人员要以良好的道德素质,以人道主义的高质量服务,细心观察患者的表情和了解患者临终需要,并给予患者适当满足。例如:患者男,66岁,肝癌晚期,此患者由于剧烈疼痛,常情绪低落,焦虑烦躁,时常痛苦绝望,总紧锁双眉,甚至闭目不语,尽管规律的应用强镇痛剂,但本人观察到在病房内只有一位亲属陪伴时,患者则表情安静,判断患者属于性格内向,喜欢安静,为了适宜患者的要求,为其创造较好的环境,将他调到单人房间并控制探望人数,各种治疗护理也尽可能集中进行,2天后,患者果然情绪好转,治疗护理合作,和护理人员沟通也非常配合。

1.3神态 心理活动是客观反应,有意识的行为都有其明确的目的,当患者有语言障碍时,往往能通过他神态的变化观察到他的需要,这种神态的观察对临终患者是非常有益的,它能通查患者心里深处的活动内容。以便满足患者的心愿,让临终患者“死而无憾”。重视临终患者的生命品质,维护他的生命尊严。例:患者女,72岁,高血压并急性脑血管合并脑出血,右侧肢体瘫痪,运动性食欲,临终前4天,患者时常看到妻子张口不能言语,痛苦的神经经久不消,护理人员和家属询问了多种问题,患者均无神态变化,当问到想着老伴以后无人照顾时,她两眼注视着护理人员,双眼含着泪水,经和家属协商后,认为患者此时最不放心老伴以后的生活,他目前最需要这方面的心里支持。为了让患者得到心理上的安慰,护士反复拉着患者的手,不断安慰,并且让老伴说明自己能照顾自己,并且也能生活的好,让老伴放心,患者的子女也反复表示以后会很好的照顾父亲。患者情绪慢慢的稳定下来,并显示出安详快乐的神态,几天后,患者安详去世。

1.4姿势 患者和特殊姿势可表达情绪,传递其心情和要求。临终患者舒适的姿势很重要,它既有利于疾病的治疗也利于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一般患者其身体某部位不舒服的时候,多能随时调整自己或者向家属和护理人员提出要求,帮助解决,但临终患者由于其消极情绪而不愿和或者无法向家属和护理人员表达。可是,当某些患者尚有直觉的情况下,对身体某个部位不良刺激所致的不舒服多可有意识的表现出来,反映出需要解决,以得安逸的心愿。如患者女,63岁,胰腺癌术后,临终前11天,不管卧床时处于任何,都以双手覆盖,表现出痛苦的情绪,本人和家属反复询问她那里不舒服时,她一直不说话,经在患者仔细检查,发现尿道口周围轻微的红肿,用无菌生理盐水及洁尔阴溶液清洗尿道口及会,保持清洁干燥,并抗感染治疗后,患者痛苦表情小时,神态安静。以后护理人员再为她做各种护理工作都非常配合。

2 体会

对临终患者来说,不仅要承受肉体的痛苦,而且还要承受极大的精神痛苦,死亡恐惧、人世的牵挂、亲人的悲伤以及其他的显示矛盾,往往给患者带来巨大的心里压力,他们在心理上的需求往往超过对药物的需求。有资料表明,约65%的临终患者有被遗弃感和失落感。因此,在这生与死的过渡阶段,护理人员应该以极大的同情心和责任感,在多方面给予安慰和支持,既给混着尽可能的临终关怀,而临终患者的需求,则刚铎的是通过非语言方式表达,他们非常需要身体的舒适及心理上的平静和安宁,护理人员既要细心观察患者非言语方式的表达,以满足患者的心理、生理要求,以同情心对待这样的频死患者,尊重患者的权利,满足患者的愿望,以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但是,要做好患者非言语行为的护理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其不用于一般生活护理,护理人员必须要具有高尚的道德,优良的心理品质、自觉、自愿、竭尽全力的为患者解除痛苦,只有在这种感情的支配下,才能设身处地的为患者着想,以患者之忧而忧,以患者之乐而乐,形成真挚的同情心,同时要具有敏锐的观察力。从管着身上获取直观材料。判断患者需要的这种非言语行为的观察能力。这样才能够深入准确的了解患者的心里状态,情绪变化等,更主动的从单纯的护“病”到综合的护“人”,从而护动医学模式的转变,以充分发挥护理工作的作用,做好非言语行为的护理,从而取得临终患者的信赖,及患者家属的配合,使临终患者及其家属坦诚有效的与医务人员沟通。使他们有安全感和亲切感,起到“此地无声胜有声”的效果,真正体会到社会主义人道主义,也是人类文明的一种标志。

参考文献:

[1] 湛永毅,方立珍.呼唤沟通技巧[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2] 秦瑞玲.98例肺癌患者心理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9,12( 4):85-87.

[3] 王冰.癌症病人心理护理[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8,11( 7) : 154 -155.

[4] 位雪云.临终护理的现状及展望[J].职业与健康,2010,17( 6) :140 ~141.

[5] 石玉玲. 肿瘤患者临终关怀的心理护理研究进展 [J]. 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1(4):65-66.

[6] 周金霞,杜成金.10 例晚期肿瘤患者临终关怀的护理体会 [J]. 医学信息(中旬刊),2010,6(3):841-842.

上一篇:整体护理论文范文 下一篇:护理经验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