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硕士论文范文

时间:2023-11-15 16:01:07

医学硕士论文

医学硕士论文篇1

论文致谢一:

在这个过程中,我首先要特别感谢我的导师刘金方老师,整个论文是在他的精心指导和关心下完成的,论文从选题、构思、资料搜集、实验环境的建立,刘老师都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和汗水,是他为我的课题指明了方向,给我提供了良好的研究和实践环境,使我能掌握国内外的发展动态和获取最新的技术资料,并在实践中得到不断的提高。

刘老师不仅在学习上给予了我无私和教育与帮助,而且在人生的道路上也给了我正确的指引和启发,我学到了专业知识,也学会了很多做人的道理,没有刘老师的细心栽培,我就不可能有今天的进步。研究生期间老师一直教导我要有认真严谨、求真务实的求学态度,在整个论文撰写过程中我也谨记了这一点。论文能够顺利完成,离不开老师的谆谆教导,是老师严谨的治学态度感染着我,让我在理论研究上踏实进取,在实验上追求实事真相。

刘老师渊博的专业知识、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诲人不倦的高尚师德、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的崇高风范、朴实无华平易近人的人格魅力深深感动着我,让我明确了人生航向,终身受益。

我还要特别感谢我的父母,他们从经济上、精神上支持我。他们无私的爱,是我坚持前进的动力,他们的理解和鼓励,陪伴着我一路前行。还要谢谢我的同学们,他们都曾在我遇到困难的时候帮助我。

感谢所有关心和帮助过我的老师、同学、朋友、亲人。在三年的研究生学习生活中,还有很多老师和同学都给予我无私的帮助,从他们身上我学会了太多东西,学校里的师生不断积极向上的精神也深深的感染了我,让我向其靠拢。请接收我最诚挚的谢意。

最后,向在百忙中抽出时间对本文进行评审并提出宝贵意见的各位专家表示衷心地感谢!

论文致谢二:

时光如白驹过隙匆匆流逝,一转眼,八年的医学生生涯在这个夏天即将结束。毕业在即,不久就将开启人生的另一个全新阶段,此时此刻,我感慨良多。回首过去八年的求学生活,深感自己收获颇丰。能够顺利完成这八年的学习、实习工作,与此同时积极、努力的生活、交友,与我的导师、家人及同学的帮助和支持是密不可分的。

首先,特别感谢我的导师郭小梅教授。我进入专科学习后,就深深的感受到了郭教授渊博的专业知识、严谨的科研态度、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在他孜孜不倦的教导下,我的专业水平和科研水平都有了一定的提高。在我的毕业论文从设计到最终完成的过程中,郭教授一直非常关心、耐心指导,让我受益颇多。

同时,感谢师母郝巧玲老师在学习和生活上给予我的关心与帮助。非常感谢我的父母对我的关怀备至及正确引导,感谢他们八年来对我的无私奉献和支持。也要感谢我所有的家人一直以来对我的关心、帮助。没有他们做我坚实的后盾,我无法如此顺利且偷快的完成这八年的学业。

感谢华中科技大学给我提供的求学机会,感谢同济医学院给我提供的学习平台,在这里,我不断学习先进的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临床技能和科研水平。感谢同济医院所有科室医生、护士老师在我实习期间的指导和帮助。感谢心内科全体教授及肖志超老师、秦瑾老师等在专科学习中对我的谆谆教导,他们给予我的指导与帮助为我今后的临床工作奠定了基础。

感谢一起走过八年的所有同学,是他们这群一起奋斗的小伙伴,让我原本艰辛、枯燥的医学生生活丰富多彩。感谢和我一起做实验、上门诊的课题组同学贺超、李丹、夏南、白静、周颜慧、刘纯、彭稳中、钱翠平、郑立胜、喻敬文、张弃、葛北海、刘聪、温玉祥、鲁泽浩,是你们无私的帮助和鼓励,让我在专科学习的一年多时间里收获颇多。

衷心感谢所有曾经关心和鼓励过我的人,谢谢你们!

论文致谢三:

光阴荏苒,八年大学生活转瞬即逝。在这个春光明媚的毕业季,回首八年异乡求学生涯,真诚感谢所有给予我关怀和帮助的人!首先感谢我的导师廖玉华教授。廖教授医德高尚,临床经验丰富,对待患者耐心温和,对待学生和蔼可亲、循循善诱、关怀备至,在廖教授身上我不仅学到了扎实的临床知识,更学到了很多为人处世的道理。作为学者,廖玉华教授科研功底深厚,博学多才,作风严谨,一丝不苟,对学生严格要求,培养了我严谨求实的科学思维。

在我心中,廖教授永远是风度翩翩、气质高洁的长者,祝愿廖教授身体健康,平安快乐!感谢袁璟教授为我细心规划安排实验课题和临床实习工作,手把手将我从对实验.一窍不通培养到现在可以熟练掌握常用实验技术进行课题研究。“严师出高徒",衷心感谢袁教授对我的严格要求,指导我在有限的时间内顺利完成了博士课题研宄并积累的一定的临床经验,谢谢您!我还要感谢余淼师兄。余淼师兄的严谨、细致、热心、真诚,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做实验中最难熬的日子里,余淼师兄的鼓励给了我莫大的支持。在余淼师兄身上,我学习到了科研工作者应有的学术素养与工作态度,谢谢!

感谢心研所的王敏、刘奇志、郭和平等诸位老师,感谢你们几年来给予的帮助和指导,感谢你们营造的优秀的学习与科研环境。在心研所科研的时光,格外的开心和快乐。感谢梁薇师姐、李欢欢、朱明鑫、龙琦师妹、文爽师妹、张雨濛师妹、丁培武师弟给予我的支持帮助,一起做实验的日子总是那么快乐,祝福大家实验顺利,多发文章!特别感谢梁薇师姐和文爽师妹对我实验的无私帮助,你们的辛勤付出,给予了我很大的支持,确保了我的论文工作按时顺利的完成。

感谢朱明鑫,八年同学情谊相知相伴,一切尽在不言中。一见欢欢,心情永远是晴天,感谢李欢欢带给我的轻松和欢乐。感谢实验室的各位师兄师姐师弟师妹,无论是借用试剂仪器还是请教实验方法,大家总是那么热心和无私,谢谢你们给我的帮助!我还要感谢亲爱的室友蒋顺、蒋蔚蔚和许琼元,八年来一起学习、生活的时光,一起经历的风风雨雨,是我美好的回忆,马上就要各奔前程了,祝你们一路顺风!

最后,感谢26年来一直陪伴我的父母,女儿一直是你们最大的牵挂,在千里之外求学,每年陪伴你们的时间都很短暂,感谢你们一直以来对我的支持和理解,你们永远是我最坚强的后盾。希望爸爸妈妈永远开心、健康!就要开始工作了,我会继续努力,向下一个人生目标奋斗!谢谢你们!

论文致谢四:

时光匆匆,如白驹过隙。转眼间,三年的博士生涯即将结束。回首这三年来的点点滴滴,感恩之情如泉水般喷涌而出。首先感谢我的恩师郑家伟教授,生活中无微不至的关怀及学习中谆谆善诱的指导让我在求学之路上不断前进。先生宅心仁厚、虚怀若谷,他的一言一行在潜移默化中帮我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能成为他的学生是我此生莫大的荣幸!临床工作中,从最初的叩开口腔医学之门到现在对常见病的熟练诊治,都离不开恩师的悉心培养。科研工作中,恩师严谨求实的科研态度及不懈探索的科研精神将永驻吾心,正是在恩师的悉心指导下,本课题研究得以圆满完成。此刻,学生只想由衷地对恩师说声:谢谢您!

在口腔颌面外科病房学习期间,得到叶为民教授的悉心指导,在此致以衷心感谢!同时还要感谢竺涵光、季彤、王延安等老师的帮助。

万分感谢口腔肿瘤生物实验室陈万涛教授、韩泽广教授,张萍、徐骎、严明、王旭、张建军等老师在实验操作等方面的无私帮助和指导。

由衷感谢华东理工大学郑静教授,复旦大学史懿教授在课题设计实验操作中的支持。感谢众多同学好友的帮助和鼓励,使本课题能最终顺利完成。

最后,感谢我的家人多年来给予我的无私帮助。你们的体谅、包容和支持,是我不断进步的最大动力!

论文致谢五:

时光飞逝,转眼间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学习生活即将结束,两年半的时间虽然短暂,但在我成长历程中却具有重要意义与价值。在西电“厚德、求真、励学、笃行”的校风熏陶中,我不仅学到了知识与研究的方法,更领悟到了人生的道理。其间得到了众多老师、同学及朋友的积极支持和帮助,在此谨向他们致以我最真挚的感谢。

首先,衷心感谢我的导师施宏伟副教授。这篇论文从选题、构思、拟定提纲写作,直至最后完成,每一步进展都离不开施老师的悉心指导。两年半来,无论多么繁忙,施老师总要抽出时间对我们进行精心指导,可以说我的每一点进步都凝聚着导师的心血。施老师严谨的治学、工作态度,对学问孜孜以求的热情以及高尚的品格,对我产生了极大影响,将使我受益终身。

其次,感谢温浩宇教授、杜黎副教授和杨朝君副教授在评审与答辩过程给予的宝贵意见和建议,老师们在学术性问题上的指导让我受益匪浅。同时,感谢我的师兄师姐、师弟师妹及同门,他们在学习与生活中给予了我无私的关怀与帮助,这种情谊永难忘怀。

感谢我的舍友及其他同学,他们与我朝夕相处,伴我走过两年半的研究生生活,给了我巨大的帮助与支持,我真心谢谢他们,与他们结下的深厚友谊是我的宝贵财富。

医学硕士论文篇2

关键词:全日制;兽医硕士;培养模式

全日制兽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作为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其培养过程中应更加注重专业实践能力的提高,具有职业性的特点。但是,目前兽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过多地借鉴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经验,主要表现在:(1)培养定位方面,不能与学术学位研究生相区别。专业学位与学术学位的人才培养目标具有本质区别,前者主要是培养特定职业的应用型人才,重在应用能力的培养,而后者主要是培养在高校或科研机构从事教学和研究的研究型人才,重在学术创新。(2)课程设置方面,与学术学位研究生趋同。出于对现有教学资源的考虑,兽医硕士的主干课程和实践课程设置基本上与学术型课程相同,专业硕士的实践特点和职业特点没有充分地体现出来,实践课程缺乏完整、系统的学习和锻炼。(3)实践教学方面,缺乏稳定的培养实践基地。系统有效的专业实践是提高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高校必须建立起与培养规模相适应的、稳定的兽医硕士培养实践基地,为兽医硕士完成专业实践提供必要的条件保障。

一、明确培养目标,体现培养特色

吉林大学兽医教育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清政府创办的北洋马医学堂。新中国成立后,于1953年组建成为中国人民兽医大学,1992年更名为中国人民农牧大学,1999年更名为中国人民军需大学。2004年原军需大学转隶并入吉林大学。作为中国现代兽医教育的摇篮,她开创了我国兽医本科和研究生教育的先河,培养了一大批高层次的兽医专业人才,为我国畜牧兽医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历史性贡献。吉林大学在立足于兽医高层次人才社会需求的基础上,总结兽医教育经验,确立了全日制兽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即着力于培养热爱祖国,品德高尚,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较好地掌握专业领域的理论基础和专门知识,熟悉我国兽医事业的现状,具有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独立担负兽医科技服务、技术监督、管理与开发、项目规划与实施等工作的专业人才。

经过六年多的全日制兽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探索与实践,逐渐形成了以兽医职业为导向,以企业课题为依托的模式,从根源上保证全日制兽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选题方向的正确性,在培养环节上强化导师指导角色从研究型到实践型的转变,实现研究生提前进入企业选人育人的发展型人才需求计划,建立起实践选题―学校培养―企业就业“三位一体”的全日制兽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

二、修订培养方案。突出实践环节

为了进一步保证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吉林大学制定了《吉林大学研究生培养指导委员会章程》,成立了兽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指导委员会,负责制定培养方案、建设课程体系、开展质量评价等工作。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并充分发挥学科自身优势,兽医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制定了《吉林大学全日制兽医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方案》。培养方案中明确规定了培养目标、培养方式、课程设置、实践时间、论文要求与学位授予条件等环节,其中专业实践是全日制兽医硕士课程设置的必修环节,应届本科毕业生原则上不少于1年,非应届本科毕业生不少于6个月。在兽医硕士中期考核阶段,规定了由学生、校内导师、校外导师、培养单位共同参与、研究生院负责监督的专业实践考核体系,确保兽医硕士完成合格的专业实践。培养方案的制定,使得全日制兽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有据可行,从制度上保证了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时间与考核标准,提高教师和学生对专业实践环节的重视程度,促进专业学位研究生主动、积极地参与专业实践,确保兽医硕士的培养质量。

三、改进课程体系。提高教学水平

课程学习是我国学位和研究生教育制度的重要特征,是保障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必备环节,在研究生成长成才中具有全面、综合和基础性作用。学校高度重视课程建设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的作用,积极投入专项资金开展兽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项目,调动培养单位、教师和研究生的积极性,在规范管理的基础上,构建完善的符合全日制兽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特点的课程体系。在课程体系中,既有前沿性强的专业基础课程,巩固兽医硕士的专业基础知识,提高理论水平;也有应用性强的专业实践课程,强化兽医硕士的知识应用能力,提高专业实践能力;还有针对性强的专业选修课,满足兽医硕士的职业方向需求,扩充职业知识储备。引导教师根据兽医职业背景的特点组织授课内容,使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能够构建起合理的职业领域知识体系,如行业领域基础知识、最新进展、存在问题、发展前景、最新技术手段等。

四、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完善双导师制

导师是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第一责任人。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一支结构合理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师队伍,对于保证和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学校一方面遴选既具备扎实理论知识,又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为全日制兽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授课和指导,使学生构建起合理的兽医职业领域知识体系,另一方面聘请相关企业、管理部门高水平的专家开设学术前沿课程或讲座,使学生职业领域的知识纵向加深。同时,学校根据《吉林大学校外合作导师聘任办法》,在兽医硕士培养实践基地选聘了近20位校外合作导师,与校内导师共同制定专业实践方案,具体负责全日制兽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专业实践,确保学生完成高质量的专业实践。学校通过建立完善的全日制兽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双导师制,通过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相互配合、分工协作、优势互补,在兽医硕士培养过程中发挥了关键性作用。

五、加强实践基地建设,提高专业实践能力

专业实践能力是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重心所在,而加强培养实践基地建设是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基本要求,是提高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吉林大学在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过程中注重专业实践训练,进一步深化与兽医行业在研究生培养方面的合作,建立起稳定的兽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实践基地。全日制兽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培养实践基地可以在校外合作导师的指导下,全面学习产品生产制备的各个环节、前期的研发策略、报批质量检验的要求、产品检验、生产基础设施保障等专业实践技能。同时,进一步明确专业实践要求,保证专业实践质量。兽医硕士需要按照校内导师和校外合作导师共同制定的专业实践计划进行专业实践。专业实践结束后,提交不少于3000字的专业实践报告,并填写《吉林大学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考核登记表》,由校外合作导师及校内导师签署意见。每年定期组织由兽医硕士、校内导师和校外合作导师共同参加的专业实践报告会,对兽医硕士的专业实践活动进行总结和改进。学校通过与兽医行业建立稳定的联合培养基地,并对专业实践加强过程监督,促进了全日制兽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能力的提高。

六、引导参与企业课题,提高就业竞争力

为保证专业学位研究生课题方向符合行业的实际需求,吉林大学探索以企业课题作为全日制兽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论文的选题,使兽医硕士的研究课题与企业生产实际相关联,从根源上保证了专业研究生选题方向的正确性。学校积极与畜牧兽医企业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使校内导师能够直接参与企业的横向课题。全日制兽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可以选取校内导师横向课题的一部分作为自己的研究课题,实现了论文选题与企业生产实际的有效结合。同时,企业的校外合作导师在专业实践过程中可以结合论文选题有针对性地对兽医硕士进行实践指导,既有利于论文研究的开展,也能够确保兽医硕士论文的水平和质量。部分学生在企业进行专业实践的过程中,将企业生产中遇到的难题作为研究课题找出解决方案,实践结束后直接被实践企业聘用。兽医硕士在培养实践基地中将企业的生产难题作为论文研究课题并找出解决方案,实现了全日制兽医硕士培养方向与企业、社会需求的高度契合,满足了企业的人才需求,进一步提高了就业竞争力。

医学硕士论文篇3

关键词:中医院校;运动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广州中医药大学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2-0259-02

从20世纪60年代起我国运动医学在逐渐普及的基础上不断提高,1981年以后,北京大学医学部(原北京医科大学)、复旦大学医学院(原上海医科大学)、国家体委科研所、中山大学医学院(原中山医科大学)等一大批高等院校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运动医学硕士或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培养了大批运动医学及相关领域的高级人才[1]。201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下发了《关于下达2010年审核增列的博士和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名单的通知》(学位[2011]8号),广州中医药大学作为首批获得运动医学硕士授权点的中医院校,一直重视运动医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工作。本文从中医院校运动医学学科专业特点着手,以广州中医药大学运动医学科学学位研究生培养为例,从培养模式、课程教学、科研与临床实践以及学位论文要求等几个方面,探索与实践运动医学科学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思路与方法。

一、中医院校运动医学专业特色与研究生培养目标定位

运动医学学科的范畴主要包括运动医务监督、运动性疾病防治、运动营养、运动创伤防治和体疗康复等[2]。但和西医院校相比,中医院校所开设的运动医学应该具有如下特点:依托中医药领域的优势资源,凸显“中西医结合,医体渗透”的专业特色,形成以系统学习运动医学理论体系为主,中医与西医、中医与体育有机结合,极富中国特色的运动医学理论和实践体系。在中医院校运动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定位时,必须注意培养能够适应运动医学、中医学科学进步和我国社会发展需要的,掌握坚实的运动医学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应用中医药学方法技术从事运动医学科学研究或临床工作的,树立牢固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思想和科学世界观与方法论的,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具有良好的敬业精神、科学道德、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二、中医院校运动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规划的主要问题

1.缺乏专业特色。中医院校运动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目前没有统一认可的现行模式,各院校在专业定位上并没有充分体现出中医药特色,也没有开辟出适应各地域经济结构调整的运动医学专业方向。高等中医药院校运动医学专业研究生培养,如何彰显“中西医结合、医体渗透”的特色,将是改革和实践的重点。

2.专业课程体系不够科学。中医院校培养的运动医学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不仅要求掌握运动人体规律,而且要求熟知相关医学、中医学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因此如何合理的安排医学类与运动类、西医类和中医药类的专业课程比例,丰富研究方向、个性化培养方案,直接影响到培养目标的实现和培养质量的保障,也是改革和实践的核心问题。

3.培养平台和培养途径单一。在目前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的大背景下,尤其是《医师资格考试报名资格规定(2014版)》要求“2015年1月1日以后入学的学术学位研究生,其研究生学历不作为报考各类别医师资格的学历依据”和《关于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指导意见》(国卫科教发〔2013〕56号)要求“2015年各省(区、市)全面启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所有新进医疗岗位的本科及以上学历临床医师均接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等规定对中医院校运动医学科学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必须以社会需求为前提,以市场为导向,积极搭建联合培养平台,拓宽培养途径,健全培养机制,以满足社会的实际需求。

三、广州中医药大学运动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创新与实践

1.凝练具有中医药特色的研究方向。和西医院校、体育院校的运动医学研究方向比较,广州中医药大学运动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中的研究方向更具有中医药特色:第一,突出了中医骨伤的传统特色和优势,包括关节软骨、骨的应力性损伤、骨骺损伤等运动性损伤的中医药治疗与康复;第二,慢性运动性病症中医药防治的特色与优势研究,包括运动性疲劳、运动性免疫低下和女运动三联征等病症;第三,包括糖尿病、骨质疏松、高血压等疾病的运动疗法研究,尤其注重中国传统体育的医疗保健功效研究。

2.学制安排和培养模式创新。运动医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学年为3年,原则上用0.5学年的时间完成课程学习,用1.5学年完成临床实习实践,用1学年进行科研训练并完成硕士学位论文。为避免导师个人研究方向的局限,采取导师负责、导师组集体培养和院外专家指导三者相结合的培养方式,院外专家包括临床相关科室(如运动创伤、骨伤、外科、针灸和康复等)、体育和师范院校运动人体科学等学科的专家,充分发挥导师、导师组、专家和硕士研究生多方的积极性,开展高水平教学、科研与临床工作,注重研究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为培养硕士研究生从事教学、科研及临床工作的能力,要求研究生在学期间进行一定时间的教学实践,参加以运动损伤和康复科室为主的临床实习实践,参与导师组的科学研究工作和学校组织的相关学术活动。

3.突出中医药优势,优化课程体系。现有课程包括公共必修课程、指定选修课程、选修课和学术讲座四个模块,极富中医药特色的课程包括中医诊断学研究进展、养生本草、内经选读、体质学说与中医临床、针灸临床与基础研究等。同时不断优化课程体系,逐步打破学科和院系之间的壁垒,把骨伤科、外科和运动医学等学科及其师资力量整合,逐步增设了中医骨伤科学、中医外科学、西医外科学、运动医学等课程,供运动医学硕士研究生选课[3]。为了强化学生的科研能力和素养,注意将现代生物医学实验新技术、国内外运动训练科学化等新内容纳入到运动医学课程内容和学术讲座中,增加了运动医学的现状与发展、运动专项训练与医务监督等前沿课程,并且定期邀请专家进行学术讲座。

4.严格执行考核制度。形成了课程考核、中期考核和临床考核等三方面的完备的考核制度。其中课程考核规定,凡是培养方案中规定的学习科目,都必须进行考核(分考试和考查,考查一般为专题论文的形式),考核时注意将课程基本理论、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和运用理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核有机结合。中期考核规定,在研究生二年级下学期中期阶段,由考核小组主持进行包括思想品德和业务素质(着重学生运动医学专业科研能力的考核)在内的全面考核。临床实践考核由学生实习所在单位(主要为广州中医药大学三所直属的附属医院)临床科室安排,导师、导师组和研究生管理人员定期进行情况了解。

5.从多环节规范学位论文管理。在论文选题与文献综述撰写阶段,主要在导师指导下,结合本学科的研究方向和科研项目,面向社会及体育事业发展的需要,选择相关课题研究,要求研究生针对研究课题查阅相关文献、收集资料,了解研究领域的国内外动态,独立撰写研究课题的文献综述。在开题报告阶段,依据广州中医药大学关于研究生开题报告和学位论文管理的相关要求进行,由二级学院组织专家对研究生的选题进行论证,专家组必须有一名校外专家。在学位论文撰写阶段,主要由导师指导,要求论文专业规范,研究成果应具有科学性、创新性或新见解。在学位论文评审、答辩和学位授予阶段,首先由图书馆,再按照大学学位论文评审工作的相关要求进行盲审抽查、专家评审等环节,再由二级学院按照大学要求组织论文答辩,最后提交大学学位委员会授予学位(课程考试合格,通过硕士学位论文答辩)。

四、总结与展望

广州中医药大学体育健康学院运动医学硕士点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的临床医学项下的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运动医学为新成立学科,主要研究与体育运动有关的医学问题,运用医学、中医药学的技术和知识防治运动损伤、运动性病症,并研究慢性病的运动疗法,以达到增强人民体质、保障运动员身体健康的目的。经过多年发展,运动医学硕士点建设已初见成效,目前已形成了具有中医药特色的研究方向,导师负责、导师组集体培养和院外专家指导三者相结合的培养方式,逐步优化了课程体系,课程考核、中期考核和临床考核等三方面完备的考核体系以及多环节的学位论文管理制度。但鉴于发展建设本身具有阶段性的特点,目前在运动医学硕士点建设中依旧存在着培养平台和培养途径相对单一的问题,尤其是如何按照《医师资格考试报名资格规定(2014版)》和《关于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指导意见》的相关规定,在培养方案的修订和实施中如何充分弥补科学学位研究生无法规培、本科非临床医学学生无法报考执业医师等局限,将是下一步改革实践的重点。因此,必须结合社会需要,进一步整合中医院校的中医药优势资源,与附属医院(尤其是非直属的西医院)、研究所、相关企业(如健身康复机构)进行深度合作,逐步开辟校企结合的培养途径,共同搭建运动医学特色项目建设平台。而目前广州中医药大学在中医药抗运动疲劳、中医药对运动损伤的防治、运动(尤其是传统保健体育)与治未病、运动训练与健身的医务监督等方面都具备了较好的基础,下一步可以考虑积极构建相关平台为运动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服务。

参考文献:

[1]褚立希.运动医学[M].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2.

[2]王安利.运动医学[M].第1版.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8:1.

医学硕士论文篇4

>> 校企联合培养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现状调查及分析 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体制改革探讨 试论高校硕士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培养模式 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的探析 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临床实践能力培养的思考 对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探讨 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体系文献综述 北华大学林业工程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经验 产学研结合模式在中医骨伤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教育中的探索与实践 从硕士学位论文引文透视研究生的信息能力 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探析 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招生现状分析 国家“特需项目”全日制工程硕士学位研究生实践环节培养模式研究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现状与发展探析 文件档案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教育教学方案构想 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与实践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校企联合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药物分析方向药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探索 研究生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培养现状及对策研究 基于话语分析方向硕士学位论文研究方法写作的对比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2012-11-07.

[2]王润莲,杜柄旺.养殖领域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几点思考[J].农业教育研究,2010,03:5-7.

[3]沈伟,李兰,闵令江,等.科学学位和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不同培养模式的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5(3):68-69.

[4]李文红,程光平,胡庭俊.浅析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渔业领域研究生教育现状和发展前景[J].高教论坛,2011(12):95-107.

[5]林桂娟,於朝梅,宫佳,等.养殖领域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管理探讨-以南京农业大学农业推广养殖领域研究生培养为例[J].高等农业教育,2011,11:72-74.

[6]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全面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EB/OL],2014-02-26.

[7]姜怀志,孙永峰,刘树明,等.地方高等农业院校全日制养殖领域农业推广专业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体系的探讨[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3,34(10):58-60.

[8]闻晓波,冉旭华,朱战波,等.基于产学研联合的兽医专业硕士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5,36(5):98-100.

[9]教育部.改变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学术化倾向[EB/OL].育龙在职研究生网,2011-03-25.

[10]徐云,陈莎莎.具身认知视域下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的教学反思[J].教育教学论坛,2017,2:204-205.

[11]常宝英.对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几点思考[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1(1):170-171.

[12]尹荣焕,何剑斌,白文林,等.高等院校动物医学专业本科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J].农学学报,2014,4(6):97-100.

[13]文冠华,姜文忠.抓好专业实践环节,确保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8):1-4.

医学硕士论文篇5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科学和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成果的医学科学和临床医学高层次专门人才。

二、学制类型

学制3-5年;报考类型分为全日制博士(含学术型、专业学位)及在职人员以同等学力申请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仅限报考临床医学专业(专业代码1051开头的),考生在报考时必须明确考试类型;考试类型一经确认上报国家卫生部考试中心后,不得更改;在职考试外语成绩为标准分(合格标准为300分),统考考试成绩为百分制。

三、报考条件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遵纪守法,品行端正。

2、已获医学类专业(含药学)或相关专业硕士学位人员,医学类专业(含药学)或相关专业应届硕士毕业生(最迟在录取前能取得硕士学位)。如属跨学科门类报考,原则上须主持与所报考专业的学科范围一致或相关省级以上课题或公开发表核心期刊论文2篇(均为第一作者,下同)。

以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含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并获得硕士学位后必须工作3年以上,获得硕士学位后公开发表与所报考专业的学科范围一致或相关的核心期刊论文2篇。

在职人员攻读全日制博士(参加三门考试)必须工作3年以上,且原则上须主持省级以上课题或公开发表核心期刊论文2篇,录取时按“定向就业”类别。

在职人员以同等学力申请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参加一门外语考试)必须具有医学硕士学位,且获得硕士学位后在临床医疗第一线工作至少3年,学位申请前须具备住院医师第二阶段规范化培训合格证。考虑到全日制博士招生指标的限制,建议在职且已获硕士学位的医务人员报考。

3、有两位与学科有关的教授(或相当职称)以上的专家推荐。

4、现役军人报考博士生,按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规定办理。

凡招生专业目录备注栏 “同等学力不能报考”、“1年以上工作经历可报考”等的部分导师、专业,请考生按备注要求选择报考。

四、报 名

报名日期:定于2013年12月1日至25日。

报名方式:网上报名与提交报考材料相结合

网报日期:2013年11月25日至2013年12月25日

第一阶段:应届生预报名

2013年11月25日至11月30日(10:00~22:00)

第二阶段:正式报名

2013年12月1日至12月20日(9:00~22:00)

报名程序:

一、符合报考条件的人员,直接登录广州中医药大学2014年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报名页(单击进入)进行网上报名;

二、网报成功后下载《广州中医药大学2014年报考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申请表(含报考材料目录)》;

三、考生下载申请表后,应按要求逐项填写,并务必按报考材料目录要求送交以下材料:

1、广州中医药大学2014年招收博士生情况登记表;

2、报考博士生申请表(含个人信息表、专家推荐意见、硕士阶段课程成绩等);

3、证书:往届生交硕士学位证书、毕业证书复印件,硕士学位论文全文和评议书复印件(凡本校往届毕业硕士研究生报考不必提供评议书复印件),身份证复印件;应届生交学生证、身份证复印件,并必须在录取前(7月5日)补交硕士学位证、毕业证复印件;

4、以同等学力获硕士学位的考生交工作3年以上证明,且发表中文核心期刊论文2篇的复印件;

5、医师资格证书(报考临床专业学位的考生)、大学英语四六级证书等;

6、报考委托培养博士生的考生,现役军人报考,均需工作3年以上,由单位出示同意报考证明;

7、在职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考生另交大一寸近期免冠彩色相片1张;

8、考生还须认真填写《广州中医药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科研计划书》(含近三年发表的学术论文),《计划书》报名时暂不交,留待面试时交导师组,由导师组作出评定,评定结果计入面试成绩;

以上材料1-7项内容应在2013年12月25日前(邮寄材料以邮戳为准)送交广州中医药大学大学城校区研究生院招生办(具体地址:广州市番禺区广州大学城外环东路232号广州中医药大学办公楼616室),经审查合格后网上打印准考证(2014年1月下旬)。逾期不予办理,提交材料或填写不全责任由考生自负,凡送我校的材料概不退回。

2014年全日制博士按学术型、专业学位招生类别分别填报志愿,同一学科,不同培养类型按不同的专业代码填写。如中医内科学,学术型代码:100506,专业学位代码:105118。

在职人员以同等学力申请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仅限报考临床医学专业(专业代码1051开头的),无名额限制,且不占导师博士招生指标,报名时须征得导师同意。

报名费用:报名费250元(含国家医学考试中心全国博士外语统一考试报名费、面试费),通过邮寄报考的考生加收函报费20元。

五、考试

(一)全日制博士生

考试科目:外语(英语或日语)、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每门考试时间为3小时。外语考试由国家卫生部医学考试中心统一命题。

考试方式:考试分初试和面试。初试采用笔试,面试采用笔试和口试相结合的方法,并根据不同专业和培养类型进行实验技能和临床技能的考核。

(二)在职人员以同等学力申请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

考试科目:外语(英语或日语)(国家卫生部医学考试中心统一命题),分数线由国家划线(一般为标准分300分)。

考试时间:2014年3月中旬(具体时间以准考证通知为准)。

考试地点:广州中医药大学课室楼(广州大学城校区)。

考生于考试前一天持身份证、准考证、硕士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应届生持学生证原件到我校研究生院报到。(考前网上公告报到须知)。

六、体格检查

考生必须在考试后由我校保健科体检,体检要求按《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及执行细则》执行。

七、录取

(一)报考全日制考生,根据考生的推荐材料和初试、面试成绩,并结合思想政治表现、业务素质以及身体健康状况,由我校按规定择优录取。报考在职博士考生,外语成绩符合合格标准(有合格证编号),由我校直接发放入学通知书。

(二)根据《财政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教育部关于完善研究生教育投入机制的意见》精神,从2014年起,向所有纳入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的新入学研究生收取学费。凡被我校正式录取的2014年全日制学术学位博士研究生须缴纳10000元/年的学费,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收费标准及收费方式依照国家、省有关规定执行,详细情况请密切关注后续公布的相关招生信息。

学校根据国家、省有关政策,积极筹措资金,完善奖助学体系,提高在校全日制研究生待遇,形成有利创新拔尖人才脱颖而出的激励机制。

八、报考费用及学习待遇

考生报考所需一切费用(报名费、体检费、往返旅费、食宿费等)均由本人自理。

录取后在校学习期间的待遇按有关规定办理。

九、毕业生就业

非定向就业博士研究生按国家有关规定推荐就业、自主择业;定向就业博士研究生毕业后,按协议书规定回原单位工作。

十、招生人数

医学硕士论文篇6

关键词:专业型医学硕士研究生 三年住院医师培养

一、简介

长期以来,北京市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对象以在职人员为主,学历分布以研究生学历为主,从社会申请进入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的人员多数执行的是为期1-3年的培训。而临床医学硕士学位研究生,是通过全国性的选拔考试,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的优秀本科毕业生,全部要进行为期3年的规范化培训。这种学位研究生培养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脱节,一方面,对这些大夫来说硕士研究生毕业后仍需进行基础的住院医师培训,两阶段的培养具有一定的重复性;另一方面,毕业生分配到用人单位后因为需要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不能进行正常的临床工作。

二、我校专业型医学硕士研究生及三年住院医师培养相衔接的具体做法及思考

我校在2012年《首都医科大学关于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意见》的通知中,对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进行系统的改革,在保证研究生培养学术要求的基础上,强化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质量,实现由课程与实践培养向实践为主型培养模式的转变,实现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的实践培养与住院医师规范化的实践培养并轨,培养既具有较强临床实践能力又具备较好的临床应用研究能力、既具有良好的学术资质(硕士学历、学位)又具有合格的临床实践从业资质(获得执业医师 资格证书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的高层次医学适用型人才。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都是完成本科学习后的医学教育,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是本科毕业后的在校学历教育,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指完成在校教育后的毕业后教育,两者在培训过程中有许多相通之处,亦有一定的差别。在培训效果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缺乏高水平科研能力的培养,而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则对临床实践能力的训练有所欠缺。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并轨,是指培训过程中同时加强其临床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的培养;完成培训且考核合格者,同时取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两者的融合,意在提高住院医师的学历层次同时培养其一定的科研能力,以及在提高研究生的临床实践能力的同时避免重复、节约成本的前提下缩短其培养时间。

自2012年并轨政策提出后,人们对临床医学生并轨培养的利弊众说纷纭。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并轨可以加快高层次临床医学人才的成材过程,以不断满足社会对医学生的需求,同时两者具有相同的培养内容及一致的培养目标,并轨培养可节约人力、时间和医疗培训资源,也进一步完善了医学生的教育体系,缩短了其培养年限更利于医学生事业的发展。然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并轨培养将原有的4-6年的培养时间浓缩为3年,同时对学生科研能力及临床技能的要求并未降低。这就使得学生在3年的时间内既要加强临床技能的训练,又要兼顾科研能力的培养,使得并轨培养学生在3年的时间内是否能将两者兼顾都掌握良好,这种“浓缩”培养模式是否会降低培训质量,这些问题都令人堪忧。

我校自2012年起,全面实施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接轨制度,2012级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开始全部参加北京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行统一考核。我校今年首批并轨培养的学生已毕业,从我院培养的3年住院医师考试和研究生所修学分以及论文答辩成绩看,学生们在理论知识、临床技能、科研能力等均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其中,我院3年住院医师考试通过率达100%,成绩明显好于既往和同期进行3年住院医师培训者;而研究生论文答辩平均成绩也在80分以上),证明了这种并轨培养的可行性。这为将来更好的做好并轨学生的培养,为政府和相关部门制定相应政策提供了依据。今后我们还将继续对并轨培养的经验进行总结。

医学硕士论文篇7

【关键词】蒙古族硕士研究生;医学专业外语;教学;医学英语;医学日语;高等教育

1蒙古族硕士研究生外语教学现状

蒙古语是幼儿园到研究生阶段均可实施教学的少数民族语言,蒙古语授课的学生应用母语来学习外语相对于应用第二语言汉语来学习外语来讲有着更多的优势。但是蒙古族学生外语基础较差,学习的外语语种不同等情况均对于专业外语的学习有着非常大的障碍。蒙古语授课硕士研究生入学后既要面对医学专业课程的学习任务,又要学习医学专业外语,导致硕士研究生外语学习过程中学习时间越短,学生专业外语水平较低的可能性越大[7-8]。由此我们可以提出蒙古语授课学生外语水平参差不齐导致专业外语学习过程中存在诸多的问题。这里在我们推断存在的问题如下:

1.1蒙古族硕士研究生在准备考研时会选择学习日语准备考试

长期以来,人们都认为蒙古语和日语由于同属阿尔泰语系,在语法、语音、语序等方面有很多相近之处,因此蒙古族学生在学习日语时,比汉族学生容易。长期以来,学生们为了应付考试会选择短期针对性的考试辅导班来学习外语,蒙古语授课学生当中80%会选择日语,通过短期学习通过可以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但是从教学结果来看,这样的学生缺乏真正的外语交流。事实上,外语学习需要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和深入了解目的外语的社会文化知识才能真正学习到外语。

1.2蒙古语授课硕士研究生的外语成绩相对较低

目前入学的大多数蒙古语授课的学生在小学时期只学习蒙古语和汉语,接触英语或日语等外语时间较晚,有的在高中或者大学时期才接触学习外语,成年后对外语学习有了抵触心理、轻视心理,只有在应对考试的时候才进行应试教育,因此导致了蒙古语授课学生的外语基础差、成绩不佳的结果。

1.3蒙古族硕士研究生的外语水平参差不齐

蒙古族硕士研究生当中有已经通过了大学英语四、六级的学生,也有只学习了几个月的学生,针对不同基础的学生使用同样的教材和方法进行授课,基础好的学生逐渐失去对课堂的兴趣,基础差的学生依然跟不上课堂的节奏。因此选择适合蒙古族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是少数民族专业外语教育的一个难点课题之一。

2蒙古语授课硕士研究生专业外语教学改革的初步思考

虽然专业外语学习过程中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但是不断的巩固学生大学外语基本知识、提高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视野、及时把握国际发展趋势是非常有益的。蒙古语授课学生相对来讲已经掌握了2种语言,因此对于语言的学习有了自己的客观体会,另外,蒙古语授课学生发音法要比汉族学生有一定的优势。因此关于蒙古语授课硕士研究生专业外语教学改革有以下几点思考:

2.1明确专业外语教学的目的

专业外语教学的目的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国际视野的应用型人才,使学生熟练应用外语这一门语言工具[9-10],医学是不断进步的科学,每年都有新的理论与实践的进步。熟练掌握专业外语的表达,能够及时了解把握自身专业在国外的发展动向,能够与国外同行专家进行沟通交流,能够学习国外专业知识和技术,达到改革开放、走向世界的要求。

2.2使用蒙古语授课硕士专业外语教材

关于教材方面目前种类繁多,比如医学专业外语、机械学专业外语等,人类社会科学方面有经济、金融专业外语等教材。医学专业外语里面针对蒙古语授课的硕士研究生目前尚无针对性的教材比如传统蒙医学、传统蒙药学等,使用这样针对性的医学专业外语教材可更好的认识专业名词,有更多针对性的文章收录以及语法方面的便利性。2.3阅读外语书籍目前市面上可以看到许多外语书籍,阅读专业外文书籍时需要大量的专业外语词汇,开始阅读时会比较吃力,但有一些书籍是针对普通人群的专业外文书籍,这类书籍阅读时相对来讲比较容易,可以从这方面着手进行。

2.4阅读专业论文

从整体出发,医学论文的写作内容要按照初步策划、具体设计、实施管理、运作经营等几个层次安排。硕士研究生的一个基本点就是掌握了科学论述方法的基础上,写作自己的医学论文,因此写作时筛选与自己的专业方向相关的专业论文,有了一定的专业名词基础上阅读论文会有更好的针对性[11]。

2.5考核考试改革

专业外语的考核可以采用综合评价与考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综合评价可以包括课下查阅资料情况、作业完成情况、英文等方面。这样客观评价学生专业外语学习效果、能力、应用和实践能力[12-13]。

3结语

医学硕士论文篇8

【关键词】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研究生教育;双轨合一

1当前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生源质量与评价

培养高素质的医学人才,生源质量是关键,好的生源质量可以令研究生的整个培养过程事半功倍,但随着研究生教育规模的快速扩张,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生素质良莠不齐[7],现行的研究生招生初复试制度不能很好的选拔人才,基本上是一考定终身,而且缺乏学生思想素质方面的考核,严重影响了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生源质量。建议将各研究生招生院校减少初试成绩所占比重,适当扩大复试差额比例,让导师和学生可以双向互选;增加本科期间表现优秀直研、直博的推免生比例;在复试中,增加临床医学专业研究生临床实践能力考核项目;增加政治思想、医德医风、使命感及责任感的考核项目。

1.2临床工作能力与评价

在“双轨合一”培养模式下,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在临床要经历至少33个月的轮转科制度,研究生大部分时间可以跟随临床老师工作在临床一线,有更多的机会接触临床,在轮科中不仅可以练习病史的采集、体格检查和临床常见的基本操作等,大大提高了研究生的临床工作能力,但同时还需要培养研究生良好的医德医风和较高的人文素质[8]。但目前,临床轮转科室对研究生的管理不够严格[9],出科考核也没有具体的指标,考核内容过于简单,重点不突出,缺乏量化考核标准,而且受考评人主观影响较大,难以形成完善的考核体系。现有《临床医学专业学位临床能力考核办法》的要求,标准以指导性为主,细化、量化的指标较少,因此有必要建立一个量化、客观、系统的临床能力考评体系,同时注重对人文素质和理论知识水平等指标的考核。

1.3科学研究能力与评价

在“双轨合一”培养模式下,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要求一入学就进行科室轮转,虽然研究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得到提高,但课程学习和科研培训的时间相应减少,而且很多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模式老套,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普遍存在。一方面,很多专业型学位研究生整天忙于临床工作,研究生课程只能安排在周末或晚上,让学生疲于应付,难以真正的掌握;另一方面,由于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注重临床实践能力和专业理论知识,减少了科研设计、科学实验、统计分析等内容,导致研究生科研能力减弱,教学效果及毕业论文质量受到极大影响[10]。建议改革授课方式和考核办法,探索在线学习等形式的教学方式,建设一批优质研究生网络公开课程;构建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学习支持体系,满足个性化发展需求[11]。

1.4就业及社会评价

专业学位设置的初衷在于满足社会对特定行业和职业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因此有必要从行业和职业发展需求出发,将“服务需求、提高质量”的研究生培养工作方针谨记于心。就业及社会评价作为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考核体系中重要一环,必不可少。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生毕业后能否在医疗及相关行业就业,或继续进行深造;毕业生能否胜任工作岗位;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分析用人单位对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满意度等[12],这些都是重要的考量因素。

2初步构建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标准和评价指标体系

2.1确立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标准

以往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评价体系缺乏系统性和整体性,指标意义抽象、缺乏针对性,评价标准可测性不强等缺点,究其原因,就是因为各院校对研究生培养质量标准定义的理解存在歧义。本研究通过前期调研,深入临床硕士研究生教育教学和管理一线,大量征询了研究生、研究生导师、教学管理人员、专家领导等各方对临床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标准及评价相关问题的意见建议,结合国际国内医学教育标准,明确了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标准,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构建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评价指标体系。

2.2初步构建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评价指标体系

本研究在构建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标准的基础上,初步拟定了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是一个多元参与且涵盖研究生培养全过程,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体系,可以使研究生导师、教师、管理人员、学生等均能参与评价。该指标体系主要包括“学生基本素质”“临床工作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和“就业及社会评价”四个一级指标及细分的十个二级指标、二十三个三级指标,具体见下表。因进一步的第二轮调查问卷正在进行中,所以暂时无法对拟定的临床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标准内涵及各级评价指标进行筛选,无法确定各级指标的权重系数以及末级指标的评价标准。

2.3新的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评价指标体系的特点

上一篇:老年医学论文范文 下一篇:信息医学论文范文